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偃师考察报告
关于偃师考察的报告
一、5月14号对偃师大道加气母站做了考察,询问了一些关于加气站审批流程、气源等一系列问题,现根据偃师加气母站、新郑昆仑燃气母站的考察、以及多方询问、上网查询,以及自己掌握的情况,做出以下报告:
二、关于建加气(母)站流程的问题
无论是加气子站,还是加气母站申报流程大体上和我们以往了解的情况大差不差。但在具体操作时各地的情况又相去甚远,比如孟津、汝阳同属洛阳市,在报批时程序就很不一样,就连所需材料以及要求都差别较大。
然而不管他如何千变万化,发改委主管此事是不变的,所以无论在哪建站首跑发改委,加气子站跑市级发改委,加气母站跑省发改委。发改委有一套自己地方所规定的规矩、程序、套路。
现根据王经理、张总的建议,以及我们自己了解的情况关于建加气子站做出以下建议:先到新郑市发改委备案或立项,同时新郑市发改委会告诉知备案或立项所需档案资料。然后再按照新郑市发改委的要求去准备资料,资料备齐后发改委会告知下一步如何走。无论是规划,还是三防等一系列问题都要等发改委跑通之后再做考虑。
二、关于加气(母)站气源的问题
建加气母站首选气源为西气东输管道气。连接管道气源要满足两个条件:1.离西气东输管线距离不是太远;
2.附近有预留管道开口。
三、关于加气(母)站天然气价格的问题
主要了解了西气东输管道气价格,目前西气东输管道气价格“很乱”,谁和谁的进价都不一样。其中,目前偃师加气母站用的是“存量气”,价格为2.6元/方,一旦“存量气”用完,“新增气”价格为
3.15元/方,但目前加气母站天然气售价仅为2.71元/方。再加上每月二十余万元的电费、每月十几号人的工资、以及其他开支等该母站的前途颇让人担忧,这也正是该加气母站一直迟迟未营业的主要原因之一(最大的原因是手续不是很齐)。
四、关于郑州西开发区建加气站情况的了解
郑州西开发区有西气东输管道经过,但具体市场如何,有待仔细考察。
综上所述,为5月12日在偃师了解到的情况。
油气项目组
2014.05.13
第二篇:偃师水利社会实践
偃师调研总结及感悟
这些年来,我国主要江河防洪能力不断提升,农田水利设施体系不断完善,水利保障能力不断增强,水利建设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同时也要看到,农田水利建设滞后仍然是影响农业稳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制约,水利设施薄弱仍然是国家基础设施的明显短板。近年来我国频繁发生的干旱、洪涝、泥石流等严重水旱灾害再次警示我们,大力加强水利建设、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已经刻不容缓。从中央到地方,农田水利建设正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各地正在掀起的新一轮农田水利建设高潮,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水利改革发展,把农田水利建设放在极其重要的地位,提出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政策力度很大。
在这骄阳似火的七月,在学校领导视察指导过我们工作应如何进行之后,每天早上我们调研组在唱完队歌吃过饭以后,便马不停蹄的开始了我们忙碌的调研工作。为了能够顺利的进行水利设施调研工作,详细的完成“村委会调查表”和“村民调查表”我们首先到镇上的村委会进行大致情况的了解,然后再进入具有代表性的行政村村委会调查,最后到自然村中对具体村民进行详细的询问。由于没有交通工具,每天我们必须徒步走8、9里地到各个村庄进行访问,最远的我们来回走了16里地,经过十几天的艰苦调查,我和同伴的脸和脖子几乎全晒黑了,双脚都磨出了血泡,但是我们坚持不懈,努力磨练自己,最终很好的完成了本次的调查内容。其中在调查期间,我们先到新民村以及附近的几个村庄进行了走访调查。由于大部分村民下地干活,我们几乎每次都是深入田间地头进行调查,还好当地的村民朴实善良,非常欢迎我们,对于我们询问的问题,他们也是很积极的回答,并且很热情的和我们留影纪念。因此前一阶段我们的调查虽然有点累、有点苦,但是总体来说还是十分顺利的。之后,我们到距新民村比较远的其他行政村进行调查,然而这次就没有那么的顺利,由于当地在实现大面积的拆迁,村民十分繁忙,并且有部分和村委会因此产生了强烈的矛盾,或许由于村委会的施压,一部分的村民不敢光明正大的和我们交流,致使调查遇到了很大的麻烦,我们也是十分苦闷无奈。但是,我们没有放弃,对于部分“钉子户”,我们多次进行说服访问,最后也取得了良好的结果。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我和同伴以及其他支农、支教的队友认真分析,讨论总结,并对以后的调查提出了极为合适的调查方法。最后一段时间,我们对李村镇最远的村庄和村委会进行了调查,虽然期间下过雨,骄阳暴晒,路途遥远,但是我们为了完美的完成调研任务,我们抓紧时间,路上加快速度,中午不回学校休息,努力的走访调查,或许由于我们的坚持不懈,我们很幸运的找到了李村镇原水利局主任宋建成先生,在他的帮助下,我们事倍功半的取得了详细的水利信息。
万事开头难,为了高效率的调查到准确并且具有实际意义的数据,在张教授的指导下,采用抽样的方法,具有针对性的对水利设施比较好的地方进行了重点调查。同时,为了能够顺利的进行水利设施调研工作,详细的完成“村委会调查表”和“村民调查表”我们首先到镇上的村委会进行大致情况的了解,然后再进入具有代表性的行政村村委会调查,最后到自然村中对具体村民进行详细的询问。主要包括偃师县李村镇的两个行政村:新民村——调查了其中的自然村新民村、吉家寨、欧寨,李村——调查了其中的自然村西柿村、元付村、李北村、西李村,经过一番仔细的调查,对本地的水利设施、耕地种植情况以及经济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可谓收获颇多。
李村镇约35万人,7万多户,29个行政村,275个生产队,其中李村(分为李东村、李东村、西李村、李北村)人口最多,约1万人,29个生产队。实际共有7万多亩地,村中只上报了6万多亩地,其中水浇地共有3万多亩、丘陵3万多亩(其中2.8万亩可以进行灌溉)、山地5~6千亩地(无法进行灌溉)。人均6~7分地,由于本镇为拓展区,当地政府和人民不太重视农业生产,现在,随着当地大量房屋的拆迁,村民在种植粮食作物(以小麦和玉米为主)的同时,主要种植经济作物(以花木植物为主,由于种植简单,灌溉方便,经济效益好,因此目前有很多村民愿意种植)。其中小麦、玉米亩均产量为1~1.3千斤,2010年价格1元斤左右
伊河、伊东渠和东一干三条干流横跨李村镇。其中东一干渠为新干渠,有8个口,5条支渠,3条干斗渠;伊东干渠为老干渠,有8个口,8条渠,全为支渠。有一塘堰坝,由集体出资于70年代建设,由于水位下降和管理不善,现已不用。李村镇共有400多眼小机井,其中前200眼小机井于80~90年代由村民集体出资建设,各生产队对机井进行管理维护,于1998年进行了一次大型维修,目前完好率为40%~50%;后200眼小机井于1998年通过社行贷款(农业开发项目,有国家拨款到乡政府吗,再由其统一分配利用),由生产队进行管理维护,目前完好率为90%左右。照明电费:0.56元/度,渠井电价(不满1千伏):0.584元/度,一般农业生产电价:(不满1千伏):0.604元/度。
李村镇于1998~1999年成立了用水协会,所有的水利设施均由其进行管理维护,但由于太多人不能管理到位,村民在进行灌溉时存在一些很难解决的问题,比如:河渠下游的村民想进行灌溉,必须通过用水协会的同意批准,但上游的部分村民也可以从上游渠道开几处口进行灌溉,并且不交水费和管理费,这就导致了下游村民的强烈不满;同时,由于本地水位较浅(至少到现在为止根本不缺水),因此可以在自己家的地中和其他村民或者自己投资打口机井,这样就除去了管理费等杂乱费用的花销,总体经济收入明显升高;并且可以根据自家耕地的实际情况,随时进行灌溉,十分方便;所以村民便逐渐不再依赖用水协会,因此用水协会便逐渐被解散,目前已经不再存在。
工程建设存在很大的盲目性、随意性,导致在工程技术、合理开发和社会经济效益等诸多方面不能互相兼顾,如灌溉涵管漏水,多年来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漏水问题,致使枯水季节缺水灌溉,丰水期水泛成害。
工程重复建设多、半拉子工程多以及工程纠纷多,造成了规划无序、施工无质、管理无度、科技含量低,存在很多工程隐患。管理粗放,建设标准低。前几年部分地区由于资金短缺,导致部分水利设施建设标准低,建成后管理粗放,造成过早地失去其使用价值;同时也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如部分农业开发项目建成后,没有落实到部门单位管理,建成不到1年时间,引水渠道淤堵,泵站毁坏严重。
工程建设缓慢,老工程年久失修。工程建设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以及过程建设中的纠纷问题,导致建设进度缓慢甚至长期拖延,对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都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1.农田水利工程老化失修、设备报废、效益下降严重,难以为继
我国农田水利工程特别是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主要依靠农民投工投劳、因陋就简兴建而成,工程建成时就存在着标准低、配套不全、质量差、设备及技术落后等问题。经过几十年运行,现在大部分工程都到了设计年限,工程老化失修,设备报废、效益下降问题严重,难以为继。农田水利要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进行标准化建设,我省现有的大部分农田水利设施已运行四五十年,显露出标准低、配套不全、设备老化及技术落后等问题,防洪、除涝、灌溉等标准与现代农业作物多样化的实际不适应;
2.以农民投工投劳、筹资为主的农田水利发展机制亟待改变
我国改革开放前,农业生产以生产队为基础,农民种粮与兴修水利利益一致,积极性高;改革开放后,土地承包到户,加之种粮比较效益低,农村劳力缺乏,农民对兴修集体所属的农田水利积极性不高。
3.管理薄弱,运行困难
在农田水利管理上,存在产权不明晰、维护管理责任不落实、运行困难等问题。农田水利主要靠基层乡镇水利服务站进行管理,但在农村乡镇管理体制改革时,水利服务站被撤销了;农民自己的管水组织是农民用水户协会,但多数农村尚未建立;灌溉用电价格高,农民承担不起,存在“只浇救命水,不浇增产水”现象,影响农作物产量和经济效益。
1.确立“国家为主,农民为辅”的农田水利投入机制
农田水利是农业和农村重要的基础设施。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是弱质产业,影响着国家粮食安全。世界各国兴修农田水利都是以国家投入为主,农场范围以内是以农场主为主,我国也应确立以“国家为主、农民为辅”的农田水利投入机制。建议国家承担的投资应以中央为主,区分东、中、西部不同地区,合理确定中央与地方投资的比例。
2.统一规划,大幅度增加投入,实施全国农田水利发展计划
农田水利工程门类多、数量大、分布广,需要资金额巨大。目前,国家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规模小,部门多,标准不一,缺乏统一规划、统一计划和综合考虑。建议由水利部牵头,根据农田水利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任务,做好全国农田水利发展规划,报国家审批,并明确部门和地方的责任。平原地区重点县建设以发展输水灌溉、喷灌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为主,推动景观区全部实现管道化灌溉;山丘区重点县则以发展小水窖、小水池、小塘坝、小泵站、小水渠等“五小水利”工程为主,配合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增加有效灌溉面积。
3.对农田水利所需节水机具、施工机具及材料、用水、用电等实施财政补贴政策
农业节水主要是社会效益,其所需的塑料管材、土工布及节水机具,国家财政应予以补贴;扬水灌溉的用电,除按国家规定实行优惠电价外,国家财政应区分不同扬程予以一定补贴;在农业用水成本高、农民负担不起的地方,国家财政应予以补贴;购置农田水利施工机具,应仿照农业机械财政补贴政策,由国家财政予以补贴。
总体而言,农田水利建设专业性很强,但是具体到一个县或者一个区,因为专业技术人员,缺少整体规划,再加上质量要求不
一、施工标准不
一、各唱各的戏、各打各的鼓,很难形成合力,发挥综合效益;并且很大部分都是建设到位,但是管理维护却是没人管,村民用的时候随便应用,没有一点科学含量,最终导致水利设施逐渐荒废。不仅农田水利设施“建、管、用”不协调,而且“排、灌、蓄”也不平衡。在我看来,只有农田水利建设与农业生产模式、种植模式相适应、政府投资大力支持、县或区合理管理运行、村民积极配合,水利设施才能做到“旱能灌、涝能排,路相通、渠相连、林成网”,实现旱涝保收。
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代替的基础支撑,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体系,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不仅事关农村农业发展,而且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不仅关系到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而且关系到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总的来说,水是生命之源、生产只要、生态之基,而水利则是农业的命脉。要根本改变农田水利设施运行状况,不仅要加强对现有水利设施的运行管理和养护,更需要加强农田水利工程的系统性和配套性建设,即在完善骨干工程灌排提水配套系统的同时,更新、改造造、新建大水利走进田间地头。同时,为了更好的应对旱涝灾害,减少其给农业发展带来的灾害,应从农田水利的特性、乡村社会的性质、国家的稳定以及市场经济这些基本前提出发,对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机制进行改革,重构农田水利农田建设与管理新机制。
第三篇:偃师高中赋
偃师高中赋
嵩邙巍巍,伊洛汤汤。夏商古都圣地,玄奘大师故乡。有校偃高,声名远扬。八秩风雨兼程,人才辈出;卅年沧桑砺洗,桃李芬芳。各行各业,但见中流 砥柱;四面八方,尽是精兵强将。真可谓:桃李满华夏,九州有栋梁。追根溯源,师范学堂,一九二八,学校初创。一九三一,改弦更张,偃 师中学,直至解放。校址几度迁徙,不移办学主张。传播马列主义,开展抗 日救亡。偃师学子奔延安,皆为革命中坚;豫西才俊赴圣地,均是民族脊梁。吴芝圃,位居省委书记;吴俊卿,官至军队少将。建国初年,高中诞生,五 四之秋,定名立章。校风淳朴严谨,学风积极向上。师资力量雄厚,生源覆 盖洛阳。五九成重点,全省美名扬。学子有大成,母校亦荣光。张海书协任 掌门,克民航天获重奖①。学者、专家不胜举,政府、部队有首长。一九六九,文革动荡,偃高停办,校友神伤。一九七八,春风荡漾,复 校重建,民心所向。七九年重列重点,八零起再创辉煌。高考稳居第一,竞 赛屡屡获奖。董代数名播河洛,张三角声振洛阳②。韦立祥奥赛占鳌头,李 念真巾帼状元郎③。名师与高徒并美,丹桂共紫荆飘香。清华北大年年有,偃高盛名传四方。尊师重教,市政府两度扩建;兴校助学,众师生数次解囊。南北校区相 对立,师生数量成倍长。环境幽雅,传道授业氛围好;功能齐全,求知创新 条件良。艺术馆,品书韵之悠悠;春读园,闻书声之琅琅④。求学者,英才 云集生源优;为师者,群贤毕至阵容强。六千学子,勤学精思,放飞多少梦 想;四百园丁,乐教善导,托起无数希望。丁香泛白,映师生之高洁;海棠 怒放,昭偃高之昂扬。二00 五,首进省级示范,世纪之初,再创偃高辉煌。德育工作,年年先进,高考上线,岁岁增长。学科竞赛,昂首挺进省三甲; 体育竞技,傲视群雄冠洛阳。课程改革,全省领跑,《风华》社刊,广有影 响。书山探幽,疑义相析,学海揽胜,奇文共赏。重视知识与能力,强化素 质加特长。王琦、小星,学科竞赛双折桂;帅鹏、卫涛,高考两登状元榜⑤。既严又高,偃高精神薪火传,再接再厉,一代更比一代强。科学人文,相得 益彰,继承创新,续写华章。品牌大旗,始终高扬,豫西明珠,永放光芒。注:①指校友王克民获“两弹一星”突出贡献奖; ②指数学教师董党庆、张延武有“董代数”、“张三角”之美誉; ③指校友韦立祥获高中生数学联赛河南省第一名,校友李念真获92 年高考河南省理科状元; ④指学校建有“张海书法艺术馆”和学生“春读游园”; ⑤指校友王琦获高中生数学联赛河南省第一名,曲小星获河南省化 学竞赛一等奖;赵卫涛、郝帅鹏分获05、08 年高考洛阳市文科状元。
新郑隶属于河南省省会郑州,在上古称为“有熊”,轩辕黄帝在此建都。帝喾时代,新郑为祝融氏之国。西周时期,新郑为郐国。公元前770年,郑国将国都从咸林迁到今新郑溱洧水间,仍为郑,历395年,称郑。公元前375年,韩哀侯灭郑,将国都自阳翟迁于郑城。韩在此立都长达145年。韩人都郑后在此设郑县,治所在外廓城内。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实行郡县制。为了区别陕西之郑县,将韩之郑县改为新郑县,从此沿用千年不改。
新郑是一座古城,拥有8000年的裴李岗文化、5000年的黄帝文化和2700年的郑韩文化。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在此一统天下,播撒文明,掀开了中华文明的历史篇章,新郑由此被誉为黄帝故里、中华第一古都。新郑是一座文化灿烂的名城。这里人杰地灵,人才辈出,春秋名相子产、战国思想家韩非、战国著名水利家郑国、汉代军事家张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宋代建筑学鼻祖李诫、元代天文学家许衡、明代名相高拱等历史名人,流芳千古,光耀史册。有裴李岗文化遗址、郑王陵博物馆、欧阳修陵园、郑韩故城等名胜古迹。2006年农历三月三日,万余华人在新郑公拜轩辕黄帝,更被全球炎黄子孙传为佳话。
新郑是一座新城。中原地区最大的航空港——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坐落境内,新郑的交通地理位置堪称河南第一;南水北调、西气东输也从新郑这里过;郑州华信学院、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郑州大学升达经贸管理学院、中原工学院、河南工程学院、河南省职工医学院、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河南检察职业学院等十几家高等院校的入驻,为新郑的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新郑的小枣、蜂蜜也是名扬天下;“金芒果”香烟、“白象”方便面、“好想你”枣片、“建喜”机制瓦等品牌享誉海内外,新郑烟厂、正龙集团、统一企业、达利园、天津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奥星食品有限公司、郑州科氏沥青产品有限公司等企业产销两旺,增强了新郑经济的活力,综合经济实力连年位居全省各县(市)前列。新郑还是中国内地8个未来5至10年最具台商投资价值城市中唯一的县级市!
新郑市位于河南省中部,居郑州、开封、洛阳等中原城市群的腹地。随着国家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加大,路网服务水平大幅提高,交通区位优势显著增强,已形成了横跨东西、纵贯南北、辐射全市、联结周边省、市的公路网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107国道等国家
重要交通干线纵贯全境,南水北调、西气东输、郑州环城高速、郑石高速等国家、省、郑州市的重点工程穿境而过。新郑处于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黄金十字路口”上,周围百公里范围有郑州、开封、许昌、洛阳、新乡等大中城市,从新郑30分钟可到省会郑州,3小时即到河北省会石家庄,交通非常便利。
1997年,中原地区最大的航空港——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在新郑建成通航,它位于郑州市东南方向,距郑州市区直线距离15公里,距新郑市区直线距离20公里,是沿海地区和西部地区的结合部分,因此是我国重要的干线机场及空中交通枢纽。新郑国际机场服务配套设施功能齐备,设有海关、口岸办、商检等可提供进出境客货服务,机场候机大厅各项服务齐全,可满足顾客需求。开辟航线70多条,通达全国54个省会城市、沿海开放城市和重要旅游城市,并开通有俄罗斯、新加波、日本等国家的不定期包机和香港、澳门的定期包机航线,形成了中原一流、全国独特的集公路、铁路、航空为一体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是中部地区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主要汇集地。京广铁路和京深(圳)、京珠(海)、郑(州)许(昌)高速公路、107国道、灵(宝)永(城)、新(郑)(新)密公路和新密铁路、登(封)杞(县)地方铁路穿境。
第四篇:2013年偃师一高工作总结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大力推进学校发展
—2013年偃师一高工作总结
偃师第一高中 2013.12.25
2013年偃师一高工作总结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大力推进学校发展
2013年对于偃师一高来说,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份。为加快首阳新区建设步伐,华夏路西延工程新寨至首阳山段从一高校园穿过,将学校一分为二,南校区为生活区,北校区为教学区。一日三餐,清晨起床,晚上就寝,2000多名师生五次往返于南北校区。南校区以秦相国吕不韦冢为中心,市政府规划为新区休闲主题公园。为解决一高学生住宿、运动问题,北校区大路东侧规划为学生餐厅,西侧为学生宿舍。同时,东围墙向东延伸65米,将修建300米标准运动场和篮球场。目前一高实际已成为建筑工地。外来施工队伍入住,施工机械、车辆进出北校门,无法实施封闭,塔吊运送建筑材料在高空盘旋。新阳路上,附近村民汽车、摩托车、电动车等往来穿梭,所有这一切都摆在一高人面前,考验着一高的管理能力,检测着一高师生的素质,而教学质量则始终是学校的生命线,一刻也不能放松。为此,偃师一高校委会经过充分酝酿,提出本的工作目标是“细化管理保安全稳定,深入课改促质量提升。”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突出形势教育,严守安全底线。
新学年全体教工大会、开学典礼,张校长重点讲解了一高校建形势,给一高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使师生明确了本学年的安全目标。政务处适时制定了校建特殊时期管理规定,印发了校建时期的安全注意事项、告家长书,并签订目标责任书、定期刊发板报,通报安全检查情况;首阳山派出所每周到校加强周边巡逻;每周班主任例会学校领导亲自讲评安全问题,使师生牢记“安全重于泰山,稳定压倒一切”,从思想上不掉以轻心。
二、狠抓队伍建设,完善管理机制。
除了学校领导和班主任这些常规管理人员外,本学年,各处室各年级采用满负荷工作法,将工作量较小的同志从处室和教学一线调出,专门成立道路通行安全小组,共有八位同志专项负责新阳路南北校区师生通行安全。学校为这些同志配备了强光手电筒,添置了道路用反光锥,同时每天都有一名校领导带 1 队。这些同志每天早上5:30起床,5:40—6:20护送学生从南到北早读,一日三餐每次一个小时,确保通行。晚上10:00—10:40护送学生从北到南就寝,夏日暴露在烈日下,秋冬站立在寒风中。“只要师生安全,我们辛苦无畏”就是他们的信念。
教务处、总务处、政务处工作人员则组成巡逻队,每天夜间值班巡逻,发现学校施工围挡漏洞及时通报、维护、堵塞,排除一切隐患,学校特意为南北校区增设大门,保证上课落锁。门岗同志则配合工地,每天在大门口,安全通道前值班,督促过往人员一站二看三通过。除了教师动员外,学生干部也积极参与管理。每天上下午预备,各班班长将请假学生公布教室黑板左侧,每节课教师先清点上课人数,值周干部统计出勤情况,保证课堂无一无故缺席。中午静校,学生会干部轮值加强巡查。晚就寝宿舍长清点本宿舍人员并上报轮值学生会干部处并签名确认。宿舍管理员、班主任及三处值班人员逐寝室检查,保证无一住校学生外宿。我们的口号是“联防抓管理,师生齐动员,责任重泰山,安全胜似天。”
三、落实教学常规,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如果说安全是学校管理的“天”,那么质量则是学校的生命线。在教学管理上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1.从新学期开始,各年级组长每天检查上课情况2次,每周抽查教师教案、听课笔记,并做好检查记录。全学期检查教师教案、听课笔记、学生作业、教学进度等各两次。包级领导亲自参与常规检查工作,深入教研组指导教学工作,并发挥教研组长在学科教学检查中的主动性,让教研组长参与到教学各环节中来,发现问题及时与老师沟通,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召开班长和学习委员会议,了解任课教师的作业批改情况,作业检查让学生干部参与进来,定期由学习委员上交记录。
2.坚持每周开展数学培优补差活动,每班参加10名学生,定时间,定地点,定措施,数学备课组轮流讲评,推动了优秀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
3.大胆尝试英语教学课堂改革,强化读背,强化基础,英语组在课堂教学中穿插初中英语知识,解决学生英语启蒙学习的误区,真正从基础抓起,逐渐 提升学生的英语兴趣和实力。
4.其他学科在年级组织下,认真学习太古二中、昌乐二中、宜川一中、栾川一高的课改经验,结合我校实际,开展了适合学科特点的改革活动,丰富和完善了我校“学案引路,分组探究”课堂模式,提升了课堂教学的层次,促进了学生成绩的全面提升。
5、积极开展电子白板示范课活动
为了搞好这次示范课活动,学校在本学年开学初就做了安排布置。第一轮为展示课,每位教师都参与,开学很忙,大家只有利用晚上的时间进行备课,对课堂上的每一个教学活动的设计都进行了精心的筛选,直到每个细节都设计的目的明确,层次分明。第二轮为展示课,每学科选出一名最优秀的年轻教师进行展示。活动包括展示课、示范课、说课、互动评课和总结四部分组成。
6、强师能,铸师魂,积极实施教师培训
按照上级要求,我校如期完成国培、省培、市培计划和偃师市安排的各类培训任务,特别是暑假期间,我校组织青年教师60人,参加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培训,使电子白板应用技能大为提高。积极参加各种师德师风主题教育,两创两争活动中,我校三(6)班被评为洛阳市文明班级,王洪涛老师被评为洛阳市文明教师,李岩同学被评为河南省文明学生。中国梦征文活动中,李艳艳老师、李艳娜老师、李晓慧老师或本人作品,或辅导学生,均获得洛阳市二等奖,学校没有违反师德师风的事件发生;职评工作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各项评聘工作规范有序。
四、强化校风校纪,培养良好行为习惯。
高中阶段是对学生进行行为养成教育的关键时期,在政教处的统一安排下,我们以“四自”教育为起点,逐步培养学生品德自律、学习自主、生活自立、管理自治的良好习惯。一年来,我们发挥学生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协助年级组搞好常规工作检查。
1、精心策划主题班会,不断升华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主题班会师生共同策划构思,由学生主持,同学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老师适时点评指导总结。本学期先后推出“安全教育”、“ 文明上网”、“ 国庆节”、“ 教师节” “青 年节”等主题召开班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充分利用上操、集会、班会、板报;励志对联、年级誓词、班级誓词、上操誓词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在全年级形成一种弘扬正气,刻苦学习的良好氛围,对建设良好的班风学风都起到了积极作用。班主任都能根据教务处、政教处的每周教育工作意见,自觉上好班会课,出色完成各项教育任务,许多班级还能根据自己班级的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
2、培养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加强政教常规工作。对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如迟到、旷课、上课期间校园游荡、卫生不及时、翻墙、上网等问题进行集会教育正面引导;点名批评加强及时处理;并不定时蹲点守候、定时巡查与随时抽查等教育措施,同时实行奖励制度。强化正面引导和反面教育,深化学生对校风校纪的理解领会。
坚决制止学生上网苗头,发现一起,处理一起,决不手软。在这项工作中各班班主任都作了大量的工作,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3、加强课间操管理,提高强身健体意识。为了提高课间操的认识,激发学生的成功原动力,及时推出班级誓词、上操誓词和年级誓词,并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进行诵读。通过不断落实这一系列活动,使同学们对上操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它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可以培养遵纪,守时,守信的观念,激发学习生活的热情。有了新的认识,同学们参加上操的积极性大有提高,每天都以昂扬的斗志投入到学习生活中。
4、狠抓班风学风建设,为学生成长创造和谐的环境,年级组以自习纪律为突破口,强化班风学风,强化规范意识。每天自习都安排班主任值班并作好记录。各班班主任能克服困难,早到班晚离班,经常和学生在一起,以校为家,不记得失。一年来,学校领导坚持每天在上课期间特别是自习课和课间的巡视,及时找问题学生谈话,给一些暗示,或提出警告,并把情况及时反馈到班主任。对班风学风不好的班级,提出整改建议。
我校坚持预防为主,坚决杜绝任何安全事故。一年来,全校没有一起安全事故,管理工作受到家长的高度赞扬。伴随着管理的强化,教学成绩也有较大提升。2013年高考我校应届生文化课类上二本线33人,上三本线225人,位居 洛阳市第24名,跨入洛阳市第三组团;洛阳市高一高二年级质量检测我校也跨入洛阳市第三组团,位居24名,进入洛阳市级示范性高中上游。2014届高三“一练”,我校在使用B卷学校中,进入洛阳市文科前10名3人,理科前10名4人;进入文科前100名36人,理科前100名39人;进入文科前500名129人,理科前500名130人。与洛阳市期中考试相比,一本增加6人,二本增加24人,三本增加34人。
五、当前学校教学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认真总结过去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我们不时地感到高中生的教育还比较乏力,这除了跟我们的教育艺术有关外,还跟许多因素相关。主要困惑有以下几方面:
1、教书育人如何面对社会转型期的市场经济冲击
读书求学最直接的作用是改变人们的生存状态、社会地位,更高层次是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自觉地追求真善美,脱离粗俗野蛮愚昧。然而社会转型期的市场经济使得各阶层流动越发困难,高校高昂的学费、生活费使得农村寒门子弟望而生畏,一些不切社会需求的专业导致高校毕业生难以找到工作,更使家长感到迷茫。近几年,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后少则几十人,多则上百人退学。与家长的接触令人叹息,供一个大学生带给全家的是贫穷,将来的回报遥不可及。新的读书无用论正在泛起,在这种状况下,如何激发学生刻苦攻读、奋力进取的精神就成了最大的焦虑。
2、社会评判使得学校教育扭曲变形
社会各界关注学校较多的是高考后考上一本二本三本人数,很少问及学生道德品行、精神风貌、身体素质、语言表达能力、艺术欣赏水准,因为这些一时之间看不见摸不着,且学校对学生的影响是有限的潜在的。这种评价机制使得普通高中更加以升学预备教育为唯一目标,过早的文理分科造成学生学科知识结构失衡,艺术欣赏被取消,体育课变成了玩耍和放风,既无体育理论更无体育运动技能,学校缺乏生机活力,一切唯升学是求。
3、重点班与普通班之二难选择
农村中学教师素质有差异,学生程度更是参差不齐,因此开设重点班似乎成 了各个高中的惯常做法。然而此做法造成一部分教师长年累月教授重点班、毕业班,身心俱疲,有些则成为绅士;大多数教师看不到希望,不说自己水平低、而怨学校不给自己机会,得过且过,优哉游哉,既无压力更无动力,无追求、少进步。另外重点班和普通班也不好评价。然而不设重点班,中招吸引不了学生。两者实难取舍。
但我们坚信,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明天总比今天强。
六、2014年工作目标
2014年是一高发展的关键之年,既要破解安全管理的难题,又要扎实开展课堂教学改革,确保安全稳定底线,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新一年的工作目标是:
1、提高管理水平,进一步强化安全责任,完善管理措施,确保学校安全稳定和谐。
2、按照上级要求完成国培、省培、市培计划和我市安排的各类培训任务,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营造公平公正的校园教学环境,力争打造数名偃师及洛阳名师。
3、稳步做好南校区学生宿舍和学生餐厅等生活设施向北校区转移工作,确保各项工作平稳有序进行。
4、加强教学管理,力争2014年高考二本上线50人,三本上线240人。
丹心育桃李,粉笔写人生。2014年,我们将继续以饱满的精神,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中,与时俱进,大胆开展各项工作,乘校建之东风,积极宣传学校形象,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大力推进学校发展,争取更大的成绩。
偃师一高 2013-12-25 6
第五篇:偃师党史大事回顾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偃师党史大事回顾
(二)★ 1949年10月1日,县直机关、学校、部队等5000多人在槐庙偃师中学操场举行庆祝大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 1950年10月,县委开展镇压反革命运动。打击的主要对象是:土匪、恶霸、特务、反动党团骨干、反动会道门头子等五个方面的批革命分子。全县处决反革命分子263人,关615人,管制241人,共打击1569人。
★ 1951年1月,全县土改运动分批开展,历时五个月,共没收地主土地69602亩,房子21275间。有32179户农民分得了胜利果实。
★ 1951年5月,县委组织10万余人开展“五一”大示威,深入宣传抗美援朝。至9月底,全县报名参加志愿军的已达1500人,捐款19亿多元。
★ 1952年2月,全县开展了增产节约、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
★ 1952年8月,全县开展禁毒运动,共登记毒犯227人,逮捕38人,缴获大烟658两,各种毒具875件。
★ 1952年12月,县成立“扫除文盲委员会”,在全县掀起扫盲活动。★ 1953年2月,全县开展贯彻婚姻法运动。
★ 1954年8月,偃师中学高、初中分家,高中名为“河南省偃师高级中学”,初中名为“偃师县第四初级中学”。
★ 1954年10月,农业合作化高潮到来,全县已成立农业社247个,入社农户6225户,常年互助组2341个,临时互助组1899个,信用社92个。
★ 1955年11月,撤销洛阳县建制,洛阳县的佃庄、李村、寇店、诸葛等地划归偃师县管辖。
★ 1956年2月,全县社会主义改造任务基本完成。通过各种形式改造了全县901户1097人私营商业。还对全县1541个手工业者进行了统一组织,共组织手工业社31个,供销生产社6个,生产组16个,入社社员占手工业者总人数的89.35%。
★ 1956年5月,中共偃师县第一次党代会召开。参加代表292人,代表全县4853名党员。从1956年开始实行党代表大会制。★ 1957年11月,偃师县开展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 1958年1月,开通跃进渠。该渠西自李家楼,东到后马郡,4月1日建成通水。
★ 1958年2月,县人委召开近千人参加的以“除四害”(老鼠、麻雀、苍蝇、蚊子)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誓师大会。
★ 1958年4月,周恩来总理到偃师视察东寺庄农业社的地下水道和小麦生产。国务院副总理彭德怀、国务院秘书长习仲勋一同视察。★ 1958年4月,兴建参驾店钢铁厂。全县组织53200多人的钢铁大军,掀起钢铁生产高潮。
★ 1958年6月,偃师县获河南省小麦“元帅县”称号。
★ 1958年8月,遵照毛主席“还是办人民公社好”的伟大号召,偃师成立了老城、南蔡庄等七个政社合一,工、农、兵、学、商密切结合的人民公社。全县实现了人民公社化。
★ 1958年9月,偃师县化肥厂在县城西动工兴建。
★ 1959年9月,开修伊东渠。该渠西自洛阳市裴村,东到缑氏乡的程子沟,全长30余公里。1960年2月建成通水。★ 1959年11月,兴建陶花店水库。★ 1959年11月,兴建九龙角水库。
★ 1960年4月,刘少奇主席视察老城人民公社东寺庄大队的地下水道和小麦丰产方。
★ 1960年11月,掀起反“五风”(共产风、命令风、浮夸风、生产瞎指挥风和干部生活特殊风)运动。
★ 1961年5月,县委召开3164人参加的干部会,贯彻“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简称六十条)”精神。
★ 1962年4月,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结合我县情况,对国民经济作了初步调整。
★ 1963年10月,县委召开三级干部会议,开展以四清为主的社教运动。全县311个大队,已开展社教的302个。
★ 1964年9月,全县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大搞水土保持和人工造田运动。
★ 1966年7月,县委作出在初中开展无产阶段“文化大革命”的意见。★ 1966年11月,县委在寇店公社水泉大队召开会议,宣布农村“文化大革命”开始。自此,县各级党政机关陷于瘫痪。
★ 1967年10月,偃师“825”掌权,成立了抓革命、促生产指挥部,主持全县工作。
★ 1967年12月,在偃师高中操场举行万人大会,庆祝偃师县革命委员会成立。
★ 1968年12月,县革委会对清理阶段队伍作了总结,共挖出特务组织83个,现行反革命组织两个,叛徒集团1个,各类阶段敌人2733人。★ 1969年 9月,县组织23000多人参加焦枝铁路的路基修建任务。★ 1970年1月,修建伊、洛河大桥,8月,洛河大桥竣工。12月,伊河大桥竣工。
★ 1970年8月,修建白马寺——回龙湾铺柏油路面的工程任务,这是洛阳地区第一条柏油路,全长37公里。
★ 1974年1月,开展批四旧(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的群众运动。
★ 1975年11月,县委召开农业学大寨会议,决定偃师县三年内建成大寨县,全县掀起兴办水利、起高垫低、人造平原的高潮。
★ 1976年9月18日,县委在县工农子弟学校广场隆重举行毛泽东主席追悼大会。
★ 1976年10月,县委在工农子弟学校召开大会,庆祝“四人帮”被粉碎。
★ 1977年6月,县清查“四人帮”在偃师的罪行,审查88人,拘留15人,法办54人。
★ 1977年9月,全县总动员组织陆浑灌区东一干渠大会战。★ 1978年3月,偃师市县火力发电厂在陶花店水库动工兴建。
★ 1978年12月,县召开平反昭雪大会,为受迫害的同志平反昭雪,恢复名誉。改革开放新时期
★ 1979月2月,县委召开会议,贯彻中共中央〔1979〕4号文件精神,从此,以农业生产责任制为中心的全县农村改革拉开了序幕。
★ 1979年7月,给右派摘帽改正。全县原划右派430人,通过认真甄别复议,改正了429人。
★ 1980年10月,县乳品厂生产的“伊洛牌”全脂奶粉,参加全国乳品质量评比,荣获第二名。★ 1981年1月,恢复偃师县人民政府,撤销偃师县革命委员会。★ 1982年8月,伊洛河上游降特大暴雨,两河暴涨,偃师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大洪水。
★ 1982年10月,县深井水泵厂生产的首阳山牌深井水泵被评为省优、部优产品。
★ 1983年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县城西尸乡沟一带发现一座古城址,即商城遗址。
★ 1984年7月,政协偃师县委员会成立。选举主席任惠生。
★ 1985年3月,县委印发《关于坚决刹住新的不正之风的通知》。要求各级党组织和领导要带头纠正,坚决制止。
★ 1986年4月,县委、县政府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在职干部、职工一律不准停薪留职去经商办企业。
★ 1987年4月,县委下发《关于完善土地承包责任制的若干规定》,指出:凡1984年以来,对土地调整过的村组,承包期一般保持在15年以上。
★ 1987年9月,沟通洛阳、少林寺、郑州交通要道的轘辕关十八盘改道、扩宽、铺设柏油路面工程竣工通车,基本上解决了千百年来十八盘路道行车难问题。
★ 1989年7月,修建商城路,该路全长2400米,宽50米,柏油路面,1990年6月竣工通车。
★ 1990年11月,治理虎头山工程开工。★ 1992年3月,县委、县政府发出《关于在国营企业深化改革破除“三铁”的意见》(三铁指“铁交椅、铁饭碗、铁工资”)。
★ 1992年10月,县委、县政府决定加大改革力度,加快改革步伐,从1993年起,用四年时间闯过工农业总产值百亿大关。
★ 1993年1月,偃师被省委确立为改革开放发展特别试点县。
★ 1993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偃师县,设立偃师市(县级)。★ 1994年4月,玄奘国际学术讨论会在偃师召开。★ 1995年7月,偃师火车站新站房竣工。
★ 1996年7月,经河南省人民政府县域经济实力综合评价排序,偃师市综合经济实力由全省第八位进入全省第四位。★ 1997年9月,投资755万元,整修洛河大堤。★ 1997年11月,华夏广场竣工,成为居民休闲娱乐的理想场所。★ 1999年5月,全市开始清理整顿农村合作基金会,决定用一年半时间,将市内9个农村合作基金会整体转并入农付信用社。★ 2000年3月,偃师“三讲”(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教育动员大会召开。
★ 2000年4月,偃师隆重纪念玄奘诞辰1400周年,5万多人参加大典。★ 2001年4月,偃师选调287名机关干部进驻69个行政村帮助开展工作。
★ 2001年6月,诸葛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新科技示范项目开工建设。项目投资2145万元,示范面积12000亩。★ 2001年7月,太学路中段开工建设。
★ 2001年8月。偃师山张林场建立“河南省双龙山省级森林公园”。林区总面积1429公顷,森林覆盖率达82.5%。
★ 2002年1月,偃师市332个行政村全部通上了柏油路、水泥路,成为洛阳市第一个实现“村村通油路”的县(市)。
★ 2002年2月,偃师成为全国最大的小麦种子批发基地。偃师培育的小麦种子每年的交易量达1600万公斤。
★ 2002年3月,召开殡葬改革动员大会,从4月1日零时起,在全市城乡将全面推行火葬制度,禁止土葬。
★ 2002年4月,召开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动员大会,传达了市委、市政府下发的《关于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意见》。
★ 2002年5月,310国道洛河、伊河特大桥开工建设。★ 2002年8月,首龙万吨高精度超薄铝箔生产线奠基。★ 2002年8月,偃师小城镇建设工作通过洛阳市验收。
★ 2002年11月,缑氏镇唐僧寺葡萄交易市场成为全国最具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果品市场之一。★ 2003年6月,一期年产300吨多晶硅项目开工建设。2005年12月,年产300吨多晶硅项目成功投产,国内首条产业化示范线建成。2005年12月,二期年产1000吨多晶硅扩建项目开工建设。我市硅产业基地开始形成。
★ 2004年9月,河南华润电力首阳山有限公司一期工程2×600MW机组项目开工建设,#
1、#2机组分别于2006年5月5日和10月6日建成投产发电。
★ 2006年1月,偃师市召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动员大会。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群众,享受住院补助的可在出院当日持有关证明在就诊医院按标准领取补助。★ 2006年1月,全省县级城市最大商业项目华夏购物广场在偃师开业。该购物广场总面积近5万平方米,总投资达1.2亿元,是我省县级城市中最大的商业项目。
★ 2006年7月1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到偃师首阳山镇0301河南省粮食储备库、缑氏镇唐僧寺、李庄村、翟镇镇四角楼村详细察看偃师市的粮食收购储备、农业生产以及新农村建设等工作。★ 2006年9月,偃师市荣膺“国家园林城市”称号。★ 2007年7月,上海超日(洛阳)太阳能有限公司在偃师市正式开工。该公司在偃师项目总投资4亿元。
★ 2007年9月,偃师市召开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施动员大会。此次医疗保险参保对象是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具有偃师市城镇户籍的城镇居民。
★ 2008年9月,偃师市钢制家具产业集群荣登2008年中国产业集群全国百佳榜。偃师市钢制家具产业年产各类钢制家具达600万台(套),产品销售份额占全国市场的37%以上,是全国最大的钢制家具生产和销售基地之一。★ 2009年5月,偃师市召开新区建设动员大会。偃师市新区建设范围:太学路以南、洛河北大堤以北、310国道以东、老城北许路以西约5平方公里的区域。
★ 2009年8月,岳滩镇省级产业集聚区成立,该区位于岳滩镇境内,规划面积7.1平方公里,现有企业112家,主导产业为三轮摩托车及电动交通工具制造业。属首批180家省级产业集聚区之一。
★ 2009年9月,洛阳赛阳硅业有限公司年产2000吨多晶硅项目在偃师破土动工。该项目总投资13.8亿元,是目前偃师在建的年产量最高的多晶硅项目。
★ 2009年11月,河南强生光电有限公司年产10×35MW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项目在偃师奠基开工。该项目总投资20亿元。
★ 2010年3月,偃师市重点招商引资项目洛阳鑫隆铝业有限公司年产20万吨铝板带箔项目开工建设。该项目总投资12亿元人民币。
★ 2010年9月,上海国际商贸城项目在偃师市工业区奠基开工。一期总投资8亿元,是集商业、娱乐、休闲、餐饮、住宅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商业综合体。
★ 2011年3月,通达股份在深交所成功上市,这是我市首家上市的民营企业。
★ 2011年4月,偃师市召开学习先进找差距,解放思想促发展动员大会,标志着偃师城乡新一轮大发展的开始。/选编)
(市党史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