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源头预防腐败
嘎拉牙林场党总支从源头上预防腐败
为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不廉洁行为。日前,金河林业局森调大队让每名党员干部都签定一份《廉洁自律承诺书》,承诺做一名崇尚廉洁的党员干部。
嘎拉牙林场党总支通过召开全队党员动员大会,举办政治理论学习班,认真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党章》,《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政若干准则》、《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等有关廉政文件,并组织收看警示教育片,采取分组讨论的方法,立足本职查找问题。在此基础上,他们还要求党员干部和家庭成员签订《廉洁自律承诺书》、《家庭助廉承诺书》。认真贯彻林业局纪委及大队党总支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部署要求和各项制度,贯彻落实“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依法从业,严格自律,规范言行,坚决维护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严格遵守党的组织纪律,政治纪律,经济工作纪律和群众工作纪律,真正做到了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嘎拉牙林场党总支
2011年1月3日
第二篇:从源头抓起预防和治理腐败浅见
从源头抓起预防和治理腐败浅见
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是广大群众最关心的热门话题之一。近年来,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一直朝着健康平稳的方向发展,各级党组织和纪检监察部门不断加大治本工作力度,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取得了明显成效,并初步探索出一条有效惩治腐败的新路子。从主流上看,我们的党员干部队伍的是过得硬的、值得群众信赖的,绝大多数党员干部能够按照中央提出的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做到廉洁奉公,遵纪守法。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腐败分子并没有被彻底清除,腐败现象蔓延的势头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前腐后继的现象仍然存在,重大违法违纪案件仍时有发生,有些地方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还很严重。这些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的原因十分复杂,既有制度不完善、监督不到位、管理不严格的原因,也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
在金钱、物欲横流,充满利益诱惑的复杂社会环境下,我们的绝大多数党员和干部意志坚强、立场坚定,始终保持着共产党人和人民公仆的本色,不为各种诱惑所动。但也有一些意志不坚强、立场不坚定的害群之马,经不住诱惑,走上邪路,走向毁灭。有的人推崇奢侈生活方式,滋长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思想作风,衣食车房样样讲究“档次”,非名牌服装不穿,非洋酒美食不吃,非豪华汽车不坐,沉湎于灯红酒绿,声色犬马;有的人不 1
讲学习,不思进取,思想迷茫,精神空虚,热衷于到茶馆酒肆中寻找慰藉,打发时光。对工作则采取“遥控指挥”,甚至推给下属了事;有的人看到别人先富起来,心理不平衡,不再安心于公职人员的工资生活,一些领导干部权力过于集中,直接掌握着诸如工程发包、项目审批、资金调拨等资源配置权力,利用职权与“老板”搞权钱交易,甚至变着法捞好处,而对国有财产的损失却不当回事;有的领导干部用权失当,随意性大,透明度差,加上一些干部迫于“行政”压力,害怕自己的“位置”不保,不敢坚持原则,对领导投其所好,看领导眼色、按领导意图行事,客观上助长腐败行为的滋生。
从源头抓起预防和治理腐败,必须通过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增强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能力,让党员干部不想腐败;通过体制、机制和制度的创新,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让党员干部不能腐败;通过完善制度、强化监督、从严惩处,让党员干部不敢腐败。
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首先必须从严治党。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从严治党,必须紧紧抓住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切实加强对领导干部的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一些消极腐败现象之所以屡禁不止,客观上与一些党组织治党不严,对领导干部的权力及权力的行使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有关。有的党组织软弱涣散,对班子和干部队伍中出现的不良
现象和腐败行为,视而不见、放任自流,该提醒的不提醒,该教育的不教育,该批评的不批评,该制止的不制止,对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失之于软、失之于松、失之于宽。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由于缺乏应有的批评教育和有效的监督制约,任其发展,最后铸成大错,给党和人民的事业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
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必须加强教育,筑牢思想道德防线。多数腐败分子都是从不讲学习、不讲政治、不讲正气,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一步步蜕化变质的。许多腐败分子在事后反省时,自己也承认这一点。由于长期不注意学习,头脑中顺应时代潮流、时代需要的东西越来越少,本位的、自私的、阴暗的东西越来越多,披着共产党人的外衣,内核已经变质,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是非明于学习,名节源于党性,腐败止于正气。每一个党员领导干部都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打牢思想根基,才能有坚强的精神支柱、正确的是非标准和有效的政治免疫力;才能矢志不渝、无怨无悔地为社会主义事业无私奉献;才能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知道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什么必须坚持、什么必须反对;才能保持高尚情操,自觉抵御各种诱惑和腐蚀。
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必须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
用。要不断提高预防腐败工作的科技含量,重点抓好预警和防范两方面工作。一是建立健全预防腐败信息系统,逐步形成信息共享机制和腐败预警机制,以便及时准确判断腐败多发的重点领域、重点部位和风险等级,增强科学分析预防腐败形势的能力,提高防范和打击腐败的主动性和针对性。二是把现代信息技术广泛运用于权力运行的各个领域和环节,开发一批各具特色的系统软件,使权力在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同时建立实时在线电子监察系统,提高监督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必须正本清源改革体制,强化监督。通过改革体制、机制和完善制度,强化监督管理,从源头上防止权力不正当运用,是预防和治理腐败的治本之策。如果说查办惩处是“亡羊补牢”,那么体制改革就是“正本清源”。古今中外的腐败行为,表现形态主要是以权谋私、权钱交易。权力高度集中,又缺乏监督制约,必然产生腐败。因此,要紧密结合单位实际,有针对性地查找制度建设中的薄弱环节,进一步完善科学、管用、便于操作的制度。要严格强化制度落实,加强对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和检查考核,加大对违反制度、破坏制度行为的问责力度,解决制度不完善、操作力不强和执行力不够的问题,真正做到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实现从源头上防腐治腐,实现重在预防、重在治本的目标。在监督方式上,一是要强化执纪执法部门的监督制约作用,充分发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职能,强化党纪、政纪、法律和经济等各种监督的协调配合,形成有利
于发挥反腐败整体功能的监督机制。二是要严格执行党的民主集中制,并建立具体程序,对重大事项、重要人事任免,大额资金使用等问题的讨论、决定、审批等程序作出规范,防止主观性和随意性。对于重大决策必须由班子集体决定,不能让权力过分集中,更不能一个人说了算,搞“一言堂”、“家长制”。三是要加强群众监督。对重大政策决策要坚持专家论证和群众民主评议相结合制度,完善企业决策科学化制度。四是加强新闻媒体舆论监督作用。通过对各种滥用权利、以权谋私等腐败行为及时揭发、举报,对党员干部起到警示作用,约束党员干部行政行为。
同腐败现象作斗争是我们党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贯穿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坚持不懈地开展反腐败斗争,必将使我们党更加纯洁,更加坚强,更好地担负起领导各族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重任。
第三篇:20从源头预防和治理企业管理腐败
从源头预防和治理企业管理腐败的对策和有效机制研究
腐败是与权利相伴生的一种社会现象,有权力的地方,腐败就有了它滋生的土壤。企业经营管理者,在进行经营决策等管理过程中,具有极强的权力性,决定了管理腐败问题发生的可能性。管理腐败就是权力腐败在管理领域的表现。它具有不同于政治权力腐败的特征和表现形式。主要指经营者为了达到个人的效用最大化,不惜滥用权力、以权谋私,通过收取回扣、收受贿赂、贪污挪用公款、把国有资产占为己有、进行过分的职务消费等等。建立惩防体系,完善管理控制和监督机制,对从源头治理企业管理腐败具有重要意义。
一、国有企业管理腐败问题表现方式
国有企业管理腐败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方式:一是扩大职务消费。主要表现在:经营者在交通、通讯和办公设备一般都有较好的配置。每年的花费数目可观。一般国企经营者普遍配备了比较高档的通讯工具,有些人月通讯费达到数千元;企业的业务招待费经常超支。还有些从“小金库”中开支,或转移为其他开支,以至无据可查。有些国企领导饭桌上一掷千金毫不心疼;一些国有企业经营者热衷于钓鱼、打保龄球、涉足色情场所,甚至嫖娼,全部活动按公务活动做财务处理;二是灰色收入。有的国有企业经营者,手中有决策、计划、审批、采购、工程发包、合同签订、财务开支、用人、调动等权力,在经营管理活动中,吃回扣,收中介费、拿提成、收红包、搞权钱交易等等;三是黑色收入。有的国有企业经营者运用自己手中的权力,索贿受贿,甚至想方设法把国有资产转化成自己的资产,通过开办个 1
人公司,搞“空手套白狼”的把戏,把自己的不明财产合法化。
二、企业管理腐败治理的对策
管理腐败既然是故意行为,那么只有在预期腐败行为能为当事人带来某种利益或好处,并且这种利益或好处至少要大于经营者为之付出的全部成本时,这种行为才可能发生。为了有效地阻止企业管理腐败,可以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1、加大实施腐败的总成本。实施腐败的总成本是由主动付出成本、案件查处率、查处后受到的惩罚和心理成本,及丧失的原来的收益共同决定的。因此要加大实施腐败的成本,必须通过这些自变量的增加来实现。一是加大主动付出成本。由于主动付出成本与经营者的权利成反比关系,所以必须制约经营者手中的权力,增强企业的内部权力制衡机制,健全企业治理结构,形成权力的分立与制衡。消除特权与集权,把权利放在有效的监督制约之下,为经营腐败行为设立重重障碍。二是提高案件的查处率。加强对经营者的内部党组织的监督,职工群众的民主监督,审计监察部门的监督。建立和健全监督方面的法律、制度,用法制来规范经营者的行为,造成经营者不敢腐败、不能腐败。三是加大惩治力度。腐败行为一经查实,应予以严厉打击,加大党纪、政纪、法律的惩罚力度,并把三者结合起来,使其在付出名誉、地位代价的同时,还要在经济上产生巨大损失。四是加大腐败行为的心理、道德成本。增强新闻媒体在反腐败中的地位和作用,对于清正廉洁的个人进行大力宣传,而对于贪污腐败者,应予以曝光,并利用社会舆论加以谴责。
2、减少实施腐败的预期收益。为了预防和及时发现腐败行为,必须对经营者的各种行为所得的收益进行控制,实行严格的个人财产申报制度,实行严格的财产申报制度、收入申报制度与定期核查制度,对于经营者曝露出来的消费与其正常收入悬殊过大而又说不出正当理
由者,有关部门要立即组织调查,弄清原因,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严格控制职务消费。发达国家的企业经营者的职位消费纯粹是为了更好地为企业工作,我国个别企业的经营者的职务消费大多是为了弥补个人的收入。要杜绝职位消费的随意扩张,应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对经营者的职务消费进行合理的规范并严格控制。在经营者报酬确定和规范的过程中,适当引入协商机制和聘用合同制度,将经营者应执行的各项职务消费标准,连同工作职责、业绩标准等都写入聘用合同的各项条款,并认真遵照执行。建立经营者的职务消费报告制度。定期向董事会、监事会、和职工代表报告,使职务消费处于比较透明的状态,便于及时纠正不规范行为。二是建立国有企业经营者年薪制和多样化的股权激励制度。体现多劳多得的原则,形成更好的利益捆绑机制,引导经营者自觉控制职位消费行为。适当提高经营者的收益。并建立健全对企业经营者全方位的激励机制,让经营者的收入与其贡献挂钩,提供优厚的合理需求条件。三是对国有企业经营者职务消费项目进行清理整顿,有些纳入年薪收入,有些则要明确标准。将个人消费和与公务消费区适当分开。企业可根据实际需要,核定公务用车、通讯、业务招待费等项目标准,合并成一个标准,进行包干使用,超支自付,节余提成。
三、将企业内部控制监督与纪检监察监督相结合,建立源头治理有效机制
1、规范事权,建立招投标中心,构筑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合同审批和运行机制。为解决 “暗箱操作”问题,对可以用市场机制替代审批的项目,如工程项目交易、采购等实行市场化改革,建立招投标、拍卖及采购机构等,对这些项目公开招标、拍卖,不仅减少了寻租和权钱交易的可能性,而且保证了工程、商品和服务质量,优化了资源配置,实现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2、规范财权,建立会计核算中心,构筑科学规范的财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在全面清理预算外资金的基础上,取消“小金库”、“账外账”,对所有资金实行“收费统一管理、财务统一核算、会计统一派遣、分配统一标准”的“四统一”管理,堵塞漏洞,减少腐败。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财务规章制度。建立重大事项集体协商决定、经济事项的审批与经办分离、账款分离等制约机制。制定《预算外资金管理办法》、《采购办法》,逐步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财务和资产管理规章制度体系。严格收支两条线管理。对电费、废旧物资等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做到所有收费都上缴财务,纳入预算管理;其他预算外资金也都上缴财务,列入预算外资金收支计划。严格执行预算。进一步细化预算并严格执行,增强预算的约束力、增加预算的透明度,杜绝经费开支的随意性。
3、规范人事权,建立健全科学的干部选拔任用和管理监督机制。一是要建立党管干部原则与市场化用人相结合的管理机制,尤其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科学的、市场化的选人用人考核评价体系。要认真执行党的干部路线和干部政策,充分发挥市场优化配置的人才管理体制和机制,以逐步形成竞争上岗,优胜劣汰,人尽其才,合理流动的良性循环。真正把被考察对象的实绩与虚绩、真绩与假绩、现绩与前绩、显绩与潜绩搞清楚,使“带病上岗”者无机可乘,把德才兼优的人选到各级领导岗位。二是改进考核考察办法,采取考察预告制、考察工作责任制及注重对干部“八小时”以外情况的考察等措施,提高识人的准确性,为干部选拔任用提供可靠依据。对干部的评价不能只是一些定性的语言,而要用量化的数据说话。对干部的考察、考核要由有关部门组成联合工作组,并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考察、考核结果应用大量真实的数据对干部的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作出全面、客观、准确的描述。三是强化廉政鉴定,在提交党委常委会讨论之前,由纪检
监察机关对拟提拔任用的领导干部进行廉政鉴定,实行干部提拔任用党风廉政“一票否决”,防止“带病”上岗。推行党政干部公开选拔和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制度,着力从源头上预防用人问题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四是完善干部民主推荐制度,凡未经民主推荐和多数群众不赞成的,一律不提拔任用。要充分尊重民主,不能把对干部的民意测验当作可有可无的参考,而要作为对干部评价的重要砝码。要进一步增强干部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度,研究制定强化干部工作民主程度、公开程度与群众参与程度的措施和办法,认真落实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要继续完善民主推荐、民意测验、民主评议等方法和程序,并把测评结果作为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对那些受多数人拥护的干部,要坚决提拔重用;对那些被多数人反对的干部要坚决弃之不用。五是要教育干部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的作风,以政治、思想、品德、知识、能力、业绩上的优势去接受组织和群众的选择。要教育广大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正确看待和使用权力,正确看待名利和地位,真正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不断增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意识。要切实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引导各级领导干部按照“两个务必”的要求和“为民、务实、清廉”的标准,堂堂正正做人,老老实实做事,清清白白从政,自觉接受组织和群众的考验,以自己坚定的政治信念、过硬的思想素质、高尚的道德品质、深厚的知识储备、出色的业务能力、优异的工作成绩,为党和国家服务,为集体和群众造福。六是要严肃追究用人失察和举荐失察责任,明确责任主体、责任内容和惩处措施。对干部提拔后发现任前有重大问题,且这些问题在对干部考察时亦有反映的,要严肃追究举荐者和考察人员的责任,切实解决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责任不明确、出现用人失察失误无人负责、难以追究的问题。
4、拓宽监督渠道,构筑反腐败源头治理保障机制。以经常性、制度化的公众监督来保证企业管理机关高效廉洁,做到廉政与勤政一起抓、两手硬,建立投诉中心(廉政投诉中心),受理职工群众及其工作人员的投诉。把工会民主管理、民主评议管理人员活动结果作为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扩大群众监督力度和广度。
5、重视和加强对重要岗位人员的教育管理、监督和岗位轮换。加强对权力部门工作人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一是要严把进人关;二是有针对性、有计划地加强对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和反腐倡廉教育,提高依法行政的责任感和廉洁自律的自觉性。三是了解和掌握权力部门和人员的情况,根据职能和业务特点,对易发、高发不廉洁行为和违法违纪的部门、环节实施有力监督;四是对重要工作岗位人员实行定期轮换、交流和离任审计制度。
企业管理腐败也有其独特规律性。只要抓住了问题的关键,找到了有效的对策,建立了有效的日常工作内部控制监督与纪检监察监督相结合的预防体系和机制,腐败问题是可以制止和杜绝的。
第四篇:坚持三个三 预防源头腐败
坚持三个三 预防源头腐败
夷陵区人事局 易卿善 杨诚
今年中央颁布了《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明确提出“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推进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制度改革和创新”。这对我们人事部门提出了具体的目标和要求。近年来,夷陵区人事局在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部门的各项政策方针的同时,努力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严格执行人事工作纪律,大力推行政务公开,不断加强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大治本抓源头工作力度,从源头上防治和预防腐败的发生。现将主要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严格把好“三关”,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1、坚持“凡进必考”制度,把好“入口关”。为了防止进人上的不正之风,我们严格执行上级部门的有关政策法规,从严把住进人“入口关”。自1999年以来,我们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在机关、事业单位进人上,除指令性计划安排以外,对所有新进的人员一律实行公开招考,择优录用,做到“四严”:一是严格资格审查。在招聘报名阶段,严格按照招考方案所公布的条件,对报名的考生严格进行资格审查,以保证每位报考人员的条件符合用人单位的职位要求。二是严格招考程序。对报考人员实行公开招考,在历次招考中都聘请有纪检监察部门的领导全过程参与监督。笔试中严肃考风考纪,面试中实行7-9名考官打分制,以确保每位考生公平竞争。三是严格考核。在考核的过程中,严格对学生档案中的政治思想、学习成绩和在校表现等进行考核,逐项打分。凡是没有学生档案的或档案中有违纪受处分或有违反国家重大决策行为的,一律不予录用。四是严格体检。凡是通过了笔试、面试和考核的考生,最后进行身体检查,对患有传染性疾病的,一律不予录用。无论是考试、考核、体检还是录用名单,一律对外向社会公开。1999年以来,共为教育、卫生以及城建、国土资源等部门公开招考优秀专业技术人才200多名。通过“凡进必考”,从源头上遏止了“拉关系、走后门”等不正之风,也避免靠行政行为进人的现象,受到了老百姓的积极拥护。
2、推行“评聘分离”制度,把好“任用关”。按照脱钩、分类、放权、搞活的总体思路,根据中央、省、市关于全面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见,我们在全面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中,积极推行以聘用和聘任为主的“双聘制”,实行评聘分开,竞争上岗,防止以权谋私和任人唯亲的现象。一是推行全员聘用制。在事业单位改革中,我们在全区各事业单位中全面推行全员合同聘用制度。在事业单位的行政领导人员的任用上,大力推行聘任制度,采取民主推荐、考试考核、选举等多种途径选拔领导人员,同时实行任期制和任期目标制,任期一般为3至4年。任职期满后需要连任的,再重新任命或聘任。对专业技术人员的任用上,全部实行“双聘制”。即凡在岗在编人员,全部与用人单位签订聘用合同,聘期一般为3年;同时根据岗位需要再与单位层层签订聘任合同,聘期一般为1年。全区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签订聘用合同达到100%。二是推行岗位管理。2000年以来,按照科学设岗、竞争上岗、按岗聘任等程序推行岗位管理,全面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分离”制度,因事设岗,以岗聘人。先后拟定了《专业技术职务高职低聘管理办法》和《专业技术职务低职高聘管理办法》,允许高职低聘,低职高聘,易岗易薪,薪随岗变,形成了“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用人制度,打破过去“铁饭碗”、“终身制”用人格局。通过实行评聘分离制度,防止了以权谋私和任人唯亲的现象,有力地充分调动了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3、严格“依法行政”行为,把好“服务关”。一是严肃人事政策。对于人事录用、工资福利、军转安置、人事计划、职称评审等综合性管理工作,严格按照政策,依法办事,从不为亲朋好友开绿灯、走后门,所有工作都是一视同仁,确保人事政策法规的严肃性;二是严肃考风考纪。在人事招考、职称考试、人事培训考试等工作中,我们一直坚持不懈地狠抓严肃考风考纪工作,对考务人员进行考前培训和警示教育,增强防范违纪作弊的能力,为广大考生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考试环境,确保人事考试的权威性和公正性。连续多年来,我区被市人事局评为“信得过”考点。三是严格表彰奖励。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中,严格执行考核办法规定,对考核不称职(不合格)者,一律降职降级和降低工资待遇;在推荐表彰奖励工作中,严格执行“一票否决权”制度,凡有违反“一票否决”的,一律不予向上级推荐表彰。四是加强工资基金管理。每年联合纪检、财政、审计、统计等部门开展一次工资基金检查,对部分单位滥发工资、滥发钱物的行为进行纠正和处理。
二、大力推行“三公开”,增强人事工作透明度 我们始终把政务公开作为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一项重要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凡是与群众利益直接相关的人事工作,除涉及国家秘密不宜公开的,其他能公开的,我们都逐步地以多种形式、在一定的范围内对外公开,把人事工作置于人民群众有效监督之下,不搞“暗箱操作”,以维护政府人事部门的良好形象。
1、公开收费行为。人事部门曾被社会议论为“收费局”,为了改变这一形象,我们一是清理收费项目。每年和物价部门联合进行一次清理,凡上级部门明文规定取消的收费项目一律取消,凡没有物价部门批准的收费项目一律不准收取。二是公开收费项目。对物价部门批准的收费项目,我们按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收费依据、收费用途等内容制成《收费情况手册》发放到全区所有干部职工和专业技术人员手中,做到人手一册,并在我局政务公开栏和《夷陵人事网页》上全部公开,将基层人事部门的收费项目置于广大干部监督之下。三是将人事部门的所有收费经物价、财政部门审核后,全部纳入行政服务中心统一管理,所有费用全部进入财政专户,严格收支两条线管理,接受物价、财政部门的监管。
2、公开办事程序。将人事职能、办事程序、办公示意图、工作人员岗位牌、各股室工作职能等主要工作内容及办事程序、办理时限等内容全部在政务公开栏上对外公开,并设立了举报电话和举报箱。
3、公开政务行为。一是将职称评审、工资审批、合同鉴证等涉及面广的工作,主动进驻区行政服务大厅,接受统一管理,实行优质服务和规范服务。二是制作了《夷陵人事网页》,将上级和本级的各项人事政策法规和人事工作在网上予以公开,方便群众随时查阅,增强人事工作透明度。同时,通过“访客留言”栏目,为广大干部职工答疑解惑,虚心听取社会的各方意见。三是实行承诺制度。将人事工作、人事服务、人事纪律等对外承诺,接受社会的监督,对有干部违反承诺行为的,予以坚决查处。
三、建立健全“三个”制度,加强部门自身建设
1、建立学习制度。每周五下午我局定期开展集中学习,重点学习上级部门有关文件精神和主要工作业务,实行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对班子成员制定了《学习计划》,要求每周自学不少于12小时;在对《实施纲要》的学习中,将辅导资料发到领导和干部手中开展自学,并进行了测试,增强了学习效果;每年五月扎实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月活动,学习党风廉政建设有关内容,观看电教片,学习先进典型,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
2、建立管理制度。我们制定了《加强机关干部作风建设的八条规定》、《干部作风建设基本要求“十不准”》、《工作纪律》、《优质服务》等有关制度,并明确了违背规章制度的处理办法和具体措施,坚持用制度来约束干部的行为。同时,扎实开展好各项活动,去年以来,我们扎实开展了干部作风集中整治和行风建设活动,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征求社会意见,深入扎实地查找部门存在的突出问题,针对问题努力进行全面整改落实,不断建立和完善了长效的管理机制。两项活动取得了较好效果,机关作风进一步转变,干部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廉洁自律进一步严格,部门形象进一步树立。
3、建立监督机制。严格按照《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的要求,加强领导班子内部监督,做到民主与集中相结合,实行对重大决策、人员招考、干部调配、职称评定、考核等重大事宜做到大事共同商议,小事不私自作主,不搞“家长制”,防止了违规违纪和不正之风现象的发生,预防了腐败滋生。
第五篇:加强源头预防治理腐败的思考
法不依的问题。五是抓好民主监督意识教育,启发领导干部把群众满意不满意,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作为自己的行动标准,坚持走群众路线,自觉接受民主监督。
(二)健全和完善约束机制,强化制度防范和制约。不受制约的权力必然导致~,因此,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权力运作,从根本上消除~现象的土壤,是预防和治理~的重要保证。国有企业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工作必须与企业经营管理紧密结合,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工作的要求贯穿于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之中。一是健全完善重大决策失误追究制度、物资公开竟价采购制度和重大工程项目招投标制度。二是建立有效的民主生活制度和民主评议制度。小平同志说过,领导干部的情况,上级不是能天天看到的,下级也不是能天天看到的,而同级成员之间彼此是最熟悉的。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党内民主,通过健康的党组织活动,开展经常性的相互监督和帮助,通过开展积极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对广大党员干部进行经常性的教育管理和监督。三是深入推进厂务公开制度和严格执行业务招待费使用情况向职代会报告制度。凡是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管理上能够公开的事项,都要向职工群众公开,防止幕后交易、暗箱操作,抑制~现象。四是推行干部轮岗和任前公示制度。通过制度建设,真正把反~斗争纳入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同时,在制度建设上要建立和完善制裁性规定。目前,企业内的法规制度还不完善、不配套。正面要求规定多,惩戒处罚措施少,强制性、综合治理作用差。因而,也就失去了法规制度所应具有的权威性。例如,在领导干部乘车、住房、接待、婚丧嫁娶等方面,都明确了许多“不准”、禁止、严禁之类的具体内容,但违背了只笼统提出“严肃处理”、“追究领导和当事人的责任”等。究竟违反了“不准”“严禁”事项到什么程度才追究责任,要追究多大的责任,给于什么处分算“严肃处理”,规定得不明确,不具体。这样的制度和规定,执行起来很难把握,操作性差,实施中必然影响法规制度的作用和效力。制度建设应尽量克服太笼统、太原则、弹性大的弱点,做到明确具体,便于操作。
(三)强化监督制约机制,形成强有力的防腐倡廉机制。强化源头防腐,不仅要在认真开展教育活动的基础上,建立健全有效的规章制度作为保证,而且还要形成强有力的监督制约机制。一是要强化执纪执法部门的监督制约作用,尤其是要认真贯彻落实中纪委三次全会重申的党内监督制度,认真贯彻落实《两个条例》,充分发挥各级纪检机关的监督职能,同时强化党纪、政纪、法律和经济等各种监督的协调配合,形成有利于发挥反~整体功能的监督机制。二是要严格执行党的民主集中制,并建立具体程序,对重大事项、重要人事任免,大额资金使用等问题的讨论、决定、审批等程序作出规范,防止主观性和随意性。对于重大决策必须由班子集体决定,不能让权力过分集中,更不能一个人说了算,搞“一言堂”、“家长制”。三是要加强群众监督。要坚持和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业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深入推进厂务公开制度;在干部人事工作中要完善、坚持民主推荐和民主评议制度,推行领导干部任前公示、竞争上岗等制度。四是强化新闻~的监督,一方面通过对各种滥用权利、以权谋私的~行为及时揭发、举报,对有职有权的党员干部造成强大的压力,使其不敢轻易冒风险;另一方面使监督部门不敢畏首畏尾,消极懈怠,不敢有~不抓,有法有纪不依,执法执纪不严,更不敢知法犯法,徇私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