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李江重视改善民生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重视改善民生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2010-05-16 07:42:00 来源: 云南日报网(云南)跟贴 0 条 手机看新闻
本报讯(记者李绍明)省委常委、副省长李江近日在保山市、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调研时强调,要重视改善民生,认真抓好各项政策的落实,使人民群众得到真正的实惠,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5月10日至14日,李江到保山市隆阳区、施甸县、龙陵县和德宏州潞西市、瑞丽市、陇川县进行调研,对保山市、德宏州就业、新农保试点、政府自身建设,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
在保山市水长工业园区,李江指出,要把加快经济发展作为扩大就业的重要基础。要抓住“桥头堡”建设的机遇,始终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的路子。通过产业培育和经济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实现经济发展与促进就业良性互动,使农村富余劳动力能够就近就地转移就业。要加强培训,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力度,使农村劳动力由一产向二产、三产转移,增加农民收入。
在陇川县章凤制药厂,李江指出,“桥头堡”建设为章凤制药厂这样的外向型企业带来了“二次创业”、再创辉煌的机遇,企业要发挥口岸优势,努力打造成为“云药”走出去的一面旗帜。她要求各级政府要抓住国家和我省促进就业有关政策延长一年的机遇,继续抓好国家去年出台的就业政策和省政府相关文件等各项政策的贯彻落实。
在施甸县、潞西市调研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时,李江强调,要继续深入细致做好宣传发动工作,让农民群众准确把握政策、明白政策,算好参保缴费与获益这笔账,自觉踊跃参保;要完善工作机制,加大工作力度,强化经办服务,切实提高参保率,使农民早参保多受益。到5月底参保率必须达到50%以上;要确保新农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让参保群众年满60周岁就能按月领取养老金,体会到党和政府的温暖;要管理好养老保险基金,确保基金安全;要积极探索、总结试点工作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为扩大试点积累经验,作出示范。
在德宏州和潞西市政务服务中心调研时,李江强调,效能政府四项制度是今年我省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具体行动,各级政府、各部门要扎扎实实抓好效能政府四项制度的实施,切实抓出成效,努力提高政府的执行力、公信力。
第二篇:让老干部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让老干部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老干部吃苦在前奉献在前,他们风里来雨里去,为新农村建设立下过汗马功劳,我们千瓦不能忘记他们。”这是锡山区东港镇全体镇村干部的一致共识。为让老干部们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欢度幸福的晚年生活,多年来该镇已把“关爱老干部,为老干部多办实事、好事“摆上了敬老工作的议事日程。
“老干部之家”设施一流
为让全镇50多位离退休老干部有一个品茗、休闲、健身的活动场所,东港镇党委政府早在2004年倂镇后,就毅然出资200多万元建成“老干部活动中心”。优美的环境,设施齐全宽敞高大的各类活动室、展厅、门球场等,令老干部们高兴而来,满意而归。为方便东湖塘社区20多位离退休老干部就地开展活动,该镇党委政府又于去年从原东湖塘镇机关大院内辟出一幢250平方米大的何阳雅楼,经重新装潢后一片亮丽、满目生辉。大楼内阅览室、电视室、弈棋室、健身室齐全,空调、彩电、书橱报架、新桌椅、沙发、茶具应有尽有。室外花木葱茏,四季飘香。老干部们每天相聚在环境优雅、空气清新如园林一般的“老干部之家”,心情均感到格外温暖舒畅。
给“兵头将尾”加“薪”
东湖村有16名镇管干部,他们曾分别担任过大队党支部书记、大队长、会计等职务,俗称“三定员”,是农村基层干部中的“兵头将尾”。这些老干部为大办农业、发展乡镇企业穿过草鞋吃过苦作过贡献,但因年岁大没有搭上“社保”这辆老有所养的“温暖车”。现在这些“老前辈”都享受镇政府按月发给他们的退休保养金,但标准较低,尚难提高和改善一对老夫妻的日常生活。东湖村两委领导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们将心比心,以关心、尊重、爱护老干部为宗旨,毅然决定为镇管老干部加“薪”,由村委向他们每人每月发放200元生活补贴。自2007年9月始发至今,三年多来从未间断。此善举令全村老干部及其家属起身夸赞。
连续九年向“三老”送红包
“街道宽敞亮丽,商厦鳞次栉比,公园百花争艳,工厂林立园区……”这是黄土塘村近几年来取得巨大变化的真实写照。可喜的是随着村级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该村没有忘记曾经吃苦耐劳作出过贡献的“三老”,即60岁以上的老队长、老党员、老干部(原大队定员非定员干部)。为表达对“老功臣”的敬重关爱,每年年终,村委便向他们发放“尊老红包”,自2002年首发以来从未间断。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九年来向“三老”馈赠尊老红包的人数、标准也在逐年增长、提高,从开始时的85人每人发500元,至今年已增加到216人,每人发1000.今年尤其还对已满50年党龄的13位老共产党员,每人加发尊老金500元。当年作出贡献,今日常添温暖。“三老”们对村里推出的敬老爱老助老好举措,均翘指赞赏,由衷感谢。
彬忠
第三篇:2014中考专题保障改善民生 共享繁荣成果
专题4 保障改善民生 共享繁荣成果
1.财政投入改善民生国家统计局住户调查办公室主任王萍萍表示,政府重视民生改善,从稳定增长、扩大就业、完善社保等多方面保障和增加居民收入。一方面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另一方面采取多项措施缓解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经营困难的局面。
2.政策信号清晰可见保障基本促进公平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建立健全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
1、你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为什么取得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其他原因: 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②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④坚持改革开放,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动力和活力; ⑤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⑥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全国各族人民的艰苦奋斗;
2、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的什么原则?
体现了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根本原则;
3、当前,突出的民生问题有哪些?
答:示例:①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②就业难、上学难、物价上涨、交通拥堵、房价过高、环境污染、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收入差距过大等。
4、上述问题,体现了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是什么?主要矛盾是什么?
(1)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由:从总体上看: ①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
②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③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
(2)现阶段社会的 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5、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什么?为什么?
答:根本途径: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因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6、党和国家注重民生问题,体现了思想品德课所学的哪些观点?
答:①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②党和政府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③党和政府致力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④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让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繁荣的成果“
⑤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等
7、党和国家不仅要通过发展经济把“蛋糕’做大,也要通过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把“蛋糕”分好。请
你阐述这段话所包含的思想品德课的基本观点.
做大:①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分好:②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③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让全国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④党和政府致力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8、举例说明我国正在解决民生问题,努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1)完善分配制度,调节收入分配(2)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扩大就业;鼓励自主创业
(3)建立和完善城镇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4)解决教育、医疗、卫生、住房和文化方面的问题
(5)重视三农问题,减免农业税,(6)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缩小城乡差距等;
9、“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社会更加公平、更加和谐”,我们国家应采取哪些有力措施?答:①经济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幸福);坚持和完善分配制度,确保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公平)。
②政治上: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尊严);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公正)。
③文化上: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先进文化;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④生态方面:坚持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⑤社会方面: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解决医疗、住房、教育等事关百姓生活质量的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链接:关注食品安全问题】
1.如何解决我国的食品质量安全问题?
答:①企业和经营者:要提高思想道德素质,遵守职业道德;诚实守信,依法经营,通过提高管理水平、提高质量来提高产品竞争力。
②消费者:增强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适当合理消费;
掌握有关消费的知识,如商品、市场等方面的知识;
掌握有关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知识,并且自觉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
③政府:加强对食品行业的监督和管理;发挥民众的监督作用,鼓励民众举报违法行为;
2.当侵权行为发生时,消费者的维权途径?
①与经营者协商和解;②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③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
④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⑤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四篇:坚持共享发展 持续改善民生
坚持共享发展 持续改善民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治
国理政新思想新实践)
张来明
《 人民日报 》(2016年09月29日
07 版)
保障和改善民生不仅关系改革发展稳定,而且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我们党领导人民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都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习近平同志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十三五”时期这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我们要坚持共享发展,进一步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
“十三五”时期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新起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从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医疗、教育、收入分配、社会保障、住房、食品药品安全、环境保护等现实问题入手,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就业保持总体稳定,居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均等化程度显著提高,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改革发展成果正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同时也应看到,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系统、艰巨、复杂的工程。正如习近平同志所指出的,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十三五”时期就是这样的新起点。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未来5年是我们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的关键时期,也是促进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的重要时期。为此,党的十 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进一步确立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出“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这一新的目标要求,并就“坚持共享发展,着力增进人民福祉”作出战略部署;“十三五”规划纲要对今后5年我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作出了系统安排,明确指出:提高民生保障水平,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习近平同志指出,抓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抓住最需要关心的人群,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锲而不舍向前走。在新起点上保障和改善民生,应抓住以下几个重点。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其重点在农村地区。习近平同志指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实现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目标,必须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举全国之力抓好扶贫开发工作。一是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按照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的要求,提高扶贫实效。二是支持贫困地区加快发展,把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作为脱贫攻坚重点,持续加大对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扶贫投入力度,增强贫困地区的造血能力。三是完善扶贫脱贫扶持政策,健全扶贫工作机制,创新各类扶贫模式及其考评体系,为脱贫攻坚提供强有力的制度支撑。
提高教育质量。教育关乎千家万户,关系每个人的发展和未来。提高教育质量,就是“努力让每个孩子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努力让13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获得发展自身、奉献社会、造福人民的能力”。“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了“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年限明显增加”的目标。实现这一目标,应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城乡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发展学前教育、鼓励普惠性幼儿园发展、办好特殊教育,提高贫困地区基础教育质量;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率先为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除普通高中学杂费,完善资助方式,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优化教育结构体系,提高高校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使若干高校和一批学科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和人才培养机制,鼓励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加快落实并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和教育教学改革。
实现比较充分和高质量的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要实现就业比较充分的目标,就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着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完善创业扶持政策,鼓励以创业带就业,建立面向每个人的创业服务平台。统筹人力资源市场,打破城乡、地区、行业分割,消除身份和性别歧视,维护劳动者平等就业权利。做好高校毕业生和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工作,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和创业引领计划,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健全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到基层就业的激励政策。提高公共就业创业服务能力,完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完善就业失业统计指标体系,健全失业监测预警机制;提高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信息化水平,推进各类就业信息开放共享。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缩小收入差距。收入是民生之源。收入差距拉大,不利于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收入差距缩小和中等收入人口比重上升的目标。从总体上看,必须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规范初次分配,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调整优化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为此,应完善初次分配制度,健全科学的工资水平决定机制、正常增长机制、支付保障机制,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完善最低工资增长机制;完善市场评价要素贡献并按贡献分配的机制,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健全再分配调节机制,实行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的政策,明显增加低收入劳动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加快建立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完善鼓励回馈社会、扶贫济困的税收政策;健全针对困难群体的动态社会保障兜底机制;增加财政的民生支出,把公共资源出让收益更多用于民生保障,逐步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的比例。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规范隐性收入,遏制以权力、行政垄断等非市场因素获取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是解决民生问题的坚强后盾。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应完善社会保险体系,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基本实现法定人员全覆盖;坚持精算平衡,完善筹资机制,分清政府、企业、个人等的责任;完善统账结合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构建包括职业年金、企业年金和商业保险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实现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完善职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制度,健全参保缴费激励约束机制,建立基本养老金合理调整机制。统筹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强化政策衔接,推进制度整合,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支持社会福利和 4 慈善事业发展,健全以扶老、助残、爱幼、济困为重点的社会福利制度,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开展社会救济和社会互助、志愿服务活动。
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健康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习近平同志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了人民“健康素质明显提高”的目标,要求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中央政治局今年8月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应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动力。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行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推进医药分开,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全面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坚持公益属性,破除逐利机制,建立符合医疗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健全药品供应保障机制。健全全民医疗保障体系,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健全重特大疾病救助和疾病应急救助制度;改革医保管理和支付方式,合理控制医疗费用,实现医保基金可持续平衡。调整优化健康服务体系,强化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十三五”规划纲要指出,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加强顶层设计,构建以人口战略、生育政策、就业制度、养老服务、社保体系、健康保障、人才培养、环境支持、社会参与等为支撑的人口老龄化应对体系。为此,应弘扬敬老、养老、助老的社会风尚,建设以居家为基础、以社区为依托、以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同时,促进人口均衡发展,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提高生殖健康、妇幼保健、托幼等公共服务水平,做好优生优育的全程服务,注重家庭发展,促进人口均衡发展;综合应对劳动年龄人口下降,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加强老年人力资源开发,提高大龄劳动力就业能力。
实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良性循环
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的关系。一方面,经济发展是前提,是一切发展的物质基础,改善民生必须建立在稳固的经济基础和现实的国家财力之上。这意味着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从客观条件出发,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通过一件事情一件事情办来逐步实现,而不能脱离经济发展水平“开空头支票”、设定过高的福利目标。另一方面,民生改善是经济发展的“指南针”,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和价值所在。如果经济发展不能回应人民期待,不能让群众得到实际利益,就会失去意义。必须通过各种制度安排保障人民群众各方面权益,保障劳动者参与发展过程、分享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还应认识到,只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的关系,改善民生就不仅不会妨碍经济发展,而且会促进经济更好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持续不断地改善民生,既能有效解除老百姓的后顾之忧、调动人们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又能增强人们的消费能力、释放人们的消费潜力进而拉动内需,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在根本上促进经济发展。因此,我们既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夯实改善民生的物质基础,又要通过改善人民生活、扩大消费需求,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内生动力,努力实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良性循环。
(作者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第五篇:专题一关注民生共享发展成果
专题一:关注民生共享发展成果
【热点材料】
材料一: “上学买书不交费,住校还补生活费;独生子女双女户,人到六十有补助。”山西省壶关县小逢善村农民对惠民政策有着这样的切身感受。近年来,党和政府关心百姓冷暖,关注民生事业,一系列好政策让百姓如沐春风。
材料二:十七大报告: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和谐社会要靠全社会共同建设。我们要紧紧依靠人民,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形成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考点链接】
1.当前社会生活中面临的民生问题
☆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
(1)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成为老百姓的“新三座大山”
(2)挑战民生问题的一些典型事件,如:①“红心鸭蛋事件” “福寿螺事件”“齐二药造假案” “欣弗事件”②药品监管漏洞:国家药监局原司长郝和平受贿案③国家药监局原局长郑筱萸案④甘肃徽县血铅污染事件、湖南省岳阳县发生饮用水源砷含量超标事件 ⑤长江污染事件、黄河兰州段水污染事件⑥2006年安全事故频发 ⑦海社保基金大案——陈良宇——邱晓华
2.政府解决民生问题的政策和措施:
★教育方面:从“两免一补”政策——06西部免费——07全国农村免费——08全国城乡免费、修订《义务教育法》
★“三农”方面:从免收农业税——几个“中央一号文件”直指新农村建设,林权制度改革 ★收入分配方面:从将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由800元提高到1600元、颁布实施《公务员法》,出台《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意见》
★住房方面:出台“国六条”,抑制房价上涨过快,建立廉租房制度、严惩腐败,打击商业贿赂、2007年3月25日,《就业促进法》(草案)向社会全文公布,广泛征求意见
3.2007年政府对民生问题的解决采取了哪些有效的措施?
(1)全国财政安排农村义务教育经费2235亿元,比去年增加395亿元。(2)加快农村安全饮水设施建设,今年再解决3200万人的安全饮水。(3)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今年全免,农村1.5亿名中小学生家庭普遍减负。农村贫困家庭学生继续享受免费教科书和补助寄宿生活费。(4)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健全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5)2007年,中央财政安排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支出30亿元,在全国范围建立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6)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将扩大到全国80%以上县(市、区)。(7)继续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加强学校和娱乐场所的安全防范。(8)2007年,建设部要求所有城市和县城镇都建立廉租住房制度,抑制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
4.民生问题与社会公平、和谐社会的关系
(1)和谐社会是追求公平正义的社会,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建设和谐社会必须大力促进社会公平;(2)民生问题突现社会生活中的不公平现象,解决民生问题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实现社会和谐。
5.解决民生问题的意义
(1)有利于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2)有利于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发展;(3)有利于促进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稳定;(4)有利于建设和谐社会;(5)也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6.政府解决民生问题体现了教材哪些观点
(1)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2)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让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3)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4)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关系;维护公平正义有利于社会稳定。
7.依据你所学知识,你认为政府解决民生问题,总体上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
(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2)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进一步深化改革。(3)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和制度。(4)坚持党的领导,提高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觉悟和法律意识,增强亲民、爱民意识。(5)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力,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8.感受“皇恩浩荡”,沐浴政府阳光,你有何打算?
(1)珍惜来之不易的受教育机会,自觉履行受教育有义务,努力学习,报效祖国。(2)树立远大理想,肩负中华民族振兴的历史使命。
9.十七大报告中解决民生问题的重大政策是什么?
(一)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二)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三)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四)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五)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六)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专题练习】
1.2007年国家安排农村义务教育经费2235亿元,比去年增加395亿元,要在全国农村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继续对农村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活费。这体现了:①我国公民的自由和权利具有平等性②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 ③我国公民的自由和权利具有真实性 ④国家提供物质保障确保公民受教育权的实现()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2.2006年3月14日,温家宝评价自己就任总理三年期间的工作时说:“我最觉得痛心的问题是在我这三年的工作中,还没能够把人民最关心的医疗、上学、住房、安全等各方面问题解决得更好。”拳拳之心表明()
A.我国已经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B.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没有得到提高
C.我国人民的温饱问题还没有解决D.我国政府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3.我们要最大限度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让改革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这体现了()
A.我国公民的共同理想B.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
C.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D.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4.2007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的县(市、区)要扩大到80%左右,中央财政对参加合作医疗农民的补助标准在原来每人每年10元的基础上再增加10元。这表明()
A.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优越性B.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中占主体地位
C.市场经济具有生机和活力D.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坚持按劳分配原则
5.当前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是()
A.发展B.计划生育C.按劳分配D.对外开放
6.今年“两会”期间,一位人大代表说:“就业是民生之本,就学是民生之基,就医是民生
之急。”在我国现阶段,要解决这位代表所说的“民本”、“民基”、“民急”最根本的途径是坚持()
A.艰苦奋斗B.以人为本C.改革开放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7.2007年3月5日,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北京开幕,温家宝总理作了《政府工作报告》。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六大民生新亮点为人们称道所关注:亮点一:从5200万到1.5亿,全国农村中小学生受益“全免”政策;亮点二:从探索到全面推开,农村人也能像城里人一样享受低保;亮点三:从40%到80%,农民将享有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亮点四:从调整住房结构到更加重视廉租房建设,确保困难群众居有其所;亮点五:从研究到重点推进,农民工医疗保障受重视;亮点六:从收费到免费,师范教育给贫困孩子多了一个光明选择。
(1)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2)党和政府为什么高度重视民生问题?
(3)假如你是一名人大代表。请就教育问题提出你的合理化建议。
(4)青少年在关注民生问题中应该怎么做?
8.关注民生,共建共享
新闻点击
2008年3月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温家宝总理代表国务院作《政府工作报告》,并交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3月18日,大会审议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
相关链接
春天再次来临,“两会”的民生春风吹绿大地,政府的“民生礼包”温暖了十三亿人心。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一项项举措直接惠及普通百姓的衣食住行,预算中的一组组数据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息息相关。
思想品德课上老师展示了上面的两段材料,小刚看完材料后提出了两个问题,请你帮助回答。
(1)《政府工作报告》为什么要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
(2)我国政府为什么要关注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等问题?老师也提出了两个问题,请你予以解答。
(3)你的身边还存在着哪些亟待解决的民生问题?请列举两例。
(4)请你说说解决民生问题的途径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