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县级党校干部教育培训的着力点
县级党校干部教育培训的着力点
中共正宁县委党校师亚宏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战略性任务。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高全党的思想政治水平和推进科学发展的能力,这是对新形势下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肩负的重要职责。县级党校作为基层干部教育培训的主阵地,在干部教育培训和提高领导干部素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我认为县级党校就如何搞好干部教育培训应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争做学习型政党建设的推进者,着力提高党校干部教育培训统筹管理水平。近年来,基层党政组织部门把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在领导上不断加强,工作上大力支持,经费上予以倾斜,使县级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但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县级党校干部教育培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干部教育培训理念滞后,培训方式方法单一,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等。要解决好这些问题,需要党校进一步解放思想,开阔视野,全面推进干部教育培训理念、内容、方式和机制的改革创新,不断促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一要创新干部培训理念。干部教育培训作为一项培养人、塑造人、提高人的工作,党校必须以先进的理念来指导,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落实到干部教育培训的全过程。二要创新干部培训内容。干部培训的目的是增强素质、提高能力、解决问题。因此,党校在培训内容的设置上,必须从提高干部能力和满足干部实际需要出发,科学设置内容,克服理论与实际相脱节、学习与实际应用难结合的状况。一是突出时代性。二是突出针对性。三是突出实用性。三要创新干部培训方式。先进科学的培训方式是展现培训内容、实现培训目的的基本途径和重要保障。从目前来看,党校形式单一的问题是制约干部培训质量的重要因素。要使干部教育培训达到理想的效果,关键要把握好以下三个重点。一是拓宽培训渠道。二是优化培训手段。三是改进教学方法。四要创新干部教育培训机制。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量大面广,没有一套协调有序、通力合作的运行机制,就难以完成新形势下大规模培训干部任务。重点要创新和完善五项机制:一是统筹管理机制。二是培训计划生成机制。三是组织调训和自主选学相结合的干部参训机制。四是激励约束机制。五是投入保障机制。
二、争做学习型政党建设的服务者,着力发挥培训干部的重要作用。建设学习型政党的战略任务,对党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县级党校要切实增强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努力加强和改进自身工作,更好地肩负起基层干部教育培训的任务,为学习型政党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一要发挥主渠道作用,做好党校大规模培训干部培训工作。要立足县情,按照“十二五”规划的总体部署,结合省市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及“十二五”时期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大幅度提高干部培训的数量和质量。把教育培训的普遍性要求与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不同岗位干部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统筹兼顾、持之一恒地抓好各级各类干部教育培训。要围绕县委“科学发展、转型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这个主题,围绕县上确定的“十二五”时期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努力构建两个格局、着力实施两大战略、全力开发四大资源”等方面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各级干部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要切实加强对重大理论问题的研究,把广大干部群众在实践中的好经验、好做法作为生动教材,把发展经济和社会和谐作为重要课题,积极研究和编写符合县情的校本教材,不断丰富和完善以政治理论、政策法律、业务知识、基本技能为框架的培训体系。要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采取互动式、讨论式、启发式、辩论式、案例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把国内外一些成功的案例引进课堂,切实增强党校培训教育的生动性、趣味性和时效性。二要充分 1
发挥党校的主阵地作用,大力推进干部理论武装。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是建设学习型政党的重要内容,也是各级党校的重要职责。县级党校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作为教学培训的中心内容,对学员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重大战略思想的培训,引导学员深入学习中国特色是这样理论体系,切实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管的方法研究分析解决问题,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三要充分发挥熔炉作用,促进党员干部的党性锻炼。开展干部党性锻炼是党校培训工作的优良传统和独特优势。县级党校作为基层领导干部加强党性锻炼的熔炉,要把丰富知识、提高能力与增强党性更好的结合起来,把党性教育放到更重要的位置,加强学风建设,引导和帮助党员干部把学习培训和自我改造统一起来,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以自己的行为和人格魅力感召群众,引领风尚。四要充分发挥引导服务作用,推进学习型政党建设。在建设学习型政党的过程中,党校是责无旁贷的推动者。县级党校要理论联系实际,正确把握县情,切实抓好队伍建设、学风建设、校风建设的各环节,为加快推进学习型政党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三、争做学习型政党的实践者,着力增强党校自身素质和能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关键在于培养学习型干部,特别是学习型领导干部。这就要求党校教师特别是领导干部进一步增强自身素质和能力。一是大幅度提高党校教师素质。做好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这也包括党校教师素质的提高。我们在思想认识上不能把党校等同于其它学校,党校的一切工作必须坚持“党校姓党”原则,保持和弘扬党的优良作风,坚持和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突出党校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体现党校鲜明的特色和优势,以更高的工作热情、先进的办学理念和服务水平,把党校办成政治理论学习的主阵地和干部教育培训的摇篮。要提高党校教师队伍素质,就要加强教师培训。但这方面是县级党校教师队伍建设的薄弱环节,所以,要加大培训党校教师力度,有计划的分期分批外派党校教师到上级党校或大专院校所学习培训,以大幅度提高县级党校教师素质。二要提高党校教师的调研水平,执教理念,更新教学方法,提高执教能力。党校教师要提高执教水平,就必须加大调研力度。要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具体问题进行研究,形成符合实际的调研成果,为全县干部教育培训服务,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但县级党校教师最缺乏的是实践和实际经验,这给教师提升素质带来了困难,这也就要求县级党校要积极争取,努力创造条件,多为党校教师提供外出学习的平台,以提高党校教师理论视野和执教水平。三 要落实党校教师管理机制,永葆党校工作的活力。《中共中央关于面向21世纪加强和改进党校工作的决定》提出:“逐步建立党政领导干部和党校教师双向交流的制度”。县级党校只有落实双向交流的制度,才能畅通人才流动渠道,党校的各项工作才能朝气蓬勃。县级党校作为县委直接领导下的一个重要工作部门,人才流动是个薄弱环节,县级党校也只有畅通人才交流渠道,人才队伍才能朝气蓬勃。要通过人才流动,优化全员结构。首先是加大党校领导干部与同级部门领导干部交叉任职的力度,促进党校与其它部门交流工作,让党校领导干部充满生机活力;其次是有计划地安排中青年骨干教师到基层或其它部门挂职锻炼,在挂职期间工作实绩突出的应提拔重用,为党校骨干教师提供实践锻炼提高能力的平台;再次是选派优秀党政干部充实到党校教师队伍中,这样的党校教师既有实践经验又有理论水平,更能适应新时期的党校干部教育工作。落实这样的双向交流制度,让党校既培养了人才,自身也出了人才,更能彰显党校的理论“阵地”和干部“摇篮”魅力。四要配备政治坚定、思想纯洁、作风过硬、组织有力的县级党校领导班子,促进干部教育培训事业的健康发展。同时要努力改善党校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现代信息化建设,不断改善办学条件。通过远程教育网的建设,为教学科研提供现代技术手段,为大规模、大幅干部教育培训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篇: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汇报材料
中共**县委党校
关于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汇报材料
随着党校工作正规化的不断深入,我县党校事业快速发展,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水平明显提高。近年来,我县深入贯彻《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切实加强和改善对党校工作的领导,高标准起步、大力度投入、规范化建校、全方位提高,党校“干训主渠道”、“理论主阵地”和“决策思想库”的作用充分发挥,党校建设走在了全省县级党校前列,先后被省委干部教育领导组授予“先进党校”荣誉称号,被省委党校授予“基础设施建设先进单位”、“干部培训轮训工作先进单位”,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先进集体”,2010年4月,在我县召开了全市党校工作会议暨沁水现场会,这次会议上,沁水县委被市委授予“党校建设先进县”,沁水县委党校被授予“先进县委党校”荣誉称号。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高度重视是党校发展的关键
党校工作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党校教育在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近年来,县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始终站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高度,把党校建设作为全县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紧紧抓在手上:一是在工作上统筹谋划。县委高度重视党校工作,切实把党校当成党委的一个重要部门来看,把党校工作作为党委的一项重要工作
来抓,并摆在重要议事日程,县委常委会每年都要专题研究党校工作,及时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安排工作时,坚持把党校工作放到全县工作的大局中去谋划、去把握、去部署,保证了党校工作在全县总体工作格局中始终处于协调发展、健康运行的良好态势。二是在班子上配优配强。多年来,我们不断加强党校的领导班子建设,选配有较高理论水平、领导工作经验、热爱党校工作的干部担任党校领导。配备班子成员时,充分考虑知识结构、年龄结构,既有懂得理论教学工作的同志,也有熟悉行政后勤管理的同志。现党校有常务副校长一名,副校长四名,纪检组长一名,健全的领导班子,使党校工作进一步加强。三是在重要活动上确保参与。县委、县政府充分发挥党校“决策思想库”的作用,将县域经济发展、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基层党组织建设等课题交给党校去研究,一些重要文件都让党校参与起草,经济社会发展大调研、重点工程大督查等重要活动也都让党校参加,一方面提升了党校的地位、发挥了党校的理论优势,另一方面也为党校更好地服务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创造了条件。
二、改善条件是党校建设的重点
沁水县委党校原校舍是70年代勤工俭学所建,全部是低矮平房,破旧不堪,多数已成危房,严重制约了党校的自身发展和职能作用的发挥。我们深刻认识到,党校原有基础设施状况已远远不能适应新形势、新发展的要求,彻底改变党校的办学条件是
当务之急,只能快解决,不能等靠要。近几年来,我县财政收入虽然大幅增长,但急需用钱的地方依然很多,我们本着“再少不能少党校、再缺不能缺干部培训”的认识,按照“立足长远、科学规划、长短结合、分期建设”的总体要求,不断扩大对党校的投入,坚持做到对党校工作经费优先保障。为了彻底改善办学条件,县委、县政府先后投入1000余万元,修建了4969平方米的综合教学楼和3939平方米的学员公寓楼。同时,建立了同时可容纳40人的微机室和多媒体教室、100人的多功能报告厅、200人的教学礼堂,建立了职工活动室、荣誉室和图书阅览室,开通了局域网,新建了篮球场,绿化美化了校园等等,一所面貌全新、设施完备、功能齐全、标准较高的县委党校已然建成,达到了中央和省、市委对县级标准党校的要求,成为了我县工作环境和条件最好的单位。基础设施的极大改善,为大规模开展干部培训、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党校集中搞教学创造了条件。
三、改革创新是党校发展的动力
一个国家如果不改革,就没有发展希望。同样一个单位不改革就没有生机和活力。县委党校这几年来,在教学、培训、管理和后勤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一是在深化教学提质量上,首先是革新了教学手段,教师都能够用数字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手段开展教学,增强了教学效果;其次是改革了教学方法,大胆尝试案例式、研究式、拓展训练等新教学方法,实
现了教学方式的三个转变,即变“被动灌输”为“互动教学”、变“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员为中心”、变“封闭型培训”为“开放型培训”,有力推进了教学质量和培训水平的提高。二是在干部培训强功能上,不断扩大培训覆盖面,由过去单一的对县、乡、村三级干部向一般公务员、机关事业人员、普通党员等各类人员延伸,由满足县委安排的培训向承担社会培训扩展,培训范围不断扩大,对外培训逐步增多,已发展为全县的综合培训中心。2010年,主体班干部培训17期6493人次,在完成主体班次干部培训的前提下,我校充分利用人力和设施两种资源,逐步加大对外培训力度,与县社、民政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农机局、公安局、农业开发局等10余个单位合作,举办业务知识培训班15期1993人次。2011年主体班干部培训9期866人次,在完成常规培训的同时,利用自身优势,派骨干教师深入基层宣讲,先后到龙港镇、交通局、土沃乡等单位宣讲,并对自来水公司进行了为期三天的专业知识技能培训。三是在规范管理促效率上。突出抓了制度完善和落实,建立健全了47项科学严密、完备管用的制度,并实行严格的考评办法,在年终进行奖惩兑现,起到了典型引路和维护制度权威性的作用。四是在后勤服务提水平上,积极探索并实现了后勤服务社会化管理,按照“确保一块、搞活一块”的思路和“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将学员公寓楼进行对外承包经营。经营单位共向学员公寓楼投入配套资金200多万元,大大改善了学员的食宿条件。至今共接待学员3200余
人次,让学员以较低的价位享受到了较高水平的服务,为大规模培训干部提供了有效保障。
四、加强培训是党校办学的中心
加强党校建设,改善办学条件是基础,培养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才是目的。为此,我们按照中央大规模培训干部的要求,坚持把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干部素质作为党校工作的中心任务来抓。一是突出培训重点。近年来,紧紧围绕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及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我们结合培训对象,设置教学课题,充实教学内容,增强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如对乡镇和县直单位领导干部,重点是围绕提高领导能力、执政水平和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开展理论培训;针对一般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主要开展《电子政务》、《公务员法》、党的基本知识等方面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公共管理素质和业务水平;针对农村基层干部,重点开展新农村建设、中央一号文件、法律法规和财务知识等方面的培训,增强他们做好农村工作的本领。二是创新培训方法。县委常委带头走上讲台,结合沁水实际讲学授课,并同学员积极开展座谈、交流,受到了学员们的欢迎和好评;聘请知名专家教授作专题学术报告,让广大干部接受了新知识、新理念,开阔了视野和思路,解放了思想和观念;邀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同志传经授宝,让许多学员掌握了操作方法和实际本领,并且受到了教育和启发;利用多媒体进
行教学,采取观看录像、外出参观、大会交流、撰写心得体会等多种形式开展培训活动,进一步增添了学员活力、增加了培训动力、增强了学习效果。三是加强培训管理。为了保证培训效果,我们在管理制度上进行了创新,实行了学员“桌签制”、任课教师监督制、考勤考试百分制、班主任跟班制、《培训证书》年审制、学员持证签到签退制、会前提要求会后作总结等各种有效管理形式,对不能自觉遵守培训班纪律的学员采取通报批评、电视台曝光和组织处理等手段,提高了学员自觉遵纪守纪意识,维护了课堂教学的严肃性,保证了良好的教学环境和培训效果。多年来学员课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
五、强化队伍是党校工作的保证
强化党校教师队伍建设,是完成大规模培训干部任务的根本保证。这几年,我们对内通过就地拔高、对外采取吸纳引进等措施,逐步建立起一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一是不断强化教职工“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的理念,让广大教师在自学和互学中增长知识、提高本领;二是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不同形式的函授和脱产学习,调配高学历人才进入教师队伍,不断改善了教师队伍的学历、学科结构;三是每年投资10万元选派骨干教师到中央和省、市委党校以及高等院校进修,开阔眼界,借鉴经验,学习提高;四是选派优秀教师到基层调研,丰富他们的基层阅历和实践知识。通过以上措施,党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了大幅度提高,为搞好干部培训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师
资保证。
第三篇: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汇报材料
中共沁水县委党校
关于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汇报材料
随着党校工作正规化的不断深入,我县党校事业快速发展,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水平明显提高。近年来,我县深入贯彻《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切实加强和改善对党校工作的领导,高标准起步、大力度投入、规范化建校、全方位提高,党校“干训主渠道”、“理论主阵地”和“决策思想库”的作用充分发挥,党校建设走在了全省县级党校前列,先后被省委干部教育领导组授予“先进党校”荣誉称号,被省委党校授予“基础设施建设先进单位”、“干部培训轮训工作先进单位”,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先进集体”,2010年4月,在我县召开了全市党校工作会议暨沁水现场会,这次会议上,沁水县委被市委授予“党校建设先进县”,沁水县委党校被授予“先进县委党校”荣誉称号。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高度重视是党校发展的关键
党校工作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党校教育在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近年来,县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始终站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高度,把党校建设作为全县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紧紧抓在手上:一是在工作上统筹谋划。县委高度重视党校工作,切实把党校当成党委的一个重要部门来看,把党校工作作为党委的一项重要工作 1
来抓,并摆在重要议事日程,县委常委会每年都要专题研究党校工作,及时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安排工作时,坚持把党校工作放到全县工作的大局中去谋划、去把握、去部署,保证了党校工作在全县总体工作格局中始终处于协调发展、健康运行的良好态势。二是在班子上配优配强。多年来,我们不断加强党校的领导班子建设,选配有较高理论水平、领导工作经验、热爱党校工作的干部担任党校领导。配备班子成员时,充分考虑知识结构、年龄结构,既有懂得理论教学工作的同志,也有熟悉行政后勤管理的同志。现党校有常务副校长一名,副校长四名,纪检组长一名,健全的领导班子,使党校工作进一步加强。三是在重要活动上确保参与。县委、县政府充分发挥党校“决策思想库”的作用,将县域经济发展、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基层党组织建设等课题交给党校去研究,一些重要文件都让党校参与起草,经济社会发展大调研、重点工程大督查等重要活动也都让党校参加,一方面提升了党校的地位、发挥了党校的理论优势,另一方面也为党校更好地服务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创造了条件。
二、改善条件是党校建设的重点
沁水县委党校原校舍是70年代勤工俭学所建,全部是低矮平房,破旧不堪,多数已成危房,严重制约了党校的自身发展和职能作用的发挥。我们深刻认识到,党校原有基础设施状况已远远不能适应新形势、新发展的要求,彻底改变党校的办学条件是
当务之急,只能快解决,不能等靠要。近几年来,我县财政收入虽然大幅增长,但急需用钱的地方依然很多,我们本着“再少不能少党校、再缺不能缺干部培训”的认识,按照“立足长远、科学规划、长短结合、分期建设”的总体要求,不断扩大对党校的投入,坚持做到对党校工作经费优先保障。为了彻底改善办学条件,县委、县政府先后投入1000余万元,修建了4969平方米的综合教学楼和3939平方米的学员公寓楼。同时,建立了同时可容纳40人的微机室和多媒体教室、100人的多功能报告厅、200人的教学礼堂,建立了职工活动室、荣誉室和图书阅览室,开通了局域网,新建了篮球场,绿化美化了校园等等,一所面貌全新、设施完备、功能齐全、标准较高的县委党校已然建成,达到了中央和省、市委对县级标准党校的要求,成为了我县工作环境和条件最好的单位。基础设施的极大改善,为大规模开展干部培训、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党校集中搞教学创造了条件。
三、改革创新是党校发展的动力
一个国家如果不改革,就没有发展希望。同样一个单位不改革就没有生机和活力。县委党校这几年来,在教学、培训、管理和后勤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一是在深化教学提质量上,首先是革新了教学手段,教师都能够用数字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手段开展教学,增强了教学效果;其次是改革了教学方法,大胆尝试案例式、研究式、拓展训练等新教学方法,实
现了教学方式的三个转变,即变“被动灌输”为“互动教学”、变“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员为中心”、变“封闭型培训”为“开放型培训”,有力推进了教学质量和培训水平的提高。二是在干部培训强功能上,不断扩大培训覆盖面,由过去单一的对县、乡、村三级干部向一般公务员、机关事业人员、普通党员等各类人员延伸,由满足县委安排的培训向承担社会培训扩展,培训范围不断扩大,对外培训逐步增多,已发展为全县的综合培训中心。2010年,主体班干部培训17期6493人次,在完成主体班次干部培训的前提下,我校充分利用人力和设施两种资源,逐步加大对外培训力度,与县社、民政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农机局、公安局、农业开发局等10余个单位合作,举办业务知识培训班15期1993人次。2011年主体班干部培训9期866人次,在完成常规培训的同时,利用自身优势,派骨干教师深入基层宣讲,先后到龙港镇、交通局、土沃乡等单位宣讲,并对自来水公司进行了为期三天的专业知识技能培训。三是在规范管理促效率上。突出抓了制度完善和落实,建立健全了47项科学严密、完备管用的制度,并实行严格的考评办法,在年终进行奖惩兑现,起到了典型引路和维护制度权威性的作用。四是在后勤服务提水平上,积极探索并实现了后勤服务社会化管理,按照“确保一块、搞活一块”的思路和“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将学员公寓楼进行对外承包经营。经营单位共向学员公寓楼投入配套资金200多万元,大大改善了学员的食宿条件。至今共接待学员3200余
人次,让学员以较低的价位享受到了较高水平的服务,为大规模培训干部提供了有效保障。
四、加强培训是党校办学的中心
加强党校建设,改善办学条件是基础,培养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才是目的。为此,我们按照中央大规模培训干部的要求,坚持把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干部素质作为党校工作的中心任务来抓。一是突出培训重点。近年来,紧紧围绕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及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我们结合培训对象,设置教学课题,充实教学内容,增强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如对乡镇和县直单位领导干部,重点是围绕提高领导能力、执政水平和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开展理论培训;针对一般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主要开展《电子政务》、《公务员法》、党的基本知识等方面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公共管理素质和业务水平;针对农村基层干部,重点开展新农村建设、中央一号文件、法律法规和财务知识等方面的培训,增强他们做好农村工作的本领。二是创新培训方法。县委常委带头走上讲台,结合沁水实际讲学授课,并同学员积极开展座谈、交流,受到了学员们的欢迎和好评;聘请知名专家教授作专题学术报告,让广大干部接受了新知识、新理念,开阔了视野和思路,解放了思想和观念;邀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同志传经授宝,让许多学员掌握了操作方法和实际本领,并且受到了教育和启发;利用多媒体进
行教学,采取观看录像、外出参观、大会交流、撰写心得体会等多种形式开展培训活动,进一步增添了学员活力、增加了培训动力、增强了学习效果。三是加强培训管理。为了保证培训效果,我们在管理制度上进行了创新,实行了学员“桌签制”、任课教师监督制、考勤考试百分制、班主任跟班制、《培训证书》年审制、学员持证签到签退制、会前提要求会后作总结等各种有效管理形式,对不能自觉遵守培训班纪律的学员采取通报批评、电视台曝光和组织处理等手段,提高了学员自觉遵纪守纪意识,维护了课堂教学的严肃性,保证了良好的教学环境和培训效果。多年来学员课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
五、强化队伍是党校工作的保证
强化党校教师队伍建设,是完成大规模培训干部任务的根本保证。这几年,我们对内通过就地拔高、对外采取吸纳引进等措施,逐步建立起一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一是不断强化教职工“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的理念,让广大教师在自学和互学中增长知识、提高本领;二是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不同形式的函授和脱产学习,调配高学历人才进入教师队伍,不断改善了教师队伍的学历、学科结构;三是每年投资10万元选派骨干教师到中央和省、市委党校以及高等院校进修,开阔眼界,借鉴经验,学习提高;四是选派优秀教师到基层调研,丰富他们的基层阅历和实践知识。通过以上措施,党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了大幅度提高,为搞好干部培训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师
资保证。
第四篇: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汇报
提高我校主体班教学质量的实践探索
在校委会领导下,经过全体教职员工的齐心奋力,2013年,我校高效、优质、超额地完成了主体班培训任务。
一、制度规范,夯实基础
2013年是推进我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规范化、常态化的关键年。按照《河池市干部教育培训主体班次教学管理工作规程》,科学
设置班次,按春秋两季调训干部,同时按照《河池市本级干部教育培训经费管理暂行办法》,分上、下半年将办班费用一次性拨到我校账户,为我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规范化、常态化,为我校教学工作科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夯实了坚实基础。二、六化一体,提高质量
1、需求调研多样化
建立完善的培训需求调研机制,及时把握学员培训需求新动态是实现党校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提升培训质量的前提条件。我们坚持以学员需求为本,探索出以“评调访谈”为主体的多样化需求调研机制:“评”,即课后测评与期末测评相结合。通过开班导学、组织员指导、班委负责的方式让学员对每次课进行课后第一次教学测评和学习结束时进行第二次综合测评,提高需求反馈的真实性。“调”,即围绕符合组织需求、干部履职尽责需求、学员个人成长需求进行需求调研。2013年春季学期每期均向学员发放培训需求问卷,署假期间又深入全市11个县(市、区)开展需求问卷调查,作为秋季学期设置课程的依据。“访”,即通过多种方式开展学员回访工作。除了专门的学员回访活动外,我们利用课题调研、业务指导等同时开展学员回访工作,了解培训需求情况。“谈”,即定期召开学员座谈会。2013年秋季第一期主体班在校集中培训时,我们与市组部在市直部门学员中召开专门的培训需求调查座谈会,并根据学员反馈信息对第二、三期课程设置作了适时调整,增强了培训的针对性。
2、培训内容时效化
干部教育培训的“四位一体”教学布局,既体现了培训一贯的价值取向,又反映了新阶段培训的重点内容。我们坚持围绕“新实严活”安排教学内容。“新”即根据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新趋势,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的新部署,干部履职尽责的新要求。使教学内容在理论上更接近前沿,在政策上更具指导性,在效果上更符合学员的要求;“实”即理论联系实际。着重围绕世情、党情,国情、市情的新变化,加大党性教育力度的同时,加重能力训练的分量。在建立理论学习、党性教育、市情研讨、知识拓展、能力培养为框架的内容体系基础上,着重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并将党性教育贯穿整个培训始终;“严”即严格试讲,严格把关。党校经试讲修改合格的专题列入教学计划,报市委组织部,分管部领导审核后召开部校教学协调会,经部务会讨论通过方能进入课堂;“活”即注重个性和共性的结合。在坚持共性内容的同时,针对班次、对象,强化个性化特色,中青班、新任处级班加强党性教育的力度,加重能力训练的分量,科级干部素质强化班,强化能力拓展训练和加强观测环节,县处级领导干部班,强化专题研讨,着力提出解决实际问题的举措与思路。
3、培训方法综合化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我们逐渐形成“看听悟研”相融合的现代综合培训方法:“看”,即看典型。注重“三段式”教学的现场教学典型案例对比,如2013年秋季主体班到宜州市安马乡开展“清洁乡村的组织与实施”现场教学时就选择了经济发展水平反差较大的村开展“清洁乡村”活动进行对比,给学员以视觉上的触动和思考。“听”,即听讲授、听介绍。现场教学课注重听当地领导和群众介绍真实情况,听“当地土专家”介绍典型案例。“悟”,即学员自身体验感悟。课堂体验,如即时演讲、新闻发布、应急演练、媒体应对等课程;现场体验如“重走廉政路”现场教学;网络体验如2013年秋季班开设了网络远程心理测试体验。“研”,即注重研讨。课堂研讨,如行动学习、桌面推演等;专题研讨,如“分组讨论”、“百乡论坛”、“河池事大家谈”;现场研讨,如每次现场教学均在现场开展专题研讨座谈会。哲学教研室以案例教学为基础,积极探索辩论式、推演式、情景模拟式等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如在《河池市公共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一课中,以案例为主线,采用桌面推演与小组研讨相结合的方式,使学员直观地掌握了在突发事件发展的不同阶段的应对方式方法;在《社会建设民生为重》专题中,选用了若干个与河池市情、县情相类似地区的典型案例,组织学员对其推广价值和可借鉴性分正反两方进行辩论和研讨,通过辩论和研讨,学员直观地领会了改善民生靠的主要不是“钱”而是执政为民的诚意理念。学员反映,这样的教学,把活生生的例子搬到课堂上,现场感、直观感强,对实际工作启发深刻、可操作性、借鉴性强。
4、学员管理精细化
高效培训质量的取得离不开优质、精细的学员管理,好学风方能带来好作风。我们不断
强化实施封闭式教学管理,形成“明跟测选”的学员管理模式:“明”,即明确纪律要求。每期开班导学,组织学习中组部“九项规定”,并使学员明确办班主旨和意义、课程设置、学习要求。“跟”,即组织员全程跟班管理服务。组织员全面考察学员学习态度、学习纪律,了解学员需求,协调校内部门服务,教务科、哲学教研室、经济教研室全体教师均参加班级管理工作,特别是李慈新老师,发挥自己领导经验和教学经验丰富的特长,先后担任了3期县处级领导干部培训班组织员工作,谭云霞副教授担任组织员工作跟班,同时主动承担外请专家教学助理;“测”,即近距离观测干部。党校教师课堂观测、组织员全程跟班观测、组织部干部科领导全程和部领导不定期到班观测、市委领导不定时到班观测,把学员在党校学习期间的综合表现作为年轻干部晋升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选”,即评选优秀学员。每期按15%比例评选优秀学员,并以《干部教育培训动态》直报市委领导和党校、市委组织部联合下文各县(市、区)组织部和学员单位,努力营造学员到党校学习“争优秀做先进”的浓厚氛围。
5、队伍建设优质化
优质的党校师资队伍是优质教学培训质量的充分保障。为全面提升干教培训质量,我们结合市情及校情,形成了“增带放训”的队伍建设思路:“增”,即增新人。仅2013年学校就引进了10名高学历、高职称教师。“带”,即带新人。每进新人,校主要领导亲自召集专门会议,进行职业规划指导;在备课试讲、课题调研、学员管理等方面注重“老中青新”搭配;将新进教师安排在合适科室、适当岗位学做事、学教学、学管理,搭建成长平台。“放”,即放手使用新人。一是比赛用新人,如大胆扶持、帮助、推荐新进年轻教师参加区、市两级优质课比赛;二是上课用新人,特别是互动式教学课堂、现场教学开发组织、部门办班授课等均大胆启用新人,2013年大部分年轻教师均进入课堂,或授课、或管理、或服务,学校领导跟进指导做后盾,一些年轻教师与学员结下了深厚友谊;三是管理用新人,每期培训班的组织员均按照“以老带新”配备,学员管理处处可见年轻教师的身影,农海涛老师被中青班学员称赞为“近年在多地学习中所见到的最优秀组织员”。“训”,即培训学习。仅2013年学校就选派30余人次年轻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班、研讨会等各种教学相关学习交流活动,3位校级领导和两位科室负责人参加市委选派的清华大学培训班。
6、多方联动共赢化
多方联动是党校实现资源共享、提升培训质量的重要途径。我们在实践中探索出“联统导共”的运作模式,力求在多方联动中实现合作共赢:“联”,即搭建多方联动平台。一是区域系统联动,2013年我们先后成功举办了桂黔滇(部分)地方党校合作发展论坛、承办全区党校系统教学工作研讨会、桂中北党校区域合作联盟第六次会议,邀请中央党校等区内外专家学者到河池探讨如何加强教学管理,提升培训质量;二是调训联动、管教联动,与组织部共同拟定办班方案,制定教学计划,共同筹办学员论坛,办班期间派教学管理人员到市组部干教科跟班,实现管教同频共振;三是教研咨联动,科研咨政成果进课堂;四是主体班教学与社会培训联动,部分特色课、优质课进多种培训班次,取得了良好效益。“统”,即统一全市教学管理规范。由我校代拟,市委干教领导小组下发的《河池市干部教育培训主体班次教学管理工作规程》,指导全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导”,即形成对县级党校业务指导机制。无论是县乡党校教学管理体制改革评估,还是区市优质课评比活动、主体班课题开发等,我校均成立专门的业务指导工作组深入各县(市、区)党校指导。“共”,即共享党校优质教学资源。2013年1月罗城县委组织部青年后备干部培训班整体引进我校优秀青年干部培训班教学方案,我校派出原班人员全面组织实施;全区第二届优质课县级组一等奖的两个专题均引进我校中青班课堂。目前,不仅我校优秀教师活跃在全市干教培训课堂,也先后有多名县级党校优秀教师走进市委党校主体班讲台。
三、领导重视,凝聚新力
市委高度重视党校工作是我们取得上述成效的根本。市委黄世勇书记、陈刚副书记分别出席春、秋学期开班式,并上开学第一课。黄世勇书记在春季开学典礼上关于“领导干部当代责任”的重要讲话精神贯穿于主体班培训全过程,使教学培训的要求明确统一,极大地提高了学员学习效果。市领导罗建文、黎丽、罗日新、李楚、银建军、徐晖等,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政法委、发改委、林业局、法制办、民委等部门领导给学员授课,极大增强党校课堂吸引力。中青班第二期简报获市委陈刚副书记的批示,主体班的班级活动多次在河池电视台、《河池日报》报道,河池先锋网专题宣传主体班教学,扩大了社会影响,提高了我市干部教育培训的知名度。现场教学得到宜州、环江、罗城、南丹、天峨、东兰、巴马等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和这些县(市)党校的大力协助。领导重视,部门配合,县(市)支持,党校尽责,已凝成了我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提质发展的新动力。
第五篇:党校干部教育培训调研报告
关于推进普宁市委党校干部教育培训改革创新的调研
中共普宁市委党校
普宁市委党校地处大南山镇镇区、大南山北麓,西靠三坑水库,东临揭神公路,山明水秀,交通方便,环境幽静,空气清新,是党员干部集中培训的幽静场所,更是办学育人的理想之地。特别是1997年普宁市委、市政府斥资2000万元对党校进行全面改建之后,校园面貌更是焕然一新。目前,我校占地面积近60亩,拥有崭新的教学大楼、礼堂、行政办公楼各1座和学员宿舍5座,以及食堂、自来水塔和校内篮球场等配套设施,总建筑面积约15000平方米,能容纳800人同时来校学、住、吃。每个学员宿舍全部配套有卫生间、电风扇,部分学员宿舍配有空调,宿舍区各楼层配有公用饮水设施,住宿条件较为优越。而且,图书馆、电视室、电化教学室、打印室以及函授分站资料档案室、保密室、教材库等设施基本配套齐全。校园苍松翠柏、如茵绿草更是与崭新的建筑物相映成趣,环境优美。
普宁市委党校办学几十年来,在普宁市(县)委的正确领导和市(县)政府重视支持下,在广东省委党校和揭阳市委党校的关怀指导下,办学条件大为改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声誉日隆。根据省委组织部的通知要求,应揭阳市委组织部近期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专题调研的需要,现将我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开展干部培训的基本情况
按照中央和省委大规模培训干部的部署和要求,2008年以来,我校总共举办培训班36期,参加培训人员达4382人次,详细情况如下:2006年举办5期,516人次受训;2007年举办13期,1632人次受训;2008年举办10期,1349人次受训;2009年举办19期,2109人次受训,2010年举办8期,1015人受训。今年以来,围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大规模培训干部进展情况主要体现在:一是7月份举
办科级和农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培训班4期,学员约700人,主要学习“中央一号”文件,探索新时期如何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二是市委组织部、党校协商提出培训方案,将于9月6日举办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并拟于10月至11月,围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题,分期分批集中培训全市副科级干部,准备外请我市各行业专家或部门领导前来党校授课,课程设臵、培训方式与围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大规模培训干部的要求相接轨。
二、关于办学体制改革
目前,普宁市委党校办学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存在多头管理,既不能垂直于上一级党校,又不完全归于地方党政,体制不顺,难以形成资源整合。按照省委2006年提出的县级党校要着力转变办学思路,改变办学模式,逐步向管理和服务型转变,并且于2007年挂牌为揭阳市委党校的分校,这是一个重大变革。但几年来,揭阳党校对普宁分校在人财物上的支持力度不够,存在“空挂”局面,难以整合资源、形成配套的专业布局和学科优势。主要原因是普宁县域经济还欠发达,经费严重不足。普宁市委党校目前的教师待遇很难引进和留住优秀师资,虽然普宁党校教师队伍以中青年为骨干,但师资新生力量不强,自从1998年以来就没有高等院校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毕业生来校任教。鉴于这种状况,县级党校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调整原有办学思路和办学模式,集中精力把县级党校能够办好的事情办好。县级党校的教学要由过去主要靠自己的教师承担,向主要靠外聘专家、学者和有实践经验的领导干部实施教学的方式转变。现有教师不胜任教学工作的,可以改做后勤管理等工作,坚决不能上讲台。要逐步由教学主导型向管理服务主导型党校的方向转变,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教学的组织管理和后勤保障上。
三、关于运行机制
我校了解干部的学习培训需求主要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 一是摸情况、拟计划。市委组织部到各市直单位和乡镇场街道
了解干部学习培训需求情况,然后与党校交流,拟定干部培训计划。
二是广言路、备好课。按照各班特点要求开设课程,教师从网络、媒体收集相关知识和材料,新开设课程采取全体教师集体备课、试讲等形式,为上好每一堂专题课集思广益,认真做好充分准备。
三是勤参观、取真经。定期组织教师到揭阳市各兄弟县党校参观学习先进经验和做法,拓宽教师的视野。
四是搞调研、贴实际。组织教师到乡镇、农村和市直单位调研,了解干部的培训需求,把普宁的热点、难点问题引入课堂,力求理论紧密联系实际。
五是借脑袋、提水平。聘请各行业专家或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部门领导前来授课,从而提高培训班的授课水平和影响力。
干部培训需求调研结果的运用,主要通过互动式教学让学员现身说法,教师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分组讨论,与学员个别座谈,每次培训结束要求学员撰写学习心得体会文章,并填写教师评课反馈意见表等等,增强教学效果。
四、关于管理体制
我市2008年以来的干部培训经费累计是75万元。由于普宁是一个经济弱县、财政穷县,在仅靠财政拨款而致使培训经费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我校只能千方百计谋求其他经费来源补充,主要有:一是向学员所在单位收取一点;二是盘活党校闲臵资源,利用培训间歇时间,为社会提供场地办班,收取一点租金;三是从函授办班经费补充一点。通过这些渠道,确保每期培训班能顺利举办和学校运转正常。
我校现有教职员工28人,专职教师11人,其中具备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9人。在职研究生学历1人,本科学历10人,学历、职称层次与同级党校相比较高,人员力量能较好适应基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需要,也基本能适应一些较高层级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需要。
五、推进干部教育培训改革创新的对策与建议
针对上述存在的一些问题,对加强干部培训和使用、推进干部教育培训改革创新等工作提出如下建议:
(一)树立“大培训、大教育”理念。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高等教育、成人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干部教育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大教育、大培训”格局逐步形成。目前,除党校外,部门和系统创办的干部教育培训中心遍地开花,许多高校利用某些专业优势,也加入到干部培训中来。激烈竞争使本已困难的县级党校更是雪上加霜,因此,作为基层干部培训主渠道、主阵地的县级党校,必须重新思考和寻求新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思路,方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为此,县级党校必须做到:一是规划培训班次设臵。根据不同类型、不同级别、不同工作性质的干部特点,结合需求确定不同的培训班次,进行各类专题培训,增强培训针对性、实用性。二是创新培训内容。要探索建立“培训课题库”,开发一批培训专题,走“菜单式选课”的路子,突出个性化要求,引导干部自主选学。三是改进培训方式。要充分运用多媒体等培训手段,加大现场式、案例式、体验式在教学工作中的份量,增强培训的效果和吸引力。
(二)强化干部培训的宏观管理。加强干部培训机构、管理部门和干部所在单位的协调,增强培训计划的科学性。一是整合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应撤消县级部门或系统创办的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将所有干部培训工作交由县级党校独家完成,形成统一的干部培训教育机构,解决多头培训、重复培训的问题。二是建立开放式的教师人才库。县级党校应着力建设好兼职教师队伍,特别要重视选聘实践经验丰富的党政领导干部、专业技术骨干等担任兼职教师,建立领导干部上讲台制度。三是健全教师知识更新机制。继续实施骨干教师培养计划,特别是省、市党校应摒弃“门户之见”,一些重大或有创意的课题应及时组织县级党校教师前往观摩学习。同时,还
要通过各种途径盘活“存量”,如停办各种函授班次,为专职教师提供充裕的学习培训及到乡镇挂职锻炼机会,县级党校专职教师应纳入公务员管理系列,既可充分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又能确保党校管理层后继有人。
(三)完善干部培训激励约束制度。应进一步健全干部培训激励约束机制,调动干部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是完善干部教育培训考核制度。组织人事部门要把干部参加学习培训的情况作为干部评选先进、考核和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凡培训不合格不过关的干部一律不评先、不推荐、不考察、不任用;对违反培训纪律的干部,严格追究其责任,并视其情节轻重,进行批评教育或行政处分,真正对受培训干部形成有效的约束力。二是建立干部学习档案制度。党校要建立党员干部在校学习培训档案,将干部在校考勤情况、学习表现、考试成绩等如实记录在案、整理成档,在培训班结束后及时交一份给组织人事部门备案。
(四)创新干部培训经费投入机制。经费投入不足,是多年来严重影响县级党校教育培训发展的“瓶颈”。县级党校教育事业要取得更大的发展,必须破解这一难题,建立新的投入机制,确保经费落实到位。要把县级党校建设和培训经费全额纳入财政预算,实行专款专用,并随着财政收入增长逐步增加。采取政府投入为主、党费增加支出、多渠道投入的筹集资金方式,作为县级党校教学和管理体制改革的长效经费投入机制,切实加大投入力度,特别要确保教师调研、进修和配套建设的经费足额到位,推动县级党校有序高效地开展各种教育培训活动。另外,还要设立党校科研项目专项经费,促进教师争推精品课、特色课。
2010年8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