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白水江环境生态组考察报告
白水江环境生态组考察报告
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陇南武都、文县,属于温带和亚热带的过渡带,山峦河谷交错,动物、植物种类多样。为了解这一地区独特的自然条件和人类利用资源的状况,考察期间,我们在白马河保护站和大熊猫驯养中心的工作人员带领下,走进山林和村寨,了解当地的生态环境问题,并获得了初步的印象。通过几天的考察,这片山区的美丽和哀愁、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冲突,在我们心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考察时间:7月26---8月3日
考察地点:甘肃白水江自然保护区白马河保护站白水江自然保护区基本情况
白水江自然保护区是国家林业局直属的三个自然保护区之一。与另外两个--陕西佛坪和四川卧龙相比,白水江自然保护区面积大(相当于6.4个佛坪,比卧龙大23671公顷)辖区内社区多(辖文县的11个乡镇和武都的4个乡),人口密度大。保护区把工作重点放在社区共管上,为扶贫工作投入了很大的精力。
1.1 白水江保护区自然条件概况
1.2 白水江保护区社区状况概况
由此保护区分为了农业生态系统和森林生态系统两大部分,其中农业生态系统主要分布在实验区,河谷地带海拔较低处。而高海拔地带气候高寒,人类难以长期定居、耕作,属于单纯的森林生态系统。两个生态系统在交界面上不断进行着多种多样的相互作用。
1.3 白马河保护站概况森林生态系统
2.1 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的基本情况对比
2.2植被调查方法和结果
2.2.1植被调查方法:
为了解森林生态系统中植被和其他野生资源的状况,我们采用以下方法进行调查:
1)样方法。乔木层取20m×20m的样方,灌木层取5m×5m的样方,草本层取1m×1m的样方,乔木记录种名、每棵植株的高度、投影面积、胸径,草本记录种名、高度、盖度、多度。在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各选取了两个生境不同的样地进行调查,但由于某些客观原因,核心区和实验区各有一个样方的资料遗失,因此这两个样地现在仅有一些定性的观察记录。
2)综合路线调查,直观、定性或半定量地了解植被状况以及相关的土壤、地貌、地表径流状况。
2.2.2植被调查结果
1)核心区植被状况
地点:大熊猫驯养中心一工段
微地形:坡底,平缓
坡度:<5°
坡向: 西北
海拔:2685m
群落类型:次生牛皮桦林
备注: 70年代以前是采伐林场
样地1 大熊猫驯养中心1工段牛皮桦林样方生境
2)缓冲区植被状况
地点:草河坝下沟
微地形:坡底
坡度:40°
纬度:32.87788°n
坡向:东北
海拔:海拔1845m
群落类型:野核桃灌丛
备注:样地中伐桩 9 个
样地2 草河坝下沟野核桃灌丛样方生境(缓冲区)
地点:
微地形:坡中部
经度:104.47961°e
坡度:20°
纬度:32.89306°n
坡向:东北
海拔:2020m
群落类型:落叶阔叶林
样地3 甘家沟芦韭坪坡落叶阔叶林样地(缓冲区)
3)实验区植被情况
地点:草河坝下沟
微地形:坡中部
坡度:30°
纬度:32.88810°n
坡向:东北
海拔:1693m
群落类型:野核桃灌丛
备注:有居民在样地附近挖药;样方中伐桩7个,死树3棵。
样地4 草河坝下沟野核桃灌丛样方生境(实验区)
2.3分析与讨论:保护区植被与人类影响的关系
1)采药和采伐活动使植物多样性降低
对比样地2(缓冲区)和样地4(实验区),发现二者的生境条件和植被类型相似,海拔上的差距不大亦不足以引起气温的显著差异;坡度大,土层薄,植物养分不足是两地的共同特点。二者受人类活动影响都很严重,我们在从社区到样地的行进过程中几次看到有人背着药材或薪柴下山,样地2、4里面伐桩分别有7个、9个,乔木层种类和个体数均很少。两地也都大量放养牲畜(牛,在社区边缘还有黄羊),它们对植物的影响在于对林地边缘草本植物和幼树的践踏。
两个样地的整体区别是细微的,只是位于缓冲区的样地2离社区更远,山高坡陡,社区居民砍柴等活动的强度稍小,因此样地2上层植物状况比样地4稍好。
在高寒潮湿的白水江自然保护区,热量和光照是植物生长的主要制约因素,往往出现乔木层、灌木层生长情况和草本层相反的现象。乔木生长状况差的样地4的草本层生长良好,多样性指数为2.72,而样地2草本层多样性指数为2.03。
2)原生林和次生林的比较
在保护区核心区,我们协助保护区工作人员分别在原生林和次生林(样地1)进行了样方调查。原始林乔木层物种数为6,次生林乔木层物种数为7,仅从物种丰富度来考虑,是次生林物种较为丰富。
该次生林具有两个显著特点:首先,糙皮桦在乔木层中所占比例非常大,是绝对的建群种。第二,次生林中乔木胸径明显偏小而植株密度大,样地内植株数量是原始林样地的3-4倍。择伐后次生林的乔木层多样性比原生林高,这与connell等人提出的中度干扰假说相符。
3)人工造林成功的森林内部多样性低
建立保护区前,核心区的某些地区是人工林场,人工营林的树种为华北落叶松,乔木层为落叶松纯林,存在着小蠹等病虫害的威胁。
4)退耕还林林地的植被多样性
人工营林的一般步骤是皆伐乔木,随后清除林内所有灌木和草本植物。种植乔木后必须连续抚育3年,清理次生灌木,使乔木生长不受灌木的妨碍。退耕还林不需要进行皆伐,但清灌仍是必须的。但在白水江,通过入户访谈我们得知,当地居民种植华北落叶松后并不进行任何管理;而我们在退耕的林地看到,种植了3年的华北落叶松生长情况很差,被大量的蕨类植物所淹没,离预期的生态效应有很大差距。耕作—退耕还林—疏于管理的后果是使坡顶的植被退化成次生灌丛或草地。
2.4 对大熊猫保护和驯养状况的了解
从保护生物学来看,大熊猫既是关键种、稀有种,又是伞护种。把保护大熊猫当作重点,意义不仅在于保护“国宝”,更在于保护整个生态系统的功能。
秦岭南坡中山夷平面上有5个植被茂密的“山岛”,摩天岭就是其中最靠西的一个。大熊猫就在这种列岛状、具有残遗性的环境中栖息。
在对保护区管理局的专家进行访谈时我们得知,卧龙、唐家河等保护区多年来旅游开发强度大,对大熊猫的生存造成了干扰,而白水江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至今还处于试探阶段,但大熊猫的保护颇见成效,野外大熊猫的数量呈增加趋势。目前,保护区野外的大熊猫遇到危险都是送至文县的保护区管理局救治。保护区希望能够在技术条件成熟后,在离大熊猫栖息地最近的邱家坝大熊猫驯养中心进行救治。但建立所谓驯养中心的意义仅在于救助,靠加强人工驯养来增加大熊猫数量而不支援其野外种群的方法是不可取的。农业生态系统
在我们考察的白马河保护站,社区、农田主要分布在靠近河谷的地区,公路也依河而建。一方面,虽然按照保护区的相关法律,保护区内不允许进行农业生产,但白水江在70年代是采伐林场,众多人口的生存压力下,农业开发是人们不得已的选择。另一方面,河两侧的山地高寒、土地贫瘠、土层薄,一旦进行人工种植必然水土流失严重,人类无法长期在那种环境中生存,只能在河谷地带久居。
3.1 农田生态
由于特殊的地理条件所限制,自然保护区内交通不便,封闭性强,人类活动的基本目的仍停留在温饱自足阶段,经济主要依赖于农业,第二三产业严重滞后。这也造成了当地人在经济发展的压力下,无暇考虑生态的因素,从而有一些不得已的违背生态保护的行为,可以说这是白水江三农问题的一个主要特点。农业生产以粮为主,畜牧业、林果业、渔业长期处于从属地位,是一种靠天吃饭的生产方式。
(1)主要种植农作物
白水江所处的地区是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地区,湿润多雨,土壤微酸性,虽然当地水资源丰富,但却多在深山大沟之中难以利用,水浇地只占全部耕地的2%。由此决定了当地的农作物主要以小麦、玉米为主,这也可以从当地的饮食结构得到验证:主要以小麦面和玉米面为主,大米食用很少;此外种植了一些荞麦、油菜、向日葵等作物;在海拔较高的地区,还种有一些耐贫瘠的花椒;在自家的院前院后也种植有一些果树但主要是自己食用。
从上述的资料来看,当地的农业仍然是以满足当地人基本温饱问题为目的的,即使有一些果树或者经济作物,也很少有深加工的商品化生产。在入户调查中,当地人也想过农产品加工的方法来摆脱贫困的现状,但阻碍他们这样做的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不便的交通,当地仍没有一条柏油马路,晴天时已是难以通行,雨天时则是完全不能行走,有时还会出现泥石流;二是资金的匮乏,当地农民手中没有余款,当地政府的投资也是杯水车薪。这样一种状况导致了外来投资不愿进,当地产品运不出。对生态影响较小的商品农业无法实现。
(2)农田地形与合理套种
出于生存的本能,当地人民不得不大量的开荒来满足越来越多的新增人口的粮食需要。调查的过程中,经常可以看到在青山上有一片一片的荒地,即是耕种着或耕种后废弃不用的土地,农田和草地代替了灌木丛,水土保持的功效几乎完全丧失。
xiexiebang.com范文网【www.xiexiebang.com】
山地的坡度大多都在30度左右,是基本上不适宜种植农作物的地形,开垦的土地在雨水的冲刷下,有机质基本上都被淋失了;缺乏乔木的保护,农作物也经常被大风吹倒,造成粮食减产。当地人为了防止这样的现象发生,也采取了一些生态保护措施:在农田周围种上果树或向日葵,这些高大或根系发达的植物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水土流失,但根本消除这种现象的方法还是发展当地的二三产业或商品化农业,从而使当地人摆脱靠天吃饭的困境,最终使耕地变回林地。
农田采用了一定的杂种、套种以及一些其他的增加收入的方式,如在瓜田旁边养蜂。这样做既可以增加收入,同时也是一种生态农业的尝试。这是当地居民自发的行为,如果能够有科技和资金的支持,相信在当地开展生态农业还是可行的。
3.2 对社区垃圾问题的思考
近年来由于经济发展,保护区内的垃圾问题渐渐暴露出来。由于社区一般都在白水江的中上游,而且污染源距离水源都很近,这势必会对下游水体造成影响。
在白水江考察时期,我们社区调查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社区的污染问题。仅在白水江的中上游的寨科桥地区。经过我们的观察和统计,离水源不足十米的范围内垃圾堆、厕所、牲畜圈等大小不一的污染源25个。经过对污染物的分析我们发现它的成分如下:
据我们的了解,下游文县以及其他县的饮用水均是取自白水江,所以污染问题是应该被当地政府所考虑的。
下面就上述几个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社区内的垃圾应采取集中处理,在社区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设置相应的垃圾堆放处。
所述几个社区均是处于白水江的上游,由于他们的基础设施不完备,无法处理垃圾,所以应将收集的垃圾运往文县,由市政局或城建局来统一处理。
当地有ggf的投资项目,可以在下一个项目中提出有关垃圾处理的议题,在社区内试行垃圾分类回收。从垃圾成分中我们可以看到生活厨余垃圾以及人畜粪便占很大比例,所以可以考虑做堆肥,从而减少垃圾量,也可以消除废弃物对水质的影响。此外,建议发展回收产业,由专门的人员负责上门收购村民家中的有买卖价值的废品。
先从孩子身上抓起,培养他们不乱丢垃圾的好习惯,用小孩的行为影响其家长,或许可以收到更好的效果。森林生态系统和农业生态系统的共存与冲突
人口众多的现状,对于保护区内的各个利益群体来说都是巨大的挑战,传统的单纯的保护无法维持下去,我们必须更多地了解森林、社区两大系统相互作用的情况,才有可能理解社区、政府参与对于自然保护的作用,从而提出更好的建议。
4.1森林对社区居民的影响
在考察的区域中原始森林与当地居民的关系可概括为“出”与 “入”两种关系。在由森林与人构成的二元系统中,两个系统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显著,归纳如下:
原始森林的输出包括对水资源的影响,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对农业质量的影响和对当地生产方式文化的影响。原始森林对水资源的影响可分为水质和水量两个方面。原始森林对整个白马河流域地表水流量和地下水的采补平衡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区内年降水量大,时间分布集中,有雨季之说。因此原始森林对地表水的季节分配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保证了白马河的稳定水流。由于森林生态系统的有效净化,白马河水质良好。同时从直观的感受来说,区内空气质量很好.原始森林对当地气候条件、水资料状况和空气质量的影响是间接作用于当地居民的。而原始森林对农田生态和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方式及其特有的文化的影响则表现得更加直接一些。由于山高林密,交通不便,也造成了林缘人与外界交流的不便,一方面这种阻隔不利于他们接受外界信息;但另一方面这也保证了当地风土人情的“纯度”,这些就是原始森林对当地居民的影响。
4.2 退耕还林状况
我们从白水江自然保护区三个村子(李子坝村、寨科桥村、草河坝村)的入户访谈得到了一个普遍被村民认可的消息:该地区从02年开始实施退耕还林政策,初期退一亩地补贴300斤粮食,20元钱,后期补贴粮食的政策取消了,改为退一亩地补贴230元,该政策持续时间为八年。从村民口中得到的信息是,退耕的林地全部用于种华北落叶松,不允许砍伐,树种全部由国家免费提供由村民种植。
保护区农民普遍存在着对于自己生活现状麻木,对于生活没有一个长远的规划的问题。他们对当八年退耕还林的补贴结束后将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境地从来没有过清醒的认识。当我们在入户访谈牵扯到这个问题时,村民们普遍认为国家会对他们的生活有另外的安排,有的甚至认为八年后直接把退耕还林的那些土地上的树木砍了直接种上粮食就可以了。由此进一步假设,当他们的这一想法得到实现时,直接受到威胁的肯定是保护区中的珍稀物种。到那时才来考虑问题恐怕已经太晚了。当问题被激化,要寻求解决办法就更加困难了。
另外,由于缺乏抚育、种植的树种单一,退耕还林的效果存在一些问题,这在第2部分中已经详述。
4.3社区居民对森林资源的利用
当地居民对原始森林的影响主要应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上世纪80年代末之前,当地居民的想法基本上停留在简单的“靠山吃山”的水平,对森林采取了无规划、无节制的采伐、采集和开荒,尤其是在保护区建立之初,当地居民与保护管理局的矛盾主要体现在“靠山吃山”的思想和保护工作之间。而第二个阶段,随着法律法规的相继出台以及良好的宣传效果,当地居民逐渐改变了对待森林的态度和方式,已开始思考如何在现有条件下更好的利用森林资源,虽然保护区内原始森林仍面临很多问题,但保护区管理部门进行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对当地社区的良性发展功不可没。
4.3.1采药、采伐状况与当地人的生活
白水江森林覆盖率高,植物物种丰富且多珍稀药材,而当地的粮食作物普遍产量较低,因此当地村民在长期的生活中形成了根深蒂固的“靠山吃山”的观念。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在当地人的生活都与上山采集珍稀药材、砍伐树木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而且这种关系的变迁也反映了当地人的生活方式、取得收入的经济结构以及对环境生态的关注程度的变化。
1)历史状况
从历史来看,在白水江地区成为自然保护区以前,当地的采药、砍伐状况是极其严重的,几乎对当地的森林生态系统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我们在核心区里看到了很多大片的光秃秃的地(上面只有单一矮小的植物),与周围植物生长茂密且种类丰富的森林非常的不协调,大熊猫驯养场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多年前附近居民为了寻求更大的经济利益,曾在这里毁林开荒种植药材,直到该地成为核心区才停止开荒种植,而我们所见的地至少已经经过了五年的恢复,状况还是很糟糕。
总之,白水江地区在建立自然保护区以前无政策约束、无人员管理的情况下,当地人基本上是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换取自己的经济利益,对植被的破坏毫无节制,而且这些破坏带来了较为严重的不良后果,有些破坏甚至无法恢复。
2)现状
通过访谈我们了解到近几年当地人的收入主要来自三个方面:种植经济作物、采集药材、退耕还林的补助,虽然这与历史上村民们主要靠采集药材、砍伐树木获得经济来源相比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采集药材的收入仍然在总收入中占有较大的比例。
由于退耕还林的补助以及种植经济作物的收入有限,远远不够一个家庭的正常支出,所以在我们访谈的这几个村子中,每户人家都普遍存在采摘细辛、女儿红、重楼等好几种药材倒卖作为生活收入的现象,不排除还有采摘其它更为珍贵的药材的可能。对于这种情况,村民的心态是觉得采药换取经济收入是理所当然,考虑到保护区农民生活的实际情况,工作人员也对这个现象视而不见。我们在核心区进山考察时依然可以看到地上植物被采后清晰的痕迹,在山中也几次碰到进山采药的村民。
建立自然保护区后,当地人民对树木的砍伐明显好转,但由于当地的人去世后还是土葬的习俗,还是存在偷伐树木用作棺木的情况。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由于社会、经济的原因,保护区的人民对森林中药材、树木的依赖并不能消除,并且从意识上也没有转变过来。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使当地人民不再因采药、采伐破坏生态环境,关键是帮助他们寻求有效的脱贫致富道路。
4.3.2 社区居民与野生动物的关系
保护区林缘社区的居民由于历史遗留的原因,生活水平低下,大多数只能维持温饱水平,“靠山吃山”,捕猎、砍木材、挖药等成为他们维持生计的主要途径。狩猎是对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威胁的主要因素之一,造成个别种类如林麝等在保护区濒于灭绝。
狩猎现象全区范围内都有,曾经是居民的重要生产活动,回顾性调查显示此类收入曾占家庭总收入的1/4,有的甚至占1/3。捕猎现象存在的主要原因是野生动物损害补偿政策未落实、管理机构巡护力量薄弱、装备落后、相邻区协调不够、跨省区侦破及查处案件难度大等。
在我们的入户调查中,居民普遍反映,野猪的泛滥是他们粮食减产的重要原因,由于缺少狼、豹等食肉动物;加之野生动物保护法的限制,居民的猎枪已全部上缴,野猪的幼仔可以平安的长大,在外部环境的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生物按照“j曲线”无限制增长。可以利用生态学原理来解决这个问题,通过保护营养级比野猪高的狼、豹,来控制野猪的数量,恢复该地区的生态平衡。
我国法律对野生动物损害有比较原则性的规定,只补偿其直接收入,不补偿间接收入;我们在实际的调查中却了解到,即使是由于熊,野猪的取食造成的农作物减产,政府的补偿金也很难到位。处于维护自身经济利益压力下的农民,很可能丧失保护动物的积极性。这种不足,容易造成农民群体心理失衡,直接造成了农民不顾法律,铤而走险进入山林中砍伐珍贵树木和采集珍贵药材,以低廉的价格倒卖出去,以维持基本生活。而如果居民的利益受到保护,在当地民俗民风和科学教育的影响下,保护区保护野生动物的压力也会骤减。
我们认为这种没有补偿的状况是保护区工作无法做好的症结所在。在人的温饱得不到保障的情况下,谈论环保是不现实并且残忍的,所以保护区工作人员对当地居民砍伐、采药等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种情况下追究任何一方的责任都是没有意义的。结论和建议
综合各方面的调查,我们主要看到了以下几个问题:
(1)该地区生物多样性高,具有极高的保护价值,但自然条件不适合传统意义上的农业。
(2)社区居民多年来生活高度依赖森林资源,建立保护区后向纯农转化不彻底。
(3)保护区内人口众多、生活贫困,保护部门职能无法充分体现,维系生存是保护区管理部门做出决策的重要依据。
(4)交通是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而道路修建面临的问题实质上是保护区的保护职能和当地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
白水江地区人口众多,把这样一个地区划为保护区也许并不是非常适宜。不过从探讨保护和生存的关系来说,白水江对其它保护区的管理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外国也许可以把大面积的无人的荒野划为保护区进行“绝对保护”,但这种简单的方式并不适合中国,在土地紧缺的情况下,必须充分考虑社区居民、政府、ngo的作用,探索“参与式保护”。
有人曾经建议将保护区实验区的一部分划出保护范围,归还给当地居民,但要签订协议,保证其发展的可持续性;也有人建议进行生态移民。以上两条确实是彻底解决“保护-生存”矛盾的方案,但政策更迭对当地人的生计和保护双方面都是不利的。因此,我们提出的所有建议都是在目前的权利格局下,力求找到更好地协调保护和当地人生存(而非发展)之间关系的方式。
以下是我们对保护区的建议:
依据国家法规尽快落实对野兽破坏农作物的补偿,尤其是对直接损失的补偿,避免群体心理失衡现象的发生。
建议保护站增强和当地社区居民、乡土精英之间的有效交流,为他们提供更多表达自己意愿的途径,重视乡土知识在保护中发挥的作用。
希望生态林树种多样化,造林过程中要加强抚育。
推广节能灶等技术以节约薪柴。
社区垃圾进行集中和初步分类,有机垃圾在当地再利用,可回收垃圾和其它难降解垃圾运至县城进行回收处理。
希望保护区注意旅游和交通规划以保护为重,不要修建穿过原始森林的公路,保护该地区生境珍贵的完整性。
保护区工作者与村干部应该更好地帮助村民改变目前粮食低产的现状,鼓励农民在种植小麦、玉米、土豆的基础上种植花椒、核桃等经济作物。组织科技下乡,改变该区农产品科技含量低、产量低的现状。
参考文献:
·潘文石 高郑生 吕植等《秦岭大熊猫的自然庇护所》
·张秦伟《 秦岭种子植物区系地理》西北大学出版社 2001年
·付达莉《秦岭大熊猫栖息地植物群落中物种多样性的初步分析》 1998年
·张可荣,段小霞《自然保护区农业发展研究》
·王琳,李萍《野生动物损害林缘社区居民利益引发的赔偿问题之探讨——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案例》。
·《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研究——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社会经济调查研究论文集》
2005年全国大学生绿色营环境生态组陈智 胡倩 马筱舒 钱舒 孙进瑜 王过 王建功 吴岚 苑杰 张哲 郑娟璇
2005.09.20
第二篇:白水江环境生态组考察报告
白水江环境生态组考察报告
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陇南武都、文县,属于温带和亚热带的过渡带,山峦河谷交错,动物、植物种类多样。为了解这一地区独特的自然条件和人类利用资源的状况,考察期间,我们在白马河保护站和大熊猫驯养中心的工作人员带领下,走进山林和村寨,了解当地的生态环境问题,并获得了初步的印象。通过几天的考察,这片山区的美丽和哀愁、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冲突,在我们心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考察时间:7月26---8月3日
考察地点:甘肃白水江自然保护区白马河保护站白水江自然保护区基本情况
白水江自然保护区是国家林业局直属的三个自然保护区之一。与另外两个--陕西佛坪和四川卧龙相比,白水江自然保护区面积大(相当于6.4个佛坪,比卧龙大23671公顷)辖区内社区多(辖文县的11个乡镇和武都的4个乡),人口密度大。保护区把工作重点放在社区共管上,为扶贫工作投入了很大的精力。
1.1 白水江保护区自然条件概况
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甘肃省南端,东经104o16ˊ-105o27ˊ,北纬32o16ˊ-33o15ˊ,主体部分位于白龙江以南的甘川两省界山——岷山山系的东端,摩天岭北坡,西南与四川省的九寨沟县、平武县相邻,东南与四川省的青川县接壤,总面积为223671公顷。其中碧口保护站还包括摩天岭南坡的青川河源区的李子坝,红土河保护站位于白龙江北岸的支流小团鱼河流域,属西秦岭山地。
保护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境内大部分海拔1500-3100米,山涧河谷深陷,相对高差1000-2500米,最高峰海拔4072米。在气候带上位于亚热带北缘,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为甘肃省动植物种类最丰富的地区。
该地区地处暖温带和亚热带的交汇处,中国地貌的二、三级阶梯界线处,地质构造古老,植物具有古老性、过渡性、垂直地带性明显的特点。区内共有高等植物197科,2165种,19亚种,主要为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及针阔混交林。它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气候条件孕育了丰富的珍稀濒危植物,共有珍稀濒危植物38科60属67种及变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5科5属6种,即珙桐、光叶珙桐、水杉、银杏、香果树、南方红豆杉;二级保护植物13科、19属、19种;三级保护植物18科、22属、25种;甘肃省重点保护植物13科、17属、17种,可供大熊猫食用的竹类资源仅1属5种。
区内共有脊椎动物485种,隶属32目98科273属,占甘肃省脊椎动物总数的65.45%。兽类77种,鸟类275种,鱼类68种,两栖爬行类65种,昆虫类2138种,蜘蛛195种。有国家珍稀保护动物51种,属国家一级保护的有大熊猫(约占全国数量的十分之一)、金丝猴、羚牛、豹等10种,二级保护的42种,其中:兽类16种、鸟类24种,两栖类2种。
1.2 白水江保护区社区状况概况
自然保护区1978年成立,辖文县、武都两个县的15个乡镇157个行政村,27837户,112338人。实验区459个自然村,13203户,56083人,缓冲区、核心区无人居住。
由此保护区分为了农业生态系统和森林生态系统两大部分,其中农业生态系统主要分布在实验区,河谷地带海拔较低处。而高海拔地带气候高寒,人类难以长期定居、耕作,属于单纯的森林生态系统。两个生态系统在交界面上不断进行着多种多样的相互作用。
1.3 白马河保护站概况
白马河保护站位于白水江自然保护区西端,保护站所属范围内包含铁楼乡的李子坝、寨科桥、草河坝、铁楼等16个村,有包括汉、藏、回三个民族的居民约10286人,其中生活在缓冲区边缘的有85人。森林生态系统
2.1 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的基本情况对比
白水江自然保护区现有核心区97329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43.51%;缓冲区26032公顷,占11.64%;实验区100310公顷,占44.85%。从面积上我们可以看出缓冲区所占的比例十分小,这是因为保护区成立于1978年,按当时国内的划分方法分为核心区和实验区,实验区内包括村庄、农田等,允许人类活动,核心区在保护区成立前曾作为林场,原始森林一度遭到破坏。后来,由于保护区的规划管理与国际接轨的需要,保护区被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三个区,缓冲区内只允许少量的人类活动(如旅游),不允许有常住居民。这样一来,白水江自然保护区的缓冲区只有狭长的一线,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核心区与实验区直接相连的情况,给核心区的保护和管理带来了一些问题。
2.2植被调查方法和结果
2.2.1植被调查方法:
为了解森林生态系统中植被和其他野生资源的状况,我们采用以下方法进行调查:
1)样方法。乔木层取20m×20m的样方,灌木层取5m×5m的样方,草本层取1m×1m的样方,乔木记录种名、每棵植株的高度、投影面积、胸径,草本记录种名、高度、盖度、多度。在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各选取了两个生境不同的样地进行调查,但由于某些客观原因,核心区和实验区各有一个样方的资料遗失,因此这两个样地现在仅有一些定性的观察记录。
2)综合路线调查,直观、定性或半定量地了解植被状况以及相关的土壤、地貌、地表径流状况。
2.2.2植被调查结果
1)核心区植被状况
地点:大熊猫驯养中心一工段
微地形:坡底,平缓
经度:104.29828°E
坡度:<5°
纬度:32.91122°N
坡向: 西北
海拔:2685m
群落类型:次生牛皮桦林
备注: 70年代以前是采伐林场
样地1 大熊猫驯养中心1工段牛皮桦林样方生境
样地1曾经是采伐林场,样方内可见直径大于80厘米的伐桩2个。在建立保护区之后保护状况良好,乔木层郁闭度达到70%,乔木共91棵,7种乔木,其中牛皮桦为乔木层优势种,多度为53.9。灌木层共5种植物。林下环境阴暗潮湿,草本层多样性指数为2.51。
核心区内调查的另一个样方(数据遗失)是原始林,乔木层郁闭度50%,种数为6,但植株数远远小于样地1。其所在地的坡度、坡向和样地1非常相似,也处于河谷附近,但海拔稍低,在2200米左右,可以观察到两个样地由垂直地带性造成的物种的差别。
2)缓冲区植被状况
地点:草河坝下沟
微地形:坡底
经度:104.42493°E
坡度:40°
纬度:32.87788°N
坡向:东北
海拔:海拔1845m
群落类型:野核桃灌丛
备注:样地中伐桩 9 个
样地2 草河坝下沟野核桃灌丛样方生境(缓冲区)
地点:
微地形:坡中部
经度:104.47961°E
坡度:20°
纬度:32.89306°N
坡向:东北
海拔:2020m
群落类型:落叶阔叶林
样地3 甘家沟芦韭坪坡落叶阔叶林样地(缓冲区)
3)实验区植被情况
地点:草河坝下沟
微地形:坡中部
经度:104.42303°E
坡度:30°
纬度:32.88810°N
坡向:东北
海拔:1693m
群落类型:野核桃灌丛
备注:有居民在样地附近挖药;样方中伐桩7个,死树3棵。
样地4 草河坝下沟野核桃灌丛样方生境(实验区)
2.3分析与讨论:保护区植被与人类影响的关系
1)采药和采伐活动使植物多样性降低
对比样地2(缓冲区)和样地4(实验区),发现二者的生境条件和植被类型相似,海拔上的差距不大亦不足以引起气温的显著差异;坡度大,土层薄,植物养分不足是两地的共同特点。二者受人类活动影响都很严重,我们在从社区到样地的行进过程中几次看到有人背着药材或薪柴下山,样地2、4里面伐桩分别有7个、9个,乔木层种类和个体数均很少。两地也都大量放养牲畜(牛,在社区边缘还有黄羊),它们对植物的影响在于对林地边缘草本植物和幼树的践踏。
两个样地的整体区别是细微的,只是位于缓冲区的样地2离社区更远,山高坡陡,社区居民砍柴等活动的强度稍小,因此样地2上层植物状况比样地4稍好。
在高寒潮湿的白水江自然保护区,热量和光照是植物生长的主要制约因素,往往出现乔木层、灌木层生长情况和草本层相反的现象。乔木生长状况差的样地4的草本层生长良好,多样性指数为2.72,而样地2草本层多样性指数为2.03。
2)原生林和次生林的比较
在保护区核心区,我们协助保护区工作人员分别在原生林和次生林(样地1)进行了样方调查。原始林乔木层物种数为6,次生林乔木层物种数为7,仅从物种丰富度来考虑,是次生林物种较为丰富。
该次生林具有两个显著特点:首先,糙皮桦在乔木层中所占比例非常大,是绝对的建群种。第二,次生林中乔木胸径明显偏小而植株密度大,样地内植株数量是原始林样地的3-4倍。择伐后次生林的乔木层多样性比原生林高,这与Connell等人提出的中度干扰假说相符。
3)人工造林成功的森林内部多样性低
建立保护区前,核心区的某些地区是人工林场,人工营林的树种为华北落叶松,乔木层为落叶松纯林,存在着小蠹等病虫害的威胁。
4)退耕还林林地的植被多样性
人工营林的一般步骤是皆伐乔木,随后清除林内所有灌木和草本植物。种植乔木后必须连续抚育3年,清理次生灌木,使乔木生长不受灌木的妨碍。退耕还林不需要进行皆伐,但清灌仍是必须的。但在白水江,通过入户访谈我们得知,当地居民种植华北落叶松后并不进行任何管理;而我们在退耕的林地看到,种植了3年的华北落叶松生长情况很差,被大量的蕨类植物所淹没,离预期的生态效应有很大差距。耕作—退耕还林—疏于管理的后果是使坡顶的植被退化成次生灌丛或草地。
2.4 对大熊猫保护和驯养状况的了解
从保护生物学来看,大熊猫既是关键种、稀有种,又是伞护种。把保护大熊猫当作重点,意义不仅在于保护“国宝”,更在于保护整个生态系统的功能。
秦岭南坡中山夷平面上有5个植被茂密的“山岛”,摩天岭就是其中最靠西的一个。大熊猫就在这种列岛状、具有残遗性的环境中栖息。
在对保护区管理局的专家进行访谈时我们得知,卧龙、唐家河等保护区多年来旅游开发强度大,对大熊猫的生存造成了干扰,而白水江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至今还处于试探阶段,但大熊猫的保护颇见成效,野外大熊猫的数量呈增加趋势。目前,保护区野外的大熊猫遇到危险都是送至文县的保护区管理局救治。保护区希望能够在技术条件成熟后,在离大熊猫栖息地最近的邱家坝大熊猫驯养中心进行救治。但建立所谓驯养中心的意义仅在于救助,靠加强人工驯养来增加大熊猫数量而不支援其野外种群的方法是不可取的。农业生态系统
在我们考察的白马河保护站,社区、农田主要分布在靠近河谷的地区,公路也依河而建。一方面,虽然按照保护区的相关法律,保护区内不允许进行农业生产,但白水江在70年代是采伐林场,众多人口的生存压力下,农业开发是人们不得已的选择。另一方面,河两侧的山地高寒、土地贫瘠、土层薄,一旦进行人工种植必然水土流失严重,人类无法长期在那种环境中生存,只能在河谷地带久居。
3.1 农田生态
由于特殊的地理条件所限制,自然保护区内交通不便,封闭性强,人类活动的基本目的仍停留在温饱自足阶段,经济主要依赖于农业,第二三产业严重滞后。这也造成了当地人在经济发展的压力下,无暇考虑生态的因素,从而有一些不得已的违背生态保护的行为,可以说这是白水江三农问题的一个主要特点。农业生产以粮为主,畜牧业、林果业、渔业长期处于从属地位,是一种靠天吃饭的生产方式。
(1)主要种植农作物
白水江所处的地区是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地区,湿润多雨,土壤微酸性,虽然当地水资源丰富,但却多在深山大沟之中难以利用,水浇地只占全部耕地的2%。由此决定了当地的农作物主要以小麦、玉米为主,这也可以从当地的饮食结构得到验证:主要以小麦面和玉米面为主,大米食用很少;此外种植了一些荞麦、油菜、向日葵等作物;在海拔较高的地区,还种有一些耐贫瘠的花椒;在自家的院前院后也种植有一些果树但主要是自己食用。
从上述的资料来看,当地的农业仍然是以满足当地人基本温饱问题为目的的,即使有一些果树或者经济作物,也很少有深加工的商品化生产。在入户调查中,当地人也想过农产品加工的方法来摆脱贫困的现状,但阻碍他们这样做的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不便的交通,当地仍没有一条柏油马路,晴天时已是难以通行,雨天时则是完全不能行走,有时还会出现泥石流;二是资金的匮乏,当地农民手中没有余款,当地政府的投资也是杯水车薪。这样一种状况导致了外来投资不愿进,当地产品运不出。对生态影响较小的商品农业无法实现。
(2)农田地形与合理套种
出于生存的本能,当地人民不得不大量的开荒来满足越来越多的新增人口的粮食需要。调查的过程中,经常可以看到在青山上有一片一片的荒地,即是耕种着或耕种后废弃不用的土地,农田和草地代替了灌木丛,水土保持的功效几乎完全丧失。
山地的坡度大多都在30度左右,是基本上不适宜种植农作物的地形,开垦的土地在雨水的冲刷下,有机质基本上都被淋失了;缺乏乔木的保护,农作物也经常被大风吹倒,造成粮食减产。当地人为了防止这样的现象发生,也采取了一些生态保护措施:在农田周围种上果树或向日葵,这些高大或根系发达的植物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水土流失,但根本消除这种现象的方法还是发展当地的二三产业或商品化农业,从而使当地人摆脱靠天吃饭的困境,最终使耕地变回林地。
农田采用了一定的杂种、套种以及一些其他的增加收入的方式,如在瓜田旁边养蜂。这样做既可以增加收入,同时也是一种生态农业的尝试。这是当地居民自发的行为,如果能够有科技和资金的支持,相信在当地开展生态农业还是可行的。
3.2 对社区垃圾问题的思考
近年来由于经济发展,保护区内的垃圾问题渐渐暴露出来。由于社区一般都在白水江的中上游,而且污染源距离水源都很近,这势必会对下游水体造成影响。
在白水江考察时期,我们社区调查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社区的污染问题。仅在白水江的中上游的寨科桥地区。经过我们的观察和统计,离水源不足十米的范围内垃圾堆、厕所、牲畜圈等大小不一的污染源25个。经过对污染物的分析我们发现它的成分如下:
其中尤为让我们担心的是在水源附近散落着大量的废旧电池,而且很大一部分已被腐蚀。据资料显示:一节废电池就是一颗“炸弹”,有人这样形容废电池的“杀伤力”。据测定,一颗纽扣电池产生的有害物质,可污染60万升水,相当于一个人 一生的用水量;一节一号电池烂在地里,能吞噬一平方米土地,并可造成永久性公害。我国是电池生产消费大国,电池的年产量高达140亿节,消费约100亿节,约占世界总量的1/3。以全国13亿人口计算,假设每年每人用6节电池,那么这些电池可以污染46800亿立方米的水,相当于中国全年径流总量的1.73倍;也可使7800平方千米土地失去利用价值。据估计,全球每年约有320亿节废旧电池被丢弃,其危害之大不能不令人触目惊心!
据我们的了解,下游文县以及其他县的饮用水均是取自白水江,所以污染问题是应该被当地政府所考虑的。
下面就上述几个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社区内的垃圾应采取集中处理,在社区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设置相应的垃圾堆放处。
所述几个社区均是处于白水江的上游,由于他们的基础设施不完备,无法处理垃圾,所以应将收集的垃圾运往文县,由市政局或城建局来统一处理。
当地有GGF的投资项目,可以在下一个项目中提出有关垃圾处理的议题,在社区内试行垃圾分类回收。从垃圾成分中我们可以看到生活厨余垃圾以及人畜粪便占很大比例,所以可以考虑做堆肥,从而减少垃圾量,也可以消除废弃物对水质的影响。此外,建议发展回收产业,由专门的人员负责上门收购村民家中的有买卖价值的废品。
先从孩子身上抓起,培养他们不乱丢垃圾的好习惯,用小孩的行为影响其家长,或许可以收到更好的效果。森林生态系统和农业生态系统的共存与冲突
人口众多的现状,对于保护区内的各个利益群体来说都是巨大的挑战,传统的单纯的保护无法维持下去,我们必须更多地了解森林、社区两大系统相互作用的情况,才有可能理解社区、政府参与对于自然保护的作用,从而提出更好的建议。
4.1森林对社区居民的影响
在考察的区域中原始森林与当地居民的关系可概括为“出”与 “入”两种关系。在由森林与人构成的二元系统中,两个系统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显著,归纳如下:
原始森林的输出包括对水资源的影响,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对农业质量的影响和对当地生产方式文化的影响。原始森林对水资源的影响可分为水质和水量两个方面。原始森林对整个白马河流域地表水流量和地下水的采补平衡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区内年降水量大,时间分布集中,有雨季之说。因此原始森林对地表水的季节分配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保证了白马河的稳定水流。由于森林生态系统的有效净化,白马河水质良好。同时从直观的感受来说,区内空气质量很好.原始森林对当地气候条件、水资料状况和空气质量的影响是间接作用于当地居民的。而原始森林对农田生态和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方式及其特有的文化的影响则表现得更加直接一些。由于山高林密,交通不便,也造成了林缘人与外界交流的不便,一方面这种阻隔不利于他们接受外界信息;但另一方面这也保证了当地风土人情的“纯度”,这些就是原始森林对当地居民的影响。
4.2 退耕还林状况
我们从白水江自然保护区三个村子(李子坝村、寨科桥村、草河坝村)的入户访谈得到了一个普遍被村民认可的消息:该地区从02年开始实施退耕还林政策,初期退一亩地补贴300斤粮食,20元钱,后期补贴粮食的政策取消了,改为退一亩地补贴230元,该政策持续时间为八年。从村民口中得到的信息是,退耕的林地全部用于种华北落叶松,不允许砍伐,树种全部由国家免费提供由村民种植。
保护区农民普遍存在着对于自己生活现状麻木,对于生活没有一个长远的规划的问题。他们对当八年退耕还林的补贴结束后将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境地从来没有过清醒的认识。当我们在入户访谈牵扯到这个问题时,村民们普遍认为国家会对他们的生活有另外的安排,有的甚至认为八年后直接把退耕还林的那些土地上的树木砍了直接种上粮食就可以了。由此进一步假设,当他们的这一想法得到实现时,直接受到威胁的肯定是保护区中的珍稀物种。到那时才来考虑问题恐怕已经太晚了。当问题被激化,要寻求解决办法就更加困难了。
另外,由于缺乏抚育、种植的树种单一,退耕还林的效果存在一些问题,这在第2部分中已经详述。
4.3社区居民对森林资源的利用
当地居民对原始森林的影响主要应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上世纪80年代末之前,当地居民的想法基本上停留在简单的“靠山吃山”的水平,对森林采取了无规划、无节制的采伐、采集和开荒,尤其是在保护区建立之初,当地居民与保护管理局的矛盾主要体现在“靠山吃山”的思想和保护工作之间。而第二个阶段,随着法律法规的相继出台以及良好的宣传效果,当地居民逐渐改变了对待森林的态度和方式,已开始思考如何在现有条件下更好的利用森林资源,虽然保护区内原始森林仍面临很多问题,但保护区管理部门进行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对当地社区的良性发展功不可没。
4.3.1采药、采伐状况与当地人的生活
白水江森林覆盖率高,植物物种丰富且多珍稀药材,而当地的粮食作物普遍产量较低,因此当地村民在长期的生活中形成了根深蒂固的“靠山吃山”的观念。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在当地人的生活都与上山采集珍稀药材、砍伐树木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而且这种关系的变迁也反映了当地人的生活方式、取得收入的经济结构以及对环境生态的关注程度的变化。
1)历史状况
从历史来看,在白水江地区成为自然保护区以前,当地的采药、砍伐状况是极其严重的,几乎对当地的森林生态系统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我们在核心区里看到了很多大片的光秃秃的地(上面只有单一矮小的植物),与周围植物生长茂密且种类丰富的森林非常的不协调,大熊猫驯养场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多年前附近居民为了寻求更大的经济利益,曾在这里毁林开荒种植药材,直到该地成为核心区才停止开荒种植,而我们所见的地至少已经经过了五年的恢复,状况还是很糟糕。
总之,白水江地区在建立自然保护区以前无政策约束、无人员管理的情况下,当地人基本上是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换取自己的经济利益,对植被的破坏毫无节制,而且这些破坏带来了较为严重的不良后果,有些破坏甚至无法恢复。
2)现状
通过访谈我们了解到近几年当地人的收入主要来自三个方面:种植经济作物、采集药材、退耕还林的补助,虽然这与历史上村民们主要靠采集药材、砍伐树木获得经济来源相比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采集药材的收入仍然在总收入中占有较大的比例。
由于退耕还林的补助以及种植经济作物的收入有限,远远不够一个家庭的正常支出,所以在我们访谈的这几个村子中,每户人家都普遍存在采摘细辛、女儿红、重楼等好几种药材倒卖作为生活收入的现象,不排除还有采摘其它更为珍贵的药材的可能。对于这种情况,村民的心态是觉得采药换取经济收入是理所当然,考虑到保护区农民生活的实际情况,工作人员也对这个现象视而不见。我们在核心区进山考察时依然可以看到地上植物被采后清晰的痕迹,在山中也几次碰到进山采药的村民。
建立自然保护区后,当地人民对树木的砍伐明显好转,但由于当地的人去世后还是土葬的习俗,还是存在偷伐树木用作棺木的情况。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由于社会、经济的原因,保护区的人民对森林中药材、树木的依赖并不能消除,并且从意识上也没有转变过来。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使当地人民不再因采药、采伐破坏生态环境,关键是帮助他们寻求有效的脱贫致富道路。
4.3.2 社区居民与野生动物的关系
保护区林缘社区的居民由于历史遗留的原因,生活水平低下,大多数只能维持温饱水平,“靠山吃山”,捕猎、砍木材、挖药等成为他们维持生计的主要途径。狩猎是对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威胁的主要因素之一,造成个别种类如林麝等在保护区濒于灭绝。
狩猎现象全区范围内都有,曾经是居民的重要生产活动,回顾性调查显示此类收入曾占家庭总收入的1/4,有的甚至占1/3。捕猎现象存在的主要原因是野生动物损害补偿政策未落实、管理机构巡护力量薄弱、装备落后、相邻区协调不够、跨省区侦破及查处案件难度大等。
《自然保护区条例》规定自然保护区内禁止狩猎,禁猎和收缴猎枪使得野生动物经常出没于村庄附近,践踏、取食庄稼,威胁农业生产,甚至伤害人畜。据调查,95.45%的被调查农户种植的庄稼遭受过野生动物的破坏。1996年以来,全区共发生野生动物伤人案26起,伤害牲畜案51起,农林作物的损失累计达968万元。根据《中华人民共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第十四条规定:“因保护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造成农作物或者其他损失,由当地人民政府给予补偿。”但地方政府财政困难,无力补偿,社区居民认为野生动物造成的损害理应由保护区给予补偿,经常到保护区管理居索要赔偿。保护区管理局无此项经费,社区居民对此不满,极大地挫伤了他们保护自然资源的积极性。
在我们的入户调查中,居民普遍反映,野猪的泛滥是他们粮食减产的重要原因,由于缺少狼、豹等食肉动物;加之野生动物保护法的限制,居民的猎枪已全部上缴,野猪的幼仔可以平安的长大,在外部环境的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生物按照“J曲线”无限制增长。可以利用生态学原理来解决这个问题,通过保护营养级比野猪高的狼、豹,来控制野猪的数量,恢复该地区的生态平衡。
我国法律对野生动物损害有比较原则性的规定,只补偿其直接收入,不补偿间接收入;我们在实际的调查中却了解到,即使是由于熊,野猪的取食造成的农作物减产,政府的补偿金也很难到位。处于维护自身经济利益压力下的农民,很可能丧失保护动物的积极性。这种不足,容易造成农民群体心理失衡,直接造成了农民不顾法律,铤而走险进入山林中砍伐珍贵树木和采集珍贵药材,以低廉的价格倒卖出去,以维持基本生活。而如果居民的利益受到保护,在当地民俗民风和科学教育的影响下,保护区保护野生动物的压力也会骤减。
我们认为这种没有补偿的状况是保护区工作无法做好的症结所在。在人的温饱得不到保障的情况下,谈论环保是不现实并且残忍的,所以保护区工作人员对当地居民砍伐、采药等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种情况下追究任何一方的责任都是没有意义的。结论和建议
综合各方面的调查,我们主要看到了以下几个问题:
(1)该地区生物多样性高,具有极高的保护价值,但自然条件不适合传统意义上的农业。
(2)社区居民多年来生活高度依赖森林资源,建立保护区后向纯农转化不彻底。
(3)保护区内人口众多、生活贫困,保护部门职能无法充分体现,维系生存是保护区管理部门做出决策的重要依据。
(4)交通是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而道路修建面临的问题实质上是保护区的保护职能和当地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
白水江地区人口众多,把这样一个地区划为保护区也许并不是非常适宜。不过从探讨保护和生存的关系来说,白水江对其它保护区的管理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外国也许可以把大面积的无人的荒野划为保护区进行“绝对保护”,但这种简单的方式并不适合中国,在土地紧缺的情况下,必须充分考虑社区居民、政府、NGO的作用,探索“参与式保护”。
有人曾经建议将保护区实验区的一部分划出保护范围,归还给当地居民,但要签订协议,保证其发展的可持续性;也有人建议进行生态移民。以上两条确实是彻底解决“保护-生存”矛盾的方案,但政策更迭对当地人的生计和保护双方面都是不利的。因此,我们提出的所有建议都是在目前的权利格局下,力求找到更好地协调保护和当地人生存(而非发展)之间关系的方式。
以下是我们对保护区的建议:
依据国家法规尽快落实对野兽破坏农作物的补偿,尤其是对直接损失的补偿,避免群体心理失衡现象的发生。
建议保护站增强和当地社区居民、乡土精英之间的有效交流,为他们提供更多表达自己意愿的途径,重视乡土知识在保护中发挥的作用。
希望生态林树种多样化,造林过程中要加强抚育。
推广节能灶等技术以节约薪柴。
社区垃圾进行集中和初步分类,有机垃圾在当地再利用,可回收垃圾和其它难降解垃圾运至县城进行回收处理。
希望保护区注意旅游和交通规划以保护为重,不要修建穿过原始森林的公路,保护该地区生境珍贵的完整性。
保护区工作者与村干部应该更好地帮助村民改变目前粮食低产的现状,鼓励农民在种植小麦、玉米、土豆的基础上种植花椒、核桃等经济作物。组织科技下乡,改变该区农产品科技含量低、产量低的现状。
参考文献:
·潘文石 高郑生 吕植等《秦岭大熊猫的自然庇护所》
·张秦伟《 秦岭种子植物区系地理》西北大学出版社 2001年
·付达莉《秦岭大熊猫栖息地植物群落中物种多样性的初步分析》 1998年
·张可荣,段小霞《自然保护区农业发展研究》
·王琳,李萍《野生动物损害林缘社区居民利益引发的赔偿问题之探讨——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案例》。
·《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研究——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社会经济调查研究论文集》
2005年全国大学生绿色营环境生态组陈智 胡倩 马筱舒 钱舒 孙进瑜 王过 王建功 吴岚 苑杰 张哲 郑娟璇
2005.09.20
第三篇:关于罗布泊生态考察报告
一、罗布泊活动的简略介绍
我于2010年9月11日,参加了由统一绿茶与《南都周刊》共同组办的罗布泊楼兰环保探险活动,作为随团的生态学者,于2010年9月21日结束了罗布泊环保探险考察活动,历时10天。我们先后乘座越野车经由吐鲁番、鲁克沁、“迪坎尔”至天山支脉库鲁克塔格山,翻越库鲁克塔格山,沿着原子弹实验基地,抵达罗布泊三大雅丹群之一“龙城”雅丹地貌,途径土垠汉代水陆码头遗址、孔雀河下游铁板河道三角洲古河道、余纯顺遇难地、罗布泊湖心标志点,于罗布泊东岸宿营,再取道进入楼兰;然后,再继续穿越罗布泊干枯湖盆,抵达罗布泊南岸,前往米兰古城,参观了古戍堡和佛塔遗址,回到若羌县城,后至库尔勒,从天山南部,途径了中国冰川一号,返回乌鲁木齐。
罗布泊,处于昆仑山与天山之间的塔里木盆地,四周山地上所形成的河流,给予罗布泊以鲜活的生命,湖泊就是这样在盆地的洼处,找其归宿,而不能远流海洋,所以塔里木成为全封闭性内陆盆地。发源于周围高山的内陆河流,每至夏日冰雪消融,汇成一股股奔腾咆哮的急流,倾泻而下,形成盆地一片片像念珠似的绿洲地带。汉时西域36国,其实就是一个个小而封闭的绿洲,罗布泊和楼兰就是这绿洲中的一块适宜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一般认为,沙漠中的沃土,就是适宜人生存的绿洲,如若有稳定的水源可供植物生长或人类聚集繁衍的地理区域,如果说,天然绿洲是伴随上新世末至第四纪更新世后青藏高原强烈抬升,致使大面积沙漠的形成和扩张所提供干旱的气候条件而出现的。天然绿洲的形成应在晚更新世,距今约十万年左右。人工绿洲的出现,则与人类活动相适应,大致是新石器时代晚期,伴随着原始浇灌农业而出现的,距今约30XX年。
天山南北地区,约距今三四千年前绿洲农业出现,公元前后塔里木盆地的浇灌农业得到进一步发展,这种农牧结合的绿洲经济与游牧经济相比,相对稳定,但绿洲农业受水资源的制约,不可能连成一片,各绿洲之间大都隔以辽阔的戈壁沙漠,形成各自孤立封闭的社会单位,阻碍了相互之间的联系。在丝绸之路没有畅通之前,绿洲经济的这种封闭性、孤立同样不利于生产技术的提高和社会的发展。一个和外部世界隔绝的地区,发展速度是不可能迅速的。
早先的古城楼兰,内外城郭都有着充足的水道流经,是典型的古代绿洲农业社会,在罗布泊和楼兰文明发展的初期阶段,人类的生产力还未能达到控制与征服自然先进程度,当时的人们,对自然还处在一个顺其力量,为满足自我生存需要的发展阶段。如若没有古代丝绸之路从这里路过,可能,今天的罗布泊仍然是水波荡漾着轻舟,楼兰城郭中仍旧倒影出绿树的影子,东西文明相遇的进程改变了这里的一切,这个古代的农业绿洲,也被融入到东西文明交流的大通道之间,在西汉前后,这个历史上东西方的商路,各种宗教的传播之路,重要的军事要道,过多的人口涌入这个地区,造成了环境重负不可承受之重,生态资源迅速的消耗,一个绿洲农业可能仅仅维持一个本地人口生活需要,但却遭遇了或承担了东西方文明相遇历史责任。可以说,历史曾经选择了罗布泊和楼兰作为东西方文明通道,绝非是偶然的,它属于陆地大发现一个必经之路,当人们还没有发现海上丝绸之路的时代,古代丝绸之路就是人类一个重要通道,这罗布泊和楼兰被历史选择的必然,也是它必然遭遇环境重负的根本原因。
二、为什么选择罗布泊进行环保考察?
把罗布泊放在一个远古时代的自然史演变进程历史去看待,就是从环境史与生态思想角度切入这个话题,因为这个绿洲的消失,这个湖泊的消失,曾经伴随着诸多文明的消亡。它们都发生在工业革命之前人类历史的发展之中。除去了自然史演变之外,罗布泊的消亡——究竟与人为因素有多大关系?这是我们生态考察主要问题之一。我们在当代生态文明背景下重新思考罗布泊,是想告诉当代的人们,远在科学技术并未能发展起来的时代,人类过度利用自然环境,过度消耗自然资源,也同样会带给整个文明的毁灭与破坏,如历史上有名的雅玛文明、吴哥文明,复活节岛上的文明,它们如同楼兰一样,都在环境被迅速破坏之后,在自然中消亡了。考察罗布泊之后,从环境史与生态思想从中得到了新的启蒙与教育,生态灾难与环境破坏的问题,由来已久,并非仅仅是表现为近、现代工业文明发展与科技进步结果,环境与生态对于人类生存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作用。尤其是当代全球环境危机四伏,从罗布泊的个案研究中,我们可以从中发现相似情景正在重复的发生,人类对环境与生态的改变与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如若按照一般区域性经济发展需求来看,罗布泊仅仅为楼兰文明提供自然环境需求资源是非常充足的,它根本不会发生什么生态灾难。但是,由于东西方文明古代丝绸之路从这里经过,就会给罗布泊和楼兰带来致命的环境重负,一个长期封闭的绿洲农业社会,如若没有被东西方古代丝绸之路经达过,它们可能今天还一直存在那里,然而,问题在于,罗布泊和楼兰注定了要在东西方文明交流中担当重任,它们注定要在生态环境脆弱历史上书写下生态灾难的一页。因为连年战争与饥荒,大量的屯田、屯兵、屯垦彻底让城郭中水道消失了,砍伐了周围的森林,水土流失严重,土地沙化,成为盐碱地,不仅不能供给当地居住者的需求,再也难供给过路的人们。当时的楼兰要冲,那些提水背粮,送迎使者,负担沉重,难以应付,其他绿洲城国,供应往来人员的粮食及牲畜饲料亦力不从心,深以为苦。塔里木盆地南缘土地沙漠化问题,远古以来一直存在,经过魏晋南北朝的长期战乱,到唐初沙漠南侵,确已造成严重危害。而塔里木河上移水系的变动,克里雅河的东移,则是造成楼兰古城的废弃,绿洲被沙漠湮没的主要原因;唐宋以降海上航运发展,终于取代了陆上丝绸之路的繁荣。
三、罗布泊与文明消亡关系
罗布泊的地貌,从星系之外成像看,俗成“地球之耳”,在一万年之前,这里,就有人类生息繁衍,它们曾经是欧罗巴人游牧向东方推进一个历史的见证;大约在四千年前后,这里,就有着小河墓地文明,它们是游牧与农耕相结合的文明社会;其后,二千年间,这批欧罗巴人消失了。到了西汉时期,汉唐代文明出现在西域,维持了将近七百年,随后,也伴随着历史动荡与演变,汉唐文明也随之消失了。这两次文明的消失,都是以断裂的方式,突然间的消失了,我们不知在这里改变了什么,自然发生什么样的灾变,但是从环境史与生态思想角度分析,它们都与罗布泊有着关系。有人说,罗布泊是一个游湖,由于它的游走与移动,绿洲也随之改变了方位,文明也就随着环境变迁而发生着变化。从历史资料来看,开荒屯田,解决粮食问题,一直困惑罗布泊周围生存的人们,环绕着湖水而息的游牧与农耕文明,当人口在相当数量时,是可以维持本地需求,但是,因为西域是一个历史通道,又是边关,自然过往的行人必须要在此得到补给,这增加了当地粮食生产压力,逐渐的导致绿洲在罗布泊水退去、或随着水系干涸之后,人们放弃了居住地,迁徙它处,从而使这个地区的文明消亡了。这个结论,仅仅是从已有资料作出了的判断,但是,我们还是不清楚这两次文明断裂的真正原因究竟是什么?人们只是从猜测的角度发现,楼兰文明的消亡与罗布泊历史的变化相关。
四、当代生态危机与罗布泊命运
近代百年以来,中国社会开始选择了向西方现代社会学习,工业革命进程开始成为影响着罗布泊最后消亡的因素,民国初期,罗布泊还是水泽丰润,那里居住着罗布泊人,打鱼、放牧或耕种等多种多样的生活,到了上个世纪五十和六十年代,原子弹实验基地开始在这里建立的时候,在罗布泊湖泊上,还有船可以摆渡。然而,到了七十年代之后,最后一滴水干涸了,至今,已过去了几十年,罗布泊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重新被纳入了工业发展目标历史阶段,这里存储着世界上丰富储量钾盐、铁矿、锰矿藏,然而,这种矿藏的提取却需要大量的水,这意味着这种工业必须大量用水来提取工艺,因为塔里木河上下游,居住着六个农垦农场,大量截流取水,民屯与军垦生产粮食大量用水,已无法满足这项工程用水;人们必须要将阿尔金山或昆仑山雪水引入干涸的罗布泊,于是,生活在塔里木河下游若羌已经成为当代又一个楼兰,正面临着因为缺水而搬迁危险,若羌县城危在旦夕,过度开发而导致环境恶化,生态灾难不断发生历史悲剧又一次将重新上演。这就是说,在罗布泊死亡之后,人们为了自身的利益仍旧不放过罗布泊,并对其进行最后浩劫,这恰好表达了人们对罗布泊征服之后,又一次对它进行摧残和生态毁灭的灾难真正原因。上个世纪六十年至七十年代,天山南北大规模的农田开发,这也是绿洲致命死亡的原因。接着,中国又开始在罗布泊进行原子弹实验,最后残存的一滴水也从此不见了。核爆炸产生的蘑菇云和降落在该地区的核辐射尘埃落满在了罗布泊,可能给罗布泊以致命的一击!核问题给人们的教训是: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人类对于地球环境的影响力较之过去已经无与伦比地增大了,因此人类在进行任何大规模活动前,都必须充分考虑到对环境的影响及环境的承受力。
五、中国当代楼兰悲剧即将在若羌发生
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导致了罗布泊消亡,如今这个历史的悲剧还在若羌县城重新上演,如若我们先辈们曾经放弃了楼兰,那么,是否意味着我们也要放弃若羌县城呢?六万多人的若羌县城,有二个江苏面积之大,如果目前维持着种植红枣,还可以防风和固沙,坚守一段时间,如若真的上了钾盐项目之后,大量的从阿尔金山、昆仑山取水,或截留塔里木河,那么,意味着不久的将来,若羌就会面临着当年楼兰局面,缺水是一个城市文明消亡的关键,学会放弃,才是唯一正确的选择,但是,当我们前往若羌时,看到或听到的都是对钾盐项目寄予厚望,谁也不会因为历史上曾经有过生态楼兰悲剧发生而放弃眼前利益,人类中心主义主宰着人们对物质财富贪婪与占有野心,不会让已经死亡的罗布泊安息,或者让它进入到修养生息阶段,自我恢复与调整阶段。其实,我们应该留下这片荒野,留下这片死亡之海,它们作为人类干预自然平衡,过度的消耗了自然资源一个历史的见证。
六、罗布泊需要长期的修养生息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情况下,罗布泊这个“地球之耳”彻底失聪了,谁也能判断,这个地区是否还能有生机?谁也不知道未来的几千年,人们将如何对待罗布泊,如果说现代工业彻底结束了罗布泊的生命,那么,处在工业革命进程中国文明选择,如何能给未来的罗布泊新的生命呢?不论是调水方案,还是继续作为试验基地方案,或是特殊旅游和探险,都不能让罗布泊安宁,在浮躁的社会与文化面前,罗布泊的死亡就成为一个博物馆,它在那里展示着自己,至今人们还在不断开发着罗布泊死亡之后的价值。
小河墓地文明,楼兰文明,都是因为缺少水,失去了天然的绿洲,如今罗布泊彻底地干涸了,死亡了,面对着一个缺水的若羌县城,它即将成为中国第二个楼兰,为什么不能让一个死去的湖泊进行自然修复呢?为什么还要以人类利益为目的去继续挖掘它仅有矿藏呢?罗布泊有着铁矿,锰矿和钾盐矿藏,那些维持着罗布泊天然水系地区与山脉,如若过度使用其水源,那么这个地区的放弃与毁灭就在眼前,人们是否可以暂且放弃现实利益而选择让罗布泊长期修养生息,这是一个生态平衡问题,也是检验当代人们生态行为标准,我们不能够让第二个楼兰生态悲剧,在我们这一代发生,我们可以用生态中心主义与环境伦理或道德,相应的处置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去解决人的利益冲突与自然生态平衡问题;我想,这才是我们这一次罗布泊生态考察要达到的目的之一。
七、历史的悲剧不能重演
一个死亡的湖泊躯体,如今却是漫漫黄沙滚滚来,极度贫瘠与寸草不生的盐碱地貌,成为今天人们记忆中最鲜明形象,昔日的城市早已化为历史风烟,早年的绿洲完全不见踪影,当年的湖泊完全干涸。这个历史文明的悲剧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呢?在重新诠释这一个环境与文化消失的故事,我们好像感受到今天的许多地区与湖泊面临着同样命运,我们也从中获得许多新的启示,在水资源缺乏的今天,人们重新提起罗布泊的故事,以及楼兰历史上曾经发生过悲剧。可以说,这是一个人类历史上因环境变迁而毁灭了一个国家的故事,因水源断绝而关闭的一个大的历史通道幻灭的情景,因不适宜人类居住而撤离的绿洲,将成为人与环境之间上演的悲剧之一,可能更多的人们是带着悲剧心情来到这里,重新探寻罗布泊消亡的历史悲剧是如何发生的。关于罗布泊与楼兰的故事,如何用今天的眼光去看待?如何诠释这个历史上曾经辉煌过文明历史,这个故事,对现实最具有说服力原因在于,一个曾经是经济非常繁荣与著名的通商重镇楼兰,一个古代闻名中外的丝绸之路,一个曾经东西文明曾经在这里交汇的楼兰古国,因为水资源的断流与干涸,彻底地变为一片废墟。
可能因为历史上曾经有过小河墓地文明消亡,有过楼兰文明消亡,那么,今天还会可能发生若羌的消亡。一个巨大的湖泊,曾经造就有辉煌的文明,一片绿洲曾经创造了不同文化。如今,难道真的要在环境自然史的断裂中,由于人为造成的环境恶化而毁灭与消亡吗?我们不希望第三次文明的断裂,发生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环境史与生态思想决定了我们必须要对罗布泊负有责任与义务,这是一次生态新启蒙,也是一次生态觉醒!必须从历史的进程中去把握当下情景,其实,一个罗布泊也折射出整个中国现代社会环境危机的问题,人们应该学会克制自己的欲望,会学把自然作为一个整体去把握,人们生存于地球的同时,也在创造着这个共同体繁荣,但是,其先觉条件是,我们不能够因为自身的利益而改变与毁灭自然本身,人们必须学会从自然角度去审视未来,这可能是我们这次罗布泊之旅,应该达到效果。
第四篇:关于罗布泊生态考察报告
一、罗布泊活动的简略介绍
罗布泊,处于昆仑山与天山之间的塔里木盆地,四周山地上所形成的河流,给予罗布泊以鲜活的生命,湖泊就是这样在盆地的洼处,找其归宿,而不能远流海洋,所以塔里木成为全封闭性内陆盆地。发源于周围高山的内陆河流,每至夏日冰雪消融,汇成一股股奔腾咆哮的急流,倾泻而下,形成盆地一片片像念珠似的绿洲地带。汉时西域36国,其实就是一个个小而封闭的绿洲,罗布泊和楼兰就是这绿洲中的一块适宜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一般认为,沙漠中的沃土,就是适宜人生存的绿洲,如若有稳定的水源可供植物生长或人类聚集繁衍的地理区域,如果说,天然绿洲是伴随上新世末至第四纪更新世后青藏高原强烈抬升,致使大面积沙漠的形成和扩张所提供干旱的气候条件而出现的。天然绿洲的形成应在晚更新世,距今约十万年左右。人工绿洲的出现,则与人类活动相适应,大致是新石器时代晚期,伴随着原始浇灌农业而出现的,距今约30xx年。
天山南北地区,约距今三四千年前绿洲农业出现,公元前后塔里木盆地的浇灌农业得到进一步发展,这种农牧结合的绿洲经济与游牧经济相比,相对稳定,但绿洲农业受水资源的制约,不可能连成一片,各绿洲之间大都隔以辽阔的戈壁沙漠,形成各自孤立封闭的社会单位,阻碍了相互之间的联系。在丝绸之路没有畅通之前,绿洲经济的这种封闭性、孤立同样不利于生产技术的提高和社会的发展。一个和外部世界隔绝的地区,发展速度是不可能迅速的。
xiexiebang.com范文网(FANWEN.CHAZIDIAN.COM)
早先的古城楼兰,内外城郭都有着充足的水道流经,是典型的古代绿洲农业社会,在罗布泊和楼兰文明发展的初期阶段,人类的生产力还未能达到控制与征服自然先进程度,当时的人们,对自然还处在一个顺其力量,为满足自我生存需要的发展阶段。如若没有古代丝绸之路从这里路过,可能,今天的罗布泊仍然是水波荡漾着轻舟,楼兰城郭中仍旧倒影出绿树的影子,东西文明相遇的进程改变了这里的一切,这个古代的农业绿洲,也被融入到东西文明交流的大通道之间,在西汉前后,这个历史上东西方的商路,各种宗教的传播之路,重要的军事要道,过多的人口涌入这个地区,造成了环境重负不可承受之重,生态资源迅速的消耗,一个绿洲农业可能仅仅维持一个本地人口生活需要,但却遭遇了或承担了东西方文明相遇历史责任。可以说,历史曾经选择了罗布泊和楼兰作为东西方文明通道,绝非是偶然的,它属于陆地大发现一个必经之路,当人们还没有发现海上丝绸之路的时代,古代丝绸之路就是人类一个重要通道,这罗布泊和楼兰被历史选择的必然,也是它必然遭遇环境重负的根本原因。
二、为什么选择罗布泊进行环保考察?
把罗布泊放在一个远古时代的自然史演变进程历史去看待,就是从环境史与生态思想角度切入这个话题,因为这个绿洲的消失,这个湖泊的消失,曾经伴随着诸多文明的消亡。它们都发生在工业革命之前人类历史的发展之中。除去了自然史演变之外,罗布泊的消亡——究竟与人为因素有多大关系?这是我们生态考察主要问题之一。我们在当代生态文明背景下重新思考罗布泊,是想告诉当代的人们,远在科学技术并未能发展起来的时代,人类过度利用自然环境,过度消耗自然资源,也同样会带给整个文明的毁灭与破坏,如历史上有名的雅玛文明、吴哥文明,复活节岛上的文明,它们如同楼兰一样,都在环境被迅速破坏之后,在自然中消亡了。考察罗布泊之后,从环境史与生态思想从中得到了新的启蒙与教育,生态灾难与环境破坏的问题,由来已久,并非仅仅是表现为近、现代工业文明发展与科技进步结果,环境与生态对于人类生存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作用。尤其是当代全球环境危机四伏,从罗布泊的个案研究中,我们可以从中发现相似情景正在重复的发生,人类对环境与生态的改变与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如若按照一般区域性经济发展需求来看,罗布泊仅仅为楼兰文明提供自然环境需求资源是非常充足的,它根本不会发生什么生态灾难。但是,由于东西方文明古代丝绸之路从这里经过,就会给罗布泊和楼兰带来致命的环境重负,一个长期封闭的绿洲农业社会,如若没有被东西方古代丝绸之路经达过,它们可能今天还一直存在那里,然而,问题在于,罗布泊和楼兰注定了要在东西方文明交流中担当重任,它们注定要在生态环境脆弱历史上书写下生态灾难的一页。因为连年战争与饥荒,大量的屯田、屯兵、屯垦彻底让城郭中水道消失了,砍伐了周围的森林,水土流失严重,土地沙化,成为盐碱地,不仅不能供给当地居住者的需求,再也难供给过路的人们。当时的楼兰要冲,那些提水背粮,送迎使者,负担沉重,难以应付,其他绿洲城国,供应往来人员的粮食及牲畜饲料亦力不从心,深以为苦。塔里木盆地南缘土地沙漠化问题,远古以来一直存在,经过魏晋南北朝的长期战乱,到唐初沙漠南侵,确已造成严重危害。而塔里木河上移水系的变动,克里雅河的东移,则是造成楼兰古城的废弃,绿洲被沙漠湮没的主要原因;唐宋以降海上航运发展,终于取代了陆上丝绸之路的繁荣。
第五篇:崇明生态考察报告
崇明生态考察报告
5月23日,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党支部和学生会研究生分会的部分同学来到了崇明县前卫村,考察这一远近驰名的生态农业村。在前卫村,同学们先后参观了当地的野生动物驯养基地、水产养殖基地、生态湿地公园、生态循环链示范区等等,对崇明的生态环境进行了初步的考查,并通过当地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对其生态资源、生态政策、和生态规划等有了一定的认识。
1.崇明概述
崇明岛是中国第三大岛,位于万里长江入海口,三面环江,一面临海。东濒浩瀚东海,南与上海市宝山区、浦东新区及江苏省太仓市隔水相望,西接滚滚长江,北与江苏省海门市、启东市一衣带水。全岛面积1200多平方公里,东西长76公里,南北宽13至18公里,形似“春蚕”。岛上地势平坦,无山岗丘陵,西北部和中部稍高,西南部和东部略低。90%以上的土地标高(以吴淞标高0米为参照)在3.21米至4.20米之间。崇明岛在东经121°0930“至121°5400”,北纬31°2700“至37°5115”的位置上,地处北亚热带,气候温和湿润,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岛上水土洁净,空气清新。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由泥沙淤积成的河口沙岛,崇明与其它旅游胜地有着显著的差异。这里没有名山大川,缺少历史古迹,文化底蕴相对不足。但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岛上未经人工斧凿的自然风光,形成了土净、水净、空气净的良好的生态环境。再加上历届县委、县政府领导对崇明生态环境超前意识的保护和建设,逐步形成了区域和功能的两大定位:即中南部文化旅游区(崇明学宫、寿安寺、金鳌山等),中北部休闲度假区(森森公园,前卫生态村等),东部的候鸟保护区和西部的明珠湖水上娱乐区。崇明现有的生态环境也决定了崇明今后旅游业的发展,将要走生态旅游发展之路。
2.生态资源
这里水洁土净,肥沃的土地孕育了一望无际的芦苇荡,一只只螃蟹悠闲地从洞中爬出来觅食;浩翰的长江养育了各种水产,鱼肥蟹壮;纯洁的土地种植出了各种无污染蔬菜、瓜果;东滩候鸟保护区位于崇明岛东部,它由长江里的泥沙不断淤积而成,总面积45万亩,现在还在以每年150米(大约13亩)的速度不断向外延伸。3万公顷滩涂也是目前世界上为数不多的野生鸟类乐园,春秋两季时这里群鸟飞舞、天鹅游曳,被列保护之列的珍稀候鸟就有130多种,边境鸟类数量达100万左右。尤其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小天鹅在东滩越冬数量曾达3000至3500只,还有来自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等国的过境栖息候鸟总数达二、三百万。其中有白额雁、绿鹭、中白鹭、黑脸琵鹭、赤腹鹰等一、二类保护鸟类。
3.生态政策
自1998年成立以来,崇明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就一直处于多头管理纷杂的尴尬境地。2003年5月,上海市政府颁布实施了《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在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实行通行证制度,任何人不得擅自进入或从事影响鸟类活动的经营活动。但由于当地的渔政部门、水务部门都有权颁发证件,允许渔民在保护区内捕捞、开发和作业,因此保护区内各项生产经营活动从未得到有效控制和统一管理。
在部门利益的驱动下,东滩的生态环境严重退化,与10年前相比,鸟类的种群数量、驻留时间和活动范围都呈锐减趋势。为贯彻执行管理办法,今年4月,保护区管理处曾多次找到崇明县水利局水利工程管理所前哨堤防站,请他们中止与个体户签订的牛舢板承包协议。
据悉,崇明正在全力打造全岛“一环二区三带四园”的森林生态网络系统,争取到2020年,全岛森林面积达到660平方公里,构筑集引、排、供、蓄、灌、景于一体的多功能、生态型河网水系,加紧建设崇明新城污水处理厂,争取崇明越江通道早日开工建设,除配合越江通道建设沪崇送电主路外,加快建设由南通至崇明的220千伏第二回路,以解决崇明电力瓶颈问题,为生态岛总体规划实施打下基础。
崇明生态岛将具备四大功能,其中“森林花园”是立岛基础,将通过大面积植树造林,大规模整治水系、保护湿地,建成高标准的以森林、水系、湿地、田园风光为主体的森林花园岛;“生态居住”功能即通过推进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将崇明基本建成示范性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产业转型、生态文化培育的生态居住岛;“旅游度假”功能是崇明生态岛的产业特色,将通过引进一系列世界级的主题乐园项目,建设大型的公共高尔夫城等户外运动场所,发展森林型度假疗休养基地,培育成以假日休闲、运动娱乐、森林疗养和高档居住为主体的国际性旅游度假区;而“科技研发”功能是崇明生态岛的理想境界,将通过吸引国内外大企业总部或研发中心落户崇明,吸引有关教育机构在崇明创办教育科技园区,吸引各类主题展览会落户崇明。
4.生态规划
随着2007年底沪崇苏越江通道的通车和中国沿海大通道崇明岛桥地位的确立,21世纪初的崇明将凭借特殊的岛屿格局、近便的理想位置、良好的生态环境、广阔的土地资源四大优势,在上海城市整体布局中发挥后发效应,成为上海21世纪初期选择的战略重点地区之一。如何处理好崇明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至关重要,应当明确的几点是:
第一,坚持走一条跨越传统工业化的生态型现代化的发展之路,处理好崇明开发与上海发展这一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坚持用世界眼光进行高起点规划,寻求后发居上的跨越式之路,依托大项目,谋求大发展。
第二,坚持两个留足,即留足湿地、河湖、森林等自然生态涵养空间,留足适宜未来国内各类大型项目布点的多种选址空间,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近期开发和长远规划的关系。从生态文明的高度,站高一点、看远一点,以世纪的尺度进行“山河重整”,以留足的理念腾出高起点发展的空间,形成一个能适应上海未来真正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化岛域规划框架。
第三,坚持“三个集中”,在现代生态产业培育中推进城乡融合,有效解决农村、农民和农业问题,处理好生态发展与社会富裕的关系。结合崇明大开发的契机,坚持城乡统筹,推动充分就业,努力使崇明成为上海推进三个集中、统筹解决三农问题的政策先行区和改革试点区。
崇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生态环境,正越来越受到国内外人士的注目和青睐。如何充分利用环境这一资源优势积极开拓崇明的旅游业,促进崇明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成为东海之滨一颗璀灿的明珠?人们在思索着,实践着,更在不懈地奋斗着。
崇明岛生态农业与环境保护现状调查报告
为了解崇明岛的现状和生态农业的先进经验,以及群众中的环境意识,我们进行了此次关于崇明岛生态农业与环境保护现状的调查报告。
本次调查于2004年5月23日在崇明县前卫生态农业村进行。主要方式为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对象为前卫村当地村民及游客,发放调查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100份,回收率达100%,有效卷率为100%。
1、被调查人群情况
被调查人员中,18岁以下未成年人16人,占16%;18-35岁之间的青年人44人,占44%;35-55岁的中年人25人,占25%;55岁以上的老年人15人,占15%。男性54人,女性46人,分别占54%和46%。本地人78人,外地游客22人,分别占78%和22%。调查人群基本涵盖了各个年龄层次,可以充分反映公众对这一问题的态度和认识现状。
2、对崇明环境质量现状的调查
被调查人群中,18%的人认为崇明地区的环境质量很好,37%的人认为环境质量较好,35%的人认为环境质量一般,还有10%的人认为环境质量较差。同时,54%的人认为崇明附近的长江水质较好或很好,只有12%的人为附近的长江水质差。从总体来说,居民对于崇明的环境质量现状,还是比较满意的,认为崇明的环境质量,尤其是相对于市区来说,是比较好的。
3、对目前崇明地区环境污染问题的认识
对于崇明附近长江水质的污染问题,大多数人(80%)都认为这是由于长江下游地区,尤其是江苏、浙江、上海等省市大规模工业排污造成的,并希望这些地区能够正确对待这一问题,切实做好污染的防治工作。
对崇明县内的污染,44%的人认为是由于本地居民的生活污水和垃圾排放造成的,30%的人认为是由于长江水质污染带来的不利影响,还有26%的人为是由于工业污染造成的,这一问题上面分歧比较大,从调查情况来看,尚不能确定崇明县境内环境污染的主要污染源。
4、对崇明县生态农业开展情况的调查
大部分人都认为崇明县的生态农业开展的比较好,在这一领域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并取得的很大的成效,希望能够继续积极的开展下去。但也有部分人对目前的情况提出了批评,认为当前政府更多的把精力放在了旅游业上面,放弃了在农业方面的探索,此外,大量的耕地被用来植树造林也招致了部分农民的反感,认为这只是为了骗取国家的林业补助。
5、对崇明县产业发展的调查
绝大多数被调查者(95%)都认为崇明县不应该发展污染严重的重工业,而是应该以生态农业、旅游业为主,建设成一个以农业生态和休闲度假为主的岛屿。同时应该大力开发崇明县内的各种土特产资源,如黄金瓜、白扁豆等等,适当发展农业加工贸易。
6、简要总结
崇明县的环境质量现状总体来说是比较不错的,尤其是相对于市区来说,这就给它开展生态农业和旅游业提供了很好的条件,是崇明发展经济的一个优势,也是当前地方政府大力推行的政策。但在发展的同时,必须注意保护好当地的环境、生态,我们注意到,崇明县目前还没有一座污水处理厂,污水直接排放产生的污染问题值得重视。此外,对于长江水质污染的问题也应该予以考虑重视。
生态农业是目前崇明大力宣传的一个热点,但实际中如何实现农业的生态化,如何利用生态的手段促进农业的发展,可能地方政府并没有多少具体的措施,就我们考察、调查的情况来看,生态农业可能更多的是一个旅游的口号,并没有多少实际的意义。这方面的工作对于农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希望政府能够真正的做好生态农业的建设,促进农业的发展。
对于崇明县的未来发展,更据调查和实地考察的情况来看,我们建议还是以生态农业和旅游业为主,并辅以农产品加工业。
有人比喻崇明地区是上海附近的“最后一块处女地”,这充分反映了崇明的环境现状,但如果我们不能居安思危,从现在开始就做好环境保护的工作,防患于未然,也许这块“处女地”的日子也不会长久了。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党支部
2004年5月30日
充满现代气息的前卫生态农业村
深入农家进行关于崇明生态农业的问卷调查
被大力推广的现代化的经济林
富有特色的野生动物养殖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