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先秦史专业介绍及学校选择
先秦史专业介绍及学校选择
考完了,到现在也有个把月了,每天都在看大家的感想、随笔、经验,自己也该做一个总结了。我是学先秦的,其他方向不大了了,先秦方向还算了解一些;一直想写一个系统的帖子介绍下,复试前整理了一些资料,本想连缀成文,但是俗事多多,决定把写好的部分先发上来,给大伙先看着吧。先秦冷得很,估计也没什么人关注;但本着宁可错杀、不能放过的原则,有兴趣的同学不妨留意一下。
----------------
在坛子上晃了三年了,从了解考研到一战、再如今二战结束,也受到了广大研友的关怀鼓励,本着回馈论坛的原则,决定开个帖子写写想法,给后来者。
我一无所长,唯挚爱先秦史,在坛子里的几年里,也遇到过几个想要学先秦专业但又不得门路的研友。想我也曾是这其中的一员。这个专业实在生僻,抛出的问题往往不一定能得到满意的回答。如业师所言:“我们这个专业太生僻了!”“先秦史从来都是需要调剂的!”这也算是开此贴的目的之一,让有志于学习先秦方向或至今犹豫在先秦门前的同学们有一个交流的平台。此前曾建议87版主开帖介绍国内高校先秦专业的开设情况,但87版的课业繁忙,同时管理几个版面,恐怕难有余暇。我水平有限,以下仅代表我个人见识之内,如有认知错误,欢迎指出。
一、先秦史专业介绍
1、先秦史的定义
“按现在多数学者的理解,狭义的先秦史研究的范围,包含了我国从进入文明时代直到秦王朝建立这段时间,主要指夏、商、西周、春秋、战国这几个时期的历史。”(沈长云)按照一般观点,也有称先秦部分的历史为上古史的。
先秦史近些年人才寥落、青黄不接,在中古史中处于弱势方向。去年六月在重庆召开第九届先秦史年会,国内知名学者大部分与会,还不到200人(这还是包括了新人的数字)。这大概有两方面的原因,一个是解放前大批学者从事先秦史方向的研究,成果累累,高质量著作惊人,后来者很难达到那种高度。加上文化负累,后来者需要接触大量其他学科的知识,学习量十分惊人。二是先秦史方向本身资料稀少,虽然空白领域不少,但是很难做出东西。(当然,一旦做出来效果也很好)
2、先秦史专业重要命题及学术成果
要了解先秦,可以从朱凤涵先生此书,洞察先秦的有关命题。但此书成书较早,很多新成果没有收入。
【朱凤瀚、徐勇编著的《先秦史研究概要》,天津教育出版社,1996年。】
另外,沈长云:《先秦史研究的百年回顾与前瞻》,《历史研究》2000年第4期。此文是百年先秦史的权威总结。
二、先秦史基本史料
先秦史因其学科的特殊性,需要多学科的交叉学习,其中包括考古学、文字学、人类学、民族学、古天文学、地质学等多种学科的基础。学习先秦史,更需要阅读大量广泛的史料,对传统经学、史学、子书更要有艰苦训练的准备;甲骨、金文、大量考古学资料的储备都是十分重要的基石,所以在这里给那些以混文凭为考研目的的同学一个提示:如果你只需要一个硕士文凭,请远离先秦;如果你只有爱好,请慎重考虑。
先秦史的基本史料简要介绍如下:
1、十三经,目前流行的版本是中华书局和台湾艺文的大字本,上海古籍正在出版的点校本。
2、前四史,通行中华本,较为常用的本子还有百衲本(台湾商务)、殿本(上海古籍)
3、子书,通行本中华新编诸子集成【先秦秦汉传世古书不多,有必要悉数了解,书目见李零:《简帛古书与学术源流》】
4、文字学著作(甲骨、金文为主。书目详下)
以上均为需要掌握的第一手资料。近些年帛书成为先秦秦汉一个热门角度,但是帛书第一手资料很难获得(等你看着都成剩的了),故不列。其他如史学理论、人类学、比较史学等基础,仁者见仁。
三、国内先秦史方向分布状况
以下为2011年招生简章中先秦史专业(硕士)的开设院校(包括先秦史、战国史、东周秦汉史、先秦秦汉史以及个别专门史)
西北院校:陕西师大、西北大学、西北师大
北方院校:河北师大、北京大学、社科院、北师大、首师大、南开、天津师大、山西大学、河南大学、山东大学、山东师大、曲阜师范大学
东北院校:吉林大学、东北师大、吉林师大、哈尔滨师大、辽宁师大
南方院校:复旦、华东师大、南京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师大、徐州师大、厦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安徽师大、南昌大学、江西师大、武汉大学、湖北社科院、湖南师大 西南院校:四川大学、西南大学、四川师范大学
附:大陆以外状况
1、台湾学术界情况:1945年以前在台湾的历史学成果,几乎可以忽略。1945年至1980年之间,因为戒严的关系,历史学研究受到严格限制。直到1987年以后,解除戒严令,学界研究才获得突非猛进。直至晚近,无论质与量,可说是学术研究的黄金期。但先秦史仍然有突出成果。
2、因国外没有专门先秦史专业,所以从事该领域研究的学者多是考古学、人类学等专家,还包括艺术史学家、符号学家。先秦史研究以日本最为专业,专家重要,要著云集;甚至有专门期刊介绍先秦史研究近况。欧美先秦史方向的研究呈现游击状况,散布于各著名大学的研究所。门类并不精细,基本上是学生要学什么、老师就教什么;所以西方学者基本呈现面面通的状况。但是各著名专家术业专攻,均有不凡建树。此处从略,仅推荐一本代表作:《剑桥上古史》,此书成书于十年前,资料比较老了;但从事著述的都是海外大牛,有很强的可读性。(此书巨贵,还买不着;没有中译本;网上有电子本)
第二篇:先秦史书目
先秦基本书目
李学勤《中国古代史十论》
金景芳《中国奴隶社会史》
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
徐旭升《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
丁山《中国古代宗教与神话》
张光直《商文明》
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
许倬云《西周史》
杨宽《西周史》
杨向奎《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
童书业《春秋史》
杨宽《战国史》
王国维《古史新证》
顾颉刚等《古史辨》(全七册)
徐中舒《先秦史论稿》
吴荣曾《先秦两汉史研究》
裘锡圭《古代文史研究新探》
李学勤《东周与秦代文明》
葛兆光《七世纪前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 郭沫若《十批判书》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
皮锡瑞《经学历史》
李零《简帛故书与学术源流》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下册)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 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 柳诒徵《中国文化史》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 钱玄《三礼通论》
蒋伯潜《诸子统考》
童书业《春秋左传研究》 李峰《西周的灭亡》
第三篇:选择学校和专业
近年来研究生报考日趋火热。2009年全国报考研究生 125万人,这是连续4年报考人数突破120万,历年报考人数见附表。
记者发现,有相当部分的考生在研究生报考上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主要表现为在专业上盲目跟报热门专业,在学校上一窝蜂挤报名牌高校,在地域上大都报考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或沿海城市。笔者认为,研究生报考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综合分析自己的兴趣、实力、社会需求和招生单位情况等各方面因素,在报考中做到“避 热就冷”,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考研成功的几率。
专业上避开热门选冷门
对报考专业的选择主要应该根据自己兴趣来理 性选择,不要盲目报考热门专业。要在正确评估自己实力的基础上,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避开报考热门专业。因为热门专业报考人数多,竞争激烈,大大降低考研 成功的几率。
据有关部门统计,2008年在报考北京地区的20万考生中,考生热报的十大专业为法律硕士联考、工商管理硕士联考、金融 学、计算机应用技术、企业管理、通讯与通讯系统、民商法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行政管理和会计学,其中报考法律硕士联考的人数过万,居各专业之首。这和这几类专业待遇高、需求多、就业形势好有关。
不只在全国性报考中存在热报热门专业现象,具体到各招生单位和招生学校中也存在这种 现象。比如中央财经大学,保险精算是该校的热门专业,该校所属的中国精算研究院在国内国际都具有较高的知名度。据该院院长李晓林介绍,该院保险精算学没有 公费名额,全部是自费生,而且入学后考生还要自己支付1万余元的报考国际精算师的费用。可是,近年来保险精算一直是考生热报的专业,正是由于专业就业好、待遇高。据了解,2008年报考保险精算学专业的达276人,实际录取25人,录取比例高达11∶1,远远高出全校6.5∶1的平均报录比。据悉,去年有 300多人报考了清华大学传播系李希光的研究生,而最终统招录取的才3个人,报录比达100∶1。据了解,这种热报热门专业的现象在大多高校都存在。考生 报考热门专业大大增加了录取的风险,如果没有太强的实力,在更多的情况成为他人的“垫脚石”。
那么在专业报考上应如何“避热就冷” 呢?首先,应尽量避开热门专业,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读MBA,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读法律和计算机等所谓的热门专业。况且,所谓热门专业也只是相对而言,难保今天的热门不是明天的冷门,今天的冷门不是明天的热门。其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对自己的意向、志趣和特长有充分了解的基础之上理性选报专业。第 三,考虑冷门专业。环保、文物以及哲学、理化等一些基础学科等都可以考虑。其实,只有适合自己、能让自己取得成就感的行业才是最好的职业。
报考单位避开普通院校选科研院所
在2008年全国报考北京硕士生的21.8万人中,报考北大、清华、人大和北师大4所高校的人数各 超过1万。其中,有2万名考生志愿填报了北大、1.9万考生报考了人大,还分别有
1.4万和1.2万考生报考了清华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考生志愿集中在普 通高等学校尤其是名牌高校。据了解,有90%以上的考生报考了普通高等学校。
其实,除了普通高等学校,硕士研究生招生单位还包括不太 为人所知的科研院所。这些科研院所作为专业研究单位,由于没有本科,多数本科应届考生对它们不够了解,不知道它们也收研究生。实际上,这类招生单位不仅数 量多,招生人数也相当可观,而且科研实力强,考生有必要考虑这类招生单位.科研院所和普通高校相比,具有以下几大优势:首先是科研实 力强、科研环境好。由于是专业研究单位,科研院所一般具有雄厚的科研资金、优越的科研环境,这些都是得天独厚的优势。其次是人才资源丰富。科研院所集中着 大量的科研人才和研究生导师,学术水平高,研究方向明确,研究的内容有意义且有实用价值。由于导师数量多,而招收研究生数量相对较少,往往一个导师只带一 两位研究生,导师更有精力和时间来指导学生,而且导师往往有较多的科研项目,有可能给学生带来良好的发展机会。再次,科研院所具有较好的福利待遇,比如每 月的生活补贴要比其他学校高一些,学生还具有较多的发展机遇。
在科研院所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 院除了在北京的研究生院,还有庞大众多的下属研究所,遍布中国各大城市,尤以北京、上海的研究所为多为好。比如北京微生物研究所和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就是 竞争较为激烈的招生单位。2008年中科院系统招生单位有50余个,招生人数约5600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招生规模相对较小。其他如华北计算技术研究所、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等各有一己之长。
据了解,2008年普通高校计530所,占招生单位的64.7%,招生314251人,占招生总 人数的96.7%。科研单位计289个,占招生单位的35.3%,招生10689人,占招生总人数的3.3%,其中,中科院系统的招生单位计53个,招生 人数计5598人,占招生总人数的1.7%,非中科院系统的科研单位计236个,招生人数5091人,占招生总人数的1.6%。虽然科研院所系统招生人数 相对较少,但是招生单位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地域上避开东中部考虑西部
有关统计数据显示,考生在报考地域选 择上更加青睐中东部的大城市。实际上,中西部地区也有相当多的名牌高校和特色专业,有的综合科研实力也在国内国际处于领先水平。中西部高校也是考研者应予 充分考虑的。
近年来,研究生复试的国家分数线不仅分学科来分别划定,还对中西部地区和部分艰苦行业进行特别照顾,根据招生单位所处地 区的不同分为一区、二区和三区三类。其中一区指北京、天津、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 南、广东18省(市),二区指重庆、四川、陕西3省(市),三区指内蒙古、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10省(区)。从三区划 分上来看,自东、中、西部无论总分还是单科复试的分数线都是依次降低,体现了国家对报考中西部地区院校研究生的支持。
还有一些科研院 所也因地处偏远而乏人问津,可这些研究所由于跟专业有关的地理优势等原因,在科研水平上也有不俗的表现,比如地处云南的昆明植物研究所的植物分类专业就处 于中国植物分类领域的首位。还有许多分散在北京、上海之外的其他研究所也有一些院士,使得一些整体实力不强的研究所,有某一专业或某几个专业在该领域中占 据头筹。
总之,研究生报考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专业、院校和科研院所等招生单位以及所处地域等因素,在研究生报考中尽量做 到避热就冷,以便提高考研成功几率,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走出自己独特的人生之路。
附:
考研如何选择学校及专业(2006-10-15 23:16:04)转载
以 下内容引自新浪网!
新浪考研频道特别邀请到海文考研战略规划名师张锐、梁伟伟两 位老师给大家作出权威指导。
一:近几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报名全国形式分析
200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仅94.5万人,报考841所研究生招生机构。武汉大学是当年报名人数排名第一的高校,排名第55的是首都师范大学,从 武大到首师,55学校就集中了一半,另一半报了另外786所研招单位,这是报考学校的分布。再从专业来看,当年报考专业排名第一的是工商管理,第三十七的 是刑法学,这前三十七个专业同样也集中了一半考生。
2005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机构变成了823所,全国当年117万考生报了823所研究生招生机构。报名第1还是武汉大学,报名第63名的是陕西师范大学。这前几十所研究生招生机构集中了近一半的考生。从专业来看,从第一热门专业——法律硕士,到第四十一名——电路与系统,这些专业集中一半考生。
2006年研究生入学考试,全国考生人数增长到127.12万,北大是报名人数最多的学校,从北大到报名人数排名第六十五位的首都经贸大学,集中了 53.4%的考生。21所火热名校集中了1/4的考生,34所自定分数线的重点综合类研招单位集中了40%的考生,招生地区成百上千,而近1/5报了北京 23万。而北京地区161家研究生招生单位中,报名人数超过一万人的就有六个,分别是北大、清华、人大、北师、北京理工、中国政法。
上述数据表明,年复一年,大多数考生集中到了极少数学校,这些考研风暴中心的竞争强度,远远超过全国平均。而在考研竞争不激烈的地区、院校,很多研究生招 生专业却是报名录取比例很低,甚至是招不满学生或无人报考。考生在报名的时候切忌不要盲目的追求热门学校热门专业,盲目跟风,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目标,避免在分数考的很高的情况下仍然落榜。
二:如何择校选专业
我们国家共有12大学科门类、88个一级学科、382个二级学科。全国的硕士点共有:461所
高校、392个科研院所,共计823个硕士点。那么在如此繁 多的硕士点中如何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呢?
择校选专业是个很复杂的问题,选择好了,少考个三五十分都可能被录取,选择失误了,多考五十分也是被淘汰。首先,我们先做一个逻辑上的抽象概括:你可以在 纸上画出三个相交的圆,分别代表——“你想要什么”、“你能要什么”、“社会需要什么”,这三个圆的交集就是你可以选择的范围。
在具体选择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因素:
(一)专业因素
同一级学科专业
同学科门类专业
可切换的跨学科门类专业
专业学科建构内容与社会价值
专业就业形势与现实价值(就业机构类型,就业岗位,就业薪酬)
个人兴趣与特长的交集
专业课大致考试内容
(二)地区因素
生活环境
经济状态
就业机会
(三)研招单位因素
初选专业研招单位索引
研招单位的学术与社会口碑排名
研招单位之目标专业的学术与社会口碑排名
该专业当年招生专业目录
在关于“是选个名校一般专业还是选个差校名专业”的问题上,我们认为:
首先,考生要对自己进行一个分类。先明确自己的考研的动机与目的,根据自己的切实情况,先把自己分成两种基本类型:学术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具体的学术型 人才,最好选择一个专业排名非常靠前,但学校可以一般点的院校;反之,应用型人才则可以更加看重与学校的品牌,尽量选择一个名校,专业一般即可。
第四篇:学校及专业介绍(范文模版)
甘农大学全称甘农大学Gannon University也有人叫丹农大学,加努恩大学,Gannon University(Erie),成立于1925,是一所教会教学型综合大学
甘农大学位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伊利。学院建立于1925年,是一所以学生为中心的天主教私立大学。甘农大学是一所以学生为中心的学校,按犹太基督教的惯例致力于大学生和研究生的全面发展。因此,为使学生能够在他们的事业、社会以及教会中占主导地位,甘农大学在文科和专业学科中都为学生提供一流的有价值的教育。学校的全体教职员工追求卓越,不断提高教学、学术研究和服务质量。甘农大学设立专科,本科及硕士学位的课程。学校还为学生们提供有特色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立体式教育
我就读的专业是该校的机械专业,该专业在美国大学专业排名为67名,专业介绍:The graduate program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is designed to provide advanced studies for the graduate engineer who wishes to continue preparation for effective participation in the professions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The program also provides continuing education in advanced subjects for the working engineer who acknowledges the need to stay abreast of the rapidly changing technological world.Emphasis is plac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ngineer’s capacity for independent study and continued professional growth.
第五篇:高考专业和学校选择
“如果可以重来,你会选择什么专业”,最近,这个话题在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中经常被谈及。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由于当年高考选报志愿时不了解专业和与之对 口的职业,而导致入学后不喜欢专业,随之而来的是就业困惑。
面对近几年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困难的就业形势,家长已不再仅仅满足于孩子被录取,而是更加关心孩子大学毕业后的就业前景。学什么专业将来能找个好 工作成为家长们最关心的问题。
考生选择的专业与毕业后的就业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要慎重对待。考生要尽量多了解院校的社会声誉、师资力量、教学设备、奖学金设置等,了解所要 填报专业学习的主要课程、就业方向、发展前景,还要了解这些院校和专业近年的录取分数线、报考情况等。这些信息可以从有关院校的招生简章、院校介绍及一些 资料中获得。了解情况多,选择范围也会更广。如果考生对专业选择有“超前意识”,考虑到将来的发展趋势,就能在以志向定志愿的前提下,克服一味随大流,追 “热门”的倾向。
正在准备高考的考生,如何选报好大学专业呢?我给大家提三点建议:
热门专业就业率不一定高
考生和家长首先要了解与专业对口的职业的社会需求情况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社会对不同专业毕业生的需求不平衡。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一是由 于社会产业结构的经常性变化,使教育在客观上总是处于滞后状态;二是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不能及时适应社会需要。
不少考生不了解社会需求状况,依然将某些就业难的专业视为好专业,争相报考。这些专业的供求状况,在不同学校、不同学历层次的表现不一样,而且 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考生和家长一定要明白,表面看起来热门的专业,其就业率不一定高。
不同校同专业竞争力各异
其次,要了解专业与学校的关系。有些考生问,选学校和选专业,哪个更重要?这不可一概而论。竞争力较强的考生,要侧重于学校的选择。
同样是热门专业,在不同学校、不同学历的就业表现并不一样。这主要是由师资、办学历史及相应的社会认可度决定的。另外,一些比较知名的企事业单 位和外国企业,在选择毕业生时,习惯圈定学校范围。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些单位更注重毕业生的受教育环境和综合素质,而把专业放在其次。需要说明的是,以上讲的只是侧重考虑因素,在实际选择志愿 的时候,考生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全面考虑,综合平衡。
选专业要强调兴趣
选报高考志愿时,考生由于对专业和职业缺乏了解或怕影响复习,常由家长、老师及其他亲友代为选择。家长多考虑录取因素,对考生的性格、兴趣重视 不够,致使考生不喜欢所学的专业。这是一部分大学生不爱读书的根本原因,也是导致就业难和学非所用的直接原因。因此,高考时选报一个与自己特质、兴趣相宜 的专业十分有益于考生日后的职业发展。
考生填报志愿时必须考虑到自己的志向与特长。志向是激发自己奋发努力的动力之一,当一个人对他所接触的专业感兴趣时,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其中进行 学习和研究,并做出成绩。
在地质、气象、农业、语言学等很多人认为是“冷门”的领域里,也涌现出李四光、竺可桢、袁隆平、王力等许多作出巨大贡献的专业学者。因此,考生 选择了符合自己特长的专业,在将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就可以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是古代军事原则,我认为,它也可用于选报志愿。知己,除考分外,还要包括性格、兴趣;知彼,除学校录取线外,还包括学校 的真实就业状况、拟报专业内容和对口职业。了解“己”、“彼”情况是要下点工夫的,考生和家长需要多搜集一点资料,多拜访一些知情者,多请教一些专家。
需要提醒考生、家长的是,专业并非越新、越热就越好,越是名牌大学传统专业越多,所以挑选专业还要考虑该校此专业的师资力量、办学条件、专业特 色等。准备将来考研究生继续深造的学子更要挑选学术气氛浓的专业。
我认为,考生和家长在选择专业时,要择己所爱,择己所长,择己所利,择世所需。每个学校五个专业的填报顺序很重要,我认为应该把考生最想学的专 业放在第一,以此类推,但为确保录取,第四、五专业可填报冷门专业。
当然,是选学校为重点,还是选专业为重点,历来是考生和家长填报志愿的两种思路。这本身没有谁对谁错,关键要尊重考生本人的意见。就业前景看好的10大类专业
根据我国出台的汽车、钢铁、纺织、装备制造、船舶、电子信息、轻工业、石化、有色金属和物流10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分析看,未来几年这些产业所 涉及的专业就业前景较好。
汽车服务人才:包括汽车研发人才、汽车营销人才、维修人才、管理人才等。
相关专业:车辆工程专业、汽车服务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工业设计等。
民航业人才:伴随着我国民航事业的迅猛发展,我国民航人才的需求规模也同步扩大,飞行员、空勤人员、航空运输安全管理人员以及维修专业人才最为 吃紧。
装备制造业需要机电一体化复合型人才:装备制造业被认为是国家工业化的“发动机”,或称为“工业之母”,涉及工业的各个领域。由于微电子高新技 术迅速发展,工业自动化程度大幅度提高。机电一体化已是当今世界及未来机械工业技术和产品发展的主要趋向,也是我国机械工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关专业:机电一体化等。
材料类研发人才成为焦点:“十一五”期间,国家产业政策明显向以新材料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领域倾斜,这对新材料产业发展无疑将产生重要的推动 作用。同时,国内支柱产业及高技术产业发展对新材料的需求不断扩大。在此背景下,研发此类新型材料的人才自然成为企业关注焦点。
相关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再生资源科学与技术、稀土工程等。
管理类人才:加入WTO和奥运会的成功举办,直接带动我国对外经贸的大发展,管理类专业人才社会需求大增将指日可待。尽管管理专业的学生刚毕业 的时候可能做的并不是管理的工作,但是过几年之后,有管理专业背景的人将会成为抢手货。MBA仍将是企业争夺的对象之一。
相关专业:工商管理类、人力资源管理、工程管理等。
环境能源类人才:环保产业被称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目前,我国环保产业面临严重人才不足,现有的环保技术人才难以适应国 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也成为世界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的政策支持、社会的认可以及中国丰富的可再生资源,使得我 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相关专业:环境科学、环境工程、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资源环境与科学等。
现代医药类人才:面对日趋直接而激烈的国际化市场竞争,我国发展现代中药及生物医药技术产业已是势在必行。特别是现代中药产业已成为我国一项具 有较强发展优势和广阔市场前景的潜在战略性产业。
相关专业:药物制剂、制药工程、生物医学工程、中药学等。
生物技术类人才:21世纪是生物的世纪,生物科技经济发展起来是必然趋势。生物科研人才近年来一直是国际人才竞争的焦点之一。我国目前无论是生 物技术的研究人员,还是生物技术产品开发的人才,都存在严重不足。有关专家预计,随着基因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的发展和产业升级,这类高技术专业人才的缺 口会越来越大。
相关专业: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生物资源科学等。
电子信息类人才:电子信息产业是一项新兴的高科技产业。目前,信息技术支持人才需求中排除技术故障、设备和顾客服务、硬件和软件安装以及配置更 新和系统操作、监视与维修等四类人才非常短缺。此外,电子商务和互动媒体、数据库开发和软件工程方面的需求量也非常大。
相关专业: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信息对抗技术、信息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软件工程等。
物流类人才:随着我国在公路货运、仓储、海上运输、船舶代理等方面进一步开放市场,相关行业和企业与国外物流企业将开展全面合作,这意味着我国 的现代物流将进入快速增长、全面发展的新时期。物流专业人才已被列为我国12类紧缺人才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