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着力构建“网格化”管理体系大全
着力构建“网格化”管理体系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基层党建在区域、行业界限上有所打破,但城乡二元结构体制障碍尚未完全突破,尤其是在涉及单位利益关系时,城乡党组织联建工作常常难以有效推动,普遍存在“联”而不紧、“联”而不顺、“联”而不宽的问题,特别是在共享人才资源、服务资源和信息资源等方面往往难以实现有效联动。为破解这一难题,我县结合创先争优活动,探索构建覆盖各行各业的“党组织+各类代表+中心户+合心组”的党建网格化管理体系,并以争创“五面红旗”、争当“五类先锋”为抓手,以“五评积分、五星管理”机制为保障,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开展“争上党建工作状元榜”主题实践活动,实现基层党组织“五有”和党员队伍“五自”的目标,使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更加明显,党员队伍的先锋模范作用更加突出。
一、创新方式“建网”:党组织+各类代表+中心户+合心组 有效整合辖区内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妇女代表、团员代表、纪检监察员、村民代表、居民代表、职工代表、员工代表、行业协会代表等各级各类代表资源,由县级党员领导干部分别联系各党(工)委,各党(工)委班子成员分别联系村、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新社会组织等各级党组织,各级党组织班子成员联系辖区内各级各类代表,每位代表重点联系辖区内的5—10户(名)政治素质好、致富带富能力强、热心公益事业、群众信任度高的骨干党员,骨干党员分别联系由5—10户(名)党员群众组成的各类“合心组”,从而构建起覆盖各行各业的“党组织+各类代表+中心户+合心组”党建网格化管理体系,变过去的“各自为政”为“网格联动”,畅通群众信息反馈网络,实现代表联系群众全覆盖、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经常化,使“合心组”成为“党群共建的平台”、“学习服务的窗口”、“联系群众的场所”、“凝聚党员的阵地”,充分发挥“小区域、大党建”的作用。
二、主题实践“活网”:五面红旗+五类先锋+党建“状元榜” 按照“五好”、“五带头”的目标要求,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推行以“五有”(即班子有力、队伍有为、机制有效、工作有绩、群众有情)、“五自”(即学习自主、发展自谋、服务自觉、守法自律、品德自修)为标准的“五面红旗”、“五类先锋”创建活动。实行考评积分争创“红旗党组织”、争当“先锋党员”、争上“状元榜”,形成用实绩树先进、评优秀的价值导向,激励基层党组织、党员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五面红旗”即:“田间地头党旗红”——在农村党组织中做好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帮助群众发展生产,全面畅通群众向党委、政府表达利益诉求的渠道;“居民大院党旗红”——在社区党组织中开展政策宣传、思想工作,努力化解群众矛盾和纠纷隐患,强化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服务窗口党旗红”——在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中开展挂牌上岗、公开承诺等活动,不断提升服务群众的水平,同时做好交心谈心等关爱活动,努力营造上级党组织关心下级党组织、党组织关心党员、党员关心群众的和谐环境;“车间班组党旗红”——在企业党组织中盘活一切可利用的党建工作资源,增强管理服务力量,帮助企业做好员工的思想工作,了解业主、员工的想法和要求,促进企业健康、稳步发展;“中介协会党旗红”——在新社会组织党组织中建立健全党组织活动制度,切实抓好新社会组织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
“五类先锋”即:“带头致富先锋”——党员与农户组建帮带区,党员根据自身特长和能力,为农户讲解科学种田等科技知识,为农民提供市场信息,引导农民搞特色经营,提高发展致富能力;“遵纪守法先锋”—— 由党员和户籍民警组成普法宣讲组,深入社区开展普法宣传,树遵纪守法榜样,夯实和谐稳定基础;“岗位奉献先锋”——根据岗位工作特点和工作重点程度树立党员示范岗,由党支部和单位班子与上岗党员签订岗位目标管理责任书,促党员立足岗位比奉献;“争创佳绩先锋”——深入开展党员联系群众、党员责任区、党员承诺制、“一岗双责”等活动,促党员立足岗位创佳绩,塑造党员良好形象;“诚信服务先锋”——结合“3〃15”消费者权益日、“8〃8”诚信日等,新社会组织党员积极开展“广场服务”、党员“五进”(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市场)等活动,使党员会员积极投身到服务发展、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热潮中。
三、建立机制“护网”:领导+帮带+承诺+协作+考核
为切实发挥党建网格作用,提升党建工作水平,县委制定一系列保障机制,构建更加科学、完善的管理工作制度,使党建网格化管理体系步入制度化、规范化、人性化轨道。
一是组织领导推进机制。各级党组织成立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把构建党建网格化管理体系,开展“争上党建工作状元榜”主题实践活动
作为党建工作的重点,切实加强领导,明确党组织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形成认识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确保创建活动顺利开展。
二是结对帮带服务机制。完善县级领导和县级机关挂钩帮带联系制度,大力开展“为发展找新路、为产品找销路、为就业找出路、为增收找门路”和“帮助群众提出一条发展思路、提供一条致富信息、教会一门实用技术、找准一个发展项目、解决一笔启动资金、联系一个就业岗位”的“四找六帮”创业致富工程和“城乡联动,支部共建”活动,构建党群合心互帮互助平台。
三是公开承诺诚信机制。基层党组织按照“五有”要求,在团结班子、组建队伍、机制建立、为民服务、构建和谐等方面作出具体承诺;党员按照“五自”要求,在加强学习、提高技能、服务群众、遵纪守法、廉洁自律等方面作出承诺。上级党组织对基层党组织、基层党组织对党员的承诺事项进行跟踪检查、掌握情况、督促落实,以诚信守诺赢得群众的拥护和信任。
四是整合资源协作机制。构筑党建促经济社会发展、发展促党建格局。整合组织资源,以农村专业协会、各类经济联合体为依托建立党组织,积极探索共驻共建、区域联建、行业统建等党组织组建模式,拓展党建工作的有效覆盖。将“双培双带”工程同全民创业工程、青春创业行动、巾帼建功活动统筹开展,让更多的项目、设施、资金、技术等资源为党的中心任务服务。
五是督查考评奖惩机制。对党组织实行“半年一评,积分争星,五星管理”制度,通过领导点评、上级考评、党(工)委互评、组织自评、群众参评等五种方式进行考评;对党员实行“一年一评,分类树星,五星管理”制度,与年度民主评议党员工作相结合,通过个人自评、党员互评、群众议评、组织测评、支书点评等五种方式进行考评。将考评结果作为衡量工作实绩的重要依据,与创先争优评选挂钩,着力构建用实绩树先进、评优秀的价值导向。
当前,处在跨越发展的关键时刻,更需要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增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群众中的影响力、号召力和凝聚力。开展构建党建网格化管理体系、“争上党建工作状元榜”主题实践活动,促使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转变工作理念、方法和机制,与行政、群团、社会等组织对接,形成长效工作机制,把城乡一体的党建工作纳入到
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体系之中,对于加强党建、加快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篇:网格化管理体系一览表
滕州华润燃气有限公司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体系一览表
务部
刘 计划财
人力资源部王伟
安全技术部 王健
CNG车用燃气事业部 翁 士 学
总经理办公室陈晓红
内审部 吕 红 冰(兼)
物资供应部 董 书 伟
运行管理部 单 来 河
工程部
唐军
勇 客户服务部刘
勇 市场开发部刘
燃气具经营处 高 兆 顺
村镇有限公司杨帆
总经理:史德强
财务总监:郑孝明 副总经理:李启会 副总经理:吕红冰 总经理助理:田军 总经理助理:李艳峰 总经理助理:王颖
琳
国运加气站 杨 列 东
城东加气站 张 永 林
公交加气站 张涛
刁庄门站 王蕾
芹沃门站 秦 应 镇
第三篇:北京市构建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体系框架
北京市构建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体系框架
2012-09-26 09:09:04 中国信息化【大】【中】【小】 评论:[0] 条
如何让智能交通诱导系统成功帮助行驶中的车辆了解路面信息,在突发情况面前能够做出及时预警和判断,成为北京市交通委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届时,物联网技术的大规模部署也将成为技术领域的又一应用实例。
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是北京市加强社会管理工作的重要创新。2004年,东城区实施了万米单元网格管理办法。2010年,北京市委、市政府确定在东城、朝阳、顺义开展以网格化为重点的社会服务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西城、海淀、密云等区县也结合实际积极开展试点工作。2012年,北京市不少城区的“万米单元网格”开始全面升级,其中,东城区城市管理中心变成了社会服务管理中心,从区、街道一直到社区和网格,建立了四级管理体系。
在推进全市的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过程中,各区县制订出网格化体系建设的总体方案,完成划分网格、明确网格功能、搭建工作平台、确定工作力量等项工作任务,构建起全市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体系框架。
管理升级
在网格化管理的进程中,东城区的做法很值得借鉴,总面积20多平方公里的北京市东城区被划分为589个网格,每个网格配备网格管理员、网格助理员、网格警员、网格督导员、网格党支部书记、网格司法工作者、网格消防员等7名管理人员。这样的模式被称为东城区网格化社会管理模式。
据了解,东城区是由中央政法委、中央综治委确定的35个全国社会管理创新试点之一。网格化管理借助信息技术,改变了现有的社区管理模式,降低了群众上访数量,更加有效地防止了群体事件的发生,因而不仅被中央政法委等部门所赞赏,更引起了很多城市极大的学习兴趣。
东城是北京市最核心的城区,辖区内有故宫、天安门、北京市政府、各大中央部委等重要场所,相较于中国任何其他城区,可以称得上是维稳压力最大的一个,也一直是北京市城市管理的要害所在。在全区589个网格中,每个网格配备了7类人员,包括网格管理员、网格警员、网格助理员、网格督导员、网格支部书记、网格司法人员、网格消防人员,7种力量按照职责分工承担网格内了解社情民意、维护治安秩序、环境监督整治、排查化解矛盾、落实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和服务群众等职责,同时开展好流动人口、社会组织等的管理和服务工作。
此外,通州区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工作将区内每个社区、村都划分成2至8个网格,年底前逐步实现对全区的无缝隙、精细化管理,公安、城管、工商、市政市容、消防、卫生、文化等多个部门工作将逐一整合到网格中。
记者了解到,按照部署,通州网格划分以社区、行政村为基本单元,充分考虑辖区自然条件,本着方便群众、易于管理的原则,以道路、街巷及其他易于辨认识别的标识为边界进行划分,将社区、村划分为若干网格。每个社区、村划分成2至8个网格,公共区域也要划入相应网格,实现无缝衔接和全面覆盖。这些网格将覆盖通州全区,全区网格总量控制在2500个以内,为保持完整,空间设施不跨网格,所有网格将无缝对接、任务相当。各部门将在完成网格划分的基础上,绘制辖区网格地形图,以便对接信息地理系统。同时,通州区将建立三级平台、四级服务的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体系,即在区、街镇、社区三个层面搭建信息平台,在区、街镇、社区、网格四个层面开展服务,形成一网多纲若干格的立体工作架构。并逐步将公安、城管、工商、市政市容、消防、司法、卫生、文化、社会保障、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工作充实、整合到网格中,推动信息共享、工作协同,实现社会服务管理的政策集成、资源集聚、力量集合。
维稳效应
在网格化管理的基础上,朝阳区的全模式社会服务管理已经启动,全模式社会服务管理系统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流程再造、业务集成与合作治理方式建立的数字化、精细化、高效化和系统化的社会服务管理体系。是朝阳区在多年数字化城市管理基础上技术提升和业务扩展的产物,是提升朝阳区社会服务管理水平、创新社会服务管理的重要手段和载体。
朝阳区在社会服务管理专业化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科技手段,通过建立独立的监督机制,对各类数据实行实时的量化统计、量化分析,实现空间管理的网格化。该系统的突出特点是通过政府与社区、单位、市民的合作,政府与院校、企业的合作,政府与其他国内国际机构的合作,实现责任主体的多元化,从根本上克服传统管理模式的弊端,形成了全体社区居民和全体社区单位共同参与为基础的,政府主导、社会各方合作治理的新型管理模式。目前包括十个模块,应急管理、城市管理、综治维稳、安全生产、社会事业、社会保障、社会服务、经济动态、法律司法和党建工作,十个模块,总共3452个细类。
系统分析网格化管理方式可以看到,维稳成为网格北京管理方式下的一个重要目标。从这一角度来说,轨道交通作为大容量的公共交通工具,保障安全是重中之重。面对 7月21日,北京遭遇61年来最强暴雨,立交桥地区积水严重,许多车辆浸泡在水中无法行驶的情况,交通领域的维稳需求被提到重要的位置上,虽然没有明确将其列入到网格管理的范围内,但其对维稳的需求与网格北京的维稳效应相吻合,同时也成为城市管理中不得不提的一个重要工程。
如何让智能交通诱导系统成功帮助行驶中的车辆了解路面信息,在突发情况面前能够做出及时预警和判断,成为北京市交通委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届时,物联网技术的大规模部署也将成为技术领域的又一应用实例。
北京市交通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张树森提出,下一阶段的工作中,一是要尽快完成对既有积水点监测设备和数据传输链路的检测,确保既有数据传输准确、稳定。二是要立即组织相关力量,研究在城市下凹式立交桥安装积水监测设备,并开发综合分析平台的工作方案,并以最快速度拿出初步的工作方案。三是要尽快对积水监测系统进行必要的改进,并率先选定试点区域进行积水监测系统以及交通诱导显示系统安装,以便该系统的全部投入使用。四是在京港澳高速选择深槽路段进行积水监测系统以及交通诱导显示系统试点安装,并尽快投入使用。五是加快进行城市道路调头阀的改造建设,并加快投入使用。支持配合市公安交管局、市首发集团做好城市道路施工工作。同时,按特事特办的原则,加快推进安装积滞水监测系统及交通诱导显示系统。
这样的做法不仅巩固了维稳管理的需求,同时还能增强网格化管理中对应急管理、社会服务等模块的效应。在这样不断强化的综合治理下,北京市的城市管理进程将以更安全、更稳健的形式平稳发展。
第四篇:建设环保网格化管理体系
建设环保网格化管理体系?
按照中央、省、市的要求,加快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建设,网格化环境监管是加强环境监管的有效的手段。郑州市城区上下团结一心,共同努力,扎实推进城区环保网格化管理建设各项任务。安监环保局以生态文明建设和“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为抓手,严格落实属地管理和地方环境监管职责,狠抓“一岗双责、党政同责”责任落实,环境网格化管理工作扎实推进,取得实效。
一、在网格建立方面,郑州城区发布了《郑州市城区环境保护网格化监管实施方案》,以全区行政区为一级网格,由区委书记和区长担任总网格长,以各镇(办)为主体,设立8个二级网络,以各镇(办)下属146个村(社区)为主体,设立146个三级网格,由各村(社区)根据区域大小、村容村貌、驻区单位、管理难易程度等因素划分,设立777个四级网格,四级网格内的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独立小区、集贸市场以及市区两级重点项目施工工地等独立区域为五级网格点。并于9月召开环境保护网格化监管动员部署暨网格化监管工作培训会,对各二、三级网格网格长、副网格长进行了动员培训,明确了各级网格的区域、人员、职责、任务和考核办法,随后,各二级网格迅速组织下级网格召开了动员会、培训会。各三、四、五级网格长通过召开见面会和上门见面的方式,与辖区内各类单位、本区住户实行“双见面”。
二、在指挥平台方面,建立全区多级微信指挥平台,一级覆盖一级,形成了沟通顺畅、反馈迅速的指挥体系。同时挂牌成立了郑州市城区环境保护网格化指挥中心。
三、在制度建设方面,完善了环境保护网格化监管各项相关制度,包括《指挥中心工作制度》、《责任清单》、《应急响应制度》、《举报奖励办法》等,从各个方面保障了网格体系、监督平台和指挥中心的有效运行,并根据制度建立了几项台账,严格落实痕迹化管理,保证事事留痕、件件可查,从制度上促进工作的精细化和规范化。
四、把握形势,进一步理顺网格化管理体系。2018年,对全区环境网格化管理人员配置、网格分布进行了全面调整和完善,目前全区总网格1个,一级网格7个,二级网格134个,三级网格847个,工作组2个,街道巡查队伍6组,巡查人员49名。
五、优化模式,进一步落实环境管理责任制。通过定区域、定人员、定职责、定任务,力争摸清区域环境底数并动态掌握区域环境现状,形成全覆盖、无盲区的环境管理模式。严格落实环境管理责任制,突出两级政府责任主体,部门各司其职实施环境监管,建立网格长负责制,积极形成网格内环境管理与环境执法相统一的区域环境管理局面。
六、高效运转,进一步提高环境问题协调效率。2018年全区6个街道和高新区开展环境监管网格化管理试运行,三级网格开展摸底排查和日常巡查,有效化解矛盾纠纷。网格长定期研究解决重点疑难信访、突出环境问题,协调重大案件等。区级执法部门对相关问题及时查处和协调。积极组织相关培训,增强对环境违法和突出环境问题识别和应急处置协调配合能力。
七、政策保障,进一步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积极对上争取,区财政部门为环境网格化管理建立配套保障资金,确保网格化管理工作开展顺畅和高效。同时,形成激励机制,将基础考核资金发放与考核结果挂钩。
八、强化考核,进一步巩固环境问题整改成效。每半年、对相关单位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考核。上级网格长网格员对下一级网格长网格员进行督查,对群众反映强烈、上级部门交办的突出环境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及时跟踪,开展“回头看”,严肃核查整改情况,确保问题整改到位,力促区域环境安全保障有力、环境质量稳步提升。
下一步,郑州市城区区委区政府将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结合市委反馈意见,对照市委书记提出的“五个明确”具体要求,进一步完善环保网格化监管工作,不断完善各项制度,提高制度的指导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网格建设标准、能力建设、督查考核工作、责任落实工作,积极对接市级平台,形成全市统一协调指挥的环保网格化监管体系,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对环保网络化管理的认知,真正形成全民注重环保的良好态势。
第五篇:怀柔区构建网格化社会管理体系完善社会管理格局
怀柔区构建网格化社会管理体系完善社会管理格局近年来,怀柔区不断推进落实网格化社会管理机制,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地域特色,加强探索与实践,创新工作思路。在坚持条块协同的基础上,全面整合社会管理与服务资源,按照社会管理“精细化、扁平化、一体化”趋势,在全区范围内开展社会服务管理网格化体系建设工作,构建覆盖面广、服务完善的立体式网格化社会管理格局。
一、整合资源、注重结合,科学划分网格
1、划分社会服务管理网格。基于基层自然、社会实际情况,构建以社区(村)为基础单元,结合民警驻区制、驻村(社区)工作站、党员进社区、综治进企业等工作,按照“完整性(不打破现有社区(村)和单元物业管理范围)、便利性(利于管理)、均衡性(各网格任务量均衡)”原则,细划出若干类型社会服务管理网格。其中,城区划分为社区型、重点单位型、人员密集场所型三类网格;农村地区划分为村庄型、重点单位型、旅游景区型三类网格。
2、明确社会服务管理网格等级。综合考虑每一个网格的社情民意、人口分布、治安状况、社会秩序、地理位置等因素,评定日常管理型、一般防范型、重点关注型和严密管控型四类服务管理等级,实施等级分类管理,并以此为依据配置社会服务管理力量和资源。
3、配置网格化工作力量。一是发挥专业力量的指导作
用。根据网格管理等级、实际工作情况,在每个网格内配置公安、工商、城管、民政、劳动、文化、卫生等专业力量,组织、指导城市秩序维护、重点对象管控、特殊群体帮扶等社会服务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二是发挥专职力量的骨干作用。每个网格内要配置网格管理员、治安巡防队员、各类协管员,单位保安员等专职力量,落实和执行上级部门有关工作部署。特别是要协调有关部门,增加保洁员、管水员、护林员、调解员、社保员等协管力量在社会服务管理方面的职责任务,将社会服务管理工作作为其业务考核的重要内容和奖惩的重要依据,逐步实现“一员多能”,使之成为网格工作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是发挥社会力量的基础作用。每个网格内要动员、组织安全稳定信息员、治安志愿者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平安网格创建工作。各街道(乡镇)及有关部门要加强和细化社会服务管理工作力量配备,加强工作组织和指导,落实最小防控单元工作责任制。
二、加强领导、建章立制,形成工作合力
1、健全网格化工作领导组织体制。日常工作在街道(乡镇)综治维稳工作中心统一领导和居(村)委会具体领导下进行。每个网格设置格长1名、副格长2-3名,根据工作需要设置格员若干名。网格格长由居(村)委会主任或单位主管领导担任,网格副格长之一由管片民警担任,派驻或联系网格的公安、城管、工商、文化、卫生等专业力量以及群防
群治力量作为网格格员。网格格长负责统筹协调网格区域各项社会服务管理工作;派驻或联系网格的各类专业力量配合格长、副格长,对专业事项履行法定职责,开展服务管理工作;网格内的各类协管力量按照制度规定或合同约定履行相应工作职责;网格内的群防群治力量承担宣传、预防、发现、报告和协助处置的职责。
2、建立社会服务管理任务精细化管理机制。明确各镇乡、街道综治维稳中心及有关职能部门自身在社会服务管理工作中承担的职责任务,以网格为单位,围绕重点防控对象和城市秩序类问题,逐人逐事明确工作标准、责任人员和主要措施,统一工作标准、确定工作流程、落实工作责任。
3、建立工作台账式管理机制。依据“属地责任”和职责职权,以网格为单元,建立完善实有人口、重点人员、重点部位、出租房屋、重点区域、重点单位、重点事项、网格工作力量等各类社会服务管理工作台帐。
4、建立网格化信息工作机制。各职能部门、各镇乡、街道依据网格基础数据及网格工作人员实时上报反馈的各类情况和信息,建立了区(职能部门)、街道(镇乡)、社区(村)三级社会服务管理网格化工作信息管理系统和指挥平台,建立动态更新的基础数据库,实现信息统计分析、工作决策指挥、履职情况实时评价、动态监督管理的信息化。
5、建立快捷有效的信息传递处理机制。在各镇乡、街
道综治维稳中心建立网格化工作联席会议、会商、情况通报等制度,确保了各类力量之间对网格情况、存在的突出问题、各部门阶段性工作进展等信息,能够及时了解掌握。对于网格内各种力量发现而又无法处置的各种社会问题,按照格长、社区(村)、街道(镇乡)、区级网格信息指挥平台、区级有关部门的程序进行及时逐级上报。从信息搜集、核实上报、任务派遣、处理反馈等环节,规范各类事项从发现到处置各个环节的工作流程,建立科学合理的力量使用方案和突发事件处置工作预案,适时启动相应等级的社会服务管理措施。
6、建立有效的跟踪考核和监督奖励机制。根据网格化工作的实际需要,进一步规范网格工作人员的岗位设置、薪酬待遇,建立健全网格管理员的考核办法和奖励机制,依据考核结果和平时工作表现,及时兑现奖惩。同时将社会管理网格化工作纳入各相关单位主管的协管力量的工作职责,并将此作为考核奖惩协管人员的指标之一。社区(村)党组织及居(村)委会对网格工作人员履职情况出具工作鉴定,作为各部门对所属工作人员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
三、完善措施、加强落实,确保取得实效
1、加强各类重点人群的掌控。坚持实有人口管理,准确掌握各类群体,特别是重点工作对象的基本底数和情况,实现全面掌握、有效控制。
2、加强对特殊群体的帮扶。对孤寡老人、外来务工人员、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开展有针对性的社会服务工作,提高其生活质量。
3、加强重点地区、要害部位、危险物品的管控。对重点区域、要害部位实施重点防控,强化工作措施,确保绝对安全。对各类危险物品的生产、使用、运输、储存、销售等环节加强日常检查,严格依法管理。
4、加强对矛盾纠纷、安全隐患、社会管理等事件的查控。对各类矛盾纠纷,安全生产和火灾隐患,危害公共安全、影响社会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及时发现报告,妥善处置治理。
5、加强对各类社会组织的帮控。动态掌握网格内各类单位,特别是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的基本情况,整合社会资源,开展合作帮控。
6、加强基础数据信息采集上报。全面掌握网格内各类基础底数信息情况,强化基础工作建设。此项工作由各镇乡、街道综治维稳中心、各职能部门指导各网格的领导组织、指挥各网格管理力量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