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区科技局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方案
区科技局
关于进一步优化科技和经济发展环境的实 施 方 案
为贯彻区纪委《关于进一步优化全区经济发展环境的意见》文件精神(x区纪委发(2012)3号),确保“xxxx”发展战略顺利实施,切实提高我局工作效率,优化科技工作发展环境,为全区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提供有力科技支撑,特制定以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服务全区经济实现新突破、再创辉煌为目标,以优化全区科技和经济发展环境为重点,进一步推进行政许可项目、非行政许可项目审批、行政监管事项办理效能建设,提高审批效能,为优化全区科技和经济发展环境打造“绿色通道”。
二、主要任务
1、完善行政服务流程。在科技项目申报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科技成果登记、科技进步奖励申报等工作流程中,最大限度简化手续,进一步规范程序,压缩审批时限,减少环节,严格抓好及时办结事项的落实,最大力度的为企业搞好服务。
2、抓好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通过信息网络公开平台,公开各项工作的流程,方便群众了解和查阅有关信息,提高办结率和满意率,公开企业在科技创新工作中的难点、热点问题,重大决策事项、重点项目事项等,工作进一步透明化。完善和充实公开内容,做到及时增删,确保信息公开内容的合法、全面、及时,使行政审批工作成为“阳光工程”。设立监督电话:xxxxxxx。
同时实行公开承诺,在科技成果登记、科技型企业申报、专利申报等工作中保证不推讳、不扯皮,提高办事质量,让群众满意;公开年度工作目标进行,包括全区新技术新产品开发,省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复审,科技成果转化率,列入省级以上科技项目等,第 1 页
采取积极措施保证年度目标的顺利完成。
3、优化科技服务环境。围绕全区“xxxx”战略的实施做好全年科技工作,实施“创新科技项目管理、创新服务体系机制、创新机关效能建设”三个创新工程,优化科技服务环境,通过科技局科技服务平台建设,开展多渠道、多层西、全方位的科技服务工作。
一是转变职能,发挥政府部门在科技创新中的引领作用。认真贯彻执行国家产业科技政策,在政策上加大政府对企业科技创新工作的支持力度,开展以特色产业科技创新和提高产业知名度为宗旨的高端联谊活动,打造企业开放式科技创新新机制,为企业培育和引进真才实干的科技人才和企业家。
二是开通绿色服务通道,创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深入企业开展政策宣传,讲解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新政策。开展“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报培训,方便企业了解和掌握申报程序以及材料准备工作。以“知识产权局服务中心”和“xx市xx专利事务所”为服务窗口,确保了专利申报工作的顺利开展。加强以高新技术企业为重点的科研实验室的建设。
三是创建科技服务平台,完善科技服务体系高效运行机制。以“xxxx产业生产力促进中心”、“xx省xxxxx技术研究中心”、“xx工程xx研究所”等为构架,开发引进项目和技术成果,努力推进产业化和规模化,提高全区支柱产业的整体科技创新水平。
4、营造良好的群众监督氛围。实行阳光科技,虚心接受群众监督,通过走访调研等渠道,变被动接受监督为主动争取监督。坚持“走出去”,深入基层企业和科研第一线,开展调研摸底工作,解答问题,倾听基层心声,广泛征求其对科技整体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同时,注重工作承办和改进,改进工作作风,提搞工作效率,更好地发挥科技进步对全区经济的促进作用。
5、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实现优化科技和经济发展环境工作的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切实加强和改进效能建设工作,定期研究和改进,抓好监督落实。进一步对机关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梳理和
完善,并认真抓好执行,在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AB岗工作制、责任追究制、一次告知等制度上下功夫,使各项工作实现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三、保障措施
实行一把手负责制。该项工作由局领导亲自抓,并将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根据科技局的业务特点,制定方案。
切实强化学习培训。组织机关业务人员学习《区委、区政府关于举全区之力实施“xxxx”发展战略的意见》、区政府2009年59号《关于区直部门依法实施的行政许可项目和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文件、《xx省影响机关效能行为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十个严禁”、“二十条规定” 和“三十个不准要求”以及我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有关规定等。
认真执行责任追究。由主管纪检工作的班子成员负责,对各科室和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检查。对于违犯相关规定的人员,对当事人进行口头或者书面告诫,并由纪检监察机关记录在案;出现第二次问题的的予以调离岗位、免职、辞退,并给予相应的党纪政纪处分,并对典型案件公开曝光。
二○一二年九月十六日
第二篇:关于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思考
关于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思考
2010-08-19 16:22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大 中 小】
摘要:近几年来,全省上下思发展、谋发展、抓发展、促发展的氛围不断浓厚,力度措施不断加大,经济社会发展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一些问题也越来越显现出来,其中比较突出表现在经济发展环境方面。对此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连续两年,开展了以优经济化发展环境为目的主题活动(即:机关效能年、创业服务年)。本文从实际工作中经济发展环境的存在问题入手,就优化经济发展环境问题作了些思考并提出了一些的建议和对策。
主题词:优化环境 经济发展 建设
经济发展环境是一个地区思想解放程度、市场发育程度和政府执政水平的具体体现。市场经济是开放经济,从某种意义上就是″环境经济″,哪里的经济环境好,哪里的经济就会充满活力,就能吸引更多的资金、技术和人才等生产要素。发展环境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投资者的利益,还直接影响和决定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的发展前景和发展后劲。实施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就必须把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放在首位,做到以环境促开放、以环境促发展。这里就地区经济发展环境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作一梳理。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思想观念滞后。由于在一部分行政管理和执法部门中存在较严重的全局与局部利益错位、管理与服务职能错位,特别是某些领导干部对改善经济发展环境思想上存在误区,没有树立“环境就是生产力”和“人人是环境,事事是环境”的观念,不能站在全局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抓环境建设,因而导致政府某些部门服务意识淡薄,服务职能弱化,服务质量和水平也存在较大差距。
二是本位主义严重。一些单位和部门以小团体利益为重,权本位、官本位意识浓厚,考虑部门利益多,考虑整体利益少,有的甚至为了部门利益不惜损害社会公众利益。一些地方性行政法规的制定,往往成为有关职能部门之间争行政权、审批权、处罚权的焦点,舍不得放下手中的权力。
三是政务环境不优。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时有发生,行政乱作为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遏制。有的部门执行政策过死、过硬、过高。有的部门把相关业务委托给了指定的中介服务,费用较高,存在垄断经营的行为,给企业留下了“关门打狗”的坏印象。有的部门服务意识不强,行政执法中轻宣传、重处罚,轻服务、重收费的现象较为突出,对发现的不规范行为不是及时制止,而是等待行政相对人发生违法行为时进行处罚,存在“以罚代管”、“只罚不管”。有的行政机关将法律工具化,在企业办证、验证时搭车收取费用,将一些协商性、自愿性收费变成必备性、必须性缴费,迫使企业“自愿”缴费,否则就故意为难。
四是服务能力不强。有些部门存在重承诺、轻兑现,喊得多、干得少,上热下冷现象,服务态度呈“金字塔”型(即领导重视、小鬼难缠)。有的单位工作人员把“限时办结制”的最高时限当作最低时限来执行,限时办结不能提速。有些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言行粗鲁,态度冷、横、硬、冲。有的部门队伍建设抓得不力,对职工干部疏于教育、疏于管理、疏于监督,导致一些工作人员素质差,不懂政策,不熟业务,甚至违法违纪。
五是园区档次不高。园区建设虽已初具规模,但以水电路树为主的基础设施配套仍滞后,难以满足企业建设、生产生活的需求。如企业申请用水、用电等得不到及时满足,停水、停电没有及时进行通知;申请电话、网络使用等得不到及时安装。
六是诚信体系不全。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诚实守信的整体社会氛围还没有真正形成,市场经济秩序还需要大力整治。少数农村地区仍然存在强揽工程、强行服务等现象。
七是监督力度不大。人大的法律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纪检的纪律监督、群众的社会监督和新闻单位的舆论监督,都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发挥了很大作用,但这些监督还没有真正形成制度化,缺乏统一的协调推进机制。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制度落实不到位,对一些违法违纪问题惩处的力度不够,致使一些违法违纪的人和事得不到及时有效查处。
二、原因分析
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一些单位领导和工作人员还没有充分认识到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对环境就是生产力,就是竞争力理解不到位。认为把资金投入到项目发展上更能彰显其政绩,有些部门的同志甚至认为,软环境毕竟“软”,可抓可不抓;理解上的偏差,导致“优化发展环境”在一些单位成为高喊的口号,挂在墙上的标语。
二是服务意识待提高。优化发展环境必然要触及一些领导者的权力和部门的利益。在这个问题上,有的领导干部患得患失,没有把部门工作融入全局工作之中,在处理部门利益和眼前利益的问题上,总是算局部账不算整体账,算静态账不算发展账,算眼前账不算长远账。
三是监督机制缺完善。主要表现为监督的方式不少,权威性不够;事前监督不够,事后监督不力。群众的监督还没有对政府部门及工作人员形成有效的制约。
四是工作措施需创新。优化发展环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环境的好坏是比较而言的,它需要纵向的、横向的比较才能得出结论。因此,在优化发展环境的思路上和工作措施上,必须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使环境越来越优,发展越来越快。
三、对策和建议
一是树立四种意识,增强优化发展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一,环境是生产力。没有优良的环境就没有发展的可持续。优良的发展环境可以利用别人资源来发展自己。浙江义乌资源不多,却有全国最大的小商品市场;广东东莞不是经济特区,发展成了中国出口商品的生产基地。这种“零资源经济现象”,正说明环境是资源的组成部分,环境本身就是重要的生产要素,就是生产力。优化发展环境,就是要保护、集聚、开发、利用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努力为资本的生长创造适宜的土壤,为投资兴业提供良好的平台。
第二,环境是吸引力。纵观国内外发达地区的发展历程和成功经验,一个地方的发展水平,取决于生产要素的聚集程度,而生产要素的聚集程度,取决于发展环境的优劣。“种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环境优良,能使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不断进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并迅速成长壮大;环境不优,如果环境差,企业发展就会受阻,外部项目就不会进入,现有的企业、人才、资本还会流走。
第三,环境是竞争力。没有优良的环境就没有发展的优势。在一定意义上,发展的压力实质上就是环境的压力,发展的竞争实质上就是环境的竞争。近年来,我省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与全省打造最优发展环境是分不开的,为江西发展创造了软平台。谁拥有环境的高地,就能形成发展的优势。优化环境,就是要为投资者营造一个“低门槛进入、低成本运作、高利润回报”的良好环境,以环境优势催生发展优势。
第四,环境是创造力。没有优良的环境就没有发展的动力。环境优良,能使人们安居乐业,形成强大的凝聚力,产生创造财富的巨大激情。能够激发土地、人才等要素的潜能,形成发展新动力,推动经济健康持续地发展。
二是打造五种环境,建设最优发展环境
一要转变职能,构建创新的人文环境。我省在区位、交通、资金以及人才技术等方面与沿海地区比较无明显优势可言。如果我们再没有一个宽松的优化的发展环境,在新一轮经济发展大潮中,不仅要落后,而且将被远远地甩在后边。一是更新观念。应把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作为一项重大任务,高度重视,切实抓好,树立“环境就是生产力”的理念,提高服务质量,简化办事程序和环节,提高办事效率,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政府工作人员要树立“为纳税人服务”的意识,真正实现“管理员”向“服务员”的角色转变,使优化环境工作由政府行为转变为全民推进。二是明确思路。坚持“墙内的事情企业办,墙外的事情政府管”优化发展环境的工作思路,切切实实做到“一切围绕环境想,一切围绕环境转,一切围绕环境干”。三是强化责任。建立健全挂点服务制度,重点企业定点联系,对所有拟建、在建项目,尤其是新落户的重点项目,组成重点跟踪服务队,专人负责,全程跟踪服务,确保项目顺利落地、投产、发展。四是打造诚信。“守信则兴,失信则衰”。发展中要树立诚信意识、培育诚信风尚、建立诚信形象。优惠政策对外商无疑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但要使冲着优惠政策而来的外商留得住、扎下根还得靠政策的落实与兑现。政府行为必须做到“打造诚信、慎重表态、践行承诺、科学决策”。五是注重引导。重点是发挥新闻媒体作用,广泛深入宣传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方面的大政方针和政策,对典型事例进行报道,为优化环境造势,深化广大群众对优化经济发展环境重要意义的认识,使优化环境的政策、措施深入人心,切实增强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做贡献的自觉性。要使领导的言行影响带动干部的行为,进而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达到良好的政情人情出商情的效果。
二要信息公开,形成透明的政务环境。一是实行“阳光政务”。有计划、分步骤地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政府的组织和管理,及时把政府决策、服务程序、办事方法向社会公布。建立和完善重大问题集体决策制度、专家咨询制度、社会公示和听证制度、决策责任制度,提高决策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在机关和行政服务中心设立政务公开牌,公示内容包括经审定后的审批项目、办事程序、职责权限、工作人员身份等。同时实行服务承诺制、首问负责制、项目跟踪问效制、责任追究制等,确保群众和投资者进门顺利,办事顺心。二是实行阳光收费。汇编《行政收费项目明白卡》,印发各党政机关、行政执法机关、经济管理部门、工商企业和个体户,做到明白收费,凡未列入的收费项目,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有权拒交。清理社团组织收费。凡不发挥作用,只收费不服务的社团,要坚决予以清理整顿,直至撤销;凡违法违纪的,一律从严处理。三是实行阳光审批。凡具有审批、审核、备案、办证的部门,其行政审批、收费统一进入行政服务中心,进入行政服务中心的项目、人员、授权要到位,做到 “一站式”审批、“一个窗口”收费、“一条龙”服务、“一条线”应诉。任何单位和部门不得在服务大厅以外开设“第二窗口”进行暗箱审批。凡招商引资项目的立项、登记、办理证照、征地拆迁、周边环境等整个项目建设过程中涉及行政服务的,一切手续由从简从快代办,实行全程跟踪服务,使中心之真正成为对外开放的一个窗口、一张名片。
三要强化制约,建设有序的执法环境。一是实行首次不罚和收费、罚款最低额度规定,制约乱罚款行为。在生产经营中,如有不符合规定的行为,要以帮助纠正为主,原则上首次不予处罚。对不可免除性罚款,一律按规定标准下限执行。二是实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制约乱收费行为。要巩固和扩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成果,对去年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行回头看,确保“三个至少缩减30%”真正落实到位,进一步废止或终止部分许可事项和收费项目。实行行政许可限时办结制和默认许可制,行政审批事项在规定时间没有办理的,为默认许可。三是实行执法检查许可制度,制约乱检查行为。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随意进入企业检查收费,除出现违法案件外,确需检查的,需统一安排、发证许可方可入企。实行执法部门联合执法,着力解决职能交叉、多头执法等问题,减少到企业检查的次数,努力为企业发展创造宽松条件。四是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制约乱作为行为。建立审批责任追究制度。对不按照规定审批的,不按时限批复的,要追究审批主管领导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对“不作为”、“乱作为”的职能部门人员,经群众举报查实后,立即调离工作岗位。五是实行创业服务环境监测,制约损害创业环境行为。深化“百千万”内设机构测评工作,加强对创业者和群众投诉以及监测点反映问题的督查督办,及时受理创业者提出的行政复议申请,严肃查处一切损害投资创业者利益、扰乱市场秩序等影响机关效能、损害经济发展环境的人和事,实行“一票否决”。
四要创新举措,建立优良的服务环境。一是完善创业政策扶持平台。围绕省委、省政府《关于创建最优发展环境的决定》文件精神,大胆探索、大胆尝试,抓好具体政策措施的创新实践,凡是涉及企业发展、投资条件、投资者的经济和政治待遇等有关政策的,要放到相对宽松的程度,放到企业和纳税人最满意的程度。二是完善创业资金支持平台。进一步拓宽创业融资渠道,充分创造条件,积极与各级金融部门、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对接,积极创造融资机会,着力破解项目推进资金瓶颈,加大中小企业发展金融支持力度,帮助解决融资难的问题。三是完善中小企业孵化平台。完善创业孵化平台的基础设施及配套建设,落实创业孵化基地创业补贴政策、扶持创业社会保障政策及税收优惠政策,加大创业培训力度。要多学习和借鉴经济发达地的好经验、好做法,做大做强创业孵化平台。四是完善创业者服务平台。做好重大产业项目的招商引资、审批落户、后续跟踪等系列服务,围绕重点发展战略实施项目招商,完善重大产业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对重大产业项目实行联席审批一揽子服务、零距离服务、全过程跟踪“保姆式”服务;健全创业服务机构,整合各类创业资源,完善创业培训服务基地建设,建立健全创业服务机构,扩展服务功能,优化服务质量,努力为创业者提供“一条龙”式优质服务;当前特别要完善创业服务电子信息网络化建设。
五要综合治理,打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良好稳定的社会环境是一个地方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基础,因此,必须实行综合治理,进一步净化社会风气。一是司法部门要增强为投资者服务意识,及时依法惩处各种危及企业投资者生产经营和人身财产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二是要严厉打击破坏经济发展环境的人和事。对向企业敲诈勒索等干扰施工及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违法行为,要坚决予以打击。对投资者要求提供执法执纪保护或服务时,各有关部门要及时派员赶到现场,帮助协调处理相关问题。三是政法机关对投资者的举报、控告、申诉,要及时受理,迅速查办,依法从重惩处犯罪分子。要通过打击干扰企业正常生产、扰乱社会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净化社会风气,积极营造全社会遵法守法的良好环境。
第三篇:关于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 若干规定
中共上蔡县委上蔡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优化经济
发展环境的若干规定
(2006年3月13日)
为牢固树立环境就是生产力、环境就是吸引力、环境就是竞争力的理念,不断巩固和扩大招商引资成果,更好地发展民营经济,促进全县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现就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作如下规定:
一、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
(一)实施《行政许可法»,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按照建立服务型政府的目标要求,抓住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这一契机,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步伐,行政许可清理后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必须进入行政服务大厅统一办理,实行“一条龙”服务、“一个窗口”对外,做到办事程序、审批项目、收费标准、办结时限等全面向社会公布。
(二)打造企业宽松生产经营环境,为企业办理“特别通行证”。企业根据生产经营需要提出申请,县优化经济发展环境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优化力办、)可以为企业运送原材料和货物的车辆办理“特别通行证”,凡持特别通行证的车辆,交警、交通、城管等部门一律不准收费。
(三)严格控制对企业的检查评比。每月1-25日为企业安静生产日,除上级统一安排部署的检查评比活动和国税、地税征收,工商日常管理,安全生产检查及处理安全事故、治安刑事案件外,任何单位和执法人员不得到企业和工商户收费或进行其它执法活动,特殊情况需到企业执法、检查的,必须经县优化办书面同意。严禁多级多部门就同一事项进行重复检查,不得随意扩大检查范围和对象,不得随意延长检查时间。
(四)减少会议和培训。凡与企业经营、安全生产无关的会议,不得硬性通知企业负责人参加。尽可能减少涉企培训,确需举办的,报经县优化办审批。经批准举办的各类培训班,要务求实效,办班单位未经县价格主管部门批准核定收费标准并在县优化办备案,不得收费。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加入各类协会,要坚持自愿原则,不得勉强要求入会和缴纳会员费。
(五)加强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经营服务性收费的规范管理。行政许可清理后保留的收费项目,根据政策核定收费标准,具有收费资格的单位必须到县价格主管部门办理《收费许可证»,统一进入行政服务中心收缴,并向社会公开收费项目和标准。各职能部门原则上只管理不收费,只服务不收费。严禁任何单位和部门以任何理由向企业乱收费、乱摊 派、乱集资。收费时间统一规定为每年12月,月度收 费时间统一规定为每月26日至月底,其它时间一律不准到企业收费。
(六)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向企业乱罚款。罚款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执行,处罚要体现惩罚与教育相结合,重在教育的原则,严禁以罚代管和重罚轻管。各执收执罚部门在企业检查过程中发现违规问题,需补办手续和限期整改的,先向企业发放违规通知书,详细填写,如果限期内不改正,需处罚的,向县优化办提出申请和罚款依据,经县优化办批准后,方可向企业下达处罚通知,所有收费和罚
款一律由行政服务中心办理,否则,企业有权拒绝任何形式的经济处罚。对经济活动中的一般违规行为,严禁以创收为目的滥收滥罚。
(七)收费和罚没收入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执法人员必须依法行政,秉公办事。收费、罚款必须出具行政执法证或有关依据,开具专用票据,并实行收缴分离、缴罚分离、银行代收,任何单位和部门不得私自截留或坐文,严禁各部门对其下属单位和工作人员下达收费、罚款指标,各执收执法(罚)单位要严格执行预算外资金收支管理规定,按规定该进入行政服务中心的,要进入中心统一管理。审计部门对执收执罚单位执行情况每年进行一次审计,对违反规定的部门和单位,其预算外资金由财政部门全额收缴,并依照财经纪律追究单位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对违反罚款管理规定的行为,一律执行“收一退一”的规定,被处罚单位或个人凭收据经县优化办核定后,到同级财政部门办理退款手续,再由财政部门从下拨给该收罚单位的预算经费中扣除。
二、提高办事效率,优化服务环境
(八)抓好行政服务中心建设。重点是加强规范管理,提高服务水平。进入行政服务中心的审批项目要实行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行政服务中心要为投资者提供涉及项目和企业规费的咨询、报批、缴费等方面全过程的“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
(九)严格实行“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审批和县四大班子领导分包企业制度等。凡是县职权范围内的要当场办理,当场不能办理的,限3日内办结。必须到上级机关办理的,由主管部门代办。对政策性规定的一次性收费、常规性收费和项目报建收费,实行明白卡制度,由相关部门提供政策依据、标准,县行政服务中心依据县定优惠政策实行一支笔审批。所有执法部门和有关职能部门向社会公开承诺 的服务内容要坚决兑现,对部门服务承诺落实不到位的要予以查处。进一步落实县四大班子领导分包企业责任制,积极帮助企业协调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
三、倡导诚实守信,打造信用环境
(十)加强诚信教育。以诚信教育为核心,努力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各部门要信守承诺,以诚招商。各级干部和执法人员要做诚实守信的模范,坚决反对弄虚作假、欺上瞒下。各类企业和经营者要诚信经营,重合同守信用,合法经营,坚决反对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
四、坚持依法治县,整顿法制环境
(十一)严格规范行政执法和司法行为。执法机关要 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对损害投资者和经营者利益的违法行为要从快从严查处。司法机关不得违法扣人、扣车、扣物,不准在企业报销办案费用或从办理案件中提成,司法传讯、拘留、逮捕正常经营的企业法定代表人、关键技术人员和对企业实施冻结帐户、划拨资金、资产抵押、扣留物资之前要向县优化办 报告。情况特别紧急的,要在采取措施后两小时内报告。坚决制止公路“三乱”,除公安交警部门纠正违章,交通部门收费站和公路规费稽查站、林业部门检查站在指定地点依法执行公务外,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在境内公路上设卡拦车,进行检查、收费和罚款。
(十二)认真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加大企业周边环境整治力度,严厉打击敲诈投资者和企业钱财的违法犯罪行为。对无理纠缠企业、强装强卸、强买强卖,影响企业正常经营秩序的黑恶势力,有关部门要坚决依法制止和打击,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要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对重点企业,公安机关要在企业设立治安室。
(十三)深入开展市场经济秩序整治。大力治理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严厉打击各种制假售假、坑蒙拐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及时依法审理涉及企业生产经营的各类民事、经济纠纷案件,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从严从快处理强买强卖、欺行霸市、排斥异地客商的不法行为,努力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五、健全督察机制,严格责任追究
(十四)建立健全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责任追究制。各部门、各单位的主要领导是本部门、本单位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按照层级管理的原则实行目标考核和责任追究,将其作为领导政绩考核和公务员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
1、凡出现涉企“四乱”现象的单位和部门,经查证属实,情节较重的,其单位、部门要停止执行公务,限期进行整改,经整改合格后可继续执行公务,限期整改不合格的,除继续停止执行公务外,还将追究其单位负责人的纪律责任。确须在整改期间执行公务、履行职责的,只服务,不收费、不罚款。
2、因破坏经济发展环境被企业、投资者或其他组织、人员投诉经核查情况属实的,其直接责任人年终考核一律不得评定为优秀等次;凡在评议和调查中基层或企业反映强烈或存在问题较多的单位,年终不能评为先进单位,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分管领导不能评定为优秀等次。
3、县四大班子领导联系重点企业和项目建设中发现的有关问题,县直各部门和相关乡镇必须按要求解决落实。一次协调解决不了的,涉及到的部门和乡镇主要领导要向县委、县政府陈述原因;两次协调解决不了的,涉及到的部门和乡镇主要领导要公开向联系该项目的县领导作出自我批评;三次协调解决不了的,对涉及到的部门和乡镇主要领导实行诫勉谈话直至免职,属垂直管理部门的,县委、县政府向其上级主管部门提出相应处理建议。
4、有关单位和部门违反服务承诺务承诺给企业造成损失的,对责任单位给予必要的经济处罚,视其情节,出现一次,对直接责任人给予批评教育、待岗、下岗或辞退处理,对分管领导给予通报批评、组织处理或行政处分,责令其单位主要领导向县委、县政府写出检讨,出现两次,对分管领导予以免职处理,对主要领导进行诫勉谈话,出现三次,对主要领导予以免职处理。属垂直管理单位的,向其上级主管部门提出相应处理建议。
5、执法主体单位到企业调查、考察实行预约制度(除公、检、法、纪检、监察机关执行紧急公务外),由执法部门提出,经县优化办组织协调,否则企业有权拒绝接待。县政府依法保护投资企业,对企业实行挂牌保护,封闭式管理。
6、凡党政机关和执法部门工作人员违反企业或工商户意愿,给企业或工商户
增加不合理负担,具有下列行为之一者,按照市纪委、监察局《关于对损害经济环境行为纪律处分暂行规定》和上蔡县委、县政府印发的《上蔡县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责任追究办法»,给予党政纪处分。
(1)在行政服务中心和其它规定之外擅自向企业收取费用的;
(2)以各种名目无偿占用企业和工商户财物的;
(3)借检查评比之机搞强买强卖、强制企业接受指定性服务和以权谋私的;(4)违背企业、工商户意愿举办各类评比、研讨、考核、培训活动的;
(5)将应由企业自愿接受的咨询、信息、检测等服务变为强制性服务,并强行收费的;
(6)接受企业宴请或娱乐消费的;(7)在企业打牌变相赌博的;
(8)在企业报销应由本人或本单位支付的费用的;
(9)违反规定对企业乱罚款、乱收费和罚款不开专用票据或不进入行政服务中心统一管理的。
(十五)建立健全经济发展环境管察机制和服务环境 许议制。县优化办负责研究、制定全县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规划和措施,协调、检查、督促各项措施落实;鼓励支持投资者和社会各界对各种违规违法行为进行监督。县优化办负责受理、协调、处理和督查全县投资者投诉事项,切实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督促落实县委、县政府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各项决定和政策,定期开展专项调查,及时向县委、县政 府反映情况,提供决策建议;优化办要加强“企警地”共建 工作,组织企业负责人每年开展两次评议职能部门行风的活动,将评议结果向社会公开。半年评议时,不满意率在20%以上的部门,要对其主要领导进行组织谈话,限期整改。限期整改不到位的,实行诫勉。年底评议不满意率仍在20%以上,组织考察确有问题的,对部门主要领导予以诚勉直至免 职。属垂直管理部门的,向其上级主管部门通报情况,并提出相应处理建议。县直有关部门,要在年末将本部门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情况向县优化办作出书面专题报告。
本规定白发布之日起施行,以前出台的与本规定不符的文件,以本规定为准。
第四篇:关于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有关规定
老城区关于进一步
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有关规定
为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促进我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加快实现老城“中心开花”的目标,根据上级有关文件规定,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规定。
第一条 本规定适用于各办事处(镇)、区直各单位、驻区单位和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
第二条 进一步加强行政服务中心工作。各职能部门保留的审批项目要按照有关规定进入行政服务中心窗口集中办理。逐步推进并联审批、网上审批,不断提升服务质量,提高办事效率。行政服务中心要加强对窗口事项办理程序的监督和协调,切实做到一门受理、一口告知、限时办结、照章收费、行为规范。
第三条 建立和完善行政许可相关制度。所有职能部门对保留的审批项目、收费项目都要上墙公示,并制订详细的办理流程,连同政策法律依据、申请表格、收费依据在本单位的政务公开栏上公布。
第四条推行收费明白卡制度。各单位对本单位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经营服务性收费在实行收费公开外,要向企业发放收费明白卡,载明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收费依据、服务承诺及投诉监督电话。对违规收费和超标准收费,企业有
1权拒绝缴纳。
第五条规范行政执法检查行为。不同行政机关对同一企业的相同问题或事项的执法检查,实行谁先查谁负责制,其他机关不得重复检查。同时实行检查备案制度,除国家、省、市确定的突击性专项检查外,各行政执法部门在检查前,经分管副区长同意后,书面报区优化办备案。鼓励各单位实行联合检查。
第六条行政执法单位对企业的行政处罚必须严格按法定权限和程序执行,必须集体研究、审批,严禁行政执法人员擅自对企业处罚,做到集体研究、同事同罚、公平执法。
第七条 推行对企业首次行政执法不罚款制。各行政执法机关在执法中,对企业、商户首次轻微违法经营行为应依法不作罚款处理,可采取善意告知、批评教育、限期改正等方式,督促其自行纠正违法经营行为。
各行政执法机关应对企业加强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宣传,指导企业诚实守信、守法经营。
第八条 推行收费、罚款最低额度制。各行政执法机关在对企业、商户实施行政性收费和罚款时,凡法律法规规定有幅度的收费、罚款项目,应按最低额度标准执行。为了支持企业发展能
第九条实行重大行政处罚事项备案制。行政机关对企业作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等重大行政处罚决定时,必须经分管副区长同意,同时书面报区优化办备案。
第十条各行政机关及工作人员对企业执法时必须严格遵守“六条禁令”:
(一)禁止重复执法。同一执法系统或不同执法机关不得对同一企业的同一违法行为进行两次以上罚款的处罚;不同执法机关不得同时对一个企业进行检查(市区两级政府统一组织的联合执法除外)。
(二)禁止在企业“安静生产日”内执法。每月1至25日为企业“安静生产日”,除安全检查、环境监测和执法机关查处案件以外,各行政执法机关不得到企业进行执法。确需进行执法的,必须事先经分管副区长同意后到区优化办履行备案手续。
(三)禁止无备案执法。除政法机关查处案件以外,对企业进行执法,必须事先经分管副区长同意,并到区优化办履行备案手续后方可执法。
(四)禁止无审核收费、罚款。各行政执法机关对企业进行收费、罚款,必须凭物价部门颁发的《收费许可证》和《执收公务证》,或实施处罚的法律、法规、规章依据,事先经分管副区长同意,并到区优化办履行备案手续,经审核后方可执收、执罚。
(五)禁止无证执法。对企业进行执法,执法人员必须出示《河南省行政执法证》及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执法证件,并应出示其他有关执法证明材料。
(六)禁止粗暴执罚。各行政执法机关应制定和实施执法用语、举止、仪表规范,保证文明执法,杜绝粗暴执罚行为。
第十一条推行检查、收费、罚款、评比、办班等行政执法行为备案制。各行政执法机关对企业进行检查、收费、罚款和评比的,以及行政机关和挂靠行政机关的社团组织对企业人员办班、培训的,必须事先经分管副区长同意,并到区优化办履行备案手续。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对企业强制执行时,应事先经分管副区长同意并到区优化办履行备案手续。
第十二条 推行投诉举报奖励制度。对举报损害经济发展环境案件经查证属实的,按照《洛阳市影响工作执行力行为有奖举报暂行办法》的标准进行奖励,奖励费用由被举报单位承担。
第十三条行政执法机关及其执法人员违反本规定以及发生涉企“四乱”、“四难”到企业“吃拿卡要报”等各种形式的加重企业负担损害经济发展环境行为的,依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行政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老城区机关工作人员效能告诫暂行规定》等规定,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或其他处理,并严肃追究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领导责任。
第十四条 本规定自下发之日起实行。
第五篇:如何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如何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是加快经济发展、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的迫切需要,也是反腐倡廉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切入点。顺应新形势,结合瑞昌实际,应主动把纪检监察工作融入“第一要务”,努力放大反腐倡廉在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中的功能,营造一个包容性强、亲和力强、创造力强、诚信度高的发展环境,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力推进瑞昌科学发展”清障铺路,保驾护航。
营造快捷高效的政务环境,在“优”字上下功夫。一是依靠制度“治乱”。在解决“乱收费”问题上,实行收费公示制度,该取消的坚决取消,该减免的坚决减免,具有弹性收费标准的,一律实行最低标准。二是通过改革“规范”。围绕服务型政府和效能建设,推进政府管理的创新,深化审批制度改革,开展行政审批事项、不合理收费项目、评比达标表彰项目、行业协会、中介组织服务和收费“四项清理”,进一步减少审批事项,规范审批行为,进一步规范行政服务中心,完善“一站式”、“一条龙”服务。三是改进作风“提效”。把机关效能建设作为一项全局性工作来抓,确定工作任务,明确责任主体,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绩效考核制度。
营造诚信守诺的办事环境,在“评”字上下功夫。一抓 行风评议。在全市开展评议科(股)长活动,对评价结果后5位的科(股)长进行组织免职处理,对评价结果后6∽20位的科(股)长列为效能建设重点整改对象,从而评出文秘杂烩网企业满意的作风,评出群众欢迎的干部,评出廉洁高效的部门。二抓效能监察。进一步完善行政投诉中心,健全行政效能投诉管理机制,畅通信访投诉渠道,倾听群众呼声,做到“有诉必接、接诉必办、办诉必果”。三抓舆论监督。开通“行风热线”,开辟行风建设专栏、投诉举报“回音壁”、曝光专栏,使群众反映的困难和问题、使影响经济发展环境方面的投诉件件有着落,事事有结果,切实维护好企业和广大群众的合法利益。
营造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在“建”字上下功夫。一方面,纪委作为源头治腐牵头部门,要维护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经济秩序,认真纠正在资源配置中为部门和个人利益,人为设置市场障碍、破坏公平竞争等行为,着力解决市场www.秩序方面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为形成良好的市场环境创造条件。另一方面,继续抓好治理商业贿赂工作,着重抓住搞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的突出问题,重点查办发生在工程建设、土地出让、产权交易、医药购销、政府采购、资源开发和经销等领域的商业贿赂案件,加快构建防治商业贿赂的长效机制,进一步规范市场竞争行为。
营造宽松和谐的干事环境,在“治”字上下功夫。查处 违纪违法行为,严厉惩处腐败分子,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营造一个和谐稳定的创业环境,是创优发展环境的基本前提,更是纪检监察机关的重要职责。对于干扰和破坏经济发展环境、损害群众利益、与民争利行为,妨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侵害非公有制企业合法权益的行为,违反审批制度改革规定和要求的行为,阻碍政令畅通的行为,在招商引资中失职渎职的行为,以及违反规定向企业和个人乱收费、乱罚款和乱摊派等破坏发展环境、影响社会稳定的行为,坚决严肃查处。在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的同时,要正确处理好惩处打击与维护社会稳定的关系,通过支持改革者、鼓励创业者、惩处腐败者、追究诬告者,真正把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发挥好、引导好,营造一个全民创业、敢于创业、善于创业的宽松环境和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