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异地务工人员创新管理经验交流
市新豫青少年服务中心党支部“乡情工作法”增强党组织凝聚力
加强异地务工人员的创新管理对于一个地方的长治久安来说十分重要,各级党委和政府都十分重视异地务工人员服务工作。市新豫青少年综合服务中心是珠海市第一家专门服务外来务工青年的社会组织。为了更好地服务在珠海务
工的河南籍人员,服务中心党支部带领服务中心全体人员,以乡情为纽带,以党群组织为核心,以“豫服务·粤幸福”为发展愿景,采取“社工+志愿者”的模式,充分整合各类社会资源,从异地务工人员实际和需求出发,通过“窗口式”服务、党群周末课堂和上门服务等方式为异地务工人员提供综合服务,走出了一条服务异地务工人员的新路子。这一工作法被称为“乡情工作法”。
一、基本内涵
“乡情工作法”抓住了务工人员在异地十分重视“乡情”这一关键点,以乡情为纽带,把党群组织建到务工人员中,并通过“乡情”组织各类节假日关爱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惠民服务,利用“乡情”帮扶弱势群体、处理各种纠纷、化解社会矛盾。其核心要义是,通过乡情建立良好的党群关系,加强各项服务工作,推动社会和谐进步。
二、主要做法和特点
(一)以乡情为基础,构筑“党群工作一体化”党建模式
1、以“双隶属”促党组织覆盖面扩大。自党支部成立后,根据河南籍流动党员较多的特点,发挥优秀党员的模范引领作用,吸纳更多河南籍流动党员加入党支部,通过建立“党员双重隶属、过双重组织生活”,引导流动党员为驻地和家乡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2、“2+1”结对培养打造高素质党员队伍。中心党支部积极做好河南籍务工青年入党积极分子推优入党工作,采取务工青年入党积极分子“2+1”结对培养联系方式,即务工青年入党积极分子和一名中共党员、一名团干部结对培养,并认真做好结对培养期间的学习教育、政治思想、工作作风等方面表现情况的记录,为党组织输送优秀人才。
3、党建带群团建设增强向心力。服务中心成立新豫团工委后,大力推进信阳、南阳、驻马店、周口等市在珠海创建团工委,推动企业建立团组织,将6名河南籍党员充实到团工委队伍中,发挥骨干作用积极联系务工青年。党支部指导创办珠海市第一个以服务同一省籍青年的“职工之家”—新豫工会联合会,并指派2名河南籍党员分别担任工会联合会副主席和组织委员等重要职务,积极发动河南籍务工人员加入工会。党支部还与市妇联沟通,在服务中心建立了“妇女之家”,由支部的2名女党员担任妇女委员会委员,发挥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二)以乡情为纽带,打造异地务工人员温馨“家园”
1、用交流活动增情谊。党支部充分发挥群团组织优势,以走进务工人员为根本,开展一系列喜闻乐见的活动,借助亲情、情感力量,传播、渗透党团组织的重要主张,让务工人员感受到组织的温暖。一是注重节日关怀。利用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组织河南籍务工人员举办包饺子、包粽子、包汤圆活动,利用儿童节组织务工人员子女参加看电影、游园活动,利用重阳节开展“请老人吃顿饭”敬老活动,利用元旦节举办总结表彰会,利用暑假和寒假组织务工人员子女参加“朝阳快乐营”活动,以实际行动关爱务工人员及其子女。二是开展联谊交流活动。党支部多次组织优秀青年开展联谊活动,先后举办了首届河南青年精英会、百名豫籍青年企业家走进横琴、每年一届的青年联谊会、优秀青年走进企业等活动。
2、用贴心服务暖人心。中心党支部在务工人员聚集地的前山街道开展“门店式服务”,开辟证件办理、就业服务、法律维权、河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咨询、惠民政策咨询、计划生育等6大服务窗口,为河南籍青年办理身份证和居住证、免费找工作和提供创业指导、子女就学协助、提供法律援助等服务,并承接了河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窗口职能,推进河南各地在珠海实行定点医院,为河南务工人员解决看病报销难问题。二是主动上门服务。自2012年以来,中心党支部连续组织了25场惠民政策进工业园区、便民服务进企业活动,现场派发资料,为务工青年提供各项咨询服务,同时现场办理居住证和河南省身份证,服务惠及4万务工青年。
(三)凝聚乡情乡谊,提升党组织服务功能
1、践行志愿精神服务广大群众。党支部成立了河南籍务工青年志愿服务队伍,吸纳河南籍务工青年不断加入志愿服务队伍,有计划、有秩序开展免费理发、文明交通劝导、现场政策法规咨询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此外,中心党支部将逐步完善各市驻珠海团组织和河南省在珠海青年志愿服务队,实行分级管理,扩大志愿服务队伍,让更多青年骨干更加紧密地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建立一支强有力的社会组织服务团队。
2、设党员示范岗实现服务优质化。中心党
支部设立了党员模范岗,坚持在春节、清明、五
一、端午等重大节日安排党员志愿者,每天照常开门服务,为务工人员提供便利。同时在每个服务窗口设立登记本,记录窗口服务落实情况和群众反映意见情况,并对亮身份的党员开展评分活动,作为评选优秀党员的依据。
三、取得成效
市新豫青少年综合服务中心2012年荣获“第十四
届广东青年五四奖章集体”提名奖和省“重点培育社会组织”,今年7月被授予“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示范点”和“社会组织党建示范点”;党支部书记、总干事张以山荣获2012年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第七届广东省十大杰出青年”、“十六届河南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称号。新豫青少年综合服务中心及张以山的事迹多次被中国青年报、南方日报、珠海电视台等数十家媒体报道。
服务中心通过“乡情”工作法,采取“窗口式”服务和上门服务两种服务办法,现已为豫籍务工人员办理身份证2000多份;代办居住证780份,为720名务工人员找到工作,为54名青年提供了融资、办理工商证件等方面的创业服务;成功实现河南省光山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珠海定点医疗和就地缴费,已经解决12名务工人员看病报销问题,代收缴费80份;编印并发放《珠海市异地务工人员服务手册》3万册,提供积分入户咨询服务265人次,积分入学咨询服务95人次,未成年保险、圆梦计划和办理护照咨询服务180人次;受理了135例法律咨询,指定律师代理案件10例,协调解决案件10例,制止了6起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创建了“党群周末课堂”新项目,开设了党(团)干部培训、创富故事、惠民政策宣讲、健康知识讲座等课程,已经开课5期,受益异地务工人员达420人;开展走近工业园区和走近企业的“妇女培训”和“人口服务 幸福家庭”联合服务达40场次,惠及务工人员达4万人。党支部现已建立了40个QQ群,1个网站,2个微博,累计群发各种活动信息及惠民政策短信9万条,惠及务工青年近万人。
同时,服务中心的“乡情工作法”还被广东团省委和珠海市委大力推广,已经带动四川团省委驻粤团工委、安徽团省委驻粤、贵州驻粤团工委等7个驻粤团工委创建了服务异地务工人员的枢纽型社会组织,还有部分省政府驻粤办事处也逐步转型为社会组织。
四、工作启示
“乡情”工作法源自于民间的“老乡”观念,通过乡音和乡情拉近党员与群众之间的距离,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障碍,让党建工作更加通畅,使服务工作更加深入,也让社会更加和谐。“乡情”工作法十分适合异地务工人员较多的地区,对于党和政府服务异地务工人员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但“乡情”是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近几年广东省发生的群体性事件大部分都涉及到“老乡”这一特殊群体,所以在实际工作中一定要注意沟通方式。
第二篇:班组管理创新经验交流
新媒体在班组管理中的初试锋芒
公司班组管理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武汉市依翎针织有限责任公司是由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510工厂破产改制而来的一家集针织布的开发、织造、印染、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综合型企业。在3510工厂50余年的经营生产中,不仅为共和国的军需装备生产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也培育出了一批军品生产线上的精兵强将。2001年3510工厂改制以后,依翎公司采取竞争上岗的原则,从3510工厂20余名一线生产班长中,挑选出了8名做为公司的首批班组长,成为了依翎公司生产组织的中坚力量。
公司缝纫包装车间李光碧小组多年来在车间9个缝纫班组中处于佼佼者的地位,由于小组员工掌握机器多、生产效率高、团结友爱好而多次受到公司和上级集团公司的表彰。该小组员工共有员工27人,李光碧与2011年荣获武汉市五一劳动奖章。
下面我以公司李光碧小组在班组建设中的一些有特色、有创新的经验做法与大家做个交流:
用心安排,人尽其才
流水线生产过程中,人是最主要的因素,解决好了班组中“人”的问题,就等于抓住了班组建设的关键。每一项工种,每一项工作,要让最适合的那位职工去做,充分发挥职工的特长。6月份01裤衩的生产中,滚边工序的一个员工
请假一周,李光碧安排另外一个人顶替她的工作,一周下来,统计发现小组产量与上周相比少了4000件,可见合理调配人员在生产中的重要性。
车工的技术高低、动作快慢决定了整个小组的产量和薪酬。别小看一条流水线20多个人的分配。这里面是很值得探讨的。在的01裤衩的生产中,李光碧根据01裤衩生产需要六个工序的实际情况,将小组人员分为3个小组,将班组的缝纫技术能手合理的分配到每个小组。第二步是在小组内部再进行调配。这里面最有学问的当在如何排座位,如果将熟手放在前面,那么她后面的人很可能最造成积压,继而造成压力,甚至埋怨熟手;如果将她放在流水最后,那么她这一天可能工作又不饱满,影响工作热情。李光碧说这样的人应该放在流水的中间,其催上压下的作用,既可以催促前面工序的人加快生产节奏又能给后面的人增加一定的紧迫感,提高小组的生产效率。
这就要求班组长在日常的工作中多长个心眼,多留心班组成员的特长,在生产安排中才能做到人尽其才而用,不仅提高了流水现场量,而且也让员工在辛勤工作之后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精益求精,以质为先
01裤衩是由10个裁片经由6个工序缝制而成的,裁片在发到流水线的之前不经过验片工序,但是车间对01裤衩的副品率还是有考核规定的。李光碧每天都会在早会上强调一遍:质量是产品的生命。多年的军品生产使得小组员工养成了不论生产何种产品都以军品的质量来对待的良好习惯。
2011年公司接到得01裤衩订单与往年相比,生产工艺虽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但是在生产过程中对方对我们提出了超技术大纲的生产要求,比如大纲中允许前后片的边缝存在0.05cm的工差,但是对方要求消除这个工差,按之前的生产方式生产的全部被军方的检验员打回返工,为了生产出合格品,降低了生产效率,小组员工的产量急剧下降,由原来最高的4000条/日,下降到2000条/日,再缓慢的上升到最高3500条/日,这这个升降的过程是全体成员探索、摸索的过程,也是小组成员质量意识进一步提高的过程,据了解,在此技术标准下,国内同类型企业的流水线日产量最多2000条。
六月份李光碧小组共计工作25个工作日,生产01裤衩97200条,副品103件,副品率1/‰,技术大纲的要求副品率是2/‰。再没有第二个班组能实现这个副品率。在生产中李光碧会反复的向姐妹们强调:人人都是检验员,人人都要把好关,质量不能依靠别人去查,而是要主动的去抓,有质量问题的产品尽量早发现,早下线。现在李光碧小组生产的01裤衩已经不再被对方反复检查,仿佛成了“免检产品”。教学相长 团结友爱
李光碧小组成立多年以来,也经历了几次流动比较大的时候,但是生产骨干基本未动。在平时李光碧总会和小组姐妹说咱们都是从生手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咱们的小组,不欺负面孔生的,不笑话技术生的,只要来的咱们小组,就是咱们的好姐妹。
从包装工序调过来的缪华琴对缝纫一窍不通,李光碧亲自教她,让她从最简单的学起,一开始时在打结工序上,后来换了生产品种之后没有打结工序了,就安排她学绷缝,绷缝学好了,缪华琴觉得自己终于在小组里站稳脚跟了,刚松一口气。可李光碧又安排她做三针五线,李光碧认为仅仅会两中设备还不够,她需要的是一个多面手,最好是一个人可以所有的工序都掌握,免得生产需要时无兵可用。那个时候35岁得缪华琴经历了一年多的学习,在小组姐妹的热心帮助下,学习会了多个工序,现在已经脱颖而出成为小组生产的中坚力量。
新员工肖瑜来公司的第一天,正好下暴雨,衣服都淋湿了,小组的姐妹们争着把自己的外套拿给她穿。张连省生病住院一阵子了,由于生产忙,姐妹们只得晚上一起去看她。就是这样一件件简单的事情,使得班组的姐妹情感仅仅的绑在一起。生活上心里有对方,工作时产量才会步步上台阶。
因势利导 不断创新
2011年春节之后,各地都涌现了不同程度的用工荒和人
员流动现象,但我公司人员却很稳定,除了公司采取的一系列的措施之外,班组内部的情感关系也是非常重要的。
近两年来,车间的员工经过不断优胜劣汰的更新,基本上换了一茬员工,长江后浪推前浪,车间里坐的不再是以往单纯的清一色的3510工厂过来的老职工了,车间里来了许多小妹妹级别的同事,有的班长差不多可以做新员工的妈妈了。慢慢的班长们逐渐的注意到了,小妹妹们总会时不时的拿出手机来看一下,有的人看了手机莞尔一笑,有的人打几个字后迅速装进口袋,然后继续飞快的做事。起初班长们没有放在心上,以为她们是在看短信。后来班长们发现越来越多的人都会有同样的情况,经过了解之后,终于晓得了这就是传说的QQ而且是手机QQ。
QQ对于我们的班长来说,的确是个陌生的事物。多年来她们一心扑在工作上,下班回家除了家务,看会电视就很不错了。对于QQ 她们了解的还真少了。上班时间总是聊QQ 算不算是违反劳动纪律呢?班长们左右为难,新兴员工的特点就在于此,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你越不让她做的,她越是要做。在管理的时候特别要注意。班长们经过讨论之后,决定学习QQ,每人申请一个QQ,上班的时候问了小妹妹的QQ,晚上加了一起聊,通过在网上的聊天,慢慢教育她们,上班时间这样做是不对的,有效的遏制了这种风气。
李光碧是首先拥有QQ的几名班长之一,受QQ教育新兴
员工成功实例的启发,李光碧突发奇想,何不建一个姐妹们自己的QQ群来更加紧密姐妹们的感情。在其他班长的支持下,建立了自己姐妹的群,给姐妹们互相交流提供了一个平台。工作上的不顺心的事,当面不能说明,在QQ上一说前嫌尽释。谁有好听的歌曲,在群里一喊,姐妹们都分享的到。周末的服装班因为老师有事暂停学习一次,在群里发个公告,大家都晓得了。
年轻职工邬红芬5月份过生日,班长们偷偷暗发动有QQ的姐妹都给她送网络蛋糕。她生日那天一共收到60多份网络蛋糕,感动的她抱着姐妹们直流眼泪。通过这样的别致的关怀,使得离家在外打工的姐妹们有了很强的归属感,在公司找到了温暖和家的感觉。
在和年轻的员工们沟通的过程中,班长们也补习了这几年来因为工作忙而忽视的一些互联网方面的知识,她们不仅积极的报名参加由清华大学举办的中央企业班组长远程教育培训班,而且关注着潮流和新风尚,在车间小姐妹的带领下,班长们也学会了网上淘宝购物。这段时间微博火起来了,班长们也都开始准备开始捣鼓微博了……
班长们能够在管理中通过大胆的尝试创新,成功的将网络工具引入到日常工作中,独辟蹊径的为生产经营做出了贡献,也为和谐班组的建设打下了坚实的一步。
第三篇:创新社区管理经验交流(模版)
创新管理新模式,服务居民零距离
为进一步创新社区服务方式,健全服务网络,盘活社区资源,强化社区服务功能,×××街道创新社会管理,以×社区为试行点,实行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将服务工作落实到每一个网格区域,实现了社会服务“零距离”、社会管理“全覆盖”、居民诉求“全响应”的新局面。
一、“五步走”,构建科学管理新
体系。
第一步,划格。按照“合理布局、尊重历史、着眼发展、界定清晰、方便管理,便于服务”的原则,充分考虑居民的认同度、社区工作人员状况等因素,根据自管小区、物管小区、单位小区等分类,依据户籍人口、流动人口和管辖面积,将社区划分为×个网格。每个网格内居民约×户左右,人口约×人,网格内的单位、楼群纳入网格管理之中。
第二步,定人。社区根据各网格管理服务工作难易程度等因素确定一名网格长,网格长原则上由社区工作人员担任,整合吸纳流动人口协管员、居民小组长、楼长、无职党员、物管公司人员、中心户长等组成网格队伍。网格管理内容,包括环境卫生,民政、计生、就业、社保、城建、综治、党建、党廉、文化、民生工程、违建巡查等内容。在管理上,邻近的两个网格长,设置AB岗,入户访问时两人一道进行,如果一人请假,另一人可代为管理和服务。
第三步,定责。网格长实行一岗多责,不仅要承担在社区分管的业务工作,同时要坚持每天巡查所负责的网格,实现人到格中去,在网格中察民情、访民意、解民忧、促和谐。网格服务队在工作中要成为“五大员”(即政策法规宣传员、社情民意信息员、维护稳定安全员、邻里纠纷调解员、环境卫生监督员);网格服务队成员工作中要做到:一是责任意识强,做到脑勤、腿勤、手勤、嘴勤、笔勤,成为发现、受理、处置、协调、报告第一人。二是善于发现问题,善于处置问题,及时报告问题;主动与社区居民交流沟通、增进感情,及时了解掌握社情民意。三是提倡“错时工作制”,坚持到网格巡查。四是认真填写网格长工作日志,做到工作日清周结、动态信息及时采集。需要向其他条线交接的事项,及时填写“工作单”,办好交接手续。五是引导和吸纳物业管理机构、居民代表、退休党员、居民组长、巾帼志愿者队伍、热心社区工作同志以及社区志愿者等作为义务信息员、监督员,协助做好网格的管理工作。
第四步,定制。社区和网格结合自身实际,以网格信息库、基础台账、网情日志等形式,建立有人巡查、有人报告、有人负责、有人解决、有人督查的“五有”工作机制,实现事在网中办。建立上门服务制,对网格中的高龄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实行上门服务,办理社区事务。建立信访调解负责制,负责组织党员、居民骨干对网格中发生的民间纠纷实行有效调解。建立网情反馈制,网格长要每天下到网中民间,了解社情民意,简易问题现场处理,处理不了的做好记录,回来分类汇报。建立每天一研判制,每天收集回来的信息于当天下午分类,由社区综合服务站站长主持会议研判,分类处理。建立卫生督查制,网格长也是卫生巡逻员,将网中卫生状况及时汇报,组织整治,保证社区卫生状况良好。同时,网格长按照“首问责任受理、内部协调解决”和“前台受理,分部门办理”的原则对居民办理事项实行一条线服务。对于一般性工作,网格长现场处理,登记备案;需要协调处理的工作:网格长现场受理,带回社区综合服务工作站由站长牵头处理;如果属于街道和职能部门的则上报到街道或职能部门办理,或由社区党委和居委会牵头邀请有关部门协商解决。处理结果反馈服务对象;对于突发性工作,网格长立即上报,街道、社区相关部门紧急处理,网格长现场跟踪;需要审批的工作:网格长掌握信息,社区综合服务站受理界定,街道(相关办所)审核,报区相关部门审批,同时实行街道、社区公示。通过网格单元、社区服务站、街道共同为居民提供“线”上的服务。
第五步,考核。建立各项网格化服务管理制度,形成一种工作机制。同时积极推行定期走访、挂牌上岗、限时办结、首问责任、快速处置等工作方法,确保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正常和有效运行。建立群众评议奖惩制,加强对各站的工作日常考评,组织群众定期评议,结合社区干部绩效考评,对成效好,管理成绩突出的实行奖励。对各网格信息员根据工作情况给予一定报酬。
二、“网格化”,开创社区管理新局面
采取网格化的管理方式之后,网格长、网格员带领网格内的物业管理员、楼栋长、居民小组长、院落小组长、信息员、协管员等每天深入包片居民,收集民情、调处矛盾纠纷、提供服务、组织居民开展学习、互助、自治活动等,对本网格内的问题能当场解决的及时进行处理,不能马上解决的带回社区分类处理,社区不能处理的及时上报街道或有关部门协调处理。为了使广大居民群众真正了解网格化管理工作的意义,以取得他们的理解、支持和配合,网格长们深入辖区居民楼院,通过亮证工作、发放联系卡等形式,对网格化管理工作作进一步的宣传发动。同时,通过工作人员主动与居民交谈,倾听群众意见建议,使其积极主动参与到网格化管理中来。
通过推行社区网格化管理,实现了服务前移,使社区管理和服务全覆盖,更好地发挥社区在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的作用,实现民情联系无遗漏、社区管理无盲点、社区服务无缝隙。
第四篇: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经验交流
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关系党的执政地位巩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其根本目的是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在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中,XX镇党委班子深刻地体会到:一切社会管理部门都是为群众服务的部门,一切社会管理工作都是为群众谋利益的工作,一切社会管理过程都是做群众工作的过程。我镇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树立群众观点、站稳群众立场,真正让社会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始终坚持科学发展的政治导向。
一、方法及经验
XX镇的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主要分五个方面进行:
其一,始终坚持协同参与的管理导向。在实践中,我们按照“社会矛盾联调、社会管理联抓、便民实事联办”的思路,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在矛盾化解方面,注意民意的畅通表达,善于团结群众,能听不同的声音,化解各种矛盾,及时为群众排忧解难,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不一味指责群众,不乱扣帽子,各种社会矛盾均化解在萌芽状态。
其二,始终坚持面向基层的工作导向。基层是社会协同管理的基础,发展的矛盾集中在基层,因此,社会管理的重心也应转向基层。一直以来,我镇坚持重心下移、精力下沉、投入下倾,加大基层资源整合力度,强化基层基础建设创新。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方面,落实了阵地,配齐了设施,设立专门了窗口,办理报销手续时,力求做到快捷、准确、及时,以优质的服务取信于民;农村危房改造、农村低保以及救济物资的发放都做到了公开、公平、公正和透明;针对基层组织软弱涣散,战斗力、凝聚力不强的问题,以松林村为突破口,通过优化村班子结构,强化班子能力建设,加大指导力度,完善村党组织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等措施,切实解决相对后进村的问题。同时加大投入保障,努力使每个基层单位、基层组织成为维护一方稳定的坚强力量。
其三,在主体上全力创造优势,探索培育新型农民新办法。建设新农村和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农民是主体,增强农民的人格魅力,抓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农民家庭和美、邻里和睦、人际和谐,为此我们以“一事一议”为抓手,逐步把每一个村庄建设成一道亮丽的人文风景;采取职业教育、技能培训、外出取经、典型观摩、现身讲述等途径,引导农民学得会、用得上、能致富。为此,XX镇组织村民分几批到湄潭学习茶叶的种植、采摘、加工等技术;邀请省农科院、九三学社的专家到XX对村民进行种植、养殖的培训等,努力把每个村民打造成魅力无穷的新型农民。
其四,大力发展主导产业,把农民组织起来,变分散经营为规模经营。以XX大河为中轴线,北岸建立高产水稻种植示范基地,南岸建成反季节蔬菜、西瓜等种养殖经济产业带。目前,以盘龙果蔬专业合作社为“龙头”,益生农民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创银种养殖专业合作社、雨阳农特产品有限责任公司、鑫海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莹峻养殖场等合作社为“龙身、龙尾”的总面积已达1000余亩的反季节蔬菜基地在南岸成“一字形”排开。具有亚热带低热河谷气候特点的XX“沿河经济”带已初步形成
其五,创造管理优势,增强农民的自治能力。通过第八届村(居)换届,充分发挥基层民主,尊重好、保护好、引导好、调动好农民的民主权利,让农民在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约束中增强参政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大局意识。
总之,XX镇始终坚持群众满意的评价导向,把群众的感受作为工作的“晴雨表”,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使人民群众感到真真切切的变化。
二、存在的问题
第一、是干部管理体制与新形势发展需要不相适应。XX镇一直实行领导干部包村制度,包村领导干部负责本辖区内的各种事务,由于没有很好的监督机制,少部分人忙,大部分人闲,造成许多干部职责不清,心理不平衡,严重影响了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第二、是干部服务方式与农村工作现实需要不相适应。服务不是新话题也不是新要求,但随着改革深入和形势发展,服务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越来越迫切,目前服务方面仍存在方式单
一、内容单调、技术辐射源弱、覆盖面少、技术水平和农业科技转化率低,各类资源、各个要素缺乏有效整合,没有产生
整体优势,已经不能适应农村小康建设和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需要。
第三、由于干部作风引起很多矛盾,如政策宣传不到位,政务、村务公开力度不够,农村公益事业兴办不民主,一些问题解决不及时等。
第四、农民思想素质上引起的矛盾,部分群众法制观念淡薄,要求享受的权利多,自觉履行的义务少,从而
导致党群干群关系更加突出。
第五、乡镇政府它虽是一级政府,能力却十分有限,可谓几无执法权又缺乏工作手臂的政府,属“没枪的战士”;就责任而言,“上面千条线,底下一根针”,如出现安全等等事故,就属地管理原则,“开刀”的最终是乡镇的干部。动辄“一票否决”,对干部问责多,对群众违规违纪、不道德的约束较少。
三、下一步的打算
第一,全面增强加速社会管理及创新的紧迫感和责任感。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社会问题也在增多,产生不同的利益诉求。必须强化社会管理及创新,加速解决社会矛盾和人民群众利益诉求。必须把人民群众各种利益诉求经常化、制度化地予以解决,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第二,要认识到加速社会管理及创新是主动解决广大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最急迫问题的需要。要主动出击,真正做到“民生民意有所呼、党委政府积极办”。
第三,要认识到加速社会管理及创新是全面管理和服务社会的需要。要用严厉的约束制度规范群众的行为。
第四,要杜绝“假、大、空”。那些事情没干,理想就说出来;事情一刚起步,就把结果说出来;事情还没干完、经验就出来了。这些现象必须从根本上杜绝,用好的实绩取信于民。
第五,进一步把广大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衡量全镇社会管理及创新工作的根本标准,把不断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舒适感、方便感、安全感、幸福感作为XX社会管理及创新的工作目标。要在社会管理及创新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总结和完善,形成解决广大人民群众利益诉求的长效机制。
第六,创新宣传方式,在把党的各项“惠民”政策宣传到位,提高群众遵规守纪的同时,认真听取人民群众、社会组织对社会管理及创新的意见和建议,把XX镇强化社会管理及创新的过程变成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社会管理的过程,变成社会各界集思广益的过程。
第五篇: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经验交流
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经验交流
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关系党的执政地位巩固,是构 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 发展的重要保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其根本目的是维护 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为区域经济 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在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中,XX 镇党委班子深刻地体会到:一切社会管理部门都是为群众 服务的部门,一切社会管理工作都是为群众谋利益的工作,一切社会管理过程都是做群众工作的过程。我镇始终坚持以 人为本、执政为民,树立群众观点、站稳群众立场,真正让 社会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始终坚持科学发展的政治导向。
方法及经验
XX 镇的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主要分五个方面进行:
其一,始终坚持协同参与的管理导向。在实践中,我们 按照“社会矛盾联调、社会管理联抓、便民实事联办”的思 路,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在矛 盾化解方面,注意民意的畅通表达,善于团结群众,能听不 同的声音,化解各种矛盾,及时为群众排忧解难,多从自己 身上找原因,不一味指责群众,不乱扣帽子,各种社会矛盾 均化解在萌芽状态。
其二,始终坚持面向基层的工作导向。基层是社会协同 管理的基础,发展的矛盾集中在基层,因此,社会管理的重 心也应转向基层。一直以来,我镇坚持重心下移、精力下沉、投入下倾,加大基层资源整合力度,强化基层基础建设创新。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方面,落实了阵地,配齐了设施,设立专 门了窗口,办理报销手续时,力求做到快捷、准确、及时,以优质的服务取信于民;农村危房改造、农村低保以及救济 物资的发放都做到了公开、公平、公正和透明;针对基层组 织软弱涣散,战斗力、凝聚力不强的问题,以松林村为突破 口,通过优化村班子结构,强化班子能力建设,加大指导力 度,完善村党组织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等措施,切实解决 相对后进村的问题。同时加大投入保障,努力使每个基层单 位、基层组织成为维护一方稳定的坚强力量。
其三,在主体上全力创造优势,探索培育新型农民新办 法。建设新农村和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农民是主体,增强农民的人格魅力,抓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农民家庭 和美、邻里和睦、人际和谐,为此我们以“一事一议”为抓 手,逐步把每一个村庄建设成一道亮丽的人文风景;采取职 业教育、技能培训、外出取经、典型观摩、现身讲述等途径,引导农民学得会、用得上、能致富。为此,XX 镇组织村民分 几批到湄潭学习茶叶的种植、采摘、加工等技术;邀请省农 科院、九三学社的专家到XX 对村民进行种植、养殖的培训 等,努力把每个村民打造成魅力无穷的新型农民。
其四,大力发展主导产业,把农民组织起来,变分散经 营为规模经营。以XX 大河为中轴线,北岸建立高产水稻种 植示范基地,南岸建成反季节蔬菜、西瓜等种养殖经济产业 带。目前,以盘龙果蔬专业合作社为“龙头”,益生农民种 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创银种养殖专业合作社、雨阳农特产品 有限责任公司、鑫海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莹峻养殖场等合作 社为“龙身、龙尾”的总面积已达1000 余亩的反季节蔬菜 基地在南岸成“一字形”排开。具有亚热带低热河谷气候特 点的XX“沿河经济”带已初步形成其五,创造管理优势,增强农民的自治能力。通过第八 届村(居)换届,充分发挥基层民主,尊重好、保护好、引 导好、调动好农民的民主权利,让农民在自我管理、自我服 务、自我教育、自我约束中增强参政意识、公民意识、法治 意识、大局意识。
总之,XX 镇始终坚持群众满意的评价导向,把群众的感 受作为工作的“晴雨表”,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 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使人民群众感到真真切切的变 化。
二、存在的问题
第一、是干部管理体制与新形势发展需要不相适应。XX 镇一直实行领导干部包村制度,包村领导干部负责本辖区内 的各种事务,由于没有很好的监督机制,少部分人忙,大部 分人闲,造成许多干部职责不清,心理不平衡,严重影响了 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第二、是干部服务方式与农村工作现实需要不相适应。服务不是新话题也不是新要求,但随着改革深入和形势发 展,服务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越来越迫切,目前服务方面 仍存在方式单
一、内容单调、技术辐射源弱、覆盖面少、技 术水平和农业科技转化率低,各类资源、各个要素缺乏有效 整合,没有产生整体优势,已经不能适应农村小康建设和经 济跨越式发展的需要。
第三、由于干部作风引起很多矛盾,如政策宣传不到位,政务、村务公开力度不够,农村公益事业兴办不民主,一些 问题解决不及时等。
第四、农民思想素质上引起的矛盾,部分群众法制观念 淡薄,要求享受的权利多,自觉履行的义务少,从而 导致党群干群关系更加突出。
第五、乡镇政府它虽是一级政府,能力却十分有限,可 谓几无执法权又缺乏工作手臂的政府,属“没枪的战士”; 就责任而言,“上面千条线,底下一根针”,如出现安全等 等事故,就属地管理原则,“开刀”的最终是乡镇的干部。动辄“一票否决”,对干部问责多,对群众违规违纪、不道 德的约束较少。
三、下一步的打算
第一,全面增强加速社会管理及创新的紧迫感和责任 感。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社会问题也
在增多,产生不 同的利益诉求。必须强化社会管理及创新,加速解决社会矛 盾和人民群众
利益诉求。必须把人民群众各种利益诉求经常 化、制度化地予以解决,不能“头痛医头、脚
痛医脚”。
第二,要认识到加速社会管理及创新是主动解决广大人 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最急迫问题的需要。要主动出击,真正做到“民生民意有所呼、党委政府积极办”。
第三要认识到加速社会管理及创新是全面管理和服务 社会的需要。要用严厉的约束制度规范群众的行为。
第四,要杜绝“假、大、空”。那些事情没干,理想就 说出来;事情一刚起步,就把结果说出来;事情还没干完、经验就出来了。这些现象必须从根本上杜绝,用好的实绩取 信于民。
第五,进一步把广大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衡量全镇社 会管理及创新工作的根本标准,把不断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 舒适感、方便感、安全感、幸福感作为XX 社会管理及创新 的工作目标。要在社会管理及创新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总结和完善,形成解决广大人民群众利益诉求的长效机制。
第六,创新宣传方式,在把党的各项“惠民”政策宣传 到位,提高群众遵规守纪的同时,认真听取人民群众、社会 组织对社会管理及创新的意见和建议,把XX 镇强化社会管 理及创新的过程变成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社 会管理的过程,变成社会各界集思广益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