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公路建设年活动致全县人民的一封信
抢抓机遇乘势而上
奋力夺取全县农村公路建设的更大胜利 ——开展“农村公路建设年”活动致全县人民的一封公开信
全县广大工人、农民、机关干部和各行各业的同志们:
要想富,先修路。公路通,百业兴。农村公路建设是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结构调整、农民持续增收的基础条件,是改善农村投资环境、促进农村信息传播和对外交流、扩大改革开放成果、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必由之路,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近年来,县委、县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农村公路建设,大力实施“村村通油路”工程,经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农村公路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全县公路通车总里程已达1132公里,其中农村公路发展到1030公里,行政村油路通达率达到了97.8%,改善了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带动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但从总体上看,全县1030公里的农村公路中,有500余公里的老油路已到大修周期,迫切需要改造,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改善农村交通环境已成为全县农民群众的强烈愿望,也是县委、县政府致力解决的主要问题。党中央、国务院知民情、顺民意,决定在“十一五”期间投资千亿元支持农村公路建设,省政府做出了2007年对通村油路每公里补助7万元的决定,这对于我们乘势而上,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如果错过了这一机遇,今后农村公路建设费用将-1-
全部由我们自己承担。因此,县委、县政府决定将2007年定为“农村公路建设年”,全党动员,全民动手,大打一场农村公路建设的人民战争。目标是:新建和改造农村公路263.6公里,总投资5433万元。其中新建乡村路69.9公里,改造乡村老油路175.7公里,县道老油路6公里,边界公路12公里。任务完成后,全县运输能力将进一步增强,农村交通环境和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将进一步改善。
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继全面取消农业税、免收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之后,又一次让农民兄弟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惠民工程”、“民心工程”。全县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职工一定要充分认识农村公路建设对发展全县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大意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市和县委、县政府的决策上来,按照职能分工积极做好本职工作,动员社会各界力量,积极投入到农村公路建设热潮中来。各乡镇和村民委员会要加大宣传力度,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动员广大群众,多渠道筹措配套资金,争取及时足额到位。全县共产党员、共青团员、机关干部和企事业单位人员,要充分发挥模范作用,带头出资捐资,为群众做出表率。全县个体工商户、民营企业家和在外创业成功人士,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经济实力,多尽一份心,多出一份力,为家乡铺路修桥做出积极贡献。
农村公路是农民自己的路、集体的路、村里的路,农民是
主要受益者,是建设的主体,更是投资的主体。全县广大农民群众一定要认识到,修建农村公路是我们群众自己的事,要想加快农村公路建设进度,尽快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必须积极、主动、及时地把公路建设费用筹集缴纳上来。因此,全县广大农民群众要在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的统一组织下,迅速行动起来,踊跃捐款捐物,积极筹措建设资金,确保足额及时到位,确保农村公路早开工、早建设、早通行,真正修好属于自己的公路。
各乡镇、村及质量监理部门、工程施工单位必须严把质量关,确保农村公路铺一条、成一条、受益一条,让群众放心、让群众满意。对公路建设资金要确保专户储存、专款专用,管好、用好农民的血汗钱。对贪污、挪用、挤占公路建设资金的违法违纪人员,要一查到底,严肃处理,决不姑息迁就。
农村公路建设是惠及金乡60万人民、直接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事、好事、实事,责任重大,意义深远。让我们团结起来,齐心协力,同心同德,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为圆满完成全年农村公路建设任务,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梁山县人民政府
二○○七年三月二十八日
第二篇:致全镇人民的一封信
致全镇人民的一封信
广大居民朋友们:
你们好!为推进什川镇环境综合整治,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进一步提升辖区的综合实力和竞争能力,特致全镇人民一封信。自环境综合整治集中活动开展以来,通过全镇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什川镇面貌发生了明显变化。为此,我们热切期望广大居民进一步形成共识,紧紧围绕“创建优良环境,建设美好什川,构建和谐社会”这一目标,以“什川是我家,美化环境靠大家”的主人翁姿态,自觉加入到我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列,自觉遵守城镇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切实做到以下几点:
(一)临街各企事业单位、店铺等不得将物品放置在室外经营,一律进店经营。要按照“门前三包”的要求,及时清理门前堆放的杂物,打扫好门前卫生;
(二)任何个人和单位不得乱扔乱倒垃圾、乱泼污水、乱扯乱挂物品或擅自设置广告牌匾,更不能乱贴乱画“野广告”、“牛皮癣”;
(三)自觉拆除沿街遮阳棚、门前违规灯箱广告牌,实行一店一牌,未经允许不得沿街悬挂布联及标语牌;
(四)停放车辆要有序整齐停放,不能违章占道乱停乱放;
(五)任何单位和个人严禁擅自在道路两侧和公共场地搭建构筑物并从事经营活动,不准私搭乱建;
(六)在什川镇环境综合整治过程中,任何单位和个人侮辱、殴打管理工作人员或阻挠其执法,将依法严肃处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我们诚恳的希望广大居民立即行动起来,共同携手,从自我做起,积极参与什川镇管理工作,认真履行门前镇容环境卫生管理职责,自觉维护城镇管理各项秩序,为什川镇环境综合整治做出应有贡献。
祝广大居民朋友们生活和谐、家庭幸福、身体健康。
什川镇人民政府
什川镇行政执法中队
二〇一三年十一月二十日
第三篇:致全镇人民的一封信
致全镇人民的一封信
尊敬的各位父老乡亲:
大家好!值此中秋佳节和国庆即将来临之际,**镇治安联防队 特向你们致以节日的问候,恭祝节日快乐,家庭幸福!
**镇治安联防队成立伊始,在镇委、镇政府、镇派出所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积极配合各级政法机关,开展巡逻伏击等工作,有效地威慑违法犯罪分子,维护社会治安稳定,得到了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我们将再接再厉,进一步发挥治安联防队职能,加强治安防范,维护社会治安秩序,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设和谐社会。特别要加强中秋、国庆等重大节假日的治安工作,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过上一个安定、祥和的节日!
治安关乎你我他,平安稳定靠大家。维护社会稳定,建设平安**是治安联防队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由于我镇地域广,村落分散,居住人口复杂,治安问题形形色色,维护治安稳定工作任务繁重,维持联防队正常开展治安工作的费用也多。我们热切期望能得到您的充分理解和大力支持,慷慨解囊,捐助联防队的建设。
我们坚信:有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治安联防队一定能够正常运转,为把**建设成为社会秩序稳定、群众安全感强、幸福指数高的美好家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镇治安联防队
2011年9月6日
第四篇:致全镇人民的一封信
致全镇人民的一封信
尊敬的居民朋友:
大家好!
近年来,在全镇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镇的镇区环境卫生工作进一步加强,脏、乱、差现象逐步得到治理,人居环境有了明显改善,河口镇变得更加整洁优美。与此不和谐的是,一些居民还存在着有损城镇形象的陋习,乱扔乱倒垃圾、乱涂乱贴广告、乱停乱放车辆、未经批准乱搭乱建等不文明现象经常出现,特别是镇街上经营户户外经营现象尤为严重。
居民是城镇的主人,管好城镇就是管好自己的家园,改善城镇环境就是改善自己的生活。城镇建设与管理离不开每一位居民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当前,我镇正处于《创建省级卫生镇》整治时期,我们真切地希望全镇干部群众积极行动起来,自觉遵守城镇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一起为创建和谐优美的生活环境而共同努力。
(一)自觉遵守工商行政管理规定。不随意摆摊设点及在街路流动售货,经营户不得出户经营,不得影响市容和交通秩序。
(二)保持市容环境卫生。门前保持整洁,随脏随扫,无污物、杂物或卫生死角,不乱贴乱画、乱堆乱放、乱泼乱倒、乱扯乱挂,垃圾按规投放,自行车、机动车按位停放
(三)遵守规划建设审批程序。不私搭乱建,坚决遏制违法建设行为。
(四)自觉爱护城镇绿化成果。保持树木花草和绿化设施完好物,不向树穴内倾倒污水。
(五)自觉维护市政基础设施。认真履行保护基本设施的责任。
对在河口大道,大棋路等一些重要路段上出现的违法建筑、乱摆乱设摊点等违反城镇管理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问题,镇有关管理部门将集中进行整治取缔。在整治过程中,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听劝阻或阻挠行政执法人员执行公务的,将依法进行严肃处理。
居民朋友们:“同住一个镇,共爱一个家”。衷心希望广大市民一如既往地热爱自己的城镇,呵护我们共有的家园,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对身边存在的各种违反城镇管理法规、侵害群众公共利益的不文明行为及时纠正和劝阻,主动维护市容环境秩序。让我们携起手来,用我们的热情和真诚、辛勤和汗水,共同打造一个舒适、优美、方便、文明的生活环境,为把河口建设成为和谐、宜居的省级卫生镇作出自己的贡献!
恭祝您身体健康,全家幸福!
河口镇人民政府
二0一一年八月十日
第五篇:致全镇人民的一封信(推荐)
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坚决打赢攻坚战役
致全镇人民的一封信
全体市民们:
你们好!
当前,全国上下正如火如荼开展的一项工作扶贫工作,已深入人心,从中央到基层,各级党委政府正将脱贫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一项民生工作来抓。
桑木镇作为**县最后一个脱贫乡镇,近年来,通过发展麻羊、肉牛、生猪、蛋鸡养殖,红粮、烤烟、花椒、莲藕种植等扶贫产业,不断促进农民群众增收。积极贯彻落实好各种扶贫优惠政策,让扶贫成果普惠群众。搭建好各种创业平台,引导返乡农民工创业。实施东部产业承接转移,引进金鹏宇鞋厂,解决农村留守妇女就业。开展就业创业知识培训,提高农民工各种技能,不断解决就业创业,通过民政兜底,解决两无户的生活问题。实施河坎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妥善安置搬迁群众。实施小康水、路、电、防、讯、寨六项行动计划,镇村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
但由于扶贫工作起步晚、基础差、贫困程度较深,桑木镇扶贫攻坚工作虽在镇党委政府的努力下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但离减贫摘帽还有一步之遥,贫困帽子还未摘除,还有部分群众处在贫困线。到目前为止,桑木镇有贫困村 6个,贫困户 户 人。
通过精准识别回头看,建立贫困档案,镇党委政府更加清楚明了当前我们群众致贫的原因、存在的困难,为下步镇党委政府精准施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和信息。
同时,扶贫工在是件大事,事关我们的人民群众能不能早日脱贫、走上致富道路、过上小康生活,扶贫不仅是镇党委政府和全镇上下桑木几百名党员干部的事,更是我们所有群众的切身利益大事,也是全社会应共同努力的事。
贫穷落后不光荣,好吃懒做很可耻。当前,有少数群众仍然抱着等靠要的落后思想,一味向党委政府索取,终日想着靠低保、救济粮、救济款来维持生存,不搞发展生产,也不务工务农,甘于贫困落后。在自己不思进取的同时,还要拖其他群众的后腿。
因此,在这里,我们希望,我们桑木人民要摒弃等靠要取观念,发扬自力更生精神,传承中华民族优良的勤劳传统和美德,不甘贫困,奋力脱贫,不等不靠,敢闯敢冒,靠志靠脑,变让我富为我要富,变帮我脱贫为我主动要脱贫,靠自己智慧的头脑和勤劳的双手来创造财富,让自己的生活富裕起来,逐步走上小康道路,共享社会主义发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