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俄罗斯市场特性
俄罗斯市场特性
1.从事日用消费品批发零售的俄罗斯人,大多数是来自北高加索地区一带的少数民族(包括车臣人),另外还包括来自前苏联瓦解后滞留俄境从商的乔治亚人、亚美尼亚人、阿塞拜疆人,据估计,仅阿塞拜疆人在俄罗斯的人数约百万,这些高加索民族的民族性比较强悍,与他们交往必须比斯拉夫系的俄罗斯人更谨慎一些。此外,俄罗斯的主要外国民族还包括土耳其人、中东人、中亚人、印度人、中国人及越南人,构成俄罗斯日用消费品销售网络的“外籍兵团”。
2.俄罗斯在经济改革初期,由于公共权力部门的作用不强,致使黑道势力猖獗,黑道与地方政治势力挂钩,操纵工商业发展。依据俄罗斯官方资料,约6,000个最大俄罗斯黑社会团体掌控国民总产值的30%。这还是非常保守的估计,实际数字高出更多。据政府估计,俄罗斯黑道组织约有12,000个,成员约10万
人,控制了40%的民营企业,60%的国营及公营企业,以及80%银行业务。
黑道组织对俄罗斯经济的控制,已成为外国企业对俄罗斯投资进程中的的最大障碍,保护费已成高利润行业的固定支出。未向税务单位申报的利润,多数都移出俄罗斯储存,这又引发了洗钱活动。俄罗斯地下经济几乎存在于各行各业,其中创汇支柱的钢铁及原物料出口业和废铝、废铜等废金属出口业渗透最为严重,多数企业有黑道背景。俄罗斯经济犯罪案件不断增加,政府官员利用特权收贿情形普遍,反映出许多
俄罗斯人一方面缺乏对私有财产的尊重,另一方面在拜金主义下争夺利益的面目。
3.英语普及程度很低。多数电话常与传真同线,需要先用电话联系再进行传真,沟通起来障碍很大。此外,俄罗斯商人为避免收到传真广告后浪费纸张,下班后多数都把传真机关掉。其他如原物料工厂因地处偏僻,通讯极不方便,常影响交易的达成。近十年来,俄罗斯政府加强英语教学,小学四年级即可选修,年轻一代英语程度水平很高,在各城市找到俄英口译人才应该不难。
4.贫富差距悬殊,消费能力呈两极化。俄罗斯约有22%(3,200万)的人口生活在人均月收入1,000卢布(35美元左右)的贫穷线下、主要是靠政府救济的退休人员及失业者。另外,俄罗斯企业及机构欠薪情况非常严重,影响很多人的生活。但另有2%左右的“新俄罗斯人”,这些人穿名牌,开进口车,消费能力特强,所以,莫斯科高档商品的价格已经超过欧美水平,这些人大多因房地产致富,也包括大官僚、大
生意人及大财团主管。人均月收入在数千、甚至上万美元的人很多。
依据世界银行资料,俄罗斯是贫富差距恶化最严重的国家,计算最高所得10%及最低所得10%人口之间所得差距的基尼指数在过去四年间共增加80%,而其它国家仅增加50%。另外,称得上为中产阶级的人口仅24%~26%(3,520万人)左右,人均月收入在1000美元左右。俄罗斯有55%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这些人因为比较具有适应经济改革和应付经济危机的弹性,因此成为既成或潜在的中产阶级。由于俄国大
学教育近年来迅速的扩充,预料未来10~20年中产阶级会持续增加。
5.俄罗斯人一般不愿意做小生意,喜欢在稳定、收入高的大型企业或机构工作。自从俄罗斯经济改革后,政府鼓励创业,但现在只有89万家小型创业企业,总从业人数仅650万人,大多数集中在莫斯科和圣彼得堡。从业人口比例少于于波兰和匈牙利。以行业别分,零售批发及餐饮占44.9%,建筑业15.4%,制造业15.3%,其它经济活动12.7%,科技服务4.2%,工商服务4.1%,运输2.4,通讯0.5%。
6.俄罗斯地下经济发达,单帮客贸易盛行。依据俄罗斯内政部资料,由于税赋过高,俄罗斯逃税的地
下经济占GDP的45%。据估计,俄罗斯家庭实际收入应比官方统计至少高出30%。俄罗斯单帮客进口的贸易额每年超过100亿美元,约占总进口的15%,主要的单帮客进口商品为纺织品、皮革制品、鞋类、手
机等。
7.日用消费品的重要销售渠道是市场。其营业额占零售业总额的比重到达33%。在莫斯科,“大市场”有223个,其中21个为国营,202个为私营。至于现代化的大型连锁店正在起步阶段,预料未来十年,在政治和经济环境持续稳定发展的情况下,大型连锁店的数量将出现快速成长。
俄罗斯零售市场总值估计为700~800亿美元。目前,超级市场占全俄罗斯食品及饮料零售市场的0.2%,莫斯科占4%到7%,平均连锁店家数为15至20家。俄罗斯零售业到目前为止相当落后。西欧连锁超市商家于2001年以后进入莫斯科;德国的METRO已在莫斯科买下10~15家大型百货店面;SPAR则计划三年内在莫斯科及莫斯科省开30家店;由土耳其人投资创办,在莫斯科获得相当发展的Ramstor大型超市,自1998年至2001年初已在全市相继成立了9家分店。另外,俄罗斯本土连锁超市也都有扩大营业的计划。例如“第七洲(Sedmoy Kontinent)”超市在莫斯科市已有13家,计划再开4至5家。拥有18家分店的“十字路口(Perekriostok)”超市也计划再增设据点。此外,中国商人投资的超市有两家,继 “天
客隆”超市在新阿尔巴特街开幕之后,2000年又在“新村”地铁站旁新开了一家中国超市。
此外,加盟店(Franchising)占俄罗斯零售业不到1%,知名的加盟店只有Rostik快餐店及美国Baskin Robbins冰淇淋店。事实上加盟店很适合在俄国发展,因为加盟店商标授权者不必自己管理各加盟店业务,特别适合在领土广大的国家发展,而且俄罗斯潜在的小型企业经理人大多数不具备做生意的经验,加盟店商标授权者喜欢经过训练从基础做起的被授权者。俄罗斯加盟店发展的阻碍,一方面是法令不全,另一方
面是会计及财务制度未透明化,难以建立商标授权者与被授权者之间的信赖关系。
俄罗斯约有1000家网络商店(internet shops),80%营业额集中在莫斯科市。绝大部分商店每月的营业额不超过1万美元,营业额最高的是计算机网络商店,平均每笔交易金额为498美元。目前,俄罗斯平均每天有800份网络交易订单,由于基础设施不健全,仅能满足70%的需求,经营者正以增设零售店和
建立自己的送货系统来解决此问题。
俄罗斯网络交易仍待改善的地方包括:
(1)产品种类贫乏;
(2)由于缺乏大型零售商店及受付款方式影响,网络商店的价格比小型批发商店的价格还高;
(3)大量购买没有折扣。
8.根据俄罗斯国家标准度量衡委员会资料,俄罗斯目前仅有40%的国家标准符合国际标准,2001年比重增至50%。俄罗斯仿冒情形严重。仿冒品种类繁多,机电类仿冒产品有:计算机、电池和刮胡刀等。部分产品仿冒品市场占有率高达60%,营业总额估计达60亿美元,严重侵害原厂权益。Deloitte & Touch研究机构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1999年俄罗斯仿冒品使外商损失近5亿美元,即使俄罗斯政府在税收上
也损失近2亿美元,占全国总税收1%。
需要注意的是,近年来俄罗斯消费意识已有显著提高,廉价商品逐渐不被看好。这与90年代初期消费者饥不择食的购买情况已有所改变,由于对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来自中国、越南的廉价劣质品已渐失宠,特别是在莫斯科及圣彼得堡等大城市;俄罗斯政府制定了保护消费者的相关法令,如自1997年5月1日
起,所有进口至俄罗斯的食品均须附俄文标示。
9.俄罗斯是高度都市化国家,除拥有1000万人的莫斯科及400万人的圣彼得堡外,其它超过百万人口的大城市还包括:下新城、沃罗涅日、皮尔姆、喀山、埃卡雀林堡、萨玛拉、萨拉托夫、车里雅宾斯克、乌法、鄂木斯克、新西伯利亚、吨河畔罗斯托夫及窝瓦河格勒(旧名斯大林格勒),以上各大城除埃卡雀林堡位于乌拉山,鄂木斯克及新西伯利亚位于西伯利亚西部以外,其余都在欧洲部分的俄罗斯。目前,莫斯科市场逐渐饱和,俄罗斯各地方中心城市已成为各企业寻找快速成长及避免杀价竞争的目标市场。特别是
中国制造的机械,更应该到俄罗斯制造业中心的地方城市进行长期探索,才会产生良好的效果。
二、俄罗斯市场适销的主要机电类产品
1.计算机接口设备、计算机零配件
由于中国计算机接口设备技术及质量的不断提高,就俄罗斯市场规模而言,发展潜力及空间巨大;由于欧美高价名牌计算机设备非多数人能力所及,加上中国计算机零配件质量得加强,中国的经销商应继续开
发此俄罗斯该领域的市场。
2.消费性电子产品及零组件
俄罗斯电子工业在政府长期忽略下,技术落后,基本生产条件薄弱,特别是消费性电子产品市场,多数为外商产品所占据。自1998年俄罗斯金融危机以来,由于卢布大幅贬值,俄罗斯国内产品相对有利,俄罗斯政府为振兴国内产业,把国产电视机、冰箱、家电生产均列为重点发展产业,所以俄罗斯家电生产呈大幅增长趋势。如果中国厂家能提供电子零组装件,将有很大的市场潜力。电子零组件将成为出口俄罗斯的热门项目。
3.汽车配件
因为俄罗斯本国汽车配件产品的质与量未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俄罗斯的汽车配件市场多数被进口货所占据。俄罗斯小汽车有百万辆的产能,并且已经和西欧、美国、日本车厂结盟,俄罗斯汽车配件市场值得
中国商家继续开发,例如铝合金钢圈、汽车维修工具、防盗器等。
4.健身器材和自行车整车及零组件
如果建立良好的销售网络,中国健身器材和自行车整车及零组件在俄罗斯市场上应该有很好的销路,随
着俄罗斯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加上俄罗斯民族擅于运动及户外运动,此类产品大有可为。
三、俄罗斯市场潜在的商机
1.商机涌现。俄罗斯近三年来(2000~2002年)GDP成长6%~4.5%,未来三年成长率在5%左右,政治和经济环境稳定;
2.越来越多的俄罗斯最终厂商希望摆脱西欧控制直接向远东采购;
3.俄罗斯卢布近两年来贬幅不到5%,通货膨胀达每年15%。也就是说,卢布实质上在升值,俄罗斯
人的购买力逐步增强。
四、拓展俄罗斯市场的方法
1.为了解市场需求和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中国机电厂商可参加在俄举行的国际商展,利用形象展示,打响中国机电产品的知名度。
2.俄罗斯新贵崇尚欧洲名牌,在廉价商品档次方面,印度最差,其次就是中国产品,再次是土耳其产品。考虑到这种情况,中国商品在提高质量和档次的基础上,应把消费阶层定位在月薪500~1,200美元的阶层。这个层次的消费者重视商品的质量,但也考虑价格,无法兼顾品牌的知名度。可以考虑中价位的中国商品进入俄罗斯市场。
3.莫斯科及圣彼得堡的市场已渐饱和,俄罗斯进口商逐渐向地方各省建立分销网。另方面,地方省份分销商因距离莫斯科遥远,在销售数量达到一定程度之后迫切想与国外供货商直接建立供货关系,其进口数量不大,但颇具发展潜力。重要省份包括:下新城、伯利、萨马拉、鄂木斯克、新西伯利亚、埃卡雀林
堡、皮尔姆等,中国商家在选定出口目标地区前应实地考察,了解市场状况。
4.俄罗斯虽然还受经济改革的阵痛,但其市场潜力不容小觑,中国政府可可参照韩国大企业进入俄罗
斯市场的例子作长远规划,运用以大带小的策略提升中国产品在俄罗斯市场的形象及占有率。
5.俄商进行商务会谈的速度通常很缓慢,但在取得信任后,通常可建立长久的关系。中国厂商的谈判
必须细察其后续潜力,必要时应该“放长线,钓大鱼”。
6.中国厂商对俄罗斯市场必须建立质量第一的观念,因为俄罗斯人相当重视质量。若能在出货前由俄国进口商前来中国验货,这样能避免日后层出不穷的纠纷。为了维护商誉,中国机电厂商出口机械时应重
视说明书的编印和零件供给的情况。
第二篇:俄罗斯建筑市场考察报告
俄罗斯建筑市场考察报告
一,俄罗斯建筑市场的基本情况
世界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一个国家的经济腾飞往往始于建筑业,俄罗斯也不例外。随着俄经济连续五年持续增长,俄建筑业也日见兴旺,成为最有活力的经济部门之一。这为我国建筑和建材企业进一步开拓俄罗斯建筑市场提供了绝好的机遇。
目前,俄罗斯建筑市场的基本特点是:工业、交通等基础设施和住宅的需求量大;大多数建材企业和建筑企业资金短缺,生产设备陈旧,小企业居多,劳动力不足,竞争能力不强,急需投资;俄罗斯本国建材产品产量少、质量差,满足不了国内建筑市场的需求。随着俄罗斯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其建筑业也保持了高速增长的势头,这为中俄在建筑行业合作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1.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展开
近年来,随着俄罗斯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和国力恢复,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交通网建设、市政建设、港口建设、石油化工项目和天然气工程项目建设等在包括西伯利亚、远东在内的全俄各地区逐步展开。
例如,俄罗斯目前正在建设世界上最长的长达1万公里的莫斯科一符拉迪沃斯托克公路。由于普京总统的亲自过问,这条把远东同国家西部连接起来的国家级公路建设速度明显加快。2004年2月26日,普京飞到哈巴罗夫斯克,为这条国家级公路的赤塔至哈巴罗夫斯克区段(阿穆尔公路)通车剪彩。欧洲建设和开发银行为这条1345英里长的州际公路提供了2.39亿美元贷款。据俄有关方面透露,俄罗斯今后需要建设总长达150万公里的公路,铁路建设也将展开。据俄交通部长称,将在2010年前把贝阿铁路修至萨哈共和国首都雅库次克,俄罗斯交通部将为这段800公里铁路建设投资。计划近期在俄远东实施的大型项目还有:开发契涅亚多金属矿和埃里金石煤矿,以及铺设连接朝鲜半岛的铁路等等。
有资料显示,今后十年中,西伯利亚和远东沿海地区将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建设。仅在2002年开始实施的远东纲要中,就列出了588个计划在2010年之前建设的项目。
2.住宅建设持续升温
由于经济衰退而长期萧条的俄罗斯住宅建筑业,随着经济增长迅速复苏并日渐火爆。随着收入持续增长,居民对住房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和越来越迫切。从2000年起俄罗斯建筑市场即出现了升温的趋势:当年完成工程承包合同营业额5303亿卢布(约合189亿美元),115907座建筑竣工投入使用,其中住宅楼110532栋。2001年完成工业建筑12万平方米,民宅使用面积10余万平方米,此外还改建、扩建了一大批房屋和相关基础设施。2002年,俄基本建设投资规模约55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02%;当年完成承包合同金额约289亿美元,较上年增长63%;交付使用的住宅面积3380万平方米。2003年俄建筑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势头,统计显示,2003年1-9月俄包括建筑业在内的五大基础经济部门的产值同比增长5.7%。据2004年初时的资料显示,近两年来,俄全国工业建筑和商用房建筑竣工面积分别达到1.3亿平方米和9000万平方米,几乎相当于前十余年建筑面积的总和。
巨大的需求推动房产价格一路飙升。早在2001年,俄罗斯房地产商联合会的专家们就坚定地提出了房屋价格将持续上涨的预测。实践证明他们的预测是准确的。近年来俄罗斯房地产价格翻番上涨。2003年,莫斯科市住宅平均价格达到1147美元/平方米。2004年5月份莫斯科市住宅价格上涨幅度达到3.8%,平均价格达到1738美元/平方米,而计划价格将达到1700美元/平方米。2004年,圣彼得堡市的房屋价格上涨幅度将达到35%,增长速度将超过莫斯科的最高水平。俄罗斯工业与能源部制定的俄罗斯2004年第4季度不动产市场平均价格为11170卢布/平方米。其中莫斯科市不动产市场平均价格为全俄最高,达到17500卢布/平方米;卡拉恰耶沃一切尔克斯共和国的不动产市场平均价格最低,为6710卢布/平方米。
与我省毗邻的远东地区的情况也相类似。对华边境贸易和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使位于中俄边境地区的房屋价格一路攀升。据报道,2003年的前十个月,在远东地区人口最多的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二手房每平方米的价格涨至657美元,较年初增长了24.9%。而具有一定购买力的需求者更看好新建的住房。2003年10月符拉迪沃斯托市新住宅平均价格已达到:市中心地区的1居室为2.67万美元,2居室为3.67万美元,3居室为4.96万美元;近郊的相应价格也分别达到2.03万美元、2.78万美元和3.51万美元。据2003年底统计,在符拉迪沃斯托克市、哈巴罗夫斯克市、雅库次克市和米尔内市的某些楼盘的价格已接近莫斯科的高档楼盘价格水平。
2004年在后贝加尔铁路沿线建筑房屋的总投资额将达到3亿卢布。现在60%的资金已经投入使用。目前该地区的新房的平均价格已达到15000卢布/平方米。据专家估计,在2004年,阿穆尔州的住房价格将平均上涨21%。
巨大的买方市场使房地产开发商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房地产开发已成为俄罗斯经济中最有活力和获利最快的部门之一。据俄罗斯工业与能源部公布的数字,2004年上半年,俄罗斯二手房的平均价格为14000卢布/平方米,新住宅的平均价格为16000卢布/平方米,而每平方米的建筑成本价大约为8000卢布,从中可见房地产开发业获利不菲。远东著名经济学家米纳基尔教授2004年8月在与笔者座谈时披露,目前远东房地产建筑开发商的赢利率远超过50%,有的甚至达到100%。这无疑对中国企业开拓俄罗斯建筑市场产生巨大的吸引力。
3.建筑材料进口势头旺盛
俄罗斯建筑市场的火爆扩大了对建筑、装修材料的需求量。然而俄罗斯建材工业经历了十余年的经济危机之后,已落在世界先进生产水平之后。目前俄罗斯仍在生产中国已经淘汰多年的建筑材料。虽然大宗建材如钢材、木材、水泥价格较低,但由于产量供不应求,每年仍需进口。如2002年俄罗斯进口的水泥占其国内需求量的60%。至于其他建筑材料,特别是高档和新型建筑、装修材料则需要大量进口。据报道,近几年来,俄罗斯建筑市场使用的主要建筑、装修材料进口比重约为:吊顶及屋面材料为91%,天然瓦为90%,金属瓦为75%,保温材料为70%,水暖器材为67%,胶合板为60%,门窗材料为55%,油漆、涂料为48%,防水材料为32%,清漆为27%。石材、塑钢门窗、卫生洁具、建筑五金、水表、气表、电表等器材的进口比例也相当高。目前,俄罗斯所需的上述建筑材料主要从英国、德国、美国、意大利、芬兰、瑞典、丹麦等国进口,虽然其质量上乘,但价格较高。相比之下,我国的建筑、装修材料在价格上具有明显的竞争力。近年来,中国建材行业蓬勃发展,产品质量不断提高,深受俄罗斯人的欢迎,因此对俄有巨大的出口潜力。中国建材的最大特点是质优价廉,在价格上一般要比欧洲同类产品便宜一半左右。如中国的大理石在色调上和意大利大理石相仿,且尺寸适用、形状多样,而价格却比意大利同类产品便宜得多。俄罗斯建筑业重视使用科技含量高和合乎环保要求的材料,而中国建材在这方面具有比较优势,许多工艺已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如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最新研制的高性能低热硅酸盐水泥(高贝利特水泥)在生产工艺上就具有节能、环保、节约资源等特点,在国际上处于先进水平。国家抽检结果表明,中国与德国合资生产的地板不褪色,耐磨系数达到欧洲标准,因此广受欢迎。目前,俄罗斯建筑商和居民普遍喜欢中国生产的建筑、装修材料,其中有吊顶材料、石材、隔板、门窗型材及配件、建筑涂料、墙体装饰材料、地面材料、灯具、装修用五金配件以及厨房、卫生间、浴室及健身房设备等。在2004年9月14日至17日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举办的国际建筑材料博览会上,中国建材已占有一席之地。远离欧俄经济中心的远东地区所需的建筑、装修材料绝大部分需要从周边国家进口。近年来,为满足不断增长的建材需求,该地区经销商和建筑企业经常组团到中国来采购建材。如与我省一江之隔的犹太自治州在修建犹太教堂和其他犹太公共设施时,曾多次派专人来我省选购高档石材和其他建筑、装修材料。许多俄罗斯建筑商和企业家积极寻找中方贸易伙伴和合作生产的伙伴。2004年10月,远东地区的萨哈共和国派出由官员和大型建筑企业代表组成的代表团到中国参加广交会。代表团对中国生产的高质量和低价格的建筑材料产生极大兴趣,表示今后将大规模使用中国的建筑、装修材料。2004年秋,由黑龙江省万阳经贸有限公司与俄罗斯乌苏里中心股份公司合作建立的中俄建筑装饰材料大市场在乌苏里斯克市开业。该市场包括建筑材料、装饰材料及卫生洁具、五金配件、家具与办公用具等五个专卖区,总面积达6600平方米,中国业户达100多家。该市场配有铁路专用线及仓库,并为中国企业提供食宿、代办签证和进出口通关手续、汇款等全方位服务,从而为中国企业对俄出口建筑、装修材料搭建了方便的平台,将促进我国在俄罗斯建筑、装修材料市场上扩大销售份额。预计中国向该大市场的年过货额可达10亿元。可以看到,中国建材正逐渐在俄市场上赢得信誉,出口前景相当看好。
4.对国外的建筑工程承包需求增长
众所周知,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必将增加对建筑工程承包的需求。根据2001年的统计数字,俄罗斯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了8.7%,建筑工程承包的合同数量增加了9.9%,这一指标大大高于GDP的增幅。俄罗斯原来曾是一个建筑业大国。上个世纪80年代,每年新建住宅面积约8000万平方米。然而长期的经济危机使建筑业遭受重创,人员严重流失。面对当前需求旺盛的建筑市场,俄罗斯本国的建筑商远远满足不了需求。例如地处极北地区的堪察加州原来有很好的建筑部门,有大量建筑专家和技术人员。然而经济危机时期,许多人因企业极不景气而不得不改行做其他工作。该州经济好转后,建筑人员供不应求,因此州政府希望通过开展对外工程承包来振兴本州的建筑业,把流失的工程技术人员重新拉回到建筑领域。目前该州对与我省开展建筑合作表现出极高热情。2004年秋,该州州长马什科夫采夫与前来访问的黑龙江省商贸代表团就建设住宅和其他建筑项目签订了总价值超过1000万美元的协议,并研究了吸引和利用本地区建筑人才的可能性。他对记者表示,堪察加州真诚希望中国投资者在这里投资。在俄罗斯许多地区都有与该州相似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联邦政府鼓励吸引外国建筑企业入驻俄罗斯建筑市场。据俄联邦建筑、住房及民用设施委员会统计,目前外国承包商在俄境内承包工程的范围很广,包括住宅小区开发,承包商业、服务业、医疗部门的房舍建设以及食品加工、轻工业等生产领域的厂房和城市公共设施的建设。2004年3月,莫斯科市政府规定在建设大型工程项目时要公开进行国际工程承包招标。各国,特别是欧洲国家的建筑承包商对日趋扩大的俄罗斯建筑市场趋之若鹜,纷纷前来承包建筑工程项目。
虽然中国建筑企业目前在俄建筑工程承包市场中所占份额还很小,但已显现出明显的比较优势和较强的竞争力。据业内人士介绍,中国建筑企业在俄罗斯从事房地产建筑开发的优势在于:第一,俄罗斯的大宗建材如钢材、木材、水泥的价格较低。而中国的多种建筑及装饰材料质量好、价格低,且深受俄罗斯人欢迎。如果中国建筑企业能搭配使用两国的建筑、装修材料,发挥双方建筑材料在质量、产品的科技含量及价格等方面的各自优势,那么在俄罗斯经营建筑业的材料成本可比在国内低12.6%;第二,俄罗斯的水电价格仅相当于中国的20%,而且俄罗斯的城建业多以旧城区改造为主,城市建设配套费及相关成本要比我国低得多;第三,我国建筑业的工作效率比俄罗斯高出许多,我方施工队仅需六个月即可建成一栋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的七层住宅楼,而俄罗斯的工程公司则需一至三年才能完成,因此在管理费用、人工费用上,我方将比俄罗斯低2/3以上,开发成本仅在人工费用上就会比俄罗斯公司节省20%以上。根据我省在俄从事建筑施工企业的经验,住宅楼的开发成本(除土地费用外)每平方米在110美元左右,同等条件下,俄罗斯公司的开发成本一般在每平方米300美元左右。正在阿穆尔州从事房地产建筑开发的黑河华富集团公司总经理何文安对此深有体会。他指出:“中国建筑商具有高效率和低成本的强大优势。中国公司承建同等面积的建筑设施,可比俄罗斯公司节省30%的成本。”正因为如此,中国企业在俄罗斯迅速兴起的建筑市场上受到俄罗斯地方政府和居民的好评。2003年12月28日,阿穆尔州首府布拉戈维申斯克市第一副市长切列米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满意地指出,中国建筑公司在布拉戈维申斯克市的建筑市场上诚信经营,建成了许多现代化、高质量、价格合理的住宅楼。他因此指出,俄罗斯远东地区需要中国劳动力。实践表明,俄罗斯房地产业比中国起步晚,今后一段时间内还将是低风险、高收益的行业。
第三篇:通信市场特性
4.通信市场特性
在我国通信市场经过几个阶段的跨越式高速发展之后,电信运营业又经历了邮电分营、移动剥离、政企分开及电信重组等重大体制改革,应该说目前整个通信市场基本上已形成了有效的竞争格局。尤其是加入WTO使我国的通信市场更加开放,使通信市场具有厂明显不同于垄断时期的一些发展特征。
从我国通信市场的发展现状来看,由于通信体制改革、机构重组、加入WTO等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通信市场这一开放系统处于快速演化和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加速了五大通信市场参与主体之间的非线性交互作用,造成整个市场的熵值比较大,从而致使市场陷入无序混沌状态,有序性较弱。非线性相互作用既能在有规律运动中产生混沌现象,又能在条件具备的时候向有序性转化。在我国通信市场逐步走向新的开放环境下,通信市场会有比较强大的负熵流输入进来,通过强大的负熵流驱动整个系统逐渐形成非平衡状态的有序结构,从而形成一个有效竞争、高效服务的市场体系。具体地说,通信市场参与主体的发展主要有如下特征。
业务运营主体竞合化
业务运营主体主要是指基础电信运营商和增值电信服务商。目前我国基础电信运营商已形成了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卫星和铁通六家互相竞争的局面,各电信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均低于50%,不存在一家独大的局面,取代中国电信排行“老大”位置的中国移动的市场占有率也只有36.6%。同时增值电信服务商也发展至4000多家,业务领域涉及无线寻呼、集群通信、电话信息服务、呼叫中心服务、因特网接入服务、因特网信息服务、移动网增值电信服务等,增值业务的放开经营使该领域竞争较为充分。而且随着通信市场电信业务价值链的演变及业务基础运营商的增加,不同业务运营主体之间的竞争、合作、并购、结盟等行为日益加强,并向更多领域渗透。业务运营主体通过建立纵横向合作伙伴关系,形成市场碰撞中的强强联合,在竞争中求发展,在合作中求效益,最大限度地获取市场空间,并实现反渗透战略。业务运营主体竞合化极大地增加了整个系统负熵流的注入,促使系统远离平衡态,加速耗散结构的形成。另外随着WTO的加入及各大基础电信运营商海外上市,使得业务运营主体资本来源呈现多元化,除国有资本外,民营资本和外资者口将加快进入电信领域,形成一定效益的负熵流,有利于系统有序运行。
设备供应主体多元化
设备供应主体主要是指通信设备制造商,具有实体性和虚拟性两重属性。其实体部分是通信设备产品单元,参与整个通信市场系统的整体运行;而虚拟部分可看成是实体的映像,以技术创新、研发实力、经营策略及管理水平等形式参与通信市场虚拟系统的运行。虚拟部分的作用主要是通过设备供应主体实体部分与业务运营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传递正负信息熵流。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业开放较早,外国设备制造商相对进入我国通信市场也较早,国内设备制造商也相对较成熟,因而使虚拟部分处于近平衡状态,进入无序的涨落中。虚拟部分传递实体的熵流,如设备供应主体降低运营成本、加大研发力度、注重成本效益及提高核心竞争力等都是负熵流的注入,有利于系统的发展;而正的信息熵如业务运营主体的拆分重组和固定资产投资减少等则会制造混乱,增加系统的无序性。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明确了信息产业的地位,将极大地推动国家各行业对通信设备的需求,促进国内设备制造商经营战略转向多元化,包括资本重组、规模生产、优化资源和产品结构、明确市场定位等,另外业务运营主体竞合化带来的全面蓬勃发展也将给通信设备制造商带来更多的商机。这些较为强劲且一致的负熵流的注入,促进设备供应主体多元化经营策略的尽快实现,加快了通信系统的新陈代谢,促使
系统远离平衡态,加速耗散结构的形成。
市场消费主体理性化
市场消费主体主要是指电信业务消费者。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电信业务消费者对电信服务的要求渐趋理性化,消费理念逐步由原来的“价廉物美”转变为“物有所值”,即“一分钱,一分货”的等值服务。消费者尤其是政府、银行、证券、中小企业等高端用户对业务运营主体通信网络传输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随着电信业务知识渗透性和透明度的提高,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增强,要求享有充分知情权。通信生产和消费同时进行的特点决定业务运营主体必须提高通信服务质量和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才能保证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市场消费主体理性化逐步形成良好的负反馈效应,在阈值范围内能够平抑通信市场系统内的波动,并充分利用系统内的涨落,不断与外界环境进行能量、物质和信息的交换,增加负熵,促成整个系统向更高的有序结构演变。
行业监管主体集成化
行业监管主体位于整个系统的边界,起到统筹规划和调节监控的作用,类似调节阀和监视器,动态调节阈值,重点监控业务运营主体,注入政策法规信号以规范市场。我国电信行业监管比市场的实际发展明显慢半拍,如《电信法》迟迟不能出台、互联互通缺乏有效法律监管机制、公平竞争规则尚未能有效实施等,这些都增加了通信市场无序混沌状态。随着我国加入WTO后通信市场不同业务竞争主体的增多、通信技术的日新月异、业务平台综合化、行业趋向融合化等,通信市场环境越来越复杂,这对政府行业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如何在有效管理通信市场的同时又确保市场充分竞争,建立一个功能高度集成化的行业监管主体成为必然。从管制内容来说包括市场准入、服务质量、资费管理、互联互通、电信安全、资源管理、规划建设等;从管制范围来说应逐步扩大至电信网络、专用网络、广播电视网络及计算机网络等。可参考国外发达国家“三网”统一管制模式,尽早扩大信息产业部的管理权限,同时制订具有可操作性的“三网”融合管理政策。只有建立一个权限集中、统一高效、依法行政的集成化行业监管主体,才能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通信市场,及时敏捷地发现潜在问题,有效处理好各相关主体之间的矛盾,为建立公正有序的竞争环境创造条件,同时推动整个系统远离平衡态。
中介服务主体专业化
中介服务主体是通信市场上业务运营主体、设备供应主体、行业监管主体及市场消费主体之间的信息传递媒介,是平衡各方面利益的支点。我国通信市场中介服务主体的主要形式有设计单位、研究咨询机构、行业协会、通信学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及用户申诉受理中心等,其中部分机构相应承担了政府行业监管职能,增强了政府的管制力量。在相关主体的相互作用下,中介服务主体对通信市场起到催化剂或酶的作用,不断向系统中传递正确的信息或输入负熵流,促进系统的有序化,从而极大地提高整个系统的协同运作效率。在通信系统的总体演变过程中,中介服务主体将在符合社会整体利益发展要求的前提下,朝着客观、公正、独立、标准和高效所形成的中介服务专业化方向发展,形成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运行机制,促进通信业的可持续发展。随着中介服务主体数量和规模的增加,将极大地提高通信市场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并对行业监管主体产生重要且积极的影响。
开放系统是进化的必要条件
我国加入WTO后,通信市场系统开放程度更高,系统环境发生了质的变化,它将面向全球,与外界环境广泛、充分地进行能量、物质和信息等内容的交换,并通过灵活地运用引入
竞争、加强监管等影响环境的手段不断扩大与外部环境的交换规模。在此过程中,整个系统将不断改变结构架构,调整各方面关系,并不断从平衡态向非平衡态推进,真正形成耗散结构系统。如此循环往复,整个系统由此不断达到自我否定、自我更新,全面推动我国通信业的良性循环,为实现通信业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第四篇:中国医疗器械市场三大特性
中国医疗器械市场三大特性
1、医疗器械行业的渠道共用性和排他性特点
医疗器械行业具有很强的渠道共用性,当一种产品打通渠道并获得客户认可后,企业能够不断通过该渠道推荐其他产品。另一方面,医疗器械行业的渠道亦具有显著的排他性特点,先入企业较易形成渠道壁垒、挤压后进入者的渠道空间,形成强者越来越强的行业趋势。医疗器械行业渠道天然的共用性和排他性特点要求企业基于现有技术水平并以产品质量为前提,尽快进入相关的市场领域,扩充产品线、抢占市场渠道资源,为产品叠加发展奠定基础。
2、医疗器械行业的产品叠加发展特点
医疗器械产品种类繁多,单一产品的市场规模和空间有限;但医疗器械产品多为配套使用,相关产品的技术相似性和通用性较强,医疗器械企业较易基于相关技术的积累不断扩充产品线、丰富产品种类,通过已有渠道网络实现新产品的快速销售,提升收入增长点。业内知名的医疗器械企业均通过持续自主研发或收购,扩张产品线、丰富产品种类,基于渠道共用性、采用产品叠加策略提高市场集中度、支撑企业的快速发展。以通用电气医疗为例,2004至2009年,通用电气医疗完成了对Amersham、英国沃特曼集团、美国MicroCal、VersaMed、VitalSigns等公司的收购,持续扩大通用电气医疗涉及的产品领域。
3、医疗器械行业需求刚性的特性
医疗器械行业属于与人类生命健康关系密切的行业,需求刚性较强,因此行业周期性特征不明显,经济下滑趋势对行业的影响不明显,行业抗风险能力较强。在2008年金融危机导致的全球经济衰退中表现的尤为明显,在中国出口明显下降的情况下,医疗器械行业的出口仍保持快速增长。
第五篇:俄罗斯工程承包市场调查报告(定稿)
俄罗斯建筑工程承包市场
调查报告
俄罗斯索契办事处
二零零九年十一月
目 录
一、俄罗斯建筑市场基本状况
1、历史背景
2、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展开
3、住宅建设持续升温
4、建筑业的增长分布不均
5、建筑承包市场潜力大
6、在俄建筑企业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7、经济危机给俄罗斯经济带来重创
8、俄罗斯建筑市场的基本特点
9、目前的经济形势及预测
二、我国企业开拓俄工程承包市场的优势分析
1、我国政府大力支持企业“走出去”
2、工程技术逐步向世界先进水平接近
3、拥有一大批高水平的项目管理人员和成熟的管理体系
4、丰富的技术工人资源
5、中国制造的材料和工程逐渐被世界各国认可
6、“高效率”的工作机制已被认可
三、我国企业开拓俄工程承包市场的劣势分析
1、对外国工程承包公司有一定限制
2、对俄劳务输出存在着制约因素
3、建筑行业新法规的出台进一步提高了门槛
4、对当地劳动力资源的有效整合存在难度
5、竞争对手优势明显
6、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低、程序复杂
7、经济政策不稳定
8、项目资金紧缺
9、概念设计,增加了投标难度
四、建议与对策
1、积极探讨BOT等融资模式承揽工程
2、把奥运工程项目的分包做为重点
3、尝试对市场前景看好的项目审慎投资
4、尝试建立合资企业,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快速融入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