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贯彻《信访条例》构建和谐社会大全
最近,国务院颁布了新修订的《信访条例》,该条例将于2005年5月1日起施行。在传统的信访制度面临尴尬境地、社会舆论尤其是有专家对信访制度的存废提出异议的背景下,国务院及时颁布了新修订的《信访条例》,这无疑传递了革新信访制度,重新焕发信访制度的生机活力的信号,同时也从立法上进一步肯定了信访制度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这次国务院对
《信访条例》进行修订,主要突出了以下几点:一是增加了畅通信访渠道的内容,以更好地加强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及时了解社情民意并化解社会矛盾。二是增加了创新信访工作机制的内容,以提高处理信访事项的效率和效果。三是完善了切实维护信访秩序的内容,以更好地保护广大信访群众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四是增加了强化信访工作责任的内容,以促进群众反映的合法、合理问题及时得以解决。
总体上讲,与1995年条例相比,新的《信访条例》赋予了信访部门交办权、督办权,使信访部门从单纯的收发室走出,便于信访案件的监督和相关部门的及时办理;由过去的两级信访变为三级信访,加大了对相关部门的督办力度。
新修订的《信访条例》贯彻了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体现了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它的颁布实施,对于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联系、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促进各级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推进信访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规范信访秩序,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将发挥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信访条例》的颁布将为信访制度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法律条件,信访工作有望进一步加强,信访制度有望在建构和谐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
从法律意义上讲,作为公民申怨诉苦诉求公权力救济的民间路径和维权途径,信访其实是申诉、控告、检举等法律术语的俗称,信访权也就是受宪法保障的申诉、控告、检举及批评建议权的总称。通过信访向有关国家机关及领导反映问题,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遗憾的是,信访这种宪法赋予的公民权利却长期没有真正纳入法治轨道,而是成为一种官方与民间沟通和博弈的边缘化的准制度性安排,因此信访制度难免处于尴尬的运作状态。新修订的《信访条例》有望结束信访制度的这种尴尬。
俗话讲:名正言顺,名不正则言不顺。正是由于信访存在的颇为明显的制度性缺憾,某些政府官员往往有意地对信访制度进行冠冕堂皇的“误读”。在某些基层官员眼中,“上访”就等于“闹事”,视上访者为“刁民”,错误地将反映问题的上访者视为“不稳定因素”,认为上访从显性层面上讲影响地方政府的形象和当地的社会稳定,从隐性层面上讲影响自己个人的政绩和仕途,个别贪官污吏还持有害怕因上访而使自己的腐败问题暴露的阴暗心理,对上访者千方百计地采取阻挠、压制的方法,非法限制甚至剥夺公民的上访权。更有甚者,打着所谓“依法治访”的旗号,以所谓规范信访秩序的名义,动辄将公众正当的上访视为非法借机压制打击,个别地方甚至将经常上访的群众作为“严打”整治的对象。上访乃是宪法赋予公民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问题、提出批评建议的基本政治权利,阻挠、压制、剥夺公民的上访权是赤裸裸的违宪。善待信访群众应当是各级政府尤其是基层政府官员的法定义务。实际上,惟有切实畅通信访的渠道,及时妥善地解决信访中反映的问题,才能提升社会秩序的“稳定系数”,才是善待公民信访权的明智之举。对信访百般压制、对信访问题视而不见、充而不闻,无疑会直接影响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甚至可能颠覆政府为纳税人服务的公信力。
传统信访制度的出路在于制度创新,修订旧的《信访条例》只是信访制度创新的第一步。信访是关涉政府公信力的重要制度设计,信访这种传统制度也需要进行与时俱进式的制度创新。笔者建议将回避制度、评议制度和听证制度引入信访,对重大疑难信访事项可组织评议和听证。同时,建议将信访与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有机结合起来,动员有社会责任感的律师参与信访接待工作,动员律师为政府信访机构积极提供法律意见,义务为信访群众解答涉法问题,对信访群众反映的程序性法律问题引导其向有关部门投诉,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信访群众提供法律援助。实践表明,律师参与信访可以为处于弱势地位的上访者提供法律服务,提供知识和道义上的支持,可以有效提升公民信访的质量,增强信访的法理含量。“依法信访”的应有之义不止是强调上访的公民要自觉遵守有关上访的法规规章,在法治的轨道内上访,同时也强调政府有义务为上访者提供有效的法律帮助和法律支持。
信访制度的改革不宜缓行,让信访与问责亲密接触,让信访与回避亲密接触,让律师与信访亲密接触,让法官与信访亲密接触,让传统的信访制度通过制度创新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应当是信访改革的大势所趋和必由之路。
当然,这次《信访条例》的修订也存在立法程序上的缺憾,事先没有举行专门的立法听证,没有通过媒体公布条例草案的全文并征求意见,修订工作基本上是在封闭状态下进行,立法
程序缺乏公开性,没有广泛听取包括信访当事人在内的社会各界的建议和意见。另外,《信访条例》的修订还存在立法技术上的缺憾,如条例明确提出,“对重大、复杂、疑难的信访事项,可以举行听证”,但对如何界定重大、复杂、疑难,没有作具体的规定和说明,立法语言过于原则和模糊。笔者希望国务院信访主管部门在制定《信访条例》的实施办法或细则时对重大、复
杂、疑难及听证程序等作出具体的界定。
我们期待新修改的《信访条例》得到切实执行,期待信访制度为建构和谐社会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
第二篇:学习贯彻信访条例 构建和谐社会心得体会
学习贯彻信访条例 构建和谐社会心得体会
修订的《信访条例》,是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是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信访工作的重要举措。修订后的《信访条例》贯彻了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体现了坚持“以人为本”,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彰显了权利、责任、法治、秩序的理念。与旧条例相比,它增加了畅通信访渠道、创新信访工作机制,以及强化信访工作责任的内容,并完善了维护信访秩序的内容。其中,信访绩效纳入公务员考核体系、过激信访构成犯罪,将追究刑事责任等内容成为新条例的亮点。可以说,新条例的颁布实施,使信访工作在法制化、规范化的道路上又上了一个新台阶,体现了信访工作的新思想、新理念,对于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促进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及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将发挥重要作用。今年1月10日国务院颁布的《信访条例》按照既要有效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又要建立良好信访秩序,确保社会稳定的基本要求,对原《条例》进行较大修改、充实和完善。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体现了民主与法制的精神,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如何构建“社会和谐”的运行机制,是当前党执政兴国所必须认真解决的社会课题。新修订的《信访条例》通过回答“如何畅通信访渠道、如何创新工作机制、如何强化工作责任、如何维护信访秩序”等四个方面问题,形成了一套有序而比较完善的信访机制,并且成为建立和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运行机制不可或缺 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信访条例》体现了“透明、人本、服务、高效、问责、合作”等一系列新理念和创新精神。主要有以下六方面:一是允许疑难信访事项举行听证;二是建立信访问责制度;三是细化信访便民原则,有利于提升信访的效率,减轻信访人的经济成本与负担;四是明确依法保护信访人;五是首倡信访绩效纳入公务员考核体系;六是明确过激信访构成犯罪将追究刑事责任,这与刑法等法律作了衔接,在维护信访秩序上有新的突破。sO1 新修订的国务院《信访条例》已于今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信访条例》颁布、实施,是党中央和国务院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是党坚持依法治国方略、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规范信访工作、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根本要求;是畅通信访渠道、保障群众合法利益、维护社会安定稳定的需要;是信访工作法制建设向前迈进的重要标志。新修订的《信访条例》内涵丰富,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比较强,它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进行制度和机制创新,充分体现了保护信访群众的合法权益的价值取向,充分体现了维护信访秩序的重要立法目的。它的颁布对推动信访工作的法治化、规范化,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次学习,我认识到以下几点:
一、信访工作必须畅通渠道。新修订的《信访条例》自始自终都贯穿着畅通信访渠道这条主线。贯彻《信访条例》,畅通信访渠道,就必须从信息公开透明、渠道高效便民、人员诚实守信等多方面做好 工作。
二、必须维护信访秩序。一个良好的信访秩序,不仅是确保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维护信访人自身权益的需要。这次《信访条例》的修订,充分体现了既要有效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又要建立良好信访秩序、确保社会稳定的基本要求。要有效的维护上访群众的合法权益,就必须同时建立良好的信访秩序,实现维护权益与维护秩序的统一。
作为我们农业部门来说,我想信访也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其中最大的一块可能要算是面对农民的各种投诉了,如何正确处理好农民的投诉,我们要认真学习新修订的《信访条例》,依法办事。
学习贯彻信访条例 构建和谐社会心得体会
最近,国务院颁布了新修订的《信访条例》,该条例将于2005年5月1日起施行。在传统的信访制度面临尴尬境地、社会舆论尤其是有专家对信访制度的存废提出异议的背景下,国务院及时颁布了新修订的《信访条例》,这无疑传递了革新信访制度,重新焕发信访制度的生机活力的信号,同时也从立法上进一步肯定了信访制度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
这次国务院对《信访条例》进行修订,主要突出了以下几点:一是增加了畅通信访渠道的内容,以更好地加强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及时了解社情民意并化解社会矛盾。二是增加了创新信访工作机制的内容,以提高处理信访事项的效率和效果。三是完善了切实维护信访秩序的内容,以更好地保护广大信访群众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四是增加了强化信访工作责任的内容,以促进群众反映的合法、合理问题及时得以解决。
总体上讲,与1995年条例相比,新的《信访条例》赋予了信访部门交办权、督办权,使信访部门从单纯的收发室走出,便于信访案件的监督和相关部门的及时办理;由过去的两级信访变为三级信访,加大了对相关部门的督办力度。
新修订的《信访条例》贯彻了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体现了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它的颁布实施,对于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联系、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促进各级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推进信访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规范 信访秩序,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将发挥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信访条例》的颁布将为信访制度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法律条件,信访工作有望进一步加强,信访制度有望在建构和谐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
从法律意义上讲,作为公民申怨诉苦诉求公权力救济的民间路径和维权途径,信访其实是申诉、控告、检举等法律术语的俗称,信访权也就是受宪法保障的申诉、控告、检举及批评建议权的总称。通过信访向有关国家机关及领导反映问题,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遗憾的是,信访这种宪法赋予的公民权利却长期没有真正纳入法治轨道,而是成为一种官方与民间沟通和博弈的边缘化的准制度性安排,因此信访制度难免处于尴尬的运作状态。新修订的《信访条例》有望结束信访制度的这种尴尬。
俗话讲:名正言顺,名不正则言不顺。正是由于信访存在的颇为明显的制度性缺憾,某些政府官员往往有意地对信访制度进行冠冕堂皇的“误读”。在某些基层官员眼中,“上访”就等于“闹事”,视上访者为“刁民”,错误地将反映问题的上访者视为“不稳定因素”,认为上访从显性层面上讲影响地方政府的形象和当地的社会稳定,从隐性层面上讲影响自己个人的政绩和仕途,个别贪官污吏还持有害怕因上访而使自己的腐败问题暴露的阴暗心理,对上访者千方百计地采取阻挠、压制的方法,非法限制甚至剥夺公民的上访权。更有甚者,打着所谓“依法治访”的旗号,以所谓规范信访秩序的名义,动辄将公众正当的上访视为非法借机压制打击,个别地方甚至将经常上访的群众作为“严打”整治的对象。上访乃是宪法赋予公民向政府有关部门 反映问题、提出批评建议的基本政治权利,阻挠、压制、剥夺公民的上访权是赤裸裸的违宪。善待信访群众应当是各级政府尤其是基层政府官员的法定义务。实际上,惟有切实畅通信访的渠道,及时妥善地解决信访中反映的问题,才能提升社会秩序的“稳定系数”,才是善待公民信访权的明智之举。对信访百般压制、对信访问题视而不见、充而不闻,无疑会直接影响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甚至可能颠覆政府为纳税人服务的公信力。
传统信访制度的出路在于制度创新,修订旧的《信访条例》只是信访制度创新的第一步。信访是关涉政府公信力的重要制度设计,信访这种传统制度也需要进行与时俱进式的制度创新。笔者建议将回避制度、评议制度和听证制度引入信访,对重大疑难信访事项可组织评议和听证。同时,建议将信访与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有机结合起来,动员有社会责任感的律师参与信访接待工作,动员律师为政府信访机构积极提供法律意见,义务为信访群众解答涉法问题,对信访群众反映的程序性法律问题引导其向有关部门投诉,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信访群众提供法律援助。实践表明,律师参与信访可以为处于弱势地位的上访者提供法律服务,提供知识和道义上的支持,可以有效提升公民信访的质量,增强信访的法理含量。“依法信访”的应有之义不止是强调上访的公民要自觉遵守有关上访的法规规章,在法治的轨道内上访,同时也强调政府有义务为上访者提供有效的法律帮助和法律支持。
信访制度的改革不宜缓行,让信访与问责亲密接触,让信访与回 避亲密接触,让律师与信访亲密接触,让法官与信访亲密接触,让传统的信访制度通过制度创新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应当是信访改革的大势所趋和必由之路。
当然,这次《信访条例》的修订也存在立法程序上的缺憾,事先没有举行专门的立法听证,没有通过媒体公布条例草案的全文并征求意见,修订工作基本上是在封闭状态下进行,立法程序缺乏公开性,没有广泛听取包括信访当事人在内的社会各界的建议和意见。另外,《信访条例》的修订还存在立法技术上的缺憾,如条例明确提出,“对重大、复杂、疑难的信访事项,可以举行听证”,但对如何界定重大、复杂、疑难,没有作具体的规定和说明,立法语言过于原则和模糊。笔者希望国务院信访主管部门在制定《信访条例》的实施办法或细则时对重大、复杂、疑难及听证程序等作出具体的界定。通过本次学习,我认识到以下几点:
一、必须维护信访秩序。一个良好的信访秩序,不仅是确保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维护信访人自身权益的需要。这次《信访条例》的修订,充分体现了既要有效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又要建立良好信访秩序、确保社会稳定的基本要求。要有效的维护上访群众的合法权益,就必须同时建立良好的信访秩序,实现维护权益与维护秩序的统一。
二、信访工作必须畅通渠道。新修订的《信访条例》自始自终都贯穿着畅通信访渠道这条主线。贯彻《信访条例》,畅通信访渠道,就必须从信息公开透明、渠道高效便民、人员诚实守信等多方面做好 工作。
作为我们乡镇部门来说,我想信访也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其中最大的一块可能要算是面对人民群众的各种投诉了,如何正确处理好人民群众的投诉,我们要认真学习新修订的《信访条例》,依法办事。
第三篇:浅论保护信访举报人与构建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权利得到尊重和保障的社会。然而,现实生活中,一些地方时有发生信访举报人因举报违法违纪行为遭受打击报复的现象。公民信访举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人为地激化了社会矛盾,重复访、越级访、多头举报等问题成为社会的热点、难点问题,增添了社会不稳定、不和谐的因素。因此,保障公民行使反映权、建议权、投诉权,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紧迫的基础性工程。笔者结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学习和从事纪检监察信访举报管理工作多年的实践,对我国保护公民举报权利方面存在的问题,从信访举报人与和谐社会的关系角度谈几点认识。
一、对信访举报人遭受打击报复的情形和原因的分析
(一)当前信访举报人遭受打击报复的主要情形目前,信访举报虽已成为我国纪检监察等机关查办案件线索的重要来源。可是,信访举报人权益得不到保障,遭受打击报复的事件却屡屡发生。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一是对举报人进行人身伤害。一些犯有重罪、涉案金额巨大,一旦被查实将被处以重刑的被举报人,通常总是利用权力或金钱指使他人殴打、伤害,甚至残害、杀害举报人。有的还会伤害举报人的亲友。二是对举报人进行诬告陷害。有的被举报人冒用他人姓名或匿名,向有关机关反映子虚乌有的事情,企图混淆是非,转移视线,分散调查机关的力量,隐盖自己的违纪违法事实;有的栽赃陷害举报人,滥用司法权,使举报人含冤入狱。三是对举报人进行辱骂诽谤或排挤孤立。当举报人对所属单位违纪违法行为举报时,或对举报人随意辱骂、诽谤,或唆使众人对举报人进行感情孤立和歧视;对实名举报者或假想举报人进行刁难、压制,影响举报人正常的年终考核、职务和工资晋升等。
(二)信访举报人遭受打击报复的主要情形产生的原因当前,打击报复举报人的行为时有发生,且有愈演愈烈趋势,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法律制度不完善。这是信访举报人遭受打击报复的主要原因。虽然我国在保护举报人方面已有相关的法律和规定,如中央纪委、监察部《关于保护检举控告人的规定》第十条做出禁止打击报复的规定;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保护公民举报权利的规定》也有类似规定;《刑法》第二百五十四条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实行报复陷害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但上述规定和法律条文在实践中可操作性不强。一是没有明确界定“打击报复行为”的含义。二是对被打击报复的对象规定范围过窄。除了中央纪委、监察部《关于保护检举控告人的规定》第十条明确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借口和手段打击报复检举、控告人及其亲属或假想检举、控告人”外,其他法律法规都只是把被打击报复的对象局限于举报人本人,因而存在着保护举报人合法权利的盲点。三是法律法规条款都只表明党和政府严禁、严惩打击报复行为的立场和态度,而没有相应的可操作性和强制性的细则。比如《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控告申诉工作条例》中第四十条的第六款规定“因进行检举、控告、申诉,其合法权利受到威胁或侵害时,检举、控告、申诉人有权要求受理机关给予保护”,但没有规定检举、控告、举报人都有什么样的合法权利等等;现行《刑法》第二百五十四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权利,假公济私,对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实行报复陷害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2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刑法的上述规定存在着过于原则、可操作性较差、适用范围较窄等诸多立法缺憾,造成对打击报复行为难以认定、难以进行惩处,信访举报人合法权利难以得到保护。第二,对打击报复行为查处不力。这是信访举报人遭受打击报复的重要原因。具体体现在:一是有关部门只重视对信访举报人受到严重的人身伤害行为进行立案查处,而对信访举报人受压制、刁难等行为缺乏有效查处。二是因被举报人大多数是有权有势的在职领导干部,并且往往和黑恶势力有勾结,相关职能部门对打击报复行为进行查处时,要么无法可依,要么受到当权腐败官员的干扰,要么因为调查难度大而无法进一步查实,总之,难于实现对信访举报人合法权利的保护。三是受理机关由于注重对举报线索的利用,导致在利用举报线索查处案件和保护信访举报人合法权利这两个问题上出现了错位和缺位,对于重要案件都争着调查,对于打击报复行为案件都不愿受理,没有履行保护好信访举报人的职责。第三,越级信访和多头举报。这是信访举报人遭受打击报复的诱因。各级党委和政府及其有关职能部门是依据“分级负责,归口处理”原则处理信访件的,由于信访举报人对此不了解,或者怕举报的问题得不到重视和解决,往往越级信访或多头举报。
第四篇:如何构建和谐社会
如何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是各方面利益关系不断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是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的社会,是稳定有序的社会。政通人和、社会和谐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心愿。对于我们党来说,就是要通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不断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和社会动员力,实现党的执政任务,让人民群众满意。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许多国家的发展进程表明,人均GDP在1000美元到3000美元之间的发展阶段,往往既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黄金期,也是矛盾凸显期。去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突破1000美元,正在向人均3000美元的新目标跨越。同时,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也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社会利益关系更为复杂,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果政策把握得当,就能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顺利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反之,就会出现经济社会发展脱节,导致社会差距扩大,社会矛盾加剧,经济社会发展徘徊不前,甚至出现社会动荡和倒退。为了创造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有利环境和条件,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保持社会的安定团结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必须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的必然要求。我们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工人阶级队伍不断扩大,素质不断提高。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始终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同时,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也是我们党执政必须团结和依靠的重要力量。为了不断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并把新的社会阶层团结和凝聚在党的周围,扩大党执政的群众基础,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广泛的力量支持,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必须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即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经过这个阶段的建设,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并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也是我们党把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调动起来,共同为完成党的执政目标和执政任务而奋斗的现实要求。
第五篇:构建和谐社会(本站推荐)
1.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必要性
长期以来,我们极力强调发展的重要性,并先后提出“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等口号。可是在强调发展的同时,没有能够全面、准确地把握“发展”的科学内涵,只是把发展简单地等同于经济发展、甚至等同于GDP的增长。在这种片面发展观的指导下,长期实行高投入推动和维持的速度型增长路线,使得我国经济在高速增长的背后,付出了极高的增长成本。结果导致在经济发展的实践中,出现了各种偏差,并逐步积累和暴露出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而这些问题决定了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性:
第一,收入分配失衡导致的贫富差距扩大化,以及由此而带来的贫富阶层之间的冲突。第二,劳动关系失衡导致的强资本弱劳工格局,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劳资之间的利益冲突。毋需讳言,改革开放以来,为了解决我国资金短缺的局面并促使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我们对投资者给予了多方面的保护,这种保护迅速提升了资本所有者的地位,而劳动者的地位却在不同程度地下降,在全球性的强资本弱劳工格局背景下,我国的劳动关系在过三十年尤其是近十年间发生了重大变化,劳动关系已经处于不和谐状态,劳资之间的冲突正在日益显性化。第三,城乡发展失衡导致的城乡差距扩大化,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城乡之间的冲突。城乡之间的差距不是短期内形成的,也不是短期内可以解决的,这种差距因农民工的出现以及由此带来的城乡融洽而显得更加明显。“三农”问题的突出,表明了城乡之间的发展确实处于不协调与不和谐状态,其妨碍的当然不仅仅是乡村的发展,而且必然是包括城市在内的整个中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第四,地区发展失衡导致的地区差距扩大化,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地区之间的冲突。上一届政府推进西部大开发,近两年来国家又开始着重关注东北地区的发展,2004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了“中部崛起”的概念,这是基于地区发展的失衡或者不和谐而做出的调整努力,它一方面表明了地区差距的客观存在,另一方面也表明了这种差距及其带来的不和谐急切需要调整,这是国家发展大局的需要。
第五,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展失衡导致的价值观扭曲,以及由此而带来的道德滑坡。如官德、医德、师德的下滑已经成为公众议论的焦点,慈善公益事业的发展严重滞后,先富起来的群体形象急切需要改善,等等。这些现象表明了在物质文明日益发展并进入繁荣阶段后,精神文明或者与时俱进的新道德、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却未能够跟上时代步伐,两者亦是处于一种不和谐状态。换言之,新时期的伦理道德与价值取向并未随着物质文明的快速发展而同步进步。
以上五个问题便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性。
(2)重要性
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
第一,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任务来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我们的任务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三大任务”。“三大建设”要形成一个什么样的社会状态呢?这就是四中全会所提出来的“要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的局面”,即和谐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大建设”的任务再加一个和谐社会建设任务。
第二,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来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邓小平同志借用了中国古代思想家老子的“小康”提法,提出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邓小平同志赋予“小康”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全面建设小康,就要实现胡锦涛同志提出的“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三,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要求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础是变化,一些人的利益满足了,一些人的利益得不到满足,社会处于激烈的变动之中,不稳定、不和谐的问题很多。在社会变动过程中,如果处理不好,会影响政权的安危。对于在现代化进程中达到人均GDP1000至3000美元的国家的执政党来说,如何处理好社会稳定与和谐,至关重要。
以上便是构建和谐社会必要性与重要性。
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可以从五个方面讨论,一是个人自身的和谐,二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三是社会各系统、各阶层之间的和谐,四是个人、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五是整个国家与外部世界的和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是思想道德体系和先进文化建设,这都与和谐分不开。在新的历史时期,承接和弘扬中国自古所崇尚的和为贵、和谐为美的和谐社会理想,建设各阶层人民和睦相处、和谐共治的和谐社会,正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所追求的目标。
3.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究竟应该怎么做
第一,维护社会稳定是社会建设的根本前提
社会稳定是社会良性运行的前提条件。一个和谐的社会,首先应该是一个安定有序的社会。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社会稳 定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是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当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社会大局总体是稳 定的。但是,由于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空前的社会变革也积累了一些影响社会稳定与和谐的因素,需要我们采取对策,加以妥善解决。胡锦涛同志在党 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的报告中强调:“必须抓住农村稳定这个大局,完善农村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证农民安居乐业,为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打下坚实基 础。”由此可见,要大力加强社会建设,就必须把维护社会稳定作为首要任务来抓;只有把社会上不安定的因素一个一个解决了,才能营造社会和谐的大氛围,夯实 社会建设的基础。
第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建设的基本价值理念
改善民生是社会建 设的重中之重,“民生”是与“国计”密不可分的。民生问题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直接影响到改革发展全局。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 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从一度濒于崩溃的边缘发展到总量跃至世界第四、进出口总额位居世界第三,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农村贫困人口从 两亿五千多万减少到两千多万”,但是,“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当前,“上学难”、“就业难”、“养老难”、“看病难”、“购房难”等呼声不绝于耳。这就说明,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党和政府在解决民生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绩,但是要解决 的问题还很多,要完成的任务还很艰巨。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就是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
第三,推进社会体制改革,着力实现“五有”目标
“社会体制”是政府社会职能、社会政策、社会治理、社会保障、社会服务、民间组织、非营利组织等社会子系统的构成方式和运作状态。早在2007年10月,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强调,社会建设的目标就是努力实现“五 有”:第一是,通过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实现“学有所教”。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实现全体社会成员“学有所教”,就必须加快推进教育体制改革。第二是,要通过推进劳动就业与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实现“劳有所得”。就业是民生之本,收入分配不仅与全体社会成员的“劳有所得”息息相关,而且也直接关系到社会公平正义。第三是,要通过推进养老保障体制改革,实现“老有所养”。社会保障是社会安
定的重要保证。我国目前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促进企业、机关、事业单位 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题中应有之义。第四是,要通过推进基本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实现“病有所医”。健康是人 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基本医疗卫生体制是社会体制的一个重要方面。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 品供应保障体系,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这都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所必须的。第五是,要通过推进住房制度改革,实现“住有所居”。住 房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生活安定,因而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健全廉租住房制度,加快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总之,要从根本上改善“五难”等民生问题,就必 须从根本上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同时,也只有将社会体制改革作为社会建设的关键环节来抓,才能真正实现“五有”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