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看待大学生上网问题
大学生上网应该注意什么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日趋完善,也渐渐普及了。为了适应大众的需要,便有了网络游戏,有了QQ,有了博客,有了各种各样的版块。于是,上网的人也一天天增多,其中不乏有许多大学生。
大学生上网的目的有很多,比如查阅资料、聊天交友、听音乐、看电影、玩游戏等。网络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是现代素质教育的产物。网络可以使我们视野开阔,更新观念,取长补短,激发创造力。从这一方面讲,网络对我们大学生是有利的。但是,凡事都有其两面性,网络在丰富了我们生活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弊端,许多大学生深受其害。
因此,怎样利用网络,使我们既能学到一些有用的知识,了解一些有用的信息,又不能被垃圾信息所污染就成了大学生上网应该注意的重要问题了。
具体地讲,我认为大学生上网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大学生上网应该有正确的价值取向。上网可以查阅
资料,可以了解时事,可以干好多好多有意义的事。但是,网上不免也有些不健康的知识,学生时期正处于好奇心较强的时期,这些不健康的知识很容易被学生接纳。因此,大学生上网时,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更值得注意的是,近些年来,出现了好多大学生电脑高手,他们利用非法手段,侵入他人计算机内盗取信息,或恶意攻击公共网站等。这些都是违法犯罪行为,我们切不可效仿。大学生在掌握有关网络前沿知识时,应该个好地利用它来创造价值,将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而不能像个别大学生一样,学习到一些电脑顶尖知识后,急于寻找展示自己才能的舞台,进而在 Internet上显示身手,寻找一些网络安全漏进行攻击,肆意浏览网站内部资料,删改网页内容,发布他人隐私等,在有意无意之间触犯了法律,遭到法律的制裁。因此,大学生上网应该注意要有正确的价值观,要明白什么是自己该做的,什么是自己不该做的,只有这样,我们才不被扭曲的意识所征服,我们才不会被变相的“知识”所污染,我们才更不可能被戴上“罪人”的帽子。
二、大学生上网应注意合理的安排时间。大学的时光并不是佷长,转眼之间就到了为工作而奔波的时候。在这短短的两年时间里,我们应该更好的利用好每一分每一秒,争取多学到一些有用的专业知识,为将来的工作奠定好坚实的基础。然而我们在学习的同时不免要与网络打交道,我们需要某些资料的时候要用网络来查找,我们身心疲惫的时候也需要用网络来消遣,我们需要交际或联系亲友的时候也同样借助于网络。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它们都说明了网络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事实也证明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网络。
但是,大学中也不乏有人过度沉迷于网络而无法自拔。看过这样一个调查:在被调查的4000余名大学生中,有66.35%在学校中平均每天的上网时间超过2至3小时,这就意味着这些大学生每天在网络上所花费的时间占据了他们课余时间的大
部分。试问,没有学习时间的保证,哪里还会有知识的巩固与加深?
因此,我认为大学生上网必须合理安排好时间。上网要有时间的限制,否则很容易被网络所麻醉,沉迷于其中而无法自拔。再者,我以为大学生上网的时间最好不要超过每周10小时,要知道上网所需的费用也是不少的。学生本来就没有什么经济来源,生活本来就不是佷好,如果把相当一部分生活费花在上网上,那么我们的生活又有什么保障呢?
三、大学生上网要注意个人安全。对于我所讲的安全,就是指个人的人身安全罢了。据我所知,佷多大学生是在晚上上网,而上网的场所大都是在学校周边的网吧(仅以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现在的社会有很多不和谐的因素,网吧更是如此。网吧是一个鱼龙混杂的地方,什么样的人都有,尤其以社会上的一些小混混们更是居多。这在很大程度上就影响了网吧的治安。大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去上网,其安全不免令人担忧。有些小混混们故意和你搭讪,跟你“借”网费,面对这样一群流氓,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又该怎样呢?
因此,我以为我们要防患于未然。上网之前我们应该做出选择,尽可能的选择一些比较正规的网吧,尽量选择在白天上网,最好有同学或朋友相陪。在此,我要提醒各位酷爱上网的女大学生们,你们更要如此,以免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当然,我还是希望大学生们不要去学校外边的网吧。我们学校的信息
中心条件也不错,里面环境优雅,秩序井然,相比学校之外的网吧可谓安全多了。我想,同学们要是查阅资料或听音乐看电影就已很足够了。
四、大学生上网要注意保护个人隐私。最近几年来,利用网络来敲诈的事时有发生。有些不法分子利用非法手段窃取他人信息、隐私进而进行敲诈、勒索。而被敲诈、勒索的对象,除了有很多社会上层人士之外,还原不少大学生。当然,我所讲的大学生被敲诈、勒索只是小范围的。更重要的是个人被坏人侵犯。比如一份份垃圾邮件无休止的到达我们的E-mail,手机莫明其妙地受电话或短信骚扰、、、、、、这一切,都与我们在与亲友网聊时在电脑或网络上留下一些隐私信息直接相关。
因此,如何在上网过程中保护很好个人隐私,就成了大学生们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那么大学生应该怎样在上网时保护个人隐私呢?我认为首先得加固自己的账号密码,就拿我们经常用的聊天工具QQ来讲,我们最好设置一些密码保护,采用不一般的密保问题进行身份验证。其次,我们应尽量少留与自己相关的一些重要信息,如家庭住址,身份证号,出生年月日等。再者,有很多大学生喜欢在网上上传自己的照片,我认为这也是有很多安全隐患的,所以我建议大学生应该重视这一问题,以免在今后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五、大学生上网要注意对信息真假的辨别。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也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不少大学生们也成了所谓的“网购族”。的确,网络功能的强大是无人能及的,它可以让我们足不出户就能买到心仪的东西。但是,网络毕竟是虚拟的,它上面的信息也不乏有许多虚假,我们不能完全相信。就拿网络购物来说,有的大学生经过“淘宝”购得一双自己喜爱的球鞋,结果拿到手后却发现与网上所讲的质量有很大差别,最后只能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这就是没有辨别真假信息的直接后果。庆幸的是,我们只是略微损失了一小部分钱财而已。但是,网络上的虚假信息远不止着一些热而已。网络陷阱随处可见,稍有不慎就会掉入其中。
因此,大学生应该提高警惕,增强自己对真假信息的辨别能力,防止受到网络欺骗,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六、大学生要注意文明上网。这也是我最想要讲的了吧!现在有一部分大学生不思进取,整天上网浏览一些低俗下流的垃圾信息。不崇尚科学也就罢了,还整天使用一些不文明语言,侮辱他人。这些,都是在长期不文明上网过程中所带来的恶习。
大学生是被赋予崇高使命的文明者,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个人的自身素养。因此,我们更应该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在生活中如此,在社会中更应如此,在网络中也同样如此。
因此,我发出如下倡议:
1.争做网络学习的模范。我们要善于上网学习,辨明网上的善恶美丑,自觉抵制各种虚假、消极内容,远离黄毒,不沉溺于虚拟时空,不断提升网络学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争做网络文明的使者。我们要领会网络文明的内涵,增强网络文明意识,崇尚科学,追求真知,使用网络文明语言,不侮辱欺诈他人,为营造文明的网络环境作出积极努力。
3.争做网络安全的卫士。我们要增强网络安全
意识,充分认识网络安全对于学校信息化建设和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性,严格要求自己合理、和法地使用网络资源,杜绝危害网络安全的行为。
综上所述,大学生上网已成为一种必然。应为大学生要用网络来丰富自己,要用网络来交际娱乐......为此,大学生必须正确的处理上网问题,充分利用好网络的强大作用,以达到自己的需求。有人说上网有问题不是上网本身的文题,的确,作为具有较强自觉意识和善恶分辨能力的大学生们,是不是也该好好正视一下上网问题呢?
第二篇:如何看待学生上网问题
如何看待学生上网问题
计算机互联网作为开放式信息传播和交流工具,已经走进了我们的生活。许多学校都在努力普及电脑,鼓励学生在信息时代占据有利地位,许多家长给孩子购置电脑,参加各类网络学习班,让孩子到网络上学习新知识,接受新信息。而另一方面,却又出现了许多学生上网痴迷,导致一系列问题发生。社会各界对此看法不一,舆论纷纷,有的认为中学生在网上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支持他们上网,而有的则认为网上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东西太多,不应该让学生上网;也有的不了解网络,听之任之。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学生上网问题,使
网络行之有效的为我们的学习、生活服务呢?下面谈一下我个人的一点看法
一、首先认识互联网
所谓互联网就是我们平常所讲的 internet,它是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网络。互联网是一个信息资源的海洋,它有极其丰富的各种图书、文献和技术资料以及工作、娱乐、生活、教育、新闻和商业等各种信息,为我们提供了更多交流和学习的机会。如网络可以用来收发电子邮件、学习知识、下载资料、远程教育、了解实时新闻、网上聊天、休闲娱乐等作用。
二、人们对网络的一些看法
1、正确对待网络,否则也会“玩物丧志”
现在学生学习压力较大,社会实践经验严重缺乏。网络的出现无疑是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交际空间,扩大了学生的交际范围,但学生的交际能力也会因沉迷网上聊天而降低。我班有一学生几乎每堂课都偷着睡觉,问其原因,说是晚上学习到很晚睡眠不足。开始我就信以为真,认为他学习刻苦,身体疲倦,于是嘱咐他要多注意休息。该同学以前表现很好,成绩也不错,我万万没想到,他竟然会在深夜11点左右翻出学校围墙溜出去上网!为了所谓的“升级”,他茶饭不思,夜不能寐,学习也早已抛到九霄云外,结果导致彻夜不归,学习成绩急剧下降。老师、家人的劝说都被他置若罔闻。网吧真正成了是非之地,学生深受其害。
2、警惕信息时代的“电子鸦片”
据报道,某少年在网吧一呆就是17个昼夜,玩在网吧、吃住在网吧。从家里偷出的1000元一扫而光。某高学一女学生由于迷恋上网聊天,而放弃学业和一位远在千里之外的男友见面,结果是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为了她那份所谓的幸福而丧送了自己的青春。像这样的事实已是屡见不鲜,惨案频频发生。正是由于网络具有高度开放性、跨地域性等特征,加上社会对网络目前还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督、管理力度,网上传播的危害中学生身心健康的不良信息,如一些迷信、色情、暴力信息,“*”邪教组织更是利用网络宣扬歪理学说。这些都不利于中学生的健康成长,给中学生身心健康造成极大危害。
三、目前学生上网的现状
据观察,目前在网吧上网的人大致分3种,一是看新闻,或者是查资料获取信息,这类人能够比较好的利用网络资源,为自己服务,但这种人为数不多;二是玩游戏,游戏对智力以及反应能力的培养是有很大好处的,但是如今游戏的逼真与刺激,非常容易让人沉迷而欲罢不能,这就会影响学生正常的学习;三是网上聊天,OICQ是一种非常盛行的聊天工具。而为什么同学们会对聊天情有独钟呢?当问及这个问题时,一部分同学回答是“交朋识友”、开拓眼界,这类同学多是和同学、老师平时交流比较少,内心空虚。一位热衷于上网的同学说:“一般只要有时间我就上网,有时上课我都情不自禁地想着上网”。的确,在我们同学中,为上网,废寝忘食者,甚至逃课上网者大有人在。
当然,并不是所有学生上网都以聊天或玩游戏为目的,在网络上获取信息、进行网上写作的学生上网族也不乏其人,但是这样的学生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多。当笔者问及一些学生上网都做些什么时,他们中的很多人都会冠冕堂皇地回答“搜集资料、浏览信息”等等,但当进一步问他们如何搜集资料以及经常浏览的网站有什么特色、有哪些栏目时,他们往往一脸茫然地回答不出来。这说明,大多数上网的学生把大多数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聊天交友和游戏娱乐等“旁枝末节”上了,他们没有很好地、充分地利用网络这个工具增长知识、提高能力、开阔视野,服务于自己的学习。
四、正确认识、对待网络
互联网从诞生之日起,许多学生家长对它爱恨交加。不过,互联网虽是影响力极大的新媒体,但也只是一种媒介,其社会效益取决于所传播的内容。如同不能因为电视播出了有害于学生身心健康的的节目就“取消电视”,我们也不应因看到网上有许多负面内容而“关闭网络”。扭转互联网对未成年人成长的消极影响,要从改变内容传播入手。
就上网本身而言,当然并没有错,关键在我们应该如何正确使用网络,在某些方面,上网也就类似鸦片,适量自然可以治病救人,但多了就容易产生依赖性,影响工作学习,但上网与鸦片又不同,前者产生的是生理依赖,后者则是一种精神依赖。
我们应该肯定网络给中学生带来的巨大帮助。互联网具有高度的开放性,跨地域性。这大大方便了中学生的学习,我们可以在网上学到更多的知识,感受遨游学海的乐趣。而信息技术时代的来临,中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主人,更需要尽快掌握信息技术,占据有利地位。可见,网络对中学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教育学生正确对待上网。不断有统计数字表明上网人数最多的还是学生,我们也曾为此而备感欣慰。但是,学生上网之后做些什么呢?那些沉迷于聊天和游戏的学生,不仅耗费了金钱、时间和精力,还影响了正常的学业和人际交往。他们往往通宵达旦上网之后,第二天有的逃课,有的到课堂上睡大觉。痴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中的他们,平时懒得跟同学或者朋友交往、交流,跟家长、老师的交流更是少得可怜,还总是觉得家长和老师不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
网络在很多学生眼里还只是一种时尚之物,上网只是一种娱乐和消遣,他们还没有完全理解网络的本来意义。如果说他们如此上网是“玩物丧志”,也许有些过分;但是说他们上网是掩盖在亮丽泡沫下的“不务正业”,恐怕一点也不为过。
五、营造“绿色”网络,抵制“黑网吧”对学生的影响。
对于学生上网问题,我们应当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并采取一些措施,来引导学生们正确地理解网络、充分地利用网络。如今,网络已经成为我们身边最热门的话题。我们也充分感受着网络为我们的生活学习带来的巨大便利,我们广大同学对网络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甚至有些过度,这不得不令人有些担忧。对于学生而言,虽然我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鉴别能力,但不得不承认,网上仍然有着太多的诱惑与隐患,时常从报纸上读到关于某大学生沉溺网络爱情,到头来发现是骗局的报道,这不得不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高度警惕。
这就给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一个严俊的问题:拿什么奉献给孩子们?
首先,对学生进行遵守公约,文明上网教育。帮助学生学习网络道德规范,懂得基本的对与错,是与非,增强网络道德意识,分清网上善恶美丑的界限,激发学生对美好网络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形成良好的网络道德行为规范。认识网络文明的内涵,懂得崇尚科学、追求真知的道理,增强网络文明意识,使用网络文明语言,在无限宽广的网络天地里倡导文明新风,营造健康诉网络道德环境。
其次,开设“绿色”网吧,对学生进行文明上网教育。
“黑网吧”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吸引力?面对“黑网吧”,我们究竟该怎么办?有人说,网络上不健康的信息、聊天室和游戏抓住了当代中学生的心。事实上,孩子们并非天生就喜爱这些东西。据心理专家分析,缺乏关爱、缺少交流、生活空虚,是大多数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主要诱因。由于现实生活中的苦闷和不满得不到有效排解,孩子们才会更多地流连于网络,在虚拟的世界里寻求刺激和情感发泄。“黑网吧”就乘虚而入,迎合中学生这种心理,成为孩子们寻找心灵寄托、发泄内心情绪的替代场所之一。最近,社会有关部门已经重视了以“黑网吧”的管理力度,取缔了学校周边的“黑网吧”,并对经营性网吧业主进行教育,并明文规定未成年人不准进入网吧。学校结合开设的信息技术课程,充分利用学校的网络资源,建立校园网,除上好正常的信息技术课外,在课外活动和周六下午对学生免费开放,这都会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防止学生因沉迷于经营性网吧而出现的逃课、学习成绩下降等一系列问题的发生。教育工作者也因势利导,开始主动利用网络及时疏导孩子的心灵困惑,同时引导他们正确利用网络,共同构筑“绿色”网吧来降低“黑网吧”对未成年人的吸引力。如此“釜底抽薪”,让“黑网吧”失去了它滋生的环境。
网络以飞快的速度迅猛发展,将越来越多的人“网”入其中,许多媒体将网络称为“电子毒品”实不为过。网络不是天堂,网络也不是地狱,利用好网络,关键在于使用者自己,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免疫力,自觉抵制不健康的思想意识,学习网络知识,进一步挖掘网络的新用途,以主人姿态迎接网络时代的到来。
总之,在网络这个大染缸里,中学生要做到“出污泥而不染”,需要国家、社会、家庭、学校几个方面共同努力,更需要中学生加强自身修养,不断提高自己的鉴别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近朱者赤,近墨者未必黑”。
第三篇:如何看待中小学生上网问题2
计算机互联网作为开放式信息传播和交流工具,已经走进了我们的生活。许多学校都在努力普及电脑,鼓励学生在信息时代占据有利地位,许多家长给孩子购置电脑,参加各类网络学习班,让孩子到网络上学习新知识,接受新信息。而另一方面,却又出现了许多学生上网痴迷,导致一系列问题发生。社会各界对此看法不一,舆论纷纷:有的认为中学生在网上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支持他们上网;而有的则认为网上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东西太多,不应该让学生上网;也有的不了解网络,听之任之。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学生上网问题,使网络行之有效的为我们的学习、生活服务呢?下面仅谈一下我个人的一点看法:
一、首先认识互联网
所谓互联网就是我们平常所讲的 Internet,它是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网络。互联网是一个信息资源的海洋,它有着极其丰富的各种图书、文献和技术资料以及工作、娱乐、生活、教育、新闻和商业等各种信息,为我们提供了更多交流和学习的机会。如网络可以用来收发电子邮件、学习知识、下载资料、远程教育、了解实时新闻、网上聊天、休闲娱乐等。
二、人们对网络的一些看法
1、正确对待网络,否则也会“玩物丧志”.现在学生学习压力较大,缺乏社会实践经验。网络的出现无疑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交际空间,扩大了学生的交际范围,但学生的交际能力也会因沉迷网上游戏或聊天而降低。我班有一学生几乎每堂课都偷着睡觉,问其原因,说是晚上学习到很晚睡眠不足。开始我就还信以为真,认为他学习刻苦,身体疲倦,于是嘱咐他要多注意休息。该同学以前表现很好,成绩也不错,我万万没想到,他竟然会在深夜11点左右翻出学校围墙溜出去上网!为了所谓的“升级”,他茶饭不思,夜不能寐,学习也早已抛到九霄云外,结果导致彻夜不归,学习成绩急剧下降。老师、家人的劝说都被他置若罔闻。网吧真正成了是非之地,学生深受其害。
2、警惕信息时代的“电子鸦片”
据报道,某少年在网吧一呆就是17个昼夜,玩在网吧、吃住在网吧。从家里偷出的1000元一扫而光。某高学一女学生由于迷恋上网聊天,而放弃学业和一位远在千里之外的男友见面,结果是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为了她那份所谓的幸福而丧送了自己的青春。像这样的事实已是屡见不鲜,惨案频频发生。正是由于网络具有高度开放性、跨地域性等特征,加上社会对网络目前还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督、管理力度,网上传播的危害中学生身心健康的不良信息,如一些迷信、色情、暴力信息,“*”邪教组织更是利用网络宣扬其歪理学说。这些都不利于中学生的健康成长,给中学生身心健康造成极大危害。
三、目前学生上网的现状
据观察,目前在网吧上网的人大致分3种,一是看新闻,或者是查资料获取信息,这类人能够比较好的利用网络资源,为自己服务,但这种人为数很少;二是玩游戏,游戏对智力以及反应能力的培养是有很大好处的,但是如今游戏的逼真与刺激,非常容易让人沉迷而欲罢不能,这就会影响学生正常的学习;三是网上聊天,OICQ是一种非常盛行的聊天工具。而为什么同学们会对聊天情有独钟呢?当问及这个问题时,一部分同学回答是“交朋识友”、“开拓眼界”,这类同学多是和同学、老师平时交流比较少,内心空虚。一位热衷于上网的同学说:“一般只要有时间我就上网,有时上课我都情不自禁地想着上网”。的确,在我们同学中,为上网,废寝忘食者,甚至逃课上网者大有人在。
当然,并不是所有学生上网都以聊天或玩游戏为目的,在网络上获取信息、进行网上写作的学生上网族也不乏其人,但是这样的学生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多。当笔者问及一些学生上网都做些什么时,他们中的很多人都会冠冕堂皇地回答“搜集资料、浏览信息”等等,但当进一步问他们如何搜集资料以及经常浏览的网站有什么特色、有哪些栏目时,他们往往一脸茫然地回答不出来。这说明,大多数上网的学生把大多数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聊天交友和游戏娱乐等“旁枝末节”上了,他们没有很好地、充分地利用网络这个工具增长知识、提高能力、开阔视野,服务于自己的学习。
四、正确认识、对待网络
互联网从诞生之日起,许多学生家长对它爱恨交加。不过,互联网虽是影响力极大的新媒体,但也只是一种媒介,其社会效益取决于所传播的内容。如同不能因为电视播出了有害于学生身心健康的的节目就“取
消电视”,我们也不应因看到网上有许多负面内容而“关闭网络”。扭转互联网对中学生成长的消极影响,要从改变内容传播入手。
就上网本身而言,当然并没有错,关键在于我们应该如何正确使用网络,在某些方面,上网也就类似鸦片,适量自然可以治病救人,但多了就容易产生依赖性,影响工作学习,但上网与鸦片又不同,前者产生的是生理依赖,后者则是一种精神依赖。
我们应该肯定网络给中学生带来的巨大帮助。它大大方便了中学生的学习,我们可以在网上学到更多的知识,感受遨游学海的无穷乐趣。而信息技术时代的来临,中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主人,更需要尽快掌握信息技术,占据有利地位。可见,网络对中学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教育学生正确对待上网。不断有统计数字表明上网人数最多的还是学生,我们也曾为此而备感欣慰。但是,学生上网之后做些什么呢?那些沉迷于聊天和游戏的学生,不仅耗费了金钱、时间和精力,还影响了正常的学业和人际交往。他们往往通宵达旦上网之后,第二天有的逃课,有的到课堂上睡大觉。痴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中的他们,平时懒得跟同学或者朋友交往、交流,跟家长、老师的交流更是少得可怜,还总是觉得家长和老师不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
网络在很多学生眼里还只是一种时尚之物,上网只是一种娱乐和消遣,他们还没有完全理解网络的本来意义。如果说他们如此上网是“玩物丧志”,也许有些过分;但是说他们上网是掩盖在亮丽泡沫下的“不务正业”,恐怕一点也不为过。
五、营造“绿色”网络,抵制“黑网吧”对学生的影响。
对于学生上网问题,我们应当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并采取一些措施,来引导学生们正确地理解网络、充分地利用网络。如今,网络已经成为我们身边最热门的话题。我们也充分感受着网络为我们的生活学习带来的巨大便利,我们广大同学对网络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甚至有些过度,这不得不令人有些担忧。对于学生而言,虽然我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鉴别能力,但不得不承认,网上仍然有着太多的诱惑与隐患,时常从报纸上读到关于某大学生沉溺网络爱情,到头来发现是骗局的报道,这不得不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高度警惕。
这就给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一个严俊的问题:拿什么奉献给孩子们?
首先,对学生进行遵守公约,文明上网教育。帮助学生学习网络道德规范,懂得基本的对与错,是与非,增强网络道德意识,分清网上善恶美丑的界限,激发学生对美好网络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形成良好的网络道德行为规范。认识网络文明的内涵,懂得崇尚科学、追求真知的道理,增强网络文明意识,使用网络文明语言,在无限宽广的网络天地里倡导文明新风,营造健康诉网络道德环境。
其次,开设“绿色”网吧,对学生进行文明上网教育。
“黑网吧”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吸引力?面对“黑网吧”,我们究竟该怎么办?有人说,网络上不健康的信息、聊天室和游戏抓住了当代中学生的心。事实上,孩子们并非天生就喜爱这些东西。据心理专家分析,缺乏关爱、缺少交流、生活空虚,是大多数中学生沉迷网络的主要诱因。由于现实生活中的苦闷和不满得不到有效排解,孩子们才会更多地流连于网络,在虚拟的世界里寻求刺激和情感发泄。“黑网吧”就乘虚而入,迎合中学生这种心理,成为孩子们寻找心灵寄托、发泄内心情绪的替代场所之一。最近,社会有关部门已经重视了以“黑网吧”的管理力度,取缔了学校周边的经营性“黑网吧”,并对经营性网吧业主进行教育,并明文规定未成年人不准进入网吧。学校结合开设的信息技术课程,充分利用学校的网络资源,建立校园网,除上好正常的信息技术课外,在课外活动和周六下午对学生免费开放,这都会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防止学生因沉迷于网络而出现的逃课、学习成绩下降等一系列问题的发生。教育工作者也因势利导,开始主动利用网络及时疏导孩子的心灵困惑,同时引导他们正确利用网络,共同构筑“绿色”网吧来降低“黑网吧”对学生的吸引力。如此“釜底抽薪”,让“黑网吧”失去了它滋生的环境。
网络以飞快的速度迅猛发展,将越来越多的人“网”入其中,许多媒体将网络称为“电子毒品”实不为过。网络不是天堂,网络也不是地狱,利用好网络,关键在于使用者自己,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免疫力,自觉抵制不健康的思想意识,学习网络知识,进一步挖掘网络的新用途,以主人姿态迎接网络时代的到来。总之,在网络这个大染缸里,中学生要做到“出污泥而不染”,还需要国家、社会、家庭、学校几个方面
共同努力,更需要中学生加强自身修养,不断提高自己的鉴别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近朱者赤,近墨者未必黑”。
第四篇:大学生上网问题调查报告
大学生上网问题调查报告
一、引言
21世纪,知识经济、网络经济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最抢眼的词汇。据统计,我国互联网使用者的平均年龄为35岁,上网人数中45%为25岁以下的青少年,而大学生又首当其冲地成为网络冲浪的主力军。互联网络象一把“双刃剑”,在开启了一种全新的文化空间的同时,也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这无疑对高校教师特别是大学生思想德育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课题。对此,我们对本校的大二至大四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希望能从调查的数据当中得到一些启示,为网络时代如何改善高校思想德育教育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调查表的设计
针对大学生上网,我们从上网的方式、目的、频率、对学习及对身体的影响等十个方面设置了问卷表格,其中尽可能罗列较多的选项,要求被访的对象以打钩的形式填选真实的数据,操作简单。
三、调查的结果
本次调查的刘一象是湖南工学院大
二、大
三、大四年级的在校学生,采用随机的方式到其宿舍进行调查,共计访问了854位学生,调查的时间是2005年10月10日-10月31日。以下是本次调查的结果。
1、最喜欢上哪一类网站
调查结果参见图1。该图显示,大学生最喜欢上的网站是QQ,占31.85%,其次是新闻综合29.74%,网络游戏类15.46%,教育类12.18%。许多被访的大学生都表示,他们上网花在QQ聊天的时间最多。
2、通过哪一种方式上网
调查结果显示,有58.08%的学生是通过宿舍内宽带网上网,另有31.62%的学生是通过社会上的网吧上网,通过学校实验室宽带网上网的学生占54%,通过其他地方上网的占
3.75%。
3、上网的主要目的调查结果显示,聊天是46.60%的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下载歌曲、电影、图片等娱乐占41.45%;查资料的占41.22%;以通讯联络、网络游戏为主要目的的分别占
29.27%,15.93%。
4、上网的频率
调查结果显示,有28.34%的学生每天都上网;有24.36%的学生每周上网1-2次;有40.52%的学生在需要时才上网;另有6.79%的学生属于其他情况。
5、每周上网的时间大概累计(小时,按七天计算)
调查结果显示,每天上网1小时以内和2小时以内的居多,分别占36.53%、31.15%;每天上网3小时以内和4小时以内的,分别占13.11%.9.37%;每天上网4-5小时的占4.22%;每天上网5小时及以上的占5.62%,按加权平均侧算,被调查的大学生每天用于上网的时间是1.8-2小时。特别是每天上网3小时以上的这一群体(共占约19.21%),他们把一天当中大部分的学习时间都用在上网上,荒废了学业,精神不振,需要我们广大高校教师去做他们的思想工作,拉他们一把,使他们回到正常的学习状态。
6、网上的网友是否可信
调查结果显示,有46.84%的学生认为“不太可信”;有31.15%的学生认为“一般可信”;有17.80%的学生认为“不可信”;只有有4.22%的学生认为“可信”。这说明大部分大学生对网
上交友有比较正确的判断。
7、上网是否会影响学习
调查结果显示,有7.26%的学生认为“影响,成绩下降”;有42.62%的学生认为“有点影响”;有30.04%的学生认为“没有影响”;只有11.48%的学生认为“对学习有益”。
8、能否控制自己的上网行为
调查结果显示,有77.75%的学生认为“能控制”;有15.93%的学生认为“基本不能控制”;有6.32%的学生认为“不能控制”。
9、上网对身体是否有影响
调查结果显示,有41.45%的学生认为“视力下降”;因上网时间长,缺少运动而导致“腰酸背痛”的占17.33%;认为有“精神焦虑紧张,睡眠差”的占17.33%;认为有“情绪低落、思维迟缓”的占9.37%;认为有其他方面影响的占31.38%。由此可见,上网对大学生的身体影响是比较大的。我们应该予以充分重视。
10、上网对学生处理人际关系是否有影响
在当今大学校园内,确实存在个别学生,经常旷课,不思学习,也不想与其他同学来往,整日沉溺于网络,蓬头垢面,精神不振。调查结果显示,有56.21%的学生认为“无影响”;有29.74%的学生认为“有积极作用”;有11.48%的学生认为“人际交往、社会适应能力下降”;有2.58%的学生认为上网后“不愿与人交流、交往”。也就是说上网对14.06%的学生处理人际关系具有负面影响。
11、上网对大学男生与女生影响的差异比较
将调查得来的数据按男生、女生分别处理,较大的差异主要体现见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于“您最喜欢上哪一类网站”,男生喜欢的前三类分别是:新闻综合33.02% ,QQ 26.98%、游戏类18.73%;女生喜欢的前三类分别是:QQ45.54%、新闻综合20.54%、其他类15.18%。由此可以看出,女生喜欢QQ聊天,而男生则较女生喜欢玩游戏。
(2)对于“您上网的频率”,有32.70%的男生每天都上网,而女生只有16.07%;由此可以看出,男生上网的频率明显高丁女生。
[ 作者:唐田秋 陈利平转贴自:黑龙江教育点击数:21644更新时间:2007-10-27文章录入:admin ]
(3)对于“您每周上网的时间大概累计(小时,按七天计算)”,每天上网3-4小时、4-5小时、5小时及以上的比例男生分别是占12.09%.4.4%、7.3%;而女生的比例则分别是占
1.79%、3.57%.0.89%。由此可见,男生沉溺于上网的比例明显高于女生。
(4)对干“您能否控制自己的上网行为”,“能控制”、“基本不能控制”的比例男生分别是占74.29%,19.05%;而女生的比例分别是87.50%、7.14%。由此可以看出,男生在控制自己的上网行为方面较女生差。
(5)对于“上网对您处理人际关系是否有影响”,认为“人际交往、社会适应能力下降”的男生比例是14.29%,而女生的比例是3.57%。由此可以看出,上网对于学生处理人际关系方面,对男生的负面影响要大于女生。
四、结论
网络在给当代人学生带来学习、生活上的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综合以上调查结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身体损害
虽然58.08%的大学生在宿舍里上网,但上网时间一般较长(每天上网3小时以上的约
占19.21%),长时间用眼、精神高度集中、受电脑辐射,所以导致“视力下降”、“腰酸背痛”、“精神焦虑紧张,睡眠差”及“情绪低落、思维迟缓”等上网综合症;更有31.62%的大学生在社会网吧上网,而这些“网吧”大多光线昏暗,空气不流通,有限的空间里人数过多,导致空气浑浊,加之吸烟,大学生长时间在如此环境下上网对身体的损害可想而知。
2、心理损害
虽然大学生生理上都处于发育成熟期,但心理上处于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并趋向成熟的阶段,一般要经历一个明显的分化、矛盾、统一、转化和稳定的过程。特别是在矛盾、统一的过程中,由于网络上内容形形色色,有好的也有坏的,既有可能出现积极正确、有利于心理健康的统一,也有可能出现消极的、错误的、不利于健康的统一。长期迷恋上网的学生一般敏感而脆弱,且好幻想,往往用幻想代替现实。而网络的虚拟性恰好提供了一个幻想空间。这样的学生会经常出现情绪不稳定,不能自我控制,注意力不能够集中,甚至会导致抛弃现实生活。
心理专家认为,网络世界对青少年特别具有强烈的诱惑力,长时间沉溺其中肯定带来心理损害,如导致人际交往、社会适应能力下降,情绪低落,思维迟缓,精神焦虑紧张,睡眠差,食欲不振,甚至消极自杀。而我们本次调查的结果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种心理损害。
3、荒废学业
大学时期是人生重要的学习阶段。直接关系到今后的就业和人生理想的实现。从本次调查的结果来看,平均每个学生每天花在上网的时间近2小时。特别是每天上网3小时以上的学生约占19.21%,每天上网5小时以上的学生也有5.62%。他们把一天当中大部分的学习时间都用在了上网上,荒废了学业,辜负了大好时光,严重者导致退学。
4、毒害思想
在互联网的信息中,许多带有不同程度的色情内容,尤其在电子公告栏储存的数据图象中,淫秽、不健康的内容占了相当比例。这些“电子海洛因”深深地污染着广大大学生的心灵。从本次调查的结果来看,聊天是大学生上网的首要目的,许多陌生网友之间聊天时的内容都是黄话昏话,情言色语。许多大学生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约占22.25%)充满好奇心,置身于如此污浊的环境中,不思进取,精神颓废,甚至会痴迷其中而不能自拔。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新时期的大学德育教育工作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高度关注大学生上网问题,做到了解、知情、监控。针对大学生上网问题,高校教师特别是德育教育下作者要引起足够重视,学校网络中心要明确管理规范,建章立制。现在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用于上网的时间过长,可以考虑缩短网通时间(例如每天只通2小时),平时要求学生要上自习,建立考勤制度。高校应与当地政府部门协作,清理校园周边不规范网吧,创造和谐校园环境。针对网络文化的多元信息流的冲击,要依靠技术手段切实加强对因特网的控制能力和对各种不良信息的屏蔽能力,及时对某些不符合事实或影响大局的观点提供事实,针对一些热点问题提出正确的观点,进行正面的引导,使网络处于可控状态。
二是加强对学生的正面引导。高校教师特别是德育教育工作者在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理想自我的过程中,多向学生讲述提供有价值的榜样,以促进其网络意识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形成自己的、稳定的理想自我。
三是加强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现在的“双休日”及“五一”、“十一”长假,使当代大学生课余时间越来越充足,而校园文化生活并未随之丰富起来。校园文化生活内容单调,形式单一,参加范围窄,也为大学生热衷上网提供了时间上的条件。要引导大学生开展以人文素质培养为中心的校园文化活动。如校园文化艺术节,三观三德教育活动,各种征文,书画、摄影、艺术展览及各种社团活动。
四是加强学生自律教育,加强对迷网学生群体的帮扶教育。高校可邀请相关的网络负
责人来校,就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大学生如何迎接网络时代的到来作为主题进行讲座。另外,主德育教学中可以增加加强网络法律、法规知识教育,依法使用网络、做文明网民等相关内容。还可以在网上与大学生开展网德大讨论等活动,加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和法制观念。对于迷网学生群体,教师及德育工作者要有高度的责任心,要多接近学生,摸准学生的思想脉搏,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帮扶工作。
五是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大学期间,教师对学生活动的组织和参与都很少,这就对学生干部提出了很高要求。一个班集体领导班子的思想品质、学习态度、生活工作作风对集体的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应加强对学生干部的培养,首先培养他们树立起正确的网络观,充分发挥他们的模范带头作用。
六是培养运用网络从事德育工作的专业队伍。高校网络管理,决不是单纯的技术性管理,而是融思想德育工作和网络技术于一身的新型管理。这就要求从事德育工作的干部和教师,不能对网络一无所知。他们不但要学习网络知识、了解网络、运用网络,而且要学会把德育教育和网络技术结合起来,这样才能面对新世纪的大学生,解决网络时代德育工作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总之,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德育教育的关键在于引导、教育、管理三者的有机结合。而如何做好引导、教育、管理工作的前提是需要搞清楚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现状,本文通过调查研究的方法,得到了一些数据和启示,希望能为网络时代如何改善高校思想德育教育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参考文献〕
[1]杨文雯.青少年健康上网需要引导.华南新闻,2005-9-14.[2]何潇.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3).[3]伍新春.高等教育心理学(修订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作者:唐田秋,湖南东安人,湖南工学院机械工程系讲师,中南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来源:《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6年第1、2期
第五篇:浅谈大学生上网管理问题
浅谈如何管理大学生上网问题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那么,信息时代的网络媒介也就成为了传播先进思想理念的重要平台。这种史无前例的网络平台催生了各种信息交流的契机,于是,就像每个硬币都存在两面一样,人类所面临的契机同样也与之俱来带有两面性。
面对这所谓的两面性的契机,我们大学生又该如何趋优除弊的运用网络,和管理自身呢?这个问题值得每个人,每个大学生的思考。那么,下面就将进行简单的论述。
初入大学,刚从高三的樊笼中逃出,带着这么些许迷茫就一头砸进“象牙塔”。于是,这种迷茫也就带着好似理所当然的缘由。就像刘兴奇在书中写到的:“这种迷茫的原因有,第一,高考之后明确目标的确实;第二,缺乏独立思考,习惯被安排;第三,社会多元价值观的影响。”【1】
也正是这么多的原因,必然导致了大学生上网的种种弊端,导致网络成瘾症的发生,导致网络犯罪。追其缘由,也就是刘传奇所说的,目标缺失。应对这一问题,就是从学生自身,学校及社会,家庭三个方面分析。从大学生角度而言,首先,这就要求大学生树立目标、理想,当然这个目标也必须是在合理合情的基础之上,;在追求目标的同时,“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的态度要牢记心间;其次,保持思想的独立性,学会脱离”拐杖“,学会真正独立;大学生不同程度上对知识鉴别、判断能力的欠缺,信息时代-知识”大爆炸“、信息”大爆炸“往往会给尚未做好心理准备的大学生很大的冲击,会导致本身独立意识不强的大学生更失去独立的,冷静的思考能力;第三,就是切勿狂妄自大,思想偏激。改革开放带来经济的飞速发展,急速的网络发展也带了不同社会价值观的冲击,世界各地社会价值观冲击着大学生尚未形成完整的价值观,过度信奉”实用主义、拜金主义”以及极端民族主义更是滋生在大学生不成熟的思维中。从学校及社会角度而言,学校作为学生的在校监督者,责任尤为重要。首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意识,这一任务刻不容缓。“意识的整合对人生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她关系到你能否挣脱束缚,突破自我。她关系到你能否在这变态的社会现实中保持自己纯粹鲜活的个性,发挥出你特有的创造力,去实现你的人生梦想。也她将关系到你能否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尽情挥舞人生,展现出你独特的人格魅力”【2】 来自学校和社会上的各种培训、各类媒体、计算机网络、通讯网络、各种社团等获取知识的渠道对学生的影响时刻存在。第二,建立学校网络监督机制与规则。思想与道德的约束远远不能真正达到理想中的效果。配套机制的设立更利于减轻大学生过度上网所带来的的弊端。加强网络文化建设,优化网络育人环境,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同时也要做好心理咨询辅导,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网络上与生活中为学生解决思想中的难题。从家庭的角度,家长与孩子的交流对于孩子成熟、独立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保持交流,不要让大学生沉浸在网络虚拟世界不能自拔。家长让
大学生学会尊重人、关心人;要引导大学生认识社会、自觉适应社会,重视大学生的内在需要。
【1】 摘自刘兴奇的《大学生的坟》;
【2】 摘自《心理学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