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毛概课上写观张思德有感
《张思德》观后感
毛概课上,老师给我们放映了一部电影《张思德》。虽然是没有太多曲折情节、热闹场面的黑白胶片电影,但它却深深感动、影响着我。
短短两个小时左右的电影,却让他的人物形象深深刻在了我的脑海里。他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有益的、友善的、乐观的,都体现了他骨子里存在的根深蒂固的无产阶级特有的朴素的阶级感情,体现了一种无私的境界,一种高尚的情操。
一想到他的名字,他的种种事迹就会浮现在我的脑海里。他把烈士的遗孤当儿子,把被裁减的哑巴炊事员当父亲。当战友犯错误的时候,只有张思德在他身边支持他,并鼓励他重新站起来。他对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不论是传送信件、站岗值勤,还是开荒生产、打窖烧炭,样样工作他都认真负责,不怕吃苦,而且都干得非常出色。他从不计较个人的得失,一心一意为着革命的利益和解放全中国的伟大事业而默默地奉献,最终年仅29岁的他在烧炭岗位上献出自己年轻的生命。
对于他的评价,我想借用毛主席的评价“张思德最大的优点是不爱讲话,最大的缺点也是不爱讲话”。他不爱说话,不会很好地表现自己,每当他做了别人认为很值得称赞的事情,他都默默无语,从不放在口头上。因此,别人比他后入伍,都成了排长或者连长,而他却连班长都不是。但是,他却是一名让毛主席非常认可的一名战士。“不爱说话”这个词,某种在程度上有贬义色彩,但从做了好事不彰显自己的方面来说,它又是一个极大的有点。
观看这个电影后,除了被张思德的精神所感动和鼓舞外,也让我不禁对当代进行反思。首先,当代社会,没有几个人能够做到不计较个人的得失,反而几乎凡事都建立在利益的基础上。如果一个人在公司或者政府部门等集体组织中工作很长时间,却没有取得职位的上升,往往会让其感到不公平,产生负面情绪。
其次,当代社会,党员的形象远远没有张思德的那个时代崇高。电影中张思德的战友犯错被开除党籍后,他最伤心的不是自己受的苦,也不是婚礼的取消,而是被开除了党籍。他说过,“腿断了不能恢复,没办法,但党籍丢了,要用一生的努力将它找回来”。当今社会,被开除党籍的犯了错的党员,有几个觉得值得用自己的一生将它找回来的?我想,那个时代党的形象在大多数党员心中是无比神圣,不可侵犯的。当今社会,党员的队伍是壮大了,但有多少党员是因为确实透彻的了解了党的基本内涵,崇尚中国共产党而加入党组织的呢?也许,在大势所趋下,有不少党员有跟风之嫌。
再次,我相信在那个时代不仅仅有一个张思德,但当今社会我们却很难找到“张思德”的影子,为什么呢?归根到底,我认为决定因素是环境。虽然,无论是张思德的时代,还是当代,在那样一个张思德的身边有很多思想有待进一步修炼的人存在,但前辈们更容易做到无私的崇高境界。他们经历了磨难,锻炼了意志;他们受共产主义的熏陶更为浓烈,对中国共产党有更深的认识;他们的诱惑相对来说要小,更以控制。
总之,在当今社会做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员是需要更深刻的思想认识和更坚韧的意志的。我们需要不断地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反省,一步步朝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的方向努力。
第二篇:观《张思德》有感
平凡的生命,精彩的一生
——观《张思德》有感
“为人民服务”,这是张思德同志刻在心上,印在灵魂的话语。老兵张思德身死在炭窑的那一刻,我不禁潸然泪下,他最终死在了他最爱的岗位上,在临死前那一刻,他做的事依然是为人民服务。朴实,纯真,勤劳,勇敢,善良,这些品质总是能触动人心底那个最柔软的地方。而这些品质,张思德都有。
毛主席曾评价张思德,“你这个同志嘛,最大的缺点就是做事不吭声,最大的优点也是做事不吭声”。听到这句话的我有些莫名的伤感。从小学习过那么多默默无闻的英雄,张思德同志却把这个角色诠释得更加深入人心。木讷寡言,老实憨厚,却是对任劳任怨的他最好的褒奖。
张思德是一个老战士,参加过长征,走过三地草地,同期入伍的士兵都已经做了首长,而他颠簸一生,最终却只是一个勤务兵。电影里有个同志对张思德说:“你一个1933年参加革命的老红军,职务却是这样低。”话语中,有几分为他抱不平的意思。然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张思德憨厚一笑:“想一想牺牲在长征路上的战友,一起参加革命的同乡,现在还剩下多少,我们革命不是为了升官发财,而是要让受压迫的人民全都解放出来,个人利益与祖国命运相比,显得多么渺小。”
张思德同志是个孤儿,可他却有一个爹;张思德同志没有结婚,可他却有一个儿子。他让孤寡无依的老战士有了依靠,他让失语的孤儿有了家,他让临死的战斗英雄安然逝去,他让大娘不会伤心。张思德同志的善良淳朴言语无法表达,他做了那么多感人的小事,却成就了他这个大写的人。
他的儿子问他,为什么要烧炭,给谁烧炭,他说:“给天下千千万万觉得冷的人烧。”猛然一听,这句不切实际的话语有些可笑,然而细想,却让人心酸得想流泪。他是一个真正为人民服务的人,一个真正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的人。张思德诠释着最令人敬佩的做人标准:“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我们也许只能以这样的话来告慰亡灵,但是,在一个伟大的灵魂面前,所有的修辞,所有的赞美,都会显得苍白无力。
张思德以他29岁的短暂人生做出了“为人民服务”五个鎏金大字的完美注解。每一个党员都应该把这五个字牢牢记在心里,时时展现在生活中。时代变了,条件变了,环境变了,但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仍然熠熠生辉!
第三篇:观《张思德》有感
观《张思德》有感
有一个人,他最大的缺点也是他最大的优点,就是不善言辞。这样的一个人,当然不像口吐莲花的人能升职发财,这样的一个人,当然不像善于表现的人惹人注目。可是就是这样的一个平凡人,用生命谱写了一首朴实无华却感人至深的革命赞歌。他就是张思德。
今天党课班组织本次观影活动,让我见到了银幕上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张思德。黑白的色调,粗糙的画质,传递出特殊年代动人的故事,温暖的正能量。一部好的电影固然应有曲折的故事情节和优秀的演员,然而它的内涵和精神才是观影者的食粮。尽管一切是那么平凡,平凡的人物,平凡的故事,平凡的语言。然而,正是这种平凡产生了伟大。撼人心魄的是张思德不计个人得失,乐于造福他人的奉献精神,是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牺牲精神。他诠释着众人崇尚的做人标准:“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在看这部电影之前,我曾思考过“为人民服务”的来源,当时仅仅知道与一位叫做“张思德”的战士有关,曾异想天开地以为那应该是个位高权重的长官。直到今天,看到了电影还原的真实,他是兢兢业业的警卫,是力大无比的开荒能手,是埋头工作的烧炭者,艰苦的日子,平凡的岗位。出头露面时他那么笨拙,功名职位前他那样淡泊。三过草地的老红军,班长一当7年,一整编,又成了战士。别人看不到的角落,被他收入眼底;最普通的人和事,悄悄装在心中。他认保育院不幸失语的孤儿做儿子,用心血催开朗朗童音。他为孩子洗衣服的那一幕,洗得比巧手的姑娘还仔细,他去看儿子的汇报演出时,满目的欣慰与自豪,在那个物质极其匮乏的年代,他也要给儿子保证糖球吃,让那个苦命的小孩感受到生命的“甜”,哪怕是一点一滴;他拜炊事班精简下来的老兵当父亲,让真诚抚慰一抹晚晴。他用心给老人做饭,体会老兵不愿退伍的心情,安慰他孤独的思绪。老人已说不出来话,但知道谁在指责他,谁又是真的关心他,他从张思德眼里看到不同于他人的真挚,所以才会激动地抱住了他。张思德的纯净而不肤浅,憨厚连着忠诚。
这部影片中,有很多关于张思德的语言表现。无论是正面的还是侧面的,我们都看到一个朴实正直的小伙子。毛主席跟他聊天,让他说说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张思德硬是一个字都憋不出来,脸上只有羞赧的微笑。而当主席为了工作学习夜不能寐时,寡言的他竟然大着胆子对主席说,“您最大的缺点就是不爱睡觉。”疲惫的主席被他的心直口快逗笑了,这就是他,话不多,一旦开口,却让人再难忘记,句句在理上。“不管干啥子工作,都想着前线就在脚底下。”“硬不成一块铁,想当马掌还当不上哩!”“走进革命队伍是为了吃饱肚子,吃饱肚子长了觉悟,就该让更多的人吃饱肚子„„”别人不愿干的活,他干得有滋有味;最不起眼的工作,他也求尽善尽美。不声不响中,那泓心泉明澈、灵动、深邃!
张思德不仅对待工作一心一意,对待身边人也尽心尽力。路边老奶奶家养的猪脱缰而逃,被他碰上了,于是他便奋力追逐,甚至渡过河水也要把它追回来。最后他抱着猪,浑身湿漉漉地上了岸,鞋也没了,但是脸上挂着喜悦的笑容。他的好朋友好老乡因为犯了错误被拉去惩处,他从开始的无法接受失声痛哭到后来去劝说老乡的未婚妻振作,最终打动了那个女子并使她原谅了未婚夫。他训斥不好好烧炭而吹口琴的小白,恨铁不成钢般的愤怒,却又宽容地原谅了他的这次叛逆不懂事,并给小白送去热的饭菜,与他沟通做思想工作,最终使小白心甘情愿地留了下来。他为人处世不做作,不矫情,不浮夸,讲真情真意,也许他不知道
乐于助人的成语,却身体力行着这简单又复杂的四个字。
这部影片催人泪下的地方有好几处,其中,最感动我的是张思德临终前还在忘我工作的那个笑容。那是个暴雨的早晨,张思德作为班长起的很早,连小白也跟着他一起上了炭窑。张思德被淋得湿透,但是为了挖道排水,顾不得休息就开始工作。小白为了给他鼓劲,在一旁吹起了动听的口琴曲。张思德听得精神振奋,挖道热火朝天,脸上是汗水和满足的笑容。他时不时回头对小白说吹得好,却不知道这是他最后一次听口琴了罢。暴雨倾盆地下,赶来帮忙的战友却只看到灾难性的一幕。如泥石流,山体滑坡一样,翻滚着泥水和石头的炭窑,轰然倒下。张思德倒在了他心心念念的炭窑,在他工作的地方牺牲了。就在这前一夜,他还试穿了他的新鞋,说起退伍以后要做个木匠。那样简单的梦想,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也被命运谱写的注定无法实现了。
张思德只拥有29年的短暂人生,并度过了13年艰苦卓绝的延安岁月。他朴实得像延河边的一粒砂,千万粒细砂聚在一起,就是砥柱中流的礁石。他微小如清凉山上一株草,千万棵小草共同摇曳,也能伸展勃勃生机。张思德是朴实、善良、诚实、并胸怀大爱的人,是这样一个既平凡又伟大的英雄。从他身上可以看到很多东西:中国传统的美德,集体主义者的使命感,儒家宅心仁厚的光芒,信徒的献身精神,这些都是我们应学习的品质。
历史沧桑,革命年代的热血和真情,在一部《张思德》中被表现的淋漓尽致。时光荏苒,今天也许不会再有一个牺牲在炭窑里的张思德,却有了千千万万和他一样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榜样的力量,永存爱党者的心中。
第四篇:观《张思德》有感
观《张思德》有感
专业:汉语言文学系别:中文系2010级2班姓名:谌伦坤学号:20100141053
在观看了大型革命历史题材故事片《张思德》后,我内心的感触颇多。张思德同志的品行也对我有很大影响,他的勤劳朴实,默默奉献是现在我们所有人都该学习的。毛主席曾夸奖他最大的优点是:办事不吭声;而最大的缺点是:做事不吭声。
看了后让我了解到,张思德是四川仪陇人,生于1915年4月19日而逝世于1944年9月5日,年仅29岁。他短暂的一生中,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在非常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正是这种平凡的人物,平凡的故事,平凡的语言才能给我们一种强烈的震撼,着重他的光辉事迹,让我们深深敬仰。
影片提及到张思德为人当梯子去换灯泡,为小孩洗屁股,为西关沟大娘追猪等等的事,他一直不停的为别人做事,毛泽东主席专为这位普通的士兵发表了著名演说《为人民服务》。看了这部电影后,我受到了一次深刻的革命人生观教育。
一位普通的士兵——张思德,演艺了一段不平凡的革命历程。他打过仗,负过伤,纺过线,烧过炭;从一名普通战士到班长,再从班长到战士,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和党的需要出发,干一行就爱一行。他用他的一生诠释着他的崇高品德,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他的老乡刘秉钟曾去坐牢的时候,他不停去看他并带着许多东西,教导老乡,开导老乡,希望他早日走出来。他对待同志用几个字形容:团结,关心,帮助,在战友中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1944年再次派去烧煤炭,他也毫无怨言,在第一次烧的时候由于小白同志忘了封顶,导致烧掉了一千多斤煤,他起初也气愤对小白发了火并扔掉了他的口琴,可是最后他当着大伙的面向他道谦并检回了口琴。炭窑突然崩塌的那天,他和小白两人在场,可是他却推小白走自己壮烈的牺牲了。他的团结同志是现在我们很多人应该学习的,如今的人经常为了一点小事而吵闹不止,闹得双方不愉快,这是不可取的。
1943年张思德被组织上选派到毛泽东主席身边当警卫战士,他就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工作,做毛主席的忠诚卫士。张思德为了使毛主席愉快地工作和生活,把全部心血都用到照料毛主席的生活和警卫工作上。毛主席有个习惯,写文章的时候喜欢彻夜不睡,天亮后才躺一会儿,为了让主席休息一会儿,每逢主席熬夜时,他就早早起床,到主席窑洞附近看看,如果发现有鸡和狗,就悄悄地把它们赶走,以防吵醒了主席。如果遇到有人求见主席,只有情况不紧急,他就说明情况,说服他们等一会儿再来。他对工作的尽心尽力,默默奉献,鞠躬尽瘁是得到后人敬仰的原因之一。
观看后我认为我应该学习张思德同志的许多方面,其中主要有三点:一是学习他团结同志的精神,真心诚意待人,处处与人为善,时时助人为乐;二是学习他认真对待工作的态度,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三是学习他正确地对待职务升降的精神,他对工作的变化,职务的升降毫无怨言。
然而,我也联想到当今社会,我认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像张思德那样,正确
对待得与失,不斤斤计较,淡泊名利。无论在那个岗位上工作,始终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干一行爱一行,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业绩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做的。
我最大的感想是:如果一个凡人想要被认为是崇高的,那他就要始终淡泊名利,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像大地一样朴实而善良。
第五篇:观《张思德》有感
看完<<张思德>>这部电影后,心里有说不出的感动,我把我的敬仰以热泪的形式奉献给了这位年仅二十九岁的共产党员。张思德,有思想,有道德,毛主席如是说,我也欣然同意。张思德同志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憨厚,老实。也许会有人说他傻,是啊!他为了一位失去双亲的小男孩奉献自己的此文来源于好范文心,他为了一位同志奉献自己的关此文来源于好范文,他为人民在平凡的岗位上辛勤劳作,他为了国家在炭窑中奉献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这样一个同志,一个共产党员,傻吗?不!他是多么的平凡,可又是多么的伟大啊!为了人民的利益,他牺牲了自己。毛主席说“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叫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影片中的张思德在我的脑海里不只是一个伟大人物,更是一个伟大的形象。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从不要求什么,从不替自己着想,谁有困难他就去帮谁。毛主席让他说说自己的优点,他连一个字都没有说。说到缺点,毛主席说他最大的缺点就是做事不哼声,而这恰恰也是他最大的优点。他还善解人意,王团长几次想见毛主席,最终在临死的时候才见上,张思德为他做了什么,我们都看在了眼里。在一次会中,毛主席的车轮坏了,怎么修也修不好,张思德却在极短的时间里跑回去背着车轮又跑了回来,他走的是山路,可想而知是多么困难。等他跑回来时,他已经累坏了。路上又把草鞋磨破了,他只好光着脚。最后在炭窑烧炭时,他还团结同志,他勤奋劳动,积极主动,最后由于大雨所致,炭窑崩塌,光荣牺牲在第一线。
一个张思德走了,而千千万万个张思德来了,在当今社会我们更要向张思德同志学习,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为国家,为人民奉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