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形势下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几点思考
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浅见
目前,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我国的经济建设显著成效显著。但出现了一些新的腐败现象,党风廉政建设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机遇与挑战并存,如何切实促进新形势下党风廉政建设的进一步好转,是一件当务之急的大事。下面笔者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党廉政建设的有关问题谈点自己的认识和看法。
一、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必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进一步拓宽工作思路
首先,要教育全体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上级的部署和要求,发扬创新精神,积极探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如何进一步解放思想做到与时俱进的问题。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增强廉政意识,增强纪律和法制观念,做遵纪守法、廉洁从政、勤政为民,切实转变作风、务实高效、开拓创新的模范。牢固树立“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思想,牢牢把握发展经济这个中心,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经济建设与党风廉政建设的辨证统一关系。其次,就是要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不断明确和深化党风廉政建设的具体要求,积极研究和运用有关的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从思想上破除那
些落后的传统观念,摆脱那些主观偏见的束缚,改变那些只善于从传统的角度、经验的角度、计划的角度,而不善于从经济的角度,创新的角度、市场的角度权衡利弊的思维方法和工作作风,熟悉并正确掌握市场经济条件下对有关经济行为的法律、纪律的评判标准。第三,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还必须从新时期党的根本目标这个角度来确立党风廉政建设的工作目标,防止就党风廉政抓党风廉政,工作基点要放在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党建设成为紧跟世界进步的潮流,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不断夺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胜利的坚强核心上,从严治党、全面发挥“保护、惩处、监督、教育”四项职能。
二、正确分析利弊、牢固树立搞好党风廉政建设的信心
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各项改革的逐步深入,从而对党风廉政建设也产生了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的作用,我们必须正确分析,兴利除弊,推动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向前发展。目前情况下,积极作用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因为市场经济是生产力发展的强大动力,而生产力又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可以给党风廉政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物质基础。经济发展了,国力增强了,人民得到实惠,国泰民安,党的执政地位才能巩固。改革以来的实践证明,经济的繁荣和发展,有利于党风廉政建设向更高层次发展,有利于社会风气的文明和好转。二是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富有进取性,是推动社会积极向上的强大动力,能够为包括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在内的整个党的建设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更强的平等性、自主性,它强化了人们的平等、竞争、监督意识,为党风廉政建设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条件和良好机遇。四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客观上要求行为的规范化、契约化、法律化、这有利于人们法制观念的形成,是推动国家依法治国和健全法规和制度体系的强大动力,能够为党风廉政建设提供有力的制约机制,有助于走出一条依靠法制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新路子。当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党风廉政建设也有消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市场经济的本质是一种货币经济、商品货币等价交换的原则与我党倡导的克已奉公、无私奉献的价值观是冲突的。二是市场经济允许存在多种经济成分和分配形式,促使一部分党员干部在利益驱动下,不能正确处理局部和全局、下级和上级、个人和组织的关系,使组织纪律观念淡化。三是市场经济的开放性使不同意识形态国家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增强,客观上把党风廉政建设放到了一个错综复杂的国际大环境中,从而使党风廉政建设增加了尖锐性和复杂性。四是市场经济作为经济调节手
段,本身具有自发性和后发性,必须要有国家宏观调控来弥补。当前市场经济还在发展过程中,新旧体制正处于转换、交叉时期,法制还不够完备,一些问题、政策的是非界限不清,监督和管理上薄弱环节及漏洞还很多,这些都增加了党风廉政建设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三、积极研究对策,标本兼治,把党风廉政建设逐步推向深入
1、加强教育,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素质。实践证明,搞好党员的党性教育,提高党性观念,加强党性修养是搞好党风廉政建设的根本途径,我们必须在认真抓好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纪律作风教育,道德法治教育、科学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同时,要努力教育我们的党员干部,积极投身于改革发展的大潮中,不断树立和发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改革观念、市场观念、创新观念、信息观念、效能观念、民主观念、法制观念等,保证我们的党员干部走在改革前列,站在发展的潮头。党内教育中还要注意抓好典型教育,以正面引导为主,树立大胆改革,清正廉洁的典型和榜样,大力弘扬无私奉献精神和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严于律己的表率作用。
2、强化监督制约机制。党风廉政建设一靠教育、二靠监督、三靠法制。加强廉政监督、健全制约约束机制是搞好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一环,实际工作中,要特别注意摆
正搞活经济与监督的关系,防止出现几个误区:其一就是监督至上、机械割裂的误区,把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加强监督检查与发展经济割裂开来,就监督而监督、监督至上,对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的重要性和真正含义认识不足;其二就是相互对立、水火不容的误区。认为要搞活就不可能廉洁,要廉洁就不可能搞活,经济要上监督要让。把发展经济与监督制约对立起来,放在了水火不相容的位置;其三就是“重活轻廉”的误区。有人把监督必须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片面理解为要想搞活经济政策上必须放宽、纪律上必须松绑,强调搞活而忽视廉洁。只要经济上去了,廉政也自然会上去。其四就是“只廉不活”的误区。有的把一些属于正常范围搞活经营的手段,也看成是腐败行为,束缚了大家的手脚,使企业僵化,缺乏活力。造成宁可不活,不可不廉,不越雷池一步,缩手缩脚的局面。这些误区的存在,势必会影响经济建设与党风廉政建设的健康发展,也势必影响监督制约机制的形成和效果。
3、严肃查处违纪案件。查处违纪的党员干部,清除党内的腐败行为和腐败分子,是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的最后一道防线。这就要求我们各级党的组织,特别是执纪执法机关要深入到改革发展的实践中,要站到经济建设的第一线,充分发挥监督监察各项职能,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千方百计摸清和研究新形势下违法违纪案件发生、发展的规
律和特点,提高办案水平,突破大案要案。要防止查处案件中的偏宽偏松现象,通过严格执纪,直接体现党和政府惩治腐败、保持廉洁的决心和能力,形成对腐败行为和腐败分子的强大威慑力,要把办案工作放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格局中去考虑和把握;把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服务作为查办案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特别注意查处那些发生在群众身边的、群众最痛恨的腐败问题。发挥查办案件工作的社会效果和政治效果,充分体现办案工作的综合效应,特别是在治本方面的建设性作用,促进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只有扭转消极腐败现象蔓延的趋势,才能取信于民。
党风廉政建设重在建设,我们只有全面、正确地认识和科地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党风廉政建设带来的双重效应,并积极采取对策,兴利除弊,坚持不懈地从根本上下功夫,才能不断把这一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狱政科2010年7月1日
第二篇:新形势下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几点思考
新形势下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几点思考是一篇关于工作体会的范文,由中国范文网编辑收集整理!免费提供,希望能够帮助您。目前,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大多数国有企业所有制的结构都得到有效调整,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由于国企改革在操作手段和防范机制上还缺少经验,有的企业在改制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的腐败现象,企业党风廉政建设也面临着新的挑战。特别是加入WTO后,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也必将带来深刻的影响。机遇与挑战并存,如何面对和利用入世的机遇,加快国企改革,切实促进新形势下党风廉政建设的进一步好转,是一件当务之急的大事。下面笔者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党廉政建设的有关问题谈点自己的认识和看法。
一、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必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进一步拓宽工作思路
首先,要教育全体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和“5.31”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上级的部署和要求,发扬创新精神,积极探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如何进一步解放思想做到与时俱进的问题。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增强廉政意识,增强纪律和法制观念,做遵纪守法、廉洁从政、勤政为民,切实转变作风、务实高效、开拓创新的模范。牢固树立“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思想,牢牢把握发展经济这个中心,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经济建设与党风廉政建设的辨证统一关系。其次,就是要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不断明确和深化党风廉政建设的具体要求,积极研究和运用有关的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从思想上破除那些落后的传统观念,摆脱那些主观偏见的束缚,改变那些只善于从传统的角度、经验的角度、计划的角度,而不善于从经济的角度,创新的角度、市场的角度权衡利弊的思维方法和工作作风,熟悉并正确掌握市场经济条件下对有关经济行为的法律、纪律的评判标准。第三,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还必须从新时期党的根本目标这个角度来确立党风廉政建设的工作目标,防止就党风廉政抓党风廉政,工作基点要放在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把党建设成为紧跟世界进步的潮流,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不断夺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胜利的坚强核心上,从严治党、全面发挥“保护、惩处、监督、教育”四项职能。
二、正确分析利弊、牢固树立搞好党风廉政建设的信心
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各项改革的逐步深入,从而对党风廉政建设也产生了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的作用,我们必须正确分析,兴利除弊,推动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向前发展。目前情况下,积极作用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因为市场经济是生产力发展的强大动力,而生产力又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可以给党风廉政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物质基础。经济发展了,国力增强了,人民得到实惠,国泰民安,党的执政地位才能巩固。改革以来的实践证明,经济的繁荣和发展,有利于党风廉政建设向更高层次发展,有利于社会风气的文明和好转。二是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富有进取性,是推动社会积极向上的强大动力,能够为包括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在内的整个党的建设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更强的平等性、自主性,它强化了人们的平等、竞争、监督意识,为党风廉政建设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条件和良好机遇。四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客观上要求行为的规范化、契约化、法律化、这有利于人们法制观念的形成,是推动国家依法治国和健全法规和制度体系的强大动力,能够为党风廉政建设提供有力的制约机制,有助于走出一条依靠法制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新路子。当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党风廉政建设也有消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市场经济的本质是一种货币经济、商品货币等价交换的原则与我党倡导的克已奉公、无私奉献的价值观是冲突的。二是市场经济允许存在多种经济成分和分配形式,促使一部分党员干部在利益驱动下,不能正确处理局部和全局、下级和上级、个人和组织的关系,使组织纪律观念淡化。三是市场经济的开放性使不同意识形态国家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增强,客观上把党风廉政建设放到了一个错综复杂的国际大环境中,从而使党风廉政建设增加了尖锐性和复杂性。四是市场经济作为经济调节手段,本身具有自发性和后发性,必须要有国家宏观调控来弥补。当前市场经济还在发展过程中,新旧体制正处于转换、交叉时期,法制还不够完备,一些问题、政策的是非界限不清,监督和管理上薄弱环节及漏洞还很多,这些都增加了党风廉政建设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三、积极研究对策,标本兼治,把党风廉政建设逐步推向深入
1、加强教育,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素质。江泽民在中纪委七次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无论是提高干部队伍素质,还是防范腐败问题、防止和纠正用人的不正之风,都要坚持教育在先”。实践证明,搞好党员的党性教育,提高党性观念,加强党性修养是搞好党风廉政建设的根本途径,我们必须按照江总书记讲话精神,在认真抓好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纪律作风教育,道德法治教育、科学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同时,要努力教育我们的党员干部,积极投身于改革发展的大潮中,不断树立和发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改革观念、市场观念、创新观念、信息观念、效能观念、民主观念、法制观念等,保证我们的党员干部走在改革前列,站在发展的潮头。党内教育中还要注意抓好典型教育,以正面引导为主,树立大胆改革,清正廉洁的典型和榜样,大力弘扬无私奉献精神和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严于律己的表率作用。
2、强化监督制约机制。党风廉政建设一靠教育、二靠监督、三靠法制。加强廉政监督、健全制约约束机制是搞好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一环,实际工作中,要特别注意摆正搞活经济与监督的关系,防止出现几个误区:其一就是监督至上、机械割裂的误区,把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加强监督检查与发展经济割裂开来,就监督而监督、监督至上,对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的重要性和真正含义认识不足;其二就是相互对立、水火不容的误区。认为要搞活就不可能廉洁,要廉洁就不可能搞活,经济要上监督要让。把发展经济与监督制约对立起来,放在了水火不相容的位置;其三就是“重活轻廉”的误区。有人把监督必须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片面理解为要想搞活经济政策上必须放宽、纪律上必须松绑,强调搞活而忽视廉洁。认为“纪律越松,企业越活”,只要经济上去了,廉政也自然会上去。其四就是“只廉不活”的误区。有的把一些属于正常范围搞活经营的手段,也看成是腐败行为,束缚了大家的手脚,使企业僵化,缺乏活力。造成宁可不活,不可不廉,不越雷池一步,缩手缩脚的局面。这些误区的存在,势必会影响经济建设与党风廉政建设的健康发展,也势必影响监督制约机制的形成和效果。
3、严肃查处违纪案件。查处违纪的党员干部,清除党内的腐败行为和腐败分子,是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的最后一道防线。这就要求我们各级党的组织,特别是执纪执法机关要深入到改革发展的实践中,要站到经济建设的第一线,充分发挥监督监察各项职能,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千方百计摸清和研究新形势下违法违纪案件发生、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提高办案水平,突破大案要案。要防止查处案件中的偏宽偏松现象,通过严格执纪,直接体现党和政府惩治腐败、保持廉洁的决心和能力,形成对腐败行为和腐败分子的强大威慑力,要把办案工作放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格局中去考虑和把握;把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服务作为查办案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特别注意查处那些发生在群众身边的、群众最痛恨的腐败问题。发挥查办案件工作的社会效果和政治效果,充分体现办案工作的综合效应,特别是在治本方面的建设性作用,促进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只有扭转消极腐败现象蔓延的趋势,才能取信于民。
党风廉政建设重在建设,我们只有全面、正确地认识和科地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党风廉政建设带来的双重效应,并积极采取对策,兴利除弊,坚持不懈地从根本上下功夫,才能不断把这一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第三篇:新形势下非公企业党风廉政建设的思考
新形势下非公企业党风廉政建设的思考
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既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给现阶段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出了新的课题。随着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加强,如何加强非公有制企业的党风廉政建设己提上议事日程。各级纪检机关要利用当前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有利时机,积极探索非公有制企业党风廉政建设新途径。
一、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风廉政建设是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紧迫要求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所有制结构的巨大变化,必然给现行上层建筑带来了冲击。由此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给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出了新要求。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条件下的不公平竞争,加剧了权力腐败现象的滋长。非公有制经济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也应看到,这些经济成分基本是在所有制结构调整过程中生长、发育和发展起来的。与国有企业受到约束较多的情况不同,这些经济成分拥有较多的自主权,机制灵活,财务管理也比较松。为了推销产品、获取紧缺资源,或为了取得工程项目、银行贷款和减免税收等优惠政策,一些企业往往会采取请客送礼、回扣、行贿等不正当手段进行竞争,向党政机关干部、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发动“进攻”,以获取不正当利益。在现阶段,个体私营企业主成为行贿的主体。与此同时,在一些个体、私营、三资和乡镇企业不正当竞争的压力下,公有经济成份特别是国有企业为了在竞争中求生存,有的也采取了一些非正常的手段参与竞争。私有经济中的消极因素是腐败的催化剂。随着改革的深化,非公有制经济也在不断发展壮大,并产生了一个私营企业主阶层。我们在充分肯定私营经济积极作用的同时,也要充分估计到私营经济本身存在的消极因素。目前,在有的沿海经济发达省份,非公有制企业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产值上都已超过了国有、集体企业,并且已初步形成了一个较大的私营企业主阶层。这个阶层中有相当部分是勤劳敬业的,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但也有一部分素质并不那么好,有的为了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往往不择手段,唯利是图;有的在暴富之后,并不满足于物质上富有,通过向“当权人物”行贿在获取更多的物质利益的同时,史想借助“公仆”谋取政治地位;一些素质不高的大款中存在的封建迷信、生活奢侈、嫖娼赌博、包养情妇等丑恶现象,使一些党政干部产生了消极影响,给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带来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
二、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的加强为开展非公有制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提供了契机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战斗力的基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产权结构、经营机制可以变,但是党对企业的政治领导权不能丧失。在产业工人集中的各类新经济组织上建立党的基层组织,发展党员,开展党的活动,对于加强党的领导,扩大党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较快的实际情况,一些省份对如何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工作进行了积极地探索。如目前在我省非公有制企业中,共有党员9万多人、党的组织5000多个。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对于保证企业的健康发展,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等方面都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可以说,这些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和壮大,离不开党的建设,离不开企业党组织的辛勤工作。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拓宽了党建工作的领域,巩固了党的工作阵地,促进了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同时,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探索为非公有制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契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J加强,为推进这些企业和党风廉政,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各级党委、纪委应当抓住当前大力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契机,不失时机地开展非公有制企业的纪检工作,积极探索非公有制企业党风廉政建设的新途径。
三、按照“三个代表"要求,积极探索非公有制经济党风廉政建设的有效途径 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对于保证非公有制企业廉洁经营的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体现了“三个代表”的要求。一是能够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在非公有制企业的贯彻落实,保护非公有制企业合法权益,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二是能够促进企业依法、廉洁经营,净化社会环境,推进全社会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有利于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在非公有制企业的传播和扩大;二是能够有力地促进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协调各方利益,更好地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四是有利于加强党组织的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史好地巩固党的执政地位。非公有制企业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应与国有、集体企业有所区别,不可能完全按照反腐败三项工作格局来进行,必须结合自身特点,按照纪检机关“教育、保护、监督、惩处”的四项职能积极开展工作。一是要组织党员认真学习党的理想、宗旨特别是党风党纪教育,不断增强其党性观念和党纪国法意识; 二是要积极维护非公有制企业的合法权益。当非公有制企业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企业纪检组织要积极与有关部门交涉,维护企业的正当权益; 二是要对企业的经济行为进行规范,逐步纠正部分非公有制企业中存在的送礼、行贿等不正当经营行为,保证企业合法、廉洁经营; 四是要严肃党的纪律。对违反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经济工作纪律和群众工作纪律的党员要按照党员的要求进行查处。当前特别是要严肃党的政治纪律,对那些不听劝阻、屡教不改,参与“法轮功”非法活动的非公有制企业党员,必须严肃党纪,清除出党组织。
切实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领导,努力推进非公有制企业的党风廉政建设,促进了全市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
据了解,全市建立和落实了市、县级领导定点联系非公有制企业制度和党建联络员制度,全市18名市级党员领导干部分别定点联系了市级23户重点非公有制企业,有134名县级党员领导干部联系了141户非公有制企业,全市选派了473名党建联络员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指导。通过对全市3户省级、20户市级和50户县区级重点非公有制企业及定点联系企业党建工作的指导,切实解决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中存在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推进了全市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健康发展。
我市在符合条件的184户非公有制企业中,全部建立了党的组织。其中建党委6个,党总支11个,党支部167个,从而实现了50名以上的职工的企业100%有党员覆盖,3名以上正式党员和100名以上职工的企业100%有党的组织覆盖。同时,我市在已建党组织中设立纪委、监察室的企业3个,配备专兼职纪检监察员的企业181个。
目前非公有制企业党风廉政建设思想认识不一致、工作内容和方法简单、制度相对落后、违法乱纪现象严重等的现状,突显了党风廉政建设的紧迫性。本文对非公有制企业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内容和方法及其机制创新进行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非公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创新
一、非公有制企业党风廉政建设的现状
所谓非公有制企业的党风廉政建设,就是要通过建立健全非公有制企业的党的组织以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纠正非公有制企业违法乱纪等不正之风,保证非公有制企业廉洁经营,为非公有制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应当承认,随着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非公有制企业建立了党的组织,也开展了党风廉政建设,继承和发扬了党的一系列优良传统和作风,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从非公有制企业目前党风廉政建设的现状来看,仍存在大量亟需解决的问题。
从目前来看,非公有制企业开展纪检工作和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思想认识不一致,难以统一。目前,对于在非公有制企业开展纪检工作,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是“有为论”。一部分同志认为,通过加强非公有制企业的纪检工作以切实开展党风廉政建设,不仅十分必要,而且大有可为。因此,有必要增派一些有丰富纪检工作经验的同志到非公有制企业中去,建立健全党的基层组织,以卓有成效的纪检工作来带动党风廉政建设。二是“无为论”。一部分同志认为,当前非公有制经济成份复杂,党组织建设不健全,“隐性党员”、“口袋党员”较多,此时开展纪检工作不切实际,难见成效,因此在行动上抱“无所谓”态度,最终滑向“放弃主义”。这种思想认识上的不一致,无疑有碍于党风廉政建设在非公有制企业的顺利开展。
第二,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过于简单。非公有制企业在产权结构和管理机制上与公有制企业有较大差别,因此其纪检工作、党风廉政建设的内涵和模式必然有别于公有制企业,需要创新工作内容和方法。但是,一些非公有制企业的党组织套用公有制企业纪检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的模式,习惯于以厂纪厂规来管理企业和职工,特别是对违纪党员的处理,往往以经济手段取代党纪处分,以物质奖励取代思想政治工作和作风建设,造成纪检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内容简单划一,方法单调,由此引发诸多矛盾和冲突,致使纪检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流于形式,难见成效。
第三,制度建设相对落后。纪检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需要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尤其是普遍使用的党纪法规。但是现行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试行)》运用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却存在着相当多的问题。原来的条例主要适用于机关企事业单位,但是随着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建立和发展,原来条例的使用对象和使用标准等发生了变化。由于党员处于不同经济条件、社会环境、工作环境,在当前形势下,要求党政机关、国有企业党员的行为标准和非公有制企业中的党员行为标准完全一致不但不现实,而且实际上也难以做到。因此,原有的党纪条例有明显的滞后性,亟需创新。
第四,党建工作软弱无力。有相当多的企业没有建立党的组织,党建工作缺乏必要的活动时间、场地、经费,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党员的教育工作以及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使党风廉政建设缺乏必要的组织和制度保障;虽然一些企业建立了党组织,但是直接关系到党风廉政建设的纪检部门的机构设置却为数很少,从人员配备、制度建设到纪检工作的实际开展都存在明显不足,直接影响到党风廉政建设的成效;非公有制企业中的不正之风、消极腐败现象时有发生,尤其是某些私有企业主与党的一些干部之间相互勾结,形成利益共同体,腐蚀党的肌体,影响了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一些非公有制企业的党组织和党员作风不佳,形象不好,威信不高,直接影响了党在企业中的威信和形象。
二、非公有制企业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内容和方法
在非公有制企业开展党风廉政建设的环境、主体、内容和方法迥异于国有企业。所谓非公有制企业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是指在党风廉政建设过程中具有教育、管理、协调、组织等功能并且居于主导地位的机构和个人。具体来说,是非公有制企业中的党组织、纪检组织以及全体党员。在非公有制企业开展党风廉政建设,首先必须明确建设主体,依据当前我国非公有制企业千姿百态、百花齐放的特点,各地应因地制宜建设一批比较专业化的党风廉政建设队伍。
汇集各地经验,在非公有制企业建设党风廉政队伍具体可以有以下形式:一是依托党委组织部门为基地,配备专门从事非公有制企业党风廉政和其它党建工作的组织员队伍。二是针对非公有制企业的特点和需要,选派德才兼备的干部到企业挂职工作,从而培养党风廉政建设的挂职干部队伍。三是针对一些人数较少,尚不具备成立党组织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选派党建工作联络员或政治指导员到企业开展工作,从而形成党风廉政建设的政治指导员队伍。四是在一些党组织建设条件比较好、规模比较大的非公有制企业,建立健全一支党风廉政建设的纪检监察队伍。
目前而言,非公有制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具有十分丰富而独特的思想内容,其中主要包括党风和廉政建设两大内容。一般而言,党风建设就是用无产阶级世界观、方法论在党组织和党员中培育良好作风和纠正不正之风的实践活动。廉政建设就是要依据党纪党规,反对企业中各种谋取私利、贪污受贿、腐化堕落等行为,它必须结合非公有制企业自身特点,按照纪检工作的“教育、保护、监督、惩处”的四项职能积极开展工作。
具体来说,在非公有制企业开展党风廉政建设,主要有以下几项内容:第一,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对非公有制企业的党组织和党员来说,要求他们发扬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作风;刻苦学习、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务实高效、勇于进取、不断开拓的工作作风和艰苦奋斗、同甘共苦、清正廉洁的生活作风。第二,严格以党的建设的根本要求和各种行为规范为依据,反对和纠正党内各种不正之风。第三,坚决维护党的章程及其它党规党法,使党风廉政建设真正能够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第四,认真检查监督党组织和企业经营者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的贯彻执行情况,检查监督国家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使企业能够做到遵纪守法、廉洁治厂。第五,扎实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以提高党员素质、增强党员纪律观念,减少违纪现象,在企业中充当先锋和模范。第六,检查处理党员和党组织违反党的纪律的案件,着重要查处的是违反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宣传纪律、保密纪律、群众纪律、经济纪律、人事纪律、外事纪律的党员。第七,受理党员的控告和申诉,同时受理非党群众对违纪党员和党组织的检举揭发和来信来访。
非公有制企业在诸多方面同国有企业所表现出的差异性,决定了他们在党风廉政建设中必须要根据自身特点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提出一些富有特点且行之有效的方法。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方法:第一,尊重差异、突出结合的方法。比如,实现党组织的要求和企业经营者的需要的有机结合,党风廉政建设和企业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教育、法制、监督的有机结合,优良作风的继承、发扬同反对和纠正各种不正之风的有机结合,榜样的示范和违法乱纪现象惩处的有机结合等等。第二,突出教育的方法。非公有制企业中的党员因具有高流动性、松散性等特点,对党风廉政建设的相关教育缺乏较多,必须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坚持标本兼治,教育是基础”的要求,围绕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这一主线,突出教育,把党风廉政教育工作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上。第三,重在示范的方法。由于非公有制企业产权私有化,其党建工作失去了“党政合一”的法定地位和强制力保障,其党组织和党员在企业中便缺乏行政性权威的力量支撑,不可能利用行政权威来影响甚至控制别人的思想行为。此时,党员的示范作用和导向作用就要凸显出来。全体党员在思想、作风和业务上都要走在非党员前面,要求职工不做的,党员首先不做;要求职工做到的,党员首先做到,惟此,党员才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才能在企业中形成良好风气。
三、非公有制企业党风廉政建设的机制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发展的永恒主题。非公有制企业的党风廉政建设实质是一个制度创新的过程。制度环境的重大变迁要求我们大胆探索,对非公有制企业的党风廉政建设进行制度创新,这一创新包含建立健全制度机制、领导机制、监督约束机制等内容的科学运行机制,使之相互渗透,融为一体。
首先应创新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制度机制,为党风廉政建设提供制度条件。与国有企业不同,目前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建立党组织以及它们的地位作用、活动方式等,中央既没有出台《条例》,也未作出决定,缺乏制度安排,这给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特别是党风廉政建设带来较大难度。因此,尽早给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定性、定位,使其存在和活动“于法有据,于章可循”,成为制度建设的重中之重。与作为“企业政治核心”的国有企业党组织不同的是,非公有制企业的党组织缺乏企业决策、人事管理的直接的、法定的参与权,无法对企业经营者的决策和管理行为实施有效的监督管理。为此,在非公有制企业开展党风廉政建设首先应解决建设主体的难题,努力创造条件,提供物质和制度保障,切实保障和提高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在党风廉政建设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依据非公有制企业的实际情况,应以条例等形式规定党组织在非公有制企业中的地位,将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定性为“非公有制企业的战斗堡垒,职工群众的政治核心”,只有这样定性定位,才能充分发挥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在党风廉政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为党组织大力开展党风廉政建设提供制度条件。另外还要建立健全各项组织制度、工作制度,具体包括党组织工作计划制度、集体领导制度和分工负责制度、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和支部委员学习制度、党支部工作职责考核制度、党风廉政责任制度、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党员学习制度、党日活动制度、发展党员工作制度、党员培训制度、民主生活制度、党员奖惩制度、群众监督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明确规定党员学习、生活、组织生活、发展党员都要按制度执行。
其次,建立党委(党组织)统一领导,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群众积极参与的领导机制。从目前全国部分地区的成功经验来看,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建立健全党风廉政建设的领导责任制,使之具有约束性,并成为考核领导干部的依据。现阶段非公有制企业的党组织在规模和组织建制上存在一定局限,因此,党组织的领导直接抓党风廉政建设就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企业党组织要切实加强对党风廉政建设的领导,并建立健全严格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结合形势发展的需要,定期分析本企业党风廉政建设的情况,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对策。第二,必须发挥纪检机关的组织协调和监督作用,并依据非公有制企业产权、管理和运行方式的特性,建立适当的纪律检查机制。比如,考虑到非公有制企业主要是依靠公司的章程和企业规章制度来管理企业和员工(包括党员),在设立领导机构时可以将纪委和监事会、管理员工的监督机构进行合署。这一方面可以避免机构人员重叠、工作内容重复的弊端,又可以使企业的党纪检查和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得到有效的结合,从而发挥整体效能,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也可以减轻企业负担,得到企业主认同。又如,考虑到非公有制企业实行的是员工聘用制,企业中的纪检机构组织人员也应由企业聘用的员工组成。第三,纪检工作在内容上也要创新,如协助企业党委对党员进行思想、宗旨、党风、党纪和廉政教育;负责监督同级党委和所属党支部及党员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遵纪守法;认真受理来信来访,并开展案件查处工作;负责对提升党内职务的本企业党员作出廉政鉴定;支持企业和企业主依法经营、廉洁经营,等等。第四,非公有制企业的纪检机制应当坚持和贯彻有关“双重领导”的具体制度,一是建立和上级纪检机关“双重领导”体制相适应的纪检“双重管理”制度。在这一制度下,非公有制企业纪委的书记和副书记的调动和任免,应当经过上级纪委批准,上级纪委有权对非公有制企业纪委的干部进行考察、培训、奖励,提出任免和调整意见,有权受理非公有制企业纪委组成人员因行使职权而遭受打击报复等问题的申诉、控告,以保护非公有制企业纪委干部的合法权利。二是建立非公有制企业纪委向上级纪委报告的工作制度,尤其是对一些重大问题和突发事件的处理,应当经过上级纪委的批准,以沟通非公有制企业纪委和上级纪委的联系管道,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再次,建立健全监督约束机制。这是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风廉政建设的根本措施,其核心问题是建立完善的机制,保证非公有制企业党员认真遵守党纪党规,自觉遵守党的有关廉洁自律的规定。第一,建立健全监督主体的规范化、制度化的组织机制。比如设立公司纪委,采取在企业内设立举报箱和接受党员、群众申诉等形式,规范监督约束机制,以保证对党组织及党员的党风廉政建设落实情况的监督。第二,建立健全监督制度,主要包括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两种主要形式。党内监督实质上是企业内部党组织和纪检组织的监督,这是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和纪检组织规范企业党员和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最主要的手段之一。监督主体对被监督主体应当拥有调查权、检查权、处分权和建议权,从而保证监督主体有效行使监督权。群众监督主要是加强职工队伍的监督职能,发挥群众对党员干部的约束作用。具有群众的广泛参与,才是最有威力的监督。第三,建立健全有效落实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和纪检组织监督职能的相关机制。从实践来看,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其一是组织纪律监督,主要是监督所属党组织的建立、开展活动、发展党员、缴纳党费等情况;其二是政治纪律监督,主要是监督所属党组织和党员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情况;其三是经济纪律监督,主要是监督党员是否违反党纪、有无侵犯企业和企业主利益、是否实施经济犯罪等情况;其四是群众工作纪律监督,主要是监督党组织和党员是否密切联系群众、是否反映群众呼声、是否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等情况;其五是作风纪律监督,主要是监督党员是否自觉抵制歪风邪气、有无参与黄赌毒等违反社会主义道德和管理秩序等情况。○
第四篇:新形势下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几点思考(精)
新形势下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几点思考
目前,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大多数国有企业所有制的结构都
得到有效调整,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由于国企改革在操作手段和防范机制上还缺少经验,有的企业在改制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的腐败现象,企业党风廉政建设也面临着新的挑战。特别是加入WTO后,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也必将带来深刻的影响。机遇与挑战并存,如何面对和利用入世的机遇,加快国企改革,切实促进新形势下党风廉政建设的进一步好转,是一件当务之急的大事。下面笔者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党廉政建设的有关问题谈点自己的认识和看法。
一、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必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进一步拓宽工作思路
首先,要教育全体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和“5.31”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上级的部署和要求,发扬创新精神,积极探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如何进一步解放思想做到与时俱进的问题。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增强廉政意识,增强纪律和法制观念,做遵纪守法、廉洁从政、勤政为民,切实转变作风、务实高效、开拓创新的模范。牢固树立“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思想,牢 牢把握发展经济这个中心,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经济建设与党风廉政建设的辨证统一关系。其次,就是要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不断明确和深化党风廉政建设的具体要求,积极研究和运用有关的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从思想上破除那些落后的传统观念,摆脱那些主观偏见的束缚,改变那些只善于从传统的角度、经验的角度、计划的角度,而不善于从经济的角度,创新的角度、市场的角度权衡利弊的思维方法和工作作风,熟悉并正确掌握市场经济条件下对有关经济行为的法律、纪律的评判标准。第三,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还必须从新时期党的根本目标这个角度来确立党风廉政建设的工作目标,防止就党风廉政抓党风廉政,工作基点要放在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把党建设成为紧跟世界进步的潮流,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不断夺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胜利的坚强核心上,从严治党、全面发挥“保护、惩处、监督、教育”四项职能。
二、正确分析利弊、牢固树立搞好党风廉政建设的信心 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各项改革的逐步深入,从而对党风廉政建设也产生了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的作用,我们必须正确分析,兴利除弊,推动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向前发展。目前情况下,积极作用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因为市场经济是生产力发展的强大动力,而生产力又是社会发展 的最终决定力量,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可以给党风廉政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物质基础。经济发展了,国力增强了,人民得到实惠,国泰民安,党的执政地位才能巩固。改革以来的实践证明,经济的繁荣和发展,有利于党风廉政建设向更高层次发展,有利于社会风气的文明和好转。二是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富有进取性,是推动社会积极向上的强大动力,能够为包括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在内的整个党的建设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更强的平等性、自主性,它强化了人们的平等、竞争、监督意识,为党风廉政建设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条件和良好机遇。四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客观上要求行为的规范化、契约化、法律化、这有利于人们法制观念的形成,是推动国家依法治国和健全法规和制度体系的强大动力,能够为党风廉政建设提供有力的制约机制,有助于走出一条依靠法制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新路子。当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党风廉政建设也有消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市场经济的本质是一种货币经济、商品货币等价交换的原则与我党倡导的克已奉公、无私奉献的价值观是冲突的。二是市场经济允许存在多种经济成分和分配形式,促使一部分党员干部在利益驱动下,不能正确处理局部和全局、下级和上级、个人和组织的关系,使组织纪律观念淡化。三是市场经济的开放性使不同意识形态国家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增强,客观上把党风廉政建设放到了一个错综复杂的国际大环境中,从而使党风廉政建设 增加了尖锐性和复杂性。四是市场经济作为经济调节手段,本身具有自发性和后发性,必须要有国家宏观调控来弥补。当前市场经济还在发展过程中,新旧体制正处于转换、交叉时期,法制还不够完备,一些问题、政策的是非界限不清,监督和管理上薄弱环节及漏洞还很多,这些都增加了党风廉政建设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三、积极研究对策,标本兼治,把党风廉政建设逐步推向深入
1、加强教育,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素质。江泽民在中纪委七次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无论是提高干部队伍素质,还是防范腐败问题、防止和纠正用人的不正之风,都要坚持教育在先”。实践证明,搞好党员的党性教育,提高党性观念,加强党性修养是搞好党风廉政建设的根本途径,我们必须按照江总书记讲话精神,在认真抓好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纪律作风教育,道德法治教育、科学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同时,要努力教育我们的党员干部,积极投身于改革发展的大潮中,不断树立和发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改革观念、市场观念、创新观念、信息观念、效能观念、民主观念、法制观念等,保证我们的党员干部走在改革前列,站在发展的潮头。党内教育中还要注意抓好典型教育,以正面引导为主,树立大胆改革,清正廉洁的典型和榜样,大力弘扬无私奉献精神和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严于律己的表率作用。
2、强化监督制约机制。党风廉政建设一靠教育、二靠监督、三靠法制。加强廉政监督、健全制约约束机制是搞好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一环,实际工作中,要特别注意摆正搞活经济与监督的关系,防止出现几个误区:其一就是监督至上、机械割裂的误区,把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加强监督检查与发展经济割裂开来,就监督而监督、监督至上,对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的重要性和真正含义认识不足;其二就是相互对立、水火不容的误区。认为要搞活就不可能廉洁,要廉洁就不可能搞活,经济要上监督要让。把发展经济与监督制约对立起来,放在了水火不相容的位置;其三就是“重活轻廉”的误区。有人把监督必须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片面理解为要想搞活经济政策上必须放宽、纪律上必须松绑,强调搞活而忽视廉洁。认为“纪律越松,企业越活”,只要经济上去了,廉政也自然会上去。其四就是“只廉不活”的误区。有的把一些属于正常范围搞活经营的手段,也看成是腐败行为,束缚了大家的手脚,使企业僵化,缺乏活力。造成宁可不活,不可不廉,不越雷池一步,缩手缩脚的局面。这些误区的存在,势必会影响经济建设与党风廉政建设的健康发展,也势必影响监督制约机制的形成和效果。
3、严肃查处违纪案件。查处违纪的党员干部,清除党内的腐败行为和腐败分子,是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的最后一道防线。这就要求我们各级党的组织,特别是执纪执法机关要深入到改 革发展的实践中,要站到经济建设的第一线,充分发挥监督监察各项职能,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千方百计摸清和研究新形势下违法违纪案件发生、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提高办案水平,突破大案要案。要防止查处案件中的偏宽偏松现象,通过严格执纪,直接体现党和政府惩治腐败、保持廉洁的决心和能力,形成对腐败行为和腐败分子的强大威慑力,要把办案工作放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格局中去考虑和把握;把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服务作为查办案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特别注意查处那些发生在群众身边的、群众最痛恨的腐败问题。发挥查办案件工作的社会效果和政治效果,充分体现办案工作的综合效应,特别是在治本方面的建设性作用,促进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只有扭转消极腐败现象蔓延的趋势,才能取信于民。
党风廉政建设重在建设,我们只有全面、正确地认识和科地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党风廉政建设带来的双重效应,并积极采取对策,兴利除弊,坚持不懈地从根本上下功夫,才能不断把这一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第五篇: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2014年08月26日 08:21:11
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是我国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党在人民群众中形象的重要基石。十八大以来,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提出新要求、新目标,尤其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抓好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对于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重要作用。
一、当前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基层党委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以党风廉政责任制为抓手,以加强党员干部作风为重点,强责任、抓落实、树新风,坚持标本兼治、源头治理,反腐倡廉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但是,我们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认清形势,正视不足,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仍存在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思想认识有偏差
1、强经济发展弱思想教育。不论是乡镇(街道)还是农村(社区),一些基层党组织的主要领导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认识不足,片面地认为发展经济见效快,政绩明显,只要把当地经济发展好了,党风廉政建设“不出问题就是没有问题”,过于强调发展经济,忽视了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
2、重大包大揽轻分包分流。有些党员干部认为党风廉政建设是党委、纪委的工作,与分管领导、业务部门没有关系,只管自己的“一 亩三分地”;“一岗双责”认识偏颇,对考核追责严厉的安全工作“一岗双责”重视有加,然而对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相对重视不够。由此形成了纪委单打独斗,包揽事项,其他部门隔岸观火,“独善其身”的现象。
3、存职能混同缺角色独立。党委与纪委对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存在职能混同,角色缺乏独立,主体责任与监督责任划线不清,纪委越俎代庖,大揽“主体责任棒”,党委缺位失责,荒废“责任田”,致使纪委协助党委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变为了纪委冲锋在前,党委埋于身后,忽视了党委应有的角色。
(二)工作发展不平衡
1、部署多督促少。基层对党风廉政建设能够做到及时贯彻落实、安排部署相关工作,然而检查督促、跟踪到位不够。
2、宣传少教育空。在反腐倡廉中,基层对党风廉政建设的宣传教育是年年抓、经常搞,但形式单一,照本宣科,缺乏针对性、实效性。外宣意识淡薄,不注重整理收集亮点经验上报,一些好的措施得不到及时反馈、宣传、推广。教育工作存在思维定势,仅局限于悬挂教育牌、看警示片和榜样片等形式,不同程度上存在受众“疲劳”现象,同时创新意识不足,缺乏符合新形势新要求的教育形式,导致形式单
一、内容老套、效果不显。
3、信访多矛盾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诉求多样化,特别是群众关心的征地拆迁、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涉法涉诉等矛盾引发的信访群访问题,矛盾繁杂,群众利益表达方式 极端,缺乏理性,党员干部处臵问题不及时,措施不到位,不仅没有解决矛盾,反而致使矛盾更加激化。
(三)民主管理待完善
1、村务公开不规范。在村务公开中,有些村(社区)存在公开内容不具体、公开时间不及时、公开形式简单、公开程序不规范,甚至个别公开栏内容长年不变,上级布臵督促就公开,反之就不公开。甚至有个别村(社区)存在遮遮掩掩、避重就轻,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公开少。
2、财务管理待提高。实行“村财镇管”加强了村级集体资产管理,但是涉及村级财务管理上仍存在不足。结账时间不固定,未及时进行村社财务公开,财务公开的内容和形式设臵不科学,专业术语太强或者用语模糊,群众看不懂。村级民主理财小组和纪律监督小组未能全面参与村社经济活动,群众监督的力度不够。
3、监督机制不完善。民主监督功能发挥不够,监督停留在表面。有些党员干部对村级党风廉政责任制的执行情况缺少了解,监督走形式,担心报复,怕伤和气,不敢监督,不愿监督。对村集体土地承包和租赁、重大工程招投标、集体资产处臵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监督不足,程序不规范,遗留问题较多。虽然成立了村民纪律监督小组,但是监督作用发挥不够,主动性监督少,发现问题上报不及时,甚至睁一眼闭一只眼,没有认真履行职责。
(四)干部作风需改善
1、纪律松懈、管理过宽。有的党员干部上下班存在“迟到早退” 现象。有的党员干部上班期间出勤不出力,串岗聊天、玩电脑游戏、上网炒股、购物等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有的党员干部工作方法简单,态度粗暴,服务意识差,与群众发生争吵甚至打架行为。这些不仅影响干部个人的形象,而且对机关作风造成损害。
2、办事拖拉、执行不力。部分党员干部缺乏敬业精神,工作积极性不高,宗旨意识淡薄,对群众冷暖不闻不问,冷漠视之,办事拖拉“中梗阻”现象较为突出。有些党员干部工作中不是积极主动地找事做,而是消极被动地等事做,对工作没有前瞻性,领导安排做啥就做啥,推一下动一下,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而且存在畏难情绪,有“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思想,工作滞后,拖拖沓沓,应付了事。
3、创新不足,墨守成规。有些党员干部认为自己工作时间长,经验丰富,创新意识不够,面对新问题、新情况,存在“老办法不管用、新方法不会用”的尴尬境地。有些党员干部工作不实,作风漂浮,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工作,总结经验、汇报材料东拼西凑,不切实际,缺乏自我思想。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思想“总开关”出现滑坡
观念支配价值取向,思想决定行为准则。面对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党员干部思想“总开关“出现滑坡,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出现偏差,思想认识没有摆正。在党风廉政建设中,一些领导的政绩观偏差,注重追求“显绩”,忽视“隐绩”,注重考核严格的“硬任务”,忽视不易量化的党风廉政建设等“软工作”;强调经济发展、计划生育、社会综治方面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忽视了党风廉政方面的工作,厚此薄彼;甚至有些干部有“近视眼”现象,错误地认为党风廉政建设与自己没有关系,自己做好本职工作,工作中过得去不出乱子就可以了。因此,在这些思想的作祟下,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有意无意地被弱化。
(二)组织领导上重视不够
一些领导干部不同程度上存在“两张皮”现象,强调经济发展是硬道理,主要精力放在物质文明上,忽视了党风廉政建设等精神文明的发展,两条腿不齐走路不稳,极易出现问题。基层工作任务繁重,纪检干部身兼数职,分管事情多,工作杂,对纪检工作力不从心,工作安排多现场指导少,针对基层党员干部的廉政宣传教育等工作关注不够,重心不稳,疲于应付,有些工作说在嘴上、写在纸上、挂在墙上,出现“走形式做样子”等表面文章。由于党风廉政考核结果与领导干部业绩评定、奖罚惩处、选拨任用挂钩不紧密,乡镇其他分管领导注重自身分管领域的工作,对党风廉政方面工作重视不足。
(三)制度已有但落实不足
在村级财务、政务等群众高度关注的重大事项方面,原则管理多细则落实少,仍缺乏规范细致的操作制度和必要的制约手段,从而造成了村级管理不规范,容易让一部分人钻空子。在党风廉政责任制方面,尽管签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但责任书内容空泛,不切实际,对考核方式、责任追究没有明确规定,如没有完成任务到底要负什么样的责任,在工作机制上得不到体现,因而这种只是写在纸上说在嘴 上的制度发挥的作用微乎其微,往往是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在村民议事规则上,“四议两公开”等制度已建立,有些干部却熟视无睹,落实不到位。党委、纪委对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定位不准,对如何“定责”、“履责”、“追责”等方面没有细则,难以落实。看似制定的规章制度挺多,然而真正执行落实的不多。这不仅削弱了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实际成效,而且也影响了执政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
(四)缺乏有效的民主监督机制
受到传统文化和历史因素的影响,许多群众的民主监督意识淡薄,缺乏主体意识、参与意识,不愿监督、不敢监督现象较多。有的村干部认为群众的监督就是对自己权威的挑战,不愿意受他人监督,缺乏主动接受监督的觉悟。即使建立了村级纪律监督小组,一方面都是自己人、熟人,不好意思监督,另一方面小组成员文化水平低,素质不高,能力不强,方法不灵,致使监督小组作用发挥受限。外部监督机制缺乏有效性,基层对农村干部的监督管理有认识上的偏差,认为村民实行自治,不宜过多干预。
三、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对策探索
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新形势下,通过对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剖析,我们应以教育、制度、监督、领导为抓手,进一步健全、深化、完善工作机制,切实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
(一)强化宣传教育,构筑思想防线 思想教育是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是提高基层党员干部队伍素质,筑牢拒腐防变的重要内容。一是加强党员干部的道德教育,提升党员干部的整体道德水平,积极开展职业道德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家庭美德教育和个人品德教育活动,将道德教育作为教育培训的必修课,树立规矩意识,强化纪律观念,加强党员干部的“官德建设”,营造大公无私、务实肯干、清正廉洁的氛围。二是抓好警示教育和示范教育,利用身边的廉政先进典型加以宣传,加强党员干部自身行为规范,强化廉洁自律行为。充分运用反面教材进行警示教育,明确禁令,划清红线,使党员干部得到教育,警示自我。三是创新教育载体,加强廉政文化宣传教育,在充分发挥传统宣传媒介作用基础上,加强利用微博、微信、QQ等网络手段,宣传廉政理念,树立廉政风气,增强廉政宣传效果,充分挖掘当地文化资源和载体,创新教育载体,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成为党风廉政建设的参与者,形成全方位、多角度的廉政教育宣传格局。
(二)强化制度建设,发挥规范效应
加强基层反腐倡廉机制建设,健全制度是重点,强化落实是关键。用制度管人、管事、管物,突出制度的操作性,发挥制度的规范效应。一是完善村民委员会议事规则,落实“四议两公开”,推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凡是与农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如村集体土地承包和租赁、村集体经济收益使用、重大建设工程的承包、集体资产处臵、村干部的报酬、村公益事业的经费筹集等,必须通过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策,充分尊重群众的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二 是健全镇村两级财务监督制度,乡镇、村加强财务制度建设,细化监管机制,严格审批权限。三是细化镇村两级政务、财务党务等公开制度,实行决策、执行、监督过程花公开,按照群众需求公开,突出公开重点,细化公开内容,将政务、财务、基层站所事务公开工作作为基层党风廉政责任制和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规范公开程序,明确责任主体,严格责任追究。四是加强机关纪律建设,转变机关作风。领导带头,率先垂范,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说一千道一万不如自己干一干;完善制度,源头治理,及时修正不符合实际的制度规范,强化规矩;加强督促,追踪检查,增强日常检查督促,严格落实;强调考核,突出运用,将考核结果与评先评优、奖罚惩处、选拨任用等方面紧密挂钩。
(三)强化监督机制,促使权力正确行使
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强化监督机制,加强对基层干部的监督约束,促使其权力的正确行使。一是加强基层民主监督机制建设,充分基层自治主体作用,利用村务公开、民主评议和村民议事等形式加强对基层党员干部、村民自治组织的监督。二是实行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对干部任期届满或离任时予以经济责任审计,正确评价干部,审计结果要向群众公开。三是发挥党内监督机制,完善民主集中制,通过民主生活会,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落实好民主评议党员工作,畅通沟通渠道,丰富党员干部群众的监督机制,促进党员干部权力的正确行使。四是加强基层纪检组织作用,上下联动,形成合力,强化监督检查,针对干部升职调动、逢年过节、婚丧嫁娶以及 子女升学、乔迁新居等不廉洁行为易发的特殊时期,认真落实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加强事前监督。充分发挥出村民纪律监督小组的作用,及时向镇纪检组织反馈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信息,加强对基层党员干部的廉政监督。
(四)强化组织领导,突出统筹协调
抓好党风廉政建设的关键在党员领导干部,重点在各级党组织,难点在责任划分、狠抓落实。一是明确责任清单,强化责任落实。党委和纪委要找准角色,定好位臵,明确主体定位和职能定位,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要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分层定责、纪委专责原则,强化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的监督责任,明确好党委在领导、教育、管理、督导、示范等方面的责任,落实好纪委“三项主要任务”和“五项经常性工作”,突出主业主责要求,强化监督职责。结合基层实际,党委、纪委梳理职责清单,细化责任内容,明确分工,强化落实。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不可偏颇,二者并重,必须相互协调、同向同进。二是构建镇、村、组三级信访网络机制,实行定期排查制度,及时收集基层干部违纪苗头性、倾向性信息,提前介入,进行警示提醒,对群众的各类信访件,要及时处理,把问题消除在萌芽中。三是加大查处力度。通过“亮权示险”,严查违法违纪案件,特别是涉农资金发放、涉农管理收费、征地拆迁等与群众高度关切的领域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对违法乱纪者绝不手软,树立清正廉洁之风,营造务实为民之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