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建立完善党组织设置制度
丹麻镇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的制度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有关规定,为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特制定本制度。
一、指导思想
调整和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要以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积极探索适合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党组织设置方式,逐步健全镇、村党组织为主体,产业链条、龙头企业、行业协会等领域党组织为骨干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体系,创新活动内容,改进领导方式,完善推进格局,形成工作合力,努力为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调整和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
二、基本原则
1.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紧围绕发展第一要务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着眼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党员先进性,找准党组织设置与党的中心工作的结合点,更直接、更有效地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2.以人为本,服务群众。尊重党员民主权利和现实需求,为农村党员提高素质、全面发展、发挥作用创造条件,促使他们更加便捷有效地联系群众和服务群众。
3.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适应农村生产力发展和农村经济结构、组织形式变革要求,根据本地产业特点、经济规模和党员分布等情况,灵活设置党的基层组织。
4.积极稳妥,适时推进。在坚持以行政村为主设置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同时,积极探索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新的党组织设置方式。注意保持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的稳定性,允许多种设置模式的党组织并存和发展。
5.统筹兼顾,讲求实效。以加强党的领导为目标,以加强党员教育管理为立足点,以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作用为着力点,把调整和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与加强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实效性。
四、设置方式
按照有利于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有利于发挥党组织作用、有利于扩大党组织覆盖面、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则,以经济关系和社会联系为纽带,以各种组织形式和产业链条为依托,探索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要求的党组织设置方式,健全完善农村党的基层组织体系。
根据党章规定和实际需要,生产经营范围集中、产业链条清晰、凝聚力和带动力较强的产业化组织、行业,有正式党员3人以上的,应建立党支部,具备条件的可组建党总支或党委;党员人数不足3人的,可就近与相同或相关产业经营组织建立
联合党组织。
根据农村经济发展状况、村庄规模和村级党组织管理党员人数的变化,及时调整村级党组织设置。可以按照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党员群众的意愿,突破地域和行业界限,通过村村联合、村企联合、村居联合等方式,建立联合党组织,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具备成立党总支或党委条件的,应及时改建为党总支或党委。一般情况下,党员50人以上的村,或党员虽不足50人,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可以成立党总支。党员100人以上,经济发展具备一定规模的村,经县党委批准,可以成立基层党委,隶属村镇党委领导。
四、严格标准,规范程序,积极推进调整和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工作
调整和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要按照党章和有关规定,严格执行党组织设置的标准、条件和程序。
1.严格执行党组织设置的程序规定。调整农村党组织设置,要按照逐级审批的原则,认真履行呈报、审核和批复程序。跨区域设立或调整党组织的,要由为主一方所在地的上一级党组织审批。对行政村党委的设置,县党委要认真审查,从严掌握。
2.合理确定党组织隶属关系。新建农村基层党组织,原则上以属地管理为主。行政村内的党组织,一般应由所在村党组织管理;具有一定规模、活动范围或党员管理跨行政村的新建
党组织,可由镇党委管理。
3.加强党员组织关系管理。按照有利于发挥党员特长、有利于加强党员教育管理、个人自愿和组织安排相结合的原则,做好党员组织关系接转工作。对暂时不愿将组织关系转入新建党组织的党员,可将其组织关系保留在原行政村党组织,向其所在的新建党组织转移临时党组织关系,接受村党组织和新建党组织的双重管理。
五、加强领导,统筹安排,确保调整和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工作的实效
调整和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政策性、程序性强。各地一定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统筹安排,确保扎实稳步推进。镇党委要深入调查研究,研究和解决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面临的情况和问题。要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党建工作需要出发,明确农村各类基层党组织的职能定位,赋予其相应职责和任务。要高度重视新建党组织建设,选好配强新建党组织领导班子特别是党组织书记,注意为村级党组织发现、培养和积蓄人才。镇党委、村级党组织要加强组织协调,支持各类组织依法、遵章工作,充分发挥作用。注意搞好新建党组织与镇党委、村党组织的联系和衔接,认真抓好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和党员的教育培训,搞好活动阵地建设,完善激励保障机制,有针对性地选择、培育、扶持一批先进典型,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水平。
第二篇:建立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建立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就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建立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利,使少数民族自己管理本自治地方的内部事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政府结合国内实际情况采取的旨在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策,是我国一项非常重要的政治制度。新疆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省级民族自治地方,也是全国5个自治区中唯一区、州、县三级自治单位俱全的自治地方。自治区成立后,在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制定自治法规、完善地方立法等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
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以后,仍延续过去的省建制。当时,对于新疆将采用何种政治体制,如何处理与国家的关系问题等方面有过一番争论,少部分人甚至提出仿苏联实行“联邦制”,希望在新疆成立“共和国”。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以及中共中央新疆分局的意见,对这些错误主张进行了批评,要求在新疆以各民族聚居地区为基础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根据民族特点和地区特点发展各民族的经济和文化。省人民政府在大力宣传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改善民族关系的同时,迅速开展民主改革运动,改造省以下的各级旧政权,废除封建王公制度、千百户长制度和保甲制度,建立人民的城乡基层政权。在全疆进行普选,选出了乡、县、市、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逐渐完成新旧政权的交替,稳定了新疆的社会秩序。有计划地培养和锻炼了一批少数民族干部,为推行民族区域自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950年全疆仅有少数民族干部3000名。到1955年自治区成立之时,全疆少数民族干部数量已达到4.6万名。
新疆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贯彻了“慎重稳进”的方针,由小到大逐步建立起多种民族区域自治地区。民族区域自治先从维吾尔族以外的其他少数民族聚居区开始筹建。1953年11月,从乡一级开始试点,成立了霍城县伊车嘎善锡伯族自治区(乡级)人民政府,以后相继成立了县级、州级自治单位。1955年9月12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第21次会议通过了《撤销新疆省建制、成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议案》。同年9月30日,新疆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选举产生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委员会组成人员,正式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撤销新疆省建制。赛福鼎•艾则孜当选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任主席。至此,新疆完成了区、州、县三级民族自治地方的建立和民族自治机关的设立工作。
新疆是以一个大的少数民族聚居区(维吾尔族)为基础,包括若干人口相对较少的少数民族自治单位的自治地方。在新疆13个世居民族中,除俄罗斯、满族因人数过少且分散,不适合建立自治单位外,其他少数民族都建立了自治州或自治县等各级自治地方或者民族乡。目前全疆有哈萨克、柯尔克孜、蒙古、回等4个民族的5个自治州(分别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昌吉回族自治州、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哈萨克、回、蒙古、塔塔尔、锡伯等5个民族的6个自治县(分别为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木垒哈萨克自治县、焉耆回族自治县、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以及43个民族乡(分别为14个哈萨克族乡、10个蒙古族乡、6个柯尔克孜族乡、5个回族乡、4个塔吉克族乡和锡伯、达斡尔、乌孜别克、塔塔尔族乡各1个)。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后,各级自治机关在历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组成以及干部配备上都坚持各民族共同参政议政、共同管理地方事务的原则。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及有关法律外,新疆也有一些地方性的法规、决议、决定,保证各民族共同当家做主。如选举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及各级人民政府领导成员时,实行差额选举的办法,即哪个民族成员落选就补选哪个民族成员;县、乡两级人民代表大会少数民族代表候选人名单,由选举委员会根据多数选民意见及当地具体情况确定,选举时,各民族的候选人在本民族中差额选举,以此保持各民族人大代表以及领导干部的一定比例。自治区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共有代表542名,有13个民族的代表,其中少数民族代表占到65.5%,比少数民族人口在新疆总人口中的比重高出4个百分点。各民族群众还享有参与管理国家大事的权利。出席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新疆代表共60名,由11个民族成分组成,其中60%是少数民族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和全国政协的领导成员中,都有来自新疆的少数民族人士。
各级党委、政府一直把选拔、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作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关键,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优秀少数民族干部。在全国各地先后建立民族学院以及各类干部学校,将在实际工作中表现突出和有一定文化程度的少数民族选拔出来,送去学习。同时采取短期培训、基层锻炼、异地交流等多种形式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近10年来,在中央有关部门的帮助和支持下,新疆选派了一部分少数民族干部到中央有关部委和沿海省份挂职,实行干部相互交流、干部轮换等措施。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的人数和素质都提高很快。1955年,全疆有少数民族干部4.6万,1965年为6.7万,1975年为9.3万,1985年为20.2万,1995年为27.2万,2005年达到34万,占全区干部总数的51.7%,是1955年自治区成立时的7倍。目前自治区的政府主席、各自治州的州长、自治县的县长以及相应的人大常委会主任、人民法院院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都由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地、州、市的专员、州长和市长,除克拉玛依市、石河子市等新兴城市以外,也均由少数民族干部担任;全疆83%左右的县长、区长是少数民族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在自治区一级领导干部中占55%左右,在地、州、厅局级领导干部中占43%左右。少数民族专业技术干部的数量也增加很快。2001年底少数民族专业技术干部队伍达到了25.1万人,占到全疆专业技术干部总数的55%。各族妇女也大量地走上了各级党政干部的岗位。
2005年全疆妇女干部达31.7万,其中少数民族妇女干部占到一半左右。同时,国家还向新疆输送了大批优秀干部。现在自治区已形成了包括党务、政务、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各方面人才的各民族干部队伍,从组织上保障了各民族管理自治地方事务及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政治权利。
民族区域自治权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自治机关的立法权,即依照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特点和实际需要制定自治法规,包括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以及变通执行或停止执行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它保证了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管理地方事务的权利。同时自治地方还享有地方 国家机关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权力。截至2000年底,自治区人大及其常委会颁布实施的自治法规、地方性法规和具有法律效力的决议、决定共213项,内容涉及法制建设、经济建设、资源管理、环境保护、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社会治安、社会保障、民族宗教等诸多领域。
地方立法适应新疆的实际情况,保障了新疆各民族群众的权益。首先,对不完全适应自治区实际情况的上级机关的法律规定进行变通,或根据具体情况增加补充性规定。如:198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规定我国公民的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新疆一些少数民族结婚年龄偏早是历史上长期沿袭下来的习惯,将婚龄很快提高到婚姻法规定的年龄较为困难。①1980年自治区五届三次人代会通过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补充规定》:将少数民族公民的结婚年龄变通为男不得早于20周岁,女不得早于18周岁。在1996年颁布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办法》中补充规定:在自治区境内生产并销售的商品,其包装和说明书上应有少数民族文和汉文;经营者在其经营场所悬挂和在食品包装、装潢上标注“清真”字样或标记,必须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族事务管理部门批准。在1988年通过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保护管理若干规定》中,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及国家有关规定,对自治区境内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物进行具体界定,尤其注意各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并强调要培养少数民族文物专业技术人员。
其次,国家法律、行政法规涵盖不全或国家尚未立法,根据自治区域内的具体情况和特有问题,先行制定地方性的单行条例。如:1993年施行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语言文字工作条例》,保障各民族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文字自由的权利,并提倡各民族互相学习语言,促进民族语言文字的科学研究和规范化工作。1996年第二次修正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扫除文盲条例》对使用汉语言文字与使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扫盲的标准进行明确规范。1991年,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禁毒的决定,结合新疆境内存在大麻毒品犯罪和对种植大麻原植物等违法行为打击不力的情况,制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禁止大麻毒品条例》,对走私、贩卖、运输、制造、吸食大麻毒品及种植大麻原植物的违法犯罪行为做出相应的禁止和惩处规定。
在地方立法过程中,对不同民族、不同区域的具体情况进行了区别对待。如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在中国内地,普遍实行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1983年在修订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补充规定》中提出了少数民族也要实行计划生育,但与汉族有所区别:“对汉族要求要严,对少数民族要适当放宽。”1992年颁布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计划生育实施办法》具体规定少数民族居民一般可以比同类情况的汉族居民多生育一个子女。这种区别对待的政策,使有关法规更具有可行性。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5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各少数民族的政治地位显著提高,政治权利大大增强。实践证明,坚持并不断完善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维护国家统一,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的重要因素,是我国民族问题能够得到较好解决的关键之一。
第三篇:如何建立完善半工半读制度
建立完善半工半读制度 实现职教新突破
10月24日,教育部在青岛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半工半读试点工作会议。会议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结合教育工作实际,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总结交流了近些年来各地部分职业院校开展半工半读试点工作的经验和做法;研究部署了下一阶段职业教育工作;印发了教育部《关于在部分职业院校开展半工半读试点工作的通知》,确定了百所试点院校,提出了新形势下开展半工半读试点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半工半读制度的任务和要求。
会议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战线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把思想认识和行动统一到六中全会精神上是来,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全局,进一步提高对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地位和作用的认识。职业教育具有鲜明的职业性、社会性和人民性,是面向人人的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半工半读是现代职业教育的一种学习制度,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其基本形式是学校与企业等用人单位合作培养学生,学生通过工学交替完成学业。实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符合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需要;是帮助学生、特别是贫困家庭学生成才就业的需要。各级政府、特别是教育部门必须进一步提高对职业院校开展半工半读试点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下大气力,认真研究解决学校和企业开展半工半读中的认识问题和实际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积极推进试点工作的开展。
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半工半读试点工作的主要任务。一是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半工半读的多种实现形式。要根据学校教学和企业生产的实际需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试点学校可以在部分专业试点,也可以在所有专业开展半工半读。在工学交替的具体形式上,学生可以在学校集中学习一段时间,然后到企业实习;可以在学校和企业实行工学多次交替的学习方式,学生边学习边工作,完成学业。二是要探索建立适应半工半读的教学与管理制度。试点学校要按照国家规定的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共同研究制订试点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确定相应的教学内容和培养方式。实行弹性学习制度;探索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和学生考核办法;改革招生、学籍、教学及有关的学校管理制度。三是要探索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试点学校要为企业发展提供高素质劳动者,企业要为学校发展提供多方面支持,实现学校和企业合作互惠、共同发展。
会议要求,各地要切实加强对试点工作的领导,除了在安排中央和地方职业教育专项经费时要优先支持开展半工半读试点的职业院校外,还要安排一定的工作经费用以推动试点工作的进行;要认真落实国家关于对接受学生实习并支付实习报酬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的政策;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试点院校和企业都要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维护并保障学生的各项合法权益;要及时总结试点工作经验,对取得突出成绩的试点院校和企业予以表彰;要加强对半工半读制度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积极为试点院校和企业提供咨询服务;要为半工半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会议指出,2007年是落实国务院《决定》、实现职业教育“十一五”目标关键的一年。各地要以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扩大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2007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要在2006年招生总量的基础上再扩招50万人以上,招生总规模达到800万人,初步实现高中阶段教育中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规模大体相当的目标;要深化教学改革,把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放在突出的位置;继续推进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要认真研究解决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问题、东西部职业教育协调发展问题、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问题以及职业教育的办学体制、管理体制问题,公办职业学校的运行机制问题,民办职业教育发展问题,依靠行业企业举办职业教育问题,就业准入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建设问题,进一步增加职业教育投入等深层次问题。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和各级政府对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重要意义的认识,继续采取有力措施,巩固并扩大成果,推动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据了解,2006年以来,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一是落实贯彻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取得阶段性成果。截至目前,全国已经有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召开了省级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就贯彻落实国务院《决定》和会议精神,加快职业教育发展作出部署。二是中等职业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大。2006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预计将达到750万人,在校生规模将突破1700万人,再创历史新高。三是“四大工程”的实施取得新进展。目前参加教育部等六部门组织的“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的职业院校已达1000多所,企业达2000多家,覆盖的学生和学员超过300多万人。教育系统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规模达3500多万人次,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达5000多万人次。继续教育和各类培训规模达到1亿人次以上。四是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工作全面启动。2006年,中央财政已投入专项资金15亿元,其中国债资金10亿元,支持了170个县级职教中心和220所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的建设;财政专项资金5亿元,支持了321个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示范性高职建设计划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经费正在落实之中。在中央财政的引导和带动下,各级地方财政也加大了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据不完全统计,地方安排用于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的资金是中央投入的两倍多,达到30多亿元。这些投入,较大地改善了职业院校的办学条件,提高了职业院校的基础能力。五是加快推进中等职业教育贫困家庭学生助学制度建设,2006落实中央专项资助资金8亿元。六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等取得新进展。
会上,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作了关于在职业院校开展半工半读试点工作的报告,山东省副省长王军民介绍了强化各级政府主导作用、大力推进校企合作的经验。天津市教委、胶南市委市政府、吉林市公用事业工程学校、重庆万州商贸中专学校、扬州市天海职业技术学校、山东鲁泰公司、秦皇岛职业技术学校、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司等作了会议交流发言。各地教育行政部门主管职业教育的负责人、半工半读试点学校与主要合作企业的负责人、有关行业部门及组织代表、职业教育工作部际联系会议成员单位负责人、教育部有关司局负责人约350人参加了会议。
第四篇:建立完善的内控制度
摘 要
资金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是企业进行经营活动的主动脉,其高流动性可以为企业转换为其他任何类型的资产,也易引发贪污、诈骗、挪用等违法乱纪的行为。建立一套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加强企业资金的管理,确保资金安全完整、正常运转与合理使用,减少和避免损失的产生。
加强内部控制建设也是国外发达国家的通行做法。二十世纪初至今,内部控制从理论到实务逐步丰富,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期至今,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对企业内部管理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使内部控制内容更加充实和完善。我国政府从90年代起也开始重视和推动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设,在新修订的《会计法》中也从法律高度对内部控制作出了具体的规定,是新形势下加强内部会计监督的里程碑。
本文既从内部控制的含义及内容开始阐述如何按照“职能分割,制约监督”的原则,建立一套业务管理、风险管理、财务管理三位一体的管理控制平台,完善事前防范,事中控制,和事后监督的控制体系,从而达到有效的防范资金风险的作用。
关键词:内控制度,控制,防范,监督,管理,管理
建立完善的内控制度 防范资金风险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规范企业会计行为,保护企业资产安全,保证经济活动安全的需要。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趋完善,我国经济出现前所未有的增长速度,在经济高速发展和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经济环境也日趋复杂,长期以来,一些单位的内部控制薄弱,管理松弛,导致新型经济犯罪案件的发生,如:携带巨额公款外逃,在国外办理“投资移民”;还有私自将巨额资金调往境外赌场进行赌博;运用公款巨额资金在资本市场上炒股,以此谋取个人私利;利用改组、拍卖等产权变动的机会中饱私囊;还有的利用在采购、销售、投资、工程项目等业务中损公肥私,获取巨额回扣等等。通过剖析以上这些经济犯罪案件,我们不难发现其形成的原因是复杂的,大多都是单位内部会计监督不健全,管理和控制薄弱,负责人的权力缺乏监督是助长这些犯罪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需要内部控制,也呼唤内部控制,必须全面的建立和实施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加强单位内部会计工作的各项经济业务及相关岗位的控制,保证单位内部会计工作的机构、岗位的合理设置及其职责权限的合理划分,争取做到职务、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从源头和制度上堵塞漏洞、消除隐患、防范风险。
资金是每个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是企业在进行经营活动的主动脉,其高流动性可以为企业转换为其他任何类型的资产,也极易引发贪污、诈骗、挪用等违法乱纪的行为。所以,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从而加强企业资金的管理,确保资金安全完整、正常运转与合理使用,减少和避免损失的产生。而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行之有效的内控制度,应针对不同企业经营活动中的不同风险问题,对业务的流程重新组合,应按照“职能分割,制约监督”的原则,建立一套业务管理、风险管理、财务管理三位一体的管理控制平台,完善事前防范,事中控制,和事后监督的控制体系。
加强内部控制建设也是国外发达国家的通行做法。二十世纪初至今,内部控制在国际上有了很大发展,从理论到实务逐步丰富,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期至今,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对企业内部管理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促使内部控制扩大到企业内部各领域,其内容更加充实和完善。从90年代起我国政府也开始重视 和推动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设,在新修订的《会计法》中也从法律高度对内部控制作出了具体的规定,此次财政部颁布的两个内部会计控制规范,适应了我国加入WTO的客观要求,是新形势下加强内部会计监督的里程碑。
一、内控制度的含义及内容
内控制度的含义,可以理解为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两部分,1986年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INTOSAI)在第12届国际审计会议上发表《总声明》,赋予了内部控制新的涵义,即“作为完整的财务和其他控制体系,包括组织结构、方法程序和内部审计。它是由管理者根据总体目标而建立的,目的在于帮助企业的经营活动合理化,具有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保证管理决策的贯彻;维护资产和资源的安全;保证会计记录的准确和完整,并提供及时、可靠的财务和管理信息。”
健全的企业内控制度应包括以下各项内容,这些内容可以单独制定,也可合并制定,但如有相关业务发生,则应予涵盖。具体来说企业应建有完整的组织及岗位责任制,明确划分企业最高管理层、部门管理层、基层业务人员以及各个部门的职责权限;建立完善的进出口业务管理制度(包括报关管理制度、外汇核销管理制度、出口退税管理制度和批文、配额等进出口专有权利管理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明确的进出口业务分工和完整的作业程序规定,并有效运作;建立完善的印章管理制度、仓储管理制度、合同管理规定、票据管理规定、单证收付管理规定和进出口业务单证档案管理规定,并有专人保管报关专用印章、手册、报关单、清单、转厂资料以及有关进出口资料,并有明确的保管、交接、存档制度和手续。
二、贯彻落实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应注意的方面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内部各部门和人员在分工明确的基础上,对每项经济业务的决策、成立、确认和处理,都按相关的制度,经过二人以上办理或审核,以达到相互监督和相互制约的目的。内部控制制度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在信息产业发达的今天,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防止企业内部工作的失误以及舞弊行为,并能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对资本再生能力的提高具有积极意义。怎样才能将财政部颁发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贯彻执行和落实到位,并加强企业内控制度的建设,促进企业经营的规范运作,将被动的监控转变为对过程的积极干预、渗透和有效的控制呢?
(一)合理授权,建立行之有效的权力制约机制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方法,主要通过不同职务相互分离控制、授权批准控制、会计系统控制等几种,授权批准控制,要求单位明确规定会计及相关的工作授权批准的范围、权限、程序、责任等内容,单位内部的各级管理层必须在授权范围内行使其职权和承担相应责任,工作人员也必须在职责范围内办理业务,因此,对于企业法定代表人,既要保证其经营决策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又要保证其经济行为的效益性和廉洁性,权力界定及合理授权是关键,现在社会大凡出现重大舞弊经济案件的企业,大多是由于授权不当引起的,是授权过多、权力过大,且控制不当的酿成的恶果,由于授权不当,制约了内部控制制度效能的发挥:在巨大的权力面前,国家的政策法规都相形见拙,更何况一个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这就需要企业在建立多元化主体制约机制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同时,对内部控制执行人员的授权也要讲究一定的“度”,各控制环节要有不同权力授予,无论哪个环节,在具体授权时,都应先认真研究,准确掌握,这样既能保证经营决策有效运作,管理制度有效贯彻,又能保证权力制约得到落实。
(二)明确会计控制的内容,制定科学规范的内部控制制度
说到内部控制制度,人们往往局限于会计工作岗位在设置上,即:管钱的不管账,管账的不管钱这些思维上,其实内部控制制度内容极为广泛,涉及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其内容包括:货币资金、实物资产、对外投资、工程项目、采购与付款、筹资、销售与收款、成本费用、担保等经济业务的会计控制。越优秀的企业,规范管理越有无形的作用,对于一个复杂系统工程的控制,不能简单地靠出纳控制、财务管理来实现目的,而是要靠一套科学规范的内部控制制度,要用制度来规范管理。这就要求针对企业不同的经营管理活动制定出具体的标准,并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起涉及企业经营所有方面和所有环节的内部控制制度,使管理者在从事经营管理活动中,明确自身职责,并接受规定的控制管理。
(三)实施考评,加大内控制度的考核力度
企业一般比较注重销售、毛利、利润等能直接创造财富的经营成果的考核,而把内控制度执行情况列入考核范围的企业不多,企业很难对执行制度的好坏进行区别并做出相应的奖惩处理。企业内控制度执行结果的好坏,除了制度要具有科学性、合规性外,另一个因素就是制度是否被认真贯彻执行,这与企业的考核办法和考核内容有关,所以,企业应当将内控制度执行情况列入考评范围,落实考评内容,考评标准力求科学化、合理化、可操作性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在进行内控制度的考核时,重点要对企业内部工作流程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如果一个企业内部工作流程很科学、合理,只要其中某一环节出现问题,就能很快被后一环节发现,要加大监督考核力度,在实施考核时可运用企业内部监事、审计、财会的监督力量,同时将考核结果与部门、人员的奖惩挂钩。
(四)充分发挥审计的监督作用
新修订的《会计法》对会计监督的职能赋予了新的内容,即内部监督强调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制度,同时强化外部会计监督,外部监督包括财政、审计、税务、人民银行、证券监管等,《会计法》规定这些监督部门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职责,对有关单位的会计资料实施监督检查,形成了内部审计、社会审计和政府审计“三位一体”的审计监督体系,内部审计制度是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职能之一是监督、控制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内部审计在实施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再控制”,是着重对内部控制制度适当性和遵守性二方面的检查,一是适当性检查,是保证所有主要的内部控制制度能被有效执行,并对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以保证内部控制制度能适应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二是遵守性检查,对不能执行制度的情况要查清原因,分析原因,充分发挥审计的监督作用。
(五)齐抓共管,构筑企业良好的控制环境
决策机构的重视和支持,是严格有效执行内部制度的保证。《会计法》突出了内部控制的要求,体现了单位负责人对法律负责,其他人员对单位负责人负责的立法精神。因为企业内部会计监督主要是衡量和评价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的有效性,其成效并不取决于会计本身,而是取决于决策机构对会计的利用程度和信用程度,取决于决策机构对会计合理化建议的采用。
还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中心是财务会计控制,承担内部控制的职责主要是财会人员,因此,财会人员只要能真正担当起内部控制的重任,更新知识、提高操作能力就显得刻不容缓。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对企业经营管理各个环节实施有效监控的制度,它已大大突破了传统的财务会计范畴,大大超越了财务会计的知识领域,是投资、金融、市场、法律、信息等多方面知识的融合,没有相应的知识支持,内部控制难以完全到位,同时,内部控制主要是做人的工作,矫正人的行为,这就需要财会人员更新知识,培养相应的指挥和协调能力,使内控制度能够更好地、更全面地贯彻落实。
三、内控制度对防范资金风险的作用
(一)事前防范,建立科学的财务控制体系及明确的规章制度
集中、统一的财务管理体制是目前较为先进科学的体制,其运作模式为“三个统一、一个体系”,即资金管理统计核算统一、会计统一、财务人员管理统一,和一套科学的财务分析评价体系。
而资金集中管理又是财务集中管理的重中之重,包括资金预算集中管理、融资集中管理、银行帐户集中管理和现金集中管理四个方面。资金预算集中管理是指根据企业年初审定的财务预算,核定资金额度,集中管理投资资金,引导资金流向企业战略重点业务上;融资集中管理是指企业将银行贷款权、贸易融资权、对外担保权统一管理起来,有效控制资金使用风险,杜绝由于担保而产生的或有负债;银行帐户集中管理是对所属单位的银行帐户实行审批制,强制核销与经营无关或功能重复的银行帐户,并通过安全有效的网络系统时时监控资金流向,控制业务违规风险,保障资金安全;现金集中管理的核心为收支两条线,即管理部门按照核定的资金预算及所属单位申报的资金用款额度,拨付资金;所属单位的所有收入资金均按规定的上划途径上划至集团公司的账户内。通过资金的集中管理,大大减少了资金的沉淀,利用集中的闲置资金可以大量归还外贷资金,内部调剂所属单位的资金余缺,从而大大降低了财务费用。而且将集团内的闲置资金统一运作,也能大大提高闲置资金的收益水平。
(二)事中控制,保障资金的安全性、完整性、合法性和效益性
在资金的使用环节进行有效的事中控制,可保障 资金的安全,预防被盗、诈骗和挪用;保障资金的完整,保证企业收到的资金全部人账,杜绝“小金库”、资金体外循环等侵占企业收入的违法行为发生; 保障 货币资金的合法,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取得、使用资金; 保障 资金的效益,合理调度使用资金,选择低风险、高收益的投资方案,使其发挥最大的效益。
1、资金完整性控制
即所有资金收支业务均按规定计入相关账户。其控制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1)发票、收据控制
利用发票、收据编号的连续性,核对收到的货币资金,以确保收到的货币资金全部人账。加强对发票、收据的印、收、发、存的管理工作,建账核算,定期抽查核对存根联与人账的记账联,及时发现其中的错弊。
(2)银行对账单控制
通过及时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分析未达账项的原因,发现其是否存在错弊。
(3)物料平衡控制
按照主要原材料、产成品在生产、销售过程中的量的平衡关系,检查资金收支的完整性。
(4)业务量控制
根据某项业务量的大小,复核其货币资金完整性。例如,旅馆可以按客房记录的业务量,汽车运输可以按台班记录的业务量,复核货币资金收入支出。
(5)往来账核对控制
定期与对方进行往来账余额的签认,确认清欠货币资金是否及时入账或货币资金还欠是否真实,及时发现挪用、贪污企业货币资金等违法行为。特别应注意对于已作坏账处理的应收账款,了解是否有收回款项不入账的情况。
2、货币资金安全性控制
货币资金安全性控制的范围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应收、应付票据。其控制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1)账实盘点控制
即对库存现金、有价票据等进行定期盘点,日清月结,严禁擅自挪用、借出货币资金,严禁白条抵库,确保企业资产帐实相符。
(2)库存限额控制
核定企业每日库存现金余额,超过限额的货币资金及时送存银行。(3)实物隔离控制
建立控制制度确保除实物保管之外的人员接触不到实物,明确各种票据的购买、保管、领用、背书转让、注销等环节的职责权限和程序,专设登记簿记录,防止空白票据的遗失和被盗;对于收到的支票、银行承兑汇票等票据,建立专门台账,专人管理,以保证票据安全和及时兑现。
(4)岗位分离控制
将不相容岗位分离,相互牵制、相互监督。比如,出纳人员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不得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出纳人员连续工作不应超过三年;空白支票、密码与印鉴的保管必须分离;实行回避制度,单位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的直系亲属不担任出纳工作;严禁未经授权的单位或人员办理货币资金业务或直接接触货币资金,经办人只能在职责范围内,按照审批人的批准意见办理货币资金业务。
3、货币资金合法性控制
主要是针对货币资金收入与支付业务,按照严格的授权审批、支付制度,合规合法地办理各项支付业务,重点控制大额资金的支付;通过严密的内部审计监督,及时发现不合法的货币资金收、付行为;通过公布举报电话、网站,从公众中取得不合法收、付的线索。
4、货币资金效益性控制
服从企业财富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通过运用各种筹资、投资手段合理、高效地持有和使用货币资金。
(1)优化资金结构,提高资金收益
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资金是以储备资金、生产经营资金、成品资金、投资资金以及结算资金等多种形态存在。确定各种形态资金的合理比例和最优结构,可以减少资金在各环节的浪费,加速资金的周转,促进资金的有效使用。通过运用各种筹资、投资手段,制定货币资金收支中、长期计划,实施某些推迟资 8 金支付、加速货币回笼、收回投资政策,解决货币支出的缺口;或者通过加快资金支付(可降低采购成本)、一定的赊销政策(可提高售价或扩大销量)、参与各种投资,提高收益,降低资金储量。
(2)制定科学的信用政策,加速资金周转
企业根据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产品质量、品种、规格及价格等方面的竞争能力,确定合理的信用标准。合理考虑促销与增加的应收帐款机会成本、坏帐成本和现金折扣成本的平衡,制定折扣期限,信用期限和现金折扣等信用条件,同时权衡增加收帐费用和减少应收帐款和坏帐损失,制定科学的收帐政策,减少应收帐款、坏帐损失,加速资金周转。
(3)加强资金使用管理,减少资金浪费
企业对采购、生产、销售各环节建立严格控制制度。针对实际情况,制定先进合理的消耗定额,严格控制开支范围,杜绝一切不合理开支,减少浪费,降低消耗,促进资金合理有效地使用。同时加强对存货管理,合理控制存货的储备,减少存货的浪费,加强存货的流动性,减少资金的占压,提高资金的利用效果。
(三)事后监督,注重信息反馈
在资金管理过程中,除事前防范,事中控制环节之外,资金的事后监督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在每个会计期间或每项重大经济活动完成之后,内部审计监督部门都应按照有效的监督程序,审计各项经济业务活动,及时发现内部控制的漏洞和薄弱环节;各职能部门也要将本部门在该会计期间或该项经济活动之后的资金变动状况的信息及时地反馈到资金管理部门,及时发现资金的筹集与需求量是否一致,资金结构、比例是否与计划或预算相符,产品的赊销是否严格遵守信用政策,存货的控制是否与指标的一致,人、财、物的使用是否与计划或预算相符,产品的生产是否根据计划或预算合理安排等。这样既保证了资金管理目标的适当性和科学性,也可根据反馈的实际信息,随时采取调整措施,以保证资金的管理更为科学、合理、有效。同时,将各部门的资金管理状况与部门的业绩指标挂钩,做到资金管理的责、权、利相结合,调动资金管理部门和职工的积极性,更好地进行资金管理。
资金管理的事前防范、事中控制和事后监督三个环节,能有效地保证企业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运行,保障企业资产的保值增值。还可加强企业管理人 员和内部职工素质的提高,增强法律意识,树立现代的资金管理意识,掌握现代管理知识和技能,积极参与资金管理,促进企业资金管理的深化,从根本上缓解企业资金紧张的矛盾。
四、结 论
在完善内控体系建设的同时,还要注重对意外事件的补救措施。决策者和管理者由于法律知识淡薄,识别风险的能力不同,对待风险的态度不同,回避风险的能力不同,都可能有截然相反的结果。因此必须建立及时有效的补救措施,全面考虑公司存在的潜在风险,对由内控失败或决策失误可能导致的不良后果,加以事中控制、事后弥补。
很多事件的发生说明,损失并非在一夜之间发生。与企业的内控机制、内控管理有着密切的联系。正是内控各个方面问题的堆积最终导致了这些企业走向衰败。因此必须利用补救措施,亡羊补牢,才能将损失尽可能的降低。所以说决策者和管理者应防范于未燃,站在战略目标的高度重新审势时局,制定适合时宜的方针政策,完整的内控制度,才能减少由于决策失误产生的不利影响。
参 考 文 献
[l]中国成本研究会-《企业内部控制原理、经验与操作》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马英麟、庄恩岳-《新会计核算与财务审计手册》辽宁人民出版社 [3]于国安-《会计制度建设和会计改革》经济科学出版社。[4]滕宝红-《财务内控制度的建立》香港西迪出版社
致 谢
非常感谢侯国旗老师对我此次毕业论文的指导。由于水平和认识问题,原论文存在很大不完善之处,侯老师耐心细致的指导使论文的可读性、实用性、科学性都有了很大提高。其严谨的作风也给我树立了榜样,再次表示衷心感谢。
感谢班主任侯京英这三年来无微不至的指导与关怀。
感谢北京电大的刘志成老师,景立仁等多位老师在这三年来给予我的帮助。感谢同学们,谢谢他们对我的帮助与鼓励。
第五篇:建立和完善农发行客户经理制度
建立和完善农发行客户经理制度
银行客户经理是指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专职从事营销优质客户、推介金融产品、提供银行服务、开展贷前调查、实施贷后管理等一体化金融工作的人员,扮演着金融产品的推销人、拓展市场的牵头人、银行与客户间的协调人、贷款投放的调查人、资金运行的监管人等多重角色,在现代银行经营管理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实行客户经理制度是现代银行竞争优质客户、营销银行产品、增加有质量盈利的重要手段,并成为银行市场化程度和竞争力高低的重要标志。农发行在向现代银行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必须建立和完善客户经理管理制度。
一、农发行客户经理管理现状
国务院第57次常务会议以来,农发行加快了向现代银行改革与发展的步伐。《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客户经理管理办法》的出台对建立具有农发行特色的客户营销体系、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信贷管理模式、提高信贷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有效防范信贷风险等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经过一年多来的积极运作,各级行已初步建立起一支基本适应业务需要的客户经理队伍,并取得了四方面功效:一是为建立审贷分离体制奠定了基础。明确了客户经理的客户营销、贷前调查、贷后管理等前台职责,有效促进了全面上收县支行贷款审批 权,初步建立起审贷分离、横向制衡、纵向制约的信贷管理体制,加快了现代银行体制改革步伐。二是推动了信贷业务快速发展。激励客户经理努力开展业务营销,不断拓宽业务领域,加大信贷支农力度,贷款投放连年大幅增长,充分发挥了农业政策性金融职能作用。三是成功营销了新业务。在积极做好粮棉油购销贷款等传统业务和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加工企业贷款、科技贷款等新开办业务的同时,认真做好代理保险、组织存款等中间业务,有效丰富了金融产品,拓宽了融资渠道,提升了农发行市场竞争力,并初步形成了以粮棉油收购资金贷款业务为主体,以支持农副产品生产和加工转化为一翼,以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中长期贷款为另一翼,以中间业务为补充的“一体两翼”业务发展格局。四是建立了较为规范的贷款检查和管理办法。针对农发行信贷资金的特殊属性,在实践操作中逐步建立了一套以加强库存监管、关注资金流与物资流、分析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为重点,以定期查库制度、出库报告制度、例会分析制度、信息反馈制度、工作日志制度等为内容的贷款检查管理制度体系,形成了具有农发行特色的贷款管理模式。
由于农发行实施客户经理制度时间较短,在人员配备、日常管理、营销手段等方面存有一定局限性,客户经理的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主要问题有:一是对客户经理职责、工作目标、客户关系等认知不足,日常管理缺乏总体、长远 规划,存在人员单
一、达不到规定人数等问题。二是客户经理工作职责不够明确,繁杂的日常工作占用了大量精力,在业务操作上没有实质性整合,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对客户的公关营销力度。三是客户经理队伍素质不高,对商业性贷款操作和管理知之甚少,对开展客户营销和贷后管理的认识不到位,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实现“效益最大化”业务营销和“风险最小化”信贷管理有机结合的思路不宽、机制不活、办法不多。四是营销方式和手段单一,没有真正体现“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主动营销的积极性不够,没有形成客户营销与产品创新的互动机制,信息传递等全方位服务功能发挥不到位。
二、的思路
农发行的所有业务活动,都是直接面向客户、面向市场展开的,客户经理是连结市场、联系客户的第一责任人,其职能发挥与工作成效直接关系到农发行业务稳健经营与健康发展。尽快建立和完善客户经理制度,对促进农发行业务有效发展,尤为迫切和必要。
建立高素质的客户经理队伍。一是把好客户经理准入关。严格按照农发行客户经理任职资格和条件的有关规定选拔和聘任客户经理。客户经理除具备过硬的综合性业务知识、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外,还要有较强的进取精神、营销意识、与客户沟通及市场开发能力。二是创造良好的工作环 境。在资源配置上,包括人、财、物等方面尽量向客户经理尤其是基层一线客户经理倾斜。在组织领导上,明确各级行主要负责人必须切实履行首席客户经理职责,直接介入重大项目、重点客户的营销和开发,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为客户经理排忧解难。三是开展长期性、持续性的培训。建立终身培训机制,着力培育一批熟悉中国农村金融情况、与农业政策性金融体制相适应、德才兼备的客户经理。四是对客户经理实行动态管理,建立和完善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淘汰制度。
建立务实高效的营销管理机制。客户经理开展营销是一项系统性工作,健全的营销机制是保证各个环节高效运作、协调一致的必要条件。一是要认真研究市场、研究客户并制定切实可行的营销方案,使各环节、各系统有机结合,形成营销合力。围绕农发行“一体两翼”业务发展格局,充分发挥农业政策性金融扶持弱劣农业、引导资金回流农村的功能,不断巩固和扩大业务领域,打造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业务营销体系。二是在营销手段上,以服务营销作为基本手段,抓住建设新农村资金需求大的机遇,加强行业性、产业性和区域性营销,积极营销一般客户,认真培育优质客户,不断巩固黄金客户,按照“一般客户——优质客户——黄金客户”的阶梯模式,形成梯队式和发展型的客户营销模式。三是构建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有效风险控制为 保障的营销管理体制,量化客户经理营销、调查与管理等流程化岗位管理责任制,强化对资金运作全过程的跟踪和监管,努力实现效益最大化和风险最小化管理目标。
培育具有农发行特色的企业文化。随着经济的发展,客户对金融产品的需求日趋多样化和精细化,客户经理在营销和管理过程中要努力提升工作水平,并根据客户需求积极提出研发金融产品建议。同时将“至诚服务、有效发展、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的农发行企业文化核心理念融合到营销和管理活动中,采取与客户需求相适应、相融合的营销方式,促进企业与客户间的互动交流,让目标客户从内心接受和熟悉农发行的金融产品与金融服务,积极配合日常检查与管理,努力打造与农发行价值取向一致、长期稳定的优质客户群体,打造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金融品牌。
建立灵敏快速的反应机制。当今社会日新月异、瞬息万变,市场风险无处不存,发展机遇稍纵即逝,尤其对经营金融产品的客户经理来说,必须具有敏锐的市场感应能力、周密的分析预测能力和果断的决策判断能力。农发行推行客户经理制,就是要搭建与客户沟通的桥梁和纽带,认真发挥市场研究、客户营销、产品开发等作用,强化对资金运作过程的指导和监控,及时修正操作中出现的偏差,对客户需求、市场形势、资金运行等情况要在第一时间内快速做出反应,采取有效措施,一方面高效率地向客户提供优质、快捷的金 融服务,将金融产品“销出去”,一方面密切关注市场变化及客户经营情况,保证贷款及时足额“收回来”,实现银行与客户互惠双赢。
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农发行客户经理的考核内容已经明确,分为定性和定量指标,包括利润指标和管理指标,但没有与之相适应的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在农发行人事制度和工资制度改革中,要充分考虑客户经理这一特殊群体,探索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客户经理激励考核机制,按其营销客户、贷款利润、中间业务利润、贷款投放回报率、不良贷款控制率等指标确定工作业绩,兑现物质奖励,并通过提供学习、培训机会等方式辅以精神激励,使每一个客户经理清楚自己应该做什么、怎么做、达到什么目标,付出什么、将会得到什么,有效引导和激励客户经理履行好岗位职责,全身心投入到客户营销和管理工作中,为推动农发行又好又快发展贡献最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