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华美德孝为先
中华美德孝为先
现年53岁的邹玉英,是*乡*村人见人夸的孝顺媳妇,她多年如一日悉心照顾突发脑血栓后瘫痪在床的公公,感人事迹在村里广为流传。
邹玉英是一名普通渔家妇女,从小勤劳善良、通情达理。七六年,与邻村青年唐道发结为夫妇。从此,她随夫在小浩村安了家,并一直和公婆生活在一起。
为人媳妇的邹玉英秉承海岛妇女勤劳正直、孝敬老人的传统美德,家里家外一把手,不但要参加村里组织的各项生产劳动,还承担了洗衣、做饭等全部家务活,努力处理好与公婆的关系,一家人从来没有吵过嘴红过脸,关系十分融洽。婚后随着一对儿女的降临,和美的家庭更是充满了欢声笑语、浓浓亲情。天有不测风云,94年,婆婆突患疾病去世,给幸福的家庭,特别是公公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为了减轻公公的痛苦,邹玉英每天变着花样做公公喜欢吃的饭菜,想着法子逗老人开心,不懈地努力换来了公公的笑容。
平静幸福的生活没过几年,2000年,一向身体健康的公公突发脑血栓,被送到蓬莱中医院进行抢救治疗。当时,丈夫是村委会主任,又正赶上渔村生产加工的大忙季节,很多工作离不开他,村里一个电话接一个电话叫丈夫回去,为了不影响丈夫的工-1-
作,邹玉英毅然独自承担了照顾住院公公的全部责任。公公经过抢救脱离了危险,却因血栓瘫在床上,大小便失禁,生活不能自理。每天喂饭喂药、清理屎尿和换洗衣服,都是邹玉英一人忙前忙后。刚开始,邹玉英也有过激烈的思想斗争:自己只是个媳妇,干嘛要这么卖力的照顾公公呢。可她转念一想:中华美德孝为先,自己走进了唐家门,就有义务与丈夫共同支撑这个家,公公没有女儿在身边,自己这个当媳妇的就应该比他的亲生女儿还要亲,照顾老人是份内的事。放下了思想负担,玉英不再为当前众多病号和家属的面为老人清理屎尿而感到难为情了。随着天气变得炎热,她每天都要给老人擦洗身子,换上干净的衣服,老人身子重,玉英扶老人起身、换一次弄脏的被褥衣裤要好长时间,常常累得满头大汗,为此不知偷偷流了多少眼泪。从老人住院到出院,40个日日夜夜,玉英没睡过一个囫囵觉,累了只能趴在床边休息一会。医院的职工和病号们都夸玉英是个孝顺的好闺女,直到出院那天丈夫唐道发来办理相关手续,听到大家对自己媳妇的评价,自豪地说:“那是俺媳妇!”这时,大家纷纷感叹:原本以为有这样的女儿就是有福气了,谁知道竟然是比亲闺女还亲的媳妇,这家子真是上辈子修来的好福气呀!
出院以后,公公病情虽然得到稳定,但已经丧失了生活自理能力,一切都要别人照顾,邹玉英就将公公搬到了自己的丈夫睡的炕头。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可邹玉英却细心周到伺候公公,一晃就是七个年头。每天她将一日三餐可口的饭菜送到老人嘴里,老人身体有病,胃口却极佳,这可苦了玉英,她每天不知要
多少次换洗老人因大小便失禁弄脏的衣服,为此在村里还得了个“四星级洗衣机”的绰号。老人的脑子时而清醒时而糊涂,有时会耍耍小孩子脾气,经常在家人吃饭的时候大小便失禁,屎尿抹的到处是,这时,玉英总是毫无怨言地默默收拾干净。每天晚上公公要翻身和起夜5-6次,老人一有动静,玉英就要爬起来照看,一年365天难得睡个安稳觉,特别是冬天,从热乎乎的被窝里钻出来,那滋味难以用语言表达。每每回忆起这些事情,坚强的玉英也禁不住流下眼泪。由于有邹玉英的真心侍候,公公从未生过褥疮,房内没一点异味,身上也很干净。对此丈夫止不住地夸自己的好媳妇,乡亲们也树起大拇指。
几年来,沉重的家庭负担使原本瘦弱的邹玉英身心俱疲,不仅得了三叉神经痛、白血球偏低等综合症,精神上更是处于崩溃边缘。不能吃药、打针,邹玉英靠着毅力忍受着疼痛伺候老人,照看孩子,还要帮助已经调到村里养殖厂干厂长的丈夫忙活生产。特别是2003年非典时期,养殖厂外雇人员少,家属全部需要去厂里帮忙,丈夫是厂长,她更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那个期间,每天工作时间,邹玉英便请娘家妹子和亲戚过来照看着老人,工作一完就往家跑,忙得不可开交。每天晚上更是疼痛难忍,不能入眠。
父母是儿女最好的老师,邹玉英用自己的行动教育了孩子。女儿开始在乡派出所工作,因为工作繁忙,请不出假,但是一旦工作结束就急忙赶回家洗衣,做饭,为母亲分担压力,甚至为了照顾爷爷愿意放弃去烟台工作的机会,为此,邹玉英专门和女儿
进行了沟通,希望她能安心工作。2004年,儿子应征入伍,受母亲的影响,05年就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被评为标兵骨干,还多次受到部队表扬。
邹玉英常说:虽然我们为老人付出很多,但那是我们应该做的。孝亲敬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管我们现在做什么工作,当多大的官,如果没有父母把我们抚养成人,那是不可能的。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比什么都好!
第二篇:传承中华孝之美德
传承中华“孝”之美德谱写社区“谐”之篇章
——孝文化节启动仪式
10月29日,由南通大学管理学院、狼山镇街道主办,南通大学新农村建设促进会、狼山镇街道城山社区举办的“孝文化节启动仪式”在城山社区成功举办。本次仪式出席的嘉宾有南通大学管理学院党总支书记马列波,管理学院团委副书记刘艳,狼山镇街道办事处副主任王晶,狼山镇街道团工委书记査剑。
启动仪式在南通大学管理学院马列波书记的讲话中拉开序幕,马书记鼓励通大学子用实践去传达对老人的关心,对民生的关注,传承“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中华“孝”之传统美德。随后,狼山镇街道办事处副主任王晶强调希望通大学子发挥有爱、奉献精神认真为老人提供服务,带动更多人加入。同时提升服务水平,深入全面开展,点亮服务之灯,照亮老人的美好晚年。同时,学生志愿者代表发言,以表为人民服务,践行“孝”的坚定信念。紧接着,马书记与王主任一起触摸激光球,“孝文化节”正式启动。
启动仪式后,由南通大学新农村建设促进会十三个“孝行小队”前往各个社区,为空巢老人做“孝”之午餐。小小的午餐,代表着通大学子对老人最诚挚的关爱,代表着通大学子对关注和谐社区的构建的最有力证明。传承中华“孝”之传统美德,通大学子重在实践,“孝”在心中,“孝”在脚边。
第三篇:三字经孝为先
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孝为先。父母爱,爱如天,父母恩,恩如山。养为孝,顺为孝,敬为孝,爱为孝。羊跪乳,乌反哺,寸草心,报春晖。人之道,孝为先,扬美德,万代传。
第四篇:孝老爱亲中华美德
孝老爱亲中华美德
【班会目的】:
1、让学生了解父母之爱,感受父母之情,体验亲情的无私和伟大,即让学生懂得为什么要孝敬父母。
2、让学生学会如何去理解父母、尊敬父母、体谅关心父母,与父母和谐相处。
3、从现在做起从点滴以实际的行动孝敬父母,即让学生懂得怎样去孝敬父母。
【班会重点】
怎么样孝敬父母
让学生理解爱心,学会感恩。【班会过程】:
一、理解、感恩父母。
甲、我们沐浴着父爱的阳光长大;我们感受着母爱的真情成长。
乙、是啊,父爱是天下最广阔、最博大、最真诚的爱,母爱是人间最圣洁、最崇高、最无私的爱。我们可以选择一切,唯独不能选择我们的父母亲,感恩父母是所有人的整个人生都应倾心为之永恒主题。
合、今天,就让我们用自己的心声,感恩我们亲爱的父母。甲:同学们喜欢看漫画吗?下面我们一起走进这幅漫画。乙:你有什么感受?
甲:是啊,父母的爱如水、如山,让我们欣赏《母亲》这首歌再次感受伟大的母爱。
合: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宝贝,每个孩子都沐浴着爱的阳光雨露。在你的生活中,你是否感受到了润物细无声的爱?它在哪里?请你大声的说出来。
C、学生讲父母爱我的故事
二、如何孝敬父母?
甲:还记得三字经“香九龄,能温席,孝与亲,所当执。”你能讲解吗? 甲:谁还能讲这样的历史故事。
乙:就像前面歌曲里的歌词所说:①父母为我们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那么我们该怎么孝敬父母?怀着这样的疑问,我们先来看一看身边的人物事迹。
观看孝女彭彩金事迹。
乙、请每个学生用一句简短的话表白:怎样孝敬父母? 温馨提示《五个必须做到的》
1、听父母的话,接受劝告。
2、对父母有礼貌。
3、体贴父母。
4、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不向父母要超越家庭经济负担的东西,不为难父母。
5、向孝敬父母那样孝敬爷爷、奶奶、姥姥、老爷等等。甲:最后欣赏歌曲《跪羊图》,升华情感
乙:让我们怀着对父母的感激之请齐唱《感恩的心》献给爱我们的父母。
第五篇:升旗稿百事孝为先
百事孝为先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百事孝为先”。大家也许会觉得很奇怪:“今天是讲八荣八耻呀,八荣八耻里面可没有孝啊!”我会这样回答你:“你说得对!但我要讲的是我的荣辱观!”
“八荣八耻”号称源自中华民族最优秀的传统,但它没有提到半个“孝”字,我想,这是对传统文化的误解,现在懂传统文化的人越来越少了!
中国传统道德观里面最重要的就是“孝”,在古时候,没有儿子就是对父母最大的不孝,可如今,我认为最大的不小就是辜负父辈的期望。
父母辛辛苦苦攒钱让我们读书,但是我周围有很多同学都不好好学习。在古代,有许多小孩子三四岁就会背三字经、唐诗三百首;十三四岁就会吟诗作对,舞文弄墨,可同样是十三四岁的我们却什么都不会,居然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同学都不能保证每门功课及格,绝大多数同学不懂《诗经》、《论语》,我认为这是对父母的最大的不孝,也是对祖先的最大的不孝!
在如今的街头,我会时常看见许多年过半百的老人们在乞讨,无论刮风下雨、无论日晒夜寒。可是很少有人给他们几毛钱。他们已经失去了劳动的能力,本应该安享晚年的他们却被遗弃在街头。每当看到这一幕时,我就会热泪盈眶。我一次又一次问自己能为他们做些什么?我是一个初中生,我现在能做的只是给他们几块钱,但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只有这样,我将来才能为他们做更多的事。
不知道你们听过一个八岁的小女孩——佘艳的故事没有。她一出生就不知亲生父母,她只有收养她的“爸爸”。佘艳从5岁起,她就懂得帮爸爸分担家务,洗衣、煮饭、割草她样样做得好,她知道自己跟别家的孩子不一样,别家的孩子有爸爸有妈妈,自己的家里只有她和爸爸,这个家得靠她和爸爸一起来支撑,她要很乖很乖,不让爸爸多一点点忧,不让爸爸生一点点气。
上小学了,佘艳知道自己要好好学习,要考第一名,这样,不识字的爸爸在村里也会脸上有光,她从没让爸爸失望过。她给爸爸唱歌,把学校里发生的趣事一样一样讲给爸爸听,把获得的每一朵小红花仔仔细细贴在墙上,偶尔还会调皮地出道题目考倒爸爸„„每当看到爸爸脸上的笑容,她会暗自满足:“虽然不能像别的孩子一样也有妈妈,但是能跟爸爸这样快乐地生活下去,也很幸福了。”
可是2005年5月,八岁的她却得了“急性白血病”,生命垂危的她自愿放弃治疗,把全世界华人捐给她的54万元救命钱分成了7份,把生命当成希望的蛋糕分别给了7个正徘徊在生死线的小朋友。
从佘艳身上,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一种力量:那就是孝!佘艳的“孝”最后升华成了对世界的爱,让我们像佘艳看齐吧,学习以孝为先,做一个之荣耻的人!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古语有云:“百善孝为先’.中国自魏晋开始,至唐、宋、元、明、清一直下来,就提倡“以孝治天下”。清兵入关,从上到下所有官员,有三本必读的书,其中之一就是《孝经》。《孝经》中告诉我们怎么样才算孝呢?不仅仅是对父母要孝,还要扩而广之大孝于天下,爱天下人才为大孝。也就是说,你孝敬父母长辈,这是小孝。等你长大成家,你就有了两方的父母,你能用同等的心去孝敬双方的长辈,这算是中孝。普天下的人都会老,你也要做父母,父慈子孝,你能用平等的心孝敬天下的父母,视天下父母如同自己父母,用慈爱的心对待天下所有的人,视天下儿女如同自己的儿女,主管视员工就像自己的儿女一样,这才算大孝。所以,你作为企业的一名员工,要做一个孝子,你不仅仅要对父母好,你还要尊敬你的长辈,尊敬你的上级,热爱你的顾客、热爱你的部属,热爱……,这才算大孝。
一个人真能爱父母,爱家庭、爱公司、爱顾客、爱员工,他一定也是忠诚的人.因为忠诚是一种情爱的发挥,如果他没有基本的爱心,连父母都不爱,他也不可能对公司、对顾客、对员工有起码的忠诚。过去选拔人才,有:“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也就是说,做领导的人应以孝子之心来做管理工作,真正做人民的公仆,不违背人民的意愿,不违背公司的原则,不违背顾客、员工的意愿,这样的人才算孝子,才是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
做任何事,都看你有没有一个真心,尽孝亦是如此。所以“百善孝为先,看心不看迹”.有孝心、爱心、忠心,有热情,如果能力不够,你可以学,心不够,就没有办法了。在企业里,我们需要的是每一个人有一个真心!
孝的真意是什么?就是爱,也就是回过来要还报的爱,就是说,父母养活你十几年,你要回报;企业提供你工作的机会,发展的机会,如今你有了能力,需要你来回报,你要回过头来奉献,这就是一个人做人的基本原则。
全国孝老爱亲模范:刘霆事迹
孝的真意是什么?就是爱,也就是回过来要还报的爱,就是说,父母养活你十几年,你要回报。一个人真能爱父母,爱家庭、爱公司、爱顾客、爱员工,他一定也是忠诚的人.因为忠诚是一种情爱的发挥,如果他没有基本的爱心,连父母都不爱,那他也就没有了最起码的忠诚。过去选拔人才,也有:“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的说法。
刘霆,男,21岁,浙江林学院艺术设计052班学生。
刘霆13岁那年,母亲不幸患上尿毒症。昂贵的治疗花光了家里所有积蓄,父亲不得已离家另谋生路。面对艰难境遇,刘霆自强自立,在照顾母亲的同时勤奋学习,取得优异成绩。2005年,刘霆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浙江林学院。
缺钱治病的无望和拖累儿子的内疚,一度使刘霆母亲失去活下去的信心。为防不测,刘霆考虑再三,经得浙江林学院同意后,毅然带着母亲来上大学,一边求学深造,一边悉心照顾母亲。
每天课一上完,刘霆就赶紧回到在校外租的房子,整理家务,清洗衣服。食堂吃饭时,刘霆吃一半,给妈妈留一半。为了节省费用,刘霆在医生的帮助下,学会了测量血压和使用电疗设备、打针等,自己在家给母亲治疗。刘霆的事迹经媒体披露后,在学校和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大家被他自强自立的奋斗精神和知恩感报的爱心、孝心所感动,纷纷给予援助。在全社会的关爱下,刘霆母亲接受了换肾手术,身体逐渐康复。
为感恩、回报社会,刘霆将母亲治病剩下的5万元钱重新捐献出来,在浙江林学院设立了首个全国高校大学生“爱心奖励基金”,用于奖励资助那些家境贫困并同样富有爱心、孝心和感恩之心的大学生。
刘霆“背母上学”的故事不胫而走,国内各大主流媒体先后进行了报道。杭州话剧团以刘霆事迹为原型,创作了青春励志话剧《永远和你在一起》,分别到部队、大学等演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在广州大东街孝道文化广场,刘霆“背母求学”的故事还被塑成了雕像。
刘霆被评为2005浙江教育十大新闻人物。他还被评为2006十大中华孝亲敬老楷模,2006年浙江十大农村新闻人物,2006浙江十大孝心好儿女。
做任何事,都看你有没有一个真心,尽孝亦是如此。所以“百善孝为先,看心不看迹”.有孝心、爱心、忠心,有热情,如果能力不够,你可以学,心不够,就没有办法了。
继承传统 尊老爱幼(演讲稿)
贺雨涵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156班的贺雨涵,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继承传统,尊老爱幼》
我们中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五千多年的灿烂文化。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为有这样的传统感到自豪和骄傲。作为一个小学生,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这一传统美德。自古以来,有许许多多尊老爱幼的事例,如春风一样,感染着我们,打动我们纯洁幼小的心灵。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第二条规定:我们要尊老爱幼,友爱同学、平等待人……
我们大多数同学是独生子女。部分同学在家里是小皇帝、小公主,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但是,如果你们听了以下几个故事,你们会怎么想的呢?你们是否会有所触动呢?
爸爸曾经给你讲过这么一个故事——百善孝为先。春秋时期,孔子最有名的弟子子路,小的时候,由于父母体弱多病,家里很穷。有一次,父母想吃米饭,可家里一粒米也没有,怎么办?小小的子路,于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的山路,从亲戚家里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邻居们都夸他是个孝顺的孩子。
我国的开国元勋——陈毅元帅,即使自己作了元帅,可还是亲自为自己病弱的母亲洗衣洗裤,从来不要自己的下属去做,难道他不是尊老爱幼的楷模吗?
我国国际主义战士罗盛教,在零下20多度的天气中,不顾生命危险,毅然跳进冰窟窿里,奋勇救出落水的朝鲜少年,从而献出了自己年轻而又宝贵的生命。他这种无私爱幼可感动日月的精神和品质,像一支熊熊燃烧的火炬,照亮了我们的心灵。因些,作为一个新世纪、新时代的小学生、少先队员,我们大家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做一个尊老爱幼的模范;积极、勇敢地接过先辈们尊老爱幼的接力棒,把祖祖辈辈这一光荣传统,一代一代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