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四个加强”完善基层党员教育工作
“四个加强”完善基层党员教育工作
一、加强三会一课制度建设;加强党校教育建设。通过培训对党员进行系统的教育,是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战略措施。要通过检查、整顿,梳理全县未完全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的党组织,确保制度正常化;完善基层党校工作方式,增加师资力量,提高授课水平,丰富教学内容,确保授课常态化。
二、加强座谈讨论活动。让党员之间围绕某方面的问题,各抒己见,相互启发,进而提高广大党员的思想觉悟和认识水平。有利于培养党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启发党员在自我教育中提高自己。在座谈讨论中也可以邀请群众参与,这样更能有效的加强党群间的沟通。
三、加强远程教学。利用远程教学形象、直观、多样化的特点,强化教育培训效果。扩展广大党员的视野,增强广大党员的思想水平。
四、加强读书辅导。充分利用江苏农家书香工程,引导党员认真阅读有关书籍及有关材料、文件,从而获得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党建理论及其他方面知识,提高思想觉悟和认识能力。
第二篇:加强基层党校建设促进党员教育工作
加强基层党校建设促进党员教育工作
县委宣传部党教科:
根据县委宣传部赣委发[2009]12号《关于推进基层党员教育示范基地建设的意见》精神,现将我单位利用基层党校阵地加强党员教育情况汇报如下:
一、党校建设的现实基础。
职教中心党校系2003年8月职教中心成立时建立的。职教中心党校建立以来,已成为广大党员和建党积极分子党性锻炼的重要熔炉、学习党建理论的重要场所、开展集中教育培训的重要阵地,为提高广大党员的思想理论素质、永葆先进性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组织网络健全,教学管理日趋规范。职教中心党校建设以来,中心党委十分重视该项工作,对加强党校建设和深化党员教育、对教学法工作、办学方针提出了明确要求。经过五年的探索和实践,职教中心党校办学工作不断规范,办学制度和教学管理日益完善。党校校长每年有明确的党校教育计划,党校办学工作达到制度化、规范化要求,办学质量逐年提高。
2、投入力度加大,办学设施日益改善。据统计,近5年来,用于基层党校硬件建设的资金达余万元。有标准教室个、图书资料万余册、电视机台、录放像机台、多媒体设备台。党校除有标准教室外还有报告厅、图书阅览室、电子阅览室、计算机房、文化活动室等设施。同时利用中心网络,建起了网上党校,从而使党员教育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据不完统计,自党校建立以来,共开展教育培训余场次,培训党员,入党积极分子近人。
近年来,中心党委十分重视基层党校建设的指导服务工作,着力为党校教学工作创造良好环境。为党
其次,着眼于解决基层党校教育资料不足问题。市委宣传部适时编印下发党课教案,免费为基层党校征订《党课》等杂志,统一发放十七大报告单行本及新党章,主动为基层党校教学工作服务。目前,已编发十七大精神系列党课教案等18期,下发《党课》杂志1300余本、发放微型党课教育光盘500余盘。此外,每年坚持在全市开展优秀党课教案评选,并将优秀党课教案编印成册,供基层党校参阅。第三,着眼于解决党校教学的活力问题。运用现场会、经验交流会、外出考察等形式,积极推广基层党校教育成果,从而使基层党校健康发展。近年来,全市有省级示范党校4家,宁波级示范党校7家,余姚级示范党校33家。
5、综合功能强化,教育成果日益显现。在党校建设工作中,我们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不断强化基层党校的教育功能,着眼于广大党员的思想理论素质的增强,着力于广大党员能力素质的提高。首先,不断提高广大党员的思想理论素质。近几年,基层党校坚持把
党的基本路线、基本方针、基本政策、基本理论作为教育课题,在全市党员中先后开展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十六大精神主题教育、党的先进性教育、科学发展观教育、和谐社会理论教育、社会主义新农村主题教育、十七大精神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特别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全市各基层党校充分发挥主阵地作用,培训党员215期,共5.3万人次。在十七大精神主题宣传教育中,培训党员460余期,共10万余人次。其次,不断提高广大党员的能力素质。各乡镇、街道党委充分运用党校教育资源,坚持按需办学,努力增强党校的服务功能。近三年,全市基层党校除完成理论教育任务外,还开办了由党员群众参加的实用技术培训1800余期,分别开展了茭白栽培、高产竹笋、家禽养殖、电脑操作、烹饪技术、保洁保绿、市场营销等实用技术培训,使党员教育培训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中发挥了助推器的作用。谢家路村党校近几年坚持每年对全体村民进行政治思想、法律知识、实用技能的轮训,进一步延伸了党校教育的触角。
二、当前基层党校建设的主要问题
经过2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我市基层党校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并积累了丰富的建设经验。但是与构建党员教育长效机制的要求相比,与先进基层党校的建设标准相比,还存在一些差距。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问题:
1、就思想认识而言,领导干部抓教育与党员干部自觉学的积极性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一方面,部分领导干部对基层党校建设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党校建设在少数领导干部思想中处于边缘化地位。一些领导干部重经济发展轻党员教育,认为党员教育投入大见效慢,难以出政绩。个别乡镇领导借口经济工作压力大,中心工作任务重,没有精力开展党校建设工作,对党校建设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忘掉”。另一方面,某些基层党员干部对学习重视不够,有“学习无用论”的思想,认为“培训学习占时间,影响工作”;有的基层党员有“以工代学”思想,认为工作有硬指标,学习无硬规定,学习好不如工作好,把学习与工作割裂开来,学习的自觉性不强。
2、就硬件建设而言,资金投入的保障机制有待于进一步强化。一方面,资金投入具有区域间的不平衡性。从调研情况看,六个街道及平原地区乡镇党委,对基层党校建设投入力度较大,每年在10万元以上。如兰江街道党委,2004年以来平均每年投入15万元用于基层党校建设;泗门镇党委2005年投入88万、朗霞街道党委2006年投入100多万用于对镇、街道党校的重新装修和设备添置。而其他一些乡镇,由于种种原因,基层党校的教学经费投入不足。个别基层党校每年经费投入不足1万。另一方面,资金的再投入缺乏后劲。部分基层党委片面理解公共财政的职能,认为公共财政应投向经济领域,党校建设不投或少投没关系,导致许多党校仅仅在建成初期有过“一次性”投入,之后的再投入后劲乏力。因投入不足,一些基层党校的教学场地偏小,基本教育设施陈旧,图书资料长年得不到更新。
3、就实际效果而言,党校教育的手段内容及方式方法有待于进一步更新。一是教育内容单调,缺乏针对性。一些基层党校的教学内容往往以单纯政治理论知识为主,没有根据形
势需要及时调整,造成部分党员对教育产生厌烦情绪,影响了教育效果。二是教育形式单向,缺乏互动性。一些基层党校开展教育培训,往往采取“上面讲,下面听”的“填鸭式”教育形式,教师单向灌输知识,党员单纯接受教育,缺少互动交流,课堂气氛沉闷。许多党员反映这样的课“听与不听一个样”,“不生动,坐不住”。三是教育载体单一,缺乏生动性。一些基层党校没有利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及PPT课件等教育手段开展党员教育,也没有安排实践性教学活动,单靠传统的课堂教学很难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一些党员反映,“课堂教育讲的再精彩,几年听下来也听腻了”。
4、就教育队伍而言,教育人员的数量、质量及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升。一方面,教育人力资源匮乏,师资力量仍较薄弱。从调研情况来看,许多基层党校的师资队伍以党政领导、党群线同志或教辅室教师兼职为主,四分之三的乡镇、街道党校没有专职教师。另一方面,教育人员缺少培训,教育水平尚需提高。由于基层党校的师资平时培训少,知识更新速度慢,加之缺乏有关资料的积累,又缺少适合基层实际的教材及教案,导致讲课不生动、感染力不强。另外,一些基层党校也没有专门的教学管理人员,日常事务由宣传干事或组织干事兼任,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基层党校教育工作的开展。
5、就内部运行而言,教育管理的体制机制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目前一些乡镇、街道党校的管理机制尚不健全,主要表现为:一是教育的计划性不强。一些基层党校平时缺少调研,对党员教育的热点、重点研究不够,一些基层党校没有党员干部培训规划和长远目标,对于办什么班、开什么课、由什么样的人开课等缺乏安排;一些基层党校虽然有党员教育计划,但往往有计划无落实,教育的随意性大,计划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二是机制的保障性不强。表现为:投入机制的保障性不强,投入缺乏刚性制约,造成地方财政对基层党校的投入不足;考核机制的保障性不强,缺乏统一、量化的考核标准,造成一些地方认为基层党校建好建坏一个样。三是制度的执行性不强。一些乡镇、街道党校虽然制定了不少制度,但仅仅写在纸上,挂在墙上,没有真正落实在行动上,以至于许多制度形同虚设,失却了规范制约的作用。
三、加强基层党校建设的对策措施
乡镇、街道基层党校要巩固提高和深入发展,必须认真总结借鉴前期基层党校建设中的成功经验,正视和解决当前基层党校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确立基层党校服务于党员先进性的思想,致力于不断推进基层党校规范化建设,努力使基层党校真正成为党员教育培训的主阵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的主渠道。
1、营造“三个氛围”,创造基层党校建设良好环境
首先,营造全力抓的氛围。加强基层党校建设,是进一步提高党员素质,增强党员意识,发挥党员作用的需要,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及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需要。毛泽东同志曾指出:“我们办党校,就是要使我们的同志政治水平和理论水平提高一步,使我们党更加统一。”江泽民同志曾强调:“党校办得好不好,它是否在干部教育工作中,在整个思想理论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党委是否加强领导,给予必要的支持。”因此,各基层党委一定要把党校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把基层党校建设纳入基层党建目标责任制,努力形成责任明确、领导有力、运转有序、保障到位的工作机制,切实做到工作中不忘党员教育、教育中不忘党校建设、建设中不忘保障投入,进一步加强对基层党校建设的组织领导。
其次,营造大力建的氛围。基层党校建设关键在建设。只有不断加强建设,才能始终激发和保持基层党校的生机和活力。为此,要努力强化各级“建”的意识,明确各级“建”的要求,落实各级“建”的责任,加强各级“建”的指导。要按照“八个有”即有组织领导、有管理人员、有基本阵地、有专门牌子、有专项经费、有管理制度、有培训计划、有培训成效的要求,把乡镇、街道党校建设好。努力使基层党校“组织领导有力、管理制度规范、基本设施完备、教育活动经常、办学成效显著”。
第三,营造合力管的氛围。要按照“高标准建、规范化管、高效能用”的要求,动员各方力量齐心合力、齐抓共管,切实加强对基层党校的教育管理。党委宣传部门要积极做好党校规范化建设的指导工作,做到“面上抓覆盖、点上抓示范、线上抓辐射”,使党校建设步入规范化运行轨道;组织部门要积极做好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安排工作,做到“年初有计划,年中有检查,年终有总结”,确保党校教育培训活动有序开展;政府部门和群团组织要充分利用党校阵地组织开展各类教育培训,拓展办学成果,实现资源共享,保证党员经常性受教育。
2、抓好“三化建设”,切实提高基层党校办学水平
首先,努力实现党校设施规范化。党校设施规范化是提高基层党校办学水平的基础。一是基层党校应当拥有党校专用教学区域并长期挂牌。乡镇、街道党校区域,一般要有报告厅、专用教室、远程电教室、图书阅览室和党校办公室;村(社区、企业)党校区域应有至少能承担50名以上党员教育培训的专用教室;二是基层党校教学环境要充分体现党校特色。要按照党校“属基、姓党、象校”的要求布置党校环境。党校专用教室应悬挂马克思、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领袖像,悬挂党旗,张贴党员先进性要求和党校教育管理制度。三是基层党校基础设施要适应教学工作需要。党校每年必须保证有一定的教育经费,以满足党员购置学习资料,订阅党报、党刊及其他学习资料的需求。同时,还要配备电脑、电视机、投影仪等必要的电化教育设备,以满足党员学习的基本需求。
其次,坚持做到办学管理制度化。基层党校作为党员教育的主阵地,制度建设非常重要。为此,各乡镇、街道党校应建立健全以下六项制度:即校务委员会例会制度,校务委员会例会每年召开4次以上专题研究党校工作;教育计划制度,制定党员教育全年计划,保证党员教育不少于4次;考试考核制度,对党员干部的培训情况进行登记并量化考核;教育总结制度,年终对全年党校建设、培训情况进行总结评价;档案管理制度,对党员的学习情况按建立台帐、档案;校务管理制度,校务委员会负责党校日常事务的管理。通过建立健全制度,使党校建设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道路。
第三,扎实推进教育成效优质化。教育成效优质化取决于良好的教育师资和丰富的教育手段。为此,一要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的基层党校师资队伍。这支队伍既应有政治理论方面的人才,又应有农村实用技术方面的专家;既可从乡镇班子成员、站所专业技术人员、乡村土专家、上级党校中聘请,也可从当地优秀共产党员、群众代表中邀请,以保证师资队伍适应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党员教育的需要。二要创新培训模式。始终按照联系实际创思路,加强培训求实效的教育培训工作要求,创新模式,拓展思路,切实做到校内培训和校外培训相结合,课堂培训与基地示范相结合,教师面授与电化教学(远程教育)相结合,培训内容统一安排与“菜单”自选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用技术培训相结合,农闲时节集中培训与党校临时培训相结合。三要创新教育手段。综合运用案例式、互动式、情景式、启发式教育手法及“微型党课”等教育方式,不断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发挥“三个作用”,进一步拓展基层党校办学成果
首先,发挥乡镇、街道党校在党员教育中的龙头作用。按照“乡镇、街道党校抓示范”的要求,进一步发挥乡镇、街道党校的龙头带动作用,积极做好乡镇、街道党校建设的达标工作,坚持做到办学场所设置规范化、教学设备现代化、教育培训经常化、党校管理制度化,切实为村(社区、企业)党校建设起好示范作用。乡镇、街道党委要明确本级党校建设发展目标,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以校务委员会为核心的党校组织领导机构,选好配强党校专职人员,切实做到党校建设有人抓、党校工作有人做。
其次,发挥村(社区、企业)党校在党员教育中的主体作用。实践证明,抓好村(社区、企业)党校建设是构建农村党员教育长效机制的关键。特别是当前行政村地域面积大、党员人数多的情况下,乡镇、街道党校要包揽农村广大党员的教育既不现实也不可能。因此,要按照“村级党校抓规范,社区党校抓提高,企业党校抓创建”的工作思路,进一步发挥村(社区、企业)党校在农村党员教育中的主体作用。不断深化“基层党校建设年”活动,努力按照《余姚市村级(社区)党校建设实施细则》的要求,加大工作力度,努力促进村(社区、企业)党校在建设中规范,在巩固中提高,在创新中发展。
第三,发挥党员教育活动点在党员教育中的补充作用。党员教育活动点是党员就近开展教育的有效载体。党员教育活动点的建立,也延伸了基层党校教育平台。为此,各乡镇、街道和村(社区、企业)党校要充分依托党员教育活动点这一平台,以推进基层党校教育系统化为要求,科学制定教育计划,精心设计教育载体,努力延伸教育活动,切实使党员教育活动点教育与乡镇街道、村(社区、企业)党校教育形成联动,努力增进基层党校教育的渗透力。同时,要继续探索并重点培育我市业已创设的“电视党员教育点”、“广场党员教育点”、“大巴上的流动党校”、“大山里的流动党校”、“网上党员教育平台”、“新余姚人党员教育点”等教育新平台,打造新的基层党校教育特色和亮点,促进全市党员教育工作蓬勃开展。(中共余姚市委宣传部)
第三篇:浙江省大力加强基层党员教育工作平台建设
浙江省大力加强基层党员教育工作平台建设,推动基层党员教育“上互联网、上电视、上手机、进广场”。
目前,浙江基层党员干部远程教育是怎么开展的?上网浏览远程教育网站,用手机接收党建服务短信,打开电视收看“远教天地”数字频道,还可以刷“浙江远教”微博„„近年来,全省远程教育工作紧紧围绕“让干部经常受教育、使群众长期得实惠”,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常委、组织部长蔡奇有关打造全媒体远程教育工作的品牌、切实发挥“直通车”作用的指示精神,技术手段推陈出新,红色平台功能不断拓展,红色课堂越来越活跃,红色课件越来越丰富。
红色平台功能不断拓展
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是一个信息量巨大的空中课堂,服务终端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关系着“空中课堂”效用的发挥。我省大力加强基层党员教育工作平台建设,不断拓展党员教育工作的覆盖,推动基层党员教育“上互联网、上电视、上手机、进广场”,经常性开展“点播式、交互式和直播式”的教育和培训。
基层党员教育上互联网。依托电信和广电网络,建成了遍布全省城乡的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端站点4.3万个,其中行政村站点3.1万个,延伸站点1.2万个,实现了全省所有乡镇和行政村的全覆盖,形成了具有浙江特色的“一点接收、两大平台、三网并行、全面覆盖”的远程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格局。各市、县(市、区)也结合实际建立了远程教育播出平台和教学辅助网站。
基层党员教育上电视。以实施远程教育入户工程为抓手,通过开辟党建栏目、建设党建电视平台等方法,实现远程教育入户近千万户。全省各地已开辟党建栏目65个,温州市开通了市级党建电视频道——“瓯江先锋”,宁波市镇海区依托党员教育“先锋”电视频道,推动教学课件制作创特色、出精品、上档次,增强党员教育效果;天台县开办了远程教育台,开通了专门频道,建立了“直播讲堂”,设立了热线电话,使基层党员干部群众足不出户就能接受教育培训、政策咨询、信息传递和休闲娱乐。
基层党员教育上手机。顺应党建信息化和党员教育学习终端“移动化”的发展趋势,2011年12月13日,我省开通了党员教育手机台。这个平台具有“党教频道、人事任免、组工动态、红色经典、手机电视、党员会客厅”等六大功能,创新了服务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新模式,进一步提高了远程教育现有课件资源的综合利用率。手机平台定期发布有关政策信息,每周发送党建手机报,及时回复落实基层党员干部提出的问题。
基层党员教育进广场。远教广场是最受基层党员群众欢迎,远程教育发挥作用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洞头县将远程教育由“室内课堂”向“露天影院”,“面向党员”向“面向全民”转变,建成了14座户外远教广场,提供点播式、嵌入式、菜单式“三式一体”服务。慈溪市通过播放电影前插播“20分钟党课”等,把党的声音和科技文化卫生知识传播到老百姓身边。嘉善县在集镇市民广场、文化活动中心、社区活动中心等位置,建立以“远教广场”为主要形式的远教特色平台,加强对党员群众的宣传教育。东阳市“远教广场”采取“教育片+电影+文艺”的播放模式,使远程教育的宣传教育、文化娱乐等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红色课堂越来越活跃
我省始终把深化学用作为基层党员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不断创新学用载体、拓宽学用领域、拓展学用功能,有效组织基层党员群众学习中央的方针政策,学习发展致富的新知识。
打造党员教育主阵地。发挥“直通车”作用。通过“直播课堂”直播了全省乡村换届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等300余次,实现了从“传达”到“直达”的转变。实施“党员素质提升工程”。着眼村级组织换届结束的实际,各级各地围绕“领头雁工程”,探索建立“网上党校”、党员学习日等载体,不断提升党员队伍整体素质。湖州市、绍兴市、象山县等地与浙江大学结对,开展新农村建设带头人和骨干人才培训,宁海县依托远程教育平台开设“发展党员网上学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加强网络党建。杭州市拱墅区着眼提升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打造网站、官方微博、课件网上虚拟配送、远教视频直播等六大平台,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展党员教育新阵地。台州市椒江区探索建立“网络党支部”、开辟“网上家园”,加强对260多名外出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和服务,使流动党员离土离乡不离党组织。
架设创业致富金桥梁。积极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通过组建远教专家团,实施“千名专家联千村帮万户”活动,运用“远程教育+专家辅导+实践基地”的模式,开展远程培训、网上答疑、项目引进和技术指导等,解决基层党员群众技术、信息等方面的难题,促进农民致富和农村经济发展。利用远教助农惠农促增收。省远教办联合相关部门,建立时代先锋?农村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服务乡镇经济社会发展。嘉兴市依托经济合作社和实践基地,把农村种养业大户、致富能人、贫困家庭等组建为致富联合体,利用远程教育共同创业致富。帮扶非公企业成长。实施“点企对接”培训模式,解决农民就业难和企业招工难问题。绍兴县开设农村创业技能培训班670余个,每年培训2万多人,助推100余家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杭州市萧山区在非公企业建立远教站点,联合省内高职院校与非公企业开展结对,形成“高职院校+远程平台+非公企业”的创业创新成长基地,推动非公企业二次创业。
开辟服务民生新渠道。一方面探索远程医疗服务,方便群众咨询就诊。温州鹿城区、金华义乌市、衢州江山市等地试行远程医疗咨询、网上预约挂号、住院床位网上预订等服务,打造家门口的“专家门诊”。另一方面积极推广远程法律援助进农家活动,在全省广泛开展远程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服务,努力把司法纠纷化解在一线。湖州南浔区开展“远程教育法律服务所”建设,深受群众欢迎。建立网上民情沟通渠道,利用远程教育网络平台,开辟职能部门、领导干部与党员群众沟通交流的新渠道。台州市通过远教视频互动系统开展网上“民主恳谈”活动。全省各地还探索利用远教网络及视频互动系统开展远程视频服务、抗震救灾、防汛抗台、亲情互动,开设远教夏令营、远教假日学校等,进一步丰富和拓展远程教育的民生服务功能。
推进党内民主好载体。依托远程教育视频互动系统,开展远程信访、远程选举、村务公开等活动,保障党员群众的民主权利。温州乐清市在31个乡镇和891个村远教站点开设远教视频信访服务站,群众可通过视频互动系统直接向信访单位反映情况。桐乡市在村级远程教育网站上,设置了“村务公开”、“党务公开”、“财务公开”等栏目,随时接受村民查询,同时在网上对群众提出的问题进行答复。武义、诸暨等地通过把村干部竞选承诺、班子工作目标等进行“网上公示”,把民主监督送到老百姓家里,提高了换届选举的透明度和参与度。
红色课件越来越丰富
教学资源是基层党员教育工作的“源头活水”。围绕满足基层党员群众的需求,我省以实施远程教育教学课件系列精品工程为抓手,不断增强教学资源的吸引力和针对性。
构建“一主六分”中心资源库体系。建立以省级中心资源库为核心,省广电集团、浙江传媒学院、新华社浙江分社等六大省级资源分库为辅助的中心资源库体系,目前课件储备累计超过4万小时。
研发推广“红色搜索”引擎。顺应党员队伍知识化、年轻化的发展趋势,针对教学资源相对分散、更新不够及时、个性化学习难度大的问题,省委组织部开通了“红色搜索”引擎,填补了国内相关技术领域和党建工作领域空白,为基层党员教育培训从传统“三会一课”的“被动式接受”向“个性化、自助式”的“主动式学习”提供了技术保证,为基层党组织有针对性的获取教育培训资源,提供了便捷的信息化通道,也为网络时代创新党员干部经常性教育形式,提高党建信息化水平提供了新的方法。
实施系列精品课件工程。精心选择省委党校、省农科院等6家单位,建立首批省级远程教育教学课件制作基地。制订教学资源建设中期规划,每年向省级有关部门和市县下达课件制作任务,并按照“一县一品、县里制作、省里补助”的方式,重点组织制作百部特色课件。定期举办全省党员教育电视片、远程教育优秀教学资源观摩评比活动,去年参加“全国党员教育电视片观摩交流”,有9部作品获奖,其中最佳作品奖6部,反映杜洪英先进事迹的专题片《坚守》获特别奖,获奖数列全国第一。宁波市、温州市、海盐县等地,通过举办远教DV大赛、建立“远教DV联盟”、“课件制作协作体”等方式,扩大课件制作参与面。建立了华东“六省一市”课件交流协作机制,建设远程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有效拓展了课件的来源渠道。
大力开发微课件。主动适应“微时代”,着力解决传统党课中授课时间长党员难集中、课程内容多党员难接受、专家讲课深奥党员难理解等“三难”问题,推广“微党课”,在内容上,瞄准党员群众需求,精选主题,确保生动、灵活,贴近基层实际需求。在讲课师资上,凸现党员主体,让党员讲给党员听。在教育渠道上,遵循“短小型、系列化、多制式”的原则,制作发布符合基层党员群众收看习惯,尤其是适合微博传播,满足多平台、多媒介播出的微课件、微视频,让广大党员“轻松学党课”,提升党课的吸引力,调动基层党员干部学习的参与性和积极性。
(2012年第3期)
第四篇:党员教育工作情况汇报
以“四抓”为载体推进党校工作再上新台阶
XX街道位于XX市新城区,是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是XX市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辖区总面积X平方公里,下辖X个行政村和X个社区居委会,常住人口X人。党工委下设X个党总支,X个党支部,党员总数X人。近牟来,街道党校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夯实基础,强化培训,使党校成为融政治思想教育与科技培训于一体的党员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一、抓基础,打造一流党建阵地
按照《XX省基层党校工作条例》、XX市委宣传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基层党校建设的意见》、《关于在全市基层党校开展规范化建设活动的通知》等有关文件要求,加强硬件建设,完善规章制度,配强师资力量,提升规范化程度,努力打造巩义市一流学习阵地。
(一)功能齐全,设施优良。2019年X月,街道搬迁到新的办公楼后,立即组织相关人员到XX、XX、XX等地参观学习,投资X多万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打造高标准、规范化、体现时代特色的街道党校。党校设置有会议室、荣誉展示厅、党群共建办公室、流动党员办公室、志愿者服务办公室、会议室、图书阅览室、电脑室、书画室等,音响、投影仪、电视、中央空调等设备齐全,教室可同时容纳X人。
(二)设计新颖,亮点纷呈。在党校一楼设置了党务公开区和便民服务大厅党员示范岗;二楼开设了专门服务困难党员的“爱心超市”;设置了“党的光辉历程”“党建成果展示”、“党的领导人”“中国共产党党建大事记”等党史图片长廊。
(三)外聘内选,师资充足。街道党校精心挑选成立了优良的师资队伍,专职教师X人,兼职教师X人。街道党工委班子成员是党校的专职教师;另外还聘请XX市委党校、XX财经学院成功学院、XX市委党校的教师作为兼职教师。
(四)严格考核,管理规范。党校成立了以街道党工委书记任校长,纪工委书记任副校长,X名党工委委员任成员的教学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严格的校务委员会制度、教师选聘制度、学员考勤考核制度、工作制度、校领导班子***制度等。每次培训有签到、有考试、有成绩单。成绩和年终公务员考核、党员双述双评相结合。每年培训人员都在X人次以上,学员考勤率90%以上,教育培训档案完整率90%以上。
二、抓培训,提升党员干部素质
加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关键是提高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提高服务群众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按照要求,教育培训注重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等内容的学习。
在培训内容上做到“三个重视”:一是重视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培训。平均每年集中举办培训班X次,培训人数X多人次。二是重视时事政策和重大会议精神的学习培训。每逢全国、省、市重要会议、国际国内重要事件,我们都及时跟进,聘请专家进行深度解读和辅导。三是结合实际,重视业务培训。先后举办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省级文明城市、网格化管理、城中村改造、食品安全和企业安全生产等培训班X次,培训X人次以上。
在培训形式上,做到“三个结合”:一是理性教育与感性教育相结合。除课堂授课外,还多次组织党员干部到井冈山、韶山、延安、西柏坡等红色根据地参观学习,增进对党史知识的理解。二是正面灌输与寓教于乐相结合。每年“七一”前夕,都举行重温入党誓词,召开老党员座谈会,进行民主测评等主题活动。基层党支部还组织党员开展登山比赛、拔河比赛、歌咏比赛等集体活动,增强团队凝聚力和向心力。三是教师面授与远程教育相结合,增进互动性、增强灵活性和增加趣味性,提高教学效果。
三、抓联动,党员教育全覆盖
在抓好街道党校建设的同时,还拓展了对辖区4个村党校硬件、软件和培训活动的提档升级,增强了街道党校的影响力、辐射力、带动力,实现了辖区内党员教育全覆盖。
(一)提档升级,阵地建设好。去年,X村和X村的村级党校分别投入X多万元,对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进行了完善,由于成绩显著,这两所村党校先后被命名为省级先进基层党校和郑州市级先进基层党校。目前,辖区X所党校全部达到了有组织机构、有基础设施、有规章制度、有教学培训、有经费保障的“五有”标准。
(二)强力带动,辐射作用强。充分发挥街道党校专职教师的宣讲作用,要求专职教师所讲内容结合所分包村、企业、社区实际,对各村村支三委成员、村民小组长、宣管员进行宣讲。街道党校图书阅览室免费为基层党员干部开放。街道党校每年为各村、社区、企业党校订阅党报党刊和书籍X多种,赠送图书X多册。
(三)以人为本,服务群众好。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街道党工委先后为辖区各村X岁以上老年人办理免费公交乘车证,免费为群众办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在中秋、春节等节日,开展为老党员、老干部送温暖活动等。新沟村实现了医保费村里交,老年生日有“红包”,群众就业家门口,公益事业村“报销七着实让新沟人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幸福。
四、抓实效,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通过街道党校、村级党校和企业党校坚持不懈地培训教育,培养出了一大批思想素质高、奉献意识强、模范作用发挥好的优秀基层干部和模范共产党员,推动了街道各项工作的全面进步。
(一)城中村改造取得重大突破。今年上半年,我街道围绕市政道路、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城中村改造等工作加大拆迁力度,共拆迁X多户,X万平方米,实现了依法拆迁,和谐拆迁,亲情拆迁。其中涉及党员干部X人,全部带头拆迁,按时拆迁,树立了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
(二)“强投资、保增长”项目进展顺利。今年我街道X个省重点工业项目华西锂电、敦煌地毯、益丰光伏和金岭大厦、明泰商务等X项公共服务设施项目进展顺利。在X项城市重点项目中,已经开工建设X项,X项正在加紧做好开工前准备工作。截止X月底,累计完成投资X亿元。
(三)经济发展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我们街道是XX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一号主战场”,经济发展环境的优劣代表着我们的形象,检验着我们工作的水平。为此,我们郑重承诺:对未开工的项目,做好前期土地组卷、拆迁、地表附属物清理。土地组卷要求三天完成;拆迁、地表附属物清理按照时间节点完成,不推诿、不扯皮、不拖延;已经开工的项目实行“保姆式”“零阻力”全程跟踪服务。
(四)社会大局更加稳定。党校教育结出灿烂的精神文明之花。在XX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XX省文明
城市活动中,街道党工委均获集体一等功;连续多年被评为XX市“五好党工委”;先后获得XX市先进平安街道、XX市先进政法集体、XX市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等一系列殊荣。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有决心、有信心以这次会议为契机,认真借鉴其他兄弟单位的经验,让我办基层党校工作再跃上一个新台阶,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五篇:党员教育工作心得体会
自从我镇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以来,我通过观看电影《让党旗更鲜艳》、《黄俊红》,我深刻体会到我们党之所以能克服各种困难,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主要是我们党一直重视自身建设,尤其是党的作风建设。我深深得感到,当前形势下,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十分重要,十分紧迫,是关系到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我深深得明白,把党的作风建设好,对于进一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保证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我深知,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必须抓住要义,才能有所作为。我深刻领悟到思想、工作、学风的具体内涵:
思想作风建设要抓住实事求是、与时具进的精髓。思想作风建设是基础性和根本性的。其实质就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一是要坚持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只唯真,一切从实际出发,而不是从本本出发。而要做到一从实际出发,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善于调查研究。二是要把一切从实际出发同一切为群众着想结合起来,把真理观和价值观结合起来,把善于实事求是与敢于实事求是结合起来。
改进工作作风,要坚持狠抓落实与健全落实机制相结合。抓落实是模范实践党的宗旨的必然要求,从根本上说,抓落实就是抓发展。要把抓落实作为改进工作作风的突破口,切实纠正群众反映突出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作风,做到苦干实干巧干。同时,必须建立健全抓落实的机制。抓落实的关键在干部。要把抓落实的过程作为考察和识别干部的过程,对在工作落实中涌现出来的踏实肯干、政绩突出、群众拥护的好干部要注意重用,真正做到使实干者荣、空谈者耻、造假者辱,从而促进工作作风的根本好转。
学风建设要把握实质,面向实际,勇于实践。树立好的学风,关键在抓住一个“实”字。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关键要把握理论实质。在学习过程中,不能靠教条主义,不能拿本本去框实践,而是要用实践去发展本本。我们现在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很多,而且错综复杂,互相交织,这就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勇于回答并善于解决改革和建设中的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