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品德与生活新课标解读
一、了解《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的产生和设计思路
产生的背景及意义
从课程改革改革的背景来看,在世界范围内,自20世纪80-90年代以来,世界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走向,就是课程的综合化,向儿童的生活回归,与儿童的需要接轨。可以说“学科融合的方向——这一近期教学理论和实践的重要变化之一”,已经成为世界基础教育发展的一个共同特征。“新的发展分段研究表明,低幼阶段儿童应当学习体验性知识,生活性知识,教育应当密切贴近生活,综合化,多样化,具体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也明确指出,小学课程应当以综合课程为主,密切贴近儿童的生活,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特点。小学低年级儿童正处在由学前教育向正规学校教育过渡的阶段,更需要课程去帮助他们顺利地完成这一阶段 性过渡。然而,以往两个阶段之间的断裂使儿童学习内容的衔接和学习方式的阶段性延续一直未能很好的实现。
在过去的九年义务教育中,《思想品德》这门课程经过20年的学习磨砺,取得了 很大的成绩,是有一定成果的,但也发现了不少问题。如:教材内容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讲古代、名人、伟人的事例多,讲学生身边的典型事例少;空洞的说教 多,尊重儿童个性和实际生活的少;品德教育缺乏针对性、生活性、实效性;强调学科体系,忽视了学生的生活和意义建构;以课堂教学为主,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 活动;强调学生对内容的组织忽视了学生经验与体验的获得。其中最主要的一个问题是:把道德、品德从人的生活,社会生活中剥离出来,把他们作为一种孤立现象 来对待。反映在课程设置上就是品德课的学科化倾向,所建构的课程往往是自成一统的以德目,道德规范为体系的思想品德课。如一、二年级包含10个德目。三、四、五年级在一、二年级基础上增加4个 共14个德目,六年级有5大生活中的道德规 范。如何真正落实品德教育,发挥它的实效性,引起了人们的十分关注。如何在学校开展适合小学儿童,特别是小学低年级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的、生动有效的德育教 育,成为摆在小学德育工作面前的重大挑战。
第二篇:2011版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解读
2011版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解读
与《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实验稿)》比较,《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主要有以下几点显著变化:
一、课程的基本特征增加了“综合性”
强调课程设计体现儿童与自然、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我的内在整合;课程内容体现品德教育和生活教育有机融合;教学活动体现儿童的生活体验与道德体验,知识学习与社会参与、问题探究等彼此渗透、相互促进,实现生活、教学、发展的三位一体。
二、课程基本理念的表述顺序和内容进行了调整
比如,理念的第一条调整为“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会关心、积极探究是课程的核心”,这是对课程价值的理解。原课程标准中“学会做人”对低年级儿童来说比较抽象,修改为“学会关心、学会探究”更具体。
三、增加了动手能力的要求
将“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改为“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增加了“动手”的要求,因为低年级儿童动手能力的发展是其创造性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我国儿童在“动手”方面一直比较欠缺,增加“动手”要求也更有针对性。这样既强调动脑也强调动手,有利于培养手脑并用的儿童,进一步突出本课程活动性、实践性的特质。
四、强调把了解儿童作为教学的基础
根据本课程的性质,强调教学必须以深入地了解儿童为基础。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在了解儿童的实际生活和发展状况,掌握每个儿童的特点和各不相同的需要,了解其所在的家庭和社区的状况等基础上进行。
五、教学评价、教学实施、课程开发是一个整体
在评价的理念上,提出了“本课程的评价与教学实施、课程开发是一个整体。评价不仅是为了解儿童的学习,它本身就是儿童丰富多彩的学习过程。在评价过程中,儿童彼此间讲述活动过程、分享探究发现和活动体验、交流作品和活动心得,都是儿童学习的生动体现。”
在评价的实施上,将评价的特点、方法与本课程特结合起来,克服了空洞、泛泛而谈的问题,更加有操作性、指导性。
第三篇:学习《品德与生活》新课标有感
学习《品德与生活》新课标有感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本课程是以儿童直接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采用活动教学是《品德与生活》课程的一个重要教学方式,它将使学生由过去被动性的接受学习转向主动性的感悟学习,由关注道德结构的学习转变到更加重视研究性学习,由封闭性的课堂学习转变为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开放式学习。现本人结合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生活》谈几点体会。
一、活动教学是课程的主要教学形式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本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活动是教与学共同的中介,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儿童的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作用是根据教材的特点,尽力做到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引导儿童活动;不是以教师为中心的直接讲授,而是以儿童自主活动为基本学习方式;不是课堂中心、书本中心,而是开放的、综合的学习。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人的能力和个性是在活动中形成的,活动是维系外部生活世界和内部道德世界的纽带。“活动”,无论是自发的还是有指导的,都是最佳的学习。《品德与生活》课程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这种“学会做人”的学习,更需要突出创新精神和时代精神,更需要张扬学生的心理、情感和智慧。以开展学生活动的理念改革品德与生活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地去创设各种有效的活动,要从活动的目标、内容、环节、组织等各方面去增强学生的主体参与和主动参与。
二、课堂上灵活地开展活动教学
《品德与生活》教材不是呈现大量供教师讲授的知识点,其内容的选择突出活动性,有利于教师和儿童采用活动型的教与学的方式。教材以图画的形式呈现可以开展的活动、游戏及其过程,旨在引发儿童活动的兴趣,并引导儿童通过自己的活动而非教师给予的现成结论去获得知识。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灵活地开展活动教学。
1.创设情景,诱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参与性。
《品德与生活》课程中的活动教学打破了以往一成不变的教学格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和发展教材的情境因素,有机地营造和渲染出一种让学生感到美好的、亲切的、喜爱的学习氛围,这样使原来那种枯燥乏味的思想教育变成一种有滋有味的精神享受。我们一般可以采用讲故事、听歌曲、看录像、角色游戏、小品表演、分组讨论、知识竞赛、演讲辩论等多种多样的活动形式,创设
出不同的教学情景。
2.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活动和体悟式学习。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儿童学习的最好途径应该是活动,活动的过程即是学生参与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创设实践活动,重视学生的积极参与,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让学生在参与中主动地发展。因此,《品德与生活》的教学不是以教师为中心的直接讲授和知识学习,而是以儿童为中心的自主活动和“感受—体验—表现”为主线的体悟学习。同时讲授、游戏、实验、讨论、角色扮演、动手制作、讲故事等多种学习形式结合其中,让学生自主、积极地参与活动,使学生在参加丰富、积极的学习中感受生活、学会生活。
三、活动教学形式应不拘一格,灵活运用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学活动在内容上既要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提倡和鼓励教师在儿童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或与儿童合作选择内容,利用儿童自己的选择来组织活动。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几种形式结合使用。本课程常用的教学活动形式有:讨论,资料调查,现场调查,情境模拟与角色扮演,操作性、实践性活动,教学游戏,参观访问等。通过学生各种不同的活动,来达到培养学生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的目的。
第四篇:2011年版义务教育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解读
义务教育小学品德与生活新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 前言
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在极大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已成为全社会的追求。遵循《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精神,引导儿童“学会生活”,形成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和勇于探究、创新的科学精神,成为我国基础教育必须担负的重大责任。
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儿童品德、智力、生活能力等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为了增强儿童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切实地为他们形成正确的生活态度、良好的道德和科学素质等打好基础,必须充分关注低年级课程在形态、内容以及教与学的方法等方面与中、高年级及幼儿园阶段的区别与衔接,构建符合本阶段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和素质教育精神的课程。
一、课程性质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本课程具有如下基本特征:(一)生活性
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二)开放性
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课程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时间可以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弹性地延展;评价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三)活动性
本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儿童的活动,而非单纯地只讲教科书;儿童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
二、基本理念
(一)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 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因此,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进行。
(二)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低年级的课程应当通过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为儿童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实际的生存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他们在价值多元的社会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打下基础。
(三)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
童年是一个蕴藏着巨大发展潜力的生命阶段。童年生活具有完全不同于成人生活的需要和特点,它不仅仅是未来生活的准备或教育的手段,其本身就蕴藏着丰富的发展内涵与价值。学校生活是童年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并享受愉快、自信、有尊严的学校生活是每个儿童的权利。
(四)在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中建构课程的意义
儿童是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的发展的。重视课程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让课程变得对儿童有意义,这将有利于他们构建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
三、设计思路
(一)本课程在学校课程中的位置
本课程在课程目标、内容、形态、实施方式等方面与幼儿园课程衔接,同时又为小学中、高年级阶段的品德与社会、科学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打下基础(参见下图)。图1
(二)课程结构框架
儿童在自己的生活中通过认识自然、了解社会和把握自我,并在其与自然、社会的互动中发展着自己,建构自己与外部世界的关系。
因此,品德与生活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用三条轴线和四个方面组成课程的基本框架,并据此确定课程的目标、内容标准和评价指标。
三条轴线是: ◆ 儿童与自我 ◆ 儿童与社会
◆ 儿童与自然 四个方面是:
◆ 健康、安全地生活
◆ 愉快、积极地生活
◆ 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
◆ 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三条轴线和四个方面交织构成了儿童生活的基本层面。
健康、安全地生活是儿童生活的前提和基础,它旨在使儿童从小懂得珍爱生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获得基本的健康意识和生活能力,初步了解环境与人的生存的关系,为其一生身心健康地发展打下基础。
愉快、积极地生活是儿童生活的主调,它旨在使儿童获得对社会、对生活的积极体验,懂得和谐的集体生活的重要性,发展主体意识,形成开朗、进取的个性品质,为儿童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奠定基础。
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是儿童应当遵循的基本道德要求,它旨在使儿童形成对集体和社会生活的正确态度,学会关心,学会爱,学会负责任,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为其成为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民奠定基础。
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是时代对儿童提出的要求,它旨在发展儿童的创造性和动手能力,让儿童能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探究或解决问题,增添生活的色彩和情趣,并在此过程中充分地展现并提升自己的智慧,享受创造带来的欢乐。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二、分目标
(一)情感与态度
◆ 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 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
◆ 自信、诚实、求上进。
(二)行为与习惯
◆ 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
◆ 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遵守纪律。
◆ 乐于参与有意义的活动。
◆ 保护环境,爱惜资源。
(三)知识与技能
◆ 掌握自己生活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劳动技能。
◆ 初步了解生活中的自然、社会常识。
◆ 了解有关祖国的初步知识。
(四)过程与方法
◆ 体验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过程。
◆ 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
第三部分 内容标准
一、健康、安全地生活 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劳动习惯 1.按时作息,做事用心。
2.养成良好的饮食和个人卫生习惯。3.热爱劳动,具有料理自己生活的能力。4.爱护家庭和公共环境卫生。
5.知道初步的健康常识,养成正确的坐、立、走姿势。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6.了解天气、季节变化对生活的影响,学会照顾自己。7.了解卫生保健设施的作用,并能在成人指导下利用。8.认识常见的安全和交通标志,遵守交通规则,注意安全。9.知道基本的紧急求助和自救办法。适应并喜欢学校生活 10.在学校里情绪安定,心情愉快。
11.熟悉学校环境,能利用学校中的设施解决自己的问题。
二、愉快、积极地生活 愉快、开朗
1.喜欢和同学、老师交往,高兴地学,愉快地玩。
2.亲近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感受自然的美。
3.能欣赏自己和别人的优点与长处。
4.能在成人帮助下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积极向上
5.能看到自己的成长和变化,并为此而高兴。
6.愿意有计划、有目标地安排自己的生活。
7.心中有榜样,并以此激励自己不断进步。有应付挑战的勇气
8.学习与生活中遇到问题时愿意想办法解决。
9.有勇气尝试富于挑战性的活动,不怕苦,不怕难,不胆怯。
三、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 诚实友爱
1.能初步分辨是非,不说谎,做诚实的孩子。
2.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做事认真、不敷衍,有耐心,有毅力。
3.知道自己是集体的一员,认真完成集体交给的任务,爱护班级荣誉,关心和爱护同伴。
4.能用自己的方式爱父母长辈,积极主动做家务劳动。乐于帮助别人,特别是老年人和残疾人。爱护花草树木和动物。遵守社会规范
5.懂礼貌,守秩序,行为文明。
6.初步认识规则和纪律的作用,遵守学校纪律。
7.爱护公物和别人的劳动成果,节约水、电、纸张等资源。爱家乡、爱祖国
8.知道家乡的风景名胜和资源,关心家乡的发展变化。
9.为保护周围的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有初步的生态意识。
10.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崇敬人民英雄,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
四、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有创造的愿望和乐趣
1.有好奇心,喜欢提问。
2.对自然现象或生活中的问题有探究的兴趣。动手、动脑
3.在自己的生活中尝试一物多用,废物利用。
4.能为解决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建议。
5.选择生活和学习用品时有自己的判断,不盲从。
6.会正确使用简单的工具。养成探究的习惯,学习探究的方法
7.学习用观察、比较、小实验等方法进行简单的探究活动。
8.能用多种办法收集资料,并进行简单的整理和应用。
9.能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感受、想法或活动成果。获得知识,积累经验
10.通过各种活动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和其他科学常识。
11.能在老师的帮助下,总结、提升获得的经验和信息。“内容标准”说明 本内容标准为基本标准。在开展教学活动和编写教材时,可根据各地区、学校和儿童的实际有所调整。“内容标准”中四个方面的内容虽然各有侧重,但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贯通、整体呈现的。在健康、安全的前提下,儿童的生活既要充满乐趣与色彩,也应当富有责任与创造。因此,实施中不要将它们割裂开来。
2011年版义务教育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解读
作者:管理员3号文章来源:互联网点击数:18402012-02-16 收藏字号: 加大减小
文/邬冬星
与《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实验稿)》比较,《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主要有以下几点显著变化:
一、课程的基本特征增加了“综合性”
强调课程设计体现儿童与自然、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我的内在整合;课程内容体现品德教育和生活教育有机融合;教学活动体现儿童的生活体验与道德体验,知识学习与社会参与、问题探究等彼此渗透、相互促进,实现生活、教学、发展的三位一体。
二、课程基本理念的表述顺序和内容进行了调整
比如,理念的第一条调整为“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会关心、积极探究是课程的核心”,这是对课程价值的理解。原课程标准中“学会做人”对低年级儿童来说比较抽象,修改为“学会关心、学会探究”更具体。
三、增加了动手能力的要求
将“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改为“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增加了“动手”的要求,因为低年级儿童动手能力的发展是其创造性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我国儿童在“动手”方面一直比较欠缺,增加“动手”要求也更有针对性。这样既强调动脑也强调动手,有利于培养手脑并用的儿童,进一步突出本课程活动性、实践性的特质。
四、强调把了解儿童作为教学的基础
根据本课程的性质,强调教学必须以深入地了解儿童为基础。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在了解儿童的实际生活和发展状况,掌握每个儿童的特点和各不相同的需要,了解其所在的家庭和社区的状况等基础上进行。
五、教学评价、教学实施、课程开发是一个整体
在评价的理念上,提出了“本课程的评价与教学实施、课程开发是一个整体。评价不仅是为了解儿童的学习,它本身就是儿童丰富多彩的学习过程。在评价过程中,儿童彼此间讲述活动过程、分享探究发现和活动体验、交流作品和活动心得,都是儿童学习的生动体现。” 在评价的实施上,将评价的特点、方法与本课程特结合起来,克服了空洞、泛泛而谈的问题,更加有操作性、指导性。
与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相比较,2011年版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主要作了以下修订:
一、课程性质的表述更加清晰
新版的课程标准将品德与社会的课程性质定位在:“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同时,增加了关于课程特征的阐述: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
二、对课程内容进行了年段区分
课程内容修改为:“我的健康成长、我的家庭生活、我们的学校生活、我们的社区生活、我们的国家、我们共同的世界”六个领域,适当降低了难度,并且对各年段(中、高)内容做出区分度的说明。
三、增加了体现新时代要求的目标和内容
增加了“崇尚公平与公正”、“具有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和自豪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课程内容中增加了“有荣辱感与知耻心;懂得感恩;珍爱我国的文化遗产”等内容。
四、对实施建议做了详细的、可操作性的补充与完善
教学建议部分对指导教师教学的指向和课程的具体实施要求更明确、清晰、详实。提供的教学方法也更丰富、更明确,可选择性更强。在评价建议部分,对原标准的评价目的与功能进行了结合与完善,评价目的和内容更加明确,评价方式和方法更加具体、易于操作。
义务教育小学品德与生活新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 前言
一、课程性质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本课程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1.生活性
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2.开放性 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课程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时间可以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弹性地延展;评价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
3.活动性
本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儿童的活动,而非单纯地只讲教科书;儿童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
二、基本理念
(一)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
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因此,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进行。
(二)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低年级的课程应当通过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为儿童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实际的生存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他们在价值多元的社会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打下基础。
(三)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
童年是一个蕴藏着巨大发展潜力的生命阶段。童年生活具有完全不同于成人生活的需要和特点,它不仅仅是未来生活的准备或教育的手段,其本身就蕴藏着丰富的发展内涵与价值。学校生活是童年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并享受愉快、自信、有尊严的学校生活是每个儿童的权利。
(四)在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中建构课程的意义
儿童是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的发展的。重视课程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让课程变得对儿童有意义,这将有利于他们构建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
2、动物、植物和我们
一、教材理解
《动物、植物和我们》是小学《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2课的内容。这一单元的教学主题是环境与生命教育,引导儿童过有爱心、负责人、动脑筋有创意的生活,活动分别由:寻找生命、我喜爱的动植物、我与动植物交朋友三个小主题组成。尤其是第1个小主题的设置,教材试图引导学生去寻找身边的动植物的生命现象,从而学会珍爱生命,关爱动植物。我想编者所要强调的是生命平等,和谐相处。
二、教学目标
1.了解动身边常见的动植物的生命现象和一些动植物的特征。2.感受生命的神圣,激发学生珍爱生命和喜爱动植物的情感。3.学会一些简单的观察方法。
三、课前准备:
1.提前一星期布置学生在家选择自己喜欢的动植物物,在家长的指导下喂养或培育动植物。
2.收看与动植物有关的书籍与电视节目。
3.制作有关动植物生命现象的课件,重新布置生物角。
四、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生命
1.小朋友们,这节课老师还邀请了一些朋友与我们一起学习。谁能来猜猜它们是谁?
出示谜语:(1)耳朵长,尾巴短,爱吃萝卜,不吃饭。(2)头小颈长四脚短,硬壳壳里把身安,别看胆小又怕事,要论寿命大无边。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板书:动物
2.你们看,有些朋友很调皮,藏起了半个身子,你能猜出它是谁吗? 出示谜语(只露出图片的一小部分)(仙人球.吊兰)它们也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板书:植物
3.教室里有了他们,会有什么不一样? 【在这一环节中主要根据低年级孩子好奇心特别强的特点,采用猜一猜的游戏形式,既使课题揭示变得生动有趣,牢牢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又将初步感受动植物与人类的联系。】
(二)探寻生命现象
1.在自己身上寻找的生命现象
你们看,今天这节课,教室里有动物,有植物,有我们人类。我们大家都是有生命的。(板书:生命)
你是有生命的,我也是有生命的,老师想问问,你是怎么知道自己有生命的?(生说话)
师导语一:你上幼儿园跟现在比,有没有长大?长大是不是也说明我们是有生命的?
师导语二:你还能从身上的哪些变化,发现自己是有生命的?
师导语三:咱们说了很多的“会”,会呼吸.会长大.会吃饭.会动……这些都是生命现象(板书:现象 呼吸.长大.吃饭.运动)
【这一步骤的安排遵循了本课程具有生活性的特点。试图从学生自身出发,激活他们原有的生活经验,引发他们的思考和探究。既紧扣了课题,又为下一步的学习做好铺垫。】
2.在动物身上寻找生命现象
哪个聪明的小朋友能来说说,我们的动物朋友也是哪些生命现象呢?(生说)(机动:录像)
(看板书总结)是呀,这些动物朋友像我们人类一样会活动,同样需要食物与空气,他们和我们人类一样也是有生命的。
3.在植物身上寻找生命现象
你们看这棵松树既不会跳,又不会叫,一动不动地站在哪儿,那它是不是就没有生命了呢?为什么?
(机动:录像)还有很多的植物朋友们都想在你们面前展示一下自己的生命力,所以委托老师给他们录了录像,你们想看吗?那么请小朋友们集中注意力仔细看,看看你能在植物朋友身上看到哪些生命现象? 小结:是呀,植物朋友们,春天发芽,夏天开花,秋天结果,冬天黄叶飘零,这些都是生命现象。春天发芽时,我们不踩草坪,夏天开花时,我们不摘花,秋天结果,我们就可以分享。
4.生活大搜索
今天还有很多的动物和植物朋友没有来到我们的课堂,我相信你们在生活中一定还看到过其他动植物朋友的生命现象,现在给大家三分钟时间,写一写你在哪些动植物朋友身上发现了什么生命现象?比一比哪位同学写得多。指名最多的同学汇报,小组内交流一下。
【课堂只是学生生活的一个起点,我们的课程教育教学内容要源于生活,但最后还是要回归生活,帮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体味生活,从而达到指导学生更好地生活的目的。】
(三)感受生命的可爱 1.实地观察动植物
(1)小朋友都有一双留心观察的小眼睛,发现了这么多的生命现象。你看,老师知道今天我们还有很多的小朋友带了动植物朋友们一起来。待会儿,老师就请组长上来把它们请到你们的小组里去。但在请出来之前先来听听他们的请求。(课件:)
(2)课件播放活动要求的录音:同学们,我就要来到你们中间了,不过我还有几个小小的要求:第一,请仔细观察我,观察时,可以用眼睛看,用鼻子闻,用手轻轻地摸,把你的发现生命现象告诉你的伙伴,能干的小朋友还可以把平时对我的了解也说一说;第三,我也怕疼,可千万不要伤害我呀!第四,时间一到马上把我放回原位,不要影响你们上课哦。
(3)时间到,请把朋友送上来,请注意轻拿轻放。我发现小朋友们观察得特别认真,你们肯定有许多收获吧,咱们一起来分享一下吧。小组汇报。
【活动是教与学的中介,《品德与生活》是一门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的课程。在课堂中让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动植物,可以有效激发他们的观察兴趣,利用在观察前以动物的口吻向学生提出观察的要求,讲明观察的方法和注意点。让学生在有情趣的学习环境中,明确小组学习的任务与方法,使学生乐于接受,易于接受。】 交流点评时老师注意及时总结一些好的观察方法,及时表扬有珍爱生命意识的行为。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无痕境界。)
2.知识竞赛(1)谈话激趣
我们班的小朋友都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能发现这些动物.植物朋友们身上这么多秘密,动植物朋友们要把掌声送给你们!(课件)现在,动植物朋友们看到你们这么聪明,他们还准备竞赛题准备考考你们,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你们想先来回答谁的问题。(出示:小白兔.乌龟 小金鱼 仙人掌的图片)
(2)交流点评
①小白兔的眼睛是红红的,是不是整天哭哭,所以哭红了?
我们来听听正确答案(课件播放录音)小朋友们,我们兔子家族的眼睛很特别,是和我们的皮毛有关的。你看,我们黑兔子兄弟的眼睛是黑色的,灰兔子兄弟的眼睛是灰色的,我们白兔子的眼睛是透明的,和你们人类一样里面有着丰富毛细血管,所以看上去是红色的。
小结:原来是这么回事啊,看来呀,只有深入地研究才能真正地了解这些动物朋友。
②小金鱼也像人类一样会饿,那么给它们喂许多食物,让他吃得饱饱的,变成小胖鱼,好不好,为什么?小结:我们班小朋友以前有没有做过这样的事?那以后可要注意了。我们喂养小动物的时候可不能由着自己的性子来,一定要了解和尊重他们的生活习惯。
③别的植物都有叶子,那么仙人球有叶子吗?
动植物朋友们和我们一样会受到环境的影响,有时候为了适应环境,不得不改变自己。
④乌龟的龟甲被分成几块呢?咱们来数一数吧!
小结:不管是大乌龟还是小乌龟都是13块。同一种生物它肯定具有某些相同的特征,小朋友在生活中观察动植物朋友的时候可要学会总结!
【这一环节中,选取的四个问题是经过精心删选的,教师的点评语将学生的思维从课堂引向生活,希望能够借助这四个问题引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渗透一些探究的方法,起到以点带面,服务生活的目的。】 3.引发探究
我们班小朋友知道的可真多,把小动物们提出的问题都给解决了,老师要竖起大拇指夸奖你们!在我们的大自然中生活着各种各样的动植物,他们身上藏着很多有趣的秘密,你们有没有什么问题想问问他们的呢?
我们班小朋友可真会发问,提了这么多有趣的问题,说明你们都是一个爱观察,爱思考的孩子。有些问题已经解决了,可有些问题我们还没解决呢?请大家看看书40到41页,他给我们提供了哪些方法?你有什么补充吗?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起点,生活是学生学习的大课堂,在这一环节中让学生自己质疑问难,再交给他们一些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
4.课后延伸
把你的问题和搜集到的资料做成一张动植物明信片。这张明信片还可以做成你喜欢的形状,(课件)如果有困难也可以小组合作完成。下一次,我们来开一次“动植物明星展”把你喜欢的动植物朋友介绍给大家,好吗?
【《浙江省学科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品德与生活》教学中要做到课前有布置。这一环节的设置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精神,既是对本节教学内容的一个课外延伸,也为下一个主题活动——我喜爱的动植物做准备。】
(四)珍惜生命
小朋友们,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我们除了解这些有关动植物朋友们身上的小秘密,你还知道什么?)
是呀,不管是动物还是植物,他们和我们人来一样都是有生命,都值得尊重和珍惜。(课件:)
五、板书设计 动物、植物和我们 生 运动 呼吸 心跳 珍 命 捕食 长大 惜 现 繁殖 死亡 生 象 命
六、课件制作和使用的设想 本课件使用ppt制作,共19张。第1—2张是为了猜谜所用。
第3—5张是给学生提供一些生活中的生命现象,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第6张以动物的口吻向学生提出观察的要求,讲明观察的方法和注意点。让学生在有情趣的学习环境中,明确小组学习的任务与方法,使学生乐于接受,易于接受。
第7—18张是为知识竞赛服务。
第19张给孩子提供课外制作动植物明星片的范本。
七、对本课时教学的简短提示与建议
课前布置学生通过多种渠道,对生活中的动植物做一些简单的了解,对本课的内容的学习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八、本课教学点滴体会
这一课的单元主题是“家在自然中”,我想,编者要传达给我们的一个理念就是“不管是动物和植物都和我们人类一样有生命,都是平等的;人类与动植物的关系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强调的是“生命平等,和谐相处。” 很多老师在教学这一课的时候,习惯性地将动植物定位在弱者,喜欢让学生搜集人们伤害动植物的“证据”,以此来教育学生要爱护动植物,这样的做法有点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容易造成空喊口号,而没有实质的体验。而生活性是《品德与生活》这门学科最显著的课程特性。只有源于儿童生活实际的教学,才能引发儿童真实的道德体验,内化为道德认识。本教学设计遵循了 “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发展生活。“源于生活”是指教学要建立在儿童兴趣生活的基础上,围绕学生的学习生活为基点展开教学。“高于生活”是指教学不优于现实生活,而是用高于现实生活的理想去引领孩子,让孩子有探索,有成功,有发现,培养学生对学习生活健康积极地情感体验。“发展生活”是指教学要改变学生的现实生活,使学生过上有创意、爱探究地生活。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试图从儿童自身出发探寻身边的动植物身上的生命现象,激起学生观察生活的兴趣,把学生引向更为广阔的学生天地。同时,激发他们对身边动植物的关爱。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如猜谜语、实物观察、知识竞赛等,发现动植物的可爱,感受生命的神圣,让学生在活动中自主探究,学做课堂的主人。品德与社会》教学案例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 乌拉街中心校
杨玉娥
一、教材分析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是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们都是中华儿女》主题下的一个活动。这一活动又分“中华民族大家庭”“说说自己的民族”“各具特色的民族风情”“多彩的民族节日”“各具特色的民族体育运动”和“民族习俗与礼仪”六个小的活动。根据教材安排,第一课时主要学习第一个活动:“中华民族大家庭”。
教材一开始安排的是一张少数民族地区分布图和各民族人民穿着民族服装的团结照。民族地区分布图旨在引导学生了解少数民族的分布情况,能在地图中找出五大少数民族自治区。各族人民穿着民族服装的团结照展现了“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欢乐祥和的愉快场景,使学生明白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教材还安排了一个拓展练习,让学生了解民族区域自治,知道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保障了少数民族的权利;“我知道的民族”主要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掌握一些少数民族的名称,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同时,也进一步让学生明白各民族都是心心相印的兄弟姐妹。
二、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简单了解少数民族的分布情况,能在地图中找出五大少数民族自治区。
3、让学生了解民族区域自治,知道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保障了少数民族的权利。
4、活动过程中受到民族大团结的教育,感受祖国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三、教学重点
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受到民族大团结的教育,感受祖国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四、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MTV《爱我中华》、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分布图、民族团结照片和体现民族团结的小故事。
2、学生简单了解我国的少数民族,并搜集民族团结方面的资料(图片、文字、音像等)。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歌吗?下面让我们一起欣赏一首歌曲,会唱的同学可以跟着一起唱。(MTV《爱我中华》)师生一起边拍手边跟着唱(一段)。
2、师:看得出来,欢快的乐曲深深地感染和打动了每一个人,孩子们,大声说出歌曲的名字吧!(学生大声说:爱我中华)
3、师:是的,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好歌,“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这首歌唱出了我们的祖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华民族大家庭”(板书:中华民族大家庭)
(二)活动一:我知道的民族
1、师:同学们,上小学一年级时,我们都要建学籍,你见过自己的学籍卡片吗?能简单介绍一下吗?(学生介绍)
老师这里也有一份学籍卡片(学籍卡片部分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民族),看一看,你会填吗?谁想试一试?勇敢的孩子们,老师相信你一定行!(学生说怎么填,教师及时评价)
2、同学们,老师听到刚才这些同学在填学籍卡片时,都有一个共同的地方,认真听的同学也一定发现了!(让学生说共同的地方)
是的,刚才这些同学在民族一览中填的都是“汉族”,同学们,是汉族的,请把手高高举起来。(老师跟学生一起举手)
3、老师发现我们班同学都是汉族的,老师也是汉族的。汉族是我们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在我国各民族中,汉族人口最多,而其他民族人口较少,被称为少数民族。同学们,你知道在祖国96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上生活着哪些少数民族吗?(让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民族,对说的较多的及时表扬鼓励。)
(三)活动二:民族区域自治
1、师:同学们,在我们的民族大家庭中,一共生活着56族兄弟姐妹,为了保障各民族的权利,国家制定出台了一项民族政策,你知道是什么政策吗?(民族区域自治),那么,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找学生说一说,教师补充强调)
2、师: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都是民族自治机关,我国共设立了5大自治区,你知道哪些自治区?(找学生说五大自治区)
3、在地图上找找我国的五大民族自治区,并请学生到前面指出来。
4、请同学们再仔细看看民族分布图,说说民族分布的特点。(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绝大部分县级单位都有两个以上民族居住。联系我们坊子、潍坊实际,让学生简单说说自己知道除汉族外,这里还有哪些民族。)
(四)活动三:民族大团结
1、师:在我国许多地方各民族相互交错居住,在长期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各民族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还记得老舍先生的《草原》吗?“主人们下了马,我们下了车。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的握着,握住不散。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总的意思是民族团结互助”“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正是民族团结的体现。
2、师:体现民族团结的故事何止这一个,同学们,老师相信,课前你一定也搜集了许多有关民族团结的资料,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吧!(学生分组交流,组长主持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3、师:老师发现同学们刚才交流的非常热烈,课前搜集的资料形式多样,图片、文字、光盘各种各样,下面让我们一起交流一下吧!(各小组汇报交流,教师组织指导)
4、小结:刚才,各个小组从不同的方面向我们展现了民族大团结的情景,让我们感受很深。通过刚才的交流,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学生谈自己的感受,围绕“民族团结互助、„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社会主义新风尚”教师适时引导。)
(五)齐唱歌曲,深化感受
同学们,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如同兄弟姐妹,亲如一家。最后,让我们随着音乐,再来齐唱《爱我中华》(MTV《爱我中华》)。
(六)课后探究
我国各民族的服饰、民居、民俗文化、节日习俗等都是丰富多彩的,课下请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喜欢的主题,自由组成小组,一起探究。教学反思:
《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创设了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民主、愉悦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习得知识。尤其是“民歌服饰、舞族”的教学环节,创设“歌舞大看台”,给学生以发展个性、展示才华的机会,民族学生的哈族、维族舞蹈表演,激发了学生的表演热情,大方自然的歌舞表演,加深了民汉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团结,并结合新疆的特殊地理环境,及时进行“反分裂、反渗透”教育,自然升华学生的“民族团结”情感。
在学习壮族相关知识后,全班模拟壮族竞技运动项目“多人板鞋”,游戏中,每个小组商量不同的方案,相互补充、认同,体现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不足之处:在收集民族服饰环节,意在通过收集活动,激发学生对不同民族的认识了解和认同,但个别学生不够积极主动,收集的民族服饰不够多,图片也较少,使展示交流活动不够丰富。培养学生的课外收集资料能力,是综合学科必要的教学内容,也是今天信息化时代、学生必须学习和掌握的能力之一,在今后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在这方面需要进一步详细的指导和强化。
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案例分析
教师总是希望学生回答自己想要的或者是课本上相同的答案,总希望学生提出自己预设中的问题,否则教师会十分着急,即使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或者有价值的问题,教师也不予理睬,顶多用 “ 你真聪明 ”、“ 这问题以后你会明白的 ” „„之类的话来搪塞。这是因为教师为了完成所谓的 “ 知识 ”、“ 教学任务 ”,按预定的教案在教学,千方百计地把学生拉到自己的教学思路中来,不允许学生出 “ 格 ”,这样的课很难焕发生命的活力。我认为《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应坚持动态生成式的教学,这样才能使课堂充满生机。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曾说: “ 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 而动态生成式教学 “ 是指课堂中不能机械地按原先确定的一种思路教学,而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由教师灵活地调整,生成新的超出原计划的教学流程,使课堂处在动态和不断生成的过程中,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我联系《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实践,对站前小学程袁老师的《着火了》一课进行案例分析,旨在更理性地关注动态生成,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一、精心设计 —— 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前提
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有人提出教学设计应粗线条勾勒,如果精心预设就与新课程理念 “ 动态生成 ” 相悖,不利于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我认为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预设 ” 和 “ 生成 ” 不是对立的,而是辩证的关系。新课程背景下的品德课要生成精彩,增强实效,其教学过程还是需要教师精心预设的。但这种 “ 精心 ” 不是体现在以往注重教师教法的预设,而是体现在能立足于教材与学生实际预设开放的学法方案上,体现在教师的预设为品德课堂的动态生成留下足够的时间与空间上,体现在教师对使整个教学活动成为师生生命中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的综合生成过程的追求上。如站前小学程袁老师是这样设计的【案例1】《着火了》
1、首先用多媒体出示一些火灾现场的图片,让学生谈自己的感受。
2、然后引出课题《着火了》。
3、接着让学生汇报自己搜集到的火灾实例,教师补充相关的内容。
4、用警察叔叔的话,规范学生的言行。
5、最后用夸夸学生掌握的知识巩固学生的言行。
回忆这些教学片断,不难看出袁老师所进行教学设计的 “ 精心 ”,主要根据学生认知与心理发展水平,从生成与建构的实际需要出发,精心创设过年的情境,调动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逐步进入课堂教学的当下情境,并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同时 “ 着眼于整体,立足于个体,致力于主体。” 适时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在课后你们还想做哪些事件? 等等。这给学生留有充分想象的余地和自主建构的空间.这样的预设,就是为留给学生在课堂上互动生成的空间和时间,保证学生在课堂上的状态和行为都成为不同程度的 “ 生成性资源 ”。
从上所说,教学的动态生成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一种充分预约的精彩生成。只是教师在设计过程中,从传统的线型设计(关注 “ 教师怎样教 ” 的设计)转到新理念下的板块设计(关注 “ 学生怎样学 ” 的设计)上,即从 “ 以教定学 ” 转到 “ 以学定教 ” 这一新理念上来教材、备学生、备情境、备生活、备自己,还要备和课堂有关的一切主客观因素。这样,才能使预设更有深度和广度,课堂教学才能得以生成精彩。
二、敏锐反馈 —— 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关键
尽管教师通过精心预设开放而有弹性的教案,已经对教学过程中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作了充分的预设,但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课堂教学过程中依旧会有太多的不确定因素。因此,关注品德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关键在于教师能敏锐地捕捉学生的信息,并做出准确的判断与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流程,从而使教学过程得以生成和推进。
(1)敏锐反馈,关注教学过程中的资源生成。《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 “ 本课程的资源是多样、开放的,可包括条件有形和无形资源,” 每个教师都 “ 应树立浓厚的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意识。” 叶澜教授在《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中也提到: “ 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积极性、注意力、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合作能力与质量、发表的意见、建议、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的回答等等,无论是以言语,还是以行为、情绪方式的表达,都是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 因此,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摆脱传统线形教学活动的影响,充分发掘和利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
三、有效建构 —— 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追求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是课程的追求。” 而对生成性的课堂,教师的预设不可能襄括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不确定因素,而要凭借教学机智去生成新的教学思路;而这种生成并不是没有导向的自由生成,教师的引导必须注重基础性与有效性的统一,必经蕴含着深层的价值追求。案例4中的教学动态生成就是在价值引导下的有效建构。在低年级的课堂上,常常会有一些意外的事件发生,从而打乱了原来预设的教学过程。这个案例原来的预设目标只是让学生通过观察、交流,初步感知班级是新的家,没想到中途出现了这段意外的插曲。但我马上意识到这是一个很好的课堂生成性的教学资源,并迅速而准确地判断出这一教学资源的属性仍与本课的预设目标有关,及时把它转换城一个具有更深层次价值意义的 “ 生成性的教学目标 ”----初步体验班级新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心与帮助的深厚感情。为了达成这个目标,我通过引导学生对话,围绕 “ 我们大家该怎么帮助阳阳呢? ” 这个问题进行讨论,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去主动建构 “ 班级是新家,家人要互相关爱 ” 的道德内化机制,使生成的课堂富有灵性的资源,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关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需要我们教师更理性地理解与实践。没有巧妙的预设就没有精彩的生成。但如果过分地强调预设,课堂教学进程也一味地遵循预设,课堂就会缺乏生机和乐趣,缺少生活的气息,缺乏生命的色彩。只有在预设的前提下,关注学生的动态生成,动态生存知识,动态生成方法,动态生成的资源,才能使我们的品德教学真正地提高实效,让课堂显现出动态变化、生机勃勃的景象,使课堂显现出浪花闪耀、高潮迭起的精彩。
第五篇:新课标一年级下《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
学习从分享开始
新课标一年级下《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
一、课程性质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性课程。
1、生活性
本课程遵循儿童的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的生活的主题活动和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2、开放性
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课程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以及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时间可以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连接中单性的延展;评价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
3、活动性
本课程的呈现形式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它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是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的。活动是教和学的共同的中介。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儿童的活动,而非单纯的只讲教材,儿童更多地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
二、教学理念
1、道德存于儿童生活之中
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感悟,只有源于儿童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而非虚假的道德体认识和道德体验。因此,良好的品德的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
2、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会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低年级的课程应该是通过由浅入深 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为儿童形成良好的生活态度和实际生存能力打好基础。
3、珍视儿童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
微果网人人都是好老师
三、总目标和分目标
总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分目标:
情感与态度: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长、爱祖国。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自信、诚实、求上进。
行为与习惯: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遵守纪律,乐于参与有意义的活动。
知识与技能:掌握自己的生活需要的基本生活知识和劳动技能。初步了解生活中的自然、社会、常识。了解有关祖国的初步知识。
过程与方法:体验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过程。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
四、教学内容重难点:
本册教材共分为五个单元,逐个单元分别是:今天吃什么……、我得手儿巧……、我有许多好朋友……、快乐的小问号……、我爱美丽的生命。在这五个单元中又将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组,这这其中包括:萝卜白菜我都爱、我设计的午餐、小心,病从口入、我有两件宝、做个小玩艺儿、打扮我的小天地、谁的朋友多、你真行、我们一起成长、你留心了吗、我的问题卡片、到哪找答案、让我走进你、美丽的生命、我能做什么。
五、教学难点:
1.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能够养成搜集所需要的资料的好习惯。
2.对学生进行美育,引导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美。
3.指导学生通过对各种事情的观察、比较,知道什么是对的好
4.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归类的能力。
[教学进度]:
1、萝卜白菜我都爱----------第一周2、我设计的午餐----------第二周3、小心,病从口入-------第三周4、我有两件宝————— 第四周5、做个小玩艺儿————— 第五周6、打扮我的小天地————— 第七六
7、谁的朋友多————— 第七周8、你真好————— 第八周9、我们一起成长 ————— 第九周10、你留心了吗--------第十周11、我的问题卡 ————— 第十一周 12到哪里找答 ————— 第十二周13、让我走进你 ————— 第十三周14、美丽的生命 ————— 第十四周15、我能做些什么 ————— 第十五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