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转正申请-杨丽娜2013年10月23日
姓名:杨丽娜部门:采购部职位:采购员 加入公司日期:2013年 7 月 23 日
转正日期:2013年10月23日
转正申请书
尊敬的领导:
您好!
首先感谢您给我机会到北京仟亿达科技有限公司从事采购工作。我于2013年7月23日成为公司的试用员工。现试用期已满,根据公司的规章制度,特申请转为公司正式员工。
现对试用期间的思想、工作、学习情况作以汇报总结。
自从加入公司这个大家庭以来,本人在思想上一直坚持以工作为重心的原则。坚持公司是我家,发展靠大家的理念,积极配合领导和同事开展各项工作。如今的社会竞争激烈,在这样的大环境压力下,我始终坚持不断学习的理念,相信知识就是力量,不断学习才能跟上公司的发展节奏,为公司创造价值。
在试用阶段的工作中,感谢领导和同事的鼓励和帮助,让我在工作中不断学习了专业知识,这使得我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了公司的大致发展方向和项目内容,并在供应商的开发上,不断深入了解项目所用材料和设备以及项目之外材料和设备的相关知识。在与供应商的沟通和采购过程中尽量做到专业精通,同时也在思想上不断要求自己进步,用知识武装头脑,并在领导细心的指导下很快熟悉现有项目的情况以及内容。另外在试用期期间开展本职工作时本人始终以公司的利益为准,坚持原则,绝不做有损公司利益的事情。虽然由于刚刚从事这个余热发电的新行业,对工作和项目所用材料和设备都不是很熟,曾经给领导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烦,但是在领导和同仁的关怀下,我努力学习,认真工作,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争取早日在工作上能为公司出一份力。
希望领导能给我这个机会让我成为公司的正式员工,与公司共同成长发展!
采购经理:年月日
申请人:年月日
第二篇:芳香永存(杨丽娜)
芳 香 永 存
高一6班杨娜丽
生活是浩翰的海洋,在这浩翰的海洋上,一层层的浪花太多了;生活是广阔的天空,在这广阔的天空中,迷你的风景太多了;生活是美丽的书籍,在这美丽的书籍中,一页页的快乐太多了。而有些事情是值得牵肠挂肚的,让人回味无穷的。
长长的人生其实就是一沓枝枝叶叶似的不会褪色的细节碎片。到最后,才发现,原来美好的事物是那样易逝。但,当站在时间的角度来说,时间却是永恒的,流逝的只不过是人类而已。
虽然人类流逝了,但一些美好的事物却成了永恒。你可曾想过,每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都是幸福的事。因为至少有一个人会把他们铭记。也许某些与你素不相识的人,的确与你无关。但他们也有所爱的人,他们也被人所牵挂和铭记,所以每个人都是幸福的。每个人都将成为永恒,只是收藏者不同罢了。
也许,在不经意的那天,他失去了他所爱所想的人,但他们不一定都是痛苦的。因为,有时候,只要彼此关心,彼此信任,才是最大的幸福,不一定要在一起。那样,才会加倍珍惜彼此之间的情谊,使之万古长青、永不间断。所以有时候有个值得让你牵挂,让你铭记的人也是一件幸福的事。
人们执著的认为拥有了就是幸福。并未想过有拥有必定会有失去,因此就坚定地认为失去是件痛苦不堪地事。其实,那也未必,因为人们只有
失去后,曾经的却成了最美好的,才会懂得用心去珍惜下一次美丽的相逢。
其实,生命中最美好的事物不是得不到的和已失去的,而是现在拥有的。生活真是一本让人回味无穷的书,每翻阅一次都有新的体验。一切美好的东西永远不会尘封,也不会只有一个人欣赏。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愿你有灿烂的前程,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有些东西,一旦失去永难找回,所以珍惜拥有才会芳香永存,流芳百世。
指导教师:潘维勤
第三篇:赏识教育论文-杨丽娜
赏识教育——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大庆一中历史组:杨丽娜
美国心理学家威普·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所谓赏识,就是充分肯定学生,通过心理暗示,不断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使其不仅有勇于进取的信心,也能有不断进取的动力。因而,赏识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激励。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对超常儿童非常有研究的美国专家来我国访问的时候,到一所学校去考察。一位班主任说:“先生,您能不能帮我把班里智力超常的学生挑出来?”专家爽快的答应了,然后自信的用手在学生中指点起来:“你,你,你„„”。被指到的孩子眼睛一亮,发疯似的跑回家:“妈妈,妈妈,美国专家说我是神童!”母亲半信半疑的找到老师,“一点不错,的确是专家说的。”母亲仿佛吃了一颗定心丸,不再焦虑,不再指责。从此,这些孩子的环境变了,同学们个个羡慕,老师倍加关怀,家长逢人就夸,他们一下子都到了“行”的教育世界,一个个飞速的向前发展。一年后,专家再次光临学校,询问那几个孩子的情况怎么样,班主任回答:“好极了!”接着班主任又问到:“先生,我感到很惊讶,您来之前他们只是普普通通的学生,可经您一指点,一个个都变了,请问您有什么诀窍,能够判断的如此准确?”专家微笑着说:“没有任何诀窍,随便指指而已。班主任目瞪口呆。这个既美丽又酸涩的故事给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启示是深刻的,那就是:赏识——成功的教育,他能够“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赏识教育如此重要,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做呢?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我谈一下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利用一切时机及时、恰当的肯定、赞扬学生。要善于用欣赏的眼光去欣赏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哪怕是一个小小的优点,也要给予真诚的赏识。在教师赏识的眼光中,学生会获得极大的自信和无穷的动力。
例如:在我现在所教的一个班中有个年级公认的不听话还特别调皮的学生,在接手这个班的教学后,我找他聊天,我是这样说的:不管你以前是什么样的学生,但现在你面对的一个新老师,希望你能以一个全新的姿态展现在老师面前,让你以前的老师对你刮目相看。看着他的眼睛忽闪了一下,我及时问:“你想学好历史吗?”他说:“想。”我又问:“你觉得你能学好历史吗?”他说:“能。”听到这儿,我及时收场,我说:“好,老师相信你能。”在高三开学后的第一次测验中,他果然考出了我意料之外的好成绩,对此,在班上我公开表扬了他。课后,我鼓励他:继续持之以恒,争取以后考试都保持这个成绩,还要更上层楼。在课上我觉得他更专心,作业也能及时自觉地完成。在考试之后,他碰上我的第一句话就是“老师,我考得怎么样?”我微笑着说:“82分,不错,你信守了自己的承诺。”之后,我发现他的几个“死党”也有了细微的变化,首先是他们上课都能自觉遵守纪律,不讲话不睡觉了。其次,他们的作业质量提高了,至少能认真做好,不再“开天窗”了;最令我欣慰的是在阶段测试中他们都有了很大进步。由此可见,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之一就是渴望得到赏识,即渴望得到别人的信任和重视。而教师的赏识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内心深处的这一需要,从而帮助学生恢复、建立自信心,1同时转化为一种催人向上的动力。
二、学会宽容,在宽容中让学生进步
人们对教育有种种误解,其中之一就是认为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提出被教育者的不足,并且不断地鞭策被教育者以达到自己的要求。这种教育方式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容易拔苗助长,适得其反。
我教的一个班中大部分学生松弛惯了,不会按时完成作业,也不会自觉地整理学习资料,在我紧追不舍地要作业的情况下,他们往往会以“练习丢了”、“落家了”的理由来搪塞。后来,我在印提纲、习题时就多印一个班。当他们再说“练习丢了”的时候,不管情况是否属实,我就补发他们一张,有时侯要补发三四次练习卷,才能得到他们做好的练习。我在默默地忍受他们犯同样的错误,实际上在等待他们改正错误。补发的练习次数多了,有些学生感到不好意思了,行为也收敛了很多。
后来有一次,我到这个班评讲一份“材料题”练习,不料我拿错了试卷,只得站到一位学生的身边,与这位学生合看。这时候,有一位学生悄悄地递上来一张“材料题”练习,我问他:“你自己还有没有?”他高高地举起手中的卷子说:“瞧,你发给我两份。”我当即表扬了他,并且问全班同学:“有谁把我发的卷子都保存好的?”班上稀稀拉拉地举起了几只手。我说:“杨老师要向这几位同学学习。这几位同学把这么多试卷都能保存好,说明这些同学对自己的学习非常负责,非常有责任心,而我却连需要讲评的试卷都没有带来,这是我工作的失职,以后我一定增强责任心,不犯类似的错误,请同学们监督。”第二天,我就用讲义夹把所有的卷子夹在一起,不久,我发现有许多学生把各种不同科目的试卷,用不同塑料讲义袋,分门别类地装在一起。
当然,赏识学生不是忽视学生的缺点和弱点,该指出的问题应该及时指出,该批评的时候应当及时批评,该制止的问题应该及时制止。但学生的成长必然伴随着缺点和弱点的克服,所以,对学生的缺点,不必过分夸大,要学会宽容、学会原谅,平等地对待他们,让他们心甘情愿地改正缺点。改正缺点的同时,也是优点的发扬,作为教师要细心地、耐心地观察他们的优点,不断地为每一位学生的每一个微小进步加油,这样会影响其他的孩子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功。
三、对学生进行充满爱心的教育,关爱每一个学生
要做到及时准确地“发现优点”、“欣赏优点”,尤其是发现表现不好的学生的优点,教师对学生就必须充满关心和爱心,必须满腔热情地关心学生、接近学生、爱护学生,多与学生交流、沟通,真正走进他的内心世界去了解他。俗话说的好:“没有不好的学生,只有不好的教育”。
无论哪个学生,只要我们耐心寻找,就必定能发现他的优点,即使他做错了事,我们也可以从中找到闪光点,关键是一个“爱”字。例如:在一堂历史课上,一个学生在看课外书,很专心,以至我走到他身边时还没发现我,当时,我只是把他的那本书合起来,什么也没说。下课后,我和他进行了交谈,我先肯定他看书很专心,书(《明朝那些事儿》)也不错。随后我说:“如果你看历史书也那么专心的话,老师相信你一定会有很大进步。现在你觉得该怎么处理这本书呢?”他说:“老师,书先放在你这儿,等期中考试后给我,可以吗?”我告诉他可
以,还加了这么一句话:这本书老师也很想看,就当你借给老师看吧。在这之后,他上历史课很是专心。
罗丹曾经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教学中也不是缺少好信息,而是缺少发现好信息的心灵。我教的一个班被认为是年级中最差的一个文科班,但我对他们说:“在老师的眼里,你们没有聪明、不聪明之分;没有好、差之分,只有有自信与没自信之分。那么,从现在开始,找回你们的自信,老师相信你们都是最棒的!”短短的几句话,扣开了学生封闭的心扉。使学生由于老师的赏识而增添了对学习的欲望与兴趣。上历史课他们都信心百倍,他们说:“历史课上能让我们找回自己。”
爱,是人类所特有的最伟大的情感。老师对学生的爱是博爱,所有的孩子都有责任获得爱,爱是老师最美的语言,也是开启学生心扉的钥匙。
四、注重对家长的鼓励,教师与家长同促进学生的进步
教育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学校、社会、家庭三个方面的配合。对于一位在校就读的学生,学校应承担主要的教育职能,而家庭的教育也是不可低估的。
在我所教的一个班中,许多学生都处于家里无人管的状况,也许是父母对子女已丧失了信心,也许是父母工作太忙。我和班主任都认为,必须抓住家长,让他们承担应尽的责职。
王某就是“无人管”的学生之一,母亲管不了他,父亲很少回家,几乎不管他。他的学习成绩差,行为习惯更差。在班主任的帮助下,我终于找到了他的父亲。他父亲见到我,劈头盖脑地就是一句:“这孩子没救了,你们想打就打,想骂就骂,我无所谓。”他一定认为我是向他告状的。我耐着性子对他说:“这学期王某能做到上课不迟到,能完成作业了。最近,我发现他有一大优点„„”王的父亲顿时来了精神,表现出了对我的话题的强烈兴趣。我接着说:“我发现他的记忆力特别好。”我把王某在一堂课的时间内背出十道题,而其余的同学只能背出五道题的经过,一五一十地讲给王的父亲听。他听后非常高兴,滔滔不绝地向我描绘孩子小时侯是如何如何地聪明。乘着他的兴致,我建议他:“这孩子是一块材,决不能让他荒废掉。可他现在学习习惯很差,需要有人全天候地督促。在学校有老师管着他,到了家里就需要家长督促了。”王的父亲连连点头,并留下他的手机号码。从那以后,过一两个星期,我就与王的父亲联系,通报他的进步情况,让他感到教育儿子的成就感,他也愿意为儿子加倍的付出。使得王的进步非常明显。在几次考试中连连上升。
父母亲都爱自己的子女,可有些父母亲不知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往往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苛刻孩子,打骂孩子或无视孩子的存在,摧残了孩子们纯真的心灵,熄灭了孩子们对学习的热情,孩子们也变得冷酷、无情,甚至暴戾恣睢。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唤醒沉睡的孩子,而且要让家长觉醒,要鼓励家长,用他们慈爱的目光看着他们的孩子,充分激起他们求知的欲望和克服困难的勇气,充分点燃孩子们的内在潜能。
五、赏识要有艺术性,正确运用赏识艺术,挖掘学生的潜力
丘吉尔曾说:“你要别人具备怎样的优点,你就怎样赞美他。”赞美的教育意义在于通过肯定学生的存在价值,使其产生成就感,从而挖掘其潜力,弥补其不足。赞美并不是简简单单的说好话,并非是人人都会的技艺,是一门需要智慧去领悟的哲学。作为一名教师,在赞美学生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赞美要有指向性,要有明确的赏识内容。在学校,我们常常听到教师对学生说:“你很好”、“你是个好学生”、“你很聪明”等,这样的“赏识”语句没有明确的指向,没有让学生明确“你什么方面很好”,只是教师“赏识”意识下的“规范”语言,不仅不会起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会使学生认为是教师对自己的迁就,从而学生感受到的不是尊重,而是一种忽视。
其次,赞美方式要尽量不留痕迹,投其所好。比如:微笑就是一种不留痕迹的赏识。教师一个真诚的微笑、一个赞许的眼神、一句由衷的赞语、一下轻柔的拍肩都能给学生以被重视、被赏识的快乐。
最后,赞美也应关注有缺点的学生。赞美不仅是对学生的一种肯定与鼓励,还可以转化为一种期望与目标。对于有缺点的学生,我们更应采用艺术的语言、采用优点带动的方法引导其向积极的方向转化。例如:我现在所教的一个学生,他在艺术方面很有专长,高考报艺术类院校,现在已经拿了几个证,而且都是名牌,成绩也在前面。但他的文化课成绩不是很理想,上课也不时开小差,鉴于上述情况,作为他的历史教师,我对他说:“你在艺术方面很优秀,有很强的竞争力,如果你在文化课上也有这股学艺术的劲,相信你会取得进步,走向成功。”之后,我发现他上课不再开小差了,我觉得这是一个不小的进步。针对他这一进步,我又及时肯定他的进步,使得他的历史成绩有了大步的提高。
学生是鲜活的个体,他们的身心在不断变化,他们是国家、民族未来的希望。因此,教师教育学生要带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以积极乐观的眼光、以赏识的心态去看待学生,坚信学生是可以造就的。作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重要伙伴,教师要养成善于观察,全面了解学生的习惯,教师要始终从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的进行赏识教育,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一棵树,如果花不鲜艳,也许叶子会绿的青翠欲滴;如果花和叶子都不漂亮,也许枝干会长的错落有致;如果花、叶子、枝干都不美丽,也许它生长的位置很好,在蓝天映衬下,远远看去绰约多姿,也流露几分美感。” 只要我们能够真正理解学生,尊重学生,赏识学生,那么,学生心灵的苗圃就会阳光明媚,春色满园,学生个性的幼苗就会一派生机,茁壮成长!
第四篇:杨丽娜《太史公自序》读后感
《太史公自序》读后感
----杨丽娜 一本好书往往让人久久回味,不能自拔。读《太史公自序》更是让人荡气回肠,犹如穿越到了那个年代,不仅有感而发。
《太史公自序》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记录了司马氏的家族史,以引文列载了其父司马谈的重要文史观点,并简述了司马迁自己的成长经历;第二部分是《史记》创作的过程和宗旨;第三部分则提纲挈领地介绍了《史记》各卷内容。《古文观止》所节选的本文,是《太史公自序》的第二部分。为了更好地理解,有必要对自序的全文作一概述。
《太史公自序》是《史记》的最后一篇,是《史记》的自序,也是司马迁的自传,人们常称之为司马迁自作之列传。不仅一部《史记》总括于此,而且司马迁一生本末也备见于此。文章气势浩瀚,宏伟深厚,是研究司马迁及其《史记》的重要资料。原序由三部分组成:在第一部分中,司马迁把重黎氏到司马氏的千余年家世,简略地予以历述,虽然只有几百字,却层次井然脉络明晰。随后他用了相当篇幅,写其父司马谈,阐述了司马家学的学术思想。这里司马迁以引文的方式,概括了司马谈研究的主要成果:即对易、儒、墨、名、法和道六家学说旨要和特征的分析。论述精辟透彻,指陈得失如断讼批文,至今仍不失为经典。作为和第二部分衔接,司马迁写了他撰著《史记》志向的起始渊源——其父临终的遗嘱!司马谈继承祖传积累,加上自己的录载,为撰写这一鸿篇,已作了相当的准备。但最后因“天子始建汉家之封,而太史公留滞周南,不得与从事,故发愤且卒”,即汉武帝去泰山封禅,本应由太史记录盛况,可是他却被留滞周南未行,因此心情不畅发病而死。著史的壮志未酬,临终时,将宏愿郑重托交司马迁,并强调完成史籍的写作,即为事君、立身、扬名于后世,奉亲显父母之至孝!语重心长,含意深刻。他还提出了创作宗旨:要像孔子著《春秋》那样,通过评述历史,规范社会的道德观念。司马迁深悟父命之重,所以他庄重承诺:“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儿子虽然驽笨,但我会详撰先人所整理的历史资料,不敢稍有缺漏。”第三部分,司马迁把一百三十卷各自的写作主旨,排出了一百三十段的阐述。应该说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每一段,司马迁都为了这
一卷的主人公,无论是帝王将相侠吏农商,也不管当代前朝,他立于周公、孔子所矗立的、为《春秋》所标识的历史巅峰,一律予以评说,颇有千秋功罪盖棺论定的气势,但字字珠玑弘扬仁义圣德,整整齐齐无往不收,错落有致累如贯珠。文章势如百川汇海,万壑朝宗。随之引出了一百三十条目录,作为全书的结尾收束得当,使人在深沉的思考中,灵魂又历日月江河的洗礼。司马迁在这一部分,高屋建瓴统揽全局,为从始祖到今人、从圣贤到微末,德虐雄猥成败功罪,一一铭镌于史册,一派舍我其谁的气魄,这中的胆识,就源于他写作《史记》的过程和宗旨——即第二部分所述的核心。
本文即第二部分,其实,这应该就是司马迁的传记,但是不包括他的成长经历,那已经在第一部分中写过了。司马迁二十岁时的漫游,给了他实地寻访文化遗迹、收集历史资料的机会,使他获得了许多第一手材料,对后来《史记》的真实性和科学性,提供了一定的保证。由于遍历名山大川,陶冶性情又夯培了文学功底。《史记》中曾多处采用这次漫游考察的所见所闻,既是对所述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有益补充,又增加了可读性。第二部分出场的,是完全成熟的、以“扶义倜傥,不令己失时,立功名于天下”为己任的太史公!它唯一的核心内容,就是写作这部史学、文学巨著的过程和宗旨!这二者密不可分,可以说正是宗旨的宏大深远,才能在过程中排除了艰难险阻;而过程的蹉跎跌宕,更使得宗旨如斧凿刀铭!司马迁牢记其父的遗嘱,以继承周公、孔子为己任,接力《春秋》的“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别嫌疑、明是非”、“拨乱世反之正”的旗帜,奋笔疾书,但草创未就横遭非刑,这惨痛的过程,考验了他对生死、荣辱的抉择,在他以极大的勇气,忍辱负重,赢得了完成使命的生命和时间后,《史记》也就最终“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以达成王事”,成就了一家之言。
可以说,是孔子的《春秋》,其褒善惩恶给了他启迪;而在遭受挫折的时候,是屈原、左丘明等人“述往事,思来者”,最终能“立功扬名于后世”给了他激励。而他的遭遇,几乎使《史记》的创作,在一切准备工作均告完成、下笔千言时险些功败垂成、当再次伏案耕耘时,弘扬宗旨的责任感、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是那样强烈地交织一起,“扶义倜傥”——这个“义”就是春秋大义,也可以是“宜”,即他应该做的事:通过历史的记载评论,来“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为天下仪表”,“倜傥”——再也不拘束也无畏惧!而“不令己失时”的“时”,则首先是机
遇。周公卒后五百年有孔子,现在离孔子卒又有五百年了,又需要有人来“绍明世”、“继《春秋》”,这个责任应该属于自己!另外这个“时”,还有生命的紧迫,他以身家声名换取的时间,为的即是肩负的使命——弘扬正义的使命。在终于完成了巨著后,司马迁在《报任少卿书》写出了心声:“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读文之中,人们能够想象得出,他在面对着天地、祖先,以及他所景仰的周公、孔子,是怎样地仰天长啸。今天我们读《史记》,无论是哪一篇,都同样会感知到在那字里行间,已熔铸入了他的人生态度和民族精神。
《自序》历述了太史公世谱家学之本末,作者娓娓道来,错落有致,累如贯珠。叙写司马迁千余年家世,不过数百字,而系次井然。耕牧壮游,磊落奇迈的倜傥少年形象跃然纸上。父子执手流涕,以史相托付,场面又何其凝重。草创未就,横被腐刑,愤懑不平之辞,又使读者不禁掩卷叹息。特别是作者用相当篇幅序写六家的要旨,论道六经的要义,充分而深刻地反映了司马父子的学术思想。对儒、墨、名、法、道及阴阳六家的分析精辟透彻,入木三分,指陈得失,有若案断,虽历百世而无可比拟。通过这本书的了解,我不仅感叹,司马迁出身在太史世家,太史就是古代专门记录历史的官。家庭氛围的熏陶,父亲的言传身教使得司马迁从小就立志继承父亲的衣钵,做一个正直的史官。他10岁就学习古文经书,20岁开始游历各地的风土人情,考证散失的典故资料,积累了很多珍贵的历史资料。但是厄运却从天而降,因替李陵辩怨而被下狱处以“腐刑”,对于一个耿直有血性的人,司马迁不仅在肉体上遭受痛苦,精神上更是遭受到了极大地摧残和打击,他悲痛欲绝,甚至想了此残生,但随后又想:古代周文王被拘囚,却推演出了《周易》,孙子双腿被处以膑刑,还论撰了《兵法》……这些人都经历了常人无法忍受的痛苦,才发愤写作,我怎能一蹶不振呢?想到这儿,司马迁决心忍辱负重,完成父亲的遗志。他虽然幽闭牢狱,枷锁加身,却日夜发愤著书,终于写成了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鸿篇巨著——《史记》。多么顽强的意志,真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以个人荣辱看历史,固然易生偏见,但司马迁讲历史,却能保持清醒客观,即使是写当代之事,即使是有切肤之痛,也能控制情绪,顶多在赞语中发点感慨,出乎人生,而入乎历史,写史和评史,绝不乱掺乎。
对司马迁的赞语和文学性描写,我很欣赏。因为恰好是在这样的话语之中,我们才能窥见其个性,进而理解他的传神之笔。例如,在他笔下,即使是“成者为王”的汉高祖也大有流氓气,即使是“败者为贼”的项羽也不失英雄相。就连当时的恐怖分子,他也会说“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就连李斯这样的“大坏蛋”,他也会描写其临死之际,父子相哭,遥想当年,牵黄犬,逐狡兔的天伦之乐。很多“大人物”写得就像“小人物”一样。
如果没有他,我们就无法详实地了解那段久远的历史,最让人敬佩的是他在逆境中不屈不挠、持之以恒的精神,真是“惊天地,泣鬼神”!在监狱中,他完成了五十二万余字,详实地介绍了上至黄帝下到汉武帝三千多年的历史,这不是用笔墨写成的,它是用司马迁的血泪和生命写成的。
多么了不起的人呀!我要继续读完《史记》,多了解历史知识,打下扎实的基础,做一个像司马迁一样有抱负、敢担当的人!
杨丽娜
2012年9月15日
第五篇:转正申请-杨雷
转正申请
尊敬的领导:
我于2014年4月进入公司,被分配到第六分公司做技术员工作。不知不觉加入公司已经三个月了,在这三个月里我学到了很多,非常感谢我的领导和同事们,他们给了我很多无私的帮助和指导,能够让我在工作中迅速入手。
我进入分公司后因工程未开工配合资料员做资料,等熟悉了公司后又兼职部分小型材料购买,五月份又兼职出纳直到现在。虽然工作很多,却让我学会了很多知识,非常感谢领导给我机会和信任,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认真的完成每项工作!
现在工程开工了,我的主要工作是技术员和出纳,但我也会做好领导安排的其他工作。当然,在工作中我也出现了一些小的差错和问题,幸好公司的领导和同事及时给我指出,促进了我工作的成熟性。公司给了我一个发展的舞台,我会以公司宗旨“以诚信促发展,以质量创品牌”做一个“团结,高效,敬业,奉献”的工程人,为公司不断发展壮大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此,我提出转正申请,希望能成为公司的正式员工,恳请领导予以批准。
此致
敬礼!
申请人:杨雷2014年7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