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科专题讲座 中国古代史之先秦史

时间:2019-05-14 13:06: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历史学科专题讲座 中国古代史之先秦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历史学科专题讲座 中国古代史之先秦史》。

第一篇:历史学科专题讲座 中国古代史之先秦史

历史学科专题讲座

中国古代史之先秦史

第1讲

人之初:我国境内发现的重要猿人遗址 人类的起源,与宇宙的起源、地球的起源一道构成了人类认识自然和自身的三个谜团。人类对它的早期探讨,表现为扑朔迷离的神话传说。“神造人”是东西方关于人类起源传说的共同基点。对它的科学探索,出现在19世纪。首先提出人是从古猿进化而来的是英国著各生物学家查理·达尔文。他在两部名作《物种起源》(1859年)和《人类起源及性的选择》(1871年)中,以“生存竞争”和“自然选择”的理论,破解了生物进化之谜,提出了人类起源于早已绝迹的类人猿的全新论断。对“猿变成人”的内在原因做出科学解释的是恩格斯二这位马克恩主义创始人之一的思想伟人,于1876年写了《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后收入《自然辩证法》,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论证了“劳动创造了火本身”的命题。一个多世纪以来所发现的大量的早期人类化石,一再证明了它盼科学性。东非、北非以及西亚地区,一直被考古学家、文化人类学家视为人类文明的起源地。随着中国考古学的发展,我国境内发现了为数众多的猿人遗址、遗物,为进一步解决人类起源问题提供了系统而珍贵的材料。

70年代英国考古学家格林·丹尼尔在所著《最初的文明:关于文明起源问题的考古学研究》一书中,明确地将中国列为世界六大文明起源地之,彻底纠正了西方学者此前推测的“中国文化西来说”中国文化是在本土独立发生发展的结论,日益为中外学术界普遍接受。据吴新智、黄慰文、祁国琴编著《中国古人类遗址》(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提供的统计数据,不同阶段的古人类遗址在我国均有发现,其中,直立人阶段有22处。早期智人阶段12处;晚期智人阶段47处。特别应该指出的是,除了世界学术界广泛关注的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以及营口金牛山人、山西丁村人、陕西大荔人之外,近年所发现和报道的安徽繁昌“人字洞”猿人遗址、重庆巫山人的新材料,把我国境内早期猿人的出现时间大大提前,从而有力地证明了中国是人类文明韵重要起源地之一。

安徽繁昌“人字洞“遗址。1998年在繁昌孙村镇附近的“人字洞”遗址发现了一批更新世早期的灵长类化石,伴出人工打制石器40余件、骨器,十余件,脊椎动物化石。50余种600多件。依据其地质年代判定为距今200-250万年之间,已被确认为迄今所知亚洲最早的人类文化遗存。如此丰富的早期灵长类化石和石器共存的材料,在长江下游地区尚属首次发现。它对继续寻找我国境内早期人类活动韵线索,意义不同凡响。早期报,道见于l998年8月l2日、l2月16日的《中国文物报》《光明日报》1999年3月9日也有专文报道。

巫山人

l985年在重庆巫山县龙骨坡发现的早期猿人化石,定名为“巫山人”。经科学鉴定,巫山人的年代大约为.距令200万年。费万波等著《巫山猿人遗址》(海洋出版社,1991版)有详尽论述。此外,l998年5月8日前后,几家知名报刊相继报道了它的最新发现。

元谋人

随着1965年两颗门齿化石在云南元谋县的上那蚌村的出土而广为人知。依据地质年代判断,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左右。后来对元谋人化石声地进行了大规模考察和发掘,发现了打制石器、动物化石和大量的炭屑。有人据此推论元谋人可能已经掌握了用火技术。元谋人的出觋,在当时具有明显的学术意义,把我国古人类出现的时间提前了100多万年,并填补了南方直立人的空白。因此在学术界备受关注。

蓝田人

1963—1964年在陕西蓝田县的陈家窝、公王岭发现的人骨化石、打制石器、动物化石;宣告了蓝田人的问世。依据最新的测定数据,蓝田公正岭直立人的生存年代大约在距今100万年之前(安芷生等:《“蓝田人”的磁性地层年龄》,《人类学报》1990年第9卷l期)。

北京人

发现于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的龙骨山。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为这一古叭类文化圣地的发现做出了重要贡献。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开始于1927年。北京人的第一个头盖骨,是由参加现场发掘的裴文中先生于l929年l2月2日发现的。这标志着“北京人”的正式问世。崔贾兰坡先生主持下,1936年又发掘出三个猿人头骨化石。这是轰动世界的重大发现。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这批稀世珍宝在转移过程中神秘失踪,造成了令世人痛心的损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北京猿人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继续进行,并有重大发现苦总结几十年的发掘成果,先后出土头盖骨6个,头骨碎片l2块,并有大量的肢骨、牙齿等,经鉴定分属40多个个体;还伴出了il0多万件石器,大量的古生物化石和人类用火痕迹。北京人的生活年代,在距今69万年——四五十万年之间,在众多的早期猿人文化中,北京人的年代是较晚的,但它的文化内涵之丰富,在全世界都是无与伦比的。北京猿人遗址依然是古人类学家最向往的圣地。

回顾中国考古工作的历程,在20世纪20年代,仰韶被推测为中国人的第一个史前遗址,当时受北洋政府聘请在华工作的瑞典科学家安特生,提出了“仰韶文化西来说”。一时之间,“中国文化西来说”几乎成了学界定论,而时至今日,“中国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起源地之一”的结论,已经得到世界学术界的普遍承认。

第2讲

文明的曙光:我国新石器时代的主要文化遗存

新石器时代,与此前的旧石器时代相比,有了极大的变化与进步:原始农业的出现,使人们开始了定居生活,大大地改变了他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有学者称之为“农业革命”;生产工具的制作方式,由打制变为以磨制为主;生产工具的种类,砍砸器、尖状器等与狩猎采集相适应的工具被石斧、石镰、石锛等与原始农业、手工业相适应的工具取而代之;人类第一次创造出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东西,陶器被发明出来;特别是在它的中晚期,“文明”的因素开始出现,人类历史即将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因此,有学者把它称之为“文明的曙光’’。

在我国广袤的土地上,野外考古所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已达到7000多处。不同地区的文化面貌各具特色,并有自成一体的发展系列。时间愈晚相邻地区间的文化交流的迹象愈明显。这证明了我国古代文化的源远流长、异彩纷呈和多元一体。我国的新石器文化,可划分为三个阶段:早期文化(距今llO00一8000年)、中期文化(距今8000--5000年)、晚期文化(距今4900--4100年)。对其中内涵丰富、意义重大的考古文化,择要简述如下。

仰韶文化

以最早发现于河南渑池仰韶村而得名。距今约为7000--5000年。分布于黄河中下游的广大地区,而以关中、晋南、豫西为其中心。已发现的遗址达l000多处,被划分为多种类型,其中以西安半坡、临潼姜寨、宝鸡北首岭、三门峡庙底沟、安阳后岗、郑州大何村等遗址最为著名。一般文化特征是:村落遗址面积较大,出土农具甚多,体现出原始农业的发达;陶器以磨光红陶和彩陶为主;陶器上出现的一批刻符受到学术界关注。

河姆渡文化

以最早发现于浙江余姚村而得名。距今约为7000--5000年。主要分布于浙江东部的宁绍平原上。它的内涵自成体系,大量的稻谷堆积,把我国人工栽培水稻的历史提前了约2000年;特征鲜明的手制陶器和木制漆碗,为探索制陶技术和制漆工艺发展史提供了新材料;带有榫卯大型木构建筑,显示了建筑史上的奇迹。它是20世纪70年代的重大考古发现,作为长江下游新石器早期的重要文化遗存,动摇了“黄河流域是中

华民族摇篮”的传统观点。大汶口文化

以最早发现于山东泰安大汶口一带而得名。距今约为6500--4500年。分布于山东、苏北、皖北、豫东、辽东半岛,而以泰山——沂蒙山区为其中心,是黄河下游地区最重要的一支原始文化。已发现的遗址以山东省泰安大汶口、曲阜西夏侯弋胶县三里河、莒县陵阳河、江苏省新沂花厅、邳县大墩子最为著名。其主要文化特征是:出现了大量的通体磨光石器,且有高明的石器穿孔技术;陶器上有刻符l,也有学者判识为早期文字;骨器较多;其中尤以造型奇特的“獐牙勾形器”引人注目;存在着大面积的公共墓地,到中后期随葬品多寡相差悬殊。

红山文化

以最早发现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红山而得名。距今约为5500年左右。主要分布于内蒙和辽宁西部、河北北部、吉林西部等地区,是北方地区新石器文化中最著名的遗存。特别是1984---1986年间,在辽宁喀左县东山嘴红山文化建筑群、凌源县牛河梁红山文化“女神庙”与积石冢群等重大考古新发现,被《人民日报》、《考古》等报刊集中报道之后,红山文化更加为世人注目。其文化特征是:以“猪龙“为代表的玉文化以及“女神庙”、大型祭坛遗址;突出了它的神秘气氛;彩陶与细石器

共存;“之”字型纹陶说明它受到了仰韶文化的影响。龙山文化

以最早发现于山东章丘龙山镇的城子崖而得名。距今约为4800--4300年左右。分布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大体上相当于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的范围分它的分布范围过于广大,而且不同地区的龙山文化又各具特色,研究者把它进一步划分为四个类型的亚文化,即:早期龙山、河南龙山、陕西龙山、山东龙山l。在已经发掘的众多龙山文化遗址中,以山东的城子崖龙山城、寿光县边线王古城、河南的登封王城岗古城、淮阳平粮台古城。山西的临汾陶寺墓地最为著名。特别是l989—1990年间,对城予崖遗址的再一次大规模考古发掘,发现了一座面积达20万平方米的大型古城。.规模之大,在迄今所知的同期古城遗址中是首屈一指的:这一时期一批古城遗址的出现,以及早期文字的问世,使讨论我国文明起源的学者的目光,聚焦在龙山文化上。临汾陶寺墓地,是独立于上述四种亚文化范围之外的龙山文化类型,以其鲜明的特色和丰富的内涵,成为研究“酋邦“与早期国家问题的宝贵资源。

良渚文化

以最早发现于浙江余杭县良渚遗址而得名。距今约为5300--4000年左右。主要分布于苏南、浙东一带,是长江下游新石器晚期的重要文化遗存。一系列重大考古发现,特别是l982年对上海青浦县福泉山墓地的发掘、l986年对余杭县反山贵族墓地的发掘、l987年和l991年分别对余杭县的瑶山及汇观山两处祭坛与大墓复合遗址的发掘、l992--1993年对余杭县大观山——莫角山遗址的发掘,使良渚文化的内涵得到了全面展示和升华,显示出在余杭县内“良渚文化遗址群”的客观存在,有学者推论余杭是良渚文化的政治中心所在地。良渚文化中最为引人人胜的是:以玉琮、玉钺、“族徽”共同构成的神秘主义氛围;大规模巨型建筑所显示的强大权力机构的存在。良渚文化对研究我国文明起源的重大意义,使它成为考古学、历史学共同关注的焦点。

马家窑文化

以最早发现于甘肃临洮马家窑而得名。距今约为4500年左右。分布于甘肃及四川、宁夏等地,而以洮河、大夏河为中心。主要文化特征是:受仰韶文化的影响明显;彩陶极为精美,堪称独步世界。

齐家文化

以最早发现于甘肃广河县齐家坪而得名。距今约为4000年左右。分布于黄河上游相当广泛的区域内。主要文化特征是:出现了数量可观的红铜工具,并出土了青铜镜,是我国境内迄今所见最早的铜镜,同时石器依然大量存在,表明它是我国早期的铜石并用文化;葬式以成年男女合葬墓最富有特色,男尊女卑的观念已有鲜明体现;随葬品的多寡悬殊反映了贫富分化、社会分层的形成。

此外,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浙江萧山跨湖桥遗址、河南舞阳县贾湖遗址、分布于河北河南的磁山——裴李岗文化,以及新石器中期的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马家浜文化,也各有其重要价值。

第3讲

怎样看待传说中的上古帝王系统 我国夏王朝之前的历史,没有可信的文字记载,主要是靠神话与传说保存至今的。传说中的上古帝王系统,最有影响的是“三皇五帝“之说。由于这是春秋——战国时代的学者对本来流传于不同地域、不同部族的传说加以系统化、条理化的改铸之后形成的古史体系,所以其中颇多矛盾和异说;以至于连“三皇”、“五帝”究竟指哪些人,都各有六种以上的组合。根据顾颉刚、刘起钎先生的考证,先有“三”“五”韵神秘数字概念形成,后有填空式的杜撰、梳理上古帝主姓名乏世系之举,“由此可知二两千年来所盛传的为人们所尊奉的三皇五帝,原是纷纭不定,递经战国至汉、晋长时间的不同组合,从神话古史传说众多的古帝先王中,各家各自挑选出三位五位不同人物先后搭凑成好几种不同班底的”

(刘起钎《古史续辨》92页)。因此,如果有谁还想致力于弄清“三皇五帝“的具体人选,恐怕是徒劳无益的。

古史传说在其形成、流传的过程中,往往出现人为神化、加工改造,甚至是凭空虚构等问题,使其与信史的价值不可同日而语。但在19世纪之前,人们大多把传说当作真实的历史来看待,这种局面,直到现代考古学和“古史辨”运动出现之后才得以改观。考古工作的二系列重大收获,特别是北京猿人、仰韶文化的发现,使人们了解到与传说根本不同的远古历史的片断。以顾颉刚先生为主要代表的“古史辨”学派,则以“把古书和古史的真伪弄清楚”为宗旨(顾颉刚为《古史辨》第四册所作序言),在继承疑古学风的基础之上,明确地提出了“层累地造成的古史观”,即:“时代愈后,传说的古史期愈长,时代愈后,传说中的中心人物愈放愈大”(顾颉刚:《古史辨》第一册《自序》),这无疑道破了上古传说不足凭信的根本缺陷所在。这一振聋发聩之论,从根本上动摇了古人奉为绝对可信的上古史体系。自问世以来,毁誉交集几十年,也在情理之中。

其实,顾颉刚和疑古学派对传统的古史与古史观的冲击与批判,是在为建立可信的上古史奠定基础。把传说与真实的历史相区分,并不是否认它的价值,而只是把它置于应有的文化坐标上。与顾颉刚的治学路径颇有不同的徐旭生先生,对此有平实之论:“由于疑古学派(广义的)历史工作人员及考古工作人员双方的努力,才能把传说时代和狭义历史时代分开。”早在19世纪20一40年代,部分卓有见识的学者就开始了富有创新意义的工作:试图把当时所知的考古成果与古史传说结合起来,重新构建和解释上古历史。代表这一探索方向的经典之作有:蒙文通先生在《古族甄微》(1927年)中提出我国的上古民族可以划分为江汉、海岱、河洛三系,并依据传说材料分析各自的文化特征;钱穆的《国史大纲》(1940年),从五个方面特别强调了古史传说的史料价值;吕思勉《先秦史》(1941年)致力于考辨古史系统,多处表达与“古史辨”学派不同的观点;徐旭生先生的《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1943年),不仅从理论上全面探讨了研究传说时代的方法,还将上古部族划分为华夏、东夷、苗蛮三大集团,这一重大建树,直到现在仍得到古史学界的承认和尊重。同时,继承了“古史辨”的疑古精神;主张对历史传说持审慎批判态度的学者也不乏其人。,刘起钎的《古史续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l991年版)一书,堪称新时期古史考证的代表作。书中对自盘古至三皇五帝各种古神古帝古先王的神话和古史资料,一一加以严谨的考证和清晰的表述。“古史辨”学派疑古过甚的缺陷,被衣钵传人所纠正或弥补。特别是书中最后。一文《研究古史要有严肃的科学态度》,实为研究古史者所不可忽略。

以上所述对古史传说的不同观点;构成了史学领域百家争鸣的重要内容。它们共同促成了对这一问题研究的步步深入,从而有力地证明了学术分歧只有通过平等的讨论才能真正解决。

如果再做区分,“五帝“的传说形成在先,“三皇’’的传说形成 在后却被置于“五帝”之前,那么,“三皇”传说的可信程度自然更低。我们从古代伟大的历史学家司马迁的取舍上,也可以受到启发。司马迁著《史记》,摒弃无法考信的“三皇“之世,而以《五帝本纪》为开篇之作,是大有深意的。他以黄帝为正式记载的第一位上古帝王,而战国诸子早把黄帝奉为古史传说的中心人物,于是,黄帝被华夏后人尊为“人文初祖”。《五帝本纪》叙事上溯至炎帝,炎黄时期就成为中国早期文明的代名词。直到今天,我们说中国有5000年的文明史,也是以炎黄时期为开端的。

梳理关于“五帝”的传说净它有两个重要阶段:前期围绕炎黄二帝及其文明创造而展开;后期则以尧舜禹为核心。炎黄时代的文明肇造主要表现为:原始农业、制陶业、医药业、丝织业的发明,“日中为市“交易市场的形成,文字与城池的横空出世,衣冠礼仪与百官制度的诞生,舟桥与“指南车”的出现;特别是发生在炎帝、黄帝、蚩尤之间的大规模战争,更是引人注目。尧舜禹时期的传说,则集L中在“禅让”制度的实施与废止、公共治水工程两个问题上。我们不难发现,这些传说提供的历史内核,与文化人类学家所揭示的由史前阶段向文明时期演进的一般途径颇多一致;与我国考古所见新石器中晚期遗址的重要现象可以互相印证。如此看来,研究“五帝”传说所包含的历史文化内涵:自有其学术价值。

具体到“五帝”的传说,在每个人的身上,都有人性与神性并存的现象,甚至有许多荒诞无稽的内容,这说明在长期流传的过程中,传说经受了无数的改造、想像、夸张、附益,确实存在着失实、失真、乃至虚构的问题。如果不加鉴别和审查,就盲目地据以构筑上古史的框架,无疑是历史的倒退;如果全盘否定它的价值,那就会把其中所蕴涵的宝贵的历史遗迹一并毁掉,建立科学的上古历史的努力会因此而蒙受重创。两种态度都不可取。我们应该把传说中的上古帝王系统视为含有宝玉的岩石:妥善地加以挖掘弋清理、雕琢、运用。其中的每个名号,我们既可以理解为在历史上确曾存在而被“放大“了的人物,更应该把它视为一个时代、一个部族、一种文化的代名词。运用得当,它可以折射

出真实历史的斑斓光彩。

在“夏商周断代工程”(第5讲)宣告完成之后,继续探讨夏王朝之前的历史概貌,提上了议事日程——“文明探源工程”已经启动。对历史传说的重新认识和解释,必定会在与考古材料相结合的新格局中;发挥相当的作用。所以,有学者直言,“文明探源工程”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五帝“时代韵历史定位。

第4讲

中国文明起源讨论的近期进展

关于“文明”的定义,据统计有几十种之多。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与国家起源》中有“国家是文明.社会的概括“的论断,我们以此为依据,在历史学的范畴之内讨论问题,以“文明”代指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阶段,即跨过漫长的史前时期,进入以国家为其显著标志的社会。:文明的起源,可以被理解为指文明社会的起源。它既有一个长期积累租演变的过程,也有一个标志着完成质变的分界线——阶级与国家的形成。讨论和确定这一分界线的时空坐标,就是文明起源课题的内在规定。

中国文明起源的讨论,由来已久。由于它自身就是无法回避的历史课题,又与重大的史学理论密切相关,故一直得到学术界的普遍关注07而近年间受到一系列新的理论体系和考古成果的刺激,进展尤为快速。“夏商周断代工程”的完成,确立了我国第一个王朝——夏王朝的始年。它为中国文明起源的讨论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迸发出巨大的推动力。李学勤为主编,由王宇信、王震中、罗琨、杨升南、宋镇豪执笔撰写的《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形成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苏秉琦的《中国文明起源新探》(三联书店,1999年)等著作的出版,“中国文明起源和早期国家形态研讨会”在北京的召开(2000年7月),以及“文明探源工程“的启动,都表明这一讨论正向新的深度和广度发展。

伴随着新的理论体系的导人,讨论文明起源的理论标准首先受到触动。曾经长期主宰中国大陆学术界的“五种社会形态”说的有关理论,已经失去了昔日的权威。依据该学说,人类社会的发展必定按照由低到高依次排列的五种社会形态演进,而奴隶制时代是必须经历的社会阶段。而现在有相当一部分学者,倾向于同意人类社会的发展模式是多元的,“五种社会形态”模式只是若干模式中的一种,不是惟一的选择;奴隶制更不是无法逾越的必经阶段。文明起源研究领域的权威、原故宫博物院院长张忠培先生,在近年间公开发表的论著中,就明确无误地否定夏商周社会是奴隶制时代的传统之说(参见张氏论文《中国古代文明形成论纲》,香港《明报月刊》l996年11月号;《中国古代文明形成的考古学研究》,《故宫博物院院刊》2000年2期)。这一自由讨论局面的出现,与两次重要理论的导入和讨论,直接相关。

“亚西亚生产方式”,是马克思于l858年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首次提到的。对其内涵的不同理解,构成了国际学术界持续一个多世纪的讨论热点。在我国,第一次争论发生在19世纪二三十年代。由于它与“中国社会性质大论战”相交合,其命运正如在苏联一样,政治论争压倒了学术争鸣。70年代末80年代初,“亚西亚生产方式”讨论再度兴起,在宽松的学术气氛中,表现出较多的理性一意大利学者翁贝托·梅洛蒂的代表作《马克思与第三世界》,在吴大琨教授的大力推荐下翻译出版,加深了讨论力度;《中国史研究》1981年3期以专辑的形式,发表了国内学者的代表作。讨论中出现的主要理论分歧是:包括中国在内的东方社会是否与西方社会有不同的发展道路。“亚西亚生产方式”是否是马克思社会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独立于五种社会形态之外的特殊类型,还是附属于其中的某一种。讨论所引发的史学理论的解放,是无需赘言的。

“早期国家“,是近几十年间国际学术界在研究人类早期政治组织时普遍使用的概念,在中国引起足够的重视是80年代末期。童恩正先生《文化人类学》(上海人民出版社,l989年)的出版,标志着中国学者与国际学术主流衔接、对话的努力取得重大进展。谢维扬先生《中国早期国家》(浙江人民出版社,l995年)-书,首次把国际学术界关于早期国家的主要研究成果加以全面、深入地介绍,指出“它可以指在人类历史的较早时期中出现的最初形成的国家,也可以指在历史上出现较晚;形成的机制和形态上与人类最早的国家有相似之处的各个国家社会”。书中还对研究的理论、方法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中国早期国家的模式、形成过程、阶段划分进行了颇具独创性的分析论证,可以称之为运用这一学说致力于研究中国上古历史的经典之作。早期国家学说对讨论中国文明起源的理论意义集中表现在:从氏族社会经由部落联盟而进入国家的模式,不再是人类跨入文明阶段的惟一方式;经由酋邦—一早期国家而进入帝国时期,是一种更具典型意义的途径;“专制主义和君主制的因素存在于前国家社会中”的论断,也为揭示人类专制主义政治的发生提供了新的思路。

对判定文明时代的具体标志,进行了富有新意的探索。寻求判定进入文明社会的可操作性标志,是学术界为冲破困境而寄予厚望的解决问题的途径。部分学者引进西方文化人类学家的文明“三因素”、“四因素“说,将城市、文字、青铜器、大型宗教礼仪性建筑的出现作为文明的要素。此说一度引起过关注,但不同地区进入文明的标志是有不同的,想用某种固定模式解决中国的文明起源问题,也存在着预设前提不科学的问题。通过考古发现,来寻求符合中国实际的文明标志:是学者持之以恒的努力方向。夏鼐《中国文明的起源》一文,先从安阳殷墟、郑州商城谈起,次及可能是夏代都城的二里头遗址,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即以已经确定的文明遗存为基点,逆向推测更早的考古材料是否含有文明因素。继承这一思路,中国历史博物馆馆长朱凤瀚先生在2000年7月召开的“中国文明起源和早期国家形态研讨会”上提出,应该在“归纳商文明最重要的物化表现”的基础上,进-步探求中国早期文明的物化表现。他的概括是:(一)以宗庙、宫室为核心的都城的设立;(二)王陵区的存在;(三)青铜礼器与青铜兵器被比较广泛地使用;(四)已能记载语言的文字的应用(论文发表于《文物}2001年2期)。此说从表面上看来,与上述文明“三要素”、“四要素“之说相近,但思路却是大不相同,立足本国国情由已知推未知的方法,显然更为科学。上举《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形成研究》的作者认为,将铜器、文字、城址之类视为文明的标志,无法体现世界各地文明起源的多样性和区域性,因而主张以国家的出现作为文明时代到来的标志。也有学者认为,国家的产生并不一定是因为阶级的矛盾不可调和,而主要因为随社会发展而来的社会结构的复杂化,从而需要管理体制也随之复杂化。就中国文明社会的形成而言,根本标志应是礼制的建立,礼乐制度是古代中国文明社会代代相传的显著特征(参见张居中《关于中国古代文明起源问题的理性思考》,《中原文物》2002年1期)。这一观点更加强调中国文明的特点,应该是符合未来的探索方向的。

关于中国文明起源的方式、时间问题,获得了重大突破,并且继续是讨论的焦点。文明起源方式的争论,集中在文明起源的“一元说”和“多元论”上。“一元说”认为黄河流域是中国文明的摇篮,流行于70年代之前。随着在中原地区以外发现了若干重要的新石器中晚期文化遗存,80年代以来,“多元论”逐渐取得了主导地位。它认为中国早期文明并不是首先在中原形成并向周遭辐射传播的,而是各地的史前文化在各自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并相互影响、相互促进,都对中国文明的形成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谈到这一重大突破,我们应该感谢两位学界巨人苏秉琦、张光直几十年来的艰苦探索和理论建树。苏秉琦是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在对我国的新石器时期考古文化作全面研究的基础上,他提出了著名的“区系类型理论”,把史前文化划分为六个区域,即:以红山文化为代表的燕山南北、长城地带为中心的北方;以大汶口文化为代表的山东为中心的东方;以仰韶文化为代表的关中、晋南、豫西为中心的中原;以良渚文化为代表的环太湖为中心的东南部;以大溪文化等为代表的环洞庭湖与四川盆地为中心的西南部;以石峡文化等为代表的鄱阳湖——珠江三角洲一线为中轴的南方。并大力论证了其他区域与中原之间的相互影响,从而动摇了传统的“一元说”张光直先生早年在台湾师从李济先生研治考古学和殷商史,后赴美进行考古学、文化人类学的研究,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卓越成就。约40年来,张光直的名字在海外几乎就是中国考古学的同义词。他所提出的“文明的连续与断裂”的理论,使得西方学术界对中国文明史和考古学不得不刮目相看。关于中国的文明起源,张光直在80年代之前曾经是“一元说”的代表人物之一,后来随着新的考古材料的披露,他在1986年重新修订出版的《古代中国考古学》中,对自己以前的观点作了重大修改,正式提出了“中国相互作用圈”理论,指出中华文明是在不同地区文化传统的相互碰撞、促进中形成的。他的这一理论,颇具辩证思维的色彩,一方面否定了中原文明一枝独秀的传统之说,另一方面在论证不同地区文明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又强调中原文明发挥过无与伦比的作用。显然:以动态的观点解释这一问题,更加令人信服。

在最近几年间,又出现了一种值得注意的讨论意见:在承认各个不同地区的史前文化都对中华文明的形成做出过贡献的同时,提醒注意在即将迈入文明。门槛的前夜,中原地区之外的其他文化,不管曾发展到如何令人惊讶的程度,却先后走上了衰微之路;而龙山文化则吸收了其他文化的优长,不仅保持了原有的文化序列,还明显扩大了它的分布范围,直接为其后的夏商周王朝的出现,提供了历史前提。所以,很有可能还是中原地区率先进入了文明时代。特别是郑州西山古城遗址出土之后,有学者推定它是黄帝时期的城址,成为这一新说的考古支柱。对这一新说加以理论诠释的代表人物是安志敏、严文明、李先登先生。安志敏认为,无论是文献记载还是考古发现都表明,中原一直是当时最先进的文明核心。严文明指出,中原地区在中国史前文化的发展中居于领导地位、发挥了突出作用,而且在进入文明社会之后,也为中国文明的继续发展奠定了基本格局。李先登认为,在中原之外的其他考古发现(如红山文化)“不足以证明把中国古代文明提前一千年,中国古代文献记载也不支持先于夏王朝而独立进入文明的其他地区文明的存在”(李先登《夏文化与中国古代文明起源》,《中原文物》2001年3期)。

关于文明社会形成的时间问题,现在多数学者赞同以夏王朝的建立为标志;也有人主张提前到龙山文化时期或传说中的黄帝时代;甚至有人提出中国有一万年文明史的说法,虽足以惊世,却难以服人。

以上所述,从不同方面证明中国文明起源的讨论正在日益走向深入,科学的结论正在学术争鸣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我们也应该看到,中国的文明探源工作,主要集中在讨论文明的来源以及何时进入文明阶段上;而国际学术界的相关研究,关注的是文明兴衰的因果关系以及不同地区间文明形态的共性与个性。两相对比,应该承认其间有不同层次的差别,今后也有一个如何与国际学术主流接轨的问题。

第5讲夏商周断代工程

夏商周断代工程,是国家“九五规划”重中之重的历史年代学攻关项目。它酝酿于l995年,启动于1996年5月16日,各个专题研究完成于1999年9月,2000年9月夏商周断代工程验收工作顺利通过,标志着它的完全结束。《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O00年阶段成果报告》的出版(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0年IO月),把工程的主要研究成果与数据公布于世。

断代工程的任务,是为夏商周三代确立.一份可信的历史年表。中国文明历史悠久,而且绵延至今未曾中断,这是举世公认的。但中国文明早期的夏商周三代却没有完整可信的年代学标尺。古代文献记载中最早的可信年代是公元前841年,即司马迁在《史记·十二诸侯年表》所记载的西周晚期的共和元年。自此以下有逐年记事之文,自此而上的《三代世表》有,世而无年。古史渺茫无从稽考的困惑,因年代不明而更加显著。这是我国上古史研究中的重大缺憾。为夏商周确立年代学标尺,具有多方面的意义。’

多年来先秦史研究的成果,特别是重要考古遗址遗物的发现,为进行断代工程奠定了基础;同时,碳14测年技术、古代天文学、历法学、古文字学、青铜器研究等相关学科取得的巨大进展,也为这项年代学研究,提供了技术保证。启动这项世纪工程的条件已经具备。因此,国务院批准成立了由七部委领导组成的工程领导小组,聘任李学勤、仇士华、李伯谦、席泽宗为首席科学家,成立了曲著名学者21人组成的专家组,l996年工程得以启动。工程设计了9个大课题39个专题,几年间直接参加断代工程的专家学者达200余人,涉及考古学、历史文献学、历史地理学、古文字学、天文学、测年技术科学等众多领域,是多学科相结合、集中了全国学术精华的世纪工程。

年代学的研究,时间越早难度越大。根据各历史阶段研究条件的差异,工程提出了不同的具体目标:(一)西周共和元年以前各王,提出比较准确的年代;(二)商代后期(商王武丁以下)各王,提出比较准确的年代;(三)商代前期,提出比较详细的年代框架;(四)夏代,提出基本的年代框架。经过四年的多学科合作、联合攻关,以上设定的目标都已达到。在《成果报告》中开列了三代年表的主要数据:夏王朝的年代框架是公元前2070一前1600年;商王朝的年代框架是公元前l600一前l046年,其中作为划分前后期界标的“盘庚迁殷“被定为公元前l 300年,盘庚以下各王在位年代一一列出;商周之交的“牧野之战”的年代确定为公元前l046年,武王以下各王在位年代全部列出。其中许多年代坐标的确立,是各学科用不同手段研究同一年代时能得到的一致或十分接近的结论,从而确保了所建立的三代年代框架的科学性与可信度。当然,其中有的问题还有意见分歧,“阶段历史学科专题讲座成果报告”这个提法自身就表明,它只是为今后研究的推进提供了基础,而并非终极结论。它是我国上古年代学研究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大成果。

除了上述具体成果之外,夏商周断代工程更可以提供方法论上的意义和启示:对重大的人文社会科学问题,由国家统一组织、调配全国的人力、物力,做集体攻关式的研究,是必要的、也是有效的;跨学科综合研究的方法,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交叉与结合,充分显示了它的优越性。

特别说明:

(一)本讲所述内容,综合参考了李学勤《多学科相结合的“夏商周断代工程“及其新进展》(《中国史研究》1998年4期)、《夏商周断代工程l996——2000年阶段成果报告》、《夏商周断代工程笔谈》(《中原文物))2001年2期)写成。(二)夏商周断代工程意义重大,影响所及已经超出了学术界的范围,但招致的质疑与批评也同样令人注目。在夏商周断代工程结项前后,有国外学者对工程的性质以及结论的科学性提出了质疑,认为参与工程的学者明显接受了政治驱动,对考古材料缺乏系统的发现和分析,特别是中国学者把二里头遗址当作夏文化的做法被认为是难以接受的,甚至指责是误导行为。(参见《中国文物报}2001年6月6日所载刘星的文章《缺席的对话——夏商周断代工程引起的海外学术讨论纪实》)。国外学者对夏商周断代工程更为关键的批评,在于指责工程的方法论有问题,采用的碳14测年数据不可信。2002年5月24日的《中国文物报》,发表了张立东的文章《面对面的对话——“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美国之旅》,报道了断代工程4月份在美国的首次正式亮相。以工程专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李学勤先生为首的四位专家组成员,在华盛顿和芝加哥举行的三场讨论中,面对对方的质疑与批评无法答对,李学勤还有“因故先行回国”之举,实属尴尬。对方学者指出,工程报告(简本)使用的所有碳l4“拟合”数据仅有68%的可信度;工程在非文字证据的研究中,无论考古分期还是碳14“拟合”,都存在由于冒进而形成的穿凿;迄今为止,工程公布的所有“拟合“数据尚无一可以通过用同样程序进行的演算。国外学者担心工程做出的错误年代会对那些关注年代学但又无法亲自检验的人产生误导,并使错误的年代成为正式出版物的标准。这次以“交流与争论”为题的讨论,确实暴露出夏商周断代工程从方法到具体结论都存在严重问题。张立东的这篇不事“护短”的报道,能够在《中国文物报》上公开发表,实属不易。如果因为这次争论和报道而导致国内重新评估工程相关结论的价值,无疑是值得庆幸的。

(三)上述与国内媒体评价大相径庭的观点,理应引起重视和反思。复旦大学陈淳教授的文章《中国文明与国家探源的思考》(《复旦学报》2002年1期),就是一篇具有理性精神的好文章。其实,在国内学术界也对工程的思路和结论存在着不同看法。据笔者的见闻所及,历史文献学家刘起钎以及宿白、余伟超、张忠培等著名考古学家,都在不同场合表达过不同的意见。不幸的是他们的意见在主流媒体的一片颂扬声中被淹没了。这说明,在重大学术问题的讨论中,自由地、平等地发表不同意见的氛围是不可或缺的。

第6讲“二里头文化”与夏史探讨

在商王朝之前是否有夏王朝的存在?这在中国古代历史学家心目中是不成其问题的。司马迁在《史记》中就立了一篇《夏本纪》,记载着夏王朝的世系和盛衰兴亡。但是,进入近现代以来,有一部分国内外的著名学者,对夏王朝的信史地位产生了怀疑。传世文献中有关夏王朝的记载,都出于后人追记,就使得怀疑论有了依据。于是他们把夏王朝归人了“传说时代“。王国维先生利甩了安阳殷墟所出甲骨文的材料,讨论了《史记·殷本纪》所载商王朝建国之前的‘‘先公先王”的可信性,并进而分析商的“先公先王”是生活在夏王朝时期的,那么同出于司马迁之手的

《夏本纪》就应该有写作的依据,不可能出于虚构。这就为重新

恢复夏王朝的信史地位,提供了与考古学相联系的思路。1959年,著名学者徐旭生先生根据上古文献所记夏人活动中心在晋南豫西的线索,亲赴该地进行了影响深远的“夏墟调查”。当年秋天,二里头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正式开始。这两件事拉开了依靠考古学探索夏文化的历史序幕。

二里头遗址位于河南偃师县(今为市)二里头村周围,包括五个自然村,面积约375万平方米。1 98 1年它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这里设立了二里头工作队,组织了数十次考古发掘,取得了一批又一批震惊学术界的成果。《偃师二里头》一书(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为人们了解和利用这些成果提供了便利。

二里头文化的年代,大体介于河南龙山文化——郑州早商文化之间。依据其文化堆积的阶段性变化,尤其是陶器的演变轨迹推测,二里头文化的延续时间约为400年以上。二里头工作队队长赵芝荃先生对它的文化层做了四期划分,已为考古学界普遍承认。在二期遗存中出土了大中型夯土建筑基址、铸铜基址、墓葬。在三期遗存中发现的两座大型宫殿基址、大型铸铜遗址,更是吸引了学界的关注。其中的一号宫殿基址,坐北朝南,总面积超过1万平方米以上。而且布局严谨,主次分明,从平面结构而言,它开了我国宫殿建筑的先河。此外,还先后出土了许多制作精美的玉器、青铜器。由于二里头文化所处地域、延续时间均与文献记载中的夏王朝相符,出土遗址遗物又代表了当时的最高水平,所以越来越多的学者赞同它是夏王朝的都城所在地。这个结论,是随着新的考古发现的披露以及研究的逐步深入而取得的。在夏商周断代工程中,二里头文化的材料是作为夏王朝的遗物而被使用的。对二里头文化与夏文化的关系,现在学术界存在的主要争议是,有人认为它包括了夏王朝的全部历史,多数学者相信它只是夏王朝晚期的都城,早期夏文化应该到河南龙山文化晚期中寻找(参见赵芝荃《简论夏朝的断代问题》,《中原文物》l999年1期)。

夏文化的考古学探讨,除了以二里头文化为主体展开之外,在其他地区也有重大收获。l974,在山西夏县东下冯村发掘了一个遗址。它的文化面貌与二里头有诸多相似,但也有不司之处。学界认为它是夏代——商早期的遗址。l977年11月,国家文物局召开了“河南登封告城遗址发掘现场会“。在告城遗址的第二期遗存中,发现了两座相连的夯土城堡遗址,经测定为距今4000年左右,相当于夏代早期。在东周文化层中出土了带有“阳城”字样的陶片,有的学者据此推测,此地就是文献所载“禹都阳城”所在地。如果此说成立,就是找到了大禹的都城,意义非同凡响。1978年对位于山西襄汾东北的陶寺文化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该遗址面积达300多万平方米,规模之大在龙山文化遗址中首屈一指。考古发掘持续到1984年,共清理出墓葬1000余座,获得大批陶器、石器、玉器等珍贵文物。陶寺遗址的年代,上限约当公元前25世纪下限约当公元前20世纪,前后持续500余年。相当于传说中的尧舜禹到夏初时期6有的学者主张它应该是尧地都城所在地。从出土的大型礼器和龙盘可以推测,陶寺大墓的主人,身份与地位相当显赫,决非一般氏族首领人物,应该属于酋邦时代的国王∽陶寺遗址很有可能是夏王朝之前的一个区域性政治中心。它的发现,为研究“五帝时代”提供了难得的契机。l983年在河南省偃师市发现了一座商代早期城址——尸乡沟商城。在夏商周断代工程启动之后,认定其中的内城修建于夏商之交,由此确定了它的特殊价值——它标明了夏文化的终止年代。

二里头文化以及其他相关考古遗址的发现和研究,不仅使夏王朝的政治中心所在地明确起来.,还确立了它韵起始和终止年代。至此,可以说,夏王朝的信史地位已经不可动摇。

以上所述,是按照中国目前的学术趋向。致力于考古材科与历史传说、文献资料的结合而完成的。但对这种趋向自身,实际是存在不同评价的。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中国的考古学“没有再在完善和改进自身理论方法上下功夫,发扬善疑和善思的探索精神,以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为己任,却在史学的学科定位上裹足不前,将印证史籍看作是具有最大成就感的工作”(陈淳《中国文明与国家探源的思考》,《复旦学报》2002年1期)。于是,将二里头遗址与夏文化直接联系的做法,虽有时间、空间相吻合的有力支持,但从考古学自身学理而言,也有重新检讨的必要。在上一讲的“特别说明”中介绍的国外学者对把二里头说成夏文化的异议,中国学界似乎也不应该完全置之不理。

第7讲

甲骨文的发现与商史分期新说 甲骨文的发现,是19世纪20世纪之交中国考古学最重要的发现之一。它不仅提供了研究商史的第一手资料,还打开了安阳殷墟这座商代晚期都城的大门,使商史研究进入全新的阶段。并且,经由王国维先生的研究,间接印证了《史记·夏本纪》的信史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说来,它为重新科学地认识三代的历史与文化奠定了基础,开辟了坦途,称之为中国文化史上的里程碑,当之无愧。

清朝末年,带字甲骨出土于小屯村。小屯村位于安阳城西北约3公里处,洹河环流在它的东北。村民把在田间耕作时发现的古老的龟甲兽骨当作中药材“龙骨”,卖给中药收购商。这批暂时不为人知的无价之宝,通过药材商之手,流入金石学家麇集的京津地区。1898年,天津的两位秀才孟定生、王襄见到了少量带字甲骨。他们识别出这是古人遗物,并把其上的刻文称为“古简“。+限于财力,他们无法大量购置研究。l899年,时任国子监祭酒的王懿荣在北京发现了带字甲骨,即以高价收购。王懿荣,山东省福山县人,博览经史,尤以精通金石学而著称。他以金文相印证,判定这是殷代的遗物和文字。王懿荣成为最早发现甲骨文的学者l899年也成为甲骨学史的开端。l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后,王懿荣被迫自杀,所藏甲骨主要流入金石学家刘鹗之手。刘鹗,字铁云,是王懿荣的好友,曾参与了甲骨判识的工作。1903年,刘鄂选拓1058片龟板,印成《铁云藏龟》一书出版。这是甲骨文的第一部著录之作。此后,甲骨学逐渐成了新兴起的国际性显学。

甲骨文被发现已逾一个世纪,累计出土数量约l5万片。出现的单字不足5000个,已被释读的约1700多个,其中被多数学者所认可的释读文字仅l 000字上下。甲骨文的出土是一个连绵不断的过程,其中,有三次集中出土:(一)1936年前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在小屯东北地发掘出带字甲骨17096片。(二)197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安阳工作队在小屯南地发掘出带字甲骨5335片。(三)199 1年安阳工作队在花园庄发现一个甲骨坑,共有甲骨l583片,其中带字,甲骨579片苦它的数量虽较前两次为少,但意义重大——珍贵的大版卜甲集中出现,完整的刻辞卜甲达到300多版,为此前所未见;依据地层关系和卜辞内容,推测其年代当为商王武丁早期。卜辞的主人是“子”,属于“非王卜辞”,对于研究相关问题是难得的新出材料。甲骨卜辞,是商代的占卜记录。商代“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占卜之风极为盛行,达到了“事无不卜”的程度。也正因为如此,卜辞所反映的内容极为广泛,涉及政治、军事、经济、祭祀、原始宗教、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张光直先生在《商代文明》一书中,把甲骨规定为“通向商代文明的五道门径”之一(其余为:传统历史文献、青铜器、考古学、理论模式),足以说明对研究商代历史而言,其价值是无可替代的。关于甲骨文的著录之作,可谓不胜枚举。好在有《甲骨文合集》、《甲骨文合集续编》两部

集大成之作,为研究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至于对甲骨学的综合性研究之作,以王宇信先生的《甲骨学通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l989年版)最负声名。

甲骨文对商史研究的推动作用,表现在许多方面。小屯村一带作为商代后期都城的确认,就是其中之一。1928——1937年,前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对殷墟进行了15次发掘。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后,在这里进行了20多次发掘。先后发现了宫殿宗庙建筑基址、西北岗王陵区、祭祀区、妇好墓、铸铜作坊、制骨作坊,充分显示出殷墟文化内涵之丰富。在这里出土的司母戊大方鼎,为罕见的青铜重器,是体现商代青铜文明水平的典型器物。妇好墓则被誉为商代的文物和艺术宝库。共出土文物1928件,其中一大批为罕见的精品和国宝。特别是有铭文的青铜器多达l90件,并且半数带有“妇好”的自铭。妇好又屡见于甲骨记载,她是武丁的配偶之一,还多次主持大规模的祭祀和征伐活动。这也是迄今为止甲骨文记载和考古墓葬直接吻合的惟一实例,其意义自然十分重大。

对商史分期的新思考,也与甲骨文研究以及殷墟考古的进展密切相关。传统之说,把商代划分为前后两期,以著名的“盘庚迁殷”事件为分界线。其文献依据是《史记·殷本纪·正义》注引《竹书纪年》“自盘庚迁殷至纣之灭,二百七十三年更不徙都”。盘庚是第十九代商王,其下至帝辛(纣王)共八代十二王。而对小屯所出甲骨年代的划分,学术界存在着明显的意见分歧。主持安阳殷墟发掘、并对甲骨学有杰出贡献的董作宾(彦堂)先生,在1933年发表的论文《甲骨文断代研究例》中,认为甲骨文的年代涵盖了盘庚以下的十二王,可分为五期。后来,陈梦家在《殷墟卜辞综述》中。也赞同董氏之说。.但胡厚宣等古文字学家提出了异议,认为所见甲骨的最早年代是武丁时期,而此前三王(盘庚、小辛、小乙)时期的甲骨未见于殷墟。在1978--1982年出版的《甲骨文合集》中,体现了这一思想。由此提出的问题是:殷墟作为都城,是始于盘庚?还是始于武丁?再结合考古材料来看,所发现的宫殿基址、墓葬,最早的年代也是武丁时期。特别是在安阳市西北郊的三家庄、董王度为中心的洹河以北地区,出现了一系列重要考古发现:l980年安阳工作队在三家庄进行考古发掘,所出青铜器的器型、文饰,皆有从郑州二里岗早期商文化向小屯武丁期文化过渡的特征;1996—1997年,考古队对该地再作钻探和试掘,使上述结论更为清晰。,相关的考古报告,分见《考古》1983年2期和l998年10期。它促使学术界重新推测盘庚新都城的所在地,以及与之相关的商史分期问题。综合宫殿、墓葬、青铜器、甲骨文的分期研究,学术界已经倾向认定殷墟作为都城应始于武丁而非盘庚(参见:杨锡璋《殷墟的年代和性质问题》,《中原文物》1991年第l期;谷飞《殷墟王陵问题之再考察》,《考古》1994年第l0期)。于是 “中商文化“的概念形成了(参见:孟宪武《安阳三家庄、董王度发现的商代青铜器及其年代推定》,《考古》l991年10期;唐际根《中商文化研究》,《考古学报》1999年4期)。至此,整个商代史被划分为三个阶段:前期——商汤开国至盘庚迁殷之前;中期——盘庚、小辛、小乙三王在位时期;后期——武丁至帝辛(纣王)。稍后的考古发现继续确立了中商文化的地位:1999年年底j在安阳洹河北岸发现一座占地4平方公里的城址,经专家鉴定,命名为商代中期城址。据推测这里可能是盘庚等三王的都城。:《光明日报》在2000年1月8日作了报道。2001年2月,洹北花园庄54号墓——将军“亚长”墓的发掘和报道,再一次把学术界的注意力锁定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中商文化概念的提出,是近年间商史研究的新收获。

第8讲

等级隶属制:观察西周分封制的一个视角 分封制,古籍多称“封建(即“封藩建卫“的简称)之制”,为了与作为社会形态的“封建社会”概念相区别,中国大陆学者采用了这一习惯性称谓。

分封制最早出现在何时?我国的古史记载追溯到黄帝时代,可能是以后世之事比附、猜测上古史而形成的传说。近代新史学诞生以来,对此问题也存在着不同的看法。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把分封制、宗法制理解为周人的创造,是商周之际文化巨变的重要标志。而80年代以来,商代已经存在分封制的观点,逐渐占据了主流地位。古文字学家胡厚宣有《殷代封建制度考》之作(见所著《甲骨学商史论丛初集》),提出了根本不同于王国维之说的观点:“举凡周初之一切,苟非后世有意之附会,则皆可于殷代得其前身。”此外,徐喜辰、裘锡圭等著名学者,也论证了类似观点。当然,学者共同的认识是,分封制在周代更为成熟、更为典型,其意义和作用更加明显。

分封制与宗法制同为支撑周代政权的两大支柱,在《诗经·大雅·板》中有明确表述:“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把经·由分封制而建立的大国尊为周王室的屏障,这就是周人心目中对分封制的定位。分封制确实为巩固、维持周王室的统治,发挥过至关重要的作用。

西周分封制的实行情况大致是:京城周围的一定区域被规定为“王畿”,周人称之为“邦畿千里”,由天子直接统治;王畿以外的广大地区,天子分封诸侯立国,使他们在封地内行使管辖权。诸侯分封卿大夫为下级贵族,也是分封制的重要内容。《左传·桓公二年》概述了分封制下的等级制:“故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皆有等衰。”《左传·昭公七年》更有“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之说。《礼记·礼运》集中表述为“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是谓制度”。可见,分封制造成了土地和政治权力的层层分割。封君中的下一级要对上一级承担义务与责任,如:诸侯对天子有述职、纳贡、勤王、助讨、献俘等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职责。而且,如果越级实施有关义务和责任,并不符合礼制的规定。最明显的例子见于春秋后期:鲁国大夫季孙氏的家臣阳虎独掌权柄之后,标榜要替鲁君整肃跋扈的大夫,此举不仅得不到知礼之士的赞成,反而受到批评(《左传·定公八年至十年》)。此例反映出等级隶属制对等级的严格规定。所谓“天子经略,诸侯正封,古之制也。封略之内,何非君土?食土之毛,谁非君臣?”(《左传·昭公七年》)与《诗经》名句“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对应关系的建立,也足以说明问题。

分封制所造成的等级秩序,不仅体现在政治层面,而且贯穿在社会生活和思想观念之中。《国语·楚语下》记载了贤大夫观射父论祭祀等级的一段话,其中涉及食物等级制:大夫以上食肉,士食鱼炙,庶人食菜。散见于先秦典籍,而与此暗合的材料也不在少数。《诗经·豳风·七月》有“采荼薪樗,食我农夫”之句,孟子则把“七十者可以食肉’’视为惠民德政(《孟子·梁惠王上》),由此看来,除去耄耋高年之外,庶人是只能食菜而难以食肉的。战国时期的策士冯谖寄食于贵族孟尝君门下,为发泄心中的不满弹铗而歌“长铗归来兮,食无鱼”(《战国策·齐策四》);虽说是牢骚之语,却不是无理取闹,他所要求的恰恰是士人应有的待遇——“士食鱼炙”。春秋时期的“曹刿论战“是著名典故,曹刿是士人,有劝阻者说“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有“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之说(《左传·庄公十年》),显然“肉食者”是作为大夫以上级别的代称而出现的,正因为他们的无能,才需要曹刿以士人而为国君出谋划策。我们可以推论,即便是经历了春秋战国社会大变革的激烈冲击,由分封制所强化的贵族等级秩序及其意识,依然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顽强地显示着它们的存在。

第9讲从“弭兵”看春秋争霸战争

一部春秋争霸史,主要以晋、楚两大强国为中心而展开。其他中小国家,特别是地处中原的郑、宋两国,在两强的拉锯式的反复争夺中,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到春秋晚期,晋、楚两国国势均有衰减,对外争霸的气势有所下降。据《左传》记载,鲁成公三年、九年、十年,晋、楚两大宿敌仇国,已互相发出修好的信息,并有和平使节的往来。两国关系的积极动向,分外引人注目。

饱受争霸战争之苦的宋国,立即提出了“弭兵“(即停止战争的倡议。)申明反对用战争解决国与国之间的矛盾,如“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左传·僖公九年》)。盟国一旦受到他国侵略,霸主要出面代为主持公道,直至出兵迫使侵略者退还所侵夺的领土。在当时的“争于气力之世”,“弱国无外交”的既定的格局下,弱小的国家不得不依赖霸主为靠山。所以,当霸主实力中衰、无法正常行使职责时,小国往往受到侵害而无处申诉,他们不得不感叹:“诸侯之无伯(霸主),害哉!”(《左传·昭公十六年》)当然,霸主承担保护盟国利益的义务,是以得到回报为前提的:其一,霸主在政治上得到盟国的拥戴,在军事征伐时可以借助盟国兵力;其二,霸主在经济上得到盟国的贡纳。以下我们着重来分析经济利益问题。霸主往往利用主持会盟之机,“以命朝聘之数,使诸侯之大夫听命”(《左传·襄公八年》)。郑国的政治家子产在“平丘之盟”上,据理力争“自日中以争,至于昏”(《左传·昭公十三年》),迫使晋国降低了给郑国规定的贡赋数额,就是治史者所熟知的一例。平时,霸主也可以要求盟国奉献贡纳。在晋文公、晋襄公称霸时,“令诸侯三岁而聘,五岁而朝”(《左传·昭公三年》)。鲁襄公在五年之内,曾两次亲赴晋国,“听政”、“朝,且听朝聘之数“。这些“朝聘”的规定,不仅明确了霸主与盟国之间的隶属关系,还在于强制盟国接受缴纳贡赋的数量。鲁国对于霸主晋国的关系是:“职贡不乏,玩好时至。”(《左传·襄公二十九年》)郑国对晋国同样是“行理之命,无月不至,贡之无艺”(《左传·昭公十三年》);“不朝之间,无岁不聘,无役不从?’(《左传·襄公二十二年》)。因此,我们可以断言,大国之间的争霸战争,与争夺对小国贡赋的占有权密切相关。第二次“弭兵”之会规定小国同时向晋、楚两大霸主国朝聘进贡,就是为了满足霸主的经济利益。

霸主地位的奠定,固然要依靠强大的国力,而霸主地位的维持,却必须得到诸侯盟国的倾心归附。所以,一个国家要保持其霸主地位,必须德、威、信并重,这是霸主标榜自己推行王道、主持正义、争取盟国必不可少的手段。也正是因为霸政还需要这些装饰物,因而才使得春秋时代与强权横行的战国时代相比,表现出若干不同。

第10讲,战国的社会矛盾与变法运动的主要内容

战国时期,对峙争雄的列强大国,先后出现了变法运动。其中,以魏文侯任用李悝变法为最早,以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成效最为明显。变法运动的普遍出现,说明它不是偶然因素造成,而有深刻的社会背景。任何时代的大规模变革,总是受当时的社会矛盾的刺激,应它的需要而发生。2战国时的变法运动也是如此。

战国之世,社会在剧烈的动荡中不断进步。,在这一历史阶段,传统的礼乐文明已陷人解体,原有的制度和思想概念,都无法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这就迫使人们去探求新的模式,开辟新的发展途径。那么,当时的社会主要矛盾有哪些? 首先,是国与国之间的矛盾,主要表现方式是列国纷纭复杂的战争。“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孟子·离娄上》),充分暴露了列强之间战争的残酷性,也说明了弱肉强食是无法回避的现实。它的存在,对各国提出了增进国家实力的迫切要求。

其次,是统治集团内部矛盾的激化,主要表现方式是君臣之间、大臣之间围绕着政治地位和经济利益的争夺愈演愈烈,以至于出现互相残杀的局面0』秦国有六代国君的废立,完全由大臣操纵,史称“数易君,君臣乖乱”(《史记·秦本纪》)。吴起在楚国主持变法时分析贵族专制之害“大臣太重,封君太众,若此则上逼主而下虐民”。法家所论的“君人南面之术“,大多是针对君臣关系而发。这说明,与集权制官僚体制的出现相配合:需要确立相应的尊卑等级制度和政治伦理观念。

再则,是官、民之间矛盾的激化,主要表现方式是民众反对过于繁重的徭役征发和赋税盘剥,以及厌战、逃亡,乃至爆发规模不等的暴力反抗。“盗贼公行”屡见于史册,就是明证。如何有效地控制民众,也是各国统治者必须面对的课题。

《墨子·兼爱下》有如此设问:“当今之时,天下之害孰为大?”在他的答案中,涉及“大国之攻小国也„„此天下之害也。又与为人君者之不惠也,臣者之不忠也„此又天下之害也。又与今之贱人,执其兵刃毒药水火,以交相亏贼,此又天下之害也”。此论已把我们以上所述的三种主要矛盾囊括其中。变法总是为了推动社会进步而启动,那么,有针对性地解决社会矛盾,必然会在变法中有具体体现。

首先,奖励农战,提升国家的经济、军事实力。其目的是在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和抗衡中,进可兼并他国,退可自保四境。最能体现这一宗旨的变法条令是:李悝“作尽地力之教”,推行“平籴之法”;商鞅治秦,“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设二十等军功爵以奖励战斗之士,“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更是把变法的内容集中在军事方面。

其次,强化君权,废止贵族政治,推行官僚政治。其目的是以立法的方式,确立君主专制体制和尊君卑臣观念,最能体现这一宗旨的变法条令是:吴起治楚,规定“封君之子孙三世而收爵禄”,“废公族疏远者”;商鞅治秦,“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变法运动在打破氏族贵族特权的同时,致力于构筑以专制君主为核心的官僚等级秩序。

再则,公布成文法,明确规定各个阶层的责任和义务。其目的是调节国内矛盾,并加强对民众反抗活动的镇压。最能体现这一宗旨的变法条令是:李悝变法制定《法经》六篇,、将《盗》、《贼》两篇放在最前;原因就是统治者认定“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晋书·刑法志》)。商鞅变法有“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的规定。考古所见的“云梦秦律“,对盗贼(特别是群盗)的处罚规定是相当残酷的。法律作为体现官僚统治集团意志的工具,在战国的变法运动中表现得很明显。

依据传统之说,对战国变法运动的评价,往往与“古代史分期”问题搀杂在一起,即与社会形态的变迁融为一体。在最近20年间,学术界对:“封建社会”的概念进行了新的探讨。日知、叶文宪相继指出,把欧洲中世纪的feudalis肌译为“封建”,是延续了·个多世纪的误译。有的学者指出,中国不曾存在过“封建社会”;也有的学者尝试用“专制官僚社会”、“家国同构农耕社会’、“选举社会”等新的概念来取代封建社会”。与此相关的问题是,如何认识中国古代社会的主要矛盾?传统之说指为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而新锐之说把王亚南先生在20世纪40年代所写的《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中揭示的“官民对立“的观点发扬光大,指出中国古代的地主分属于官僚地主和庶民地主两大等级,根本不存在一个统一的地主阶级;同样,农民也不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自耕农与佃农不是一个阶级,古人的“农民”概念是把庶民地主包括在内的;中国古代的主要矛盾不是传统所说的“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而是“皇帝、官僚集团与该集团以外的全体社会成员的矛盾”,也有人把它表述为“国家同它的赋税和徭役的征课对象之间的矛盾”。新说还强调,古代社会的人并没有明确的阶级意识,只有鲜明的等级意识(参见《“中国封建地主阶级研究“学术讨论会述要》,载《历史研究》l984年第3期;黄敏兰《近年来学术界对“封建”及“封建社会”问题的反思》,载《史学月刊))2002年第2期)0这些不同于传统之说的观点,引发过讨论甚至是批评,虽然迄今未能形成统一的结论,但作为一种有影响的学术动态,应该引起更多的关注。具体到谈论“战国变法运动”这个话题时,更多地注意官僚统治集团与社会大众的矛盾,显然有其必要性。

第11讲

怎样看待秦王朝的历史地位

秦王朝(公元前221一前207年)统治时间仅有l5年,是我国历史上最短命的统一王朝。它在我国悠久的文明史上只不过是短暂的一瞬,但却有着特别重要的历史地位。这是因为:(一)它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达几百年的割据、混战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实行中央集权制的大一统王朝。旷日持久的大规模分裂和战争,使社会秩序遭到严重破坏,生命财产遭遇无情劫掠。所以,到战国末年,有远见的政治家、思想家,都意识到结束分裂、建立统一政权,是摆脱苦难的惟一选择。但如何完成这一历史使命,则有不同的观点。儒家的代表人物孟子,从奉劝统治者推行王道、仁政的角度,提出只有不喜欢杀人者才能得到民众的拥戴而统一天下;一度掌握秦国大权的吕不韦,则在《吕氏春秋》中高标“义兵“之说,认为正义的战争是不可或缺的;得到秦王政(秦始皇)赏识的韩非,则宣传“以战去战”、“以杀止杀”的法家理论。秦的统一,是按照吕不韦弋韩非的务实思想完成的。在商鞅变法的基础之上,秦国统治者始终注意奖励耕战,提高国家实力,养成了-“闻战则喜“的尚武风气,造就了能征善战的虎狼之师,成功地运用“破纵连横”、“远交近攻”的外交、军事策略,最大程度地分化、瓦解敌方联盟,最终各个击破,兼并六国,统-天下。规模空前的帝国版图,在此后继续扩展:在北方,连年用兵匈奴,不仅收复了河套地区,还跨过黄河,在阴山以南地区建立了郡县统治体系;在南方,对“百越“人(散居于今福建、广东、广西、浙江、江西等省区)居住地发起了统一之战,终于建立了南海、桂林、象郡等“岭南三郡”,使中央政府的直接辖属地扩展到东南沿海,而且在这一过程中开凿的位午今广西兴安的灵渠,沟通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在历史上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秦的统一,无论是从版图的幅员广大、还是从统治的严密有效来看,都是此前所谓的“三代盛世”所难以企及的,它真正奠定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根基。

(二)它建立的一系列制度,对后世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秦所创设的皇帝制度,把最崇高的名号、最显赫的地位、最根本的权力集中到君主一人身上,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的确立。它通过朝议和文书、舆服、后宫、陵寝等相关规定,把“君尊臣卑”的政治伦理制度化,树立了皇权的绝对统治秩序。

全面推行郡县制,意义同样重大。公元前221年,围绕着如何有效地统治广土众民,在秦廷之上爆发过一场不同观点的争论。秦始皇采纳了廷尉李斯的建议,在全国范围内普遍推行郡县制。郡县作为中央政府辖属的地方行政机构,各级长官的任免、考核、奖惩之权,悉操于中央政府和皇帝之手。与此前的分封制相比较,郡县制使中央集权制的特点得以充分展示。

自上而下的专制官僚体制,取代了此前的贵族等级制。中央有以丞相为首的政治中枢机构。丞相是协助皇帝处理日常政务的行政首脑。太尉一职,据《汉书·百官公卿表》所述,是秦官,为武官之长,地位与丞相对等;而据学者多年来的研究,太尉不见于秦国与秦朝的历史记载,或是当时根本没有这一职官,或是虚而不设。御史大夫一职,在秦及西汉的地位十分显赫。既掌握监察百官的实权,又负责为皇帝起草和传达诏书;既是丞相的辅贰和递补者,又对丞相有监视和牵制之实——由此可见是为皇帝的耳目亲信之臣。另有习惯上所称的“九卿”,分管中央政府的具体政务。在地方上,不仅郡县各自设官分理行政、军事、监察诸事,还在县级以下的基层单位,设立了负责行政管理的乡一里机构,以及负责治安管理的“亭”、负责教化的“三老“,使当地有威望、有实力的“长者”充任。从而建立起由上到下的官僚统治体系。此外,秦所设立和完善的法律制度、军事制度、户籍与土地管理制度,以及重农抑商政策、思想统治政策,都对此后直到清朝末年的历史产生过巨大的社会影响。所以清末的变法志士谭嗣同才会有“两千年之政,秦政也”之言。

(三)由汉初的“过秦”思潮形成的“秦亡于暴政”之说,成为传统政治文化中富有积极意义的结论。

秦亡汉兴,有作为的政治家、思想家,努力探讨秦朝短命而亡的原因。汉高祖刘邦命陆贾撰《新语》于前,贾谊著《过秦论》于后,又有贾山、刘安、董仲舒、严安、主父偃等人继轨而起,这些总结历史教训、提供治国思路的论政名篇,不仅在当时,而且对后世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汉人论秦之过恶,或许有某种程度的夸张,但其中的两个命题是极有价值的:首先,他们批评秦朝统治者不懂得“攻守异势异术”之理,在“守天下”之时,仍沿用“打天下”的方式,一味地偏信武力和刑罚的威慑力量,忽视道德教化的作用。+其次‘,他们赋予“民本“思想以新的价值,“闻之于政也,民无不为本也。国以为本,君以为本,吏以为本。„„民者,至贱而不可简也,至愚而不可欺也。故自古至于今,与民为仇者,有迟有速,而民必胜之“(贾谊《新书·大政上》)。苟子对君民之间的关系有著名的‘!载舟覆舟”之喻,汉人引秦为例凸显了它的鉴戒作用。

秦朝以“酷暴”的形象定位于青史,分外引人注目。,这固然是由它的历史内涵所决定,不可否认的是与汉代的批判性政论也有相当关系。比起这种定论是否完全符合历史原貌的质疑更为重要的是,秦始皇和秦王朝,作为“暴君”、“暴政”的历史实例和反面教材,不断地被人援引,劝告不同时期的当政眷,如果自恃掌握国家权力而以繁役酷法暴虐百姓、残民以逞,就会重蹈亡秦覆辙,在民众的反抗中土崩瓦解;政权易手。这种劝告,比任何理论说教都有效。后世在专制体制之下出现的“开明”政局,往往与夏桀、商纣、秦始皇、隋炀帝等“暴君”所提供的历史鉴戒相关。

第12讲从“焚书坑儒”到“独尊儒术”

这里涉及专制君主和国家如何处理与士人的关系、如何选择和确立统治思想的问题。

战国时代的士人,可以在列国统治者之间从容择主,道不合则全身而退,另投明主,当时颇为流行的“从道不从君“之说,足以表明士人的自尊和清高;各国统治者为了笼络贤能之士,也极力显示求贤若渴的诚意。因此,以至于有“士贵王不贵”之说。士人作为一种独立的政治力量,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在秦始皇统一全国、建立起君主专制制度之后,君主与士人的关系就完全不同了。专制皇帝在要求士人效忠于自己的同时,更注意防范士人的反抗意识。换言之,在皇帝的心目中,士人已经由可以依靠的对象变为必须加以控制、打击的对象。这是我们理解秦朝“焚书坑儒”发生原因的基本出发点。还有一个与之密切相关的问题,就是统治者选择何种理论体系作为统一帝国的指导思想。秦始皇本人是赏识韩非所阐发的法家理论的,所以秦王朝的统治思想以法家为主体是顺理成章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它的统治思想是非常驳杂的。这也为儒家与法家争夺主流意识形态地位提供了条件,正如范文澜先生所言:“秦统一后,正统派儒学连同阴阳五行家在朝廷上也有一定的势力,比起李斯为代表的苟派儒学和法家学派来,自然是劣势,但正统派儒学还是进行了激烈的斗争。”(《中国通史简编》第2编第l8页)这场斗争,本来是围绕着对分封制的不同见解而展开的,但在李斯、秦始皇的推动之下,却演变为“焚书坑儒’’的巨变。

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博士仆射周青臣当面对秦始皇歌功颂德。其中,统·天下、遍置郡县等内容倒也符合事实,但阿谀奉承是通篇主旨所在。历代歌功颂德之言,其实大都如此,原本不必过于认真。偏偏有位博士淳于越,针锋相对地提出驳论,他认为殷周分封子弟功臣,得以享国久远,“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如果突然出现专制朝政的权臣,没有可与之抗衡的力量,国家势必面临危机。结论是,“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淳于越与周青臣的分歧,集中在推行单一的郡县制是否是最好的统治方式上。本来,作为两种不同的政见,在统一后不久,就由当时的丞相王绾和李斯分别作过阐述。王绾等人主张在燕、齐、楚等边远地带,封皇子为王,以利镇抚。淳于越旧话重提,只是希望能就采用何种方式对统治最为有利展开讨论,体现的是士人对时局的关心。在较为开明的政治环境中,不论当政者是否采纳他的政见,都不会导致灾难性后果。但专制欲极强的秦始皇,在独享最高权力多年之后,已容不得半点批评,他把淳于越的忠谏视为诽谤。丞相李斯迎合君主之意,在驳斥淳于越的观点之后;提出了焚书的建议:“今陛下创大业,建万国;世之功,固非愚儒所知。„„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今皇帝并有天下,别黑白而定一尊。私学而相与非法教,人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夸主以为名,异取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如此弗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禁之便。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史记·秦始皇本纪》)秦始皇允其所请,随之出现了“焚书”浩劫。李斯提出如此极端的主张,是因为他与秦始皇一样信奉法家以暴力控制思想的学说,“言无私论,士无私议,民无私说,言行不轨于法令者必禁”(《韩非子·五蠹》),正是他们心仪的政治秩序。“焚书”、禁学的目的在于取缔政治批评,扼杀思想自由。士人的社会批评功能被废止,不仅是士人的悲哀,也是当局者的不幸。不闻谏言,惟闻颂词,政治只能走向黑暗。在“焚书”后的第二年又发生了“坑儒”之事。事情源起于方士侯生、卢生等人批评秦始皇,“天性刚戾自用„„以为自古莫及己。专任狱吏,狱吏得亲幸。博士虽七十员,特备员,弗用。

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办于上。上乐以刑杀为威,天下畏罪持禄,莫敢尽忠。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贪于权势至如此,未可为求仙药”(《史记·秦始皇本纪》)。这些批评,是相当准确和深刻的,指出了专制统治的积弊所在。恼羞成怒的秦始皇下令严办,最后将捕获的460多位方士和儒生集体坑杀。

“焚书坑儒“与秦统治集团追求思想统一的努力有着必然的联系。本来,在国家实现了政治统一之后,谋求思想统一,是一种顺乎思维习惯的选择。戗国后期的思想家们,实际上都在一定范围内涉及到对它的论证。但是,用什么手段、用哪种方式去实现思想的统一,原本是可以有不同的选择的。用非暴力的手段,以综合诸子学说、兼采百家精华的方式,建立起与政治统一相适应的思想体系——这样的历史机遇在秦朝统一之前就已经出现过,那就是秦国丞相吕不韦主编《吕氏春秋》,意在为未来的统一政权提供治国蓝图。由吕氏门客撰著的《吕氏春秋》一书,本来就是开放的文化政策的体现,也是兼收并蓄诸家学说的产物。在他的理论结构中,原本尖锐对立的各学派,可以各安其位,各展其长。如果按照吕不韦的治国理论,秦的统治方式应当有很大不同。遗憾的是,吕不韦在与赢政的权利之争中失败,他的主张也被轻易地抛弃了。秦始皇所欣赏的是申、商、韩非之学,在统一完成之后,骄横自大情绪更使他不可能从容选择和构建稳妥的治国方略,遇到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冲突,自然就会沿用军事征伐时期的思维定式,采用强硬的管制措施,去限制人们的思想自由。

“焚书坑儒”的直接后果,就是导致了知识群体和统治者离心离德。显然,文化高压政策,并没有达到统治者预期的统一思想的目的,而是走向了反面。在社会尚能保持稳定之时,士人们保持着沉默,或在暗中做着各种形式的反抗。天下一旦有变,他们就把对统治者的不满,转变为拼死一搏。秦末,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儒林代表人物、孔子后裔孔甲(或作孔鲋)迅速投身其中,他率一批儒家士人携带孔门礼器往投陈胜,最后战死在反秦战场上。一大批这样的知识分子,向秦王朝发起了拼死反抗,全然没有“秀才造反,三年不成”的犹豫观望之态。因为他们是在复仇,并认定推翻秦的暴政,是履行士人文化使命的必要前提。

秦朝统治者不得不为他们推行的文化专制政策付出代价,这是秦朝短命而亡的原因之一。

西汉王朝建立之后,非常注意借鉴秦朝的历史教训,变酷暴为宽缓。就思想文教政策而言,西汉前期实行黄老“无为而治”,政府避免对思想领域进行强制性干预,各家学说得以恢复和发展。到汉武帝时,形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位年轻的皇帝,深知“无为而治”的黄老之学,已不适应奋发求治的时局,他决意借用儒家学说,实现自己为后世子孙垂范立制的远大抱负。他任用喜好儒术的官僚窦婴为丞相、田蚧为太尉,并破格提拔儒生赵绾和王臧分别出任御史大夫、郎中令;执掌实权,还礼聘在野的儒师入朝主持改制之礼,摆出了以儒学治国的姿态。信奉黄老之学的太皇太后窦氏(文帝皇后)发起反击,迫使武帝罢免窦、田,诛杀赵、王,武帝尊儒的第一次努力归于失败。窦氏逝世的第二年,尊儒重教的进程重新启动。儒家公羊学派大师董仲舒借“对策”之机,提出了著名的“天人三策”。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建议废止儒学之外的各家异说,“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他的理论依据是“《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汉书·董仲舒传》)。认为以儒术来统一全社会的思想是天经地义的。汉武帝同意他的建议,于是就有了后人总结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举。

同样是为了确立国家的统治思想,汉武帝和秦始皇相比,所采取的方法有很大不同。他不是依靠政治暴力手段,而是利用舆论诱导和利益驱动,来推动思想统一的进程。首先,以儒学垄断教育,并进而影响仕途。在董仲舒的建议中就有“太学者,贤士之所关也,教化之本原也。„„臣愿陛下兴太学,置名师,以养天下之士“(《汉书·董仲舒传》)的内容。太学是最高学府,以养士、兴教化、培养官僚后备力量为其主要的办学目的,以《易》。《书》、《诗》、《礼K《春秋》等儒家经典为教学内容。而原来所设置的诸子传记博士皆被罢黜,这就意味着其他学派失去了在太学中授课讲学的权利。为了贯彻太学养士的宗旨,笼络天下读书人为朝廷所用,必须解决好学生的出路安排,即把读书与做官连为一体。起初,在一年一度的考试中,只要通过一经的考试,就可以获得仕进的机会,成绩优秀者可以身据清要之职。一时间,入太学成为做官的捷径;史称:“其学官弟子行虽不备,而至历史学科专题讲座于大夫、郎、掌故以百数。”(《汉书·儒林传序》)后来的太学生们已不及他们的前辈那般幸运,但人仕之门毕竟对他们敞开。大一统政权留给普通读书人的发展空间,实在是以此为最大了。不仅太学中成绩优异的儒生不断被选拔为官员,社会上有影响的儒师也可以被聘任为高级官员。例如,与董仲舒齐名的公孙弘,官至丞相。这批由平民儒生跻身高官的人,博得了“白衣公卿”的美名。读儒家之书可以换来官场得意,难怪社会上要趋之若鹜了。正如班固所言,汉代经学的兴盛,主要是出于利禄之路的诱导。其次.儒学的伦理道德(忠、孝、仁、义、礼、智、信等)被奉为全社会共同的行为准则,必须遵守,一旦有人背离,就会受到全社会的谴责和制裁。再则,置儒家经典于国家法律之上,最明显的象征就是“经义断狱”(或称“《春秋》决狱“),儒家经典成为判案量刑的依据,当它与国法条文的规定不一致时,通常的取舍是依据儒家教义而不是遵循国法。如此以来,国家表面上并没有以强制手段推行“尊儒”,但这种诱导力所形成的约束作用,却更深刻地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还有以下两个问题,是我们应该注意的。其一,儒家学说能够上升为国家的统治思想,与它自身的与时俱进有密切关系。与先秦儒学相比,经过董仲舒改造之后的汉代儒学,有明显的不同:就学术内涵而言,汉儒把阴阳五行之学,纳入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就与当政者的关系而言,先秦儒学批判暴政而致力于建立理想化的社会政治秩序,汉儒则退而求其次,转变为承认现实社会政治秩序的合理性,包括承认皇帝凌驾于天下臣民之上的专制地位。从这个意义上说来,汉儒已从批判时政转变为维护现实统治b、正因为如此,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新锐思想家往往批判汉代儒学背离了先秦儒学的民本思想,转而与专制统治妥协。其实,汉儒如果想要在实际政治中居于主导地位,做出妥协是必要的,否则不可能得到当政者的承认。而汉儒取得统治思想地位之后’,其代表人物仍在致力于继承先秦儒学的社会批判精神,置天意于天子之上,就是他们希望能够对专制帝王实施约束的努力。当然,其实际效果大小,却已经不是他们所能够操纵的了。

其二,尽管董仲舒建议对其他学派加以“灭”、“绝“,但汉武帝并未实际推行。其他学说只是被剥夺了在官方学校中的传授资格,而未受灭绝式镇压。就是在官场之中,武帝也重用了一批分别具有法家、黄老道家、阴阳家色彩的人物。所以,有人说汉武帝治国、用人之术实际是“外儒内法”。司马迁甚至说武帝“博开艺能之路,悉延百端之学,通一伎(技)之士,咸得自效”(《史记龟策列传》),无疑是说武帝实际在兼用百家之学。武帝的高明之处,就在于既给儒家以尊崇的地位,又给其他学派留下适度发展空间。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容忍多元文化并存的开明统治术。

就推行文教政策而言,秦始皇的失败和汉武帝的成功,给后人许多有益的启示。解决思想意识形态问题,不能依赖行政强制,更不可迷信暴力手段。而且,从思想的属性而言,本来就是各不相同,思想可以受诱导,甚至被蒙蔽,但要达到完全的控制和统一,是最不容易实现的。尊重思想自由的过程,也就是人类不断走向文明的过程。

第二篇:2013年高考历史纠错题库之先秦史

2013年高考历史纠错题库之先秦史

第一专题祖国历史的开篇──先秦史

1.春秋时期,赵简子说:“„„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

田十万,庶人工商遂。”这表明春秋时期(T5P2)

A.世卿世禄的分封关系受到冲击B.以郡统县的体制普遍建立

C.工商皆本思想出现D.血缘政治隶属关系得到空前加强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克敌者”依据功劳的大小被授以官职和土地,可判断自夏、商、西周以来的世卿世禄的分封关系已遭到破坏。选A项。

2.1975年在陕西岐山董家村出土的铜器中,有裘卫四器的铭文记载:共王三年,裘卫用价值八十朋的一块玉璋,租得矩伯的十田;共王五年,裘卫用自己的五田与邦君的四田相交换;共王九年,矩伯取裘卫一辆车子和车马的饰件,裘卫另外送给矩妻四卷帛,矩伯便把一片土地和林木送与裘卫。下列各项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P5T8)

A.西周商品经济繁荣B.铭文是研究西周历史的主要史料

C.分封制瓦解D.奴隶制土地国有制被破坏

【解析】根据材料中“租田”“交换田”“送田”等信息,选D项。

3.(2013·湖北重点中学联考)《全球通史》在论述中国诸子百家思想主张时说:“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要用国家的军事力量予以清除;而人民群众则需被强迫从事生产劳动。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因此不可宽容待之。”下列观点与文中“他们”同属一个派别的是

A.治之经,礼与刑B.唯同乎天和者为然

C.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D.自贵且智者为政乎愚且贱者则治

【解析】材料信息反映了法家学说。A项是儒家思想家荀子的主张;B项是道家思想家庄子的思想;C项是法家思想家韩非子的思想;D项是墨子的思想。故选C。【答案】C

4.(2013·洛阳模拟)古代中国某位思想家说:“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下列言论与之有相通之处的是

A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B.“天为君而覆露之,地为臣而持载之”

C.“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D.“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解析】本题考查从材料获取信息与阅读的能力。材料意思是桂树皮芳香可以食用,因而遭到砍伐,树漆因为可以派上用场,所以遭受刀斧割裂。人们都知道有用的用处,却不懂得无用的更大用处。材料体现的是道家无用思想,D项属于老子思想。A项是心学,B项是董仲舒的主张,C项是荀子的主张。

【答案】D

5.(2012上海)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韩非子说:“唯夫与天地之剖判也俱生,至天地之消散也不死不衰者谓常。”从以上儒家、道家、法家言论来推断,三家都(P4T3)

A.针对先秦的社会现状提出了共同的政治主张

B.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C.表现出人对自然及其规律的尊崇D.认为自然是可以认识的【解析】孔子认为天是有意志的,影响四季万物;韩非子认为天是永恒的,不会消亡;“天法道”,老子用“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即天也是有其客观规律的。上述观点是针对天人关系提出的,不涉及政治主张,A项错误。三者都表现出人对自然及其规律的尊崇,B、D项反映的是其中一个方面。作为单选题,选C项。

6.右图(图略)是位于山东临淄城南的稷下学宫,约创办于公元前4世纪中叶,是当时中国最大规模的中华精神汇聚处,最高等级的文化哲学交流地。稷下学宫的出现说明(P6T10)

A.齐鲁大地自古就有重视文化的优良传统

B.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和发展

C.儒家思想已经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D.春秋时期齐鲁大地思想活跃,哲学家辈出

【解析】B从材料中“公元前4世纪中叶”可知,稷下学宫出现于战国时期,故选B项。A、D两项中的“齐鲁大地”与材料中“当时中国”不符,D项时间也不符,排除。汉代儒家思想开始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排除C项。

7.淅川下寺曾发掘出一处春秋楚国贵族墓群,出土了大量青铜礼器,不少还带有铭文,其铸造使用了失蜡法溶模工艺。这一发现,把我国使用失蜡法铸造青铜器的历史提早了一个多世纪。由此,我们可以推测出()

A.青铜器铸造在春秋时期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B.我国古代青铜铸造中心集中在黄河流域

C.青铜器上的铭文有助于印证古代史料的真伪

D.春秋时期各国主要使用青铜器进行农业生产

【解析】我国古代青铜器的铸造进入鼎盛时期是在商周时期,排除A项;材料中反映的楚国墓群应在长江流域,排除B项;青铜器在当时比较珍贵,很少用于农业生产,D项不符合史实。故答案为C项。

8.(2013·洛阳模拟)《百官春秋》记载:“周受命封建宗盟,始选其宗中之长而董正之,谓之宗正。(周)成王时,彤伯(王室成员)入为宗正,掌王亲属是也。秦因之。”该材料主要反映了古代中国早期的A.中央官制B.嫡长子继承制C.王位世袭制D.地方行政制度

【答案】A

【解析】解读材料信息“宗正“掌王亲属是也。秦因之”,主要反映了古代中国早期的中央官制的继承与发展,故选A项。B、C两项一题干材料不符;D项显然不符合秦朝的史实。

9.(衡阳市2013年高三第二次联考T24)“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天下莫不知,而莫能行。”材料体现了

A、道家思想B、儒家思想C、法家思想D、兵家思想

【译文】《老子》第七十八章: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但攻坚克强却没有什么能胜过它,因为没有什么可以真正改变得了它。柔能胜过刚,弱能胜过强,天下没有人不知道,但又没有人能实行。

【答案】A

第三篇:历史学二级学科介绍:中国古代史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历史学二级学科介绍:中国古代史

专业研究方向主要有秦汉史、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元史、明清史等。

中国古代史以中国古代的历史为研究对象,近代以前的中国史都属于研究范围。中国古代史一般以朝代为段落,如秦汉史、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辽宋金元史和明清史等。同时,也可以进行专题研究,如政治史、制度史、经济史、文化史、军事史、社会史等。

中国古代史专业培养掌握历史学的基础理论与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独立从事中国古代历史研究工作的能力,并能够在本学科与相关学科做出有理论及实践意义成果的高级人才。中国古代史专业硕士毕业后,能够从事中国古代历史及其相关学科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也能胜任新闻出版、方志编修等方面的工作。

共 48个二级学科招生单位:

中央民族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河北大学(B)、河北师范大学、山西大学、内蒙古大学、辽宁大学、辽宁师范大学、渤海大学、吉林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大学、苏州大学、徐州师范大学、浙江大学(B)、安徽师范大学(B)、福建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南昌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郑州大学(B)、河南大学(B)、湖北大学、湘潭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B)、华南师范大学(B)、广西师范大学、西南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贵州大学、云南师范大学、西北大学、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青海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大连大学、扬州大学、安徽大学、聊城大学、中南民族大学、贵州师范大学、宁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B)。北京大学(B)、北京师范大学(B)、陕西师范大学(B)

运城中公教育

本文转自运城中公网。————————————————————————————-百度文库

第四篇:高考历史考点总结:中国古代史

中国古代史 秦汉

秦汉政治

[阶段特征]

1、时间: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公元220年曹丕代汉

2、朝代: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9年

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

3、特征: 总体特征: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初步形成封建经济初步发展具体特征:

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和巩固

经济:封建经济发展,出现第一个太平盛世思想:出现思想专制,儒术取得独尊地位

民族: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初步形成和发展

对外:开始与周边国家交往,开辟了丝绸之路

[知识整合]

一、政治体制(必修一第一单元第2课)

1、秦统一中国

(1)统一条件: 各国相继变法和进行兼并战争;

商鞅变法以后秦国实力的强大

(2)统一经过:公元前230-前221年,统一六国(3)历史意义: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

(4)疆域扩展“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居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

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皇帝制度一人独尊、皇权至上、帝位世袭

(2)中央官制与郡县制

中央机构:三公九卿

地方统治:郡县制

要害:强干弱枝,避免国家重新陷于四分五裂的局面

情况:秦统一后实行郡县制,郡县官吏任免权操纵在皇帝手中;秦设闽中、南海、桂林、象郡四郡

作用:从根本上消除了地方与中央的对立,将地方的权力都集中在中央

(必修一第一单元第2课、选修四第一单元第1课)

3、千古一帝秦始皇

(1)兼并六国,一统诸元

(2)建立集权,巩固统一

建立帝制:自称皇帝中央集权:设置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推广郡县:全国设立郡县扩大疆域:南征百越,北击匈奴统一文字:推行小篆经济统一:统一货币、度量衡发展交通:修筑驰道、直道、渠道

(3)惟我独尊、专制暴虐

沉重的赋税: “收泰半之赋”繁重的徭役兵役:“ 发闾左之戍严刑峻法:“赭衣塞路,囹圄成市”思想专制:焚书坑儒土地兼并严重

4、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对当时:巩固了新诞生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封建政权

对后世: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史论共享]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巩固

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郡县制,郡县制则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知识整合]汉初的郡国并行制

必修一第一单元第3课、必修三第一单元第2课

1、地方统治:汉初:郡国二制并行,设太守、丞相

2、解决方法:削藩策和推恩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知识整合]汉代的选官、用官制度必修一第一单元第3课察举制,举孝廉 秦汉文化

[知识整合]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必修三第一单元第2课

1、董仲舒的儒学主张

(1)发展:糅合道家、阴阳五行家的思想

(2)主张“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君权神授” “天人合一”、“天人感应” “三纲五常” 提倡孝道

(3)贡献发展儒家学说;提升儒家地位

2、汉武帝兴办太学和其它确立儒家独尊地位的措施。

(1)措施

思想:肯定了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政治:起用文学儒者参与国家大政;兴办太学;建立地方教育系统教育:规定“五经”,儒家经典成为教科书

(2)影响

此后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知识整合] 必修三第二单元第1课

2、造纸

(1)情况:

西汉:后世发现了最早的纸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2)作用:

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在 “四大发明”中,其发明影响最为久远,对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也最为显著。

[知识整合]汉赋必修三第三单元第2课

1、特点:半诗半文,辞藻华丽,手法夸张,内容丰富,气度恢宏

2、作品:西汉--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东汉--张衡《二京赋》

[知识整合]书画必修三第二单元第4课、选修四第一单元第1课

1、文字书法:小篆、隶书

2、绘画美术:

内容: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门类:壁画、帛画、木刻画、木版画、画像石、画像砖作品:西汉马王堆帛画、东汉壁画《夫妇宴饮图》

秦汉经济

[知识整合]农业经济的发展必修二第一单元第1课

1、秦朝的经济

措施:统一货币、度量衡修驰道和直道,开灵渠

2、汉代农业东汉牛耕画像石

[知识整合]手工业经济必修二第一单元第2课

1、冶铁:东汉时—杜诗发明水排,水力鼓风冶铁

2、制瓷:东汉时—技术达到成熟阶段,先青瓷后白瓷

3、纺织:西汉时—丝绸之路开通,丝绸外销的数量激增

[知识整合]商业经济必修二第一单元第3课

1、“市”的形成:长安城东西有市,市区与住宅区严格分开

2、商业城市:长安、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

魏晋

[阶段特征]

一、时间:公元221-589年

二、朝代:三国(公元221 –280年)

魏、蜀、吴

两晋(西晋:公元266—316年

东晋:公元317--420年)

南北朝(南朝:公元420--589年)

宋→齐→梁→陈

北朝:公元439--581年)

东魏北齐

北魏

西魏北周三、特征

总体特征: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具体特征:政治:封建国家以分裂为主,南北对峙,朝代更迭频繁

经济:北方经济反复地破坏和恢复,南方经济得到开发

民族:民族大融合趋势出现和发展,少数民族封建化

选官制度

[知识整合]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用官制度必修一第一单元第3课世家大族、九品中正制

经济发展

[知识整合]经济的复苏繁荣必修二第一单元第2、3课

农业:手工业:灌钢法商业:

文化成就

[知识整合]文字书法必修三第三单元第3课

1、阶段:魏晋以前:基本上是自发阶段魏晋时期:开始进入自觉阶段

2、功能:兼具审美功能和实用功能

3、书家:楷书——定鼎之功钟繇、王羲之

草书——盛行王羲之、王献之

行书——雅俗共赏,王羲之和《兰亭序》

[知识整合]绘画艺术必修三第三单元第3课

成就:士大夫画家活跃、总结绘画理论

作品: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史论共享]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

汉字书法是线的艺术,它以自由多样的线的曲直运动和空间构造,表现和表达出各种形体、感情和气势。书法以点画和结构反映文字的形体美、动态美和意境美,具有高度的审美价值。

中国画不求形似,注重个人主观性情的表现,表现手法灵活、自由,在启迪民族的自信心、自尊心、独立自主、不畏强暴等方面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隋唐 隋唐政治 [阶段特征]

一、时间:公元589年---907年

二、朝代:隋朝:589年—618年唐朝:618年--907年

三、特征:总体特征:封建国家的繁荣具体特征:政治:国家统一、皇权加强经济:社会安定、发展繁荣 民族:友好往来、疆域辽阔对外:交通发达、交往频繁文化:繁荣昌盛、泽被 3

东西

[知识整合]唐朝三省六部制必修一第一单元第3课

1、三省:

内容:中书省—决策机构,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审议机构,审核政令尚书省—执行机构,下设六部

意义: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

2、六部:

内容:吏、户、礼、兵、刑、工 意义: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的管理体制

[知识整合]隋唐的选官制度必修一第一单元第3课

科举制的出现和完善

1、过程:

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分科考试选拔官员

隋炀帝:开始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形成唐宋元:继承并完善了科举制

2、特点:把读书、考试、做官紧密联系起来

3、意义:1打破特权垄断,扩大人才来源,提高官员素质2中央掌握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加强了中央集权3这一制度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

[知识整合]唐太宗选修四第一单元第2课

1、政策

用人纳谏:魏征、房玄龄、杜如晦、李靖、李勣、长孙无忌

轻徭薄赋:以民为本,休养生息,均田薄赋 处理民族关系:败东突厥、设羁縻州、和亲联姻

2、结果:出现“贞观之治”

[史论共享]唐太宗在推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中的历史作用

唐太宗的统治使唐朝出现了封建政治比较清明、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和社会 秩序比较安定的“贞观之治”的局面,并为唐朝的开元盛世及其国力的强盛奠定了基础,是封建社会的一个黄金时代,而其纳谏、用贤之风更为后世称道。唐太宗对自己一生的评价是“济育苍生,其益多;平定寰宇,其功大,益多损少。

经济繁荣

[知识整合]农业必修二第一单元第1课

1、江东地区出现曲辕犁,犁耕技术相当完善

2、唐初经济恢复发展,出现贞观之治。

[知识整合]经济繁荣必修二第一单元第2课

B、手工业 制瓷: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

[知识整合]

二、经济繁荣必修二第一单元第2、3课

3、商业

(1)城市:黄河流域:长安、洛阳; 长江流域:扬州、益州(成都)

(2)市场:长安有东市、西市

柜坊、邸店、飞钱

农村集市进一步发展

唐朝后期坊市界限逐渐被打破

(3)外贸:广州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

唐政府在广州设市舶司

中国瓷器已输往国外

唐朝时社会经济达到空前繁荣,假如在唐朝鼎盛时期经商,你认为有哪些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有利条件:①政治上的统一和大运河的开通,促进了商品流通范围的扩大。②朝廷对海外贸易的鼓励及官商分利政策的实行,使商人地位得以提高。③生产工具的改进,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手工业的进步,商品经济繁荣。④长安、洛阳、扬州是闻名中外的大都会,商贾云集。⑤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都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⑥出现了柜

4坊和飞钱,便利了商品贸易。

不利条件: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②重农抑商政策限制了工商业的发展。③商业交易受到政府的严格控制

文化昌盛

[知识整合]

三、文化昌盛必修三第三单元第1课 1科学技术

造纸外传、雕版印刷、使用火药 [知识整合]

三、文化昌盛必修三第三单元第2课

1、唐诗

(1)原因:

开放与繁荣的社会环境;科举考试以诗赋为主

(2)规模:

流传至今有诗人两千多位、诗歌近五万首

(3)作者:

初唐——王勃,陈子昂

盛唐——高适、岑参的边塞诗;

孟浩然、王维山水诗

丰碑——诗仙李白,浪漫主义;诗圣杜甫,现实主义;白居易,中唐,现实主义

[知识整合]

三、文化昌盛必修三第三单元第3课

2、书法

(1)楷书——唐朝步入盛世,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颜真卿《祭姪文稿》、柳公权;

(2)草书——盛唐的张旭、怀素;

(3)行书——颜真卿

3、绘画

特点:吸取外来美术风格

作品:隋展子虔《游春图》

初唐阎立本《步辇图》

盛唐吴道子《送子天王图》

敦煌莫高窟壁画盛极一时

第五篇:2014中考历史考点精要:中国古代史

中国古代史。

第六、七学习主题:繁荣与开放的社会,民族关系的发展与经济重心的南移。

考点二:“贞观之治”。

唐的建立:六一八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贞观之治”:

时间:六二六年,李世民继位,成为唐朝的第二个皇帝,以“贞观”为年号,李世民就是唐太宗。

原因:唐太宗从隋朝的兴亡中吸取了深刻的教训,懂得了“为君之道”,明白了怎样才能使国家长治久安。他遵从“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古训,基本上做到了广开言路。政策:

政治上:选用良吏,提高行政效能,(三省六部制)。

经济上: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允许农民交纳一定的实物,(丝绢或麻布)来替代劳役。

法制上:简法轻刑,修订法律,制定《贞观律》。

文化上:重视教育,大力培养人才。唐朝中央设子学、太学等学校,唐太宗常到学校视察,下令扩建校舍,增招生员,他还鼓励少数民族贵族子弟到长安读书。

民族关系上:实行恩威并施的政策,改善民族关系。唐太宗被各族首领共同拥戴为“天可汗”。

评价:由于唐太宗推行开明务实的政策,贞观年间,(六二七至**九)出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社会安定、国力强盛的局面,历史上称为“贞观之治”。“贞观之治”奠定了唐朝进一步发展的基础,辉煌的政绩也使唐太宗成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帝之一。

考点四: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

背景:1,从三国到南北朝,主要用九品中正制选拔官员。2,隋朝建立和统一全国后,急需大批人才。

创立: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下令“分科举人”。隋炀帝时开设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创立。

发展:唐朝时,科举制度得到了很大发展。1,科举成为唐朝选拔官员的最重要的方式。基本特征:分科考试,择优录取。唐朝科举分常科和制举两大类。常科中,最重要的是进士科,其次是明经科。2,唐朝科举已形成相对固定的程序:初试——省试。体貌伟壮、能言善辩、书法精良、擅长撰写和处理司法文书的进士往往被委以重任。影响:科举制度是一种新的选官制度,它的出现表明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已从推荐考察为主转变为以考试为主。通过较为公开公平的考试,一批有真才实学的人进入各级政权。科举制前后沿用了年,对我国历史有深远影响。

考点六: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遣唐使来华:唐朝时,中日两国交往频繁。为密切两国关系,学习唐朝先进的经济文化,日本官方十多次派遣使节到唐朝访问。跟随遣唐使来华的,还有僧人、留学生等,他们当中的不少人为日中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突出的代表有空海、阿倍仲麻吕和吉备真备,中日两国的史书都记载了他们的事迹。

鉴真东渡:唐朝时,很多中国人为中日两国人民的交流作出了贡献,他们当中,最突出的是鉴真。他不畏艰险,东渡日本,讲授佛学理论,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促进了日本佛学、医学、建筑和雕塑水平的提高,受到中日两国人民和佛学界的尊敬。

玄奘西行:中国古代称印度半岛为天竺,天竺是佛教的发源地,唐太宗时,僧人玄奘从长安出发,到天竺学习佛学,求取佛经。回国后翻译大量佛经,为中国和印度半岛的文化交流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高僧、旅行家和佛经翻译家。

第八学习主题: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考点一:明清专制集权的加强。

明朝的建立:一三六八年初,朱元璋在应天,(今南京)称帝,建立明朝,年号洪武。朱元璋就是明太祖。同年秋,明军攻占大都,元朝灭亡。

目的:加强君权。明朝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

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和中书省,把朝廷的政务分别交给六部处理,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使皇帝直接控制了朝廷的军政大权。

明成祖:设立内阁,进一步加强了君权;利用厂卫制度实行恐怖专政,以强化君权。

清朝的建立:一六一六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建立金国,史称后金。皇太极继位后,改女真族名为满洲。一六三六年,皇太极在盛京,(今辽宁沈阳)称帝,改国号为清。一**四年,清军入关,迁都北京。清朝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

雍正:为了军事上的需要,在宫中建立军机处,协助皇帝处理军务,皇帝选用亲信为军机大臣。

乾隆:进一步加大了军机处的权力,军国大政均由军机大臣遵照皇帝的旨意交给有关机构和官员执行,一七九一年,议政王大臣会议被取消,军机处成为皇帝专权的重要工具。八股取士:

内容和形式:明清时,仍采取科举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吏,但考试的内容和文体形式都发生了重要变化。八股取士的题目选自四书五经,考生答卷必须按呆板固定的格式来写,所论述的内容须遵循宋朝朱熹,《四书集注》的观点,不能有自己的见解。

评价及危害:八股取士是明清统治者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重要措施。它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文化的发展。文字狱: 原因:明清统治者为了集权的需要,加强思想控制,大兴文字狱。实质:文字狱是统治者刻意挑剔文字所谓的错误而兴起的大狱。危害:在文字狱的威胁下,人们不敢谈论政治,惧怕作文写诗,大批书籍被焚毁,不少人死于冤狱。文字狱严重地阻碍了我国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

考点二:明朝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郑和下西洋:

目的:明成祖朱棣为加强与海外的联系,并宣扬国威。

概况:一四零五年,郑和率领六十余艘船只,载着两万多人和大量物资,浩浩荡荡地从刘家港出发,到达印度古巴后返回。在以后的二十多年里,郑和又六次率领船队下西洋,他一共到达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影响及评价:扩大了中国和亚非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使明朝与三十多个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他的远航比著名的欧洲航海家哥伦布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郑和不愧为世界杰出的航海家。

考点三:明清时期的反侵略斗争。戚继光抗倭:

背景:明朝中期,朝廷腐败,边防松弛,加之明政府继续推行海禁政策,以致倭患日益严重,使东南沿海社会生产遭到破坏,人民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

概况:一五六一年,倭寇大举进犯台州。戚继光率领戚家军九战九捷,基本扫除了浙江沿海的倭寇,后又前往福建,广东,配合当地明军剿灭倭寇。由于东南沿海军民坚持进行抗倭斗争,明政府又部分地开放了海禁,几年后,东南沿海倭患基本平息。评价:民族英雄戚继光的抗倭业绩彪炳千秋。郑成功收复台湾:

概况:十七世纪二十年代,荷兰殖民者霸占了我国的宝岛台湾。一六六一年,郑成功率军从金门出发横渡台湾海峡,攻破殖民据点赤嵌城,(今台湾省台南市南)。一六六二年初,荷军被迫投降,被荷兰殖民者盘踞三十多年的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评价:民族英雄郑成功在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雅克萨之战:十七世纪中叶,沙俄入侵我国黑龙江流域。他们以雅克萨,尼布楚为据点,建立城堡,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一六八五年和一六八六年,康熙帝亲征,领导了两次雅克萨自卫战并取得胜利,一六八九年,中俄双方签订了《尼布楚条约》。条约规定,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大片地区是中国的领土,从法律上划定了中俄东段的边界。

考点四:清朝对边疆地区的治理。二零一四年是清朝设臵台湾府三三零周年。清朝对边疆地区的治理: 对西藏的管辖: 措施:驻藏大臣的设臵:顺治帝和康熙帝先后册封喇嘛教首领五世**和五世**,雍正时,设臵驻藏大臣,代表中央与**,**共同管理西藏。通过“金奔巴瓶”制度确定**,**继承人时,也由驻藏大臣督办。

作用及意义:驻藏大臣的设臵,进一步加强了清廷对西藏的管理,有利于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台湾府的设臵:

时间及意义:一六八四年,清朝设臵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巩固了清朝对东南边疆的统治。

乌里雅苏台将军和伊犁将军的设臵:

背景:十七世纪,清政府平定蒙古噶尔丹叛乱,十八世纪平定回族大小和卓叛乱。

目的:为了加强对北部和西北边疆的统治,先后设臵了乌里雅苏台将军和伊犁将军。

作用:对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起了重要的作用。

清朝疆域:清朝前期,我国疆域西跨葱岭,西北抵巴勒喀什池,(巴尔喀什湖)北岸,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达外兴安岭及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至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赤尾屿等,南至南海诸岛,是亚洲东部最大的国家。在辽阔的领土上,生活着汉,满,回,蒙,藏,维吾尔等五十多个民族,各族人民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启示:1,台湾,西藏,新疆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2,历代对边疆地区的开拓与管辖,充满着艰辛。今天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局面来之不易,我们应加倍珍惜。3,历史证明:统一必然促使国泰民安,分裂必将导致国运衰退。维护国家统一,打击民族分裂势力,是国家统治者的重大治国谋略。

考点五:封建帝国的危机。闭关锁国:

目的及内容:清朝初年,为了打击郑成功等沿海抗清力量,清政府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禁止商民出海,对违禁者处以死刑;到乾隆年间,面对英国等西方国家的贪欲,清政府又加强了限制,只开放广州一处通商口岸,并颁行了限制外商活动和国内商民出海贸易的条例,章程,形成了严厉的闭关锁国政策,此后,清朝长期推行这一政策。

影响及危害: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虽曾在抵御外国侵略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但这一政策的长期推行阻碍了中外联系,影响了中国吸收世界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的步伐,阻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是中国近代社会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

下载历史学科专题讲座  中国古代史之先秦史word格式文档
下载历史学科专题讲座 中国古代史之先秦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公务员考试历史常识:中国古代史

    公务员考试历史常识:中国古代史 (一)史前时期(距今的170万年—公元前21世纪) 1.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和文化(打制石器时代) (1)元谋猿人距今约170万年,在今天云南省境内。 (2)蓝田猿人距今约......

    中考历史材料题专练《中国古代史》

    中考历史材料题专练《中国古代史》 班级: 姓名: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学术融合是政治统一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反映。战国前期,儒、法两家的政治主张势如冰炭,两不......

    高考历史复习中国古代史民族总结

    《中国古代民族关系专题整理》 秦汉:秦始皇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的国家.北击匈奴,南征百越,移民戍边。促进边疆开发。 匈奴:秦---北击匈奴,修长城,东到临洮 西......

    历史:一轮课件 中国古代史第一单元先秦第3讲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

    * 译文:颜渊问(怎样才是)仁。孔子回答说:“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言行恢复到符合周朝的礼仪制度,就是做到了仁。有一天天下的人都做到了克制自己,恢复了周朝的礼仪制度,天下就成为仁义的......

    高考历史复习重点:中国古代史的历史沿革

    1、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的历史沿革: 一、原始社会(二三百万年前——公元前21世纪) 过渡时期(皇帝尧舜禹时期大约4000——5000年前) 二、奴隶社会(公元前21世纪——春秋时期......

    历史教学素材:中国古代史记忆口诀02

    七彩教育网 www.xiexiebang.com 免费提供Word版教学资源 高考备考:中国古代史记忆口诀02 第二章 封建大一统时期--秦汉(前221-220) 同期的世界 秦朝(前221---前207) 印度孔雀王朝......

    中国近代史之侵略屈辱史

    中国近代史之侵略屈辱史 一、鸦片战争(1840-1842) 1、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工业产品,掠夺工业原料。2、直接原因:林则徐(开眼看世界第一人)领导的虎门销烟。3、结......

    中国社会学史之2010年大事记(范文大全)

    中国社会学史之2010年大事记 1月5日 由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和北京大学中国劳工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劳动合同法》实施两周年学术研讨会”在清华大学召开。 2月27日 “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