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学校建设研究阶段性自查报告[全文5篇]

时间:2019-05-12 14:35: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数字化学校建设研究阶段性自查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数字化学校建设研究阶段性自查报告》。

第一篇:数字化学校建设研究阶段性自查报告

数字化学校建设研究阶段性自查报告

岗厦小学区域性整体推进研究子课题组

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以后,全国上下掀起了一轮波澜壮阔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浪潮,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成为了当前教育改革的一大亮点。福田区委区政府领导高瞻远瞩,善于抓住这一有利契机,将教育信息化建设作为创建教育强区、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区教育系统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力度逐年加大,2004年被定为我区“教育信息技术应用推广年”,并相继推出了一系列旨在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深化教育改革的政策措施,取得了实质性的成效。

我校是一所具有八十年历史的老校,在区政府、区教育局的关心支持下,建成了千兆校园网,实现了资源共享。为了进一步完善网络设施,优化资源整合,切实发挥现代信息媒体(技术)为教学服务的作用,实现教学、办公无纸化、网络化、智能化、人文化,促进信息技术和课程改革的有机结合,提高师生的信息化素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们以“营建数字化校园”为切入口,通过开展全方位的信息化实验研究,努力打造岗小信息化新亮点。

主要做法、经验与成果

一、领导重视,措施落实

我校自二月份申报课题后,杨琴校长亲自挂帅,成立了由教学副校长为业务主持,教科室主任、信息组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市区骨

干教师为成员的课题研究小组。在召开多次课题组务虚会的基础上制定了祥尽、操作性强的课题实施方案及“岗厦小学数字化建设三年规划”,于2004年3月22日下午举行了课题开题会。课题开展以来,我们按照研究计划,每月召开一次信息建设研讨会,全员参与教育信息化研究,同时,学校以省级评估为契机,着力加强了硬件建设,开发和优化软件资源。

二、扎实推进,效果明显

1、硬件建设起步早,设备始终保持先进

学校目前建成了千兆校园网,网络设施完善,每个教室和功能室都装备了奔腾4计算机、实物展示台和投影仪,办公电脑人均一台,并实现了网络联接。为了凸显信息化亮点,学校购置了6部触摸屏电脑,建成移动式电子图书馆,放在每一层教学楼中,方便学生阅读电子资料、上网交流。2003年,学校重新装备了先进的软件制作室。2004年,学校购置了移动多媒体平台,实现了移动教学课堂和移动会议室功能,配置了“彩虹家校通”系统。硬件设施始终走在市、区前列。

2、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研究

提高教师的应用水平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学校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校本培训活动,既有全员参与的基础应用和提高班,又有针对不同科组的个性辅导,还有青年骨干教师的拔尖培训。仅2004年度,我们组织课题组成员多次参加了总课题组及片

区的课题研讨和培训活动,举办了全体教师计算机中级培训、基本课

件制作培训、电子备课讲座、个人网页制作培训、中老年计算机基

以科研课题研究促信息化发展,是我校信息发展的目标和方向。近年来学校积极参与多项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课题实验研究。除加入“基础教育区域性整体推进研究”

国家级课题组,承担其子课题“建设数字化校园”研究外。我们还开展了

“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

课题研究活动,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课堂教学研究,许多科组都构建了具有科组特色的学科专题网站。

3、软件应用、研发出成果

学校教师先后自行开发了图书管理系统、督导评估软件、ftp资源库等实用软件和资源,上学期又相继引用了专业的心理咨询系统

网络办公、教务、教学管理系统,学校的教学和管理逐步实现无纸化、网络化、现代化。教师多媒体制作水平逐步提高,先后开发制作了《点

在省一级学校评估中,评估组专家认为我校信息技术配置标准高,师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较强,有一定的信息素养,希望经过学校自身努力,营造好数字化校园,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存在问题与努力方向

1、教师信息化应用技能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差距。

目前学校装配了三十一套多媒体教学平台,建起了校园网、家校通,但这些设备能否发挥它在我校教育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或是成为摆设,变为高级垃圾?关键在于教师的使用技能与应用思路,然而我校仍有一部分教师没有信息应用意识,计算机操作技能低,影响了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步伐。提高教师信息化应用的水平是当前一项紧迫的任务。

2、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信息化与课改的有机结合,如何用信

息化技术为课程改革提供强大的保障,仍须加强探究。

课改的大潮冲击着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思想,“学习知识生活化、教学过程情境化、趣味化”越来越被一线教师的所接受。充分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组织和展开教学活动成为了当前课堂教学的一道靓丽风景。随之而来的教学花架,负面干扰等导致了教学活而不实,教师备课件的时间多于备教材教法、备学生的时间。怎样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有机与学科教学相整合,既培养学生的信息搜索能力,又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实现良性循环将是我们今后研究的重点。

3、学校各类信息媒体、电教设备的维护与管理又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尤其是高耗能设备的维护,教师办公电脑、教室电教小平台的管理等。

二00四年十二月十四日

第二篇:数字化学校建设研究阶段性自查报告

数字化学校建设研究阶段性自查报告

岗厦小学区域性整体推进研究子课题组

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以后,全国上下掀起了一轮波澜壮阔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浪潮,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成为了当前教育改革的一大亮点。福田区委区政府领导高瞻远瞩,善于抓住这一有利契机,将教育信息化建设作为创建教育强区、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区教育系统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力度逐年加大,2004年被定为我区“教育信息技术应用推广年”,并相继推出了一系列旨在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深化教育改革的政策措施,取得了实质性的成效。

我校是一所具有八十年历史的老校,在区政府、区教育局的关心支持下,建成了千兆校园网,实现了资源共享。为了进一步完善网络设施,优化资源整合,切实发挥现代信息媒体(技术)为教学服务的作用,实现教学、办公无纸化、网络化、智能化、人文化,促进信息技术和课程改革的有机结合,提高师生的信息化素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们以“营建数字化校园”为切入口,通过开展全方位的信息化实验研究,努力打造岗小信息化新亮点。

主要做法、经验与成果

一、领导重视,措施落实

我校自二月份申报课题后,杨琴校长亲自挂帅,成立了由教学副校长为业务主持,教科室主任、信息组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市区骨

干教师为成员的课题研究小组。在召开多次课题组务虚会的基础上制定了祥尽、操作性强的课题实施方案及“岗厦小学数字化建设三年规划”,于2004年3月22日下午举行了课题开题会。课题开展以来,我们按照研究计划,每月召开一次信息建设研讨会,全员参与教育信息化研究,同时,学校以省级评估为契机,着力加强了硬件建设,开发和优化软件资源。

二、扎实推进,效果明显

1、硬件建设起步早,设备始终保持先进

学校目前建成了千兆校园网,网络设施完善,每个教室和功能室都装备了奔腾4计算机、实物展示台和投影仪,办公电脑人均一台,并实现了网络联接。为了凸显信息化亮点,学校购置了6部触摸屏电脑,建成移动式电子图书馆,放在每一层教学楼中,方便学生阅读电子资料、上网交流。2003年,学校重新装备了先进的软件制作室。2004年,学校购置了移动多媒体平台,实现了移动教学课堂和移动会议室功能,配置了“彩虹家校通”系统。硬件设施始终走在市、区前列。

2、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研究

提高教师的应用水平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学校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校本培训活动,既有全员参与的基础应用和提高班,又有针对不同科组的个性辅导,还有青年骨干教师的拔尖培训。仅2004,我们组织课题组成员多次参加了总课题组及片

区的课题研讨和培训活动,举办了全体教师计算机中级培训、基本课

件制作培训、电子备课讲座、个人网页制作培训、中老年计算机基

础应用再培训等等,使老师们计算机应用能力得以提高。为了加强对教室各种电教设施设备的管理,我们还举办了各班小电教员培训班,定期对小电教员进行基本的电脑使用与维护常识培训,使他们能协助老师参与教室电教设备的维护与管理。目前,全校45岁以下教师均达到了国家计算机中级水平,85%以上的老师能独立制作课件,100%的教师能使用课件上课,全校课堂教学多媒体使用率达80%以上。培养起一只拥有12名青年骨干教师的信息化技术教育队伍,他们在两年内完成了深圳市地方教材《综合常识》12册的教材脚本编写和电脑美工工作。还开发了校本教材《健体操》、《小手拉大手》等影视资料,得到了多方好评。

以科研课题研究促信息化发展,是我校信息发展的目标和方向。近年来学校积极参与多项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课题实验研究。除加入“基础教育区域性整体推进研究”国家级课题组,承担其子课题“建设数字化校园”研究外。我们还开展了“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课题研究活动,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课堂教学研究,许多科组都构建了具有科组特色的学科专题网站。

3、软件应用、研发出成果

学校教师先后自行开发了图书管理系统、督导评估软件、FTp资源库等实用软件和资源,上学期又相继引用了专业的心理咨询系统

网络办公、教务、教学管理系统,学校的教学和管理逐步实现无纸化、网络化、现代化。教师多媒体制作水平逐步提高,先后开发制作了《点

滴集1》、《点滴集2》、《教师论文集》、《教师课件集》等电子光盘4个,教师课件获多媒体课件制作全国一等奖。2004年,学校构建岗厦小学网络电视台,实现了网络电视直播和媒体节目广播的功能,并重新构建了多功能校园网站,融学校信息中心、教师教学中心、学生学习中心、资源中心、教务管理系统、图书管理系统、考试系统与综合评价系统于一体,成为社会、学校、教师、学生、家长信息共享、情感交流的虚拟乐园。

在省一级学校评估中,评估组专家认为我校信息技术配置标准高,师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较强,有一定的信息素养,希望经过学校自身努力,营造好数字化校园,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存在问题与努力方向

1、教师信息化应用技能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差距。

目前学校装配了三十一套多媒体教学平台,建起了校园网、家校通,但这些设备能否发挥它在我校教育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或是成为摆设,变为高级垃圾?关键在于教师的使用技能与应用思路,然而我校仍有一部分教师没有信息应用意识,计算机操作技能低,影响了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步伐。提高教师信息化应用的水平是当前一项紧迫的任务。

2、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信息化与课改的有机结合,如何用信

息化技术为课程改革提供强大的保障,仍须加强探究。

课改的大潮冲击着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思想,“学习知识生活化、教学过程情境化、趣味化”越来越被一线教师的所接受。充分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组织和展开教学活动成为了当前课堂教学的一道靓丽风景。随之而来的教学花架,负面干扰等导致了教学活而不实,教师备课件的时间多于备教材教法、备学生的时间。怎样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有机与学科教学相整合,既培养学生的信息搜索能力,又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实现良性循环将是我们今后研究的重点。

3、学校各类信息媒体、电教设备的维护与管理又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尤其是高耗能设备的维护,教师办公电脑、教室电教小平台的管理等。

二00四年十二月十四日

第三篇: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研究

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研究

(课题设计)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湖塘桥中心小学

一、研究背景

随着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信息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工作、学习的各个角落。传统的校园教育在信息技术的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信息时代的冲击,同时也在享受着信息技术带来的一些优点。校园数字化过程中信息流动的及时性及开放性,将使学生和教师的概念以及互动关系均产生了变化,也会给传统的学校教育带来挑战,比如教学管理、考试、授课、答疑等教学过程及其管理过程。但最终将会给学生带来更多的机遇,社会生存能力和竞争力将会进一步提高。

1、当前教育发展的趋势。

当前多媒体数字化技术以及国际互联网技术叩开了学校的大门,作为全新的教学工具与手段走进学校,走进课堂。多媒体课件、互联网主页、网上多媒体教学、教育资源数字化、数字化服务,一波又一波的冲击使我们意识到,随着工业化以后新的“知识经济”得到来,我们教育形态与学习环境必然要发生一次较为深刻的变化。学校作为准社会组织,要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培养服务精神和团结精神,需要一个较完善的教育环境。数字化校园建设就是为学生营造一个动态开放社会化的学习研究环境,深化素质教育,从而拉动学校跨越式发展。

2、学校发展的现实需要。

“十五”期间,学校采取政府拨款及自筹资金的形式,先后投资300多万元加速了现代化教育硬件配置的进程,学校现拥有计算机近300台,多功能专用教室4间、网络教室3间,每个教室将于2006年9月前实现计算机、液晶投影机、实物展台、音箱及投影屏幕的安装到位(已安装了33个教室),现有18台笔记本电脑,数码摄像机,刻录机,扫描仪等多台,将于2006年3月前为工作满3年的教师配备笔记本电脑。所有教室、办公室都有信息节点,每个节点都实现了与互联网的连接,已建立了“湖小” 校园门户网站,建立了51个班级网站,20多个骨干教师个人网站,各科室、各完小、网上专家库,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少先队、双语教学等网站。学校现有软硬件建设已初步达到了创建数字化

校园的环境要求。

我校承担的省级“十五”课题《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环境的研究》已顺利结题,在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机整合,课堂教学环境的创设,教师自觉运用与研究现代信息技术的意识与技能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也为我们进一步研究“数字化校园”提供了研究基础。

为此,根据我校目前的实际情况,设立“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研究”这一课题,以学校发展规划的要求为指导思想,以师生共同发展为本,围绕校园资源、管理、服务三个要素来建设数字化校园系统,依托校园门户网站,构建数字化的科研环境、教学环境、管理环境和生活环境,探索“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不断以教育的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我校的跨跃式发展。

二、理论思考

1、有关概念分析。数字化校园包括数字化的网络环境,数字化的教学资源,数字化的教学与学习环境,数字化的管理手段和工作环境,实现数字化学习、数字化教学、数字化科研和数字化管理,创建数字化的生活空间,创建虚拟社区空间,为学生、教师、管理者提供数字化学习与生活体验,将他们培养成为具备问题解决能力、合作学习能力与终身学习能力的高信息素养的信息化人才。我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实质就是在学校统一规划下,以校园门户网站为基础,学校各个职能部门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对全校各种资源的有效集成、整合和优化,实现本校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充分利用,实现教育和校务管理过程的优化、协调,教师与学生实现教学过程与学习过程的优化,从而实现提高学校教育工作的效率、效果和效益。

2、数字化校园和教育信息化的关系。“教育信息化是在教育领域里,全面深人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过程,其结果是形成一个全新的教育形态。”教育信息化是一个社会过程,这个过程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全新教育形态的技术特征是数字化、网络化、多媒体化、智能化;其根本目的是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提高学校的综合实力。从表面上看,数字化校园说的是数字空间,教育信息化说的是社会过程,然而,在发展变化的数字空间里,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工具进行环境资源建设以及利用信息资源开展教学、科研、服务和管理活动,也是一个漫长的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而且两者都强调了在环境、资源建设及教学、科研、管理活动中全面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强调了资源开发

和高效利用,强调了最终目标是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管理水平,所以其本质属性是相同的。

三、研究目标

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核心目标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多层次、创新型、开放式的学校,提高办学的质量和效益。

1、教学方面。充分利用学校网络平台,建设数字化网络环境,实现高质量教学资源、信息资源和智力资源的共享与传播,并同时促进师生互动,促进主动式、协作式、研究型的学习,更好地培养师生的信息素养以及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

2、管理方面。引导和组织全校师生参与数字化积累和数字化服务,实现职能信息管理的自动化,实现上下级部门之间更迅速便捷的沟通,实现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与协调,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形成充满活力的新型管理机制。

3、培训方面。增强教师数字化意识,促进教师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的现代化,使他们能熟练地运用网络、计算机等技术,能为学生提供尽量多的学习资源。

四、研究内容

(一)数字化资源库建设研究。

1、数字化资源库建设内容。

(1)媒体素材。包括文本类素材、图形(图像)类素材、音频类素材、视频类素材、动画类素材等。

(2)课件与网络课件。分为网络版和单机运行的课件。网络版的课件需要能在标准浏览器中运行,并且能通过网络教学环境被大家共享,而单机运行的课件可通过网络下载后到本地计算机上来运行。

(3)专题性学习包资料。建立研究型专题学习题库,每学期以教研组为单位制作1—3个专题性学习包,组织学生开展研究型专题学习,并将学生的学习过程、方法、体会、成果等充实学习包。

(4)学科教学设计。对学校积累的优秀教案,集体备课的资料,教师个人的典型教案,以及各类教学参考、教学设计等分学科建库,并注意随时吸收外界新增教学设计。

(5)电子作品。学生和教师可将他们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的结果运用现代

信息技术提供的环境表达出来,如用Word制作电子作业、PowerPoint演示文稿,FrontPage和Dreanweaver制作的主页,Authorware制作的多媒体报告等等。

2、数字化资源库建设方法。

(1)师生共建资源库。

教师根据学生能参与互动、自主学习、结合实际、符合时代的要求建立信息资源库。数字化资源库的建设可以是自主开发、设计,也可以从互联网上直接获取,还可以购买现成资料并进行改造。

(2)同行交流、互通有无。

与省内外、市内外同行加强交流、互通有无,有些项目可以合作开发,丰富学校资源库。

(3)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参与建设信息资源库。

建立资源建设评审小组,信息库资源实行具名制,每学期组织一次评审,通过评审收入资源库的素材、课件等发给入选证书或获奖证书,并与考核和奖励挂钩。学生输送的资料也通过评比发给证书。

(二)数字化校园网络信息平台建设研究。

在开展教学、科研和管理过程中,实现学校办学的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

1、学校管理:包括人事管理、设施管理、会议管理、收发文管理、信息发布管理、文件档案管理等,实现学校行政管理的智能化,办公的无纸化、自动化。

2、资源管理:包括海量素材应用系统(图形、图片、音乐、视频、动画)、资源点播系统(课件、教案、电子图书、教学案例、文献资料、视频点播),以先进的技术平台为基础,以网络课程和素材类教学资源的建设为重点。

3、教务管理:包括学期教学计划、电子课表、电子备课、调课互动安排、计划总结、教案汇总、教师(学生)获奖汇总等。将学校的教务管理通过网络数字化实现,并建立起规范的教务电子资料档案。

4、学生管理:包括新生报名、学籍管理、奖惩资料、课外活动、学生成长历程等,系统、全面、科学地将学生在校期间的活动以数字方式详尽地描绘。

5、家校联系:包括学生信息查询,学校邮件系统(利用学校的大容量邮件系统,通过公布每位教职工的邮件,增强与家长的沟通),以及校园网站栏目中的家长论坛、家长留言板,家长委员会等栏目,有效地整合家庭、学校和社会的资源,充分调动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投入到教育中来。

6、网络教学:包括视频授课点播、在线视频辅导、在线答疑、网上习题、习作天地、网上作业等,成为和课堂教学互补的不可缺少的第二教学环境。

7、校园电视台:包括实况转播、影视天地、教育活动录像、课例视频点播、视频会议等,以视频播放形式,真实展现学校开展教学、科研、管理、生活等活动的过程。

8、图书馆:包括数字图书馆、电子图书馆、借阅查询、新书介绍等。

(三)数字化校园的培训研究。

1、培养一支数字化意识强,能熟练地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并将其充分运用到教学教育实践中去的教师队伍,是实现数字化校园的关键。为此,我们将继续以校本培训为主,每学期专项培训,分期分批对全校教师进行现代信息技术培训,扩大数字化建设的队伍,使全体教师都能投入到数字化建设中去,提高教师的数字化能力,建立、健全相应的制度,保证教师能积极参与到数字化建设与应用中去。

2、培养具有现代信息意识的小学生,促进学生学习数字化。利用专题特色网站,发动学生广泛参与网站的建设和应用,建成红领巾网站,开辟主题式讨论区,开展网上大讨论,使学生能进行网上的学习和交流。

五、研究方法

本课题将以实证研究法为主,结合文献研究法,边实践,边研究,边总结,边提高。

六、研究阶段

第一阶段:2006年1月—3月,启动阶段。形成课题研究方案,成立课题组,组织有关教师参与讨论,聘请专家论证课题方案,明确研究任务。

第二阶段:2006年4月—8月,理论研究阶段。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理论,讨论各研究内容的研究思路和具体策略,制定课题实施方案。

第三阶段:2006年9月—2008年6月,行动研究阶段。按照课题方案在实践中探索,撰写经验总结、论文,积累研究资料,完成阶段成果报告。

第四阶段:2008年7月—2008年12月,结题阶段。整理材料,完成结题报告和相关结题材料。

七、研究组织

组长:奚亚英(湖塘桥中心小学校长 小学高级教育管理研究)

副组长:庄惠芬(湖塘桥中心小学教科室主任 小学高级数学学科研究)

吴小江(湖塘桥中心小学教科室副主任 小学高级科学学科研究)

组员:黄亚芬(湖塘桥中心小学教导处副主任 小学高级语文学科研究)

龚秋玉(湖塘桥中心小学教导处副主任 小学高级数学学科研究)

路瑾(湖塘桥中心小学教导处副主任 小学高级英语学科研究)

许淼(湖塘桥中心小学教师 小学高级音乐学科研究)

壮亚芬(湖塘桥中心小学教师 小学高级语文学科研究)

霍小玲(湖塘桥中心小学教师 小学一级语文学科研究)

张文艳(湖塘桥中心小学教师 小学一级数学学科研究)

陈春艳(湖塘桥中心小学教师 小学高级体育学科研究)

王小波(湖塘桥中心小学教师 小学一级科学学科研究)

徐华荣(湖塘桥中心小学教师 小学一级信息技术学科研究)季军(湖塘桥中心小学教师 小学一级信息技术学科研究)周纯文(湖塘桥中心小学教师 小学一级信息技术学科研究)宋瑞(湖塘桥中心小学教师 小学一级信息技术学科研究)

八、保障措施

1、建立、健全研究的组织机构。成立以校长为首的数字化校园创建领导小组。

2、聘请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武进区、常州市、江苏省电教馆专家等担任本课题指导专家。

3、建立研究与实验工作制度,建立和完善激励性考核评价机制。

4、过程管理。①建立五会制:学习会、研究会、座谈会、汇报会、交流会。目的是为了解情况,宣传信息,推开经验,解决问题,使研究成为动态的滚动式发展。②建立研究档案。

5、成果管理。①鼓励研究教师出经验、出成果;②总结提炼研究成果,撰写总结与论文,并根据成果的层次,质量分别给予奖励(制定奖励条例);③把研究成果与过程与考评挂钩。

九、研究成果

研究报告、数字化资源库、数字化校园网络信息平台、研究论文集、典型研究课例、教师教学个案等。

第四篇:关于学校数字化资源库的建设

摘 要: 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爆炸的年代,信息的更迭速度也是前所未有的。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为了满足学生对信息和信息来源多元化的需求,学校教育模式也在发生变化,而作为重要信息来源的学校数字化资源库的建设也变得更加迫切。

关键词: 学校数字化资源库 教育教学 建设 转变

21世纪是信息化社会,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走进校园,数字化、信息化冲击着每一个人的学习、生活模式,随着互联网信息量的日益膨胀,课本教材的更新已远远适应不了时代的发展。随着素质教育,以及创新教育的提出,教学模式必须大容量、开放式,充分体现交互、合作,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并适应网络的发展。要想实现这种教学模式的构架,就不能不重视学校数字化资源库的建设。

一、学校资源库建设指导思想

1.资源库的规划建设要充分发挥校园网的优势,师生可以在校内外的任何一台计算机登陆到校园网站,便于师生随时随地浏览查询。

2.资源库要实用也要适用,资源库的内容要紧扣新课程标准,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科学有效发挥教学辅助作用;使之真正成为教师教学参考,学生学习参考。

3.资源库的建设要易于使用,方便教师教学和学生通过网络进行交互自学。

4.资源库的规划建设要具有扩充性和兼容性,还要有前瞻性,有利于资源库的进一步充实及各种现成资源的集成,便于集中管理。

5.资源库的建设要求加强资源的持续开发,在进一步完善充实学校现有资源库(录像带、vcd、以及零散的资源等)的同时,结合本校学生特点和学校实际对有关资源进行二、三次开发,形成有自己特色的数字资源库。

二、学校资源库建设及发展

1.学校、教师层面。

(1)一线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力军,对于教学资源的取舍、资源库内容的建设最有说服力。只有掌握了信息技术,一线教师才能成为资源库的应用者,才能对资源库的建设进行评价,防止资源库成为摆设。大力加强对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让掌握了信息技术的老师参与到资源库建设中来,使资源库的建设更加贴切新课程、新标准、新教学理念。

我们以信息技术教研组老师为基础,整合学校具有一定计算机信息技术能力的教师,充分发挥这些教师的技术能力,再由学校教务处、教科室牵头,其它各科任老师负责脚本的编写、较对及相关学科资源的收集、挑选。分工协作,群策群力,比起个人单枪匹马制作课件来得快,收集的信息资源的实用性、适用性大大增强,从而为整个资源库的质量提供了保证。另外,有了集体的讨论,成员间互学互助,信息技术水平进步很快,对资源库的建设意义有了进一步的体会,从而带动其他老师的参与,形成整个校园信息技术的研究氛围。最终通过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将最适合我校教育教学实际的教学经验和理念实物化(多媒体系列课件、课堂教学视频、教育教学讲座视频),并通过科学有效地管理资源,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资源库。这样的资源库才更具有针对性,真正做到为教师着想,为教学着想,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上的实际困难与问题,一定会受到教师的欢迎。

(2)实时跟踪,及时收集最新教学信息和教学理念,并将它们与我校实际教育教学情况相结合,形成我校特有的教学指导思想和教学理念,并以此为方向对教学资源库进行及时的更新和完善,使之能够满足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

(3)鼓励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积极运用学校的数字化资源库中的教学资源,通过使用,及时将使用后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反馈,为进一步完善资源库提供最新最实用的信息,使资源库与教育教学活动能够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2.学生学习层面。

学习资源的全球共享,虚拟课堂、虚拟学校的出现,现代远程教育的兴起,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互联网进行学习,使学习空间突破时间与地域的限制。教育信息化还为人们从接受一次性教育向终身学习转变提供了机遇和条件。所有的这一切都离不开数字化教育资源库的支撑。

学校教育要让学生实现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要使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作业协同化,就要把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意识和能力作为一个不断追求的长远目标。

新课程改革中倡导的“自主学习”就是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也就是让学生积极能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主动地进行学习认识和学习实践活动。利用数字资源特别是信息技术开展自主性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自我参与程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学校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库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就是为学生自主学习和交流提供一个平台。有了完善的资源库,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可以更加方便快捷地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大大节约了到网络上海量信息中搜索的时间,提高了信息搜索的效率。同时通过提供的交流平台,学生可以将使用资源库的新的体会在平台上进行交流,并且可以对资源库建设和完善提出自己的建议。这将有利于将我们的资源库建设成为最符合教学规律最适合学生使用的资源平台,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方式真正实现教育资源为教学中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服务。并且达到资源库与与学生学习的共同成长。这样我们就有了一个“活的”资源库,一个不断完善、不断进化的资源库。

三、学校资源库给学校教育教学带来的转变

1.灵活多变的备课方式。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需要,利用办公室中的多媒体电脑及网上多媒体备课平台进行网上多媒体备课。教师既可以单独备课,又可以同一课程的多名授课教师分工协作,集体备课,整合形成系列电子教案或是系列网上多媒体课件。

2.丰富高效的授课方式。

教师备好课后,将课件和导学案上传到多媒体资源库的服务器上,或上传到个人教学网站的相应位置上。这样学生在课前预习时,就有了很好的指导,从而提高预习的效率,而教师上课时利用教学楼多媒体教室内的多媒体计算机通过校园网调用已备好的文件进行上课。图、文、声并茂,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兴趣与热情。

教师在课堂上可随时直接调用多媒体资源库中现成的多媒体课件或是原始素材进行上课。教师还可在上课之前将所需的素材内容从多媒体资源库中直接下载到教室中的多媒体计算机硬盘上,上课时根据教学设计的进程随时调用,能发挥传统教学与网上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互补作用。

3.先进多样的学习模式。

可采取的数字化学习模式主要有:基于多媒体计算机的个别化学习模式、自主交互式学习模式、基于多媒体网络教室的协作式学习模式、基于网络通信的协商式学习模式、基于网络资源利用的研究性教学模式、基于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的问题求解学习模式,等等。如学生,可在课后选择网络课程库中的一门课程进行网络学习;可以查阅、了解与教学有关的所有素材、课件、视频进行自学;可以访问教师提供的学习参考网站拓展学习;遇到问题可以通过网络通讯寻求教师和同学的帮助。系统合理的学习指导,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多样的学习手段,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自主型学习环境。

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满足本校的教育教学需要,为现行的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及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资源,为未来的数字化教学和学习,以及远程教育进行基础性的建设工作。资源库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相信通过不断的努力,我们一定能够建立起一个满足我校教育教学发展需要的数字化资源库。

第五篇:数字化校园三大平台建设研究

数字化校园三大平台建设研究

摘要: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掀起了数字化校园建设热潮。为了解决高校数据共享难、“信息孤岛”现象普遍等问题,同时增强师生体验感,建设数字化校园三大平台尤为重要。以西安石油大学数字化校园建设为例,对该校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公共数据交换平台、统一门户管理平台建设分别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校园网络;平台建设;数字化校园

DOIDOI:10.11907/rjdk.161142

中图分类号:TP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800(2016)005-0143-02

0 引言

数字化校园建设是以数字化信息和网络为基础,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对教学、科研、管理、技术服务、生活服务等校园信息的收集、处理、整合、存储、传输和应用,使数字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一种虚拟教育环境[1]。以西安石油大学为例,其“数字化校园”基础框架已见雏形,但是其现有应用系统由各部门分散建设,操作系统、开发语言、数据库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各系统之间缺乏统一的接口和标准,存在“信息孤岛”现象[2]。各应用系统之间的信息无法得到及时共享,重复的数据录入也增加了教职工的工作量,严重降低了办公效率。

因此,制定统一的信息化标准,建设公共数据交换平台、统一身份认证平台、统一服务门户管理平台是学校全面实现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重中之重。三大平台建设能够推进学校实现信息化、智能化和人性化管理,为师生提供全面、快捷的信息服务,实现学校优质资源整合和优化,从而整体提升学校管理水平与办学水平。

信息化标准建设

制定统一的信息化标准是数字化校园三大平台建设的前提。

所谓信息化标准,就是在信息产生、传输、交换和处理时采用统一的规则、概念、名词、术语、传输格式、表达格式和代码[3]。其体系是立体的、结构化的,包括信息化基础设施规范、应用系统规范、信息编码规范、用户规范与信息化管理规程五大方面,其结构如图1所示。

信息化标准建设主要分为数据标准建设和代码标准建设。在建立代码标准时应严格遵循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如《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教育信息化技术规范》、《软件设计与开发规范》等,以及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的符合学校校情的自定义标准。

信息标准建设对学校信息化建设至关重要,建设健全、完善的信息标准是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基石,是各应用系统能够有机结合的根本保证。因此,在三大平台建设前期,应落实信息化标准建设。公共数据交换平台建设

在三大平台建设中,公共数据交换平台建设是难点也是重点。数据交换是整个平台的核心,其成为解决“信息孤岛”现象的主要手段。数据交换能够有效实现各应用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与一致性。并且,稳定可靠的数据环境有益于数据的查询、统计、分析,使得学校领导的决策有据可依。

各应用系统建设时期不同,构建技术不同,采用的数据库也各异,应用系统会因代码、标准不统一而导致数据质量差、数据集成难度大等问题。因此,需要建立中心数据库,让各应用系统最新数据经抽取后存入其中[4]。

中心数据库能够与各应用系统开展数据交换、共享,形成一个完整统一的数据源。

公共数据交换平台主要完成数据集成过程,该过程即为ETL,它是数据抽取(Extract)、转换(Transform)、清洗(Cleansing)、装载(Load)的过程,能够实现数据从数据源向目标数据库转化。ETL工具已较为成熟,西安石油大学数据交换平台选用基于商业中间件的ODI(Oracle Data Integrator)进行构建,平台逻辑架构如图2所示。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建设

学校应用系统越来越多,师生需要记忆的登录信息也随之增多,忘记密码以及输错登录信息的现象频繁发生,不仅对用户造成了不便,也增加了信息中心运维人员的工作量[5]。为有效解决学校各应用系统登录名和密码不统一的问题,着手建设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尤为重要。

该平台属于门户平台的身份认证模块,是实现多应用系统间单点登录的基础[6],为门户实现一站式登录提供支撑。单点登录指用户使用单一用户名和密码登录时,统一身份认证平台直接将登录信息与信息库的用户信息作对比,进行身份认证,认证成功后生成认证标志返回给用户,用户持有该标志去访问门户中集成的经统一身份认证过的应用系统,该应用系统同样校验认证标志的有效性,当相互交换认证信息验证成功后,自动登录到要访问的应用系统中。因此,师生使用一套用户信息便可访问多应用系统,这极大地简化了用户操作,也减少了用户信息运维管理工作量,提升了系统整体安全性。统一服务门户管理平台建设

服务门户管理平台是三大平台中直接展现给用户的部分,该门户在建设时不同于早期的新闻门户,除具有新闻通知等信息发布功能外,还顺应时代潮流,增加了与服务相关的理念,能够更好地增强用户使用感,提升用户满意度。

将学校现有应用系统如OA、人事、教务、邮件、研究生等模块采用松耦合方式集成到门户网站中,并抽取如校园卡查询充值、OA待办事项、邮件未读提醒等应用服务模块。门户管理平台针对领导、普通教师、学生关注点的不同将门户页面展现内容分为3类,按照登录人员的3类身份呈现不同页面,将他们真正关心的内容直观展现,提升整体管理水平。例如,以领导身份登陆的用户门户中会增加报表数据信息,以方便领导层掌握学校真实数据,为正确决策提供保障。此外,服务门户平台提供了图形化工具,用户可对界面进行美化设置,还可以在已经集成的应用服务中挑选常用模块添加到首页,让用户体验这种自由的调整操作功能,提高用户对于门户的服务感知度。

这种基于SOA的服务集成门户平台能够为全校师生提供便捷服务,提高办公、教学质量,同时让师生在使用中切实体会到学校整体信息化水平的跃进。

结语

数字化校园建设热潮是互联网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各大高校提升综合实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西安石油大学的数字化校园基础建设已较为完善,日益增加的应用系统及数据资源如何有效利用,“信息孤岛”现象如何避免等问题则需要依靠建设三大平台来解决。三大平台集中管理学校现有应用系统及数据信息,为全校师生提供优质的用户体验,以及便捷、全面的信息服务;能够实现现有数据共享,避免系统分散建设过程中的重复建设问题,实现各类资源的整合和优化配置;能够实现学校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率的大幅度提升,使得西安石油大学的信息化应用达到较高水平。

参考文献:

[1]张蕾.数字化校园公共数据交换平台设计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2012,21(3):23-26.[2]李强.关于数字化校园数据交换平台建设的若干问题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1.[3]张应祥.高校数字校园信息标准设计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5):22-24.[4]刁宇.基于数字化校园的数据交换平台的研究与实现[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3.[5]焦绪腾.高校信息系统集成中的统一门户的研究与设计[D].南昌:南昌航空大学,2014.[6]任婕.统一认证在校园门户网站上的应用[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6(12):63-67.(责任编辑:孙娟)

下载数字化学校建设研究阶段性自查报告[全文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数字化学校建设研究阶段性自查报告[全文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数字化校园建设助力学校现代化发展研究开题报告

    数字化校园建设助力学校现代化发展研究 开题报告(实施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⒈研究背景《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的意见》、《河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

    深圳南山外国语学校数字化学校建设(范文)

    建设数字化学校 抢占现代教育制高点 --深圳市南山外国语学校创建数字化学校的研究与实践 罗伟彬 深圳市南山外国语学校创办于1995年9月,是一所集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为......

    数字化工程建设研究论文(小编整理)

    随着油田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技术工程在油气田建设工程管理中的重要程度也越来越突显出来,数字化技术在油气田设备上的普及应用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油、气田数字......

    数字化校园建设课题研究论证报告

    一、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背景评述 1、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当前已建好的数字化校园的中,大多以行政管理,教学管理功能为重,学生在数字化校园中是被管理被服务的被动角色,......

    数字化校园建设课题研究论证报告

    数字化校园建设课题研究论证报告 一、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背景评述1、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提升和数字化技术的不断推进,数字化设备在校园内的应用也......

    关于我国西部中小城市数字化建设的研究

    一、引言数字城市是继1998年美国副总统戈尔提出的“数字地球”概念基础之上提出的,是数字地球的具体演绎和体现。数字城市建设是我们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构建和谐社......

    监狱数字化建设

    应重视监狱数字化建设主持人王平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教授王利荣各个监狱引入数字技术的基本思路有以下共性:以刑法、刑事诉讼法和监狱法等法律要求为设计基础,以实现公正......

    数字化大学校园建设浅谈

    数字化大学校园建设浅谈 【摘要】:目前,随着数据移动通信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现代社会已进入将无线通信和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的第三代,即3G时代,这代表我们已经步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