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光棍危机””问题 ?[推荐五篇]

时间:2019-05-12 15:24: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如何看待““光棍危机””问题 ?》,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如何看待““光棍危机””问题 ?》。

第一篇:如何看待““光棍危机””问题 ?

如何看待““光棍危机””问题 ?

时事评论背景:

近日,“陕西某地出现„光棍村‟,四成男子没老婆”的报道在网上流传,贫困地区“媳妇荒”现象引起关注。有人说,这折射出“男盈女亏时代”来临。

时事评论观点:如何看待“ “光棍危机””问题

是什么导致了“光棍”危机?有人口流动原因,如女性外出打工比男性多,造成农村男性过剩。也有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的因素。据国家统计局人口统计资料推算,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偏高30多年,已造成2000多万“剩男”,随着1980年后出生的失衡男女渐次进入婚育期,婚姻挤压现象日益凸显。

更有贫困致“剩”原因。大量“光棍”沉积在贫困阶层。西安交通大学一项“百村调查”显示,全国28个省份每村平均9个男“光棍”,多集中在偏远落后的西部地区,给社会稳定带来隐患。如陕西省府谷县孤山镇五里墩村十几条光棍汉,曾自发组成光棍会,成了村里告状闹事的头领和骨干。光棍危机还加剧了拐卖妇女、买卖婚姻、性犯罪等现象。

穷而“剩”,叠加出生性别比长期严重失衡,使社会背负上“高利贷”。长期看,它与人口老龄化交织,将加剧我国人口结构的不合理,威胁人口生态安全,未来的社会阶层结构、消费结构、组织结构等都将更为男性所主导,其深远危害不亚于上个世纪中叶的人口膨胀。遏制出生性别比偏高势头,当务之急是打击技术“越轨”,严查从非法鉴定胎儿性别到非法引产的“一条龙黑市”。治本之策是提升女性社会地位。目前,我国正着力构建约束型和利益导向型相结合的综合治理体系。一些地区开展试点,从婚嫁习俗、村民身份、资源分配入手,把男女平等的内容写入村规民约,保障女性政治经济待遇,促进性别平等。近5年来,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出现连续下降趋势,但下降幅度有限,仍高出警戒线10多个点,治理工作任重道远。

第二篇:如何看待问题

如何看待问题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系列谈之六

所谓问题,就是我们工作和建设上的弱项和短板。无论哪个单位或者哪项工作,都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解决问题的程度决定着领导干部水平的高低。从一定意义上讲,领导干部抓落实、做工作的过程,就是不断认识、分析、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对待问题的态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个领导干部思想作风、能力素质的本质反映。

一、强化问题意识,就要善于发现问题

工作中的问题是客观存在的,也是多种多样的,只有认识中把握问题,才能解决问题。只有在全面、具体、真切掌握相关情况的基础上,开动脑筋,认真思考,才能发现认识上的盲点、工作上的缺点、前进中的难点,从而找到攻坚克难,解决问题的招数。一要关注细节。许多问题的产生和暴露都是有症候的,特别是一些案件事故的发生,事前都有苗头和端倪可察。如果我们对此麻痹大意,工作就跟不上,就会使小问题变大,最后酿成大祸。因此,要注意从细枝末节抓起,做到见之于未萌,防之于未发。二要认清本质。人们对问题的认识是从现象到本质、从不甚深刻的本质到更为深刻的本质的深化过程。因此,看问题不能仅仅停留在现象上,更不能被假象所迷惑,而应当把敏感性的东西理性化,客观、准确、全面地认识问题。三要预见发展。问题的产生都有一个过程。在判断分析问题时,要注意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从它的过去和现在,预测它的将来。古人云:“有道 之士,贵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所见知所不见。”认知、发现问题也一样,要以点上的问题为线索,在面上搞好调查研究,通过分析解剖一个点或多个点,了解哪些问题是带有共性的,哪些问题是属于个性的,哪些问题是有必然性的,哪些问题是有偶然性的,从而,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和主动性。

二、强化问题意识,就要大胆揭露问题。

每一个单位都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没有问题的单位是不存在的。敢不敢揭露本单位的问题,是考验领导干部责任心强不强、工作作风实不实、工作态度端不端正的重要尺度。一要摆脱看待问题的名利思想。有的同志认为“丑事家家有,不露是高手”,喜欢把大问题说成小问题,把小问题说成没问题,主要是怕揭露自己的问题,在领导那里“丢分”,在群众那里“丢脸”,在别的单位面前“丢人”。其实质是名利思想是问题滋长和繁殖的温床,谁遮掩自己的问题,不但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反而越捂越多,越积越重,使自己最终陷入困境,积重难返,自食苦果。因此,对本单位存在的问题,揭开比捂着好,自己揭比领导揭好。只有处处以党的事业为重,以群众利益为重,才能真正做到实事求是反映问题,老老实实对待问题。二要树立正视问题的正确态度。当发现工作中的问题时,要及时主动地向上级汇报,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不避讳,不遮掩,以便上级掌握真实情况,帮助总结教训,解决问题。要有“家丑”不怕外扬的气魄,敢于给自己的问题曝光,敢于拿自己的短处跟人家的长处比,敢于听别人说长道短。乐于学习人家的经验和长处,补自己的不足。三要具有直 面问题的宽广胸怀。俗话说,要想了解自己的问题,最好问问别人。基层人员处在工作的第一线,对平时工作存在的问题和领导同志工作指导上的问题看得清,知得细。因此,领导干部要有宽广的胸怀,对主动揭露问题的单位,领导干部一定要多鼓励、少批评,多帮助、少埋怨,切实形成人人都敢揭短亮丑的良好风气。

三、强化问题意识,就要深入研究问题

调查研究,是一个深入实践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加深对客观实际的了解,用新的认识丰富已有的认识并作出合乎实际的正确决策的过程,注重调查研究,是领导干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一个重要渠道。一要结合实际。人社工作千头万绪,面临的情况错综复杂,各种矛盾相互交织,只有扑下身子,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调查研究,才能真正查找到问题的症结,认清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要克服脱离实际的单纯按上级指示办、盲目学着别人搞、简单照着过去干的工作方法,把心思放在解决实际问题上。要从大量的感性素材中提炼带规律性的东西,找到切合实际解决新问题的新办法。二要善于思考。要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思维方法,提高对问题萌芽的感知度,掌握问题产生的基本途径,增强思考问题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既要时时从大处着眼,着重关注那些关乎全局的问题,又要处处留心小事,盯住最显而易见的部分。要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学会多角度观察和评价事物,实现思维的发散加工和收敛加工的有机结合,防止思想僵化,不断推动和深化问题研究。三要相信群众。基层群众是人社工作改革和建设的实践者、推动者,研究解决基层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必须集中群众的智慧,发挥群众的首创精神。领导干部要本着对基层长远建设高度负责的态度,自觉改进工作作风,进一步密切与广大群众的联系,坚定地相信基层、依靠基层、关心基层,认真倾听基层的呼声,科学总结基层群众的创造,运用广大基层干部群众喜闻乐见、容易接受的各种形式动员和组织大家,有效解决涉及基层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

四、强化问题意识,就要全力解决问题

邓小平指出:“我们开会,作报告,作决议,以及做任何工作,都为的是解决问题。”领导干部带领班子成员搞建设,谋发展,固然要做好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的上篇文章,更关键的是要做好下篇文章,一项一项落实各项措施,实打实地地解决问题。一要端正工作指导思想。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要时刻把对上级负责与对下负责统一起来,把个人出政绩与推动单位建设发展统一起来,把解决问题真正作为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要把解决问题贯穿到工作的每一环节中,把工夫下在解决问题的每一项措施的落实上。要把解决难点、重点问题看作是对自己能力和素质的考验,勇于担重任、破难题、克难关,在解决问题的实践中锻炼和提高自己,展示自己的才华。越是难度大的问题,越要下工夫去解决。越是群众反映最多、困难最大的问题,越要敢于碰硬,敢于触及问题的,主动靠上去解决。二要带头解决突出问题。首先,要加强党性锻炼,带头解决好信念不坚定的问题。要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判断现实中出现的各种复杂问题,不断增强明辨是非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要牢固树立科 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其次,要牢记党的宗旨,带头解决好在位不尽责的问题。想问题、抓工作、做决策、办事情,要多考虑基层需要不需要,多考虑基层满意不满意,坚持从广大基层人员的根本利益出发,科学决策、民主政策,坚持从本单位的财力、物力着眼,量力而行,量力而出;坚持具体问题具体抓,重点问题深入抓反复抓,通过完善的制度,形成抓落实的良好习惯,真正把科学决策落到实处。第三,要强化自律意识,带头解决为政不清廉的问题。要严守廉政准则,力戒攀比心理,坚持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谨防因权欲、钱欲、色欲的膨胀跌入欲海深渊;要力戒侥幸心理,谨遵“手莫伸,伸手必备捉”的警训;要力戒放任心理,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道德情操和政治本色。三要发扬改革创新精神。邓小平曾经说过: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解决基层建设中方方面面的问题和矛盾,在自己职权范围内的,就要大胆地试,积极地改,不能只是等上面下指示、给办法。要善于把上级的方针政策和指示精神与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相结合,在具体情况的调查分析中发现和提炼解决问题的新办法,在实践经验的反思总结中拓展解决问题的新途径,形成符合自身特点的新思路

第三篇:光棍危机:一个危言耸听的伪命题

借着民间所谓的“光棍节”,“3000万光棍”成了近期网络的热搜词。然而这3000万光棍真的有吗?答案是否定的!

超高的男女性别比似乎是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成为社会热点话题,让公众倍感忧虑。

挑起本轮“光棍危机”话题的是浙江财经大学一位教授的“雄文”,把“穷人可以合娶老婆”作为解决3000万光棍问题的途径,一时间网络哗然,议论蜂起。

无论是支持还是拍砖,共同的前提是认同中国已经存在或者在2020年之前即将出现至少3000万“光棍”。

但是,沈阳师范大学人口学教授王立波和她的研究生周平梅的一项研究结论却是:“3000万光棍”不存在。

人口统计的数据指向出现了偏差

“光棍危机”一词已经列为百度词条,记者遍查了近些年网上关于“光棍危机”的各种新闻和言论,力求找出“3000万光棍”一说的源头。总结起来,大致有两个跟“3000万”有关的数字。

第一个“3000万”来自于2014年底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中国最新人口数字:“2014年末中国大陆人口136782万人,其中男性人口70079万人,女性人口66703万人。”男性和女性人口数量正好相差约3000万人。

对这个数字,沈阳师范大学人口学教授王立波的解释是:从这组数字显示的中国大陆的性别比为105.66,处于国际通行的103-107的合理区间之内,并不算高。而“光棍危机”的说法当中的“光棍”指的并不是所有年龄段的男性,仅仅是适婚年龄的男性。所以,这个数字没有参考价值。

另一个“3000万”来自于一个推论,依据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的中国大陆出生性别比112、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出生性别比118,就此推论出 “到2020年,将会有3000万至4000万处于婚育年龄的男青年无妻可娶”,甚至还有相当多的文章引用外媒的说法,认为中国大陆的性别比早在 1980年就超过了官方公布的数字,所以3000万“光棍危机”已经出现。对此,王立波认为:根据出生性别比来推论各年龄组人口成年时的性别比是国际通行的做法,从理论上和逻辑上来说没有错,在大多数国家,因为没有生育的限制,所以出生人口数量统计反映的是人口的真实状况,以此来推论成年人口的性别比是科学有效的;但中国的现实是,30多年来所实行的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使超生家庭漏报和瞒报新生儿的情况不同程度存在,由此推论成年期的性别比也就存在较大风险了。王立波用一组令人匪夷所思的数据证明这一点:众所周知,人口数量从出生开始就应该在死亡率的作用下不断减少,虽然不同年龄段减少的比例不同,但总体上下降的趋势是必然的。但考察中国大陆同一个年龄组在不同年龄节点上的人口规模,却会发现,这个数字居然不降反升。例如,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0至9岁的男性和女性人数分别为11268万人和10309万人,到了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均有所增加,分别为11822万和11020万。而到了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时,男性人数下降到11484万人,考虑到这一年龄组男性的死亡率为每年3‰-4‰这个因素,这一数字尚算合理,而女性人数则继续不降反升,达到了11358万人,比出生时凭空多出了1050万人。这些人,应该就是出生时漏报、瞒报的了。适婚年龄组性别比并未报警

既然上述的统计方法不可行,那么正确的方法是什么呢?

王立波引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官方数字进行比较:以中国大陆平均结婚年龄27岁作为参照,将适婚年龄组限在20岁至34岁这个年龄段,通过汇总1982年、1990年、2000年、2010年四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可以看出,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以前和以后出生的人口性别比相差不大,甚至2000年和2010年的数据还更低些,2010年婚龄期的性别比为四组中最低,只有102。而这个数据,与日本2000年、2010年两次人口普查的数据相比也是低的。

2010年,我国20岁至29岁的男性人口总数为1.1484亿人,同年龄段女性为1.1358亿人,两者只差126万人,远没有3000万人那么大的差距。这个结论是惊人的,因为它颠覆了流行许久的一个观点:在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的管控之下,很多家庭为了生男孩,用B超等手段检测胎儿性别,使女婴流产。尽管我国法律禁止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但这种情况仍然存在。按照王立波的研究结果,不仅超高的出生性别比并不真实,而且西方国家用以攻击中国人权问题的 “大量女婴被扼杀”的说法也并不符合实际。王立波这样解释从出生性别比到适婚期性别比的变化,她认为,中国具有男孩偏好的家长在生出女孩以后,并不是像人们想象得那样把女婴溺死或者抛弃,性别选择性流产也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普遍,在儒家传统文化熏陶中的中国城乡,男孩偏好并没有把中国父母的基本伦理纲常毁灭。更多的人是把出生的女婴或者超生的男婴以各种方式隐藏起来,这些被隐藏的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最终总会以各种方式出现。

中国的父母总体上还是善良温情的,他们保持着男孩偏好,但也同样爱惜女孩。“光棍村”和“剩女”一样是婚姻价值取向所致

虽然王立波的数据支撑非常具有说服力,但由“光棍危机”引发出的一系列令公众忧虑能因此消除吗?

从这些年的相关文章中,最集中的忧虑就是“光棍村”的问题。有一篇报道专门讲述了记者在贵阳某村的实地调查,2100多人的村庄就有290个光棍。

如果3000万光棍并不存在,光棍村的问题又该如何解释呢?王立波认为,从社会经济地位的阶梯形婚配模式上看,女性择偶往往选择比自己社会地位高的男性,而男性则倾向于选择比自己地位更低的女性,所以,即使婚龄男女不存在性别失衡的问题,同样会有被婚姻市场挤出的人——剩女和剩男。“剩女”主要存在于城市,“剩男”主要存在于偏远贫困的农村和城市的贫困群体当中,这应该是 “光棍村”产生的主要原因。解决 “光棍危机”,最终还是要靠经济的发展和个人素质的提高来实现。

采访中,记者产生了一个疑问:王立波所做的研究依据都是官方公布的数字,为什么根据同样的数字所得出的结论会如此大相径庭呢?王立波对此也有困惑:其实,在人口学研究者当中,持她这种观点的人有很多,但网络上却较少见到。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青年研究所副所长邓希泉发表于2014年初的一篇文章认为,近年来,关于剩男剩女或性别比问题的新闻,总是能够强烈地吸引公众的注意,这些貌似充满社会问题意识的新闻报道,似乎并没有对此问题的解决产生多大裨益。相反,这些缺乏科学分析的结论,往往造成了社会和公众对性别比问题的一些误解。

魏尚进教授和他的合作者在2012年的长篇论文中严格论证了性别比夸大造成的婚姻市场竞争加剧对房价的影响。魏尚进呼吁社会不应人为制造性别比例失衡的舆论,但中国目前存在这种现象。

然而这些文章同样被网络世界忽视了。

看来,网络更加偏爱充满“忧患意识”的标题,“3000万光棍”显然更符合传播学的某些规律,因此形成了一个“沉默的螺旋”,将那些理性冷静的声音给淹没了。

第四篇:如何看待早恋问题

于是家长和教师共同采取了压抑和限制的教育对策。有的家长对女儿与男生的交往盘根问底、处处限制,甚至偷听电话、偷看日记、偷看信件等侵犯女儿隐私的行为经常发生。有时不了解情况对女儿与男生的交往进行不分青红皂白地批评和责备,或者对来访的男生横眉立目,严重伤害了女孩子的情感。而一些教师对男女生交往也采取了限制政策,对男女生的交往经常表示出怀疑态度,甚至对刚刚产生的早恋现象采取了公开批评和处分等错误做法。青年初期的少女独立意识和反抗心理都比较强,她们有自己的处事哲学。在高压政策下,她们会表现出各种各样的反抗行为。本来男女生是正常交往,突然来自于权威方面的压抑和限制,在反抗心理的作用下,被限制的双方会立即增加接触的次数,甚至使双方的心理产生微妙的变化,结果被推向了早恋。

3、我认为觖决小学生“早恋”问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细心观察,温情教育做为班主任要细心观察每一们学生,一旦发现班级里学生表现出来了“早恋”行为要及早进行教育,不必小题大做,但也不可任其发展。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对于这些问题他们根本就不懂,老师要对他们进行温情教育,给他们讲一些简单的感情方面的问题,说一些对他们身心健康不利的道理,切不可粗暴对待,简单了事。这些学生思维更敏捷,容易情绪波动,产生极端行为。所以,对他们更要倾注十倍的爱心。

二、联系家长,亲情教育孩子出现了这样的“早恋”现象,班主任要及时和家长沟通,家长的亲情教育也是很重要的,家长要多给孩子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不要让孩子过多的接触大人的活动,多给他们讲解一些男女生正常交往的道理,家长多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要当孩子面说些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话题,建立和谐文明的家庭氛围。

三、引导学生正确接触网络随时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家庭也都有了电脑,电视更是家家都有,要引导学生正确接触网络,不要接触一些对自己身心不健康的东西,多看一些不意义的节目和信息,更不要效仿一些不适合自己年龄的现象。

四、多开展一些有意义的班队活动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们就对于男女生的交往有了错误的想法,班级里多开展一些男女生一起合作,一起参与的活动,帮助学生正常的男女同学交往,还可以组织班队会,来共同探讨一下男女同学的正常关系,男女同学交往的看法和认识。

第五篇:如何看待发展不平衡问题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也出现了较严重的发展不平衡问题,主要体现在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经济发展受到资源与环境的约束加剧等方面。

发展不平衡问题是各种复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待这一现象要有一个客观的、历史的、辩证的认识。既不能放任各种不平衡发展,对不断拉大的不合理差距熟视无睹,也不能抽肥补瘦,搞平均主义。既不能因不平衡的客观存在产生消极负面情绪,怀疑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也不能过分强调发展不平衡的合理性。

我们对发展的片面理解和不科学的认识是导致今天产生不平衡的思想原因。邓小平提出发展是硬道理,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这是总结我国改革开放之前30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经验教训后的正确抉择。但实际上,我们把发展片面理解成了经济总量的增长,片面追求GDP的数量扩张。由于对发展的不科学、不全面的认识导致发展方针的偏差,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平衡,经济增长方式长期无法转变,结构不合理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生态的矛盾不断加深,经济总量不断增长的同时出现内外失衡,内部失衡表现为产能过剩和流动性过剩,外部失衡表现为“双顺差”。切实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不是要彻底消除各种差距,而是要把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实现协调发展。发展不平衡问题是长期发展过程中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只能通过有力的政策措施逐步加以解决。一是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区域、城乡、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与国际五个方面的发展。二是要落实好已有的区域发展政策,保持东部发展势头,加快实现东北振兴,促进中部崛起,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三是要加快推进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进程。四是加大力度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调整收入差距。五要利用国际金融危机、低碳经济形成的倒逼机制推进我国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缓解资源环境生态压力。

下载如何看待““光棍危机””问题 ?[推荐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如何看待““光棍危机””问题 ?[推荐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光棍祝福语

    一个人的精彩,一个人的打拼,一个人的承载,一个人的舞蹈。光棍节送你祝福,不因你是光棍,只因你有光棍色彩。祝你:快乐打拼,生活出彩! 鸳鸯戏水,有可能被淹死;比翼双飞,有可能会摔死,别再......

    光棍活动

    告别光棍!告别单身! 每年的光棍节是不是每次都有你呢?是不是每次看到大街上那一对一对甜蜜的身影在感慨自己的另一半在哪呢? 幸福是自己努力争取的,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赶快有所行......

    光棍策划书

    082班光棍节活动策划书一、活动意义:11月11日光棍节是所有单身年轻人的节日,也是所有单身朋友展示自己的舞台。沉重的心理需要得到释放、寂寞的心需要朋友来安慰、平淡的生活......

    如何看待“社会救助”问题 ?

    如何看待“社会救助”问题 ? 时事评论背景:《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即将于5月1日起施行。全国贯彻落实《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电视电话会议4月22日在京召开,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批示指......

    如何看待““秘书病””问题 ?

    如何看待““秘书病””问题 ? 更新时间:2014年04月29日 文章来源:互联网 时事评论背景: 官员的秘书问题近日被屡屡媒体被关注到。4月24日,《人民日报》海外网发布了习近平在1990......

    如何看待网络民主问题(精选)

    如何看待网络民主问题 进入21世纪,互联网得到飞速发展,现如今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无论是工作还是学习,或者生活购物旅行我们都离不开网络,几乎每......

    如何看待离婚避税问题

    如何看待离婚避税问题【事件】2013年3月1日至4月2日上午,天津市南开区婚姻登记处总共为501对夫妇办理了离婚手续。沈阳一对夫妻为买卖房屋避税离婚7次复婚7次。“国五条”,......

    如何看待““二号首长””问题 ?

    如何看待““二号首长””问题 ? 时事评论背景: 在中国,当过秘书的高官为数不少,包括最高领导人习近平在内。习近平当过秘书,也用过几任秘书,现在更有一个精干的秘书班子为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