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乡镇劳务输出经验材料
推进“双带”工程壮大劳务经济
我们**乡共8个村,2.3万人,其中劳动力10605人。几年来,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我们狠抓以“双带”工程为牵动的劳务经济发展,有效促进了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今年初以来,全乡共转移劳动力6002人,占劳动力总数的57%,比去年同期增加980人。其中,村干部直接带领务工456人。预计到
年末,劳务收入可达2400万元左右,同比增长14%,实现拉动全乡农民人均收入超千元的目标。我们乡的劳动力转移工作可以概括为,建立“四项制度”,推动“四个一批”,实现“四个转变”。建立“四项制度”,就是明确各级干部推动劳务经济发展的职责,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一是一把手负责制。我们始终把劳务经济发展作为“一号工程”来实施。几年来,乡党委、政府的主要领导、主管领导坚持用不少于1个月的时间在外联系劳务输出工作,每村至少有1名干部直接带领输出。目前,全乡有5名村委会主任和3名村党支部副书记常年在外。二是目标管理责任制。制定了《全乡劳务输出工作考核细则》,并与各村签订了目标责任状。实施了“四个一工程”,即每个村必须有1名村干部带领农民外出务工,每个村至少培养或选聘1名“一元钱”村干部,平均每个农户要输出1个劳动力,每名党员干部至少为外出务工人员办一件实事。三是工资待遇挂钩制。我们将劳务输出工作与村级干部工资挂钩,具体数额为1500元。对完成工作任务,或单项工作超额完成任务的,给予一定数额的奖励,完不成工作任务的按照相应比例扣减工资。对于能直接带领农民50人以上、常年在外务工的劳务能人,乡党委、政府将其聘任为“一元钱”村干部。目前,全乡劳务能人已发展到176名,带出农民1955名,其中17名能人被选聘为“一元钱”村干部,正在带领922名农民在外务工。四是村里事务委托代管制。一般干部带民输出的,将其工作委托其他人代管,乡村给予代管人适当误补工资。主要干部带民输出的,由包村干部义务代行职能,遇重大事务经与其电话沟通无异后,由包村干部主持落实。在工作中,我们坚持做到了“三个不打扰”,即乡里常规性工作会议及活动不打扰他们,任何乡干部未经准许不得打扰他们,村里一般性工作不打扰他们。
推动“四个一批”,就是在干部和能人的带领下,我乡劳动力转移主渠道已经成形。一是举家搬迁转移一批。跃进村党支部书记**联系三江友谊农场,为12户农民承包稻田2253亩。目前,全乡共举家搬迁520户,其8348亩土地均流转给本地农民。二是能工巧匠带出一批。2005年,双丰村“一元钱”村干部**发挥自己木瓦工的特长,带领本村120多名农民在沈阳中铁九局六公司打工,创收100余万元,人均7000多元。三是乡村干部领走一批。青山村村委会主任***组织63人到大连市开发区南关岭镇建设活动板房,每人每月收入都在800元以上。进军村团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助理***,组织32名妇女到三江插秧,人均收入都在2500元以上。四是开发岗位安置一批。双丰村妇代会主任顾淑华利用冬闲时间组织53名妇女生产草柳编工艺品,年均创收7.5万元以上。我们还大力扶持乡水泥瓦厂、黑土星米业等民营企业发展,常年平均安置劳动力270名左右。
实现“四个转变”,就是我乡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和质量发生了深刻变化,产业层次正在逐步提高。一是由无序、零散向有序、规模输出转变。全乡有组织输出已达3426人,占输出总数的57%,收入稳定而且有保障,平均每人每年收入都在5500元以上。二是由单一管理向全程服务转变。先后在8个务工人员比较集中的城市,建立了维权服务中心。定期进行各种回访活动。仅年初以来,就为在外务工人员协调解决生活难题17件,涉及金额1.2万元;帮助流转土地82亩;处理债权、维权案件3起,追要赔款、药费1.3万元。三是由打工仔向经纪人转变。目前,全乡已有58名农民成为劳务经纪人乃至老板,占劳务能人总数的33%。进军村村民**在哈市组建装卸队,带出村民57名,月收入1100元以上,其自身年收入达2万元以上。四是由季节性输出向常年在外务工转变。全乡有520户举家搬迁,1267名农民常年在大连、哈市、建三江等地务工,户年均收入都在2万元以上。
第二篇:劳务输出经验
阜宁:狠抓技能培训 强化输出服务 全力开拓农民就业新天地
阜宁是一个农业大县和人口大县,现有人口 106万,其中农业人口76.9万,农村劳动力35万,劳动力富余问题十分突出。近几年来,该县突出抓好劳动力技能培训,切实加快农村劳务输出产业化进程,取得了显著成效。至目前,阜宁共输出农村劳动力近16万人,其中2004年新增输出21098人,按输出人员年平均收入5000元计算,该县输出人员一年可挣回人民币8个亿。劳务输出已发展成为阜宁富民强县的重要产业之一。
1、精心组织,强化责任,创优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机制。一是强化组织建班子。阜宁县委、县政府坚持把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中心工作之一,成立了全县劳务输出协调小组,由县长任组长,县相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为小组成员。协调小组下设了办公室,从劳动保障、教育、城建等部门抽调了经验丰富的中层干部集中办公。各镇也建立了相应的工作班子,明确劳动保障事务所为具体办事机构,财政统一安排了人员经费和工作经费,配备了微机等办公设备。二是出台政策造环境。阜宁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意见》、《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考核办法》、《鼓励发展农村经济的若干政策规定》、《关于规范农村劳务输出培训补助资金管理的通知》等文件,积极以优惠政策和经济杠杆引导、激励全县各级力量投身农村劳动力输出培训事业,进一步推进了该县劳务输出的产业化进程。三是落实责任压担子。阜宁县委、县政府与各镇和有关部门签订责任状,层层分解落实农村劳动力培训和劳务输出工作任务,明确主要领导直接抓。对各镇和有任务的部门实行量化考核,每季度检查一次,年中和年末组织考核评比。该县提出,凡不能完成目标任务的镇和部门不得评为先进,其主要领导不得提拔使用。
2、深入搞好资源普查,广泛搜集用工信息,努力促进县内外劳动力供需双方有效链接。一是摸清“库存”。阜宁明确各行政村的会计、妇女主任为劳动力信息统计员,对所在村的劳动力和有意向外出务工的农民逐一登记,全面掌握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技能特长、外出流向、培训和求职需求,在县输出办和各镇经管站分别建立了“农村劳动力资源数据库”,并实行微机化管理。据统计,该县现有农村劳动力 35.5万人,目前已有19万人基本转移到了非农产业,农村种植养殖业大约需要10万人,农村剩余劳动力还有约7万人左右。二是了解“市场”。在摸清全县农村劳动力资源信息的基础上,专门组建了一支由县驻外办事处人员、外地用工单位的劳资干部为主的专、兼职劳务信息员队伍,深入北京、上海、苏州、无锡、常州等经济发达地区,收集、筛选有价值的劳务用工信息,快速发回阜宁。三是当好“红娘”。阜宁通过多种渠道发布用工信息,积极以信息指导各类培训机构按照市场变化调整培训方向,引导广大劳动者按市场供求确定求职定位。去年,该县通过报纸、电视和网站等媒介定期发布职业培训和劳务用工信息31期,并在劳动力市场的显示大屏和触摸式查询台上实时发布信息,对有外出打工意向的农民还采取发信、打电话等方法,将职业培训与用工信息在最快的时间内送到其手中。
3、推进技能培训,强化考核发证,着力提高农村劳动者职业素质。阜宁紧紧围绕“以培训促就业”的思路,认真贯彻“四年四万”农村劳动力开发就业培训计划,广泛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一是构建社会化大培训体系。积极鼓励有条件的单位和个人创办职业培训机构,利用社会力量广泛开展培训。近年来,该县共发放“社会力量办学许可证” 36份,形成了长、中、短相结合,职业教育、行业培训、实用技术辅导并举,专业全面,覆盖城乡的大培训格局。目前,该县各培训点共有680台电动缝纫机、125台编织机、218台电脑、43台车床(数控车床5台)、20台焊机等培训设备。2004年,阜宁各培训机构共开设缝纫、编织、电子装配、车床、电子、钳工、喷漆、创业者、美容美发、摄影、烹饪、汽车和摩托车修理、车辆驾驶等20多个专业培训班,培训农村劳动力8714人。二是积极尝试建立县外培训基地。近两年,阜宁先后和苏州、常州等地的就业培训机构广泛开展劳务合作,利用外地培训力量对县内劳动力进行针对性的培训,根据当地用工需求,把阜宁农村劳动力先送过去培训,培训合格后由对方直接介绍到当地用工企业。去年,该县通过联合培训的办法共使300多人实现了异地就业。三是大力加强职业技能考核。为了与大中城市用工制度接轨,让农村富余劳动力顺利外出打工,阜宁加快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立了专门的考评员队伍,送考到企业和培训机构。最近两年,先后到北京、上海、苏州等地考核了木工、瓦工、钢筋工、混凝土工等16个工种,同时对县内培训的学员进行考评鉴定,核发职业资格证书6555本,提高了农村劳动力外出求职的成功率。
4、加强舆论宣传,强化就业服务,切实扩大农村劳动力输出规模。一是加强舆论引导。专门印制了《给农村青年的一封信》、《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须知》等宣传品,深入到农村进行宣传。在报纸、电视上开辟专栏,推出了 10名劳务输出先进典型,多次组织外出劳务集中出征、为出国劳务人员送行等活动,通过造舆论、造声势,引导农村劳动力主动外出打工,增长才干,脱贫致富。二是发展劳务中介机构。为拓宽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渠道,阜宁出台了培育发展劳务输出载体的一系列文件,鼓励和支持具备条件的单位和个人兴办劳务输出中介机构,全县现有各类劳务中介机构29家,初步形成管理规范、竞争充分的劳务中介服务网络。去年 9月份,该县专门举办1期职业中介经纪人培训班,邀请省厅的同志前来授课,69名学员参加培训,考试合格人员由省厅颁发经纪人资格证书,进一步 壮大了劳务中介经纪人队伍。三是组织交流洽谈。阜宁与数百家县内外企业建立了用工联络制度,定期集中开展劳务输出交流洽谈活动,为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牵线搭桥。2004年来,该县先后 举办了 “夏季城乡劳动力交流洽谈会” 等 7场劳动力交流洽谈活动,共有5046名求职者进场求职应聘,有2108人与用工单位达成意向性协议。四是做好管理服务。在上海、苏州、常州等周边大中城市设立了劳务办事机构,向务工人员集中的用工单位派驻了专职管理人员,主动参与外出务工人员劳动争议调解、工伤事故处理等,积极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劳动法律咨询、劳动合同鉴证、义务辩护等服务,做到人员输出一批、稳定一批,基地建成一个、巩固一个。目前,阜宁共建有20人以上的劳务输出基地502家,成为该县农村劳务有组织输出的主要阵地。
5、注重政策引导,发挥榜样效应,激发民工返乡创业热情。阜宁是中国农村劳动力开发就业试点项目指导小组和省劳动保障厅指定的农村劳动力返乡创业试点县,该县对此非常重视,成立了专门领导班子和工作班子,积极研定实施方案,全力促进返乡创业工作。在具体落实过程中,阜宁始终坚持“以优惠政策吸引人,以真情服务感动人,以成功典型鼓舞人”的以人为本的理念,积极为广大返乡创业者创造良好的人文化环境,动员和引导已经完成技术、知识和资金积累的外出务工经商人员返乡创业。一是出台优惠政策,改善返乡创业环境。阜宁县信用合作联社每年从农业专项贷款基金中安排 1000万元,专门设立了返乡创业贷款基金,工商、税务等部门在税费减免、土地征用等方面给予返乡创业人员与外商投资者同等的优惠条件,在子女入学、就业上返乡创业人员也享受城市居民待遇等等。沟墩镇的李德军同志,原在上海从事粮食经营业务,后被家乡优厚的投资环境所吸引,回到该镇投资创办了阜宁县宝盛米业有限公司,该公司在沟墩镇跃进村征地8亩,投资200多万元,专业从事稻米加工业务,年加工大米15000多吨,全部销往上海,年创利税100多万元。二是树立亲商意识,提供返乡创业条件。阜宁各有关部门主动为返乡创业者着想,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提供全方位服务。只要返乡创业的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合同、章程等文件齐备、符合要求的,县内有权审批的一天内办结,需要市级以上政府部门审批的两天内转报上级机关。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可以边施工,边营业,边办手续。县政府设立办证大厅,提供办理各项手续所需的全部材料目录和文件范本,一次性提出对返乡投资申报材料的修改意见和要求。办证大厅公开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和减免条件,所有行政事业性收费都由办证大厅统一征收。办证大厅还接受返乡创业人员委托,义务代办项目材料编制、申领批准证书和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及项目建设审批等各项手续。三是注重示范效应,树立返乡创业典型。阜宁培育、树立了曹征庆、朱共山、单正华等10个返乡创业典型,并在电视、报纸上开辟专栏进行宣传,以典型引路,激励外出务工经商人员返乡创业、报效家乡,带动更多的农民走上致富之路。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该县共有返乡创业人员3000余人,领创办各类企业近1000个,固定资产投资约2亿元,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2万余人。
无锡:以服务为本 以环境为重 全面推进农村劳务输入工作
2004年,我市各级劳动就业管理机构全面贯彻统筹城乡发展精神,紧紧围绕省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劳务输出工作的意见》的要求,积极开展农村劳务输入工作,全年完成吸纳苏北地区农村劳动力 7.2 万人,其中对口徐州地区劳动力 4.18 万人,超额完成省、市下达的目标任务。2004年11月4日,在中央电视台活力中国城市评选中,无锡市被评为“2004年十大最具经济活力城市”之一,同时荣获最具人情味的“农民工满意奖”称号,这是对我市近年来致力创建外来民工良好就业环境的充分肯定,也是对南北劳动力交流在促进全省区域间经济协调发展所发挥积极作用的充分肯定。去年以来,我们着重抓好四个方面工作:
一、加强协调,抓好目标责任和工作机制的双落实 在市农村劳务输入输出工作协调小组和市劳动保障局的领导和协调下,各级劳动就业管理机构把促进外来民工就业,特别是南北劳动力对口交流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工作中始终坚持“两个落实”。一是落实目标责任,在年初制订就业工作目标任务时,既下达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任务,也下达吸纳外来农村劳动力就业工作的任务,特别是把招收徐州地区农村劳动力列入就业工作重点目标管理项目;二是落实工作机制,建立南北劳动力对口交流合作工作机构。各市(县)、区劳动就业管理部门作为具体负责任务落实的职能部门,坚持每月报表报送制度,及时掌握工作进度,逐级确保目标任务的完成。通过加强领导,实施目标管理,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南北劳动力交流工作顺利开展。
二、对口交流,强化南北劳务输出输入协作体系 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无锡和徐州两市构建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一是送岗上门,积极开展交流活动。每年组织两次以上赴徐州大型招聘洽谈会,开展各种经常性、多形式的赴徐州劳动力现场交流活动。去年我市与徐州对口地区举办的各类招聘洽谈会达到 35 次,共计提供就业岗位 4.8 万个。今年春节刚过,我们就组织 200 余家用人单位,2 万余个就业岗位赴徐州举办新年首场招聘洽谈会,在徐州劳动保障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徐州地区参会求职者超过 3.3 万人,当场达成意向录用 8500 余人。二是畅通交流渠道,在建立长效交流机制上下功夫。全市各级劳动就业管理机构组织专业“岗位开发人员”在本地企业中联系岗位,与徐州地区建立信息通报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将本地的用工信息传达到对口市(县)、区,并利用南北劳动力交流信息网提高劳动力交流效率。民办职介机构响应政府号召,参与转移对口地区劳动力活动,去年全市各类民办职介机构共转移徐州地区劳动力近2000 人。同时,有关市(县)、区与对口地区建立培训合作关系,根据用工需求开展用工匹配培训,部分对口地区通过培训,基本实现了两市劳动力交流以市场为中心、以信息为导向,按需流动。
三、搞好服务,全面营造外来民工生活就业良好环境 面对民工大军,我们积极探索城乡统筹就业的市场新机制,以人为本、优化环境,在就业管理、服务上积极为外来民工创造条件,营造良好生活就业环境。
1、取消阻碍民工流动的政策限制。目前,无锡市已基本实现了取消身份限制、户口限制和地域限制的“无差别”就业,外来民工一律办理统一的《就业登记证》,与城镇劳动力就业享受同样待遇,本地农村劳动力就业登记工作也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无锡已把外来民工和本地农村劳动力就业真正纳入城镇就业管理范围。
2、搭建外来民工进城就业服务平台。为确保到锡的外来民工尽快找到合适工作,无锡在全市范围内构建了一个以各级劳动力市场为枢纽,各类职业中介和劳务输入企业为主体,街道(乡镇)劳动保障所为基础的多层次、全方位的劳务输入输出服务网络体系。全市公共职介机构全部向外来民工开放,免费为他们提供政策咨询、就业服务、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服务,鼓励发展各类民办机构,形成以公共职业介绍机构为主导、各类职业介绍机构为补充、统一开放的职业中介服务体系,积极促进外来民工有序流动,为他们就业与择业提供良好的服务平台。
3、充分发挥公共职介机构在促进外来民工就业中所起的作用。市劳动保障部门成立的全省首家专门为外来民工服务的“外来人员职介所”,四年来累计为 20 余万人次外来民工提供就业服务,并对他们一管到底,相关的配套、保障工作全面跟上:(1)、与输出地和用人单位签订管理协议,明确管理职责,定期沟通协调,解决问题;(2)、对使用徐州劳动力的用人单位一律上门服务,及时办理用工手续,并安排好外来民工的食宿和生活;(3)、督促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及相关用工管理协议,并成立工会组织,保障双方合法权益;(4)、统一为外来民工办理社会保险,对遭遇困难或突发事件民工及时给予帮助。该所又在火车站等外来民工集中地设立了两家公益性公共职介机构分部,并率先对外来民工就业实行新颖灵活的“就业派遣”用工方式,这一用工方式,尤其受到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欢迎,企业省力、省钱,外来民工权益有了保障,解决了用人单位和民工的后顾之忧。通过这种方式,外来人员职介所已为 8000 多名外来民工在数百家企业中找到工作,效果明显。目前,无锡实行“就业派遣”的职业中介机构已达 40 余家。
4、延伸人性化服务,解决外来民工实际生活困难。在市区街道社区建立 25 个房屋租赁服务社非正规劳动组织,对外来民工租住人员进行各种政策咨询、代办证件、代收租金等便民服务及开展调解纠纷、扶贫帮困等活动,为他们提供一个稳定、公平、团结的生活环境; 05年春节前,市外来人员职介所为外来民工办实事,切实解决民工返乡购票难等具体问题,帮助他们集体订票、送票,助在锡打工者顺利回家;惠山区就管中心为减轻外来民工就业成本,组织用人单位深入对口地区乡镇,把招聘会开到民工家门口。这些措施,改善了外来民工在锡务工的环境,为南北劳动力交流深入开展提供了条件。
四、加强监管,维护外来民工合法权益 一是堵疏并重,全面净化和发展劳动力市场。04年6月,我市在全省率先成立第一个职业介绍行业协会,通过半年多的发展,会员单位已超过 100 家,协会为全市职介机构提供了一个自我监督、自我教育的规范运作平台,标志着我市职介市场逐步走向成熟; 05年春节前,我市通过开展“诚信职介” 评选活动,加强对取得职业介绍资质机构的监管,引导外来民工到合法职介机构寻找工作;春节后,在全市开展以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切实维护外来民工合法权益,完善对外来民工求职的就业服务环境为总体要求的春风行动,在火车站等地区开展了“迎新春,送春风” 诚信职介机构系列招聘集市活动,提供就业岗位 8000 多个,推荐外来民工就业 5000 余名,发放“春风卡” 1.2 万余份,并联合开展了整顿劳动力市场的统一行动,在非法中介集中出没地拉网式检查了 212 家各类中介组织,责令停业 47 家,当场处理外来民工与职介机构纠纷 95 起,退回不合理收费 4770 元。二是加大对民办职介机构管理力度。主要有五项措施:(1)、依法实施职业介绍行政许可,严把“入口关”;(2)、建立规范职业介绍服务制度;(3)、加强职介机构从业人员业务培训;(4)、在全市民办职介机构中开展信用等级评估,倡导诚信服务;(5)、加强职介机构年审。三是加大监管力度。协调有关部门联合对用人单位招工行为和与外来民工签订劳动合同情况进行监督,尽可能杜绝用人单位向外来民工收取保证金或押金以及扣押身份证等行为。近二年来,共审查企业自制合同文本 300 多份,取消违法不平等条款 3000 多条,从源头上堵住侵犯外来民工权益情况的发生,并将自发形成的外地建筑队伍和装卸运输劳动力市场纳入规范化管理的轨道,有效地控制了此类市场混乱的局面,维护了外来民工的合法权益。新的一年,我市各级就业管理机构将在省、市劳务输出协调小组和上级劳动保障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创新思维,扎实工作,全力做好农村劳务输入工作,为创建和谐社会、促进全省经济协调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南京:加强领导 群策群力 加快农村劳务输出工作
在省农村劳务输出工作协调小组的领导下,我市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高度重视“三农”工作,按照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创新思维,与时俱进,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战略部署,以劳务输出促进农民致富奔小康为指导思想,在落实责任目标、完善政策体系、实现城乡统筹、加强南北交流、优化就业服务等方面着力抓好农村劳务输出工作,为南京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南北劳务交流工作做出了一定贡献。2004年立足于机制、体制创新,进一步推动了农村劳务输出工作,主要做法有:
一、明确目标,分工合作,推动农村劳务输出工作顺利开展 小组成立以来,各成员单位始终坚持把促进农村劳务输出作为振兴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优化劳动力就业结构的重要途径来抓,全力推动农村劳务输出工作顺利开展。年初,劳动保障部门将吸纳苏北劳动力 6万人(其中宁淮交流2万人)的指标和农村劳动力转移5万人考核目标分解到各区县,指定专人负责,加大考核力度,制定考核办法,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责任体系。教育、工会、共青团、妇联、建工等小组成员单位均从各自工作范围和职责出发,制订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维权等方面的计划和目标。各成员单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集合各部门力量共同做好此项工作,形成全市一盘棋的工作态势。
二、不断完善机制,搭建农村劳动力就业服务平台 目前我市共有 130个街道和镇,其中58家涉农街道、镇已经全部建立了劳动保障所,并配备劳动保障协理员。市劳动就业信息网逐步向劳动保障所延伸,做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构建了全市农村劳动力开发转移就业的机构平台。同时我市已将农村劳动力纳入公共职业介绍机构服务范围,积极为进城农民工免费提供职业介绍、职业指导、职业培训等就业服务。全市 13个市、区(县)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全部免费对外来劳动力开放,并 在服务大厅设立专门服务窗口,民工只需凭身份证等合法证件就可登记求职。2002年成立的专门服务于民工就业的安德门民工就业市场也发挥了引导进城农民正规就业的积极作用。政府发动、中介拉动、企业推动等多渠道的劳务输出格局已基本形成,劳务输出的范围不断拓宽。
三、强调以人为本,从政策层面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我市不断调整和完善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有关政策,降低门槛,取消各种限制和收费项目,方便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04年年初,我市劳动保障部门根据部、省有关文件精神,取消了流动就业证卡制度,我市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所有门槛全部撤除,管理类收费全部取消。另外,劳动保障部门还要求所有用人单位使用农村劳动力都要和城镇职工一样以书面形式签订劳动合同、执行最低工资标准、享受同等的工资待遇、参加社会保险。目前,我市正在草拟《关于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意见》,该意见将对我市农村劳动力就业管理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就业和培训补贴制度、维权等提出新的要求、新的做法。
四、加强科技创新,应用信息网络技术提升管理服务工作水平目前,南京市已经建成了覆盖市、区(县)、街道(镇)和部分社区(村)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实现了“一点录入,全市共享”,农村劳动力可免费享受求职登记、推荐就业等“一条龙”的就业服务。同时,我市劳动部门已开始应用自行开发的农村劳动力管理系统,对农村劳动力进行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现已有 15.75万条农村劳动力相关数据录入数据库,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数据统计及服务管理水平。宁淮两市劳动保障部门还建成了宁淮流动就业信息网络,南京的用人单位与淮安的劳动力可以直接在网络终端了解到对方信息,并可进行远程视频面试,为宁淮劳动力对口交流开辟了现代化的高速通道。
五、合理引导就业,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化程度 为做好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的合理引导,加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组织、指导,提高政府主导的劳务输出的组织化、协作化程度,一方面 我市着重培育发展了一批劳务中介机构和经纪人,规范和发展各类农村劳动力转移中介组织,提高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组织化、规模化。另一方面开展有组织的劳务交流招聘会,04年我市劳动保障、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单位多次组织用人单位下乡举办招聘活动。如04年2月赴栖霞区参加“送岗位、送培训、送政策”活动,帮助缓解当地由于近年来的大拆迁、大开发造成的被征地农民就业压力;04年4月下旬,赴溧水县举办“南京、溧水农村劳动力转移洽谈会”,到场群众近3.5万人,求职报名6091 人,培训报名 224人,政策咨询500多人,意向性求职成功527人。
六、贯彻省委决定,南北劳动力交流成效卓著 04年全年,我市共吸纳苏北劳动力6.2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103.3%,其中吸纳淮安劳动力2.98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149%。一是 送岗位上门,开展大型劳动力交流活动。04年,南京淮安两市以政府联合主办、劳动保障局联合承办的方式分别于2月和10月举办了两次大型城乡劳动力交流活动。两次活动南京市共组织了约400家用人单位共近3万个岗位,到场群众近4.5万人,求职报名2.60万人,意向性求职成功1.88万人。南京市政府在活动中向淮安方面捐赠农村劳动力培训经费共计40万元。2月29日,市共青团联合劳动保障局等多家小组成员单位在淮安市洪泽县举办“南京—淮安农村青年转移就业供需现场洽谈会”招聘活动,整场活动达成用工意向5800人。二是 落实挂钩责任制,加强对口支援。我市的白下、鼓楼、建邺、江宁等 4个区分别与淮安市的4个区建立了宁淮劳务交流挂钩关系,各区县认真落实挂钩责任制,加强信息交流,根据挂钩地区的实际情况定期组织用工单位上门开展招聘活动。我市建筑工程局还与淮安市建筑工程局结成了“帮扶对口支援单位”,与淮安市建筑企业互通企业用工需求信息,并有针对性地对淮安施工企业相关施工管理人员加强组织和培训,帮助淮安市建筑业企业发展有计划的订单劳务。
七、强化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职业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是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关键环节,按照“以培训促输出,以输出带培训”的思路,04年,我市有关部门加大了对农村劳动力培训的工作力度。劳动保障部门积极开展“百镇百万”农村劳动力培训开发计划,04年全年共培训农村劳动力3.1万人。南京和淮安两市劳动保障部门还将“订单式”培训模式应用到了两市农村劳务交流工作中。04年,南京苏宁电器、海尔曼斯等十二家知名用人单位与淮安市十家培训机构签订订单式培训协议。淮安地区4600多名农村青年劳动力分期实施技能培训后,直接输入企业上岗就业。市教育部门进一步加强了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建设和成教师资队伍建设,现已建立街道(镇)农村成教中心校 77所,区(县)成教中心校7所,从事农村成教工作的专职管理干部已达100余人。成教中心校与企业签订定向培训协议,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人才。近几年来,仅江宁区湖熟镇成人学校就为“金城”集团培训合格员工达500多人。我市建工部门将今年列为“培训年”,联合劳务输入地教育部门组织培训、鉴定、发证工作,促进“技能培训、持证上岗”工作深入开展。团市委举办“农村青年创业半月谈”讲座 6期,针对农村青年劳动力,特别是失地农村青年展开职业技能培训。市妇联注重抓好农村妇女劳动力培训工作,在一些区(县)建立了以缝纫、家政、花艺、编织等适合妇女劳动力的培训种类为主的职业培训中心。04年培训妇女劳动力达9400人次。
八、坚持依法维权,切实维护农村劳动力的合法权益 为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强化劳动合同管理,对拖欠农民工资问题进行专项整治 ,并按照“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精神,对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在遵纪守法、权益维护等方面开展跟踪管理和服务,2004年,我市劳动保障部门集中开展了 “劳动用工、工资支付、社会保险、职业介绍四位一体执法检查” 活动。执法检查 坚持以规范劳动合同为龙头,理顺了各类用人的劳动关系、工资关系和社保关系,打击了各类非法职介机构,逐步建立了预防和解决拖欠工资的长效机制和欠薪保障制度,为农民进城就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04年全年,我市共为2.3万名民工追回工资3352万元;督促用人单位补签合同7.74万份、补交社会保险费7256.5万元,取缔非法职介92户。2005 年,我市农村劳务输出工作协调小组将在省农村劳务协调小组的领导下,在各成员单位的密切配合和共同努力下,用创新的思路,改革的办法,发展的理念,确保完成各项工作目标。重点在以下五个方面取得突破: 一是统筹城乡就业,发展劳务经济。将城乡劳动力就业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把控制城乡失业和增加城乡就业岗位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指标,加强考核。制定农村劳动力开发就业规划,建立城乡一体的就业和失业登记制度。培育一批劳务中介机构和经纪人,积极引导发展各类劳务中介组织,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二是政策扶持、多方参与,共同做好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进一步统筹、整合城乡培训资源,建立起以技工教育、职业指导、技能培训、技能鉴定等为主体,贯通市、区(县)、街道(镇),连接市内外城乡一体的职业技能培训网络,巩固和发展农村劳动力培训基地。市、区(县)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和社会力量办学单位根据企业用人需求,组织农村劳动力开展“定向招生、定岗培训”。三是鼓励农村劳动力自主创业,建立农村劳动力自主创业服务体系。制定、完善为农民自主创业提供与其他投资主体同等的市场准入制度,出台扶持农村劳动力自主创业的政策、措施,提供完善的服务,定期面向社会征集、择优选取一批适合农民的项目,优先、免费推荐给有创业愿望的农村劳动力,鼓励发展特色行业。四是实施积极转移就业政策,积极营造良好就业环境。建立职业中介机构介绍农村劳动力就业补贴制度,激发职业中介机构介绍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积极性。建立农村富余劳动力参加职业技能培训补贴制度。采取发放“培训券”等办法,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实行培训补贴。建立鼓励农村劳动力自主创业的扶持政策体系。减收、免收农村劳动力创业项目部分税费。五是放眼全省,千方百计推动宁淮劳动力交流工作。加强与淮安市的区域协作,落实劳务南北挂钩责任制,不断完善农村劳动力北输南接的机制,积极拓宽协作渠道、扩大协作规模,推进农村劳动力有计划、有组织、有目标的转移。培育和扶持一批从事宁淮劳务交流的劳务中介机构和经纪人,提高宁淮劳动力交流的规模和组织化程度。
昆山:加强南北劳务合作 促进经济共同发展
2004年,昆山各级各部门以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视察昆山为动力,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以“两个率先”统揽全局,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扎实工作,主要经济指标在较快速度上持续增长,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70亿元,比上年增长25%;全口径财政收入85.8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1.5亿元,分别增长29.6%和30.5%;完成进出口总额238亿美元,其中出口130亿美元,分别增长71%和8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000元左右,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000元左右,分别增长15%和10%。在全国百强县(市)评比中跃居第二位,荣获最佳中国魅力城市称号。昆山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发展的成就,是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兄弟县市的大力支持下取得的,近年来 ,我市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积极做好南北劳务交流合作.自2002年起,沭阳县成为我市新一轮对口帮扶、挂钩合作对象。双方优势互补、紧密合作、共同发展,劳务合作工作成效显著。到2004年底,苏北地区来昆务工人员有18万人,其中,沭阳籍在昆就业人数累计近3万人,他们与其他外来务工人员一起,为我市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市场进一步繁荣注入新的活力,同时,也为家乡沭阳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收益。可以说,南北劳务合作已成为增强两地交流、促进两地合作的紧密纽带。
一、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南北劳务合作取得明显成效 自建立对口挂钩关系以来,昆山与沭阳两地交流合作进一步密切,劳务合作稳步推进。各级党委、政府,劳动保障部门以及相关工作部门都对劳务合作给予高度重视,投入大量的精力,倾注极大的热情,深入细致开展各项工作,想方设法采集就业岗位信息,仅 2004年,昆山向沭阳提供就业岗位信息52750个,实际来昆务工达8184人。
1、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近年来,昆山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南北劳务合作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经常听取劳务合作情况汇报,关注劳务合作工作动态。市委、市政府明确要求劳动保障部门再接再厉,重点立足沭阳,面向苏北,广泛采集和提供就业岗位信息,赴沭阳多次举办招聘专场。市劳动保障部门作为具体承办部门,将劳务合作列为专项重点工作,建立专门的工作班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局长具体抓,确保全面完成劳务交流合作任务。
2、明确责任,全力推进各项工作。为确保完成任务,我市专门建立了工作目标考核责任制,将各项目标任务进行层层分解,落到实处。市劳动保障部门深入到开发区、各镇,落实好每一项具体任务。同时,基层劳动保障部门深入企业采集就业岗位信息,并明确要求优先向沭阳提供,重点镇还明确专人负责采集岗位。劳动保障部门坚持每月召开专题会议,就搞好劳务合作的事宜专题进行研究讨论,建立相应的工作台帐和统计月报制度,做到月初调研分析、月中巡回督促,月底统计汇总,认真分析工作进展情况,以更好地开展下一步工作。
3、主动服务,多渠道采集岗位信息。市劳动保障部门经常性深入企业,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协调,针对企业的不同特点开展工作。对批量用工企业,主动帮助做好招用工的前期准备,协调解决遇到的用工需求实际问题。对新建企业,在筹建阶段就提前介入,积极上门做好宣传工作。依靠良好的服务和细致的工作,全力争取企业的理解和支持,动员企业尽可能招用沭阳籍劳动力。
4、加强合作,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在劳务合作过程中,我市开发区和 10个镇与沭阳的乡镇建立了定向劳务合作挂钩关系,并建立了各自的劳务输入和输出基地,进行一对一的挂钩交流。同时,为加快劳务交流速度,减少劳务合作中间程序,我市在全市范围内进行动员宣传,确定用工量大的122家外资企业和28家民营企业,作为与沭阳长期挂钩的劳务合作企业,明确沭阳驻昆办事处可随时随地与他们联系,采集就业岗位,定向进行劳务合作交流。市劳动保障部门与沭阳办事处建立了联合办公制度,两地劳动保障部门还建立了就业岗位与劳动力资源信息联系制度,实现了从岗位采集、信息传输、信息反馈到正式录用、跟踪服务的良性互动机制,两地劳务费合作交流始终处在正常化轨道。
5、全力以赴,办好劳务招聘专场。我市坚持每年到沭阳举办劳务招聘专场不少于 2次,为办好每次招聘专场,市劳动保障部门都做了充分的前期准备,多次深入企业,采集提供更多合适的就业岗位。同时,全力做好企业的服务工作,减轻企业负担,得到了各类企业的理解和支持。2004年,我市先后2次赴沭阳举办大型劳务招聘专场,共组织51家用人单位,提供就业岗位信息8246个,达成用工意向2923人次。今年2月18日,在春节上班的第二天,我市又组织26家用人单位赴沭阳招聘,提供就业岗位信息2826个,达成用工意向1691人,当场录用281人。
二、加强合作,完善服务,开创南北劳务合作新局面 昆山与沭阳的劳务合作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明显成效,为继续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苏北发展的战略,推动南北对口挂钩合作,3月1日、2日,市委曹书记率领我市党政代表团赴沭阳进行对口交流活动,签署了两地2005挂钩合作协议,昆山将在产业转移、劳务合作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合作力度,促进南北两地经济共同发展,实现“双赢”。
1、加强培训,切实提高劳务人员的技能素质。随着我市企业产业层次的提高和产品的更新,对企业员工的工作技能和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为此,我们一方面为沭阳方面提供培训经费,积极支持沭阳加强对来昆务工人员的培训;另一方面由市劳动保障部门组织对外来务工人员进行培训,以上门培训、订单培训等形式,已为 112家企业培训外来劳动力25124人。同时,积极支持配合企业自主培训外来员工,为企业发展提供更高技能的劳动者。
2、优化服务,积极做好劳务输入的服务工作。我市相继取消了外来人员就业使用管理费、企业使用外来人员的审批和外来人员外出就业登记卡。去年,我市又解决了外来人员因一时不能提供婚育证明而影响录用备案的难题,现在只要企业承诺在规定时间内补齐材料,即可先办理录用手续,使他们与昆山本地人一样,进入劳动力市场平等竞争择业,并统一纳入我市就业管理与服务范围,与本地职工一样享受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等待遇。
3、加强执法,依法维护外来人员合法权益。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政策法规的宣传力度,以规范企业的用工行为和提高职工的维权意识。同时,进一步加大执法监察力度,认真做好日常巡查,积极开展专项检查。在我市去年 5月底组织的“ 劳动保护和农民工劳动保障权益保护专项检查”过程中,发现一台资企业在使用几名沭阳籍职工时有违法行为,劳动监察部门当场责令企业整改,补签了劳动合同,补办了社会保险,有效维护了职工的合法权益。
4、加强组织,努力巩固双方劳务合作成果。我市在招商引资、人才招聘等各个环节,多渠道、多形式宣传推介沭阳,优先向企业推荐沭阳籍劳动力。根据企业用工量逐年增加的趋势,我市将进一步狠抓落实,尽可能多吸纳苏北劳动力。今年,我市将继续向沭阳提供就业岗位信息不少于 5万个,组织转移沭阳籍劳动力6000名以上,为沭阳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提供100万元,改善办学条件。
加强劳务合作交流是一项长期性工作,今后,我市将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创新工作,加大力度,切实做好南北劳务合作,促进两地经济共同发展。
宿豫区:实施“四全工程” 促进“三个转变”
全面提升农村劳务输出工作水平
宿豫区地处苏北经济欠发达地区,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区,全区农业人口 54 万,占总人口数的 80%,其中农村富余劳动力 19.4 万人。为了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推进农村劳动力内转外输,近年来,我们在全区大力实施以全员普查、全员培训、全员就业、全员转化为主要内容的“四全工程”,有效地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由人口向人力、由人力向人才、由人才向资本的转变。目前,全区有组织培训、输出各类专业技术型劳务人员 8.9 万人,占农村在外务工人口 80% 以上,全区年劳务收入 10 亿元以上,劳务输出已经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坚持全员普查,着力构建农村劳动力信息库 建立完善、高效的劳务信息网络,及时准确地了解和发布劳务供求信息,是实现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的一个重要环节。自 2003 年开始,我们坚持从摸清底数、夯实基础入手,对全区农村劳动力资源状况进行了全面普查登记、分类建档。一是逐户调查,逐一登记。各乡镇专门成立由劳动、农经、统计等部门组成的农村劳动力资源调查工作组,登门入户开展调查,将全区劳动力的基本底数、就业经历、技能水平、学历层次、联系方式等基本情况登记造册,录入微机。二是梳理分类,建立档案。在全员普查的基础上,我们对全区 50 岁以下的男性和 45 岁以下的女性劳动力,按照年龄、学历、技能水平等分别进行梳理分类,建立档案,并录入区农村劳动力资源数据库。目前,全区已为 31.2 万农村劳动力建立了档案,真正做到了“人人有表、村村有帐、乡乡有库”。三是形成网络,畅通信息。2004 年,区政府在财力十分有限的情况下,挤出 200 万元,用于区劳务信息中心和乡镇信息站的建设。区劳务信息中心配置了电子显示屏、触摸屏等硬件设备,设立了失业登记、培训登记等 10 个窗口;全区 17 个乡镇的信息站全部实现了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制度、工作“六个到位”。同时,我们启动了农村劳动力资源管理系统,实现了区、乡两级联网,对全区劳务信息管理系统实行动态管理,使区劳动主管部门、各类培训主体、社会中介机构和区内外企业能够及时、准确地掌握劳务信息。
二、坚持全员培训,努力提高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为切实解决农村劳动力低学历、低技能、低报酬的“三低”问题,实现农村劳动力由体能型向技能型、待业型向择业型、打工型向创业型的转变,近年来,我们通过调动各方力量,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地开展了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有效地提高了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通过“两后双百”开展培训。2003 年,我们在全省率先实施了“两后双百”工程,即对初中、高中毕业后不能继续升学的学生,百分之百组织技能培训,百分之百实现输出就业。为确保让每位“两后生”都能如期参加培训,我们组织乡镇、教育部门、劳动保障部门、培训机构、学生及家长签订“五方联保协议”,实行先培训、后就业、再收费,由区财政安排 100 万元设立了“两后”培训专项基金,为参加培训学员垫付培训费用。两年来,全区共培训“两后生” 8360 人,适龄学员已全部实现就业。通过职教集团开展培训。全区原有 2 所职中、17 所乡镇成人学校、48 家社会培训机构,但普遍规模偏小、设备简陋、师资薄弱、经费匮乏,与我区劳动力转移培训的要求极不适应。为了整合资源,2003 年初,我们以区职教中心为龙头,以职业学校、成人学校、进修学校以及部门、行业和社会力量举办的各类培训机构为依托,以民有民营为发展方向,组建了宿迁职业教育集团。职教集团广泛吸纳政府部门、行业、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办学。目前,职教集团年培训能力达 3 万人,两年来已培训各类劳动力 4.2 万人。通过社会培训机构开展培训。为了最大限度地为农民提供方便、快捷、实用的职业技能培训,我们将各乡镇闲置的农具厂、粮管所、供销社及行政村合并后闲置房屋盘活,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各类培训机构,引导他们主动承担培训任务。对工作积极、任务完成好、成绩突出的培训单位,由区财政按每培训一人给予 20 元的奖励。目前,全区已创办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学校 89 家,年培训能力近3 万人。
三、坚持全员就业,大力提高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把劳务输出作为“第二政绩”,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政策上全力扶持,在渠道上不断拓宽。强化组织领导。为了切实加强对农村劳务输出工作的领导,区委、区政府专门成立了由农工、农业、教育、劳动保障、财政、科技等部门组成的劳务输出工作领导小组,并明确一名区领导专门负责; 各乡镇、村居也都相应组建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办事机构。同时,区委、区政府还把劳务输出工作列入每年为民办实事项目,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考核体系,进行重点督查考核。拓宽就业渠道。坚持“政府推动、多方参与、市场运作”方式,紧紧抓住与张家港南北挂钩合作契机,积极组织大规模的劳务输出。为促进双方在劳务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我区与张家港市每年都要举办大型专场招聘会 2 — 3 次。3 年来,张家港本地企业为我区提供用工岗位 3.1 万个,张家港在宿豫企业提供就业岗位 6000 多个。为了进一步开拓苏南、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劳务市场,2004 年,我们在这些地区共设立了 16 个经济联络处,分别由一名区领导带队长期驻外,一方面开展招商引资,一方面捕捉务工信息,促进与外地企业的劳务合作。通过联络处的协调对接,去年以来,全区已有 4.9 万人被输送到南方发达地区就业。抓好跟踪服务。我们始终把对外出务工人员的跟踪服务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对内延伸到村组农户,对外延伸到工厂车间。对成建制输出 20 人以上的企业,由组织人事部门选派一名机关工作人员跟踪服务,与输出人员同吃、同住、同劳动,在协助企业对输出人员加强管理的同时,切实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实际问题,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目前,全区已选派 58 名机关干部进驻苏南、浙江等地的劳务输出合作企业。此外,各乡镇还通过开展农忙帮工等活动为外出务工农民家庭的生产和生活提供及时便利的服务,确保劳务输出人员在外安心工作。
四、坚持全员转化,大力营造全民创业的浓烈氛围 “外出打工,回乡创业”是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 最终实现农村小康的最有效途径。近年来,我们在抓好劳务输出工作的同时,积极鼓励、支持在外务工人员回乡创业,促进农村劳动力从真正意义上实现由农到工的转化。营造氛围,鼓励创业。每年春节期间,区委、区政府都专门召开外出务工暨回乡创业人员团拜会,组织乡村干部登门拜年,鼓励外出务工有成人员破除传统观念,摒弃小富即安、小成即满的守摊子思想,抢抓政府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性机遇,利用我区低交易成本、低创业成本的“双低”优势回乡创业。通过 树立典型、宣传典型,在全区营造了“劳动为本、创业立身”的浓厚氛围。出台政策,扶持创业。2003 年,区委、区政府专门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私营个体经济的意见》、《关于加快推进农村工业化进程的意见》等文件,在土地使用、税费征收等方面为回乡创业者提供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通过政策引导和扶持,一大批在外务工有成人员纷纷带着资金、带着技术、带着项目、带着订单,同时也带着建设家乡、报效父老乡亲的强烈愿望,回乡创业,发展当地经济。2003 年以来,全区回乡人员共创办各类经济实体 1230 个、公司 158 个,吸纳当地劳动力就业 2.1 万人。倾情关怀,帮助创业。我们要求全区上下要把回乡创业农民与招商引资客商同样对待,同样扶持,同样服务,在感情上贴近他们,在事业上支持他们,在生活上帮助他们,为他们提供及时、周到、高效的服务,真正做到想他们之所思、急他们之所需、解他们之所难。
各位领导、同志们,我们在农村劳务输出工作中,虽然做了一些探索性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与省委、省政府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与兄弟县区相比,也还存在很多不足。我们决心乘这次会议的东风,以开拓创新的发展理念,继续深入地实施好“四全工程”,促进我区农村劳动力的“三个转变”,为实现富民强区的奋斗目标,为全省的“两个率先”作出应有的贡献。
强化技能培训 完善服务体系
全面深入地推进农村劳务输出工作
连云港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程学光
2004年,为加速推进农村劳务输出,大力发展劳务经济,致富农民,快速崛起,连云港市农村劳务输出协调小组办公室和我本人深入贯彻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全省“两个率先”和全市“全民创业”工作大局,坚持“政府推动、多方参与、市场运作、完善服务”的工作原则,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农民技能培训,完善输出服务体系,加大资金投入,全面推进了全市农村劳务输出工程的开展。全年在外就业人数达55.56万人,占全市农村劳动力总数的33.24%;新增农村劳务输出6.5万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30%;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达15%。农村劳务输出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为全市农村百万农民大转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加强部门协作配合,提高劳务输出领导水平。去年,根据市委市政府要求,农村劳务输出职能划归劳动保障部门,成立农村劳务输出工作协调小组,并将协调小组办公室设在劳动保障部门。为此,我充分 发挥协调小组办公室龙头带动作用,主动协调,积极配合,全面推进农村劳务输出工作。首先是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合力。牵头 22个 协调小组 成员单位建立“连云港市职业培训联席会议制度”,共同做好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与财政部门协调建立农村劳务输出培训专项资金,形成正常的财政投入机制;与扶贫部门建立农村贫困人口技能培训机制;与宣传部门共同营造农村劳务输出的良好氛围。定期召开小组成员单位会议,建立经常性会商机制。其次是细化部门分工,强化目标考核。按照协调小组成员单位在农村劳务输出工作中承担的工作内容确定目标,并作为考核重要内容。与各县区签订目标责任状,并层层分解,落实责任,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目标责任体系。特别是在乡镇,我提出主要依托“一个平台,三个中心”,即劳动保障事务所,乡镇农村劳务输出服务中心、劳动力技能培训中心、法律援助中心,使乡镇成为农村劳务输出的主要组织载体。对劳务输出工作目标按照序时进度要求跟踪检查,形成按月考核、每季通报、半年检查、年终评比的工作制度,同时不定期对培训机构运行情况、输出基地建立情况进行督查,确保劳务输出工作抓出成效。年末,超额完成了市政府下达的劳务输出悬赏目标,市委、市政府、市人大等部门对全年的劳务输出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二、突出农民技能培训,促进劳务输出深入开展。当前,只有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才能使劳务输出工作有质量、有规模、有突破。因此,我提议建立专门组织统筹培训,并得到市政府同意,成立了市职业培训联席会议,加强对农民培训方面的指导、协调。一是整合现有培训资源。在协调小组办公室的指导下,对职教、成教及各类职业培训学校按照集团化、产业化的要求,组建了赣榆县职教中心和东海县劳动技能培训中心等年培训 4000人以上的农民培训示范基地,大力开展农民特别是农村不能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的职业技能培训。二是鼓励兴办民办培训机构。扶持引导单位和个人举办的各类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形成政府、行业、企业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多元化办学格局,开展针对性强、实用性广、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三是完善资金投入机制。在协调小组办公室积极争取下,财政部门加大了资金投入,市级财政每年按全市农业人口人均 0.1元标准安排农村劳务输出专项资金;县(区)财政每年分别按本地区农业人口人均1元(2元)标准安排专项资金。与上级补助资金统筹使用,统一建立农村劳务输出专项资金。四是试行“培训券”制度。去年初,我带领有关处室负责人到浙江考察劳动就业工作,回来后,结合考察成果,创新了培训办法,积极探索直接补贴农民培训经费的办法,并协调 50万元财政资金在全市范围内试行农民“培训券”制度。今年,将进一步总结经验,完善办法,全面推行农民“培训券”制度。五是强化品牌意识。我一直强调要在一定区域、行业和培训上形成自己的特色,做大做强,打造连云港劳务品牌。如今,我们已 基本上形成了赣榆县“建筑劳务”、东海县“服装缝纫”、灌云县“月嫂家政”、灌南县“服装针织”、连云区“茶叶制作”等一批劳务输出培训品牌特色。下一步,我们将继续 在建筑、缝纫、纺织、机械、电子、家政、水产加工等专业(工种)形成劳动力品牌优势,并 主动 到经济发达地区召开劳务推介会、说明会、洽谈会等,宣传连云港劳动力的特点和优势,发挥品牌效应,全面推动连云港劳务输出工作。
三、扎实开展南北交流,提高劳务输出工作成效。近年,我市进一步完善了农村劳动力北输南接机制,形成了政府组织引导、多方参与、市场化运作的农村劳务输出新局面。2004 年,协调小组办公室又进一步加强与镇江等苏南地区的联系,不断扩大劳动力交流合作层面。全年共举办南北挂钩招聘洽谈会 14 场,共向对口交流城市镇江市输出劳动力 16100 余人,向 我省苏南地区输出劳动 力 58000 余人。南北劳动力交流既做出气势,更注重实效;既搞活现场,更注重跟踪服务。为了将南北劳动力交流工作经常化,加强用人单位与农民联系的及时性,不断提高挂钩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我提出了劳务输出“大蓬车”工程。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自筹资金改装专车作为农村劳务输出的“大蓬车”,深入到乡村集市、田间地头,为农民兄弟送政策、送信息、送岗位、送技能、送指南,把“大蓬车”建成农民劳务输出流动的职业介绍所、政策咨询窗、就业信息宣传栏、南北劳动力交流平台。为做好劳务输出宣传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组织力量专门编印了 5万份《外出务工指南》、《创业指南》、《外出务工维权指南》等通过“大蓬车”分发到农民手中。
春风化雨,情系三农。日前,为落实劳动保障部和省厅布置的“春风行动”,我们利用春节期间返乡民工相对集中的有利时机,结合我市实际在全市范围开展了以“树典型、送岗位、送政策、送温暖、创品牌,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发展”为主题的农村劳务输出“春雨行动”。全市各县区紧紧围绕宣传发动、慰问座谈、招聘洽谈、品牌推荐、维权服务五个方面扎实、有效地推进农村劳务输出工作,截止正月底,全市外出务工人员已达 50多万人,连云港市再次掀起了农村劳务输出工作的新高潮。
四、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提升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我深刻地认识到,要想使农村劳务输出工作成规模、上台阶,只有提高组织化程度。为此,我们通过加强劳动力市场体系建设,建立以公共职介机构为龙头、各级乡镇劳动保障所为主干、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农村劳动力市场体系,不断提升组织化程度。一是加快城乡就业服务机构和场所建设。针对全市劳动力市场建设滞后的实际,2004 年,我提出了“不等不靠、自力更生”的观念,千方百计筹集资金按照 “高标准、高质量、高要求”方针 建设 劳动力 市场。全市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在劳动力市场建设方面投入近1700 万元,其中 1300 万元为自筹资金。目前全市建成的劳动力市场中被省评定为四星级的一个,三星级的三个;灌云县、灌南县、新浦区劳动力市场今年上半年将建成。二是大力发展专业型劳务公司。协调小组办公室鼓励发展以劳动力资源开发为核心、以劳动力资源经营管理为主业,集用工考察、信息发布、人员招聘、技能培训、职业中介、组织输送和输出后跟踪服务为一体的劳务公司。发展境外劳务输出,带动农村劳动力走出国门,全力拓展海外劳务市场。三是鼓励基层兴办中介机构。充分调动基层农经部门、工青妇等群团组织的积极性,兴办劳务中介机构,拓展职介服务功能,提高农村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打破职介市场准入门槛,构建公平竞争平台,放手发展民营职介机构,大力培育和扶持劳务派遣型组织,提高劳务输出市场化程度。四是净化劳动力市场环境。积极开展劳动力市场检查,进一步加大对劳务中介机构的监察力度,坚决打击非法中介机构和非法中介行为,维护劳动力市场秩序,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新的一年里,我们将继续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以构建和谐社会为根本任务,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农村劳务输出工作的指示精神,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全面推进,使连云港市的农村劳务输出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实现“两个率先”作出积极贡献。
第三篇:劳务输出经验做法
激发创业热情,确保充分就业
文化社区经过多年时间的不懈努力,走出了就业困境,实现了充分就业。为确保社区劳动力实现充分就业,文化社区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强化领导,落实责任,为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提供组织保证。自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开始,成立了由居委会主任任组长,居委会副主任任副组长,社区劳保站工作人员、各中心户长为成员的创建充分就业社区领导小组,分工负责、责任到人,促进了充分就业工作的落实。同时,社区党支部还坚持把再就业工作与社区党建、精神文明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检查,把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建设工作列入社区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作为服务居民、构建和谐社区的重要工作来抓。
(二)深入走访、建立台帐、为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夯实提供基础保证。为了全面掌握社区失业人员的基本情况,社区组织人员坚持每月深入居民区、楼院走访了解社区内双失业、单亲及大龄失业人员等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再就业状况;走访了解就业困难对象的下岗失业时间、年龄、家庭生活来源、个人特长、家庭成员情况、居住场所、就业愿望等方面的详细情况。在调查走访的基础上建立优惠证发放、再就业援助登记卡、失业人员台帐等基础资料,使社区内下岗失业人员的生活状况、择业意向、就业能力、就业意愿,做到了“四清”。并有针对性的将各类资料录入微机,实行动态管理,从而为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夯实了基础。
(三)以人为本,长远规划,为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提供机制保证。为使居委会的服务切实起到推动就业、促进就业的作用,营造齐心协力为就业的优质服务环境,社区一是制定了“接待群众热心、解释政策耐心、处理问题细心、帮助群众诚心、处处体现爱心”的“五心服务”标准。二是实施了“服务片区包干到位、帮扶对象落实到位、重点人员跟踪到位、目标任务督办到位、就业动态统计和为新失业人员重新联系工作每周到位,工作评比奖惩到位”的“六到位”制度。三是坚持开展宣传鼓动工作,对就业典型进行不同形式的宣传和表扬。除在社区利用各种形式进行表扬外,还通过媒体在报纸、电视上进行报道。四是把社区充分就业工作列入社区发展总体规划,长计划,短安排,创新长效工作服务机制。
(四)从技能培训入手,增强就业本领。针对辖区内失业人员文化程度低、就业技能差的特点,积极鼓励下岗失业人员参加培训,提升就业技能,为方便他们学习,请市就业培训中心,到社区培训室上门培训。越来越多的下岗失业人员从不想参加培训到积极主动来社区报名。社区成了技能培训的报名站、专业选择指导站。
第四篇:乡镇劳务输出工作总结
乡镇劳务输出工作总结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把劳务输转工作作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大产业来抓, 全面调整工作思路,全力破除思想障碍,牢固树立品牌意识, 立足优势,整合资源, 采取“政府推、干部带、宣传促、政策引”的措施和办法,大力推进劳务经济发展步伐,取得了一定成效。近三年,劳务输出人数累计达2.xxxx人(次),其中组织输出0.xxxx人(次),自谋输出0.xxxx人(次),就地转移0.xxxx人(次),劳务收入累计达619xxxx元。劳务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xxxx。全镇在东南沿海建立劳务基地xxxx,劳务基地累计达1xxxx。现将近年来工作情况汇报
一、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 镇党委、政府顺应大势,切实转变对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固有观念和思维定势,充分认识到新时期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大意义。坚持把劳务输出做为解决“三农”问题、增加群众收入的主要途径,建立了由镇政府统一领导,镇劳务工作站牵头,各村、社区紧密配合,村民小组劳务信息员参与齐抓共管,劳务中介组织、劳务经纪人、带头人积极参与,内外协调,上下联动的劳务输转组织网络,其中:镇劳务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三个职能小组,村社建立16xxxx的劳务工作小组。为靠实责任,镇政府更加突出了劳务输出在全镇经济工作中的重要位置,加大劳务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和强大的工作合力,使劳务工作远有目标,近有措施,务工人员出去有人管,挣钱有保障,为劳务输出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广泛宣传发动,营造浓厚氛围
针对部分群众文化素质低、思想观念保守的现状,镇党委、政府首先从解决思想认识入手,不断加大宣传教育力度,采取多种措施把劳务产业喊响叫亮。一是充分利用广播、电视、远程教育网络、新闻媒体、板报、标语、报纸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劳务输出的重要意义、扶持政策,引导群众转变观念,进一步增强外出务工的积极性。二是在镇、村、社干部和广大青年农民中广泛宣传县委、县政府坚持发展劳务经济的有效做法和成功经验,并展开大讨论,使干部进一步提高了自发抓劳务输出的自觉性和责任感,让群众认识到劳务输出是一项投资少、风险小、见效快的富民产业,是饱了肚子、挣了票子、换了脑子的“铁杆庄稼”,教育广大务工青年克服“怕”字当头,怕担风险的守旧思想。三是及时总结全镇劳务输转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组织务工能人召开座谈会和巡回报告会,现身说法,交流他们外出务工的经验、做法,用身边的事引导身边的人。四是结合 “春风行动”和“再就业援助月”活动,积极开展职业介绍和“五送一落实”活动,拓展就业援助渠道,制定服务计划书
份,下发“春风服务卡”228份。三年来,全镇召开各类会议近400场(次),粘贴宣传标语2244条,出黑板报12期10xxxx块,走访居民、农户上万人(次),发布各类宣传单及劳务用工信息800xxxx份。通过宣传发动,全镇劳动力外出务工的愿望日趋强烈,外出务工的信心日益增强。
三、整合资源优势,认真组织培训
实现劳务输转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苦力型向技能型转变、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分散型向规模型转变,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是关键。一是整合资源强化素质培训。充分利用镇农科教中心基地网络设施,紧紧依托劳动、安监、乡企、建筑等部门,有计划、分阶段对外出务工人员开展了就业知识、生活常识、法律法规等项目的素质培训。二是因需施教进行对接培训。采取依托用人单位,实行委托培训、定点培训、联合企业培训。重点开展了家电维修、家政服务、汽车、农用车辆驾驶员、安全管理等行业的技能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经过培训的人员均实现了转移就业。三是立足优势进行岗位培训。在原有培训设施的基础上,今年,镇政府又挤出资金1xxxx元,建成镇劳动力培训基地,购置了投影仪、电焊机、电动缝纫机、电工维修设备等,聘请专兼职教师1xxxx,组织建筑公司xxxx项目部务工人员和有培训意愿的农民工举办了瓦工、架子工、抹灰工、混凝土工、防疫、能源沼气建设、实用电工等1xxxx专业的职业技能培训班,有60xxxx人参加各班次培训,按照各专业的要求,县劳动部门组织进行了资格考试,对考试合格的人员申请了职业资格证书和培训证书,实行带证输出,持证上岗。至目前,全镇共举办各类培训班109期,受训人员达762xxxx(次)。
四、稳固基地,扩大输转规模
充分利用已建立的劳动力市场服务网络,立足城郊、信息畅通、建筑工程企业多、劳务输转灵便的优势,坚持把就地输转一批、季节性输出一批、能人带动输转一批、有组织输出一批作为工作的主要形式,扩大劳务输转的规模和渠道。一是稳定就地劳务转移。围绕城郊做文章,开拓眼界搞三产。全镇在县城范围内从事餐饮、商业、娱乐、修理等各类个体从业人员达180xxxx;沙建公司xxxx项目部常年组织本镇160xxxx名劳动力参与建筑工程,并有3xxxx小型建筑工程队活跃在张掖、高台及本县参与小康住宅建设,常年带动劳务输出80xxxx(次)。二是能人带动继续巩固西北劳务基地。在开辟新基地的同时,继续同老基地保持良好合作关系, 劳务输出呈现出常年性“东南飞”与季节性“走西口”的喜人局面。全镇培育出五三村王淑珍、西头号村贾天海、东寨村顾学明、张华林、沙河村汪世明等3xxxx劳务带头人,赴青海、酒泉、敦煌、×××、张掖等地,从事工矿企业、铁路电气化改造、高速公路建设。三是主动联系拓展东南沿海劳务基地。镇上继续坚持领导外出考察基地、与用工单位联系、及时发布用工信息等措施,把有组织向东南沿海输出作为今年劳务输出的重头戏,充分发挥镇、村两级职能作用,积极与深圳百灵职业介绍所、深圳永信职业介绍所建立了劳务协作关系,近三年,共向东南沿海输送劳动力90xxxx人,占有组织输出人员的1xxxx,使有组织输出成为劳务输出的重头戏。四是探索输转新途径。依托在外务工的“劳务带头人”、“劳务能人”,发挥他们丰富的市场信息和广泛的社会关系,开展带动式输转;依托深圳永信职介所,×××餐饮业张华林,化音村在×××天然气公司的宋瑞,西头号村在奥瑞金务工的贾天海,先后向深圳、×××、成都等地带出本镇青壮年劳力70xxxx人,带动了劳务输出,为外出务工人员创造了良好的务工条件,避免了外出务工人员的盲目性和回流率。
五、建立劳动力市场,开展全方位服务
今年,按照劳动力市场建设要求,我镇挂牌成立了沙河镇劳动力市场,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完善了服务设施,开展了求职登记,职业介绍,职业指导,政策咨询,职业培训等一条龙服务。一是强化信息服务。进一步健全完善了劳动力资源数据库和劳务用工信息库,实行动态管理,对准确真实的用工信息,及时编印下发《沙河信息服务》62期420xxxx份,为前来求职的人员开展了职业指导,为200xxxx人提供了用工信息,做到信息上下衔接、内外沟通、快捷高效;二是加强维权服务。认真开展农民工维权活动,督促用人单位依法与农民工签订规范的劳动合同,配合
劳动部门加大对农民工侵权案件的查处力度,及时协调沙建公司各项目部发放农民工工资31xxxx元;三是提供组织服务。对每一批外出人员镇上都举行隆重的“劳务大军欢送仪式”,镇上领导全部参加,并由领导或干部带队护送,与用工单位协作沟通,先后向外输送务工人员800xxxx(次),使外出务工人员输得出、留得住、挣上钱;四是开展优质服务。开辟劳务输出绿色通道,免费为外出务工人员体检、统一办理证件;协调各村为外出人员家庭开展了农忙互助、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解除了外出务工人员后顾之忧。五是提供政策服务。认真落实就业再就业、灵活就业、异地就业、小额担保贷款等优惠政策,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积极鼓励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各社区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就业岗位xxxx多个,下发劳务信息40xxxx条,有120xxxx实现了再就业。六是大力发展民营劳务组织。镇上积极培育劳动力市场载体,建立规范的劳务派遣组织,鼓励支持民办职业介绍所和劳务经纪人的发展。作为劳动力市场建设的有力补充,选择信誉较好、关系广泛的劳务能人汪淑珍、和常年开展缝纫工培训的樊金花, 免费办理各类证件,提供办公场地,指导开展求职登记、职业介绍、职业培训、择业指导、维权服务等业务,提供劳务供求信息咨询,支持鼓励她们成立了沙河银桥劳务公司、和沙河金花劳务派遣公司,使她们按市场规律运作,逐步规范输出渠道,市场化输出务工人员,帮助他们发展壮大,让他们介绍带动更多的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
存在的问题:
一是外出务工人员组织化程度低,由于中介组织发展缓慢,规范的劳务中介组织在群众中的影响不够,部分群众盲目外出创市场,导致就业率、稳定率和收益率差,导致外出人员有组织输出率仅达4xxxx,从根本上影响了群众外出的积极性。
二是劳动者整体素质偏低。培训缺乏相应的师资力量和培训设施,全镇现有城乡富余劳动力828xxxx,有技术技能的298xxxx,占3xxxx,无技术技能的529xxxx,占6xxxx,由于务工人员没有一技之长,大部分外出从事苦、累、脏、险、重的体力劳动,季节性多,长期性少,自发、零散、季节性、体力型的输出所占比例大,而大规模集中组织输出、常年输出、技能型输出所占比例小,个别输出人员素质低,吃苦精神不强,输出质量低,还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尽管我镇的培训基地购置了部分设施,但还是比较单一,使培训有一定的局限性。
三是经费短缺。由于镇财政困难,解决外出人员培训、护送、基地考察、跟踪回访等各方面的时效性不够。
下一步的打算:
按照“巩固西部,扩大沿海,拓展规模,提升层次”的总体工作思路,继续把劳务输转工作作为发展镇域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来抓,全镇积极培养劳务输转明星和劳务输转骨干,支持和鼓励发展民营劳务机构,使输出劳务进入市场化运作,年输转劳动力890xxxx(次),力争实现劳务收入250xxxx元。
1、进一步理顺有组织劳动力转移渠道。加强与东南沿海劳务中介组织的联系,有计划的选择一批务工基地,以劳务基地的进一步拓展,保证劳务输转的持续发展。
2、树立品牌意识,抓好特色培训工作。坚持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转移的原则,大力开展劳动技能培训,充分发挥培训网络和阵地作用,提高务工人员素质,以需定培,让更多的人学到一技之长,计划在三年内,将全镇40岁以下富余劳动力全部培训一次,动员有特长的人做好技能鉴定,提高技能型输出比例。
3、狠抓劳动力市场建设。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加强工作人员培训,大力开展宣传,按照竞争公平、运行有序、调控有力、服务完善、城乡一体的目标,实现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制度化、专业化和社会化。
第五篇:乡镇劳务输出工作总结
乡镇劳务输出工作总结
XX乡位于古城区东北部,幅员面积220.09平方公里,离城60公里,下辖三个村委会,共1617户,农业人口6968人,居住着以纳西为主的汉、苗、壮、普米、傈傈等多种民族。到2004年为止,每人均纯收入仅为1020元,是目前XX区最为边远、贫困、多民族的乡之一。
2003年9月份以来,我乡成立了劳动保障所,高度重视我乡的劳动力转移输出工作,由专职副乡长负责,抓好劳动力转移输出工作。为推进我乡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通过调查、统计,2010年我乡劳动力数4387人,其中剩余劳动力数为1615人,男781人,女834人,农村剩余劳动力极其丰富。1-3季度,配合上级劳动部门,共向上海、昆明、惠州等城市输出农村劳动力四百多人次,切实帮助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变了就业观念,提高了就业能力,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今年,在区委、区政府及劳动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乡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坚强领导下,我乡劳动保障所工作取得新的进展,超额完成劳动部门下达的目标任务。现将一年以来的工作自查结果,归结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劳务输出问题,事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事关全区稳定和发展的大局,搞好劳动保障工作对丽江实现“二次腾飞”和古城区实施“八大”战略、培育“六大”产业,实现“五大”目标,具有深远而重大的意义,同时对我乡经济社会的全面稳定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我们充分认识到:只有在努力经营小局的同时,自觉地、积极地去把握大局、端正小局观,融入大局,服务大局,地方经济的发展才会有更广阔的视野,更坚实的基础,才会获有更可观的整体效益、更强大的推动力量。乡党委政府始终对此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及时从各单位抽调精干人员15名成立了XX乡劳动力转移输出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并配有专门的工作人员2名负责处理日常事务。对我乡劳动保障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此外,在乡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政府对劳动保障工作提供了充足的活动经费,从而给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经费上的保障。
二、大力宣传,积极动员
我乡受客观条件限制,在宣传上没有先进的设备可采用,但工作人员采取一切可利用的方式大力开展宣传动员工作。包括发文件,宣传标语、黑板报以及给农民百姓的书信形式,严格实行工作责任制度、每个村委会专门有一名副主任负责劳动保障工作,开展宣传动员、接受群众报名等工作,把宣传工作 2 做到全乡每一个角落,实现了家喻户晓。结合“六个一”活动,积极响应把活动办成人民满意工程的号召,我乡掀起了劳务输出的新高潮,共输出劳务人员72人,此次劳务输出是全乡自开展劳务输出工作以来成效最为显著的一次,切实帮助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变就业观念,提高就业能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为XX乡经济社会的全民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组织培训、宣传科普
2010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各有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我乡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加强技术创新,促进科技进步,推动全乡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一直以来,乡劳动和社会保障所紧紧围绕“科技兴乡”这一发展思路,本着让全乡农民群众更好的掌握“科学种地、科学养殖、科学管理”这一原则,根据各村委会的地域、气候特征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及当地群众对科学技术的需求,共组建了蔬菜、养猪、养牛、养羊、桃树、核桃、花卉、葡萄等培训班,共计学员1950人,为XX乡实现“科技兴农、科技兴乡”提供了保障。
四、加强科技培训
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科技、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因此,我们不 3 断加大对农民的农村实用技术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务农技能,使之成为新型农民。2010年,我乡针对种植业和养殖业开展培训26期,培训2900多人次;
五、下年的工作计划
一、加强劳动保障所建设。按照配强配齐劳动保障所人员要求,配好劳动保障员。采取业务培训的形式,提高素质,熟习业务。
二、继续抓好劳务输出工作。按照区工作要求,年初工作目标,通过乡劳动保障所工作人员努力,最大限度输送意向外出人员外出务工。
三、创建乡劳动保障和社会就助服务中心,构建平台,服务广大劳动人民群众。
2010年我乡劳动保障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今后的工作中,将继续采取超常规措施,不断完善各项措施,扎实开展各项工作,解决好存在的问题,提高认识,开拓创新,振奋精神,把我乡劳动保障工作抓实、抓严、抓细,为我乡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XX乡劳动保障所
二○一○年十一月二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