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加强党外人才队伍建设突显我国政党制度优势
总书记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并对加强党外人才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基层作为发现和培养党外人才的基础领域,一定要抓住契机,把贯彻总书记讲话精神和加强党外人才队伍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努力为党和国家培养高素质的党外人才。
一、充分认识重要意义客观
对待存在问题
把党外人才建设放到党和国家大局中去认识和把握,历来是我们党的重要战略方针。我国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的一个重要特点和独特优势,就是中国共产党与党外人士长期合作,各党派、各民族、各阶层、各团体和社会各界的代表人士共同参与国家政治和社会事务管理。实践证明,没有各领域党外代表人士的不断涌现和成长,统一战线就难以可持续发展;没有一大批党外代表人士积极参与,我国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就难以充分发挥。因此,我们要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的高度,坚定不移地推进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从基层情况看,党外人才队伍总体情况较好,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是数量总体不足,有的领域高层次人才匮乏,有的领域后备队伍不能满足可持续发展需要,甚至出现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人才断层现象;结构亟待优化,各领域发展不平衡,相对集中于教科文卫等系统,知识结构、专业结构较为单一,年龄结构、梯次结构不够完善;素质有待提高,缺少一批有一定威信影响的代表性人士。未来两三年,基层面临换届工作任务,必须及早谋划、提前准备。
二、准确把握时代特点积极探索成长规律
不同时期,党外代表人士具有不同的时代特点。新一代党外代表人士已经成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的主体,他们出生在新中国、成长在改革开放中、磨炼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作为改革开放的参与者、实践者和受益者,既有较高的政治认同,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同社会主义制度,又有较强的民主参与意识;经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轨,既有较强的创新意识、进取精神、务实态度,又注重主观能动作用的实现;经历从相对封闭到全面开放的转变,既思想开放、眼界开阔、观念更新,又具有多样的价值取向;经历社会结构单一到多元的转型,既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又是各自领域的“小众代表”。统战部门要准确把握新一代党外代表人士成长的时代背景,充分认识其基本特点,积极探索其成长规律。要密切关注各领域崭露头角的党外人士,及时把他们纳入视野、跟踪培养、给予安排,为他们健康成长搭建平台、提供舞台。要把专业能力作为考察和选拔党外代表人士的基础,在安排使用中注意发挥专业特长,同时还要帮助他们适应新的岗位要求,改善知识结构、提高综合能力、实现角色转变,在更大范围、更广阔领域发挥代表性作用。要着眼发挥导向示范作用,既要培养与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具有较大影响、经得起风浪考验的社会活动家,又要在不同领域、不同群体、不同方面、不同层次形成具有引领作用的团队,发挥整体带动效应。
三、坚持基本原则做到统筹兼顾
坚持党管人才与发扬民主相统一。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必须坚持党的干部路线,贯彻党的人才工作方针政策,严格选拔任用的标准和程序,确保党外干部和人才成为共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力量。坚持培养为重和以用为本相促进。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重点是培养,根本在使用,必须坚持育用结合,使他们学其所需、展其所能。坚持严格要求和热情关心相兼顾。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把政治立场和政治表现作为第一标准,综合考察业务水平、实践能力和群众公认度,严格把关、确保质量。要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使他们在大是大非问题上保持清醒头脑和政治敏锐性。坚持统筹推进与突出重点相结合。要统筹考虑党外代表人士的数量和比例,形成总量适应、分类选备的合理梯次结构,同时着力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要统筹当前和长远,加强后备人才发现和储备;要统筹推进“六支队伍”建设,着力抓好薄弱领域,加大民族宗教界和无党派代表人士建设力度。
四、注重发现培养加大使用管理力度
发现是选人用人的第一环节。要开阔选人视野,加强与相关部门、党派组织、有关团体的人才信息交流,探索突破区域、部门、行业、所有制等选人方式,增强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推荐工作的组织性、程序性,实现人才选拔的宽领域、广覆盖。培养是增强党外代表人士代表性的主要手段,必须突出针对性、增强实效性。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学院作为党外代表人士培训主渠道作用,组织他们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牢固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老一辈党外代表人士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的优良传统,不断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认同和思想共识。要强化实践锻炼,坚持和完善考察调研、岗位交流等有效形式,帮助党外代表人士弥补多岗位实践锻炼不足的“短板”。党外代表人士的发现、培养,目的在于使用,成效检验也在于使用。应充分用好现有政治资源,统筹考虑政治安排、社会安排、实职安排的功能特点和岗位要求,有针对性地在人大、政府、政协、法院和检察院、国有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六个方面进行安排。要努力拓展社会资源,结合党外代表人士的专业特长,推动有关人民团体和行业组织安排党外代表人士,为党外代表人士在不同领域施展才
干、体现价值提供平台。加强对党外代表人士的管理,是确保党外代表人士健康成长的关键所在。要突出管理重点,全面了解党外代表人士的德、能、勤、绩、廉状况,加强教育引导。要丰富管理形式,坚持正面教育、事前监督为主,健全考察、评价、监督和激励机制,探索运用个人述职、民主评议、定期考核等多种方式,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管理体系。
第二篇:我国的政党制度
金融工程0902王阳13020902
421.我国实行的是一党执政还是多党轮流执政?
确切的说,我国不是一党执政,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力量,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爱国者的政治联盟,接受共产党的领导,是共产党的友党、参政党。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之间实行的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2.西方的多党轮流执政为什么不适合中国?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政治经济制度所决定的。
政党是有阶级性的,任何政党都代表一定的阶级利益,中国共产党代表的是无产阶级的利益、工人阶级的利益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这和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也是相适应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大多由两个或多个资产阶级政党,通过竞选轮流执政。从表面上看,这似乎是一种体现了人民选择的民主制度。而实际上,参与竞争的执政党是为了谋取私人集团更多的利益。由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资源与财富的占有和分配严重不平等,掌握较多经济资源的阶级与集团,必然要利用其掌握的经济资源,通过对竞选规则的控制,媒体的运作、炒作,公众的信息接受等各种途径,影响进而控制社会公共权力,以保护和扩大自己的既得利益,这种民主是虚假的民主。
评判任何一种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的好坏优劣,最终都要看其能否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我国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主协商代替了竞争冲突。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精诚团结、共同奋斗,从根本上避免了政党攻讦造成的政局不稳和政权频繁更迭,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社会内耗,维护了政治和谐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如此,为什么要效仿西方国家党争频繁、互相掣肘、内乱不断、效率低下多党执政呢?
第三篇:党外人才队伍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分院现有职工574人,党外人员232人,占全院职工40,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是统一战线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基层统战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新形势下的统战工作呈现出日益社会化的趋势,!统战领域不断向基层延伸和拓宽,统战工作越来越显得重要,且任务更加艰巨,标准亦更高。因此,如何加强分院统战工作,这是我们研究的重要新课题。从分院统战工作实践来看,虽然统战工作有了明显的发展和取得了新的成绩,但是由于某些因素的制约发展不平衡,面临着不少困难。
分院职工积极参与本次调查活动,并认真回答了涉及国家政策、人才工作、国企改革、经济生活状况以及统战工作等各方面的问题,这既反映出了分院各党支部组织得力,更重要的是反映了广大党外知识分子对国家、对企业、对自身诸方面的期望,这给分院今后开展统战工作提出了方向,树立了信心。
一、对本次调查数据的分析
从本次调查来看,多数员工政治思想素质比较高,他们关心国家大事,忠诚党的事业,对国家的发展充满信心。
从本次调查来看,大部分人对我们党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表示赞同的占70,对全国、全省人才工作会议提出的人才强国、人才强省战略表示赞同的占79,对全国人才工作会议提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表示赞成的占86,对全国人才工作会议提出的要“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赞同的占74,对“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人才工作的指导方针赞成的占81,对省委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翻两番、三步走”的宏伟目标有74的人赞同,同时,我们应该看到,程度不同地存在一些消极心理,对我省在营造人才工作的“政策环境”(62)、“服务环境”(58)、“法治环境”(51)、“舆论环境”(56)方面很多员工认为基本满意,对我省建立和完善人才市场体系,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方面大部分人员认为基本满意,占总数的58,对我省在人才工作中投入力度49的员工认为基本满意,对我省在“培养人才”(60)、“吸引人才”(51)、“用好人才”(56)、“待遇留人”(47)、“感情留人”(47)、“事业留人”(63)方面的工作也是基本满意占了大多数,对目前我省党外人才的“政治安排”(51)“实职安排”(56)“社会安排”(65)情况也都是基本满意。
从本次调查来看,多数党外知识分子支持、关注国企改革,能够正确认识改革、改制对自身利益所带来的触及。也就是说,尽管企业改制工作给他们带来不小的冲击,但绝大多数人的心态还是积极的,能理解形势并支持参与企业改制工作,能够时刻认识到企业的生存发展与个人利益息息相关,在实际工作中敬业爱岗,表现出了强烈的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和较高的思想觉悟。
二、分院体制改革带来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
分院转制后,带来单位性质、产权结构、分配制度、职工队伍一系列重大变化。
第四篇:党外人才队伍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党外人才队伍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分院现有职工574人,党外人员232人,占全院职工40,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是统一战线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基层统战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新形势下的统战工作呈现出日益社会化的趋势,好范文,全国文秘工作者的114!统战领域不断向基层延伸和拓宽,统战工作越来越显得重要,且任务更加艰巨,标准亦更
高。因此,如何加强分院统战工作,这是我们研究的重要新课题。从分院统战工作实践来看,虽然统战工作有了明显的发展和取得了新的成绩,但是由于某些因素的制约发展不平衡,面临着不少困难。为深入了解当前分院党外人才的思想状况,有针对性地做好统战工作,根据市委统战部的要求,分院党委对分院部分党外人才的思想状况进行了调查。
分院职工积极参与本次调查活动,并认真回答了涉及国家政策、人才工作、国企改革、经济生活状况以及统战工作等各方面的问题,这既反映出了分院各党支部组织得力,更重要的是反映了广大党外知识分子对国家、对企业、对自身诸方面的期望,这给分院今后开展统战工作提出了方向,树立了信心。对此,我们结合分院统战工作的实际,就如何进一步加强分院统战工作进行了调查研究,提出一些见解和探讨。
一、对本次调查数据的分析
1.对国家发展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问题的认识。
从本次调查来看,多数员工政治思想素质比较高,他们关心国家大事,忠诚党的事业,对国家的发展充满信心。如,对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和重大举措关心的占80,对我国目前总体政治状况满意和基本满意的占58和42,对我国目前总体经济状况满意、基本满意的占37和58,对我国目前社会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的总体状况满意、基本满意的占35和51,对21世纪中国的发展前景抱有乐观和比较乐观的态度的占53和44,大部分党外人才,参政议政的热情和愿望都很强烈(占67),同时,认为党外人才在我国政治、经济生活中的充分发挥作用和基本发挥作用的占35和53,很多人对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轨道内保障党外人才的合法权益及实现政治方面的要求和愿意的状况满意的和基本满意的占42和49,大部分人认为我国必须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占74),并认为我国现阶段必须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绝不能实行西方私有化的经济制度(占72)。
2.对我国、我省营造人才工作方面的认识。
从本次调查来看,大部分人对我们党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表示赞同的占70,对全国、全省人才工作会议提出的人才强国、人才强省战略表示赞同的占79,对全国人才工作会议提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表示赞成的占86,对全国人才工作会议提出的要“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赞同的占74,对“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人才工作的指导方针赞成的占81,对省委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翻两番、三步走”的宏伟目标有74的人赞同,同时,我们应该看到,程度不同地存在一些消极心理,对我省在营造人才工作的“政策环境”(62)、“服务环境”(58)、“法治环境”(51)、“舆论环境”(56)方面很多员工认为基本满意,对我省建立和完善人才市场体系,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方面大部分人员认为基本满意,占总数的58,对我省在人才工作中投入力度49的员工认为基本满意,对我省在“培养人才”(60)、“吸引人才”(51)、“用好人才”(56)、“待遇留人”(47)、“感情留人”(47)、“事业留人”(63)方面的工作也是基本满意占了大多数,对目前我省党外人才的“政治安排”(51)“实职安排”(56)“社会安排”(65)情况也都是基本满意。这说明我们的统战工作仍然存在盲区,还有待于继续提高。
3.对国企改革问题、和统战工作方面的认识。
从本次调查来看,多数党外知识分子支持、关注国企改革,能够正确认识改革、改制对自身利益所带来的触及。也就是说,尽管企业改制工作给他们带来不小的冲击,但绝大多数人的心态还是积极的,能理解形势并支持参与企业改制工作,能够时刻认识到企业的生存发展与个人利益息息相关,在实际工作中敬业爱岗,表现出了强烈的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和较高的思想觉悟。例如,大部分人认为对目前各级党委统战部门在加强党外人才的培训和教育方面所做的工作基本满意的占65,对目前各级党委统战部门在加强党外人才的培养、选拔、推荐方面所做的工作基本满意的占63。
二、分院体制改革带来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
分院转制后,带来单位性质、产权结构、分配制度、职工队伍一系列重大变化。在体制改革过程中,绝大多数党外知识分子对分院体制改革是拥护的,态度是积极的。但也有一部分党外知识分子的心态是矛盾的,他们既希望体制改革成功,关心分院的生存和发展,同时又担心改革使自己切身利益受到损害。
在体制改革过程中实行竞争上岗,有的党外知识分子竞争不上领导职位,便感到得不到重用,自身价值得不到体现,顾虑重重,有的提出辞职,要求“跳槽”。还有的犹豫不决,感到前途渺茫……。
科研机构企业化,势必给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产生冲击和影响。也给基层党组织对党外知识分子传统的工作方法产生了冲击和影响。改制前,科研机构是行政管理事业单位,党支部作为一级党组织,能够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改制后,科研机构企业化管理,成立董事会,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这样一来,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必然降低,思想政治工作和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必然受到影响。
三、加强分院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分院是知识分子相对集中而又发挥业务骨干作用的地方,分院党政领导注意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积极做好培养人才、用好人才、吸引人才的工作,他们对待党外知识分子与党内知识分子一视同仁,能够做到政治上充分信任,工作上放手使用,生活上关心照顾,注意调动党外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和作用。在党组织的教育关怀下,许多党外知识分子积极靠拢党组织,写了入党申请书;许多党外知识分子担任了中层以上领导职务和科研课题组组长,有的成为学科带头人。好范文,全国文秘工作者的114!
分院领导班子自觉或不自觉地做了不少党外知识分子的工作,但总的看,离统战工作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是统战意识还不够强,统战宣传还不够有力,统战方针政策落实还不到位,统一战线的优势还没有得到很好发挥,统战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做好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稳定党外知识分子队伍,对于深化分院科技体制改革,增创分院发展新优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必须采取对策和措施,发挥统一战线的优势和作用。
1、党组织要把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党组织在企业经营活动中要找准自己的位置,变无为为有为,党组织的作用和思想政治工作不但不能削弱,还应进一步加强。要强化统战意识,明确将党外知识分子作为统战对象,纳入党组织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和统战方针政策,重视解决党外知识分子在学习、工作和生活当中遇到的问题。要为党外知识分子提供从事科研、经营、管理方面的良好条件和环境,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履行统一战线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的职能,有针对性地做好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工作,稳定党外知识分子队伍,教育引导他们转变观念,积极投身改革实践,为科技事业的进步和发展作贡献。要设立统战机构或配备专(兼)职统战干部,以便协调和指导下属单位开展统战工作。
2、党支部书记平时参加统战工作会议少,学习有关文件少,对党的统战方针政策了解少,不太善于开展统战工作。因此,有必要加强党组织负责人的培训。要将党组织负责人的培训纳入计划。针对分院科研机构的特点,通过学习培训,提高党组织负责人的统战理论水平,增强贯彻落实统战方针政策的自觉性。
3、加大统战宣传力度。分院业务性强,职工平时很少接触统战宣传,不知道统战工作的内容和实质。因此,有必要在分院广大职工中广泛开展统战方针政策的宣传教育,要使广大职工群众不断加深对统战方针政策的理解,提高对统战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增强与统战对象搞好团结合作的自觉性,打好开展统战工作广泛而又坚实的群众基础。要采用专题讲座、会议报告、座谈讨论等形式,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和全体职工,认真学习全国统战工作会议的有关文件。
4、做好党外知识分子政治安排和实职安排工作。分院党外知识分子大多数学历高(许多人是博士、硕士)、知识面广(许多人出过国,留过学)、业务能力和管理能力强(许多人担任中层以上领导和科研课题组组长),他们是分院的骨干力量,要从他们中物色、培养、选拔德才兼备、能与党真诚合作,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党外优秀人才,将其举荐到人大、政府、政协或有关部门进行适当安排,对于充实党外干部队伍,搞好合作共事,具有积极意义。
5、党委统战工作部门要加强调查研究,及时了解掌握分院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工作和生活情况,反映他们的意见和要求;要经常督促检查,发现落实知识分子政策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向党委提出政策性建议;要与有关部门通力合作,共同做好举荐人才的工作。同时要通过交友联谊等方式,重点做好分院有代表性的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并通过他们,进一步团结广大党外知识分子。
第五篇:我国的政党制度
高2013级《政治生活》课堂定时练习(十六)
1.(2012海南)2011年,党员干部“进村入企”,服务群众,“下基层”活动在全国各地深入展开,各级党组织和党员与困难群众共结成帮扶对子2710万个,为群众办实事好事2313万件,这些做法()
①是发展党内民主的重要举措②是党员干部自觉接受群众监督的制度创新
③是党服务基层群众,巩固执政根基的现实途径
④体现了联系群众、保持党的先锋队性质的要求
A.①②B.①③C.②④ D.③④
2.(2012天津).“俯身接地气,用心听民意。”近来在广阔的华夏大地上,新一轮党员干部下基层活动正在蓬勃展开。群众反映干部们带来了政策和资金,改善了干群关系;干部们体会到只有“接地气”,才能“有人气”。下基层活动的良好成效体现了我们党
A.坚持政治领导的领导方式B.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C.坚持依法执政的执政方式D.坚持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方法
3.自2010年4月中组部、中宣部发出《关于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意见》以来,“创先争优”活动在全国各地开展得如火如荼。我们党之所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其原因()
①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②由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决定的 ③是加强党的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的要求 ④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更好履行国家职能的要求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4.作为共产党员,在“创先争优”中应该()
①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②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执政能力 ③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④立足本职工作,争做人民公仆、时代先锋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会议,审议并通过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这说明()
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②中国共产党依法对国家实施政治领导,发挥总揽全局作用 ③中国共产党正确履行国家职能,切实维护群众受教育权利④中国共产党积极促进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提高,为改革开放提供动力和支持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6.《尚书》曰:“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其意是说人民是国家的根本,人民稳定了,国家才能安宁。要做到“本固邦宁”,对中国共产党来说必须()
A.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B.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C.履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D.不断扩大人民的政治权利
7.“包容性增长”,是对发展方式转变的基本要求,但前提是要满足多数人的利益,调节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之所以强调“包容性增长”是因为()
①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是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②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 ③中国共产党具有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 ④我国政府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8.科学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重要方式。下列能直接体现这一基本方式的是()
A.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B.党的主张经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
C.党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能D.党领导政协发挥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作用
9.改革开放以来,各民主党派就智力支边扶贫工作进行考察,为贫困地区发展提出许多政策性建议,在落实扶贫经济项目、支持农村基础教育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在这里,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基本点是()
A.参加国家政权B.参与国家大政方针的协商
C.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D.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10.2010年7月20日,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当前经济形势和2010年下半年经济工作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这表明 ①中国共产党坚持民主执政②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是亲密合作的友党关系③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共同决定国家大政方针
④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有共同的政治纲领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11.在北京市海淀区有两句耐人寻味的话:一句是区委书记说的,“遇有大事,听不见政协的意见,心里就不踏实”。另一句是政协主席说的,“反映社情民意工作没做好,就是政协主席的失职”。这两句话表明()
①多党合作有利于推动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 ②人民政协参与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的决策和制定 ③参政议政是人民政协的职能之所在 ④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共同执掌国家政权
A.①③B.①④C.③④D.①②③
12.政协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专门召开会议,为编制“十二五”规划建言献策,中央国家机关30多个部委办负责同志到会听取意见和建议。这表明()
A.人民政协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B.人民政协是我国发扬民主的重要国家机构 C.人民政协具有重大国家事务决定权D.人民政协履行了政治协商和参政议政的职能
13.【2013·山东卷】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20多年来,党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使我国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转折。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
①坚持科学执政和民主执政②具有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
③具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 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14.【2013·广东卷】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习近平指出:“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切实解决好‘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的根本政治问题,努力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 材料二:某市政府法制办为制定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先通过各种渠道,向社会征集意见和建议,后召开座谈会,请市民代表对条例的草案发表意见和看法。
材料三:某市区党组织着力实施民生工程,创建街道社区党建的立体运行体系,通过“分类设岗定责”、“民情日记”等形式,帮助3000余名下岗人员实现了再就业,解决了1700余件社情民意问题。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中有关政党的知识,谈谈党为什么要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