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玉医发.docx(规划)(模版)
公玉医发[2012]1号
关于下发《公主岭玉轩中医医院2012年-2015年
建设与发展规划》的通知
医院各科室:
先将《公主岭玉轩中医医院2012年-2015年建设与发展规划》下发给你们,望各科室根据“规划”要求制定本科工作计划。
附件:《公主岭玉轩中医医院2012年-2015年建设与发展规划》
公主岭玉轩中医医院
2012年1月31日
第二篇:重症医学科规划
重症医学科规划
结合“二甲复评”情况,拟《重症医学科》规划:
按照《2011四川省综合医院评审标准》、《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护士条例》的要求,若我院开放床位定为800张为基础,则:
1、ICU床位16张(2-8%)。
2、业务用房面积:2个单间病房(2*18平分米)。14张普通床位(14*15平方米),共计246平方米。
3、办公用房:医护值班室,医护办公室,科主任、护士长办公室,保管室、更衣室、无菌准备间等。(面积待定)
4、医护人员:医生:(床位:床位=0.8:1)13人。
护士:(护士:床位=3:1)48人。
或(护士:床位=2.5:1)40人
5、基本设备:
①、每床配备完善的功能设备带或功能架,提供电、氧气、压缩空气和负压吸引等功能支持。每张监护病床装配电源插座12个以上,氧气接口2个以上,压缩空气接口2个和负压吸引接口2个以上。医疗用电和生活照明用电线路分开。每个床位的电源应该是独立的反馈电路供应。重症医学科应有备用的不间断电力系统(UpS)和漏电保护装置;每个电路插座都应在主面板上有独立的电路短路器。
②、应配备适合的病床,配备防褥疮床垫。
③、每床配备床旁监护系统,进行心电、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有创压力监测等基本生命体征监护。为便于安全转运患者,每个重症加强治疗单元至少配备1台便携式监护仪。
④、三级综合医院的重症医学科原则上应该每床配备1台呼吸机,原则上不少于16台。每床配备简易呼吸器(复苏呼吸气囊)。为便于安全转运患者,每个重症加强治疗单元至少应有1台便携式呼吸机。
⑤、每床均应配备输液泵和微量注射泵,其中微量注射泵原则上每床4台以上,原则上不少于64台。另配备一定数量的肠内营养输注泵。
⑥、其他必配设备:心电图机、血气分析仪、除颤仪、心肺复苏抢救装备车(车上备有喉镜、气管导管、各种管道接头、急救药品以及其他抢救用具等)、纤维支气管镜、升降温设备等。三级医院必须配置血液净化装置、血流动力学与氧代谢监测设备。
6、院感方面:院感科设置要求。
7、技术准入:
①医师
A、经过严格的专业理论和技术培训并考核合格。现在ICU共五名医生,其中只有一名是专职医,还有两名医生是中西医专业的,按创“三乙”的标准,中西医是不能从事西医专业的。本次“二甲复评”是把他们的毕业证书上的专业改了才过关的,“三乙”检查时就不知道能否过关了。ICU是任何检查的重点部门,是二级临床科室,本次检查就是几个部门(医疗、护理和院感)花了三个多小时,其中第一个问题就是人力资源。
B、掌握重症患者重要器官、系统功能监测和支持的理论与技能,要对脏器功能及生命的异常信息具有足够的快速反应能力:休克、呼吸功能衰竭、心功能不全、严重心律失常、急性肾功能不全、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严重肝功能障碍、胃肠功能障碍与消化道大出血、急性凝血功能障碍、严重内分泌与代谢紊乱、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肠内与肠外营养支持、镇静与镇痛、严重感染、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免疫功能紊乱。要掌握复苏和疾病危重程度的评估方法。
C、除掌握临床科室常用诊疗技术外,应具备独立完成以下监测与支持技术的能力:心肺复苏术、颅内压监测技术、人工气道建立与管理、机械通气技术、深静脉及动脉置管技术、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持续血液净化、纤维支气管镜等技术。
②护士
A、经过严格的专业理论和技术培训并考核合格。现在有2名专科护士,一名正在进修。为医院的发展和创“三乙”的需要,还要派出医生和护士进修,拿到专职医和专科护士资格。
B、掌握重症监护的专业技术:输液泵的临床应用和护理,外科各类导管的护理,给氧治疗、气道管理和人工呼吸机监护技术,循环系统血液动力学监测,心电监测及除颤技术,血液净化技术,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监测技术,胸部物理治疗技术,重症患者营养支持技术,危重症患者抢救配合技术等。
C、除掌握重症监护的专业技术外,应具备以下能力:各系统疾病重症患者的护理、重症医学科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重症患者的疼痛管理、重症监护的心理护理等。
还有很多细节在设计ICU时,请按满足医疗、护理的相关规定和院感的相关规定设计。
2012.3.5
第三篇:公玉小学教育教学督导
滨淮镇公玉小学
2012年秋学期教育教学视导工作总结
2012年12月14日下午,滨淮镇教育教学督导组5位同志对滨淮镇公玉小学的整体工作情况、教师的课堂教学、教师“六认真”资料、师生调查等方面工作,进行了认真地检查与调研,整体效果良好。课堂教学优课率高、教师“六认真”资料较完整、师生调查满意度较高。下面我们就这次的检查情况进行如下几个方面的总结:
一、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有效教学、强化质量管理情况。学校在实施素质教育时,能根据村小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制度,举行了“书香校园”系列活动,开展了各类兴趣小组活动和大课间活动。学校先后开展了国歌比赛、广播操比赛、班级故事演讲比赛,所有活动展示都得到家长认可,社会反响较好,群众认可度高,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在推进有效教学的过程中,学校结合县镇教学工作会议精神认真组织召开学校教学工作会议,会上贯彻县会精神,表彰先进鞭策后进,夯实了有效课堂的强势推进,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听课习惯的培养,效果明显。三至六年级都积极创建了“数学文化乐园”,每个学生都有数学“每日一题”集。
在强化教育教学质量管理时,学校能立足课堂、强化过关、定期考核,语、数、英学科检测次数足,学校质量本学期上升幅度较大。
二、课堂教学、“六认真”资料检查、师生调查等方面情况。1.从课堂教学方面看
本次参与视导的5位工作人员,累计听了6节课,其中语文2节、数学2节、英语2节。6节课中达到优秀的有4节,占67%;良好的有2节,占33%。
通过对这6节课的听取,我们发现很多教学的亮点。如张开猛老师执教的是六年级的数学课,准备充分,精心制作课件,充分运用多 1
媒体教学,整个教学流程目标明确,训练扎实、有效,同时还注重学生验算习惯培养。王家虎老师的数学课堂上,能将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体现了数学来自于生活同时又是为生活服务的这一理念。孟凡黎老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知识点讲解到位,语言细腻,问题设计多且有质量,学生热烈讨论,在老师的引导下,整个课堂氛围浓烈、有序。潘道峰老师在三年级语文教学中,能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理解词语,并能范读课文,指导学生朗读,帮助学生找重点句子进行感悟文章。
2.从“六认真”资料检查方面看
我们还对被听课的6位老师的教学“六认真”资料进行了检查,同时抽调部分同志的一些资料进行认真翻阅,我们发现公玉小学的教学“六认真”整体情况良好。其中潘道锋老师比较注重学生的写字训练,学生的作业书写认真、规范。王保朝老师的作业批改认真,对二次订正的题目也能及时进行批阅。张开猛老师的作业批改中能加入一些激励性的语言,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孟凡黎老师听课笔记中能详实记载教学过程,并留有忠肯的评价。
3.从师生调查方面看
我们在学校走访中,学校还没有开足开全课程,仍旧以主科为主,忽视常识科和技能科,学校活动偏少,大课间活动时学生能在老师带领下,玩有趣的游戏,学生兴致很高。
三、学校整体工作。1.德育工作方面
学校制定了德育工作计划,切实制定了各类课程设置方案、班务工作计划、班务工作小结,德育队伍健全,分工明确,并把德育工作渗透到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学校制定学生一日常规细则,记载详细,学生行为习惯良好,待人有礼貌。
2.学校管理方面
学校管理制度健全,管理队伍精干、精致高效。能认真落实市课堂教学评价指导意见,科学评价学生学习行为、课堂教学效果。教学“六认真”检查记载较全,评价督查到位,总结及时。各学科评价科学规范,有阶段性质量调研和情况分析,质量检测试卷较多,但过程资料要完善充实。学校安全制度全,措施落实到位,责任分工明确。
3.办学行为方面
学校“三表”正常上墙,各类课程开得不是很足,随意性大,能严格执行学校在校作息时间,做到学生每天在校时间不超过6小时。学生课外书面作业总量符合要求,但双语阅读量不足,班级图书欠缺。
4.办学特色方面
学校能注重学校文化内涵建设,加强“三风”建设,学校环境优美整洁,布局大方怡人。如果把学校“玩铁环”特色项目坚持做下去更好。
四、存在问题或建议
1.学校管理要进一步细化。如,多数老师课堂教学手段单
一、现代化手段使用频率低、课堂作业当堂完成的比例不够。
2.管理材料需要进一步整理、充实。如,部分资料有点零乱、德育活动形式较少、双语课外阅读教学开展没有到位。
3.教师新课标学习要进一步深入。从教师的六认真资料和课堂教学来看,部分老师还需进一步加强新课标的学习,把新课理念充分运用到教育教学当中。
第四篇:采供血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卫医发〔2005〕500号)
【发布单位】卫生部
【发布文号】卫医发〔2005〕500号 【发布日期】2005-12-16 【生效日期】2005-12-16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卫生部
采供血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
(卫医发〔2005〕50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血液制品管理条例》和《血站管理办法》,在广泛调研和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我部组织制定了《采供血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现印发你们,请按照本指导原则制定本地区采供血机构设置规划并遵照执行。
附件:采供血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
二○○五年十二月十六日
采供血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
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 血液制品管理条例》和《 血站管理办法》,制定《采供血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以下简称《指导原则》)。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应遵照本《指导原则》制定本地区《采供血机构设置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一、采供血机构分类
采供血机构分为血站和单采血浆站。
(一)血站。包括一般血站和特殊血站。
1、一般血站:分为血液中心、中心血站和中心血库。
2、特殊血站:包括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和卫生部根据医学发展需要设置的其他类型血库。
(二)单采血浆站。
二、《规划》的目标和原则
(一)血站设置规划以满足临床用血及特殊血液成分需要为目的,对机构、采供血量、人员和设备等卫生资源进行统筹规划、合理配置,构建与区域人口、医疗资源以及临床用血需求相适应,有效、经济、布局合理的采供血服务体系,改善和提高卫生综合服务能力和资源利用效率。
(二)单采血浆站设置规划应当综合考虑区域人口分布、经济发展状况、疾病流行情况以及血液制品的生产所需原料血浆的实际情况,对机构规模、采供浆量、人员和设备等进行统筹规划;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决定是否设置单采血浆站。
(三)采供血机构设置规划应与当地经济发展状况、人口、医疗资源和区域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相适应,体现整体、集中、标准、规模化管理,优化资源配置。
(四)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在规划血液集中检测实验室和本辖区一般血站服务区域时,可根据实际供血距离与能力等情况制定,不受省内行政区划的限制。
三、设置标准
(一)一般血站
1、血液中心:在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城市和直辖市,应规划设置一所相应规模的血液中心。
2、中心血站:在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城市,可规划设置一所相应规模的中心血站。中心血站供血半径应大于100公里。距血液中心150公里范围内(或在3个小时车程内)的设区的市,原则上不单独设立中心血站;与已经设立中心血站距离不足100公里的相近(邻)设区的市原则上不单独设立中心血站。
3、中心血库:在血液中心或中心血站3个小时车程内不能提供血液的县(市),可根据实际需要在县级医疗机构内设置一所中心血库,其任务是完成本区域的采供血任务,供血半径应在60公里左右。距血液中心或中心血站3个小时车程内的县(市)原则上不予设置。
4、一个城市内不得重复设置血液中心、中心血站。血液中心和中心血站可根据服务区域实际需要,设立非独立的分支机构、固定采血点、储血点。固定采血点、储血点不得进行血液检测。
(二)特殊血站1、2010年以前全国规划设置4-10个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符合规划的省级行政区域范围内,只能设置一个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不得在批准设置地以外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置分支机构或采血点。
2、根据医学发展需要设置的其他特殊血液成分库的设置标准由卫生部另行制定。
(三)单采血浆站
1、单采血浆站应设置在县(旗)及县级市,采浆区域选择应保证供浆员的数量,能满足原料血浆年采集量不少于30吨;
2、单采血浆站不得与一般血站设置在同一县行政区划内;
3、经血传播的传染病流行或高发的地区不得规划设置单采血浆站;
4、前一和本自愿无偿献血未能满足临床用血的设区的市辖区范围内不得新建单采血浆站。
四、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划》内容与权限
(一)在省级人民政府领导下,卫生行政部门具体负责制订《规划》并组织实施。
(二)制定规划应分析服务区域内居民医疗服务及其医疗用血的需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血液资源环境。根据服务区域内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地理条件、人口状况、居民卫生服务需求,对医疗服务需求进行预测,确定服务区域内所需要的采供血机构类别、级别、数量、规模及分布及其服务区域范围。设计制作采供血机构现状图和设置规划图。
(三)《规划》应报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并报卫生部备案。
五、采供血机构的调整和《规划》的修订
(一)各地在实施《规划》的过程中,应对现有不符合《规划》要求的采供血机构予以调整。已经重复设置的,必须限期予以撤并。
(二)《规划》每三年修订一次,根据考核评价的情况和社会、经济、医疗用血和原料血浆的需求变化,对所定原则进行修订。新《规划》按上述程序审核、批准、发布。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五篇:浙江公考医改
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千家万户幸福。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完善国民健康政策,鼓励社会参与,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完善重大疾病防控体系,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保证群众基本用药。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确保食品药品安全。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发展妇幼卫生事业。
积极稳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落实五项重点工作。继续扩大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2010年要把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和新农合的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120元,比上年增长50%,并适当提高个人缴费标准。2011年要推进医保费用即时结算,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将提高到年人均200元,全面推行居民医保门诊统筹,降低大病、重病患者的个人负担。提高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待遇。开展农村儿童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医疗保障试点,尽力为这些不幸的儿童和家庭提供更多帮助。在60%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其他医疗机构也要优先选用基本药物。推进基本药物集中采购和统一配送。基本完成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规划,大规模开展适宜人才培养和培训。进一步完善支持村卫生室建设和乡村医生发展的政策措施。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落实岗位绩效工资。开展社区首诊试点,推动形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医院功能区分合理、协作配合、互相转诊的服务体系。切实加强甲型H1N1流感等重大传染病防控和慢性病、职业病、地方病防治,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开展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坚持基本医疗的公益性方向,创新体制机制,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提高服务质量,控制医疗费用,改善医患关系。大力支持社会资本兴办医疗卫生机构,在服务准入、医保定点等方面一视同仁。扶持和促进中医药、民族医药事业发展。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关系人民身体健康和家庭幸福,我们要克服一切困难,把这个世界性难题解决好。201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也强调要突出抓好健全基本药物制度和加快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保障群众用药安全有效、价格合理、方便可及,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为群众提供满意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热点链接
关键词一:北京19家医院院长“模拟患者”就诊感受“看病难”
热点背景链接
当前,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都有一个不小的群体:他们有病不能及时看,该住院不能及时住院,病未痊愈便要求离开医院,生怕承担不了高昂的医疗费用。“没啥别没钱,有啥别有病”,这是老百姓害怕生病的真实写照。目前,我国医疗卫生的水平已经达到发展中国家的较高水平。但是,由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到位,医疗费用增长过快,出现了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群众反映十分强烈。国家大计,民生为重。医疗问题是一根敏感的“社会神经”,牵动千家万户。这个问题解决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
原因分析
造成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原因主要包括:
1)医疗资源人均水平较低,配置不均衡,难以满足群众需要;
2)医疗保障制度不健全,多数群众靠自费就医,医疗费用上涨速度超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
3)公立医疗机构运行机制不合理,公益性质淡化;
4)药品和医用器材生产流通秩序混乱,价格过高。
解决措施
一是调整医疗卫生资源的配置格局。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重点加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和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落实经费保障措施。
二是加快完善医疗保障制度。在城市,要在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同时,建立健全服务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在农村,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三是强化公立医院公共服务职能,加强医德医风建设,规范收支管理,纠正片面创收倾向。关键是明确政府责任,增加政府对医疗卫生的投入,对公立医院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改变目前公立医院以药养医、片面创收的运行机制。
四是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整顿药品生产和流通秩序,保证群众基本用药。根据国家、社会、个人承受能力和安全、有效、价廉的原则,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保证群众基本用药。整顿药品生产流通秩序,加强药品价格监管,严禁虚高定价。
五是严格医疗机构、技术准入和人员执业资格审核,引导社会资金依法创办医疗卫生机构,支持有资质人员依法开业,方便群众就医。
六是发挥中医药和民族医药“简、便、验、廉”的优势,大力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发展。热点链接
关键词二:滥用抗生素
滥用抗生素现状
1)销售额。以抗生素为主的抗感染类药物占据了最大的销售份额。住院病人抗生素的费用占总费用的50%以上,而WHO的最新资料显示,据世界卫生组织在世界范围内的调查,这一数字约为30%。根据中国医药商业协会的统计,抗生素在我国零售药店中的销售份额约占30%。据统计,仅广东省药店抗生素年销售额就有10亿元,全国近100亿元。
2)品种数量和排序。目前,在医院内销售的各类抗生素高达1000余种,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中国使用量、销售量列在前15位的药品中,有10种是抗生素类药物。全国最畅销的15种药品中抗生素占了11种。
3)患者的抗生素应用率。我国门诊感冒患者约有75%应用抗生素,我国外科手术应用抗生素的情况则高达95%。资料显示,我国住院患者的抗生素应用率为80%,远远高于 30%的国际水平。
4)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中国内地每年有20万人死于药品不良反应,其中又有40%死于抗生素滥用。也就是说,在我国每年有8万人死于抗生素的滥用。
成因
1)医生的原因。医生没有按抗生素使用原则合理使用抗生素。有的是对抗生素知识的确掌握得不好,有的是因为使用抗生素与自己的经济利益密切相关,还有的是担心抗感染不利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和医疗纠纷。
2)医院的原因。由于医院的补偿机制不完善,政府的补贴和医疗收入不足以弥补医疗的支出,大
多数医院管理者最低程度是默许抗生素的滥用的。即所谓的以药养医,导致医生乱开药、开贵药。
3)各级政府的原因。相对于抗生素的使用问题,各级政府更看重药品生产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给国家和地方财政上缴的利润以及劳动就业。物价管理部门对二、三代抗生素给予虚高定价。
4)药品生产销售企业的原因。目前我国药品生产企业有四千多家,流通企业有数万家,而国内企业生产的抗生素大多是相互仿制,重复生产严重。药厂过多一窝蜂重复生产,导致无序竞争。这就直接造成药品流通渠道混乱、无序竞争严重。
5)宏观管理原因。目前我国对抗生素的生产、销售和使用尚无完整的监督管理体制,临床细菌学的监测始终处于低水平,法律层面上的管理还基本上是一个空白。
对策
抗生素滥用问题是一个医疗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而经济利益因素在这个问题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如果各级政府、各个单位、各个环节为了各自的利益,忽视了抗生素滥用对整个民族健康和发展的长远利益的损害,将是一种短视的行为。
1)大力普及医学科学知识,使人们树立合理、科学使用抗生素的科学观念。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教育计划,必须作为一项基本建设长期坚持。
2)各级政府应采取有力措施治理抗生素滥用问题。认识抗生素滥用问题的危害性和严重性,以防止抗生素滥用,促进合理用药为已任,责无旁贷地切实解决这一问题。加大宏观管理力度,要从源头抓起,从生产、销售、使用等各个环节上建立完整的管理监督体系,从严治理,常抓不懈,务求实效。
3)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医院的监督和管理。做好抗生药物使用现状和不良反应的监测与管理。
4)医院应主动承担起规范使用抗生素的职责。医院管理者应树立正确的用药观念,杜绝一切不规范行为。
5)加强对医生的培训、教育和管理。加强医德、药德教育,树立良好职业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