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建设理论(优秀范文五篇)

时间:2019-05-12 15:23: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建设理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建设理论》。

第一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建设理论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建设基本理论

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全民族的先锋队

(1)“两个先锋队”概念的提出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一开始就重视在城市中开展工人运动,在工人中发展党员,增强党的阶级基础。但是在如何从中国社会特点出发,处理好吸收工人之外的农民、知识分子中的优秀分子入党与保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的关系问题上,党内曾经存在严重分歧。党内那些只靠书本和外国党的经验来决定党的建设的领导人,单纯地从党员的社会成分构成来判断党的性质;片面地认为只要在农民和知识分子中大量发展党员,就会改变党的性质,就有使党变为“小资产阶级农民党”的危险,结果使党犯了严重的关门主义错误。

1935年12月,瓦窑堡会议上中央政治局通过了《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议》,强调“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他应该大量吸收工人、雇农入党,造成党内的工人骨干;同时中国共产党又是全民族的先锋队,因此一切愿意为着共产党主张而奋斗的人,不问他们的阶级出身如何,都可以加入共产党”。决议指出,能否为党所提出的主张而坚决奋斗,是党吸收新党员的主要标准。社会成分是应该注意,但不是主要标准。“两个先锋队”概念的提出,纠正了在党的组织发展问题上长期存在的“左”倾关门主义错误,从而迅速壮大了党的队伍,极大地增强了党的阶级基础,提高了党的社会影响力和凝聚力,使党充满生机和活力,成为争取中国革命胜利的根本保证。

(2)“两个先锋队”提法的丰富和发展

进入21世纪,我们党重提“两个先锋队”,强调中国共产党要始终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并将“两个先锋队”写入了党的“十六大”所修订的党章中,这是对党的性质做出的新概括,必将对党的建设产生重大影响。

2、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工程

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把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称之为“伟大的工程”。

(1)党的建设面临的不利条件

①从客观上看,农民占了绝大多数人口,中国封建主义思想影响严重,党员绝大多数是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这些新党员所形成的新组织还不能说是广大群众性的,还不是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都巩固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同时,中共长期在农村和被敌人分割的游击战争环境下,教育党员成为真正的共产主义战士,还需要长期努力。②从主观上看,中共在成立时在思想理论上准备不足,缺乏长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学习和教育。同时共产国际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影响甚至控制过中国共产党,它对中国共产党的不适当干预和党内教条主义倾向都给党的建设带来特殊困难。

(2)党的建设也有有利条件

①党从成立之日起 就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为指导,具有良好的思想基础;②中国工人阶级身受“三座大山”的压迫和剥削,具有最彻底的革命性,党有一个良好的阶级基础;③有一套好的党建理论。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了自己特色的党建理论。

3、党的建设的基本经验

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党的建设将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努力进行自身建设,继续进行新的伟大工程。党的建设的基本经验

①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是民主革命时期党的建设的主要经验,也是毛泽东思想建党学说的重要内容和主要特点。

②注重党的组织建设,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是中国共产党根本的组织原则。其基本要求就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在集中领导下民主的结合。③注重党的作风建设,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概括了党的三大优良作风:第一,理论联系实际。第二,密切联系群众。第三,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三大作风是中国共产党显著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

④正确处理党内矛盾和开展党内斗争。其基本要求有,一是开展积极的思想、路线斗争;二是采用“团结——批评——团结”的公式进行;三是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四是反对残酷斗争,无情打击。

⑤开展整风运动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1942年延安整风开整风之先河。这次整风的重要文件有:《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等,整风运动的方针:“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也就是通过“团结——批评——团结”,达到既要弄清思想,又要团结同志这样两个目的。其主要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学风主要指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中心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因为宗派主义和党八股是主观主义在组织关系上和语言文字上的表现。整风是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的好形式。

第二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取得的重大理论成就

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取得的重大理论成就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至新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前夕,被称为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它与之前所谓旧民主主义革命最本质的区别在于革命的领导权不再被资产阶级所掌握,无产阶级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者,在此期间作为无产阶级的先进代表,中国共产党不仅在革命实践当中取得了伟大胜利,同时在理论方面也取得了丰硕成果,而笔者就希望通过这篇拙文简要介绍我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取得的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些理论成就。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第一次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和总路线的基本内容,而他在1948年《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对总路线的内容作出了完整的表述。首先需要确定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也就是革命当中的敌友问题,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分析》当中阐述道:“一切勾结帝国主义的军阀、官僚、买办阶级、大地主阶级以及附属于他们的一部分反动知识界,是我们的敌人。工业无产阶级是我们革命的领导力量。一切半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是我们最接近的朋友。那动摇不定的中产阶级,其右翼可能是我们的敌人,其左翼可能是我们的朋友–––但我们要时常提防他们,不要让他们扰乱了我们的阵线。”对革命当中的敌与友做出了明确的划分;基于以上的划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也得以确定:革命的动力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而根本的动力是工人和农民;正因于此,这次革命不同于以往的资产阶级性质革命由资产阶级领导的常态,其领导者必须是无产阶级。同时,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中国革命的历史任务,决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它不是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而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有了总路线对于革命对象、动力、领导者和性质的确定,革命的基本纲领也呼之欲出。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

如果把新民主主义革命比作一次环球航行,总路线就好像罗盘,而基本纲领就好比根据罗盘指引的方向绘出的一幅航海图,它是总路线的具体展开和体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指明了具体奋斗目标,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纲领指出革命就是要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而革命的经济纲领则明确要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同时,建设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文化纲领。有了革命的纲领,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革命最合适的道路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由中国具体国情决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党成立初期,首先把工作重心放在城市,领导工人阶级,开展工人运动,然而在遭受许多挫折之后,共产党人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将活动的中心放在敌人力量较为薄弱,群众基础较好的广大农村地区,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最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中国革命道路理论,反映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指导革命取得胜利的唯一正确的理论。在走过这段光辉道路的岁月中,共产党人一面同国内外反动势力作着坚决的斗争,一面也没有忘记总结革命的经验教训。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

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中,总结了中国革命两次胜利和两次失败的经验教训,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由于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并不长,缺乏足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准备,加上苏联和共产国际与中国共产党的特殊关系,党内长期存在教条主义倾向,同时长期恶劣的战争环境,使党的干部和党员普遍缺乏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党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因此,党的建设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建设有三大主要经验:

1、必须把思想建设始终放在首位;

2、必须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

3、必须把党的建设同党的政治路线紧密联系起来。这些革命时期留下的历史经验直到现在都是我们宝贵的财富。

第三篇: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

新民主主义革命包含;1.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2.发生在十月革命之后,属于无产阶级的范畴;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前途是经过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路线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政治纲领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经济纲领是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文化纲领是新民主主义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工农武装割据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土地革命为基本内容,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

三大法宝;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党的建设

毛泽东活的思想的三个方面;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实事求是

社会主义改造总路线;一化三改造,即在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农业合作化理论;第一,提出了先集体化,后机械化的农业合作化的发展道路;第二,坚持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扶的原则和有低级到高级循序渐进的步骤;第三,坚持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与发展农业生产并举;第四,坚持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与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想结合;第五,坚持党的领导,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正确的执行党在农村的阶级政策,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中蕴藏的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积极性。

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理论;第一,将中国的资本主义分为官僚买办资本主义和民族资本主义,对官僚买办资本应对暴力剥夺将其没收变为国有资产,利用资产阶级的两面性,革命性和妥协性,引导其走上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第二,党和政府采取‘利用,限制,改造’等一一系列正确的政策,使民族资产阶级最终接受和平赎买。第三,对资本主义企业的改造和资本家的改造结合起来。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第二,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第三,进行和平改造。

第四篇: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一)近代中国国情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社会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前者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为建设富强民主的国家、改善人民的生活、确立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治地位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条件。

(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中国人民进行的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属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客观条件: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新纪元,标志着人类历史开始了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进程。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属于新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五四运动以后,中国无产阶级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中国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是在中国革命斗争实践中不懈探索的结果。从1922年7月党的二大第一次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的民主革命纲领到1948年4月毛泽东的《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经过长达26年最终完整地提出了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这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分清敌友,这是革命的首要问题。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对象。

(1)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是中国人民第一个和最凶恶的敌人。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是中国走向独立和富强的前提。

(2)封建制度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和封建军阀实行专制统治的社会基础。地主阶级的政治统治也是中国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的主要障碍。反对封建主义,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在经济上消灭封建制度,在政治上消灭军阀的专制统治,消灭地主阶级,解放生产力,为中国的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创造条件。

(3)官僚资本主义具有买办性、封建性和垄断性,对广大人民的残酷剥削和对民族工商业的巧取豪夺,严重地束缚了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包括无产阶级、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根本动力是工人和农民。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最基本动力;中国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城市小资产阶级同样是中国革命的动力之一;具有两面性的民族资产阶级虽然也是中国革命的动力之一,但既不能充当革命的主力军,更不能是革命的领导力量。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

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区别新旧两种不同范畴的民主革命,根本的标志是革命的领导权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还是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

中国无产阶级具有的特点和优点使它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

无产阶级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权是在与资产阶级争夺领导权的斗争中实现的。必须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与资产阶级的合作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保持党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方针。

无产阶级要保持领导权,必须坚持党指挥枪的原则,建立强大的革命武装,这是保证领导权的坚强支柱。加强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是实现领导权的根本保证。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革命的历史任务,决定了中国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革命。它与旧民主主义革命虽然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但两者之间有着原则区别:一是革命领导权不同;二是时代条件不同;三是革命的指导思想不同;四是革命的目标与前途不同。

新民主主义革命也不同于社会主义革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新民主主义国家,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混淆两个革命的界限就会犯“左”倾错误,导致一次革命论;割裂两个革命之间的衔接,中间横插一个资本主义社会,即所谓“二次革命论”,就会犯“右”倾错误。

(二)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

1945年,毛泽东在党的七大所作的《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纲领与党的基本纲领联系起来,进行了具体阐述。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的具体展开和体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指明了具体奋斗目标。

1.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

新民主主义政治纲领的基本内容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是一种过渡性质的,但又在一定历史时期必须采取的国家形式。

2.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

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的基本内容是: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没收官僚资本包含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双重性质。保护民族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是由中国落后的生产力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决定的,有益于社会的发展。

3.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

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是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出了一条不同于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1.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

党成立初期,首先把工作重心放在城市,对农民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党的工作重心开始转向农村,这一时期,毛泽东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为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科学分析了中国社会的各种矛盾,初步形成了以乡村为中心,先在农村建立和发展红色政权,待条件成熟后再夺取全国政权的思想。

延安时期,毛泽东进一步丰富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整体战略思想,他在《战争和战略问题》中明确了经过长期武装斗争,先占乡村,后取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

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的依据及其内容

中国革命能够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第一,中国是在几个帝国主义国家的间接统治下,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第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影响;第三,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第四,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第五,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它的政策正确。

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第一,这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的。第二,中国是一个农业国家,全国人口中的80%是农民,农民是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主力军。第三,中国革命的敌人异常强大,并且长期占领着中心城市。

“工农武装割据”是实现农村包围城市的必由之路。“工农武装割据”的基本内容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土地革命为基本内容,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斗争形式,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三者密切结合。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

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中,总结了中国革命两次胜利和两次失败的经验教训,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正确处理了三大法宝的相互关系,就等于正确地领导了全部中国革命。

1.统一战线

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阶级状况所决定的。首先,中国革命中敌人的力量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是远远超过革命力量的,而且中国又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其次,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产生革命发展的不平衡,以及中国革命的长期性、艰巨性。

中国革命中的统一战线包含着两个联盟:一个是劳动者之间的联盟;一个是劳动者和非劳动者之间的联盟。两个联盟的关系是:第一个联盟是主要的,是统一战线的基础;同时也要注意巩固和发展第二个联盟。中国共产党在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原则,实质就是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保持自己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独立性。

2.武装斗争

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在中国革命中具有极端的重要性,这是由中国国情决定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总是凭借着反革命暴力对革命人民实行镇压。革命人民只有武装起来,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

坚持武装斗争必须建立一支人民军队,这支军队只能而且必须是在中国共产党的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唯一宗旨。

强调武装斗争必须同其他斗争形式结合起来,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其他斗争形式要服从和服务于革命战争这个主要斗争形式。

3.党的建设

在农村和战争环境中,绝大多数党员来自农民,大量非无产阶级思想侵入党内,给党保持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带来严峻的挑战。中国共产党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武装党员,不仅要求党员在组织上入党,而且要求党员在思想上入党,因而保持了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保持了党的先进性;着重从思想上建党,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正确处理党内矛盾和斗争,开展整风运动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1.解决了在一个以农民为主体、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里进行革命的一系列理论问题,是对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2.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为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创立了条件。

第三节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一、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提出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的理论。

1.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

2.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着五种经济成分,即: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

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其中主要的经济成分是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其中社会主义的国营经济居于领导地位,掌握主要经济命脉。

3.与新民主主义时期主要的经济成分相联系,中国社会的阶级构成主要表现为三种基本力量: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其他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条道路、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两个阶级的矛盾。

4.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壮大及在国民经济中领导地位的确立是中国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的经济条件。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必须适时地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表述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二是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概括为“一化三改”。

“一化三改”、“一体两翼”,体现了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的统一。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主体”,是目的,即要把发展先进的生产力放在优先和首要的地位,这是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两翼”,是手段。

二、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初步确立

到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我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已占绝对优势,社会主义公有制已成为我国社会的经济基础。同时,我国的政治领域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确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阶级关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社会的主要矛盾也发生了变化,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成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二)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也是20世纪中国又一次划时代的历史巨变。

1.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证明了列宁关于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能够先于发达国家实行社会主义革命。

2.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制度条件。

3.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使广大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和社会生产资料的主人。

4.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使占世界人口1/4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又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

5.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不仅再次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而且以其独创性的理论原则和实践经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第五篇:党的群众路线创立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党的群众路线创立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并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与改革中始终坚持和

不断完善的根本工作路线,是贯穿我们党90多年奋斗历程的生命线。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成为执政党,群众路线的贯彻从战争环境转向和平建设环境,脱离群众的危险更大了。但是党保持清醒的头脑,对群众路线的认识也达到一个新的高度。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八大所作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对群众路线的内容以及如何坚持群众路线作了进一步阐述,指明了贯彻群众路线要解决的主要问题。1956年党的八大党章的总纲中第一次写入了“群众路线”。毛泽东同志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了关于调动一切

积极因素的基本方针,即是对群众路线的观点和方法的卓越运用。

群众路线是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群众路线实现了同党的历史任务相适应的新飞跃,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大发展。邓小平同志把群众路线同实事求是相提并论,认为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中“最根本的东西”,强调“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讨论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一次从定义的角度用“两个一切”和“一来一去”对群众路线进行了高度概括,这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向全党郑重提出密切联系群众的要求,并提出了必须树立的六个群众观点。1992年党的十四大党章在总纲中对党的群众路线作了这样的表述:“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

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90年来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性质的集中体现;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指引、评价、检验我们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正如总书记指出的:“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体现,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也是党发展壮大的重要原因;能否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决定着党的事业的成败。” 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学习心得

体会

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学习心得体会

通过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我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有了更全面的理解和更深一层的体会,受益颇深,就直观感觉和领会作一体会小结。马克思主义哲学是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和恩格斯根据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的实践需要,在总结当时的自然科学的最高成果,批判地吸取历史上一切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

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国际性。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欧洲创立后,广为传播。马克思为捍卫、发展、宣传自己的学说进行了毕生的努力。后来,以列宁、毛泽东等为首的各个历史时期、各个地区的忠实的马克思主义者,在结合本国实际应用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全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实践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马克思主义哲学关注人的活动,不过这不是黑格尔所说的人的精神活动,而是一种改造现实世界的实践活动。人正是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创造了人类社会的历史,深入全面地认识人自身以及客观物质对象。

其具有多重功能:

首先,它扩大了哲学工作者的哲学活动领域。以往的哲学活动,由于它的任务是寻找一种对世界的合理的或合乎逻辑的解释,而不是指向对现实世界的改造,因而,就成为一种纯粹的理论研究工作。而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实践唯物主义,实践作为其理论核心和研究的中心,涉及到现实生活的各个领域,并不只局限在理论研究领域,因而导致哲学活动范围就扩大了。

其次,马克思主义哲学给了哲学以新的地位。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作为其哲学的核心,实践过程本身是具有哲学意义的活动。而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所以,现实的人类社会是具有哲学意义的。它不仅指导生活,而其本身就是根植现实生活的。

第三,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最科学最严谨最完整最具有生命力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这条思想路线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集中体现。

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我从中学到了很多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潜移默化地扩大了视野,加深了思想的深度,帮助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和方法去分析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解决问题。在看待各种现象和问题时,学着去理性思考,并通过现象看到本质,让我了解到事物客观真实的一面。尤其是在百年附小新的发展历史时刻,百年一遇的机遇。我作为一名党员,作为一名学校新校区建设的联系者,如何贯彻市里对新校区的建设规划和定位,如何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校的建设与应用等等诸多问题,都需要我们去深入思考和提出具有前瞻性的建议。因此,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我都应该遵循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观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原则,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思想渗透在生活的每一件事上,为认清当今形势和理解各项政策奠定坚实的基础。

我们必须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从理论和实践上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做到自觉的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的形而上学中解放出来,不断的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我会通过学习,促进自己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脚踏实地;坚持实践与认识的统一,提高人的生存发展能力;在社会发展中创造人生价值。做到“学而时习之”、“知行合一,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着力培养人生成功的核心技能,即调整心态技能——人生成长管理的基础;构建目标技能——人生成长管理的方向;终身学习技能——人生成长管理的动力;自我超越技能。

下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建设理论(优秀范文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建设理论(优秀范文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历史的研讨发言材料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历史的研讨发言在《新民主主义论》这篇光辉著作中,泽东总结了鸦片战争以来、特别是共产党成立以来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论述了中国民主革命发展的基本规......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 (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 1、中国共产党的创立 一九二一年七月二十三日至三十一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面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大会的中心议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专题发言材料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专题发言材料1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增强做好党史学习教育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切实做到学史明......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重要讲话学习心得

    百年党史学习阶段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重要讲话学习心得 —九龙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王守俊通过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主席的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让我对中国共产......

    县委专题学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发言材料

    县委专题学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发言材料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党课主题是《中国共产党党史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这一时期的时间跨度为1919年至1949年。1939年,毛泽东在《中......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研讨材料5篇范文

    为庆祝我们党百年华诞,现推出一周党史大事栏目,聚焦和回放百年党史上发生的重要事件,重现每一个经典瞬间中国共产党人的勇气、智慧以及背后的历史抉择。下面是由写写帮文库网小......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1、中国共产党的创立一九二一年七月二十三日至三十一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面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大会的中心议题是......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简单)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最基本的国情是 A.中国封建势力与帝国主义相勾结 B.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控制了中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