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爱和自由比什么都重要

时间:2019-05-12 15:14: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育-爱和自由比什么都重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育-爱和自由比什么都重要》。

第一篇:教育-爱和自由比什么都重要

爱和自由比什么都重要

(本文来源:金羊网-羊城晚报)

谁把你教育得善良无害,然后让你在现实中哭着学坏;谁把你的学历变成一纸空白,然后告诉你这是优胜劣汰„„

前一阵,儿子在学校搞了一些动静,我被两次请到了学校。

一次是儿子在教室里面做“实验”,把课桌侧翻过来放。他认为这样桌面有效面积更大:可以把喝水的杯子放在桌上,而不是扔在地下。他们那个小教室里塞了50多个青春期的孩子,他们面前的小桌子要装20斤重的书包,还有各种各样的杯子。可想而知:人挨人。

老师打电话来“告状”,宣布儿子精神不正常了。我当然不信:早上出门还好好的,去学校了,一眨眼就不正常了?

我还是去了学校。把儿子叫出来问,为什么?

儿子说:就是想做个“实验”而已。

我张开手掌问儿子:这是几?儿子撇了嘴说:5。

我说:妈呀,太正常不过了,我还以为你真疯了呢。

后来,跟老师一起当面沟通了一下。老师多少有些暗示:你家孩子怎么这样?我也直说:他在家自由惯了。但有一点,我肯定:告诉他怎么做才是对的,他会注意的,而且他还是有分寸的。

老师说:我总担心他有一天会爆炸。我笑了:你放心好了,没事的。儿子班上刚发生了一起同学出走的事情,学校和老师都很紧张。那出走的孩子,带了100元钱。在网吧里混了几天,被警察给抓住了,送回了学校。学校给这小破孩的处分是:操行分为D。这意味着这孩子,没可能跟儿子他们一起升学了。

儿子跟我讲,自从那小孩出走以后,他们班上就成立了互助小组。就是相互监督:看谁的行为不正常,就马上告诉老师。让老师马上通知家长,把危险分子往自个儿的家里带。

儿子就是因为有搞“实验”的怪异想法,而被同学举报,被成功挽救了一回。

不过,在我看来,这是一起冤假错案。我告诉老师,儿子很正常。他可以继续上学。我还告诉老师:孩子自己感受的方式,跟学校的教育有冲突。他还没有调整好。他需要时间慢慢来。不着急。

大约两周后,我又被叫到了学校。

那天,已经放学了,将近晚上7点了。老师说儿子自习说话,被罚站到教室外面。结果,老师出来后,发现人不见了。

我说:没事。他自己会回来的。

过了几分钟,老师又来电话,说同学已经把他找到了。这小子居然跑到其他班的空教室,做作业去了。老师通知我到校门口去接人。

我在门口见到儿子。他和同学在说笑,见到我,就把他放了。我听儿子解释怎么回事。

儿子说:我们分组讨论作文课,我说话声音大了,老师就叫我在外面去站。我站了一会儿,觉得有点冷,就从后面溜回了教室,拿了作业本,到其他教室做功课去了。

晚上,我教儿子给老师打了一个电话,沟通了一下。

儿子没有写检查。他只是告诉老师:当时,他是怎么想的。

过了几天,我给儿子讲了一个故事,大意是:一个文明人,到一个野蛮的地方,他自认为比别人聪明,以为自己能给野蛮人带来文明。却不料,野蛮人觉得文明人一点用也没有。最后,野蛮人就把文明人吃掉了。我告诉儿子:所谓正常,不正常,都是相对的。

过了一阵,我看见网上说有一小孩被老师罚站,结果,被冻死了。我跟儿子说:你有权保护你自己,你可以拒绝不合理的处罚。

3儿子经常说,有些老师喜欢把作业本扔在学生脸上。

我问:为啥?

儿子说:作业没做完呗。

我说:操。

儿子早上7点起床,晚上7点回家。7点30分做功课,一直做到晚上12点。作业多如鸟毛。

晚上吃饭的时候,有好多次,是闭着眼睛在吃饭,我以为他病了。他说:没事,就是想瞌睡一下。

有很多住家远的,动作稍微慢一点的同学,只能熬夜,或者第二天来抄作业。不完成作业,就扣操行分。没有选择。

第一次完不成,写500字检查,第二次完不成,就写千字文检查。然后,请家长,家长也要一起写检查。

我问:儿子,老师会不会把作业本扔你脸上?

儿子说:不会。我一般都做完了的。

儿子还说:我已经很过分了。作业没完成。老师也没说什么。

有一阵,我直接在家校本上留言:12点后,该休息了。作业可以以后补上。

很过分吗?

其实,我觉得这些作业是很没有人性的。

有一阵,儿子的操行分直线下降。

儿子说:我还是尽量做完吧。不然,我的操行很差了。

儿子最怵语文了。他做阅读题和写作文都不行。

有一次,老师跟我说:你儿子的表达好像很有问题。

我实话实说:是啊,我也纳闷。他小学的作文写得很棒,放假写的影评也很棒。但是,一到学校写作文,简直就是惨不忍睹。

好几次,我拿了儿子的试卷来看。自己做了一下阅读题,几乎没有一道做对了的。

然后,看试卷上的作文题:《走进××时代》,《我最××的一次感受》。无语。

老师为了挽救后进生,把班上同学写得好的作文找出来,让儿子观摩、模仿。老师说:只要能吸收一点点,考试都能得高分。

我看了看同学们的优秀作文选。心中大喜。

我跟垂头丧气的儿子说:说实话,这些作文写得一点也不好。开头一段是排比,堆砌辞藻。中间又是引用名言名句。到了结尾,为赋新词强说愁,自己的话一句也没有,有个屁的意义。

我说:你得庆幸自己,没写成这样!

儿子不信,以为我是安慰他。结果,拿了优秀作文问了全家人。大家都说:不知所云!

那些优秀作文,在家里呆了一晚上,第二天就请回学校了。我说:你要忠实于自己的想法。把要表达的东西先写清楚,怎么也差不到哪里去。有时,儿子他们每周就要写几篇作文。

我认为,这种方法对孩子来说,就是乱弹琴。孩子们成天忙着写作练习,连看书和思考的时间都没有,完全是本末倒置的做法。

在家里,我也会教儿子一些读书和写作的方法。我们会花很多的时间去看,去想,然后,让很多的东西自己冒出来。

当然,我的教法很浪费时间。有时,一个月看几本书,也不写什么。我跟儿子强调的是:你得有感而发。没感就不发。感觉少的时候,压一压。感觉来的时候,一挥而就。

儿子就按我说的做。我想,他知道如何围绕这一个专题去处理信息了。

现在做的方式,跟课本上的作业是不同的。

儿子以前做过一道环保的语文题目:给某个地方干涸的河流写一条广 告词。

写这样的东西,可以连环保是什么都不需要知道,就可以写了。有些形容词,你只需要动5分钟心思,就可以完成。华丽、漂亮。

但有些东西,你仅靠词语来支撑,永远都是那么空洞、无知。我和儿子相互交流,我们从来不关心什么是标准答案。

我承认,我教儿子的做法,看起来很“浪费”。但我知道,我教他这么一次,顶得上他上三年的语文课。

其实,这不只是什么语文课。

我真正的目的是让他自己学会开眼,找到跟这个世界真实连接的一种方式。

这些东西是用来成长的,不是用来考试的。

我觉得现在的学校很多教学方式是比较落后和可笑的。

阅读居然会有标准答案。一个毫无感觉,能把中心思想、段落大意牢记在心的人,能重复得好,善于模仿,不越过教参书的行为,会得到更多的赢的机会。

我认为这种教育除了贬低自我,让人变得无能以外,别无结果。什么人都可以犯错,我会犯错,老师会犯错。大人可以犯错,而孩子们不能。这是什么逻辑?

国家用教科书制造了大量有文凭的人,然后,它只是利用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很多人以为自己上了大学后,就平等了。结果,到末了,才发现自己根本没事可做。

难怪,邵夷贝在一首新歌里这样写道:

谁把你教育得善良无害,然后让你在现实中哭着学坏;

谁把你的学历变成一纸空白,然后告诉你这是优胜劣汰„„7

儿子就要中考了,他憋了气要考名列前茅的中学。我在一旁悠悠地说了一句:放松!放松!

我跟儿子说:不要说中考了,考大学都是很低的人生目标。

我说:一个人埋头读书,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只消费,不贡献,这太容易了。上个大学,有啥难呢?儿子答应我放寒假了,要看看《北大批判》。这是我推荐他看的。

【备注:《北大批判》更多内容请点击这里:http://t.cn/aoMpd0 】我说:你要忙的话,看第一章的内容就够了。

儿子问:这书写的是啥?

我把书的副标题指给他看:中国高等教育有病。

其实,我想说:中国教育,从小到大都有病。

我跟儿子说:这本书,大概是说,很多有用的东西,以后就没用了;有些没用的东西,以后就有用了。

这解释有点混乱,一如我们的世界。

看了柴静采访卢安克的片子,突然对教育有点感悟。

我觉得教育是两个字:教和育。

教,不是单纯的知识传送,而是言传身教。你不能一边把作业扔到孩子脸上,一边希望他成为有个性和创造力的人。

育,不是填鸭,不是吃饱就可以成长,你需要时间和孩子一起玩耍,看看他们怎么想的,听听他们怎么说的,了解他们的世界和我们有怎样的不同。

总之,你不能太功利。

教育不是复印机,爱和自由比什么都重要。

第二篇:时光比什么都重要美文

“时间就是金钱”的概念,自古有之。古人曰:一寸光阴一寸金。那时,黄金乃最贵重之物,将其与时间作比,意指时间非常珍贵。“惜时如金”,也是同样的。

可是,我们身边总有许多年轻人被“时间就是金钱”乱了方阵,甚至乱了一生:有的中学还没读完呢,就被清贫的生活障了眼,嫩手嫩脚地去打工了;有的刚进大学不久呢,就把功课丢在了一边,四处去兼职找事;有的参加工作还没几天呢,心里想着的眼睛盯着的就全是一个月能挣多少钱……

原来,“时间就是金钱’’的定义,并非处处适用和人人赞同。至少,在一个人青春年少的时候,不应该急功近利,着急于用大好的时光去兑现成“金钱”。

换句话说,当“时间不是金钱”或者说金钱于你还不是那么值钱的时候,又何必铺张浪费金钱?

许多年轻大学生都说工作不好找,找到了工作工资也不高。这样的时候,我们想没想过把时间用来兑换成其他什么?比如,一个学习机会,一种技能技巧,一只储蓄罐,一段健心操……

当你这么想着的时候,时间的定义就适时而且丰富了,比如,时间是练功房,时间是磨刀石,时间是欢乐岛,时间是心情屋……

有道是“厚积薄发”,这里的“发”,也有发财的“发”哦,所以,发财勿赶早。青春时光,与其急着把目标定在一个“钱’’字上,不如把时间当做百纳包,给时间以更丰富的定义,这样,青春多彩了,人生宽广了,成功和收获也就是迟早的事了。

第三篇:《读书比什么都重要》心得体会

在孩子们心中播下阅读的种子

——《读书比什么都重要》读后感

凤凰镇中心小学

陈 娜

一位名叫梅子涵的儿童文学作家说过,“一个希望优秀的人应该是亲近文学的。”他主张亲近文学,阅读经典。因为在那些堪称经典的杰作里,我们会得到和世俗不一样的气息,同时还能滋生出优雅的心情和感觉,甚至迸发出智慧的灵光。

素质教育给了学生更大的学习空间,其中,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成了学生的必修课。课外阅读不仅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还可以进一步巩固学生在课内学到的各种知识,对于提高学生的认读水平和作文能力,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更是有益的。

一、课外阅读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和健全的人格

学生大量阅读富有人文精神的童话故事、人物传记、少年小说、世界名著缩编本等,内心世界很容易产生震荡。在促进小学生独立、自然地成长方面,通过阅读而达到的自身内化,其效果远胜于教师口干舌燥的说教。阅读经典对于培养具有良好的道德品格,真诚、善良、美好的心灵,尊重真理,富有责任心的健全的人格具有良好的指引作用。

二、课外阅读有助于在读中积累语言

所谓“书到用时方恨少”,这“少”字的含义有二:一是读的少,二是记住的少。所以说话、作文时便没词儿了。如果让学生多读点,多积累些,天长日久,待到自己说话作文时便能呼之即出,信手拈来,随心所欲,左右逢源。“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三、课外阅读有助于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

不少家长甚至部分老师都存在着一个认识上的误区,总觉得学生看课外书是看“闲书”。他们恨不得孩子每分每秒都在听写、背诵、写作文„„似乎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这种想法,其实还是应试教育衍生出的怪胎。试想,学生每天用半小时时间抄3遍字词,以确保听写不错一个字和让他们每天用10分钟有的放矢地练习难字,还是用20分钟读课外书,哪个更好呢?

多读,可以改进你的写作技能。叶圣陶先生认为阅读语言文学材料可以实现六个“获得”:

1、获得间接经验作为写作材料;

2、获得作者的思想、道理形成观点可供思索和立意;

3、获得作者的感情以陶冶情操;

4、获得认识事物的方法,以便自己会观察、会思考;

5、获得表达方法,布局谋篇、铺陈比兴有所借鉴;

6、获得语汇有了语言积累。

这些经典,可以为孩子们展现外面的精彩世界。他们像行驶的渡船,可以把你载到缤纷奇妙的心灵港湾;他们像点燃的明灯,可以让你的童年甚至整个人生都充满光明和 ;他们能让你大笑,也会让你泪流满面; 他们能让你掩卷沉思,也会让你废寝忘食;他们还可以让你拿起手中的笔去编织自己的梦想,去表达自己的愿望,去倾诉自己的情思。

可见,加强课外阅读,不仅是时代对语文教学的呼唤,更是世界范围教育成功的经验。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要认真在大语文观的指引下,把课外阅读纳入语文教学的轨道,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学习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让我们都来重视课外阅读吧!

第四篇:安全比什么都重要(观后感)[定稿]

安全比什么都重要

观看了《伤逝》及《黑色瞬间》两张碟片之后,令人感想甚多…… 如果多种保护装置没有全部失效,如果电梯运行严格按规程操作,他们本可以安全地完成工程……如果在这些事故发生之前人们都多思考一些安全方面的事,或者多想一些活着的意义,那么就会减少很多不必要的事故发生。此时此刻不由让人联想到自己、家人、企业、社会等诸多事项。但都归属于一点:安全比什么都重要。

安全生产是一种责任,不仅是对自己负责、对家人负责,更是对员工负责、对企业负责、对社会负责。每一次事故的警笛,都揪人心弦,每一次惨痛的事故,都给亲人心头留下永久的痛,安全生产牵动人心。安全生产,不仅仅关系你自己,更多的是关系到你我他。

安全生产是社会发展永恒的主题,就必须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遏制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才能创造出更好的经济效益。

作为一名监理,深知肩上责任重大,对施工项目的安全管理工作,当放于首位。因此,从自身角度就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以人为本”的正确理念,切实做到“不安全不开工”确保安全第一。

近几年,集团公司、公司对安全工作越来越重视,通过事故案例的学习,尤如亲眼目睹了一起起重大的安全事故,我想,那

将是我永远抹不去的记忆„„也就是因为这些安全事故,让我明白了在日常工作中要增强自己的防范意识,提高预防事故的能力,提高自己的执行力。

每起安全事故的发生对我来说是痛心的教训,一起安全事故的发生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损失是惨重的,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损失更是无法估量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更应该吸取每起安全事故的教训,对安全生产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认真的重视起来,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自身安全的同时也要确保身边同事的安全。

在工作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在处理问题时,首先,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不要有麻痹大意心理。安全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我们应该牢记的目标“从零开始,以足够的信心去迎接它,去战胜它,并且积极参加公司的安全教育培训和学习,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让安全生产成为我们的一种习惯,让我们的行为变得更安全。

我们要将“要我安全”概念转变成为“我要安全”。我觉得,只要密切联系实际,坚持从人的安全心理出发,牢牢抓住人的安全心理倾向,抓住不同时期人的安全心理状态,抓住不同类型人的安全心理活动,进行因时而异、因人而异的安全教育,就会使教育和心理形成共鸣,强化每个监理人员的自我安全保护意识,使监理人员工重视“安全”的强烈倾向。

总之,安全生产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因此,安全生产工作必须全员参与,做到“人人、事事、时时、处处”抓安全生产工作,努力增强全员的安全环保意识,提高全员的安全自保、联保、互保素质,实现“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我会安全”的思想转变,从而有力促进公司全体员工安全工作持续稳定发展。

在全国第13个安全生产月中,我们以“强化红线意识,促进安全发展”为核心主题,时时注意安全,处处预防事故。

第五篇:读书真的比什么都重要

读书比什么都重要

于树泉

人大附中特级教师

编者按:是读整本的书,把世界当作课本?还是把课本当作世界?日前,“走近文学经典名著,推进语文课程改革”——北京市名著阅读现场会在人大附中举行。本文是人大附中特级教师于树泉在会议上的发言,它让人们重新思考:语文教育的“根”到底是什么?

语文教育的“根”到底是什么?

应该说,我们语文老师一直勤勤恳恳,努力工作,各种教学改革繁管急弦,紧锣密鼓。

但是,我们的工作效果一直很不理想,问题多多。学生不会读书,不会写作,不会学习,语文综合能力每况愈下,人文素养状况着实堪忧。

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呢?

万事万物都有“根”,根是事物的决定因素。譬如一棵树,如果缺失了水分营养,枝叶就会枯蔫萎黄;一个人,如果身染重病,就会面黄肌瘦。这时,要紧的是从根本上采取救治措施,而不是舍本求末,为枝叶上喷洒营养液,往脸上涂抹胭脂。

语文教育的“根”到底是什么?

其实,这本是个不是问题的问题,不少专家学者的教育经典论述中对此早有明确阐述。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应该让孩子生活在书籍的世界里”。著名学者、书香校园的首倡者朱永新先生则说:没有阅读,就没有学生的精神成长。

北大资深教授钱理群先生和温儒敏先生有更为明确、直接的表述:“学好语文有很多要素,但最核心最根本的方式就是阅读”(钱理群)。“阅读最接近教育的本质,是语文教育的灵魂,是语文教育之本”(温如敏)。当下语文教育乃至中国教育出现的种种问题,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从丢失了读书之“根”上去找到原因。

有句古语,叫“山定泉,树定根,人定心”。读书之于语文教育,就如同树根之于枝叶,源泉之于河流,基础之于大厦,血脉之于躯体,灵魂之于生命。树根萎缩则枝叶枯黄,源泉枯竭则河流干涸,基础不牢则大厦倾危,血脉不足则躯体羸弱,灵魂缺位则生命失色——语文教育的“根”丢了,语文教育就难免百病丛生、久治不愈了。

初中3年,600多个课时,我们的老师和学生围着6本教科书,百多篇课文,从早学到晚,经冬复历春。教来教去,语文被教成了一条风干的黄瓜,干瘪丑陋,食之无味。问题还不止如此,更为严重的是,初中的三年,正是孩子智力发育、身心成长的关键期和“精神饥渴期”(朱永新语),而我们却画地为牢,让数以亿计的学生把全部的精力、智力、体力封闭在极其有限的应考知识上,几十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去苦苦打拼而无暇他顾,这无论于个人发展、社会进步,还是于民族前途、国家未来,都是一个多么巨大的智能浪费和无可弥补的惨重损失。

追根探源,主要还是丢失了读书这个教育的“根本”。“教科书”是不是“书”?

或许有人要问:我们的学生一天到晚手不释卷地捧着书在读,怎么说是丢了“根”呢?难道教材不是“书”吗?

“教科书”是不是“书”?两者能不能画等号?这正是问题的关键,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厘清两者关系,在当下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教科书”是什么,用叶圣陶的话来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也就是说,教科书只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用来指导读写的范本、“模本”。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基本采取文章学的教学模式,即以“生理解剖”的方式肢解文本,以获得“生理解剖”结果为认知目的,把学生的学习活动仅仅作为“仓储式”的简单的积累手段。再加上目前符号化、技术化、标准化的教学和考核,日甚一日的消解着语文学科所特有的情感和魅力,“让本该快乐的读写变成了苦不堪言的负担”(钱理群语)。

而古往今来人们所推崇的“书”,则是指那些可以“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增学问,广见识,养心灵”的书(林语堂语)。这些“书”和“教材”完全不是一个概念。国学大师林语堂就曾明言:“教科书并不是真正的书。”朱永新先生也说过几乎完全相同的话:“教科书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书”。

关于“教科书不是书”,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也能找到佐证:“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由《课标》强调要读教科书以外的书可知,教科书并不是语文课程的全部,语文并不等于语文课本。所以在语文教育中,必须不断加强课程建设,而其重要途径就是读书。相对于语文教育而言,语文课本充其量只是滴水,课本之外则是浩瀚的海洋。

真正的语文教育必须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去引导学生“读整本的书”,把世界当作课本,而不是把课本当作世界。否则,以课本画地为牢去培养“人”,就如同玻璃杯里栽松树、小水沟中赛龙舟,到头来,至多养养绿萝、放放纸船。一直以来,不是《课标》没做要求,而是我们有所忽略;不是《课标》没说到,而是我们没做到,以致陷在教科书里,不能自拔。

我和我的一群志同道合的同事不想带着孩子整天在蜗牛角上较雌论雄,我们渴盼抓住孩子初中一闪即逝的成长黄金时期,对教材进行取舍整合,把古今中外的名著引入课堂,带着孩子们跳出题海、畅游书海,加强人文积淀,培补精气神,并同步提升读写能力及语文综合能力,为其终身发展奠定根基。这种做法不是一时心血来潮,标新立异;更不是另起炉灶,剑走偏锋;而是一条在《课标》指引下正本清源的康庄大道。

培养读书兴趣要有一个漫长的过程。

下面谈谈我们对“文学经典名著”的理解和把握。

首先,关于“文学”。在给学生推荐读物时,我们是以文学为主,兼顾其他方面的书籍。

传统文化精华方面,先后推荐了《论语》《庄子》《诗经》《楚辞》精选《菜根谭》以及古诗百首、对联百副、名言百句、寓言百则等,利用早读时间去读去背。历史方面,先后推荐《大秦帝国》《蒙古帝国》《1901》《1911》《左宗棠》《南京大屠杀》《苦难辉煌》等。哲学方面,推荐“老庄”、王阳明、周国平等。经济方面,推荐《现代化的陷阱》《猎杀中国龙》等。社会学方面,推荐《中国在梁庄》《出梁庄记》等。军事方面,推荐《长征》《解放战争》《决战朝鲜》《西路军》等。心理学方面,推荐毕淑敏、卡耐基等人的作品……

我们让学生读书,并非为培养作家,而是着眼于增加人文积淀,提升语文综合能力,进而获得全面、均衡的发展。所以在给学生推荐的读物范围较广,不限于文学作品,其次,关于“经典名著”。之所以以“经典”为主,是因为“经典是时代、民族文化的结晶。但我们在给学生推荐作品时,既首先考虑经典,又不限于经典,同时兼顾其他优秀作品,因为还要考虑到阅读兴趣的因素,读书活动能否开展起来,培养兴趣是第一位的;在培养兴趣方面,读物选得是否妥当至关重要。《第56号教室的奇迹》的作者、获得“全美最佳教师”称号的雷夫就说过:培养读书兴趣要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在给学生选择读物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年龄、接受程度、兴趣特点等因素。

古今中外堪称经典名著的作品浩如烟海,有一些作品偏深偏难,不要说孩子,就是成人接受理解起来都有相当困难。如果上来就给孩子推荐这类作品,孩子很可能一下就会呛水,进而产生畏难排斥心理,从此拒绝读书。有时学生走近经典要有一个由浅而深、由低而高的渐进过程,这就需要老师去给学生搭一个台阶。比如:为了让孩子走近《老子》,先让孩子读蔡志忠的漫画《老子说》;为了让孩子走近《庄子》,先让他们读《庄子》白话寓言故事;为了让孩子走近《传习录》,先把《明朝一哥王阳明》推荐给他们……待产生强烈的兴趣后,孩子们就会一步步走近名著。

推荐一本书之后,我们的做法是让孩子径直走进去,在一个完整而丰富的语境中,完全自主地去读,无拘无束地去读,轻轻松松地去读,充分沉浸在书中,和作者、和书中的人物同喜悲、共忧乐,尽享读书的快乐。这样坚持下来,兴趣就会自然产生。兴趣一旦形成,孩子的读书爆发力就会产生,他们的理解能力、领悟能力、读写能力都会获得令人难以置信地提高。走进人大附中,你会发现一道美丽的风景:无论课间、午休,还是楼道、操场,总有三五成群的孩子抱着一部大部头在专注地捧读,或在热烈地议论;一本刚读完,就追着老师去推荐“下一本”……如果学生还没翻开书,老师就滔滔不绝地讲起读书诀窍、提分妙招,这就如同面对一个饥肠辘辘的人,不去把饭菜端上来,而是喋喋不休地去讲筷子文化和淀粉结构,让人兴味索然。

我们给孩子推荐经典以外的读物时掌握这样一个标准:就是作品一定是健康的,美的,可以带给孩子正能量。尽管社会并不完美,人性也有不少弱点,但是我们希望孩子通过读书,能提高对假恶丑的抵抗力,对真善美的欣赏力,从而能离庸俗远一点,和高雅近一点;离浮躁远一点,和宁静近一点;离邪恶远一点,和善良近一点;离网络泥潭远一点,和古今中外的智者贤达近一点;进而培养高雅情趣,健朗精神,书卷气质,家国情怀。

我们觉得:贪心太重,功利心切是读书的大敌。不要总想着书一打开,就分数一大把,轻而易举,手到擒来,贼不走空。“合抱之树,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再好的饭,吃急了也会噎;再好的书,催急了也会产生排斥。读书是慢功,习惯和兴趣的培养都需时日。但只要持之以恒,读着读着,难以想象的奇迹就会发生,所谓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以阅读带动写作,以写作深化阅读。读写结合是我们的一贯做法。

以阅读带动写作,以写作深化阅读,这是我们一直坚持的做法。每周一篇的读书笔记,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样写就怎样写,长短不限,内容不限,写法不限,只让真情实感从心底流出。随后,老师从学生的读书笔记中发现亮点,选出范文,在讲评中真诚赞美,热情鼓励,顺便做一点读写指导。最初,有的孩子只能写几十字,坚持一段时间,从几十字写到几百字,再到后来。一两千字也一挥而就。两年下来,同学人均读书20多部,其中多为古今中外名著,有的虽不属名著,但也是同类中的精品,或是通向名著的桥梁。人均写下读书笔记两万字左右。刚刚出版的《人大附中学生这样学语文——走近经典名著》一书学生的200篇语文笔记,就是印证。

最后,说说教师因素。

名著阅读活动开展得如何,老师是关键,语文教师决定着语文教育。对语文老师来说,孤陋寡闻是致命的。“对一个老师来说,最大的危险就是自己在智力上的空虚,没有精神财富的储备”。有喜爱阅读的老师,才会有喜爱阅读的学生;有视野开阔的老师,才会有视野开阔的学生。

因此,要引导学生阅读,老师自己首先要阅读,不仅要进行职业阅读,还要对文史哲、时政、经济、社会、心理等领域广有涉猎,以不断充实智库,裨补精神。这样,教学才会出现一片新天地,抵达一个新境界,逐渐做到举手投足之间,一颦一笑之际,都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

除了老师的因素外,引领学生读书还会遇到其他困难和阻力,其中首先是来自家长的阻力。2010年,我在人大附中连续教了8年高三后,被刘彭芝校长空降到初一,去“加强人文积淀,涵养大家气质”,引领孩子开展名著阅读。孰料几个月后,家长的告状信铺天盖地飞到校长手里,家长们众口一词:既然中考只考上千个词语、十几首诗、二十多篇古文,那老师为什么要领着孩子们去读名著?如果孩子因为读书使中考受到影响,没能升入重点高中,这个责任谁来负?声声质问,咄咄逼人。

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召开了家长会。在会上,刘彭芝校长给家长讲了很多读书的道理,翟小宁校长还宣读了我就读书问题写给家长的信,最终**止息,名著阅读活动才得以坚持下来。可见,在关键时刻如果没有领导的支持,开展名著阅读活动会举步维艰。尤其在现有中考方向的“指挥”下,面对严峻的升学现实,从老师、学生到学校、家长都有诸多的无奈,即便懂得通过读书可以“种下龙种”,也只得屈从现实去“收获跳蚤”。

朱永新先生这样说过:如果我们的孩子在10多年的教育历程中,还没有养成阅读的兴趣和习惯,一旦他们离开校园就将书永远地丢弃在一边,教育一定是失败的;相反,一个孩子在学校的成绩普普通通,但是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养成了终身学习和阅读的习惯,一定比考高分的孩子走得更远。非常钦佩北京教科院刘宇新等老师的气魄和眼光,把语文教改的着力点放在了读书这个根本点之上,把推进全市的名著阅读放在了课程改革的高度。而此举受到市委、市教委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更让人备受鼓舞,我们由此看到了北京市教育乃至全国教育的希望。

学生感言

回眸过去的一年,竟然读完了十三套共十八本书,其中有近半都是茅盾文学获奖作品。要知道,我上小学时连矛盾文学奖都还不知道呢,漫画与科普似乎占了我原来读书的大部分比例。(赵嘉熹)

我的笔尖在精神美妙音符的伴奏下,轻快地在纸上跳着舞蹈,姿态那么自然,情感那么充沛,过程那么淋漓畅快。(景一馨)

这时,书本不再是一个虚幻的世界,或者说阅读除去了书中世界与现实生活的阻隔,让我可以与书中人物在思想上“交流”,在他们的影响下,在潜移默化中变得高尚。阅读给我带来快乐,充实我的灵魂。(田向宇)

下载教育-爱和自由比什么都重要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育-爱和自由比什么都重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正确认识自我比什么都重要

    正确认识自我比什么都重要 《生活之路》忠告我们: “在了解上帝之前, 人必须先要了解自己”。 当我们心平气和地准备学习智慧,努力去争取做一个智慧人士的时候,首要的任务是要客......

    快乐比什么都重要心情随笔

    岁月的洗理 人生的成长啊一晃过去二十二个年头那时九四年毕业蒸湘河畔留下我最珍贵的三张照那时怀着美好梦想走向社会一颗纯洁的心带着好奇的爱好在外飘泊外面世界多精彩仍......

    《诚实比什么都重要》小品剧本

    《诚实比什么都重要》小品剧本 时间:收获季节 地点:小猴家门口 人物:土地爷爷、小猪、小牛、小猴 土地爷爷:(朝屋内喊)小猴子,土地爷爷看你来啦! 小 猴:(抹着眼泪大哭)哇——土地......

    靠谱比什么都重要美文

    我和小蒙同年进同一家公司,踏上工作岗位后,我努力表现,赢得了部门领导的肯定。不到一年,我便从业务部门调到了核心部门工作,并在年底的考核中被评为先进个人,获得了去省集团公司挂......

    尊严和自由比金钱更重要

    尊严和自由比金钱更重要我叫王轲,是在河南省郑州市惠济区行政执法局局长任上,因贪污、受贿落马的,获有期徒刑14年。今天,我愿把我从一个学习法律的本科生蜕变成一个罪犯的过程剖......

    责任比爱更重要

    责任比爱更重要 -------班主任经验交流材料 姜海霞 尊敬的领导、老师们: 大家下午好!今天能在这儿与大家交流班主任工作的体会和心得,我深感荣幸,同时也有点惶恐,因为在座的都是......

    案例:员工的忠诚比什么都重要

    案例:员工的忠诚比什么都重要 我有个朋友,他30出头,在500强公司做技术经理。他戴无边眼镜,穿一身土黄色的夹克,下面是一条常年不洗的牛仔裤加休闲皮鞋,典型技术高手范。三年 前,他......

    让孩子快乐成长比什么都重要

    让孩子快乐成长比什么都重要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慈母败子”之说,当孩子哭闹不止发脾气时,是该静下心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还是板起面孔严肃批评,甚至棍棒相加呢?前不久湖南卫视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