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以五个加法为抓手着力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
以五个加法为抓手着力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
江西省玉山县教育系统坚持学校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紧密结合,以“五个加法”为抓手,充分发挥党员教师示范带动作用,在教书育人中创先争优,着力提高学校党建科学化水平。“支部+年级”,搭建学校党建工作新平台。把党支部建在年级上,使党支部活动和年级教学教研紧密融合,把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教学管理中。各年级党支部结合升国旗活动、主题班会,开展“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主题征文比赛和演讲比赛、“手拉手”互助互学、弘扬井冈山精神等活动,使师生在活动中受到熏陶。开展“一走进、三了解”活动,要求党员教师积极主动深入师生,了解师生的思想追求,鼓励、激发他们的上进心;了解师生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做好教育疏导工作;了解师生的工作、学习情况,帮助解决困难。“党员+班级”,延伸学校党建工作触角。建立党员教师联系班级制度,每个党员教师联系一个班级,根据不同班级师生之间、教师之间、学生之间的不同特点,通过上政治辅导课、开主题班会,把党支部活动融入到班级教学管理中。玉山一中、二中开展“党员示范岗”、“一名党员一面旗”活动,在班级开展经常性教学研讨活动,提高党员教师带头参与管理、带头搞好教育教学质量能力。目前,全县所有中学都实现了党员教师联系班级制度。“党员+特殊生”,构建扶贫帮困长效机制。建立党员教师与特殊生结对帮扶机制,实行“1+2”结对帮教,每位党员扶助一名特困生,帮助一名后进生。通过开展“八个一”活动,即建好一份动态档案、开通一条亲情联络渠道、创建一个温馨大家庭、铺设一条心灵交流的绿色通道、参加一项兴趣活动、度过一个快乐生日、撰写一封亲情书信、开展一次交流活动,帮助特困生,转化后进生。截至目前,已帮助全县1200多名特困生顺利完成学业,400余名后进生得到转化。
“党员骨干+年轻教师”,发挥党员教师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党员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组织党员骨干教师与优秀年轻教师“结对子”,通过上优质课、示范课,开研讨会等形式,提高年轻教师素质和教学水平,引导年轻教师向党组织靠拢。目前,全县中学90%以上的党员骨干教师与优秀年轻教师结成对子。通过评选先进党支部、优秀共产党员等活动,激发创先争优热情。樟村中学在党员教师中开展以“比学习、比教学、比服务、比贡献,争创师德优秀、教育教学质量优良、育人环境优美,让学生家长满意”为主要内容的“四比三优一满意”活动,引导党员教师创先争优,做学校师德修养带头人。
“业余党校+业余团校”,提升学生思想政治水平。实施“业余党校+业余团校”培育模式,提升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业余团校以初中生为主,进行团章及团的基本知识教育。业余党校以高中生为主,对高三年级学生进行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党史知识教育。业余党校坚持“四有”,即有时间、有制度、有场地、有教材,采取理论知识培训和外出参观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切实加大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力度。自业余党校建立以来,已举办各类培训班18期,培训师生2200多人次,发展学生党员70余名。
第二篇:着力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着力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党的建设科学化,是党在科学理论指导下,适应时代和实践的变化,不断运用党的建设规律、调整自身结构、完善功能机制、改进活动方式,从而使党永葆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的实践过程。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反映了我们党对世情、党情、国情深刻变化的清醒认识,体现了我们党对执政地位和执政意识的高度自觉,必将极大地促进党的自身建设,进一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
一、把握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
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最重要的就是要按照科学的理论、科学的制度和科学的方法来加强党的建设,更加自觉地把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使党的建设各项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深入研究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对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认真总结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新经验,不断深化对党的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丰富和发展党的建设理论,在理论武装、制度建设、工作方法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为党的建设新的实践和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提供理论指导。
二、珍视和运用党的建设的基本经验
四中全会第一次从执政党建设的角度概括了我们党在长期执政实践中探索形成的六条基本经验。这些基本经验的概括总结,贯穿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这一主线,涉及思想、政治、组织、作风、制度建设各个领域,概括了加强党的建设的根本要求,形成了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这些基本经验既是对我们党长期形成的历史经验的高度概括和系统总结,也蕴涵着其他一些国家执政的共产党丧失政权的教训,也吸纳了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在执政党建设方面形成的新鲜经验,是对党的建设理论和实践的创新和发展,体现和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为我们党在新阶段开拓进取指明了根本方向,奠定了坚实基础。我们党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肩负起历史和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必须长期坚持和充分运用好这些经验。
三、明确党的建设的总体部署和主要任务
四中全会基于党所处的历史方位、瞄准更远大的目标,提出“四个着眼于”的总体要求。“四个着眼于”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重大部署的延续和深化,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再动员和再出发,要求党的建设要始终围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来进行,围绕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这一主线来展开,不断巩固和扩大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四个着眼于”展现出我们党不辜负人民重托、担当民族希望的高远理想,为我们党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指明了方向。围绕这一总体要求,全会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六大重要任务,着重解决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建设高素质领导班子、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加强
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问题。“六大任务”更加突出体制机制建设,更加突出系统性和有效性,体现了规律性、富于创新性,是对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作出的新部署、新要求,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确定了基调。落实和完成好这六大任务,就能把党的建设科学化提升到一个新水平。
四、弘扬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党的建设科学化,关键在于坚持改革创新。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党的建设也要讲究科学发展、与时俱进、创新方式方法。如果党的建设工作保守僵化,“科学化”就成为一句空话。要继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及时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状态、思想作风、工作方法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使党的建设工作更富有时代气息,取得实际成效。针对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特别是信息网络化程度越来越高的趋势,要积极探索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开展党建工作的新方法,不断提高党建工作实效。立足新的实践,及时总结和推广基层创造的新鲜经验,把实际工作中行之有效的做法固定下来,上升为制度,形成新的工作机制。把中央、省委的部署与各地实际结合起来,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不断增强党建工作的创造性。
五、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价值取向
四中全会强调要“进一步把党建设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和紧迫。党内仍存在不少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符合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削弱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严重损害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严重影响党的执政地位巩固和执政使命实现。因此,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核心价值,着眼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
第三篇: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
创新发展理念,不断提升办学治校能力
宁夏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马维敏
(2015年11月)
当前,新一轮高等教育改革正迅速展开,这一轮改革更加注重由单项改革转向综合配套改革,既有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治理改革、更有高校内部的改革问题。这一轮改革是高等教育扩大规模后一次深刻的变革,高校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发展理念,增强改革意识,主动融入改革大局,不断的提升办学治校能力。
当前,对于职业院校来说,在办学治校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一些干部和教职工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意识不强,学院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效果还不明显,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联系不密切,不能满足产业发展、企业用工的需求。这些问题的产生既有主观方面的原因,也有客观方面的因素,主要是由于认识上的不到位,能力上的不适应,机制上的不完善。我认为,高职院校提高办学治校能力主要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切实转变发展理念
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既是职业院校学院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今后,职业院校要按照“市场所需,学生所盼,学院所能”的原则,不断创新职业教育发展方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与市场对接,做到学校的发展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整体目标相适应。要紧紧跟上产业振兴、1
调整、升级、发展的步伐,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而“动”,跟着产业调整升级而“走”,围绕企业技术技能人才需要而“转”,适应市场需求变化而“变”,主动对接产业和行业需求,增强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加强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在保障学生技术技能培养质量的基础上,加强文化基础教育,实现学生就业有能力、升学有基础,体现终身教育理念。
2014年,我院经过广泛的调研,确定了学院发展的基本思路:坚持“两心”地位(以党建为核心,以教学为中心。保证学院正确办学方向,切实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加强“两级”管理(建立重心下移、力量下沉的院系两级工作新机制,提升办学水平),强化“四个转变”(按照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要求,进一步转变办学思路,转变专业设置、转变教学模式、转变行政职能,促进内涵建设),实施四大工程(实施校园文化建设工程,提升学院内涵品质;实施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增强学院发展动力;实施项目建设工程,夯实学院发展基础;实施信息化建设工程,促进学院发展现代化),建设“两个基地”(建设“中国(吴忠)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产业人才高地——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基地”、“中国(吴忠)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产业人才高地——对阿经贸服务人才培训基地”),实现“三个提升”(实现“学院治理结构和治理能力有新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有新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有新提升”)。到2020年,努力将学院打造成为“机制一流、特色鲜明,在西部地区具有引领示范作用的现代民族高职院校”。这个思路符合我院今后发展的实际。
二、探索创新发展模式
职业院校创新发展的核心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着力缓解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不够高、人才培养质量不够好等问题。综合来讲,要实现以下四个创新
一是推进办学机制创新。深化多元化办学体制和办学模式改革,完善“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职业教育办学机制,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机制创新。要积极联合各级有关行政部门、行业企业、各工业园区、规模以上企业及各中职学校,成立由学院、行业、企业、科研机构、社会组织共同组建的“职业教育联盟”,进一步促进教育链和产业链的有机融合,搭建全市中高职衔接的直通车。学院与行业企业共建技术工艺和产品开发中心、实验实训平台、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力争使恒丰纺织、吴忠仪表等大企业都成为学生实训基地。逐步实现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学员主体的职业教育办学格局。
要借力办学,学院要紧紧抓住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国家加强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改善民族地区职业院校办学条件的机遇,积极争取各级各项财政支持,加大项目争取力度,多渠道筹措资金。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教学过程。今年,我院抢抓机遇,争取到“宁夏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民族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项目”,总投资5.24亿元,计划建筑面积9.15万平方米。项目将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引进社会资本投入,放大贷款资金的杠杆作用。
二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是十八届三中 3
全会对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提出的明确要求。高职院校要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强化教学、学习、实训相融合。本着“学校即工厂,工厂即学校”的原则,与企业共同制订详细的现代学徒人才培养方案。开展企业招收职员,学院招收学员的“两员”模式试点工作,将课堂搬到企业,实行订单培养。结合“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根据现代学徒制中“半工半读、边学习边实践”的要求,进一步细化校企师资对接、理论与实践课程对接、实验实训设备对接、职业资格对接、技术要求对接等内容,充分让学生用理论指导技术操作,让企业师傅的传帮带深化学生对理论的认识和提升,从而不断增强学生适应岗位的能力,达到“进校即进厂、毕业即就业、进厂即操作”的人才培养目标。探索专业教学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注重学生职业能力与素质的评价,推行学制和学分制,实行“双证书”制,鼓励具备一定基础的学生获得专科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同时,取得其他的资格证书。
三是转变教学模式。以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为宗旨,改革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突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改革教学内容,把以理论教学为主转向以实践教学为主。创新教学模式,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互动教学、工作过程导向等教学模式,加大实习实训在教学中的比重。围绕产业发展的要求,加强动手能力的培养,强调技能及职业习惯的养成,重视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在“做中学、学中做”。学院与企业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广泛建立校外实习基地,确保相 4
关专业学生1年以上顶岗实习的工作经历,使学生在毕业时即成为“零适应期”的技术技能人才。
三、坚持特色发展道路
一是突出专业特色。建立动态调控机制,重点发展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急需的专业,积极拓展与产业转型升级密切相关的新兴专业,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专业,调整市场需求过剩的专业,力求实现“三对接”,即“专业结构与地方产业需求对接”、“专业设置与企业岗位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对我院来说,施行“市场主导型专业设置模式”,紧密围绕吴忠市产业和企业人才需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经济产业规划来设置专业,并根据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专业。要结合民族地区特点,顺应全市清真产业发展趋势,开发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阿拉伯经济贸易等民族特色专业群。采取措施,先行先试 “两员”教育模式,大力开拓职业教育就业渠道,进一步拓宽办学渠道。
二是设置特色课程。适应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需要,建立专业教学标准和职业标准联动开发机制。实施以“导向化、企业化、职业化”为主题的课程内容改革,形成对接紧密、特色鲜明、动态调整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推进校本教材建设,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将职业资格标准和行业技术规范纳入课程体系,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制定专业标准、课程标准和实验实训建设标准,积极探索建立技能与学分的转换机制,把企业、行业、社会用人标准与教育 5
教学有机结合起来,积极与企业行业合作开发课程。
三是推进国际合作。依托民族地区优势,借助中阿博览会、中阿校长论坛、回商大会等平台,深入开展与阿拉伯国家和穆斯林地区国家高等院校建立全面、务实的教育合作关系。进一步深化和已经签订合作协议的约旦的阿杰隆国家大学、苏丹的蓝尼罗河大学、《古兰经》大学、卡萨拉大学、阿尔及利亚第二大学、摩洛哥拉巴特穆罕默德五世大学深层次合作,就学校领导互访,推动合作交流,教师互访互学,大力推进师生互换、学位等值、学者互访、联合办学、合作研究、联合举办国际学术会议等,促进教育资源的互补和援助。面向迪拜等中阿合作重点区域,义乌、广州与阿拉伯地区经贸合作等领域,大力培养阿语+商贸的高端复合型人才,逐步提升学院办学档次。
三、实现和谐发展目标
要坚持依法治校、从严治校、科学治校的原则,从以下几个方面不断完善内部治理结构、维护校园和谐稳定,保证学校科学发展。
一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提高办学治校能力。“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就高等学校来说,必须按照社会主义政治家、教育家的标准,以提高办学治校能力为重点,健全领导体制,完善工作机制,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着力建设高素质领导班子。要以学习中国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重点,不断提高领导班子思想理论水平。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提高领导班子领导科学发展的本领、谋划发展和改革创新的能 6
力。加强领导班子廉政建设,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领导班子成员认真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要求,落实“两个责任”,落实一把手“五个不直接分管”(不分管财务、人事工作、工程项目建设、行政审批事项、物资采购工作),坚持做好“一岗双责”,营造风清气正、和谐向上的环境,形成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二是要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党委统一领导学校工作,把握学校发展方向,决定学校重大问题,监督重大决议执行,支持校长依法独立负责地行使职权,保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各项任务完成。结合学院实际,明确党委会议、院长办公会议事范围、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坚持民主集中制,凡属重大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大额度资金使用事项都由学院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做出决定。
三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体系,严格依法治校。严格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依法办学,规范办学,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着力完善内部治理结构,依据法律和《章程》,制定完善教学、科研、人事、财务、学生管理、后勤等方面的制度规范,建立健全各种办事程序、内部机构组织规则、议事规则,加大制度的执行力度,实现自我约束、自我发展机制。
四是推行院系两级管理,理顺集权与分权的关系。积极推动管理重心由学院向系部下移,管理方式由过程管理向目标管理过渡,学院从资源管理、专业建设、经费划拨以及队伍建设等方面,7
把相关的权力和日常运行经费下放到院系,同时也要把相关目标任务和责任落实到院系,并确定事后评价体系和方式,实行效能目标考核,确保院系恰当地使用权力和资源,完成工作任务,真正把系部一级的办学活力激发起来。
五是完善民主管理和监督机制。建立多层次工作研讨论证机制。围绕学校的重要决策和重要部署,坚持事先以教代会、学术委员会、系部党政联席会议等为载体,开展多层次的深入论证和征求意见。将重点任务分解,明确完成时限并向全院公布。成立了行政、教学和学生管理三个督察组,定期对决定事项进行督查。学校领导班子还通过年终述职述廉会、教代会会等多种途径自觉接受监督。把公开透明作为学院的基本制度,完善各类信息公开制度,建立了公开台账,建立了新闻发言人制度,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第四篇:提高军队党建科学化水平
提高军队党建科学化水平
军队党建作为党的建设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努力在以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建设,以科学制度保障党的建设,以科学方法推进党的建设三个环节上下工夫、见成效,以军队党的建设的科学化促进部队全面建设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创新发展。
以科学理论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胡锦涛主席指出:“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关键是要坚持科学理论指导。”军队要按照“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要求,把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党员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抓紧抓实抓好。要牢固树立“终身学习、创新学习、工学相融”的新理念,紧跟党的创新理论步伐,反复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力求把握精髓、融会贯通,不断提高理性思维能力。要认真总结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成功经验和存在不足,扬长避短,去粗取精,纳入现行党的各项学习教育制度中,不断推动学习实践活动向深度和广度发展,更加牢固确立科学发展观指导地位。要按照胡锦涛主席“要把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融入部队建设的方方面面,抓好思想教育、舆论引导、文化熏陶、典型示范、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的重要指示,始终抓好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学习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
和领导干部的教育示范作用,引导党员坚定理想信念,端正价值追求,忠实履行使命。要建立健全组织考学、个人述学、群众评学、奖惩等激励机制,努力形成用科学理论提升党建科学化水平的良好局面。
以科学制度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要紧紧抓住制度建设这个重要环节,依法管党、治党,把党组织建设引入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轨道。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要坚持科学决策。在通过各种形式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决策本领的同时,重视发挥专家教授、科研院所、咨询机构的辅助决策作用,善于把方方面面的智慧和力量调动起来。要坚持民主决策。正确处理好尊重民意与党委集中的关系,实行民主与集中的有机结合,不搞极端民主化。要坚持依法决策。认真学习有关法规,强化依法办事的意识,保证党委每项决策都有法规依据;严格按《军队党委工作条例》规定的八个步骤决策,做到遵守程序一步不缺,履行程序一步不错。同时,要以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坚持透过部队看班子,透过基层看机关,透过任务看建设,综合评定干部政绩,细化健全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切实形成用制度选人用人的机制。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提高反腐倡廉制度化、法制化水平,为推进党的科学化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以科学方法提高党建设科学化水平。科学方法是加强党建的必要手段。要坚持科学的思维方式,坚持用辩证的、全面的、发展的、联系的观点分析研究问题。要坚持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更加注重重实际、说实话、干实事、求实效。要坚持科学的决策方式,在做好当前工作决策的同时,更加注重前瞻性决策;在做好重要的事务性决策的同时,更加注重方向性决策,切实推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要加强科学管理,尤其要加强各级党组织特别是基层党组织、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高中级干部、广大党员特别是对党员思想教育和基层组织生活制度等重要环节的科学管理,以党的科学管理促进科学化建设。要坚持工作重心下移,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官兵调查研究,问政于官兵、问需于官兵、问计于官兵,合理采纳基层官兵对党组织建设和部队建设的意见建议。要积极探索运用现代管理学、组织学、心理学、行为学等现代科学方法,不断丰富党的科学化建设内涵,拓展建设视野和途径。要充分运用现代传媒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利用三级指挥自动化网,创建各级党组织网站,开设富有特点、高效实用、群众喜爱的栏目,努力使信息网络成为传播党的创新理论的阵地、党员学习成才的重要平台。
第五篇:如何提高高校党建科学化水平[推荐]
如何提高高校党建科学化水平
辽宁师范大学 化学化工学院 2010级3班
于泳博 20101129010020
如何提高高校党建科学化水平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这一重大历史性命题,体现了党对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变化的清醒认识,反映了党对巩固执政地位、坚持长期执政的深刻自觉。全会提出:“把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贯穿高等学校党组织活动始终,发挥党组织在推进教育改革、搞好教书育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这是对高校党建工作的要求。高等教育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高校党的建设是我们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高校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是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要内容。高校的领导体制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党的建设是高校各项工作的坚强保证,党的领导是通过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来实现的。新形势下,高校要更好地承担起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神圣使命,就必须努力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一)突出首要地位,科学理论武装力求“四真”。
实现高校党的建设科学化,最根本的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运用科学发展观所体现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谋划和推进党的建设,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高校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要推进学习型领导班子和党组织建设,不断以党的最新理论武装头脑,对工作中的问题加强调研。教师和学生党员是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者。党建工作应当按照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要求,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党员教育师生,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引导党员师生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增强党的意识、宗旨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在教书育人、学术研究和文化传播的实践中,坚决抵制各种思想影响,努力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弘扬者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践行者,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二)突出保证作用,科学制度规范力求全面。
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坚持用制度管权、按制度管事、靠制度管人,是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本质要求,也是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要保障。根据现代大学制度“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要求,对原有制度进行全面梳理,做好废、改、立工作,不断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坚持“废”要彻底,“改”要完善,“立”要全面。重点完善包括党委全委会、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和党政联席会等重大会议决策和议事制度;同时,从提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办学治校、改革发展能力的角度,建立领导班子定期务虚制度,加强对办学方向、学校定位、长远规划、资源配置等重大问题的研究,培养战略思维,树立战略眼光,牢牢把握学校改革发展的正确方向;要进一步健全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按照学习型政党的目标,推进校、院两级中心组良好学习风气的养成;从健全民主集中制、实现学校民主管理的角度,完善学校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管理使用即“三重一大”的集体讨论决定制度。在制度建立健全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实现高校党的建设科学化与遵循高等教育规律、人才成长规律的关系。
(三)突出实践导向,科学方法创新力求实效。
毛泽东同志说:“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 方法的重要性显而易见。新形势下,党建工作方法创新成为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的必然的内在要求,是推进高校党建工作科学化的重要一环。高校党建工作方法创新要突出实践性和时效性。突出实践性,是要求采用的方法能够经得住实践的检验,是从实践中来的;突出时效性,是要求采用的方法得切切实实地取得效果,能够让群众认可,让党员满意。因此,就必须认真分析高校的特点,紧密结合教师、干部、工人的实际,紧密结合各年级学生的实际,紧密结合高校党的建设的目标和要求,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在基层党支部设置、组织活动形式等方面,积极探索,鼓励试验,敢于借鉴,包容不足,弘扬改革创新精神,不断推进党建工作方法上的科学化步伐。
要特别加强干部工作。要不断提高校、院两级领导班子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定贯彻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善于驾驭全局、处理复杂问题、领导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坚强领导集体。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必须要提升办学治校能力问题。办学治校能力归根结底就是领导高校科学发展的能力。必须充分认识到,从现在到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必须审时度势,从形势的变化中及时发现机遇、敏锐捕捉机遇、准确把握机遇,认真用好机遇,见势而动,乘势而上,因势利导,顺势而为,这就是领导办学治校能力的要求。
(四)突出党性特色,加强作风建设力求深入。
高校党的作风关系党同广大师生的血肉联系,关系党的形象和威信。邓小平说:“讲风气,无非是党风、军风、民风、学风,最重要的是党风,好的党风也要体现在教育中,这才能培养出好的学生。” 当前,高校必须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始终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求真务实,以党风建设为龙头,以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为抓手,在解决突出问题上下功夫,以优良的党风促校风带教风、学风。一是高校加强党风建设要与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相结合。加强高校党风建设不是单一的就党风建设而党风建设,党风建设是与高校中心工作紧密相连的,是渗透在高校的教学、科研和服务中的。因此,党风建设和校风、学风和教风建设互为促进,党风建设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高校良好的党风必然有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二是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对党风建设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风清气正的校风,为人师表的教风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直接反映党风建设在学校实际工作中的效果,对良好党风的形成和进一步提升水平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另一方面,高校加强党风建设要与为师生办实事和好事相结合。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加强作风建设同样要着眼于广大师生的需求,把学习知识所得、服务意识提高、能力水平增强体现在为师生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中,体现在为师生办实事和好事中,体现在让师生享受学校的服务中,体现在让学生享受我们的教育中,体现在广大师生的满意中。深入群众,调查研究,找准问题,切实解决。把改善教职工授课、办公、交通、实验条件和师生文体设施场所放在重要位置,把师生关心、关注、关切的事记在心上,力所能及尽量解决,以实际行动和切实的效果取信于师生,让党的作风建设成效体现在广大师生的满意笑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