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河乡切实加强农牧村老党员关爱工作
大河乡切实加强农牧村老党员关爱工作
针对当前农牧村老党员队伍现状,大河乡从加大关爱力度、灵活组织学习、激发工作活力上着手,切实加强农牧村老党员关爱工作。
一、加大关爱力度,落实保障措施。在全面落实老党员、离任村干部补助的基础上,对困难老党员、离任村干部在农牧村低保、临时救助和养老保险上再次给予补助,帮助其解决实际困难;建立健全走访慰问、定期向老党员通报工作制度,开展与老党员谈心交心,倾听他们的心声。各村结合实际,不断提高老党员的生活待遇。如松木滩村对60岁以上的老党员村上每年再给予一定补助。
二、灵活组织学习,加强管理教育。以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端站点和劳动力技能培训为平台,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老党员开展学习教育。在学习内容上,重点加强农牧村老党员的思想政治、党性观念等内容的教育,引导他们坚守党员宗旨,坚持党性原则。在组织方式上,由各村党支部落实专人负责,采取定期集中、结对帮学等方式,组织老党员进行学习。对部分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老党员,结合“党员干部下村入户走访群众”活动,主动上门把学习资料、书籍送到老党员手中,做到定期看望和辅导。
三、激发工作活力,发挥模范作用。充分发挥农牧村老党员、老干部政治素质高、工作经验丰富等优势,认真开展设岗定责、星级评定等活动,设立“政策宣讲岗、乡风文明岗、党建监督岗、社会维稳岗、和谐关爱岗”等岗位,积极引导农牧村老党员、老干部与党委政府合心合力合拍。截止目前,共有76名老党员自愿上岗履责,有效 1
促进了农牧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新农村建设等各项工作,为农牧村各项工作的推动注入了新的力量。(张喻)
第二篇:大河乡农牧村劳动力技能培训上半年工作自查汇报材料
大河乡2009年上半年农牧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
作自查汇报材料
大河乡是我县的细毛羊主产区之一,畜牧业是全乡的支柱产业,是农牧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全乡辖17个行政村,居住着裕固、藏、汉、回、蒙、土6种民族,总人口1376户4069人,其中:农业人口1177户3842人,劳动力1593人。现有草原352万亩,耕地3125亩。2008年,全乡经济总收入达到3348万元,其中牧业收入达2237万元,占全乡总收入的66.8%,财政收入达160万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5832元。
张掖市“30万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实施以来,大河乡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在市、县的关心指导和帮助下,在县委组织部的具体指导和乡党委、乡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农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动员和利用各种劳动力技能培训资源,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新型农牧民技术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农牧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创业能力,促进了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智力支撑和人才支持。
今年,我乡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认真组织调研,了解村情民意、农牧民和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积极开展了农牧民技术技能培训、转移就业培训、务工农牧民
1培训和农村后备劳动力培训等各类培训。现将上半年劳动力技术技能培训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切实加强领导,把技能培训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技能培训工作,把提高全民科学技能、宣传科普知识、带领群众依靠科技致富作为工作重点,并列入工作考核目标。为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领导,年初成立了以党委书记黄敬林为组长、乡党委副书记张喻和政府科技副乡长杨建春为副组长,郎自伟、王学军、索兴峰、段贵堂、赵雪红、杨锋、陈立虎、巴文波为成员的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并组织下派了34名农牧专业技术人员和乡干部深入我乡17个村开展培训工作。乡党委多次专题研究、安排技能培训和推广工作,制定了工作计划和措施并紧密结合大河实际,研究制定了《2009年大河乡农牧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计划》和《大河乡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2008—2009实施方案》,真正做到了培训工作有人管、技能推广有人干、培训工作有计划的良好局面。
二、明确重点,精心组织,狠抓落实。根据大河乡各村产业结构和农牧民培训意愿,坚持分类指导、按需施教,合理确定培训专业和培训方向。对愿意从事农牧业生产的劳动力,我乡邀请了县畜牧局、科技局、农机服务站等部门分别开展了牦牛养殖技术培训、日光温室瓜菜生产技术培训、高原夏菜种植技术培训、农机实用技术培训、村干部和专业合作组织领办人培训共509人次,使他们掌握2—3项现代农牧业实用技术,为推进农牧业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提供了人力资源保障。同时还组织联系社保局开展了电焊工专业技能培训共40人,使其达到初级技术工的技能水平,实现了以培训促输转、以创业促就业的目的。此外我乡还组织联系张掖盛达驾校和平安驾校对我乡农牧民群众进行了驾驶技能方面的培训57人,努力使农牧民素质得到全面提升,成为有技能、懂技术、会务工的新型农牧民。
三、调查研究,摸底子。为了增强农牧村劳动力素质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切实提高培训质量,使我乡农牧村劳动力能够在技术技能培训中培有所学、学有所用。组织对全乡的劳动力情况和产业布局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查摸底,摸清了各村富余劳动力和产业结构以及培训需求情况。
四、加强宣传,提高认识。为了提高农牧民群众对农牧村劳动力素质培训的认识,营造农牧村劳动力素质培训的良好社会环境,我们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召开村民会议和人大代表座谈会、张贴宣传标语、发放科技资料等形式,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发动。大力宣传农牧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的目的、意义、作用、政策和科技致富、培训创业致富等典型以及就业形势和择业观念宣传和引导,充分让农牧民群众了解农牧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营造起良好的“学技能、强素质”的氛围。
五、大力培育示范基地(点)、示范户。随着农牧村劳动力技术技能培训工程的实施,各村涌现出了一批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种、养殖能手和合作社领办人,发挥了他们在适用技术应用推广方面的示范作用,带动了更多的的农牧民群众增收致富。已建成示范基地(点)五处:兴鑫名园高新种养殖生态园、天桥湾村牛羊育肥屠宰贩销基地、西台子细毛羊标准化生产基地、大岔祁连山牦牛专业合作社、喇嘛湾村日光温室果蔬种植基地。涌现出赵兴荣等74个种、养殖能手和合作社领办人。根据大河乡产业发展需求,建立了以大河乡农牧技术服务站专业技术人员为骨干,同时聘请了科技致富带头人、合作社领办人等兼职的劳动力技术技能培训人才师资库。
六、存在的不足
虽然我们在上半年的培训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一定的层面上提高了农牧民就业和增收致富的能力,起到了短、平、快的作用。但是也应当看到,当前我乡的农牧村劳动力技术技能培训工作仍存在认识不到位、激励政策不足、培训资金缺乏、培训手段亟待加强、培训资源有待进一步整合等问题。在今后的劳动力技能培训中,我们将努力克服这些制约因素,及早部署,采取更加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加大培训力度,争取把我乡的农牧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作做的更好。
附:
1、大岔祁连山牦牛专业合作社简介
2、兴鑫名园高新种养殖生态园简介
3、喇嘛湾村日光温室果蔬种植基地简介
4、天桥湾村牛羊育肥屠宰贩销基地简介
5、大河乡西台子细毛羊标准化生产基地简介
第三篇:关心关爱老党员
“一帮二助三慰问”关心关爱老党员
老党员作为共产党的一员,曾用知识指引社会发展,曾用青春挥洒汗水,曾用勤劳的双手为人民服务,更曾经为夺取中国革命的胜利舍生忘死、浴血奋战,为社会主义建设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为改革开放探索实践、不懈努力,为党的事业呕心沥血、屡建功勋。时光荏苒,曾经铮铮铁骨、永不服输、不怕牺牲的老党员们已到暮年,虽然他们不能再去冲锋陷阵,不能再去抛头颅洒热血,但他们的精神却一直激励着我们前进,他们的生活等方面的情况也需要我们密切的关心关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关心和爱护基层干部、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的要求,其中对老党员的关爱,可谓任重而道远。根据各级党委政府对关心关爱老党员的要求,结合我社区实际情况,我们提出并实施了“一帮二助三慰问”的关心关爱老党员制度。
1、“一帮”是指对老党员结对帮扶制度。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建立老党员结对帮扶制度,帮助解决老党员生活和生产上的困难,为他们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
2、“二助”是指救助孤寡困难老党员和救助病残老党员制度。社区村组干部在支书主任李晓东和副支书李新春的带领下频繁入户,积极走访了解关心孤寡困难和病残老党员的生活情况,且不考虑自己微薄的工资,纷纷解囊相助。李晓东支书和李新春副支书更是主动为他们写困难申请,请求民政救助,并将民政救济金一分不少的领到他们手里。
3、“三慰问”是指每年三节时候对老党员的慰问制度。每年的春节、中秋节和重阳节,都会将社区老党员请到村委会座谈,一方面积极、虚心听取老党员们的心声和困难,并积极、及时解决;另一方面传达党中央和各级党委政府的方针政策,并送上慰问品或慰问金,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和温暖。
老党员的人生经历,与党的历史和新中国的历史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他们既是我们的精神榜样,也是我们的精神财富。在他们的晚年,既需要物质关怀,更需要精神关怀,为此,我们会不断努力为他们的心间多添点暖意。
棕棚社区党总支 2011年12月16日
第四篇:关爱老党员 慰问送真情
关爱老党员 慰问送真情
——太平地镇扎实走访慰问老干部、老党员工作
根据区委组织部《关于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开展走访慰问老干部、老党员活动的通知》的文件要求,太平地镇党委积极行动,组织走访慰问工作组,深入开展了走访慰问工作,将党的关怀和温暖送到离退休老干部、建国前老党员、困难党员家中。
镇党委制定了慰问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镇党委书记、镇长为组长、其他科级领导为副组长的走访慰问工作组,工作组下设办公室,由党委副书记兼任办公室主任,组织、宣传、纪检、财政、办公室等部门人员为具体工作人员。根据摸底核实情况,共确定慰问对象46名,其中建国前入党的老党员10名,生活困难党员21名,离退休老干部15名,从7月4日开始,分成2个组,分别深入慰问对象家中进行慰问,并送去了大米、面粉、植物油等慰问品.截至7月6日,慰问工作全面结束,46名慰问对象全部到了慰问品。2个工作组在走访慰问过程中,向老干部、老党员转达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怀,褒扬他们为党和全镇事业作出的重要贡献,向他们通报组织工作的新举措、新进展。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生活和身体状况,针对性地做好了他们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现党组织对他们的关心和照顾。同时,征求了各类意见、建议7条,镇党委将在近期予以解决。
通过这次慰问活动,进一步了解离退休老干部、建国前老党员、困难党员思想、工作和生活状况,帮助他们解决了具体困难,送去了党组织的关怀和祝福,让老干部、老党员和生活困难党员
再次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坚定战胜困难的信心,激发了广大党员保持先进性、发挥模范作用的责任感。
太平地镇 郑耀春
第五篇:灵寿中学关爱老党员实施方案
关爱老党员全覆盖工作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全县2012年实施“关怀关爱老党员全覆盖”相关精神和要求,并根据入户走访、摸底调查情况对我校帮扶的南合村建国前老党员任连祥、任振祥和西关村建国前老党员赵文秀、张风芹四名同志制定如下关爱实施方案:
一、老党员基本情况:
赵文秀,89岁,灵寿镇西关村人,女,1923年2月1日生,1946年1月20 日入党。常年有病,解放前,任妇救会主任,前夫全家被杀,后改嫁。解放后跟夫随军。三世同堂,一个儿子务农,主要靠生活补贴生活。联系电话:***(孙女崔金霞手机)。
张凤芹,97岁,灵寿镇西关村人,女,1915年1月11日生,1945年7月10日入党。患有精神疾病。解放前,参加支前工作,送军鞋。解放后任村支委委员,后务农。三世同堂,一儿一女,主要靠生活补贴生活。联系电话:82521061。
任连祥,97岁,灵寿镇南合村人,1915年7月12日生,1946年7月12日入党,患有腿疾,解放前卖苦力,解放后当过生产队长,三世同堂,一个儿子务农,主要靠生活补贴生活,联系电话:***(儿媳耿志平电话)。
任振祥,87岁,灵寿镇南合村人,1925年5月4日生,1944年7月1日入党,解放前卖苦力,解放后任村小队长,大队干部,务农,四世同堂,三儿一女,大儿子去世,儿子孙子轮流照顾老人,主要靠
生活补贴生活。联系电话:***(儿子任洪文电话)
四名老党员都能行走,身体状况良好,居住状况良好,都跟着儿女居住,有人照料,精神状态良好。
二、具体帮扶关爱方案:
1、重大节日对四位老党员进行慰问(国庆节、中秋节、农历新年)。
2、关注老党员的身心健康状况,分包的党员志愿者定时和老党员沟通和联系并常去看望。
3、组织党员、优秀团员帮助老党员打扫卫生、整理院落、擦玻璃,并给老党员演节目、唱红歌。
4、及时将国家政策和动态传达到每位老党员身上,志愿者定期走访。
5、听老党员讲红色革命故事和革命历史回忆,记录和学习他们的革命事迹故事,并把他们的事迹整理成册作为学生红色教育的材料。
6、结合南合村和西关村党支部,根据实际情况,每年帮助每名老党员解决一到两件实际困难和问题。
7、学校根据老党员的身体变化状况,及时调整关爱方案。
河北灵寿中学党总支2012年3月15日
关爱老党员全覆盖工作实施方案
河
北
灵
寿
中
学
2012年3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