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政府现代化工作报告

时间:2019-05-12 16:48: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4政府现代化工作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4政府现代化工作报告》。

第一篇:2014政府现代化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年工作回顾

年是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撤县建区的顺利进行,标志着的现代化、城市化进程跨入了新的历史阶段。一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县委七届、县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以及年初确定的40项重点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区广大干部群众解放思想,扎实工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成绩。

(一)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过去的一年里,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区经济保持持续健康发展的态势。年,全区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36.7亿元,比上年增长15.2%。三次产业结构按二、三、一的序列排比为55.4:35.4:9.2。完成工农业总产值365.7亿元,比上年增长15.5%。完成财政收入18.8亿元,比上年增长2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0.03亿元,比上年增长27.7%。到年末,全区城乡居民储蓄余额136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1.4%。城镇职工年平均工资14796元,比上年增长15.1%;农民人均年纯收入6096元,比上年增长4.8%。

工业生产平稳增长。年,全区实现工业总产值346.1亿元,比上年增长16.1%;实现工业销售产值323.3亿元,比上年增长15.2%,产销率为98%。重点区域产出加快。康桥工业区实现产值105亿元,比上年增长18%;工业园区实现产值6.6亿元,比上年增长52%。经济运行质量有新提高。年,全区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实现利润6.5亿元,比上年增长19.3%。固定资产投资稳步上升。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8.6亿元,比上年增长28.2%,其中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24.9亿元,比上年增长25.3%。此外,去年全区27个工业重点技术改造项目的专项贷款贴息计划得到落实,总投资为3.5亿元。

第三产业加快发展。年,全区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8.4亿元,比上年增长15%。旅游业整体促销的力度加大,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年桃花节以新世纪、新、新桃源为主题,共推出旅游、文体、经贸等近20项活动内容,吸引游客50多万人次,各景点门票收入达950万元。进一步加快了区内大型旅游项目的建设。滨海高尔夫球场二期工程正在抓紧建设,森林公园已成功实施了整体转让,相关的基础设施与绿化工程建设正在抓紧进行。三灶中华民族大观园的存量资产已经得到盘活。新辟和调整了10条公交客运线路,进一步方便了全区人民的出行。城乡居民消费稳中有升。年,全区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到119.7亿元,比上年增长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54.8亿元,比上年增长7.4%;房地产消费逐渐转旺。全区竣工商品房面积45.5万平方米,销售形势良好。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到去年底,全区拥有移动电话用户76314户,宽带接入户为5592户。

农业生产稳步提高。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9.6亿元,比上年增长6.3%。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粮经比由上年的4:6调整为去年的2:8。大力推进农产品的深加工,努力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农业产业链正在逐步形成。积极服务农民,为农民增收努力创造条件。全区先后在区体育馆和市农展馆举办了两次优质农产品展示会,进一步向外推介的农产品。这两次展示会共完成订单农业合同额3.12亿元,签订农业项目20个。农业标准化工作开始起步,组织化经营的水平不断提高。去年全区又扶持了30家农业新经济组织,并在提供信贷、财政贴息等方面落实了政策措施,这30家农业新经济组织带动农户4.8万户,完成产值5.87亿元。

(二)七大园区建设顺利开展

去年初县委、县政府确定的七大园区经过一年时间的建设,已经初见成效。惠南新城科教园区一期工程已经顺利完成,水产大学、电力学院、工商外国语学院、托普信息技术学院等4所学校如期开学,近7000名学生已在科教园区学习生活,与此同时,科教园区二期工程也已经开工建设。申江南路IT产业配套园区已与汤臣集团签订开发框架协议,相关的基础设施正在抓紧施工,IT产业园的形态规划也已着手制订。杨高南路创业园区已完成园区的国际规划设计方案征集和评审,有关核心企业正在洽谈之中。工业园区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标准厂房建设的同时,新引进的横店科技园项目已进入实质性启动阶段。祝桥临空工业区完成了2.2平方公里的初步规划和首期600亩土地的开发建设,先后开工建设了12.8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其中3.5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已竣工。森林公园建设已完成二期土方工程以及部分道路配套设施建设,并完成了1000亩第一期绿化工程。现代农业园区内的道路、桥梁、绿化、明沟等基础设施正在加紧建设,同时园区还吸引13个项目落户,协议投资1.28亿元。

(三)招商引资成效明显

去年,我们在不断改善全区投资软环境的基础上,积极捕捉信息,主动出击招商,掀起了新一轮招引内外资的高潮。年,全区共新批三资企业104个,总投资4.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78.9%,合同外资3.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94.9%。吸引内资企业3829家,总注册资本48.7亿元,比上年增长46%,其中实体型企业1123家,注册资本10.8亿元,比上年增长32%。同时,全区引进企业上交税收6.7亿元,比上年增长55.8%。年,全区标准厂房立项面积48万平方米,其中在建厂房9.82万平方米,竣工31.4万平方米,已竣工厂房出租率达到83%。重点工业区的招商势头依然强劲。年,康桥工业区共吸引外资项目50个,总投资3.1亿美元;内资项目78个,注册资金达到4.3亿元。工业园区共引进内外资项目39个,项目总投资达到23.9亿元。去年全区吸引了包括横店集团、同济科技产业园等大项目落户,为全区经济增添了强有力的发展后劲。与此同时,去年全区出口创汇达3.8亿美元。

(四)改进服务年活动取得实效

以改革审批、清理收费、依法行政、改进服务为重点的改进服务年各项工作有序推进。正式启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积极实施并联审批。去年我们出台了《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对投资项目实行并联审批的(试行)办法的通知》,;服务办对全区的各类审批项目进行了三次清理,分三次公布了可取消和改登记、备案或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402项,核减率为38.2%。着力规范收费项目。清理了涉及45个系统的839个收费项目,分两批公布了可取消、减免或执行下限收费的项目102个。区级机关的人事制度改革全面启动。有21个区级机关内设机构的领导岗位在系统内或向社会公开招聘,全区区级机关内设机构应轮岗人员轮岗面达到94.4%。成立了新的招商服务中心,涉及并联审批的单位和部门全部进驻中心进行一门式服务,服务窗口增加到21个。

(五)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

撤县建区工作顺利完成。去年1月,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县设立区,8月经市人大常委会批准,正式撤县建区。期间,我们认真做好了撤县建区前后的各项工作,确保了撤县建区工作的平稳实施。加快了重点企业改制的步伐,进一步规范了企业的运作。认真实施会计委派和财务稽查工作,加强了对基层单位的财务管理。积极探索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的创新。出台了《全县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的试行意见》,试点工作正在有序开展,同时全区各镇都相应建立了工作机构,面上的流转工作已经全面展开。稳步实施医保改革。全区有10万多名职工和退休人员以及25000多名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纳入了医疗保险范围。此外,我们还根据市政府的安排,全面完成了医疗费的清欠工作。稳步推进机构改革。根据市委的统一部署和工作要求,出台了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的方案,实施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六)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有序推进

在规划方面,全区在不断细化和完善新城、中心镇、集镇三级城镇体系规划的同时,结合深水港的开发,积极配合市规划部门制订了海港新城规划国际招标的标书方案,继续做好了海港新城规划深化阶段方案设计的有关工作,并进一步强化了芦潮港地区的规划控制。

在建设方面,全面完成了远东大道惠南至大团段、申江南路和白玉兰大道的建设,沪芦高速公路坦直试验段已经开始建设。惠南新城文化中心正式开工,体育中心正在进一步完善建设方案。惠南镇东西门大街改造去年有6个地块开始实施动拆迁,周浦老镇区改造如期推进。农村电网、水网和有线电视网建设进展顺利。全面完成了农村电网改造,同时完成了40个村的水网改造。另外到去年年底,全区有211个行政村开通了有线电视。

在管理方面,以两线一点为重点的城镇管理和景观建设的力度进一步加大,被整治地区的面貌有了较大改善。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置全面完成,卫生环境状况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七)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

去年,全区上下通过层层落实责任制,完善各种工作预案,切实帮助人民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避免了矛盾的激化,有力地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坚持依法规范行政程序,完善执法监督机制,推进依法行政。全面启动四五普法工作。在认真制订四五普法规划的基础上,广泛开展了四五法制宣传教育,全区人民群众的法制意识不断增强。切实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全区共破获各类刑事案件1843起,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人员1631人。切实加强勤政廉政建设。全区纪检监察组织共受理信访举报件754件,立案查处各类违纪案件90件。积极推行政务、村务和厂务公开,进一步提高了办事的透明度和公开性。高度重视和做好人民群众的来信来访工作。去年区信访部门共接待受理来信来访9890件(次),其中群众集体来访265批5319人次。积极探索解决土地遗留问题的途径和办法。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制订了《区对原使用土地实行经济补偿暂行办法》。认真做好就业促进工作。全区净增就业岗位11735个,超额完成了年初市政府下达的净增8400个就业岗位的目标。切实开展帮困送温暖工作。对城镇居民中的企业职工家属、失业无业人员落实了最低生活保障,对全区1455名帮困对象进行了实物帮困,同时还对全区909人次的大病重病对象给予了医疗救助。

(八)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去年,全区的精神文明建设继续以提高人的素质、提高城乡文明程度为目标,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文明创建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开展以庆祝建党80周年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激发了全区人民热爱祖国、振兴、建设家乡的热情。通过开展重要思想的学习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全区干部群众的政治思想素质。同时,通过开展;文明单位、文明机关、文明窗口、文明小区、文明村镇、文明示范标志区为重点的文明创建活动,促进了全区精神文明建设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继续推进科教兴区战略。去年全区有57个项目被列入市科技发展项目,其中被列入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的有17项,列入市中小型科技企业创新资金的项目有10项,同时发展民营科技企业560家。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去年全区有4所学校完成学校达标工程,中学创建实验性、示范性学校的工作接受了市教委的评审,科教园区一期工程和申花足球学校的建设顺利完成。卫生事业不断发展,卫生改革的步子进一步加快;送戏、送电影、送书文化三下乡活动蓬勃开展,图书馆顺利转轨成为图书馆分馆。社区居民健身苑、健身点建设推进顺利,全民健身活动深入开展。另外,我们还全面完成了809名三峡库区移民的安置接收工作,目前这批移民在的生产、生活秩序正常。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区委的正确领导下,迎难而上,知难而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新的成绩。在此,我谨代表区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行各业的广大干部群众,向积极支持政府工作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地感谢!

去年全区工作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主要是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努力的结果。在这一年的工作中,我们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收获和体会:一是坚持了解放思想、勇于实践的思想路线。进入新世纪以后,面临着众多的发展机遇,随之而来的是许多全新的工作。面对这些新的工作、新的挑战和新的困难,我们既没有回避,也没有等、靠、要的思想,而是依靠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大胆试、大胆闯、大胆实践,努力开创全区各项工作的新局面。二是坚持了发展是硬道理。的发展既有着光明的未来,但目前也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在工作中我们始终把这些困难和问题的解决同加快发展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加快发展来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是一种最有效的解决办法。三是始终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随着开发进程的不断加快,各种新老矛盾逐渐浮出水面,在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一手抓老问题的梳理化解,一手抓新问题的处理解决,为全区的改革和发展扫清障碍。

年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我们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一是随着大开发日期的日益临近,全区部分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还跟不上发展的新形势。二是全区现有人才的总量和质量还远远不能满足开发和建设的需要。三是与新的形势、任务和要求相比,政府部门在全局观念、工作水平、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四是我们的基层基础工作,特别是社会稳定工作与新的形势相比有不相适应的地方,对存在的老问题和出现的新问题的解决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加强。这些不相适应的方面需要我们引起高度重视,切实采取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年的主要工作

随着深水港的开发启动,今年将是历史上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最大的一年,是招商引资客观条件相对最好的一年,也是全区规划优化调整任务十分繁重的一年,更是由前几年接受浦东新区单向辐射转为接受浦东新区和深水港双向辐射的起始之年,而且随着近几年招商的不断积累,今年将是前几年建设和投资能量集中释放的一年。今年的发展,有方方面面的有利和不利因素。面对这一切,我们既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把困难估计得充分一些,又要有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进一步认清加快发展的优势和有利条件,增强信心,趋利避害,变挑战为机遇,变压力为动力,加快推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年政府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按照的要求,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依托两港的开发和建设,围绕建设对内对外开放的港口城市、体现实力与水平的工业重镇、都市型现代化的农业基地、环境优美的旅游景区的功能定位,服务、服从、参与洋山国际深水港建设,进一步调整、优化区域规划和产业结构,推进城市化建设,保持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进一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切实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取得全面进步,以两个文明建设的新成绩迎接党的十六大和市第八次党代会的召开。

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5.5%;

--工农业总产值增长14.3%,其中工业总产值增长15%,农业总产值增长1.5%。

--财政收入增长19.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7.6%;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5%;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

--出口创汇不低于去年;

--吸引外资项目总投资高于去年,其中合同外资增长15%;

--城镇职工年工资总额增长8%,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增长5%。

按照上述指导思想和预期目标,年重点做好以下7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以海港新城建设为核心,为加快形成对内对外开放的港口城市创造基础条件

要积极借助深水港开发的放大效应,以海港新城建设为核心,有序实;一个核心、三大经济圈、三条经济带的建设,为加快形成对内对外开放的港口城市做好基础性工作。

海港新城建设要以深水港的启动建设为契机,抓紧组建港城建设分指挥部和市场化运作的开发实体,着手准备新城一期主体工程的启动。要积极配合市规划部门深化和完善海港新城的规划方案,尽早确定一期工程的实施方案,认真组织和策划好海港新城建设国际研讨会,科学有序地实施海港新城建设。要严格控制海港新城及周边地区和重要交通节点的土地,积极探索港城建设中土地流转的新方法,进一步降低开发成本。要全面启动海港新城的基础设施和环境绿化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空间。要切实做好社会稳定和后勤服务工作,进一步加大芦潮港地区治安防范的力度,探索和完善社会不稳定因素的排摸和化解机制,积极为有关部门和各路建设者提供良好的物质供需和生活条件,确保芦潮港在大开发的过程中有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

要积极利用深水港开发和浦东新区开发效应逐步放大的机遇,加快形成周康综合经济圈、惠南科教经济圈和港口经济圈。周康综合经济圈要利用毗邻浦东新区以及部分地区享受浦东新区优惠政策的优势,主动接受浦东开发开放的辐射,以制造业为重点,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重点吸引工业重大项目、重大外资项目和国内大企业落户。惠南科教经济圈要以正在建设的科教园区为抓手,加快引校和二期工程建设的步伐,加大农村人口导入的力度,进一步集聚人气,带动房地产、商贸、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港口经济圈要以现代物流业为主导,大力发展物流、商流和贸易设施,积极培育现代物流、航运交易、船舶修造、物流增值服务等港口综合服务业。通过培育和发展港口经济及关联产业,进一步增强的核心竞争力。

要充分利用浦东新区和深水港的双向辐射效应,沿线进行组团式布局开发外环线经济带、沪芦高速公路经济带和远东大道经济带。外环线经济带的建设要全面接受浦东新区开发开放的辐射,积极推进沿线的杨高南路创业园区、申江南路IT产业配套园区、祝桥临空工业区和六灶鹿园工业区等功能园区的开发和建设,同时要做好国际医学园区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开工建设的沪芦高速公路和已经竣工通车的远东大道将是深水港对外沟通的主要通道,要积极构建沪芦高速公路经济带和远东大道经济带,逐步形成深水港对外辐射的两条V字型的物流走廊。今年的重点是在沪芦高速公路沿线做好坦直、沪南公路、大团、芦潮港等节点的发展规划,为尽早实施建设做好准备。远东大道两侧要着手规划发展房地产、旅游观光农业和仓储业,以充分发挥深水港开发对全区经济的带动作用。

(二)坚持以七大园区开发为重点,加快工业重镇、农业基地、旅游景区建设的步伐

七大园区建设是近期我区形成新的经济增长区域,实现长远发展目标的基础性工作。要继续以七大园区开发为重点,通过七大园区的建设和发展,不断优化全区的产业布局,加快培育体现实力与水平的工业重镇、都市型现代化的农业基地和环境优美的旅游景区。

周康地区要以康桥工业区为龙头,增强配套服务功能,进一步加快各类生产要素向园区的集聚。加快杨高南路创业园区、申江南路IT产业配套园区等功能园区的建设,实现形象开发与功能开发的互动发展。杨高南路创业园区年内要完成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分院一期工程的建设,10月份迎接新生入学,同时还要引进部分高新技术孵化企业,加快园区的发展。申江南路IT产业配套园区要主动接受张江的辐射,努力吸引IT产业的上下游及配套企业落户,年内要力争引进项目10个,吸引外资2亿美元。惠南新城科教园区要在加大区内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同时,加快思博职业技术学院以及托普东部软件园、国家信息中心软件园等园区的建设,努力提升开发的水平。工业园区要进一步加快横店小区等园区的建设,加大对外招商的力度,年内力争吸引外资3000万美元,吸引内资5亿元。现代农业园区要在加快区内道路、明沟、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加快现代农居生态休闲园的建设,尽早树立开发形象。祝桥临空工业区要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完善园区规划,充分利用国际空港的集散辐射和产业联动效应,吸引相关企业落户,加快功能开发的步伐。森林公园要加快二期绿化和北大门工程的建设,争取年内部分开业。

第三产业的发展要以房地产业和旅游业为龙头,积极向多种领域拓展。房地产业要在进一步规范房地产开发行为,促进二、三级市场联动的基础上,以两港开发为契机,高起点、高标准地发展海港新城、惠南新城和周康中心镇的房地产业,以此来带动全区房地产业的发展。旅游业要在进一步深化细化全区旅游发展规划的同时,依托现有的野生动物园等景点,积极推进商旅结合的进程,扩大旅游消费。与此同时,要加快森林公园、滨海高尔夫等旅游景点建设的步伐,加大招商引旅的力度,为加快形成南六公路旅游线和滨海旅游线创造条件。要认真组织和策划好年的桃花节,进一步丰富各景点的内容,打响旅游业的品牌,为开展常年旅游打好基础。要积极做好公共交通规划,优化公交线网。要在认真制订好全区商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大力开拓农村市场,积极引进和培育新的商业业态,带动全区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消费。此外,还要大力发展金融服务、信息产业、咨询广告等新兴的服务行业。

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根本出发点,不断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通过不断优化和调整农业结构,在结构创新上力争有新突破。要在进一步减少粮食作物面积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调整西甜瓜、水蜜桃、蔬菜、鲜食玉米、肉禽等特色农产品的区域化布局,做到产业调特、品质调优、规模调大、效益调高、市场调广。通过加大对农业新经济组织、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在组织创新上力争有新突破。要继续扶持一批农业新经济组织,积极培育和扶持农业龙头型企业和营销大户、经纪人等中介组织,促其做大规模,带动农产品的流通和农户的生产与营销,推进农业的产业化经营。要通过引进技术与人才,在技术创新上力争有新突破。要积极发展设施农业和源头农业,大力推进农业的标准化生产和信息化建设,加强食用农产品安全监管,加快新技术、新品种应用的步伐,努力提高全区农业的科技水平。要发挥我区现有的一批特色农产品的优势,大力发展创汇农业,扩大对外出口。要在不断巩固和壮大村级经济的基础上,推动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千方百计帮助农民实现就业,稳步提高农民收入。

(三)坚持大力开展招商引资,继续为全区经济发展积蓄后劲

要充分利用我国加入WTO以及深水港开发的机遇,加大对外宣传的力度,积极开展招商攻势,努力扩大全区招商的成效。

要进一步提高对内对外开放的水平,敞开大门,张开双臂,欢迎各方投资者与共享机遇,共谋大业,共同发展。要加大对外宣传的力度,扩大对外的影响力。要借助深水港开发的机遇,加强与市内有实力的开发区的合作,实现联动发展。我国加入WTO后将开放金融服务业、商业分销业、信息咨询业等新的投资领域,我们要积极做好准备,吸引相关企业来投资。要充分运用一些创新的投资形式,在基础设施领域尝试多种形式的合资、合作。要运用激励政策工具,积极促进已有投资企业的追加及再投资。要利用现有的投资示范效应,大力开展以外引外、联外引外,定向吸引追随性、关联性投资。要进一步加强与投资中介机构以及各国驻沪机构的联系,不断完善市、区、海外三个层次的招商信息网络,从源头上捕捉招商信息,提高招商的成功率。要积极做好招商的基础性工作,加强对招商专业人员的业务培训,进一步健全招商网络,充实招商队伍,扩大招商的成效。要充分调动各镇和园区招商的积极性,成立专业招商小组,强化对物流、IT等行业的招商,力求促成一批项目落户。要进一步完善招商的激励政策,调动和发挥各级招商的积极性。要认真落实项目的跟踪服务制度,积极为落户项目做好服务。要不断完善一门式服务、一口子收费的运转模式,规范招商引资的手续和程序,努力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进一步改善全区的投资环境。

要坚持实施市场多元化和以质取胜的战略,积极拓展海外市场。要加快出口产品结构的调整,在大力促进三资企业出口增长的同时,稳定纺织服装、五金机械等产品的出口。要积极培育出口主体,帮助企业获得自营进出口权,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加强对外出口。

(四)坚持以规划为龙头,积极构建全区新型的城镇体系和基础设施框架

要继续以规划为龙头,坚持建设与管理并举,加快优化和调整全区的城镇体系,积极推进全区城市化进程。

在规划方面,要依据海港新城的规划以及深水港开发的实际情况,重新调整和编制全区的区域总体规划。要以优化调整城镇体系规划为重点,认真开展新城、中心镇、集镇三级城镇体系的规划细化工作,推进新一轮城镇总体规划的调整修编工作,着力体现城市化的特点。要根据深水港开发对全区经济结构、产业布局和城镇体系所带来的影响,抓紧编制全区绿化、环境和旅游等方面的专业性规划,为全区发展打好基础。

在建设方面,要继续抓好城镇体系的优化调整。惠南新城要加快科教园区二期工程以及文化中心、体育中心的建设,积极推进托普东部软件园、同济科技产业园等园区的建设,通过引科技、引教育来带动房地产、商业、服务业等其他行业的发展。周康中心镇要认真做好城镇规划的编制和完善工作,重点要抓紧周浦老镇区的改建,不断改善城镇面貌。航头中心镇要做好中心镇规划的设计和审定,进一步加快以道路为主的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初步形成中心镇的框架态势。祝桥中心镇要依托临近空港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临空产业,逐步发展成为集工业、商贸、仓储、居住等功能为一体的空港型中心镇。

要继续按照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加快以道路为重点的基础设施的建设。今年要完成沪芦高速公路建设的前期配套服务工作,实施白玉兰大道、远东大道(惠南-大团段)等道路的景观工程建设,同时还要认真做好从周浦经惠南至海港新城的轨道交通工程方案、大芦线四级航道整治工程以及远东大道改建高速公路的配套服务工作。要以沪芦高速公路开工为契机,利用一批动迁居民的带动,规划布局建设一批中心村。要进一步加快惠南镇东西门大街和周浦老镇区的改造,继续实施农村水网、路网的建设,加大绿化景观工程建设力度,不断改善城镇和农村的面貌。与此同时,还要认真完成一批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重点和实事工程的建设。

在管理方面,要通过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完善管理办法,努力提高城镇综合管理的实效。要以全面提高达标率为重点,规范居住小区的物业管理。要不断完善工程建设的质量监管机制,规范招投标行为,努力提高建筑质量。要继续大力整治两违建筑,努力改善镇容镇貌。

努力维护全社会的稳定。要进一步探索新形式下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新机制和新方法,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和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发挥人民调解工作网络的作用,及时发现和妥善消除不稳定因素。要积极稳妥地解决好在土地使用和征用中的历史遗留问题,切实保护农民利益,促进农村稳定。要充分发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势,完善全社会防范体系,加大防治工作力度。要深入开展严打斗争,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活动,坚决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要深入做好就业促进工作,继续多渠道创造就业岗位,扩大就业人数。要切实加强安全生产,进一步强化安全检查,努力消除事故隐患,严防重特大事故的发生。要积极开展扶贫帮困送温暖活动,进一步完善和健全社会救助运行机制,确保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的正常生活。

各位代表!今年是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一年。让我们在区委的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以江泽民总书记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抓住深水港开发建设的历史性机遇,进一步振奋精神,扎实工作,努力做好年的各项工作,为实现十五计划目标而努力奋斗。

第二篇:2009政府工作报告

2009政府工作报告2010.3.5晚

一. 地方篇

1.辽宁

IN RETROSPECT

去年7月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标志着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

大连沿海核心城市建设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

沿海六市 辽宁省有六个沿海开放城市,“五点”有大连的长兴岛(瓦房店市)和花园口(庄河市)、营口的沿海产业基地、辽西的锦州湾(锦州、葫芦岛)、丹东的产业园.“一线”是贯穿沿海六市的一条公路(滨海大道)的沿线.沈阳经济区一体化加速推进。八城市交通、通讯和户籍管理等加速对接,沈抚、沈本、沈铁、沈阜、沈辽鞍五条产业带建设进展顺利,鞍山汤岗新城、铁岭凡河新城、抚顺沈抚新城、本溪沈溪新城、辽阳河东新城建设日新月异。沈阳经济区申报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进展顺利。

装备制造、钢铁、石化、农产品加工四大支柱产业引领工业增长

县域经济异军突起。奋力抗击特大伏旱

服务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我们进一步明确城区是服务业发展的主体,推出了城区经济发展三年倍增计划

全面实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院补偿标准不断提高。全力做好对口支援四川安县灾后重建工作,确保三年援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LOOKING INTO THE FUTURE

国家制定了新一轮加快东北振兴的支持政策,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上升为国家战略 以大连为核心的辽宁沿海经济带要发挥出像长三角、珠三角那样的辐射带动作用,成为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成为我国沿海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沈阳经济区基础设施连为一体、经济连为一体、城市连为一体,成为世界级的大都市区;辽西北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不断取得新突破,进一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跟上全省的发展步伐。

沿海经济带要以港口建设和园区建设为突破口,迅速形成新一轮大开放、大开发的热潮。重点发展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信息、节能环保、海洋、生物育种、高技术服务等九大产业,推进数控系统成套技术及装置、半导体照明、太阳能电池、风能、新能源汽车等100个重点项目,培育100户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销售收入超十亿元的新兴高技术领军企业。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沈阳、大连、鞍山、盘锦四市政府所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初步建立基本药物制度,试点市县扩大至60%。加快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深化基层医疗卫生体制综合改革,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统筹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认真做好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

2.上海

IN RETROSPECT

上海市长韩正正在作政府工作报告,他说,2009年上海积极采取一系列应对举措,经济增长速度逐季回升。

上海经济总体向好,经济发展好于09年年初预期。

2009年,市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8.2%,地方财政收入达到2540.3亿元,比上年增长7.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完成5273.3亿元比上年增长9.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14%,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0.4%,扭转了工业生产持续下滑的走势,初步遏制了对外贸易降幅持续扩大的势头。

上海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在应对危机、防范风险中,大力推进150多项重点工作,金融资源聚集、洋山保税港区免征营业税等一批政策措施正式实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启运港退税第一批创新试点顺利推进,银行间市场清算所、综合保税区管委会等一批机构挂牌成立,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建设明显加速。

回顾2009年工作时,韩正说,上海加快重大产业基地建设,支持企业技术改造,促进制造业优化升级。组织优势力量承接一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任务。深入推进世博科技行动计划。出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支持技术创新和产业化的政策。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相当于市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2.7%左右。

上海加大节能降耗工作的推进力度,调整淘汰846项落后产能,积极推广节能空调、高效照明、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超额完成计划。

“越是经济形势严峻,越要高度关注改善民生。”------韩正 精辟呀!!

2009年上海力求把保发展、调结构与保就业、惠民生更好结合起来,实现了居民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城市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比上年增长8.1%和8.2%。韩正说,上海加强为老年人服务,2009年新增养老床位1万张,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对象达到21.9万人。

2009年上海廉租住房制度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新增受益家庭约1.4万户。累计开工建设经济适用住房605万平方米,经济适用住房制度开始试点。完成1257万平方米高层旧住房综合整治和3274万平方米多层旧住房综合改造。

2009年上海共投入36.9亿元用于来沪从业人员子女义务教育,完成86所来沪从业人员子女学校的设施改造并纳入民办教育管理,来沪从业人员子女在公办学校或政府委托的民办小学就读比例达到93%。

2009年上海轨道交通7号线、8号线二期、9号线二期、11号线北段一期建成,轨道交通运营线路总长达到355公里。长江隧桥工程和新建路、人民路、西藏南路越江隧道、内环线浦东段、中环线浦东南段、S32、G60上海段等建成通车。

2009年上海环保投入相当于市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3%以上,污染排放量大幅削减,水环境质量持续提高,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上年增加6天,空气质量优良率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绿化覆盖率达到38.1%。

2009年上海对困难区县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进一步加大,郊区农村改革发展取得新进展。

2009年上海加大郊区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投入,新建改建约500公里农村公路,完成118个村庄改造、2000多户低收入农户危旧房改造、2.2万多户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改造和2000多公里村沟宅河综合整治。

2009年上海加快大型居住社区规划建设,旧区改造力度加大、进度加快,一批居住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得到解决。

2009年上海深入推进公交行业改革,加大对公共交通的政策扶持力度,公交服务水平和职工收入得到提高。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意见》,降低出租汽车承包指标,出租汽车行业经营环境和驾驶员收入得到改善。

主动应对国际经济环境变化,积极推进贸易便利化,着力优化口岸环境,增强口岸服务辐射能力,上海关区进出口商品总额达到5154.9亿美元,继续占全国1/4左右。改善投资环境,发展总部经济,外商直接投资实到金额达到105.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5%,新增79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投资性公司和研发中心。“走出去”迈上新台阶,全年对外投资总额比上年增长117%,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营业额比上年增长31.8%。

2009年上海对口支援都江堰市灾后恢复重建加快推进,112个援建项目全面启动,其中55个项目已经完成。

2009年上海加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力度,取消调整952项审批事项,接近前三批取消调整数的总和。建设工程审批程序简化50%以上,44项审批事项实施并联审批,39项审批事项实施告知承诺,积极推进政企分开,第一批17个部门与所属企业彻底脱钩。

要把住房保障作为民生工作的重点,花更大力气加快建设廉租住房、经济适用房、动迁安置房、公共租赁房等保障性住房。要着力解决新上海人、年轻人的住房困难。

要着力解决新上海人、年轻人的住房困难,加快实施经济适用住房制度,下半年在中心城区全面推开,完善配套政策体系,逐步放宽准入标准,有序扩大经济适用住房申请和供应,新开工建设经济适用住房约400万平方米。

二. 中央篇

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今年将推出三方面措施,保证大学生就业率:第一,加大力度推出相关措施,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到基层、科研单位、中小企业就业;第二,对困难家庭的大学生,政府会给予更多关注,帮助他们找到工作;第三,实施大学生见习计划,安排大学生到企业以及事业单位见习,见习期间政府和相关单位会给予一定补贴。

2010年3月5日9时,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听取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政府工作报告,审查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

[温家宝]:四是推进高等学校管理体制和招生制度改革。进一步落实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鼓励高等学校适应就业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调整专业和课程设置,推动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学术发展紧密结合,激励教师专注于教育,努力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大学。创建若干一流大学,培养杰出人才。中央财政要加大对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的支持。[10:15]

经济:2010年GDP增长预期8%左右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

财政:实施积极财政政策 稳定人民币汇率 稳定物价

任务:2010年主要任务:为十二五打基础的一年

反腐:高级干部自觉报告财产 创条件让群众批评政府

户籍:放宽中小城市落户条件 推进城镇化建设

房价:4措施遏制房价过快上涨 建保障性住房300万套

分配:扭转收入差距过大 严管国企高管收入

民生:物价涨幅3%左右 企业退休者养老金再提10%

就业:投433亿 失业率控4.6%以内 新增就业900万人

教育:落实高校自主办学 鼓励教师终身从教

维稳:解决征地拆迁问题 加强信访工作

中新社北京3月5日电 5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要坚决遏止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势头,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住房需求。

为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温家宝提出四大措施:

——继续大规模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

——继续支持居民自主性住房消费。

——抑制投机性购房。

——大力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

2009年下半年以来,中国政府陆续出台了“国4条”、“国11条”等房地产新政策。12月下旬,温家宝在接受官方媒体采访时就房价上涨过快提出政府应该做四件事。

第三篇: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闵行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年工作的回顾

*年,区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以邓小平理论和“*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届*、*全会和市一系列重要会议精神,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紧紧依靠全区人民,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全区经济、城市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新的成绩。

(一)全区经济保持快速、健康发展,综合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1、贯彻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措施取得了成效

根据中央宏观调控的精神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认真开展了土地市场、工业园区清理整顿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清理工作。严格建设用地审批管理,落实基本农田保护措施,规范经营性土地收购、储备和出让,强化了对土地一级市场的管理;对在建和拟建投资项目进行全面梳理,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回落。同时我们主动适应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工作思路,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因势利导,加快实施错位发展战略,有序推进“三个集中”,努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全区经济总量继续增大,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持续增长的内在动力明显增强。

全年完成增加值366亿元,比上年增长26.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3亿元,下降12.5%;第二产业增加值209.8亿元,增长26.5%;第三产业增加值152.9亿元,增长26.6%。完成区财政总收入117.5亿元,增长41.3%,其中区级收入61.7亿元,增长39.8%,提前一年基本实现财政收入“三年翻一番”的目标。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9.1亿元,增长15.5%。实现工业利润60亿元,增长23.5%。全区人民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城镇职工年平均工资性收入达到2.3万元,农民劳均收入达到1.5万元,分别增长10%和9%。全区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97亿元,增长23.9%。居民的教育、文化、旅游等消费继续增加。

2、产业布局、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和优化

全区工业项目集聚度和产业能级有了新的提高。进一步调整了全区工业园区和产业的布局,编制了城市化地区都市型产业发展规划,积极推进工业项目向园区集中。以漕河泾开发区浦江高科技园、漕河泾出口加工区、紫竹科学园区和莘庄工业区为主要支撑的现代工业发展新格局初步形成,全年园区工业销售产值完成550亿元,已占全区工业销售总产值的53.1%。全区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电子通讯等重点产业发展明显加快,销售产值占全区总额的比例上升到26%。传统工业技术改造力度加大,全年技改投入10.1亿元,比上年增长40.6%。科技对工业经济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上升到55%,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

第三产业领域得到全面拓展。特别在集中城市化地区,现代商贸业和旅游、咨询、金融、信息、中介等现代服务业得到较快发展。社区商业进一步完善,连锁店、加盟店、便利店等商业新业态全面发展。房地产业保持健康发展的势头,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412万平方米、销售额25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2.6%和89.6%。

都市型农业发展取得新的成效。传统养殖业已基本退出,花卉、苗木、优质蔬菜等特色农业获得了较快发展,农业产业化水平有新的提高。

3、对内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

根据国家对建设用地加大调控力度以及我区土地资源日益减少等情况,积极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采取内外资并举的方针,着力提高招商引资的质量。一方面,发挥工业园区集聚效应,努力增加国际资本的投入,吸引研发中心、跨国公司地区总部、高科技项目入驻,外资项目的投资规模增大,技术含量有新的提高。全年合同吸引外资15.2亿美元,实际到位9.2亿美元,其中投资总额1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达30个,信息技术、新材料等科技含量较高的项目投资额占到引进外资总额的55%。另一方面,加快吸引国内资本和社会资本的投入,大力推进民营经济发展,在宣传发动、组织体制、力量配备、政策配套等各个方面加大了工作力度,在全区范围内掀起了民营经济新一轮发展的高潮。全区民营企业注册资本累计已达293亿元,去年民营企业创造的税收占全区税收总额的比重上升到27.8%。

4、经济体制改革继续深化

深入推进公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又有24户区属企业完成改制,全区企业改制率已达到97.3%。按照“村民自愿、政企分开、产权明晰、按劳分配、促进发展”的原则,稳步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改革,全区已有8个村完成了改制。同时,根据国家和市有关政策的调整以及形势的发展,对经济政策进行了全面梳理,修订完善了一套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意见,进一步优化了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

(二)城市建设与管理得到加强,城市面貌继续改善

1、重点工程、实事项目顺利实施

中春路中段、顾戴西路等道路建成贯通。区体育馆已竣工。9座3.5万伏电站建成投入使用,4座22万伏电站前期工作全面展开。垃圾焚烧厂启动建设。区电子政务主干网已建成。集中城市化地区旧村宅改造和浦江中心镇的各项建设正在扎实有序推进。上海旗忠森林体育城的网球中心主赛场已结构封顶,与其配套的市政设施建设基本完成。10件实事项目,除青少年活动中心项目因市规划控制暂缓建设外,其它全部完成。同时,配合做好了中环线、嘉金高速公路、轨道交通申松线等一批市重点工程的相关工作。

2、生态环境建设全面推进

创建国家生态区工作全面启动。新一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扎实推进,59项工程已启动56项,其中30项已完成任务指标。疏浚河道457公里,超额完成计划。三鲁路、元江路污水外排总管工程已建成,春元昆污水收集系统的工程全面启动。累计完成了23个畜禽养殖场治理工作,对黄浦江上游水源保护起到了积极作用。全区新建公共绿地217公顷。紫竹科学园区滨江大道样板段绿化建成。闵行体育公园、闵行生态公园、华漕公园和颛桥公园正式向市民开放,莘庄公园扩建完成。七宝镇、莘庄镇、虹桥镇获得了“国家环境优美乡镇”称号。

3、城市管理取得新成效

城市管理重心进一步下移,城市管理的体制和机制逐步理顺。稳步推进市容环卫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工作,莘庄镇、江川路街道等8个环卫事业单位完成企业化转制,实现管理与作业相分离。健全规划管理网络,修编完成了《闵行区区域规划纲要》,严格规划审批和控制,加大对违法违章建筑的查处力度。加强了市容管理,对乱设摊、乱招贴、乱停车、黑车等违法违章行为进行了依法治理,对莘庄地铁南北广场、南方商城等区域的市容环境进行了重点整治。根据区三届人大二次会议议案办理要求,着力推进古美地区市容环境整治和配套设施建设,并以点带面,使全区结合部地区综合管理取得明显成效。

(三)社会管理网络逐步完善,管理水平有新的提高

1、社会管理机制进一步理顺

加强人口综合管理,成立了区人口办,规范房屋租赁等管理工作,设立了352个来沪人员管理服务站,初步形成了“以房管人”的外来人口管理服务工作新模式。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组建了区安全生产监察大队,加大了监管力度,安全生产事故比上年明显下降。加强社会管理队伍建设,组建了市容环境、河道保洁、房屋管理、交通安全等协管员队伍。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卫生监督实行了垂直管理,设立了12个卫生监督分所。认真做好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工作,对活禽采取了强制免疫等措施。全区快速处置公共卫生事件的机制进一步完善。

2、市场监管得到加强

大力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依法取缔无证经营场所和地下加工窝点,强化食品市场监管。加强建材装潢市场、文化市场、房地产交易和中介服务市场的整治,严厉查处制假售假、非法出版、非法中介等违法经营活动,净化市场经营环境。强化税务稽查,对各类税源户分别制定了相应的征管措施,规范征收方式,税收征管得到加强。

3、社会秩序保持稳定

整合治安辅助力量,积极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严密防范、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围绕土地征用、房屋动拆迁、劳资纠纷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大信访和人民调解工作力度,化解了一批人民内部矛盾,维护了群众的合法权益。深入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工作,进一步提高了全区人民的法律意识,全区法制环境进一步改善。

(四)精神文明建设得到加强,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巩固上海市文明城区创建成果,不断完善群众监督、考核机制,加强创建工作的长效管理,扎实推进学习型城区建设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积极开展文明社区、文明镇创建工作,全区有358个小区申报创建市、区两级文明小区,115个行政村申报创建市、区两级文明村,市民素质和城区文明程度有新的提高。

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各级各类教育得到全面发展,教育质量进一步提升。制订了加快实现我区教育现代化的工作意见,继续推进招生考试制度、校长负责制等改革,通过实施“优质高中工程”、“名师培养工程”等措施,为全区群众提供了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通过拓宽入学渠道,规范办学条件,使民工子女入学问题得到基本解决。科技工作取得新成就,专利申请量名列全市前茅,群众性科普活动广泛开展,被评为全国科普示范城区。

有序推进健康城区和健康社区建设工作,完善区公共卫生体系,提升公共卫生安全水平。在全市率先创建志愿无偿献血区,建成首个流动人口贫困孕产妇分娩医院。建成区肿瘤医院,配合做好了市儿科医院迁建的前期工作,与复旦大学共建了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加强计划生育工作,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率进一步提高。

文化和体育事业全面发展。成功举办了区第三届艺术节、运动会,开展了“魅力闵行”艺术摄影展等文艺活动。完成有线电视双向网络改造22.5万户,加快了广播电视数字化进程。全民健身活动深入开展,体育竞技水平不断提高,我区运动员获得雅典残奥会3项冠军。

民政事业取得新发展。加大对因病致贫等各类贫困对象的救助力度,建立广覆盖、经常性、规范化的救助网络,提高农村养老补助金最低标准,制订了城镇无收入老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区社会救助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双拥”工作、基层政权建设得到加强。迁建了区烈士陵园。

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再上新台阶。围绕大中专毕业生、夫妻双失业和特困家庭失业人员等就业重点群体,千方百计地促进就业工作。全年新增本地劳动力就业岗位3.2万个,启动实施了12个“万人就业项目”,帮助6000名失业、下岗协保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各项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深化,全年“镇保”参保人数达2万人。重视做好外来从业人员综合保险工作。通过采取各种措施,全区群众的就业和社会保障环境得到了进一步改善。

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人事、民防、统计、审计、宗教、民族、对台、侨务、外事、档案、区志等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取得了新的进步。

政府自身建设得到加强。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积极推进依法行政,加强执法监督和责任追究。稳妥、有序地做好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设立了《闵行区人民政府公报》,扎实推进政务公开。加强廉政建设。扩大行政效能考核范围,组建区企业服务工作办公室,政府办事效率、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区经济建设、城市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新的发展,成绩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与支持,全区人民万众一心、团结奋进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人民致以崇高的敬意!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各界人士,向驻区部队官兵,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参与我区建设与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在发展过程中还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各级干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认识和紧迫感还不够;二是城市功能设施的建设与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新城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三是城市管理的体制和机制还不能适应城市快速发展的要求;四是促进就业、完善社会保障和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的任务仍然较重;五是政府自身建设还需加强,依法行政能力还要进一步提高。对这些困难和问题,区政府将予以高度重视,在今后工作中认真研究对策措施,努力加以克服和解决。

二、*年的主要工作

*年是全面超额完成“十五”计划的关键一年。做好新一年的工作,对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进一步开创闵行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国际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国内宏观调控措施不断深化,上海筹办2010年世博会和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各项工作已经全面展开。这些因素,既给我区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和空间,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我们将审时度势,紧密联系闵行区实际,主动适应形势的变化,牢牢把握战略机遇,促进全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年区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届*、*全会以及市委、市政府和区委一系列重要会议精神,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施科教兴区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加强城市建设,强化城市综合管理。创建全国文明城区,积极发展社会各项事业,保持社会稳定,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改进工作作风,奋发有为,扎实工作,为把闵行区早日建成上海市经济强区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新城而努力奋斗。

*年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增加值按同口径比上年增长26%左右,区财政总收入按同口径比上年增长10%左右;全区城镇职工年平均工资性收入比上年增长10%左右,农民劳均收入比上年增长8-10%。

*年区政府将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进一步提高全区经济发展整体能级

1、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全区经济的持续发展能力

在新形势下,要加快转变发展经济的理念、思维方式,充分发挥级差地租的效应,坚持合理规划,强化资源的集约利用,建设资源节约型城区,积极发展循环经济。进一步实施错位发展战略,依托区内不同的区位条件,因地制宜,发展不同的优势产业,完善功能布局,创新工作机制,实施政策聚焦,全面提升经济发展的综合竞争力。

全区工业将重点依托漕河泾开发区浦江高科技园、漕河泾出口加工区、紫竹科学园区、莘庄工业区等国家级和市级工业园区,以高新技术为先导,大力发展信息技术、光电子、新材料等高科技产业,努力形成关联度高的产业集群;加强对闵行、吴泾工业基地和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的服务,充分利用技术优势和品牌效应,发挥机电、航天、现代化工和先进制造业的发展能量,努力培育产业链,增强全区工业的核心竞争力,推进产业全面升级,体现我区的实力和水平;同时,在区级工业园区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和充分就业相统一的都市型工业。

充分利用区位和环境优势,加快全区第三产业发展。集中城市化地区以发展现代服务业为主,抓住上海筹办世博会和国家在我区七宝镇规划建设京沪高速铁路车站等良好机遇,整合发展资源,高起点规划设计,努力建设与上海国际大都市相适应、高品位的现代商务区,体现我区的繁荣与繁华。继续实施精品战略,保持我区房地产业的领先优势。全面提高全区第三产业的档次、水平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进一步强化保护耕地的意识,全区农业在确保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稳定现有粮食和蔬菜生产规模的基础上,围绕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目标,推进规模化经营,提高综合效益。

2、进一步加大吸引国际资本和民营资本的力度,努力增加有效投入

大力加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的招商引资工作,推进多层次、高水平的对内对外开放,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全年合同吸引外资12亿美元,到位外资8亿美元,吸引内资和社会资本100亿元。

继续保持吸引外资的良好势头,以国家级和市级工业园区为载体,构建高标准的服务平台,重点引进国外和境外大公司总部及研发中心、结算中心项目。引导各镇、街道大力发展民营经济,鼓励民营企业做大做强。通过建立健全公平竞争的政策保障体系、优质高效的服务体系和规范有序的市场体系,吸引更多、更优质的民营资本和社会资本,参与我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努力形成多元化的投资格局,推动各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

3、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提高经济发展水平

认真制订区科技发展规划,不断推进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完善和落实科技政策,继续改善有利于科技进步的内外部环境,大力扶持和培育科技型企业、研发机构的发展。加强科普知识宣传和知识产权保护,提高全区干部群众的科技意识,营造科教兴区的良好氛围。

在高标准建设高新技术园区的同时,加大技术改造的投入力度,鼓励和支持传统行业运用先进技术进行改造,加快企业新产品开发,增强品牌意识,推动产品的升级换代,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注重科技和管理人才资源的开发利用,培养和引进高层次、高技能人才,进一步增加人才拥有量,改善人才结构,为推进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4、努力抓好经济调控和管理,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充分发挥政策的调控和导向作用,对我区已经制定的经济政策,要加强宣传和落实,促进全区经济持续、健康地发展。

加快国有、集体资产从竞争性生产领域退出。积极稳妥地推进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改革,构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运营新体系。在抓好改革的同时,强化公有资产的监督管理。

按照市、区财税体制改革要求,进一步明确区、镇两级政府的财权和事权,调动基层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切实抓好税收征管,确保税源不流失。加强预算管理,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对制造和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予以坚决打击,对食品、药品等与人民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密切相关的领域进行不间断地整治。同时,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落实长效管理措施,努力为全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扎实推进城市建设,加强城市管理

1、抓紧建设一批重点工程

围绕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新城的目标,进一步抓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三鲁路南段、元江路东延伸、沪闵路下立交等一批道路工程开工建设,完成轨道交通申松线建设的各项前期工作,配合市有关部门做好浦星公路拓宽、新吴中路、沪杭高速收费站西移等工程的相关工作。加快垃圾焚烧厂和4座22万伏电站建设,完成6座3.5万伏电站建设。继续推进全区燃气天然气化。积极推进集中城市化地区旧村宅改造,启动外环大型绿地建设的前期工作。加快浦江中心镇开发进程。配合做好世博会浦江镇定向安置基地建设工作。上海旗忠森林体育城的网球中心项目上半年建成并投入试运行。

2、全面推进新一轮生态环境建设

以创建国家生态区为目标,扎实推进“环保三年行动计划”。以集中城市化地区为重点,加强水环境建设。加大截污治污力度,基本完成污水纳管工作;加快实施水务规划,努力构建城市水网;加强河道综合治理,基本消除河水黑臭;启动城市水景观建设,进一步提升环境质量。同时,稳步推进全区农村水环境治理。配合做好吴泾工业区综合整治的启动工作。全面开展“环境优美镇”创建。采取切实措施,控制扬尘污染,提高大气质量。进一步加强绿化建设,完成绿化专业规划修编工作,推进人性化的城市公共绿地和小区绿化建设,提高全区绿化的品位。

3、切实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加强土地管理。高度重视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进一步强化“惜土如金”思想。严格落实土地保护政策,实行“批项目、核土地”制度。加强经营性建设用地管理,按照“一个口子进、一条渠道出、一套班子管”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土地储备制度和招标、拍卖、挂牌制度,控制土地供应,盘活存量资源,发挥有限土地资源的最大效益。

加强规划管理。根据我区人口发展趋势、用地性质和功能定位,完善区域规划和重点地区规划的编制工作。加大规划执法力度,对违法违章搭建行为进行严肃查处。

加强市容管理。以城市平面整洁、立面美观、空间亮丽为目标,强化市容环卫管理。扩大市容环卫综合改革试点,加快环卫作业社会化、市场化步伐。通过落实门责管理等制度,营造人人参与市容管理的良好氛围。

加强交通管理。编制科学、合理的道路交通规划,优化交通组织,完善交通管理设施,加强停车场建设和管理,提高现有道路的通行能力。

加强社区管理。健全社区管理体系,完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和服务内容。认真贯彻《上海市住宅物业管理规定》,理顺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三者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居委会在社区管理中的重要作用,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规范管理行为,提高社区管理的整体水平。

加强结合部地区综合管理。巩固整治成果,明确管理责任,加强条块之间的协调配合,形成管理合力,进一步改善结合部地区的面貌。

4、完成一批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实事项目

(1)完成城市化地区21条河道整治工程;

(2)新增2.5万个就业岗位,完成4000名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

(3)完成旧居住区“平改坡”和综合改造100万平方米;

(4)新建50所标准化老年活动室,在200处公共场所建立无障碍设施;

(5)改善莘庄地铁南北广场的交通,建成宝城路、莘朱路下立交工程;

(6)新建公共绿地100公顷,新建社区公共运动场2片;

(7)全面完成有线电视双向网络改造工程,培训“百万家庭网上行”5000户;

(8)建设区公共卫生体系主体框架二期工程,新建区急救中心和妇幼保健所。

(三)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和社会各项事业建设

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制订创建标准,广泛开展全国文明镇村、文明社区、文明单位等一系列创建活动,在全区形成良好的创建氛围;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以树立文明新风为抓手,大力弘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全面提高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以加快建设与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新城相匹配的社会事业为目标,稳步推进社会事业社会化改革,进一步增加社会公共设施资源,提高社会事业的发展质量。

高起点实施教育发展规划,启动教育综合改革。加大统筹力度,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完善托幼一体化的学前教育体系,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采用多种模式提高高中阶段教育质量,努力提升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的办学水平。制定帮助解决贫困家庭子女就学困难的有关政策,保障我区所有学龄儿童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继续关心民工子女的教育。启动区青少年活动中心项目。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推进志愿无偿献血区创建工作,继续完善疾病预防、医疗服务和卫生监督体系。加快区精神卫生中心建设。推进镇村卫生机构一体化改革。继续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加快建设健康城区。

全面落实区文化建设与发展规划纲要,大力弘扬先进文化。积极开展社区文化活动,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加强文化市场监管,扶持文化产业发展。加快全区三级文化网络建设,启动建设区图书馆新馆。组织好“全民健身周”和“全民健身节”等群众性体育活动,推动“人人运动计划”的广泛开展。探索体育经营模式,提高区体育馆等体育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益。配合做好国际网球“大师杯”赛事的有关工作。

巩固“双拥”创建成果。抓好基层政权建设,推进村民自治工作。加强社团管理。全面推动信息技术的应用,加快电子政务、社区信息化建设,更好地满足全区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对信息技术的需求。

认真做好“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完成第一次经济普查任务。稳妥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强化安全生产监管,继续抓好人口和计划生育、民防、审计、宗教、民族、对台、侨务、外事、档案、区志等各项工作。

(四)切实做好民生保障工作

大力促进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认真贯彻“政府促进就业、市场调节就业、劳动者自主择业”的方针,以改善就业环境为重点,努力缓解就业的总量性、结构性矛盾,城镇失业登记人数控制在市政府下达的指标数以内。增加财政投入,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以落实征地离土农民的社会保障为重点,有序推进“镇保”和外来从业人员综合保险,规范劳动力市场的秩序,努力形成以保障促进就业的良性工作机制。

进一步关心困难群体的生活。加大社会救助力度,做好残疾人的帮困工作,进一步完善贫困家庭、低收入老人的医疗救助办法,健全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对入住养老机构的本区贫困老人进行补贴。始终把维护好人民群众的眼前利益、长远利益和合法权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妥善处理好动拆迁、征用地等涉及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问题。多渠道增加群众的实际收入,提高全区人民的生活水平。

(五)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

大力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定期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重要工作;自觉接受区政协的民主监督,完善联系沟通和协商机制;重视人民群众和社会舆论的监督,加强政府系统内部监督,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推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积极引导群众学法、用法、守法。认真贯彻《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工作。进一步理顺行政执法体制,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完善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制,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

依法打击各类严重刑事犯罪和经济犯罪活动。充分发挥预防和减少犯罪工作机制的作用,加强社会治安辅助力量建设,抓好人口综合管理,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认真研究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重视群众来信来访,构建人民内部矛盾调解工作机制,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为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六)努力推进政府自身建设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围绕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的目标,不断调整政府管理的内容,改进行政管理方式,强化政府在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的职能。进一步改革行政审批制度。继续加强行政效能建设,整合政府资源,充分发挥各部门的综合效能,加强协调配合,形成服务链、管理链,进一步提高行政机关的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

全面提高全区公务员的政治素质、道德修养、法制意识、业务能力和知识水平。教育公务员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从政为民,认认真真为群众办实事,实实在在为群众谋利益。牢固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增强忧患意识,清正廉洁,无私奉献,发扬艰苦奋斗、勤俭办事的优良传统,建设一支素质高、能力强、作风好的公务员队伍。

各位代表:闵行区的建设和发展进入了崭新的阶段,我们的事业前景光明,任务光荣而艰巨。我们要以邓小平理论和“*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要求,紧紧依靠全区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努力,为把闵行区建设成为既体现实力与水平,又体现繁荣与繁华的上海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新城,为闵行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而共同奋斗!

第四篇:政府工作报告

**年工作回顾

**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重要一年,也是我市撤县建市30周年的大庆之年。一年来,市政府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和市政协监督支持下,团结依靠全市人民,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为强大动力,紧扣发展主题主线,化压力为动力,变挑战为机遇,同心同德,奋发进取,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新的成绩。

一、全力攻坚克难,稳增长促转型收获新成效

经济运行保持平稳。面对严峻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我们加强对经济工作的组织领导,把稳定实体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出台推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促进商务转型发展、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等政策,加大生产要素保障力度,全市兑现各类扶持资金11.6亿元、对上争取专项资金10亿元,新设立银行分支机构4家,净增本外币银行贷款150亿元,获批土地点供、独立选址项目6个807亩,盘活存量土地5190亩,有力促进经济企稳回升。预计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980亿元,增长9%;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38.58亿元,增长8.14%;固定资产投资715亿元,增长1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5亿元,增长13%;净增内资注册资本13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0亿美元,进出口总额187亿美元。

发展质量得到提升。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实现工业总产值4560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3570亿元,增长5%。传统产业提升改造进程加快,设备投资项目贴息奖励效应明显,完成技改投入220亿元。五大新兴产业投资增长19%,实现产值1470亿元。观致汽车量产投放市场,奇瑞捷豹路虎项目主体工程完工,丰田研发中心一期正式投用。现代服务业发展提速。完成服务业增加值89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45%。举办现代服务业投资(上海)推介会、汽车产业发展说明会。新增总部企业3家,3A级以上现代物流企业2家。常熟港完成货物吞吐量7200万吨。举办沙家浜旅游节,获评“**中国休闲小城”称号,“江南福地,常来常熟”被评为全国十大最佳旅游口号。现代农业提档升级。完成优质水稻、特色水产、高效园艺、生态林地“四个百万亩”落地上图工作,新建高标准农田3.2万亩,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9%。新增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1家、各类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69家。粮食生产再创新高,中心粮库竣工投用。荣获“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区”。

创新能力有效增强。实施“高新技术企业三年培育计划”,入选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10家,新增省高新技术企业49家、省民营科技企业126家,实施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89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36.1%,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2.3%。新增省名牌产品6个,新增发明专利授权423件,新增博士后工作站8家、省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29家,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提高到96%,被确定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依托科技镇长团深化校地合作,推进高层次人才项目与本土企业对接,新增产学研合作项目238项。实施各项人才计划,新增国家千人计划、省双创计划、姑苏计划人才21人,培养高技能人才7965人。引进市级领军型人才项目42个。

二、突出功能配套,城市建设管理呈现新面貌

城乡一体化建设有序推进。优化完善各镇村庄布局规划,全面启动集镇控制性详规修编,分类编制综合整治规划。城乡一体化示范小区新开工162万平方米、累计开工460万平方米,封顶104万平方米、竣工交付110万平方米,累计安置入住3600户。规范实施农村住宅解危解急工作,城乡一体化示范小区社会管理不断加强。

重点工程加快建设。沪通铁路、锡太高速、申张线航道前期工作有序推进,三环路快速化改造东南段主线高架贯通、东北段主体工程全线开工,227省道快速通道改建工程通车。区域连接线工程加快实施,董徐线二期完工通车。城区畅通工程扎实推进,完成海虞路公交优先改造,实施湘江西路、闸口桥等5个瓶颈节点改造。铁黄沙整治、应急水源地二期工程开工,四个中央财政中小河流专项治理项目完工,七浦塘拓浚整治常熟段工程加快推进,完成常熟港进港航道维护性疏浚工程。

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完成14项专业专项规划,全面启动主城区控制性详规修编,深化重大交通基础设施与城市发展互动研究,南部新城总体规划编制完成,地下管线普查通过验收。全力推进安置房建设,琴湖家园二期竣工交付,金腾家园、金桂家园二期、衡丰家园项目相继启动,新开工安置房46.5万平方米、竣工6.6万平方米。全市完成拆迁116万平方米。棚户区(城中村)五年改造规划纳入省实施计划,完成老住宅小区综合改造41万平方米,做好南门坛上历史街区保护性改造启动准备。新增天然气居民用户3万户。新建、改建公交候车亭280个

第五篇:2010西安,政府,工作报告

2010年西安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西安市人民政府市长陈宝根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西安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一年工作回顾

2009年,我市遇到的困难比往年大,取得的成效比预期好。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严重困难,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领导下,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中、省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各项政策,及时出台增加投资和促进工业、旅游、消费、就业等措施,全市呈现经济较快发展、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各项工作统筹推进的良好态势。全市生产总值实现2719.1亿元,增长14.5%。财政总收入400.29亿元,增长23.4%,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81.4亿元,增长24.6%,一般预算支出276.85亿元,增长2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963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275元,分别增长24.7%和20.4%。

一年来的主要工作是:

(一)多措并举保增长

――扩大投资保增长。坚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500.13亿元,增长31.2%。全市500万元以上的项目近3000个,其中235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803亿元,完成年计划139.4%。城市维护建设项目完成投资235亿元,比上年增加30.16亿元。五大主导产业完成投资1592.53亿元,增长33.9%。工业投资完成441.57亿元,增长24%。民生八大工程投入资金13.2亿元,完成项目577个。金融机构本外币新增贷款1306亿元,有力地支持了各项建设。

――提升产业保增长。五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48.6%,提高1.8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120多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25.33亿元,增长17%,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成为我市第4户产销过百亿元工业企业。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粮食总产218.2万吨,创历史新高;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发展到130家,实现农产品加工流通收入160亿元。大唐不夜城建成开放,比亚迪汽车二厂、雨润西安农副产品全球采购中心、长安通讯产业园、西安华南城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开工。

――促进消费保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81.12亿元,实际增长20.3%。旅游、房地产、汽车消费持续旺盛:旅游业总收入297.4亿元,增长22.1%;接待国内游客3862万人次,增长22%;接待海外游客67.3万人次,增长6.5%;商品房销售面积1256万平方米,增长63%;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销售汽车24.21万辆,销售额增长46.1%。积极落实“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等补贴政策,农村消费稳步发展。

――优化结构保增长。非公经济增加值实现1325.03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48.73%,提高1.13个百分点。启动百项重大科技创新和产业化项目,实现技术市场交易额35亿元,专利申请量突破1万件,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称号。积极实施名牌战略,认定名牌产品45个,服务业名牌企业12家。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深入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关停落后水泥生产线8条,预计单位GDP能耗降低5.5%,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分别减排1.99万吨和2.15万吨,超额完成省上下达的减排任务。

――加快开发区和区县发展保增长。全力推进“四区一港两基地”发展,高新区创建世界一流科技园区、经开区建设千亿元先进制造业基地扎实推进,曲江新区启动扩区,浐灞国家生态区创建工作通过省级考核验收,航空产业基地获批全国唯一通航产业试点园区,航天基地和国际港务区项目建设成效明显,沣渭新区组建成立。区县经济活力增强,有9个区县经济总量超过百亿元,其中雁塔超过500亿元,莲湖、未央和碑林超过300亿元;有7个区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超过5亿元,其中莲湖、碑林、雁塔、新城和未央超过10亿元;高陵县成为我市首个西部百强县。

(二)提升城乡建设管理水平

——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城市综合交通改善工程全面推进,地铁二号线进入铺轨和设备安装阶段,一号线正在抓紧主体施工;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完成基础工作;机场高速专线建成通车,南北中轴线等城市主干道综合改造完成,公园南路、半引路等一批道路建成使用,东北二环、东南二环立交工程进展顺利,新增人行天桥6座,建设公交港湾98处;城市供排水网络面积扩大、密度增加,李家河水库、引湑济黑、大峪水库供水、石砭峪水库供水复线等工程加快推进,城市未来发展用水保障能力明显增强;高新、经开、户县污水处理厂建成投入试运行,第五污水处理厂主体基本完工,周至、蓝田、浐灞、国际港务区污水处理厂开工建设。新建330千伏变电站2座、110千伏变电站16座,新增城区集中供热面积776万平方米。

——着力推进城市改造。未央新城、大明宫、纺织城、大兴新区、解放路等区域改造加快推进,民乐万达广场建成开业,北院门、三学街等一批重点街区和旅游景点周边环境综合改造效果明显。城中村和棚户区改造顺利完成45个村整村拆迁和18处棚户区拆迁扫尾工作,新启动6个棚户区改造项目,全年拆迁房屋面积1016万平方米;安置房累计开工面积978万平方米,竣工面积87万平方米,安置回迁5038户、16889人。

——努力建设生态城市。完成大绿二期工程,三年植绿大行动成效明显,工程造林19.77万亩,新建、改造绿地广场66个,新增城市园林绿化面积486万平方米,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已通过住房建设部公示。渭河城市段堤防完工,幸福渠上游段综合治理加快推进,沣河流域综合治理前期准备工作基本就绪,全长6.2公里汉城湖蓄水运行,新增水面850亩。秦岭终南山世界地质公园申报成功。全年良好以上天数达到304天,市民享受蓝天白云的日子越来越多。

——深入开展“城市建设管理提升年活动”。全市提升活动安排的36项工作58个项目进展顺利,对2275栋建筑物外立面进行整修,楼房“平改坡”335栋,改造农贸市场40个,拆除违法建设103.8万平方米,拆除户外广告2167块,完成了部分路段架空线缆落地任务,规范门头牌匾工作逐步推进,火车站广场、新城广场、钟鼓楼广场景观改造基本完工。认真执行《西安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条例》,城市管理水平有新的提升,市民群众对市容环境满意率达到92.8%。

——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专项资金1.28亿元,200个新农村重点村建设顺利启动。建成农村公路1351公里,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11114公里,全国农村公路建设现场会在我市召开。黑河引水灌区续建工程新增灌溉面积16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55平方公里,建成农村饮水工程410处,解决了60.4万农村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完成385个农村电网改造工程,整村改造覆盖率达到80%。列入关中百镇和省级重点镇的38个小城镇建设进展顺利,建成五台、崇皇等一批特色镇。农村垃圾“村组收集、乡镇转运、区县处理”试点取得初步成果。

——全面加强社会管理。继续开展“平安西安”创建工作,我市被评为第三届“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荣获全国治安环境最高奖项“长安杯”。和谐社区建设成效明显,新城、碑林获评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区。建立健全领导干部接访、下访、约访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长效机制,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全面完成了“一控制、两下降”目标。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项安全措施,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

(三)积极扩大改革开放

——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全面完成新一轮市政府机构改革,精简部门4个,将700个议事协调机构清理规范为171个。继续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取消、调整行政审批项目63项。成立市政府政务服务中心,19个市级部门109个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进入中心大厅办理。新一轮区县政府机构改革正在抓紧进行,乡镇机构改革全面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快推进,高陵县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进展顺利。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成25户国有企业改制,全市国有企业改制面达到98.5%。组建了市投资控股公司、市建工集团、市水务集团,整合市机电化工和市轻纺建材国有资产管理公司。陕鼓集团重组上海鼓风机公司、纺织产业整合等10大资产重组项目进展顺利。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全国首家国家级航空产业基金管理公司和开元城市发展基金在我市设立,市商业银行财务重组全面完成,11家小额贷款公司和高陵阳光村镇银行获准成立,顺利发行中期票据11亿元、城投债15亿元,首发上市企业1家,上市再融资3家。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西安秦腔剧院等7家文化事业单位完成改制,电视连续剧《大秦帝国》播出并获好评,秦腔现代戏《柳河湾的新娘》获国家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2.19亿美元,增长6.2%,实际引进内资676.5亿元,增长13.15%。实现服务外包合同金额2.2亿美元,增长51%。西安地区进出口总额72.55亿美元,略高于上年水平。西安保税物流中心(B型)建设基本完工。成功举办2009欧亚经济论坛、中国国际通用航空大会、第二届中国诗歌节、第四届中国民营企业科技产品博览会等展会130个,中国国际运输车辆暨特种车辆博览会永久落户我市。与希腊卡拉马塔市和广州市、西宁市结为友好城市,与兰州、银川、天水等城市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西安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四)努力推进各项社会建设

全市社会事业总投资173.55亿元,增长22.3%。

——全力推进创业就业。城镇新增就业10.59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46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1.22万人,新增公益性就业岗位1.53万个,动态消除了“零就业家庭”,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积极扶持青年科技人才和农业科技特派员创业,加快大学生科技创业基地和实训基地建设,共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67亿元,被确定为首批国家级“创建创业型城市”。

——强化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健全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制度,将非公有制企业、灵活就业、进城务工人员和被征地农民逐步纳入社会保障范围,把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范围。全市养老保险达170.12万人,新增扩面14.51万人;失业保险达127.78万人,新增扩面2.23万人;医疗保险达352.42万人,新增扩面88.8万人;工伤保险达104.11万人,新增扩面8.21万人;生育保险达81.95万人,新增扩面7.49万人。加快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全年支出14.5亿元。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和社区照料工作试点,新建58家为老服务机构。完善城乡低保制度,33万名城乡低保群众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启动建设扶贫重点村31个。切实加强住房保障工作。地震受灾农民安居工程全部完成。新开工经济适用房面积204.92万平方米,竣工157.86万平方米,廉租住房保障户数累计达到16928户。二手房交易完成201.26万平方米,增长25.8%。住房公积金当年归集70.6亿元,当年发放个人贷款26.71亿元,累计有65万多户职工利用住房公积金改善了住房条件。

——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继续深化和完善义务教育保障机制,开工建设40所农村(山区)标准化寄宿制学校,完成18所薄弱学校改造工作,建设启智学校,选派240名城镇骨干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困难家庭和农村寄宿制学生享受了“蛋奶工程”。农村医疗卫生机构实现村级全覆盖,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街办全覆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6%以上。实施“农村母亲健康工程”,农村已婚育龄妇女免费健康检查覆盖面达95.5%。儿童医院门诊医技楼等项目正式启动。积极做好各类传染疾病的预防控制,全力开展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食品药品专项整治收到成效。加强文化体育设施建设,西安广电中心、西安音乐厅、西安美术馆和曲江电影城建成启用,新建24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和95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成功举办市十四届运动会、第四届残疾人运动会和2009城墙国际马拉松赛,我市培养输送的运动员在十一届全运会上获得4.5枚金牌。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进展顺利。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45%。,新生婴儿性别比开始趋向正常。市殡仪馆搬迁工程正式启动。“城市一卡通”投入运行。普法宣传、新闻出版、妇女儿童、民族宗教、参事、文史、社科研究、地方志、外事侨务、人防、档案、气象、地震、老龄、慈善、残疾人、红十字会等各项事业都取得新的进步。

(五)强化政府自身建设

自觉接受市人大法律监督和市政协民主监督,948件市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全部办复。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立了市政府常务会议学法制度,对市政府系统1107名处级干部进行了依法行政培训,启动了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试点工作。修订了市政府工作规则,规范了市政府重大工作决策程序。推进政务公开,开展“听政声、察民意、献良策”活动,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机制进一步完善。廉政建设不断加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继续深化,惩防腐败体系进一步完善,查处了一批教育、医疗、土地等领域违法案件。“四乱”整治和“小金库”治理成效明显,投资环境进一步改善。加快应急平台建设,政府应对突发事件能力进一步提升。完善目标考评办法,加大抓落实力度,促进了各级工作作风的转变和工作任务的有效落实。

各位代表,回顾一年来的工作,在困难的情况下能够取得较好的成效,这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全市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行各业的全市人民,向西安驻军、武警官兵,向关心、支持西安建设的中央、省属单位和各界人士、国内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同时,市政府也清醒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牢固,工业生产、入境游、利用外资、出口还未完全恢复,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的任务还十分繁重;企业吸纳科技成果的能力还不够强,统筹科技资源改革工作还需要抓紧探索;城市管理仍需加强,群众对交通秩序、治安环境等还不够满意;社会管理还存在薄弱环节,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群众生活中的一些切身利益问题还没有解决好;区域发展不平衡,农村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农民增收还比较困难;政府工作人员服务意识、办事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二、2010年政府工作的目标和任务

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落实《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加快建设大西安的起步之年。做好今年各项工作,对夺取抗击金融危机新胜利,确保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十二五”规划实施奠定良好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胡锦涛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为重点,以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为目标,推动科学发展、实现率先发展,加快建设人民满意城市步伐,着力提升产业水平,着力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着力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着力提升统筹城乡发展水平,着力提升改革开放水平,着力提升领导科学发展水平,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努力保持经济社会良好发展势头。

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3.8%,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3%左右,单位GDP能耗、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达到“十一五”规划目标。

今年,市政府要着重做好九个方面的工作:

(一)继续保持投资强度

强化投资拉动作用。安排重点在建项目329个,年计划投资800亿元,较上年增加项目70个,增加投资230亿元。做好重点项目的资金配套工作,精心搭建银政企合作平台,引导信贷资金向经济薄弱环节倾斜。围绕中央投资的重点领域,抓好项目策划,争取更多项目得到中、省支持。扩大财政基本建设投资规模,发挥好市投资控股公司等各类融资平台的作用。放宽准入标准,降低准入门槛,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金融服务、公共事业及法律法规未明确禁止的所有产业和领域。创新重点项目管理监督考核办法,对政府投资类项目严格实行督办制度,对中、省投资项目和社会投资类项目提供及时有效服务,完善市级领导包抓项目和现场办公制度,确保各项扩大投资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切实做好耕地保护和新增建设用地供应,全力保障重大产业项目和民生改善项目的土地供应。继续加大闲置土地处置力度,查处土地违法行为,集约节约用地。优化投资结构,设立重大产业投资引导资金1亿元,力争全年完成工业投资500亿元以上。支持比亚迪二厂等85个工业重点改扩建项目,争取完成投资77亿元以上。继续加强市政设施维护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全市城建投资计划安排245亿元。

(二)做大做强工业

重点发展八大优势产业:以陕重汽、比亚迪、法士特等企业为骨干,延长产业链,提高零部件地方配套率,促进汽车产业聚集和壮大;以中兴、华为、海天天线等企业为骨干,重点发展现代通信设备、软件产业、集成电路及新型电子元器件,力争达到电子信息产业领先地位;以美国应用材料公司、陕西电子信息集团、西安隆基硅材料有限公司、BP太阳能等企业为骨干,抓紧建设西安半导体产业园,发展太阳能光伏和半导体照明产业;以西飞公司、西航公司等企业为骨干,进一步完善航空产业链,扩大产能和市场份额;以西电集团为主,建成全国重要的输变电成套设备研发制造集聚地;以中交西安筑路机械公司、中钢西安重机公司、陕鼓集团、标准股份等企业为骨干,实现专用通用设备制造业的有效整合和规模扩张;以可口可乐、青啤汉斯、银桥乳业、纺织集团、伟志公司等企业为骨干,发展食品饮料、纺织和服装加工等产业,创建名牌产品,提高市场占有率;以中石化西安分公司、西化厂、惠安化工公司等企业为骨干,形成石油化工产业集聚地。争取八大优势产业全年工业总产值占全市工业比重70%以上。全力支持高新区创建世界一流科技园区,加快经开区兵器工业园建设。以中航四院、五院、六院、九院为依托,加快发展以卫星应用产业为主导的民用航天产业集群。积极规划和培育发展节能环保、新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安排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资金1亿元。全面开展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工作,高度重视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鼓励企业建设技术中心,把增加研发投入列入对市属国有工业企业的考核内容。整合工业、高新技术产业等专项资金,采取贷款贴息、专项补助、股权投入等方式支持新兴产业,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和发展方式转变。实施质量强市战略,培育名牌产品,加快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较强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力的优势企业集团和产业集群,增加名牌产品、驰名商标和质量管理奖励资金。

进一步做好节能降耗工作,结合市情发展低碳经济。实施建设项目能耗审核制度,严把高耗能建设项目和产品准入关。加大工业节能监察执法力度,强化对造纸、水泥及其他高耗能企业专项节能监察,加强锅炉、电梯等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监管。组织实施30个节能技术改造项目,重点支持十大重点节能工程项目,全年节能改造投入不少于1亿元。积极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资源和治理污染等先进适用技术,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和节能科技示范活动。强化责任落实和节能目标责任考核,分解细化节能降耗任务,确保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5%。

(三)提升文化旅游和现代服务业

以建设彰显华夏文明的历史文化基地和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城市为目标,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完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修编《西安市旅游总体规划》,制定建设西安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城市实施意见。完善文化旅游产品结构,实施曲江新区二期扩区,启动临潼国家旅游休闲度假区建设;加快实施唐皇城复兴计划和历史文化街区有机更新,打造唐皇城旅游精品线路;抓好城墙景区建设,形成具有人文、生态特色的娱乐休闲文化长廊;推动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建设,确保10月1日开放;建设汉长安城遗址公园,推进丝绸之路整体“申遗”工作;上半年启动西安楼观台中国道文化展示区建设,力争2011年底基本建成;推进关中民俗博物院二期工程,建设一批民俗文化特色村;依托省文化投资集团,加快建设文艺路演艺基地,大力发展影视剧制作业;支持大唐西市发展古玩字画交易、文物展览鉴定、拍卖产业;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合理利用与开发,做好长安北张村造纸、周至集贤鼓乐、蓝田普化水会音乐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继续开发历史文化、宗教文化以及现代工业、休闲度假旅游产品,新增农家乐500户左右。实施“旅游百厕”工程,完善旅游咨询网络,加强导游培训,增加旅游公交专线,积极做好国际航线开通工作。继续按照“做强国内游、做大入境游、做好出境游”的总体思路,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促销活动。强化旅游服务质量,增加A级景区、星级旅游饭店,加强旅游质量监督和执法检查,规范旅游市场秩序。

以建设区域性商贸物流会展中心和区域性金融中心为目标,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充分发挥国家物流示范城市的作用,推动物流示范园区、示范项目建设。打造以国际港务区为核心,六村堡、引镇等为节点,辐射周边的区域物流网络。推进西安雨润农副产品全球采购中心、西安华南城、西北出版物流基地、西北医药物流中心、西安粮食应急物流基地等项目建设。加快发展会展业,逐步形成会议、展览、节庆、赛事、演出为一体的大会展格局。完善会展场馆布局,强化曲江、浐灞、绿地笔克等国际会议中心的会展平台作用。充分利用欧亚经济论坛机制,成立欧亚经济论坛理事会,办好首届中国——欧亚博览会。积极申办2010年秋季糖酒会等全国性知名展会,办好中国(西安)国际园区经济大会、中国西部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等品牌展会,精心组织西安名优产品全国巡回展览活动,全年举办较大展会100个以上。继续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出台《西安市金融业发展中期规划》,安排支持金融业发展资金1亿元。推进西安金融商务区建设,积极争取更多的国内外金融机构在我市落户。启动城市农村信用社资产重组工作,探索新型金融经营模式。新增一批村镇银行,力争实现各区县小额贷款公司全覆盖。发展金融服务外包,推进中小企业征信系统和担保体系建设,协力推进金融生态环境体系建设。依托高新区唐延路、碑林区动漫产业平台和纺织城文化创意区,加快发展创意产业。完善商业网点发展规划,着力提升城市中心核心商务区,加快培育张家堡商圈,改造提升东大街、小寨、土门商圈,打造地铁商业带,推进大兴新区、解放路沿线商贸项目开发建设,促进传统商贸餐饮服务业转型升级。方便生活日用品供应,增加放心馒头销售点688个,加快放心早餐二期工程建设,增设一批蔬菜销售点。巩固“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成果,积极推进“双百市场工程”、“三绿工程”、“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工程”和“家电下乡”、“汽车下乡”工程,认真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扩大政策惠及面,扩大农村消费市场。加强市场秩序和物价监督管理,完善食品药品监管手段,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行为。

(四)加强城市建设管理

高标准推进城市基础设施的改善和提升。加快城市道路交通建设,地铁二号线北客站至会展中心段实现试车,会展中心至韦曲段全面开工建设,地铁一号线汉城路至纺织城段15座车站主体结构封顶,汉城路至后围寨全面开工,力争三号线明年开工;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上半年要实现运营;建成东北二环立交一期、东南二环立交一期和玉祥门立交,改造绕城高速新筑立交,开工建设东北二环立交二期、东门立交、太白南路与丈八东路十字立交,实施秦汉大道、凤新路、东月路等道路打通工程,继续完善二环与三环连接以及三环向外辐射的主干道路,调研规划主城区到阎良的快速连接线。完成“引湑济黑”调水工程、大峪供水工程,加快石砭峪水库供水复线、李家河水库工程建设,完善供水网络,让北郊、阎良、临潼等区域用上优质的自来水;加快建设太华、城北、雁东和明德门二期等集中供热项目,扩大集中供热覆盖面;继续实施天然气气化二期工程,积极争取国家新“西气东输”工程增加西安供气出口,形成气源双通道保障;加快电力设施建设,重点解决配电能力不足问题;实施城市排水管网改造,消除城市内涝积水点;出台优惠政策,鼓励支持社会资金兴建各类停车设施;完善无障碍设施,确保通过全国无障碍建设城市验收;在城5区建成10个应急避难场所,在未央区、灞桥区、长安区各建2处建筑垃圾消纳场,在城市新区及三环等新建道路沿线增设一批公厕等环卫设施。全力做好铁路北客站、新行政中心、世界园艺博览园、渭河南岸滨河新区和纺织城等地区的市政配套工程,提高水、热、气、电等配套服务能力。坚持安置先行,加快城中村和棚户区改造,加大安置房建设和回迁工作力度,年内改造18个城中村,基本完成6个棚户区改造项目,新开工安置房343.8万平方米,竣工357.4万平方米,安置回迁3.1万户、10.5万人。

加快生态城市建设。继续以四城联创和“绿满西安,花映古城,三年植绿大行动”为抓手,抓好以道路、河流水系等为主的重点区域绿化,加快世园会会址、关中环线北段、渭河南岸、汉城湖沿岸等绿化景观工程,完成阿房宫公园、环城西苑二期和三期建设,启动清凉山公园、杜陵遗址公园等项目建设,在城区主要道路、广场继续实施大树栽植和绿化增量,新增城市园林绿化面积300万平方米,在实现国家园林城市目标的基础上,向建设“森林城市”的目标迈进。制定秦岭北麓综合规划,保护和利用好秦岭山水。继续加大水系和水资源治理,推进渭河城市段综合治理工程,实施浐灞国家湿地公园、国家水生态保护与修复试点工程。按照安全、生态、文化、发展四个特色,启动沣河流域综合治理。提升污水处理水平,第五、第十一、蓝田、周至污水处理厂通水运行,开工建设第六、第十、第十二污水处理厂和第二、第三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加快城市污水管网、城河截污退水工程建设,实施江村沟垃圾填埋场环境治理。加大二次扬尘和机动车尾气污染治理力度,全年良好以上天气保持290天以上,力争通过省级环保模范城市验收。

继续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完成城市建设管理提升年各项任务,重点抓好城市出入口、城乡接合部、重要道路沿线等区域的环境综合整治,完成60条道路架空线缆落地,规范46条主要街道门头牌匾,改造36个农贸市场。提升工作要逐步向居民小区、沿街单位延伸,使市容市貌有较大改善。积极研究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长效机制,加大占道经营、户外广告、违法建设及乱搭乱建等治理力度,下大力气解决渣土车野蛮拉运问题。全面推行标准化执法,加快数字化城市管理建设,建立城市环境容貌秩序日常管理考核考评制度,完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城市管理机制。

(五)全面统筹城乡发展

建立和完善统筹城乡发展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出台并实施全面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意见,编制统筹城乡发展总体规划和各区县详细规划,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加快推进高陵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争取我市列入全省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先行试点地区。

大力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着力建设优质粮食、无公害蔬菜、特色果业、优势畜牧业四大特色农业基地,重点抓好10个现代农业示范园、3个现代农业展示中心和1个现代农业物流中心建设,推进设施农业发展。将支持区县工业园区建设资金从2000万元增加到5000万元,提升园区产业承载能力。积极培育龙头企业,提高带动能力。

继续推进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重点抓好60个市级小城镇建设,提高周至、蓝田、户县、高陵4个县城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加快新农村建设,启动300个新农村重点村建设。实施“美丽清洁村庄工程”,继续抓好农村道路、水利、电力、通讯设施建设,推进周至、户县37万亩农灌续建配套工程,实现全市重要自然村村村通油(水泥)路。解决农村40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启动27个扶贫重点村和6个移民新村建设。

(六)继续扩大改革开放

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完善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体制。完成陕鼓动力重组上鼓工作,加快西化“双30”搬迁改造、西安纺织集团搬迁改造及西安热电与国电集团资产重组等产业整合项目。做好上市企业储备工作,力争5户企业上市。推进集体企业改革,探索发展新型集体经济、合作经济的新途径。加快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完成主体改革任务。完善农业经营体制,积极稳妥地实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引导家庭经营向集约化经营发展。继续推进扩权强区(县)体制改革,支持中心城区和远郊区县合作发展“飞地经济”。统筹推进市政公用行业以及教育、医药卫生等各项体制改革,深入和完善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完成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任务。

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1.5亿美元,引进内资740亿元。编制《西安市招商引资产业布局导向目录》,形成特色产业招商新格局。采取小型多元专业招商、定向招商、代理招商、驻外代表机构招商等多种形式,发挥各类商会的作用,不断创新招商引资机制。做好西洽会、陕西(台湾)文化旅游周等活动的参展工作,广泛宣传推介2011西安世园会。推进西安保税物流园区建设,保税物流中心(B型)上半年封关运营,争取综合保税区申报得到国家批准。打造西安服务外包品牌,推进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建设。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培育出口品牌,提高国际竞争力。制定实施城市品牌推广战略,加强城市宣传推介。

实施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成长工程,完善工作协调机制,在资金投入、技术改造、生产要素供应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强化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和服务体系建设,营造加快发展的良好环境,力争今年非公经济增加值占到全市经济总量的一半以上。

(七)努力建设和谐西安

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推动创业带动就业,重点解决下岗失业人员、大中专毕业生和农村富余劳动力三大群体就业问题。全面开展“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建立覆盖城乡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建设一批职业培训定点机构和人力资源市场,启动西安市就业创业实训基地项目。全年新增就业岗位10万个以上,“4050”人员再就业1.1万人。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实施长安、阎良、高陵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完善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政策,探索建立统筹城乡的养老保险体制。全力推进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市级统筹试点工作。积极建立工伤预防、工伤康复工作新机制。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做好城乡低保和救灾救济工作。新建、改扩建7所农村敬老院,全市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达到35%以上。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兴办一批社会福利机构特别是老年福利机构。加快殡仪馆迁建工作。加大住房保障工作力度,积极开展利用住房公积金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试点工作,力争经济适用房新开工面积180万平方米,竣工150万平方米,廉租住房新开工5200套26万平方米,累计廉租住房保障达到18390户。

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长效机制,推进义务教育统一规划建设和城乡教育一体化。加快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和西安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建设,启动西安高级中学迁建工作,完成40所农村(山区)标准化寄宿制学校和曲江一中建设,改造14所义务教育阶段薄弱学校。继续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逐步扩大“蛋奶工程”实施范围。不断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扩大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加快发展学前教育,完成5所省级标准化高中创建和1.8万名中小学教师、900名校(院)长培训。加快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逐步建立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制度。继续做好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等突发急性传染病的防控工作。提高新农合筹资标准,完善定点医疗机构“报销直通车”制度。抓紧实施市儿童医院门诊医技综合楼和感染病房楼、市红会医院西部创伤急救中心、市第八医院改扩建二期等工程。开工建设市第三医院,迁建市中医医院、市结核病医院、市精神卫生中心。加快周至、户县县级医院建设,完成村卫生室建设改造任务。做好城市新区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布点工作。加强基层文化建设,促进博物馆事业发展。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完成农民健身工程145个,新建乡镇体育示范站37个、社区健身路径70个,力争在省第十四届运动会上取得好的成绩。完成431个20户以上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任务。稳定低生育水平,继续关注和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问题。

继续推进平安创建活动。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构建全方位、全天候、立体化的社会动态防控网络,增强群众的安全感。深入推进领导干部接访下访约访和机关干部下访,建立维稳风险评估机制,完善四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网络,切实做好重点信访群体的稳定工作。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建设,强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严密防范各类重特大安全事故,加强防震减灾和应急处置工作,建立健全应急救援体系,确保全市社会大局平稳。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完成“五五”普法规划。继续做好妇女儿童、民族宗教、参事、文史、社科研究、地方志、外事侨务、人防、档案、气象、老龄、慈善、残疾人、红十字会等工作。

(八)积极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

《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颁布实施,标志着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去年,市委、市政府制定了《贯彻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工作方案》,今年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是结合贯彻落实《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进一步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编制体系,重点加快编制建设国际现代化大都市总体规划和沣渭新区规划,拉大城市骨架,优化城市布局,提升城市品位,彰显古都特色。抓紧编制城市综合交通、三环经济圈等专项规划,实现主城区控制性规划全覆盖。二是加快推进新区带动。在“四区一港两基地”的基础上,以沣渭新区、草堂科技产业园和沣河治理带动西部地区发展,以未央新城、北客站建设、渭河治理带动北部地区发展,以国际港务区、临潼国家旅游休闲度假区和西安渭北(临潼)现代工业新城带动东部地区发展,以秦岭北麓综合保护开发和长安通讯产业园带动南部地区发展。三是全力推进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建设。按照“政府引导、市场配置、先行先试、重点突破、分段实施”的思路,坚持技术市场搭台、创新联盟引领、重大项目支撑、产业园区承载,支持高新区、经开区、航空基地、航天基地等开发区先行先试。设立财政专项资金,力争两年内,基本建立我市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战略框架。四是积极依托关中市长联席会议、关中-天水经济区联席会议、陇海兰新大陆桥联席会议等平台,加强与经济区内城市、西部省会城市及国内其他城市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有一个良好开端。

(九)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坚持科学民主决策,依照法律法规,合理划分、严格界定各级行政决策权,做到事项明确、权限清晰。树立统筹经济、社会、环境整体协调发展的科学决策理念,充分发挥各类咨询机构的作用,保证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和可行性。严格依法行政,制定《西安市依法行政工作考核办法》,提高公务员队伍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加快区县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建立市、区联动的行政审批机制,提高审批效率。推进政务公开,简化办事程序。健全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制,落实法定职责,明确执法责任,实现权力与责任的有机统一。各级政府工作人员要加强学习,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改进工作方法,提升服务水平,把精力和时间更多的投入到调查研究、倾听群众的意见和要求中。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大领导干部任中责任审计,加强理想信念、党风党纪、廉洁从政和艰苦奋斗教育,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各位代表!“十二五”是我市推动科学发展、实现率先发展、加快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关键时期。今年,市政府将结合贯彻落实《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以更高的目标、更宽的视野,搞好“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工作,精心谋划若干事关全市发展大局的大项目,确保我市在未来一个时期持续保持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

各位代表!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继续保持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继续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大局,是我们共同的目标和责任。让我们携起手来,振奋精神,埋头苦干,为建设市民满意的幸福家园而努力奋斗!

下载2014政府现代化工作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4政府现代化工作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政府民政工作报告

    旺隆镇人民政府民政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我受镇人民政府的委托,现将我镇第六届四次会议以来社会事务办工作情况报告如下,敬请各位代表审议和提出宝贵的意见。 2010年民政工作回......

    2014政府开拓进取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前五年工作回顾1年至年是发展史上十分重要的五年。全区人民......

    政府五年工作报告

    政府五年工作报告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XX市第十二届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的回顾 过去的五年,是XX......

    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精选合集)

    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完全理解和掌控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这是两句话组成的 1 个整体,即完善和发展中国特点社会主义制......

    大数据与政府治理现代化心得体会

    大数据与政府治理现代化心得体会 通过学习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米加宁题为“大数据与政府治理现代化”的学术讲座,我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认识和体会: 大数据是一场管理革......

    2017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报告

    2017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报告 2017年,省法制办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和本办年度重点工作,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和网络信息安全建设,着力做好政策解读和依申......

    政府重点项目建设情况工作报告

    尊敬的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2008年来,区重点工程办公室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高度重视下,各重点项目建设在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克服重重困难,在各自的工程建设中......

    县人民代表大会政府年度工作报告

    县人民代表大会政府年度工作报告 一、**年工作回顾 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全县生产总值完成71.7亿元,增长12%;财政总收入完成10.09亿元,增长54.6%,增幅列全省第九,全市第二,其中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