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上海乡镇党代会常任制的实践
上海乡镇党代会常任制的实践
党代会常任制是一项扩大党内民主、加强党内监督的党内组织制度建设,其涵义是指,党的代表大会这样一种组织体系始终存在,不仅党代会召开期间存在,党代会闭幕以后仍然存在;党代表同样如此,在会议期间是代表,党代会闭幕后还必须履行党代表的职责,参与党内重大事件的讨论与决策、与广大党员干部密切联系、发挥民主监督作用。党代会常任制即包含党代表常任制。
从2000年初开始上海在金山干巷镇、徐汇华泾镇、杨浦五角场镇、浦东新区高行镇、北蔡镇、闵行七宝镇、松江同泾镇、柳港镇、青浦赵巷镇、南汇六灶镇等十个单位开展了党代会常任制的试点工作。各试点乡、镇在乡、镇党委的领导下,普遍成立了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经过反复研究,纷纷制定了《试行办法》、《实施方案》等试行制度,对常任制代表的权利义务、党代会常任制的组织运作方式均作出具体规定。从2004年下半年起,上海又新增五个试点单位,他们是宝山区的高境镇、月浦镇、嘉定区的安亭镇、奉贤区的青村镇、崇明县的港西镇。借鉴先前试点单位的经验,这些乡、镇正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区的试行方案。
目前,由上海十五个乡镇共同试行的这项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各试点乡、镇通过开展党代会常任制试点,调动了广大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了广大党员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党内民主氛围不断增强,领导干部的民主作风和民主意识普遍加强,乡、镇党政领导班子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更加团结有力,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更加密切,从而推动了试点乡、镇各方面工作的蓬勃发展。但在试行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难点与问题。
一、乡、镇党代会常任制试行过程中的主要做法
各乡、镇在试行过程中,经过反复讨论与磋商,基本形成大致相同的具体做法。这些做法是:
1、党代会常任制的试行工作在镇党委统一领导下进行,由党委组织科具体负责开展各项工作。镇党委统一考虑制定有关实行党代表常任制的各项制度,包括定期召开党代表会议,组织党代表考察调研,将党代表分组开展工作等。在具体的操作运行中,由组织科长具体负责。也有的乡镇,将组织科长操作运行的机构设立为日常机构——党代表联络办公室,统一指导协调党代表在党代会闭会期间的各项工作。
2、规定在党代会闭会期间,定期召开党代表年会。有的乡镇规定年会一年召开一次,有的则是一年召开两次,也有的说明必要时可随时召开党代表会议。年会的内容有:听取和审查镇党委的工作报告;听取和审查镇纪律委员会的工作报告;讨论本地区范围内的重大问题并作出决议;对党委和纪委及其成员的工作进行评议等。
3、明确规定党代表的主要职责。为增强党代表的责任心,保障常任制工作正常开展,各乡、镇在《试行方案》中都明确规定了党代表的职责,主要包括参与党内事务,反映党内民意,加强党内监督三个方面。
4、建立党代表联系网络。为扩大党内民主,加强代表与党员群众的联系,所有试点单位都建立三级党代表联系网络,即党委委员联系党代表、党代表联系党员、党员联系群众。这三级联系网络架设起党委和党代表、党代表与党员群众之间的联系桥梁。
5、将党代表分成工作小组开展工作。常任制代表在大会闭会期间开展工作必须要有一定的组织形式,组成代表工作小组是基本的、有效的组织形式。有的镇将部分代表组成工作小组,有目的的进行某些工作调研。如徐汇区华泾镇党委从114名党代表中选取来自居民区、镇村两级公司和所属企业的13名同志作为常任制代表,按照“行业相近”原则,划分设立了农村、经济、社区三个代表工作小组,围绕换届、经济建设和社区建设开展调研;闵行区的七宝镇按代表总数的35%,设置5个专题小 1
组。有的镇则将全部代表都编入工作小组,分为经济、精神文明、社会发展、文教卫生,党风廉正等工作小组,如原金山区干巷镇将140名党代表分成三个代表工作小组,分别组成组织建设、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小组,分专题到基层开展研讨活动;南汇六灶镇将每一位代表分别编入工作小组。
6、对代表工作小组的活动时间、内容、方式作出规定。代表工作小组活动内容重点是调研集镇和社区建设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这些热点难点问题,可以是党委提出,也可是党代表提出。规定各工作小组每半年或每季度活动一次。也有的镇规定工作小组不定期的开展活动。代表工作小组必须将调研情况形成书面专题材料,提交镇党委及职能部门或党代表大会。镇党委必须认真研究专题调研材料,经过集体讨论,责成有关部门负责查办。
7、明确规定代表工作小组组长的职责。为保障代表工作小组工作的正常开展,各单位的《试行方案》明确规定代表工作小组组长的职责,它们是:负责领导代表工作小组的全部工作,通过听取代表以及党员群众意见和建议,确定调研课题,组织调研活动,负责撰写代表提案,并负责与镇党委组织科(或党代表联络办公室)保持联系。
8、党内的重大事项以及党代表提案涉及的重大问题向全体党代表通报。这是实现党代表知情权的重要体现,也是扩大党内民主的有效方式。各试点单位都明确规定了这项制度。通报的形式有的是召开代表工作会议,有的是以文件的形式让全体党代表知晓。
9、各工作小组开展活动的经费,基本由镇党委支付。也有的由工作小组组长负责支出。
二、乡、镇党代会常任制试点的成功经验
各试点单位积极动员、认真贯彻落实这项试点工作,纷纷制定《试行方案》和《实施意见》,从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党代表职责、拓宽听取和反映党员意见的途径、创新党代表活动方式、形成各项制度等方面入手,对党代会闭会期间发挥党代表作用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他们的成功经验有:
1、明确规定党代表的任期和主要职责
各试点镇都制定了党代会常任制《试行条例》,明确规定,代表的任期与同届委员会相同,一般为五年。大会期间代表的职责主要是:听取和审议镇党委、纪委的工作报告;选举新一届镇党委、纪委委员,参与地方性重大问题的讨论和决策。闭会期间代表的职责主要是:(1)收集本选举单位广大党员的意见和要求,及时向代表大会和镇党委反映。(2)结合本单位实际,对党的建设、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群众的思想状况等有关问题进行调查研究,然后向镇党委和有关基层党组织提出工作建议和批评。(3)根据有关规定对镇党委、镇纪委及其委员进行评价、监督。(4)每年一至二次向本选举单位党员汇报履行代表职责的情况,并接受本选举单位党员的监督。
2、建立党代会年会制度和代表提案制度
党代会年会制度是指在本届党委任期内每年召开一次全体党代表大会,年会制度会议内容包括:(1)组织党代表听取和审议镇党委、镇纪委本年度的工作报告,讨论决定一个时期内全镇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等重大问题,以及下一年度工作计划。(2)对党内重大问题进行讨论和表决。(3)对党组织主要领导进行民主评议。(4)对党委、纪委履行职责、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代会决议以及落实党委各项工作制度的情况进行质询和监督。年会制度是各单位实行党代会代表常任制工作的基本形式,所有实行党代会代表常任制的单位都建立了该项制度。
代表提案制度是代表有权就职责范围内的问题向党委或党代会、或年会提交要求解决有关问题的提案。代表提案由工作小组提出后,党委必须召集党委委员进行讨论,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并责成有关方面贯彻落实。待一段时间以后,代表有权再去考察问题解决的情况。
3、成立党代会代表工作小组和专题小组
在党代会闭会期间,党代表开展工作的方式是以工作小组和专题小组的形式进行的。工作小组按照乡镇常规工作内容而设定,如以党风廉政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经济建设、社区发展等乡镇发展主要内容建立。专题小组是工作小组根据某一时期主要矛盾和任务而建立的、具体负责某项研究内容的工作的小组。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小组,可以形成二三个专题小组,分别考察不同部门干部作风问题。代表工作小组和专题小组是党代会闭会期间代表参与党内事务、行使代表权利的重要组织形式。这些工作小组根据本镇存在的主要任务、主要矛盾设立不同的研究专题,在党委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开展工作,并向党代会年会通报工作情况。
4、建立党代表联系网络,充分发挥党组织联系群众的作用
实行党代表常任制度的根本目的是发展党内民主,加强党内监督,这就需要党代表充分发挥作用,调动广大党员群众关心党的工作的积极性,这样才能打开言路,使党的工作群策群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各试点单位普遍建立三级党代表联系网络,即党委委员联系党代表、党代表联系党员、党员联系群众。党代表联系网络,是发挥党代表作用的有效途径,是加强党委和党代表及党员群众之间联系的桥梁和纽带。通过这一联系制度,使党委能够及时掌握并注重解决本镇范围内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而更好地凝聚党员、凝聚群众、凝聚社会。建立党代表联系网络,对于树立党组织、党代表的威信,更好地体现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重要载体。党代表的联系网络还可有其它一些补充形式,如松江区洞泾镇党委,以党代表联系信箱的形式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南汇区六灶镇党委规定每个党代表联系所在选区的党支部,并固定联系一个党员户和一个困难户,随时听取党员群众的意见和呼声,开展帮带活动。
5、建立重要情况通报制度和重大决策征求代表意见制度。
党内重要情况,除必须保密的,原则上都应采取适当形式向同级党代表通报。全委会作出的决议、决定,需及时向同级代表通报;常委会会议讨论的重要事项,要向同级党代表通报。
重大决策在颁布之前必须征求党代表意见。党的代表大会召开前,应当把党委、纪委工作报告和有关决议、决定稿印发给同级党代表,广泛征求意见;全委会召开前,有关提议应事先听取党代表的意见;全委会召开时应邀请部分代表列席;党内所有的工作报告、工作计划、重要干部任免、对重大问题的处理意见等都应当向同级党代表通报。
乡镇党代会常任制的试行工作已取得重要成果,发展了党内民主,增强了决策的科学性与正确性,为乡镇党的工作带来新的气象。但是,在试行中还存在一些困难与问题,制约着这项工作的深入开展。其一,“常任制”代表需要有较强的参政议政能力,而乡镇党代表素质普遍不高,目前还不能完全适应“常任制”工作的各项要求,如何提高党代表素质问题亟待解决。其二,如何避免党代表的活动内容与人大代表的工作内容雷同的问题。其三,如何处理“常任制”与党委的关系。目前“常任制”工作是在党委领导下进行,党代会如何实行对党委的监督。其四,要使“常任制”持久地进行下,必须要有相应的制度规定,如何在党章中作出制度安排,甚至在国家宪法中作出规定,使“常任制”有法律制度的支撑,这是使党代会常任制能够持续进行下去的制度保障。总之,党代会常任制是一项有利于发展党内民主,有利于加强对权力监督的一项重大制度改革,党中央多次提出,表明中央实行这项制度的坚强决心。继续深入进行试点,相应地在制度上作出保障,理顺党代会、常委会、全委会之间的关系,是这项工作能够取得最后成功的关键所在。
第二篇:党代会常任制讲稿
党代会常任制和党代表任期制精神辅导
县委党校 孙丙库
党章第十一条规定:“党的各级代表大会代表实行任期制。”党的十七大报强调,要“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实行党的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选择一些县(市、区)试行党代表大会常任制。”这是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增强党的团结和活力、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体现了党的制度创新的要求,必将推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一、党代表大会常任制的涵义及特点
(一)是党代表大会常任制的涵义
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是指在每次党的代表大会完成选举任务后,在党的委员会任期内每年举行一次会议,行使党的代表大会职权。这期间代表资格继续有效,不再重新进行选举。
(二)党代表大会常任制的基本特点
一是指党代表资格是常任的,党代表大会代表实行任期制,任期与同级党的代表大会相同。以党内制度的形式对党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加以明确,使代表任期在同级党代表大会召开当届届期内得到法理性确认和保护,代表在党代表大会召开和闭会期间,享有代表资格,行使代表权利,履行代表职责,发挥代表作用。
二是指党代表大会实行年会制,即每年举行一次会议。三是指党代表有组织、有计划地参加党代表大会会议及闭会期间的活动,在任期内始终发挥参与决策、监督、示范和桥梁作用。
二、“党代表大会常任制”的艰辛探索
(一)理论上的探索
我们党对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发展党内民主的探索由来已久。早在80年前,列宁就曾指出:“我们应当走完这条已经走上的道路,把中央全会完全变成党的最高代表会议。”新中国成立后不久,1 由于党的工作环境、工作任务和党的自身状况对党内民主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党中央就提出了实行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的设想。
1956年4月28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总结讲话中提出:“是否可以仿照人民代表大会的办法,设党的常任代表。我们有人民的国会,有党的国会,党的国会就是党的代表大会。设常任代表有什么好处呢?就是可以一年开一次代表大会。我们已经有十年没有开党的代表大会了,有了常任代表制度,每年就非开会不可。是不是可以考虑采用这个办法,比如五年一任”(《毛泽东文集》第7卷第54页)。随后召开的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作出实行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的决定并写入党章。
邓小平在八大《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代表中央对这一制度作了具体说明。提出,要进行“一项根本的改革”,把党的中央、省、县代表大会“都改作常任制,多少类似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那样”,使之“成为党的充分有效的最高决策机关和最高监督机关”。他认为,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必然可以使党内民主制度得到重大发展。
由此可见,毛泽东、邓小平都已经认识到,为巩固我们党长期执政地位,防止“党的一元化领导,往往因此而变成了个人领导”现象的出现,必须在党委内部“强调必要的分权”,必须改革“议行合一”的党委领导体制,加大其改革力度,顺理成章地成为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的重点,从而也为党的权力机关、决策机关、监督机关。因此,扩大党代会常任制的试成为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
(二)实践上的进展
马克思主义政党最初都实行年会制。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共产主义同盟,就确认党的代表大会是党的唯一的最高权力机关,共产主义者同盟每年召开一次会议。俄共也决定每年召开一次党代会。行使党的最高权力机关的职能。从党的一大到六大,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基本坚持每年召集一次。党的二大到六大的党章都明确规定,党的全国 2 代表大会每年召集一次。党的七大在修改党章时,考虑到在当时情况下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年会制难以执行,改为“在通常情况下,每三年召集一次”。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党的工作环境、任务和自身状况对党内民主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党的八大把实行党代会常任制写入党章,党的八大后,1957年至1958年初,全国各地都召开了本届党的代表大会的第二次或第三次会议。1958年5月,党召开了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遗憾的是,在随后时间里,由于党内民主生活出现不正常现象,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遭到削弱和破坏等原因,使党代表大会常任制这个非常有益的探索中断了30个年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中央有关部门重新对党代会常任制进行研究。从1988年开始,经中央组织部同意,浙江台州椒江区、绍兴市最早进行党代会常任制试点,其后,黑龙江、山西、河北和湖南等省也相继进行了试点。到2002年,全国总共有5省的12个市、县、区作为全国首批,先后开展了党代表大会常任制试点工作。十六大前,除浙江的绍兴、瑞安、台州市椒江区和山西的晋中市榆次区、和顺县等5个县市区还在试点外,其它7个地方已停止试点。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扩大在市、县进行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的试点”、“积极探索党的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发挥代表作用的途径和形式”。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也对此项工作作出部署。按照中央的要求和部署,中央有关部门在县(市、区)一级组织开展扩大试点工作,全国共有21个省(区、市)的97个县(市、区)进行了试点。党的十七大又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
台州市党代表常任制个案点击:台州市党代表常任制不是台州人发明的,迚行试点的也不是它一个地方,但恰恰就是这个地方能够18年如一日地把党代会党任制坚持下来。其实应该看到,台州发生的进进不止这一事情,看看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我们就会发现,在这个地 3 方从来就不乏创新,股份合作制首先从这里发展起来的,农民自己组织的各种专业协会,也是在这里成长得最为蓬勃;“民主恳谈会”这样一种民众参与的方式,同样是由这里发端,等等。台州的发展后来居上,令人刮目相看,以至于被人和温州模式相提并论,称为“台州现象”,很显然,“台州现象”不简单是一种经济现象,而是一个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的现象。台州市党代表常任制生长有其经济、文化、政治背景。一是扎根本土的市场经济。台州的市场经济是一种内源性的市场经济,具有自发性和土生长性,资源少,但这里的气候条件还是不错的,这就为台州人提供一个机会,只要肯干,日子通常能过得比其它地方的农民富足些,台州人的能吃苦是出了名的,在台州人眼里,劳动者和不劳而获者有区别,劳动本身没有贵贱之分。飞跃集团的老总邱继宝,被称为国宝,靠的是修鞋起家,如今拥有资产7亿多。凭这股劲头,机遇怎么能不青睐台州人。无论台州人对市场经济的体悟,还是在长期社会环境中形成的吃苦耐劳精神,都为党代会常任制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二是台州独特的文化传统。台州人的性格是有开放的个性,不愿受约束,台州又特别崇尚“气节”。台州人的“硬气”是学者们往往要提到的一个特点。鲁迅先生较早用了“台州式”的硬气这个概念。台州人具有百折不挠的精神。有人说台州人“勤劳如蜜蜂、忙碌如蚂蚁”。台州人不但硬气,而且充满了灵气,灵气主要体现在他们的创新精神上了。股份合作制曾经“非驴非马”;恰恰这个“非驴非马”的东西,既承接了台州人的传统,又避开了姓公、姓私的争论,正好给了台州人一个用来下蛋的窝。果然,在这个窝里,台州人孵出了一只又一只飞向世界的凤凰,这是台州人的性格。三是官民互动的“民主恳谈”。
强调台州经济、政治文化传统对台州党代会常任制实践的影响,不是强调这里党代会常任制实践的特殊性,更不是想说明,党代会常任制在台州的土地上适合生长,在别的地方难以成气候。恰恰相反,4 考察台州的文化与台州的党代会常任制实践之间关系,是要从中发掘对我们有益的启示,以便我们更好地实行党代会常任制。一是应当从发展中国民主政治的高度来把握党代会常任制;二是应当怀着对党和人民的高度责任感来探索常任制;三是应当以改革和创新的意识来实践党代会常任制。
实践证明,实行党代会常从常任制,是在党代会闭会期间发挥代表作用的重要途径,有利于调动代表参与党内事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扩大党内民主,提高党委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水平,促进决策的贯彻落实;有利于建立并实行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推进党委机关、党委领导班子的自身建设。实行党代会代表任期制地方的代表反映,担任党代会代表与人大代表一样有任期,有履行职责的制度保障,可以反映社情民意、参与决策、监督批评,上为党和政府分忧,下为人民群众解难,发挥了桥梁纽带作用,更有责任感和荣誉感。从推广的角度来看,这一制度经验成熟,易于操作,已经具备了在全国各级党组织普遍实行的条件。
三、实行党代表大会常任制的意义
(一)实行党的各级代表大会常任制,有利于加强党的制度建设。党的代表大会制度是我们党一项带根本性的组织制度。长期以来,我们党一直探索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从党的一大到六大,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基本坚持每年召集一次。党的七大在修改党章时,改为“在通常情况下,每三年召集一次”。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党的工作环境、任务和自身状况对党内民主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央提出了实行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的设想,并在党的八大上把实行党代会常任制写入党章,后因种种原因,并未真正实行常任制。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中央有关部门才重新对党代会常任制进行研究。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扩大在市、县进行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的试点”、“积极探 5 索党的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发挥代表作用的途径和形式”。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也对此项工作作出部署,并在县(市、区)一级组织开展扩大试点工作。党的十七大把“党的各级代表大会代表实行任期制”写入党章,并明确代表的职责、权利,这就为今后,党的代表大会闭幕期间,党代表按党章的规定,在任期内行使代表权利,履行代表职责,发挥代表作用,提供了制度依据、法律依据,保障了党代表民主权利的实施。
(二)实行党代会常任制,有利于有效发挥党代表作用 党的各级代表大会代表是党的各级代表大会活动的主体。代表的作用发挥情况,直接关系到党代会职权的行使,关系到党内民主建设的整体水平。然而,相对于人代会来说,党代会虽也讲届期,并且也是五年,但在以往,党代表在两届全国代表大会之间的届期内,其职责近乎“空臵”。譬如地方党委一级,重大事项的决策权均由该地该届党委的某次全会取代,参加全会并拥有表决权的,均系地方党委委员以上的党代表。因此,社会上对党代表有“一次性代表”之说。实行代表任期制,就是按照党内选举的有关规定,代表由党员选举产生,获得代表资格和职务后,其代表任期与同级党的代表大会届期相同,任期内代表履行职责,接受监督。这实际上是落实代表主体地位的充分体现,同时也为代表履行职责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有利于调动代表参与党内事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确立党代会的权威,发挥党代会和党代表的作用,增强党的创新活力,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实行党的各级代表大会常任制,有利于实现党内决策民主化。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党的任何一项重大决策,都直接关系民生、关系国家利益、关系社会经济发展,关系中华民族复兴,关系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关系社会和谐与科学发展。党代表实行任期制,其 6 意义不仅是保证每届代表大会代表在大会闭幕期间能够继续行使代表职权,发挥代表作用,更重要的是实行代表任期制后,彻底改变了党内决策只由该届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委员会行使决策权的传统做法,使各级党代表可以按照党章第十二条的规定,在各级党的委员会“必要时召集代表会议”时,“讨论和决定需要及时解决的重大问题”,同时,党代表实行任期制,可使该届党的各级委员会在决策重大问题时,充分发扬党内民主,高度集中党内智慧,实现民主决策,科学决策,保证所作出的重大决策,既体现党的意志,又符合人民的心愿,并促进决策的贯彻落实。
(四)、有助于加强民主监督,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实行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为每个代表对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实施监督提供了可靠的制度途径和有利条件,能够大大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有助于克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等不正之风,清除各种腐败现象,维护党的形象。
党的代表大会制度是各级党组织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党内最强有力的监督形式,应该发挥最权威的监督作用。但是,现行格局下的党代会制度所发挥的监督作用十分有限。一是在时间上缺乏经常性监督。现行党代会,每届只召开一次,每一届的党代表,发挥作用的机会就在这次唯一的会议期间,而在长达五年的休会期间,党代表没有行使代表权发挥监督作用的机会,对党委及其部门平时的工作情况,缺乏经常性的监督。二是在空间上缺乏全方位的监督。由于党代会每届只召开一次,而且时间相当有限,其作用实际上就是搞一次选举,审议一下工作报告,作出几项有关协议;而对同级党委主要成员的工作情况,对党委各工作部门的工作情况,缺乏应有的监督。可以说,现行的党代会制度,实际上只有选举和决议的职能,缺乏监督的职能。代表任期制的确立意味着党代表将具备监督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的权利,参与领导干部推荐、选举、评议的权利,要求党代表大会主 7 席团或有关党组织负责解答党员关心的热点问题的权利,对违法乱纪或不胜任工作的党员领导干部提出罢免的权利,所有这些都有利于建立并实行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推进党委机关、党委领导班子的自身建设。
四、试行基层党代表常任制,增创党组织建设新活力
(一)规定代表任期,明确代表职责。明确代表任期与职责是实行代表任期制的前提和基础。我们通过党的代表大会对代表的任期与职责作出规定,明确按照党内选举的有关规定,代表由党员选举产生,获得代表资格和职务后,其任期与同级党的代表大会届期相同,任期内代表履行职责,接受党员监督。同时,规定代表拥有选举、审议、建议、表决、监督等职权,并对代表履行职责作出具体规范。对代表任期和职责作出明确规定,强化了代表意识、责任意识,改变了过去代表只在召开党的代表大会会议期间集中行使职权的状况,为代表发挥作用提供了基本的制度保障。《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暂行条例》第六条明确了以下八项权利和职责:
1、在同级党代表大会召开期间参与听取和审查党的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的报告;
2、在同级党代表大会召开期间参与讨论和决定有关重大问题;
3、在同级党代表大会上行使表决权、选举权,有被选举权;
4、了解同级党的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以及所在选举单位党组织贯彻执行党的决议、决定的情况;
5、向同级党代表大会或者同级党的委员会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的重大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6、对同级党的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及其成员进行监督;
7、参加同级党代表大会或者同级党的委员会组织的活动;
8、受同级党代表大会或者同级党的委员会的委托,完成有关工 8 作。
(二)创新活动机制,发挥代表经常性作用。
实行代表任期制,核心在于发挥代表的经常性作用,关键在于创新代表活动机制。代表作用的发挥,代表的实质地位和现状的改善,代表任期制的功能显示和优越性发挥,关键在于健全代表活动制度。我们从建立健全代表活动制度入手,拓宽渠道,健全机制,使代表作用的发挥实现制度化、经常化。
1、是拓宽联系渠道,健全民意收集机制,充分发挥代表的桥梁纽带作用。通过建立代表联系党员群众、开展党内民主恳谈、实行重要情况通报和反映等民意收集制度,建立并畅通代表联系党员群众和反映党员群众意愿的渠道,广大代表认真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愿望,关心群众疾苦,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关系,凝聚了人心。《暂行条例》第11条规定党代表大会代表应当采取适当方式,与基层党员和群众加强联系,了解党的决议、决定在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反映基层单位党员和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2、是拓宽参与渠道,健全民主决策机制,充分发挥代表的参谋助手作用。通过建立并实行重大决策征求代表意见、代表提案和意见建议、代表调研等制度,拓宽代表参与党内事务决策管理的平台。特别是通过每年确定一批涉及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的重大课题、事关党员群众切身利益的难点热点问题,由代表团(组)组织代表深入调查研究,提出决策的意见、建议,并根据党委工作重点,在代表中开展提意见和建议等活动,为党委科学决策提供参考,有效推动工作落实。《暂行条例》第9条明确规定党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党代表大会代表可以由个人或者以联名的方式,采用书面形式向同级党的委员会提出属于同级党代表大会和党的委员会职权范围内的提议;可以通过参加座谈、列席会议等方式,对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党的建设等重大决策和党内重要文件的制定,提出意见和建议。
3、是拓宽监督渠道,健全党内约束机制,充分发挥代表的监督作用。通过听取和审议党委工作报告,建立党委常委会向全委会报告,代表届中参与对党委、纪委委员进行民主测评,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前征求代表意见,代表述职评议,代表列席党内有关会议和参与民主推荐干部工作等制度,确立代表在党内监督中的重要地位,不断拓展和丰富代表参与党内监督的途径、形式。《暂行条例》第13条明确规定党代表大会代表根据同级党的委员会安排,可以参加对本地区重要干部的民主推荐和对同级党的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的民主评议,参加对同级党的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的评议。
(三)、加强队伍建设,健全代表素质保障机制。
代表的整体素质和履职能力,不仅直接影响着代表在任期内作用的发挥,而且关系到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功能的有效发挥。在试点工作中,我们通过改革和完善代表选举制度,建立健全代表教育培训和管理机制,促使代表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履职能力。
1、是改进和完善代表选举办法,确保代表的基本素质。我们根据党内有关规定,按照广泛性、代表性和先进性的要求,合理确定代表名额,适度减少代表人数,适当控制代表规模,便于代表活动的组织和开展;合理调整代表结构比例,适当减少党员领导干部的代表比例,提高农村、社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等基层一线的代表比例;合理划分选举单位、组织进行界别推荐、扩大差额比例、改进代表选举方式,特别是采取“公推”方式产生代表候选人,直接差额选举产生代表的办法,在代表选举制度设计、完善代表选举程序机制等方面充分尊重党员意愿,增强代表选举的竞争性,优化了代表的组成结构,确保了代表的基本素质。
2、是加强代表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代表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坚持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并重,通过整合党校、互联网、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平台等教育资源,采取集中轮训、以会代训、代表团(组)组织研讨、引导代表自学等形式,加强对代表的教育培训。尤其要树 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要学会学习。美未来学家托夫勒指出:“鉴于可以预见到的变革速度,我们可以推测,未来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而是那些没有学会学习的人”。如何学习呢?第一学习必须明确范围,突出重点。大致有三方面,政治理论;业务知识;人生修养知识,主要包括哲学、美学、心理学、公共关系学。第二学习应寻求技巧,学习知识是一项非常严谨和艰苦的事,要真正把知识学到手必须讲究方法。因此,在学习中应坚持“八勤”“八新;”注意“八新”。“八勤”指勤做读书笔记;勤动脑思考问题;勤写心得体会和研究性文章;勤联系实际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勤向专家教授请教;勤交流学习体会;于研究学习资料的不足之处;勤于温故知新。“八新”指:学习中要及时了解并收集新的科研成果;新的学术观点;新方法;新技术;新概念;新事物;新名词术语;新颁布法律法规。第三要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的内在动力。第四要加强思维训练。提高学习能力。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爱因斯坦说:“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成为科学家的”。第五开拓视野,掌握多种学习手段。
3、是实行代表的动态管理,确保代表的先进性。我们对任期内的代表资格获得、辞职、罢免、增补等作出明确规定,如评议不称职的,或由于代表工作调动以及其它原因离开原选举单位的,引起代表结构中其代表性改变的,必须辞去代表职务。同时,建立优秀代表评比表彰、代表述职评议等制度,从制度和机制上确保了代表的先进性。代表资格的获得有严格规定的。
代表的产生有明确的规定
代表资格是:中共正式党员,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模范遵守《中国共产党章程》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有较强的议事能力,能充分反映党员和群众的意愿,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深受党员、群众拥护。
代表的产生是:代表须经过自愿报名、党支部(总支)审查推荐、基层党员或代表会议推选、基层党委考查等程序,方可成为候选人预 11 备人选;代表候选人由县委审查后予公示。选区在党代表选举日召开党员大会,以无记名投票方式,差额选举产生县党代表,并予以公告。
代表资格的终止和停止
党代表大会代表在任期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其代表资格终止:受留党察看以上处分的;被停止党籍,或者丧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辞去代表职务被接受的。
第二十六条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代表因组织关系迁出或者工作需要等原因调离同级党代表大会所属范围的,停止执行代表职务。因其他原因需要终止代表资格或者停止执行党代表大会代表职务的,按照本章上述规定处理。
第二十八条党代表大会代表资格终止,由所在选举单位或者基层党组织提出,由同级党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党的委员会决定,报上级党的委员会备案。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代表资格的终止,由党的中央委员会决定。
四、建立健全保障机制,激发代表的履职动力。为代表履行职责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是保证代表自觉履行职责的必要条件。各级党委从代表履行职责的实际出发,逐步规范代表权益的组织保障措施。如,规定各级党组织必须为代表履职提供条件;规定代表提案和意见建议的办理,所涉及的单位或个人必须限期予以负责的答复,并作为党委向下一次党代会报告的内容;规定代表所议定、质询、评议、监督的事项,一经当地党委批准,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予以推诿或拒绝,不得对代表履行职责进行干扰;规定对代表违法违纪需立案查处的,或者基层党组织对代表进行党纪政纪处分的,应当经同级党委许可后,按管理权限进行处理等。同时,坚持代表活动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成立代表联络工作机构,落实专职人员,做好代表的联络服务工作,积极宣传代表发挥作用的工作典型,激发代表履职的动力。《暂行条例》第四章明确规定了党代表大会履行职责的保障:
第十四条县级以上党的委员会委员、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应当采取适当方式与同级党代表大会代表加强联系。
党的各级委员会领导班子成员到基层检查工作和调查研究,应当注意听取党代表大会代表的意见。
第十五条党的各级委员会应当有计划地组织同级党代表大会代表参加学习培训,增强其代表意识,提高其履行代表职责的能力。
第十六条党代表大会代表参加同级党代表大会和党的委员会安排的活动,代表所在单位应当给予时间保障。
第十七条党的各级委员会要为党代表大会代表按照其安排开展工作提供必要的经费。
无固定工资收入的代表按照同级党的委员会安排开展工作,根据实际情况由同级党的委员会负责给予适当补贴。
第十八条党的各级委员会对同级党代表大会代表提出的提案和提议,应当责成有关党组织或者有关部门、单位研究办理并负责答复。
第十九条党的各级委员会应当建立党代表大会代表联络工作机构,负责代表联络服务工作。
第二十条为便于党代表大会代表开展工作,党代表大会可以为同级代表制发代表证。
第二十一条党的各级委员会要保障代表的知情权,按照党内有关规定,采取适当方式向同级党代表大会代表通报党的决议、决定贯彻落实情况及党内其他重要情况。
第二十二条党的各级代表大会召开前,党的委员会应当征求同级本届党代表大会代表和同级下一届党代表大会代表对党的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报告稿的意见。
党的各级委员会召开全体会议前,可以就会议有关事项征求同级党代表大会有关代表的意见。
党的各级委员会可以根据工作需要,邀请有关代表列席同级党的委员会全体会议。
第二十三条党代表大会代表所在党组织、所在选举单位的党员,可以通过一定方式,向代表反映情况并了解代表开展工作的情况。
第二十四条各级党组织必须尊重和保障党代表大会代表的权利。对有义务协助代表开展工作而拒绝履行义务的党组织和党员,同级党的委员会应当予以批评教育。
对妨碍代表开展工作或者对代表开展工作进行打击报复的,按照有关规定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第三篇:党代会常任制有关知识
党代会常任制有关知识
一、党代会常任制的历史考察
早在1956年4月28日,毛泽东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总结讲话中就提出了“仿照人民代表大会的办法,设党的常任代表”的思路。继而在9月党的第八次代表大会上,邓小平同志作《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时,比较系统地提出和阐述了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问题,明确规定“把党的全国的、省一级的和县一级的代表大会都改作常任制,这三级代表大会一律每年开会一次。”
党的“八大”把党代表大会常任制写入了党章,开始实行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并于1956年11月、1957年10月先后出台了2份规定(《关于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前召开的地方各级党的代表大会实行常任制问题的规定》、《关于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代表名额和代表改选、补选问题的规定》)。当时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一级党的代表大会(除西藏外)和1500个左右的县(自治县、市)从这届起都实行了常任制。后来由于国内外形势的急剧变化,加上党内个人崇拜现象的逐渐滋长和党内民主生活不正常,兼之对如何实施代表大会常任制等问题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和经验,只召开了一次八大二次会议,时隔10多年后,也就是1969年,才召开党的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拨乱反正以后,我们党召开的第一次代表大会是1982年召开的十二大,曾经酝酿提出要恢复党代会的常任制。但是,这项设想最后在十二大上没有实现,当时十二大的新闻发言人胡乔木同志曾经就这件事情做了答记者问。直至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在新的历
史条件下,在党的建设上走出一条不搞政治运动,而靠改革和制度建设的新路子”思路。从1988年开始,经中组部同意,11个市县区先后开展了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试点工作。直至党的十七大,首次明确提出了“实行党的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选择一些县(市、区)试行党代表大会常任制”。目前近20个。我市则是在1993年年底开始试行。福建省除南安试点外,还有柘荣、晋江、石狮。
二、几个知识点
1、概念问题。党代会常任制而非党代表常任制。二者的区别。党代会常任制:一般认为,党代会常任制包含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党代会年会制,即由全体党员通过民主方式,选举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代表,每年召开一次各级党的代表大会,履行其最高权力机关的职责。二是党代表的常任制,亦可称代表任期制,就是党代会的代表和它所选举产生的委员会的资格和权利同时存在,任期与换届同委员会的任期与换届同期。
党代表任期制:亦可称之为党代表常任制,被认为是党代会常任制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指党代会的代表资格与它所选举产生的委员会的资格和权利同时存在,任期同委员会的任期相同。
党的代表大会作为党的最高权力机关,其闭会期间,由全委会履行职权,常委会行使执行权,纪委行使监督权。常委会主持日常工作,并向全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党代会常任制的核心是确认党员是党内民主的主体,落实党员在党内的主体地位。党代会常任制的最大好处是,可以使代表大会成为党的充分有效的最高决策机关和最高监督机关。
2、关于《中国共产党南安市第十一届代表大会常任制(试行)》。
共分代表、代表团、代表大会年会、议案办法和附则五部分。
①代表:条件、名额、构成比例、产生办法、资格确认、任期、职责、教育管理、权益保障、辞职、增补取消、活动等12项内容。说明:关于名额,市第十一届党代会代表总名额为368名(包括10名机动名额),选举产生358名,后因工作调动等原因,目前代表360名;关于构成比例,根据《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选举工作条例》、中组部《关于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若干具体问题的暂行规定》等有关要求,我市代表构成比例是这样的:各级领导干部占60%左右,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占20%左右,各条战线先进模范人物占18%左右,解放军、武警部队代表占2%左右,另有规定妇女代表比例不少于妇女党员所占比例,少数民族代表比例不少于少数民族党员所占比例,45岁以上一般不少于50%,归侨、侨着、台籍代表应占一定比例等;关于任期,明确为5年,与代表大会任期相同;关于辞职,包括因公辞职、个人申请和责令辞职,相关程序。
②代表团:包括组成、职责、活动等3项内容。
③代表大会年会:包括会议名称、职权、召开、实施等4项内容。关于名称,年会全称是“中国共产党南安市第十一届代表大会第××次会议”,另,基层党委召开党的代表会议,不叫“代表大会”,而是“代表会议”。
④议案办法:包括议案审查委员会组成、议案提出、议案处理等。关于提出,代表团或20名以上代表联名可提出党代会职权范围内的议案。关于处理,第一次会议不受理议案,只在年会受理。代表团提出的议案须经代表团会议表决,三分之二以上代表同意为通过,且团长为领衔代表,要签名;代表联名提出的,代表本人要签
名,且排在提案人第一名的为领衔代表。承办机关单位一般应在三个月内将办理情况答复代表。
⑤附则:
三、试点做法
推进党代会常任制需要解决哪些问题
1.各级党委对常任制的认可问题。何中国、邢慧丽认为,实行常任制后势必会强化党代表大会的作用,党内原有的三大会议制度的格局肯定会发生变化,原有党的领导程序和利益格局都会发生变化,这势必会触动一些人的利益。而且,实行党代表大会常任制、发扬党内民主肯定会对地方党委和党委领导成员的行为起到一定的约束制约作用,使他们为自己套上“紧箍咒”。在这种情况下,各级党委领导对推行常任制是否认可,是否愿意为自己套上“紧箍咒”,将直接决定常任制的推进程度。
2.常任制要不要向县市以下延伸以及如何向县市以上推进的问题。一些学者指出,县市以下党的组织是指党的基层组织,基层党组织发展民主的方向和目标是直接民主,而不是间接民主。因此在基层应建立和完善党员大会制度,而不是代表大会制度,更不是常任制。所以基层不适合搞常任制,常任制也没有必要向县市以下特别是乡镇延伸。关于常任制如何向县市以上推进的问题,有的学者指出,县市的常任制试点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可以考虑推进地市一级的常任制,然后推进省一级的常任制,省一级的常任制发展成熟以后就可以着手推进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的常任制问题。
3.常任制推行中无法可依的问题。众多学者认为,目前党代会常任制试点中,面临着实行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缺乏党内统一的理
论定位和权威制度支持的无“法”可依的困境问题。由于缺少一个市、县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试点工作的暂行条例或规定,就试行常任制的党的代表大会的地位、特点、职能、职责、机构、运行程序、经费和相关制度等方面,作出明确的理论定位和党内法规确认,这就使得各地在具体实践中对党的代表大会的重视程度、制度安排、领导机制、操作程序以及党代会发挥作用的大小都存在着程度不同的差异。
4.党代会常任制能不能作为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突破口的问题。推动民主政治建设,在我国要采用以党内民主来推动人民民主的思路。以党内民主推进人民民主的发展,又有一个从哪里首先进行突破的问题。在理论上,党的代表大会应该是党内民主的核心和关键,推进党内民主发展应该从党的代表大会制度进行突破,这种突破就是实行常任制。但目前的理论研究中对常任制在党内民主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对党代会常任制的价值和意义的认识还难以统一。
5.如何看待代表联名与“串联”问题。有专家认为,党代表提出议案、罢免、弹劾,都需要有联名签署,十七大还规定改进候选人提名方式,可以群众联名提名和党组织推荐相结合。而联名必然有“串联”,没有一定的“串联”是不可能联名的。党历来是反对非正常的“串联”的,视其为小组织活动。那么,如何区分正常的党员群众联名提名候选人、联名提出议案(包括罢免弹劾之类议案)与非正常的“串联”提出议案?区分的标准是什么?都需要有相应的解释,否则,一些联名提案就有可能被视为非正常的“串联”、小组织活动而无法进入程序,党代表的一些基本权利也无法兑现。
6、发挥党代表作用的问题。议案提案、询问质询、评议述职、调研视察、联系服务等方面。
第四篇:乡镇党代会常任制试点工作情况总结
为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市从抓“三项机制、三项制度、四大作用”入手,建立健全工作体系,积极推进乡镇党代会常任制试点工作。
三项机制保障运行。一是抓领导机制。乡镇党委书记是乡镇党代会常任制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党务工作的副书记是直接责任人,组织委员是具体责任人,明确工作职责,为乡镇党代会常
任制工作的开展提供组织保证。二是抓管理机制。制定乡镇党代会常任制工作的指导意见,对乡镇党代会常任制的机构设置、职能安排、制度体系、活动开展、作用发挥都做了明确的规定,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和流程,保证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三是抓保障机制。通过以会代训、专题辅导等多种方式,加强对党代表的政治理论和履职能力的培训。同时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将乡镇党代会常任制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三项制度体系规范工作。一是建立党代表情况通报制度。规定乡镇党委、政府对关系全乡经济发展、重要人事任免、党的建设及其他全局性的重大问题,在决策、实施过程中必须及时向党代表通报,接受党代表的监督,增强党委、政府工作透明度,充分保障党代表的知情权。二是建立党代表联系党员、群众制度。规定每名党委委员联系1名党代表,及时了解党代表的思想、工作情况,收集党代表的意见、建议。同时每名党代表联系3名左右党员,联系1名入党积极分子,每季度走访联系党员1次以上。三是建立党代表视察、调研制度。规定每名党代表每年要围绕全乡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党的建设及其他涉及重大工作事项和党员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开展视察、调研4次以上,收集听取党员、群众的意见、建议,形成有价值的调研报告,为推进各项工作建言献策。
四大作用拓展民主范围。一是发挥参政议政作用,提升党委科学决策水平。党代表可以参与讨论本乡镇经济、社会、文化和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等重大事项,落实党代表参与权,广泛汇集基层党员群众意见建议,提升党委决策的科学性。二是发挥党代表民意收集作用,构筑和谐社会发展通道。落实党代表知情权,规定对乡镇征地拆迁的补偿安置、人事变动、工程承包等问题以及事关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工程、重大项目的决策,收集民声民意,及时向乡镇党委反映。三是发挥党代表民主监督作用,拓展党内民主范围。在党代会闭会期间,党代表对乡镇党政班子成员的思想、作风、廉洁勤政等情况进行监督。四是发挥党代表考核考评作用,接受党员群众的公正评价。规定党代表每半年向乡镇党委汇报工作1次,年末向全体党员、群众代表述职,接受党员群众代表的评议,对多数党员群众不满意的党代表,要求当地党委找其进行诫勉谈话,制定整改措施,督促其进行整改。
第五篇:乡镇党代会常任制试点工作情况报告
乡镇党代会常任制试点工作情况报告
为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市从抓“三项机制、三项制度、四大作用”入手,建立健全工作体系,积极推进乡镇党代会常任制试点工作。
三项机制保障运行。一是抓领导机制。乡镇党委书记是乡镇党代会常任制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党务工作的副书记是直接责任人,组织委员是具体责任人,明确工作职责,为乡镇党代会常任制工作的开展提供组织保证。二是抓管理机制。制定乡镇党代会常任制工作的指导意见,对乡镇党代会常任制的机构设置、职能安排、制度体系、活动开展、作用发挥都做了明确的规定,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和流程,保证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三是抓保障机制。通过以会代训、专题辅导等多种方式,加强对党代表的政治理论和履职能力的培训。同时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将乡镇党代会常任制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三项制度体系规范工作。一是建立党代表情况通报制度。规定乡镇党委、政府对关系全乡经济发展、重要人事任免、党的建设及其他全局性的重大问题,在决策、实施过程中必须及时向党代表通报,接受党代表的监督,增强党委、政府工作透明度,充分保障党代表的知情权。二是建立党代表联系党员、群众制度。规定每名党委委员联系1名党代表,及时了解党代表的思想、工作情况,收集党代表的意见、建议。同时每名党代表联系3名左右党员,联系1名入党积极分子,每季度走访联系党员1次以上。三是建立党代表视察、调研制度。规定每名党代表每年要围绕全乡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党的建设及其他涉及重大工作事项和党员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开展视察、调研4次以上,收集听取党员、群众的意见、建议,形成有价值的调研报告,为推进各项工作建言献策。
四大作用拓展民主范围。一是发挥参政议政作用,提升党委科学决策水平。党代表可以参与讨论本乡镇经济、社会、文化和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等重大事项,落实党代表参与权,广泛汇集基层党员群众意见建议,提升党委决策的科学性。二是发挥党代表民意收集作用,构筑和谐社会发展通道。落实党代表知情权,规定对乡镇征地拆迁的补偿安置、人事变动、工程承包等问题以及事关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工程、重大项目的决策,收集民声民意,及时向乡镇党委反映。三是发挥党代表民主监督作用,拓展党内民主范围。在党代会闭会期间,党代表对乡镇党政班子成员的思想、作风、廉洁勤政等情况进行监督。四是发挥党代表考核考评作用,接受党员群众的公正评价。规定党代表每半年向乡镇党委汇报工作1次,年末向全体党员、群众代表述职,接受党员群众代表的评议,对多数党员群众不满意的党代表,要求当地党委找其进行诫勉谈话,制定整改措施,督促其进行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