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加强人民调解工作,维护企业政治稳定
加强人民调解工作,维护企业政治稳定
四川天华股份有限公司
四川天华股份有限公司是四川省首批基建项目股份制试点企业,公司拥有总资产22.5亿元,年生产30万吨合成氨,52万吨尿素,公司现有职工1553人,家属及暂住人口3000余人。公司按照“调防结合,以防为主,多种手段,协同作战”的调解工作方针,积极探索加强人民调解工作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切实加强人民调解工作,为企业的发展、改革和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为此,公司取得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丰收。一是公司现已跻身四川省工业企业综合实力20强四川省化工企业最大规模10强,四川省化工企业最大市场占有份额10强行列。二是公司被四川省委、省人民政府授予“省级最佳文明单位”和“省级综治模范单位”称号。
一、提高认识、加强人民调解工作的组织领导
人民调解工作是企业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群众工作,及时发现 和解决职工家属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增强企业凝聚力,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有效形式,也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重要内容。公司坚持把人民调解工作作为加强企业文明建设、维护企业和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公司领导十分重视人民调解工作,将人民调解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设立了人民调解委员会,由公司党委书记担任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其成员包揽了党政工团主要负责人,人民调解委员会下设人民调解办公室负责日常管理
工作,在公司各车间、处室设立调解小组33个,建立信息员120名,形成了“班组—车间—调解办”三级调解网络,使调解工作切实做到了层层有人管、事事有人抓,小纠纷不出班组,大纠纷不出车间,把各类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二、创新机制、不断激发人民调解活力
公司以贯彻落实中办、国办转发的《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关 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的意见》、最高人民法院颁布《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以及司法部《人民调解若干规定》等三个文件精神为契机,不断加大人民调解建设力度,建立和完善人民调解委员会工作职责、工作制度、基层调解员岗位责任制等规章制度,建立了调解笔录、调解纠纷登记表、回访记录、汇报记录、纠纷排查等台帐,并做到记录祥细准确、资料归档有序,使调解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查。
人民调解员素质建设上,紧紧围绕“以人为本”这个核心,坚持从思想政治工作水平的提高入手,不断提高调解人员政治素质。严格人民调解员的任职条件,通过选举、聘任、培训等办法,使为人公正,热心人民调解工作,具有一定法律政策水平和文化水平的人员充实到人民调解队伍中。坚持每月一次例会,集中学习、细心研读宪法、民法、婚姻法、继承法、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探讨员工群众思想动态,研究化解民间纠纷的方式方法,不断提高法律水平和调解技能,历年来,公司调解率为100%,调解成功率为100%。
公司人民调解工作遵循“组织建设走在预测工作前,预测工作走
在预防前,预防工作走在调解前,调解工作走在激化前”的工作方法,建立了纠纷信息传递与反馈制度,对获取的信息通过分析,按矛盾纠纷的性质、轻重缓急进行处理,对容易激化的纠纷在稳定事态的基础上,掌握其动向,对激化苗头刻不容缓地采取措施,坚决遏制苗头滋长,防止民转刑案件的发生。公司曾有一例家庭纠纷,员工张某之子从小辍学在家,养成了依赖性强、不求上进、好吃懒做、好赌的恶习,十几年来,在家人的帮助下,学会了驾驭、烹饪、摄影,但都因嫌收入少,怕吃苦而停止,后因失恋烦躁,砸碎家具、并以烧房威胁父母索要钱财,张无可奈何,请求组织予以授助。调解员高度重视,迅速通过小区办和他的朋友了解后对症下药,针对当事人文化程度、自控能差、法律意识淡薄等特点,三翻五次登门作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让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恋爱观、择业观,分析纵火的危害及其应承担的法律后果。并发动其朋友们对其进行思想疏导,要求张某改进教育子女的方式方法。后来,其子态度明显改善,表示要做个自食其力的人,有效避免了一起民转刑案件的发生。此外,公司在抓好法制教育,提高员工群众素质上,充分利用广播、闭路电视、天华报和标语、板墙报、宣传厨窗等多种渠道对员工家属进行宣传法律法规,弘扬好人好事,做到了“墙上有标语、广播声音、电视有图象、报上有文章”,扎实的宣传工作,使职工家属法制意识增强,“顾全大局、维护稳定”思想已深入人心。为此,公司内部矛盾纠纷逐年减少,治安状况明显好转,员工群众法制意识明显提高。
三、以防为主、防止激化,为企业改革改制服务
随着公司经营机制的转变,改革的深入,利益的调整使广大员工 的各种思想问题比较集中地暴露出来,成为人民调解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公司围绕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努力发挥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的作用,坚持把实现公司生产经营总目标作为调解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抓好调解促进生产发展的思路,把生产经营的重点、改革的难点、职工思想疑点作为工作重点,把调解工作浸透、融合、落实到生产经营之中,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维护稳定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公司领导班子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届、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确立了公司三步走改革目标,制定了《公司深化改革、完善现代企业改革实施意见》,《公司开展关于定岗定员转岗分流实施意见》等文件,使各项改革不断深化,公司内部机构由原来的42个减为21个,中干人数由原来的106人减为81人,全公司员工由转岗前的1931人减为1553人。近年,公司实施的主体分离、辅业改制、员工身份转换是一项关系员工切身利益的工作,人民调解工作牢固树立群众观点,认清形势、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审时度势、沉着应对,把影响公司稳定的因素分析得更透一点,把困难估计得更严重一点,把办法想得更多一点,把预案作得更实际一点,切实做到未雨绸缪。在此期间,公司做了大量宣传改革改制的工作,要求每个员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要顾大局、识大体,认清形势,摆正位置,不做违背国家政策的事,不做违背法律法规的事,不做违背公司纪律的事。公司通过职工代表大会传
达有关国家改革改制方面的文件,使每个职工了解改革改制方面的精神,由于改革改制涉及到员工的切身利益,公司对退休退养职工的经济补偿问题进行了认真研究,提出了初步方案,在职工代表大会上进行了传达,有相当一部份职工对公司的方案不理解,提出不同的意见,有的退休、退养职工认为过去他们对公司作了大量贡献,现在公司经济效益好了,在经济补偿问题上和在岗职工有区别,对他们的贡献忽略了,这样不公平,甚至有的职工在大会上说了些比较尖刻的语言。针对职工与公司之间的矛盾,我们采取了找矛盾比较突出的职工曲膝谈心的方式,耐心细致地宣传有关政策,使他们认识到公司改革改制方案是考虑他们的切身利益的,通过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提高职工对改革的承受力,及时宣传改革的必然趋势,使职工认识到企业改革的必然性,从而理顺了各种关系,稳定了职工情绪,从根本上预防了各种矛盾的滋生,确保了公司的改革改制工作顺利进行。
我们坚信,有市、县党政的坚强领导和公司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有市、县司法部门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有本公司广大调解干部的不懈努力,我们就一定能够园满完成新时期调解工作的各项任务,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我们公司人民调解工作的新局面。
第二篇:如何做好维护我县社会政治稳定工作
如何做好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创建和谐社会之我见
(下派学习调研文章 胡良胜)
要想做好信访稳定工作,既要坚定信心,多为群众办实事,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政治敏锐性,增强政治鉴别力,与时俱进,努力做好信访稳定工作。积极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建立长效机制是保障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障。本人下派锻炼学习期间,带着“如何做好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创建和谐社会”这一专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和思考。下面现就如何做好维护稳定工作谈谈个人的几点见解:
一、当前影响我县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
当前各种不稳定因素错综复杂、矛盾加剧,特别是农村征用土地、征地拆迁、农民权益等方面的社会矛盾和问题日益突出。影响我县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群众上访和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波及社会稳定大局。一是因征地拆迁补偿安臵问题引发上访,二是因土地权属、交通事故、医疗事故等问题引发上访,三是因涉法涉诉问题引发上访。上访者对抗性明显增强,一些群众依法维权意识差,本着“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的错误思想,一旦要求在短时间内得不到满足,便以赴市、赴省、赴京上访相要挟,向有关部门或政府施压,甚至采取哭闹、打骂等极端行为,试图扩大事态,制造轰动效应来迫使接访单位让步,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
(二)治安、安全防范方面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治安管理方面,流动外来人口增多,特种行业、公共娱乐场所和各类市场迅速发展,而管理措施未能及时跟上,导致违法犯罪和治安问题突出。安全工作方面,全民安全意识和所属部门安全防范工作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安全生产的意识树立不牢、防范设施陈旧、装备落后,比如:农村的土法加油(前面加油后面做饭等)、农村的煤气站、家具厂、澡堂等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三)农村村级组织管理不规范,个别村干群关系紧张。一些村民的自治章程、依法治村规划、议事决策规则不健全或执法不规范、执法不公正,出现一人说了算现象,不按法定程序,随心所欲,擅自作出决定,想怎样就怎样,不以群众利益为重,而是以个人目的谋私利为上,这使农村的各项工作时有出现不和谐之处,导致干群关系紧张,群众上访事件频发,严重影响新农村建设和健康发展,成为影响社会稳定之根源。
二、影响社会稳定存在问题的主要成因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相关法规、文件制定不健全。涉及土地权属的信访仍较突出,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三农”工作的日益重视,对农民种田的补贴增幅较大,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随之而来出现了大量的土地经营权属的纠纷,每当种植季节土地权属的信访案件特别多。比如说我们平常讲的土地承包指97年的二轮承包和2004年三轮承包。农业部门解释以97年的二轮承包
为准。但是,就一个乡镇来讲97年到2004年土地权属转换户数不少于2000户。那么土地出现利益的同时也会出来很多矛盾纠纷(粮食补贴、征地拆迁补偿)。
(二)基层干部素质低。
1、基层干部缺乏政治教育:县委党校每年都要组织村书记培训班,授课的规格都很高,有省委党校教授、有上级重要部门领导。但是除了开班典礼和结业典礼课堂上座无虚席,平常上课基本上没人,有的在房间赌博、有的出去外交。政治素质极低,有的村书记自己的入党时间都不知道,那么其他的党员干部受过党的教育吗?村支部做过党建工作吗?这样的干部是党的干部吗?在群众面前有威性吗?可想而知他们是怎样执行党的政策方针的,结果就是乱执行、走过场、应付检查。
2、基层干部任用存在问题:每当村级换届的时候五花八门的“老板”都回来了,打着带领群众致富的旗号要当村干部。但是他们真正带领群众致富了吗?有的人在外面做点小工地赚了几个快钱,通过关系回家当干部“光宗耀祖”。这种人有致富项目吗?有政治素质吗?有群众观点吗?善于做群众工作吗?对群众的疾苦漠关心吗?群众能服吗?盲目决策,不能从维护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不能充分考虑关注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使群众利益受到损害;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和矛盾采取回避方式,不及时耐心的做化解工作;工作方法简单粗暴,采取推、拖、压等不负责的办法,导致诱发群众不满情绪,从而激化矛盾,引发上访闹事。
(三)各有关职能部门没有很好的履行自己的职责。比如说:公安部门对打架斗殴、上访堵门堵路等违法行为以调解为主,没有打击震慑作用,只要没事就行的态度。农业经管部门对土地的管理缺乏日常管理,任由村级分配,留下后患。土管部门对违章建房视而不见,以罚代法。司法部门的普法工作:普法简单的说就是普及法律,让群众懂法、知法、守法。但是我们每年的普法就是机关干部做几张普法的试卷,没有普及到群众。所以说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只挂在墙上,没有执行到实际。平时没有做好“消防队”,只等出事的时候成为“救火队”,没有做好“防火”工作。
三、工作对策措施
我个人认为做好社会稳定关键一个字就是管。即:管干部、管群众、管事情。
(一)管干部:1、抓好干部的教育工作、提高干部的素质。毛主席讲过:没有知识的军队是个愚蠢的军队。这些年来我们做了很多经济建设工作,却忽略了干部的教育工作,或者是走过场。在县委党校的村书记培训班上就有《如何处理群体突发时件》这一课。通过学习,干部就能科学的管理好一个群体和社会,而不是蛮干、乱干、想怎么干就怎么干。2、抓好干部的任用工作。特别是村干部,选用廉洁、高素质、群众信服的干部,坚决杜绝想壮大家族势力,为家族谋利益的人进村班子。3、干
部职责履行的监督。有些信访事件确实是干部没有把工作做在前面造成的。
(二)管群众:1、普及法律知识、提高群众素质。我们司法部门要真正的把法律普及到群众,让群众成为懂法、知法、守法的好公民。2、坚决打击少数违法行为。现在的公安部门对打架斗殴、群体事件、上访堵门堵路等违法行为都是以调解为主,没有打击震慑作用,只要没事就行的态度。应该打击少数,教育多数,打防结合。使得社会风气向好的方面发展。
(三)管事情:各职能部门的职责不能只挂在墙上,没有执行到实际。平时要做好“消防队”,不要只等出事的时候成为“救火队”。对工作真要、实抓,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
第三篇: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加强人民调解工作
加强人民调解工作 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人民调解是法律规定的人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主管理社会事务的一种形式,具有平等协商、互谅互让、不伤感情、成本低、效率高的特点,易于为人民群众所接受。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的作用,切实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影响社会和谐和不安定因素,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为此我就如何加强农村人民调解工作,化解基层矛盾纠纷谈点肤浅的看法。
一、当前农村矛盾纠纷主要类型和特点
今年1—5月份,全县共调解矛盾纠纷1623起,其中乡镇级调解471起,占总数的29%;村(居)级调解1152起,占总数的71%。分析已上报的矛盾纠纷,主要类型表现在五大方面:一是土地征用问题。存在因征地补偿标准引发矛盾纠纷;因失地农民转型难,生产生活出路受困,引发矛盾纠纷。二是民间琐事纠纷问题。如相邻关系、地边地界、家庭婚姻、民间借贷等引发矛盾纠纷。三 是土地权属、林权引发矛盾纠纷。四是人身损害赔偿,拖欠农民工工资,劳务等引发矛盾纠纷。五是村务管理不善问题。村干部素质不高、工作方法简单、村务透明度不高、财务管理混乱,有的村干部甚至以权谋私、违法乱纪、贪污财产,引起群众强烈不满,导致干群关系紧张,引发矛盾纠纷。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民间纠纷呈多样化、复杂化趋势。婚姻家庭、邻里纠纷、资源权属、环境、不同经济主体的利益等经济内容的新型矛盾纠纷日益增多。其中因政策变更、土地承包、村务管理、征地拆迁、拖欠农民工工资等引发的多元化矛盾纠纷急剧增加,矛盾纠纷主体构成日趋复杂化,一些跨行业、跨地区、跨时段的纠纷也不时出现。如今年4月,小蓝经济开发区霞山村部分村民以村委会1999年责任田承包合同于2009年农历年底已到期,村委会未调整责任田为由阻扰项目征地,致使涉及霞山村的项目推进缓慢。
2、群体性事件增多,范围和数量增大,纠纷参与人数存在群体性倾向。参与人数动辄三五成群,甚至数十人,而且组织化倾向比较明显,甚至有的群体性纠纷事件,背后有组织者操纵指使,事前和事中都有较为周密的计划。如今年3月租赁经营在小蓝经济开发区内的南昌纺织品进出口贸易公司车辆在青山湖区罗家集镇湖坊村地段撞倒一十岁男孩胡杰豪,胡杰豪当场死亡。事后,死者家属以胡杰豪系家中独子为由提出了赔偿80万元的要求,并邀集罗家集镇湖坊村60余村民多次冲击企业大门,不准工人上班、阻止车辆进出,严重影响了工业园区的生产秩序。
3、纠纷诉求过高。个别纠纷的当事人诉求标的太高,诉求方式和行为方式偏激,遇到一点小事或无虚有的事就越级上访,制造事端,扰乱视听,有的利用国家重大政治活动、重大节假日或政治敏感期,上京、到省、进市集体上访、越级上访、重复上访、无理缠访。如蒋巷镇原综合厂职工,就原综合厂在联圩十余亩厂地经营权多次邀集原厂职工到省、市、县上访,造成了恶劣影响。
二、农村基层调解组织存在的问题和现状
1、调委会办公经费难以保证。根据《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规定,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间纠纷不得以任何理由向当事人收费。基层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间纠纷是无偿的,县局多次到乡镇座谈、调研时,村(居)治保主任都反映参与矛盾纠纷的调解,不仅拿不到分文报酬,还要贴进大量时间和精力,虽然是他们的工作,但也影响到他们开展调解工作的积极性。因此,这些纠纷处理上就有可能导致能拖的就拖,不能拖的就敷衍了事和久拖不决的现象,从而形成社会不稳定因素。
2、调解的质量不高,工作不规范。
绝大部分调解员仍然沿袭儒家“和为贵、礼为贤”的理念,纠纷发生后,劝说双方当事人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折衷处理,不得罪人,以暂时平息纠纷为原则,不注重根本问题的解决,不注重纠纷调解后的回访,更不注重调解登记和档案的收集。导致纠纷容易反复,难以适应现阶段人民调解工作的新要求。
3、调解组织机构作用发挥不好,村级调解组织人员素质不高。
人民调解员队伍整体素质偏低。尤其是村级人民调解员队伍整体素质还不能适应新时期的人民调解工作的需要,一批多年从事村级调解工作的同志对地理环境、人员情况、风俗习惯等较为熟悉,但相当一部分年龄偏高、文化程度参差不齐、法律政策和业务水平欠缺,在宣传讲解法律法规、制作调解文书上有困难,缺乏创新精神,在调解工作方式方法上还停留在说教和情感影响上,在处理一些复杂纠纷或财产争议纠纷时,有时不能做到依法调解,不能使双方当事人心服口服。
4、人民调解工作机制建设还有待加强,“大调解”的工作机制还没有形成。
当前,社会矛盾纠纷呈现构成多样化、领域扩大化的情况。如政策强的纠纷、“跨部门”纠纷、跨时段的纠纷、复合型纠纷等,涉及面广、时间跨度大、成因复杂、调解难度大,单靠基层调解组织很难解决。然而,人民调解工作基本还停留在传统的邻里、家庭纠纷调处上;地区、部门、行业之间的调解工作还缺乏有效配合;人民调解的职能作用还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基层调解工作存在随意性,不按调解程序程序进行调解,未有效发挥人民调解工作的法制宣传教育功能。
三、切实加强农村人民调解工作的对策
(一)夯实基础,健全人民调解工作机制。一要领导重视。要把人民调解工作作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重要内容来抓。在布置任务时,安排调解工作;总结工作时,汇报调解工作;在人员分配上,向人民调解工作倾斜。要成立由党政一把手任组长的人民调解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分析农村纠纷的现状和产生的原因,研究措施,制定对策。二要落实责任。要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作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与各村各单位层层签订责任书。要求各村各单位必须及时主动的进行各类纠纷的调处,并印制矛盾纠纷调处责任交办卡,限期办理,并督办到位。对村组调解组织调解不了到镇申请调解的矛盾纠纷一律要有村调委会的意见,充分发挥村级调委会的职能和作用,也充分调动了村级调解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做到信息灵、速度快,有效地遏制了矛盾纠纷激化和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三要强化队伍建设。要健全各村的调解组织,聘任了调解主任和调解员,建立了调解小组,对每位调解人员划分纠纷调解、矛盾排查责任区,并挂牌公示,明确责任,建立了以乡镇调委会为中心,以村调委会为主要力量的两级人民调解网络。四要强化法律培训。人民调解队伍素质的高低,决定着调解工作的质量。要加强对乡镇、村干部和人民调解员进行农村适用法律法规和人民调解业务知识的系统培训,使镇村人民调解工作人员牢固树立维护社会稳定、确保一方平安的大局意识,基本具备公平公正、合理合法调解各类矛盾纠纷的能力,较全面的掌握人民调解工作的业务和技能。五要保障经费。要根据村(社区)实际,每年给予一定的办公费,以便村级调解组织能够正常运行,真正实现调解有组织机构,有人员办案。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落实解决调解员办案补贴。可以采取“以奖代补”的办法,充分调动基层调解员的工作积极性。
(二)规范程序,强化人民调解工作的实效。镇村调委会对每一起矛盾的调解都要作十分充分的准备,提高人民调解的成功率。一要认真调查。对每一起矛盾纠纷,都要都广泛深入的调查、取证,了解双方当事人基本情况,纠纷的起因、经过。在调解前,调查组形成调查报告,向乡镇调委会进行汇报,研究出初步的调解方案。二要依法调解。在调解过程中,准确运用法律、法规和政策,重事实、重证据,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教育说服当事人互谦互让、充分协商、达成协议,形成的调解意见双方心悦诚服、乐于接受。三要及时回访。对调解生效的协议书,督促当事人自觉履行,确保调解不反复。四要规范档案。镇村要统一调解文书,每一起调解,从登记受理、调解协议书的制作到回访,都及时整理归档,做到了一案一卷。
(三)不断创新,探索实行联席调解制度。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政治体制的改革、各种利益关系的调整,农村各种矛盾纠纷呈现多发性、复杂性和跨行业性等新特点,人民调解面临的婚姻、家庭、邻里、生产经营、赔偿等矛盾纠纷,传统的纠纷调解职能已不能完全适用农村矛盾纠纷多样性的新形势。因此,要坚持行政调解与人民调解相结合,聚合调解资源,建立联席调解制度。对于复杂疑难但可以不通过民事诉讼或治安处罚来解决的矛盾纠纷实行联席调解,以非诉讼方式予以化解。要成立了由党政主要领导和镇属单位负责人、各村调委会主任组成的联席调解会议领导小组,聘请公安、司法、法庭、交警等单位业务骨干为特邀调解员,参与相关的跨行业疑难民事纠纷调解。联席调解既能提高调解效率,降低纠纷解决的成本,又能使各单位各部门之间功能相济相互协调,解决各单位各部门之间相互推诿的问题,同时加强沟通,统一口径,维护调解的严肃性,建立“大调解”工作机制。
(四)依法调解,确认人民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有关问题的说明,凡调解协议的内容是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的,不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损害国家、集体、第三人及社会公共利益,不具有无效、可撤销或变更法定事由的,应当确认其法律效力,并以此作为确立当事人权利义务的依据,通过法院的裁判树立人民调解协议的公信力。
加强人民调解是化解矛盾纠纷的有力抓手,是维护社会稳定的一支重要力量。我们始终要把人民调解工作放在维护基层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中来考虑,围绕经济社会发展抓调解,围绕群众的根本利益抓调解,围绕和谐稳定抓调解,有力的化解、人民内部矛盾,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
第四篇:加强人民调解工作促进企业安定团结
加强人民调解工作促进企业安定团
结
加强人民调解工作促进企业安定团结2007-12-15 23:36:42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加强人民调解工作促进企业安定团结加强人民调解工作促进企业安定团结(2)我厂是一个具有九十多年历史的铁路客车制造、修理和路用配件生产的企业。现有职工7300余人,厂属集体企业职工、家属上万人。由于职工大部分集中居住在厂区周围的四个住宅区,人员居住集中,裙代关系复杂,各类民事纠纷时有发生。为了减少职工和家属民事纠纷的发生,维护工厂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和职工生活环境,促进企业三个文明建设,工厂于82年成立了人民调解委员会。二十多年来,调委会在工厂党委、厂部、工会各级组织和地方司法部门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工厂生产经营中心,积极主动地开展人民调解工作,其间,共受理民事纠纷1128起,调解成功1123起,调解成功率以上,防止纠纷激化21起,接待法律咨询164人(次)。为维护工厂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为工厂的改革和发展,为稳定职工队伍,促进社会风气的好转,发挥了企业人民调解组织应有的作用,工厂调委会先后多次受到市、区政府及省总工会的表彰。
一、领导重视,健全组织,完善制度建立调解网络,是开展人民调解工作基础,自工厂调委会成立以来,就配备了较强的力量,随着机构和人员变化不断进行调整充实。目前厂调委会主任和副主任分别由生活副厂长和工会副主席担任,委员由厂党委组织部、宣传部、厂团委、工会办、人力资源部、武保部、财务部、厂医院等部门负责人担任。厂调委会下设调解办公室,配备了两名专职调解干部负责日常工作。各基层单位均建立了
以支会主席任组长3-5人调解小组。各班组设调解员。目前全厂有调解小组38个,调解信息员651名,建立了工厂三级调解网络体系,形成了发生纠纷有人管,有人问,信息反馈快,调解及时,有力度的调解格局。为了使调解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我们根据《人民调解工作条例》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了《南京浦镇车辆厂人民调解委员会办公室工作细则》,明确调委会工作职责、主要任务、工作范围、工作程序、工作纪律以及学习、会议制度。
1、学习制度,坚持每周二下午学习制度,主要学习政治、法律和上级政策文件,提高调解人员思想素质、政策水平和业务工作能力。
2、会议制度,每月召开一次会议,总结月度工作,讨论研究疑准纠纷的处理。
3、纠纷当事人来访,接待登记制度,针对当事人的来访认真细致做好登记,做到24小时内接触纠纷,并做好纠纷防激化工作。
4、检查、考核、评比表彰制度,根据工厂三个文明建设考核办法,对各
单位调解工作进行季度检查考核、打分,并将调解工作列入年终各类先进评比时行使一票否决权,对调解工作做的好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进一步提高和增强各级领导认真做好调解工作自觉性和积极性。
二、紧紧围绕工厂生产经营中心,积极主动开展工作,发挥调解组织应有作用工厂要完成生产经营任务和生产经营技术指标,没有一个安宁稳定的环境是难以实现的。厂职工居住比较集中,难免因这样和那样的问题而发生一些矛盾和纠纷。有了纠纷如不及时调处,及时制止事态的发展,不仅影响职工的思想情绪,还会涉及到家庭成员、亲友、左邻右舍,甚至会引起纠纷激化,造成不良后果,直接影响到工厂生产和工作的完成。作为企业调委会,是工厂民事纠纷调解的职能部门,要使调委会在工厂有位,调委会必须紧紧围绕工厂生产经营中心,积极主动开展工作,为领导分忧,为职工解难。调委会要求全体调解人员,一但发生纠纷,要及时解入,及时调解,果断地做细致的思想工作,转化矛盾,把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如客车车间职工王某与台车车间职工蔡某系姑嫂关系,王某丈夫在一次拆建房材时不幸从房上摔下,经抢救无效死亡。双方为抢救费、份子钱,发生纠纷,先是在家中争吵,互相辱骂,蔡某在上班的早晨跑到王某哥哥处打了王某哥哥一个嘴巴,王某的嫂子听说丈夫被打带了二人到蔡某单位又吵又闹,后发展到撕打,当时正是下班时,引起了很多人的围观,直接影响了工厂生产秩序。我们得知信息后,立即派人赶到现场,把双方当事人带到调委会,先耐心听他们叙述,而后对他们提出了严肃的批评,提出纠纷的发生应依靠组织调解或通过法律解决,现在你们双方到厂内吵闹撕打,影响了工厂生产秩序,是严重违反工厂规章制度的错误行为,同时我们也针对性提出了解决纠纷的具体意见,结实说服教育,双方都意识到吵闹的危害性并承认了错误,保证今后一定依法办事。
再如,有一次,厂职工发生一起医患纠纷,患者是厂下属企业职工家属杨某,因腹部疼痛到医院就诊(杨某怀孕33周),厂医院诊断为“急性腺炎”2日入院经治疗,病情有了好转,当晚19:20分,患者突然呼吸心跳骤停,经医护人员全力抢救无效死亡。患者死亡后,死者丈夫陈某思想情绪激动(因陈某37岁结婚,盼子心切,加上陈某的母亲是精神病患者),认为是医院因治疗不当而造成杨某的死亡,死者亲属几十人冲到医院冲砸,纠缠院领导,造成当日停诊10多小时,陈某扬言,要捅死某某院长,捅死一个够本,捅死两个赚一个,事态非常严重,纠纷极易激化,后果严重,调委会立即解入,将死者家属安排在接待室,耐心细致的做工
加强人民调解工作促进企业安定团结
第五篇:加强人民调解工作 促进企业安定团结
我厂是一个具有九十多年历史的铁路客车制造、修理和路用配件生产的企业。现有职工7300余人,厂属集体企业职工、家属上万人。由于职工大部分集中居住在厂区周围的四个住宅区,人员居住集中,裙代关系复杂,各类民事纠纷时有发生。为了减少职工和家属民事纠纷的发生,维护工厂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和职工生活环境,促进企业三个文明建设,工厂于82年成立了人民调解委员会。二十多年来,调委会在工厂党委、厂部、工会各级组织和地方司法部门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工厂生产经营中心,积极主动地开展人民调解工作,其间,共受理民事纠纷1128起,调解成功1123起,调解成功率99.55%以上,防止纠纷激化21起,接待法律咨询164人(次)。为维护工厂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为工厂的改革和发展,为稳定职工队伍,促进社会风气的好转,发挥了企业人民调解组织应有的作用,工厂调委会先后多次受到市、区政府及省总工会的表彰。
一、领导重视,健全组织,完善制度建立调解网络,是开展人民调解工作基础,自工厂调委会成立以来,就配备了较强的力量,随着机构和人员变化不断进行调整充实。目前厂调委会主任和副主任分别由生活副厂长和工会副主席担任,委员由厂党委组织部、宣传部、厂团委、工会办、人力资源部、武保部、财务部、厂医院等部门负责人担任。厂调委会下设调解办公室,配备了两名专职调解干部负责日常工作。各基层单位均建立了以支会主席任组长3-5人调解小组。各班组设调解员。目前全厂有调解小组38个,调解信息员651名,建立了工厂三级调解网络体系,形成了发生纠纷有人管,有人问,信息反馈快,调解及时,有力度的调解格局。为了使调解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我们根据《人民调解工作条例》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了《南京浦镇车辆厂人民调解委员会办公室工作细则》,明确调委会工作职责、主要任务、工作范围、工作程序、工作纪律以及学习、会议制度。
1、学习制度,坚持每周二下午学习制度,主要学习政治、法律和上级政策文件,提高调解人员思想素质、政策水平和业务工作能力。
2、会议制度,每月召开一次会议,总结月度工作,讨论研究疑准纠纷的处理。
3、纠纷当事人来访,接待登记制度,针对当事人的来访认真细致做好登记,做到24小时内接触纠纷,并做好纠纷防激化工作。
4、检查、考核、评比表彰制度,根据工厂三个文明建设考核办法,对各单位调解工作进行季度检查考核、打分,并将调解工作列入年终各类先进评比时行使一票否决权,对调解工作做的好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进一步提高和增强各级领导认真做好调解工作自觉性和积极性。
二、紧紧围绕工厂生产经营中心,积极主动开展工作,发挥调解组织应有作用工厂要完成生产经营任务和生产经营技术指标,没有一个安宁稳定的环境是难以实现的。厂职工居住比较集中,难免因这样和那样的问题而发生一些矛盾和纠纷。有了纠纷如不及时调处,及时制止事态的发展,不仅影响职工的思想情绪,还会涉及到家庭成员、亲友、左邻右舍,甚至会引起纠纷激化,造成不良后果,直接影响到工厂生产和工作的完成。作为企业调委会,是工厂民事纠纷调解的职能部门,要使调委会在工厂有位,调委会必须紧紧围绕工厂生产经营中心,积极主动开展工作,为领导分忧,为职工解难。调委会要求全体调解人员,一但发生纠纷,要及时解入,及时调解,果断地做细致的思想工作,转化矛盾,把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如客车车间职工王某与台车车间职工蔡某系姑嫂关系,王某丈夫在一次拆建房材时不幸从房上摔下,经抢救无效死亡。双方为抢救费、份子钱,发生纠纷,先是在家中争吵,互相辱骂,蔡某在上班的早晨跑到王某哥哥处打了王某哥哥一个嘴巴,王某的嫂子听说丈夫被打带了二人到蔡某单位又吵又闹,后发展到撕打,当时正是下班时,引起了很多人的围观,直接影响了工厂生产秩序。我们得知信息后,立即派人赶到现场,把双方当事人带到调委会,先耐心听他们叙述,而后对他们提出了严肃的批评,提出纠纷的发生应依靠组织调解或通过法律解决,现在你们双方到厂内吵闹撕打,影响了工厂生产秩序,是严重违反工厂规章制度的错误行为,同时我们也针对性提出了解决纠纷的具体意见,结实说服教育,双方都意识到吵闹的危害性并承认了错误,保证今后一定依法办事。再如,有一次,厂职工发生一起医患纠纷,患者是厂下属企业职工家属杨某,因腹部疼痛到医院就诊(杨某怀孕33周),厂医院诊断为“急性腺炎”2日入院经治疗,病情有了好转,当晚19:20分,患者突然呼吸心跳骤停,经医护人员全力抢救无效死亡。患者死亡后,死者丈夫陈某思想情绪激动(因陈某37岁结婚,盼子心切,加上陈某的母亲是精神病患者),认为是医院因治疗不当而造成杨某的死亡,死者亲属几十人冲到医院冲砸,纠缠院领导,造成当日停诊10多小时,陈某扬言,要捅死某某院长,捅死一个够本,捅死两个赚一个,事态非常严重,纠纷极易激化,后果严重,调委会立即解入,将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