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正确处理荣辱观建设中几个辩证关系
胡锦涛同志提出“八荣八耻”,把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问题突出地摆到我们面前。“八荣八耻”,语言表述,简洁清楚,一目了然。但其中蕴含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却并不简单,甚至可以说非常复杂。为了深刻理解和真正认识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的任务,需要注意处理好其中一系列辩证关系。
一、荣与耻的关系
这是学习“八荣八耻”,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最主要的一对关系。
“荣”与“耻”,是对立的两极。每个“荣耻”,一褒一贬,一取一舍,语言工整,是非分明。每个“荣耻”,都是一个尺度,从根本上界定了社会生活中的真与假、是与非、美与丑的界限。每个“荣耻”,又是一对红绿灯,毫不含糊地告诉我们,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该鼓励,什么该抵制;什么该提倡,什么该摒弃。
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根本上就是要分清“荣”与“耻”的界限。不要把“荣”当“耻”,也不要把“耻”当“荣”。一个人,如果颠倒了“荣耻”,就会失去自律,放纵自己去干那些不应该干的事情。一个社会,如果颠倒了“荣耻”,就会失去他律,鼓励所有的人去干那些不应该干的事情。这样的倒错现象如果不加遏制,将是十分可怕的。所以,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必须首先处理好“荣”与“耻”的关系,明荣知耻,分清是非,筑起最起码的道德防线。
进一步探究,每个“荣耻”的后面都有很多复杂的问题。对于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很多新课题,包括已经发生的种种“荣耻”倒错现象,需要做具体深入的研究。所以,我们在旗帜鲜明地倡导“八荣八耻”的时候,必须对“荣”与“耻”的内涵和界限进行非常仔细深入的研究,争取把现代社会出现的很多新问题逐步说清楚。既要解决“荣耻”倒错的问题,也要防止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二、高与低的关系
有人认为,“八荣八耻”是最起码的道理,连幼儿园的孩子都应该懂,现在我们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来学习贯彻,标准是不是太低了?
对这样的疑虑,要辩证分析。从字面上来看,“八荣八耻”的道理很简单,标准不算太高,甚至从幼儿园开始,就应该提倡和实行。但问题在于,在现实生活中,为什么这些标准很多人并没有达到呢?而这些没有达到的人,恰恰不是幼儿园的孩子,而是成熟老练的大人呢?可见这些标准并不简单。而且,我们还可以假设,如果我们的社会在每个“荣耻”方面都做到了,没有偷了,没有抢了,没有贪污了,没有奢靡了,那将是一个多么美好的社会!但遗憾的是,这样的理想社会,人类已经追求了几千年,到今天还没有实现。可见,这样的标准并不低,至少不那么简单。
再从具体内容来看,每一个“荣耻”的标准,既可以说是很低的,又可以说是很高的。高与低之间有很大的伸缩空间。比如说,“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对于每一个公民来说,都是起码的标准。但在某些复杂的情况下,也会遇到严峻的挑战,真正做到也是不容易的。尤其是在没有外部监督的情况下,能不能真正坚守爱国的底线,需要有一种“慎独”的精神,爱国就并不是那么低的标准了。
对于共产党员来说,还有一个处理好“八荣八耻”与先进性标准的关系问题。“八荣八耻”是对社会全体成员的要求。共产党员既是社会的成员,又是“两个先锋队”的成员。除了实践“八荣八耻”的要求外,共产党员还应该朝着更高的标准努力,切实履行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特别是其中的八项义务和八项权利。履行好“八荣八耻”,应该是对共产党员起码的要求。如果连“八荣八耻”的要求都做不到,其他先进性的标准就根本谈不上了。当然,共产党员在实践“八荣八耻”的要求方面,不仅要符合最低的标准,而且还应该做得更好,向更高的标准看齐,把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结合起来。
三、大与小的关系
荣辱观的建设是一项大任务,是一个大工程。“八荣八耻”具有较高的抽象概括性,是一些大的比较概括的要求。要把它们落到实处,需要运用各种手段,采用各种方式,动员全社会各方面的人们共同来参与。有关方面在组织开展这项工作的时候,也要着眼于全局,采取一些大的举措,努力解决一些大的带普遍性的问题。
但大和小是相对的。大的要求、大的任务,往往需要由小的事情来组成。特别是道德建设,它是一个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过程,不是靠搞一个运动,喊几句口号就能做到的。从人们的行为养成来说,一种好的作风、好的习惯,要通过长期的、在很多细节方面的培养磨练,才能形成。所以,要把“八荣八耻”的要求落到实处,必须注意从一件件具体的小事做起,从细节上培养公民的习惯。
比如,“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怎样服务人民?既有大的任务,需要做好大的事情,又有小的事情,需要做好小的工作。治国理政,就是大事。党和国家按照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把国家治理好了,从根本上提高了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维护了国家的安全和稳定,这就抓住了为人民服务的核心和根本。但在抓住大事的时候,也不能忽略小事。老百姓的实际问题往往是一些琐碎的小事。这些事在干部眼中可能算不了什么,但对于具体的一人、一家来说,也许就是天大的事情。所以,胡锦涛同志要求我们关注老百姓最直接、最实际、最具体的利益问题。领导干部履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必须对大与小的辩证关系有清醒的认识。不能只抓小的,忘了大的,但也不能抓了大的,丢了小的。
有的地方抓荣辱观建设,立足于从小处做起,把“八荣八耻”教育细化到100个细节,倡议市民从细节做起、从自己做起,做知荣明耻的新市民。这种做法好像很小很细,但坚持下去,就能积少成多、聚沙成塔,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
小事做好了,大事就有了基础。光停留在大处,说大话,说空话,不做实事小事,大事就不可能做好。
四、老与新的关系
荣辱观是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时代往往有着不同的性质和内容。在几千年的文明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自己富有特色的荣辱观。其中,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当时留下的烙印,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过时,逐渐被淘汰。但也有不少基本的东西,作为中华文明的精华,不断积淀下来,长期发挥着影响和作用。
社会主义开创了中华民族发展的新时代。改革开放,带给了中华文明以新的活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既需要继承传统的文明精华,又要赋之以崭新的时代内涵;既要鼓励思想观念的不断创新,又要保持正确的方向和规范,从而使我们的社会,伴随着铿锵前行的时代步伐,创立和形成新型的、将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结合起来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所以,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必须处理好老与新,也就是传统与现实、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引领符合时代要求的社会风尚,推动中华文明不断前进升华。
比如,“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这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一直倡导和坚持的美德。但马克思主义又从理论上深刻揭示了劳动的本质和历史地位。所以,今天我们倡导在劳动问题上的荣辱观,既要继承中国人民历来就有的热爱劳动、吃苦耐劳的优良传统,又要从理论上充分认识劳动在创造世界、推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从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热爱劳动、尊重劳动,坚决反对好逸恶劳、不劳而获的行为。
在劳动的范围和形式上,更要与时俱进。过去曾经有一段时间,我们认为只有体力劳动才是劳动,脑力劳动就不算劳动,所以,知识分子都要到农村去,像农民一样挖土、挑水,经受劳动改造。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对劳动的认识发生了重大的转变,朝越来越科学的方向发展。今天我们讲以辛勤劳动为荣,决不是要再回到过去,要大家单纯从事体力劳动。而是要全面理解和执行“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充分认识现代劳动的多样性,既热爱和尊重体力劳动,也热爱和尊重脑力劳动。既热爱和尊重简单劳动,也热爱和尊重复杂劳动。要鼓励人们投入各种形式的劳动,在劳动中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尊重和保护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不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不论是简单劳动还是复杂劳动,一切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的劳动,都是光荣的,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
五、知与行的关系
知行统一,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也是马克思主义者的基本要求。理论上揭示的真理,思想上信服的观点,道德上确认的规范,在行动上就要能够具体地遵循它、奉行它、实践它。知及时地转化为行,行进一步促进知。知,一定要落实到行。行,一定要与知吻合。知与行内在统一,紧密联系,相互促进。决不能相互脱节,知行不一。用中国的老话,叫做“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所以,做人的一个重要准则是:“言必信,行必果。”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来说,并不存在知不知、懂不懂的问题。关键是做不做、行不行。在实际生活中,知行不一的现象比较严重,令人忧虑。胡长清、慕绥新、马向东、王怀忠等腐败分子,一边不择手段地聚敛钱财,一边却在会议上、电视上大讲反腐败的重要性。这种知行不一的现象,在人民群众中造成了很大的消极影响。如果任其发展蔓延,非常容易使人们怀疑领导干部的言行,进而怀疑党和政府的言行,影响党和政府的威信和执政基础。
所以,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既要讲清道理,更要付诸实践,真正在行动上体现出来。也就是说,既要解决知不知、懂不懂的问题,更要解决做不做、行不行的问题。为此,必须通过管理,大力倡导知行统一的作风,反对言行不一的表现。凡是懂得的道理,就要实行它。凡是要求别人做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凡是做出的承诺,就一定要兑现,不能落空。只有把知与行统一起来,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建设才能收到实际的效果。
六、硬与软的关系
荣辱观,属于道德建设的范畴。道德,就其规范的性质和特点来说,是一种软约束。尽管是软约束,但道德对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所以,中华民族历来强调道德的力量和道德的作用。
但长期的实践也告诉我们,治理国家,光靠道德是远远不够的。为了维系社会的秩序和稳定,必须重视发挥和运用法制的力量。法制,就其规范的性质和特点来说,是一种硬约束。
硬约束与软约束是相辅相成的。一个国家,既必须有健全的道德精神,用道德来调节社会关系,解决人的精神世界的问题,又必须严格在法制轨道上运行,用法律来调节利益关系,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软约束侧重于解决人的思想观念问题,硬约束则用外部的强制力量规范人们的各种行为。所以,我们党坚持依法治国的方略,同时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原创文秘材料,尽在文秘知音wm338.com网。充分发挥道德和法律两种手段和方式的作用。
道德与法制,也有内在的联系,在一定条件下还会相互转换。任何法律,都体现着某种价值标准,旨在引导社会朝着某种方向的秩序前进,所以,法律规范必须有道德基础,建立在一定的价值标准之上,体现着社会对于善恶的评价以及相应的价值观。如果没有道德基础,甚至颠倒了善恶关系,这样制定出来的法,就可能成为“恶法”。在一定的条件下,道德规范也可能提升为法律制度,以强化其规范的力度。事实上,很多法律,都是先有道德规范,然后才制定出法律规范的。
所以,“八荣八耻”,虽是道德规范,但其中的道德要求,在相当程度上,也已经成为我们现有各种法律的思想基础。有的已经转化为法律条文。如,民法是调整公民、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重要法律。我们的民法通则特别规定,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公共利益;民事主体法律地位平等;民事活动应当遵守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公民和法人应当本着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确处理相邻关系;对知识产权和人身权利必须给予保护,等等。这些原则,都体现了道德上的价值取向及标准,是以一定的思想道德观念为基础制定的;而严格遵守这样的法律规范,又更有助于倡导积极的思想道德,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七、教与管的关系
加强荣辱观建设,既要加强教育,也要加强管理,特别是加强制度建设,做到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用制度来治党治国。
因为荣辱观主要是道德要求,所以必须进行思想和道德的教育,使每一个人都能确立牢固的道德信念,做到道德自律。但道德自律的程度和可靠性是有限的。如果社会上有少数人不能做到自律,就会影响到那些实行自律的人,动摇自律人的信念和意志,使越来越多的人放弃自律。所以,要使社会每一个人都有自律的自觉性、坚定性,就必须加强对于所有成员的教育和管理,督促所有人实行自律。这就是他律。自律与他律结合起来,才能长远有效地发挥作用。
教育与管理,又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没有教育不行,但没有管理更不行。我们倡导“八荣八耻”,是教育。但光靠教育是不能长久的。关于“八荣八耻”的教育必须与按“八荣八耻”的要求实行严格的管理结合起来,才会有长期和牢固的成效。
管理的根本在于加强涉及“八荣八耻”的制度建设。邓小平指出: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加强党的建设,必须在健全和完善党的各方面制度上下工夫。同样,加强荣辱观建设,也必须在健全和完善各方面的制度上下工夫。比如,“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要求我们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以诚待人,光明磊落。正确处理义利关系,坚持守法经营,讲究诚信。坚决反对任何吹牛浮夸、弄虚作假的行为。这种要求,要进行教育,但实践已经告诉我们,更重要的是加强制度建设,加强社会管理,坚决打击和惩处那些不讲信义、见利忘义的行为。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确立了加强制度建设的一系列方针,不断建立和完善各项制度,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在整个社会倡导“八荣八耻”要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倡导“八荣八耻”,要充分利用已有的成果,在制度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管理,发挥制度的作用。同时,还要进一步完善现有的制度。要通过改革开放进一步调整社会的机制、体制,理顺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用制度来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八、奖与惩的关系
倡导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必须实行严格的奖惩制度,把奖与惩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赏罚分明,奖惩分明。
奖惩分明,历来是治国、治军、治政必须坚持的起码原则。工作努力、品行端正、贡献突出的人,应该得到肯定和褒奖;工作马虎、品行不轨、一事无成的人,应该受到批评和惩处。建立和完善这样的激励制度和机制,就能鼓励越来越多的人奋发努力,加强自身的修养,在本职岗位上做出更大的贡献。反之,如果奖惩不明,甚至该奖的没奖,该惩的不惩,人们的积极性就会受到挫伤,大家就会向落后者看齐,互相攀比谁能投机取巧,谁能阿谀逢迎。结果,正气不能上升,邪气却日益蔓延,一个单位和地方的风气就会越来越坏。对党员和干部个人,我们当然要讲奉献,不能斤斤计较个人的得失,不能要求自己做每一件事都要得到回报。但作为整体的制度和机制,不能不讲公正,不能不讲赏罚奖惩。坚持公正和奖惩,一棵棵先进的小苗就会不断茁壮地生长起来,汇集成繁茂的林木。但如果没有公正和奖惩,就没有了先进性生长的环境和条件,即使有一些先进的小苗,最后也很可能会枯萎衰亡。
奖惩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干部人事制度上的择优汰劣。保持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的先进性,在入口处就要严格把好关,坚持标准,保证质量,实现择优汰劣,坚决杜绝种种品行不端者、以权谋私者的混入。为此,要不断改进党员和干部的考察选拔机制,注重人品建设,切实把真正优秀、“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人才选拔出来。入党、提拔,不是简单的选一个人、评价一个人的问题,而是一个具有广泛影响的政治导向问题,即引导大家向哪一个方向努力的问题。选一个好人,就会有更多的人愿意当好人;选一个坏人,就会冒出越来越多的坏人。所以,改进和完善入党、选拔的制度和机制,是保证共产党员素质和先进性的第一个关口,也是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的一个重要措施。
第二篇:正确处理和谐新农村建设中的各种社会矛盾
11月24日
正确处理和谐新农村建设中的各种社会矛盾
一、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一些突出矛盾的表现
(1)国土地问题引发的矛盾(2)行政区划的调整引发的矛盾(3)乡镇企业的发展造成的环境污染引发社会矛盾(4)一些大型工程项目开发过程引发的矛盾(5)社会治安状况混乱引发的矛盾。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社会矛盾产生的根源
(1)社会公平缺失引发的社会矛盾(2)农村基层组织自身建设存在的问题(3)个别干部的本身的素质不高,法制观念淡薄,依法行政的水平不高(4)个别农民群众的法制观念政策意识、市场观念比较弱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应当如何解决矛盾
(1)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2)强化农村基层组织的公共服务能力(3)加强基层的调解网络的建设,建立健全农村社会矛盾的化解、调解机制(4)加大农村法制宣传的力度。
12月8日
在完善村级治理机制中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
一、发挥农村党的领导核心作用面临的问题
二、在完善农村政治机制中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服务、沟通、引导
(1)服务:构建以基本公共服务为重点的乡村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增强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2)沟通:与村委会的沟通与村民的沟通(3)引导:政治引导、经济引导、思想文化引导。
11月24日
正确处理和谐新农村建设中的各种社会矛盾
四、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一些突出矛盾的表现
(1)国土地问题引发的矛盾(2)行政区划的调整引发的矛盾(3)乡镇企业的发展造成的环境污染引发社会矛盾(4)一些大型工程项目开发过程引发的矛盾(5)社会治安状况混乱引发的矛盾。
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社会矛盾产生的根源
(1)社会公平缺失引发的社会矛盾(2)农村基层组织自身建设存在的问题(3)个别干部的本身的素质不高,法制观念淡薄,依法行政的水平不高(4)个别农民群众的法制观念政策意识、市场观念比较弱
六、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应当如何解决矛盾
(1)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2)强化农村基层组织的公共服务能力(3)加强基层的调解网络的建设,建立健全农村社会矛盾的化解、调解机制(4)加大农村法制宣传的力度。
12月8日
在完善村级治理机制中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
三、发挥农村党的领导核心作用面临的问题
四、在完善农村政治机制中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服务、沟通、引导
(1)服务:构建以基本公共服务为重点的乡村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增强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2)沟通:与村委会的沟通与村民的沟通(3)引导:政治引导、经济引导、思想文化引导。
第三篇:如何正确处理当前计生协会有为更有位的辩证关系
如何正确处理当前计生协会有为更有位的辩证关系
镇原县人口局 焦克义
在“有为”与“有位”的关系问题上.通常的说法是:“有为才能有位.有位才能有为”.这当然是符合人之常情的道理。但在复杂的现实面前,“有为”的不见得全都“有位”.“有位”的也未必一定“有为”。而“有为”者无位,“有位”者“无为”的情形,也是屡见不鲜的。
那么在举国上下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滚滚热潮中,计生协会怎样才能把“协会是个清闲部门,可为可不为”的观念转变到“有位当有为,有为更有位”的新理念上,为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作出应有的贡献?对此,笔者试着提出以下三点,以期抛砖引玉,互相切磋。
第一,计生协会在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中应当做到“有位当有为”。“有位”是“有为”的外在因素,有位“是“有为”的基础和进一步有所作为的推动力。孔子在《论语》中提倡“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里面实际隐含着一个前提,就是在其位,要谋其政。为此,我们必须认真学习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等党中央一系列有关全局工作的重大决策,深刻领会其精神,密切联系实际,提高思想认识,进一步找准协会工作在全局中的位置,明确协会应当做什么,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怎样更好地发挥中央《决定》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计划生育协会等群众团体在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中的生力军作用”。众所周知,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重点在农村、难点在流动人口,而协会组织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村、居和流动人口聚集地,因此,各级协会要充分发挥基层计生协独有的网络优势、人才优势、知情优势、服务优势和示范优势,扎扎实实开展活动,帮助群众解决好实际困难。要通过广大理事、会员、志愿者的带头示范,教育、影响和动员群众,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自觉实行计划生育;通过各级协会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使党的政策、法律、法规和相关的知识进村入户,深入人心;通过协会人性化、优质温馨的服务和关怀,使有困难的群众家庭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社会的温暖;通过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使群众的切身利益得到维护,矛盾得到化解,以家庭和谐促进社会的和谐;通过多种形式的交流活动,使各地创造的成功经验得以更广泛的推广。通过不懈地努力,为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
第二,计生协会在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中应当做到“有为更有位”。“有为”是“有位”关键和依据。“有为”是“有位”的本质要求。当前是我国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关键时刻,我们面临的机遇更加突出,任务更加繁重,使命更加光荣。新形式,新任务,要求计生协会必须“有为”所以,我们要牢牢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进一步增强中心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紧紧围绕地方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确保协会工作与党委,政府工作同心,同向,同力,谋在大处,干在实处,体现特色,富于创新,主动服务于当地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大局。真正实现“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的优势互补。同时各级计生协还应充分发挥群众团体的优势,进一步加大服务关怀活动力度,拓宽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方式,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生产、生活、生育以及生殖健康服务,特别是在为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提供人文关怀和精神慰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打造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公益活动品牌,让自己的作为能赢得人民群众的赞许,党和政府的认可,从而实现“有为更有位”。
第三,通过“有为”来体现“有位”,通过“有为”来突出“有位”,使计生协会工作在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中做到“有位当有为,有为更有位”。“有位”和“有为”是一个矛盾的两个方面,既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存。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提出为计生协会同样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和可以有所作为的广阔舞台。计生协会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通过“有位”来体现“有为”;通过“有为”来体现“有位。俗言说,老百姓心中有杆秤。我们协会的牌子硬不硬,响不响,协会工作者的声誉好不好,高不高,很大程度上要看我们自己是否有所作为。如果我们能真正做到“有位更有为”,在“有位”这样的位置上不辜负党和政府对我们的高度信任和重托,不辜负人民群众对我们的殷切期望和要求,真心为育龄群众服务,紧贴中心,紧贴民意,视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想人民所想,急人民所急,则自然会赢得人民对协会的信任与尊重,自然会在人民心中取得更高层次的“有位”,通过这样一个循环上升,量变质变的发展过程,来达到“有为更有位”。
总之,离开“有位”单讲“有为”不行;有了“位”而无“为”,其“位”也是空的。所以,必须正确认识“位”与“为”的关系,把二者统一起来,合情合理地用在推动计生协会工作上,让计生协会真正成为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的一支生力军,成为党和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第四篇:正确处理新农村建设中的几对经济关系
科学把握新农村建设中的几对
经济关系
经济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浙江来说,就是要通过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与二三产业,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推动农村产业体系建设,繁荣农村经济,转移农村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这里要科学把握几对经济关系,使家庭工厂与家庭农场比翼双飞,家庭经济与民营经济相互促进,务工经济向创业经济转换升级,家庭经济向集聚经济转变跃升,建立各种经济要素相互促进、相互优化、相互提升的新农村经济体系。
一、家庭工厂与家庭农场并进,促进家庭经济发展。受薄弱的农业基础、较大的投资风险、相对低下的经济效益、较为分散的土地经营模式与不清晰的产权关系的制约,工商资本、民间资本进入农业产业化经营领域的意愿不强,家庭农场将在长时间内扮演重要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角色。而城市化进程的渐进性、农民总体科技文化素质的低下决定甘共苦发展家庭工业将是转移农民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所以促使家庭工厂与家庭农场齐头并进,促进家庭经济协调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要在新农村建设的大框架下,通过完善促进家庭工业与家庭农场共同发展的相关政
1策,制定家庭工业与家庭农场中长期发展规划,加强农民的农技培训和创业培训,建立家庭农场与家庭工厂相互促进的发展机制。既要优化配置农业资源,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程度,以家庭农场解放农民、减少农民,促使农民办厂创业,更要引进和培育优质工业资源,加快农村工业化进度,以家庭工厂转移农民、富裕农民,促使家庭工厂与家庭农场齐头并进。
二、家庭经济与民营经济互动,支撑集体经济壮大。根据浙江省乡村经济实际,在毫不犹豫发展农村家庭经济的同时,也要抓住机遇发展农村民营经济,更要坚定不移地壮大集体经济,逐渐形成家庭经济与民营经济互动发展,支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的农村经济新格局。集体经济要发挥导向、核心作用,解决家庭经济的游离分散、盲目发展和抗风险能力差等问题;民营经济要发挥龙头、骨干作用,促使家庭企业引进科学管理模式,应用先进技术成果,加入现代营销体系;家庭经济要发挥主力、基础作用,充分发挥经营灵活、劳动力充足、接近资源的优势,做好融入块状经济、接受龙头带动、捕捉周边商机、接轨专业市场等几篇文章。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目标,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创建多种形式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繁荣家庭经济,扶持
2民营经济,壮大集体经济;要以集体经济为核心,家庭经济为基础,民营经济为龙头,建立产权清晰、竞争高效、优势互补的农村经济良性运行机制,将家庭经济、民营经济、集体经济的发展有机地统一在一起。
三、务工经济向创业经济转变,促使本地经济起飞。发展务工经济是转移农民、富裕农民的重要渠道,但农村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农民能否从根本上走上富裕之路,取决于本地经济能否走上快速发展的康庄大道。当务之急,要将发展“务工经济”与提升“本地经济”有效结合,既要坚持实施“进城就业工程”与“进城学习工程”,更要大力实施“返乡创业工程”,发展“务工经济”,拉动“创业经济”,提升“本地经济”。要尽快制定并实施扶持农民创业的政策,通过营造创业环境、搭建创业平台、降低创业门槛、提供资金扶持、优化创业服务等措施,推动民工资本和创业人才返乡创办经济实体,大力培育民营企业主和个体工商业主等各类创业队伍,使更多的务工能人摇身而变为农民企业家,为本地新农村建设施展创业本领、贡献聪明才智。
四、家庭经济向集聚经济跃升,推动镇域经济升级。家庭经济只有跃升到集聚经济,加入到社会化小生产格局,融入到
大市场网络,才能形成核心竞争力。要以科学规划与政策倾斜为先导,以培育镇域经济核心竞争力与营造集聚效应为目标,以完善产业链与构建创业链为核心,以家庭工业园区建设与产业联盟创建为载体,促使个体家庭经济加强分工协作与产业配套,推动分散型家庭经济向集聚型镇域经济跃升。首先要加强中心乡镇发展规划与建设,加快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与生产型服务业,增强镇域经济的集聚度,提升中心乡镇的综合服务力、发展承载力、产业集聚力和经济辐射力。其二要优化发展软硬环境,通过建立镇域经济发展空间导向与产业导向目录,加强政策引导,通过完善公共服务机构与建立公共服务平台,强化服务支撑,通过创建家庭工业园区与建立家庭工业产业联盟,搭建集聚平台。
第五篇:《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的体会
正确处理公有制经济和其他经济成分的关系
——学习江泽民《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的体会
(学习贯彻十四届五中全会精神)
于峰;侯以信;张建军
江泽民同志在《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一文中明确指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方针。”这是在科学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一条正确方针。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充分证明,只有坚持这条方针,才能使我国经济充满生机和活力,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保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事业沿着正确的道路不断前进。
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的一条根本原则
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决定的,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邓小平同志一再提醒全党:我们干的是社会主义事业,最终目的是要实现共产主义。现在我们搞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我们搞的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们采取的所有开放、搞活、改革等方面的政策、目的都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主义的经济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动摇了生产资料公有制,就动摇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也就谈不上社会主义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相区别的一个基本标志,就是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这一科学论断,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因为,“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只有在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前提下,才能实现。所以,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在改革中,我们始终坚持两条根本原则,一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一是共同富裕。”毫不动摇地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维护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前提。任何动摇、放弃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作法,都会脱离社会主义的方向。
我们还必须看到,世界正经历着深刻的变化。在国际关系中,经济因素的作用不断加强,以科技和经济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成为决定一个国家国际地位的主导因素。我们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关键是要提高科技水平,增强经济实力。这首先取决于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发展壮大。因此,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国有经济和整个公有制经济只能搞好,只能加强,而决不能削弱。
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是各种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保证。首先,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决定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方向。只有强大的公有制经济的存在,才能保障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其次,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决定非公有制经济的性质。只有在强大的公有制经济面前,非公有制经济才能保持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的性质。再次,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决定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速度。公有制经济发展了,壮大了,才能够有力量扶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近几年,非公有制经济获得迅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公有制经济在税收、信贷、技术、人才等方面的支持。
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必须把握好几个重要原则
第一,在社会总资产中要保持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的资产占优势。所谓占优势,是指公有制经济的资产总额在数量上不能低于各种非公有制经济资产的总和;在质量上较非公有制经济更加先进,更具有发展潜力。
第二,国有经济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部门和关键领域占支配地位。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部门,是指能够影响和制约整个国民经济运行的产业,如能源、交通、电力、邮电、基础原材料、金融,等等。这些产业都是与整个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密切联系着的。其中,有的产业又有天然的垄断性。比如要组成跨地区甚至全国性的大电网,就必须由国有经济来控制。金融业是国家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如果国有经济不控制起来,一旦发生经济问题,就难以对付。所以,在这些产业部门,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关键领域,是指那些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带动和影响的领域,因而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国有经济在这些领域中占了支配地位,不仅能够保证国有经济具有巨大的经济实力,而且能够通过它们的发展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第三,国有经济对整个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决定整个国民经济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影响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益。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在市场竞争中,国有经济能否不断发展壮大,能否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将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当然,国有企业对整个国民经济的主导作用,不是凭借行政力量,而是在市场竞争中,依靠自身强大的实力和活力,给其他企业指引发展方向,制约其他经济成分的运营方式,保证整个国民经济不脱离社会主义轨道。
第四,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企业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不断发展和壮大自己。这就是说,要通过深化改革,加快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增强国有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保持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
目前,国有企业面临着许多问题,比如经营机制僵化、经济效益低下、包袱沉重、亏损严重等等,其根本原因在于旧的体制还在发挥作用,适应市场经济的新体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国有企业是可以而且应该搞活的,对此我们应该抱有充分的信心。集体经济的改革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随着生产的发展也遇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也只有依靠深化改革,不断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发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当然,公有制经济在整个经济中应占主体地位是就全国来说的,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比如,在少数老少边穷地区,在小商品流通、小修理等行业,公有制经济的比重可以适当少些,这也是由这些地区和行业的生产力水平所决定的。
为了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把主要精力放在发展公有制经济上。
江泽民同志明确指出:“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集中力量抓大型国有企业,对于一般小型国有企业进一步放开搞活。”发展公有制经济的关键在于搞好国有大型企业。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关键在于搞好国有大型企业;要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关键在于国有大型企业改革得到实质性进展;要在21世纪国际经济的激烈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关键在于全面提高国有大型企业的竞争能力。
目前我国最大的500家国有工业企业,数量虽然只占全部国有企业户数的0.22%,但资产却占37%,实现利润占78.39%,上交的利税总额接近国家财政收入的1/3,并且大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和骨干产业。抓住了这个关键的少数,就抓住了国有经济的大头,抓住了国民经济的大头,这对于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国有中小企业虽不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骨干,但数量大、涉及面广。据统计,国有中小企业在数量上占国有企业的九成,职工占六成。对这些企业要区别不同情况,采取改组、联合兼并、股份合作、租赁、承包经营和出售等多种形式,进一步放开放活。抓好国有中小企业,不仅对于搞活地、市、县经济,增加劳动就业和维护社会安定至关重要,同时也有利于国家集中精力和财力抓好国有大型企业。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要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将国有企业,首先是国有大型企业改组改造成“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这是社会化大生产和现代市场经济所必需的。所有国有企业都要加强内部管理,做好基础性工作。要下功夫练内功,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市场,向管理要效益。企业管理的核心是人。因此,必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同时,要造就一支有权威、有能力、素质高的
现代企业家队伍。允许和鼓励多种经济成分存在和发展,为搞好公有制经济创造了外部条件和市场环境
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也是由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决定的。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作为生产关系重要内容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必须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才能促进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总的来说还比较低。我国既有采用先进科学技术的高度社会化大生产,又有大量落后于现代水平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工业;既有一部分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又有广大不发达和贫困地区。这种状况说明,我们今天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的多层次性和落后性,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就决定了所有制关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因此必须允许和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存在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方针。
在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前提下,允许和鼓励个体、私营、外资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市场的发育,有利于形成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为多种经济成分的共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条件;而多种经济成分的迅速发展,也为搞好公有制经济,尤其是国有经济创造了外部条件和市场环境。从这个意义上说,允许和鼓励非公有制经济与公有制经济长期共存,平等竞争,优胜劣汰,共同发展,是为了更好更健康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由于我国的个体、私营、外资等非公有制经济是在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制度下,在社会主义国家法令法规的轨道上运行的,因而,它在繁荣活跃城乡市场,方便人民生活,拓宽就业门路,增加财政收入,推动国有企业改革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有益的补充作用。但是,必须看到,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必然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我们在“发挥其积极作用”的同时,也要“限制其消极作用”。我们要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准确把握党和国家关于非公有制经济的方针政策,正确引导个体、私营企业按照市场需求和价值规律开发、经营,注意适度消费,积极扩大再生产;对外资企业要引导投向,拓宽生产合作领域,并逐步实行国民待遇。要抓好非公有制经济经营者的守法经营教育,防止只讲经济效益不注重社会效益甚至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要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经营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要加强监督和依法管理,将非公有制经济的经营活动纳入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的范围之内,保护其合法经营、合法权益,调节其过高收入,取缔其非法收入和违法活动,还要依法保护雇工的权益不受侵犯。国家对各类企业要一视同仁,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平等参与市场竞争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