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当前基层党员干部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存在问题及对策
当前基层党员干部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存在问题及对策
广平纪委监察局
近日,广平县纪委监察局开展了“党风廉政建设调研周活动”,着重就当前基层党员干部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并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进行了思考和研究。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各级各部门通过坚持不懈地抓党风廉政建设,尤其是结合开展的“两项活动”,站位高,细部署,严督查,重惩处,逐步形成一种风清气正、廉洁高效的发展环境,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和纪律保证。在我县2009年度的民主评议中,群众对各参评单位的满意度均达到90%以上,这说明,广大党员干部主流是好的,取得的成绩是明显的,是可让党委政府放心、群众满意的队伍。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有十个方面:
一是学习政治理论和党政纪知识消极应付,以“知”为准。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四中全会上提出“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系统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但个别党员干部不愿意学习、不善于学习、不乐于学习,以工作忙、业务多为借口,把学习当作负担,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对党的方针政策和党政纪知识以“知”为准,不求甚解。在2009年度县纪委对拟提拨干部的一次考试中,有个别同志连一些最基本的常识都不清楚。
二是干事创业小富即安,以“有”为止。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广平县曾是河北省改革开放的排头兵,被省委、省政府誉为“两平现象”。但由于没有进一步的开拓创新精神,没有进一步的做大做好做强精神,“广平现象”成了昙花一现。近年来,新的一届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在经过科学调研、反复论证后,大胆提出了实施“市场经济主体倍增计划”,领跑东部振兴。毋庸置疑,这个计划是广平明天发展的蓝图,是广平明天发展的希望。但一些党员干部认识不足,进取意识不强,带领群众致富的自觉性和本领不够。
三是大局意识淡薄,以“利”为上。有的单位和部门不能以全县发展大局为重,而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凡事从部门利益出发,将权力部门化,部门个人化,个人利益化,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搞“有偿服务”或变自愿为强制“服务”,甚至只收费不服务。有的“零干忧日”规定于不顾,总能为进企业检查找借口,寻理由,诸如“省、市统一安排”、“接到群众举报”、“县(市、区)部门互查”等等,不一而足。更有甚者,明目张胆地以“单位自收自支人员太多,需要发工资”、“上级部门下达任务数完不成,需要企业帮忙”等理由向企业收费、罚款。
四是服务企业嫌贫爱富,以“大”为先。为促进经济发展,引进项目建设,有关部门出台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但这些政策都是对大项目、大企业优先扶持,而那些中小企业和投资小的项目却不能受到“关照”,导致他们起步难、发展难、壮大更难。
五是权力观错位,以“我”为主。有的党员干部不能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工作的出发点不是为了党的事业,而是为了个人之利,凡事对己有利者上,无利者让。不能做到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相结合,只唯利,只唯上,不顾下。工作中不是实事求是,而是好大喜功、好高骛远。总结工作用加法,接受任务用减法,汇报成绩用乘法,查摆问题用除法等。
六是执行政策偷梁换柱,以“财”为重。有的党员干部特别是农村干部在执行党的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时,因财迷心窍,偷梁换柱,投机取巧现象时有发生,有的骗取国家粮种补贴、有的贪污挪用救灾款、征地补偿款等等。在近几年县纪委查处的农村干部违纪案中,均是举报一个,查实一个,处理一个。2009年度共查处农村干部违纪案件27起,其中向司法机关移送4人。
七是生活上贪图享乐,以“阔”为荣。有的党员干部艰苦奋斗意识不强,贪图享乐思想抬头。不是比工作,比奉献,而是讲排场、比阔气,在手机使用、办公装修、小汽车更换、进出高档饭店、婚丧事操办等方面出手大方,并以此为荣、乐此不疲。
八是深入基层走马观花,以“到”为行。密切联系群众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三大作风之一,是我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联系群众首先就要转变作风、深入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各级党委都制定了干部联系点制度,让党员干部定期到联系点开展工作。但有的党员干部“怕”字当头,“难”字挡道,以“到”联系点就行,不能适应基层艰苦的环境,不能与群众打成一片,不能为联系点谋利造福。
九是廉洁自律意识不强,以“小”为安。有的干部律己不严、不重小节,纪律观念淡薄,忽视从细微处严格要求自己。表现在:有的认为收点小礼、拿点小钱不算个事;有的认为上班迟到、上班玩游戏、下班早退也不算个啥;有的认为工作日中午喝点酒、婚丧事用几辆公车都是正常。在这些错误认识的引领下,一些党员干部违纪现象时有发生。2009年,县纪委共印发效能通报11期,发现问题61个,给予党政纪处分14人,查处国家工作人员“涉酒”案件8起,处理11人,其中科级干部2人,1人被免职,1人给予党内警告处分。
十是监督工作表面被动,以“和”为贵。阳光是腐败的天敌,失去监督的权力必然滋生腐败。当前,我们的监督主体有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政协民主监督、政府专门机关监督、司法机关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但因种种原因,有些监督还不能起到应有作用,凡事以“和”为贵。“民不告,官不究”思想严重,主动监督和主动接受监督的意识还不到位,导致个别党员干部决策失误、行为失范,甚至走上违法违纪道路。
二、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是责任机制不够完善。一些单位和部门的主要领导没有很好地履行“一岗双责”,在抓业务工作时敢抓敢管,但在抓内部管理时却失之于软、失之于宽,对党员干部的党风党纪方面的不良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待被群众举报,纪委查处时,也往往充当“和事佬”、“老好人”,遮遮掩掩,想方设法为其说情开脱。
二是考核机制不够完善。在对干部的评价上,往往存在着重显性政绩、轻隐性政绩,重经济、轻社会,重当前,轻长远,重能力,轻德行的倾向,导致一些干部为了追求显性政绩,不惜损害群众利益、长远利益,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还有的工作,如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各单位主要领导基本上是重视的,但具
体到一些党员干部则有“事不关己”思想,形成上头热、下边冷现象,这与考核机制不完善也是有关联的。三是培养教育机制不够完善。当前存在对干部用得多,但系统性、持续性培养教育不够的问题,特别是对一些基层干部,缺乏履职前的系统培训。比如,农村中选举产生的“村官”,没有严格组织生活的经历,对于党纪政纪、法律法规一知半解,甚至一无所知,很容易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四是监督机制不够完善。目前,对重点部门、重点岗位党性党风党纪的监督制约还存在一定的局限,形式监督多,内容监督和深度监督还不够,有针对性、有效性的监督检查手段还不多。再有,去年,我县进行县级派驻机构改革后,撤消了各县直单位的纪委(纪检组),新组建了6个纪工委、监察分局。虽然要求各纪工委对辖管单位的“三重一大事项”进行列席监督,但有个别单位不通知纪工委、不愿接受纪工委的监督,造成监督真空,这也是十分现实的问题。
三、解决问题的主要对策
一是狠抓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突出“追究”二字。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重点是明责任,关键是严追究。各单位要进一步将责任制目标进行二次细化分解,落实到科室、明确到人头,形成纵到边、横到底的责任制网络。对单位出现廉政问题的,要坚决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二是改革考核评价办法,突出“全面”二字。要进一步完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办法以及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坚持全面、历史、客观地评价干部实绩,坚持从实绩看德才、凭德才用干部,鼓励干部把心思用和精力用在干事创业上、用在为民办实事做好事上来。
三是创新教育培训形式,突出“实效”二字。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最忌的是流于形式,最重要的是取得实效。要改变以往单一的宣讲、说教形式,探索更新、更好、更有效的,容易被广大干部接受的喜闻乐见的形式。要教育党员干部既要遵纪守法又要干事创业,既要带头致富又要带领群众致富,确保“倍增计划”顺利实施,确保“两平现象”再现辉煌。2009年,县纪委通过开设 “廉政大课堂”、组织“国土杯”反腐倡廉书画展暨演讲比赛”、组织观看警示教育光盘、设立廉政公益广告等形式和途径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廉政教育收到了良好效果。
四是制定政策实行“国民待遇”,突出“公平”二字。有关部门在制定出台优惠政策时,要不拘一格,秉承“你赚钱,我发展”双赢理念,优惠政策的制定更好地兼顾各种不同类型的企业需要,做到内企与外企一致,大企业下中小企业一致,让他们公平竞争、各显神通。
五是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突出“严格”二字。要加强廉情监控机制建设,对重点单位、重点岗位要重点监督、从严监督、主动监督,做到关口前移,未雨绸缪。县纪委监察局要对各乡镇、县直各单位党性党风党纪情况进行不间断的监督检查,纪工委、监察分局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通过列席会议、巡查、督查等形式对各辖管单位进行监督检查。要秉公执纪、严格执法、狠抓典型。要定期召开公开处理大会,对性质严重、影响较大的案件公开曝光,以儆效尤。
第二篇:党员干部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建议
近几年来,经过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员先进性学习教育活动,在改进党员干部队伍党性党风党纪和加强干部管理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收到了一定的成效,广大党员干部的党性党风党纪和作风发生了明显变化,人民群众还是比较满意的。但对照科学发展观要求,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研究和解决。
一、存在问题
1、少数
党员干部宗旨意识不强,服务不到位。责任意识、敬业意识不强,服务水平不高。少数党员干部摆不正与人民群众的位置,工作中脱离群众,对基层群众的疾苦关心不够,很少到基层调研、解决问题,个别党员干部宗旨意识、服务意识淡漠,工作方法简单。
2、少数党员干部重工作轻学习,工作中墨守成规,争先开拓精神不够强。疏于学习,忽视理论素养、知识水平、业务本领和领导能力的提高,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缺乏全面深刻地了解,特别是对市场经济知识、wto知识、科技知识、现代管理知识和法律法规知识知之甚少;有的理论学习与实际相脱节,没有从知与行、学与用的结合上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造成理论学习与实践脱节。
3、少数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不够好,在群众中的威信不够高,事业心、上进心不够强。
4、少数党员干部坐在办公室的时间多,深入基层抓落实的机会少,开展调查研究不够,为基层服务意识不够强;
5、少数党员工作上存在本位主义,团队精神不够。主动配合的意识不够强。
二、对策及建议
(一)加强教育引导,增强党员干部转变党性党风党纪的自觉性。
一是要健全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责任机制。建立培训责任体系,有规划、有组织、分层次地抓好基层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要突出教育的针对性,紧密结合基层党员干部的特点,重点抓好党的宗旨教育。通过教育,使广大干部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使基层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牢固确立“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观念,真正从思想上亲民、从感情上爱民、从行动上帮民,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二要加强新知识学习.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进一步端正学习态度,进一步增强学习的紧迫感,积极开展创建学习型机关活动,牢固树立以学为本、终身学习的思想,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在学习和工作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要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存在什么问题就改什么问题”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好党员干部的培训和锻炼,不断提高干部综合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减少应酬,珍惜时间,刻苦学习,广泛吸纳各方面的知识,不断提高政治业务素质,做到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致用。要把勤奋学习与投身实践结合起来,养成深入基层的好习惯,养成调查研究的好习惯,养成了解社情民意的好习惯,在实践中增知识、长才干,不断增强准确把握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能力,依法行政的能力,学习领会先进科技知识的能力,科学决策、民主管理的能力,综合协调、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等,提高干事业、谋发展和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为实现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而努力奋斗。
三要注重教育实效。对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在内容上要抓思想灌输,做到政治思想教育与法律政策教育有机结合。对涉及方针政策和廉洁从政方面的问题,要经常提醒,常打招呼。如在节日期间向领导干部发送一条廉洁自律方面的规定,充分利用手机短信或廉政贺卡加强党风廉政教育。要把反腐倡廉教育贯穿于领导干部的培养、选拔、管理、使用等各个方面,坚持教育与管理、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督促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廉洁自律,反对和防止腐化堕落,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牢记“两个务必”,做到“八个坚持、八个反对”。把反腐倡廉教育面向全社会,把思想教育、纪律教育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结合起来,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在方式上要抓示范引导,求新图变。要把党性党风党纪建设纳入到基层支部的创建活动中去,充分运用党员领导干部的示范引导、先进典型的示范引导和争先创优的激励引导,营造为民、务实、清廉的浓厚氛围,促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要在时效上抓警示教育,注意教育的超前性、防范性。针对党性党风党纪中带有普遍性、规律性的问题,加强事前防范。要注意运用发生在基层党员干部身边的违纪违法案件,定期召开座谈会、观看警示教育片等方式方法对党员干部进行警示教育,增强教育的实效。
(二)加强制度建设,建立防范机制。
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精神,结合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制定出适应本单位本部门特点的规章制度。当前,城镇、农村正发生着深刻变
第三篇:当前基层廉政文化建设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当前基层廉政文化建设中
存在问题及对策
物管中心 2008年5月
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在全社会倡导“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风尚,是认真贯彻中共中央惩防体系《实施纲要》,打造清明和谐的社会文化环境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举措。去年以来,各地、各部门在推进廉政文化建设方面,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尤其在基层,廉政文化已渐入人心,初具规模。但不可否认,基层廉政文化建设还处在初始阶段,所开展的一些工作仅满足于做表面文章。在实际推进过程中还存在诸多矛盾和问题,值得我们去认真思考和解决。
一、当前基层廉政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主体缺位,廉政文化建设的合力尚未形成。
廉政文化反映了一个地区廉政状况与水平,体现政治文明的程度,基层党委和政府理应成为廉政文化建设的主体,担负起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职。纪检监察部门主要应承担组织协调职能。但事实上,当前基层廉政文化建设普遍存在着“单边突进”的问题。多数地方未将廉政文化建设作为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项目纳入议事日程,统筹安排考虑,而是过于缩小廉政文化功能,把应由纪检监察部门牵头协调变成了负责承担,造成廉政文化建设主体缺位。这种主体的缺位,一方面导致了纪检监察部门在廉政文化建设中单个作战,心有余而力不足;另一方面,也造成了社会上片面理解为廉政文化建设是纪检监察部门的事,认为与己无关,不愿意配合,不主动参与,因此不能形成齐抓共管的格局,难以形成工作合力。同时,由于认识不统一,组织协调不够,致使廉政文化建设无法与加强各级领导班子思想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党风廉政大宣教格局有机结合起来,不能找到纪检、组织、宣传、文化等部门职能的交互点,难以整合社会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推进廉政文化建设。
2、对象偏颇,廉政文化建设的基础不够广泛。
文化的力量必须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廉政文化只有走进千家万户,才能焕发出勃勃生机。当前,基层在廉政文化建设中普遍把领导干部作为教育的主要对象,强调的是,党政领导干部要如何抓,如何身体力行、带头示范。当然这是十分必要的。但是,作为文化建设,仅仅注重对领导干部的廉政教育是远远不够的,文化应该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普通党员、一般干部和人民群众也应作为教育的主要对象,而不能失之偏颇。现在采取的廉政文化建设措施,如推行“一把手”讲廉政教育课、领导干部任前廉政谈话、警示教育、开展“三廉工程”等,都是从强化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意识的角度来考虑的,而针对普通党员、一般干部和广大群众的廉政文化建设,基本上处于边缘地带,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忽视农村、学校、社区、企业中的庞大群体,远离社会这个大舞台,在小范围内转圈圈,使基层廉政文化建设,缺乏坚定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其效果也可想而知。
3、制度滞后,廉政文化建设的保障机制难以形成。
法规和制度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越来越发挥重要作用。推进基层廉政文化建设也需要制度作保障。目前,由于理解上的偏差,基层廉政文化建设在实践过程中,表现形式更多的侧重于文化层面,而对制度、体制上的设计和安排缺乏系统性,刚性约束不强,超前性研究不够,制度建设显得相对滞后。特别是在廉政文化建设的激励机制、惩戒机制和长效机制等方面研究得不够深入存在明显缺陷。这样,导致基层廉政文化建设缺少了应有的制度保障。
4、机制不活,廉政文化建设的组织化程度较低。
在基层,发展廉政文化,存在着“四多四少”现象:即会上强调的多,会后抓落实的少;突击性开展工作的多,有计划、有组织开展工作的少;认为是临时性工作的多,长期抓、抓长期的少;可用资源多,真正占领的阵地少。加之自身的领导体制、工作机制不健全,得不到有力的组织和制度保证,基层廉政文化建设往往陷入 “推一下,才动一下”的被动局面,处于一种无序地发展状态,从而失去了应有的生机与活力。
5、形式单一,廉政文化建设的效果不太明显。
目前,基层各地在廉政文化建设上都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体来说,主要呈现为政府推动型,单位和部门的主动性不够。在活动的形式上,缺乏生动活泼和群众喜闻乐见的素材与形式。从实践中看,其表现形式、宣传载体、文化阵地,往往是记在纸上、贴在墙上、停留在口头上、落实在会议上;外加标语和口号;再不够,就把廉政教育片搬上荧屏凑数,就这么简单的“老三套”。忽略了文化的渗透性,使基层廉政文化同地方传统、民族风情,干群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和网络信息等现代传媒割裂开来,让其缺少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无形中步入简单化、说教性的怪圈。
二、存在问题的现实根源
基层廉政文化建设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文化观念落后,在主观上影响了基层廉政文化建设。
现阶段腐败滋生蔓延的势头之所以没有得到根本上的遏制,原因固然很多,但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社会多数人没有把廉政作为一种文化理念和行为准则植根于心中,忽略了廉政文化建设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位置,忽视了让自己积极参与到廉政建设中来,不能形成一种让治理腐败机制良好运行的人文氛围。另外,“官本位”文化始终占据传统文化的主导地位,在廉政建设中过分强调“官德”,而忽视民众的参与,这种传统落后的文化在人们的心中根深蒂固,自觉不自觉地影响着基层廉政文化建设。有了这样的人文氛围,基层在廉政文化建设中重领导干部,轻一般党员干部和群众,也就不足为怪。
2、经济基础薄弱,在客观上影响了基层廉政文化建设。
目前,基层的经济目前还处于一种欠发达的发展阶段,这在现实上决定了发展经济是基层当前的头等大事和第一要务。这种思路无疑是正确的,符合基层的实情。廉政文化作为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发展好了,反过来也可以促进物质文明的健康发展。在实践中由于基层各地没有全面辩证把握这一关系,把主要精力放在发展经济上,忽视了廉政文化建设,即使抓廉政文化建设也过多考虑政治需要,有形式主义的倾向和味道,造成基层廉政文化建设的缺位和弱化,这种主体的缺失从根本上制约了基层廉政文化的繁育和成长。另一方面,由于经济的欠发达,基层在廉政文化建设中的投入明显不足,致使基层开展廉政文化活动所需的财力、物力、人力得不到保障,也一定程度上影响基层廉政文化向纵深方向发展。
3、民主政治不健全,也影响着基层廉政文化建设。
由于基层群众文化素质相对不高,基层民主进程不快,适应廉政文化发展需要的公民意识较为脆弱,这种社会自主意识的弱化,必然导致廉政文化建设参与力量的单薄,阻滞了基层廉政文化的发展。同时,由于廉政文化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形成一整套规范化的法规和制度加以保障和约束。目前,在建设的手段上往往偏重于伦理道德规范约束为主,在机制的构建中,过分强调政治伦理,而忽视政治制度建设,这无疑也减缓了基层廉政文化建设的步伐。
三、今后基层廉政文化建设的发展对策
深化基层廉政文化建设,必须按照面向基层、面向群众、面向普通党员干部的要求,把握重点,大胆创新,注重实效,确保廉政文化建设深深扎根群众,确保廉政文化建设持续健康发展。
1、广泛宣传,深化认识。
当前,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广泛宣传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努力在全社会营造崇廉倡廉的良好氛围,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普通群众积极参与到廉政文化建设之中。通过宣传教育,使人们的思想认识得到提高和深化,充分认识廉政文化建设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一个重要内容,是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具体体现。全面推进反腐倡廉工作就必须抓好廉政文化建设。帮助基层干部群众及时消除“无用论”、“与己无关论”、“形式主义论”等模糊认识,克服“图形式、走过场”的表面现象,摆正廉政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
2、明晰主体,形成合力。
廉政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基层党委、政府必须将之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常抓不懈。要建立和完善“党委政府主抓,部门各负其责,纪委组织协调”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努力形成廉政文化建设的整体合力。一是强化目标管理,变“软任务”为“硬任务”。要将廉政文化建设与经济工作进行统筹考虑,形成一套完整的目标管理体系,实行一同部署、一同检查、一同考核。二是增强责任意识,变“要我抓”为“我要抓”。相关部门必须切实履行职责,统筹兼顾,协调配合,不折不扣地完成廉政文化建设中应该承担的目标任务。三是强化责任追究,变“不时抓”为“经常抓”。在廉政文化建设中,部门是基础,监督是保证,领导是关键,要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对不认真履行职责或履职不力的单位和个人,视情节给予相应党政纪和组织处理。
3、植根于民,扩大基础。
当前,加强基层廉政文化建设,要千方百计消除政府部门“热”、普通群众“冷”;行政推动“多”,老百姓参与“少”的现象。要积极引导广大群众,唤起他们主动投入廉政文化建设的热情,使之成为廉政文化的创造者、参与者。一是提高基层干部群众的文化素质。要运用一切手段普及科学、技术、文化、道德等方面的知识,创新廉政文化建设新思路,用先进的思想武装头脑,把农村变成先进文化的阵地,使广大党员干部和普通群众成为廉政文化建设的一只生力军。二是通过多种途径激发干部群众参与的热情。丰富活动载体,运用生动活泼、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去吸引群众广泛参与,调动廉政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三是整合基础文化资源。充分发挥农村文化要素的作用,拓展廉政文化市场,以城镇带动农村,以党员干部带动群众,延伸廉政文化的触角,形成廉政文化繁育发展的良好条件,使廉政文化之根深扎于基层。
4、创新路径,丰富形式。
基层廉政文化的主要对象应是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因此,必须在廉政文化建设的途径上有所创新。一是内容力求体现通俗性。不仅要把廉政文化内容融入到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中,而且要结合实际,立足现在,从反腐倡廉的生动实践中,及时总结提炼勤政廉政文化先进典型及身边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发挥先进典型和榜样群体的示范作用,倡导尊廉崇廉的社会风尚,营造良好的廉政文化氛围。二是形式力求体现生动性。基层廉政文化建设必须全力打造鲜活生动的大众文化,做到形式生动活泼、灵活多样。在机关,应针对党员领导干部着力开展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主要内容的文化活动,如开展“三廉工程”、发送廉政短信等;在城镇,以社区为单位,可举办廉政文化节、开展廉政征文、书画作品展览、征集廉政警句、格言、谚语、对联、讲廉政故事、唱廉政歌曲、探索网上廉政文化建设等活动;在校园,可举办廉政图片展、廉政知识竞赛、廉政演讲等等;在农村,结合农村党员、干部、群众居住分散、生产季节性强、管理体制相对疏散的特点,广泛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三是载体力求体现融合性。基层廉政文化建设要树立大宣教观念,形成大合唱格局,要充分利用一切有效载体为廉政文化建设服务,拓展廉政文化建设领域,增强廉政文化教育的渗透力。四是制度建设力求体现长效性。廉政文化不能搞不切实际的“一刀切”和图表面、搞花架子的形式主义,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从机制、制度、管理等方面解决廉政文化建设深层次的问题,防止重形式、轻内容,重过程、轻效果的现象,建立健全廉政文化的长效机制,不断巩固和扩大廉政文化成果。
第四篇:当前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们党和政府农村工作的重点在基层,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乡镇党风廉政建设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 关系到民心的向背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新时期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其显得格外重要,当前基层党风廉政建工作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效,但同时也存在了许多问题与困难。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思想基础薄弱。这是一个普遍的问题,少数领导甚至主要领导认为乡镇责任大权力小,经济比较困难,干部没有腐败的条件,主要是抓经济发展,忽视了党风廉政建设.有些领导一听到抓党风廉政建设就有反感,就有怨气。有些群众也认为党风廉政建设也只是在党员领导干部当中,反腐只是做做样子,忽悠忽悠群众,笼络笼络民心,对工作不支持,不配合,不重视.殊不知,腐败是从腐朽的思想意识温床中滋生,各部门各战线各届群众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腐败的意识.自觉树立防腐拒变的思想意识, 筑牢党风廉政建设思想基础,才能让党风廉政建设有了滋生的土壤.2机制不够健全。乡镇当前抓党风廉政建的具体落实单位主要是在乡镇纪委,主要难度是乡镇各部门.乡镇纪委有纪委书记,纪委副书记,纪检委员.而纪委副书记,纪检委员多数是兼职的,纪委工作主要靠纪委书记,就是纪委书记也有很多分管了其它事务,把大量的精力投入到其它工作中去了,纪检力量显得单薄。而乡镇的七站八所,大多数都由主管局管理,干部作风、制度建设、预
防教育等廉政建设乡纪委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乡内纪委的办公条件更是简陋,廉政机制难以发挥力量。
3、制度不完全落实。乡、村不同程度存在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制度不够完善的问题,主要领导家长作风严重,一把手说了算,而纪委书记、村纪检委员只是在同级党委的领导下,监督力度不大。有些制度落实不到位,如财务会审有的只是例行加盖工章,很少纪委书记敢对违规违纪现象说不的。各部门的财务会审上面要求各部门都要参加,但由于种种原因,很少有部门至乡里主动会审,有些部门好像没有来乡会审的现象。乡里杜绝机关食堂外开餐制度和村零接待制度由于各种工作关系难以落实,使得这一出发点好的制度扭曲变形。
4、办案难度大。每个乡镇分了办案任务,现在的乡镇办案大部分从违反计划生育和违反治安等角度寻找违法的案件力图完成任务,而且难度也非常大。一般来说纪检干部查案的主动性不高,很少从干部作风、反腐倡廉等方面入手的。这有主要是因为办案要顶住许多压力,要得罪许多人,而且要取许多证,而乡纪检干部的权力极小,查处难度极大。另外由于年终述廉考评机制、领导干部民主推荐等制度,一个纪检干部,如果不是好好先生,综合得分不会很高,而且如果工作认真,履职履责,监督到位,个别纪检干部得分会更低.甚至不合格,使得纪检干部难以全身心施开手脚去工作。
二加强乡镇党风廉政建设的对策
1、加强宣传教育。一要实施更加严格的责任制及责任追究制,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纳入到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二要抓好党风廉政建设的学习宣传教育。要向干部及群众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内容, 针对基层党员干部思想实际,制定好周密的学习计划和活动安排,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活动。使乡镇党员干部牢固树立艰苦奋斗、廉洁从政、奉公守法、身体力行的意识。增强自觉拒腐防变能力。
2、加强制度建设。乡党委政府要健全完善民主集中制和日常管理制度。严格执行议事规则、决策程序。完善各项工作制度、日常管理制度,真正做到以制度管人,从源头上杜绝腐败。县纪委要定期和不定期地对这些制度落实进行巡视,健立健全考核机制。乡党政主要领导要接受群众的民主评议。
3、理顺监督体制。要充分明确乡纪委监督的范围,理顺监督的体制,强化对站所负责人和村干部履行职责行为的监督。要将监督关口前移,加大事前、事中的监督和事后责任追究,督促站所负责人和村主要负责人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有关制度,督促基层干部认真履行职责范围内的工作任务。
4、加大案件查处。要抓住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整治农村基层党员干部不正之风,查处农村基层党员干部中存在的各种违法违纪案件,要为乡镇纪检干部营造好的工作氛围,为他们充当好后盾,要建立科学的考核纪检干部的机制,让他们愿意查案,敢于查案.5、加强队伍建设。要加强乡镇纪委建设。上级纪委要充分授权给乡镇纪委,使其有能力协助党委、政府抓好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切实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强化对乡镇纪检监察干部日常管理和教育培训工作,提高纪检监察干部的综合素质。
第五篇:当前基层干部队伍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
当前基层干部队伍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
基层干部是消防部队各项工作一线落实的直接领导、指挥、组织和执行者,是消防部队建设的关键环节,对部队的建设和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基层干部队伍的能力、工作责任心直接影响消防事业的建设和发展。如何抓好基层干部队伍的管理,提高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充分调动每一名干部的工作热情,增强干部的责任感,是当前消防部队加强和改进基层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基层干部队伍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队伍管理瞻前顾后,导致威力不大。党管干部缺乏力度,特别是基层党组织对本单位干部的管理完全依靠于支队级党委,甚至个别基层党委正副书记在干部管理中瞻前顾后,既不愿管理也不敢管理,推卸责任,生怕引火烧伤自身。一是自身不硬,管理上底气不足。有的领导干部自己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不强,又不善于学习研究和虚心求教,对部队新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感到千头万绪,无从下手,想管管不好,甚至觉得不管不乱,越管越乱,不敢严管,致使我们有的单位班子没有凝聚力,官兵人心涣散;也有少数领导干部不但管不好别人还管不好自己,甚至带着下属整天忙于社会交际和应酬,自身不正,威信不高,因而在管理上底气不足,导致对下属干部不敢管、不会管现象。二是不愿较真,管理上硬气不够。一方面是长期受社会负面影响,导致部分干部价值观发生蜕变,面对繁重的工作压力、严峻的执法环境、巨大的职业风险等因素,一些干部对消防职业产生倦怠心理,造成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降低;另一方面由于消防职业的不稳定性,面对转业地方再就业等现实问题,导致官兵“临时”思想存在,缺乏事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大
多干部为自己的后路担忧,部分管理干部不谋事业谋“出路”,认为自己也是部队的“过客”,转业退役了抬头不见低头见,不是同事却是人脉,在管理上不愿较真。三是不敢批评,管理上锐气不多。在部队管理教育中,“情”和“理”结合不够,重“情”轻“理”,一些干部在管理上遇到问题,回避绕道走,不敢批评,存在“批评上级怕穿小鞋,批评同级怕难搭挡,批评下级怕伤感情”的错误思想,怕丢荣誉、丢选票,对下级管理讲哥们义气,和气过盛而锐气缺少,讲一团和气甚至放弃原则,精力投放在谋“人”上,而对谋事谋管却浮于表面。
(二)思想教育隔靴搔痒,导致张力不强。受到社会大气候的影响,传统的教育方式方法使部分干部对教育不感兴趣,只是当作一项任务来完成,教育没有入脑入心,从而导致思想政治工作弱化,教育作用弱化。一是内容多杂。在当前的部队管理教育中,不仅有传统的“四个教育”,而且还有大量的阶段性教育、专项教育、道德法纪教育等等,再加上日常的业务工作和队伍管理,内容包罗万象,说教多于引导,使各级干部疲于应付,把教育当负担,抓教育求形式,在思想政治教育上,做表面文章,应付了事。二是方法滞后。部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由本单位政工干部组织实施,干部与干部之间文化程度、社会见识等方面相差无几,从而使受教育的干部觉得学不到东西,对教育不感兴趣,加上一些政工干部开展政治教育、做思想工作缺乏经验,方式方法简单,很难收到实际效果。三是流于形式。特别是基层党组织,把思想教育的重心主要放在士兵身上,而对干部的教育存在不管不问,普遍存在把思想政治教育当成“抄笔记”任务来完成,用来应付检查,表面工作多,实际教育少,单位领导和干部业务交流的多,思想交流得少。
(三)奖励惩处举重若轻,导致动力不足。一是受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执行力度偏软。在各项绩效考核中,考核和被考人员都不愿得罪人、惹麻烦,奉行“好人主义”、“平均主义”,加扣分凭主观印象,对业绩突出者不多奖,对碌碌无为者不多罚,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部分干部的积极性;二是受制度不完善的影响,执行效果有失公允。干部素质能力不同,责任分工也有多有少、工作任务有重有轻。各单位在分配任务中普遍存在“能者多劳”,而完成工作中往往会出现干得多失误多、受到的批评多、压力大,不干或少干的反而出现错误的机会少,自然受到的批评少,从而不利于调动工作积极性。
(四)绩效评价顾此失彼,导致压力不够。干部考评标准本身存在一定的难操作性。一是标准相对较“粗”。从机关干部到基层干部,没有区分防火干部与战训干部、一般干部与领导干部以及工作职责与工作目标的不同,存在“一把尺子”量到底问题。二是标准相对较“偏”。干部考评突出了对日常管理的“原则”性考评,但与业务工作、与完成阶段性工作任务结合不够紧密,难以真实应证核心履职情况。三是标准相对较“虚”。一些考评的标准看似很具体,但具体怎样去“量”,没有“量”的具体办法,似乎干部民主测评成了干部考评的“唯一”定性依据,甚至出现工作任务越重付出越多的干部绩效考评结果却越差的倒挂现象,造成部分分值失实,达不到真正竞争激励的目的。
二、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事多人少竞争乏力致使基层领导不敢管。干部数量与繁重的工作任务要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就台州而言,火灾高发,消防部队的防火监督和灭火救援任务异常繁重,高居全省前列,但干部数量十分有限,基层干部普遍存在身兼数职,一个萝卜一个坑,加
上上级任务下达频繁,压力责任传递层层加码。作为基层管理者的大队领导为了交差,只能委曲求全,有的甚至讨好部属抓紧完成应付了事,导致在队伍管理中,既怕挫伤下属干部工作积极性,又不敢狠抓督促落实,导致不敢管不愿管。
(二)军地反差缺乏引力致使基层干部管不住。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多样化日趋明显,加上消防部队是地方性部队,社会接触较多,这无疑会对在职干部造成很大影响,特别是在民营经济主导的台州、温州,各种社会利益的获得方式直接对干部的价值观、消费观带来冲击。这些现实的问题必然会使部分干部的思想问题增多,给干部的教育管理增加了不稳定的因素和难度,导致干部教育管理的实效性不强。
(三)拔苗助长缺乏能力致使基层干部不会管。当前基层管理干部的中坚力量已经迅速从传统的部队生长干部转向地方征召的大学生和80甚至90后,加上近年消防队站和编制的极速调整扩张,很多基层单位管理干部捉襟见肘,无米下锅,加上传帮带缺少,对一些入警大学生干部的培养上,部分单位存在着重速成轻基础、重单项轻复合、重使用轻培养等脱离实际、违背规律、急于求成的问题。有些领导只看到特长忽视了不足,只求用得“顺手”,因而出现了从事技术工作的多、借用调入机关的多、被临时抽调帮助工作的多等“三多”现象,但当这些大学生干部一旦走上中队、大队主官岗位后,“不会管不敢管”的先天性不足将难以“补课”。
(四)精力外移问效不力致使基层干部不想管。尽管多数干部以部队建设大局为重,正确对待个人和家庭的实际困难,但因子女入学、家属就业、转业安置、赡养父母、照顾
家庭等众多实际问题,终究会对干部队伍的稳定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此外,有些走上基层领导岗位的干部考虑到将来还要面临第二次就业,怕转业到地方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于是业余时间忙于交往应酬,急于为自己转业铺好“后路”,导致干部工作精力外移,在其位、不谋其政,对本单位干部缺乏监管,对工作的落实缺乏问效。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要缩上扩下形成干部有形竞争压力。增加部队底层干部基数,把有限的干部警力投放最底层最基层,扩大底座干部警力,做大基础、做精上层,在干部培养上形成“金字塔”,尽量让塔尖塔身和塔底形成足够的梯次比例,对一些特殊专业岗位人才可以打破框框,采取向社会直接聘任或者征召办法解决,有计划有方向的培养一批专业骨干、岗位能手,坚持“干工作看干部、用干部看工作”和“晋升凭实绩、竞争靠努力”的用人导向,真正体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良好竞争体系,使基层干部人人有压力,努力有目标。
(二)要营造环境激发干部成长发展动力。随着知识经济、信息时代的到来,培养高素质人才已成为消防部队最为迫切的任务,学习获取知识、充实提高自己已成为广大官兵的热切追求。因此,强化动力效应,既是时代发展的潮流,又是部队干部成长所必须。一是树立求知导向。终身教育是培养干部人才的大势所趋。作为对基层干部才能的肯定和绩效的褒奖,就要完善干部在职学习措施,为干部在职自学、专业进修提供必要条件,并把在职学习的成绩、提升学历的层次,与干部晋职、调级等挂钩。采取优者优先送学政策,挑选优秀干部进校培训深造、攻读学位等,以此激发干部源动力。二是确立人才导向。人
力作为特殊资源,人才投资是效益最好的投资。我国的消防人才培养工作起步一直低水平,尤其是基层管理干部大都土生土长,缺少专门投入培养,造成基层人才紧缺有其历史必然性。现实和可能的选择是:在有限的部队经费总投入中坚持人才投资优先,加大教育训练经费的投入;各支队可从训练费、政工费、机动费中,按一定比例拿出部分资金,逐年滚动投入到基层人才培养之中,舍得把钱花在开发人才资源“刀刃工程”上。甚至建立专门人才基金,专门奖励那些在科技练兵、从事特殊任务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基层人才,通过满足他们渴求新知识的愿望不断提高他们的才智层次。以此作为激发干部成长进取的动力。三是端正用人导向。好的制度可以让坏人变好人,坏的制度可以将好人变成坏人。好的用人机制就是干部成长干事的加油机。要形成选优送学和德才用人的良性循环,建立和完善职务晋升与人才选拔相合的制度,坚持主要以德优和智能作为基层干部晋职、晋衔、晋级的基本依据。对品德优秀、学历较高、才能出众、实绩突出的切实“高看一眼”,每年应有确定一定比例指标提前晋升;对学历较低、能力一般、工作平庸的就要“另眼看待”,每年确定一定比例指标后晋或不晋;对那些在基层苦干、干出实绩和对部队建设做出重大贡献者就要“特殊优待”,从而端正用人导向,引导人才向基层。
(三)要完善机制改进提升干部培训效能。针对当前我省基层人少事多,整治火患任务繁重,火灾形势严峻的现实,应该突破常规思维,转变当前这种一味追求培训频次和数量,耗费大量警力财力培训效益却十分低下的培训方式,主动眼睛向下,对接基层,借鉴近年来在培训入警大学生干部的做法,采用在岗实践、跟班作业、边做边学、边训边带的方法实地实岗实干实训,结合必要的适当的定向专业集训,实现培训的多条腿重实效,既达到培训目的,又更好地让基层干部腾出时间,融入到岗位实践当中,快速地满足上岗工
作需要。定向培训主要抓好“三个培训”:一是短期脱产轮训。每年组织连、排职干部集训和学员干部、新任职干部上岗前培训,集中学习基础理论、熟悉职责,传授基本工作方法,使之胜任本职工作。二是双向挂职跟训。适时安排支队机关干部到基层多岗位锻炼,安排有一定培养潜力、基本素质过硬的基层干部到支队机关挂职锻炼,安排中队新生长的大学生入警干部参与大队防火工作;适时安排无中队主官经历的正连职以上干部到基层中队挂职锻炼。三是本职岗位自训。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积极鼓励干部立足本职岗位自学自训,鼓励干部在职边工作边学习,在干部中形成刻苦钻研本职,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的浓厚氛围,以弥补干部知识面窄、业务不专、理性思维欠缺等不足。
(四)要刚性奖惩激励推动干部科学考评。要紧紧围绕奖优罚劣、奖勤罚懒,把考评结果作为干部任用、立功受奖、列入后备干部、选送参加晋升培训等的重要依据。一是奖励跟上。考评成绩名列前茅的班子,由党委通报表彰,并按照评定结果和确定的范围,由高分到低分排名,以此作为“一对好主官”和优秀干部的主要依据;对考评成绩名列前茅或被评为优秀等次的干部,党委优先考虑立功受奖、提拔晋升。二是处罚跟上。考评成绩排名靠后的班子,视情采取组织措施予以重点帮教、限期整改;对考评排名靠后的干部,则采取扣发奖励工资、实施诫勉谈话、离岗培训、调整安排、改任下级职务、免职或撤销领导职务等措施,坚持做到一个标准,一视同仁。三是帮带跟上。奖惩目的是惩恶扬善,激发先进,鞭策后进。但更重要的是要发扬部队传统的以老带新传帮带做法,通过继承传统中沉淀下来的好做法,迅速改变当前对基层年轻干部只使用不帮带,只派工不出活,只压任务不教方法,特别是支队级机关对基层干部只检查不指导,只管考核结果不重过程跟踪,只知督查扣分不解基层实情的现象,消除坐在办公室,仅凭键对键、点对点发号施令遥控基层的做法,真正回到深入基层、真抓实干,面对面、手把手、心连心的传统管理帮带上来,推动基层干部作风大转变,工作大提升,形成基层干部想作为,敢作为,有作为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