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挑战》读后感2篇

时间:2019-05-12 15:01: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师的挑战》读后感2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师的挑战》读后感2篇》。

第一篇:《教师的挑战》读后感2篇

篇一:《教师的挑战》读后感

细读《教师的挑战》一书发现,不管是中国的,还是国外的,不管是当前的,还是之前的,所有的教育家在谈论学习时都关注到了培养学生的兴趣的首要性。本人多年的教学经历也深深验证了这一点。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说的这句话道出了学习的三种境界,其中“知之”属于学习的最低境界,相当于我们经常讲的“被动学”、“要我学”阶段,“乐之”属于学习的最高境界,相当于我们经常讲的“主动学”、“我要学”阶段。如何使学生由学习的最低境界向最高境界转化?我认为应是兴趣,因为兴趣是前提,是基础,学生只有具备了兴趣,才会在学习和探究中始终保持很高的热情和内趋力,完成由学习的最低境界向最高境界的转化。同理,如果教学时能把学生的兴趣放在一个十分重要的地位,并设法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高考这根指挥棒目前还无法改变的情况下,如何重视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儿童说话学习的成效呢?下面几点值得我们重视。

1、不用成人的标准要求孩子

每朵花都有盛开的理由,我们应该珍视生命旅程中的每一朵花,给他微笑,给他浇水,鼓励他灿烂的开放。在教学时,不要用理想化的标准格式别人,要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让孩子感到与老师的说话是密切师生关系感受师爱。当孩子学习上遇到挫折时,要想到他们是孩子,不是接收器。教学过程中,孩子们感受最多的应是温暖、友谊、尊重、快乐,收获的是沉甸甸的喜悦。这其实是今后成功的底线。

2、让孩子自己找到天才的感觉

北京有一所类似新加坡邻里学校的“二十二中学”,学生都是基础较差,其他学校不要的学生。可是在一名好老师孙维刚从初一教到高三的指导下,一班40名学生全上了大学,其中22人还进了中国最顶尖的清华和北大。

这个实例证明了我们的孩子潜力有多巨大,长辈们实在不应该过早地、草草地下“不行”、“不好”的结论。同样的,要让孩子想说,那我们就要把孩子的潜能发挥出来。我们不妨试试让孩子说说自己10条自豪的理由,如:年纪轻,我自豪;身体棒,我自豪;心肠好,我自豪;跑步快,我自豪;懂礼貌,我自豪;写字漂亮,我自豪;唱歌好听,我自豪;不怕困难,我自豪等等。自信心是打开巨大潜能的金钥匙。有了这钥匙,孩子才会乐于学习,孩子的学习潜能才会像火山那样爆发出来。“唤起自信”的同时,教师必须准备更多“尺度”来衡量,甚至必须为某些孩子量身定做一些特定尺度,孩子才能有更多的表现机会,获得属于他们的成功。

3、学会等待

精彩,需要教师的等待。

期待包含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信任和宽容,可以唤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并且带来课堂教学的生动和有趣。学生精彩的表现与教师热切的期待是密不可分的,期待是过程,精彩是结果。

课堂上,我们有时总是追求表面的流畅,当提出问题后,从内心希望回答问题的学生少出错、不出错,最好能直奔主题节省时间。遇到有人来听课,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学生回答不上来或有困难时,我们就不那么沉稳了,显得有些急躁,不愿意等待,或催促,或换人回答,还有甚者自问自答,学生哪有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呢?精彩也就无处可现。

我想,当一个老师在教学时,更多地了解学生的兴趣,并尽可能地去呵护这种兴趣,那不管是何种流派的课堂革命,都将所向披靡。

篇二:《教师的挑战》读后感

读了佐藤学教授的《教师的挑战——宁静的课堂革命》一书,我最大的感受是教师的责任不是进行“好的教学”,而是要实现所有儿童的学习权力,尽可能提高儿童学习的质量。在儿童中培育相互倾听关系的第一个要件就是教师自身悉心倾听每一个儿童的心声。要培育相互倾听的关系,除了教师自身成为倾听者之外,别无他法。

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拒绝倾听或有意无意地遗漏学生的叙述或者发言屡见不鲜。要在课堂上使自己真正成为一个倾听者,我认为教师不能病态的倾听,比如只中意附和自己观点的学生发言而拒绝反对的声音;教师也不能虚假倾听,表面上倾听了学生表达的观点,但实际是一个耳朵进,一个耳朵出,并没有将学生的观点放在心上进行思考;再有一个就是因为教师本人的能力与学识原因错听了学生的表述,即把“不是”听成了“是”,或者反之。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应该倾听什么和如何倾听是摆在面前的现实问题,综观一些优秀教师的课堂,不难发现他们身上有许多的共同点,首先他们都会倾听文本的声音,语文老师先要将文本读进心里,倾听作者的心声,这样在引领学生与文本对话时才能做到底气充足游刃有余。其次就是倾听学生,在课堂上尤其显得重要,倾听学生的朗读,倾听学生的回答,倾听学生的质疑,还要倾听学生的情感和思想,更重要的是能倾听学生间的差异和区别,并能够进行串联和反刍。这本书里讲到一个例子,有一堂课是讨论跑夜路去请医生的豆太的心情,课堂有一个叫和树的好动男孩拼命举手,发言的内容明显与文章内容不符,教师没有问“为什么这么想的?”而是问“从哪里看出来的呢?”从而以和树的见解为契机,重新“回归”课文,围绕奔跑的豆太的形象展开了讨论。如果没有教师的倾听和串联,就不会有如此精彩的课堂。

能侧耳倾听每个儿童的声音,专注于交流与教学目标间的串联与反刍的教师是一个真正的教育者。

第二篇:教师的挑战读后感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以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师的挑战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师的挑战读后感1

记得第一次从佐藤学先生的书中看到这个词时,我还是有些疑惑的,什么是学力啊?寻遍全书,佐藤学先生也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义,百度知道将它定义为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的简称。但我能明显地感到此解释并不能完全解释清楚佐藤学书中的那个学力,这究竟是什么呢?

它隐约像一种力量,又如植物积极向上的生长力吗?它又隐约像一种潜能,等待别人点化激发的潜力吗?学力学力,佐藤学先生似乎一直在提醒我们它就像人的一种本能一直伴随在我们每一个儿童的身上啊,那是一种有着自我创造探究的学习能力。但它怎么又那么陌生,比起大热的兄弟——学历,似乎汗颜很多。追根溯源,究竟是什么遮住了它的光彩?

我们传统的教育模式似乎难逃其责。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示范学生模仿,想想这些我们习以为常漠不关心的行为模式哪一样是真正尊重了学生?哪一样是真正相信了人的无限潜能?学生兴趣被打击、潜能被埋没、学力自然得不到发展。

要想发展学生的学力,正如佐藤学先生所言,必须得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倾听学生。要让这种倾听关系发展成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为倾听进而走向合作学习的关系。

书中列举的案例《不可思议的种子》让我领悟到什么才是真正的尊重学生、倾听学生。一般语文课上,常常限定于教材文章的语言认识,很少将实物带到学校里来。但在这节课上教师不仅允许学生讲牛膝草和苍耳的种子带到课堂上来,在课堂上允许学生细心地观察、自由的发言,教师竟然准许将苍耳的果实称为自己熟悉的“粘虫”“抓抓将”或是儿童自己想象的“妈妈做的苹果兔子”“宇宙的原始森林”。这一普通果实的称呼,这正是一种儿童体验与苍耳果实一次新的相遇。而这一相遇是那样的丰富而多样,它与儿童之间产生全新关系的过程又怎能不称之为拥有学力的真正学习呢?

如果我们也想拥有这样的课堂,拥有这样非凡学力与创造力的儿童。那就请从尊重儿童的尊严、倾听她们的心声开始吧!

教师的挑战读后感2

时光匆匆,又到了一年一度读书会的开班仪式,我们伴随着主持人吴爱慧老师朗读的《你说》,坐上音乐视频的“时光机”,回首过去一年里二实小读书会发生的美丽花絮。回首过去,才能展望未来,传承良好的阅读习惯,让书籍成为我们最好的教学助手。

本次活动分为五个流程。

一、开班致辞——为幸福读书人点赞

“优雅的生命源于优雅的灵魂,优雅的灵魂源于优雅的书籍”,潘春珠老师为我们阐述了坚持阅读的重要性,阅读能让我们遇见更好的自己,能给我们的教学指点迷津,能让我们在这喧嚣的世界,保有一份安宁,持有一份坚守,人生之美,美在心灵,书香熏染,完美人生。

二、宣布读书会成员名单

林锦珠老师宣布了读书会成员名单。

三、“书有光,读最美”

由朱晶晶等6位新老师朗诵《一路书香,一生阳光》,余音绕梁,我们都是最美朗读者。

四、介绍本次共读《教师的挑战》阅读计划等

吴爱慧老师首先阐述了阅读量的重要性,从高考方向的转变反思到我们的小学教学当中,我们应该关注学生的阅读量,鼓励家长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同时,老师也应当树立正确的阅读态度,不要把阅读当成一种压力,要当成一种享受,读书笔记以真情实感为主,不设其他要求;其次,吴老师介绍了本次共读第七本书《教师的挑战》的阅读计划并对时间安排作出了要求。

五、林校长总结

阅读关键在于交流,在于谈心,要使阅读成为老师一种放松方式,成为老师教育实践的镜子,成为老师走出教学瓶颈的引领,所以,作为老师,要爱阅读,真正理解读书的意义,享受阅读。

最后,林怡谋校长热情呼吁:校长好好读书,教师天天向上,教师好好读书,学生天天向上,学生好好读书,学校天天向上!作者:沈艺峰

教师的挑战读后感3

读了佐藤学教授的《教师的'挑战——宁静的课堂革命》一书,我最大的感受是教师的责任不是进行“好的教学”,而是要实现所有儿童的学习权力,尽可能提高儿童学习的质量。在儿童中培育相互倾听关系的第一个要件就是教师自身悉心倾听每一个儿童的心声。要培育相互倾听的关系,除了教师自身成为倾听者之外,别无他法。

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拒绝倾听或有意无意地遗漏学生的叙述或者发言屡见不鲜。要在课堂上使自己真正成为一个倾听者,我认为教师不能病态的倾听,比如只中意附和自己观点的学生发言而拒绝反对的声音;教师也不能虚假倾听,表面上倾听了学生表达的观点,但实际是一个耳朵进,一个耳朵出,并没有将学生的观点放在心上进行思考;再有一个就是因为教师本人的能力与学识原因错听了学生的表述,即把“不是”听成了“是”,或者反之。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应该倾听什么和如何倾听是摆在面前的现实问题,综观一些优秀教师的课堂,不难发现他们身上有许多的共同点,首先他们都会倾听文本的声音,语文老师先要将文本读进心里,倾听作者的心声,这样在引领学生与文本对话时才能做到底气充足游刃有余。其次就是倾听学生,在课堂上尤其显得重要,倾听学生的朗读,倾听学生的回答,倾听学生的质疑,还要倾听学生的情感和思想,更重要的是能倾听学生间的差异和区别,并能够进行串联和反刍。这本书里讲到一个例子,有一堂课是讨论跑夜路去请医生的豆太的心情,课堂有一个叫和树的好动男孩拼命举手,发言的内容明显与文章内容不符,教师没有问“为什么这么想的?”而是问“从哪里看出来的呢?”从而以和树的见解为契机,重新“回归”课文,围绕奔跑的豆太的形象展开了讨论。如果没有教师的倾听和串联,就不会有如此精彩的课堂。

能侧耳倾听每个儿童的声音,专注于交流与教学目标间的串联与反刍的教师是一个真正的教育者。

【教师的挑战读后感】相关文章:

1.教师的挑战的读后感

2.《教师的挑战》读后感

3.教师的挑战的读书心得

4.教师的挑战读书心得

5.以教师的挑战为题的读后感想

6.《教师的挑战》读书心得范文

7.孩子·挑战的读后感

8.《学校的挑战》的读后感

9.《学校的挑战》读后感

第三篇:《教师的挑战》读后感

教师的挑战读后感

最近,我读了《教师的挑战》这本书,受益较多,里面的很多案例和思考,给了我指导和启发。其中,我对介绍一个以边缘化儿童为中心展开课堂教学的案例印象较深。

案例讲的是新泻县长冈市黑条小学的小林教子老师的一节算术课,题目是“比例”(六年级)。小林老师凝练的话语培育了侧耳倾听的儿童。尽管是在六年级,但很多学生还是害怕学习分数。“有一瓶840毫升稀释的橙汁。水和橙汁的比例是5:2,水和橙汁各占多少毫升?”在前节课上学生们把自己的解法写在了海报纸上。学生们用了四种方法求解。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是,在交流了这四种方法之后,理解“比”的量的意涵与运算的意涵。小林老师询问道:“请谁解释一下。”几乎所有的学生都静静地举起了手。一开始,教师点名让凌子回答,她在海报上用了最简单的运算方法。被叫到之后,她就急急地撤了手,小声地说“能解出来,但是解释不了。”小林老师表态说,可以稍微等一等。这时,别的儿童就不能举手了。这就是这个课堂的精彩之处。小林老师鼓励她说:“在海报纸上写着呢。去拿来看看。”在老师和同学的期待与鼓励下,绫子同学站在黑板前开始慢条斯理地解释起来,声音小得像说给自己听一样,但却解释得无可挑剔,为此,她得到了老师的肯定和赞赏。

由此我不禁想到自己的课堂上,也经常出现这样的学生,这样的情景,这些学生胆小怯于表达,缺乏锻炼,声音小得像蚊子叫一样,在这种时候我总是很恼火,因为她的回答不能让其他学生都听见,觉得是在浪费我们宝贵的学习时间,总是生硬地要求她把声音放大再说一遍,但实际并没什么效果,要么她是再说了一遍,但声音并没放大多少,要么她就干脆闭起嘴巴不敢说了。而更糟糕的是,这个时候其他的学生并不是在安静的等待和专注的倾听,他们这时往往是迫不及待的举手,并发出“嗯嗯”的迫切希望老师叫他们回答的声音,在这种时候我的反应往往是请那个声音小的学生坐下并叫另一个声音大点的举手同学来回答,这样做看似改变了这种尴尬的场面,推进了教学。但对那个胆小学生来说这不就是一个小小的打击吗?下次她还能大胆的举手发言吗?她的声音还能越来越响亮吗?我想答案肯定是否定的了。这里不容忽视的一个细节是:当小林老师表态说,可以稍微等一等。这时,别的儿童就不能举手了。之所以说这就是这个课堂的精彩之处,是因为其他学生不能举手了,就迫使他们转向对那个胆小同学的期待和聆听,这正是对那个胆小同学最好的鼓励啊,在这种情况下,她才有可能大胆的表达。我们的课堂上要想照顾好这样的边缘化儿童,除了要给他们以尊重、宽容和耐心之外,也要动脑、用心制定好合适的课堂规则,让这些规则来辅助我们真正地达成目标。

第四篇:教师的挑战读后感

《教师的挑战》读后感

手捧着《教师的挑战》一书细细读来,让我对21世纪教师所面临的挑战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那就是为所有儿童提供高质量的学习机会。教师的责任不是进行“好的教学”,而是要实现所有儿童的学习权力,尽可能提高儿童学习的质量。在书中,一个个平凡的教师正在用自己的行动宣告:课堂上正在发生着宁静的革命,那就是建立以倾听和对话为基础的学习共同体。这是学校整体变革的基点,是保障每一个儿童学习权的挑战。

众所周知,法国的学校是欧洲国家中传统学校样式比较明显的国家。可即便是法国的教室也在缓慢地发生变化,在进行活动式的、合作学习的教学改革。他们的儿童们3---5人一组,分成6桌坐,通过交流来展开学习。他们每桌的学生都会互相听取同伴的意见,互相切磋进行多样思考的学习。为什么他们的合作学习能进行地这么顺利有效呢?其秘诀在于教师对小组构成的考量与教师细致的应对。教师在编组的时候考虑到了学生的文化和能力的差异。各组的儿童的学习能力相当,同时还考虑了文化、国际等因素,使学生不致孤立。正是通过这种考虑所编的小组才具备合作学习的条件。

我们学校的学生与法国学校的学生相比较来说应该远没有他们杂,因为我们的班级大多数孩子都来自于同一个地区,所以没有文化与国际上的差异。那么我们在编组时更多的就是考虑孩子的学习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差异了。

我在编组时第一考虑到的是这个组的领军人物,也就是组长。要想让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学习见成效,每个学生都有收获,必须要有一个优秀的组织者,领导者。和协调者。俗话说:“鸟无头不飞,兵无将不勇。”没有组长的组织和指挥,学习小组只是徒有其名,学生或盲目行动,或迟疑不动,根本无合作可言。小组长是小组活动的灵魂,既是小组活动的领导者,又是小组活动的组织者,同时又是教师的小助手,小组长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必须在组内找好这样一位“领导者”,带领着组员一起学习,共同进步。组长必须在学习等方面能给组员带来威信的。所以在选拔时,我仔细观察班级中一些上课认真听讲,发言积极,表达、概括、组织能力较强的学生作为组长的候选人。选拔好了组长,还要对组长候选人进行一定的“培训”,使他们尽快“上岗”。首先,召集这些候选人学会一些在刚开始组织小组活动时的语言,这些语言要简洁,要能在最短的时间里开始老师布置的活动任务。这样就大大节约了时间,组员能够有充裕的时间进行讨论、学习,而不是把时间浪费在无谓的口舌之争。其次,要督促组长积极主动地组织合作交流,要对组长进行组织、管理上的培训。一个小组就是一个小团体,必须是团队行动。组长要在活动中对自己的小组进行一定的组织、管理,不然活动时就成了一盘散沙。比如,指导组长组织合作交流时,要先进行有序的安排,如鼓励组员大胆发言,让会说的先说,不会说的先听后说,促使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而且当一个组员在发言或读书时,都要提醒其他组员认真听讲,这样既可以使小组成员懂得尊重别人,又能锻炼组内成员的听的能力,如果对别人的发言有异议,也要等别人说完才能再提出;小组长要协调好组内成员之间的关系,求大同,存小异,要充分发挥本组成员的特长与聪明才智,调动积极性,形成小组合力。组长与每一个组员之间是平等互助的伙伴关系,小组内的各项任务,小组长要争取最先按质完成。要求组员做到的,小组长首先要做到。小组长要自信心足,回答问题声音洪亮,要时时处处起榜样作用,做好示范。最后小组长在所有成员交流完之后,还可以对他们的发言进行一句话的点评表扬(尽量以表扬为主,也可事先教给组长一些简单的点评语),这样一个小组的积极性就会被带动起来,学习起来也会更主动、更带劲、更有效。最后,还要教会组长掌握好学习的时间,确保每个成员在适当的时间干恰当的事,讨论与本课程有关的话,不说无关的话题。及时组织本组成员展开讨论和结束讨论。必要时要阻止小组成员的不规范的动作和语言。

编组第二考虑的是小组成员的确定。我们小组的人数定为每组4人(包括一个组长),那么这些人怎么产生呢?我是让组长自己选组员,我在组长选组员之前先把选择的要求说清(否则他们肯定会选自己的好朋友),要注意性别、性格、学习能力的差异,每一组必须男女搭配,学习能力有上有下,性格上有活泼有沉稳,这样的小组一起学习,组员之间能互补,学习起来会相对轻松一些。如果组长选择的组员有问题,那么教师再介入进行安排,因为是组长自己选择组员,那么在合作学习时气氛肯定会更融洽,更利于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这一特殊的学习方式改变了原有课堂的教学模式,学生从腼腆变为了活泼,从胆小变成了自信,这是一种适应于现在教学的有效活动。要想小组合作学习变得更行之有效,那么小组创建就是小组合作学习成功的一块基石。只有把基石建好,万丈高楼才能拔地而起

第五篇:《教师的挑战》读后感

幸福的耳朵

——读《教师的挑战

宁静的课堂革命》有感

在教学中,我总想找一种默契,一个亲切、期盼的眼神,一脸若有所思的表情,一段师生间生成的回流,这种渴望默契的感觉在佐藤学先生的《教师的挑战 宁静的课堂革命》中找到了,他的文字就像一道奏响的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交响曲,把我带进一个追求高质量教学境界之中。

佐藤学把教室里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创造称之为宁静的革命,他写出了一个个平凡的教师的教学愿景——建立以倾听和对话为基础的学习共同体。就像酿美酒一样,师生们借助心心相印的交流,在交响的课堂里酿成相互倾听关系的润泽气氛。

佐藤学先生在课堂的重建中提到令几乎所有教师着迷的教学是在娴雅的关系中相互倾听彼此心声,每一个人的细腻思考能得到细致的交流。大概是性格的缘故,我的教学风格总是风风火火,追求热热闹闹的场面和活跃的的气氛,有时一节课下来,我不知道学生到底收获到什么。佐藤学先生把这种兴奋的儿童们大声喧哗,沉迷于老师设计的教学游戏称为一场乱糟糟的闹剧。看到这样的评价,我惶恐不安,我该怎样上课?我庆幸,我在形成固有教学方式之前,我遇到了这本好书。静纳百川,定能生慧。在书中,佐藤学先生举了藤田老师教学转型带来成功的案例,一开始藤田老师的课堂也是吵吵嚷嚷,令人难以忍受,学生穿着忍者的戏服在教室里跑来跑去,所产生的教学效果是她始料不及的打击,虽然她追求的培育朝气蓬勃的儿童,但是事实上学生静下心琢磨自己生成的话语的能力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在八个月的时间里,藤田老师改变课堂形式,整个课堂寂静而沉着,师生言行举止自然得体,学生能够自然地、细腻地表达自己阅读的感悟,能够侧耳倾听并赞同同学的话语,课堂里溢满了柔和的气息,藤田老师用幸福的耳朵聆听到了最美妙动听的声音。看到藤田老师的成功,读着读着,我仿佛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与她一起分享到了澄清宁静的心境。我庆幸,我还年轻。我幸福的耳朵,在属于我的教学土地上,我还可以听到学生灵动的声音,还可以在娴雅从容中感受学生的成长。

相互倾听的关系如何去构筑的呢?佐藤学先生从大量的教学改革中发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尊重,尊重每一个儿童的尊严,是每一个!孩子都是上天赐予父母最好的天使,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得到应有的爱。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发言,串联起学生的发现与惊喜,直视学生的“不懂”,拉近学生的距离,让儿童成为学习的主人公。这一系列的教学行为都是建立在尊重的基础上的。只有认为每个学生的思考或挫折都是了不起的,并且认真倾听每个儿童的低语或者沉默,才能获得教学的立足点,看来当老师得有多宽广的胸襟和沉稳的智慧啊!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人享受快速通道带来的便捷,抓典型,抓头条,抢镜头,忽视了一大批默默无闻的人。在学校也是同样,追求升学率,并没有注意到每一个学生的力量。列宁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有修养的教师唤醒的是所有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性,对知识的渴求,对理想的追求。我幸福的耳朵,还能在我耕耘的土地上,听到学生自然和谐地与教科书对话,与同伴对话,与自己对话,静静等待每一朵花开的声音。

佐藤学先生说道在21世纪的社会是知识高度化、复杂化的社会,是知识不断变动、更新、发展的社会,在学校里不仅追求学习的“量”,而且追求学习的“质”。要求终身学习的主体的形成,课堂宁静的革命就是在这种历史变化中应运而生的。改革的力量是无穷的,带来的效应也是强大的。自古有识之士都会为社会的进步而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当今习近平主席正肩负着全面唤醒中国的历史使命,大刀阔斧地在中国的大地上掀开了一场社会主义大浪潮,同样,在无声胜有声的课堂革命中,每一位教师都是革命家,都有义务和责任去推动教育事业的进步和发展。

下载《教师的挑战》读后感2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师的挑战》读后感2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师的挑战读后感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公 ——《教师的挑战——宁静的课堂革命》读后感-吴晓辉 在有向导的旅行中,人们能够记住的只是支离破碎的风景和事物;而如果是一个人的旅行,旅行中的风景......

    教师的挑战读后感

    《教师的挑战——宁静的课堂革命》读后感假期里,学校为我们提供了一本教育学著作《教师的挑战》,该书是日本学者佐藤学在观摩了日本及许多国家近1万间课堂后的力作,这本书十年......

    《教师的挑战》读后感

    《教师的挑战》读后感《教师的挑战》读后感 篇1哲学上讲:主观和客观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理论就是正确的认识,如果落后于当时的实际,条件成熟了还不去做某种事,一般叫右倾......

    《教师的挑战》读后感

    《教师的挑战 宁静的课堂革命》读后感 翻开书本,静静阅读《教师的挑战》。在书中,佐藤老师向我们提出了一个新名词“学习共同体”。在佐藤老师的书中传统以黑板和讲台为中心、......

    《教师的挑战》读后感

    宁静的课堂“不宁静” ——读《教师的挑战》有感 寒假里,学校给老师推荐了几本书,我从中挑出了这本《教师的挑战----宁静的课堂革命》,慢慢品读完了这本书,在此书中作者聚焦课堂......

    《教师的挑战》读后感(范文)

    读《教师的挑战》有感 拿到这本书时,我先看了看封面,书上大标题写着《教师的挑战》,挑战?挑战什么呢?怎么挑战呢?这引起了我极大地好奇,于是我就借了这本书来阅读。《教师的挑战》......

    教师的挑战读后感(含5篇)

    教师的挑战读后感读完一本书以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师的挑战读后感,欢迎大......

    《教师的挑战》读后感(精选五篇)

    课堂的宁静从心的宁静开始 ——《教师的挑战》读后感 《教师的挑战——宁静的课堂革命》这本书我已经放在枕下一个学期,却总苦于没有这份闲情逸致和精力认真阅读和玩味。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