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当前非公有制企业资金短缺原因分析
当前非公有制企业资金短缺原因分析
据中国人行某中心支行调查显示,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受制于资金短缺,目前银行信贷资金,特别是流动资金对非公有制经济实体的满足率约为30—50%,极少部分企业(不到5%)能达到90%,有近20%的企业无法获得银行信贷支持。资金“瓶颈”严重制约了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壮大。
一、资金短缺原因
(一)企业生存发展环境受限。一是缺乏相关法规政策的有效规范和支撑。目前主要适用于非公有制企业的法律有《公司法》、《破产法》等,就《公司法》而言,主要针对股份性质的企业有明确的规范。但非公有制经济形式多样,有合作制企业、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大部分非公有制经济主体不是按照《公司法》设立、运作,因此在法律规范上处于空白,不利于其长远健康发展。二是宏观引导政策难以落实。如人民银行、银监会等部门相继出台了促进银行对中小企业(含非公有制企业)的信贷投放指导性意见,但收效甚微,在中西部贫困地区更是如此。金融机构的经营目标主要以三性(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为原则,兼顾宏观政策引导。落实到基层金融机构则只考虑三性原则,以企业的信用评级来确定贷款额度,宏观调控政策效应大幅削减。三是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缺乏协调统一性。现在处于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行政型政府正在向服务型政府转变,计划经济色彩仍比较浓厚。目前行政行为多于服务行为,当影响到部门利益时,相互推委、设置障碍的现象时有发生。四是缺乏规范的金融中介。银行贷款一般都需要抵押或担保,而资产抵押需要评估,企业信用等级需要评定。目前绝大部分区县的抵押评估机构运作不规范,其业务行为缺乏科学依据,存在主观臆断现象,信贷投放主体对其评定结果难以信服,不利于银企信贷对接。通过对企业调查,普遍反映抵押评估收费也比较高,增大了企业的财务负担。同时没有社会公允的企业资信等级评定机构,由各金融机构自行评级。由于各金融机构对企业评级的标准不一,加之实施严格的内控管理和信贷责任追究制度,导致部分企业信用评级大打折扣,甚至被拒之门外。
(二)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体制和经营理念制约。一是经营理念的制约。从宏观政策层面,非公有制经济大多数属于中小企业及个体经济,而国有商业银行为了取得规模效益,其信贷主要集中在大企业(项目)、大额、长期,对于非公有制的中小企业及个体户贷款,由于面广额小,管理成本高等因素而不愿涉足,甚至设置过高的贷款“门槛”。导致非公有制企业处境极为被动,更谈不上享受贷款“国民待遇”,致使非公有制企业获得的贷款额偏低,增长乏力。二是宏观调控政策的制约。时逢宏观政策调控和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非公有制企业由于生产经营的项目、产品,并非国民经济的重要资源或关系国计民生的商品,处于国家宏观政策调控的边缘而难以惠及;或属“禁止性”的行业和生产领域而受到最直接的影响,其合理资金需求也难以得到满足。三是管理机制的制约。国有商业银行普遍实行集约化经营机制和高度集中的信贷管理体制,导致非公有制企业和个体经营户很难与其形成对接机制,非公有制企业融资受限于体制上形成的障碍,呈现出不协调、不对称的状态,与日益发展的非公有制经济的需要不相适应。国有银行所吸纳的资金较少运用于当地经济发展,大部份上存一级分行集中使用,导致存差急剧扩大。据调查,截止2005年底,某地国有商业银行存差达59.56亿元。
(三)尚未形成银企信贷对接的有效机制。一是宏观政策在资源配置上,政府有关部门仍以国有大中型企业和重点企业为其工作重心,对逐渐成为市场经济主体的非公有制经济实体不能公平、公正的一视同仁,给予“国民待遇”。在信贷支持方面,一些非公有制企业往往不能得到平等的融资机会。从万州实际看,金融机构的信贷无论是信贷总量还是增量,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支持都远远不够,非公有制企业的融资空间十分狭窄,一旦银行告贷无门只有寻求其他融资途径,导致融资成本增高,不可避免地制约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二是一些非公有制企业自身存在缺陷。转轨时期的非公有制企业大部分处于创业期、成长期,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经营管理水平不高,财务管理不透明,信用观念较为淡薄,人才匮乏,企业短期行为、信息不对称,贷款抵押品处置难等问题,加之金融机构难以掌握其资金运作方式,导致风险评估和控制较难,限制了银行信贷的投入。三是金融机构基于自身的管理体制、对信贷人员的制约机制和风险管理,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准入“门槛”高,对非公有制企业贷款一般都显得特别“审慎”。贷给国有大中型企业和重点企业无论是风险和效益,往往会得到政府大力支持,而对于非公有制经济实体,则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
(四)大部分非公有制经济主体缺乏有效的抵押担保。从调查情况看,非公有制企业成立之时,其资金来源主要是自有资金和向亲朋好友借入资金,有的还采取民间借贷的方式筹集开办资金,极少向银行贷款,或者就根本不可能
从银行获取贷款。企业成立之后流动资金异常紧张,主要靠银行信贷支撑。但由于银行信贷管理制度的要求,必须有足额的抵押担保才能发放贷款。如果是固定资产抵押,按照银行规定必须“打折”,一般按照固定资产30—50%的比例发放贷款,明显不能满足绝大部分企业的资金需求,如果是季节性资金需求比较强的企业,如涉农企业则差口更大;如果是担保,就存在担
保单位的选择问题。银行对担保单位的资信等级要求非常高,而作为贫困区县资信等级高的企业本就稀少;为促进银行信贷投放,部分区县成立了担保公司,但由于其运作不规范、担保实力有限等问题,也难以得到银行的认同。这些矛盾带来的就是“担保难”,进而演化为“贷款难”。
二、建议
(一)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明确不同类型金融机构的功能定位。一是要继续深化金融改革,优化组织构架,整合金融资源,明确功能定位。二是转变观念。要把握市场经济发展的主流,按照国家有关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信贷政策要求,消除管理体制性障碍,在信贷支持保障上与其他所有制企业享受同等待遇,制定切实可行的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信贷措施,改进金融服务,简化繁琐的贷款手续和流程,为非公有制企业创造良好的间接融资环境。三是商业性金融要按照各自的服务主体提供优良的金融服务。要发挥开发性金融的先导作用,重点解决非公有制企业先期投入资金不足的问题;涉农金融机构要重点服务于涉农非公有制经济实体;其他商业银行要加强对生产、商贸流通和服务行业的金融服务。
(二)改善金融服务,积极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要充分认识到,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份,是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对经济增长、扩大就业、活跃市场、增加财政收入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要克服“以小而不为”的思想,在严格掌握条件、控制风险的情况下,积极主动地为有市场、有效益、讲信用、有利于增加就业的非公有制企业和个体经营户提供合理的信贷服务,保证生产经营资金需要。要采取有效措施,为非公有制企业提供快捷、方便的资金清算服务,提供经济、金融信息咨询服务,提供非公有制企业直接融资支持,辅导和促进营运资金规范化管理。
(三)探索建立适应非公有制企业的融资机制。一是在非公有制企业及个体的信贷资信评估、授信管理和贷款审批制度上,要针对其特点,降低准入门槛、扩大服务范围,做到授信方式和方案的多样化。如在额度控制基础上,可在票据和贴现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贷款审批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简化贷款手续,减少环节,提高贷款审批效率。二是创新信贷品种。可以开展应收帐款质押或出口退税质押贷款,联保协议贷款、信用担保贷款与抵押贷款等多种适合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贷款方式,解决非公有制企业抵押贷款难的问题。三是大力发展商业票据业务,促进商业信用票据化,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四是支持非公有制企业走直接融资之路,积极支持有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申报发行企业债券或上市融资,增强其市场竞争力。
(四)优化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环境。一是建立和完善信用但保体系。根据国家有关法律和法规,建立多种出资形式的担保基金和多层次结构的信用担保体系,并建立完善信用担保制度,切实缓解非公有制企业贷款担保难。也可以考虑由中小企业管理局牵头,创建民营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二是要尽快转变政府职能,并从法规政策角度引导和规范非公有制企业发展,协调好部门之间的利益关系。三是要规范金融中介行为,降低抵押评估费率,减轻企业的财务负担。四是采取措施整合非公有制企业。关联实体可通过整合优化资源配置,逐步形成企业集群,走规模发展之路。五是要加强政策宣传,提高政府、银行及社会各界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重要性的认识。同时地方党委政府应联动相关部门,结合地方实际制定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扶持政策,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推动和规范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第二篇:当前非公有制企业资金短缺原因分析
当前非公有制企业资金短缺原因分析
据中国人行某中心支行调查显示,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受制于资金短缺,目前银行信贷资金,特别是流动资金对非公有制经济实体的满足率约为30—50%,极少部分企业(不到5%)能达到90%,有近20%的企业无法获得银行信贷支持。资金“瓶颈”严重制约了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壮大。
一、资金短缺原因
(一)企业生存发展环境受限。一是缺乏相关法规政策的有效规范和支撑。目前主要适用于非公有制企业的法律有《公司法》、《破产法》等,就《公司法》而言,主要针对股份性质的企业有明确的规范。但非公有制经济形式多样,有合作制企业、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大部分非公有制经济主体不是按照《公司法》设立、运作,因此在法律规范上处于空白,不利于其长远健康发展。二是宏观引导政策难以落实。如人民银行、银监会等部门相继出台了促进银行对中小企业(含非公有制企业)的信贷投放指导性意见,但收效甚微,在中西部贫困地区更是如此。金融机构的经营目标主要以三性(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为原则,兼顾宏观政策引导。落实到基层金融机构则只考虑三性原则,以企业的信用评级来确定贷款额度,宏观调控政策效应大幅削减。三是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缺乏协调统一性。现在处于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行政型政府正在向服务型政府转变,计划经济色彩仍比较浓厚。目前行政行为多于服务行为,当影响到部门利益时,相互推委、设置障碍的现象时有发生。四是缺乏规范的金融中介。银行贷款一般都需要抵押或担保,而资产抵押需要评估,企业信用等级需要评定。目前绝大部分区县的抵押评估机构运作不规范,其业务行为缺乏科学依据,存在主观臆断现象,信贷投放主体对其评定结果难以信服,不利于银企信贷对接。通过对企业调查,普遍反映抵押评估收费也比较高,增大了企业的财务负担。同时没有社会公允的企业资信等级评定机构,由各金融机构自行评级。由于各金融机构对企业评级的标准不一,加之实施严格的内控管理和信贷责任追究制度,导致部分企业信用评级大打折扣,甚至被拒之门外。
(二)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体制和经营理念制约。一是经营理念的制约。从宏观政策层面,非公有制经济大多数属于中小企业及个体经济,而国有商业银行为了取得规模效益,其信贷主要集中在大企业(项目)、大额、长期,对于非公有制的中小企业及个体户贷款,由于面广额小,管理成本高等因素而不愿涉足,甚至设置过高的贷款“门槛”。导致非公有制企业处境极为被动,更谈不上享受贷款“国民待遇”,致使非公有制企业获得的贷款额偏低,增长乏力。二是宏观调控政策的制约。时逢宏观政策调控和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非公有制企业由于生产经营的项目、产品,并非国民经济的重要资源或关系国计民生的商品,处于国家宏观政策调控的边缘而难以惠及;或属“禁止性”的行业和生产领域而受到最直接的影响,其合理资金需求也难以得到满足。三是管理机制的制约。国有商业银行普遍实行集约化经营机制和高度集中的信贷管理体制,导致非公有制企业和个体经营户很难与其形成对接机制,非公有制企业融资受限于体制上形成的障碍,呈现出不协调、不对称的状态,与日益发展的非公有制经济的需要不相适应。国有银行所吸纳的资金较少运用于当地经济发展,大部份上存一级分行集中使用,导致存差急剧扩大。据调查,截止2005年底,某地国有商业银行存差达59.56亿元。
(三)尚未形成银企信贷对接的有效机制。一是宏观政策在资源配置上,政府有关部门仍以国有大中型企业和重点企业为其工作重心,对逐渐成为市场经济主体的非公有制经济实体不能公平、公正的一视同仁,给予“国民待遇”。在信贷支持方面,一些非公有制企业往往不能得到平等的融资机会。从万州实际看,金融机构的信贷无论是信贷总量还是增量,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支持都远远不够,非公有制企业的融资空间十分狭窄,一旦银行告贷无门只有寻求其他融资途径,导致融资成本增高,不可避免地制约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二是一些非公有制企业自身存在缺陷。转轨时期的非公有制企业大部分处于创业期、成长期,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经营管理水平不高,财务管理不透明,信用观念较为淡薄,人才匮乏,企业短期行为、信息不对称,贷款抵押品处置难等问题,加之金融机构难以掌握其资金运作方式,导致风险评估和控制较难,限制了银行信贷的投入。三是金融机构基于自身的管理体制、对信贷人员的制约机制和风险管理,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准入“门槛”高,对非公有制企业贷款一般都显得特别“审慎”。贷给国有大中型企业和重点企业无论是风险和效益,往往会得到政府大力支持,而对于非公有制经济实体,则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
(四)大部分非公有制经济主体缺乏有效的抵押担保。从调查情况看,非公有制企业成立之时,其资金来源主要是自有资金和向亲朋好友借入资金,有的还采取民间借贷的方式筹集开办资金,极少向银行贷款,或者就根本不可能从银行获取贷款。企业成立之后流动资金异常紧张,主要靠银行信贷支撑。但由于银行信贷管理制度的要求,必须有足额的抵押担保才能发放贷款。如果是固定资产抵押,按照银行规定必须“打折”,一般按照固定资产30—50%的比例发放贷款,明显不能满足绝大部分企业的资金需求,如果是季节性资金需求比较强的企业,如涉农企业则差口更大;如果是担保,就存在担保单位的选择问题。银行对担保单位的资信等级要求非常高,而作为贫困区县资信等级高的企业本就稀少;为促进银行信贷投放,部分区县成立了担保公司,但由于其运作不规范、担保实力有限等问题,也难以得到银行的认同。这些矛盾带来的就是“担保难”,进而演化为“贷款难”。
二、建议
&
第三篇:商业企业资金短缺原因及对策
商业企业资金短缺原因及对策
[关键词]商业企业财务;资金管理;资金短缺
[摘 要]商业企业资金短缺,既有企业内部原因,也与市场的季节性变化、经济的波动导致消费能力的变化、通货膨胀及同一地区竞争对手的强弱等有关系。要解决资金短缺问题,商业企业必须合理安排资本结构和资产结构,实行财务集中管理。
目前,资金短缺是商业企业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笔者试图对商业企业资金短缺的原因加以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一、商业企业资金短缺的原因
企业在经营中出现资金短缺的原因多种多样。商业企业处于流通的中间环节,积压了大量的资金,经营中承担着很大的风险。从内部因素看,商业企业资金短缺的原因,一是企业原始资金投入不足,主要靠贷款维持,再加上企业快速扩张,抽出过多的流动资金用于扩张而发生资金流转困难,例如更新设备、增加新的连锁店等。二是经营中由于管理不到位,造成某个环节资金周转受阻,例如大量存货积压、外欠货款增加等。三是企业经营发生亏损。当企业发生亏损尤其是亏损额大于企业的折旧提取额时,直接结果是企业的流动资金逐渐减少,引起资金短缺。此外存货的变质、财产的毁损、坏账损失等都会引起企业资金短缺。
除了企业自身的原因外,商业企业的资金短缺还与市场的季节性变化、经济的波动导致消费能力的变化、通货膨胀及同一地区竞争对手的强弱等有一定的关系。一是资本不足及盲目投资造成资金紧张。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商业逐步由单一的百货业向购物中心、超市、便利店等多业态发展,它们分别以其独特的优势吸引着各自的消费群体。在由旧的经营方式向新方式转变时,许多企业由于没有充足的资金来源或者投资额过大,造成固定投入不足,没有达到预期的经营目的。即使固定投入充足,但由于挤占了大量流动资金,造成周转困难,效益下降。二是经营不善造成企业资金紧张。第一,库存商品粗放管理。商业企业的经营过程是购进商品、销售商品、实现货币积累,商品是商业企业正常经营后占用资金最大的一项资产,对于企业经营目的的实现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现阶段我国企业面临两个问题。首先是不能及时、准确、科学预测进货量。如果一次进货量大,极易引起库存积压,一方面占用大量的资金,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成本,另一方面增加了存货的管理成本,同时其毁损的可能性也加大,承担着很大的跌价风险。其次是难以详细掌握库存商品情况,影响商品的定价决策。由于商品日渐增多,一个大型的商业企业品种多达数万种。如此庞大的数据靠手工管理,日常的核算只能估算,这就增加了用工量,浪费了大量的人力资源,而且因无法掌握详细的库存量和存储期,很难及时进行商品价格调整,致使有的商品仍处在销售的成熟期却做了削价处理,而有的商品却早已超出保本期,仍在库存积压。第二,赊销政策不当。合理运用赊销政策有助于稳定销售渠道,开拓市场。但由于赊销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销售,它会直接产生应收账款,对赊销控制不当和对应收账款的管理不严,都会影响企业流动资金的正常周转。应收账款增加不仅占用了大量资金,导致流通中资金沉淀,降低了资金周转速度,而且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
坏账,导致资金彻底损失。第三,费用无预算或预算执行不力。当前商业企业普遍存在着无预算或预算执行不严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进货费用无预算。科学的进货不仅要对商品的价格进行比较,更应该对进货费用严格控制。二是日常经费支出无预算。目前多数商业企业的费用管理如日常维修费、对外采购费等管理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采购由于缺乏控制出现舍近求远、质次价高等现象。三是重大支出无预算。目前一些重大支出项目由于事前缺乏科学预测安排,事中缺乏严格控制,事后没有严密评价审计,造成项目资金浪费,中途追加投资,事后没有明确责任等现象。四是由于管理体制不当造成资金紧张。目前多数商业企业由于管理体制的限制,实行二级核算,无法严格执行预算。核算单位之间资金不能互通有无,造成旱涝不均。
二、解决商业企业资金短缺问题的对策
资金是企业的血液,通过周而复始的运转给企业带来货币的增值。企业一旦出现贫血必须及时加以解决。解决企业资金短缺的办法可以归纳为两种,一是从外部筹资。从外部筹资要根据企业的自身条件选择不同的方式,主要有发行新股、发行债券等。二是从内部寻找所需要的资金,如加快存货的周转、加速收回应收账款、合理利用信用资金等。要解决资金短缺问题,企业必须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优化资本结构和资产结构。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各种长期资金筹集来源的构成和比例关系,通常企业资本结构是由长期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构成。合理的资本结构就是每股盈余最大的负债与权益结构。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思路有二,其一是在保持现有资本结构不变的条件下,尽可能提高企业的息税前利润,也就是通过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的整体盈利能力;其二是在保持企业息税前利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调整资本结构来实现结构优化。资产结构是指企业进行投资中各种资产的构成比例,主要是指固定资产投资和证券投资及流动资金投放的比例。资产结构管理的重点是确定一个既能维持企业正常进货周转等经营活动又能在减少或不增加风险的前提下给企业带来更多利润的流动资金水平。发展新店前不仅要考虑前期固定投入,也应该关注流动资金的充足性。
借助网络手段,实行财务集中管理。对于商业企业来说,财务集中管理主要包括统一开户、统一结算、统一购进、统一核算。首先要建立合理的财会体制,在总公司设立结算中心、核算中心和稽核中心。结算中心主要负责企业内部往来资金的划拨和采购资金的偿付,核算中心主要对经济事项进行记录和处理,稽核中心主要负责资金运用和账簿记录的稽核工作。通过这三个部门的有效配合实现资金的良性运作。统一开户是指在同城的相关企业都要在公司结算中心开设内部账户,各款项均存入公司在银行开设的账户。结算中心对每项收支的合理性、合法性进行有效监督,同时按照银行的管理办法,制定保证支付、存款付息、借款收息、透支罚款等制度。这样既解决了个别部门资金闲置的问题,又解决了一些部门资金短缺的问题。在进货环节上设立配货中心,各项进货均由配送中心和公司货品部进行采购,由于采购批量大,在质量上容易把关,容易降低成本,而且还可以在不同门店进行调货,防止库存积压和脱销的出现,提高了资金周转效率。对于非法人机构,一律在公司统一核算,这样可以大大降低人力成本和核算成本;对于法人机构,可实行分散记账、集中稽核的方式,即由公司委派的会计人员在远程进行会计处理,稽核人员通过网络进行查账,这样既大大降低了成本耗费,流向企业战略重点业务上;融资集中管理是指企业将银行贷款权、贸易融资权、对外担保权统一管理起来,有效控制资金使用风险,杜绝由于担保而产生的或有负债;银行帐户集中管理是对所属单位的银行帐户实行审批制,强制核销与经营无关或功能重复的银行帐户,并通过安全有效的网络系统时时监控资金流向,控制业务违规风险,保障资金安全;现金集中管理的核心为收支两条线,即管理部门按照核定的资金预算及所属单位申报的资金用款额度,拨付资金;所属单位的所有收入资金均按规定的上划途径上划至集团公司的账户内。通过资金的集中管理,大大减少了资金的沉淀,利用集中的闲置制资金可以大量归还外贷资金,内部调剂所属单位的资金余缺,从而大大降低了财务费用。而且将集团内的闲置资金统一运作,也能大大提高闲置资金的收益水平。
财务管理体制确立后,就需要建立一套严格的内控制度实施,包括《公司财务管理办法》、《公司预算管理暂行办法》、《公司产品销售结算管理办法》、《货币资金集中管理操作程序》、《银行帐户开立、变更、关闭的审批程序》、《公司债务融资管理办法》、《公司资产管理办法》、《资金审批支付程序》、《网上银行业务使用规定》、《货币资金内控实施办法》、《资金计划管理办法》、《公司资金授权审批管理办法》等等与资金管理相关的制度。
(二)事中控制,保障货币资金的安全性、完整性、合法性和效益性
在资金的使用环节进行有效的事中控制,可保障 资金的安全,预防被盗、诈骗和挪用;保障资金的完整,保证企业收到的资金全部人账,杜绝“小金库”、资金体外循环等侵占企业收入的违法行为发生; 保障 货币资金的合法,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取得、使用资金; 保障 资金的效益,合理调度使用资金,选择低风险、高收益的投资方案,使其发挥最大的效益。
1、资金完整性控制.即所有资金收支业务均按规定计入相关账户。其控制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1)发票、收据控制。利用发票、收据编号的连续性,核对收到的货币资金,以确保收到的货币资金全部人账。加强对发票、收据的印、收、发、存的管理工作,建账核算,定期抽查核对存根联与人账的记账联,及时发现其中的错弊。
(2)银行对账单控制。通过及时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分析未达账项的原因,发现其是否存在错弊。
(3)物料平衡控制。按照主要原材料、产成品在生产、销售过程中的量的平衡关系,检查资金收支的完整性。
(4)业务量控制。根据某项业务量的大小,复核其货币资金完整性。例如,旅馆可以按客房记录的业务量,汽车运输可以按台班记录的业务量,复核货币资金收入支出。
(5)往来账核对控制。定期与对方进行往来账余额的签认,确认清欠货币资金是否及时入账或货币资金还欠是否真实,及时发现挪用、贪污企业货币资金等违法行为。特别应注意对于已作坏账处理的应收账款,了解是否有收回款项不入账的情况。
2、货币资金安全性控制.货币资金安全性控制的范围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应收、应付票据。其控制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1)账实盘点控制。即对库存现金、有价票据等进行定期盘点,日清月结,严禁擅自挪用、借出货币资金,严禁白条抵库,确保企业资产帐实相符。
(2)库存限额控制。核定企业每日库存现金余额,超过限额的货币资金及时送存银行。
(3)实物隔离控制。建立控制制度确保除实物保管之外的人员接触不到实物,明确各种票据的购买、保管、领用、背书转让、注销等环节的职责权限和程序,专设登记簿记录,防止空白票据的遗失和被盗;对于收到的支票、银行承兑汇票等票据,建立专门台账,专人管理,以保证票据安全和及时兑现。
(4)岗位分离控制。将不相容岗位分离,相互牵制、相互监督。比如,出纳人员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不得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出纳人员连续工作不应超过三年;空白支票、密码与印鉴的保管必须分离;实行回避制度,单位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的直系亲属不担任出纳工作;严禁未经授权的单位或人员办理货币资金业务或直接接触货币资金,经办人只能在职责范围内,按照审批人的批准意见办理货币资金业务。
3、货币资金合法性控制。主要是针对货币资金收入与支付业务,按照严格的授权审批、支付制度,合规合法地办理各项支付业务,重点控制大额资金的支付;通过严密的内部审计监督,及时发现不合法的货币资金收、付行为;通过公布举报电话、网站,从公众中取得不合法收、付的线索。
4、货币资金效益性控制。服从企业财富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通过运用各种筹资、投资手段合理、高效地持有和使用货币资金。
(1)、优化资金结构,提高资金收益。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资金是以储备资金、生产经营资金、成品资金、投资资金以及结算资金等多种形态存在。确定各种形态资金的合理比例和最优结构,可以减少资金在各环节的浪费,加速资金的周转,促进资金的有效使用。通过运用各种筹资、投资手段,制定货币资金收支中、长期计划,实施某些推迟资金支付、加速货币回笼、收回投资政策,解决货币支出的缺口;或者通过加快资金支付(可降低采购成本)、一定的赊销政策(可提高售价或扩大销量)、参与各种投资,提高收益,降低资金储量。
(2)、制定科学的信用政策,加速资金周转。企业根据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产品质量、品种、规格及价格等方面的竞争能力,确定合理的信用标准。合理考虑促销与增加的应收帐款机会成本、坏帐成本和现金折扣成本的平衡,制定折扣期限,信用期限和现金折扣等信用条件,同时权衡增加收帐费用和减少应收帐款和坏帐损失,制定科学的收帐政策,减少应收帐款、坏帐损失,加速资金周转。
(3)、加强资金使用管理,减少资金浪费。企业对采购、生产、销售各环节建立严格控制制度。针对实际情况,制定先进合理的消耗定额,严格控制开支范围,杜绝一切不合理开支,减少浪费,降低消耗,促进资金合理有效地使用。同时加强对存货管理,合理控制存货的储备,减少存货的浪费,加强存货的流动性,减少资金的占压,提高资金的利用效果。
(三)事后监督,注重信息反馈。
在资金管理过程中,除事前防范,事中控制环节之外,资金的事后监督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在每个会计期间或每项重大经济活动完成之后,内部审计监督部门都应按照有效的监督程序,审计各项经济业务活动,及时发现内部控制的漏洞和薄弱环节;各职能部门也要将本部门在该会计期间或该项经济活动之后的资金变动状况的信息及时地反馈到资金管理部门,及时发现资金的筹集与需求量是否一致,资金结构、比例是否与计划或预算相符,产品的赊销是否严格遵守信用政策,存货的控制是否与指标的一致,人、财、物的使用是否与计划或预算相符,产品的生产是否根据计划或预算合理安排等。这样既保证了资金管理目标的适当性和科学性,也可根据反馈的实际信息,随时采取调整措施,以保证资金的管理更为科学、合理、有效。同时,将各部门的资金管理状况与部门的业绩指标挂钩,做
到资金管理的责、权、利相结合,调动资金管理部门和职工的积极性,更好地进行资金管理。
结论:
资金管理的事前防范、事中控制和事后监督三个环节,能有效地保证企业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运行,保障企业资产的保值增值。还可加强企业管理人员和内部职工素质的提高,增强法律意识,树立现代的资金管理意识,掌握现代管理知识和技能,积极参与资金管理,促进企业资金管理的深化,从根本上缓解企业资金紧张的矛盾。
第四篇:影响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影响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文何永
这几年,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迅速发展,各地都加强了非公有制经济企业的党建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尤其是东南沿海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较早较快地区,如上海、深圳、厦门等地的部分民营企业的党建工作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也应看到,这一领域党建工作的困难依然很大,不足依然很多。那么,影响和制约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因素究竟有哪些呢?
一、观念没有完全更新,认识尚未全部到位。可以说,制约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健康发展的最大问题就是认识问题。就党组织而言,有不少党组织对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党建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我们开展的有关调查中,只有47.6%的党政领导干部肯定地表示“应该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建立党组织”,另一部分同志则态度暧昧。有些领导仍习惯于计划经济的思维方式,认为在社会主义国家,非公有制经济是“配角”,唱不了“大戏”,其党建工作不必劳心费神地去抓;有些领导认为对非公制经济就应该放开搞活,党委政府只要抓税收就行,不必像国有企业那样正儿八经地建立党组织;有些领导存在畏难情绪,担心企业主不高兴,不敢理直气壮抓党建工作;还有些领导借口工作忙,始终不能把这一领域的党建工作摆上议事日程,其发展缓慢就不足为奇了。就党员而言,不少同志的党性意识比较淡薄,对党建工作积极性不高。调查中,在回答应不应该在非公有制经济中建立党组织时,有50.1%的人认为“可建可不建”。非公有制企业中的党员大多为下岗工人,到非公有制企业工作后,原先的“主人翁”荣誉感没有了,“领导阶级”的地位也体现不出来了,相当一部分人代之而起的是一种自卑感、失落感。他们工作的直接目的是为了养家糊口,对建立党组织、开展党的工作缺少应有的热情,有的甚至隐瞒自己的党员身份。就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业主而言,他们中的一些人对党建工作不仅缺少一定的认识,还多了一份排斥心理。在调查中,有42.5%的业主不希望或者反对在自己的企业中建立党组织。有些业主认为党建工作对企业发展没有帮助;有些业主担心成立党组织后,自己成为被监督的对象故而不愿意“抓个蚤子摆头上挠”;有些业主担心自己掌握不住党组织的活动情况,党组织会组织员工与自己对着干;还有些业主认为建立党组织会增加企业的经费开支,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因而也对成立党组织持反对态度。
二、定位不够准确,作用难以发挥。近年来,对党组织在非公有制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一直在进行探讨与争论。就党组织的地位而言,有人认为,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不论在什么性质的企业都应该是领导核心,党组织负责人是当然的企业负责人,应理直气壮地参与企业的经营与决策,非公有制企业也不能例外。有的人认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应按市场经济的法则来决定企业的运作,在这些企业中,产权关系决定了业主对企业拥有绝对的管理权、指挥权,党组织负责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企业负责人,而是纯粹的“党务活动者”。就党组织的作用而言,有人认为,在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除了像在国有企业发挥管理作用外,还要搞好对业主的监督,从而使他们守法经营。有的人认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主人只有一个,那就是业主本人,他对企业享有最大的利益,也承担全部的风险,不需要多一个层次参与决策和监督。同时,在这些企业,党员都是业主的雇工,饭碗端在人家手里,在实际工作中无从监督也监督不了。既不能参与经营、管理与决策,又不能依法对业主实行有效监督,地位与作用的定位不准,成了影响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又一因素。
三、关系没有完全理顺,组织领导尚显不力。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党建工作的探索与实践时间并不长,缺少现成的经验。各地在这一工作的初期,多采取放任自流、顺其自然的办法,没有自上而下地、有意识地在组织设置、挂靠归属上制定一套完整的措施,从而使非公
有制企业中的党组织在隶属关系上出现了既乱又散的现象。在县市一级党委缺少领导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的专门机构,对这项工作的领导与指导只能停留在一般性的号召上,缺少相对统一、细化的规定和制度,使企业党组织缺少“归属感”。由于企业规模、党员人数的限制,不少地方往往是几个企业联合成立一个支部,这样的支部既依靠于一定的企业,又似乎与这些企业没有关系,使得这些党组织缺少“附着感”,给党建工作带来不便。在关系挂靠上,有的地方非公有制企业的党组织由工商部门党组织管理,有的地方归当地工商业联合会党组织管理,有的地方由所在乡镇党委管理,还有一些企业想成立党组织不知该去找谁,由谁管理。这种条块相杂、互相纠缠的隶属关系,说明我们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党建工作还缺少集中、有力的组织领导,影响了这一工作的正常开展。
四、缺少有效投入,力量严重不足。这几年,非公有制企业来势之猛、发展之快、数量之多是我们始料不及的。形势估计的不足必然造成工作准备的不足。非公有制经济组织量大面广,情况纷繁复杂、千变万化,其党建工作的难度极大。而现阶段,一些地方由于编制、经费的限制,加上日常工作又忙,抓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党建显得力不从心,这就造成了非公有制企业快速发展与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力量不足之间的矛盾。
五、非公有制企业自身的特殊性质,客观上决定了其党建工作的艰巨性。非公有制企业的党建工作有别于国有、集体企业的党建工作。首先,从需求状况看,非公有制企业的经营观念趋向于追求利润最大化,其管理结构、劳资关系对党的工作接纳性较小,党组织在其中一般没有制度化的安排,党的工作已由国有、集体企业的“内在要素”演变成了一种“外在要素”。其次,从相互关系看,一方面非公有制企业中的党组织与上级党组织只是一种松散的挂靠关系,相对于上级党组织而言,它处于“边缘地位”;另一方面,非公有制企业特有的制度安排,限定了党组织的活动空间,相对于非公有制企业的工作体系而言,党组织也处于“边缘地位”。党组织的“边缘地位”,决定了党组织负责人和党员难以进入核心领导层,对重大事项无从知晓,也无权过问。业主只希望你组织党员做好工作,不希望你以组织名义提出意见,更不希望你对他进行监督,这就制约了党组织作用的发挥,影响了党建工作的正常开展。
非公有制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越来越高,作用越来越大。这一领域的党建工作一定要加强,绝不能成为“空白点”,那么如何加强呢?
提高认识,努力认清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首先,加强非公有制企业的党建工作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需要。党的执政地位决定了在任何社会领域都不能存有党建“真空”。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非公有制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将会越来越大,从业人员将会越来越多,这样一个重要的领域,党不能不去占领。在这个领域里,私营企业主及非公有控股者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不是党的执政基础,只有党员和职工群众才是党的依靠对象。因此,必须在这一领域大力加强党的建设,壮大党的队伍,用正确的思想武装职工群众,这样才能确保党的方针、路线在这一领域得到正确的贯彻实施。其次,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党建工作是规范有序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有一个逐步建立和完善的过程。目前,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市场运行无序失范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如何加快培育规范的市场主体,实施依法治国方略,规范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运作行为就显得迫在眉睫。而在非公有制企业建立党组织,则可以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把广大职工团结在党组织的周围,顺利实现对业主的监督,这样,既可以使企业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又可以保证企业发展有一个正确的政治方向。
改进方法,努力根据非公有制企业的内在需求来推进党建工作。应该讲,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发展缓慢与我们的工作方法也有一定关系。多数情况下,我们总是从加强党的建设的角度,把党建工作强行加给非公有制企业,而没有注意从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内在需要上寻找党建工作的动力,这就使业主们对党建工作产生担心和顾虑,甚至出现排斥心理。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改进工作方法,注意做好业主的思想工作。其实,加强党的建设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并不矛盾,两者之间还是有结合点可找的。第一,两者有目标上的结合点,即非公有制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与党的经济建设的中心工作是一致的;第二,两者有资源上的结合点,即非公有制企业需要借助党的各种资源来发展自身,党的建设也需要依托非公有制企业的各种资源来壮大力量;第三,两者有人才上的结合点,即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党员也是企业的能人;第四,两者有管理上的结合点,即非公有制企业的管理者和党务工作者往往具有兼容性,而且党组织的活动也有助于企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因此,搞好非公有制企业的党建工作,既是党的建设大局的需要,也是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自身发展的需要。有了业主们的支持配合,党建工作的快速发展也就有了可能。
准确定位,进一步明确非公有制企业中党组织的地位、作用和职责任务。定位是否准确,直接关系到作用能否得到充分地发挥。非公有制企业的所有制性质,决定了企业党组织的定位不同于国有、集体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是党在企业的战斗堡垒,是职工群众的政治核心,对企业生产经营和发展起帮助、促进和监督、协调作用。从实际工作开展的情况看,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主要职责和任务是: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搞好党组织自身建设,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加强党员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做好发展党员工作,积极引导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领导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协调各方关系;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和职工教育工作,培养“四有”职工队伍,推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协助上级有关部门做好业主的统战工作,鼓励他们扩大再生产,提高经营水平,做爱国、守法的纳税人,为国家和社会多做贡献。
注重实效,不断改进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工作内容和活动方式。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党组织的活动不能停留在简单化的学学文件、收收党费上,而应根据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特点,开展有特色的组织活动,提高活动质量。在活动内容上应尽量做到四个结合,一要与企业的生产经营与发展相结合,二要与企业的文化建设相结合,三要与提高党员职工的综合素质相结合。在活动方式上也要根据企业特点,坚持“小型、分散、灵活”的原则,从而使党组织的建设与企业的发展互相促进,互相提高。
壮大力量,加大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的组建力度。提高依赖于量的积累。因此,应把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重点放在党组织的组建上。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组织专门力量,深入调查摸底,逐个帮助条件成熟的企业建立党组织。二是输送党员骨干到非公有制企业工作。对一些人才不足、党员素质偏低、难以选出较强的党组织负责的企业,应根据工作需要,推荐和输送党员骨干到那里去工作。在招工、调工、入户、业务技术培训方面,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党员,以增强党的力量。三是搞好培训,提高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负责人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各级党委在搞好对机关党员、农村党员、国有集体企业党员培训的同时,也要抓好非公有制企业党员的培训教育工作,尤其要培训好党组织负责人,提高他们的党建理论水平、政策水平和领导水平。四是要做好党员发展工作。党员是党组织的组成元素。要改变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滞后、党组织组建难的问题,必须大力做好这些企业的党员发展工作。要在积极引导、认真培养、严格考察的基础上,按照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要求,大胆吸收符合条件的职工加入党组织,以壮大党的力量。
第五篇:当前经济困难原因及其对策分析
当前经济困难原因及其对策分析
一、计划体制在中国的起源
研究计划体制的学者们普遍认为,相对于社会主义的历史实践而言,经典作家的原始构思对各国社会主义的具体形成影响甚微。在我看来,计划体制在中国的起源,在很大程度上是国家意志的体现。
首先,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远远长于新中国的历史,因此,共产党长
期征战中形成的战时命令体制就不会不对新中国的计划体制产生深远的影响。从历史渊源上说,年之后形成的以陕甘宁边区最富代表性的抗日根据地体制,对中国计划体制的起源尤其有着直接的影响。相比起来,与其说是舶来的苏联模式决定了中国计划体制的面貌,倒不如说这种土生土长的延安模式才是计划体制的胚胎。这种模式的特点一是统收统支;二是地方分权,即各根据地的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实行分散经营、自力更生。在面临着严峻战争考验的时期,这种模式曾经有效地保障了战时供给,保证了共产党能够最终顺利地夺取政权。到建国之后,一方面,由于四边战火犹未平息,政权尚未稳定,所以这种战时体制自然仍有其用武之地;另一方面,对于初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来说,新政权赖以巩固和发展的庞大的中层干部大多行伍出身,他们熟悉的是以命令和服从命令为特征的军事组织。可见,面对这样一种丰厚的组织资源,最合理的利用途径恐怕就是命令式的计划体制。因此,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的经济体制在建国伊始,就已经有了鲜明的中国特色。
其次,新中国的领导人在建国之初便确立了以赶超西方发达国家为目标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而在一个落后的农业国通过国家力量强制实行工业化,其结果只能是导致计划经济体制。林毅夫等作者在《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和经济改革》一书中较为清晰地解释了这一内在的经济逻辑。他们的理由大致如下:首先,在一个发展水平甚低、资本极度缺乏的国家内优先发展重工业,只能人为地压低资本、外汇、能源、原材料、劳动力和生产必需品以降低重工业资本形成的门槛,因此造成了生产要素和产品价格的极大扭曲;其次,由于市场机制很难保证稀缺资源流向不具比较优势的重工业部门,因此就需要借助计划与行政命令配置资源;最后,为了贯彻资源的计划配置机制,在微观上必须建立以完成计划任务为目标的国有企业和人民公社。可见,一经选择了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目标的赶超战略,扭曲的宏观政策环境、高度集中的资源配置制度和没有自主性的微观经营机制便相继形成,这种叁位一体的传统经济体制是内生的,是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的。
最后,社会主义国家除了普遍追求经济增长率之外,充分就业也是其最关心的国家目标之一。从一开始,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国家和公民之间就存在着一种隐含的社会契约: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义理性,又译合法性既然来自劳动人民当
家作主,则国家无形之中便负有提供公民劳动和工作的权利的义务。正如我们现在已经认识到的,如果由市场经济自发调节劳动力市场,则自愿和非自愿的失业是不可避免的。为了实现工人全部就业的目标,社会主义国家只能借助计划体制。在计划体制下依靠行政命令实现充分就业,结果只能是压低并限制工资水平。但做为对此的补偿,国家还会给予工人较高的福利待遇。国有企业实际上承担着提供各种福利待遇的任务,这就是企业办社会这种现象的来源。
二、两种体制在时间进程中的不同绩效
如何比较计划体制和市场经济在时间进程中的不同绩效一般来说,衡量一国经济绩效的主要指标有两个,一是看其人均国民收入的水平,二是看其人均国民收入的增长率。然而,这两个指标都有着很大的偏颇性。如果仅仅是看人均国民收入的水平,则发达国家挟其数百年来的深厚积累,自然比后进国家占据优势;反之,如果仅仅是看人均国民收入的增长率,则落后国家由于基数小,起点低,其潜在的增长机会要比发达国家更多,反映在增长率上自然比发达国家更高。
美国马里兰大学的两位经济学家默瑞尔教授和奥尔森教授指出,为更加准确地衡量一国经济的真实绩效,需要考虑其实际人均国民收入增长率和潜在人均国民收入增长率的差距。换言之,良好的经济绩效意味着一国能尽可能地挖掘该国经济增长的潜在能力,缩小其实际人均国民收入增长率和潜在人均国民收入增长率的差距。
根据默瑞尔和奥尔森的研究,计划体制国家和市场经济国家在年、年这两个时期的经济绩效如下:
表计划体制国家和市场经济国家年间的经济绩效比较单位:%实际增长率潜在增长率增长率差距一二二-一市场经济国家计划体制国家资料来源:
表计划体制国家和市场经济国家年间的经济绩效比较单位:%实际增长率潜在增长率增长率差距一二二-一市场经济国家计划体制国家资料来源:
上面两个表中,第二栏分别是计划体制国家和市场经济国家在年、年这两个时期内实现的年均实际人均国民收入增长率。第叁栏是这两类国家在这两个时期按照预测应实现的年
均潜在人均国民收入增长率。第四栏是这两类国家在这两个时期实际人均国民收入增长率和潜在人均国民收入增长率的差距。
从这两个表中可以看出:一在年期间,计划体制国家和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绩效大体相当,计划体制国家甚至表现出来了一定的优势。这表明在建国初期,社会主义国家的高储蓄率和高投资率在相当程度上弥补了其经济体制中的其他缺陷;
二在年间,计划体制国家的经济绩效开始明显落后于市场经济国家。虽然从表象上看,计划体制国家的实际增长率并不比市场经济国家相差太大,但分析它们的增长率差距就可以看出,计划体制国家已经开始衰落:在年间,市场经济国家人均国民收入增长率和潜在人均国民收入增长率的差距%和上一时期%相比基本相同,但计划体制国家的增长率差距已经从上期的%扩大到%。换言之,市场经济国家的增长率差距仅扩大了%,而计划体制国家则扩大了%。
考虑到资本主义国家在年代和年代经历的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黄金时期,则社会主义国家在建国初期能够实现与之并驾齐驱的高速增长,不能不令人震撼。以往研究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发展历史的经济学家大多只注意到了这些国家普遍存在的高储蓄率和高投资率,默瑞尔教授和奥尔森教授则进一步地分析了这种高储蓄率和高投资率的由来。
在默瑞尔教授和奥尔森教授来看,计划体制国家与市场经济国家的最大差异在于,计划体制国家实行的都是一种相对集权的政治制度。在计划体制国家中,治理国家的权力集中在少数国家最高领导人手中,而且,由于这些领导人可以长期任职,因此其集团比较稳定。和其他公共选择学派的理论家们一样,默瑞尔和奥尔森也把治国者视为经济人,也就是说,身居高位的治国者和芸芸众生一样,也是在约束条件下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治国者最关心的莫过于其政权的长治久安,或者说,治国者目标函数可以概括为义理性的最大化。由于在计划体制国家中,权力相对集中且统治稳定,所以其治国者的自身利益自然而然地易于和整个国家的兴衰荣辱紧密相连。与所谓民主政体中那些轮流坐庄的政客相比,计划体制国家的领导人更为关心自
己国家的经济成长。
这种关心首先体现在治国者对经济增长率的渴求上。由于在敌对意识形态国家的包围之中明显感到的生存威胁,由于一国的经济实力主要是工业力量、科技力量和军事力量而非消费者的福利水平直接决定它在国际上的影响和地位,由于更高的增长率在两种制度的竞争中可以提高自身意识形态的感召力,所以不难理解,社会主义国家几乎都以赶超战略为基本政策。
相对集权的政治体制不仅赋予了治国者强烈的动机去关心经济成长,而且这种体制还给治国者实现自己的雄心壮志提供了有利条件。首先,强有力的集权政府可以轻易地粉碎各种利益集团对经济增长的干扰。奥尔森在《国家兴衰探源》一书中指出,寻求特殊利益的各种组织或集团过于活跃时,将会降低社会效率和国民收入,而且还会带来政治不稳定因素。利益集团追求的往往是瓜分更多社会财富。奥尔森形象地把这些既得利益集团之间的竞争比作一群人在瓷器店里争夺瓷器:一部分人在多拿的同时,还会打破许多大家本可以分到手的瓷器。其次,由于长期任职,治国者可以有足够长远的眼光去进行长期投资,比如科技、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等等,而这将在一定程度上为日后的经济成长奠定基础。
叁、传统计划体制的衰落
在经历了建国之初的经济跃进之后,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体制日益暴露出效率低下的问题。事实上,经济学家们目前普遍认为计划体制先天就有着致命的缺陷。因此,出乎意料的可能并不是这种体制为什么会在本世纪末宣告结束,而是它为什么竟会存在将近一个世纪之久。
任何一种经济体制的优劣,都取决于其内在的信息机制和激励机制。信息机制关心的是经济体制的运行成本,即如何以较少的关于消费者、生产者和经济系统中的其他参与者的信息,维持一种经济体制的运行。激励机制关心的是人们的积极性,即如何使每个人追求自身利益的结果,能够符合社会的需要和目标。从信息机制这一方面来讲,计划体制要求中央计划者处理瞬息万变、浩如烟海的有关消费者和生产者的信息。在信息的层层传递过程中,信息量将呈几何级数递增,最终远远超出了计划者信息处理能力的极限。这使得有的批评者称计划体制只是一种计算机乌托邦。再从激励机制这方面来看,由于国家只能以执行计划的结果评价工厂和企业的业绩,所以完成计划目标便成了各级经营者唯一关心的事情。于是,就像一幅漫画所讽刺的那样,在一辆卡车上装着一颗直径两米左右的大铁钉,旁边的工人们高兴地说:我们超额完成任务了,直径两米的大铁钉在实际生活中虽然毫无用处,但它却能满足生产的计划指标。更糟糕的是,由于国家只能以经营者过去的工作成绩制定下期计划任务,所以经营者为了逃避更多的生产任务,有着强烈的动机去隐瞒其真实产量,甚至消极怠工。
这种有着先天缺陷的计划体制之所以还能够长期存在,恐怕是因为:一相对集权的政治体制提供了一种针对治国者的激励机制,使之格外关心本国的经济成长;二在未能达成合谋之前,下级官员以及经营者的相互竞争有助于减少国家的监督成本。换言之,这种内部竞争减少了计划体制所需要的信息量。
以上两点合起来实际上说的是一件事:计划体制在其初期因为有效地抑制了分利集团的活动而实现了不同寻常的高速经济增长。遗憾的是,以上两个方面的因素似乎只是暂时的、特殊的。考虑到计划体制国家的建国大多经历了革命、战争和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动,我们就会意识到,这些激烈的震荡已经替新生的计划体制国家清洗了社会中旧有的利益集团。
经过一段相对稳定的历史时期之后,新的利益集团开始在计划体制内部逐渐产生。尤其是,在主管各部门的高中级干部和下属企业的领导人之间,有着天然的共同利益基础,最容易形成共谋。
这确实是官僚体制的两难。一方面,从提高政府效率的角度来看,有必要在政府内部实行按部门的分工,主管领导和下属企业领导保持紧密联系也是促成上下级更好合作必不可少的。但另一方面,由于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信息不对称的永恒难题,当做为治国者的代理人的主管领导和下属企业领导形成共谋之后,是的,大臣这种被治者左右治理者的尴尬处境便不可避免了。人们常把各部门里主管领导和下属企业领导形成结盟之后的活动称为官僚主义行为,仔细分析,这种官僚主义行为指两件事:一是尽量向中央隐瞒本部门的实际生产能力;二是尽量向中央索取更多的资源以供自己支配。由于处于下级的部门联盟在信息方面比中央具有优势,也就是说,各部门的事情各部门自己最清楚,中央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往往只能听信这种虚假的汇报。
在部门结盟的势力不断巩固、壮大的同时,是治国者瓦解分利集团能力的削弱。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没有外力干扰的情况下,新一代政治领导人几乎都是从部门官僚中产生的。而且,官僚阶层在政治决策过程中将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于是,治国者在与利益集团谈判时的地位和力量自然不如以前。部门结盟在计划体制之下是最大的既得利益集团,也是市场取向改革的最大阻力。部门结盟在寻求特殊利益的过程中,逐渐侵蚀着计划体制的基石。于是,在计划体制后期,经济增长缓慢的趋势便不可避免地出现了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