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加强对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经验交流和体会
文章标题:加强对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经验交流和体会
我们**街道流动党员党支部成立于2003年7月,支部现有党员143名。近年来流动党员大量转入,给社区党建工作注入了新的内容。如何有效地做好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是我们工作中一直努力探索的重要课题。去年7月初,我们支部参加了街道第二批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我们坚
持以党员服务中心为平台,以凝聚党员、发挥作用为目标,通过抓动员、抓学习、抓评议、抓整改,扎实推进先进性教育活动,达到了全覆盖的要求。作为一名普通党员,同时又是一名党务工作者的我以真情付出,服务党员,凝聚党员,充分发挥流动党员的先进性,我的做法和体会是:
一、以情感人,让每个党员享受“家”的温暖
我们流动党员党支部的主要活动阵地是街道党员服务中心。自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以来,我们紧紧依托党员服务中心这个阵地,以全天候、开放式的服务方式和现代化的教育设施、灵活多样的教育手段组织好每次支部活动,使党员人人参与,人人受教育。党员服务中心良好的教育设施为流动党员提供了学习交流的空间,使党员在学习教育中得到提高。我始终有一个心愿,就是要把党员服务中心真正建设成为流动党员温馨的家园。
作为党支部书记,我义不容辞地承担起了这份沉甸甸的责任。以我的真情关心着支部的每一个党员。支部中有一位怀孕的党员,妊娠期发现胎儿异常,需要做人工流产,由于她是新上海人,父母都在外地,无法照顾,一度心情很差。我得知这一情况后,马上帮她解决一些实际困难,联系找保姆,上门传授一些孕妇知识,帮助她克服困难。还有一位女党员,她的初生婴儿经常拉肚子,我知道后,多次到她家探望,并告诉她如何科学喂养婴儿,那位年轻的母亲很是感动,亲热地叫我“党员妈妈”。这既让我感到亲切,又倍感责任的重大。
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当我得知党小组长李仁山同志由于意外造成脚踝骨折后,连饭也顾不上吃,心里只想着赶快去看望他。当时正值台风“麦莎”袭击上海,我顶着狂风暴雨,骑车直奔他家看望并给他补课。这在旁人看来,一个年近60岁的老同志,确实是一件自讨苦吃的事,但我当时却以“我是一只在暴风雨中飞翔着的海燕”的浪漫情怀来激励自己前行。当我一身是水,急匆匆地赶到这位党员家时,他紧紧地握住我的手,眼中噙着泪花,感激地说:“宋书记,下这么大的雨,刮这么大的风,您还来看我,让我说什么好。请您放心,我一定履行好党小组长的职责,把我们小组的先进性教育活动抓好。”
就是这些看似平凡而不起眼的小事,我却用自己的真情善意去感动每个党员。我在感动党员的同时,自己也常常被他们所感动,有感于他们对理想信念的那种坚定和执着,有感于他们对党组织每一次关怀的那份渴望。我常常会默默地要求自己:作为一名基层支部书记,我要让每一位党员融入到党支部这个“家”,让他们感受“家”的温暖,我要为他们树立敬业的榜样。
二、以情聚人,让每个党员的自我价值得以体现
我们支部的党员虽都居住在古美社区内,但工作却分散在各行各业,流动性大。在这些党员中一部分同志年富力强,学历层次较高,其中博士、硕士、本科学历的占43。有的同志曾在国有企业担任过领导职务,有的是“海归派”。他们中的90都在“两新”组织从事经营管理工作,还有10左右的党员是自由职业者或是失业协保人员。党员中年龄最大的59岁,最小的21岁。既有入党多年的老党员,也有刚从学校毕业的预备党员。面对这样一个党员人数较多、党员经历各不相同、学历层次高低悬殊、党员之间联系接触少的特殊群体,我始终坚持:以我的真情凝聚每个党员,发挥每一位党员的特长,捕捉每一位党员的亮点,让每个党员在各自岗位上得以闪光,感受认识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喜悦,营造自信、和谐、凝聚的良好氛围。
3月底,我接待了一位从南京大学硕士毕业后来上海发展的预备党员赵悦。通过交谈,了解到这个党员一直居住在舅舅家,缺少家庭的温暖,毕业后又一时找不到工作,情绪低落。回家后我一直在想,必须赶快想办法扭转她的消沉状态。第二天,我以一个长辈兼朋友的身份约她谈心,从家庭、工作、价值观等方面与她沟通,并根据她环保专业的特长,请她在支部大会上作交流发言,得到了同志们的一致好评,从而增强了她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为了进一步挖掘她的潜能,我还特意推荐她担任党小组长。在这次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她不但自己积极主动参与,还认真组织小组内其他党员积极开展活动,成为我们支部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骨干,得到了广大党员的高度评价。这样,既让她体验了成功的喜悦,体现了人生的价值,同时也在支部中树立了榜样,激发了其他党员参与活动的热情。
支部里还有一些成功人士,在他们身上我也花去了不少时间和精力。有这样一位事业发展红火的党员,起先对参加先进性教育活动总是不温不热。我第一次上门做工作,就受到他的冷言冷
语:“这事重要吗?我看你年纪也大了,共产党给你多少钱,这么卖命?”对于他的数落我早已有了思想准备,我不但没生气反而以礼相待微笑着与他“聊天”,肯定他的工作能力和社会贡献,从而有效地化解了他的对立情绪。之后再与他探讨党员所应承担的责任义务时,这位党员被我的真情所感动,转变了先前的看法,并欣然答应用自己的成功经验,以“如何发挥自己最大
潜能”为主题在党内举办一次讲座,帮助支部内失业协保党员树立信心,发挥才能。每一位党员的真情融入,使我们这个来自五湖四海的流动党员党支部的凝聚力、向心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三、以情动人,让每一面旗帜在群众中飘扬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党员就是一根标杆。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我深切地体会到,党的先进性不仅体现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而且体现在党员的实际行动中。
为了让每个党员在提高思想认识的同时,在党性锻炼上得到提升,党支部积极组织开展“走进社区,融入社区,奉献社区”的党性实践活动。8月下旬,我邀请了与我们支部结对的上海白猫公司党支部党员一起到社区开展“一个党员一面旗,清洁服务到社区”的便民服务活动。党员们都非常重视这次活动,以十二分的热情积极参与。他们深入到社区30多个居民区,顶着烈日,冒着酷暑,不厌其烦地为居民讲解日常保洁等方面的知识,得到群众的普遍欢迎。
在工作实践中,我不但注重党员在社区内为民服务,而且还要求党员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党员陈桂林在一个台资企业工作,业主公开表示不录用党员员工,他一开始不敢亮出党员身份,然而他在自己的工作领域中发扬刻苦钻[本文来源于好范文-www.xiexiebang.com,找范文请到xiexiebang.com]研的精神,并在国际会议上发表了四篇论文,申请了近十项专利,使业主对他另眼相看,并表示今后要更多录用有才能的党员员工。又如李国华、陈刚等几位同志创业有成,始终不忘自己是一名党员,时时处处发挥党员应有的作用,热心为支部中一些失业下岗的党员提供了就业机会,他们的举动也深深地打动了全体党员,从而使支部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得到了提升。
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它既是党员接受党组织教育管理的需要,也是推进社区党建工作的需要,更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需要。我们将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长效机制,并加强管理,抓好落实,真正让每一位党员都不掉队,都能成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践者和推动者。
《加强对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经验交流和体会》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加强对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经验交流和体会。
第二篇:流动党员管理经验交流材料
流动党员管理经验交流材料
提纲
一、坚持党员流动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到哪里
1.是建立组织机构
2.是健全服务网络
3.是壮大党员队伍
二、坚持党员流动到哪里,教育管理就跟到哪里
1.是动态化建档
2.是规范化管理
3.是全覆盖教育
三、坚持党员流动到哪里,作用发挥就体现到哪里
1.是在建设家乡中发挥表率作用
2.是在劳务输出中发挥枢纽作用
3.是在招商引资中发挥桥梁作用
正文:
...是劳务输出大县,常年在外人员有10万余人,外出流动党员较多。为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提升流动党员管理服务质效,...县从健全组织体系、优化教育管理、强化作用发挥三方面着手,不断拓展延伸“服务半径”,巩固夯实流动支部堡垒,让流动党员“外出有根,流入有家”。
一、坚持党员流动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到哪里
1.是建立组织机构
在流动党员相对集中、从业相对稳定的地方建立党组织,本着就地、就近、就便的原则,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在深圳、广州、东莞、长沙、湘潭等地先后建立了5个流动党员党支部,使流动党员“外出千里有党管,风筝高飞不断线”。
2.是健全服务网络
在...经济开发区和城市街道社区设立7个“流动党员之家”数字地图,在网上公布“流动党员之家”的位置信息和联系方式,方便县内流动党员及时准确找到组织。居住在农村的流动党员可以直接到就近的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报到,参加组织生活。构建起县、乡(镇)、村(社区)三级管理服务网络,打造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动态工作格局。
3.是壮大党员队伍
在外出非党员务工人员中,加大入党积极分子的选拔培养工作力度。注重把政治素质好、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外出务工人员带到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中,让符合条件、表现突出的流动人员“能入党”,不断壮大党员队伍。
二、坚持党员流动到哪里,教育管理就跟到哪里
1.是动态化建档
按照“一个都不能少”的原则,利用全国党员信息系统,将流入、流出党员的基本情况、外来(出)时间、所从事的职业、流入(出)地址、联系方式、组织关系接转、参加组织生活等情况,一一登记备案,做到流动党员“来历清、驻地明、资料全”,确保流动党员“不失联”。
2.是规范化管理
在流动党员中探索实行“五个一”管理办法,即一人一台帐、一年一见面、一年一评议、一月一联系、一年一问候,将流动党员凝聚在党组织周围。对流动党员进行分类管理,流动党员就业单位有党组织的,编入其就业单位党组织;就业单位没有党组织的,就近编入所在村(社区)党组织或居住地党组织,确保流动党员管理“不断线”。
3.是全覆盖教育
针对流动党员流动性大、活动地点不固定的特点,利用“互联网+”模式,督促各支部建立微信群,主动邀请流动党员加入其中,引导流动党员关注用好“...党员教育网”微信公众号,积极传播党的重要思想和党建工作动态,让广大流动党员“远距离”线上实时获取学习资源,做到线上学习“不间断”,确保流动党员教育“不掉队”。
三、坚持党员流动到哪里,作用发挥就体现到哪里
1.是在建设家乡中发挥表率作用
积极开展“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活动,把流动党员中的致富能人请回来,把外界丰富的资金技术、资源项目引回来,在产业发展、疫情防控、乡村振兴等工作中添砖增瓦。通过老乡联谊会、茶话会、座谈会等方式,组织流动党员为家乡发展献言献策。
2.是在劳务输出中发挥枢纽作用
充分发挥深圳、广州、东莞等地流动党支部的人脉、资源、渠道优势,积极联系...籍企业家,收集企业用工信息,建立企业与务工人员双向互动交流平台,推动劳动力从“家门口”直达“厂门口”。近年来,累计输送务工人员10000余人次。
3.是在招商引资中发挥桥梁作用
将流动党支部与招商办事处相结合,实行“一个阵地、两块牌子”,派驻招商小分队,将流动党员中的企业家发展为招商引资“智囊团”,通过流动党支部和流动党员企业家的桥梁纽带作用,成功引进广东佛山建筑陶瓷产业大规模落户...,掀起了...承接沿海产业梯度转移的热潮。
第三篇:流动党员管理经验交流材料(范文模版)
××市结合实际情况,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一是诚心服务党员,对流动党员实行信息化管理。针对流动党员流动性大,工作内容不确定、活动地点不固定的特点。××市改变过去对流动党员进行集中学习、上党课等过组织生活的方式,在《××市党建网》上开辟了一个流动党员专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在网站上开办网上党课,收集各类党课讲稿、党员先进性教育辅导材料、党的历史电教片等内容,供党员在网上随时随地接受党的教育;并设立××市流动党员咨询服务专用电话或信箱,让党员可以在网上向组织汇报思想。二是细心跟随党员,对流动党员进行跟踪管理。结合流动党员角色变化、工作地点变化、联系方式变化的特点。市委组织部利用2007年春节流动党员回家过年的契机,对流动党员的人数进行了排查摸底,××市共有流动党员494人。并摸清了流动党员的住址、工作单位、联系方式。在工作中将采取定人(定责任人)、定期(每月联系一次)、定内容(问学习问工作问生活送学习资料)的“三定”方式对流动党员进行跟踪管理。三是热心文秘杂烩网对待党员,对流动党员实施双重管理。××市对党员实行双重管理,要求外出务工的流动党员必须持“流动党员活动证”,由接收地党组织对流动党员在外务工期间的表现在“流动党员活动证”上签注意见。党员回家时把 “流动党员活动证”的记录拿回来给原党组织汇报。对流入××市的流动党员,按照相关规定,认真做好服务管理工作,不找任何借口拒绝接收流入××市的流动党员。四是耐心帮助党员,对流动党员开展服务管理。××市从大处着手,小处着眼积极为流动党员提供服务,外来务工没有落实工作的外来党员,根据个人的特长,党组织帮他们推荐就业岗位;需要法律及政策咨询的,对他们进行指导。切实从一些细微处体现出对党员的关心。(
第四篇:农村流动党员管理经验交流材料
新形势下加强流动党员管理的有效途径
陈岩龙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继续深化,广大基层党员的活动范围日益扩大,党员队伍的合理流动已成为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组织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也给党员的教育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近年来,面对流动党员管理工作,**乡党委立足实际,转变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积极探索出新形势下加强流动党员管理的新途径,取得了一定的实效。
一、流动党员的基本情况及特征
**乡是典型山区农业乡,由于自然、经济条件较落后,以及农业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农民的思想认识不断转变和对城市生活向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外出务工人数不断增多,在促进农民增收的同时,也带动了全乡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在外出务工的大潮影响下,全乡外出流动党员也不断增多,范围越来越大。据调查,2005年全乡外出务工人数达到2275人,占全乡总人口的21.7%。在外务工人员中,农村流动党员有130名,占全乡党员总数520名的25%,占农村党员总数456名的28.5%。流动党员还呈现出几个明显 特征:一是年龄以中青年为主,文化程度较高。25——45周岁有97名,占流动党员总数的74.6%,45岁以上的党员有33名,占总数的25.4%。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有76名,占流动党员的58.5%;二是打工范围相对集中,从事行业较分散。据统计,有97%流动党员在晋城市区范围内工作,有个别在周边县区打工。在行业分类中,从事交通运输业的有20人,从事餐饮有13人,从事小商业7人,从事住宿洗浴等服务行业有22人,从事其它零散打工有54人,从事建筑业的14人。
二、流动党员管理的新途径及成效
近年来,针对流动党员去向难以把握,组织活动难以开展,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党员的作用不能得到充分发挥等诸多难题,乡党委通过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狠抓“一个重点”,实施“两大工程”,进一步加强了流动党员的管理。目前,全乡流动党员没有出现一名“失控”现象,流动党员在各个工作岗位上发挥了模范带动作用。
(一)狠抓“一个重点”,即加强思想教育为重点,提高和改变流动党员的思想认识。我们把流动党员管理工作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从加强思想教育入手,坚持灵活、实用的原则,通过课堂教学、电化教育、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文体活动等喜闻乐见的形式对党员进行教育,根据不同类 型、不同行业流动党员的不同特点,注意贴近流动党员的思想和生产、工作实际,适应他们的接受能力和水平,突出针对性,重点抓好市场经济知识、实用技术知识、法律法规知识、党性党纪知识、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教育,使他们学有所用。
我们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同时,定期召开流动党员工作专题会议,由各村党支部成员参加,总结交流经验,进一步探索和改进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有效途径。并加强对村党支部的管理,让他们消除认识上的误区和管理上的盲区,从根本上充分认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员流动的客观现实和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必要性,把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做为党的组织建设工作的一件大事来抓,按有利于流动党员管理、有利于流动党员发挥作用,切实抓好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健全目标责任制。
(二)实施“两大工程”,即制度工程和“温暖”工程。
1、制度工程。针对流动党员行踪不定、无法管理的现状,我们狠抓了四项制度建设。
一是健全流动党员申请登记制度。党支部在流动党员外出前后要负责对其基本情况、流动原因、去向、联系方式、流动时间、作用发挥等进行登记造册,以便党组织随时掌握 其动态。
二是建立专人联系制度,凡外出流动党员,在其外出期间,党支部在征求本人意见后确定一名正式党员作为联络员负责对其进行日常联络,联络员通过书信、电话等方式主动了解流动党员情况并督促其定期向党组织汇报思想、定期到流入地或原党支部参加组织生活、按期交纳党费。同时,我们实行了信息纵横联系制度,纵向就是由村党支部把本村的流动党员信息在流动党员中进行互相告知,加深他们之间的联系。横向就是由乡党委把全乡流动党员的信息进行行业分类后,使同行业的流动党员信息进行交流,互相沟通。通过信息纵横交流,使全乡流动党员的联系更加紧密,达到共同促进和学习的目的。
三是坚持完善组织关系转接制度。我们对流动党员分情况对待:流动时间在6个月以上,地点相对固定的流动党员,可及时将其组织关系转入流入地党组织;流动时间在3—6个月或流动时间在6个月以上,但无固定地点或一时无法找到流入地党组织的,可出具党员证明信,介绍其就近参加组织活动。目前,我乡对84名流动党员发放了证明信。
四是建全流动党员鉴定制度。流动党员返回前,流入地党组织应对该党员流动期间的具体表现和参加组织生活情 况做出书面鉴定,加盖党组织公章后寄回所在党支部,作为年底评议流动党员的重要依据。对流出的预备党员,流入地党组织要负责按季度培养考察并及时寄回培养考察意见,对流入地无党组织的,原党支部要采取专人培养考察和个人主动思想汇报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培养活动,党支部要对外出流动党员安排一定的工作任务,使其在外出期间有责任、有压力,有目标,使流动党员流动期间不脱管,解决流动党员“无人管无人问”的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经过县组织部批准,我们在市区成立了**县**乡流动党员活动中心,民营企业家神利电器公司总经理常建强积极提供活动场所,购买了办公设施,保证了办公经费,为**乡的流动党员找到了“好去处”。活动中心成立以来,共接待流动党员210余人次,帮助党员解决困难79件,得到了流动党员的好评,提高了活动中心的知名度。
2、“温暖”工程。温暖是一种无形的动力,它不是制度管理所能起到的效果,而是“将心比心,以心交心”,进而达到感化、教育的目的。为此,我们从三方面实施了温暖工程。
首先,全力帮扶,解决困难。由于流动党员在外活动,与党组织沟通少,交流少,思想上难免表现出一些复杂性和 矛盾性,本人及其家庭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实际困难。为此,我们从流动党员的思想实际和困难出发,从政治上,生活上、工作上、思想上关心和帮助流动党员,解除他们的实际困难和后顾之忧。据统计,今年农忙季节,各村共出动274人次,对流动党员的家里帮助收割,在“七一”期间对留守在家的流动党员的父母子女进行了慰问。
其次,表扬先进,增进团结。在评先评优上,克服以往偏视流动党员的做法,充分认识流动党员作用,发挥其特长,积极认真地选树一定数量的流动党员代表进行表彰,既让他们感受到一种荣誉和温暖,又有利于流动党员发挥作用。通过交流联系和一定的组织活动,让他们能时刻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保持和增强了党组织凝聚力和亲和力,使流动党员自觉服从党组织管理,变被动联系为主动联系。2006年我们表彰流动党员7名,对运输、建筑、餐饮、服务等行业有成就的流动党员进行了评比,评选出了范天晋、范修团、段锁胜等一批优秀党员,通过表彰和宣传,提高了流动党员的创业积极性,也给全乡在外务工人员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
第三,加强交流,引领致富。我们紧紧抓住流动党员活动范围广、信息多、观念新的特点,鼓励他们带资金、带项目、带技术、带信息、带经验回来。并把他们引进技术、资 金、项目的多少及成效进行综合考评,作为年终考核的重要一项,对他们进行一定的奖励。通过发挥流动党员的作用,促使全乡干部群众更新观念,学先赶优,提高整体素质,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同时,我们利用每年春节、五一、十一等时间,借流动党员回来之机,召开党员座谈会,在与流动党员谈心交心、介绍本地情况的同时,从流动党员中选树典型,听他们介绍先进经验,提出发展本地经济的参考建议,配合家乡拓宽发展经济的路子,发挥好流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第五篇:流动党员教育管理
沪皖联动、探索创新,东明社区(街道)创新流动党员管理新理念,利用社区阳光驿站载体与安徽旌德县孙村乡“喜结联姻”,成为两地基础党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凝聚流动党员,构筑辐射营盘。2007年年底,安徽省旌德县党委、孙村乡党委领导班子一行千里迢迢来到东明社区阳光驿站宣布:依托社区阳光驿站,实现两地共建,成立上海流动党支部。而岁末年初,社区阳光驿站与驻沪党支部联手开展的“敬老谱新曲”活动则拉开了两地联动、合作共建的帷幕。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和发展,大量农村人口和农村党员纷纷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进入城市发展建设之中。可是由于种种历史原因,许多离土、离乡的农民兄弟中有许多曾经在当地入党的党员同志,又没有进行正常的组织接转关系,形成实际上的长时间离开党组织的现象。近年来,安徽省旌德县孙村乡外出来沪务工者达2200多人,其中有党员22人,他们中大多数几年甚至长达25年没有参加过组织生活。进城后他们挣了钱,可在政治上缺少正常的组织生活,但内心上还是向往党组织的关怀和帮助,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当地党委了解这一情况后,酝酿在上海成立流动党支部的决定。东明社区(街道)党工委用创新思维改进和加强流动党员工作的作为新形势下党建工作的新尝试,是加强党组织服务理念和服务意识,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党建工作的新形式之一,构建了流出地与流入地党组织密切配合、有机衔接的流动党员管理机制。这一做法得到了区委组织部的肯定。
东明社区党工委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对待外来务工党员,在工作上、思想上、感情上、行动上给予关心我们为你们提供学习、活动的大舞台,让党员凝聚在党支部的周围。6月1日,设在东明社区阳光驿站的安徽旌德县孙村乡驻沪流动党支部召开“家乡经济发展座谈会”,并举行“离乡离士不离党、募捐赈灾献爱心”专题组织生活会,进行支部改选和交纳“特殊党费”。社区阳光驿站提供服务与支持,两地党组织一致认为: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是当今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新时期我们面对新情况,对党建新事物要倍加爱护。搞好两地共建流动党支部的建设是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加强党的执政基础建设。这样,就可以进一步“凝聚人心、服务群众、推动发展、促进和谐”。
我们的具体做法:
一是建立流动党支部,增强流动党员管理的有效性。目前,对流动党员进行管理的主要手段是通过《流动党员活动证》,就是让流动党员在流出地党组织领取《流动党员活动证》,再到流入地党组织报到,参加当地党组织生活。孙村乡共有22名党员在上海打工,分布在上海的各个区县,真正居住或工作在东明社区的不多。是让这22名党员各自持《流动党员活动证》到各区县基层党支部报到,凭证参加组织生活,还是打破区域界限,成立流动党支部?东明路街道召开流动党员座谈会进行了研讨。座谈中,有党员反映,将《流动党员活动证》交给所在单位党组织后,往往没有下文,组织生活还是不知道在哪里过。还有党员反映,流动党员凭《流动党员活动证》参加居民区党组织的组织生活,因为关心的事情不同,组织生活没有吸引力,既不利于党组织加强管理,也不利于流动党员作用的发挥。如果由流出地党组织、孙村乡党委出面,成立驻沪流动党支部,凭借地缘关系、乡情观念、共同利益,就更能够凝聚党员,便于形成流入地和流出地党组织密切配合、有机衔接的管理机制。东明路街道及时向新区组织部汇报了这些想法,经组织处同意在东明路街道试点,以党建联建的方式,成立了孙村乡驻沪流动党支部。该支部在东明社区阳光驿站挂牌,对流动党员具有很强的凝聚力。
二是创新组织活动方式,积极发挥流动党支部的作用。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需要根据党员的职业特点、居住特点,区别情况,实行动态管理。流动党支部22名党员,从年龄上看,既有二十五六岁的年轻大学生,也有五十来岁的曾在老家当过村支书的老党员;从职业上看,大部分在上海打工、做生意,有搞设计的、有舞龙的、有做保姆的;从生活目标上看,二三十岁的以谋生为主,三四十岁的争取有新发展,四五十岁的趋向生活安定。支部成立前,很多党员到了上海,逐渐和组织失去了联系。党员老吴,过去是村党支部书记,在南汇打工,住在当地一个村党支部家里好几年,他说:“从来没有人问他,组织生活在哪里过!” 党员们内心迫切希望能够就近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根据党员的这些特点,党支部确定了职责定位和组织活动方式。党支部的职责,突出“巩固组织、凝聚党员、联系群众、提升素质、建设家园”20个字。巩固组织,突出一个“联”字,在党委层面实行“联建”,即流动党支部在东明社区(街道)党工委和乡党委联建管理下开展工作;支部层面实行“联动”,即流动党支部与阳光驿站(两新总支)联动,日常事务寻求阳光驿站的支持。凝聚党员,突出一个“需”字,即针对不同年龄段党员、不同发展阶段党员的需求,整合各方面资源,为流动党员提供管理和服务,如30岁左右的党员侧重谋生,就为他们提供就业信息;40岁左右的党员侧重发展,就为他们提供项目信息;50岁左右的党员侧重交流,就与他们经常性沟通,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联系群众,突出一个“情”字,即在支部建立党员联系群众制度,帮助他们适应环境,教育他们诚信做人、守法务工,还充分发挥组织优势,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把流动党支部建成党员之家、务工人员之家。提升素质,突出一个“能”字,即依托党组织提供的资源,对流动党员进行个人谋生职业技能培训、融入上海的社交技能培训和联系群众的服务技能培训,并整合党员中的能人资源,进行互帮互学。建设家园,突出一个“促”字,即通过个人的辛勤劳动,为上海的经济发展和家乡的新家园的建设多做贡献;同时,党支部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多为家乡发展出主意、引项目、招资金、找渠道,促进家乡发展。
三是建立有机衔接的流动党员管理机制,实现两地党组织无缝对接。孙村乡党委作为流出地党组织负责支部班子配备、支部制度建设、党员组织关系接转、党费的收缴等,东明社区(街道)党工委作为流入地党组织负责指导党支部开展好“三会一课”、党员的教育培训、入党积极分子的考察培养,提供支部活动场地、学习资料和活动经费等方面的支持,帮助支部党员提高素质、促进家乡经济发展等。同时,逐步探索把流动党支部纳入东明社区党组织的考核、评比和表彰。流动党支部负责查验《流动党员活动证》,及时与流入地党组织联系,协助将条件适合的流动党员编入当地党组织。通过党委层面“联建”,实现了流出地与流入地有效衔接,使流动党员党支部既有“娘家”,也有“婆家”,进一步加强了对流动党员的服务和管理。流动党员党支部近期通过帮助流动党员解决在就业、居住以及子女入学等方面遇到的困难等,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党员的归属感,有效促进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