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飞聊校园信息发布平台
作品设计的目的:
目的有两个:
1、改变当代大学生普遍迷茫与颓废现状,让大学生充分利用好身边的资源,使大学生活真正充实起来。
2、创建全新的、最直接、最快捷的大学生信息共享平台。作品设计的基本思路:
团队将校内外有价值的信息(如讲座、活动、展览、比赛、实习、兼职等等信息)进行收集、整理、筛选、归类,做成简短的语句(含时间、地点、事情),借助飞信软件,根据用户的具体需求将信息发送到用户手机上进行个性化的服务(个性化服务包含发信息给用户时使用昵称、用户自主选择所需信息编号并将其进行排序、根据用户选定时间发送信息、特殊情况温馨提醒等等)。
同时,团队将所发布的信息的详细内容介绍(含图片、简介、扩充资料、来源等等)发上团队的网站,通过这样,让大学生第一时间了解到身边要发生的事。另外,让用户参与到信息的互相交流中来,用户可将参加完活动的反馈信息、本学院举办活动的信息、丢失物品的信息、对服务的意见等等与团队进行沟通、反馈,团队针对性、选择性地将此类信息进行发布,以此构成一个大学生全新的信息共享平台。
获奖作品创新点:
创新点:
说明:团队坚信,创新不应局限于技术与实物。技术上的创新是基础,但应用才是最终目的,团队的模式是一种大胆的尝试,是一种服务模式上的创新,是一种有用的创新,创新点如下:
1、从信息获取渠道看:不是所有大学生都拥有电脑,但几乎所有的当代大学生都拥有一部手机,通过手机接收信息是最直接、最快捷的获取信息的方式;
2、从信息的价值方面看:所提供的信息是即将发生在大学生身边的最有价值的信息,与大学生切身利益及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容易受到大学生群体的欢迎;
提供的信息分6种(包括但不局限于这六种)
1、本校信息:
包括①本校临时信息与重大信息;②校级讲座、培训、文艺汇演、活动、比赛、展览„„(注:受字数限制,院级的活动只在网站发布,不通过飞信发布);
2、兼职实习信息:
包括①校勤工助学网站发布的岗位;②校内商店的勤工助学岗位;③寒暑假实习信息
3、志愿者服务岗位信息:
包括①校内志愿者岗位;②所在城市公益组织面向社会招临时志愿者及义工服务临时岗位信息;
4、外校信息:包括所在城市相邻近的较高等级的大学,但不排斥其他学校(注:只发布最有价值的信息);
5、所在城市有价值的信息:
如①广州图书馆活动;②广州军区礼堂、岭南大讲坛„„讲座;③广东省博物馆、广州博物馆„„展览;④广州大学生可参与的活动、比赛;⑤演唱会„„
6、其他信息:
A天气预报;
B国际、国内当天节日提醒;
C大学生新闻资讯(只专注于提供与大学生切实相关的新闻资讯以及必须知道的国家大事);D每日一句英语。
3、从信息的发布途径看:手机与网站是最快速、最方便、传播范围最广的发布信息、浏览信息的平台;
4、从用户角度看:个性化的服务必然使用户感到贴心、受尊重,用户对信息有自主选择的权利,让其有“一对一”或是
“多对一”服务的感受,容易受到用户欢迎(个性化服务包含用户使用昵称、用户自主选择所需信息编号并将其进行排序、根据用户选定时间发送信息、特殊情况温馨提醒等等)。技术关键:
团队首创的模式在小规模的用户群体中不需要太高端的技术,人工进行服务即可行,但假如模式要进行推广、普及,则需要以下技术:
1、根据成千上万的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进行信息的发送需要一个功能强大的软件,而不是单靠人工进行分类发送。
2、保证信息安全、完整地发送到用户手机上。
3、网站应有用户专享模块或用户登录才能使用的相关功能。
主要技术指标:
1、制作出来的软件应具备强大的自动化与智能化功能;
2、保证信息准确无误到达用户手机,没有或极少出现信息丢失现象;
3、用户对所提供服务普遍表示满意与支持。
获奖作品先进性:
作品的科学性先进性:
1、团队提出了一个命题:“21世纪是信息爆炸的时代,若大学生依旧保持‘不知道’的状态,将永远是‘睁眼瞎’!”原因如下: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迷茫与颓废的现状,归根到底,原因是不知道大学校内外有许多合适的、有意义的事情可以充实大学生活,所以逐渐沦为“打机”、逃课“高手”,大学四年最终碌碌无为。这其中一个最关键的原因是大学生缺少一种新的途径于第一时间准确地、迅速地捕捉身边即将发生有意义的可参与的讲座、活动、展览、比赛、实习、兼职等等宝贵的信息,照成大学生浪费了身边的宝贵资源,错过很多的机会。而3i旨在改变大学生的现状,模式简单而言是将“校园手机报”与“校园论坛”结合起来,让大学生涯丰富、充实起来,并深刻体会“information is important”这句话中体现的有价值的信息对大学生群体的重要性的深刻含义。
以上是这种模式的深远意义。
2、同时,高校的信息发布、宣传、获取、沟通、共享渠道与平台普遍存在不足,仍然过多停留在纸质版的宣传与获取这种低级的阶段。3i模式可通过与校方、大量的学生组织、所在市的外校、所在市的公益组织、大企业、大公司等等建立联系,使得信息获取畅通无阻,保证信息的充足与及时性。
3、高校之间的信息共享存在很大的空白,大学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但各高校之间的价值信息交流与共享一直找不到一种最合适的、有效的方式。3i模式正好打破这种沉默。
4、与中国移动公司推出的《手机报》业务相比,3i业务提供的信息突出重点为校内、外校及所在市的金子般的信息,与大学生息息相关。举个例子,很多用订制移动手机报的用户会没有时间或兴趣去浏览移动的手机报,即使删除也不觉得太可惜,是因为手机报信息涵盖面较广,且提供更多的是新闻,即更多的是已发生的事情,重点不是未来的事,且提供的信息让用户觉得信息与自身的空间距离太远,用户只是作为一个了解者而非参与者,所以很多时
候不受用户的关注。但3i所提供的信息来源是大学生的校园、临近的外校、所在的市未来要发生的事及当天的事,则更受关注,这极大程度发挥了信息的时效性与价值性的特点。同时,所发信息坚决不含任何广告信息,坚持每条信息都是“金子”,容易取得用户的共鸣、信任与支持;
5、大学生群体普遍希望参加兼职活动及实习活动,而安全性是其担心考虑的最大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大学生是高素质但又廉价的劳动力,而社会企业与公司普遍需要大量的兼职人员及实习生以便及时发现人才,而他们的宣传方式普遍落后且低效,3i模式通过与大学生用户建立互信关系,并与大量公司和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为大学生提供安全的兼职实习机会,正好填补这一块区域的空白,在企业与学生之间起到一个桥梁的作用。
6、大学生也是一个高智商的群体,我们拥有的用户其实一个宝贵的人力资源库,可挖掘的潜在价值不可限量,如:若是凝聚起大学生的智慧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会是很有效的方式,可以一时间“一呼百应”。若是建立了用户对3i的绝对信任(或是非常高的信任度),则有望建立一种新的直销网络等等。
7、3i业务将是与用户互动性较强的一个业务,这一点上可大做文章。
总之,当这一种全新模式建立完善时,有多种渠道、多条路线可以开拓,前景及潜力很大,并不局限于如同《手机报》业务那样以月租来谋求发展。
总结:
中国大学生群体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有以下共性:高素质、高智商、大部分乐意参加有意义的活动、讲座、比赛、展览、相对来说较高消费、大部分希望通过兼职与实习锻炼自己,有激情、热情(特别是大一学生),但又普遍的处于迷茫与颓废状态,对信息缺少敏锐的洞察力,这样的现状急需改变,而3i根据用户的具体需求进行个性化的服务,提供给大学生用户最有价值信息,有望从2010级(大一)开始使大学生用户对信息的敏感性有一个质的飞跃。3i旗帜鲜明:建立全新的信息共享平台,改变大学生普遍迷茫与颓废现状。并且以免费的方式进行推广,极易得到大学生用户的普遍支持与订用。当用户习惯我们的服务,形成对信息的强烈需求,则意味着模式初步建立,模式的发展空间就显示出来,以后模式就可通过网站、提供信息带来的附加服务等等方向发展,这就是这个模式的优势。
第二篇:宣传平台信息发布文本规范
● 宣传平台信息发布文本规范模板(供参考)
瑞安市突出四方面重点深化生态文明建设
近年来,瑞安市紧紧围绕“生态市建设”战略,以强化生态意识、营造良好氛围、注重实践特色、扩大成果影响为重点,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一、强化生态意识,组织多层面培训。一是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干部教育培训内容。依托市委党校,分批次开展培训,使各级干部深刻理解全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要求和目标任务,时刻将生态理念渗透到日常工作中。截止目前,已组织机关单位和乡镇领导干部培训达8000多人次、村级干部培训2万多人次。二是把生态乡镇、生态村建设纳入农民素质教育培训内容。以村民学校、社区学校为阵地,充分发挥远程教育平台作用,在农村、社区全面开展以生态文明与环境保护、生态市创建、生态乡镇、生态村建设等为重点内容的农民培训活动,努力提高生态市建设的农村知晓率。截止6月份,全市共有221个村居、社区累计举行生态文明培训500多场次,参加培训的农民达19万多人次。三是将环保知识纳入基础教育内容。在中小学开设环保知识课程,编写乡土生态教材,举办“环保知识进校园”巡回讲座,使广大中小学生从小树立生态意识,并通过他们把绿色环保教育延伸到家庭和社会,带动家长和群众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二、营造良好氛围,开展全方位宣传。一是开展新闻宣传。《瑞安日报》开辟生态文明建设专栏,报道生态文明建设情况,推广一批先进典型,并连续三周刊登述评文章;瑞安电视台长期滚动播出生态公益广告,开设《生态家园》栏目,选取低碳生活、农村能源开发和利用、节能减排、塘河治理等多个角度制作电视宣传专题6期;市政府网站、市环境保护局网站等门户网站设立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信息公开栏,联合瑞安新闻网建立生态文明建设舆论监督平台,广泛接受群众监督。今年上半年已在《温州日报》、《温州都市报》、温州电视台等市外媒体上刊播相关新闻30余篇。二是开展社会宣传。向社会公开征集全市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发展历程摄影作品,制作大型生态环保成就图片展,充分展示生态市建设和环保事业发展成果,在市区和重点乡镇巡回展出;编印“绿色瑞安”刊物,发放到每个行政村、社区和学校、所有成长型企业与五十强企业以及每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手中,及时反映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动态;利用高速入口大型电子屏幕、市区主要广场固定宣传栏及周边大型广告牌,进行字幕、标语、图片宣传,对全市120辆出租车张贴生态宣传标语作流动宣传。三是开展系列主题宣传。以植树节、环保日、全国城市节水宣传周等特殊时段为契机,加大主题宣传活动力度。在今年“6〃5”世界环境日期间,举行2010世界环境日纪念系列活动和“保护母亲河义工在行动启动仪式”,组织主题文艺宣传演出,现场受理市民投诉、法制咨询达400多人次,发放《环保知识宣传手册》等资料1万余份,派送环保购物袋4000余份。
同时各基层站所、乡镇和街道也结合各自实际,以图片展览、文艺演出、现场咨询等形式,深入村居、社区开展宣传纪念活动。
三、注重实践特色,策划多样化载体。一是发展生态休闲旅游。结合本市每年一届旅游节,以“走进绿色瑞安、感受生态文明”为主题,倡导生态休闲旅游,推出一系列生态观光旅游项目,如“倡导低碳生活,迎世博游景区”寨寮溪骑行环保宣传游、“城市与乡村互动”市民下乡体验农事活动等。二是开展学生生态实践活动。在各中小学推出“小手拉大手共建生态市”环保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包括印发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举行绿色环保主题班队会、环保生活事迹征集与征文活动、“我也谈谈绿色生活”课前演讲、“生态文明从我做起”大讨论等活动。组织中小学生、回乡大学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把生态文明建设内容纳入其中。如仙降镇结对温州大学生态之旅暑期社会实践队,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一村一课一电影,生态文明在仙降”系列活动。三是在省级文明示范城市创建中体现生态文明理念。持续开展环境卫生、交通秩序、违章建筑、社会治安“四大整治”,着力消除乱搭乱建、乱倒乱排、乱堆乱放、乱停乱摆、乱贴乱涂等行为,营造舒适便捷、安定有序的人居环境,提升文明示范城市新品位。
四、扩大成果影响,依托示范性创建。充分发挥优秀创建成果的示范带动作用,促使城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同步推进。一是开展绿色系列创建活动。将绿色系列创建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抓手,形成一批绿色创建示范成果,使生态文明理念深入群众、渗入生活,营造“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良好社会风尚,全市已成功创建国家级绿色学校1所、省级绿色学校8所、省级绿色社区4个、温州市级绿色学校22所、温州市级绿色社区8个。同时,评选产生了一批“绿色文明示范家庭”、“绿色文明示范单位”与“绿色文明示范企业”。二是开展生态乡镇、生态村创建。目前,曹村镇已被命名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马屿镇等19个乡镇被命名为省级生态乡镇,塘下镇陈岙村等156个村成功创建成为温州市级生态村。〔瑞安市委宣传部供稿〕
另:页面设置中,按照WORD自带默认格式,请勿修改。
第三篇: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捐赠信息发布平台
平台简介
自2010年年底开始,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在原有的“中国红十字会捐赠者数据库”上研发“中国红十字会总会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捐赠信息发布平台
捐赠信息发布平台”。该平台包括社会捐赠总量、收支数据、援助项目、捐赠查询、项目查询、相关资料等栏目,公众可根据捐赠人姓名或捐赠项目名称查询相关捐赠信息及善款使用情况。同时,通过该平台也可了解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的捐款管理、救灾流程及监督管理等工作。公众也可进入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网站查询相关情况。
目前,该平台尚处于试运行阶段,由于捐赠数据总量庞大,此次只公布了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接收的数十万笔青海玉树地震灾区捐款的有关情况。目前,捐赠者可通过该平台查询去年1月11日以来通过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捐赠的信息。此外,通过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或地方红十字会向玉树灾区进行捐赠的个人或企业,由于目前还未实行全国联网,在该平台还无法查询,如有需要,可向捐款接收方直接查询。[1] 玉树捐款
王汝鹏表示,红十字会从2010年底就开始酝酿在原有的“中国红十字会捐赠者数据库”基础上开发建立这个平台,今年3月正式启动该项工作。经过将近5个月时间,推出了今天上线的这一试运行信息发布平台。
在该平台中,向青海玉树地震灾区捐款的收支情况,成为首个“阳光下”的数据。
在查阅该平台的数据后发现,根据红十字会公布的数字,截至2011年6月30日,红十字会总会共接受玉树地震捐赠款物共计23.8472亿元,其中支出款物23.7889亿元,待支出583万元。
该平台还公布了捐赠款物的收入来源,以及捐赠支出情况。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捐赠信息发布平台正式上线 在投入抗震救灾款物项目里,红十字会总会用于灾后重建项目支出为21.2011亿元,占最大头,为88.9%;此外,紧急救灾的支出有7376万元,占3.1%;社会救助项目支出为1.8328亿元,占7.69%;用于救灾工作的相关支出174万元,占0.07%;而待支付灾后重建项目督导检查、审计等费用合计583万元,占0.24%。
对于“余下583万元做督查审计费”,有网友质疑:“去一个只有30万人的自治州督导检查审计灾后重建项目,需要花掉583万元吗?”
对此,王汝鹏回应表示,这是按文件规定比例,预留的审计、检查督导和项目评估费用。“因为重建工作还没有结束,这些费用目前还没有开始支出,等上述工作执行完成后,同样要向社会公布具体使用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提前捐款
在中国红十字会的官方主页上,有“快讯”显示,目前,玉树地震的捐赠者可以通过该平台,查询2010年1月11日以来通过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捐赠的信息,其中个人捐款10万元以上和企业捐款50万元以上的,不仅可以查询到捐款信息,还可以查询到相对应的援建项目及善款的具体使用情况。
面对“玉树地震捐款信息发布”查询平台,有网友在微博上指出:在这个查询平台里,输入一些常用的名字,发现大量的捐款都发生在2010年的1月、2月、3月。有一位叫王刚的,2010年1月4日就为玉树地震捐款10元,而3个多月后地震才发生。难道是玉树地震前3个多月,就有人捐款?“提前捐款”的情况,引起网友热议。
针对此质疑,王汝鹏秘书长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提前捐款”之说并不成立。
“这个信息发布平台的捐款查询,并不只限于玉树地震的捐款查询,2010年1月11日以后的捐款都可以在这个平台查询到。”他表示,即便是玉树地震发生后的捐款,也不一定全是捐给玉树的,也可能还有捐赠给其他公益项目的。
“财务部门是根据捐赠人的捐赠意愿,来区分捐款类别并计入不同的财务科目的。”王汝鹏秘书长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微博中提到的上述捐款人,如果是在玉树地震发生以前捐赠的,那就肯定不是捐赠玉树的,也有可能是捐赠西南抗旱或其他公益项目的。” 系统错误
在使用“玉树地震捐款信息发布”查询平台后,另有网友质疑:“身家几亿的李连杰,在2010~2011年间,经这个系统查询,共计捐款3笔,合计930元,这个数据正常吗?”
针对此质疑,王汝鹏称,这个问题其已向财务部门进行了了解,此非李连杰的捐款,而是匿名捐赠人给李连杰壹基金计划的定向捐款。“是工作人员在录入数据时发生的错误,误把捐赠项目录入到捐赠人一栏了。”他表示,“在此,向大家表示歉意。” 公开透明
对于红十字会开“晒”的捐赠信息,不少网友在肯定的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红十字会总会要“晒”账本,地方红十字会和红十字基金会也该“晒”。“为什么只公布了一些粗线条的收支数字,每一笔捐款的用途、去向,是不是也需要‘晒’?否则,很难让人信服。”
对此,王汝鹏回应称,红十字会正在致力于完善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逐步实现“让每一笔捐款都能查询并知道使用流向”。
王汝鹏说,红十字总会已经向全国红会系统,提出了“两公开两透明”的工作要求,要求各地方红十字会和红十字基金会参照总会的做法,逐步建立依托于互联网的信息发布平台,实现财务收支和捐赠使用信息的公开透明。“希望通过这个发布平台的建立,为全国范围内的红十字会系统,提供一个示范。”他说。
王汝鹏还表示,虽然目前能查到的只是2010年1月11日以后的捐赠,但今后,能够查询捐款的时间范围将进一步扩大。
“由于中国红十字会接受的捐赠数据十分庞大,仅玉树地震的捐赠就有数十万笔,汶川地震的捐赠更是高达两百多万笔。捐赠数据的录入、处理需要一个过程,因此,目前能查捐款的时间范围有限。目前,我们正在着手建立中国红十字会的捐赠人数据库,随着这个庞大数据库的建立,今后捐款查询的时间范围将进一步扩大。”他说。
此外,针对一些网友提出的同名同姓捐款者太多、难以区分等问题,王汝鹏秘书长表示,“这些也都是我们今后在捐赠数据处理方面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的地方。”
红十字会此次开“晒”账本,令民众对日后的公布情况,也充满期待。而“细化”账目,公布每一笔捐款的用处,公布红十字会运行花的每一笔钱,成为舆论的主流意见。“帐篷采购价是多少?重建的学校中标单位是谁?中标价是多少?助残项目帮助的残疾人是谁?每个人用了多少费用?这些都是我们想了解的问题。”有网友在微博上表示。
王汝鹏称,公布红十字会花的每一分钱,也是红十字会今后的努力方向。
“在玉树地震捐款支出中,目前只有个人捐款10万元以上和企业捐款50万元以上的捐赠方,能查到具体使用情况,而小额捐款还难以每笔都查询到,这是我们做得不够的地方。其实,社会救助项目的援助资金基本上都是使用的小额捐款和非定向捐款,只是目前还没有做到与每个捐款人逐一对应具体项目。”他表示,“但是,公布红十字会所花的每一分钱,这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请给我们时间,我们会一步一步去做。”[2]
第四篇:就业兼职信息发布平台
就业实践部就业兼职信息发布平台
建设运行方案
一、平台名称:刑司就业兼职信息平台
二、平台的建立:由就业实践部成员使用手机号开通飞信将该飞信用户更名为:刑司就业兼职信息。
三、平台的管理和运行:由就业实践部成员负责该平台的管理和运行。
四、建设进度安排:
本平台的建设主要分两个步骤进行:
(一)、面向大一大二同学建立兼职信息发布平台,新学期我们将通过两种方式同时邀请同学加入本平台:
1、通过收集各班同学的电话建立飞信群,发布就业兼职信息
2、通过各班班长宣传飞信群,有意向的同学可以申请加入。
(二)、与现有的就业实践专栏有机结合:
1、首先规范就业信息专栏的信息发布,为进一步的结合工作打好基础。对就业信息专栏各模块进行进一步的细化、分组,并对发布的所有就业信息专栏的信息统一编号,按期进行发布。
2、对每期发布的信息进行简明扼要的整理,把相关的信息向平台上的同学发布,提示同学们根据不同需求留意就业信息专栏的相关信息。进一步节约同学们浏览就业信息专栏的时间,提高了浏览的针对性,同时提高了就业信息专栏的利用率。
刑事司法学院团总支
学生会就业实践部
第五篇: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建设调研报告
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建设调研报告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四大类突发公共事件呈现多发态势,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健康发展,对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也造成了严重威胁。
筹建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是建设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有效处置突发公共事件,提高政府职能的重要体现。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的要求,为在全省率先筹建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笔者在对全国中等城市全面了解的基础上,重点对上海、陕西等地的应急平台建设进行调查研究,在市应急办的协调下召开了宣传、公安、地震、交通、消防、卫生、安监、规划、信息办、农业、城建等部门座谈会,实地了解水利、公安、人防等相关部门应急管理平台建设使用情况,重点探讨我市应急管理在组织体系、平台构建、应急保障等方面如何整合资源、形成指挥畅通、信息共享、协同作战的管理体系,积极探索我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建设思路。按照国务院《“十一五”期间国家突发公共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和《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以及鸡西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鸡西市气象局组织人员到鸡东、密山、虎林3个县(市)政府以及鸡西市应急办、各应急成员单位、电视台、广播电台、鸡西日报等新闻媒体、移动等相关运营商,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表等方式,就如何加大公共安全监测、预测、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技术研发的投入,不断改进技术装备,建立健全预警信息发布平台,提高我市公共安全科技水平等方面进行了实地调查和了解。
一、各地应急信息平台建设的基本模式
应急信息平台是政府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实战平台,是体现政府应急管理成效的综合性演示场所。全国各大中城市根据各自实际情况纷纷探索构建应急信息模式,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陕西模式:陕西省应急指挥平台依托省气象部门已有的气象业务系统和预警信息发布平台,扩建其信息收集、传输渠道及与之配套的业务系统,增加发布信息内容,形成陕西省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的综合发布平台。建设1个省级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11个市级分中心和98个县级分中心;建立与省突发公共事件预警指挥中心和省各应急相关厅局预警指挥机构畅通、可靠的通信电路;建设针对不同群体的智能手机、预警专用接收机、预警电子显示屏、预警专用调频接收机、有线广播前端接收系统和卫星预警接收机等组成的信息发布平台。现有应急系统主要包括:
1.应急指挥视频系统,依托公安厅视频矩阵转换整合
多个系统,视频终端,在西安市初步实现对社会面的监控。
2.视频会议系统现已连接38个分会场。
3.应急值守指挥主要通过电话系统、电话内容记录、电话记忆,IP电话。
4.建设200平米应急指挥中心兼有视频会议室、应急值守、应急指挥职能。
上海模式:上海市自成立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委员会以来,将日常办事机构应急办设在市政府办公厅,应急办由市政府应急指挥室和市政府总值班室组成,具有应急值守、信息汇总和综合协调的职能。上海市应急联动中心采取代理模式,外设在公安局,使得公安局作为全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联动先期处置的职能机构和指挥平台,使得公安系统原先的资源可以较好地利用,南昌、广州也采用这种代理模式。此种模式以公安
110、消防119等“多台合一”为基础,整合了卫生、水务、煤气、电力等27家单位,形成全市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联动处置指挥平台,体现“一般、较大(突发事件),联动处置;重大、特大(突发事件),先期处置”的功能。
二、我市构建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突发公共事件产生的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发生过程也不是孤立的,其处置需要多个部门和地区的密切协作配合。因
此,建立统一高效的应急协调联动机制是应急管理工作的关键环节。鸡西在现行的应急管理体制下,各级政府都具有公安、卫生、消防、防汛、人防、气象、民政等部门各自处置分管领域的应急事务,但缺乏一个综合性的应急协调指挥中心,特别在遇到重大的、综合性的突发公共事件情况下,不利于统一协调、调度各种应急管理资源,形成整体合力,同时部门之间也容易产生相互等待、相互推诿、相互脱节等问题,以至贻误战机。目前,鸡西公安、卫生、水利、人防、环保等部门都建成了各自信息平台,这就需要将现有部门资源,依托政府电子政务网络,筹建一个市政府应急联动指挥平台,将市防汛防旱指挥中心、市公安局指挥中心、市疾控中心,市环保监控中心、市人防信息指挥中心等多部门资源整合接入后与各县(市、区)互联互通,形成一个融应急信息平台和应急指挥平台于一体的应急联动指挥中心,为市政府应急值守和处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提供保障。
三、对我市构建应急体系建设的构想
(一)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建设。目前,鸡西市已有几个专业性的应急指挥平台,但这些平台在综合指挥,特别是启动鸡西总体应急预案水平下信息不全,综合指挥协调能力显得不足,例如110指挥中心在几个指挥中心中作用最大,但该指挥中心同样没有协同指挥功能,因此对鸡西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建设有如下设想:
根据我市实际情况,我市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包括四个方面: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其中自然灾害占我市突发事件的一半以上,气象灾害又占自然灾害的六成以上。所以说,气象灾害及衍生灾害的应对工作是我市应急工作的重点之一。
自2004年起,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增强和气象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鸡西市气象局就加强了气象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建设,已初步形成了涵盖广播电视、手机短信、网络等媒体的气象预警信息发布平台。通过近几年的气象预警信息的发布工作,鸡西市气象局已经在预警信息发布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也为全市应急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目前,市气象局已经建立了三级联动的应急工作组织体系,制定了多层次、分灾种应急预案,建立了应急信息指挥平台、气象监测网络应急保障系统和气象灾害预警预测信息发布系统,不断完善内部应急管理机制,为我市气象应急管理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在应急事件处置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开展鸡西市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建设项目,可以依托鸡西市气象部门已有的气象业务系统和预警信息发布平台,扩建信息收集、传输渠道及与之配套的业务系统,增加发布信息内容,形成鸡西市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的综合发布系统。平台建成后,将形成部门间信息实时交换共享机制,上联市政府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中心,下联县(市)
级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横向连接各局相关应急指挥部,负责发布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4大类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提高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的时效性和可控性,从而增强社会公众的防灾减灾和正确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国 家以及人民生命和财产损失,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建设1个市级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3个县(市)级分中心;建立与市突发公共事件预警指挥中心和市各应急相关局预警指挥机构畅通、可靠的通信电路;建设针对不同群体的电视、广播、手机、预警专用接收机、预警电子显示屏等组成的信息发布平台。
(二)加强应急体系建设。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是一个综合体现城市应急管理能力的平台,它不仅需要应急信息平台高效和顺畅,更需要整个应急体系互相配合,才能在实际处置中发挥作用,结合我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建设的实际,需要在完善应急管理体系上有重点解决我市应急管理中几个共性问题,着力摆脱各地“有应急,无管理”的工作软肋,切实提高我市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综合能力。
1.健全预测预警体系建设。各乡镇(街道)、社区等基层单位要继续设立集日常服务和应急指挥于一体的应急举
报电话,建立群众举报和基层单位续报相结合的基层信息报送网络,做好对气象灾害、地质灾害、地震灾难、易发事件和多发事故的应急信息动态监测和报送工作,加强基层苗头性信息的预报功能,为指挥决策提供第一手可靠信息资料。
2.规范应急队伍建设。各县(市、区)已有的各类专兼职的应急救援队伍,要落实单位和责任人,进行登记入册,建立电子档案并及时更新。全市范围内要逐步建立乡镇(街道)及各社区、行政村、规模以上企业、学校的基层应急救援队伍,做到平战结合,具备战斗力。
3.建立鸡西市重大危险源数据库。按照“统一组织、分线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全市各专项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要牵头对全市的重大危险源隐患进行全面排查,存档入册,逐步建立鸡西市重大危险源的地理信息系统(GIS),为指挥决策及时提供依据。
4.建立健全我市应急管理专家库。我市要规范和加强应急管理专家库建设,发挥应急管理专家在处置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决策咨询和技术指导作用,从而提高应急管理在常态预防和灾后重建的科学依据。
5.加强专兼职应急工作人员的培训。各有关部门要定期不定期的开展各类专兼职应急管理、救援人员的业务知识和技能培训,切实提高各级各类应急工作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6.建立鸡西市应急物资数据库。全市各专项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对全市范围内的应急物资要进行整合,存档入册,逐步建立鸡西市应急物资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应急物资调配、使用、维护等一系列完整制度,可以使应急信息平台指挥决策更加全面性、科学性。
筹建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是建设突发公共事件预警预报信息系统和专业化、社会化相结合的应急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市需要从应急管理、应急指挥的实际需要出发,通过整合现有资源,积极加强应急体系建设,发挥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在抗灾救灾、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中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