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发展农村党员实行双培双考机制的实践与思考
找文章到xiexiebang.com更多原创-(http://www.xiexiebang.com/)2006年以来,__县根据《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等有关规定,在发展农村党员过程中积极探索并试行了“双培双考制”,即在讨论决定接收预备党员前和在预备党员转正前,分别由党组织举行一次党的知识集中培训;在讨论决定接收预备党员前,分别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实践考评和知识测评。实践证明,在发展农村党员过程中实施“双培双考制”,保证了新吸收党员质量,有效地扩大了党内民主,提高了新发展党员的群众公认度,受到广大党员群众的一致好评。
一、当前农村党员发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先后多次对全县农村党员队伍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在农村发展党员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直接影响到党员队伍的整体质量和先进性作用的充分发挥。思想相对僵化。近年来,虽然在党员发展工作中注重吸收年轻、知识层次相对较高的青年党员,但相当一部分新发展党员思想观念仍然跟不上改革开放的新形势,“新事物看不惯,新思想听不进,新做法受不了”。自身能力不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时期,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愿望非常强烈,对农村党员干部在“双带”能力上的要求也比较高。但目前新发展党员的素质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相比差距依然比较大。部分新发展党员“双带”本领低,有科技致富专长的较少。机制不够健全。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环境下,基层党组织把主要工作精力放在了抓经济上,而对农村发展党员工作往往重视不够,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仍然在一定范围内存在。有些人在组织上入了党,思想上却没有入党,新党员的质量难以保证,出现党员发展了,队伍壮大了,但出现质量下降和党组织吸引力减弱等不正常的现象。亟待建立健全一套加强对新发展党员管理、教育和监督的有效机制。群众公信度不够高。一些新发展的党员公信度低,群众不认同,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发展党员的过程中缺乏普通群众的广泛参与,新发展党员在入党前就缺乏群众基础。个别的党支部,受宗族、派系的干扰,党员推荐入党积极分子,不是用党员的标准选人,而是看是哪一个家族,哪一个派别,有的家族之间、派别之间还针锋相对,直接影响了群众对党员发展工作的认同程度。
二、“双培双考”机制的立意与尝试
党的知识培训。即在入党积极分子拟发展为预备党员前,由党组织举行以党的知识为重点的集中培训。首先,建章立制,规范培训程序。培训工作由镇级党委统一组织和落实,制订培训计划,严格考勤制度,确保培训内容、人员、时间到位。其次,形式多样,突出培训重点。各镇党委在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基础培训的同时,还注重结合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江泽民文选》等学习热点,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党史、党章辅导。不定期安排他们观看革命题材的教育片,进一步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和先锋意识。第三,认真考察,注重贯彻落实。培训结束后,结合培训内容,每个入党积极分子都要撰写一篇学习心得,进一步明确自己的入党动机和思想动态。
农业科技知识培训。即在预备党员拟转正前,由党组织举行以农业和农村科技知识为重点的集中培训。培训主要内容包括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增强发展对象就业本领的创业技能和劳动力转移培训。一是创新培训载体。以镇党校、镇级农服机构、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等为载体,对预备党员进行多方位、立体化的科技知识和技能培训,并以此推进对农民群众的培训工作。二是优化培训机制。由各镇组织办公室和科技办公室负责协调、组织预备党员的科技培训工作。同时,县农口单位不定期举办科技下乡活动,传送农业科技信息和实用技术。三是整合经费保障。设立县农村党员技能培训专项资金,采取县财政安排一部分、党费划拨一部分、相关部门向上争取一部分的办法筹集。各镇也积极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农村党员特别是新发展党员的技能培训。
实践考评。即在入党积极分子拟发展为预备党员前,由所在支部对其考察期间的实践活动及生产、生活中的亮点进行公示,并组织群众进行公开民意考评。我县在实施“四在乡村”党员带动工程中,为充分调动农村无职党员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合理地设置了经济发展、村务监督、公共事务、思想政治等四大类岗位,规定具体职责,由无职党员上岗理事,取得良好效果。我们把这一机制引入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过程中来,根据入党积极分子的各自特点,将其纳入不同的岗位进行锻炼,既增强了其作为入党积极分子的责任感和荣誉感,也为锻炼入党积极分子的实践能力提供了一个广阔舞台。通过对入党积极分子的设岗定责,建立起相应的实践考评体系,把带领群众致富、带领群众学用科技、带头环境整治、带头维护社会稳定等各项工作的实
效作为体现入党积极分子工作实绩的基本要求,由支部和群众代表进行公开考评。考评采用百分制,成绩测算方法如下:入党积极分子考评总分=群众评议平均分数×40+支部党员大会评议平均分数×60。分数低于60分的一般要延长考察期,考评结果在全村范围内予以公示,并纳入其个人档案。
知识测评。即在准备提交支部大会讨论,接收发展对象
为预备党员前由支部组织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一次测试,参加人员为支部党员和群众代表,测试分为群众问答和书面考试两个环节。一是群众问答。入党积极分子面对群众的提问要敞开心扉,坦诚直言,如实、认真作答,同时应畅谈自己的思想动态和工作打算。内容要体现“三议三讲”,即议村务、议发展、议群众致富,讲述自己的入党动机、讲述自己对党的认识、讲述自己今后的工作打算,“一问一答”实现了入党积极分子与党组织的和谐交流,为支部与入党积极分子、党外群众之间的联系与交流建立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二是书面考试。测试的主要内容以党的基本知识为主,测试分数低于80分的要延长考察期。测试试卷入个人档案。通过两个环节的知识测评,既进一步了解了入党积极分子的入党动机、对党的认识及工作能力和水平,同时也向群众作了一次党的知识生动宣传。
三、多措并举推动“双培双考”机制
强化领导责任。镇党委书记、分管党务的副书记和组织委员为发展党员工作第一责任人,各村支部书记和镇包村班子成员为直接责任人,并把在发展农村党员过程中执行“双培双考”工作机制的成效严格纳入镇村党建工作考核内容。各镇每名党委成员,驻村党员干部,都必须在联系村联系培养一名入党积极分子,确保“双培双考”工作成效。
提高党务干部素质。发展党员工作搞得好不好,关键在于党务工作者素质的高低。我们建立了村党组织书记、组织委员调训制度,举办各类以会代训及专题讲座等培训班,强化发展党员业务知识教育,提高基层党务工作者的业务素质。重点从发展党员工作程序、规范“双培双考”做法上对党支部加以指导,逐步提高党务工作者的业务能力。
严格执行标准。在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对发展党员规定的同时,我们严格按照“双培双考”程序进行操作。吸收预备党员时严格做到“五不批”:即没有经过两年以上培养教育和考察的不批;没有参加(镇)党委集中培训的不批;各种考察材料和表格不齐全的不批;每个程序没有公示的不批;知识测验和群众测评率没有达到80以上的不批。
落实培养联系人制度。从时限上变短线培养为全程培养。培养联系人每月要检查一次培养对象的学习、工作情况,定期听取他们的思想、工作、生活汇报,全面准确地了解掌握培养对象的入党动机、内心世界及现实表现,及时对其进行批评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一个共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培养联系人必须每季度负责地向党支部汇报一次,做到思想动机不纯的不介绍入党,现实表现不优秀的不介绍入党,没有经过二年以上培养教育的不介绍入党。
建立后备力量培育机制。积极拓宽入党积极分子吸收渠道,提高“双培双考”工作成效。一是要求村党支部对本村返乡知识青年、退伍军人、外出务工农村青年、外出务工回乡创业青年的基本情况要了如指掌,并建立台帐。在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及时把那些政治素质好,有培养前途的知识青年、村组干部、复员军人、各业能人等作为重点培养对象。二是全面加强党建和群团组织共建工作。深化党团共建机制,加强青年的教育培养工作,全面建立推优工作制度。
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县委组织部负责“双培双考”机制工作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采取定期考核和不定期抽查的办法加强监督,通过查阅各镇党委关于推行“双培双考”工作的台帐,查阅入党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的个人档案,查阅支部会议记录,及时总结经验和发现问题。凡发现发展党员工作不符合“双培双考”规定和有关发展党员标准的,并且主观故意或过失造成不良影响的,追究直接责任人和主要领导的责任,并给予党纪处分。
四、取得的初步成效
形成了良好工作机制。“双培双考”机制的深入实施,不仅增强了新发展党员的自身素质和致富能力,而且达到了举一反三的效果,形成了上下结合、内外结合、相互督促的工作机制。就入党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而言,不仅要接受党内的监督,而且要接受群众的监督,而提前参与无职党员的设岗定责,既在群众中树立起党员的良好形象,也充分增强了考察对象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就支部而言,必须严格执行“双培双考”机制各个环节,加强对发展对象的培训管理和监督,才能不断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就党委而言,由于“双培双考”机制的推行,对镇级党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整个农村党员队伍素质的提高,对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民致富的作用不可估量。
实现了党员来源的多元化。“双培双考”机制,公开透明,群众参与度高,打破了农村家族势力对发展党员工作的负面影响,真正跳出了发展党员“族大势强”、“亲信培植”和“少数人在少数人中选人”的怪圈,使党员的来源实现了多元化,真正把各个层面的优秀人才吸收到党员队伍中来。
保证了支部大会的成功率。经过“双培双考”机制的培养教育,发展对象不但有了深厚的群众基础,同时也充分赢得了支部党员的认可,确保了支部大会表决通过的成功率,使组织意图和党内外群众意见得以共同实现。伊庄镇牌坊村原来党支部培养的发展对象,因在党员会上多次通不过而使该村两年发展不了一名党员,而经过“双培双考”机制的发展对象,近期在支部党员会上全票通过,被顺利吸收进党员队伍中。
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关系。以前农村发展党员过程中存在的上级批、群众告和支部大会难以形成决议等现象的核心问题在于被发展对象没有得到“群众公认”。而通过“双培双考”,特别是“实践考评”和“知识测评”环节,需要过两次群众关,扩大了基层民主,广泛征求了群众意见,体现了“群众公认”原则。群众对新发展的党员服气,新发展的党员又有了一定的群众基础,这样不但保证了党员队伍的质量,而且有效地密切了党群关系。由于发展党员程序严谨,去年以来全县没有发生一起因党员发展引起的信访案件。
使“双带”工作进一步深入。通过系统的科技培训,掌握了实用技术的准党员们不仅自己富了起来,而且积极带动周围群众学用科技,搞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良好成效。汉王镇汉沟村新发展党员李文喜参加了金针菇种植技术培训,一年试种取得经验后,积极动员村民大面积种植金针菇,目前全村已建立食用菌大棚500栋,年产食用菌1000万斤。
有力促进了新农村建设。在各个岗位充分发挥作用的入党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以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积极投身于生产生活实践和村级事务中,有力地推动了__新农村建设进程。伊庄镇伊庄村党总支15名入党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自发组织了道路清扫队,加入到清洁家园的行列中来,受到了村民的一致好评。
第二篇:关于实行纳税人分类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关于实行纳税人分类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一、分类管理的必要性和实践意义
实行纳税人分类管理是以不断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为目标,以强化税源管理、优化纳税服务为重点。谢旭人局长在全国税收征管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建立比较完善的税收管理员制度和与之相适应的征管模式。国家税务总局会计师宋兰指出:实行管理员制度与分类管理是税收管理理念、管理体制、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全面变革的一次新的尝试;是适应新形势的要求,遵循征管工作的内在规律,从量变到质变发展的必然;是检验税收征管能力的试金石。无论是总局提出的新的治税思想,还是市局提出的深化征管工作的意见和要点,都把实施科学化、精细化的分类管理,强化税源监督、控管摆到税收征管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
实行科学的分类管理,强化税源管理的治税思想,深刻揭示了新形势下经济与税收的关系,指出了经济决定税源,但税源不等于税收。税收收入的增长,税源是基础,管理是关键,税收的实现,一要有税源,二要靠科学的管理。这一治税思想彻底摒弃了计划经济条件下靠层层下指标、压任务,靠行政命令式的“催收催种”的组织收入方式,提出了靠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增加税收收入的新思路,朝着解决“疏于管理、淡化责任”的方向迈出了关键的一步。这一治税思想,符合经济发展与税收增长的内在规律,既是对税收管理理论的丰富和完善,也必将不断在实践中发挥出愈加重要的作用。
二、分类管理的实践与反思
近年来,全市国税部门通过抓信息化建设、抓精细化管理,尤其是去年以来实施的分类管理,使各项税收征管工作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税源管理质量和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在基层的实践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户籍管理措施不力,漏征漏管现象依然突出;税收负担不均衡,个体税负偏低;税源监控手段单
一、能力不强,纳税申报不实;征管信息体外循环,数据失真,偷、逃税现象还不同程度的存在。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分类管理水平的尽一步提高。
从2006年初,我们对开发区局所辖的部分“A类”企业的调查分析情况看,其中尤以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双零申报”的企业较为典型,其主要表现和特征有以下四点: 一是注册资金高,经营项目全。被调查的35户A类长期“双零申报”企业,其注册资金全部为1000万元人民币以上,而实际经营资产或者投资额达到千万元的企业寥寥无几。这里值得关注的是企业登记注册资金和实际投资额往往存在着明显的差池,企业借贷款注册和实际注资不到位的现象比比皆是。同时,从这些企业工商和税务登记的项目看,一般是从生产、加工,到批发、零售、仓储服务等等一应俱全,近乎于产供销“一条龙”。二是地址、电话、人员“三不靠”。被调查三分之二企业的登记注册地、联系电话和联系人员,与时俱变。有的登记挂靠的是村委或是别人的家庭电话;有的企业联系人实际上
是中介机构的人员。
三是月月零申报,长亏不倒。被调查的35户企业,月月保持“零申报”的纪录。其中连续三年的7户,连续两年的11户。屡赔屡干,并不吝花钱常年代理申报。
四是独居A角,养尊处优。类似企业为数不少,由来已久。然而,一旦被一古脑地纳入A类管理,一方面极易成为重点税源税收分析、税源监控、发票控管的盲区和死角。隔三差五出现的失踪户,已成为A类中的另类。另一方面,还会使行将成型的A类管理模式出现变异,甚至轮回为催报催缴、走逃户管理的老路上去。同样,更会使申报率、处罚率等项业绩考核指标再度成为竞相关注的焦点。
上述现象存在的原因,有的出于地方招商引资的利益驱动;有的伺机拆迁占地圈钱;有的吃空名套取养老保险;也有的千方百计试图成为一般纳税人等等。总之,其谋惠动机,不一而足。“假A类”数额居高不下,由此产生的疑虑,已不再是杞人忧天,必须认真地加以反思。尤其要从深化分类管理的机制、架构和实效上适时加以改进。
三、深化分类管理的对策思考
(一)优化分类管理的内涵和外延,是做好分类管理的前提。瞄准重点,确保多种税源的可持续增长,是分类管理的主要矛盾。也是解决其它矛盾,采取一切措施的不二法门。经济的持续发展带来了税源个体的多样性和易变性,也给长期基于粗放经济下的税收监管机制提出了新的要求。从实际出发,以税收贡献率和税收负担率,科学界定分类标准,适时采取优化措施,加以微调,才能避免宽泛失序、事倍功半。
同时,按照征收、管理、稽查专业化管理的分工要求,分权制衡,协调配合,突出抓好运筹,有利于提高效能,也符合未来的征管发展方向。但由于目前三大系列职能分工还没有完全理顺,存在交叉重复、相互脱节、推诿扯皮、衔接不畅等问题。征收环节与管理环节职责既独立又交叉,职责界定划分有简单化和粗放的倾向,特别是管、查之间,管理上的日常评估和稽查上的检查缺乏明确的界限,以评代查、注销检查时常交叉。二者之间在管理选案移交,稽查反馈建议的各项衔接也不紧密,造成实际上的脱节。因此,需进一步明确征、管、查的专业职能。具体而言,征收环节职能属税务机关的服务前台(窗口),主要为利用办税服务厅或社会网络、信息技术等受理纳税人申报、购买发票、税务登记、申请减免税等涉税事项;管理环节的主要职能即履行税源监控职能,了解掌握税源变化等基本情况,进行税法宣传、办税辅导、催报催缴、纳税评估以及税务资格认定等。除稽查事项外,凡税务机关针对具体纳税人的具体执法行为均由管理环节牵头负责;稽查环节应按照征管法的规定专司打击偷逃抗骗税的稽查,发挥强力稽查的震慑力。
(二)细化分类管理的手段与方式,是做好分类管理的保障。传统的任务管理模式和执行方式,如何与精细化、扁平化的管理架构和要求相对接?一直是改革进程中所不容回避的突出命题。以现有和有限的人力资源,更多的应当体现在日常能动的纳税评估上,反
映在以评促管、以评增收上。换句话说,也只有善于运用纳税评估这一“常规武器”,从源头上实现管理工作的人机互动、评查互动,才能使分析监控有所依托和凭籍;才能使管理工作的“责权利”步步趋于“三统一”。具体而言,对大企业要全面落实《重点税源监控分析办法》,重点监控其物流、资金流、关联交易、税负变动趋势等内容,按季开展监控分析,并写出物流、资金流、关联交易及收入预测分析报告;选准对象,定向开展约谈评估,并注重如何切实提供一个便捷的“绿色办税通道”;对中小企业分行业建立监控办法及监控指标体系,主要通过行业纳税予警和行业评估等手段加强管理;纳税评估应严格按照《纳税评估规程》操作,对发现的疑点及违法行为进行核实和处理;对小规模企业通过从综合征管系统及其他软件中提取信息,通过调查分析通报小规模企业的纳税情况,并提出专项管理措施;对个体业户实行大中小、临界点业户和低于起征点户分类管理,对大户推行建帐建制。
(三)注重分类管理的执行过程,是做好分类管理的关键。现代《执行学》的实践意义在于它是一种暴露现实,并根据现实采取行动的系统化的方式,是一个实现目标的过程管理。尤其是臻于完善的两级考核,更应充分关注对日常业务流程的跟进和应变。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是推动规范税源监控管理的必要保证和有力措施。本着“重点与一般兼顾、激励与制约并重、定性与定量结合”的原则,建立了税源监控管理考核办法,制定了合理的考核指标体系,并依托信息化手段加强过程控制,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监控,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任务到岗、责任到人的考核机制,做到分类管理有目标、有考核、有奖惩、解决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同时,两级考核还应不定期到各基层管理环节进行督导和检查,将检查情况纳入过程讲评与考核。对工作不力或在税源预测、分析和管理中出现的过错责任和违法行为,按照执法责任制的有关规定进行责任追究,增强各级税源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工作能动性。
四、加强教育培训,提高执法素质,是做好分类管理的基础
纵观当代先进管理思想、管理方法,无不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税收管理亦不例外。培养高素质的税收管理员队伍是保证税收管理员制度和分类管理实施的基础。随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快速进行和企业改制的逐步深入,企业的分立、合并、重组、整体资产转让、内、外资的融合,企业的经济成份更加多样,性质更加复杂,经济业务更加多元化。企业规模愈来愈大,集团公司、协作企业、分支机构、甚至跨国经营愈来愈普遍,今非昔比,不可同日而语,对税收管理员的素质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新形势下,搞好分类管理,不仅要求管理人员要有良好的思想政治觉悟,依法尽职的意识,还要有过硬的业务水平和技能。从一定意义上说,税源监控质量的高低,与税收管理员的业务水平和技能直接相关。所以,要加大对税收管理员的培训力度。要将培训的着力点放在学以致用和岗位实践上,特别是根据税收和企业财会应用软件的特点,重点提高国税人员的计算机操作、会计电算化和涉税信息数据应用和财会知识应用水平。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实践已经证明,人才兴,国税兴,一支高素质的税收管理员队伍是发挥分类管理效应的坚实基础。
第三篇:实行机关绩效考核的实践与思考
实行机关绩效考核的实践与思考
自2003年起,上海市杨浦区开始探索在机关绩效考核工作中引入第三方公众评价,问“绩”于民。如今,“问绩于民”已经成为杨浦区机关绩效考核的特色。2007年2月,原国家人事部充分肯定了杨浦区机关绩效考核工作,被确定为全国政府绩效考核工作的5个联系点之一。
一、建立机关绩效考核的基本做法和初步成效
当绩效用于机关行为成果考核时,是指它在经济社会管理工作中体现出的能力、业绩、效率、效益。杨浦区机关绩效考核体系,由群众评议结合部门互评、职能部门评估和分管领导评估构成,为确保群众评议的公正性、科学性,区考核办专门委托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通过随机向居民群众寄发问卷、服务窗口现场调查、到群众家中上门访问等多种形式,对各部门工作的态度、效率、质量等方面进行满意情况调查。从几年来的实践看,绩效考核在群众中的认可度大幅飙升,在机关内的激励示范效应愈趋明显,干部的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和法治意识明显增强,“知识杨浦”建设与发展的各项工作得到有序推进。
(一)形成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强有力的目标导向。区考核办在设计这套机关绩效考评体系时,着重引导广大干部弄清楚:“为什么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如何在实践中注重应用科学发展观”,“如何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创造政绩”,“推动科学发展的政绩由谁来评价、检验”,力求使科学发展观的文化理念真正融入思想,内化为信念,使从政行为模式成为理性的自觉。
(二)服务型机关建设扎实推进。绩效考核的推动机制,促进了服务型高绩效机关建设。各部门自觉转变职能,以“服务群众、改进管理”为己任,以“一线工作法”为载体,把改善人民生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和归宿,集中时间和精力,脚踏实地,深入基层,深入实际,了解民情,体察民意,解除民忧。三年多来,5000多件群众反映的各类急、难、愁问题得到及时处置。
(三)干部队伍建设充满新的生机和活力。为促使各部门时刻关注自身工作的改进和工作绩效的提升,真正发挥出考核的激励效应,杨浦区积极强化考核的结果运用:一是将部门的考核等次与部门班子成员和公务员的考核等次、比例挂钩;二是干部的提拔和晋升向考核为“优”的部门倾斜;三是根据考核结果适当拉开奖励差距。这种科学的激励手段,有效地激发和调动了广大机关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现行机关绩效考核存在的缺陷据笔者观察了解,现行的区机关绩效考评模式还存在一些缺陷:
(一)业绩目标有短期化行为。部门绩效目标的确定需要建立一种群众愿望和需求的确认机制,才能确保部门的目标与群众需求的衔接,确保部门目标与组织的职责和使命的一致性。由于科学论证机制尚未健全,以及缺乏中长期工作业绩目标考评加以引导,易造成一些部门工作行为缺乏长远的战略思考,尤其在目标的“挑战性”和“可行性”之间的平衡中,一味追求近期的显性效果,不愿“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或是为了“保险”,不思进取,想方设法压低目标。
(二)评估内容兼顾“潜绩”不够。政绩指标应该是多方面的,既应该包括可感可触的“显绩”,也应该包括看不见摸不着的“潜绩”。从技术角度讲,对这些需要纳入绩效考核的“潜绩”的内涵、指标设计,评估技术和方法的建立,还很难设计一套全面准确而又操作性强可量化的评价体系,往往只能通过政治性标准,即“群众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来检测,这就容易导致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产生偏差。此外,如果对绩效管理的结果不进行评估,则对绩效管理效率的质疑也难以得到消释。
(三)信息的公开透明存在模糊性。现代公共管理日益强调信息的透明、公开。在政府的职责体系尚未健全的情况下,不少群众对机关各部门的职能、行政能力和工作完成的“结果”仍知之甚少,在满意度测评时难免会出现盲目性和随意性,更难以进行经常性的监督、检查与询问。加之,群众对公共权力较大的部门与资源权力相对较小的部门的认同感、依附性不一,随机调查访谈对象之间的政治理念、思想感情、社会行为特征、文化特质、价值取向以及年龄和职业不一,面对同一份调查素材,都可能有不同的个体感受,做出彼此不同的评价。此外,主管部门对各部门考核终端中的核心数据又不便公开,这就容易忽略公平效应的考量和社会公众的反映。
三、完善绩效考核体系的思考
(一)促进评估主体的多元化。要坚持公共责任和服务对象至上,健全机关绩效的社会评议制度,综合运用民意测验、民主评议等方法,分门别类建立一套包含政务流程、系统评价、定量测度、定性分析、记分设级等内容的完善的社会评议标准体系与优化机制,尽可能做到主观评判与客观评判结合,正面评议与负面评议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让公共服务对象通过社会评议制度促进机关绩效管理。时机成熟时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建立专门的社会评估组织,聘请区域内的相关研究单位和高校中的专家学者组成的专业绩效评估机构,接受评估主体的委托,对机关绩效进行科学诊断和评估。
(二)绩效指标体系要进一步提高科学性。绩效评估,就是机关自身或社会其他组织通过多种方式对机关的决策和管理行为所产生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短期和长远的影响和效果进行分析、比较、评价和测量。要根据党的十七大报告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论阐述,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衡量绩效的重要内容和标准,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多重目标,将社会、企业、公众和广大机关干部对民生改善、行政管理和行政服务的满意度作为核心指标和目标设置,制定出科学合理符合实际的综合考核评价体系,要通过一系列的绩效指标设计,把党和政府的整体责任巧妙地转化为机关各部门和公务员的个体责任,使之具有极强的操作性和实用性。
第四篇:双师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双师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思考
兰州市第三十一中学
王沛贵
内容摘要:
新的课程标准下,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必须要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双师教学”模式探索“由同一学科或不同学科的两个任课教师来共同完成某一学科的授课活动”,是一种师生互动性极强的教学方式。实践表明,“双师教学”不仅有着得天独厚的、实现师生共识、共享、共进的优势,而且也对当前的教育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挑战。
关键词:“双师教学”
探索
思考
随着人类步入知识经济时代,飞速发展的信息化社会对人的生存与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会学习已成为人类未来生存的基础,对于担负着育人重任的教育来说,能否培养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能否造就出有能力终身学习以求发展完善的潜力性人才,能否培养出具有学会学习和开拓创新精神的创造性人才,已成为当前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从应试教育突围向素质教育挺进的重要标志,也是当前教育政策成败的重要标志。为了适应新课程的变化,使教育有所创新,课堂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并且要实现新的突破。
一、“双师教学”模式思路的形成: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教学活动往往是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填鸭式、满堂灌、一言堂,往往不能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师生之间的教学活动背离了交流互动的原则。这不仅不利于学生的主动意识和学习能力的增强,更不利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新课程倡导课程的综合化,淡化学科界限,还给学生一个整体性的课程。因此,教师跨学科知识的素养和协同教学是综合课程实施的必要条件。为了适应综合课程的需要,一方面,教师在实施综合课程时,必须拥有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具备广博的知识背景。这就需要教师自觉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补充必要的学科知识,努力在多学科的视野中丰富学生的经验。另一方面,教师之间的合作成为必需。一般地,教师在各个学科之间是没有交往的,在课堂内教师之间发生联系,这是阻碍新课程实施的一大障碍。因为,任何教师不可能具备所有学科的知识和技能,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综合学科等需要教师之间的互补和合作,需要以跨学科协同的方式进行。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探索尝试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双师教学”,即由同一学科或不同学科的两个任课教师来共同完成某一学科的授课活动。
二、“双师教学”模式的探索
[案例一]: 课程:美术
授课内容:感受春天 教师:刘老师(美术)、王老师(音乐)
课堂活动简述:这是一节艺术实验课,与普通以往不同的是这次走进教室的是两位教师,一位音乐教师和一位美术教师。在与学生相互问好之后,音乐教师落落大方地走向摆放在窗户边的钢琴旁,并弹起了欢快的乐曲“春天在哪里”,同时美术老师则遒劲有力地板书了课题“感受春天”,就这样,一节课在一个充满“艺术”的氛围中开始了。接下来美术老师安排学生分组,寻找春天,又一次同学们在优美的钢琴曲中找到了春的气息-----红花、绿草,会唱歌的小黄鹂……在感受的同时,学生又用自己的画笔描绘出了一幅幅春的景色。音乐艺术与绘画艺术的结合、表演艺术与说唱艺术的结合,创造了一种艺术的境界。在此境界中感受春天,歌唱春天,领悟春天,给学生以强烈的春的感受和良好的春的启示,学生在热烈的氛围中去感受,在盈盈笑语中去感受,在生动活泼的表演中去感受春图、春歌、春色的形象美、节奏美和色彩美,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想象和创意,是一堂真正体现素质教育的综合艺术课。
案例二: 课程:英语
授课内容:七年级英语(上)教师:魏老师(英语)、赵老师(英语)
课堂活动简述:这是一节英语对话课,这次走进教室的是两位英语教师。上课伊始,魏老师在讲台上组织课堂教学,而赵老师则扮演学生角色,在下面及时给予补充和回答。遇到角色扮演则两位老师同时登台,配合默契。他们时而活跃在讲台,时而穿梭于学生中间,活跃的课堂气氛,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听课的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学生们是争着回答。学生有问题可以随时提出来。而每次回答问题之后,无论准确与否,都能得到老师的充分肯定和认可。学生回答问题积极踊跃,课堂气氛热烈。师生之间积极互动、融为一体,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很好地掌握了所学的知识。
案例三: 课程:语文
授课内容:七年级语文(上)《看云识天气》 教师:王老师(语文)、王老师(地理)
课堂活动简述:这节语文课是在多媒体教室进行的,走进教室的教师除了本班语文教师,外还有他们的地理教师,随着教学的深入进行,地理老师操作计算机,不断地向学生展示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课件,语文老师则声情并茂的进行文学知识传授,遇到天气方面的专业知识,则由地理老师予以补充,大气知识、天气变化常识、云的形成以及云的种类等在多媒体课件的配合下,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三、对“双师教学”模式的思考:
1、“双师教学”模式是一种极具互动性的教学模式,它可以有效地促进师生双方互相交流、沟通和补充,构建起了一种互动的师生关系。它不仅可以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还可以实现教师乐教和学生乐学的和谐统一。对学生而言,“双师教学”是学生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表现和创造性的解放,实现了“学习中感受,感受中学习”的目的,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地位;对教师而言,则意味着上课已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一个在新问题、新情况不断出现的情况下引导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提高的过程,是教师在“工作中学习,学习中工作”的具体体现。
2、“双师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推进素质教育的角度来讲,转变学习方式,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换句话说,要构建旨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品质,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双师教学”模式可以有效促进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积极互动和共同研讨,在此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和体验相互的情感,丰富了教学的内容,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共同发展。这样的课堂气氛是和谐、宽容、民主的;方式是自主、合作、探究的。讲堂变成了学堂,学生成了真正的学习的主体,教师不仅是“授鱼者”,更是“授渔者”。课堂上学生热烈的讨论,争先恐后的举手发言,各抒己见,教师适时点拨指导,“双师教学”显现出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法。
3、“双师教学”模式可以促进基础教育学科之间的整合。“双师教学”模式的实践对基础教育中学科之间整合,尤其是基础学科、边缘学科和新兴学科之间的整合力度和整合方式带来的是前所未有的改观。教育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教学方式则必须要紧跟时代发展潮流的要求,要体现出时代性。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边缘学科的复兴,边缘学科、新兴学科与基础学科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跨学科、大学科之间的整合势在必行,在这种情况下,在基础教育中,作为新兴学科的代表,信息技术教育与各种边缘学科(历史、地理、生物、艺术、体育等),它们在课堂教学中与基础学科相互配合,综合应用,对于提高整个课堂教育质量和效果是大有裨益的。
4、“双师教学”模式可实现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更能焕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和学习兴趣。我们知道,激情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激情和兴趣的课堂,是一潭死水,教者声嘶力竭,学者昏昏欲睡,实在是无效果可言。“双师教学”教学模式下,两位教师可以实现角色之间的迅速转换,根据教材内容即兴的情景表演与对话,以及随后师生之间的反串,把教师与学生融为一个整体,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互动,赋课堂以活力、激情和兴趣。
5、“双师教学”模式可以弥补教师之间学科渗透能力的不足。由于新教材取材广泛,学科之间渗透强,这一切时刻挑战着教师的智慧,要求教师必须要根据变化了的情形来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根据自己的课堂需求去把握各种各样的信息,否则教师的威信将受到冲击。然而传统教师培训模式决定了一个老师在平时的学习中只涉猎与自己相关的知识,而对其他学科知识知之甚少,这样的矛盾在“双师教学”模式下会得到妥善的解决。
总之,“双师教学”模式探究还只是一个起点,是一种探讨性的思考设计和实践摸索,还有许多很具体的问题有待深入研究,例如,如何合理设计学科与学科之间的整合;如何有效控制课堂教学的整体结构;如何使双师课堂模式逐步成形并完善成熟;如何制定可行性的方案、“双师教学”是否会增加教育成本等等。但我们相信:在不断地探索、总结和革新中,我们一定能走出一条理想的、富于个性化的课堂教育途径。
此论文发表于2005年《甘肃教育》第7-8期。
第五篇:双师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数、语、外、物教研组教师写)
鹤岗市第二十六中学业务培训
内容:“双师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思考
(一)主讲人:马雪滨 地点:会议室 时间:2017年9月11 新的课程标准下,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必须要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双师教学”模式探索“由同一学科或不同学科的两个任课教师来共同完成某一学科的授课活动”,是一种师生互动性极强的教学方式。实践表明,“双师教学”不仅有着得天独厚的、实现师生共识、共享、共进的优势,而且也对当前的教育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挑战。
随着人类步入知识经济时代,飞速发展的信息化社会对人的生存与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会学习已成为人类未来生存的基础,对于担负着育人重任的教育来说,能否培养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能否造就出有能力终身学习以求发展完善的潜力性人才,能否培养出具有学会学习和开拓创新精神的创造性人才,已成为当前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从应试教育突围向素质教育挺进的重要标志,也是当前教育政策成败的重要标志。为了适应新课程的变化,使教育有所创新,课堂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并且要实现新的突破。
一、“双师教学”模式思路的形成: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教学活动往往是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填鸭式、满堂灌、一言堂,往往不能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师生之间的教学活动背离了交流互动的原则。这不仅不利于学生的主动意识和学习能力的增强,更不利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新课程倡导课程的综合化,淡化学科界限,还给学生一个整体性的课程。因此,教师跨学科知识的素养和协同教学是综合课程实施的必要条件。为了适应综合课程的需要,一方面,教师在实施综合课程时,必须拥有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具备广博的知识背景。这就需要教师自觉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补充必要的学科知识,努力在多学科的视野中丰富学生的经验。另一方面,教师之间的合作成为必需。一般地,教师在各个学科之间是没有交往的,在课堂内教师之间发生联系,这是阻碍新课程实施的一大障碍。因为,任何教师不可能具备所有学科的知识和技能,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综合学科等需要教师之间的互补和合作,需要以跨学科协同的方式进行。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探索尝试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双师教学”,即由同一学科或不同学科的两个任课教师来共同完成某一学科的授课活动。
二、“双师教学”模式的探索
1、“双师教学”模式是一种极具互动性的教学模式,它可以有效地促进师生双方互相交流、沟通和补充,构建起了一种互动的师生关系。它不仅可以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还可以实现教师乐教和学生乐学的和谐统一。对学生而言,“双师教学”是学生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表现和创造性的解放,实现了“学习中感受,感受中学习”的目的,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地位;对教师而言,则意味着上课已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一个在新问题、新情况不断出现的情况下引导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提高的过程,是教师在“工作中学习,学习中工作”的具体体现。
2、“双师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推进素质教育的角度来讲,转变学习方式,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换句话说,要构建旨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品质,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双师教学”模式可以有效促进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积极互动和共同研讨,在此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和体验相互的情感,丰富了教学的内容,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共同发展。这样的课堂气氛是和谐、宽容、民主的;方式是自主、合作、探究的。讲堂变成了学堂,学生成了真正的学习的主体,教师不仅是“授鱼者”,更是“授渔者”。课堂上学生热烈的讨论,争先恐后的举手发言,各抒己见,教师适时点拨指导,“双师教学”显现出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法。
3、“双师教学”模式可以促进基础教育学科之间的整合。“双师教学”模式的实践对基础教育中学科之间整合,尤其是基础学科、边缘学科和新兴学科之间的整合力度和整合方式带来的是前所未有的改观。教育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教学方式则必须要紧跟时代发展潮流的要求,要体现出时代性。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边缘学科的复兴,边缘学科、新兴学科与基础学科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跨学科、大学科之间的整合势在必行,在这种情况下,在基础教育中,作为新兴学科的代表,信息技术教育与各种边缘学科(历史、地理、生物、艺术、体育等),它们在课堂教学中与基础学科相互配合,综合应用,对于提高整个课堂教育质量和效果是大有裨益的。
4、“双师教学”模式可实现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更能焕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和学习兴趣。我们知道,激情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激情和兴趣的课堂,是一潭死水,教者声嘶力竭,学者昏昏欲睡,实在是无效果可言。“双师教学”教学模式下,两位教师可以实现角色之间的迅速转换,根据教材内容即兴的情景表演与对话,以及随后师生之间的反串,把教师与学生融为一个整体,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互动,赋课堂以活力、激情和兴趣。
5、“双师教学”模式可以弥补教师之间学科渗透能力的不足。由于新教材取材广泛,学科之间渗透强,这一切时刻挑战着教师的智慧,要求教师必须要根据变化了的情形来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根据自己的课堂需求去把握各种各样的信息,否则教师的威信将受到冲击。然而传统教师培训模式决定了一个老师在平时的学习中只涉猎与自己相关的知识,而对其他学科知识知之甚少,这样的矛盾在“双师教学”模式下会得到妥善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