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专业合作社组建运行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时间:2019-05-12 16:06: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组建运行工作情况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民专业合作社组建运行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第一篇:农民专业合作社组建运行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工作部位于**东南部,音 ― 江公路 27 公里 处。共有 9 个村,3800 户,1.7 万人;党支部 14 个,党员 387 名;个体工商户 106 户,私营企业 3 家。我工作部个体私营经济党支部和合作社于 2005 年 5 月 14 日 成立,现该支部有党员 6 名,入党积极分子 6 名;合作社社员共 46 名。自

个体私营经济党支部和合作社成立以来,在工作部的领导和旗供销联社的指导下,在社会各方面的关心支持下,各项工作运作正常。在确保工作部各项决策的落实,带动广大群众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提高个体工商户参与市场竞争的组织化程度等方面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一、建立个体私营经济党支部和合作社的目的

近年来,在党和国家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政策指引下,在旗、乡两级一系列鼓励、支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引导和扶持下,我工作部个体私营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数量不断增加,经营规模不断扩大,个体私营经济已经成为我工作部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体工商户已经成为带动和推动我工作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伴随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形势的发展,我们也看到,我工作部个体私营经济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影响发展速度和程度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个体经营基本是处于自发和无序状态,各户独立为营,各自为战,缺少沟通和联系,形不成联合优势,缺乏整体市场竞争力,降低了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各户的经营效益和发展信心。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工作部进行了反复的讨论和研究,认为要把个体私营经济做大做强,改变个体经营松散、弱势的局面,最有效的就是建立个体私营经济协会或合作社,在合作经济组织中建立党支部。将党的基层组织延伸到个体私营经济领域,使个体工商户能够在党组织的直接领导下,在合作经济的组织下,发展经营,有序竞争,增强收入。为此,我们借鉴外地“支部 + 合作经济组织”的模式,结合本地实际,成立了个体私营经济党支部和合作社,目的就是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我工作部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巩固党组织在个体私营经济领域的执政基础,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加强对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的引领,整合资源,把全工作部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有机地组织起来,参与市场竞争和信息交流,从而有效地规范全工作部市场经济秩序,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推动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二、个体私营经济党支部和合作社工作运行情况

“个体私营经济合作社”是为了更好地维护和实现广大个体工商户的共同利益,按照自愿、互惠、互利的原则建立起来的一种新型的,非盈利性合作经济组织。它的成立,将使广大个体营业主在合作社的督促、指导下照章纳税、守法经营、诚信为商,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合作社将本着自愿、合作、双赢的原则诚邀个体私营业主,为我乡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市场经营环境。在具体工作动作中,我们着重抓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加强了组织机构建设。在旗委组织部,旗供销联社,旗工商局等部门的指导下,经过工作部会议研究,确定了**工作部个体私营经济支部班子组成人员,书记由法律服务所所长担任,副书记由地税所所长担任,并报旗委组织部批复;拟定了首届合作社机构组成人员名单,并在成立大会上进行了选举。为个私支部合作社工作的正常开展奠定了组织基础。

二是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工作部在财政比较紧张的情况下,拨付经费 1.2 万余元,用于维修个体私营经济党支部和合作社办公用房,购置办公桌椅等设施,为个私支部和合作社顺利开展工作提供了物质保障。

三是加强了规章制度建设。制定了《**乡个体私营经济合作社章程》、《社员代表大会制度》、《个体私营经济经营公约》及《文明经营户评比细则》等各项规章制度,以制度规范了个私支部和合作社的运作。

四是积极支持个体私营经济党支部和合作社开展组织和服务活动。我乡个体私营经济党支部自成立以来,能够按照乡党委的统一部署,定期组织支部党员学习政治理论和科学文化知识,定期召开支部会研究部署工作,按时参加党员培训班和庆“七.一”等组织活动,现在支部共有入党积极分子 6 名,拟在 9 月份发展新党员 2 名。此外,个私支部还成功地组织了个体工商户共建文明商业一条街活动,文明经营户评选活动,动员商业街临街工商户在街道上平垫风化砂,实行“门前三包”,在门前路边,植树栽花、美化环境;评选出文明经营户 2 户,个体私营经济合作社成立后,在个体私营经济党支部的领导下,坚持围绕发展这一主题和实现合作社成员利益最大化这一目标,严格按照《章程》要求和市场经济规律,规范运作,截止目前,由合作社出面联系旗党校教师为个体工商户讲课 1 次,培训内容为市场经济知识和经营管理知识;组织个体工商户到相邻乡镇参观考察 1 次;协调信用社申请购货贷

**工作部位于**东南部,音 ― 江公路 27 公里 处。共有 9 个村,3800 户,1.7 万人;党支部 14 个,党员 387 名;个体工商户 106 户,私营企业 3 家。我工作部个体私营经济党支部和合作社于 2005 年 5 月 14 日 成立,现该支部有党员 6 名,入党积极分子 6 名;合作社社员共 46 名。自个体私营经济党支部和合作社成立以来,在工作部的领导和旗供销联社的指导下,在社会各方面的关心支持下,各项工作运作正常。在确保工作部各项决策的落实,带动广大群众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提高个体工商户参与市场竞争的组织化程度等方面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一、建立个体私营经济党支部和合作社的目的

近年来,在党和国家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政策指引下,在旗、乡两级一系列鼓励、支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引导和扶持下,我工作部个体私营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数量不断增加,经营规模不断扩大,个体私营经济已经成为我工作部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体工商户已经成为带动和推动我工作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伴随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形势的发展,我们也看到,我工作部个体私营经济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影响发展速度和程度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个体经营基本是处于自发和无序状态,各户独立为营,各自为战,缺少沟通和联系,形不成联合优势,缺乏整体市场竞争力,降低了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各户的经营效益和发展信心。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工作部进行了反复的讨论和研究,认为要把个体私营经济做大做强,改变个体经营松散、弱势的局面,最有效的就是建立个体私营经济协会或合作社,在合作经济组织中建立党支部。将党的基层组织延伸到个体私营经济领域,使个体工商户能够在党组织的直接领导下,在合作经济的组织下,发展经营,有序竞争,增强收入。为此,我们借鉴外地“支部 + 合作经济组织”的模式,结合本地实际,成立了个体私营经济党支部和合作社,目的就是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我工作部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巩固党组织在个体私营经济领域的执政基础,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加强对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的引领,整合资源,把全工作部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有机地组织起来,参与市场竞争和信息交流,从而有效地规范全工作部市场经济秩序,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推动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二、个体私营经济党支部和合作社工作运行情况

“个体私营经济合作社”是为了更好地维护和实现广大个体工商户的共同利益,按照自愿、互惠、互利的原则建立起来的一种新型的,非盈利性合作经济组织。它的成立,将使广大个体营业主在合作社的督促、指导下照章纳税、守法经营、诚信为商,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合作社将本着自愿、合作、双赢的原则诚邀个体私营业主,为我乡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市场经营环境。在具体工作动作中,我们着重抓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加强了组织机构建设。在旗委组织部,旗供销联社,旗工商局等部门的指导下,经过工作部会议研究,确定了**工作部个体私营经济支部班子组成人员,书记由法律服务所所长担任,副书记由地税所所长担任,并报旗委组织部批复;拟定了首届合作社机构组成人员名单,并在成立大会上进行了选举。为个私支部合作社工作的正常开展奠定了组织基础。

二是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工作部在财政比较紧张的情况下,拨付经费 1.2 万余元,用于维修个体私营经济党支部和合作社办公用房,购置办公桌椅等设施,为个私支部和合作社顺利开展工作提供了物质保障。

三是加强了规章制度建设。制定了《**乡个体私营经济合作社章程》、《社员代表大会制度》、《个体私营经济经营公约》及《文明经营户评比细则》等各项规章制度,以制度规范了个私支部和合作社的运作。

四是积极支持个体私营经济党支部和合作社开展组织和服务活动。我乡个体私营经济党支部自成立以来,能够按照乡党委的统一部署,定期组织支部党员学习政治理论和科学文化知识,定期召开支部会研究部署工作,按时参加党员培训班和庆“七.一”等组织活动,现在支部共有入党积极分子 6 名,拟在 9 月份发展新党员 2 名。此外,个私支部还成功地组织了个体工商户共建文明商业一条街活动,文明经营户评选活动,动员商业街临街工商户在街道上平垫风化砂,实行“门前三包”,在门前路边,植树栽花、美化环境;评选出文明经营户 2 户,个体私营经济合作社成立后,在个体私营经济党支部的领导下,坚持围绕发展这一主题和实现合作社成员利益最大化这一目标,严格按照《章程》要求和市场经济规律,规范运作,截止目前,由合作社出面联系旗党校教师为个体工商户讲课 1 次,培训内容为市场经济知识和经营管理知识;组织个体工商户到相邻乡镇参观考察 1 次;协调信用社申请购货贷[page_break]款 5 元,为社员提供有价值的购销信息 10 余条。合作社主任、副主任及其他组织成员,在认真开展政策和市场信息宣传的同时,带头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现在我乡已经形成了广大群众踊跃发展个体经营的新局面,仅商业街近期就有 46 户经营户开业。在为社员办好事、服好务的过程中,合作社的影响力和群众威信也在逐步提升。

第二篇:农民专业合作社组建运行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农民专业合作社组建运行工作情况调研报

**工作部位于**东南部,音 ― 江公路 27 公里 处。共有 9 个村,3800 户,1.7 万人;党支部 14 个,党员 387 名;个体工商户 106 户,私营企业 3 家。我工作部个体私营经济党支部和合作社于 XX 年 5 月 14 日 成立,现该支部有党员 6 名,入党积极分子 6 名;合作社社员共 46 名。自个体私营经济党支部和合作社成立以来,在工作部的领导和旗供销联社的指导下,在社会各方面的关心支持下,各项工作运作正常。在确保工作部各项决策的落实,带动广大群众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提高个体工商户参与市场竞争的组织化程度等方面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一、建立个体私营经济党支部和合作社的目的近年来,在党和国家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政策指引下,在旗、乡两级一系列鼓励、支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引导和扶持下,我工作部个体私营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数量不断增加,经营规模不断扩大,个体私营经济已经成为我工作部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体工商户已经成为带动和推动我工作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伴随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形势的发展,我 们也看到,我工作部个体私营经济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影响发展速度和程度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个体经营基本是处于自发和无序状态,各户独立为营,各自为战,缺少沟通和联系,形不成联合优势,缺乏整体市场竞争力,降低了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各户的经营效益和发展信心。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工作部进行了反复的讨论和研究,认为要把个体私营经济做大做强,改变个体经营松散、弱势的局面,最有效的就是建立个体私营经济协会或合作社,在合作经济组织中建立党支部。将党的基层组织延伸到个体私营经济领域,使个体工商户能够在党组织的直接领导下,在合作经济的组织下,发展经营,有序竞争,增强收入。为此,我们借鉴外地“支部 + 合作经济组织”的模式,结合本地实际,成立了个体私营经济党支部和合作社,目的就是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我工作部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巩固党组织在个体私营经济领域的执政基础,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加强对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的引领,整合资源,把全工作部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有机地组织起来,参与市场竞争和信息交流,从而有效地规范全工作部市场经济秩序,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推动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二、个体私营经济党支部和合作社工作运行情况

“个体私营经济合作社”是为了更好地维护和实现广大 个体工商户的共同利益,按照自愿、互惠、互利的原则建立起来的一种新型的,非盈利性合作经济组织。它的成立,将使广大个体营业主在合作社的督促、指导下照章纳税、守法经营、诚信为商,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合作社将本着自愿、合作、双赢的原则诚邀个体私营业主,为我乡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市场经营环境。在具体工作动作中,我们着重抓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加强了组织机构建设。在旗委组织部,旗供销联社,旗工商局等部门的指导下,经过工作部会议研究,确定了**工作部个体私营经济支部班子组成人员,书记由法律服务所所长担任,副书记由地税所所长担任,并报旗委组织部批复;拟定了首届合作社机构组成人员名单,并在成立大会上进行了选举。为个私支部合作社工作的正常开展奠定了组织基础。

二是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工作部在财政比较紧张的情况下,拨付经费 1.2 万余元,用于维修个体私营经济党支部和合作社办公用房,购置办公桌椅等设施,为个私支部和合作社顺利开展工作提供了物质保障。

三是加强了规章制度建设。制定了《**乡个体私营经济合作社章程》、《社员代表大会制度》、《个体私营经济经营公约》及《文明经营户评比细则》等各项规章制度,以制度规范了个私支部和合作社的运作。

四是积极支持个体私营经济党支部和合作社开展组织和服务活动。我乡个体私营经济党支部自成立以来,能够按照乡党委的统一部署,定期组织支部党员学习政治理论和科学文化知识,定期召开支部会研究部署工作,按时参加党员培训班和庆“七.一”等组织活动,现在支部共有入党积极分子 6 名,拟在 9 月份发展新党员 2 名。此外,个私支部还成功地组织了个体工商户共建文明商业一条街活动,文明经营户评选活动,动员商业街临街工商户在街道上平垫风化砂,实行“门前三包”,在门前路边,植树栽花、美化环境;评选出文明经营户 2 户,个体私营经济合作社成立后,在个体私营经济党支部的领导下,坚持围绕发展这一主题和实现合作社成员利益最大化这一目标,严格按照《章程》要求和市场经济规律,规范运作,截止目前,由合作社出面联系旗党校教师为个体工商户讲课 1 次,培训内容为市场经济知识和经营管理知识;组织个体工商户到相邻乡镇参观考察 1 次;协调信用社申请购货贷款 5 元,为社员提供有价值的购销信息 10 余条。合作社主任、副主任及其他组织成员,在认真开展政策和市场信息宣传的同时,带头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现在我乡已经形成了广大群众踊跃发展个体经营的新局面,仅商业街近期就有 46 户经营户开业。在为社员办好事、服好务的过程中,合作社的影响力和群众威信也在逐步提升。

第三篇:农民专业合作社组建须知

农民专业合作社组建须知

一、组建的条件

专业合作社的组建受诸多因素的影响,需要一定的前提和条件,因此,在组建之前要对诸多影响因素进行充分的调查和综合分析。

(一)外部条件

1、要有资源优势。因地制宜选项目,这是农业种养业项目能否成功的决定因素。各地的自然环境条件,每个人的技术能力及市场条件大相径庭,同样一个项目,在这个地方发展比较好,在另一个地方就不一定适宜发展。

2、要有产业优势。一般来讲,一个区域经济由于其独特的自然资源及政府的扶持引导,会在一定区域内形成有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围绕主导产业创建的专业合作社才具有生命力。

3、要有市场需求。近几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农业项目选取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农业种植效益的高低。市场似一只无形的手无时不在制约着农产品的价格。因此,创建种养殖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必须先了解、熟悉、分析市场行情,把握、预测市场,选择市场前景好、市场竞争力强的项目,才有可能取得好的效益。

4、要有农民的合作自愿基础。专业合作社是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其基本原则之一就是自愿。因此,农民专业合作社创办时要充分尊重农民愿望,坚持入社自愿的原则,不能搞强迫命令或变相强迫农民入社,要多做宣传解释说明工作。具体说可以采取以下几个基本步骤:一是把农民召集起来,向农民讲清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好处、可行性、未来的发展前景以及存在的风险等,让农民真正了解到专业合作社能给他们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二是抓示范。农民很讲实惠,有效益他就会跟着干,没有实惠他就会站在一边看,怕担风险。因此,要发挥专业大户的带动作用,让农民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用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事例引导他们。

(二)内部条件

不同地区的合作社成立的具体条件有所差异,但基本应具备以下条件:

1、有一定数量的社员。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社员不少于5人,其中依法享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或从事捕捞生产经营的农村集体经营组织的社员至少占社员总数的80%以上。合作社社员应符合以下条件:

(1)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中国公民;(2)能够利用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的服务;(3)承认并遵守章程,履行章程规定的加入手续。中国的企业法人、社会团体法人、事业单位法人从事与农民专业合作社业务有关的生产经营活动,可以成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社员。但具有公共管理职能或受委托行使公共管理职能的法人不得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指涉农领域的农业三站及部分被授权行使公共事业管理职能的县级以上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城市居民可以成为社员,但不超过总数的20%。公务员不能成为社员。

2、有基本章程。农民专业合作社章程是决定专业合作社有关事宜的重要原则和规定,也是规范社员行为的准则,章程可以规定社员承诺承担保证责任的方式和金额。

3、有符合法律规定的组织机构。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规定农民专业合作社必设组织机构为理事长、社员大会。理事会、社员代表大会、执行监事、监事会等,可根据合作社的规模、发展需要等确定是否设立,由合作社自行确定。

(1)社员(代表)大会的产生。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大会由全体社员组成,是本组织的权力机构,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超过150人以上的,可以设置社员代表大会,一般按照15-20%的比例选举产生,其职权由章程规定。

(2)理事会的产生。农民专业合作社可设立理事会,理事会一般为3人以上奇数,由社员大会在本合作社社员中选举产生,在理事会成员中由社员直接选举产生理事长一名。社员较少的合作社可以不设立理事会,只设理事长一名,在社员中直接选举产生。理事长为本社的法定代表人,对社员(代表)大会负责,其职权由章程规定。

(3)监事会的产生。农民专业合作社设立监事会,监事会一般为3人以上奇数,由社员大会在本合作社社员中选举产生,在监事会成员中由社员直接选举监事长一名。社员较少的合作社可以不设立监事会,只设执行监事一名,在社员中直接选举产生。

(4)经理、财务会计的产生。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会(长)可以根据社员(代表)大会的决定,聘任经理和财务会计,理事长可以兼任经理。经理根据章程规定或者理事会的决定,可以聘任其他人员。

4、有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名称和章程确定的住所。

(1)专业合作社的名称。一般为县名+村名(地名)+生产经营项目名称+专业合作社。

(2)专业合作社的住所。是合作社的办公地点,刚发起、成员较少的合作社可以选择在合作社发起人、生产经营大户的家里,可以与龙头企业、村“两委”的办公室一起办公,有一定条件的合作社应修建自己的经营用房和办公室。

5、有符合章程规定的社员出资。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一个经济组织,全体社员需要认缴出资(股金)。是否实行成员出资制度、出资人的数量(全部或部分)、金额(最高或最低)、形式(实物或现金,有形资产或无形资产等)、时间和方式可以在章程中予以规定。

6、有特定的经营服务项目。

二、组建的步骤和程序

(一)选择发起人

在专业合作社的筹备阶段,主要工作由发起人来做。因此创办专业合作社的第一步就是选择发起人,发起人负责专业合作社成立的策划、组织、协调、宣传及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等工作,对专业合作社能否成功创建至关重要。发起人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企业法人,一般为1-3人。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看,发起人中大多数是农村的产销大户、能人、村“两委”干部、政府经济技术等涉农部门、公司或企业等。

(二)宣传发动

社员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基础,要建立合作社,首先是要宣传发动个人或团体自愿申请加入合作社,成为合作社的社员,由于人们对合作社的认识程度不同,往往要召开一次或几次动员大会,结合参观,发宣传材料等其他宣传形式进行广泛宣传。

(三)起草专业合作社章程

专业合作社章程,是为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关系,统一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原则和办事程序而制定的规程,章程的制定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章程的起草由发起人负责,可参照各类示范章程,并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和本合作社的经营类型制定。发起人可以将章程初稿提前交给部分社员了解,提出修改意见,然后再在成立大会上讨论通过。章程应载明的内容见《专业合作社法》第十二条。

(四)制定经营管理制度

为了规范经营管理行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有章程的约束规范基础上,还需要制定具体的经营管理制度,包括组织机构的设置、会议制度、工作规则、日常经营管理制度、财务会计制度等。其主要有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代表)大会工作规则,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会工作规则;农民专业合作社监事会工作规则;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监事长、会计职责;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办法等。这些规则和办法由发起人制定,并在第一次社员大会上交社员讨论通过后实施。

(五)吸收社员入社 本着自愿的原则,在本地区或本行业,凡是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承认本农民专业合作社章程,自愿提出书面申请,都可以成为本专业合作社的社员。

(六)召开成立大会

社员人数和出资额达到章程规定的数额,完备了组建的各项条件后,由发起人主持成立大会。成立大会也是第一次社员大会,它的成功与否十分重要,在召开之前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确保一次成功。成立大会的准备事项主要包括,会议的时间和地点的选择,会议议程安排,会议表决程序,会议的有关资料,出席和列席人员,候选人情况介绍等。

成立大会主要议程有以下几项:

1、听取发起人报告本组织筹备工作情况;

2、选举社员代表;

3、选举理事会和监事会成员,并选举产生理事长、监事长;

4、讨论修改和通过本组织的章程;

5、讨论修改和通过本组织的内部各项经营管理制度;

6、讨论修改和通过本组织制工作计划和其他有关事项。

(七)注册登记,取得法人资格

农民专业合作社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照国家的法律依法进行登记,发给法人营业执照,准许其围绕社员的生产、加工、销售等项目开展经营服务活动。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登记时,应当由全体设立人指定的代表或者委托的代理人向登记机关提交下列文件:

1、设立登记申请书;

2、全体设立人签名、盖章的设立大会纪要;

3、全体设立人签名、盖章的章程;

4、法定代表人、理事的任职文件和身份证明;

5、载明成员的姓名或者名称,出资方式,出资额以及成员出资总额,并经全体出资成员签名、盖章予以确认的出资清单;

6、载明成员的姓名或者名称,公民身份证号码或者登记证书号码和住所的成员名册,以及成员身份证明;

7、能够证明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其住所享有使用权的住所使用证明;

8、全体设立人员指定代表或者委托代理人的证明。

三、组建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一)必须坚持“五条原则”

1、自愿。即入社自愿,退社自由。

2、民主。即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3、平等。不论社员入股多少,应实行1人1票制,在权利和义务上完全平等。也可以与按股计票相结合,但要对其投票权进行限制,以保护一般社员的权利。

4、互利。专业合作社对社员不以盈利为目的,主要是为社员提供服务,应与社员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利益共同体,对外以赢利为目的,为社员创造更多的价值。

5、开放。专业合作社要打破行政区域的限制,按优势产业和经济流向建社,打破成员单位的性质,吸收多种经济成份入社。

(二)必须做到“五个好”

1、有一个好理事长;

2、有一个好思路;

3、有一个好章程;

4、有一个好项目;

5、有一个好制度。

第四篇:农民专业合作社调研报告

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组织加快推进现代农业进程

**县人民政府

2011年7月

为进一步掌握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总结成功经验和做法,查找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我县成立以农业副县长为组长的专题调研组,组织县政府办、县农经总站、各乡镇通过采取发放调查问卷、深入村屯走访和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

一、发展现状和特点

近年来,我县坚持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作为深化农村经营体制创新、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现代农业进程的根本途径,经过几年来的扎实推进,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局面。截止2011年6月末,全县已注册登记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个,其中:种植业专业合作社**个,养殖业专业合作社**个,农机专业合作社**个。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已发展到**人,其中:种植业社员**人,养殖业社员**人,农机社员**人。合作社注册资金达**万元。据统计,截止**年末,全县合作社经营实现盈利**万元,二次返利**万元,平均每位社员返利**元。

(一)组建方式多元化。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建方式呈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一是大户创办型。合作社由种养大户牵头发起,依托种养大户的管理经验、资金、技术优势带头创办合作社。我县**合作社是在**的带动下,于**注册登记。目前,社员已由注册之初的6户发展到24户。2010年合作社**。二是村集体组织牵头型。合作社

1由村集体组织发起,利用村党支部、村委会的组织优势,围绕本村的传统主导产业,组织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如****。三是企业带动型。合作社由企业(公司)牵头发起,充分利用企业(公司)的技术、资金及市场优势,在连接社员和市场的服务环节上,发挥合作社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结成紧密的产加销一条龙的生产体系。我县**专业合作社就是由**牵头创办,**,安置就业100余人,有力拉动了我县**产业的快速发展。四是部门牵头引办型。由农、林等涉农部门牵头发起,在统一生产、统一品牌、统一营销、统一服务等方面作用较为明显。我县**合作社是在原甘南县葵花协会的基础上,于2007年11月组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几年来,合作社始终致力于**。

(二)产业布局区域化。我县大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围绕当地已形成的传统产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产业局域分布较为明显。我县**合作社结合本村农民种植红谷的传统,联合本村农户通过统一种植品种、规范种植流程、兴建精深加工企业、注册品牌商标等措施,提高了产品附加值,促进了社员增收,带动了本村农民从事**种植的热情,社员已有创建之初的8户发展到119户,占全村总户数的23%。另外,我县**等合作社都依托本地种养传统、优势产业以及地域优势带动了本村及邻近村屯的农户从事本合作社经营项目,使社员队伍不断壮大,呈现出“整村推进”的趋势,有力的促进了我县“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发展趋势,加速了我县农业区域布局优化调整。

(三)合作空间开放化。我县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打破了农村区域的局限,形成跨区域的合作社,从而实现了地区间资源的优化配置。我县的**等合作社社员分布都呈现这一特点。**养殖专业合作社现有合作社成员共计336户,本地成员主要分布******7个乡镇16个村,外地成员主要分布在**等地。各地社员充分利用本地的资源优势,根据各种植物的花期、品质,分类生产各种蜂蜜,集中到我县**统一加工、包装和销售,使社员间合作空间更加宽广,合作社产品的竞争力明显得到提升。

(四)技术服务专业化。我县部分成立较早、发展较为规范的合作社经过几年来的发展,初步形成了标准化生产、专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一体化经营的经营体系。如***。

二、发展成效

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对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生产标准,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调优了农业产业结构。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围绕做大、做强本地传统、优势和特色产业,实现了农村资金、技术、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使我县农村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和优化。同时,合作社通过为农民进行购销、信息服务,指导农民调整种养品种,有力地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

(二)提高了农业生产标准。我县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在运营中,采用统一品种引进、统一购入生产资料、统一生产管理、统一包装销售的模式。既促进了农产品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又降低了农户的生产成本和市场风险。另外,对一些符合地方特色、具有市场前景,单个农户无法做大做强的产业,在农户组成合作社后,通过合作社的示范引导,逐步形成了名、特、优农产品优势产业的区域化布局。

(三)提升了农民组织化程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小生产能否与大市场成功对接,直接影响着农民收入和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能够较好的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带领“小生产”进入“大市场”,发挥了桥梁和纽带作用。同时,对规范成员行为、降低

生产成本、提高产品价格、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能力等方面,都起到了强大的组织支撑作用。

(四)促进了农村经济持续发展。通过大力组建并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提升了我县土地规模经营水平,初步实现了农业规模化发展,生产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促进了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从事建筑、经商、餐饮、加工等服务行业,加快了我县第二、三产业发展步伐。

三、存在问题

近年来,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不断增加,合作形式不断丰富,合作范围不断扩大,发展质量不断提升。但通过调研情况看,仍存在一些问题急待解决。主要表现在,一是服务能力较弱。我县现阶段农民专业合作社对社员的服务能力仍然较弱,对社员生产技能培训不系统,经营领域拓展空间不够大,品牌建设步伐不够快等。另外,我县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着周转资金困难、公积金积累不足、公共服务资金短缺等问题,影响和制约着合作社的发展。二是运营不够规范。个别农民专业合作社仍然存在管理与监督机制不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不严格、民主决策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另外,合作社与成员的利益关系还不够紧密,部分合作社的“二次返利”比例较小;有些合作社重盈利轻服务,重分配轻积累。这些问题都有待于进一步清理和规范。三是社员素质偏低。合作社要在市场中参与竞争,必须要有高素质的人才进行运作和管理。从我县情况看,合作社社员文化水平普遍偏低,懂科技、擅经营的管理人才缺乏,市场开拓能力不强,法律意识淡薄,难以适应合作社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四是业务指导薄弱。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一种市场经济行为,具有较强的政策性、知识性和业务性,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的业务指导队伍。我县合作社建设的业务指导人

员配置不足、业务指导不够,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和制约着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和规范运作。

四、几点想法

(一)抓宣传培训,提高合作社成员素质。全面提高合作社从业人员素质是加快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要建立合作社从业人员的培训机制,设立专项培训资金,有针对性的为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培养出一批管理人才、理财能手、种养能人以及中介经纪人等实用人才。

(二)抓政策落实,扶持合作社加快发展。制定并落实符合我县实际的各项优惠扶持政策是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加速器。设立合作社发展专项资金,将各种支农资金优先向典型示范社、特色产业社及优势产业社集中,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扶强壮大全县特色、优势产业;对示范社实行信贷优惠政策,降低贷款利率,简化信贷手续,解决合作社发展资金不足的难题;积极推进农业政策性保险,切实降低农业生产、经营风险。认真制定并落实相关扶持政策,帮助合作社解决实际运营中的困难和问题,促进其发展壮大。

(三)抓服务体系,确保合作社健康发展。健全完善的服务体系是促进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的根本保障。发挥县农经总站作为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业务指导部门的职能,承担起合作社的指导作用,保障合作社的健康、持续发展。支持有实力的合作社围绕加工、销售等环节兴办经济实体,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实现对合作社生产经营的的全程化、全方位服务。组织合作社参加各种农产品展销会、洽谈会和知名品牌评选活动,尤其要精心准备好我市绿博会的参展工作,加大合作社产品的宣传推介力度,为合作社产品的市场开拓创造条件。同时,优先对合作社提供农、畜产品的质量监督和检测服务,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增强市场竞争的能力。

(四)抓典型示范,增强合作社带动能力。树立典型,发挥示范作用是加快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催化剂。结合我县产业特点及优势,注重在实践中培育典型,树立榜样,通过典型引路,以点带面,实现整体推进。经常召开经验交流会,总结推广示范合作社的典型经验,通过表彰奖励,扩大社会影响力,带动更多的合作社步入规范发展的良性轨道,做到数量与质量并重,发展与规范同步。

(五)抓协作配合,创设良好发展环境。健全完善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协调配合机制,做到紧密配合,互通信息,特别是注重各部门优惠政策的相互配套。建立并推行联席会议制度,定期或不定期交流意见。建立健全各项扶持、指导、考核及奖惩制度,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工作顺利推进。

第五篇:莒南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调研报告

莒南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 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我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近年来,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有膨胀发展的趋势。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新活力。近期,县开发办多方位、多视角进行专题调研,以推进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

一、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状况

目前,我县核准登记近271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其中农产品销售1户,农产品加工1户,种植业105户,养殖业147户,其他17户;合作社成员出资总额11437万元;成员总数2195个,其中农民成员2068个;成员户均年收入达到4000元,带动农户3万户,年产品加工销售3.1万吨;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包括种植业、养殖业、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等服务、农产品销售、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等。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已涵盖全县特色农业,如蔬菜、水果、养羊、养牛、养猪、养兔、茶叶、黄烟以及其他同类项目。从调研情况看,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多元化兴办。一是部门领办型。即涉农经济技术部门牵头,根据农业结构调整和发展特色农业的要求组建。二是能人牵动型。即种、养大户、营销大户和技术能手牵头兴办。如岭泉镇肉鸡养殖合作社、相沟乡三义生猪生产专业合作社等。三是龙头带动型。即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企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牵头兴办。如莒南县板栗加工合作社,带动3万农户加工板栗,形成了“公司+专业合作组织+基地”的产业化模式。四是集体创办型。由村、社等集体经济组织牵头兴办,如筵宾镇果蔬技术合作社即是依托村委会组建。

(二)涉及领域广。现有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基本涵盖了农村的各个产业和行业,合作内容涉及种植、养殖、加工、运输、技术信息服务、新产品开发等多个领域。

(三)经营方式多样。一是生产服务型。主要是提供信息服务、技术咨询、培训和生产资料的供应等。如各乡镇涉农部门成立的各类合作社。二是产销结合型。主要是以产品为依托,以销售为重点,联合生产大户兴办而成。如大店、筵宾、岭泉等乡镇依托本地的果蔬生产组建的果蔬合作社,把分散经营的农户组织起来,对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全程服务,注重市场开拓,统一打造品牌,提升果蔬产品的销售优势,产品远销全国各大城市。相沟的花生良种繁育合作社与省花生研究所联合,在社区及周边村建起了万亩花生良种繁育基地,研究所提供种子和技术,包回收良种;村民提供土地和田间管理,今年,花生育种面积超过5000亩,实现总收入1000万元。目前,该社区成为名副其实的“山东花生第一村”。三是产、加、销一体型。这类合作社一般依托产业化龙头企业,组建产业发展合作社,形成专业生产基地。根据当地优势产业,把生产加工大户联合起来,组成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开展生产服务、产品加工和销售等活动,形成了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生产模式

二、县农业开发办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基本情况(1)莒南县2010年洙边镇玉芽茶叶专业合作社120亩无性系茶叶设施栽培新建项目

投资情况:

项目总投资16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30万元,省财政资金19万元,市财政资金3万元,合作社自筹资金108万元。投放到土建工程投资67万元,建设防护林网20万元,水利设施21万元,其他52万元。

主要建设内容:

园地开垦、整理30000㎡,建设无性系茶叶设施栽培大棚36个,面积28000㎡,购置无性系茶叶苗50万株,购置黑松、侧柏苗木等1.8万株,修路1千米,建设水囤1座,埋设管道2600米,新建大口井1眼。

主要成效:

一是经济效益:实现茶叶年产量近2.3万公斤,年销售收入180余万元,利润81万元。

二是社会效益:项目建成后,形成“合作社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茶叶生产格局,提高项目区及周边茶叶种植户的科技意识、质量意识和生产管理水平,对加快当地无性系茶叶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项目开展以来,增加了当地就业机会,同时辐射带动500余户茶农发展无性系茶叶近千亩,实现辐射带动收入近200万元。

三是生态效益:项目实施严格按照绿色食品标准技术规程操作,减少了化肥、农药等的使用,改善了生态环境,实现了良好生态效益。

(2)莒南县2011年润盛蔬菜专业合作社400亩日本丹波大黑豆原种繁育基地改建项目

投资情况:

项目总投资96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30万元,省财政资金13.5万元,市财政资金1.5万元,合作社自筹资金51万元。投放到土建工程投资73.3万元,设备投资0.7万元,其它22万元。

主要建设内容:

改建黑豆育苗繁育设施大棚22个,购置良种黑豆2000公斤,购买仪器3台套。

主要成效:

一是经济效益:实现年亩产305kg,实现年销售收入305万元,净利润100万元。

二是社会效益:为项目区周边提供直接就业机会近300个,辐射带动周边农户种植黑豆近800亩,带动增加销售收入120余万元(3)莒南县2011年新叶农民专业合作社0.35万亩中低产田改造项目

投资情况:

该项目总投资416万元,其中水利措施投资304.74万元,农业措施投资57.71万元,林业措施投资31万元,科技推广5万元,项目管理费17.55万元。计划申请中央财政资金260万元,省财政资金118万元,市财政资金12万元,项目区乡村自筹资金26万元。

建设内容:

一是水利措施:开挖沟渠21.2公里,维修蓄水池及场地平整1座,塘坝2座,埋设PVC管道16公里(部分主管道采用PE管),建出水口209个,新建电管站4座,建设输电线路3km,新建拦水坝1座,河道治理500米,建桥涵建筑物120座,其中生产桥4座、过路涵20座、进地涵96座。

二是农业措施:新修田间主路8公里,田间支路3.4公里,土壤改良1000亩,苗木基地补土1000亩。

三是林业措施:栽植侧柏18500棵,松树1500棵。四是科技措施:技术培训及资料1500人次/册。主要成效:

一是农业生产条件及生态环境改善:本项目通过实施农业、水利、林业、科技等措施,对现有土地资源进行水田林路的综合治理,形成了标准较高的基本农田,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防灾、抗灾能力明显增加。经过开发,耕地基本形成“旱能灌、涝能排、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的规格化高产、稳产农田,加快了项目区农业现代化进程。通过项目建设,项目区的农田、水利、土地、道路和周边的环境得到了统一规划改造和综合治理,不仅形成农田园林化的新格局,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提高了区域内农业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而且美化了田园,优化了环境。同时通过运用农业先进实用新技术,使农药、化肥的残留污染得到有效地控制,减少了农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生产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达到和谐统一,项目建成后,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3500亩,年节水量60万立方米,项目区林木覆盖率由开发前的21%提高到26%。

通过中低产田改造,增强了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改善了农田水利生产条件,提高了生产力。有效灌溉面积达到90%,除涝面积达到100%,新增灌溉面积0.3万亩,改善灌溉面积0.05万亩,新增除涝面积0.05万亩,改善除涝面积0.3万亩。改造完成后,土壤肥力状况得到改善,土壤有机质含量由开发前的0.7%,提高到0.9%。通过项目的实施,林木覆盖率由开发前的21%提高到26%以上,有效地调节田间气候,减轻农业自然灾害,起到了保水、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还可以调节气候,起到了优化美化的作用

二是经济效益:项目建成后,在原有种植结构的基础上新增黑松种植面积500亩,年新增种植业产值240万元,项目区内农产品产量将大幅度提高,人均纯收入增加800元。

三是社会效益:推动了项目区科技进步。经过推广农业高新技术,即良种良法配套技术、平衡施肥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节水灌溉等技术,为项目区农业经济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农业推广服务体系更加健全,新的科技成果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特别在水利方面通过推广应用,使项目区实现了节水化灌溉。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科技素质。通过培训农民技术人员,使农民学到了一些实用技术,如病虫害综合防治、农业标准化生产等新技术,提高了科学种田水平。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通过发展优势农产品的生产与加工,促进了农业内部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了农业资源的合理配置。通过项目建设可以辐射带动项目建设乡镇及周边地区农业的发展,实现农业的增效,农民增收。通过示范带动、可以辐射带动周边10余个村居近1000余户,增加农民收入2000万元。同时在生产、销售各个环节实施一条龙服务,服务面积大、范围广。

三、我县目前农业综合开发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近年来农民专业合作社有了较大的发展,农业综合开发对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扶持力度逐年加大,但还存在许多不足。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制度不够完善,内部建设亟待完善。一是扶持合作社项目采用公开招标模式办法实施造成了资金的不合理支配,财政投资不能完全发挥效益,应当尝试将项目实施权利完全交付给合作社自己来完成,合作社根据自己的实情,合理落实完成通过招标实施模式不能完成的需求。二是有些已注册登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章程制订不规范,理事会、监事会职责不清,会员权利、义务不明。三是组织机构不健全。大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虽已进行注册登记,但理事会、监事会流于形式,作用不能在日常管理中得到体现。在271家合作社中,理监事会、社员(代表)大会活动正常的不到一半。内部控制制度的欠缺,导致运作和管理的随意性较大。

(二)科技支撑乏力,产品竞争力弱。农业开发扶持合作社项目,对于科技措施的投入太少,农民专业技术培训落后,形式单一,没有足够资金形成科技支撑。我县多数专业合作社所生产的产品科技含量低,品质不高,市场竞争力弱。且多数专业合作社实行生产、销售全程综合服务,属于初级的农产品生产。受经济实力、市场风险等影响,广大农民对发展加工、销售等高附加值的专业合作社涉足不够。经营规模偏小,带动效应不明显。一是科技投入不够。大多数专业合作社仅停留在种植、栽培等生产环节,而对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和产品的精深加工技术等投入很少。二是农产品精深加工少,附加值低。我县专业合作社大多数的产品是食用菌、粮食、蔬菜、竹木等农产品,但大多数都是初级产品,并没有经过精深加工,附加值较低,影响了经济效益。

(三)品牌意识不强,阻碍高位发展。品牌战略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前,农产品市场竞争从产品质量竞争上升到形象竞争的新阶段,着力打造品牌、商标、包装、信誉等无形资产形象,显得十分重要,其中品牌战略尤为突出。全县271家农民合作社中只有6家合作社的产品注册了商标,但大多数品牌的市场知名度不高,品牌获利能力不强。合作社的组织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服务层次普遍较低,缺乏适应和开拓市场的能力,市场竞争力不强。

(四)扶持力度不够大,合作社自筹资金比例太大,指标难以落实完成,财政投入资金比例数太少,外部环境不够宽松。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尚处于初级建设阶段,基础较差,大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资金短缺,自身的资金积累非常有限,很难从银行获得贷款,而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多数成员缺少有效抵押物,目前全县大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较多地以土地抵押,用资金入社的成员偏少。惠农贷款只有少数农民获得。农民专业合作社除蚕桑专业合作社给予了少量扶持外,其余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没有享受过资金扶持。特别是在引导农民开展农产品的深加工方面,我县还没有把这些经营领域纳入到合作经济的范围,在税收、用电、用地、用人方面也没有优惠政策。另外,土地流转难也制约了产业规模发展。

(五)缺乏专业人才,发展后劲不足。目前,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参与者基本是农民。合作社的经营管理者也主要是合作社内部成员担任,其文化知识、经营管理能力、技术水平相对较低,难以适应规模化的经营管理需要。而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也使农民专业合作社更加需要有专业的技术人才、经营人才和管理人才加入进来,但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自身条件很难吸引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参与到农民专业合作社中来,人才问题制约了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不灵、技术不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

四、完善农业综合开发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政策引导。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对于提高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增强农民成员抵御风险和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保护农民成员的合法权益有着积极的影响和推动作用。为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农业综合开发办要积极深入到乡、镇、村和广大农民群众中去,通过召开座谈会、动员会,解答农民群众提出的具体问题,大力宣传农业综合开发的好政策、好措施,让广大群众了解农业开发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宗旨、作用、运作形式,达到相关部门了解、经办服务机构掌握、农民群众熟悉的效果。

(二)经营扶导。按照上级农业综合开发部门的政策要求和部署,深入合作社,积极指导建立健全内部运行机制,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规范其组织运行行为。帮助合作社开展多种培训活动,加强对合作社理事、监事会成员和社员的技术、管理和合作知识培训,全面提升合作社的生产经营能力和农民的合作意识。建立利益共享机制,引导和帮助社员自主创业的积极性。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探索新形式,鼓励大型农业企业、龙头企业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将企业先进的管理模式引导到专业合作社之中,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农户的桥梁纽带作用,把培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与推行订单农业结合起来,积极引导农民走“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基地”、“农民+合作社+大型农企”、“农民+合作社+品牌”的发展之路,实现多渠道、多领域、多层次的联合与合作。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林地承包经营权”向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价出资,实现增资扩股,以壮大发展规模。

(三)突出地方特色,力求加快发展。农业综合开发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应以做大做强、培特培优,根据莒南农业开发产业现状,以草莓、茶叶等优势产业为目标,在“专业化”上做文章,在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组织化上抓突破,构建多功能、多层次、全方位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体系。积极探索把同类产业的大小合作社联合起来,组建以特色产业为依托的联合社或行业协会,通过点、线、面的结合,加速全县同类合作社的整合,增强实力和带动力。加快组建全县的草莓、茶叶等影响力大、覆盖面广的主导产业合作社,既强调打破村与村的界限、打破乡镇界限,更多地带动本区农民,又鼓励实现跨区域联合,努力使某个甚至更多的单项产业合作社成为全市、全省甚至全国的龙头。帮助合作社争取农业开发资金和政策支持。要稳步推进“现代农业”,树立诚信理念。大力培育发展一批创效高、信誉好、带动能力强的农村经纪人,组织发展适合本地特点的“订单农业”,为农产品流通架起“经纪桥”,铺好“订单路”。

(四)发挥合作社项目资产移交及工程运行管护优势。发挥合作社项目工程运行管护优势关键在于明晰项目产权,确定管护主体。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构成的复杂性决定了投入物化为资产后,产权很难界定,项目财政、自筹资金的投入,一旦转化为农业基础设施,资产形态就混为一体,但在产权的关系上不可能将一个建筑物的产权分解成几个部分。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应当根据实物的运营作用及实物形态,进行分类分级,明确产权主体。在实际的操作中,可实行分类分级明确产权。如排灌站、干支渠等大中型农业基础设施,应明确为合作社资产;固定渠、田间林网等分散型农业基础设施应明确为社员资产;在产权的管理上,属于比较集中资产的,可由合作社集中统一管理,属于分散性质资产的,由合作社成员管理;这样,层层明确了产权,也就明确了管护主体。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能否长期发挥效益,关键在于建后管护工作是否落实到位。合作社项目社员是农业综合开发的主体,提高社员的管护意识尤为重要。因此,要采取多种形式向社员进行农业综合开发政策的宣传和教育,以项目区建设前后效益的对比,以事实增强群众的管护意识,增强农民管护农业开发资产的自觉性,在项目区形成一个建设工程、使用工程、爱护工程的良好风气。让项目区广大农民群众把维护好农业综合开发设施作为自己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以最大限度的提高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设施的利用率。

莒南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 二O一二年二月十七日

下载农民专业合作社组建运行工作情况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民专业合作社组建运行工作情况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杨凌农民专业合作社调研报告

    杨凌农村专业合作社摸底调查报告 根据《关于开展农村**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调研的紧急通知》精神,现将杨凌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调研情况介绍如下。 一、辖区农民专业合......

    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基本情况从XXXX年我县首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诞生,截止目前全县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XXX个。其中市级示范性合作社X个:XX农畜产品购销专业......

    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典型引路规范培育 --全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调研报告 中共平凉市崆峒区委农村工作办公室 (2012年6月)按照市委农村工作办公室的统一安排,近期我办和区农牧局有关工作人员深入有......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经营基础上,以农民为主体,自愿联合,民主管理,为谋求共同利益开展专业合作的互助性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伴随着农村改革发展产生的新生事物,它的......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调研报告

    强化监管力度 助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自200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以来,农民专业合作社这一新型的经济组织发展迅速,为高效农业的发展和农民增......

    巴林左旗农民专业合作社调研报告

    巴林左旗农民专业合作社调研报告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从中央到地方都高度重视农业组织化建设,强调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深化农村经营体制创新和......

    农民合作社组建汇报材料

    农民合作社组建汇报材料 尊敬的调研组领导: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产生和发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制度创新,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对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农村经营体......

    乡镇农民专业合作社调研

    XX镇农村专业合作社调研报告 为深入研究当前我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找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针对性地提出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对策建议,根据市委办公室《关于对全市农村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