XX县关于进一步完善民意表达机制的实施意见

时间:2019-05-12 14:46: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XX县关于进一步完善民意表达机制的实施意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XX县关于进一步完善民意表达机制的实施意见》。

第一篇:XX县关于进一步完善民意表达机制的实施意见

各乡镇党委、乡镇人民政府,县级机关局以上单位:

为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信访条例》,畅通民意表达渠道,建立健全亲民、利民、便民的民意表达长效机制,经县委、县政府研究,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进一步畅通民意表达渠道

(一)办好书记、县长信箱。在党政网上建立书记、县长信箱,方便信访人网上信访。群众有何好的建议,有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网上直接向书记、县长反映,有利于书记、县长快速了解民意,了解群众疾苦,及时作出处理,使群众的诉求得到最快、最合理的解决。办理结果根据情况网上或书面回复信访人,切实提高信访案件办理透明度和办理效率,为信访人节约信访成本,分流直接上访。

(二)公开信访工作电话。为方便信访人电话信访,在《XX通讯》、党政网上公示县委、县政府5个信访工作电话,并保持24小时畅通并有专人负责接听;各乡镇党委、政府,县级各部门也要分别公示信访公开电话,同时制定信访公开电话管理办法,确保群众信访诉求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释答复和妥善处理。

(三)完善书记、县长信访接待日制度。构建群众集中反映民情,领导集中收集民意的平台,把每月10日定为书记、县长信访接待日,书记、副书记、县长、副县长分别在信访接待日到县委、县政府信访接待室接待来访群众或深入到村社、企业、社区下访,涉及信访问题的部门负责人同时参与接访。书记、县长面对面与上访群众交流,直接了解社情民意,当面处理群众信访问题,公开、透明处理程序,进一步提高信访案件结案率。

(四)深化领导干部下访活动。为了把信访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解决在源头,每名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每年走村入户访民情20户以上,完成2000字以上的民情记录,广泛收集群众所思、所盼,企业所急、所难的具体问题,由信访部门整理后以民情专报送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

(五)整合资源畅通民意表达。一方面充分发挥工、青、妇等群众团体及其他社团组织在接收民意、反映民意中的作用。同时,充分发挥新闻舆论导向性强、影响面广、反映及时的特点,在县级媒体上增设民生、民情栏目,加大舆论监督力度,形成快捷的民意表达和反馈通道。

二、进一步强化信访案件办理

信访案件的办理,是整个信访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的关键,因此,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信访案件的办理工作。

(一)建立信访工作首问责任制。各级各部门领导干部、工作人员要热情接待来访群众,要树立人人都是信访工作者的观念,在接待群众来访中实行首问责任制。谁首先接待群众,谁负责群众信访问题登记、解释,并及时向有关领导汇报,及时调查处理;对不属于本部门处理的信访问题,接待者要负责把信访人员带到负责处理的单位,或向信访人员指明负责处理该信访问题的单位,同时与负责处理该信访问题的单位及时联系,做好接待准备。严禁推诿和不负责任的方式对待群众来访。

(二)严格实行信访案件办理情况报告制。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各级各部门要加大信访案件的处理力度,属于本单位自办的信访案件要保质保量按时办结,及时给群众一个交待;属于县级领导批示交办或上级部门交办的信访案件,各乡镇和县级各部门要实行领导包案制,确定专人负责,限时办结。根据《信访条例》规定,一般信访案件60天内办结,疑难复杂信访案件可延长到90日内办结,办结后按照“谁承办、谁回复”的要求及时回复信访人,并将办结情况报告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及县委、县政府信访办。各乡镇、县级各部门务于每月5日前将上月的信访情况和办结情况汇总上报县委、县政府信访办,逾期未上报的,扣减年终目标考核得分。

(三)严格信访纪律,推进信访标准化建设。信访是人民群众反映问题和诉求的主要渠道,是党和政府保持同人民群众联系的主要渠道。因此,要树立“信访无小事”、“信访不落实就会出大事”的观点,严格信访纪律。严禁在接访中态度粗暴、语气生硬、扯皮推诿,因此而引发的问题要追究责任。同时,要引入标准化管理的要素,从接访语言、程序、责任各方面建立标准化管理体系,促进信访工作法制化、规范化。

(四)建立信访案件跟踪督办制。各乡镇、县级各部门在办理县级领导批办信访件过程中,县委、县政府信访办对其办理情况进行跟踪督办,每周电话督办一次,按办结时限提前一周发出书面督办通知单,各乡镇、县级各部门接到督办通知后,要将信访案件的办理情况进行口头或书面汇报,并加大办理力度,在限期内办结。

(五)实行回访签字制。信访案件办结后,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做好回访工作,听取群众意见,要以群众满意不满意为标准,对群众不满意的,解决得不彻底的,及时加以解决,对群众有不理解的要耐心加以解释,直到群众满意为止。办理单位要将信访人签字确认的《信访问题回访报告单》交回县委、县政府信访办备查。

(六)推行疑难信访案件听证制。对疑难信访案件、信访老户问题可召开信访听证会,让信访人参加信访案件的处理过程,通过当面陈述、当面辩论,明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消除不正确的认识和想法,同时,确需相关部门解决的由相关部门当面答复,增加群众的理解和信任度,进一步达到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的目的。

(七)实行热点、难点信访案件包案制。各级各部门要实行定期排查,对本部门排查出的热点、难点信访问题实行领导包案制,要明确责任领导、具体责任人、责任要求和办结时限,做到“一件案子、一套班子、一个解决方案、一条合理合法的答复”,切实解决群众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

(八)进一步强化联席会议制。根据联席会议制要求,联席会成员单位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分析当前信访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特点以及信访老户问题,找出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具体处置意见,切实解决实际问题。

三、进一步加强信访案件督查督办

信访督查督办工作是《信访条例》赋予信访部门的职责,为确保信访案件的督查督办工作落到实处,对信访工作实行年终目标考核。

(一)把好信访案件办理质量关。按照“情况调查清楚、问题定性准确、处理意见正确、符合政策法规”的要求,县委、县政府信访办严把结案回复质量关,对情况不清楚、处理不到位、回避主要问题、不符合政策法规的结案回复坚决发回重处,并列为重点督办件加强督办。

(二)建立信访案件通报制。根据信访问题处理时限要求,县委、县政府信访办坚持对上级和县领导批办的信访件每月进行一次督查,凡信访问题在时限内未解决的,县委、县政府信访办发出信访工作督查通报,要求被督查部门必须写出到期未结案说明,并继续跟踪督办,直到办结为止。信访工作督查通报列入信访年终目标考核内容,确保群众信访问题“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三)认真落实信访工作责任追究制。对信访工作中推诿、扯皮、敷衍塞责,把信访人拒之门外或处置不力,导致集体上访、异常上访的,严格按照《四川省信访工作责任追究办法》(南委办〔2006〕46号文件转发)追究有关部门责任人和具体工作人员的责任;发生越级上访的,严格按照《XX县妥善处置到县、上市、去省、赴京越级上访和异常上访工作预案》(南委办〔2006〕45号)文件要求时限内把上访人及时接回、妥善处理,因处理不及时或处置不当导致不良影响的,要严格追究有关部门责任人的责任。

中共XX县委

XX县人民政府

2006年8月1日

第二篇:民意表达机制与构建和谐社会

民意表达机制与构建和谐社会

张葆君

2006年07月09日10:16

【字号 大 中 小】【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摘 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原有的利益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出现了多样化的利益诉求和一些新的社会阶层。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也明显增强。它表明,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侧重点要更多的向协调,沟通,服务等方面来强化身会的调控功能转化。和谐社会建设就是要提供一种不断解决矛盾和化解冲突的机制。

要形成化解社会矛盾的协调机制,构建和谐社会,应动以下方面努力。1.人大代表制度的完善。加强人大的政治信用和政治权威,倾听民意,负担起如实传递民众心声的责任,为政府和民众的和解与和谐作出贡献。2.公共政策的民意参与。民众是政治的主题,民众的政治参与不是任何人恩赐的,他们参与权,选举权,参与决策,参与社会管理,参与监督是宪法所赋予的不可剥夺的权利。3.关心弱势群体。要帮助他们建立正常的,规范的利益表达机制,让社会听到他们的声音。4.加快建立党和政府与人民的互信关系。为政之道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始终保持党和政府与民众的血肉关系。5.尊重和保障民意的利益表达,构建畅通有序的利益表达渠道,使广大民众拥有平等的话语权。

关键词:民意表达机制 构建 和谐社会

作为美好的生活理想和价值目标,和谐社会历来是人们追求的美好目标。“民康物阜”、“国泰民安”、“和为贵”、“政通人和”——千百年来,中国人对自己的生存环境充满着追求和向往。

曾庆红最近指出:和谐社会都不可能是无差别社会,更不可能是没有任何矛盾和问题的社会。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原有的利益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出现了多样化的利益诉求和一些新的社会阶层。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使城乡之间、就业与失业、人和自然等方面出现了一系列新的矛盾和问题,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也明显增强。它表明,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侧重点要更多的向协调、沟通、服务等方面来强化社会的调控功能转化。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就是要提供一种不断解决矛盾和化解冲突的机制,包括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有效的矛盾疏导机制、顺畅的社会流动机制、安全的社会保障机制。而这些机制的最终建立,必须要有融洽和谐的国民利益表达机制作为沟通的桥梁,营造出和谐社会的宽松氛围迫在眉睫。建立和完善人民群众的利益表达机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发展的需要,也是党和政府不断提高协调社会关系,整合社会力量的需要,更是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确保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需要。

一、民意表达机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

民意表达是民众为实现其特殊利益而进行的活动,它的实质是把民众的态度、意见转变为向社会、向国家表达要求的方式。民意表达渠道的畅通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民意表达机制,是指民众(即使在古代)天然地具有参入政治决策或公共决策的需求,政治体制必须安排这一机制,否则,这种需求可能以非制度化,非和平的方式表达出来。

从历史上看,秦始皇开始,就缺乏朝野之间的对话和协商的机制,单方面讲同心同德,与朝廷不同见解,被视为大逆不道。因此,长此以往一个稳定有效的民意表达机制与西方的历史经验,大相径庭。

1894年,法国发生了德雷福斯事件。法国作家左拉曾在致法国总统公开信中控告了制造亵渎人道和正义罪恶的罪犯。虽然这种为民请愿的言行,在中国传统社会,也是为道德所称许的,但却未能上升到公民权利和自由的高度。

相对于资本主义国家,当年《资本论》、《共产党宣言》无疑是“反动透顶”,但在英、法国照样出版《资本论》,印刷《共产党宣言》。公然宣称: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英国也并未把马克思驱逐出境或禁止他发表文章就天下大乱。可见,一个公民可以独立公开发表自己意见的国家,才可能使得社会随着民意的变化而和平变革。

人心的流失是苏共亡党的根本原因,人心向背(人民的认同度)是一个政权的根基。党内民主极度缺乏,人民群众利益和愿望就很难在党的方针政策中体现。正如有人所说人的自由度大小是国家兴衰的关键。

现代政治体系中,政党是反映民意的重要工具,有着把民众的愿望和要求反映出来,沟通政府与民众信息和联系的功能。现代政党的基础任务之一就是通过表达民意来表达民众利益,从而制定出体现民众利益的政策,纲领和行政计划,赢得民众的支持。

从宏观上看,1978年前党长期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的路线,极大地扭曲了民意;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确立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党的政治路线成为全民族的共识,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绝大多数人从中受益。从微观上看,党政不分,党把政府的功能接过来,各级党组织变成贯彻政府机关意图的工具.政党沟通信息和群众的功能大大萎缩,信息渠道受阻,信息质量失真.从理论上看,在中国共产党一向重视民众的利益表达,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因为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但在现实中真正做到并非易事.随着人们自我意识尤其是公民意识和民主意识的增强,人民群众的利益表现出同以往不同的特点,无组织的民意表达力量和民间舆论压力越来越大。

1998年朱镕基在九届人大一次会议的记者招待会上说:很多政府机关在国家规定以外征收各种费用,使老百姓负担不堪,民怨沸腾,对此必须整顿和改革.不到一年,项怀诚在答记者问时也说:当前乱收费的现象非常严重,已经到了民怨沸腾的地步。作为执政党在提出构建和谐社会这个政治概念时,也暗含了目前存在种种社会的不和谐。作为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如何表达民意、如何快速准确反映民意,显得尤为重要。否则,党很难制定目前切合实际、体现人民群众利益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很难有效的赢得人民的完全信任。

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并提出,那将是一个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2005年,1月11日武汉市第十一届人大第三次会议上,李宪生市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阐述了“持以人为本,大力推进和谐武汉建设。”和谐武汉与科学发展观相一致,它的提出使转型期的武汉发展有了更为明晰的方向。

和谐社会是一台交响乐,是音符。构建和谐武汉涉及方方面面,诸如:城乡结构、区域结构、社会阶层结构、就业结构等,其中最引人注目和关切的是政府和民众的关系,党和民众的关系。这两个主体是我们的一个缺项,基本互动不上。去年开始,通过“禁麻木”事件的处理,也包括煤气置换事件的处理,我们看到一个良性的政府和民众之间的互动关系正在逐步形成。如果我们仔细分析一下可以发现,这当中所体现的一些原则是原来没有的,这是一个重要的进步。在利益分化和利益主体多元化的今天,如何处理群众的利益表达,将是对我们的一个挑战,而形成群众利益的制度化表达渠道,形成解决利益冲动的制度化机制,无疑是和谐社会、和谐武汉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

二、民意表达方式不畅是影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瓶颈

要以构建和谐社会与和谐武汉建设为目标,必须着力探究武汉要作为中部崛起的支撑,尽快发展起所需要的良好环境和安定和谐氛围。党和政府就得高度重视“民心”、“民意”、“民怨”,化解政府与民众的矛盾与冲突,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在政治上实际就是民意的开化的进程。

构建和谐社会是国内外转型国家所不能绕开的问题:转型过程的脆弱所带来的社会问题、法律文化相对较低的问题,人们凝聚力下降的等问题不能不说是我们建设和谐社会、和谐武汉中所遇到的瓶颈。目前我们并没有建立起能够准确地检测民意、充分表达民意的机制。即使是党领导下的群众组织,如工会等都是广大人民群众利益表达的重要渠道,但问题在于,某些机关和群众组织中的官僚主义或对群众利益的漠视,就使不成问题的问题成为问题。国家信访局局长周占顺说:当前群众信访特别是群众集体信访反映的问题中,80%以上反映的是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的问题;80%以上有道理或有一定实际困难和问题应予解决;80%以上是可以通过各级党委、政府的努力加以解决;80%以上是基层应该解决也可以解决的问题。只有让不同经济利益主体的要求得到适时表达,才能缓解其对社会的震荡;也只有通过一定的渠道了解各利益主体的利益要求,才能做到决策的科学化和协调的有效性。

国外政治学家认为,大多数转型国家,选举制度成为一种高度复杂的,兼有比例制和多数制特点的混合物。法律的构架成为政治斗争的一个重要话题。市场经济并非能促进福利或者维持公平的机构,假使民族的最早实验是以通货膨胀,失业、贫富差距拉大和人口中“沉默的大多数”的生活水平的下降收场,那么它会造成恐惧、异化和不信任。尤其是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造就了众多的经济利益主体,由此其利益要求也就各不相同,怎样协调好这些不同利益要求并把它纳入社会秩序所要求的轨道,是对民众利益表达制度提出了尖锐挑战。

国内政治家也认为,一个法制的国家,没有任何一个公民可以被任何人或者任何组织当成一根无足轻重的毛来对待。对于一个国家,一个社会说,人的自由和权利有着无上的价值。公共精神的培育,那就是对权利和自由的尊重。

如何使一个健康的制度、机制在制约公共权力和保持社会秩序之间维持平衡?如何使公共利益不受到损害?如何协调好社会关系,整合社会力量,建立起不同利益的协商对话机制。尽管自由表达并不能够保证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就不会发生悲剧,但是起码可以保证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不会步调一致地陷入悲剧,且缺乏改弦易辙的弹性空间。

时代在变,社会在变,国民在变。社会利益结构间的不同步性和不均衡日益明显,人民内部利益矛盾复杂。(1)利益矛盾的内容增多,层面扩大,经济上表现为贫富差距过大特别是贫困阶层的扩大引发的矛盾;政治上各个利益群体政治参入愿望增强,迫切要求能够畅通地表达其利益和要求,希望政府作出有利于自己的决策,以维护自己的利益。而那些在利益关系调整中利益受损或在利益分配中居于不利地位的利益群体,则希望通过利益表达,使政府注意其利益表达,扶持其利益的实现。(2)一些利益群体的不平衡情绪有所增强。随着利益差别增大,特别是收入差距的扩大,在高收入者的面前,低收入者容易产生失望和怨愤。加上一些干部为政不廉、执法不公、方法不当等,往往使非对抗性的人民内部矛盾在局部转化为对抗性矛盾,如一些地方群众所表现出的过激行为。就会造成矛盾的不断激化,直接损害民众的利益。(3)社会不公正趋势蔓延。一个健康的现代社会应当既是一个富裕、文明的社会,同时也是一个公正的社会。这就要求在注重经济建设的同时,还应当注重公正问题。解决社会不公问题已成为现阶段中国社会当中刻不容缓的事情。对于中国社会来说,威胁最大最严重的是在社会结构层面上,社会公正问题所引发的社会风险。它将直接引发或加重失业、群体、上访、社会治安恶化等系列问题的出现,特定条件下,甚至会使属于个案化的事件演变为整体化的社会问题和社会风险,从而严重危急整个社会的安全运行和健康发展。

古人说得好,世易时移变法宜矣。化解“民怨”既不能用专政思维,也不能只靠胡萝卜思维,在解决眼前的矛盾或者冲突时,应该着眼未来。重要的是要建立起更多的有助于化解民怨的机制,并将民意反映到政策上去的制度和机制,这也是党和政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好地代表人民根本利益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

三、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民意表达机制几点思考

马克思曾说:“发表意见的自由是一切自由中最神圣的,因为它是一切的基础。”任何社会不可能在所有问题上都意见一致,任何政党也不可能在所有问题上都意见一致,要容许不同意见的存在。如果在一个社会中,在一个政党中,只听到一种声音,一切不一致的声音都被看作异端或大逆不道,是无助于这个社会和政党向前发展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于我们党来讲,有许许多多以往没有碰到的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也就是共同对社会发展发表意见。

当前民意表达的渠道有三个途径:第一,利益组织表达。一种是行政组织,一种是社团组织,这些社团组织虽带有自发性,组织程度较低,但他在社会对话中往往更直接地代表个自的利益群体。第二,公开舆论表达。改革和民主进程的逐渐推进,越来越多的民众或利益主体希望通过各种舆论媒介、报纸、网络、电台等表达自己的利益要求。除外,还有通过非正式舆论媒介的各民众或利益群体表达渠道。这些分散性、自发性的表达,会给社会强大的压力。第三,行动表达。这是民意表达比较剧烈的一种方式,也是争取实现利益的直接行动。一定情况下,一旦民众利益在其他表达渠道不足以维护、争取自己利益时,所采取的一种过急激举动。这种表达方式,在变革时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由此看来,要形成能够化解社会矛盾的日常机制,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武汉,建立和完善民众利益表达机制,是党的历史方法新变化的迫切需要。它应从以下方面努力。

1、人大代表制度的完善。加强人大的政治信用和政治权威,人大代表的工作更加公开透明,深入民情。干群关系的紧张,政府和民众的冲突,反映了人大代表无法将民意真正表达,这就要求人大代表自身需要外界的监督。同时人大应深入群众,倾听民意,担负起如实传递民众心声的责任,为政府和民众的和解与和谐作出贡献。这不但能从制度上解决国民的益表达问题,也可以减少街头表达和社会冲突的激烈程度。

2、公共政策的民意参与。民众是政治的主体,民众的政治参与不是任何个人恩赐的,他们参与权、选举权、参与决策、参与社会管理、参与监督是宪法所赋予的不可剥夺的权利。民意参与有利于把不同利益群体纳入到现有政治体制内,同时,这种参与有利于增进民众对执政党的认同感。要建立国情民意反映制度,让广大人民群众有反映问题的渠道。让民意成为决定者,也接受民意的监督。党和国家的决策要做到了解民情和反映民意,只满足于调研解决不了问题,有的调研不一定真实。因此要集思广益,就要给人民群众一个反映问题的渠道。这一渠道必须是通畅的,是受到党规党法直至法律保护的。凡属重大问题都要事先和广大民众通气,充分听取意见。凡属国计民生的事项,都要建立公开听政制度并提前向社会公告。凡涉及社会发展和群众利益的重大问题,都应创造条件让人民群众直接管理和参入。

3、关心弱势群体。尽管当前对什么是弱势群体还有不同的认识,但无疑他们是那些依靠自身力或能力无法保持个人及其家庭最基本的生活水准,需要国家和社会给予支持和帮助的群体。即使是群众上访,也是由于在我们的社会中,其他利益表达的渠道走不通。因此,要帮助他们建立正常的、规范的利益表达机制,让社会能听到他们的声音。我们尽量从以下两方面努力:第一治本。宏观角度着眼于培育出一个庞大的中等收入群,形成一个橄榄型社会结构。微观角度来看,积极有效地维护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建立系统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社会利益的协调机制。第二治标。对已经出现或者是即将出现的有碍于社会安全运行和健康发展的社会不公现象进行干预和防范。要建立起系统的社会援助体系等。

4、加快建立党和政府与人民的互信关系。为政之道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始终保持党和政府与民众的血肉联系,应该突出做到:一是尊重民权,维护民利;二是倾听民声,了解民意,掌握民情,“民为国之本,国依民而存”;三是关注民生、善解民因、善待民众;四是凝聚民心,动员民众,依靠民众。

5、尊重和保障民意的利益表达,构建畅通有序的利益表达渠道,使广大民众拥有平等的话语权。利益的表达,是由各阶层的代表或个人,通过一定的渠道和方式向执政党、政府和各级组织表达自身利益要求来实现的。在现代化进程中,构建健全的利益表达机制,广泛而充分的利益表达渠道是当前制度建设的重点。人大、政协目前是各阶层进行利益表达的主渠道,而公众传媒应努力维护百姓的话语权,使之成为公民和不同利益群体表达要求的窗口。只有重视民主制度化,才能规范和调整各阶层的利益表达行为。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维护社会公平公正。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过的“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等,都是藏富于民,社会矛盾相对较少的时期。只有处理好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使社会新兴阶层的利益与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找到了最佳结合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会有了深厚根基。所以党和政府在全力抓好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社会公平公正问题,保证广大民众都能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

通过构建畅通有序的利益表达制度,不仅可以沟通政府与不同阶层及其成员之间的联系,又使各阶层之间的利益关系得到协调和规范,避免具有破坏性的利益表达方式和行为的规范,以利于党和政府更好地代表民众的根本利益,营造宽松的环境,构建和谐社会,为和谐武汉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三篇:关于进一步完善困难群众帮扶机制的意见

为体现共产党员先进性,融洽党群干群关系,实践党的宗旨,镇党委决定建立如下帮扶困难群众长效工作机制,帮助困难群众脱贫致富,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提供有力保障。

一、指导思想:

以“三送”和“两帮一”主题实践活动为载体,以进一步健全帮扶困难群众长效工作机制为重点,加大对困难群众的帮扶力度,构筑一个党委牵头、部门配合、党员参与的综合帮扶体系;建立一个指挥协调、部门联动、标准统一、资源整合的日常帮扶班子;形成一个制度健全、常年运作、动态管理、不断创新的长效帮扶机制,实现“存在一个帮扶一个,帮扶一个解决一个”的目标。

二、参与对象:

全体共产党员,特别是镇党委、政府全体党政领导、各党支部书记、各部门及其负责人。

三、长效机制

(一)动态管理机制

1、明确帮扶对象:

(1)年收入底于最低生活保障线的家庭;

(2)有一定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员;

(3)特困农业家庭和困难职工家庭;

(4)品学兼优的中小学学生;

(5)其他需要帮扶的对象。

2、掌握动态情况。及时了解掌握帮扶对象的动态变化情况,做到“出现一个发现一个”。镇和村、社区要定期对辖区内的困难群众进行全面摸底调查,分类建档,掌握日常变化情况,并设立帮扶对象信息库,及时更新信息内容。各有关部门必须充分发挥各自的管理作用,依托掌握管理对象的动态情况,切实加强管理,落实帮扶措施。动态管理以镇民政部门为主,各有关部门协同配合。

3、严格管理程序。凡符合条件的帮扶对象,应主动向社区提出申请,填写有关材料并提供相关证明,经核实后报镇民政办审查同意后,即在村和社区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4、实现能进能出。要严格检审制度,定期对帮扶对象的家庭收支情况、生活状况进行核查,对通过帮扶后其实际生活水平达到或超过帮扶标准的,应在规定期限内退出帮扶范围。同时,要大力弘扬自强自立精神,提倡困难状况好转的帮扶对象主动退出帮扶。对刚退出帮扶的对象,要进行跟踪服务。

(二)职业培训机制

1、整合培训资源。动员和依靠社会力量,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职业培训。以劳动保障部门为主进行管理。对困难家庭中的无业人员的职业培训要有培训时间、培训专业、培训质量的明确要求。职业培训一律实行免费。要加强对择业观念的教育,摒弃把工作分为高低贵贱和眼高手低、过分挑拣的陈旧求职观念,树立自食其力、劳动光荣,市场就业、竞争就业、灵活就业的新观念。

2、注重培训实效。要增强职业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有效性,努力提高培训对象的再就业率。根据市场需求,选择适合年龄偏大人员、残疾人从事的职业工种,确定一批培训项目,开展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

3、开展创业培训。把有创业愿望和较强创业能力的人员组织起来,开展较为系统的创业基础知识和必备能力的培训,增强其自主创业的信心和能力,并进行创业指导,做好咨询服务和后续扶持工作,特别要与税费减免、小额贷款担保等再就业扶持政策相配套,努力培育和造就一批成功的创业带头人,形成以培训促创业、以创业促就业的良性循环机制。

(三)就业帮扶机制

1、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产业化农业。积极发展商贸、餐饮等传统服务业,尤其是要把进厂务工作为新的就业增长点。进一步发展非正规组织就业,积极兴办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进一步细化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的税收优惠政策,增强可操作性。开发岗位托底安排困难的下岗失业人员。鼓励发展就业容量大的个体、私营、外商投资、股份合作等多种所有制经济。发展有市场需求的中小企业,继续发展劳动就业服务企业。开展劳务输出,鼓励跨地区劳务协作和对外劳务输出。

2、支持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建立小额贷款担保基金。镇农业服务中心、农村经济服务中心等部门要针对帮扶对象的实际情况,选送脱贫治富的技术、项目。并加强技术指导。

3、鼓励灵活就业。通过非

全日制、非固定单位、临时性、季节性、弹性工作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实现就业。

4、组织和鼓励承包荒山、荒滩、土地,从事种植业和养殖业。

5、推进残疾人就业。依法推进残疾人按比例就业,稳定集中就业,大力扶持残疾人个体就业。对无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建设托管保障体系。

(四)社会共建机制

要采取多种形式,进一步扩大结对解困帮扶队伍,通过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辖区内共建单位与帮扶对象结对,以及领导干部带头结对、党员与群众结对、群众帮群众等行之有效的方式,明确帮扶责任和帮扶目标。切实帮助困难群众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难题。

(五)帮扶保障机制

1、组织保障。建立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帮扶工作的领导,统筹规划,协调工作;有关部门要加强协作、互通信息,对帮扶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加以研究解决。

2、制度保障。要认真贯彻落实好各级各部门帮扶困难群众的政策措施,并不断探索,有所创新,与时俱进。要建立健全帮扶困难群众工作的各项制度,规范帮扶救助工作,确保工作责任到位、政策落实到位、资金投入到位、措施保证到位,做到应帮尽帮。

3、资金保障。建立以党员领导干部捐款为主渠道、社会各界捐赠相结合的帮扶资金筹集机制。

4、医疗保障。以送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为主要形式,确保贫困家庭有病能及时治疗。

全体共产党员要从维护党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加强党性锻炼、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高度出发,认真实践党的根本宗旨,积极参与其中,做到常关心、常联系、常走访,确保帮扶目标的实现。

第四篇:完善民意评价党政干部绩效机制探讨

2008年9月1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要进一步动员广大人民群众投身科学发展的伟大实践。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做到谋划发展思路向人民群众问计,查找发展中的问题听人民群众意见,改进发展措施向人民群众请教,落实发展任务靠人民群众努力,衡量发展成效由人民

群众评判,最大限度地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胡锦涛总书记关于科学发展的新论述与党的十七大关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理论相辅相承,是我们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标准,是怎样实践科学发展观、谁来评价科学发展观等问题的新注解。本文阐述了建立和完善民意评价政府绩效机制的现实意义,分析了当前民意评价政府绩效的现状,提出了相应的设想,旨在科学地收集反映民意,将民意引入对各级党委、政府绩效以及领导干部政绩的评价考核上来,促进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

党的十七大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并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要建立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胡锦涛同志指出,“一切工作都要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的检验,衡量政绩的最终标准是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可以说,开展社情民意调查,建立和完善民意评价政府绩效的机制,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一、建立和完善民意评价政府绩效机制的现实意义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利益主体多元化趋势发展加快,社会情况复杂程度加深,公共管理难度加大,这些都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的新的考验。只有妥善解决各种社会矛盾,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否则,就有可能造成社会失范,阻碍经济发展,影响社会稳定。而要妥善解决各种社会矛盾,就要了解民意,科学决策,执政为民。今年我国爆发的种种社会事件均表明,不重视民众意见,甚至压制民意的危害性。党的十六大在勾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时,提出要使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基层民主更加健全。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要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建立和完善民意评价政府绩效机制,了解民意,重视民意,有利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强化党的执政地位,意义是多方面的。

(一)有利于进一步解放思想,推进科学发展

科学发展观首先是科学的、动态向前的发展观,这是我们在抓科学发展时应当坚持的一个重要理念。这一理念要求我们,在抓经济社会发展时,把握社会主义政治经济的本质特征,尊重自然规律和科学规律对发展的指导作用。而要实现上述要求,就需要我们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民意来考核和评价政绩,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很好结合,是对传统考核和评价政绩方法的突破和创新,有利于各级党委、政府更加清醒地以群众史观来检视政策和工作实效,从而产生推动科学发展的新动力。

(二)有利于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推进决策制度创新

从全国经验看,近几年,随着人们民主意识的提高和社会转型期带来各种错综复杂的局面,政府公共决策与公众民意发生错位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双方迫切需要更加有效的沟通桥梁来相互理解和支持。开展民意调查,可将民意主动吸收汇总,扩大群众参政议政的渠道和形式,更加体现以人为本,扩大社会民主。开展民意评价和考核,通过制度创新,促进观念转变,利用各方面收集汇总的民意来约束和规范公共决策,防止无视民意甚至压制民意的事件发生,使政府决策更加符合实际,更具科学性。

(三)有利于形成正确的政绩观,推进考核制度创新

以民意来评价政府绩效,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以民意来评价政府绩效,要求我们各级各部门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掌握客观规律,扎扎实实地把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同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结合起来,把各项政策和工作落到实处。衡量政绩不能只看花了多少钱或办了多少事,而更应考察公共支出有无效率,人民群众有无真正获益,大多数人民群众是否满意。建立民意评价政府绩效的机制,有利于改变以往单纯的以增长、支出和投入作为考核主要标准的做法,更加注重人民群众的意愿。

(四)有利于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我们党从根本上说是代表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我们的工作做得好不好,人民群众最有发言权。以民意来评价政府绩效,有利于强化人民群众的主人翁地位,更

好地体现我们党执政为民的理念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联系。同时,开展社情民意调查,以科学的统计方法,对各个层面的干部群众意见进行收集和汇总,梳理出主流民意和非主流民意,以主流民意来引导和规范非主流民意,调和社会矛盾,有利党和政府的工作获得更大的主动性,更好地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二、当前开展民意评价政府绩效的现状

民意评价政府绩效是政治、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与技术手段的不完善共同作用的结果,是现代社会的一个普遍趋势。

(一)国外国内民意测评的概况

以民意来评价政府公共部门绩效的做法目前在西方发达国家相当流行。至2004年,美国、加拿大总共有400多个较大城市使用标准问卷,让辖区内的居民就城市生活质量、市容、就业机会、公共安全等事项进行打分,并设立最佳城市奖,最佳改进奖等奖项。英国政府在布莱尔时期就建立起了完善的公民对政府的评价体系,西欧各国也大多有利用民意来评价政府绩效的传统。

在我国,北京、广州、沈阳、珠海、邯郸、南京、杭州、青岛等城市都较早地开展了一些民意评价或考核活动。湖南、江西、山西、贵州等省也开展了一些全省性的民意测评项目,作为组织、纪检、公安等部门评估管理对象绩效的重要内容。这些活动给“普通群众一个评价地方干部的机会,这些评价结果会对地方干部的职业生涯或奖金水平产生很大的影响”。目前,国内许多地方都开始了建立民意评价体系的有益探索,率先提出创新性方案的,往往都得到了上级甚至中央的肯定。如山西省提出的民意调查方案,被中央组织部列为试点来实行,湖南、贵州等地的试验也都受到了上级党委的高度评价。

(二)**市开展民意测评的实践

**市民营经济发达,民众思想活跃,表达意见的愿望较强,传统的民意表达方式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同时,**市各级党委、政府的创新意识和民主政治意识强。因此,我市是国内较早开展民意测评的城市之一。2006年,市委、市政府出台《县市区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将“公众满意度”纳入考核指标,首次在考核方案中增加了民众评价的内容。后来又分别开展了市区卫生满意率、烟花爆竹限禁放满意率等民意测评。全市每年一度的万人评机关活动、公安部门每年开展的警风调查等,也都是属于民意评价政府绩效的活动。

(三)**市开展民意测评的手段。

开展民意测评,最重要的是代表性问题,即调查方案是否科学合理,是否符合数理统计标准,调查结果能否全面反映民意概貌和主流民意。这样的民意测评有别于我们传统的典型调查、重点调查、经验调查或是座谈会,是全面而系统的新的调查形式。并且这样的民意测评还要兼顾效率性,运用专业的手段,由专业的人员来实施。2005年,**市社情民意调查中心成立,隶属**市统计局管理,引进了当前国内外先进的调查方式——计算辅助电话调查系统(cati),辅以其他传统调查手段,建成了功能强大、机动灵活、高速高效,能覆盖全市所有城乡居村的调查网络,具有其他调查手段无法比拟的科学性和代表性优势。我市社情民意调查中心是全省首家采用计算机辅助电话调查的政府性民意调查机构,在全国众多地级以上城市中处于领先水平。中心成立以来,多次参加全国社情民意调查工作交流,学习吸收先进经验,不断实践,已具备开展各类民意调查的能力。

三、建立和完善**市民意评价政府绩效机制的设想

建立和完善民意评价政府绩效的机制,应该明确民意评价的对象和范围,在覆盖面上体现全面与公平,在内容上体现科学与严谨,在实施上体现可操作与便捷,在解读上体现准确与合理。

(一)准确界定民意评价的对象和范围

按照党的十七大关于加强民主监督的要求,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重点岗位、重点部门的民主监督为重点,充实和完善我市的民意评价体系内容。

一是完善对党委、政府工作综合性工作的民意评价。可直接在现行的“两个社会”考核体系中增加公众满意度部分的份量。按照新一轮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公众满意度测评方案,加大民众的话语权,逐步提高公众满意度在整个考核体系中的权重,使得总考核体系中定量指标内容与定性指标内容、投入性指标内容与反馈性指标内容之间的结构更加合理。

二是探索开展对党政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民意支持度测评。正确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探索开展对领导班子或主要领导干部的民意评价,实际上抓住了各级党政组织领导科学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当前,在我市可以先探索开展对中心镇党政领导的民意支持度测评。测评对象应是在现职工作满一年以上的中心镇党政主要领导。

三是对重点部门、重点行业开展行风民意测评。重点部门、窗口部门是直接面向群众的。开展行业行风民意测评,可以有效地纠正不正之风,预防损害群众利益的事件发生。但由于各个部门的工作性质和工作对象性质不同,行风民意测评的结果不宜在部门之间进行比较,但可以作为系统内部的考核依据。我市曾于2006年开展过一次行风政风民意测评,对27个行政执法单位和公共服务行业进行了民意测评,并取得较好的效果。下一步,这种行风民意测评应逐步做到经常化、制度化,真正起到以行风促政风、以政风促党风的实际效果。

(二)科学构建民意评价的指标体系

民意调查是实施民意评价的关键环节。民意调查主要应针对民众能比较直观感受得到的一些事项,特别是涉及民众利益的重大事项。一般地,民意评价指标体系应体现以下三个方面内容。

一是地方或部门的重点工作,涉民重大工程。一个地方或部门所有施政行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是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应将各地各部门的重点工作拿出来进行民意测评,这是对施政者勇气的挑战,也是对传统考核理念的突破。

二是共性工作。根据上级要求必须开展的一些共性工作,或者根据法律、法规和党纪政纪,必须实施或必须做到的事项。如依法行政、党风廉政建设等。

三是民众反映较为强烈的事项。群众利益无小事,民意调查中,可对一些民众反映比较强烈的事项进行反映和收集,以民意强度作为考核的一个依据。

(三)合理运用民意调查的结果

将民意评价纳入决策程序,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客观要求。一般来说,民意进入决策程序有两个形式,一是利用民意对客体的评价来修正客体,使其更加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和愿望,符合客观实际;二是直接运用民意调查结果对决策部门进行考核,鼓励先进,鞭策后进,促进决策部门改进工作,提高公众满意度。

民意调查结果的运用应主要把握以下四条原则:一是要体现实用性。重视民意调查结果,不能讲形式、走过场,给民众以足够的话语权,使民意在考核体系中占有足够的份量。二是要体现可比性。由于工作性质的差异,不同部门、不同系统在民众中的印象会有差异,民意测评在横向上存在一定的不可比性,但在同一部门、同一系统内一般都有较强的可比性。应鼓励在部门、系统内部开展民意测评和考核。三是要允许一定的模糊性,注重极结果导向。民意测评是一项技术性强、难度高的工作。民意本身也存在一定的模糊地带,即中间意见或摇摆意见。极结果导向强调以一致性较高的民意来修正决策,对正面意见一致性高的地区(部门)进行奖励,或是对负面意见一致性高的地区(部门)采取批评或惩戒措施。四是要树立民意非增长理念。由于影响民意的因素众多,民众满意水平并非必然与经济社会发展轨迹正向相关。人的思想观念的发展性,决定了即使经济社会发展到非常高的水平,民众也不可能完全满意,甚至会出现民众满意水平下降的现象。因此,我们应关注的是在相似时空条件下民意的比较和运用。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在分析当前国内外形势时指出,要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推动科学发展。我们党是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科学发展的成效也要最终由广大人民群众来评价。我们各级党委、政府应审时度势,创新观念,坚定信心,不断建立和完善民意评价政绩的机制,充分发挥全市人民群众参与科学发展的积极性,加快“三个**”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第五篇:关于进一步修订完善计划生育章程的实施意见

宁阳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 文件 宁阳县计划生育协会

宁人口发〔2010〕 号

关于进一步修订完善《村民自治章程》的意见

推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以来,全县村级制定了《村民自治章程》(以下简称《章程》)等村规民约,在规范村两委和群众的计划生育行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形势的发展,目前的《村民自治章程》部分内容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新要求。为深化计划生育村民自治,从根本上促进群众生育观念的转变,进一步发挥村民自治章程在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中的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山东省《关于进一步完善有关移风易俗利益导向和男女平等村规民约的指导意见》(鲁人口发„2009‟46号)精神及计划生育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现就做好《村民自治章程》的修订完善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明确目的意义

近几年来,经过全县各级的共同努力,群众的婚育观念有了较大改变,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人口环境。但是群众早婚早育、男孩偏好、传宗接代、儿女双全等传统的观念还不同程度存在。村集体经济内部利益导向机制不健全,传统的祭领、婚丧嫁娶、续家谱等存在男女不平等的习惯。特别是我县男女青年未婚同居、早婚早育现象非常严重,对社会、家庭、个人都会带来不良影响,影响了出生人口素质,也影响了全县低生育水平的稳定。对《章程》计划生育内容的部分条款进行修订完善,充分发挥《章程》在规范村两委和群众计划生育行为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倡导自尊自重自立、杜绝早婚早育,倡树婚育文明;深入开展移风易俗活动,积极倡树生男生女都一样,女儿也是传后人的新型婚育文明观念;完善村级集体经济内部利益导向机制,落实对计划生育家庭优先优惠政策,促进群众生育观念转变,是时代的呼唤,群众的期盼,也是加快建设经济文化强县的必然要求。

二、把握原则要求

1、上合法律法规。修订完善的内容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山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等法律法规要求,不能与法律法规相违背。

2、下合村情民意。结合村里的实际情况,把村里一些合法管用、具有约束力的“小政策”、土办法完善到《章程》中,提 高《章程》的约束力。

3、坚持群众主体。坚持群众计划生育主体地位,大张旗鼓地宣传修订完善《章程》的目的意义,方法步骤,把修订完善《章程》的过程,作为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导群众积极参与计划生育工作的过程。

4、实行双向约定。本着权利与义务对等的原则,依法约定村民委员会和育龄群众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切实做到既要充分保障权利,又要切实履行义务。坚持奖励与惩处并举,对自觉落实《章程》的,要给予鼓励、奖励,尤其要在普惠政策中充分体现计生家庭的优先优惠,切实让群众得到实惠;要明确群众计划生育义务和责任,对违反《章程》的,要按照村委会与群众的约定,收取违约金,提高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自觉性。

三、规范完善内容

1、完善对控制早婚早育及生育行为的制约措施。根据本村实际,制定出对男女定婚、非婚同居、非法怀孕、非婚生育等方面的具体规定和制约措施。

2、完善对生育行为的奖惩措施。制定出本村对计划生育家庭在奖励、扶持、救助、就业和享受村民福利等方面的规定;制定对非法生育、非法收抱养村民在就业和享受村民福利等方面的规定。

3、完善对避孕节育行为的奖惩措施。对按时落实相应避孕节育措施和参加查体的群众,给予更多的利益补偿和村民福利; 对不按时落实相应避孕节育措施和不参加查体的群众,在享受村民福利等方面给予必要制约。

4、完善对流动人口的奖惩措施。对流出育龄妇女、遵守计划生育管理规定、按时交回联系函和按时参加查体并交回有效证明的,给予物质奖励;否则,在享受村民福利等方面给予必要制约。

5、完善促进男女平等方面的内容。围绕提倡男女平等,深化移风易俗,倡树婚育新风,改革有关陈规陋习。特别是提倡男女在村务管理、家庭生活、户籍管理、土地承包等活动中平等的待遇,促进群众婚育观念的转变,倡树少生优生、男女平等、女儿也是传后人等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

6、完善违反《章程》进行责任追究方面的内容。制订具体的对村委会及工作人员和群众违反《章程》的责任追究及其具体办法。并用计划生育合同的形式进一步确定。

四、遵循程序步骤

坚持先行试点,全面推开。在群众基础、工作基础较好的村先行试点,总结试点经验,力争在6月底前全面完成《章程》修订完善工作。具体分为6个步骤。

1、搞好宣传发动。各乡镇和村(居),要利用发放明白纸、黑板报、宣传栏、广播和入户等方法,广泛宣传制定《约定》的目的、意义,得到群众理解支持、自觉参与。

2、民主推选修改小组。由村(居)民代表会议民主推荐《章 程》修改小组,一般应由村(居)计生协会会长担任执笔人,村干部、党员、会员、群众和群团组织代表共同参加。

3、草拟初稿。要在原《章程》的基础上,根据村实际情况,草拟出《章程》修改初稿,村两委对初稿进行讨论研究。

4、反复征求汇总意见。将《章程》修改变动内容以明白纸的形式发放到户,以会员小组为单位,会员小组长和会员骨干逐户征求意见,然后以会员小组为单位,汇总征求意见,起草小组召开会员小组长会议,讨论群众提出的意见,对《章程》修改内容反复修改。

5、上报审议。各村(居)要将《章程》部分内容章节修改稿上报乡镇,乡镇要组织计生办、计生协、民政室、司法所等相关部门对《章程》修改完善内容和程序的合法性进行审议把关。

6、提交通过。将讨论稿提交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形成正式稿,将《章程》修改完善的内容发放到户,并报乡镇人民政府备案。

五、加强组织领导

1、成立专门组织。乡镇要成立修订完善《章程》指导小组,吸收计生办、计生协、民政、司法等部门参加,抓好指导、协调和督促等工作,及时研究解决修订完善《章程》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确保工作顺利进行。

2、抓好培训。各乡镇要抓好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统一思想认识、熟悉具体操作办法,特别是要做好村支部书记这关键人 的培训工作,得到村支部书记理解支持,积极组织实施。

3、精心组织实施。按照分类试点、重点指导、全面推进的原则,精心组织好修订完善《章程》工作,要对各村(居)人口规模、经济条件、群众基础进行认真分析梳理,让修订完善的《章程》内容切实符合本村实际。

4、强化考核督导。要加强对各乡镇修订完善《章程》情况的检查督导,将修订完善《章程》工作纳入平时重点工作督导和责任目标考核范围,加大考核力度,确保修订完善《章程》工作的扎实有效进行。

附:《村民自治章程》中应修改完善的内容

二0一0年五月 日

主题词:修订完善 章程 意见

宁阳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办公室 2010年5月 日印发 共印50份

附件:

《村民自治章程》中应修改完善的内容

一、第二章(村民组织)第六节(村民委员会)增加2条内容:

1、加强户籍管理。本村村民子女结婚后落户地由男女双方自愿选择,男女双方平等。男到女家落户者与村民享有同等的待遇。离婚后妇女及子女回娘家落户不得拒绝。子女随父姓,随母姓,随父母双姓均可。

2、在普惠的前提下,向计划生育家庭倾斜。(1)对符合二孩生育政策自愿终生只要一个孩子的夫妇每月加发**元的生活补贴,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步提高。(2)对新建居民楼,村民购买住户楼享受成本价,计划生育户再优惠总价的**%。(3)村办或招商引资企业优先按排独生子女和双女户家庭的子女进厂务工。(村级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对计划生育家庭的优惠政策)(4)对计划生育家庭困难户优先照顾,确保生活在平均水平以上。

二、在第三章(经济工作)第四节(土地管理)中增加1条内容:对实行计划生育的户,在划分宅基地时,实行优先,土地承包期内,妇女婚嫁外地,在新居住地未取得承包地的,承包地不得收回。

三、第四章(精神文明建设)第二节(社会秩序与公德)增加1条内容:移风易俗,鼓励男女平等参与社会活动,在祭祀、续家谱等传统性活动中,反对重男轻女。

四、第四章(精神文明建设)第三节(计划生育)第55条(村计划生育委员会)增加3项内容:

1、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宣传有关政策法规和优生优育避孕节育知识。

2、加强对未婚男女青年的管理服务,严格控制早婚早育、非婚生育。

五、第四章(精神文明建设)第三节(计划生育)第57条(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增加4项内容:

1、对流出育龄妇女、遵守计划生育管理规定、按时交回联系函和按时参加查体并交回有效证明的,由村委会给予**奖励;否则,在享受村民福利等方面给予****。

2、合法生育后,按规定采取长效节育措施的,生育一孩放环的奖励**元,生育二孩实行绝育手术的奖励**元钱,否则,在享受村民福利等方面****。

3、对按时参加生殖健康查体的已婚育龄妇女奖励**元;政策外怀孕自觉终止妊娠者奖励**元;否则,在享受村民福利等方面****。(村级在确保能落实到位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具体内容)

下载XX县关于进一步完善民意表达机制的实施意见word格式文档
下载XX县关于进一步完善民意表达机制的实施意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市委关于进一步完善市委常委会工作机制的意见

    中共##市委关于进一步完善 市委常委会工作机制的意见为规范市委常委会的决策程序,促进市委常委会工作的有序高效运转,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

    浅析基层法院构建民意沟通表达机制

    浅析基层法院构建民意沟通表达机制 2009年,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人民法院第三个五年改革纲要(2009-2013)》,将建立健全民意沟通表达机制作为今后五年司法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对......

    关于建立和完善教师补充机制的实施意见

    关于建立和完善教师补充机制的实施意见 为进一步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解决教师队伍老龄化、结构性短缺、部分学校教师严重不足等问题,促进樊城区义务教......

    关于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实施意见

    关于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实施意见 为了进一步提高公司规范运作的水平,提高公司的决策力、执行力和监督力,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国......

    关于进一步完善审计整改工作的实施意见

    关于进一步完善审计整改工作的实施意见 (征求意见稿)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各部门(单位): 为切实落实审计整改工作责任,强化审计整改的严肃性和有效性,提高审计整改质效,根据《铜陵市......

    关于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

    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的实施意见 各辖市、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公司、直属单位: 为加快构建更加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根据......

    考核机制实施意见

    关于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 评价机制的实施意见 为深化扩大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树立正确用人导向,进一步把我省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和行动引导......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意沟通工作的意见[模版]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意沟通工作的意见 最高人民法院网站 www.xiexiebang.com 来源: 最高人民法院【字体:大 中 小】 【关闭窗口】(法发〔2009〕20号) 各省、自治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