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影响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影响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文何永
这几年,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迅速发展,各地都加强了非公有制经济企业的党建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尤其是东南沿海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较早较快地区,如上海、深圳、厦门等地的部分民营企业的党建工作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也应看到,这一领域党建工作的困难依然很大,不足依然很多。那么,影响和制约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因素究竟有哪些呢?
一、观念没有完全更新,认识尚未全部到位。可以说,制约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健康发展的最大问题就是认识问题。就党组织而言,有不少党组织对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党建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我们开展的有关调查中,只有47.6%的党政领导干部肯定地表示“应该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建立党组织”,另一部分同志则态度暧昧。有些领导仍习惯于计划经济的思维方式,认为在社会主义国家,非公有制经济是“配角”,唱不了“大戏”,其党建工作不必劳心费神地去抓;有些领导认为对非公制经济就应该放开搞活,党委政府只要抓税收就行,不必像国有企业那样正儿八经地建立党组织;有些领导存在畏难情绪,担心企业主不高兴,不敢理直气壮抓党建工作;还有些领导借口工作忙,始终不能把这一领域的党建工作摆上议事日程,其发展缓慢就不足为奇了。就党员而言,不少同志的党性意识比较淡薄,对党建工作积极性不高。调查中,在回答应不应该在非公有制经济中建立党组织时,有50.1%的人认为“可建可不建”。非公有制企业中的党员大多为下岗工人,到非公有制企业工作后,原先的“主人翁”荣誉感没有了,“领导阶级”的地位也体现不出来了,相当一部分人代之而起的是一种自卑感、失落感。他们工作的直接目的是为了养家糊口,对建立党组织、开展党的工作缺少应有的热情,有的甚至隐瞒自己的党员身份。就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业主而言,他们中的一些人对党建工作不仅缺少一定的认识,还多了一份排斥心理。在调查中,有42.5%的业主不希望或者反对在自己的企业中建立党组织。有些业主认为党建工作对企业发展没有帮助;有些业主担心成立党组织后,自己成为被监督的对象故而不愿意“抓个蚤子摆头上挠”;有些业主担心自己掌握不住党组织的活动情况,党组织会组织员工与自己对着干;还有些业主认为建立党组织会增加企业的经费开支,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因而也对成立党组织持反对态度。
二、定位不够准确,作用难以发挥。近年来,对党组织在非公有制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一直在进行探讨与争论。就党组织的地位而言,有人认为,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不论在什么性质的企业都应该是领导核心,党组织负责人是当然的企业负责人,应理直气壮地参与企业的经营与决策,非公有制企业也不能例外。有的人认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应按市场经济的法则来决定企业的运作,在这些企业中,产权关系决定了业主对企业拥有绝对的管理权、指挥权,党组织负责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企业负责人,而是纯粹的“党务活动者”。就党组织的作用而言,有人认为,在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除了像在国有企业发挥管理作用外,还要搞好对业主的监督,从而使他们守法经营。有的人认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主人只有一个,那就是业主本人,他对企业享有最大的利益,也承担全部的风险,不需要多一个层次参与决策和监督。同时,在这些企业,党员都是业主的雇工,饭碗端在人家手里,在实际工作中无从监督也监督不了。既不能参与经营、管理与决策,又不能依法对业主实行有效监督,地位与作用的定位不准,成了影响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又一因素。
三、关系没有完全理顺,组织领导尚显不力。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党建工作的探索与实践时间并不长,缺少现成的经验。各地在这一工作的初期,多采取放任自流、顺其自然的办法,没有自上而下地、有意识地在组织设置、挂靠归属上制定一套完整的措施,从而使非公
有制企业中的党组织在隶属关系上出现了既乱又散的现象。在县市一级党委缺少领导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的专门机构,对这项工作的领导与指导只能停留在一般性的号召上,缺少相对统一、细化的规定和制度,使企业党组织缺少“归属感”。由于企业规模、党员人数的限制,不少地方往往是几个企业联合成立一个支部,这样的支部既依靠于一定的企业,又似乎与这些企业没有关系,使得这些党组织缺少“附着感”,给党建工作带来不便。在关系挂靠上,有的地方非公有制企业的党组织由工商部门党组织管理,有的地方归当地工商业联合会党组织管理,有的地方由所在乡镇党委管理,还有一些企业想成立党组织不知该去找谁,由谁管理。这种条块相杂、互相纠缠的隶属关系,说明我们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党建工作还缺少集中、有力的组织领导,影响了这一工作的正常开展。
四、缺少有效投入,力量严重不足。这几年,非公有制企业来势之猛、发展之快、数量之多是我们始料不及的。形势估计的不足必然造成工作准备的不足。非公有制经济组织量大面广,情况纷繁复杂、千变万化,其党建工作的难度极大。而现阶段,一些地方由于编制、经费的限制,加上日常工作又忙,抓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党建显得力不从心,这就造成了非公有制企业快速发展与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力量不足之间的矛盾。
五、非公有制企业自身的特殊性质,客观上决定了其党建工作的艰巨性。非公有制企业的党建工作有别于国有、集体企业的党建工作。首先,从需求状况看,非公有制企业的经营观念趋向于追求利润最大化,其管理结构、劳资关系对党的工作接纳性较小,党组织在其中一般没有制度化的安排,党的工作已由国有、集体企业的“内在要素”演变成了一种“外在要素”。其次,从相互关系看,一方面非公有制企业中的党组织与上级党组织只是一种松散的挂靠关系,相对于上级党组织而言,它处于“边缘地位”;另一方面,非公有制企业特有的制度安排,限定了党组织的活动空间,相对于非公有制企业的工作体系而言,党组织也处于“边缘地位”。党组织的“边缘地位”,决定了党组织负责人和党员难以进入核心领导层,对重大事项无从知晓,也无权过问。业主只希望你组织党员做好工作,不希望你以组织名义提出意见,更不希望你对他进行监督,这就制约了党组织作用的发挥,影响了党建工作的正常开展。
非公有制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越来越高,作用越来越大。这一领域的党建工作一定要加强,绝不能成为“空白点”,那么如何加强呢?
提高认识,努力认清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首先,加强非公有制企业的党建工作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需要。党的执政地位决定了在任何社会领域都不能存有党建“真空”。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非公有制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将会越来越大,从业人员将会越来越多,这样一个重要的领域,党不能不去占领。在这个领域里,私营企业主及非公有控股者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不是党的执政基础,只有党员和职工群众才是党的依靠对象。因此,必须在这一领域大力加强党的建设,壮大党的队伍,用正确的思想武装职工群众,这样才能确保党的方针、路线在这一领域得到正确的贯彻实施。其次,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党建工作是规范有序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有一个逐步建立和完善的过程。目前,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市场运行无序失范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如何加快培育规范的市场主体,实施依法治国方略,规范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运作行为就显得迫在眉睫。而在非公有制企业建立党组织,则可以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把广大职工团结在党组织的周围,顺利实现对业主的监督,这样,既可以使企业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又可以保证企业发展有一个正确的政治方向。
改进方法,努力根据非公有制企业的内在需求来推进党建工作。应该讲,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发展缓慢与我们的工作方法也有一定关系。多数情况下,我们总是从加强党的建设的角度,把党建工作强行加给非公有制企业,而没有注意从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内在需要上寻找党建工作的动力,这就使业主们对党建工作产生担心和顾虑,甚至出现排斥心理。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改进工作方法,注意做好业主的思想工作。其实,加强党的建设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并不矛盾,两者之间还是有结合点可找的。第一,两者有目标上的结合点,即非公有制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与党的经济建设的中心工作是一致的;第二,两者有资源上的结合点,即非公有制企业需要借助党的各种资源来发展自身,党的建设也需要依托非公有制企业的各种资源来壮大力量;第三,两者有人才上的结合点,即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党员也是企业的能人;第四,两者有管理上的结合点,即非公有制企业的管理者和党务工作者往往具有兼容性,而且党组织的活动也有助于企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因此,搞好非公有制企业的党建工作,既是党的建设大局的需要,也是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自身发展的需要。有了业主们的支持配合,党建工作的快速发展也就有了可能。
准确定位,进一步明确非公有制企业中党组织的地位、作用和职责任务。定位是否准确,直接关系到作用能否得到充分地发挥。非公有制企业的所有制性质,决定了企业党组织的定位不同于国有、集体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是党在企业的战斗堡垒,是职工群众的政治核心,对企业生产经营和发展起帮助、促进和监督、协调作用。从实际工作开展的情况看,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主要职责和任务是: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搞好党组织自身建设,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加强党员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做好发展党员工作,积极引导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领导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协调各方关系;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和职工教育工作,培养“四有”职工队伍,推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协助上级有关部门做好业主的统战工作,鼓励他们扩大再生产,提高经营水平,做爱国、守法的纳税人,为国家和社会多做贡献。
注重实效,不断改进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工作内容和活动方式。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党组织的活动不能停留在简单化的学学文件、收收党费上,而应根据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特点,开展有特色的组织活动,提高活动质量。在活动内容上应尽量做到四个结合,一要与企业的生产经营与发展相结合,二要与企业的文化建设相结合,三要与提高党员职工的综合素质相结合。在活动方式上也要根据企业特点,坚持“小型、分散、灵活”的原则,从而使党组织的建设与企业的发展互相促进,互相提高。
壮大力量,加大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的组建力度。提高依赖于量的积累。因此,应把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重点放在党组织的组建上。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组织专门力量,深入调查摸底,逐个帮助条件成熟的企业建立党组织。二是输送党员骨干到非公有制企业工作。对一些人才不足、党员素质偏低、难以选出较强的党组织负责的企业,应根据工作需要,推荐和输送党员骨干到那里去工作。在招工、调工、入户、业务技术培训方面,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党员,以增强党的力量。三是搞好培训,提高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负责人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各级党委在搞好对机关党员、农村党员、国有集体企业党员培训的同时,也要抓好非公有制企业党员的培训教育工作,尤其要培训好党组织负责人,提高他们的党建理论水平、政策水平和领导水平。四是要做好党员发展工作。党员是党组织的组成元素。要改变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滞后、党组织组建难的问题,必须大力做好这些企业的党员发展工作。要在积极引导、认真培养、严格考察的基础上,按照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要求,大胆吸收符合条件的职工加入党组织,以壮大党的力量。
第二篇: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
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
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试行)》,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非公企业党的建设,扩大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充分发挥党组织在职工群众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对企业发展的政治引领作用,促进非公企业健康发展,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非公企业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力量。据国家工商部门统计,我国非公企业已达900多万家,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0%,非公企业职工在我国工人阶级队伍中已占多数。2010年底,全国非公企业中共有党员350多万名、党组织近30万个。加强非公企业党的建设是新形势下党建工作的重要任务。
要加大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力度,坚持标准、保证质量,发展壮大党员队伍;创新党组织设置方式,提高组建率,开展党群共建。要选优配强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抓好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指导员队伍建设,培养壮大党建工作骨干力量。要加强教育培训,强化保障与激励,提高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的能力素质和做好党的工作的积极性。
非公企业党组织是党在企业中的战斗堡垒,要紧紧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开展党的活动,积极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引导企业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诚信经营、规范管理,自觉履行社会责任。要切实维护职工群众合法权益,积极协调各方利益关系,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企业和社会稳定。要围绕企业发展目标组织带领党员和职工群众创先争优,促进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提高技术创新和经营管理水平。要把党建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互通共融,引领企业建设先进文化,培育积极向上的企业精神。
第三篇: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现状分析与对策
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现状分析与对策
2004-6-30中共盐城市亭湖区委组织部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区在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同时,各级党组织按照中央、省、市委的部署和要求,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要求出发,在非公有制企业中积极开展党建工作,有力地推动了全区非公有制企业的健康发展。目前,全区共有非公有制企业 1699家,从业人员达7万多 人,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实现亭湖区经济快速崛起的一支重要力量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根据市委组织部组织课题调研组,采取集体座谈、实地调研、个别访读查阅资料等方式,对我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根据调研情况,结合我区实际,就目前全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对策,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与探讨。
一、工作现状
从调研的情况看,目前我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基本情况和主要做法是:
(一)各级领导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日益重视,初步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近几年,全区各级党组织根据我区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状况,不断提高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加强党的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把它纳入党建工作的总体布局,作为党建工作检查、考核的重要内容和考核各级领导工作业绩的重要方面。区、镇两级建立了领导干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联系点、向非公有制企业派党建联络员、指导员,以及建立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联系会议、实行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责任制等制度,初步形成了分级分块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同时,各级党政领导经常深入非公有制企业调查研究、指导工作,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有力地促进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组建步伐不断加快。全区各级党组织把在非公有制企业中组建党组织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通过向非公有制企业主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启发他们的政治意识,提高他们对党的认识,争取他们对建立党组织的配合与支持,因企制宜合理设置党的组织。目前,全区非公有制企业中已建立党组织的有214 家。
(三)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自身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一是选配了好的党组织班子。班子选配时,有条件的尽量从企业内部产生,对没有合适书记人选的企业,在充分征求企业主意见的基础上,从区直部门、乡镇机关以及其他企业选派优秀党员到企业担任书记或支委。二是开展教育培训,提高党员素质。采取办班培训、以会代训、外出学习考察等形式,对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负责人尤其是书记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同时开展岗位技能、市场经济知识等方面的教育培训,提高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三是建立健全制度,提高党组织的自我管理水平。大多数党组织建立健全了“三会一课”、民主评议、谈心交心等十项党内生活制度,有的党组织还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建立了党员向企业献计献策、党组织目标管理等制度,实行了非公企业党组织活动经费预算制度等,较好地推动了非公有制企业中党组织工作的开展。四是注重引导培养,积极发展新党员。各级党组织按照发展党员的“十六字”方针,认真在非公有制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技术骨干和生产一线的优秀分子中发展党员,壮大党员队伍,改善非公有制企业中党员结构和素质。近年来,在企业中层管理人员、技术骨干和生产一线人员中发展新党员160多名。
(四)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开展活动的有效性逐步增强。全区大多数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根据自身的特点,在上级党组织的指导下,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统一,做到“参与不干预、配合不迁就、监督不滞后、引导不强制”,积极开展党的活动。有的把党员推荐到企业关键岗位任职,把党组织的意图转化为企业的决策和行为。如江苏伯乐达集团28名中
层干部有24名是党员,从而增强了党组织自身的战斗力;有的企业党组织改变单一的开会、学文件、上党课等做法,根据企业不同时期生产经营的需求,针对性地开展“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等活动。有的企业党组织把党建工作与营造企业文化氛围结合起来,促进了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
二、存在问题及对策
总的看,我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有成效、有进步,尤其在抓典型培植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但在一些少非公有制企业中,党组织组建难、党员发展难、党员教育管理难、党组织活动开展难、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发挥难等“五难”问题,仍是困扰我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实现跨越式前进的重大障碍。究其原因,本质上是部分党组织和为数不少的企业主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高、重视不够,根本的是尚未形成一套较为成熟的非公有制企业的党建工作机制和工作体系。
(一)思想认识的偏差,困扰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顺利开展。从各级党组织看,不同程度地存在“重经济、轻党建”的现象;从非公有制企业主看,普遍存在“重建厂、轻建党”现象;从企业党组织负责人看,主要有“三怕”:一怕企业主不支持,关系处理不好,影响自身利益;二怕党员不积极参与,活动难开展;三怕员工不理解,吃力不讨好,导致有的党组织负责人工作起来理不直、气不壮,“底气”不足。从企业党员看,有的以“打工者”自贬,把党员的政治角色等同于“员工角色”,不愿发挥也难以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从企业管理部门看,有的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认为只要企业能守法经营,照章纳税就行,没有把在非公有制企业建立党组织、开展党的工作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对如何支持、配合各级党组织抓好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积极性不高,更谈不上主动抓非公有制企业的党建工作。
(二)企业性质的特殊性,束缚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开展。一是企业生存生产的不稳定性,导致党组织组建难。现阶段不少非公有制企业“小”、“变”、“散”等特点,制约了党建工作的开展。企业的不稳定状态,给党组织的建立带来一定难度。二是企业用工制度的灵活性,导致对党员的教育管理难。由于企业员工流动性大,党员人数“朝增暮减”,加之企业经营活动流动性大,一些党员成为名副其实的“流动”党员,企业党组织难以实施有效的教育管理。三是企业资产的非公有性,导致党组织活动开展难。企业生产资料归企业主所有,工作时间由企业主支配,因而党组织开展活动在时间上缺乏自主性,活动经费上存在依赖性。调查中发现,一些企业党组织连党刊杂志等基本学习资料都难以保证,一些党组织没有固定的活动场所,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党建工作的开展。
(三)党组织自身建设的薄弱,影响了党建工作开展。存在着党组织的数量偏少,党员力量比较单薄,党务工作者整体素质不高,党组织负责人难选。
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对策
针对当前我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在今后工作中,迫切需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狠抓认识的提高,切实加强党的组织领导。首先,要提高各级党委和有关部门对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认识水平。各级党组织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从实践“三个代表”的高度,牢固树立执政意识、阵地意识、占领意识,充分认识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切实担负起做好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责任。其次,要提高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认识水平。要使非公有制企业中的党组织充分认识到党组织是一个政治组织,不能把非公有制企业与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混同起来,克服无所作为的“雇佣”思想,树立“以有为赢有位,在其位谋有为”意识,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努力成为企业所有人员的政治核心。第三,要加强对企业主的宣传教育。对一些在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上存在模糊认识的企业主,一方面,要以实际生动的事例向他们讲清在企业建立党组织、开展党
建工作对凝聚员工人心、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性,使他们从思想上、感情上消除建立党组织怕影响生产、怕受监督、怕受约束的顾虑;另一方面,要按照建设高素质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的要求,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主素质的培养,通过举办培训班、专题讲座等措施,在提高企业主经营管理能力、增强依法生产经营的同时,进行党的知识的教育培训。
(二)加大组建力度,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随着我区非公有制经济的蓬勃发展,非公有制企业中的从业人员和党员人数将不断增加,如不适应形势需要,做好党组织的组建工作,“有企业、无党员”、“有党员、无组织”的状况将会越来越明显、越来越突出。因此,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加大组建力度,扩大覆盖面,为非公有制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治和组织保障。一要加强调查研究,切实掌握非公有制企业现状。各级党组织要对本地区、本系统、本行业非公有制企业等进行全面深入细致的了解,区别情况,分类指导,落实责任,并及时进行跟踪监督。二要因企制宜,采取多种形式建立党的组织。要按照“先行组建、不断提高、逐步规范”的工作思路,从企业的实际出发,分类指导,灵活设置,做到坚持条件,严格要求,成熟一个组建一个,建立一个巩固一个,真正发挥作用。一是独立式。凡有3名以上党员,党员构成合理、有合适支部书记人选、企业员工相对稳定的非公有制企业,都要独立组建党的基层组织。二是联合式。对企业规模较小、党员偏少的非公有制企业,本着便于联系和管理的原则,可以与同行业或邻近的企业建立联合党支部。三是挂靠式。对企业仅有个别党员,又不便于与邻近的企业建立联合党支部的,可将组织关系落户到所在社区、乡镇、园区、人才交流中心或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四是派入式。对党建工作基础较好,但党员人数较少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在充分征求企业主意见的前提下,从区直机关、乡镇选派或推荐党员到企业任职,成立党支部。五是临时式。对企业有正式党员3名以上,其组织关系转入企业确有困难的,由原单位出具党员证明书和发给《流动党员证》,组建企业临时党支部。三要理顺隶属关系,建立和健全组织管理体系。各级党组织应本着“便于联系和管理、便于工作指导”的原则,理顺隶属关系。要按照建立一个“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组织管理体系的要求,使每一个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和党员都有“娘家”。在党组织的具体隶属上,一是属地管理。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被买断、整体出售或转制的,原党组织关系原则上转往企业所在地党组织管理。乡镇、街道、农村的私营企业党组织,原则上隶属于所在乡镇党委或街道党(工)委管理。职工25人以下的非公企业或个体工商户可隶属村或社区党组织。二是行业管理。对城乡农贸市场或商贸中心,有行业协会组织的可以选择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等行业协会党组织进行管理。三是归口管理。在非公有制企业比较集中的地方,如开发区、工业园区、综合性大市场等,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企业联合党委(总支、支部)等,对本区域内的企业党组织集中进行管理。
(三)抓好“三支队伍”建设,增强党组织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1、选好配强党组织负责人。本着有利于加强党的领导,有利于党组织作用的发挥,有利于促进企业发展的原则,挑选那些政治信念坚定、党性观念强、熟悉企业经营管理、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能够与企业主合作共事的党员,担任企业党组织负责人。在选配方式上,可以采取改制企业原有党组织负责人自然过渡、选派、外聘(公开招聘)、内选的办法。无论采取何种方式,都要注意征求和尊重企业主的意见,取得他们的信任、支持和配合。要建立解聘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负责人报告制度。对确因工作另有安排或其他特殊原因需要解聘企业党组织负责人的,必须依照有关规定进行,企业主不得随意解聘。
2、抓好党建工作指导员队伍建设。首先要严格选派条件。要把熟悉党务工作、思想政治素质好、懂经营管理、有组织协调能力、会做思想政治工作、具有一定文化、责任心强的党员干部,选派到非公有制企业做党建工作指导员。任职上可实行一人一企、一企多人、一人多企等多种方法。其次要抓好业务培训,使其明确工作目的、职责、任务和要求,增强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第三要加强指导督查。要定期召开党建工作指导员例会,听取工
作汇报,交流工作经验,布置工作任务,不定期地派人到企业,检查了解党建工作指导员的在位情况和工作情况,并及时指导帮助其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第四要建立考核制度,把党建工作指导员任期内完成党建工作任务情况与干部目标管理考核相挂钩,严格考核,切实发挥好党建工作指导员应有的作用。
3、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做好发展党员、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既是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需要,更是巩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阵地的前提和基础。一是要切实做好发展党员工作。要严格按照党章和“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积极稳妥地做好发展党员工作,使非公有制企业中党员队伍不断壮大,质量不断提高。同时,要按照党的十六大精神和新党章规定,积极探索在企业主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党员工作。二是要改进党员的管理工作。凡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工作超过半年的党员,都应转移正式的组织关系。对暂未建立党组织的,党员组织关系应由属地党组织或行业管理部门党组织管理。对于组织关系不愿转、不让转、不便转的“隐性”党员,要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动员教育他们自觉办理关系转移手续,积极参加企业或企业所在地党组织活动,保证每个党员都能够参加组织生活。三是要加强党员的教育。企业党组织要根据上级党组织的规定和企业的实际,确立相对固定的党员教育活动日期,强化党员参加教育活动的考勤制度。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和手续,对党员进行经常性的理想信念教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规党纪教育,结合企业生产经营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新知识、新技术、新技能的培训,不断改善党员的知识结构,同时要不断改进教育的方式方法,突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开展活动,发挥党组织的“四个作用”。本着“小型、分散、业余、务实”的原则,开展党的活动,使之为党员和广大职工所欢迎,为企业资产所有者、经营者所理解和支持。通过发挥“四个作用”,使党组织真正成为企业主“政治生活的老师”、“经济运作的参谋”、“法律保护的依托”。一是围绕企业决策开展活动,发挥参与作用。积极开展提合理化建议活动,集中党员、职工的意见建议,并通过党组织书记或决策层的党员向企业建言献策,促进企业健康有序发展。二是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开展活动,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企业党组织要引导党员做好“五个带头”,积极开展“争先创优”、“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等活动,鼓励和组织党员在本职岗位和急难险重的任务中勇挑重担,做到关键岗位有党员、困难面前有党员、突击攻关有党员,更好地发挥党员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表率和带动作用。三是围绕保持企业稳定发展开展活动,发挥凝聚作用。广泛开展“四有”职工队伍建设、创建“职工之家”、“青年岗位能手”、“青年文明号”等活动,并把这些活动寓于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之中,形成长期性、经常性、群众性、多样性的职工文化活动机制和联系、宣传、组织、团结职工的工作机制。通过发挥党组织的核心凝聚作用,全力支持帮助企业主,团结带领职工搞好企业生产经营,提高经济效益。
(五)创新工作机制,完善政策法规,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正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既要继承和发扬党的建设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原则和经验,又要根据非公有制企业的性质和特点,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一是建立统一协调的工作机制。各级党委要把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和具体指导。建立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通报情况,分析形势,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同时,要顺应我区招商引资形势发展的需要,以工业园区为载体成立党工委(总支),负责领导和指导本园区非公有制企业的党建工作,形成各方面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二是建立与企业主互动互利的工作机制。企业党组织要注意从双方的共同点出发开展工作,求同存异,在工作合作中让业主看到企业党组织的工作有利于企业健康发展,有利于他们经营目标和经济利益的实现,从而使业主认识到企业党组织在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增加经济效益等方面目标是一致的,并从这种认同感发展到与企业党组织建立起互相配合、互动互利的工作关系。三是要以实行党建工作目标管理为重点,建立严格、周密、可操作性强的考评机制。要制定
目标管理考核办法,按照“以党建促经济,以经济促党建”的要求,坚持把加强党建工作的目标要求与经济工作任务同步下达,与党员领导干部目标管理同步考核,与评比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同步表彰,做到党建工作的成效与党员领导干部工作实绩挂钩,与党员领导干部和下派企业党组织负责人的年终考核、民主评议挂钩,与评选“十面红旗”、“六好乡镇党委”、“五好村党组织”挂钩,对工作不力、关心支持不够、办事拖延推诿的要追究责任,从而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齐抓共管、上下联动的良好局面。
三、社会团体和社会中介组织中开展党建工作的情况
我区现有各类社团和中介组织55个,从业人员达210多人,有3名党员的社团18个,单独建立党支部5个,联合建立支部15个,党组织覆盖社团达92%。一是广泛宣传,加强领导,通过广泛宣传,提高社会中介组织对党建工作的认识,不断创造出为中介组织党建工作健康发展的外部环境,把社会中介组织党的工作纳入区委和各有关部门党组织党建工作的总体规划,摆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二是健全组织,完善制度。从我区在社会中介组织成立党组织的总体情况来看,大多数是随着政府职能转变而分离出来的,如劳动力市场法律公证处和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组织,这部分人员素质较高且能正常开展党的工作。其他的中介组织均为人员少、流动性大不便管理,有的无任何营业执照,有的则人员极少甚至是“夫妻店”,还有的由于看到社会的腐败现象对党组织有抵触情绪,不愿与党组织接触。针对这部分人员按属地管理的原则,通过教育的方式转变他们的思想,改变他们的认识,提高他们的素质,条件成熟的,按党员数量的多少成立联合支部,对暂不具备条件成立党组织的中介组织,以选派党建工作政治指导员等方式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增强党的工作有效性。三是明确职责,规范操作,理顺社会中介组织党组织的管理体制。社会中介组织开展党建工作的难点,关键在于管理体制不顺,解决这个难题就要在明确职责履顺关系,规范管理体制上下功夫。我们注重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采取“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的方式来明确职责,不断加大党在社会中介组织中管理力度。以街道和社区党组织为主抓,以行业系统党组织为协管,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社会中介组织党建工作网络机制,推动党的工作在社会中介组织中开展。使社会中介组织在党的领导下沿着健康的方向协调发展,更好地为全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服务。四是创新思维,精选载体。通过形式多样的载体活动,激发中介组织党组织自身的“生命力”,本着“小型、灵活、多样”、“业余”的原则,设计载体活动。针对中介组织个体党员人员数量少的情况,按照属地管理的方式,由社区党组织加强对所在地域社会中介组织的摸底调查,并归口社区党组织领导管理。同时还采取建立社会中介组织党员会员制的方法,把区域内流动分散状态的党员组织起来,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流动分散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第四篇: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调查问卷情况分析
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调查问卷情况分析
一、关于对调查问卷
(一)情况分析
为进一步了解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有关情况和动态,掌握当前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积极探索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方法和途径,根据地委组织部的要求,针对我县非公有制经济现状,将调查问卷
(一)发至组织部门、非公党工委及成员单位负责人填写,现将汇总情况分析如下。
(一)调查结果基本情况
从调查情况来看,辖区内非公企业党组织内部机构设臵和党务工作人员配备基本齐全,对非公党建工作总体评价较好,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一定作用,在促进企业发展经营、树立良好形象、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有较好的政治保障作用。党员的政治素质、组织意识和党性意识以及作用的发挥比较强,问卷调查显示,100%调查对象认为企业党员能够发挥先进性作用。
(二)问卷调查反映的问题
1、非公有制企业主认识不到位。有100%的调查对象认为企业党建工作最突出的问题或党组织组建难是由于企业出资人不支持和从事党务工作的力量薄弱,他们对党的方针、政策缺乏了解,担心成立的党组织会成为与企业对立的政治力量,干预企业的经营决策,打乱企业的正常生产秩序,削弱和制约他们的权利,因而本能地排斥党组织进入企业,加之企业党建工作人员文化素质偏低,从业人员偏少,导致党建工作相对薄弱。
2、企业中党员存在“雇佣”意识,不能发挥应有作用。关于企业党员不愿意亮明党员身份的主要原因,有95%调查对象认为亮不亮没区别;流动党员不愿意把关系转入企业的原因,有98%调查对象认为转不转没区别。可见,部分党员雇佣思想严重,认为自己捧的“泥饭碗”,很不稳定,多赚点钱是正经事,参不参加组织生活无所谓,甚至可能给工作和生活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因而只顾埋头干活、挣钱。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削弱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基础。
3、党员流动性大、人数不足。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不稳定性给开展党建工作带来困难。在已建立的4个党组织的企业中,职工人数最多的仅有30人左右,4个党支部共有党员14名,党员比例较低。职工流动性大等问题,对开展党建和组建党组织工作带来了一定困难。
4、党组织机构和党务工作队伍不够健全。有90%调查对象认为企业党建最突出的问题是党务工作力量薄弱,有10 %调查对象认为党组织组建难主要是因为缺少合适的党组织负责人。企业往往缺少专门的党务工作机构和专职的党务工作者,企业党务工作者的本职工作原本就是参与企业生产经营,对党的工作不够熟悉,不能很好地指导开展党组织活动。
(三)结合调查情况,对非公党建工作的建议 一是强化服务意识。企业党组织在确立工作思路,寻找工作载体时,一定要自觉地融入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中去,自觉成为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润滑剂和推动力。
二是强化促进意识。企业党组织的设臵和建立不只是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时代需要,更是非公有制企业自身发展的现实需要。通过建立企业党的组织,有效发挥其作用,能达到“双赢”的结果。
三是强化保证意识。企业党组织要围绕经济建设中心来设计和开展活动,除及时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推动企业健康有序发展外,还要在企业发展的方向、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下功夫,起到凝聚内部职工的作用,真正成为企业在正确轨道上前进的一种牵引力和助推器。
四是对于企业出资人不理解、不积极的企业,基层党委应通过加强宣传党的相关方针政策、正面引导、培育典型等方式不断扩大党的党的影响,努力为建立党组织创造条件。
二、关于对调查问卷
(二)的情况分析
为进一步了解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有关情况和动态,掌握当前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积极探索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方法和途径,根据地委组织部的要求,针对我县非公有制经济现状,将调查问卷
(二)发至非出资人的党组书记和党建工作指导员填写,现将汇总情况分析如下。
(一)调查结果基本情况
从调查情况来看,辖区内非公企业党员发挥作用较好,党组织内部机构设臵和党务工作人员配备基本齐全,对非公党建工作总体评价较好,在促进企业发展经营、树立良好形象、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有较好的政治保障作用。党员的政治素质、组织意识和党性意识以及作用的发挥比较强,问卷调查显示,上级对党务工作比较重视,企业党建活动场所基本能得到保障,党建指导员与非出资人的关系融洽。
(二)问卷调查反映的问题
1、非公有制企业主认识不到位。有85%的调查对象认为企业党建工作最突出的问题或党组织组建难是由于企业出资人不支持和从事党务工作的力量薄弱,他们对党的方针、政策缺乏了解,担心成立的党组织会成为与企业对立的政治力量,干预企业的经营决策,打乱企业的正常生产秩序,削弱和制约他们的权利,因而本能地排斥党组织进入企业,加之企业党建工作人员文化素质偏低,从业人员偏少,导致党建工作相对薄弱。
2、企业中党员存在“雇佣”意识,不能发挥应有作用。关于企业党员不愿意亮明党员身份的主要原因,有95%调查对象认为亮不亮没区别;流动党员不愿意把关系转入企业的原因,有98%调查对象认为转不转没区别。可见,部分党员雇佣思想严重,认为自己捧的“泥饭碗”,很不稳定,多赚点钱是正经事,参不参加组织生活无所谓,甚至可能给工作和生活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因而只顾埋头干活、挣钱。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削弱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基础。
3、党员流动性大、人数不足。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不稳定性给开展党建工作带来困难。在已建立的4个党组织的企业中,职工人数最多的仅有30人左右,4个党支部共有党员14名,党员比例较低。职工流动性大等问题,对开展党建和组建党组织工作带来了一定困难。
4、党组织机构和党务工作队伍不够健全。有90%调查对象认为企业党建最突出的问题是党务工作力量薄弱,有10 %调查对象认为党组织组建难主要是因为缺少合适的党组织负责人。企业往往缺少专门的党务工作机构和专职的党务工作者,企业党务工作者的本职工作原本就是参与企业生产经营,对党的工作不够熟悉,不能很好地指导开展党组织活动。
(一)结合企业的实际,分层次指导非公企业党建工作 一是对于已经建立党组织、党员隶属关系比较明确的企业,基层党委要采取多支持、少干涉的办法,支持、鼓励企业党组织积极开展工作,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企业的快速、稳步发展创造条件、搞好服务。同时努力在这些企业中培育典型,用典型影响和带动辖区内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开展。
二是对于企业出资人是党员并支持建立党组织的企业,基层党委应予以大力支持,并及时帮助企业建立党组织,指导开展党的工作,组织党员开展活动,进一步巩固完善相关制度。
三是对于企业出资人不理解、不积极的企业,基层党委应通过加强宣传党的相关方针政策、正面引导、培育典型等方式不断扩大党的党的影响,努力为建立党组织创造条件。
(二)加强非公企业队伍建设
一是做好企业主的团结、教育和引导工作。企业主的认识,关系到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成效,各级党委要重视对企业主的团结、教育和引导,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企业主的思想认识,使他们真正从内心支持党组织的工作。一要加强对企业主的教育培养,重视做好吸收优秀企业主入党的工作。二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典型示范,提高企业主对党组织作用的认识。要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等宣传阵地,深入宣传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目的和意义,有意识地向非公有制企业主宣传、灌输党建思想,让企业主认识到各级党委对企业党建工作的重视,是一种无形的高层次信息资源,是对企业的一种无声的支持。要注意发现、培植、树立、表彰非公有制企业“抓党建,促发展”的典型,充分发挥党组织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引导职工积极投身到企业生产经营中去,促进企业更好地发展。
二是要准确定位,强化服务。在目前的非公企业中,党组织在其中并不具有决策地位。非公企业党组织的职责定位应该是引导和服务,加大对已建立党组织的非公企业的政策和人才支持,为非公企业与其他企业、组织的合作搭建平台,在企业的市场推广等方面提供相应的帮助,鼓励、引导企业做大做强,带动更多非公企业支持我们的党建工作。
三是充分发挥党建组织员的作用,着力做好发展党员工作。把企业生产经营骨干、专业技术人员作为重点培养发展对象,努力把生产经营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企业的生产骨干,把培养党组织干部和促进企业自身发展充分结合起来。通过举办培训班、以会代训等方式对党务工作者进行培训,大力加强非公企业中的党员的教育,加强对党员的政治理念和思想道德教育,加强党员科学文化知识和业务技能培训,使党员真正成为政治素质过硬、生产技术熟练的先进群体,真正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三)不断开拓党组织发挥作用的途径
一要加强党建工作的保障制度,建立健全激励保障机制,拓宽选人视野,加强党员教育培训。努力使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活动阵地、活动经费、活动时间等得到有效保障,制定非公企业党组织科学管理规范,明确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考核标准及经费渠道,极大地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二要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来开展。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发挥党组织的作用,使党的组织活动与企业的经营活动统一起来。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党组织要结合企业实际,积极配合企业的生产。灵活、多样开展组织活动,创新活动开展方式,使党员自身素质在丰富的活动中得提高,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
三要塑造企业文化和精神,提高员工素质。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增强企业内部的凝聚力和外部的竞争力,充分发挥精神因素对制度建设和物质生产的反作用,促进企业的全面发展。
第五篇: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建设的调研对策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非公有制经济蓬勃发展。针对区域经济格局的新变化,市委及时调整党建工作思路,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切实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开创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新局面。到2004年12月底,全市非公有制企业已建党组织2431个,其中党委26个,党总支69个。
一、从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实
践来看,人的因素至关重要
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近年来,我市各地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扎实工作,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得到了不断推进和加强,为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政治、思想和组织保证。总结这些年来工作的基本经验,最主要的一条是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紧紧抓住人这一关键因素,有效地推动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健康发展。
一是选配了一批既懂经营管理又熟悉党建业务的党务工作者。我们把政治素质好、组织能力强、懂经营管理、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作为选配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书记的标准,按照组织推荐、素质考评、征求业主意见等程序,认真做好选配工作。目前,我市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书记年龄45岁以下的占42%,文化程度高中以上的占68%。这支书记队伍中,从企业内部产生的有700多人;从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中聘请的有480多人;从企业主管部门党员干部中选配的有880多人。在选好配强的基础上,切实加强对党组织书记的业务培训。近三年,全市累计举办培训班105期,培训党务工作者4510人次。
二是涌现了一批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敢负重担的党员。在实践中,各地坚持把抓好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位,积极开展“双学”活动和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特别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同时抓好市场经济理论、岗位技能、经营管理知识的培训。党组织还根据党员分布及生产经营活动特点,建立健全了“党员组织生活”,“党员民主评议”等制度,开展了“党员责任区”、“先锋岗”等活动,促使党员立足岗位讲奉献,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冲锋在前,体现出共产党人的本色。如**华威电器公司党委,狠抓党员的党性锻炼,涌现了一批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优秀党员。该公司下属饮水机厂党员徐伟,连续9个晚上加班加点,完成了饮水机蒸发管的工艺夹具制作,解决了技术难题,树立了党员的形象。
三是引导了一批支持党建工作的企业主。我们采取多种形式,切实加强对企业主的教育引导,统一他们的思想认识,增强对党建工作的认同感。县、乡两级领导深入企业,找业主谈心,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加强党建工作的重大意义,帮助他们提高认识,引导他们支持党的工作。通过召开业主座谈会、举办学习培训班,用身边的典型教育,用成功的范例引导。此外,这几年我们先后在企业中开展了“两思”、“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结合”、党的十六大等主题教育,不断提高业主抓党建、促发展的意识。通过努力,我市非公有制企业主队伍的政治觉悟明显提高,对企业党建工作的认同感进一步增强,许多企业主表示,党组织要人给人、要资金给资金、要场地给场地。华仪集团董事长还对集团内的“隐型”党员进行思想动员,并亲自帮助联系迁转组织关系等事宜,使集团顺利建立党委。
二、从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诸多问题来看,人的思想认识滞后还是主要的 一是书记的综合素质仍然偏低。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书记的素质状况,是制约党组织发挥作用的关键因素。我市一些党组织作用发挥较好的企业,都有一个素质、能力较好的带头人。但从调查情况来看,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书记还存在一些问题。思想认识局限。部分书记还存在“单纯雇佣思想”,认为自己首先是为企业主“打工”,领取的是企业发的工资,党组织要在企业主的首肯下才能建立,开展活动也需要企业主提供一定的物质条件。因而在开展工作时,觉得理不直,气不壮,往往一味迎合企业主,看企业主的脸色行事,党组织的工作缺乏独立性。而有的书记认为,反正是“打工”,因此往往纯粹为了经济利益或者一时意气而跳槽。工作能力欠缺,工作精力不集中。有的书记的知识水平、工作能力和经验、精力投入等等还达不到要求。据对1170名党组织书记的调查,普遍存在这样一些现象:文化水平低,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有517名,占44%;党务工作经验不足,原来从未从事过党务工作的481名,占41%。此外,约有49%的书记是企业的普通职工,缺乏影响力,不能很好地组织党员开展活动,难以在职工群众中产生影响。有的对企业经营管理不熟悉,没有把党建工作同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出现了“两张皮”现象。
二是许多党员还存在临时雇佣的观念。党组织是由党员个体组成的,党员队伍的状况影响着党组织作用的发挥。从全市非公有制企业党员队伍的现状来看,还不尽人意。党员数量不足。据统计,全市非公有制企业员工总数89.41万,其中党员2.45万,仅占员工总数的2.74%。而50名以下职工的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0%以上,却很少有党员,企业党员数量少,缺乏影响力。同时,党员队伍结构有待优化,据抽样调查显示,在8310名党员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有5044名,占61%;处于普
通岗位上的党员4080名,占49%。思想觉悟不高。部分党员也存在“单纯雇佣思想”,认为工作是临时的,主动权完全掌握在企业主手里,没有把自己的个人目标同党的建设的整体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只追求现实的经济利益,淡化了党的宗旨意识。有的党员没有正确理解党员的无私奉献与企业主获取利益的关系,没有正确理解党员的义务与党和国家的整体目标的关系,认为在非公有制企业里工作,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得越好,为企业主作的贡献越大,其结果就是为“老板”创造更多的“剩余价值”。思想上存在矛盾,行动上不愿出头,制约了发挥作用的积极性。不少党员因为利益关系,或者嫌麻烦而不愿把组织关系迁入企业。前年,我市排查出2765名“隐性党员”,目前还有1290名党员游离在组织之外。缺乏生产管理能力。非公有制企业中的大多数党员是从农村转来的,虽然他们较一般农民思想活跃,文化较高,年纪较轻,但进入企业后,因为缺乏生产技术专长,缺乏经营管理知识,先进性不突出,在职工中缺乏影响力。而且,这些党员在企业生产管理上没有专长和经验,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提不出好建议,心有余而力不足,限制了作用发挥。
三是部分业主的认识还比较滞后。非公有制企业的党建工作,是随着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壮大而开展的。党建工作的开展,离不开企业主的支持。但据调查,目前影响党组织发挥作用的主要原因,认为企业主不支持的占33%。在对“企业主对党和政府号召的态度”情况调查中,企业主视情况而定的占31%,不太愿意但去做的占12%,找理由推辞和拒绝的各占2%。企业主认识有误区。非公有制企业主由于各自经历不同,觉悟程度不同,对开展党建工作存在着不同的理解和认识;有的企业主对党的宗旨缺乏正确的认识,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目的、作用、意义没有正确理解;特别是党内的一些腐败现象和一些党政机关干部的不良作风,使他们对党的工作产生误解。调查中,有16%的企业主认为企业有没有开展党建工作都无所谓,还有8%的企业主认为党建工作会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这些认识的存在,使有的企业主,表面上支持企业建立党组织,实际上是把党组织当作一块招牌或摆设;有的企业主迫于外部环境压力而建立党组织,但对党组织的活动持“冷漠、戒备、压制”的心态,有意或无意地掣肘企业党组织的正常运作。据调查,目前党组织活动场所、硬件设施等无法到位的占37%,活动经费不能落实的占26%。生产经营不稳定。一些规模不大、生产经营不稳定、经济效益不好的企业,员工流动性大,党员流动性也大,党组织的稳定性也受到影响,给发挥作用增加了难度。而我市大部分非公有制企业属于技术含量不高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农村劳动力经过简单的学习培训便可以上岗。这些从农民转化而来的员工,有的还是半工半农,普遍以追求经济利益为最大动机,追求思想进步的热情不高,党组织的教育引导收不到很好效果。
三、从深化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需要来看,动力源头在人
在新阶段新任务面前,特别是随着我市非公有制经济的迅猛发展,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在适应、保证、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方面正如以上所述,还有相当的差距,如何在新形势下做好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巩固和深化“三年两目标”的成果,建立健全推进非公有制党建工作稳步发展的长效机制,不断提升我市的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水平,关键还是在于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工作者、党员、企业等三支队伍建设。
1、以选好配强、提高素质为重点,加强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是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关键所在,也是抓好源头建设的首要任务。
一要选好配强党务工作者。通过内选、外聘、公开选拔、推荐选派等途径,把优秀人才选配到党组织班子中来,特别是选好配强党组织书记。企业党组织负责人一般实行兼职,并依照有关规定和程序,积极推荐党组织负责人进入企业决策层,为党组织发挥作用拓展空间,创造条件。对具备条件的党员业主,经选择可兼任党组织书记,但必须配备一名专职副书记,同时要避免出现党组织家族化。
二要建立健全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工作者人才库。通过公开选聘、人才资源整合等措施,拓宽党务工作者的招聘渠道,把更多优秀的人才编入人才库,加强对党务工作者后备人才库的建设和管理。探索解决党务工作人才供需矛盾的有效途径,并采取组织推荐、双向选择、人才推介等形式,向企业推荐并输送优秀党务工作者。向企业输送党务工作者应与企业招聘人才相结合,努力将复合型人才选配到党务工作的岗位上。
三要加强对党务工作者的教育培训。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工作者的培训要列入各级党委干部培训计划,分级落实培训责任。每年要对企业党组织负责人进行不少于一次的集中培训。培训企业党务工作者,在抓好党务知识培训的同时,应注重企业经营管理知识的培训。市级主要抓好省、市两级党建工作示范点和重点骨干企业党组织负责人的培训。
四要保障党务工作者的合法权益。积极探索建立激励和保障机制。各县(市、区)和乡镇(街道)党委要建立健全党建工作例会、谈心谈话、评选表彰等制度,关心党务工作者特别是党组织书记的工作和生活,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调动好、保护好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教育引导企业经营管理者尊重党务工作者的劳动,支持党务工作者开展工作。企业解聘党组织负责人应事先征求上级党组织的意见,并说明理由。
2、以发展壮大、发挥作用为重点,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是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根本着力点,也是动力源头建设的基础。
一是积极做好发展党员工作。认真贯彻发展党员“十六字”工作方针,严格要求,规范程序,确保发展党员工作的质量。着眼于改善党员队伍素质和结构,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入党积极分子队伍,每年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培养的入党积极分子数量与发展对象比例一般要保持在3:1左右。要坚持把发展重点放在生产经营管理骨干、科技骨干、高知识群体、优秀青年和重点岗位和关键岗位的一线优秀职工上,尤其要注重在经营管理骨干中发展党员,提高企业管理层中党员的比例。企业工会主席和共青团负责人不是党员的,要列为重点培养对象,具备条件的要及时发展。大力实施“双向培养”工作,努力把企业技术经营管理骨干培养成为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为技术经营管理骨干。今后几年中,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发展的新党员数要占当年发展党员总数的15%左右,其中技术经营管理骨干党员占非公有制企业党员总数的30%以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党员数以及35岁以下的党员数均要达到非公有制企业党员总数的75%以上。
二是加强和改进对流动党员的教育和管理。乡镇党委要及时准确掌握党员基本情况,建立党员信息管理台帐。按照党内有关规定,进一步完善组织关系接转制度,对企业“隐型”党员进行分类,区分组织关系“不愿迁”、“不给迁”、“不宜迁”等情况,切实做好流动人员中党员组织关系的接转工作,并发挥好《流动党员证》和党员证明信的作用,认真解决“隐型”党员问题,使每个党员都纳入党组织管理,参加正常的组织生活。
三是不断提高党员的综合素质。坚持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等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武装广大党员,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增强群众观念、党性观念和法制观念,提高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的自觉性。要把日常性教育与专业技术培训结合起来,组织引导党员努力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工艺,不断提高党员的综合素质。
四是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建立健全党内各项管理制度,帮助党员积极寻找适合自身特点的发挥作用的最佳途径,尤其要善于根据党员的不同特点和岗位性质,不断拓展党的活动内涵,精心设置活动载体,深入开展民主恳谈、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党内主题实践和“双比双争”等活动,为党员发挥作用创造更加有利条件,不断扩大党建工作的影响力。
3、以教育引导、激励约束为重点,加强企业主队伍建设。非公有制企业的所有者和经营者,是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创业者和带头人,是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骨干力量。非公有制企业业主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管理能力,直接关系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也关系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发展。因此,今后要把有组织有计划地培训党员业主和规模较大、影响较大企业业主,作为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一条重要措施,作为在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开展党的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和环节,切实抓好。
一是抓好企业主队伍的“四项教育”。充分利用市、县两级党校、行政干部学院以及高等学校等阵地,对党员业主和规模较大、影响较大企业的业主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着重抓好“四项教育”:第一项是共同理想教育,教育引导他们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自觉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贡献。特别要教育党员业主时刻意识到自己是共产党员,时刻按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坚定理想信念,履行党员义务,遵守党的纪律,带领员工为实现共同理想而奋斗。第二项是责任意识教育,教育引导他们自觉承担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社会责任,致富思源,富而思进,回报社会。第三项是民主法制教育,教育引导他们依法经营,照章纳税,正确处理国家、企业、职工的利益。第四项是科技和管理教育,培养他们的战略思维和世界眼光,提高科技素质和现代管理水平。在抓好教育培训的同时,要做好过细的思想政治工作,增强他们对党的感情。地方或行业、部门评先选优、安排社会职务时,要把业主对党的感情、对党建工作的态度作为重要条件,引导他们转变观念,端正态度,积极支持在本企业建立党组织、开展党的工作。
二是充分发挥党员业主的带头示范作用,加强对他们的管理。要建立健全对党员业主的“双重管理”制度,实行以企业党组织为主,上级党组织和工商联、行业协会党组织为辅的双重管理办法,经常关心他们的思想、工作,共同教育和激励他们为社会主义事业贡献力量,为党的建设当好示范领头人。要建立健全党员业主定期汇报制度。在民主评议党员活动中,要广泛听取职工群众和工商、税务等部门的意见,认真对党员业主进行评议。
三是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建立健全激励保障机制,激发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内在动力。大力宣传企业经营管理者艰苦创业、与时俱进的精神和对社会无私奉献的境界,在全社会倡导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业的良好风气。建立必要的约束机制,地方或行业、部门在评先评优、安排各项社会职务时,要把企业经营管理者对党的感情、对党建工作的态度和企业党建开展情况作为重要条件,引导他们转变观念,端正态度,积极支持在本企业建立党组织,开展党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