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年卫生事业管理同等学力研究生考试题目
2014年卫生事业管理同等学力研究生考试题目
一、公共事业管理:
(一)选择题:
1、公共管理的公共性主要包含以下两层含义:管理体系的公共性和管理能力的公共性、管理事物的公共性和管理对象的公共性、价值取向的公共性和社会伦理的公共性、利益取向性的公共性和管理关系的公共性
2、新公共管理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威尔逊、罗伯特、戴维、赫尔特
3、与集权制相比,分权制容易产生以下缺点:官僚主义、本位主义、专制主义、事务主义
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驶国家权利的机关是: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人大和国务院
5、按照我国法律,在以下资源中有可能属于非公共资源的是:土地、水、矿产、信息
6、没有北京市户籍人口在北京缴纳社会保障金不满一年的外来人口,不得在北京购买居住性商品房,这项政策是属于:调节性政策、自我调节性政策、分配性政策,再分配性政策。
7、在现代民主国家中,政策决议通常分为如下两大类:企业议程和政府议程、公共议程和政府议程、企业议程和行政议程、政党议程和政府议程。
8、当前一些老人到地后没人敢扶,是因为缺乏:公共伦理、社会公德、公民意识、社会诚信
9、中共十八大三中全会的《决定》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关键性作用、重要性作用、决定性作用、基础性作用
10、将私人部门的管理引入公共部门的管理中,重塑公共部门,这种改革称为:公共部门私人化、政府企业私人化、政府企业化、建立公私伙伴关系
(二)、简答题:
1、简述政府经济活动中宏观调控的主要内容
2、简述公共伦理的主要功能
二、卫生事业管理
(一)名词解释:
1、卫生事业
2、区域卫生规划
3、村卫生室
4、卫生服务的个人需求
5、疾病负担
(二)简答题:简述卫生资源利用中的公平要求和效率要求
(三)论述题:
1、试述我国卫生事业的组织体系的构成2、试述卫生经济学评价的五种方法
(四)分析题:医院中开设发热门诊的必要性何在?如何补偿医院开设发热门诊带来的损失
第二篇:卫生事业管理考试总结
卫生事业管理学的学科特点:综合性、理论性、实践性均很强,是一门多学科理论、方法和知识相交叉的应用性学科。我国卫生事业取得的成就:①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②基本建立起遍及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③初步建立了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④重大传染病防治取得了明显进展⑤妇女儿童卫生保健水平进一步提高。面临的问题:①公共卫生体系不健全②应对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机制不完善③医疗服务体系不适应群众的健康需求,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突出④医疗卫生管理体制与人民健康需求不适应。
卫生事业管理学的发展史:①我国卫生事业管理学的初创时期②停顿时期③发展时期。访谈法的特点:应用广泛且彻底、通常以个人叙述为基础、访谈法与观察法常结合使用 文献分析法的特点:没有时空限制、只收集分析已存在的资料和信息、获取资料无需大量人力财力的消耗
应用观察法遵循的原则:客观性原则、全面性原则、深入性原则、持久性原则、遵守法律和道德的原则
访谈法的原则:对所调查内容应采取中性态度;调查主题明确,能吸引回答者的关注,有效防止拒绝回答状况出现;调查人员态度端正、和蔼、举止大方,切忌以审问方式进行提问;访谈对象拥有调查相关信息并愿意提供 SWOT分析法: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s)。SW是内部因素,OT是外部因素。SWOT分析方法主要步骤:1运用各种调查研究方法分析目前环境因素2将各种因素按一定排序方式构造SWOT矩阵3制定相应的行动计划
SWOT分析结果意义:1内部外部条件都好,宜大力发展,属于增长型战略;2外部条件好内部条件有问题,属扭转型战略,把握有利机遇、调整发展方向;3内外均不好,属防御型战略,不能进攻,也无力扭转;4内部资源丰富外部有风险,多元经营战略,应分散风险实施多元战略。
利益相关者分析法:利益的界定是逻辑前提。估计利益相关者期望的重要性:1每个利益相关团体的期望对卫生事业的重要性如何2他们是否有方法使政府部门重视其期望3利益相关者的期望对未来战略可能的影响。我区 “四位一体”:医疗、疾控、保健、计生。
卫生系统绩效评价体系指标:健康状况、卫生系统反应性、筹资公平性。卫生系统反应性的构成:尊严、自主性、保密性、及时关注、社会支持、基本设施质量、选择性。卫生系统的职能:监督管理、筹资、服务提供、资源筹措。衡量卫生筹资公平性的标准:①看政府补贴如何分配和使用②看卫生服务项目或保险覆盖了哪些人③看疾病风险是如何分担的。了解在《2000年世界卫生报告》中我国的各种指标排位(p235)
初级卫生保健策略的内容:增进健康、预防疾病、医治病伤、康复服务。特点:(p279)社会性、群众性、艰巨性、长期性。《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01-2010年)》在“妇女与健康”领域的主要目标:①妇女在整个生命周期享有卫生保健服务,提高妇女的预期寿命。②提高妇女生殖健康水平③保障妇女享有计划生育的权利④流动人口中的妇女享有与户籍所在地妇女同等的卫生保健服务⑤将妇女艾滋病病毒感染率控制在较低水平⑥提高妇女的健身意识,增强妇女身体素质。《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中2010年我国儿童发展的总目标:坚持“儿童优先”原则,保障儿童生存、发展、受保护和参与的权利,提高儿童整体素质,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了解“新医改”之“四梁”:①全面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②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体系③加快建设医疗保障体系④建立健全药品供应保障体系
八柱”:①建立协调统一的医药卫生管理体系②建立高效规范的医药卫生机构运行机制③建立政府主导的多元卫生投入机制④建立科学合理的医药价格形成机制⑤建立严格有效的医药卫生监管机制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医药卫生科技创新机制和人才保障机制⑦建立实用共享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⑧建立健全医药卫生法律制度。2009年~2011年三年间“新医改”五项改革重点:①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②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③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④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⑤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卫生事业:是指为增进人民健康所采取的组织体系、系统活动和社会措施的总和,这些组织和活动以追求社会效益为目的,由政府领导并提供必要的经费补助。
卫生事业的性质:具有公益性,政府要实行一定的福利政策。特点:①政府在卫生事业中发挥主导作用②卫生事业以增进和维护人民健康为目的③卫生事业服务全体人民④卫生事业的系统性和复杂性
卫生事业管理:指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及有关行政部门根据卫生事业的规律和特点,将卫生资源优化配置及时合理的提供给全体人民,并对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的组织体系、系统活动和社会措施进行管理。方式:①计划方式②法律方式③经济④行政⑤项目
新时期我国卫生工作的方针: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卫生事业管理学:是研究卫生事业发展规律的学科,研究其理论和方法,研究与国情相适应的卫生政策,及与政策相适应的组织管理和工作方法,及世界各国卫生事业管理的经验。是保证和推动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的学科。
卫生事业管理学的意义:总结卫生事业的发展规律,制定适宜的卫生政策,推动卫生机构的改革,建立新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涉及到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的战略问题和一切具体工作,是本专业的骨干课程。
管理:是指在特定环境下,通过计划、组织、控制、激励和领导等活动,协调人力物力财力和信息等资源,以期更好的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管理的五大职能:计划与决策、组织与人员配备、控制与协调、沟通、激励与领导。(p36)
定性研究方法:它是依赖于研究者个人的直觉和哲学的思辨思想,根据主观经验判断,提出看法,最终用演绎的方法对自己的设想进行验证的社会学研究方法,强调一种对宏观把握与哲学思辨的观念。定量研究方法:就是运用概率论以及统计学原理对社会中的一些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和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数量变化等方面进行研究。
定性方法分类及特点:观察法、访谈法、专题小组讨论、选题小组讨论、文献分析、德尔菲法。定量方法的分类及特点:投入产出分析预测法、关键路径/临床路径、卫生事业的督导与评估。(熟悉在运用这些方法时,所需密切注意的问题。了解新方法以及未来新进展与新发展的趋势)
定性与定量的区别:研究模式:自然模式/科学模式;逻辑基础:归纳推理/演绎推理;资料收集:观察、访谈等/量表、问卷、调查等;资料分析:文字描述/统计分析;研究方式:实地研究/实验、调查研究;研究特性:主观研究/客观研究
我国卫生行政组织构成:卫生部、省卫生厅、地区卫生局、县卫生局。
卫生服务组织的构成: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妇幼保健机构、健康教育机构、卫生信息机构
公共卫生包含的卫生服务内容:计划免疫、传染病控制、妇幼保健、职业卫生、环境卫生、健康教育在内的典型的公共产品,应由政府向全体社会成员免费提供。熟悉卫生组织体系的特点:专业协作的综合性特点,越往高层分工越细;越往底层综合越强。农村“三级卫生保健网”:县医院、卫生防疫站、幼保健院等单位是中心,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组卫生室为基础的三级结构。服务面覆盖占中国人口80%的农村地区。WHO相关知识:1948年4月7日成立,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世界卫生日”是每年的4月7日。宗旨:使全世界人民获得尽可能高水平的健康。共有191个正式成员和2个准成员。我国医疗保险的种类: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卫生人力资源的分类:医疗卫生系统的管理人员、医疗卫生系统的专业技术人员、卫生系统的技能工勤人员。
人力资产衡量:①健康②经验③知识④技能⑤忠诚
评价一个国家卫生人力状况的几个指标:每千人口卫技人员比、每千人口医生比、每千人口护士比、医护比例等。
绩效评价:就是运用数理统计和运筹学方法,采用特定的指标体系,对照同意的标准,按照一定的程序,通过定量定性对比,对企业或组织一定经营时期内的经营效益和经营者的业绩做出客观、公正和准确的综合评判。
卫生系统:是指所有致力于产生卫生行动的组织、机构和资源。
卫生系统绩效:指一个国家的卫生系统对于自己有责任承担的卫生系统总体目标的实现程度。
WHO在1977年第30届世界卫生大会上首次提出“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疾病控制管理:是指一个国家和地区通过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组织卫生资源,对影响人群健康的重大疾病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或减少其对居民健康的影响,提高人群健康水平的过程。妇幼卫生工作方针:必须坚持以保健为中心,以保障生殖健康为目的,保健与临床结合,面向群体,面向基层和预防为主。妇幼卫生工作内容:妇女保健、儿童保健、婚前保健、生殖健康、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各级妇幼保健机构的性质:具有公共卫生性质的公益性事业单位,是为妇女儿童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的专业机构。
药品监督管理: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为保证药品质量、保障人体用药安全有效、维护人民身体健康,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政策,对药品的研发、生产、销售、使用、价格、广告等各个环节的全过程的监督管理。
第三篇: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题目(模版)
公管专业毕业论文的选题范围
结合同学们所学主干理论课和实践实习的经验,划定以下八个范围。要求同学们结合自己的学习和实习实践经验以及自己的兴趣和以后的工作方向,在给定的大范围内选择一个自己喜欢,并且有实际应用价值的问题,自拟题目,进行研究和写作。
1.卫生经济方向2.卫生法及行政管理3.医院管理4.医药企业文化建设
5.医药企业经营战略6.疾病控制与预防 7.社会医学与公共卫生事业管理8.医药信息管理 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第四篇:深圳大学研究生2004考试题目
2004年深圳大学传播学初试试题
专业:传播学考试科目:传播学理论与研究方法
一、解释(每题10分,共30分)1.沉默的螺旋 2.有限效果 3.培养分析
二、问答(每题15分,共45分)
1.为何传播学家认为近代启蒙运动的发生与纸质大众媒体的发展有直接关联? 2.施拉姆的“报刊的四种理论”主要是指什么?有什么局限性? 3.二级传播理论有何理论贡献和局限性?
三、论述(每题25分,共50分)1.简论人际传播的虚拟化 2.社会弱势群体的意见表达
四、研究提纲设计(25分)
1.运用内容分析方法设计研究提纲 题目:城市“三无人员”(无固定住所.无稳定职业.无合法居住身份)在新闻媒体中的形象
2004年深圳大学传播学初试试题 专业:传播学 考试科目:广告学
一、简答题(共80分)1.广告的强制性属性
2.《Printis Ink》杂志的《广告法草案》 3.Rpsser Reeves 的“USP”理论 4.会商思维法 5.开展DM的条件
6.媒体评价指标中的“到达率” 7.广告心里效果测评 8.有限服务型的广告公司
二、论述题(共70分)
1.论广告在整合营销传播中的地位 2.试举例评述饮品广告的诉求点差异
2005年深圳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答题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卷纸上无效)专业: 传播学
考试科目:广告学理论与实务
一、名词解释(共50分,每题10分)1.广告接触率 2.USP 3.广告预算的销售单位法 4.会商思维法 5.Point Of Purchase
二、简答题(共45分,每题15分)1.广告的基本属性 2.礼品广告的特点
3.科雷(Russettrl Colley)《确定广告目标以衡量广告效果》
三、论述题(共55分,前一题25分,后一题30分)1.试评析“脑白金”的广告诉求 2.论广告道德规范
2005年深圳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答题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卷纸上无效)专业: 传播学
考试科目:传播学理论与方法
一、名词解释(任选2题,每小题10分,共计20分)
1.文化帝国主义
2.上限效果假说
3.符号的任意性 4.传播接近权
二、理论阐释(每小题15分,共计30分)
1.李普曼在《舆论学》中指出:“舆论分析者必须开始认识清楚下列三者之间的关系:行动的情景,人对那种情景的想象,以及人对从行动的情景中产生出的想象的反应。”试问,在公众舆论的分析中,做这样的分辨有什么理由和意义?
2.席勒在《信息与危机经济》中指出:“如果说,信息的商品生产和销售正在成为新兴经济的最主要特征,正在造成文化生产与工业生产的会聚,那么,将文化和传播领域与社会基本制度结合的前提也许正在加紧而不是在放松。商业化的信息在各种各样的生产活动中地位的上升也许会使创造性工作和常规工作一样具有更少而不是更多的自主性。”他提出这个观点的理论根据是什么?对这一观点应当如何评价?
三、问答(每小题20分,共计40分)
1.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取决于每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分工和内部交往的发展程度。这个原理是公认的。然而不仅一个民族与其他民族的关系.而且这个民族本身的整个内部结构也取决于自己的生产以及自己内部和外部的交往的发展程度。”这一论断对于理解人类传播规律有何重要理论意义?
2.在中国当代的大众传播活动中“意见领袖”是如何形成的?他们如何发挥作用?对意见领袖的作用应如何评价?
四、设计调查问卷
设计一份关于《当前大学生人机沟通心理困扰状况》调查问卷,并说明调查目的.抽样原则和统计分析的方法。
五、专题论述(任选一题,40分)
试论网络媒体与报纸传播的互动效应
新闻策划之我见
2005深圳大学传播学复试全程回顾
1.专业课《传播政治经济学》:笔试,3小时。2.综合面试。30分钟/人。
英语能力测试放在笔试和面试中,没有单独列出来。
最后复试成绩换算成100分。再加上初试的成绩就是你的最后总分。2005年深圳大学传播学复试笔试试题(回忆版)
一、简答45' 1.关于传播行为效果的实证研究是传播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着眼点吗? 2.如何理解媒体产品的商业化。
3.“传播是社会建构的力量”和“传播是符号意义的传达”两句话有什么观念的区别?
二、分析下述传播现象25’
首家整体实行股份制的新闻机构(内容来自某网站,略)
三、翻译30’
The Concentration of Media Power(很长一段英文,略)2005深圳大学传播学复试综合面试题目(回忆版)
1.标准试题
加入wto以后,中国的媒体该如何应对?媒体包括:电视,广告,电影,等。考生任选其中一方向论述。
2.随机提问。包括中文部分和英语部分。
2006深大传播学初试试题
传播学理论与方法(完全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10分,共20分)1.意见气候 2.信息度指数
二、理论阐释(20分)美国学者麦奎尔提出“:我们是通过大众传媒来了解我们所处符号环境(信息.观念.信仰等)的特征的,同时,媒介使其各不相同的组成部分相互联系与协调。我们共享的媒介资源(当然还包括共同的社会环境)越多,符号环境就更多地为人们共同拥有。而每个个人或群体确实拥有独一无二的感知与经验世界,有组织的社会生活的一个前提就是对现实的共识程度。而比起其他结构,大众媒介在日常生活中,较为持续地有助于达到这一目标,即使这种影响是渐进的,且不易觉察。”他的这一观点能否成立?据你所知,在传播理论中,是否有与之完全不同的主张?
三、问答(每题20分,共40分)
1.沉默的螺旋理论如何解释现代社会中大众传播.社会心理和舆论三者之间的关系? 2.以电视剧研究为例,文化研究和政治经济学研究各自的侧重点是什么?
四、请根据给定的条件设计一套研究方案,并说明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20分)1.研究对象:某大学在校全日制本科生
2.研究主题:大学生媒体使用情况对其择业的影响
五、作文(任选其一,50分)
1.简谈灾难报道和社会预警机制的形成 2.传媒娱乐化现象之评析
2006深大传播学专业-广告学理论与实务试题(完全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10′,共计20 ′)1.到达率
2.广告审查制度
二、问答(每小题20′,共计40’)
1.简述“推式”促销策略与“拉式”促销策略的区别
2.广告学家爱尔玛.赫伊拉说过:“不要卖牛排,要卖吱吱声”。根据这句话,结合具体案例,谈谈你对广告的理解。
三、辨析与阐述:(每小题20′,共计40′)
1.传统的广告信条认为,广告要突出独特的销售点(usp),即主张广告应突出自己推广产品与竞争对手产品的差别,并反复宣传这些特征的价值。然而新一代广告人认为,usp确实是一个伟大的理论,但当大多数进入市场的产品都没有可见差异时,这一种方法就会“失灵”。因此,这些广告人主张向受众传达一种关于世界的感受,如果受众确认了那种感觉也许就记住了广告的品牌。简言之,广告应当推广品牌而非产品。你倾向于哪种主张,请阐述理由,并举例说明。
2.一种广告传播的观点认为,大众媒体是广告传播的最有力的武器,因为大众媒体可以快速.大规模.全面的介入市场,造成广告传播的市场强势;另一种看法认为,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市场分层越来越细密的情况下,大众媒体的广告是一种盲目的浪费,一种风险很大的投入,相反,应当更多地研究和采用成本较小.精确度较高的分众媒体来做广告,你赞成哪一种主张,请阐述理由,并举例说明。
四、广告案例分析与策划:(50′)
阅读以下广告案例陈述,按照题目要求,阐述你的分析并起草广告策划提纲。
古有夸父追日,最后的结果是夸父累死了。今天有人追求宇宙飞船,却赢得盆溢钵满。“神州五号”发射成功之后,它的商业价值迅速显现。搭载“神州五号”发射工程的一些商业广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震惊广告界。它们怎么会在一夜之间做到广告的铺天盖地?这似乎早有预谋。
(一)“神州五号”的品牌价值在哪?
“神州五号”的发射是提升国家形象的一项重要工程,是我国跨入21世纪后,在高科技领域,尤其是航天技术方面的最大成就,将会记入人类的史册。因此,与“神州五号”品牌软搭载一旦成功,肯定能大大推动企业品牌的上升。
(二)“神州五号”的商业价值在哪? 1.“神州五号”本身
“神州五号”的商机在于其指定产品.专用产品.推荐产品等等,其中制定产品包括“神州五号”指定产品.中国航天指定产品以及中国航天员指定产品,如指定用车.指定无线通讯设备.指定IT设备等。
当然并不是所有企业的产品都能成为指定产品,它有很高的门槛。一般而言,具有高科技含量的产品更适合成为航天系列指定产品,比如指定通讯.指定饮料.指定服装.专用润滑油.指定庆功用酒等等,皆是品牌关联性比较强的产品。2.中国宇航员
中国宇航员尤其是首位登陆太空的中国宇航员的商业价值是不容忽视的,这是其他任何一个形象代言人所不具备的。“神州五号”成功后,“中国航天第一人”杨利伟片刻间成为全球聚焦的焦点,这就是“中国航天第一人”的商业魅力。如果航天员,尤其是杨利伟能成为企业的形象代言人,对于企业.产品.品牌来说,其意义将不是用数字所能衡量的。
(三)如何与“神州五号”进行品牌嫁接
现在,我们都认识到“神州五号”的巨大品牌价值和商业价值,但如何与“神州五号”进行品牌嫁接,使企业的品牌价值和商业价值最大化?这是企业参与“神州五号”活动的最大难点。与“神州五号”捆绑,进行企业营销、公关、广告、品牌等相关商业运作,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操作:指定产品版和活动版。1.指定产品版
利用“神州五号”的指定产品为载体,企业在产品宣传、企业品牌建设、企业形象塑造方面就可以进行有创意的宣传和传播,其中,利用公益活动更有利于传播企业的品牌。2.活动版
活动版分为三个阶段
1.前期大型公关、公益活动
2003年10月“神州五号”发射,在这段时间内以“神州五号”为载体,推出一系列由企业承办.参与的大型公关.公益活动,其中有“神州五号”“地球村之歌征集活动”、“神州五号”“地球村宣言征集活动”.航天知识大赛.航天航空知识博览会.航天知识论坛等。2.发射飞行阶段
这个时间段比较短,就是一天的二十几个小时,但也可以充分利用。因为在这个时间内,神州五号已经在天上飞行,发射成功了,能否顺利回来,宇航员如何生活,他的背景资料都是悬念,赞助企业仍有不少商机,就像可口可乐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开标当晚热卖一样。许多网站、报纸及电视媒体此时大打有奖竞猜牌,大大赚了一把。3.发射成功之后
发射成功之后,企业可以进行广泛的公关.公益以及广告宣传活动,同时,还可以举行大型的庆贺活动,这对于提高企业的形象是非常有帮助的。根据以上的案例陈述,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企业将自身的广告捆绑在“神州五号”发射工程可能存在怎样的风险? 2.请你设想选择一家准备利用“神六”发射工程来作广告的企业,替这家企业写出一份简单扼要的广告计划书。
2006深圳大学传播学复试全程回顾
1.专业课《传播政治经济学》:笔试,2小时,满分100分。
2.英语听力测试:笔试,30分钟,满分40分。形式类似于CET4、CET6听力部分。3.英语口语测试:面试,20分钟/每人,满分40分。问题都是随机的,有专业英语。4.专业综合:面试,30分钟/每人,满分120分。专业综合面试分2个部分。
1.在老师准备好的几个信封中,随机抽一个信封,里面就是你要回答的题目。2.老师的随机提问。
2006深圳大学传播学复试笔试科目 《传播政治经济学》试题(回忆版)
1.传播政治经济学和文化研究学派对媒体的研究立脚点有什么不同? 2.论述媒介的商品化
3.中国大型媒介集团发展现状,出现的原因,你认为其发展前景如何? p.s.以上几题描述的语言,不一定和原题完全一样。回忆版,会有出入。2006深圳大学传播学复试综合面试题目(回忆版)1.2张新闻报道的现场图片,讲一讲“新闻眼”,新闻摄影之类的。
2.2张图片,一张是古代裸女油画,一张是现代模特图,讲一讲文化现象。
3.2张图片,都是贝纳通的广告图,一张是一个黑人手中捧着大米,一张是黑人的手和白人的手叠在一起,讲一讲广告中的世界关怀。
4.2张图片,一张是丰田的霸道广告图,好像是说丰田的车开过来,2个狮子对它敬礼。一张是立邦漆的广告图,好像是说,涂了立邦漆的那个柱子上,盘龙就滑落了。讲一讲广告中的民族情感。
5.3张图片,一张是微软产品的广告图,一个女生站在隧道中,幻想自己走在T台上。另2张是某男用香水广告图。一张是在音像店,男人的上半身抱着女友站在“浪漫爱情片”的柜台前选碟片,但他的下半身站在“成人限制级片”的柜台前。另一张是在步行街上,男人的上半身抱着女友继续往前走,下半身停留在橱窗前面,看橱窗里面那个穿着比基尼的女模特。讲一讲现代广告中的欲望表达。
第五篇:卫生事业管理考试重点总结
第一讲 卫生事业管理绪论
卫生事业的性质: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
卫生事业管理的内容:优化卫生政策、合理配置卫生资源、科学编制和实施卫生计划、提升卫生系统功能
50年代的四大方针: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 新时期的卫生方针: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第二讲 卫生组织体系
健康组织体系:健康行政、健康服务、健康第三方组织
卫生组织体系构成:卫生服务组织、卫生行政组织、卫生第三方组织
卫生部的职能:(宏观管理和业务指导)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制定卫生
政策和卫生规划、制定卫生机构和卫生人力标准、管理监督卫生公共事务 卫生部职能部门:办公厅、人事司、规划财务司、卫生政策法规司、卫生应
急办公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中心)、疾病预防控制局(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农村卫生管理司、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司、医政司、医疗服务监管司、食品安全综合协调与卫生监督局、药物政策与基本药物制度司、科教司、国际合作司、保健局
卫生服务组织体系构成: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妇幼保健机构、健
康教育机构、卫生信息机构
卫生服务组织体系分级:城市:综合性卫生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两级;
农村:县、乡、村三级卫生保健网:县医院、县疾控中心、县妇幼保健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
卫生第三方组织:学会:中华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华全国中医学会、中华护理学会;协会:中国医院协会、中国医师协会
建立四项基本卫生制度: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覆盖城乡居民的不同形式的医疗保险制度、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科学规范的公益性医院管理制度
第三讲 健康保障制度
医疗保障制度分类:基本医疗保险、补充医疗保障制度、商业性医疗保险、医疗救助、农村医疗保障
健康保障制度的基本模式:政府医疗保险(英)、社会医疗保险(德)、商
业医疗保险(美)、储蓄医疗保险(新加坡)、拓展的其他保险模式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原则 :自愿参加,多方筹资;以收定支,保障适度;
先行试点,逐步推广
第四讲 卫生政策分析
卫生政策含义:WHO的定义:改善社会卫生状况的目标,这些目标中的重点,以及实现这些重点目标的主要途径。我们认为:政府为保障人民健康而制定并实施的用以规范政府、公民和医院等社会组织的目标、行动指南、策略与措施的总和。
卫生政策分析的模式:完全理性决策模式、有限理性决策模式、渐进决策模
式、循证决策模式
卫生政策分析的主要内容:卫生政策的问题确认、卫生政策的方案研制、卫
生政策方案可行性论证、研究卫生政策的执行、研究卫生政策的评价、研究卫生政策分析中所应用的方法和技术
政策的两个规律:政策损益补偿规律(指在一项政策中 受到损害的利益,应
由其他政策予以相应补偿,以保持社会利益关系的平衡)、政策效力递减规律(任何政策都会遵循效力低效期、效力增长期和效力递减期三个阶段,进而正效力向负效力转化的政策效力规律)
新医改的五项改革: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
物制度、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第五讲 卫生系统绩效评价
3E和4E评价法:经济性(Economy)、效率性(Efficiency)和效果性
(Effectiveness),以及公平性(Equity)
绩效评价的指标设定(SMART原则):S(Specific)具体明确的、M(Measurable)
能够衡量的、A(Attainable)可以达到的、R(Relevant)平衡关联的、T
(Time-bound)设定期限的 绩效评价的精确性:信度(绩效评价的可靠性或一致性)、效度(绩效评价的有效性或正确性)
卫生系统三大目标:健康、反应性、筹资
卫生系统四项功能:服务提供、资源筹措、筹资、监督管理
健康状况指标:减寿人年数(PYLL)、无残疾期望寿命(LEFD)、健康期望寿
命(ALE)、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伤残调整期望寿命(DALE) DALE的应用意义:
1.对不同人群健康状况进行比较,评价不同国家卫生系统绩效。
2.确定重点人群和重点防治疾病,为卫生决策提供政策性支持。
3.衡量人群健康水平的公平性。
4.提供测量非死亡性健康状况的有效方法,可引起人们对非死亡性健康状况的关注。
卫生系统反应性的构成(2类7方面):对人的尊重(尊严、私密性、自主性)、以服务对象为中心(及时关注、社会支持网络、基本设施质量、就医选择性)
衡量卫生筹资的公平性:政府补贴的分配和使用、卫生服务项目覆盖范围、疾病风险的分担
评价卫生系统绩效:卫生系统质量(健康水平+反应程度)、卫生系统公平(健
康、反应性和筹资的分布)、卫生系统绩效(资源与达到目标的联系)第六讲 卫生改革与发展
改革措施:私有部门的作用、权力的下放、筹资与提供医疗保健职能的分离、引进新的筹资模式等
卫生部门改革:包括两部分的改革,卫生政策;构成并实施卫生政策的组织
机构、系统与文化
卫生部门改革核心目标是改善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公平性、质量、效率及可
持续性
推进卫生改革的动力:1.人们对卫生保健的期望值提高,需求增加2.卫生保健
费用的增长3.支付能力有限4.对传统体制的怀疑论5.卫生服务体系的官僚化
6.卫生服务的公平与效率问题7.对行医行为的新认识
卫生改革的核心目标:改善人民健康、提供经济风险保护、提高公众满意度 阿拉木图宣言(PHC的五项原则):公平分配资源、社区参与决策、注重预防
性和促进健康的卫生服务、适宜的技术、多部门合作途径
医疗改革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医疗服务的公平性下降;群众“看病难、看病贵” 问题目益严重;医疗卫生服务和卫生投入绩效低下;卫生资源布局与结构不合理,资源浪费与短缺现象并存
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九项主要内容:完善公立医院服务体系、改革公立医院管
理体制、改革公立医院法人治理机制、改革公立医院内部运行机制、改革公立医院补偿机制、加强公立医院管理、改革公立医院监管机制、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加快推进多元化办医格局
卫生改革的步骤:确定问题、分析问题产生原因、政策开发、作出政治抉择、实施改革、评价改革效果
第七讲 卫生信息系统
信息的生命周期:从产生到消亡,经历需求、获得、服务、退出四个阶段。 信息的质量:准确性、及时性、保密性(独享性)、适用性
卫生信息系统结构:资源(人员、硬件、软件、资金);制度(组织的章程) 常规数据收集方法:卫生机构数据收集、社区数据收集、人口登记系统 非常规数据收集方法:快速评价方法(定性研究方法)(现场观察、个别访
谈、焦点小组讨论);调查(家庭调查、诊所出口调查)
卫生系统管理功能:保健对象管理功能(服务对象管理功能)、卫生保健管
理功能(卫生服务管理功能)、卫生行政管理功能、基本公共卫生管理功能 第八讲 社区卫生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以全科医生为主要卫生人力、以社区为导向的一种基本的卫
生服务
全科医疗:以个人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的连续性、综合性、协
调性、人性化的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的特征:
1、基层卫生保健
2、人格化照顾
3、综合性照顾
4、连
续性照顾
5、协调性服务
6、可及性服务
7、以家庭为单位的照顾
8、以社区为基础的服务
9、以健康为中心的服务
10、以预防为导向的服务
11、团队合作的方式
社区卫生服务的内容:健康教育、医疗、预防、康复、保健、计划生育技术
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用房400㎡,社区卫生服务站用房60㎡
第九讲 医政管理
医政管理的性质:强制性、公益性、人道性、时效性
医疗卫生行业准入管理内容:医疗机构准入管理、医疗卫生人员准入管理、医疗卫生技术准入管理、大型医疗设备准入管理、医疗机构药品准入管理 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准入管理:医师准入管理(包括四类:临床、口腔、公共
卫生和中医师,两级: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护士准入管理(执业资格考试,每年一次,护士注册有效期为两年)
医疗服务质量管理:结构质量(基础质量);过程质量(环节质量);结果
质量(终末质量)
医院感染: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急救医疗的组织模式:指挥调度型(广州)—急救中心负责指挥调度各医院;
依托型(重庆)—依托于较大医院的急救中心;院前急救型(上海)—急救中心及分站(院前急救)和协作医院;院前急救+院内急救型
血液管理:无偿献血制度、采供血机构准入管理、临床用血管理、单采原料
血浆管理
医疗事故构成要件:行为主体是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必须有违法行为;必
须有损害后果;违法行为与不良后果必须有因果关系;主观上必须有过失:疏忽大意过失和过于自信过失
医疗事故的鉴定:医学会负责、成立专家库、医学会组织专家鉴定组进行、鉴定程序
医疗事故的处理:医患双方协商解决;卫生行政部门调解解决;向法院提出
诉讼解决
医疗事故分级:一级: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二级: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三级: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四级: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伤的其他后果
第十讲 药品监督管理
药品的分类:现代药与传统药;新药和仿制药;生物制品与新生物制品;处
方药与非处方药;特殊管理的药品
药品监督管理的重要性:保证药品质量安全有效;保证药品使用的合理性;
保证药品资源的优化配置;保证药品市场的法制化、科学化
我国药品监督管理的原则(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质量第一的原则、法
制化与科学化高度统一的原则、专业监督管理与群众性的监督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评价药品质量:真实性、纯度、品质优良度
我国OTC药物的遴选原则:应用安全、疗效确切、质量稳定、应用方便 第十一讲 卫生服务规划
规划:是一种规范化或法律化的文件,是达到某个特定的目的、目标的蓝图。 卫生服务规划工作的原则:协调发展的原则、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系统性原
则、整体性原则
卫生服务规划步骤:背景分析、拟定目标、修正目标、制定战略、实施战略、监测评估
第十二讲 疾病控制管理
疾病管理过程:
1、确定疾病管理病种
2、确定干预受益的目标人群
3、强调
预防和有效治疗
4、测量结果
三级预防:一级无病预防,二级有病早发现、早治疗,三级治病防残 健康管理的三大环节:健康检测、健康评估、健康干预
传染病管理的范围:(1)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2)乙类传染病:传染性
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3)丙类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报告时限。
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或疑似病人时,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应于2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小时内以最快的通
讯方式(电话、传真)向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于2小时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
对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4小时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收到无网络直报条件责任报告单位报送的传染病报告卡后,应于2小时内通过网络直报。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现场调查应包括以下工作内容:
(一)流行
病学个案调查、密切接触者追踪调查和传染病发病原因、发病情况、疾病流行的可能因素等调查;
(二)相关标本或样品的采样、技术分析、检验;
(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确证;
(四)卫生监测,包括生活资源受污染范围和严重程度,必要时应在突发事件发生地及相邻省市同时进行。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发布内容包括: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
传染病疫情性质、原因;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发生地及范围;
(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的发病、伤亡及涉及的人员范围;
(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处理措施和控制情况;
(五)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发生地的解除。
职业病控制管理(10类115种):尘肺、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职业中毒、物
理因素所致职业病、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眼病、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职业性肿瘤、其他职业病
爱国卫生运动基本方针:政府组织、地方负责、部门协调、群众动手、科学
治理、社会监督
爱国卫生运动主要任务:
1、组织、协调各地区、各部门,把爱国卫生运动纳
入各自规划
2、组织动员各行业广大群众、干部深入持久地开展社会卫生工作
3、制定和修改各地的卫生制度和法规
4、进行爱国卫生运动的预测和决策,运用各条卫生章法,发挥爱卫会成员部门的作用,使爱国卫生运动经常化、制度化、科学化
5、加强城乡基础卫生建设,开展健康教育和监督管理 第十三讲 妇幼卫生管理
妇幼卫生工作的内容:妇女保健、儿童保健、婚前保健、生殖健康、健康教
育和健康促进
妇幼卫生政策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婴保健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
妇幼卫生服务评价内容:妇幼健康状况与卫生服务需要、妇幼卫生系统的构
成与发展、妇幼保健制度、妇幼卫生服务提供与利用
妇幼卫生服务评价指标:妇幼健康状况指标、妇幼卫生服务需要指标、妇幼
卫生资源指标、妇幼卫生服务利用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