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提纲答案(范文模版)

时间:2019-05-12 15:20: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出师表提纲答案(范文模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出师表提纲答案(范文模版)》。

第一篇:出师表提纲答案(范文模版)

出师表提纲

1、《出师表》选自《诸葛亮集》,作者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文体。文中诸葛亮给后主刘禅提出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三项建议,表达了“报先帝”“忠陛下”的深厚感情。文章表达方式以议论为主,兼用叙事、抒情。

2、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向后主刘禅提了三条建议,都是治国之大计,这三条依次是:广开言路(开张圣听)、严明赏罚(赏罚严明)、亲贤远佞。其中最主要的一条是:亲贤远佞,用课文中的话说就是“亲贤臣,远小人”这是关系到国家存亡的根本,是三项建议的核心。

3、《出师表》中的成语:开张圣听、妄自菲薄、作奸犯科、三顾茅庐、优劣得所、引喻失义。

4、诸葛亮在《出师表》一文中共13次提到先帝刘备,他的用意是激励后主刘禅深追先帝遗诏,“以光先帝遗德”完成“先帝刘备未竞的统一大业”。

5、理解性问答

(1)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作者向后主提出的三条建议是:①开张圣听(广开言路);②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严明赏罚);③亲贤臣,远小人(亲贤远佞)。最重要的一条是:亲贤臣,远小人(亲贤远佞)。

(3)分析形势:①不利的客观条件: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②有利的主观条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

(4)写尽作者一生的句子: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5)指出出师战略目标的句子是(政治愿望):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6)诸葛亮希望后主不要随便看轻自己的句子是:不宜妄自菲薄。

(7)《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两句“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一致。

(8)在中国男子足球队冲击世界杯屡遭失败的情况下,米卢出任了国家队主教练,这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9)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10)表明作者淡泊名利的句子: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11)后汉倾颓的原因: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12)诸荀亮分析天下形势,其中有利的主观条件是: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

(13)表达了作者对刘氏父子感情的句子是: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14)简述“三顾茅庐”故事的句子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15)第七段中“大事”具体指的是: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16)《出师表》中叙述诸葛亮追随先帝驱驰原因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17)作者“夙夜忧叹”的原因: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18)“奖率三军,北定中原”的条件是: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19)“深追先帝遗昭”中“遗昭”指的是: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6、相关诗句

(1)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

(2)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

(3)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文天祥《正气歌》)

(4)出师一表千载无,远比管乐盖有余。(陆游《武侯书堂》)

(5)出师一表通古今,夜半挑灯更细看。(陆游《病起书怀》)

7、理解性问答:

(1)作者回忆对人生有重大影响的三件大事:三顾茅庐、临危受命、临崩寄大事。

(2)分析形势的原因:指出先帝创业艰难,希望后主发愤图强,继承父志,复兴汉室。

(3)自述身世的目的:①感激先帝知遇之恩忠于刘氏父子的真挚感情;②指出创业艰难,劝勉后主发愤图强,复兴汉室。

(4)诸葛亮是如何分析当前天下形势的?其目的是什么?

先说不利的客观条件,指明蜀汉“危急存亡”的形势,意在刘禅能“思危”,激其发愤图强之志;再说有利的主观条件,指明希望尤在,意在促刘禅励精图治之行。为后文的三条建议做铺垫。

(5)作者主要依据什么来向后主举荐贤臣,推荐文臣、武将? 忠心、品德、才能。

(6)诸葛亮是如何使刘禅认识到“亲贤远佞”的重要性的? 从正反两方面对比两汉的历史经验教训,提醒刘禅勿蹈桓、灵覆辙。

(7)请从文中列出几组反义词。臧——否;刑——赏;平明——偏私;兴隆——倾颓等。

(8)文中的“卑鄙”具体指什么? 身份低微、见识短浅;具体指“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9)

6、7段中追忆的往事让你联想到《三国演义》哪些故事?(至少写三个)三顾茅庐、襄阳病败、白帝城托孤、渡泸水、南征孟获。

(10)作者回顾往事的目的是什么? 追述自己随先帝艰难创业,忘身忧国,不避辛劳的历史。既表达自己一片忠贞激励刘禅,更主要是为北伐请命。说明这是先帝托付,是诸葛亮“报先帝、忠陛下”的决心和行动。

(11)作者为什么要自述本志? 表明无意功名利禄,从而突出先帝三顾之恩。

(12)第6段作者如何以陈情的方式为下文做铺垫的? 作者自述本志,突出先帝的三顾之恩,而出师北伐,正是为了完成先帝未竟的事业,报答先帝的知遇之恩,由此自然引出下文的北伐建议。

(13)从“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一句中可以看出刘备具有怎样的品质。宽宏的气度,求贤若渴,知人善任的品德。

(14)本文是为出征北伐而向刘禅上的奏章,为何只在七、八段各有一句涉及北伐,而大多是在提建议,这是不是“文不对题”,请说说你的看法。此表虽是为请命出征,但主要意图在于劝谏刘禅“内修政理”。历史上,刘禅昏庸,宠幸宦官,对于朝政,诸葛亮事无巨细。此次出征,他必然为国政忧虑,所以重在提建议,荐人才。这正是针对蜀国形势,有利于出征北伐。

(15)本文向刘禅上书,但提到“陛下”不过七次,而提“先帝”却有十三次,为什么? 处处以先帝之意为据,句句借先帝之口说出。使所进忠言“直而不肆”,得体而恳切。以此激励后主刘禅深追先帝遗诏,“以光先帝遗德”完成“先帝刘备未竞的统一大业”。

(16)本文是奏章,是作者出师前向后主刘禅陈述意见,提出修明政治、兴复汉室的主张。可谓分析透彻,情理交融,言辞恳切。试分析全文的表达方式有何特色? 全文以议论为主,在议论中融以叙事和抒情,以做到对刘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而达到劝谏的目的。论述切中要害、分析透辟,针对性强;寓情于议,情理交融,言词恳切,说服力强。叙事,寓情于事,委婉动人,感情真挚。所叙之事如推荐贤才,讲身世,谈经历,都是为议论服务,使他对刘禅提出的建议与要求有理有据,更能使人信服。

8、扩展

(1)如何看待诸葛亮的忠心? 答案要点:①封建社会推崇:刘汉为正统、受知遇而尽忠的一代忠臣典型②今天我们可看作为事业、为人民的全心全意服务的思想。

(2)从《出师表》中你觉得诸葛亮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案要点:(答任意一点)①为报刘备三顾草庐知遇之恩,出山效命;在危难关头奉命出使,患难与共,刘备临终托孤,他受命以来,早晚忧叹, 把兴复汉室看成报先帝忠陛下的职责而鞠躬尽瘁,可见他是个感恩图报的人。②他准确地掌握当时天下三分的形势,能客观地分析有利不利条件,劝谏后主广开言路,赏罚分明,亲贤远佞等,可见他深懂治国之道。是一个有政治远见的人。

(3)你觉得诸葛亮向刘禅提出的这条“亲贤臣,远小人”的建议,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有没有意义? 答案要点:无论是国家干部的选拔,还是公司人员的任用,只有知人善任,任人为贤,才能使国家强盛,公司持续发展。“亲贤臣,远小人”的建议,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有重要的意义。

(4)诸葛亮提出的三个建议,在现实生活中,有什么借鉴意义?

答案要点:目前国际竞争日益激烈,我国已加入WTO,更要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依法治国(严明赏罚),领导干部要善于听取群众意见(广开言路),激励先进,惩治腐败,使我们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5)诸葛亮名言: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宁静无以致远,非淡泊无以明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6)“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说明什么?作者为什么要强调这些? 说明了诸葛亮出身平民,淡泊名利,不求荣华富贵。为下文先帝不以臣卑鄙三顾茅庐做铺垫。

(7)从作者回忆的三顾茅庐,临危受命,临崩寄大事三件往事中,我们可以体会其怎样的情感? 可以体会出诸葛亮对先帝知遇之恩的感激、患难与共共同创业的艰辛和尽忠先帝,兴复汉室的决心。

(8)作者在谈论形势、任务、治国方针和历史经验之中,蕴含着对后主怎样的期望? 让后主认识到形势的严峻,树立信心,开张圣听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使国内政治修明,实现兴复汉室的愿望。

(9)请写出刘备给后主的遗诏,并谈谈自己的体会。①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②刘备希望后主对善事要聚沙成塔,终成大善;对坏事要防微杜渐,严格自律。成为让人敬服的贤德之人。

(10)结合《出师表》全文,说说诸葛亮为什么要在出师前竭力规劝刘禅任用贤能? 答案要点:①为了解除后顾之忧;②为了汉室之隆。

第二篇:《出师表》中考题和答案(2009——2013)

《出师表》中考题和答案(2009——2013)

(一)2011年铜仁

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②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③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④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8、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效:任务)B、临表涕零(涕:鼻涕)

C、尔来二十有一年矣(从那时以来)D、猥自枉屈(猥:辱,这里有降低身份的意思)

9、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B、先帝不以臣卑鄙 咨臣以当世之事 ..C、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顾野有麦场 ..D、何陋之有 策之不以其道 ..

10、下面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先自叙本志,表明自己“布衣”身份,为下文写“先帝不以臣卑鄙”作铺垫。

B、第②段一个“当”字引出六个四字句,以磅礴的气势指出这次“出师”的战略目标,使后主深信伐魏之事势在必行。

C、③④两个自然段点明全篇主旨,阐述了修明内政与北伐胜利的关系。D、选文以议论为主而辅之以叙事、描写、说明,带有浓厚的抒情色彩。

11、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3分)

(2)庶竭驽钝,攘除奸凶。(3分)

(二)2011年荆州 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出师表(节选)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8.(2分)指出与“咨臣以当世之事”中“以”字用法、意义相同的一项。A.先帝不以臣卑鄙 B.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C.以伤先帝之明 D.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9.(2分)指出下面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A.今安在(哪里)B.先帝不以臣卑鄙(身份低微,见识短浅)C.躬耕于南阳(身体弯曲)D.遂许先帝以驱驰(奔走效劳)10.(2分)请你赏析“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中动词的妙处。11.(2分)诵读下面句子,请分别用“/”把句中一处主要停顿标示出来。

①直挂云帆济沧海②奉命于危难之间

12.(2分)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三)2011年广东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讳、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日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与臣论此事 .. B.亲贤臣,远小人/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C.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 D.不宜偏私/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8.从选文中看出诸葛亮对后主有两方面的担忧:一是刑赏偏私,使“口口口口”;二是“口口口,口口口”。(用原文词句回答)(3分)

9.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执法方面,诸葛亮主张惩罚“作奸犯科者”,奖赏“为忠善者”。B.作者列举宫中府中的事例,突出郭攸之等人的忠诚,希望后主广开言路。C.选文提及先帝“痛恨于桓、灵”,意在劝勉后主亲贤远佞,使汉室兴隆。D.作者在文末叙写个人经历,是为了感念先帝的知遇之恩,表明自己的忠心。

(四)2011年苏州阅读《出师表》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13.(2分)请你用成语或俗语写出《行路难》和《出师表》中隐含的典故(各写一个即可)。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 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乙】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节选自《隆中对》

【注】每:常常。信然:确实这样。先主:刘备。就见:到那里拜访。屈致:委屈(他)召(他上门)来。致,招致,引来。枉(wǎng):委屈。驾:车马,借车马指刘备。

由是:因此。凡:总共。

6.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2分)A 臣本布衣 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愚公移山》)..B先帝不以臣卑鄙 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鱼我所欲也》)..C 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 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捕蛇者说》)D 还于旧都 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7.用现代汉语翻译乙文中的画线句。(4分)先主曰:“君与俱来。”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先主遂诣亮,凡三 往,乃见。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8.《出师表》能流传千古,原因之一是其言辞质朴,情真意切。请以“遂许先帝以驱驰”为例,结合选文内容作简要分析。(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__________

9.针对文中画线句有人提出了这样的看法:诸葛亮写《出师表》时刘备已经去世,那么,即使出师未果,也不会对“先帝之明”造成影响,所以诸葛亮的担心是多余的。对此,你有怎样的见解?(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2010年贵州安顺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3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 分)①先帝不以臣卑鄙()②以光先帝遗德()...③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④悉以咨之()..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 分)①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古之贤者善于以史为鉴,察治国家兴衰之理。作者深情地回顾先帝“叹息痛恨”的情形有什么意图?(2 分)

答:

13.陆游在《感状》中说“凛然出师表,一字不可删。”足可见此文传唱千古的原因在于作者凛然正气中所蕴含的耿耿忠心。细读此文,指出作者“忠陛下”之“忠”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答出三点即可)(3 分)答:

14.作者“报先帝而忠陛下”的挚诚,缘于先帝的三顾之恩、托孤之重,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用毕生心血履行着自己神圣的职责。请结合原文中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谈谈,在重视责任意识的今天,他的这种精神将会对你产生怎样的影响?(3 分)

答:

(六)09湖北省黄石市 [甲]出师表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乙]诸葛亮,言家事

初,亮自表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及卒,如其所言。——《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9.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卑鄙____________(2)悉

10、下列例句中与“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中的“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先帝不以臣卑鄙 B.不别治生,以长尺寸

C.咨臣以当世之事 D.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 11.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12.由(乙)文中诸葛亮的一番肺腑之言可以看出他的什么品质?你知道后人对诸葛亮有何评价吗?举出一例即可。(4分)

(七)09辽宁省锦州市

(一)阅读甲、乙两选文,回答11--13题。(10分)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乙)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 “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 “君与俱来。”庶曰: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11.解释下列句中的划线词语。(4分)(1)躬耕于南阳

躬:

(2)先帝不以臣卑鄙

卑鄙:(3)由是先主遂诣亮

诣:

(4)此人可就见

就: 12.翻译下列句子。(4分)(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2)将军宜枉驾顾之。

13.根据甲乙两选文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对诸葛亮其人作出评价。(2分)

(八)09江西省南昌市

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虑,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依、允等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复之言,则责攸之、依、允等之咎,以彰其慢。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云。

10.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2分)臣 不 胜 受 恩 感 激

11.解释文中加点字的含义。(3分)

躬()损()零()1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2分)

(1)遂许先帝以驱驰。(2)咨诹善道,察纳雅言。13.下列与“咨臣以当世之事”句子结构相同的一项是()。(2分)A.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B.此三子者,皆布衣之世也 C.遂率子孙荷担着三夫 D.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14.结合选文概括诸葛亮上表出师的原因。

(九)09青海省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13.下列语句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B.愿陛下亲之/信之 C.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D.皆若空游无所/依 14.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1)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译文:(2)先帝不以臣卑鄙 译文: 15.从选文中找出表明作者淡泊名利的句子。(2分)答: 16.诸葛亮出师北伐的战略目标是什么(用原文回答)?你心目中的诸葛亮是怎样的一个人?(4分)答:

(十)09湖南省邵阳市

(甲)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节选自《出师表》)

(乙)伏念臣赋性拙直,遭时艰难,兴师北伐,未获全功,何期病在膏肓,命垂旦夕。伏愿陛下清心寡欲,约己爱民,达孝道于先君,存仁心于寰宇,提拔隐逸以进贤良,屏黜奸谗以厚风俗。臣家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孙衣食,自有余饶。臣身在外,别无调度,随时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盈财,以负陛下也。2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2分)

①躬耕于南阳 ②先帝不以臣卑鄙 ... ③约己爱民 ④悉仰于官 ..22.翻译下列句子。(2分)

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盈财,以负陛下也。

23.选出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2分)()A.先帝/不以臣卑鄙 B.咨臣/以当世之事 C.提拔隐逸/以进贤良 D.臣身/在外

24.甲、乙两文体现了诸葛亮的哪些可贵品质?(2分)

25.甲、乙两文中诸葛亮反复向后主刘禅提出了一条什么建议?这条建议在当今有何现实意义?

(十一)湘潭市(09湖南省)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得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13.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1)危急存亡之秋()(2)悉以咨之()..14.将文中划线的句子翻泽成现代汉语。(2分)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译文: 15.上文中很多词语已成为现代汉语中常用的成语,请写出其中的一个。(1分)答: 16.对上文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2分)A.诸葛亮分析蜀汉的危急形势,意在引起后主刘禅的高度重视。

B.诸葛亮指出,蜀汉的有利条件是一些忠臣志士因感念先帝之恩而愿报效后主。C.诸葛亮提议后主刘禅应和“有司”一起处理赏罚之事,以显示公正严明。D.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出了广开言路、严明赏罚和亲贤远佞的建议。

(十二)09四川省资阳市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礻韦、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礻韦、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乙】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①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②,不可屈致③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④亮,凡⑤三往,乃见。因屏人⑥曰:“汉室倾颓⑦,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⑧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⑨,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注解:①【器】重视。②【就见】到诸葛亮那里去拜访。③【屈致】委屈(他),招(他上门)来。④【诣】 7 去拜访。⑤【凡】总共。⑥【因屏人】就此叫旁边的人避开。⑦【倾颓】崩溃。⑧【信】现在写作“伸”。⑨【猖蹶】失败。

23.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2分)先帝不以臣卑鄙()将军宜枉驾顾之()...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由是先主遂诣亮()...24.甲文中带线句子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是(2分)25.甲文中与乙文所叙的事情相关的句子是(3分)26.将下边两个句子译为现代汉语。(4分)

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②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27.阅读成都武侯祠内的一副对联,回答后边的问题。(2分)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对联中“两表”指的是

,“一对”指的是。

《出师表》中考题(2009——2011)参考答案

答案

(一)8、B

9、A

10、D 11、3分(1)在兵败之时委臣以重任,在危难之际奉旨执行使命。3分(2)让我竭尽自己平庸的才智,铲除奸邪凶顽的敌人。

(二)8.B 9.C 10.停、投、拔、顾一连串的四个动词形象地写出了诗人理想不能实现,内心苦闷、压抑的心情。11.①直挂云帆/济沧海②奉命于/危难之间

12.这就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尽忠于陛下的职责本分。

13.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乘风破浪三顾茅庐、鞠躬尽瘁(各说一个即可)

(三)6 D 7 因为这件事,(我)非常感激,于是答应先帝(为他)奔走效劳(“由是” 1分;“驱驰”1分;语意连贯1分)8内外异法(1分)亲小人,远贤臣(2分)9 B

(四)6.(2分)A 7.(4分)译文:刘备说:“您和他一起来。”刘备就去拜访诸葛亮,总共去了三次,才见到。8.(3分)“许”是答应、许诺的意思。诸葛亮为报答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遂许先帝以驱驰”,而一“许”便是二十一年。在历经了无数“危难”后,如今又要“出师”,继续为刘备的遗志“北定中原”而“驱驰”,这仍然是对“许”的践行。一个简单的“许”字,让我们读出了诸葛亮对刘氏父子的一份真情、一片忠心,也使我们感受到 了他信守承诺、一诺千金的高尚人格。9.(3分)诸葛亮的担心不是多 余的。刘备把国家大事都托付给诸葛亮,这是对诸葛亮的信任。如果诸葛亮辜负了这份信任,也就等于说刘备有眼无珠、看错了人,那“先帝之明”当然 受损,甚至就不能成立了。从诸葛亮的“恐”可以看出他把 8 这份信任看得很重,努力维护着刘备的明君形象。“恐”也是诸葛亮为报答刘备知遇之恩而鞠躬尽瘁的真切内心写照。

(五)10.○1卑鄙:出身卑微 ○2光:发扬光大 ○3简拔:选择提拔 ○4咨:询问11.○1这实在是万分危急(关系到我们国家)生死存亡的时刻啊。○2今天正当将要远离陛下的时候,面对着所写的奏表,禁不住热泪纵横,也不知道说了些什么。

12.围绕“借先帝之意,告诫后主(刘禅)要亲贤远佞”回答即可。(围绕“亲贤臣,有利于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回答也可以得满分。或围绕“亲贤臣,远小人,有利于国家强盛发展”回答也可得满分。或围绕“亲贤远佞,才能治理好国家”回答亦可得满分)

13.①积极献言,提岀三项建议。(或答“提岀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三项建议”)②积极荐贤,安排内政、军事人才。(或回答“推荐人才”)③平定南方,使后方稳定,得以岀师北伐。④积极筹备北伐,为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作准备。

14.围绕“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应该尽职尽责,尽心尽力作好分内的事”来回答即可。

(六)答案:9.(1)身份低微,见识短浅。(2)全部 10.D 11.在战事失败的时候我接受了任命,在危机患难期间我受到委任。

12.围绕“勤俭,清廉”答题即可。评价:陆游: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杜甫: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潮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七)答案:

(一)文言文阅读(10分)

11.躬:亲自,自身。卑鄙:低微鄙陋。诣:拜访。就:接近。(每词1分)

12.在兵败的时候接受任务,在危难的时候奉命出使。

将军应该委屈自己亲自去拜访他。(每句2分)

13.出身卑微,少有大志,知恩图报,鞠躬尽瘁。(答出两点即可)。(2分)

(八)答案:

10、臣/ 不 胜 受 恩 感 激(1分)

11、⑴亲自 ⑵ 除去 ⑶落下,降落(3分,每小题1分)

12、⑴于是答应先帝奔走效劳;⑵征询治国的好道理,明察和接受正直的进言。(2分)

13、A。(2分)

14、⑴报先帝,忠陛下;⑵南方已定,兵甲以足。(2分)

(九)答案:12.(1)答应;(2)长,这里指身高;(3)护城河;(4)通“邀”,邀请。(任选两小题,多选按顺序评卷,2分)13.A 14.(1)亲近贤臣,远避(疏远)小人,这是汉朝前期所以能够兴盛的原因。

(2)先帝不因为我身份低微,见识短浅。(共4分,意思接近即可,如关键词语漏掉或错译,酌情扣分)15.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2分)16.(1)目标: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答出两点即可得2分)(2)宁静淡泊,知恩图报,谨慎细致;对先主刘备忠心耿耿,竭力辅佐后主刘禅;为建立蜀国大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智慧的化身等。(言之有理即可,2分)

(十)答案:21.①躬:亲自,亲身 ②卑鄙:出生卑微,身份低贱

③约:克制 ④悉:全部,都

22.我将来去世的时候,不允许家人收受财物,在外有盈余的钱财,而辜负了陛下的恩德啊。23.D 24.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忠心耿耿,尽职尽责,公正廉洁 25.亲贤臣,远小人,选贤任能

对于当今的领导干部来讲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只有选拔有才能的人,善于听取意见,才能更好的为人 9 民服务,为百姓办实事,如果只是一味任人唯亲或量“财”而用,那只会祸国殃民,违法乱纪,被人民所唾骂,成为国家的罪人。

(十一)答案:14.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那么汉王室的兴盛,就时间不远了。15.妄自菲薄作奸犯科

16.c【解析】本题较易。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c项 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汉“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应交给“有司”判定他们受罚还是受赏,来显示公正严明。并非要“刘禅应和“有司”起处理赏罚之事”。其他三项分别从分析形势和提出建议方面,准确表达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十二)答案:23.卑鄙:低微鄙陋 顾:拜访 以:把 由是:因此(2分,正确一处0.5分)24.效忠刘氏父子的一片赤胆忠心。(2分)

25.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3分)26.①我本来是个平民,亲自在南阳耕地,只想在乱世中苟且保全自己,不想在诸侯中扬名做官。②(他)身高八尺,常常把自己同管仲、乐毅相比,当时的人都不认同他。(4分,每小题2分,如“躬、于、闻、达、遂、许、驱驰、每”以及宾语前置等词语、句式落实不够,酌情扣分。)

27.《出师表》《后出师表》《隆中对》(2分,每空1分。如将《出师表》写成《前出师表》也给分。)

2009年《出师表》中考题一网打尽(7题)

11黄石市(09湖北省)[甲]出师表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乙]诸葛亮,言家事

初,亮自表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及卒,如其所言。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9.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1)卑鄙____________(2)悉

10、下列例句中与“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中的“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先帝不以臣卑鄙 B.不别治生,以长尺寸

C.咨臣以当世之事 D.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 11.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12.由(乙)文中诸葛亮的一番肺腑之言可以看出他的什么品质?你知道后人对诸葛亮有何评价吗?举出一例即可。(4分)

答案:9.(1)身份低微,见识短浅。(2)全部 10.D 11.在战事失败的时候我接受了任命,在危机患难期间我受到委任。

12.围绕“勤俭,清廉”答题即可。评价:陆游: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杜甫: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潮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12锦州市(09辽宁省)

(一)阅读甲、乙两选文,回答11--13题。(10分)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乙)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 “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 “君与俱来。”庶曰: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11.解释下列句中的划线词语。(4分)

(1)躬耕于南阳

躬:

(2)先帝不以臣卑鄙

卑鄙:

(3)由是先主遂诣亮

诣:

(4)此人可就见

就:

12.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2)将军宜枉驾顾之。

13.根据甲乙两选文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对诸葛亮其人作出评价。(2分)答案:

(一)文言文阅读(10分)

11.躬:亲自,自身。卑鄙:低微鄙陋。诣:拜访。就:接近。(每词1分)

12.在兵败的时候接受任务,在危难的时候奉命出使。

将军应该委屈自己亲自去拜访他。(每句2分)

13.出身卑微,少有大志,知恩图报,鞠躬尽瘁。(答出两点即可)。(2分)13南昌市(09江西省)

(二)阅读文言文,完成10-14题

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虑,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依、允等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复之言,则责攸之、依、允等之咎,以彰其慢。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云。

10.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2分)臣 不 胜 受 恩 感 激

11.解释文中加点字的含义。(3分)躬()损()零()

1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2分)(1)遂许先帝以驱驰。

(2)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13.下列与“咨臣以当世之事”句子结构相同的一项是()。(2分)A.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B.此三子者,皆布衣之世也 C.遂率子孙荷担着三夫 D.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14.结合选文概括诸葛亮上表出师的原因。答案:

10、臣/ 不 胜 受 恩 感 激(1分)

11、⑴亲自 ⑵ 除去 ⑶落下,降落(3分,每小题1分)

12、⑴于是答应先帝奔走效劳;⑵征询治国的好道理,明察和接受正直的进言。(2分)

13、A。(2分)

14、⑴报先帝,忠陛下;⑵南方已定,兵甲以足。(2分)14青海省(09)

(二)阅读《出师表》(节选),完成12~16题。(14分)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1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任选两小题)(2分)(1)遂许先帝以驱驰()(2)邹忌修八尺有余()(3)池非不深也()(4)便要还家()13.下列语句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B.愿陛下亲之/信之 C.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D.皆若空游无所/依 14.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1)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译文:

(2)先帝不以臣卑鄙 译文:

15.从选文中找出表明作者淡泊名利的句子。(2分)答:

16.诸葛亮出师北伐的战略目标是什么(用原文回答)?你心目中的诸葛亮是怎样的一个人?(4分)答:

答案:12.(1)答应;(2)长,这里指身高;(3)护城河;(4)通“邀”,邀请。(任选两小题,多选按顺序评卷,2分)13.A 14.(1)亲近贤臣,远避(疏远)小人,这是汉朝前期所以能够兴盛的原因。

(2)先帝不因为我身份低微,见识短浅。(共4分,意思接近即可,如关键词语漏掉或错译,酌情扣分)12 15.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2分)16.(1)目标: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答出两点即可得2分)(2)宁静淡泊,知恩图报,谨慎细致;对先主刘备忠心耿耿,竭力辅佐后主刘禅;为建立蜀国大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智慧的化身等。(言之有理即可,2分)15邵阳市(09湖南省)文言文阅读

(甲)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节选自《出师表》)

(乙)伏念臣赋性拙直,遭时艰难,兴师北伐,未获全功,何期病在膏肓,命垂旦夕。伏愿陛下清心寡欲,约己爱民,达孝道于先君,存仁心于寰宇,提拔隐逸以进贤良,屏黜奸谗以厚风俗。臣家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孙衣食,自有余饶。臣身在外,别无调度,随时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盈财,以负陛下也。2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2分)①躬耕于南阳 ②先帝不以臣卑鄙 ③约己爱民 ④悉仰于官

22.翻译下列句子。(2分)

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盈财,以负陛下也。

23.选出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2分)A.先帝/不以臣卑鄙 B.咨臣/以当世之事 C.提拔隐逸/以进贤良 D.臣身/在外

24.甲、乙两文体现了诸葛亮的哪些可贵品质?(2分)

25.甲、乙两文中诸葛亮反复向后主刘禅提出了一条什么建议?这条建议在当今有何现实意义?

答案:21.①躬:亲自,亲身

②卑鄙:出生卑微,身份低贱 ③约:克制 ④悉:全部,都

22.我将来去世的时候,不允许家人收受财物,在外有盈余的钱财,而辜负了陛下的恩德啊。23.D 24.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忠心耿耿,尽职尽责,公正廉洁 25.亲贤臣,远小人,选贤任能

对于当今的领导干部来讲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只有选拔有才能的人,善于听取意见,才能更好的为人民服务,为百姓办实事,如果只是一味任人唯亲或量“财”而用,那只会祸国殃民,违法乱纪,被人民所唾骂,成为国家的罪人。16湘潭市(09湖南省)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得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13.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1)危急存亡之秋()(2)悉以咨之()14.将文中划线的句子翻泽成现代汉语。(2分)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译文:

15.上文中很多词语已成为现代汉语中常用的成语,请写出其中的一个。(1分)答:

16.对上文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2分)A.诸葛亮分析蜀汉的危急形势,意在引起后主刘禅的高度重视。

B.诸葛亮指出,蜀汉的有利条件是一些忠臣志士因感念先帝之恩而愿报效后主。C.诸葛亮提议后主刘禅应和“有司”一起处理赏罚之事,以显示公正严明。D.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出了广开言路、严明赏罚和亲贤远佞的建议。

答案:14.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那么汉王室的兴盛,就时间不远了。15.妄自菲薄作奸犯科

16.c【解析】本题较易。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c项 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汉“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应交给“有司”判定他们受罚还是受赏,来显示公正严明。并非要“刘禅应和”有司“起处理赏罚之事”。其他三项分别从分析形势和提出建议方面,准确表达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77资阳市(09四川省)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礻韦、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礻韦、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乙】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 14 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①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②,不可屈致③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④亮,凡⑤三往,乃见。因屏人⑥曰:“汉室倾颓⑦,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⑧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⑨,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注解:①【器】重视。②【就见】到诸葛亮那里去拜访。③【屈致】委屈(他),招(他上门)来。④【诣】去拜访。⑤【凡】总共。⑥【因屏人】就此叫旁边的人避开。⑦【倾颓】崩溃。⑧【信】现在写作“伸”。⑨【猖蹶】失败。

23.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2分)先帝不以臣卑鄙()将军宜枉驾顾之()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由是先主遂诣亮()24.甲文中带线句子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是(2分)

25.甲文中与乙文所叙的事情相关的句子是(3分)

26.将下边两个句子译为现代汉语。(4分)

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②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27.阅读成都武侯祠内的一副对联,回答后边的问题。(2分)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对联中“两表”指的是,“一对”指的是。答案:

23.卑鄙:低微鄙陋 顾:拜访 以:把 由是:因此(2分,正确一处0.5分)24.效忠刘氏父子的一片赤胆忠心。(2分)

25.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3分)26.①我本来是个平民,亲自在南阳耕地,只想在乱世中苟且保全自己,不想在诸侯中扬名做官。②(他)身高八尺,常常把自己同管仲、乐毅相比,当时的人都不认同他。(4分,每小题2分,如“躬、于、闻、达、遂、许、驱驰、每”以及宾语前置等词语、句式落实不够,酌情扣分。)

27.《出师表》《后出师表》《隆中对》(2分,每空1分。如将《出师表》写成《前出师表》也给分。)

第三篇:出师表学案、答案

《出师表》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诸葛亮及“表”的文体特点。2.理解本文的写作目的和诸葛亮的建议。3.体会全文夹叙夹议,于议论、叙述中融入作者忘身忧国、忠贞不渝的感情的写法。4.了解古今异义词的用法,能够翻译重要语句。

A.向刘禅表示自己对刘氏父子的忠心。

B.此文写在他北伐之前,所以目的是让刘禅治理好国家,让他放心去北伐,使北伐的计划得以实现。C.让刘禅做到亲贤远佞,修明政治。

学习方法:熟读,识记,背诵 自我检测习题:

一、基础知识

1.给下列词语中的加粗字注音。

①陟.罚臧否()()②中道崩殂.()③以遗.陛下()④行阵和睦.(⑤ 妄自菲.薄()()⑥ 咨诹.()⑦猥.自枉屈()⑧斟酌..()(2.解释下列加粗的实词。①以光.先帝遗德()②引喻失义.

()③察纳雅言..()④性行淑均..

()()3.为下列句子中的“以”选择恰当的义项。

A.用B.以致C.用来D.因为⑴ 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⑵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⑶ 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光帝之灵()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以”与“临崩寄臣以大事”中的“以”意义相同的一句是()。

A.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B.徒以有先生也。

C.不以物喜,不以已悲。D.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5、下列句子读法停顿有误的一项是()A、咨臣/以当世之事B、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C、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D、亲/贤臣,远/佞人

6、按要求用原句回答:

①《出师表》中揭示汉代兴衰的句子是_______

②《出师表》中写出诸葛亮无意于功名的两句话是_______

③《出师表》中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

7.对诸葛亮向刘禅上《出师表》的目的,有如下几种看法,其中最正确的一种是()))D、此“表”开头就写蜀国形势危急,让刘禅修明政治,治理好国家,其目的只在挽救蜀国的危难。

8、填空:

①本文作者,是时的、,的丞相,字。本文文体是,这是古时 的一种奏章。这篇“表”中写到的“先帝”,指的是________(姓名)。南宋诗人陆游高度评价这篇表文,说道“出师一表真名世,________

②作者向后主提出的三条建议是 :③本文的中心句是

9.对下列加粗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时)。未尝不叹息痛恨(憎恨)于桓灵也。B.以光(光亮)先帝遗德。是以先帝简拔以遗(给予)陛下。C.亲(亲近)贤臣,远小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他,代指向宠)。D.以(以致)塞忠谏之路也。以(所以)昭陛下平明之理。10.请用“/”标示出下面语句的停顿之处,并翻译。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解释下列词语的古今词义。

①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古义:今义:)②臣本布衣..。

(古义:今义:)

③先帝不以臣卑鄙..

。(古义:今义:)④由是感激..。(古义:今义:)⑤开张..

圣听

(古义:今义:)

二、熟识课文:(用原句回答)

⒈诸葛亮分析蜀国当前形势有利条件的句子:⒉诸葛亮分析蜀国当前形势不利条件的句子:⒊诸葛亮提出的三条建议:

⒋文中先汉兴隆,后汉倾颓的原因分别是:⒌先帝对先汉兴隆,后汉倾颓所持的态度:⒍表明诸葛亮身份的句子:

⒎表明诸葛亮性情的句子:⒏诸葛亮临危受命的句子:⒐诸葛亮出师的历史根源:⒑诸葛亮出师的思想基础:⒒诸葛亮出师的物质准备:

⒓诸葛亮出师的诸葛亮出师的最初目的:⒔诸葛亮出师的根本目标:

⒕表明诸葛亮对刘氏父子都愿扶持的句子:⒖文中作者谈到了哪两件大事?

⒗诸葛亮为什么要报先帝,又忠于陛下?

⒘诸葛亮谈到的先帝对自己的“殊遇”确指文中哪句话?⒙你认为诸葛亮上此表的目的是什么?

⒛诸葛亮所明确的每一方的责任都是什么?

21、“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的原因是什么:

22、三、四段对宫中、营中人事安排、推荐贤臣、良将的目的是什么?

23、表明诸葛亮不求功名的句子:

24、记述自己身份的句子:

25、与先帝共患难的句子:

26、答应为了先帝奔走效劳原因的句子: 27、5段中“每与臣论此事”中的“此事”指的是什么:

28、作者13次提到先帝的作用是什么:

29、本文出现的成语和意义

三、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题。

(一)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先帝不以臣卑鄙,狠自枉屈,三顾臣于一广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②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沪,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鸯钝,拔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巨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份也。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①由是感激..()②遂许先帝以驱驰..()③·五月渡沪()2.简述选文第一段作者自述身世的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②段说“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在本段中具体指什么?用原文中的4个四字短语回答。()

4.这两段文字回顾了对作者人生有重大影响的三件往事,它们分别可以概括为_______,临危委重任和_______。作者回顾这些往事的目的是_______(用自己的话概括作答)。

5.下面的一副对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参考示例,从列出的六项中任意选出两项,写出具体所指。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大攻。[示例〕三顾:三顾茅庐

六出:东和:收二川:

七擒:北拒:排人阵:

(二)诫于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士何及!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A.卒中往往语 B非淡泊无以明志C.先帝知臣谨慎D.静以修身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3.本文作者就哪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这几个方面又是怎样展开论述的?

4.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

5.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请写出这两句话。①;②

(三)综合应用创新练习题

1.中考题精选(重庆市)读下面文言文段,完成(1)~(3)题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出师表》)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黑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亲.贤臣,远小人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B、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C、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 信.愿陛下亲之信.之 D、此 悉.贞良死节之臣男女衣着,悉.如外人(2)、理解本文内容,然后填空(6分)

①文中提到的“亲贤臣”,相当于今天我们选拔人才时常提到的“_________”这一成语。

②“此悉贞良死节之臣”中的“贞良死节”的意思是__________。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_____________就是一个贞良死节之臣。(举本文以外的例子)

③文中的“计日而待”,与今天的__________这个成语意义相近,字数相等。(3)、判断正误(在你认为正确的说法后面打“√”,错的打“×”)(4分)

A.“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对这句话朗读停顿的划分是正确的。()

B.“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恒、灵也”,这句话的意思是:没有一次不对恒、灵二帝的做法感到痛心仇恨的。()C.本文从正反两方面概括了两汉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提出了“亲贤远佞”的建议。()

D.“亲贤臣,远小人”使先汉兴隆,这对我们今天消除腐败现象,振兴民族大业仍有借鉴意义。()

2.中考题精选(安徽省,2000年)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1)解释下列加黑的词在文中的意思。(2分)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卑鄙:_____________。②、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不毛:_______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6分)

①、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___________。②、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____________。(3)、诸葛亮“出师”的战略目标是什么?(用文中语句回答)(3分)

。(4)、最后一句的“报先帝”呼应了文中的哪些事?(用文中语句回答)(4分)

(四)【探究拓展训练】 阅读文言短文,回答问题。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①,山门圮②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③十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④数小舟,曳铁耙,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者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⑤,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⑥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⑦闻之。又笑日:“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之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注:①干:岸边。②圮(pí):倒塌。③阅:经历。④棹(zhào):船桨,这里作动词用。⑤柿(fèi):木片。⑥颠:颠倒,荒唐。⑦河兵:治河的士兵。

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两项是()。A.沧州南一寺临.河干(面对)B.二石兽并.

沉焉(合并)C.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毕竟)D.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停止)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所指代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①一讲学者设帐寺中,闻之 ②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③一老河兵闻之 ④果得之于数里外

A.①和②句相同,③和④句不同 B.①和③句相同,②和④句相同 C.①和③句不同,②和④句相同 D.①和④句相同,②和③句不同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②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出师表》―――答案

一、1.略

2.① 发扬光大② 适宜、恰当③ 正言④ 善;平3.(1)D(2)B(3)C 4.C

5、C6、①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②、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③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7.B8、填空:.①诸葛亮;三国;政治家;军事家;蜀汉;孔明;表;刘备;千载哪堪伯仲间

②开张圣听;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亲贤臣,远小人。(或: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③亲贤臣,远小人(或:亲贤远佞)

9、C10、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译文:但是,侍卫之臣在宫廷里毫不懈怠,忠诚的将士们在疆场上奋不顾身,这都是追念先帝的特殊恩遇,想报答给陛下的缘故。

11、①痛心遗憾;非常憎恨。②贫民百姓;布的衣服。③身份低微,出身鄙野;(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④感动,激动;因对方的好意或帮助而对他产生好感。⑤扩大;店铺开业二

1.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2.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3.诚宜开张圣听、亲贤臣,远小人、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询诹善道.4.先汉兴隆的原因是:亲贤臣,远小人.后汉倾颓的原因是:亲小人,远贤臣.5.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6.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7.先帝知臣谨慎.8.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又一年矣。9.先帝创业未半而且中崩殂,今天下三分.10.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11.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12.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13.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14.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15.兴复汉室,还于旧都.16、17: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曲,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18.劝告后主应当以国事为重.20.<1>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2>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21.先帝对他们的爱戴.想要报答在后帝的身上.22.亲贤臣,远小人.23.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24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25.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又一年矣。26.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27.亲小人,远贤臣.28.以次来激励后主,以国家的兴亡为重.29.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意思是:恭恭敬敬,尽心竭力地工作,一直到死为止。

三、语段阅读

(一)1、.①感动、激动②奔走效劳

2、自述身世目的:

.作者自叙身世,说明自己身份低微,生活淡泊,无意于功名利禄。叙述先帝“三顾茅庐”之恩,称赞先帝宽宏的气度和不耻下问的品德,也表达了自己的知恩感激之情。最后概述与先帝患难与共的历史,说明了创业的艰难,进一步表达了作者效忠刘备父子的心愿,以陈情的方式为“出师”作铺垫。

3、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4.三顾茅庐临崩寄大事

表达感念先帝的知遇之恩,忠于刘氏父子的真挚感情,并以先辈创业的艰难激励刘禅 5.①、六出:六出祁山②、七擒:七擒孟获③、东和:东和孙吴④、北拒:北拒曹魏⑤、收二川:收取东川、西川(6)、排八阵:摆设八阵图(任意答出其中两个,意思对即可)

(二)1、.A2.用恬静来修养自己的身心,用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不抛开功名利禄就不能表明自己崇高的志向,不做到安静就不能高瞻远瞩。3.作者就学习(或“治学”)和做人(或“修身”)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无论做人,还是学习,作者强调的是一个“静”字:修身须要静,学习须要静,获得成就也取决于静。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把“静”与“躁”加以对比,增强了论述效果。

4告诫儿子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5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三)1、中考题:

1.(1)D;(2)、①任人唯贤; ②坚贞可靠,能够以死报国岳飞;③指日可待;(3)A×;B×;C√;D √

2、中考题:

(1)

1、①身份低微,出身鄙野;②不长庄稼(的地方)

2、①只想在乱世中保全自己,不谋求在诸候那里扬名做官;

②这就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尽忠陛下的职责。

(3)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答“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也可)

(4)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探究拓展训练】

1.BC2.C

3..①你们不懂得分析事物的特征,这不是木片,怎么会被暴涨的流水带走呢?

②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其中的一个方面,而不知道另一方面的很多了,怎么可拘泥于一般事理主观推断呢?

第四篇:28、《出师表》答案

出师表第一课时答案

cú pí bì zhì zāng pǐ fěi bó yī yōu wâi háng

qīng tuí

huīhóng

bì quē wěi wǎng sù rǎng shù nú zhāng jiù zhēnzhuó zīzōu

zhào sè

二、略

三、略

出师表第二课时

一、关于本文的结构,教师要引导学生着眼于“出师”二字。具体地说,一是要看作者对出师后国内政事的安排;二是要看作者说明出师的理由。这两个问题弄清楚了,全文的脉络也就清晰地显示出来。明确:可将本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5段),从当前形势出发劝说后主继承先帝遗志,提出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三条建议。

第二部分(6、7段)追述以往经历,表达“报先帝而忠陛下”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

第三部分(8、9段),明确各方面的责任,向后主提出恳切的期望,总结全文。

二1.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先说不利的客观条件,指明蜀汉“危急存亡”的形势,意在刘禅能“思危”,激其发愤图强之志;再说有利的主观条件,指明希望尤在,意在促刘禅励精图治之行。

2.广开言路、赏罚分明、亲贤远佞。其中最主要的一条是:亲贤远佞。因其余两条皆与此有关。刘禅昏庸无能,如不能亲贤远佞,必然会“妄自菲薄,引喻失义”“偏私,使内外异法”,所以说,这是关系到国家存亡的根本,是三项建议的核心。

3.“作奸犯科” 的人,该受赏的是“为忠善”的人。

4.不可以,为提出“亲贤远佞”建议张本,使刘禅明了亲贤的对象。5.忠心、品德、才能。

6.从正反两方面对比两汉的历史经验教训,提醒刘禅勿蹈桓、灵覆辙。三1.三顾茅庐、襄阳病败、白帝城托孤、渡泸水、南征孟获。

2.追述自己随先帝艰难创业,忘身忧国,不避辛劳的历史。既表达自己一片忠贞激励刘禅,更主要是为北伐请命。说明这是先帝托付,是诸葛亮“报先帝、忠陛下”的决心和行动。3.表明无意功名利禄,从而突出先帝三顾之恩。

4.作者自述本志,突出先帝的三顾之恩,而出师北伐,正是为了完成先帝未竟的事业,报答先帝的知遇之恩,由此自然引出下文的北伐建议。

5.宽宏的气度,求贤若渴,知人善任的品德。四1.“盖追先帝之殊遇”

2.参考:国内政局的担忧,对刘禅是否能采纳建议的忧虑。

五1.此表虽是为请命出征,但主要意图在于劝谏刘禅“内修政理”。历史上,刘禅昏庸,宠幸宦官,对于朝政,诸葛亮事无巨细。此次出征,他必然为国政忧虑,所以重在提建议,荐人才。这正是针对蜀国形势,有利于出征北伐。

2.处处以先帝之意为据,句句借先帝之口说出。使所进忠言“直而不肆”,得体而恳切。以此激励后主刘禅深追先帝遗诏,“以光先帝遗德”完成“先帝刘备未竞的统一大业。”

3.主要从忠心耿耿的角度写。

4.全文以议论为主,在议论中融以叙事和抒情,以做到对刘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而达到劝谏的目的。论述切中要害、分析透辟,针对性强;寓情于义,情理交融,言词恳切,说服力强。叙事,寓情于事,委婉动人,感情真挚。所叙之事如推荐贤才,讲身世,谈经历,都是为议论服务,使他对刘禅提出的建议与要求有理有据,更能使人信服。

六1.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作奸犯科,优劣得所,计日而待,三顾茅庐。

2.开张:扩大。(今)指商店开始营业。痛恨:痛心遗憾。(今)指十分憎恨。卑鄙:身份低微,出身鄙野。(今)指品质低劣、下流。感激:感动振奋。(今)指激动感谢。5.篇章分析

1.作者在本篇所表达的思想可用“报先帝”、“忠陛下”六个字来概括。

2.“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一句,高度概括了先帝创业过程中艰难险阻,也表达了作者愿与先帝患难与共的深情。

3.表中着重回顾了三顾茅庐和临崩托孤两件大事,表达了诸葛亮的“北定中原”坚强意志和受恩感激(感恩图报)之情。

4.作者写这篇表的用意是希望后主“亲贤臣,远小人”。

5.表中13次提到先帝,作用是:勉励后主“光先帝遗德”、“深追先帝遗诏”,以完成先帝未竟的“北定中原”、“兴复汉室”大业。6.理解性背诵

(1)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作者向后主提出的三条建议是:①开张圣听②陟罚臧否,不宜异同;③亲贤臣,远小人(3)诸葛亮给刘禅建议中最重要的一条是:亲贤臣,远小人

(4)写尽作者一生的句子: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5)指出出师战略目标的句子是(政治愿望):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6)诸葛亮希望后主不要随便看轻自己的句子是:不宜妄自菲薄

(7)《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两句“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一致。

(8)在中国男子足球队冲击世界杯屡遭失败的情况下,米卢出任了国家队主教练,这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9)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陟罚臧否,不宜异同;(10)表明作者淡泊名利的句子: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11)后汉倾颓的原因: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12)诸荀亮分析天下形势,其中有利的主观条件是: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

(13)表达了作者对刘氏父子感情的句子是: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14)简述“三顾茅庐”故事的句子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15)第七段中“大事”具体指什么?用文中的话回答。“北定中原,庶竟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16)《出师表》中叙述诸葛亮追随先帝驱驰原因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17)作者“夙夜忧叹”的原因: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18)“奖率三军,北定中原”的条件是: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19)“深追先帝遗昭”中“遗昭”指的是: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7(1)诸葛亮 后主或刘禅,或后主刘禅 “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共2分,每空0.5分)

(2)①时 ②发扬光大 ③选拔 ④询问(共2分,每小题0.5分)

(3)围绕“借先帝之意,告诫后主(刘禅)要亲贤远佞”回答即可。(共2分,围绕“亲贤臣,有利于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回答也可以得满分。或围绕“亲贤臣,远小人,有利于国家强盛发展”回答也可得满分。或围绕“亲贤远佞,才能治理好国家”回答亦可得满分)(4)①积极献言,提岀三项建议。(或答“提岀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三项建议”)②积极荐贤,安排内政、军事人才。(或回答“推荐人才”)

③平定南方,使后方稳定,得以岀师北伐。

④积极筹备北伐,为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作准备。

(共2分,答岀其中任何一点之意即可得1分。答岀其中任何两点之意即可得满分)(5)围绕“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应该尽职尽责,尽心尽力作好分内的事”来回答即可。(共3分,结合原文内容1分,能围绕“对自己、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等中的任意一个角度来谈自己受到的影响即可得2分)

第五篇:出师表 文言阅读及答案

《出师表》

诸葛亮是中国人民智慧的化身。“三顾茅庐”、“火烧赤璧”“六出祁山”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诸葛亮的文才韬略令人倾倒。他撰写的《出师表》是汉末以来的第一流杰作,辞情恳切,感人肺腑,为后人所钦仰。

一、【背景链接】(幻灯)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是三国时期蜀国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候。【诸葛亮名言】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宁静无以致远,非淡泊无以明志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幻灯)

需要了解的背景资料是:“三顾茅庐”“三足鼎立”“白帝城托孤” “出师北伐”(参看《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三国演义》)

这篇《出师表》是诸葛亮在公元227年出兵伐魏,临行时写给后主刘禅的奏章。

诸葛亮当时感到刘禅暗昧懦弱,颇有内顾之忧,所以临出发前上书刘禅,恳切劝谏,要刘禅继承刘备遗志,砥砺志行,振作精神,听信忠言,任用贤良,黜斥佞人,严明赏罚,尽心国事,以图完成复兴汉室,统一天下的大业。(幻灯)

“读诸葛孔明《出师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读李令伯《陈情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宋代学者赵与时<宾退录>

【文体知识】

表,是古代一种文体,陈述自己的请求、愿望或意见的一种文书样式,是古代奏议的一种,也叫“奏章”或“奏疏”。(详细的介绍见教参)

二、【行文思路】

本文的行文思路是这样的:(幻灯)

在表文中,诸葛亮劝说后主刘禅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继承先帝刘备的遗志;也陈述了自己对先帝的”感激”之情和”兴复汉室”的决心。本文议论中融以叙事和抒情,句法上骈散结合,结构上处处照应。

三、【成 语】(幻灯)本文涉及的成语有:

妄自菲薄 三顾茅庐 不知所云 临危受命 作奸犯科 指日可待 计日可待 不毛之地

四、【文言文语段】(幻灯)拓展1——《隆中对》(“三顾茅庐”的故事和诸葛亮的形象虽千百年来广为人们传诵,但正史丹青与故事传说的笔触是各有千秋的。)拓展2——《诫子书》

拓展3——《校定<诸葛亮集>表》(选自陈寿《三国志 诸葛亮传》)【今人解读】(幻灯)余秋雨:《武侯祠:一千七百年的沉思》 吴 睿:《武侯祠随想》 姜 进:《诸葛出师情义传千古》 刘征泰:《千秋遗爱在人间——成都武侯祠小记》 王春瑜《刘备托孤赞》

诸葛亮,许多文人墨客在诗词中歌咏过他,在武侯祠凭吊过他,或借诸葛亮表达对忠臣良相的赞美之情,或借他寄托对明君贤主的渴慕之意,或借他抒发自己怀才不遇之叹。总之,在后人的眼中他已经是一个符号、一种象征了,他牵动着中国知识分子最深沉的情感脉搏。【相关诗句】(幻灯)杜甫《蜀相》: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陆游《书愤》: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文天祥《正气歌》: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陆游。”《感状》:凛然出师表,一字不可删 陆游《病起书怀》:“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相关对联】(幻灯)

1、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2、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3、勤王事大好儿孙,三世忠贞,史笔犹褒陈庶子 出师表惊人文字,千秋涕泪,墨痕同溅岳将军 还有一些有关诸葛亮的俗语、歇后语:(幻灯)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

六、【教学设计方案】(幻灯)

这篇课文可以这样去进行教学:读——述——析——结

析:抓两个问题分析——(1)两个条件是什么?(2)三条建议是什么?(3)作者为什么要历叙自己的身世后才提到“出师”?(4)字里行间读得出来诸葛亮怎样的情感?

下载出师表提纲答案(范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出师表提纲答案(范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出师表》中考试题及答案

    《出师表》中考试题及答案 Ⅱ2008 年浙江省奉化市 文言文阅读 (一) 先帝知巨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沪,深入不毛。今南方已......

    《出师表》基础知识答案(5篇范文)

    《出师表》基础部分答案一、1.殂 2.弊 3.陛4.Wàngfěibó5.sâjiàn 6.zhìzāngpǐ 7.zhāo8.Yōu9.yī10.wâi 11.bì quē 12.Xíng13.hángmù14.liâ15.tuí 16.bǐ17.wěi18.sù19.lú20......

    前出师表习题答案五篇

    二、文学常识 1作者:诸葛亮是三国蜀汉政治家、军事家。字孔明、号卧龙、谥号忠武、后世称其为武侯。 2、表:古代奏议的一种。用于向君主陈说作者的请求和愿望。 三、语音 四、......

    《出师表》《诸葛亮传》比较阅读及答案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720题。(10分) (一)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巨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出师表阅读答案初三[大全五篇]

    后出师表阅读答案初三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我们经常跟阅读答案打交道,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检查自己的得与失,并对今后的学习做出调整。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科学规范的`阅读答......

    出师表 专题

    《出师表》专题 一、①臣本布衣„„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②先帝知臣谨慎„„而忠陛下之职分也。1、这段文字选自的《出师表》,“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出师表

    《出师表》 一、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

    出师表

    《出师表》 1、 解释 崩殂:崩殂殊遇 光恢弘引 喻义 陟臧否刑 简拔遗咨淑 均布衣卑鄙猥 值夙夜驱驰毛 驽钝驽钝攘除 损彰咎诹 诚昭理临 涕零阙疲敝 秋雅言 2、文学常识 本文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