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国国家公务员道德素质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探讨
我国国家公务员道德素质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探讨
秦皇岛电大 行政管理专科黄磊学号077030068指导教师 余慧生
内容摘要:公务员道德建设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关键。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搞好公务员道德建设,是理论和实践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当今公务员中存在的道德失衡现象主要有:官本位主义严重,公仆意识淡薄。进而对公务员道德失衡的原因作了较深入的剖析,提出三个主要原因:缺乏监督,相关道德规范不明确;第三部分,从三个方面提出了国家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即明确公务员奖惩制度的同时,应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
关键词:公务员;道德素质;存在问题;原因;对策
行政管理是国家行政机关及行政人员直接运用权力干预社会生活的过程。与其他管理方式相比,行政管理有着更为便利的谋取个人私利的条件。因此,无论是做到忠于职守、尽职尽责,还是达到更高层面的积极为社会服务、为公众谋利,都取决行政人员自身道德素质的提高。然而,受诸多因素影响,目前我国公务员道德素质并不高,因此提高公务员道德素质很有必要。
一、目前我国公务员道德素质存在的问题
(一)官本位主义严重
历史上依据官与民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分为两种本位制:一是官本位,二是民本位。所谓“本位”,是指权力主体,官为权力主体者是官本位,民为权力主体者是民本位。“官本位”作为中国官僚制度的重要内容,包括这样一些含义:任何一个官都有其所管的范围;官在其所管的范围内是最高的主权者;官员的地位由其职位决定;各等级的官员构成集权官僚制的主体。一个官员,从生理结构上看,并不比平民百姓有什么特别;从学识上看,也不比普通的秀才、举人这些“末仕者”高明多少。然而,一朝为官,就身价百倍,究其原因,就在于他掌握了集中起来的政治权力,他不再是一个普通的人,一个平常的知识分子,而是政治权力的人格化。江泽民曾精辟地指出:所谓“官本位”就是“以官为本”,一切为了做官,以为有了官位就什么东西都有了,甚至“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样的事例屡见不鲜。
为官者在千方百计保官的同时,还会通过各种途径往上爬,争取做高官,以获取别人对它的青睐,炫耀他的地位。这样,社会中跑官、买官的现象就出现了。对此,社会上流
1行着这样的说法,“生命在于运动,当官的在于活动,不跑不送原地不动,又跑又送提拔重用。”在这个跑官过程中,各种手段都使了出来,其中花钱买官是最典型的。
例如,原湖南省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副总经理李会刚为了当上公司一把手,请看相“大师”为其指点“跑官”迷津,并到北京进行跑官、买官活动。2002年元元旦至6月,李会刚先后花了100多万元为跑官之用,后被一同赴京跑官的同伙举报,2003年3月,湖南省纪委开始对李会刚进行审查。2004年3月,李会刚被判处有期徒刑l5年,其升官美梦终于破灭。
有买官者,自然有卖官者。山东省泰安市原市委书记胡建学在其任职的5年里,利用干部职务晋升和调整工作之机,以钱封官定职,先后收取贿赂折合人民币60多万元。于是,泰安一度形成了以胡建学为首的生意兴隆的“权力黑市”,只要肯花钱,不愁没官当。当时当地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副科提正科,得花一万多,正科提副县,得花四五万”。泰安有的干部群众愤怒地说:“胡建学已经把提拔任用干部变成他的第三产业了!”江西省广丰县原县委书记郑元盛在短短的3年多时间里,利用职权大搞权官交易,给他送钱的涉及本县45人,其中91%为科(局)级干部,收受下级及他人钱财30多万元。在广丰及其周围县市广为流传的顺口溜是对郑元盛“卖官现象”的最好总结:“要发财到广东,要买官到广丰”。
(二)公仆意识淡薄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公务人员一切以官的利益和意志为转移,开展工作通常以上司的指示办,或以官的喜好决定工作中的大是大非,根本不考虑群众的疾苦。不少地区因农村土地、城镇房屋拆迁等问题,接连出现许多不该发生的恶性事件,导致群众上访甚至围攻政府机关的事件不断产生,说到底,这些都是官的利益远远高于民的利益,公仆意识淡化的表现。
《报刊文摘》2004年4月16日有篇题为“副省长失窃以后”的报道,说的是2004年3月24日,贵州省某副省长在黎平县考察工作时被盗,引起当地警方高度重视,组织大批警力侦破,不久就将盗窃犯抓获。而此前当地及附近地区的宾馆从去年以来就频繁被盗,群众反映强烈,希望早日破案,但警方始终不去侦破此案。类似这样的重官轻民的事情在很多地方都存在,如生活中的各种会议无论有无必要,总要有官员参与甚至来主持,有时还须官员做一些看来并不重要的讲话或指示,各种开业、奠基、表彰和庆祝的场合也要有官员出席等。
二、我国公务员道德素质问题的原因及对策
(一)缺乏强有力的内外监督
当前,虽然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和社会管理层面的各种规章制度建设都已取得了很大进步,对权力的社会监督和制约机制也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但与迅速发展的客观现实相比,还远远不够,这主要表现在:
在我国现行的监督体制中,权力机关的监督呈现“疲软”的状态。在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机构设置中,尚无行政监督的专门机构,人民代表均系兼职。由于人民代表大会一年召开一次,且会期较短,而其常设机构又担负着繁重的工作任务,人手不足,人大及常委会这一最高层次的监督往往难以落到实处,权力机关对政府机关及工作人员的监督仍停留在事后汇报,一般巡视,开会质询等方式上,未能对政府机关的工作产生强有力的监督作用。
民主渠道不畅,监督缺乏群众性。在各种监督中,人民的监督是最根本、最重要的。但由于长期受封建专制思想的影响,虽然今天我国国民素质已有所提高,但大多数老百姓仍有怕官心理。当自己的权益受到官吏的侵害时,也只是逆来顺受,任官宰割,就更谈不上监督了。此外,当上级或组织里出现不道德的行为时,行政人员如拒绝对组织效忠就会很危险,那些最后选择对公民负责的行政人员,可能会在生活、事业、名声和个人经济收入等方面遭受严重的损害。比如被重新安排从事不重要的、低级下等的工作,被要求承担起超负荷的工作或其手下会被不停的调换等。在我国,2003年十大新闻人物之一被誉为反腐英雄郭光允因检举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原主任程维高的腐败行为而遭受严重迫害就是个很好的明证。
对此,要健全民主监督机制。要通过各方面的途径,把政府依法行政置于多层次、全方位的民主监督之下,形成一套互为补充、互为制约的民主监督机制。
公务员大量的行政行为都是在人民群众中发生的,他们的写信、电话、走访、提出批评建议、揭发问题是对公务员履行道德责任好坏的有力监督,他们的满意程度正是公务员引咎辞职的标准。据《大河报》5月1日报道,2003年5月阜阳卫生部已检测出劣质奶粉,主管卫生工作的副市长却直到2004年4月才知情。副市长在接受采访时说:“我想说,如果人民群众还能信任我在这个岗位上,能把我的监管工作和其他卫生报告制度建立起来,我不想引咎辞职,我还想继续干下去。”他的这句话表明了公众满意程度是公务员引咎辞职的标准,人民群众对公务员的监督是公务员积极履行道德责任的有力保证。
我国目前一些地区推行的“两公开”制度(公开办事制度,公开办事结果),正是为了实现群众对公务员道德责任的有效监督。广州市行政机关已全部对外公布其监督投诉电话,山东省乐昌县根据110报警处理系统的做法,由纪委、监察局、纠风办等部门组成了特别检查组,对凡属公款吃喝的问题,一经群众举报,立即出动,当场查实处理。这样,在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公务员在处理责任冲突的时候不得不把公众利益放在首位,从而积极地履行道德责任。
(二)相关的公务员道德规范不明确
我国各级政府部门均明确规定工作人员不能利用手中的权力谋取私利,要正确用权,不徇私情。但是,缺乏具体的规范明确哪些情况属于谋取私利,哪些情况属于徇私情。致使更大量存在的是潜在的、间接的利益关系。
《广州日报》在2000年7月20日发表了《陈经理是贪官吗?》一文,报道中国电子物资总公司安徽公司总经理陈晓收受本公司承包能源化工处处长李剑峰送的价值40多万元的礼物,却引起构不构成受贿罪的争议。
此案中,陈晓虽然收受了李剑峰的钱物,但没有任何证据能够证明陈晓在主观上有为李剑峰谋取利益的动机、受贿的期待,有与李剑峰合谋钱财的犯罪故意。该案在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被判无罪,就是因为我们的法规对官员受贿或者对政府官员在行政过程中的利益冲突没有明确的界定。
对此,完善公务员的奖惩制度尤为重要。国家公务员道德水平的提高,除了取决于公务员自身的道德素养之外,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公务员的管理体制尤其是奖惩制度是否完善。要建立专门的道德机构,我国现有监督形式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缺乏一个最具权威的监督机关来协调统一各种行政监督主体活动,因此,应考虑建立一个起核心作用的、专门的道德管理机构,负责定期对国家公务员的工作业绩进行考评,包括定性和定量考评两部分。如行政思想道德建设可以定性考核其有无丧失理想、背离宗旨、以权谋私等现象,同时可以定量考核其开办几期政治理论学习班,在行政人员中是否经常性地开展行政道德教育,政治理论水平和行政道德水平是高还是低;行政作风建设可以定性考核其有无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等现象,同时,定量考核其为基层办了几件实事、好事,为群众解决了多少实际问题,发生了几起违规、违纪、违法事件。最后,将考评结果与公务员的任免与晋升相挂钩。
这一点,笔者认为,新加坡政府的做法值得借鉴。
新加坡政府利用中央公积金制度,把公务员每月工资的40%作为公积金,存放在银行里等公务员退休后才能支取。这40%的公积金,只在公务员的工资中扣除22%,还有18%由国家补贴。也就是说,国家除了每月发放公务员工资,还要在其公积金中补贴工资总额的18%,一个公务员如果从20多岁参加工作,到退休时将得到一笔数目巨大的公积金,足够保证过一种高素质生活。而对于胆敢贪赃枉法的人来说中央公积金是惩罚的筹码,贪污腐败者被法律宣判后,他的全部公积金将被没收,上缴国库。新加坡政府的做法,实际上
是在通过向公务员提供良好的福利待遇的基础上,实行廉洁抵押制度,变相提高了腐败行为的“成本”。
有鉴于此,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我们不能再以高风亮节的人民公仆的标准,要求大部分的公务员在清贫的生活环境下保持良好的行政伦理水平,我们更应该在“重典治乱”的原则下,根据国家财政的承受能力,逐步建立“以薪养廉”的公务员工资福利制度。
综上所述,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今天,我们应重视行政道德的制度化,加快行政道德法规化建设步伐。与此同时,还要加强执法监督体制建设,通过严格执法,做到褒贬清楚,赏罚分明。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公务员的道德意识和判断是非、明辨善恶、区分美丑的能力,正确引导公务员的道德价值选择,从而提高公务员的整体道德素质。
参考文献:
[1]李德志.《人事行政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2]王伟《行政伦理概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1).[3]张康之《寻找公共行政的伦理视角》[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1).[4]黄卫平《谭功荣.公务员制度比较》[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1).[5]陈振明《政治与经济的整合研究—公共选择理论方法论的意义与局限》[J].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3,(1).
第二篇:浅议我国高校定位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浅议我国高校定位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摘要:高校定位影响高校自身的发展,影响国家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发展,进而影响国家的发展。就目前来看,我国高校定位还存在诸多问题。上述的这些问题看似是高校自身决策失误造成的,但其实却与政府行政权力、文化观念、市场体制等因素的影响密切相关。要促进这些问题的有效解决,促进高校合理定位,就必须要妥善协调和发挥政府、社会、市场、高校等各方力量。唯有群策群力,才能最终帮助高校形成理性、清晰、准确的定位,进而谋得自身乃至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高校定位;问题;原因;对策
自上世纪末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飞速的发展。随着高等教育市场规模的扩大,高校之间的竞争加剧,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步、凸显优势是每一所高校都必须思考和面对的问题。而清晰准确的定位可以说对高校的建立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是高校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谋求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也明确指出要促进高校办出特色。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这些要求既是对种种现实问题的回应,又是对高校未来发展的指导和引领。
一、我国高校定位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一)高校定位存在的问题
1999年的高校扩招政策将我国的高等教育加速推入了大众化阶段。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定位问题逐步受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各高校的关注和重视,再加上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以及许多学者对高校定位问题研究的不懈探索,我国高校在定位实践中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但与此同时,高校发展中却也出现了一些定位不清、趋同混乱的问题。
潘懋元在分析当前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时谈到, 现在高校定位出现的情况是:类型定位重学轻术;层次定位层层攀高,规模定位越大越好;学科定位综合求全;目标定位北大、清华、哈佛、牛桥(牛津、剑桥)。1周绍森等人则提出目前很多高校管理者已经意识到大学办学定位的重要性,也很清楚目前我国大学办学定位的弊病——攀高、求大、尚名、逐利、趋同。
2(二)问题背后的原因
上述的这些问题看似是高校自身决策失误造成的,但其实却与政府行政权力、文化观念、市场体制等因素的影响密切相关。1.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
首先,长期以来,高校一直保有“重学轻术”传统,而且这种由来已久的传统思想至今仍得到不断强化。我们国家的重点大学,大多是学术性研究型的综合大学或多科性大学。高校的领导们为了追求“政绩”,顾全面子,总是想方设法的将学校升格升级。
其次,在许多民众的观念里,总是认为研究型大学要优于一般高等学校。研究型大学培养的是从事脑力劳动的精英人才,而其他的普通高等学校比如什么高级技工学校,培养的总是一些从事体力活动的技术工人。孟子曾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于人治。”因此,他们更愿意将自己的孩子送入研究型的大学去搞科研。
2.政府的过度干预和政策导向
近年来,高校“去行政化”,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呼声一直很响亮,但到目前为止,高度集中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教育行政部门对我国普通高校的管理还主要依靠行政手段和直接干预,仍然不愿意放弃具体事务的管理,直接参与高校办学,管理中缺少经济、法规、社会评估、监督等手段。3
政策方面,政府对高等学校的激励和额外投入,大量采用体制外的举措。比如“985” 工程”、“211工程”、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特聘教授席等等。这些做法在资源紧缺,国家财力支持有限的情况下确实能加快重点大学、重点学科的建设,本是无可厚非。然后,这种急进的做法也在客观上造成了不公平竞争,学校为了获得更多的国家财政经费的支持,不得不想尽办法,向着“高层次”的研究型综合大学快速靠拢。
3.不完善的市场体制和激烈的市场竞争
由于种种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至今还没有形成完善的高等教育市场。高校各方面的信息都不具有绝对的透明性:学生和家长仅仅利用高校网站以及周围人群对高校的评价等选择一所高校;而用人单位也只能根据高校的往届毕业生情况以及高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对高校学生质量进行评价;更多的社会公众也只能借助各种媒体,通过各种新闻报道认识高校。因此,客观而言,公众对高校层次、高校类型、特色优势等的认识不够全面、清晰。4
此外,异常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高校为了吸引更多更好的生源,赢得用人单位的好感,提升就业率,而争相开设热门专业,努力攀升学校层次。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高校办学定位的同质化倾向。4.单一的高校评估体系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日益发展的今天,高等教育的质量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保证和提升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从2003年开始,我国开展了由教育部主持的五年一次的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就此形成了五年一周期的惯例。从此高校评估走上了制度化的道路。然而这项评估工程却存在一个重大的缺陷,即用同一套指标体系对不同类型、层次的学校进行评估。这势必导致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校为了在评估中取得好成绩,进而获取更多与评估挂钩的经费支持,而相互攀比、模仿,不顾实际条件盲目升级。
此外,就目前来看,我国对高校评估的权利主要掌握在教育行政部门的手中,缺乏第三方机构的评估、监督与支持。这种在政府掌控下的高校评估使得高校定位在很大程度上不得不受到行政权力的干预和影响。5.高校自身的弊病与问题
虽然高校定位的种种问题受到政府文化观念、行政权力、市场体制等因素的影响,但高校自身存在的弊病与问题也不容忽视。从我国高校自身来看,办学缺乏明确清晰的定位,受到攀比、从众心理左右,盲目跟风。不遵循教育内部规律,不从实际出发,结合高校自身的历史传统、办学条件,这些都是造成高校定位不合理的内部原因。
目前,我国许多普通高校不顾自身的条件和能力,盲目追求“大而全”,盲目升格换牌。甚至有些人错误地认为只有办成综合性大学才能提高学校的“层次”。在这种错误观念的指导下,几乎所有的高等学校都沿着教学型-教学研究型-研究型的一个模式梯度递进。这种不顾实际条件的做法,造成了大量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的浪费。正如潘懋元老先生所说的那样,经济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多类型的, 而高等学校对人才的培养是单一化, 甚至是盲目无序的。1
二、促进高校合理定位的对策建议
定位问题关系到每所高校的建立和发展,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繁荣兴衰。而高校要想准确定位,发挥特色优势,离不开自身的努力,也离不开政府的宏观引导、社会的监督支持、市场的合理调节。
(一)政府放权完善政策设计
促进高校的合理定位要切实扩大高校办学的自主权,从根本上改变高度集中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过去,政府的过度干预限制了高校自身的创造性,高校办学定位很大程度受到政府的影响。正如邓耀彩所说,政府管制的结果只能是抑制高等教育内部自生秩序的生长,高校定位不能实现自主决策基础上的自主创新,高等教育缺乏创新的空间和能力。5因此,为了更大程度地发挥高校办学定位的创造性、灵活性,释放高等教育的自生秩序,政府必须要转变职能,重新界定与高校之间的权责界限。
此外政府要完善政策设计,做到科学引导。资源紧缺的情况下,政府采取的种种体制外的“重点投入”的做法客观上造成了不公平不合理的竞争。因此,政府在顺应时代发展需要转变职能的同时,也要努力完善相应的政策设计,避免某些不合理的政策暗示及其对高校办学定位产生的不利影响。事实上,政府可以制定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的评估标准和奖励政策,奖励每一类、每一层次中佼佼者,只有这样才能促进高校之间的公平竞争,发挥好科学引导的作用。
(二)社会监督支持 社会舆论和许多传统文化观念会影响到人们的行为和选择。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陈旧的观点和看法已经不再适用。比如高级技工学校培养的人才就一定不及研究型大学培养出来的人才。事实上,如今越来越多的民众已然认识到培养孩子成才的路径更趋多元化了,要想立足社会也并非只有华山一条道。舆论宣传可以帮助人们更多地了解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高校的特色和优势,以促进人们转变观念,理性选择。此外,还应发挥第三部门的监督评价作用。第三部门是非企业的非盈利性组织,独立于政府。目前我们国家对高校的评估评价主要还是由政府教育部及相关行政部门进行的,今后我们应该大力发展第三部门,发挥社会力量的监督支持作用,从而从客观上保证高校能作出独立于政府等组织的定位。
(三)市场合理调节
近年来,我国一直非常强调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高等教育市场的完善对于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同样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要努力完善的高等教育市场,增加高校信息的透明性,帮助公众对高校层次、高校类型、特色优势等形成较为全面、清晰的认识。
人才培养的过程并非是一个封闭的过程,而是不断“反馈一调整—再反馈—再调整”的过程。6只有市场及时地反馈学生信息,学校根据市场的反馈及时调整培养方式,向社会输送合适的人才,才能实现高校与社会之间的良性循环与发展。由于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市场机制并不完善,信息反馈不及时,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高校盲目定位,培养人才不适应社会、市场需要的现象。今后,我们要努力完善高等教育市场机制,促进市场调节作用的有效发挥。
(四)高校理性定位
虽然高校定位受到政府、社会、市场等种种因素的影响,但高校在定位中的主体地位毋庸置疑。高校要增强定位的主体意识,结合实际情况,理性定位。
首先,高校应努力转变观念,打破“重学轻术”传统,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质量观、人才观。培养拔尖创新的研究型人才是重要的,但培养各行各业的高级技术专门人才更具有其现实重要性。在许多发达国家中,高技术专门人才的社会地位、工资待遇、就业机会,往往会比传统大学的博士学位获得者更具优势。7
其次,高校举办者要根据时代和地域特点、地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需求和教育资源分布等情况,对新办高校做出符合实际的恰当定位,明确学校的类型、层次、专业结构和规模等要素,对已有高校还要考虑学校的历史传统和学科优势等情况。8
最后,高校定位关系到每一位教职员工,定位决策应发扬民主精神,充分吸收广大教职员工的意见和建议。这样一方面可以促进教工对于学习定位和办学理念的认可,激励大家为实现目标和理想共同奋斗。另一方面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学校领导者独断专行,甚至为了个人利益、面子而导致定位失误、偏差,从而降低学生的培养质量,影响学校的长远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需要学会用一种动态的眼光来看待所谓学校的“定位”。在历史的任何一个阶段,每所学校都处在某个相对的位置上,这或者可以称为“现实的定位”。但这种“定位”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代发展,条件的变化,学校定位在必要的时期也应该有所调整。尤其在一些重要的历史转折期,往往也是高校重新排位和“洗牌”的时期,高校要能抓住时机,做出科学合理的定位。9
总而言之,正如李明忠所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核心特征是高等教育的多样性。10随着时代发展,大众化进程的不断深入,高校只有适应新形势、新情况,找准自己的坐标,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位才能谋得长远的生存和发展。目前高校定位还存在许多问题,但只要能妥善协调和发挥政府、社会、市场、高校等各方力量,高校就一定能妥善解决种种问题,作出理性、清晰、准确的定位。
参考文献:
1潘懋元.分类、定位、特点、质量——当前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若干问题[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5(4).234周绍森,储节旺.地方高校如何走出误区科学定位[J].中国高等教育,2004(2).邱德雄.我国普通高校定位的理性选择[M].四川:巴蜀书社,2009:91.陈丽.高校定位中如何正确处理政府、市场和高校的关系[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2).56789邓耀彩.高校定位:自生秩序还是管制[J].高等教育研究,2006(2).张继龙,严燕.从人才培养角度解析高校的定位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2006(23).潘懋元,吴玫.高等学校分类与定位问题[J].复旦教育论坛,2003(3).王义遒.我国高校的恰当定位为什么这么难[J].中国高教研究,2005(3).冯向东.高等学校定位:竞争中的抉择[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4).李明忠.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高校定位[J].中国高等教育,2008(1).10
第三篇:我国经济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
我国经济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
07 经济学 3 班 张婷婷 3207004233
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布局继 20 世纪 80 年代沿海发展战略、年代末西部大开发战略之后,90 目前新的区域发展格局正成形成,即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鼓励东 部地区加快发展,实行东西互动,带动中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本文对中国区域经济 发展现状作了分析,指出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区域经济是各国和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大城市为中心、发展水平相近地区的经济联系和合作加强,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经济区。我国区域经济按 地理位置划分,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从大连、天津、青岛、上海、厦门、深 圳、湛江等整个海岸线为快速发展的经济区域;第二层次是从哈尔滨、沈阳、石家庄、太原、郑州、武汉、合肥、南昌、长沙等内陆属于发展较慢的经济区域;第三层次是西部地区为发 展落后的经济区域。
一、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1、从东部沿海的经济发展看 经过 20 多年的高速发展,东部沿海地区已进人工业化的起飞阶段,走在全国前列。市 场经济体制已基本形成,并在 WTO 规则下迅速与国际市场接轨。国民经济以年均 10%--11% 的速度增长,超过全国平均 2 个以上百分点,经济总量占全国经济总量的 65%以上,人均 GDP 达 1700 美元。这一地区形成 3 个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经济圈和都市圈,即以广州、深圳和珠 海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环渤 海经济区,这三个区域相继创造出区域发展的奇迹。今年以来,特别是长三角和珠三角,更 是高速赛跑,比翼齐飞,成为我国的制造业中心,占全国经济的权重愈来愈大。
2、从西部大开发取得的进展看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 4 年里,国债投资及其带动的投资达 7000 亿元人民币,五大标 志性工程:生态环境建设、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青藏铁路、南水北调两线工程进展顺利。东部资本、港澳台资本和外资加快了西进步伐。产业结构正在调整,传统产业和高新技术产 业都出现可喜发展的势头。各省市区内的铁路、高速公路、机场、水利、县乡道路、农村电 网改造等基础设施推进很快。重庆、成都、西安等城市建设突飞猛进。
3、从东北经济发展新机遇看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决策的出台,给解决东北问题带来了一次新机遇。东北地区制造业 的基础优势和巨大潜力,是东部沿海地区所不具备的。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现已进入实质性 操作阶段,政策和操作方法都与西部开
发不同,采取直接面对一个个企业的政策和方法,核 心内容是用高新技術和先进实用技术改造传统技术,用市场化的先进管理取代传统管理模 式,所需资金采取多渠道筹集方式,包括利用外资和民间资本。
4、从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看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东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生产要素大量地 向东部地区流动,但产业由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的梯度转移并没有实现,尽管国家在前几 年大力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但西部地区受各种条件的限制,发展仍较缓慢。三大地带经济 发展差距不断扩大。东部地区已形成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外来资本,民间资本充分,产业结构升级迅速,制造业、服务业和外贸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西部经济增长 主要靠基础建设投资拉动,国有资本仍占主要地位,外资、民间资本不足,制造业、服务业 发展不快,投资效益不高。因此,东西部之间的经济总量、发展速度、人均收入水平的差距 仍在继续扩大。以西部的 GDP 增长速度为 1 相比较,1998 年东西部比为 1.43:1,2002 年
扩大为 1.57:1。人均 GDP,2002 年西部约 600 美元,东部则为 1700 美元,东部约为西部 的 3 倍。
二、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区域经济发展的巨大差异致使国家总体改革 目标进退维谷。由于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对东南沿海地区实行政策倾斜、资金倾斜,加上 其地理位置优势,目前东南沿海与中西部的发展差距凸显出来了。向沿海倾斜的区域政策使 全国经济重心总体向东南偏移,中西部地区的经济类型和产业结构与东部地区也产生了很大 差异。东南沿海区域与中西部地区之间在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巨大差异,使以市场为导向的宏 观经济改革目标与区域经济发展目标之间发生冲突,使国家总体改革方案难以设计与贯彻落 实。
2、中部经济有“凹陷”之忧。自上个世纪 80 年代初沿海发展战略和 90 年代末西部大 开发战略的实施,中部地区已成为全国的“经济凹地”,十六大后又提出“支持东北地区等 老工业基地加快发展和改造”的方针,中部地区经济地位相对下降。中部地区农业比重很大,农村人口过多,由于靠农业发展的出路越来越窄,而制造业又没有出现由东部向中部转移的 梯度效应,在东部大发展、西部大开发、东北经济振兴的新形势下,中部地区经济结构转型 所面临的国内与国外的压力会加大,“经济凹地”有可能会加深。
3、区域产业结构趋同,重复建设,区域经济特色不明显。一是重复建设,这不仅出现 在价高利大的产业领域,而且在基础设施领域尤甚。二
是在开放引资上竞相出台优惠政策,在外贸出口上竞相压价,导致过度或恶性竞争,甚至区际联系还要小于与国际的联系。三是 存在严重的产业同构现象。加速扩大的地带间经济发展差距,加大了地方政府尤其是中西部 地区地方政府“兴地富民”的客观压力,迫使一些地方政府在项目投资上置全局性资源浪 费、生产能力过剩而不顾,低效益、低水平地重复引进、生产、建设,从而导致地区产业结 构趋同现象不断加剧。这不仅抑制了地区经济比较优势的发挥,丧失了地区分工效益和规模 经济效益,而且影响国民经济整体效益的提高。
4、地方割据现象仍比较严重。在地区差距日渐扩大的背景下,受地方利益的驱使,各 地方政府或以公开的形式,或以隐蔽的形式实行地方保护主义。如区域间为争夺紧俏资源而 展开的资源大战;构筑名目繁多的贸易壁垒和行政壁垒;互相实行资源、技术、人才、商品 的垄断和封锁等来保护本地区的利益。不仅造成了流通渠道堵塞,各种商品和生产要素不能 自由流动,而且使地区、行业、企业间的优势无法互补,造成资源浪费,并最终导致竞争、开放、统一的国内大市场难以形成。目前,各地区进一步扩张面临的共同障碍,是行政体制 分割,各自为政,行政性区际关系替代了市场性区际关系,难以做到资源的优化配置及经济 融合。
5、不发达地区的造血功能不足。对不发达地区而言,其基础设施建设明显落后于沿 海发达地区,优惠政策也没有绝对的优势,缺乏足够的吸引力,更为重要的是不发达地区产 业结构落后,缺乏对外部资金的吸引力。人才缺乏,科研经费不足,使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发 展雪上加霜。
6、“资源换增长”模式普遍存在。很多地方政府用土地和优惠政策招商引资作为促使 本地经济发展和 GDP 增长的最优选择,这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一个最普遍的问题。
三、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1、加强宏观调控,进行必要的政府干预。从我国目前体制转轨时期的特殊情况来看,虽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初步形成了,但是市场发育还不充分,各地经济的市场化水平差 距很大,全国统一的市场尚未形成。所以政府应通过转变自身职能,促进市场发育,为区域 经济发展创造比较宽松的市场环境。同时,还应通过制定适当的区域经济政策,防止市场机 制的自发作用导致地区差距讲一步扩大。为解决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问题,实现共同富 裕的目标,政府通过必要的投资倾斜和政策倾斜,加强不发达地区的智力投资,扶持落后地 区的经济发展,通过宏观调控措施,达到各个经
第四篇:我国政府职能主要存在的问题原因初探
我国政府职能主要存在的问题原因初探
首先,是我国政府职能一直存在越位、缺位和错位的问题。越位是指政府在社会经济事务中不仅是裁判员,也是运动员;缺位是指政府的公共服务功能没有很好的发挥,把有权有利的部分抓得很紧,而服务职能却注意得不够;错位是指政府的职能不仅涉及宏观调控,而且还包括企业内部事务,导致政企不分、影响行政效率和经济效益。
其二,政府职能不能适应中国加入WTO的需要。WTO规则要求政府加快改革,转变职能。我国加入WTO已经五年,WTO中涉及到的政府承诺,我国政府都必须履行,政府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则来行使其管理职能。严格的WTO规则,迫使我国政府要加快改革,加快职能转变。
其三,我国的法律制度不够完善,而政府机关的行政,执法能力值得怀疑。法律体系不够透明、公正。使得“官本位”思想意识严重。
最后,我国政府行为存在思想意识上的偏差。过去数十年,我们一直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光注意经济、注意GDP是而忽略了社会的全面进步、公共医疗卫生和人类的健康问题。从而出现了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不强。
怎样建设服务型政府
建设服务型政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从政府管理理念、管理职能、管理方式方法等方面,加强制度和机制建设,加快政府职能转变。重点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基础是理顺行政管理体制,核心是转变政府职能,突破口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要继续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建设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要进一步合理界定和调整政府职能,集中精力抓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要继续推进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资分开、政社分开,坚决把不该由政府管的事交给企业、市场、社会组织和中介机构。要认真贯彻《行政许可法》,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清理、取消妨碍市场开放和公平竞争以及实际上难以发挥作用的审批事项。
坚持依法行政,规范政府行为。执政之要在于为民,行政之要在于依法。坚持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的根本要求,也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由之路。各级政府机关都要严格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善于依法管理经济社会事务和其他行政事务。要以强化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为重点,加强行政立法,提高行政立法水平。要改善行政执法,促进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要继续坚持各种行之有效的民主监督制度,确保公共行政权力的公正、有效运行。要强化政府机关问责制,树立责任政府形象,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公共财政体制改革,把生产投资型财政转变为公共服务型财政,是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根本基础。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公益性、基础性领域的投入。建立严格、高效的财政支出管理体系,建立政府统一预算,增强预算的透明度和约束力。规范政府投资行为,合理界定政府投资主体和投资领域。规范政府收支管理。完善政府采购制度。改革政府资助体制,提高政府资助的公开性、公正性和经济社会效益。建立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完善社会保障特别是社会救济、社会福利机制。
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改进行政质量,是加强政府行政能力建设的有效途径,也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目标。要大力推行政务公开,使其成为各级行政机关施政的一项基本制度,贯穿行政权力运行的全过程。要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改善政府管理结构和方式,重塑政府业务流程,构建适应信息时代社会发展需要的政府组织形态。要建立高效政务服务体系,继续完善各级政府及部门的“政务大厅”,推行“一站式服务”,在基层建立“政务超市”。要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更加重视行政规划、行政指导和行政合同在政府管理中的作用,探索政府管理经济社会事务的新途径。要积极创造各种条件,让社会组织、企业和公民更广泛地参与公共事务管理
第五篇:生态环境问题存在的原因及对策
生态环境问题存在的原因及对策
省委书记谢伏瞻在省委中心组集体学习研讨会的讲话中指出:“要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着力破解突出问题。”近一段时期,我省全面打响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环境治理,创造洁净蓝天,取得初步成效。“十三五”时期,我省各地各部门要加大生态环境治理力度,努力破解环保难题,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互促进、有机统一。
大气和水污染形势严峻
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强力推进蓝天、碧水、乡村清洁三大工程,推进多污染源综合治理。通过持续努力,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大气和水环境质量达标率明显提高。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依然面临诸多问题。
大气污染防治形势严峻。河南2015年PM10累计浓度为170微克/立方米,PM10和PM2.5分别距离目标相差55微克/立方米和15微克/立方米。今年上半年,全省18个省辖市环境空气优良天数比例为46.8%(85天),照此推算,距离全年空气优良天数达到190天的目标仍有不小差距。
水环境质量改善任务艰巨。地表水距离全年达标要求仍有较大差距。2016年上半年,全省18个省辖市和10个直管县(市)地表水责任目标断面水质达标率为78.7%,同时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耕地污染不容忽视。我省局部地区土壤污染状况不容乐观,部分地区镉、钒、铅等重金属污染物点位超标率较高。全省除濮阳外,各市调查点均有污染物超标现象。
意识有待增强,制度有待完善
我省生态环境问题比较突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主观认识不到位。一些地方政府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道理认识不深入、不全面,仍然坚持粗放式发展的固化思维,坚持地方保护主义,对环境保护缺乏动力和积极性。特别是随着经济下行压力的增大,地方财政收入增速放缓、企业效益下滑,地方保护主义抬头,在治污上犹豫不决、左右摇摆。
发展方式粗放。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实现发展方式转型,是我省今后一段时期必须坚持的发展战略。转变发展方式,改善生态环境,是全社会共同的呼声。但在传统粗放发展的惯性作用下,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忽视了日常节能环保技术的推广应用,忽视了新兴产业的引导培育,导致绿色发展理念和绿色产业发展滞后。
城镇化资源能源集约化水平低。近年来我省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城镇化质量和水平得到快速提升。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一些地方城镇化是靠大拆大建和挤占大量土地资源强力推进的,整体设计忽视了生态空间、生活空间和生产空间的优化布局和合理搭配问题,造成道路拥堵、城市内涝、环境质量堪忧等城市病,推高了通勤成本、生活成本和企业生产成本。
相关污染治理法律制度不完善。我省环境污染治理的有关立法大多是配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实施进行的,主动性和创新性立法几乎空白,而且新法新规出台耗时太长。地方在污染治理过程中主观性和随意性较大,无形中恶化了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小微企业的生存环境,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加快补齐生态环境短板
我省环境保护处于实现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的转折期,又处于负重前行的攻坚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亟须加快补齐生态环境这一突出短板。
充分认识我省环境保护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提高破解环保难题的决心和信心。污染治理是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乎子孙后代发展命运的民生工程。因此,必须切实提高绿色发展的自觉性,把绿色化的要求和标准全面融入到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新型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建设之中,强化经济发展与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的联动协同效应。
大力发展绿色产业,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高经济发展的绿色化、低碳化水平,建立生态低碳循环的绿色产业体系。为此,需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强化需求导向和供给侧改革力度,鼓励企业改进更新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持续降低工业增加值的单位能耗,减少钢铁、有色、建材、化工等行业的污染排放水平,出台培育节能环保产业的优惠政策措施。鼓励发展生态有机农业,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高主要农作物肥料利用率,减少化肥、农药、除草剂等的使用。大力发展现代旅游和信息产业,全面提升旅游景区品质,促进自然与人文、生态与产业融合对接。打造全国知名的电子商务平台,全面推行“互联网+”,实现互联网与现代产业融合发展。
大力推进绿色城镇化,加强资源集约节约和高效利用。加大对各地市和直管县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的双控行动的落实督查,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和大气污染、水污染治理的约束性指标管理。加快制订河南省绿色建筑指标体系,提高建筑节能标准。鼓励城市新区建设绿色生态城区,加快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和节能改造,推广使用高性能、低材耗、利废型、可再生和可循环利用的绿色建筑材料。地级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提高柴电混合、气电混合等节能环保汽车的公交比例,提高公交覆盖率与分担率,发展快速公交、轨道交通和新能源交通等运输装备。加强雨洪资源的收集利用,加快推进城市新区地下综合管廊和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完善生态城市建设和考核指标体系。
加强环境污染防治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尽快完成《河南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河南省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和《河南省耕地质量保护条例》立法的调研制定工作,制定《河南省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河南省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严格执行国家、省里和有关职能部门颁布的环保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落实环保部重污染天气预警和水污染“黄牌”、“红牌”处罚措施。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管业务必须管环保、管生产经营必须管环保”的要求,对未完成大气和水污染工作目标任务的,进行通报批评,继续公开约谈省辖市和省直管县(市)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负责人,问题严重的实施涉气项目和新增水污染项目限批,并依法问责追责相关责任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