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乡镇村公路管理规定(推荐)

时间:2019-05-12 17:58: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上海市乡镇村公路管理规定(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上海市乡镇村公路管理规定(推荐)》。

第一篇:上海市乡镇村公路管理规定(推荐)

市市政局关于发布《上海市乡(镇)村公路管理规定》的通知 乡(镇)村公路及公路用地范围内的树木需要迁移或更新砍伐的,由区(县)公路署按照国家和本市的有关规定办理相关审批手续。

第二十八条(路政管理)

区(县)公路署应当设置乡(镇)村路政管理队伍,落实路政管理经费,配备必需的装备。路政管理经费可以从养路费中列支。

路政管理应覆盖到所有的乡(镇)村公路,依法保障乡(镇)村公路的完好、安全和畅通。第二十九条(行政许可)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乡(镇)村公路及公路用地范围内擅自实施以下行为:

(一)占用公路;

(二)挖掘公路;

(三)增设平面交叉道口;

(四)跨越、穿越公路修建桥涵或者设置管线等设施;

(五)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

确实需要实施前款行为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向区(县)公路署提出行政许可申请并办理相关手续。区(县)公路署在征求乡(镇)人民政府或者村民委员会意见后,作出是否许可的决定。第三十条(行政处罚)

有关单位和个人违反《上海市公路管理条例》有关路政管理规定的,由区(县)公路署按照规定实施行政处罚。

第三十一条(路产赔(补)偿)

任何单位和个人造成乡(镇)村公路损坏的,应当按照《上海市公路路产损坏赔补偿标准》及有关规定,到区(县)公路署办理缴纳损坏赔(补)偿费的手续。收缴的赔(补)偿费应当全部用于乡(镇)村公路的修复和养护。

第三十二条(应急处置)

市市政局应当制定本市公路的应急预案,区(县)公路行政管理部门、区(县)公路署应当按照市市政局制定的公路应急预案制定其管辖的乡(镇)村公路应急预案。

乡(镇)村公路上发生突发公共事件时,事发地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先期处置,组织群众展开自救互救,并向上级报告;事发地的区(县)公路行政管理部门、区(县)公路署应当按照应急预案组织实施应急处置和救援,控制事态,并向上级报告。

第三十三条(废弃)

区(县)公路行政管理部门对失去使用功能的乡道、村道,在征得区(县)规划部门的同意后应当废弃,并办理设施量变更手续。

区(县)公路行政管理部门以及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将废弃公路及时向社会公告,并设立明显标志。第三十四条(监督检查)

市公路处应当定期对全市乡(镇)村公路管理养护情况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报市市政局,并送区(县)公路行政管理部门。

区(县)公路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建立考核机制,监督所辖区域内乡(镇)村公路的管理养护工作;每六个月对所辖区域内乡(镇)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进行一次检查,并将检查结果报市市政局。

区(县)公路署定期对乡(镇)村公路管理养护情况进行检查和总结,并将检查总结报告报区(县)公路行政管理部门,同时送市公路处备案。

第三十五条(实施日期)

本规定于2007年12月1日起施行,原《上海市乡(镇)公路管理暂行规定》[沪市政法2002(722)号]同时废止。

第二篇:上海市森林管理规定

上海市森林管理规定

上海市森林管理规定 上海市人民政府 上海市森林管理规定

上海市森林管理规定

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17号

《上海市森林管理规定》已经2009年9月14日市政府第56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9年11月1日起施行。

市长 韩正

二○○九年九月二十一日

上海市森林管理规定(2009年9月21日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17号公布)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和依据)

为加强对森林的管理,改善生态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森林、林木、林地的建设、保护及其相关的管理活动。

第三条(管理部门)

上海市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市林业主管部门)负责本市行政区域内森林、林木、林地的建设、保护及监督管理工作。

区、县人民政府管理林业的部门(以下称区、县林业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内森林、林木、林地的建设、保护及监督管理工作,业务上受市林业主管部门的指导。

市、区县、乡镇林业工作站(署)协助市和区、县林业主管部门做好森林、林木、林地的建设、保护及相关管理工作。

本市其他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实施本规定。

第四条(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

本市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市和区、县财政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纳入财政转移支付的范围。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办法由市发展改革行政管理部门会同市财政、林业、农业等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提出方案,报市政府批准后执行。

第五条(经费保障)

市和区、县财政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将公益林建设和养护、林业保险、森林防火、有害生物防控等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

第六条(科学研究)

本市鼓励林业科学研究,保护植物多样性,选育和引进适应本市自然条件的林木,推广林业先进技术。第二章规划和建设

第七条(规划和计划)

市林业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市发展改革、规划国土资源等行政管理部门,根据本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编制市林业发展规划。市林业发展规划应当明确本市林业发展方向、目标、规划控制原则、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布局等内容。

区、县林业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市林业发展规划,结合本区、县实际编制区、县林业发展计划,报区、县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区、县林业发展计划应当确定本辖区林业发展目标,明确功能分区

以及森林防火、有害生物防控等林业基础设施的设置要求,确定分期建设计划和分类管理措施等内容。

第八条(公益林控制线)

市和区、县规划国土资源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会同同级林业主管部门根据市林业发展规划,划定公益林控制线。

公益林控制线不得任意调整。因规划和建设确需调整的,应当征求市林业主管部门的意见。

调整公益林控制线不得减少公益林用地总量。因调整公益林控制线减少公益林用地的,应当落实新的公益林规划用地。

第九条(公益林规划控制)

沿海防护林、水源涵养林、护路林、护岸林、污染隔离林等公益林的规划控制范围按照国家和本市的有关规定执行。在公益林规划控制范围内,禁止新建除林地管理和养护设施、救护站以及其他应急避难设施以外的永久性建筑物。

第十条(公益林建设)

铁路、公路用地范围内的防护林,由铁路、公路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建设;海塘、河道等用地范围内的防护林,由水务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建设;其他公益林,由市或者区、县林业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建设。

公益林建设应当符合国家和本市的公益林建设技术标准。

公益林建设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监理,应当符合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划设计、施工、监理的技术标准,并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

第十一条(商品林建设)

商品林建设应当符合区域产业发展规划以及国家和本市的有关技术标准。

市林业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市发展改革、财政等行政管理部门制定相应政策措施,建立经济林生产保险财政补贴制度,引导经济林建设向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市、区县、乡镇林业工作站(署)应当加强经济林新优品种筛选、推广应用和栽培技术培训等技术指导和服务。第三章保护管理

第十二条(公益林养护)

公益林养护责任单位按照下列规定确定:

(一)铁路、公路用地范围内的防护林,由铁路、公路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养护;

(二)海塘、河道等用地范围内的防护林,由水务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养护;

(三)农村村旁、路旁、水旁、宅旁等林木,由林木所有者负责养护;

(四)其他公益林,由区、县林业主管部门负责落实养护单位。

养护责任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和本市公益林养护技术标准进行养护。

在不破坏生态功能的前提下,养护责任单位可依法合理利用林地资源,开发林下种养业,利用森林景观发展森林旅游等。

第十三条(商品林养护)

商品林由营林者负责养护。

养护责任单位

应当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商品林养护技术规范进行养护。

第十四条(森林防火)

市和区、县林业主管部门应当编制森林火灾应急处置预案,完善森林防火监测预警体系建设。

养护责任单位应当根据应急处置预案,落实相应森林防火责任和措施,发现森林火灾应当采取措施控制火势,并立即向公安消防机构或者林业主管部门报告。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森林火灾时,应当立即向公安消防机构或者林业主管部门报告。

公安消防机构或者林业主管部门接到森林火灾报告后,应当立即组织火灾扑救。林业主管部门应当协助公安消防机构开展火灾扑救、调查等工作。

第十五条(有害生物防控)

市和区、县林业主管部门应当建立有害生物疫情监测预报网络,健全有害生物预警防控体系,加强植物检疫,编制有害生物灾害事件应急预案,落实有害生物防控物资储备。

养护责任单位发现疑似突发有害生物事件时,应当及时向所在地区、县林业主管部门报告。区、县林业主管部门应当及时调查核实,经确认属于突发有害生物事件的,应当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养护责任单位应当根据应急预案落实有害生物防控措施,做好有害生物的除治工作。

市、区县、乡镇林业工作站(署)应当加强有害生物防控的技术指导与服务,并负责组织落实有害生物防控工作。

第十六条(国外引种监管)

首次从国外引进的林木种子、苗木及其他繁殖材料的,引种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在引种前按照国家林业主管部门的规定开展风险评估。

第十七条(禁止行为)

在森林、林地内,禁止下列行为:

(一)擅自迁移、采伐林木;

(二)焚烧香烛、燃放烟花爆竹;

(三)毁林取土;

(四)擅自占用或者临时使用林地;

(五)其他损坏森林、林木及其设施的行为。

第十八条(林木迁移许可)

除农民承包地上种植的经济林以及农民房前屋后、自留地上种植的零星林木外,迁移林木应当办理林木迁移许可证。

迁移公益林的,应当向市林业主管部门提出申请;迁移除农民承包地上种植的经济林外的其他商品林的,应当向区、县林业主管部门提出申请。

铁路、水务用地范围内除沿海防护林、水源涵养区域内的防护林以外的林木迁移,分别由铁路、水务行政管理部门按照规定进行审批,并将准予林木迁移的情况书面告知市林业主管部门。

林业主管部门和铁路、水务等行政管理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作出审核决定;不予批准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

第十九条(林木迁移需要提交的材料)

申请林木迁移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拟迁移林木的品种、数量、规格、位置、权属人意见等材料。其中,建设项目需要迁移林木的,还应当提交相关用地批准文件;道路拓宽需要迁移林木的,还应当提供道路红线图、综合管线剖面图。

(二)林木迁移方案和技术措施。

第二十条(林木采伐许可)

除采伐农民承包地上种植的经济林以及农民房前屋后、自留地上种植的零星林木外,本市按照国家有关森林采伐限额规定,对林木采伐实行限额管理。

采伐铁路、公路用地范围内的防护林,应当向市铁路、公路行政管理部门提出申请;采伐其他公益林或者用材林的,应当向市林业主管部门提出申请。

市林业主管部门以及铁路、公路行政管理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作出审核决定;不予批准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市林业主管部门以及铁路、公路行政管理部门不得超限额审批。

采伐经济林的,采伐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在采伐30日前,将采伐林木的品种、数量书面告知区、县林业主管部门。

采伐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按照采伐许可证规定的数量、地点、林种进行采伐,不得超采。

第二十一条(林木采伐需要提交的材料)

申请采伐林木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采伐地点、林种、面积、采伐量;

(二)被采伐林木的权属人意见;

(三)更新或者补植等方案。

第二十二条(临时使用林地许可)

因工程建设确需临时使用林地的,应当向林业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其中,临时使用公益林地的,应当向市林业主管部门提出申请;临时使用用材林地的,应当向区、县林业主管部门提出申请。

市或者区、县林业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作出审核决定;不予批准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

临时使用经济林地的,用地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在临时使用30日前,将临时使用的具体地点、面积书面告知区、县林业主管部门。

临时使用林地一般不超过2年,确因工程建设需要延长使用期限的,应当在使用期届满30日前报原审批机关批准。

用地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在临时使用的林地上修筑永久性建筑物,使用期满后,应当恢复林地。

第二十三条(临时使用林地需要提交的材料)

申请临时使用林地的,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填写《临时使用林地申请表》,其中涉及林木迁移和采伐的,应当在申请时一并提出;

(二)用地单位法人证明、项目批准文件;

(三)被使用林地

的权属人意见;

(四)用地单位与被临时使用林地的权属人签订的相关林木补偿协议和恢复植被等措施。

第二十四条(林地占用定额管理)

市林业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国家有关林地占用定额管理的要求,编制林地占用定额,经市政府审定并报国家林业主管部门批准后执行。市林业主管部门应当在定额指标内对林地占用申请进行审批。

第二十五条(占用林地许可)

除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外,其他项目建设不得占用公益林地。因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确需占用公益林地的,用地单位应当向市林业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市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由土地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

占用公益林地涉及林木迁移和采伐的,用地单位应当在向市林业主管部门申请时一并提出。

市林业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作出审核决定;不予批准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

经批准占用公益林地的,用地单位应当在林地所在区、县补建相应林种与面积的林地。确不具备补建条件的,应当依法缴纳森林植被恢复费。森林植被恢复费应当专款专用。

因工程建设确需占用商品林地的,土地行政管理部门在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时,应当书面征求市林业主管部门的意见。

第二十六条(林地占用需要提交的材料)

用地单位申请占用林地的,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填写《林地使用申请表》;

(二)用地单位法人证明;

(三)项目批准文件;

(四)被占用林地的权属人意见;

(五)有资质的设计单位作出的项目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

(六)用地单位与被占用林地的权属人签订的林木补偿协议。

第二十七条(施工告示)

下列事项,施工单位应当在现场设立告示牌,向社会公示:

(一)占用林地;

(二)临时使用林地;

(三)采伐、迁移林木。

第二十八条(资源调查和档案制度)

林业主管部门应当定期组织森林资源的调查和监测,建立森林资源档案,掌握森林资源情况。

土地、农业、水务、公路、铁路等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协助市和区、县林业主管部门开展森林资源调查工作,并提供相关信息和数据。第四章法律责任

第二十九条(违反养护规定的处罚)

违反本规定第十二条第二款规定,养护责任单位不按照国家和本市公益林养护技术标准进行养护的,由市或者区、县林业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以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条(违反林木迁移规定的处罚)

违反本规定第十八条第一款规定,未经批准迁移林木的,由市或者区、县林业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处以被迁移林木补偿标准的3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一条(违反告知规定的处罚)

违反本规定第二十条第四款、第二十二条第三款规定,采伐经济林或者临时使用经济林地不按规定提前告知区、县林业主管部门的,由区、县林业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个人予以警告,对单位处以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二条(违反其他有关规定的处理)

违反本规定其他规定的,由市或者区、县林业主管部门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处理。第五章附则

第三十三条(有关用语的含义)

本规定所称的森林,包括公益林和商品林。

本规定所称的公益林,包括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

本规定所称的商品林,包括经济林和用材林。

第三十四条(施行日期)

本规定自2009年11月1日起施行。

第三篇:上海市外债管理规定

【发布单位】80902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1990-08-05 【生效日期】1990-09-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上海市外债管理规定

(1990年8月5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布)

第一条第一条 为了加强外债管理,确保本市借用外债的规模适度,债务结构合理,资金投向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外维护国家信誉,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的外债,是指:

(一)国家有关部、委及各非在沪的国内金融机构向境外筹借,转贷给本市有关部门、金融机构使用,并由本市负责偿还的外汇债务。

(二)本市有关部门、金融机构及企事业单位作为借款人向境外筹借,并由其本身承担偿还义务的外汇债务。

(三)其他以非借款方式产生的,由本市有关部门、金融机构及企事业单位承担偿还义务的外汇债务。

第三条第三条 根据国家现行规定,对外债按照统一政策、统一计划和归口管理、分工负责、加强协调的原则进行管理。

第四条第四条 市计划委员会负责对全市外债借、用、还的综合管理,协调和指导各外债归口管理部门的工作。

第五条第五条 市财政局负责对本市借用外债的财政管理和监督,建立和完善相应的财务制度。

第六条第六条 本市外债归口管理部门及其职责分工如下:

(一)市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负责管理外国政府贷款。

(二)市财政局负责管理世界银行贷款。

(三)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负责管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亚洲开发银行、非洲开发银行贷款。

(四)国家外汇管理局上海分局负责审批和管理借用国际商业贷款和在境外发行债券。

(五)市农业委员会负责管理国际农业发展基金组织贷款。

(六)中国银行上海分行负责办理日本输出入银行能源贷款。

第七条第七条 国际金融组织及外国政府的转贷款业务,由指定的经营外汇业务的金融机构统一办理;借用国际商业贷款及在境外发行债券,由经批准可以办理对外借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办理。

第八条第八条 本市有关部门、金融机构及企事业单位借用外债,必须纳入本市利用外资计划。

本市借用外债规模、筹措方式及资金投向由市计划委员会会同各外债归口管理部门根据国家计划委员会的统一要求编制,纳入本市利用外资计划,报市政府审定批准。

禁止任何部门或单位在计划外借用外债。擅自对外签约借款的,其合同无效。

第九条第九条 外债资金的使用必须符合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按照不同外债的特点、结合建设项目的特点进行安排:

(一)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的贷款主要用于农业、能源、交通、市政基础设施、原材料行业以及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上海经济发展战略的工业重点发展行业的建设和技术改造。

(二)中长期国际商业贷款(包括境外发行债券)主要用于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经济效益好、有自身偿债能力的建设和技术改造项目。

(三)短期国际商业贷款主要用于流动资金周转,不得用作固定资产投资。

第十条第十条 禁止使用外债资金直接进口生活消费品和国家限制进口的商品。禁止使用外债资金进口物资在国内市场上倒换人民币。非经外汇管理部门批准,外债资金不得进入外汇调剂市场调剂成人民币。

第十一条第十一条 本市有关部门和单位自借外债,由借款部门和单位负责偿还。本市统借的外债,除经市计划委员会和市财政局审查确认并经市政府批准由本市负责偿还的以外,均由用款单位偿还。外债的偿还责任在批复项目建议书时即应确定。

用款单位的偿债责任,不因机构或人事的变更而消除。用款单位不按期还本付息的,由相关的外债归口管理部门报经国家外汇管理局上海分局批准后,通过银行从用款单位的外汇和人民币帐户中直接扣付;用款单位不能按期还本付息,有担保单位的,担保单位必须承担偿债责任。

第十二条第十二条 借用外债必须办理审批手续。

(一)外债资金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的审批程序:

1、用款单位提出项目建议书,经其主管部门初审后报市计划委员会或市政府授权的部门,由其会同有关管理部门审批。其中限额以上的项目,由市计划委员会会同有关管理部门审查后转报国家计划委员会审批。

2、项目建议书批准后,用款单位可持批准文件通过本市有关外债归口管理部门或金融机构向国家有关部门或金融机构提出贷款申请书。同时可正式对外进行技术交流、意向性洽谈和可行性研究工作及委托有对外经营权的外贸公司对外进行商务接触,但不得签订任何有约束力的协议和其他文件。

3、用款单位提出可行性研究报告。限额以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用款单位在上报之前,应将需要进口的物资清单和项目建议书的批准文件报市机电设备进口审查办公室(国家规定由国务院主管部门审批的限额以下项目,应报国务院机电设备进口审查办公室)取得审核意见,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组成部分,一并报市计划委员会和有关外债归口管理部门。经审查批准后,列入利用外资计划,作为对外正式签约和进口物资的依据。限额以上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由市计划委员会会同有关管理部门审查后转报国家计划委员会审批。

4、签订采购合同和借款合同。采购合同由受委托的有对外业务经营权的外贸公司根据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组织签订;借款合同由用款单位与对外借款的金融机构或转贷机构签订。

5、办理外汇(转)贷款登记。用款单位必须在正式签订项目贷款合同后十日之内,持合同副本向国家外汇管理局上海分局办理登记手续,领取《外汇(转)贷款登记证》。贷款到期还本付息时,用款单位应持《外汇(转)贷款登记证》和还本付息通知单,提前到国家外汇管理局上海分局办理还本付息核准手续。

6、提交项目后评价报告。项目建成后,用款单位必须在六个月内向市计划委员会和相应的外债归口管理部门提交后评价报告。其中限额以上项目的后评价报告,用款单位应委托有资格的投资咨询机构先行评价,再提交审核。

(二)外债资金用于流动资金的审批程序:

1、由用款单位向对外借款的金融机构或转贷机构提出贷款申请书、借款所需的证明和资料。

2、借贷双方签订借款合同。

3、办理外汇(转)贷款登记手续。

第十三条第十三条 用款单位必须按规定使用外债资金,保证项目或资金使用取得预期效益,并按合同规定还本付息。有关金融机构应努力降低对外筹资成本,对借款单位的偿债能力严格进行评估,加强资金管理,督促用款单位按合同规定还本付息。

第十四条第十四条 对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单位及所涉人员,有关外债管理部门或其主管部门应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予以相应处罚或处分:

(一)突破利用外资计划,擅自或违反规定程序对外签约借款的。

(二)违反规定使用或运用外债资金的。

(三)擅自改变外债资金用途或将资金挪作他用的。

(四)故意迟报或虚假编报有关报告书或报表的。

(五)因管理混乱,导致项目贷款未能达到预期效益的。

前款行为造成国家重大损失、构成犯罪的,提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

第十五条第十五条 本市外商投资企业向境外借款,按其他有关规定办理。

第十六条第十六条 本规定由市计划委员会负责解释。各外债归口管理部门可根据本规定制定实施细则,并报市政府备案。

第十七条第十七条 本规定自一九九○年九月一日起施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四篇:上海市森林管理规定

上海市森林管理规定

(2009年9月21日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17号公布)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和依据)

为加强对森林的管理,改善生态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森林、林木、林地的建设、保护及其相关的管理活动。

第三条(管理部门)

上海市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市林业主管部门)负责本市行政区域内森林、林木、林地的建设、保护及监督管理工作。

区、县人民政府管理林业的部门(以下称区、县林业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内森林、林木、林地的建设、保护及监督管理工作,业务上受市林业主管部门的指导。

市、区县、乡镇林业工作站(署)协助市和区、县林业主管部门做好森林、林木、林地的建设、保护及相关管理工作。

本市其他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实施本规定。

第四条(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

本市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市和区、县财政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纳入财政转移支付的范围。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办法由市发展改革行政管理部门会同市财政、林业、农业等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提出方案,报市政府批准后执行。

第五条(经费保障)

市和区、县财政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将公益林建设和养护、林业保险、森林防火、有害生物防控等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

第六条(科学研究)

本市鼓励林业科学研究,保护植物多样性,选育和引进适应本市自然条件的林木,推广林业先进技术。

第二章规划和建设

第七条(规划和计划)

市林业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市发展改革、规划国土资源等行政管理部门,根据本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编制市林业发展规划。市林业发展规划应当明确本市林业发展方向、目标、规划控制原则、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布局等内容。

区、县林业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市林业发展规划,结合本区、县实际编制区、县林业发展计划,报区、县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区、县林业发展计划应当确定本辖区林业发展目标,明确功能分区以及森林防火、有害生物防控等林业基础设施的设置要求,确定分期建设计划和分类管理措施等内容。

第八条(公益林控制线)

市和区、县规划国土资源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会同同级林业主管部门根据市林业发展规划,划定公益林控制线。

公益林控制线不得任意调整。因规划和建设确需调整的,应当征求市林业主管部门的意见。

调整公益林控制线不得减少公益林用地总量。因调整公益林控制线减少公益林用地的,应当落实新的公益林规划用地。

第九条(公益林规划控制)

沿海防护林、水源涵养林、护路林、护岸林、污染隔离林等公益林的规划控制范围按照国家和本市的有关规定执行。在公益林规划控制范围内,禁止新建除林地管理和养护设施、救护站以及其他应急避难设施以外的永久性建筑物。

第十条(公益林建设)

铁路、公路用地范围内的防护林,由铁路、公路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建设;海塘、河道等用地范围内的防护林,由水务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建设;其他公益林,由市或者区、县林业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建设。

公益林建设应当符合国家和本市的公益林建设技术标准。

公益林建设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监理,应当符合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划设计、施工、监理的技术标准,并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

第十一条(商品林建设)

商品林建设应当符合区域产业发展规划以及国家和本市的有关技术标准。

市林业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市发展改革、财政等行政管理部门制定相应政策措施,建立经济林生产保险财政补贴制度,引导经济林建设向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市、区县、乡镇林业工作站(署)应当加强经济林新优品种筛选、推广应用和栽培技术培训等技术指导和服务。

第三章保护管理

第十二条(公益林养护)

公益林养护责任单位按照下列规定确定:

(一)铁路、公路用地范围内的防护林,由铁路、公路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养护;

(二)海塘、河道等用地范围内的防护林,由水务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养护;

(三)农村村旁、路旁、水旁、宅旁等林木,由林木所有者负责养护;

(四)其他公益林,由区、县林业主管部门负责落实养护单位。

养护责任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和本市公益林养护技术标准进行养护。

在不破坏生态功能的前提下,养护责任单位可依法合理利用林地资源,开发林下种养业,利用森林景观发展森林旅游等。

第十三条(商品林养护)

商品林由营林者负责养护。

养护责任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商品林养护技术规范进行养护。

第十四条(森林防火)

市和区、县林业主管部门应当编制森林火灾应急处置预案,完善森林防火监测预警体系建设。

养护责任单位应当根据应急处置预案,落实相应森林防火责任和措施,发现森林火灾应当采取措施控制火势,并立即向公安消防机构或者林业主管部门报告。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森林火灾时,应当立即向公安消防机构或者林业主管部门报告。

公安消防机构或者林业主管部门接到森林火灾报告后,应当立即组织火灾扑救。林业主管部门应当协助公安消防机构开展火灾扑救、调查等工作。

第十五条(有害生物防控)

市和区、县林业主管部门应当建立有害生物疫情监测预报网络,健全有害生物预警防控体系,加强植物检疫,编制有害生物灾害事件应急预案,落实有害生物防控物资储备。

养护责任单位发现疑似突发有害生物事件时,应当及时向所在地区、县林业主管部门报告。区、县林业主管部门应当及时调查核实,经确认属于突发有害生物事件的,应当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养护责任单位应当根据应急预案落实有害生物防控措施,做好有害生物的除治工作。

市、区县、乡镇林业工作站(署)应当加强有害生物防控的技术指导与服务,并负责组织落实有害生物防控工作。

第十六条(国外引种监管)

首次从国外引进的林木种子、苗木及其他繁殖材料的,引种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在引种前按照国家林业主管部门的规定开展风险评估。

第十七条(禁止行为)

在森林、林地内,禁止下列行为:

(一)擅自迁移、采伐林木;

(二)焚烧香烛、燃放烟花爆竹;

(三)毁林取土;

(四)擅自占用或者临时使用林地;

(五)其他损坏森林、林木及其设施的行为。

第十八条(林木迁移许可)

除农民承包地上种植的经济林以及农民房前屋后、自留地上种植的零星林木外,迁移林木应当办理林木迁移许可证。

迁移公益林的,应当向市林业主管部门提出申请;迁移除农民承包地上种植的经济林外的其他商品林的,应当向区、县林业主管部门提出申请。

铁路、水务用地范围内除沿海防护林、水源涵养区域内的防护林以外的林木迁移,分别由铁路、水务行政管理部门按照规定进行审批,并将准予林木迁移的情况书面告知市林业主管部门。

林业主管部门和铁路、水务等行政管理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作出审核决定;不予批准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

第十九条(林木迁移需要提交的材料)

申请林木迁移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拟迁移林木的品种、数量、规格、位置、权属人意见等材料。其中,建设项目需要迁移林木的,还应当提交相关用地批准文件;道路拓宽需要迁移林木的,还应当提供道路红线图、综合管线剖面图。

(二)林木迁移方案和技术措施。

第二十条(林木采伐许可)

除采伐农民承包地上种植的经济林以及农民房前屋后、自留地上种植的零星林木外,本市按照国家有关森林采伐限额规定,对林木采伐实行限额管理。

采伐铁路、公路用地范围内的防护林,应当向市铁路、公路行政管理部门提出申请;采伐其他公益林或者用材林的,应当向市林业主管部门提出申请。

市林业主管部门以及铁路、公路行政管理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作出审核决定;不予批准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市林业主管部门以及铁路、公路行政管理部门不得超限额审批。

采伐经济林的,采伐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在采伐30日前,将采伐林木的品种、数量书面告知区、县林业主管部门。

采伐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按照采伐许可证规定的数量、地点、林种进行采伐,不得超采。

第二十一条(林木采伐需要提交的材料)

申请采伐林木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采伐地点、林种、面积、采伐量;

(二)被采伐林木的权属人意见;

(三)更新或者补植等方案。

第二十二条(临时使用林地许可)

因工程建设确需临时使用林地的,应当向林业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其中,临时使用公益林地的,应当向市林业主管部门提出申请;临时使用用材林地的,应当向区、县林业主管部门提出申请。

市或者区、县林业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作出审核决定;不予批准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

临时使用经济林地的,用地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在临时使用30日前,将临时使用的具体地点、面积书面告知区、县林业主管部门。

临时使用林地一般不超过2年,确因工程建设需要延长使用期限的,应当在使用期届满30日前报原审批机关批准。

用地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在临时使用的林地上修筑永久性建筑物,使用期满后,应当恢复林地。

第二十三条(临时使用林地需要提交的材料)

申请临时使用林地的,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填写《临时使用林地申请表》,其中涉及林木迁移和采伐的,应当在申请时一并提出;

(二)用地单位法人证明、项目批准文件;

(三)被使用林地的权属人意见;

(四)用地单位与被临时使用林地的权属人签订的相关林木补偿协议和恢复植被等措施。

第二十四条(林地占用定额管理)

市林业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国家有关林地占用定额管理的要求,编制林地占用定额,经市政府审定并报国家林业主管部门批准后执行。市林业主管部门应当在定额指标内对林地占用申请进行审批。

第二十五条(占用林地许可)

除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外,其他项目建设不得占用公益林地。因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确需占用公益林地的,用地单位应当向市林业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市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由土地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

占用公益林地涉及林木迁移和采伐的,用地单位应当在向市林业主管部门申请时一并提出。

市林业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作出审核决定;不予批准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

经批准占用公益林地的,用地单位应当在林地所在区、县补建相应林种与面积的林地。确不具备补建条件的,应当依法缴纳森林植被恢复费。森林植被恢复费应当专款专用。

因工程建设确需占用商品林地的,土地行政管理部门在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时,应当书面征求市林业主管部门的意见。

第二十六条(林地占用需要提交的材料)

用地单位申请占用林地的,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填写《林地使用申请表》;

(二)用地单位法人证明;

(三)项目批准文件;

(四)被占用林地的权属人意见;

(五)有资质的设计单位作出的项目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

(六)用地单位与被占用林地的权属人签订的林木补偿协议。

第二十七条(施工告示)

下列事项,施工单位应当在现场设立告示牌,向社会公示:

(一)占用林地;

(二)临时使用林地;

(三)采伐、迁移林木。

第二十八条(资源调查和档案制度)

林业主管部门应当定期组织森林资源的调查和监测,建立森林资源档案,掌握森林资源情况。

土地、农业、水务、公路、铁路等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协助市和区、县林业主管部门开展森林资源调查工作,并提供相关信息和数据。

第四章法律责任

第二十九条(违反养护规定的处罚)

违反本规定第十二条第二款规定,养护责任单位不按照国家和本市公益林养护技术标准进行养护的,由市或者区、县林业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以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条(违反林木迁移规定的处罚)

违反本规定第十八条第一款规定,未经批准迁移林木的,由市或者区、县林业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处以被迁移林木补偿标准的3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一条(违反告知规定的处罚)

违反本规定第二十条第四款、第二十二条第三款规定,采伐经济林或者临时使用经济林地不按规定提前告知区、县林业主管部门的,由区、县林业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个人予以警告,对单位处以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二条(违反其他有关规定的处理)

违反本规定其他规定的,由市或者区、县林业主管部门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处理。

第五章附则

第三十三条(有关用语的含义)

本规定所称的森林,包括公益林和商品林。

本规定所称的公益林,包括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

本规定所称的商品林,包括经济林和用材林。

第三十四条(施行日期)

本规定自2009年11月1日起施行

第五篇:上海市深基坑管理规定

上海市深基坑管理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对深基坑工程的管理,确保建设工程的进行和相邻建筑物、构筑物及地下管线、道线的安全,根据国家和本市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深基坑,是指开挖深度超过___米的基坑或深度虽未超过___米,但地质情况和周围环境较复杂的基坑。

本规定所称深基坑工程,包括基坑支护、降水、土方开挖等内容。

第三条 本规定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深基坑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和监测及其相关的管理活动。

第四条 上海市建设委员会是本市深基坑工程的行政管理部门。上海市建筑业管理办公室负责本市深基坑工程的管理工作。

区、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其职权范围内,负责辖区域内深基坑工程的管理工作。

各级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机构具体负责深基坑工程的日常监督检查工作。

第五条 本市鼓励建设单位或工程总承包单位投保深基坑工程一切险和附加第三者责任险。

第二章 前期准备

第六条 建设单位或者工程总承包单位应当在勘察前对深基坑附近的建筑物、构筑物、道路、地下管线等现状,以及同期施工的相邻建设工程施工情况进行调查,并应当将调查资料及时提供给设计、施工、监测单位。

第七条 前期的调查范围以基坑边线起,基坑开挖深度___倍的范围为准。

邻近地铁、隧道工程或有特殊要求的建设工程,按市有关规定执行。

第八条 建设单位或工程总承包单位在施工前,应当邀集设计、施工、监理、市政、公用、供电、通讯、监测等有关单位,介绍设计、施工方案,施工可能产生的影响,征询相关单位意见;对可能受影响的相邻建筑物、构筑物、道路、地下管线等作进一步检查;对可能发生争议的部位拍照或摄像,布设记号,并作好记录。

对受影响可能发生争议的相邻建筑物、构筑物,建设单位或工程总承包单位应当与相邻建筑物、构筑物的建设单位签订书面协议,并应当委托房屋检测单位进行检测。检测单位应当提出建筑物、构筑物可承受外界影响的程度。

第九条 建设单位或者工程总承包单位应当按照本市承发包管理规定,择优选择深基坑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和监测单位,不得肢解发包工程。

第十条 深基坑工程的开挖深度超过___米或者地下室二层以上(含二层),或者深度虽未超过___米,但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较复杂及工程影响重大时,深基坑工程的设计方案应委托市建委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专家评审或者经认可的其他评审委员会评审,经论证在技术经济上切实可行后方可施行。

第十一条 建设工程相邻有多项建设工程相继施工时,各建设单位要采取措施,共同作好协调、配合工作,避免对相邻建设工程的影响和损失。后施工工程的建设单位或者工程总承包单位应当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并组织相邻建设工程的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有关单位、专家共同参加的会议作审定。

第三章 深基坑工程勘察

第十二条 勘察单位应当对深基坑工程建设地域进行勘察,了解工程建设地域及周边环境的地质情况,为深基坑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地质资料。

第十三条 建设单位应当为勘察单位提供相邻建筑物、构筑物、道路和他下管线的有关资料。

第十四条 勘察单位应当根据规范、设计要求和工程实际制定勘察方案,并经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核后进行勘察工作。

勘察报告应当按技术规范和经审定后的勘察方案编写。

第十五条 勘察单位应当做好勘察报告提交后的服务工作。

深基坑工程施工中出现异常情况时,勘察单位应当作好配合工作。

第四章 深基坑工程设计

第十六条 深基坑工程设计单位应当根据地质情况、基坑周围环境、主体设计要求和施工条件等制定设计方案。

深基坑工程设计方案应当包括支扩结构、挖土、降水、环境保护、监测等内容,并符合规定的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要求。

第十七条 深基坑工程设计计算和分析必须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范、标准、规定进行,提出避免对周围环境保护和相邻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管线等造成损害的技术要求和措施。

设计降水系统时,必须考虑坑内外降水对邻近建筑物、构筑物、道路、地下管线等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并有相应的措施避免造成结构性损坏。

第十八条 采用与主体地下结构相结合的基坑支护设计,应当与主体工程设计密切配合,依据工程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文件资料进行设计,并考虑围护结构和主体结构基础沉降的适应性。

第十九条 深基坑工程设计应当按照设计程序和技术责任制进行设计,提交设计图纸、有关设计文件和基坑围护结构的控制变形值,并提出施工技术要求,现场试验和监测要求。

第二十条 深基坑工程设计单位应当作好技术交底和工程施工跟踪服务工作,及时掌握施工现场情况,发现实际情况与勘察报告不符或者出现异常情况时,应当及时会同建设、勘察、施工、监理、监测等单位研究解决,必要时应当提出补充勘察要求和修改设计。

第五章 深基坑工程施工

第二十一条 深基坑工程施工应当根据设计文件和设计技术要求,结合工程实际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者施工方案。

施工组织设计或者施工方案除应当具备常规的内容外,还应当包括环境保护措施、监控措施和应急抢救措施等内容。

第二十二条 施工组织设计或者施工方案应当按规定进行审批,经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或者施工方案,不得随意变动。确需修改时,应当经原批准单位审批同意,并征得原设计单位认可。

第二十三条 深基坑工程施工单位应当加强对施工现场的质量安全管理,履行技术管理程序,按照审定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施工,并对施工现场和周围环境进行监控。

施工现场应当按深基坑设计、施工要求配备应急抢险器材和人员。

第二十四条 建设单位或者工程总承包单位应当加强对深基坑工程施工的质量监督和安全管理,严禁违章作业和盲目施工。发生深基坑工程质量安全事故,事故发生单位必须按有关规定向市建委或区、县建设行政管理部门报告,并迅速查清事故发生原因,及时制定落实处理措施。

第二十五条 深基坑工程施工单位应当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施工现场必须采取有效的防范爆破危险、预防火灾、保护环境等防范措施,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第二十六条 基坑开挖完成后,施工单位应当及时进行地下结构工程的施工,严禁基坑长时间暴露。

第六章 监理监测

第二十七条 建设单位委托监理单位的,监理单位对深基坑工程进行全过程质量监理。监理单位应根据规范、设计文件、评审意见、施工组织设计等有关资料文件,提出监理意见,编写深基坑工程监理大纲和实施细则,并组织实施。

第二十八条 监理单位在监理深基坑工程中,应当履行以下义务:

(一)检查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测等单位提供的技术资料;

(二)检查和督促设计、施工、监测方案的实施;

(三)检查和督促现场施工质量保证体系和各项技术措施的落实情况;

(四)检查和督促各项观察监测记录。

第二十九条 深基坑支护监测和相邻建筑物、构筑物、道路、地下管线、地下水位的监测应当委托有资质的工程监测单位承担。

相邻建筑物、构筑物的监测监护工作由市房屋质量检测单位另行承担的,建设单位或工程总承包单位应做好各监测单位的协调工作,统一观察方法时间,预警、预报标准。

第三十条 监测单位应当作好深基坑工程施工期基坑安全和周围环境的全过程监测监护工作。

监测单位应当根据勘察报告、设计文件和施工组织设计等有关监测要求,制定监测监护方案,提出各项报警值界限,并经委托方审核后实施。

监测记录应当规范,监测数据应当准确,并及时计算整理,提出合理意见,经审核后报设计、施工、监理等有关单位。工程结束,监测单位应当及时向委托方提交监测报告。

第三十一条 台风暴雨季节及地下水位涨落大,地质情况复杂等情形,监测单位应当加强对深基坑和周围环境的沉降、变形、地下水位变化等观察工作,有异常情况应当及时报告,并督促施工单位采取有效措施。

第三十二条 监测单位应当及时向设计单位、工程总承包单位通报监测分析情况,提出合理意见。监测采集数据已达报警界限时,应当及时通知有关各方采取措施。

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三条 对违反本市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有关管理规定的,按照《上海市建筑市场管理条例》等有关法规、规章予以行政处罚。

第三十四条 本规定由上海市建筑业管理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三十五条 本规定自一九九八年____月___日起施行。

下载上海市乡镇村公路管理规定(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上海市乡镇村公路管理规定(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上海市著作权管理若干规定

    上海市著作权管理若干规定(2002修正)(2000年1月3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布 根据2002年4月1日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119号修正并重新发布) 第一条 为了加强著作权管理,保护著作权人和作品......

    上海市住房公积金管理若干规定

    上海市住房公积金管理若干规定 发布日期:2006-01-01 字体大小[ 大中小 ] 上海市住房公积金管理若干规定 第一条为了加强本市住房公积金的管理,维护住房公积金所有者的合法权......

    上海市挖掘城市道路管理规定

    上海市挖掘城市道路管理规定 第一条(目的与依据) 为了加强本市建设工程施工挖掘城市道路的管理,规范挖掘城市道路行为,有效发挥城市道路功能,维护城市道路安全,根据《城市道路管......

    上海市家畜屠宰管理规定

    上海市家畜屠宰管理规定 2004-01-16 16:39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目的和依据) 为了确保家畜肉品质量,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保护环境,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上海市文明餐厅管理规定

    上海市文明餐厅创建管理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创建文明餐厅是按照上海市迎世博文明行动计划的整体部署,以培育上海城市精神,全面提高市民综合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载体......

    上海市建筑消防设施管理规定

    上海市建筑消防设施管理规定第一条(目的依据)为了加强建筑消防设施的管理,保障建筑消防设施正常运行,预防和减少火灾危害,维护社会公共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上......

    上海市文明单位创建管理规定

    上海市文明单位创建管理规定(2016版)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对全市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的指导和管理,规范文明单位评选表彰工作,不断提高创建水平,使文明单位的创建工作进一步......

    村公路养护管理考核办法

    缙云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考核办法 为切实落实各级职责,做好我县的农村公路的管理养护工作,巩固农村公路建设成果,维护农村公路的使用功能,延长使用寿命,更好地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