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正确处理医院文化建设中的四个关系
正确处理医院文化建设中的四个关系
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国有医院既面临难得的机遇,也存在严峻的挑战。医院文化,作为文化的一种形态,其存在和发展都有一个空间展开的维度。因此,在社会转型时期,如何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符的先进医院文化对于和谐“医患”关系、提升国有医院核心竞争力和促进国有医院可持续发展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医院文化的作用是通过提升产品的文化含量和服务于病人的文化品位,探索经营方式中的文化特征,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更新管理方式等来增强国有医院的竞争力。这些都是国有医院在日益激烈的医疗服务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占据主导地位的致胜法宝。具体来说,在医院文化建设中需要处理好以下四个关系:
一、医院文化与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和国有医院的政治优势,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念、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医院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组成部分。医院文化建设是整个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
思想政治工作与文化建设都是国有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二者互为联系、相互交融,既有相一致的地方,又有不同之处。但从总体上看,医院文化建设与医院思想政治工作在工作对象、目标内容、工作方法和途径等方面,具有较大程度的一致性和相容性,二者可以实现优势互补、相辅相成、有机结合。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二者更需要相互融合。
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能够为医院文化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升华医院文化境界。促使全体职工形成理念认同和价值共识,进而统一思想、统一语言,形成思想保证的导向力,有力地支持国有医院的改革与发展,这是医院文化建设的关键所在,也是中国医院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的特色。
医院文化丰富的内涵能够赋予思想政治工作深厚的文化底蕴,延伸思想政治工作的广度和深度,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好地与管理结合起来,增强科学性和渗透力。二者的有机结合,能在增强国有的医院竞争力和创新力等方面发挥相辅相成、优势互补的功能,发挥共同推动发展的合力效应。
要从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和要求来谋划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积极推进医院文化建设,为实现国有医院的健康快速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思想保证、智力支持和文化条件。
二、医院文化与医院精神文明的关系
随着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卫生事业的发展,医院文化与医院精神文明这两个概念被广泛地应用于医院管理的实践。精神文明建设与文化建设互为渗透、密不可分,两者方向一致、内涵重合、相得益彰。文化与精神文明均是国有医院及其员工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创造的软件成果,都对医院员工的责任心、荣誉感以及个人行为产生感召力和导向作用,他们有共同的载体,效果相互渗透,医院精神文明建设的效果有些直接就是医院文化建设的成果。
医院文化与医院精神文明的不同点首先表现为内容不同。医院文化内容广泛,既包括医院的精神成果,也包括医院服务经营的物质成果。而精神文明主要包括精神产品和精神生活,医院文化具有鲜明独特的个性,而医院精神文明特别是其中的意识形态部分则是溶于医院载体中的一种社会性的共同东西,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其次是在建设过程中,医院管理者所起的作用不同。医院管理者的经营思想、行为准则,甚至个性特质都直接影响着医院文化的培育和发展。在医院文化建设中,医院管理者既是医院文化的设计者,也是医院文化的塑造者和传播者,没有医院管理者的设计和塑造就难以形成独具特色的现代医院文化。而在医院精神文明建设中,医院管理者主要起着传播、倡导、督促、教育和榜样的示范作用。
综合上述,医院文化与医院精神文明虽有不同,但却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两者间的关系是医院文化包含医院精神文明,它比医院精神文明具有更为广泛的内容,是医院精神文明产生的母体和土壤;医院精神文明是医院文化的精华和核心,是医院文化的升华。医院精神文明的培育离不开医院文化建设,但医院精神文明又会反作用于医院文化,对医院文化的发展起着积极促进和导向作用。
正确处理医院文化与医院精神文明的关系,不仅有利于医院文化合理吸收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中有益部分,做到取其精华,剔其糟粕。而且有利于坚持医院精神文明的科学标准和注意医院文化的构建艺术。还有利于二者的有机融合,继而努力克服“两张皮”的现象。
三、文化建设与个性文化塑造的关系
医院文化作为一种组织文化,自然具有共同的行业文化特征。另一方面,不同的国有医院,也必然拥有国有医院所共通的文化内核。概括起来有如下方面:一是国有医院的职能与性质决定了医院文化行业性的内涵是为人民群众提供医疗卫生保障。二是医药科技性。医疗实践活动贯穿于医院工作的始终,医院与患者在诊治疾病的过程中,把康复的希望寄托在医药科学技术上。三是公共服务性,医院是社会的窗口,医院的主要功能是治病救人,为全社会服务。四是社会保障性。国有医院是社会的重要保障部门,在全社会保障体系中,国有医院发挥着修复生产力的作用。五是非营利性,国有医院作为社会公益性事业,具有一定的福利性和经营性,但不能以营利为目的。医院文化的共性内容还很多,但如果把握好这五个方面,就可以把握好国有医院的本质地位、发展方向、服务内容、社会价值等等,明确国有医院文化建设的重点。
医院文化既是一个独立的文化圈,也是一个多样化的文化整体,在发展的方向上必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方向,但不同地区或类型的医院在文化建设上应力求体现各自的个性特征,以保持独特的文化魅力。医院的个性文化塑造必须根据医院自身的特点,既总结自己的经验,又选择性的吸收其它先进的管理理论和经验,不断地加以完善,丰富文化内涵,形成独特的医院文化。对其所包含的宗旨、精神、价值观的再认识都不能在某阶段停滞不前。医院个性文化的建设包含极为广泛,既有职业特色、人才特色、管理特色、经营特色,又有技术特色、服务特色、设备特色,还有人文特色、建筑特色、环境特色等等。然而,文化作为一定经济、政治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往往表现为精神和意识、观念和理论、知识和素质、情操和品格,是精神风貌与精神内蕴、美学情趣与美学追求、价值尺度与价值取向的高度凝聚。因此,个性的医院文化建设重在确立医院文化建设发展的方向和准则,作为检验和衡量的标尺,重塑医院文化的特色和形象。
当然,不同的医院在张扬个性特色的同时,不应拒绝和排斥外来文化。多元文化的碰撞、冲突、交流,既有助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断增强自身文化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也有助于为医院及员工的发展提供更多的价值选择和更丰富的生存空间,增强国有医院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四、与创新的关系
医院文化具有连续性和时代性。将医院文化加以塑造和建设是一个新事物,但医院文化的构成内容,特别是医院优良传统则早已有之。各个医院从成立到发展所经历的不同时期,都有一些具有影响力和号召力的精神支撑、优秀的文化传统和高尚的职业道德,这些都是国有医院文化建设不可丢弃的精神财富。
任何一种文化建设都是在一定民族传统的基础上建构起来的,医院文化的建设也不例外,它只有根植于民族文化的土壤中才能成长、发育、开发、结果,如爱国、仁爱、创业、吃苦耐劳等。医院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它不仅吸收了儒家“仁爱”思想,脱胎于“医乃仁术”、“无德不成医”的传统祖国医学文化,而且继承了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社会主义文化传统,还有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这些均为国有医院文化建设铺上了厚实的文化底蕴。医院文化建设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坚持救死扶伤,防病治病,保障人民健康,满足群众就医的根本宗旨。
国有医院文化建设不是另起炉灶,而要挖掘和提炼医院优秀传统的精髓,加以继承和发扬,并有机地融入到医院文化建设的新思路中,保持医院文化的连续性。另一方面,医院文化要突出时代特点,即文化创新。传承精华能够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医院文化的发展提供肥沃的土壤,但传统又是某一特定时期的产物,它在价值取向、表现形式、传播途径等方面都有着时代的差异和历史的局限性。而我们今天所建设的国有医院文化首先就是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时代的要求。以敏锐的洞察力和敢于开拓的精神不断调整,决不能墨守成规、生搬硬套,否则国有医院文化就会丧失生命力。
正确对待外来文化和医院传统文化,处理好继承与发展、借鉴与创新的关系,建设独具特色的国有医院文化。当医院环境发生了变化,医院规模迈上新的台阶时,医院文化就要进行变革。只有这样,文化才能成为推动国有医院发展、壮大的核心竞争力。要敢于突破原有的认知模式,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加以继承,去粗存精,在扬弃的基础上创新和发展,在继承和创新的基础上整合出更适合现代医院经营的文化。
伴随着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医疗服务不断走向市场,国有医院的发展也正在经受着前所未有的困扰。服务质量如何改善,不良医风如何纠正,商业贿赂如何遏制;体制改革如何推进,人员队伍不稳定、素质下降等等。面对诸多错综复杂的问题,必须将原有的德治、法治、科治或物治的方法兼而取之、合而用之,如此,包含了这些方法的文化建设系统工程才能从根本上奠定国有医院长远发展的基石。
总而言之,建设先进的国有医院文化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性任务,也是一项需要不断探索与变革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长期的探索。应立足于从深层次挖掘人的潜能,促进员工的全面发展,培育符合时代需要的医院精神,这才是国有医院文化建设的必经之路,也是国有医院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选择。
第二篇:文化建设必须正确处理四个关系
文化建设必须正确处理四个关系
孙宝华
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的重要讲话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我们党把握时代和形势发展变化、积极回应各族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深入学习这一重要论述,进一步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部署,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当前应正确处理四个关系。
正确处理“魂”与“体”的关系。所谓“魂”就是文化所蕴含的精神价值,它决定着文化的性质和方向。在当代中国,文化的“魂”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谓“体”,就是体现文化精神价值的物质基础和传播形态。
正确处理“政”与“企”的关系。加强文化建设,既要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也要大力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这就需要处理好“政”与“企”的关系。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要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的主导作用,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以全体人民为服务对象,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要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通过深化改革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构建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科技含量高、富有创意、竞争力强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正确处理“进”与“出”的关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需要引进来,积极吸收借鉴外国优秀文化成果。应在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基础上,按照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要求,吸纳世界各国文明之优长,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服务。
第三篇:正确处理四个关系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正确处理四个关系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正确处理四个关系
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环境是生产力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第一竞争点。环境的优劣,直接反映了一个地方思想解放的深度、市场经济的发育程度和行政执法水平,直接影响着经济建设的速度、对外开放的广度。没有良好的环境,跨越式发展就无从谈起。优化发展环境,必须固树立“环境就是资源、就是竞争力、就是生产力”的观念,教育引导各级干部正确处理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执法与服务的关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着力打造“环境佳地,政策洼地、服务高地、安全宝地”,为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要正确处理当前与长远的关系
对欠发达地区而言,加快发展是当前最大的政治,关乎广大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优化环境是加快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发展无止境,优化环境无终点。对让投资者而言,赚钱是最重要的投资环境。人家赚钱,我们发展,实现双赢,合作才会长久。因此,加快发展,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最大限度的为投资者创造赚钱机会、发展机会。要认清“予与取”的关系,树立“双赢”理念。做到要先取后予,放水养鱼,决不能杀鸡取卵,竭泽而渔。要放弃一些暂时利益,满腔热情为企业搞好服务。只有企业发展壮大了,才能迎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繁荣,将来我们才会获取更大的利益。在政策的制订上,只要不违背国家政策法规,外地的一切优惠政策都可以拿来为我所用,使我们的政策更具包容性,而且要不断地突破禁区,不断地冲破旧框框,敢于和善于先让利后得利,让近利得远利,让大利赢小利再赢大利。在规费征收上,可收可不收的,全部取消;有上下限规定的,全部按下限来收取;对于一些服务性收费,采用“不服务,不收费”的原则,取之于企业、用之于企业,全心全意促进企业发展。在政策的执行上,要严肃执行纪律,对党委、政府的政策,必须积极主动地贯彻落实,决不能以“条条”为借口搞“行政性壁垒”、设“玻璃幕墙”,确保贯彻到底、落实到位,不出梗阻;对尚未落实的政策,要查明原因,找出症结,明确责任,限期落实。要坚决杜绝科室意见否定部门意见,部门意见否定政府文件的不正常现象。在民风的养成上,要教育和引导广大群众,杜绝欺生排外、强装强卸、强买强卖等行为,切不可为了蝇头小利,痛失商机,在全社会营造“亲商、富商、重商、安商”的发展氛围。
二、要正确处理局部与全局的关系
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实际上是一个利益关系重新整合的过程,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冲突的问题。应该看到,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是全局利益之所在,也是局部利益之所系。在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关系问题上,要学会算大帐,算长远帐和社会帐。对我区而言,面对欠发达的现实,发展是硬道理、大道理,加快台儿庄发展、振兴台儿庄经济是大局。面对激烈的竞争,台儿庄靠什么搞活经济?靠什么来吸引资金?靠什么来争取项目?唯有政策优惠、环境宽松。创造宽松环境、降低招商门槛,必然要牺牲一些暂时的局部利益。但是,有了宽松的发展环境,不仅会带来新上项目的增加、经济规模的扩张、消费需求的增长,而且会带来先进的设备、先进的管理模式和巨大的外部市场,更重要的是会带来先进思想的同化、管理模式的创新、经营理念的转变、区域竞争力的提升和高层次人才的涵养等多方面的积极效应,这种收获是可持续的,也是长远的,其价值也是无限量的。因此,牺牲局部利益换来长远发展,是非常值得的。对部门而言,没有台儿庄的经济发展,没有人民群众的富裕,没有纳税人的贡献,部门就失去了发展的根基、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局部与全局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各级各部门必须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统一步调,把促进经济发展作为自身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当部门利益与经济发展发生矛盾的时候,必须以“发展是硬道理”来统领部门的“小道理”,多一些全局观念,少一些部门意识;多谋国家和社会之大利,少谋部门之小利;多想群众的期望,少想一己之得失。要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凡是有利于经济建设的事情就千方百计去做,凡是不利于经济建设的事情就坚决不做。始终坚持把一个地方的全局利益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当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发生冲突时要牺牲局部利益来保全大局利益。
三、要正确处理执法与服务的关系
法律是人民群众制定的,是为维护人民群众利益服务的。因此,执法与服务是并不矛盾的有机统一体,执法从根本上说就是服务,就是利用法律法规等规范经济社会发展秩序。各级干部都要以强烈的紧迫感,增强公仆意识,把管理的重心转移到服务上来,把服务放在第一位,把管理寓于服务之中,在搞好服务中加强管理,在加强管理中搞好服务。一要严格执法,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良好的市场秩序不能没有法制的维系,不能没有执法者的参与。作为执法执纪部门和执法执纪人员,既要正确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力,同时更要承担服务人民的责任,端正思想,从根本上解决为谁执法、为谁服务和怎样执法、怎样服务的问题。要处理好严与宽、硬与软的辩证关系,严要有据、宽要有边、硬要有度、软要有界,政府的一切行政行为都要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依法办事,切实营造出一个开明、开放、优惠的政策环境,高效、快捷、优质的服务环境,文明、诚信、热情的人文环境,安全、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公开、公平、公正的法制环境。二要改善服务质量,提高办事效率。要按照政府提速的要求,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化和规范办事程序,能公开的公开,能取消的取消,快审快办,保证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效率。要强化“你投资,我服务;你发财,我发展;你赚钱,我收税”的意识,视企业和投资者为上帝,切实转变职能,千方百计搞好服务。要树立尊重纳税人、保护企业家的意识,只要他们不踩红线、不碰高压,就要全力支持他们放手发展经济。做到外商有事马上办,有求马上到,有报马上查,有难马上帮,尽最大努力使民营企业和外商投资者经营安全、办事方便。三要规范执法程序,加强执法监督。行政执法部门要从全区大局出发,做到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坚决杜绝“三乱”和“吃拿卡要”现象。要采取一切行之有效的措施,发挥群众监督、职能部门监督等各方面的作用。突出抓好有奖举报、行风热线、社会评议机关等活动,进一步畅通监督渠道。纪检监察机关要切实发挥职能作用,担负起创建优良经济发展环境的督查等工作,及时受理、严肃查处干扰破坏经济发展环境的举报、投拆案件,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对那些顶风违纪、以身试法者要对损害发展环境的,区委、区政府将按照“不换脑筋就换人、不改作风就调整”的原则,坚决查处,惩一儆百,切实为投资者和企业撑腰壮胆。
四、要正确处理有所为与有所不为的关系
优化发展环境,加快经济发展,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扮演者重要角色,必须把握好角色定位,既不能缺位,该作为而不作为,也不能错位,不该作为而乱作为。真正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一要认真履行职责,把该管的事管好。要积极稳妥地推进政府机构改革,逐步实现从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从权力政府向责任政府转变。政府管理部门面对新的形势,要树立“强政府、大服务”的思想,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做到管理不越位、服务不缺位,在“宏观指导、提供信息、改善设施和搞好社会治安、“三乱”治理”等方面体现政府的作用。二要解放思想,把该放的彻底放开。管得多,服务少,程序多,效率低,只会使投资者退避三舍。各级各部门尤其是经济执法部门要自觉地服从服务于招商引资和发展民营经济这个大局,正确处理好条条管理与地方经济、严格执法与热情服务的关系,寻求执行上级规定与服务招商引资的最佳结合点。要深刻理解“不放不活”和“无为则无不为”的道理,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多指导不干预,多服务不设卡,多帮忙不添乱,多支持不指责。营造一种“你发展我铺路,你挣钱我保护,你纳税我服务,你有困难我帮助”的良好氛围,真正把台儿庄建成投资的沃土、创业的乐园。
第四篇:正确处理四个关系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正确处理四个关系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环境是生产力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第一竞争点。环境的优劣,直接反映了一个地方思想解放的深度、市场经济的发育程度和行政执法水平,直接影响着经济建设的速度、对外开放的广度。没有良好的环境,跨越式发展就无从谈起。优化发展环境,必须固树立“环境就是资源、就是竞争力、就是生产力”的观念,教育引导各级干部正确处理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执法与服务的关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着力打造“环境佳地,政策洼地、服务高地、安全宝地”,为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要正确处理当前与长远的关系 对欠发达地区而言,加快发展是当前最大的政治,关乎广大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优化环境是加快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发展无止境,优化环境无终点。对让投资者而言,赚钱是最重要的投资环境。人家赚钱,我们发展,实现双赢,合作才会长久。因此,加快发展,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最大限度的为投资者创造赚钱机会、发展机会。要认清“予与取”的关系,树立“双赢”理念。做到要先取后予,放水养鱼,决不能杀鸡取卵,竭泽而渔。要放弃一些暂时利益,满腔热情为企业搞好服务。只有企业发展壮大了,才能迎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繁荣,将来我们才会获取更大的利益。在政策的制订上,只要不违背国家政策法规,外地的一切优惠政策都可以拿来为我所用,使我们的政策更具包容性,而且要不断地突破禁区,不断地冲破旧框框,敢于和善于先让利后得利,让近利得远利,让大利赢小利再赢大利。在规费征收上,可收可不收的,全部取消;有上下限规定的,全部按下限来收取;对于一些服务性收费,采用“不服务,不收费”的原则,取之于企业、用之于企业,全心全意促进企业发展。在政策的执行上,要严肃执行纪律,对党委、政府的政策,必须积极主动地贯彻落实,决不能以“条条”为借口搞“行政性壁垒”、设“玻璃幕墙”,确保贯彻到底、落实到位,不出梗阻;对尚未落实的政策,要查明原因,找出症结,明确责任,限期落实。要坚决杜绝科室意见否定部门意见,部门意见否定政府文件的不正常现象。在民风的养成上,要教育和引导广大群众,杜绝欺生排外、强装强卸、强买强卖等行为,切不可为了蝇头小利,痛失商机,在全社会营造“亲商、富商、重商、安商”的发展氛围。
二、要正确处理局部与全局的关系 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实际上是一个利益关系重新整合的过程,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冲突的问题。应该看到,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是全局利益之所在,也是局部利益之所系。在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关系问题上,要学会算大帐,算长远帐和社会帐。对我区而言,面对欠发达的现实,发展是硬道理、大道理,加快台儿庄发展、振兴台儿庄经济是大局。面对激烈的竞争,台儿庄靠什
么搞活经济?靠什么来吸引资金?靠什么来争取项目?唯有政策优惠、环境宽松。创造宽松环境、降低招商门槛,必然要牺牲一些暂时的局部利益。但是,有了宽松的发展环境,不仅会带来新上项目的增加、经济规模的扩张、消费需求的增长,而且会带来先进的设备、先进的管理模式和巨大的外部市场,更重要的是会带来先进思想的同化、管理模式的创新、经营理念的转变、区域竞争力的提升和高层次人才的涵养等多方面的积极效应,这种收获是可持续的,也是长远的,其价值也是无限量的。因此,牺牲局部利益换来长远发展,是非常值得的。对部门而言,没有台儿庄的经济发展,没有人民群众的富裕,没有纳税人的贡献,部门就失去了发展的根基、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局部与全局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各级各部门必须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统一步调,把促进经济发展作为自身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当部门利益与经济发展发生矛盾的时候,必须以“发展是硬道理”来统领部门的“小道理”,多一些全局观念,少一些部门意识;多谋国家和社会之大利,少谋部门之小利;多想群众的期望,少想一己之得失。要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凡是有利于经济建设的事情就千方百计去做,凡是不利于经济建设的事情就坚决不做。始终坚持把一个地方的全局利益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当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发生冲突时要牺牲局部利益来保全
大局利益。
三、要正确处理执法与服务的关系 法律是人民群众制定的,是为维护人民群众利益服务的。因此,执法与服务是并不矛盾的有机统一体,执法从根本上说就是服务,就是利用法律法规等规范经济社会发展秩序。各级干部都要以强烈的紧迫感,增强公仆意识,把管理的重心转移到服务上来,把服务放在第一位,把管理寓于服务之中,在搞好服务中加强管理,在加强管理中搞好服务。一要严格执法,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良好的市场秩序不能没有法制的维系,不能没有执法者的参与。作为执法执纪部门和执法执纪人员,既要正确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力,同时更要承担服务人民的责任,端正思想,从根本上解决为谁执法、为谁服务和怎样执法、怎样服务的问题。要处理好严与宽、硬与软的辩证关系,严要有据、宽要有边、硬要有度、软要有界,政府的一切行政行为都要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依法办事,切实营造出一个开明、开放、优惠的政策环境,高效、快捷、优质的服务环境,文明、诚信、热情的人文环境,安全、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公开、公平、公正的法制环境。二要改善服务质量,提高办事效率。要按照政府提速的要求,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化和规范办事程序,能公开的公开,能取消的取消,快审快办,保证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效率。要强化“你投资,我服务;你发财,我发展;你赚钱,我收税”的意识,视企业和投资者
为上帝,切实转变职能,千方百计搞好服务。要树立尊重纳税人、保护企业家的意识,只要他们不踩红线、不碰高压,就要全力支持他们放手发展经济。做到外商有事马上办,有求马上到,有报马上查,有难马上帮,尽最大努力使民营企业和外商投资者经营安全、办事方便。三要规范执法程序,加强执法监督。行政执法部门要从全区大局出发,做到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坚决杜绝“三乱”和“吃拿卡要”现象。要采取一切行之有效的措施,发挥群众监督、职能部门监督等各方面的作用。突出抓好有奖举报、行风热线、社会评议机关等活动,进一步畅通监督渠道。纪检监察机关要切实发挥职能作用,担负起创建优良经济发展环境的督查等工作,及时受理、严肃查处干扰破坏经济发展环境的举报、投拆案件,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对那些顶风违纪、以身试法者要对损害发展环境的,区委、区政府将按照“不换脑筋就换人、不改作风就调整”的原则,坚决查处,惩一儆百,切实为投资者和企业撑腰壮胆。
四、要正确处理有所为与有所不为的关系 优化发展环境,加快经济发展,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扮演者重要角色,必须把握好角色定位,既不能缺位,该作为而不作为,也不能错位,不该作为而乱作为。真正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一要认真履行职责,把该管的事管好。要积极稳妥地推进政府机构改革,逐步实现从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从权力政府向责任政府转变。政府管
理部门面对新的形势,要树立“强政府、大服务”的思想,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特
事特办,急事急办,做到管理不越位、服务不缺位,在“宏观指导、提供信息、改善设施和搞好社会治安、“三乱”治理”等方面体现政府的作用。二要解放思想,把该放的彻底放开。管得多,服务少,程序多,效率低,只会使投资者退避三舍。各级各部门尤其是经济执法部门要自觉地服从服务于招商引资和发展民营经济这个大局,正确处理好条条管理与地方经济、严格执法与热情服务的关系,寻求执行上级规定与服务招商引资的最佳结合点。要深刻理解“不放不活”和“无为则无不为”的道理,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多指导不干预,多服务不设卡,多帮忙不添乱,多支持不指责。营造一种“你发展我铺路,你挣钱我保护,你纳税我服务,你有困难我帮助”的良好氛围,真正把台儿庄建成投资的沃土、创业的乐园。
正确处理四个关系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第五篇:正确处理“四个关系” 全面落实“两个维护”
正确处理“四个关系” 全面落实“两个维护”
在行业重要的调整时期,国家局发出在全行业开展“牢固树立国家利益、消费者利益至上的价值观”大讨论活动的通知,这是当前行业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延伸,是落实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本质要求的重要举措,也是全行业践行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和谐烟草的客观需要。深刻领会“两个维护”的精神实质,全面践行“两个维护”的深刻内涵,要求我们在行业改革和发展过程中要处理好“四个关系”,着眼于“四个有利于”,真正把“两个维护”落到实处。
正确处理国家利益和行业利益的关系,有利于国家利益和消费者利益的维护和实现。
20多年来,中国烟草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税利也从组建初期几十亿元上升到2004年的2100亿元。回顾行业改革和发展的每一阶段,行业发展的每一个紧要关头都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这是20余年来中国烟草一系列改革和发展成就的根基,也是行业今后继续推进改革和发展的基石。
当前,我们尤其要清醒地认识到:作为实行统一领导、垂直管理和专卖专营体制的特殊行业,烟草市场化取向的改革和行业整体效益的不断提升,是在国家政策的有力支持和特殊体制的有效保护下推进和实现的,认清这一点,就要求每一个烟草人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内心深处务必要正确处理好国家利益和行业利益的关系:不管取得什么成绩,不管发展到哪个阶段,不管赢得多少赞誉,我们都要矢志不渝地把维护国家利益和消费者利益作为至高无上的行业准则,把实现国家利益和消费者利益作为永远追求的行业目标。烟草的改革和发展,始终要有利于国家的发展和强大,有利于综合国力的增强和提升,有利于消费者利益的实现,这是正确处理国家利益和行业利益的根本标尺,要做到富而思源、富而思进、富而思国。
正确处理行业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关系,有利于社会认可度的不断提升。任何一个行业,都是国民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都必须植根于社会和大众之中,离开社会、离开大众,任何行业和企业都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谈不上生存和发展,只有融入社会、融入大众,才能生生不息、繁衍壮大。
作为生产和经营卷烟制品的特殊产业,烟草行业连结着两个“千家万户”——千千万万的烟农和千千万万的零售户,如何正确处理行业利益和烟农利益的关系,解决好“烟叶、烟区、烟农”这一烟草行业自身的“三农问题”;如何正确处理行业利益和零售户利益的关系,不断提高广大零售户对行业的认同度,这是摆在行业改革和发展道路上的重大问题,也必将决定行业在大众中树立起怎样的社会形象。经过二十余年的改革和发展,行业在坚定不移地维护国家利益的同时,也逐步增强和积累起了自身反哺社会的能力,今天,烟草要努力回报社会,回报大众,回报消费者,就像行业植根于社会一样,这一理念同样应植根于行业每一
个干部职工的思想观念之中。为此,我们要不断加强市场监管和规范的力度,不断提高广大烟农和零售户的收益率,不断推进烟草参与各项社会事业建设发展的进程,不断创新行业回报社会大众的服务机制,由此不断增强社会大众对于烟草行业的整体认同感,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正确处理行业利益和消费者利益的关系,有利于消费者满意度的不断提高。烟草行业的直接服务对象是广大消费者,因此,从商品服务关系上讲,消费者是烟草的真正上帝,消费者的评价和反馈是烟草行业自我改进和提升的直接标尺。
对于国家来说,作为全世界最大的烟草消费市场,中国有3亿多卷烟消费者,约占世界总数的1/4。植根于如此庞大的烟草消费市场,一方面,我们为行业每年创造数千亿的税收而感到自豪。另一方面,必须正视的是:烟草与国民身心健康密切相关,能不能为此而承担更大的责任,作出更大的努力,这是检验烟草行业社会责任感和发展理念的重要标尺,也是行业要勇于面对的现实。
维护消费者利益,我们必须加快行业科技创新的步伐,不断降低烟草制品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度;维护消费者利益,我们必须坚持行业市场化取向的改革,不断满足消费者多样化和多层次的市场需求;维护消费者利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完成国家局下达的低档烟销售指标,保证低档烟市场的控制能力和供应能力;维护消费者利益,我们必须正视和接受《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影响力和制约力,按照姜成康局长所指出的“不可回避、更加关注、理性对待”原则,不断提高行业改革发展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维护消费者利益,我们要不断提高和改进行业的整体服务水平,以优质高效的服务赢得广大消费者的信任。
正确处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有利于行业改革和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
目前,行业正处于改革和调整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行业改革举措能否得力、发展目标是否切实、调整阶段能否平稳,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把握和处理,取决于行业广大干部职工对现有发展成就的弥足珍惜。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在改革和调整的关键时期,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要把加强自身管理与加强行业内部管理监督结合起来,始终做到自重、自省、自律、自警。我们要全面系统地贯彻落实好国家局宏观调控的各项举措,切实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努力保持经济运行的平稳和协调;要进一步按照“深化改革,推动重组,走向联合,共同发展”的主要任务,不断推动行业市场化改革迈向深入;要进一步强化行业的内部管理监督,全面建设内控、内审和内管的内部管理监督长效机制;要坚决克服各种急功近利、盲目攀比、不切实际的浮躁情绪,使行业的改革发展之路走得更稳健、更科学、更协调、更健康,真正把“两个维护”落到实处。
严松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