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考公务员与企业工作
公务员,想必大家在身边都耳熟不过了。迫于当今严峻的就业形势,越来越多人加入到考公行列,考公的应届毕业生逐渐形成一股声势浩荡的大军。当然一部分人的确是立志成为一名公职人员,而更多的人则是作为一个就业选择。为什么选择它,当然有它吸引人的地方。比如工作稳定,福利有保障,工作压力小等。
公务员是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依法履行公职的工作人员。国家公务员分为两种,一种是业务类,一种是政务类。业务类一般从事单位基本的业务工作,需要一定的专业技术。政务类更多是行政管理类工作。从选拔上来讲,业务类公务员是通过国家法定考试,公开竞争,择优录取。政务类是在各级党委机关,系统内部依照法定程序向人大推荐候选人,这一般是在有一定工作经验后向上提升的过程,从事行政管理工作,这很容易理解。从任期上来讲,业务类公务员是常任制,政务类公务员是任期制。应届大学生们都是先通过法定考试,录取后,一般都是先从事业务工作,然后根据业绩慢慢升迁。
在这里,我还得单独说说一种比较特殊的公务员身份,就是选调生。选调生,说简单点,就是各级组织部面向应届毕业生培养的后备干部及县级以上党政机关高素质的工作人员,所以,能考上选调生也是很不错的。但是选调生的选拔条件相对于一般公务员就严格很多:主要是应届毕业生,党员(包含预备党员)。
公务员和一般的工作区别,一方面刚才说了工作稳定,福利有保障,工作压力小。在公司企业工作,工作时间长,加班,业务压力很大,好的企业对员工的福利会好点,小点的公司则对这些没有保障;公司企业里竞争很激烈,尤其是知名一点企业,你干的不好,随时有给解雇的风险,特别是一些知名民企,外企。例如世界500强企业。精神压力大,就一个字,累!别看到那些企业白领多么令人羡慕,个中滋味只有他们自己才明白,很多在企业公司里工作了几年又回来考公务员的大把人。当然享受这样的生活状态的人也是有的,我已不是一概而论。
另一方面,从发展上来讲,我认为公务员发展前景是更广阔一点,你有能力有本事,社会关系广,左右逢源,在你退休之前,到什么位置都有可能!但是在企业公司,同样的工龄,同样的卖死卖活,最后做到高级管理层的少之又少,这是一个普遍的规律,大多数做到一个职业经理人就差不多了,不要怪我说得太露骨,现实就是这样露骨!
另外,从工资待遇上来讲,在公司企业里工作到一定管理岗位,工资也会明显增多,很多企业白领年薪少的也有十几万,多的几十万甚至是近百万不等。这点是令公务员们羡慕的一个地方。但是公务员的工资是除公开的收入外,是不会包含你的隐性收入的,这点在这里不便多说。
以上只是从宏观上简单地做个比较,更多细节上的东西一时半会是说不完的。毕竟鱼和熊掌,不能得兼,各有利弊,怎么选择看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所以,通过我个人这点微薄的见解,希望能给到师弟师妹们一点参考,希望你们在迷茫的路途中,早点发现那盏人生的指明灯。工作是人生一件大事,在对工作的选择上,要实事求是的结合自己兴趣爱好和性格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能发挥自己真实才干的。我们不是一定要磨尖头钻往一线城市死拼烂打,而是选择去到需要我们的地方,需要我们发挥作用的岗位,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最后祝各位学弟学妹学业进步,工作顺利,开开心心!
第二篇:考公务员
报考可以参考招考公告,基本上就是 发布公告和职位表——报名——审核——上传照片、缴费——打印准考证——笔试——面试资格审查——面试——体检——政审——报到上班这样一个流程。
在校生只有最后一学年可以以应届生身份报考,不过你可以现在就买辅导书来看看,备考时间越充足越好。
2考公务员最重要的要素依次是:平时的积累(60%)、考前的突击(25%)、答题的技巧(10%)、考试的心态(5%)、考试的运气(5%)。
3先是教材嘛。教材完了之后。你大概就能知道哪一块薄弱了。那你就可以抓薄弱块去买一些专项的东西看看,然后一定要多做题,掌握好方法。先可以做做真题,真题做的滚瓜烂熟之后,就可以做模拟卷了。看看面对一套全新的试题自己会不会懵掉。差不多这一系列流程就可以了。公务员方面的书的话,我自己身边的朋友当中比较一下,还是中公的比较好一点。其实你要是不够自觉,自己看不下去书,也可以找个培训班去培训一下的。也还便宜的。学学技巧方法嘛!
第三篇:公务员主要考什么?
你好,公务员考试分笔试和面试,一般笔试考行测和申论: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查与公务员职业密切相关的、适合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进行考查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等部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测查报考者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和交流、迅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包括根据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正确理解阅读材料中指定词语、语句的含义;概括归纳阅读材料的中心、主旨;判断新组成的语句与阅读材料原意是否一致;根据上下文内容合理推断阅读材料中的隐含信息;判断作者的态度、意图、倾向、目的;准确、得体地遣词用字等。常见的题型有:阅读理解、逻辑填空、语句表达等。
数量关系主要测查报考者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能力,主要涉及数据关系的分析、推理、判断、运算等。常见的题型有:数字推理、数学运算等。
判断推理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对图形、语词概念、事物关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较、组合、演绎和归纳等。常见的题型有: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等。
资料分析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形式的文字、图表等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的能力,这部分内容通常由统计性的图表、数字及文字材料构成。
常识判断主要测查报考者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重点测查对国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综合管理基本素质等,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方面。
申论主要通过应试者对给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炼、加工,测查应试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和贯彻执行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要求全面把握给定资料的内容,准确理解给定资料的含义,准确提炼事实所包含的观点,并揭示所反映的本质问题。
综合分析能力——要求对给定资料的全部或部分的内容、观点或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多角度地思考资料内容,作出合理的推断或评价。
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要求借助自身的实践、知识经验或生活体验,在对给定资料理解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和界定问题,作出评估或权衡,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措施。
文字表达能力——要求熟练使用指定的语种,运用说明、陈述、议论等方式,对事件、观点进行准确合理的说明、陈述或阐释。
贯彻执行能力——要求能够准确理解工作目标和组织意图,遵循依法行政的原则,根据客观实际情况,及时有效地完成任务。
第四篇:公务员考录工作情况汇报
尊敬的xx等领导同志:
首先,热忱欢迎省局领导到我市检查指导工作!根据会议安排,现将我市公务员录用面试工作、考官队伍建设,《xx省公务员录用实施办法》意见反馈和招录人才及条件设置等建议意见汇报如下:
一、关于我市公务员录用面试工作、考官队伍建设、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意见情况
(一)近五年来面试工作回顾
随着全民综合素质教育的不断提高,社会人才总量大幅增加,因而公务员考录已成为社会普遍关心、关注的焦点,给公开、公平、公正考录特别是面试环节提出了新的挑战。为此,我们在创新机制重服务,科学公正选人才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实践。
一是实现程序公开,体现面试阳光操作。程序是公务员录用面试公正与否的主线。我们着重把握了“三公开”环节:首先是工作流程公开。每次面试前,我们都要拟制“面试工作实施方案”、“面试工作人员守则”、“面试应试人员守则”、“面试评委组组建和考生面试顺序产生及引领办法”、“面试评委组工作人员操作规程”、“面试实施形象进度表”等七项制度规定,并制作发放《xx市公务员录用面试考务工作手册》,将各时间点、任务主题、实施内容与具体要求和地点进行明确细化,使之行之有据。其次是抽签分组公开。根据当日面试考生职位和应考人数,按每组评委7人(含主考)和计分、计时、监督员各1人,实现差额随机预选确定顺序和面试当日差额随机确定正式人选并随机抽签决定分组的办法组建评委组。一般进行两层(考务与考生)六轮抽签。即主考、其余评委、计分、计时、监督员抽签确定所在评委组,考生随机抽签确定面试顺序号。为避免来自同一单位评委人数过多而“左右局势”,我们采取分层的办法,实现了同一单位评委人数不超过2人,且不许相邻而坐,并作出了人社部门评委未当选人员一律不再参与引领抽签的硬性规定。同时通过大屏幕投影仪将操作过程与结果全部公开,使工作人员与考生各自“对号入座”,有效防止了“事先勾兑”等现象发生。再者是全程监督公开。每次公务员录用面试,市纪委(监察局)均派出了由领导带队的监督小组实施全程监督,同时向各评委组派出专职考场监督员,及时发现并坚决制止不规范的倾向与苗头。同职位面试考生在进入面试考室时,采取“填空式”的办法,即哪个评委组前一名考生面试结束,即按面试序号将候考考生引入那个考室,有效降低了面试评委与考生脸熟的机率。
二是创新手段,不断优化社会服务。在面试工作中,我们充分利用现代手段,着力提高工作效率。第一成绩当场确认。自2009年开始实现了计算机计分和面试得分考生现场签字确认制度。面试最终得分汇总后,由主考官当场宣布,考生签字确认,既保证了面试评委公平公正打分,也确保了考生的最大知情权。
第二及时发布信息。我们开发了公务员录用面试专用计分平台,依照面试计分规则与方法,设计了输入原始数据(评分)后自动计算的一系列程序,面试结束后即可汇总考生总成绩与职位排名。并在次日依托省人事考试专业网站、本局互联网等官方网站对外发布公告。同时对个别考生误时、信息不畅等情况通过电话、短信等手段,传递有关信息。
第三赢得广泛好评。我们摒弃传统的评判方式,全面落实岗位责任,健全与完善监督运行机制,力求阳光运行与规范操作。近五年来,我市共公开考录各级各类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工作人员xx多名,使一大批外地人才落户xx,为“‘两化’互动、统筹城乡、追赶跨越、加快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目前尚未出现因公务员录用面试引发的纠纷与矛盾,赢得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好评。
(二)面试考官队伍建设情况
公招公务员笔试考试是根本,面试考试是关键,而评委评判则是面试工作的重点。为此,我们实现了六个方面的创新:首先出台规范性文件。从2007年9月起,我们相继印发了《xx市人事考试诚信记录与管理办法》和《xx市人事考试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为确保公务员录用面试考务工作公平公正构筑了“防腐墙”。其次聘请社会监督员。同年10月,我们从市级相关单位聘请了xx名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的同志作为社会特约人事工作监督员,直接参与公务员考录面试监督工作,为人事考试特别是公务员录用面试建立了“监控网”。第三扩大面试考官队伍。2008年以来,我们会同市委组织部先后三次培训了覆盖市、县(区)两级和中央、省属驻巴部门共xx人的面试考务人员,通过适时充电,更新知识,为人事考试建立了面试“考官库”。第四是科学组建评委组。采用随机抽签软件,在面试评委组组建前按20%的差额初选,于面试当日随机抽签组建面试评委组,人员结构实现了多层次、广覆盖、宽领域,科学设置了“天平秤”。第五主动防患未然。自2009年初开始,一改过去事先确定面试引领人员的传统做法,于面试当日从落选的评委中(非人社部门人员)再随机差额抽选的办法确定引领,全面堵塞了脸熟的“跑冒风”。第六是操作统一规范。最大程度坚持“三同”,即同一职位考生、同一评委组别、同一面试题本,将过去的“大锅饭”变为“分餐制”,并统一把握评分尺度,从中设置了“标准尺”。
(三)面试考务工作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意见 一是考官分散统筹保密不便。现阶段,我市公招公务员面试考官主要来自于市级部门和县(区)组织人社系统等部门同志,由于面试工作量大、涉及考务人数多,对于统筹人员到岗和保密工作带来一定难度。如县(区)人员到市里参加面试工作,需提前半天通知并住宿,而市级部门又由于人员有限,且往往脸熟,给公正评判带来挑战,需切实加强考官队伍责任管理。二是面试行政成本高。每进行一次xx人左右的考生面试,在收取规定的每人xx元费用后,我局补贴考官工作费、生活费、场地卫生费、办公用品费等约xx万元。建议将考生xx元面试费提高至xx元。
三是请求省上专家给予系统培训。更新知识,丰富思维,规范操作,准确评判是提升考官队伍自身理论素养的基本要求。为此,请求省上专家在我市举办一期面试考官培训班,并由我局颁发面试考官聘用证书,有效期三年。
二、关于对《xx省公务员录用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的建议意见
总的情况,我省出台公务员录用实施办法,对于规范公务员录用、管理十分必要,及时有效破解了在公务员录用环节出现的各种问题。特别对于市(州)公务员管理部门实施公务员录用有据可依,实施有章可循。但办法中
三、关于艰苦边远地区招人难、留人难以及招考特殊条件设置等问题建设意见
我市地处xx山深处,属艰苦边远地区。一方面,公务员队伍结构性失衡问题突出。主要表现在:年龄老化趋势明显,全市46岁以上公务员xx人,占总数的xx%,乡镇干部同比达到xx%;低学历层次比重较大,中专以下学历占公务员总数的xx%;合理流动不够,xx年全市仅交流xx人,占公务员总数的xx%;编制普遍空缺,市、县(区)、乡镇机关平均空编分别为xx%、xx%和xx%,正式人员不足现象不同程度存在。另一方面,人员补充调配瓶颈突出。当前,随着各级机关社会管理服务职能日益强化,现有人员已无法满足工作需求,但因诸多因素,致使人员难以及时有效补充调配到位。调研显示,主要原因在于:一是人才相对缺乏。以文秘人才为例,我市连续三年公招文秘类公务员,但均因无人报考而取消职位xx名。与此同时,外流各类人才达xx人,其中市本级引进的xx名人才中已有17人外调或辞职。二是人员调配不畅。特别是市级部门,如投促、经信、交通、文化等部门四面出击广揽人才,但因选中的人才因年龄、学历等非法规原因无法调动,由此形成层层缺人、层层选人、层层借人的混岗怪圈,缺乏张力的地方政策瓶颈严重制约了人才的合理流动使用。
因此在公招上,我们建议:一是在已放开学历的基础上,户籍由过去的大专面向全省调整为面向全国,从中打破省城界限。二是县(区)以下除拿出公招计划20%用于“五项目”人员外,一律不要求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人员,以拓宽就业群体。三是县以下部门公招公务员原则上设置为综合职位,不限专业,个别确需设置的也应设置为专业大类。四是对报考出生地乡镇公务员的考生给予特殊政策,即在笔试总成绩折合后加1分,以鼓励回乡创业,扎根基层。
第五篇:考研 工作 还是考公务员
提早就业、考研、考公务员你选哪一条?
90后择业故事
◆ 见习记者胡琼兰
找工作:在多项选择前,知道自己最想要的当众多的应届毕业生在校园招聘会上排队投简历、做自我介绍的时候,同样是今年毕业的唐雯(化名)已是某保健品公司负责招聘的工作人员。
唐雯出生于1990年,但是自我坦诚和所谓的90后——宅,以自我为中心,不独立等标签没有任何关系。“一闲下来,不做点事,呆在寝室心里就很慌。”唐雯说。
事实上的确如此。从大一开始,唐雯就陆续做家教、担任超市的临时促销员、贩卖小商品等,这不仅给自己赚了一些“外快”,更重要的是锻炼了胆识。兼职虽多,但学习也没因此落下,大学四年,两次获得奖学金,还担任过社团的各种职务,“怎么可以在同样的时间做这么多事,你是不是打了鸡血啊?”周围的同学常常如是调侃她。
表达能力强、成绩优异、容貌姣好、热爱新闻、专业实习经验较为丰富,唐雯的同学一致认为她毕业时会朝媒体进军。
大二暑假,唐雯在某电视台新闻栏目实习两个月,一年后的暑假又实习了一段时间,她的实习成绩得到了老师们的认可。不过,到了大四真正考虑毕业后的去向时,唐雯仔细分析了自己的性格和兴趣所在,有家教经验,表达欲望强烈,与人沟通具有亲和力都是她的优势,而相反,曾经一度坚持的新闻理想,通过一番实践之后发现,对她来说,并非适合。“每天两个固定的任务,有些线索本身不具备多大的新闻价值,但因为任务所限,非得做扩大化处理。”唐雯说,同样对于考研这一选择,考虑到自身注重实践经验,以及家庭经济条件限制,所以“意义不是很大”。
2011年9月份,当唐雯的同学还没准备简历时,她已经收到了第一份offer。虽然这一份工作,并不被大多数人看好,但是唐雯乐在其中。“在多种选择面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唐雯逗趣道,生在90年,但和她的80后室友没有多大区别,当然跟被标签化的90后几乎没有任何关系,“即使是在集体中,人也是以个体的形式出现的。”
应届毕业生在求职时一般会准备一沓简历广撒大网,但是在提早工作的大半年时间内,唐雯没有投下第二份简历。“如果在一份工作上没有做到半年或者一年,浅尝辄止,如果你走之后,有人能完全替代你原来的职务,那肯定是你没做好。”谈及未来的职业规划,唐雯说,除了人力资源培训师这一目标外,提高自己的不可替代性也在其中。
考研:全心全意做好一件事后,才想到退路
在床上看考研复试资料,吃饭叫外卖,娱乐就是看电视,彭梨最近在寝室过上了足不出户的“宅”生活。如果时光倒转到5个月前,能动能静的她又“规矩”多了:早上七点半之前起床,晚间十一点半休息,一日三餐在食堂解决,即便是周末也不出校门,大部分时间在自习室埋首于一大堆考研资料中。“只有短短三个月的复习时间,只能这样——天天看书。”回忆起那段考研时光,彭梨稍显无奈。
在层出不穷的大学本科专业就业排行榜上,法学专业一贯以较低的就业率排在末尾,所以对于大多数法学专业学生来说,考研或者考公务员成了毕业时的首选。90后大四女生彭梨便是这浩浩荡荡的考研大军中的一员,她坦承,自己做出这个决定,一方面是自己所学专业就业面太窄,有待于平台的提高,另外一件事也深深地影响了她。在彭梨准备考研期间,她的一位室友去找工作,被主考官直接拒绝掉了。“找专业对口的工作,经验不足;做文秘,写文案,人家中文系的比你强多了。”。
彭梨把自己的考研目标定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民商法方向,据悉,该校的民商法学科属于国家级重点学科,所以即便是对于专业成绩名列前茅的彭梨来说,要实现这一目标绝非小事。
一旦实施计划了,那就没有退路可言,“尽最大的努力投入一件事情,哪怕失败了,也没有后悔可言。”彭梨强调,在复习的时候,她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边复习边找工作,一旦找到了如意工作,则放弃考研。2月份,考研的初试成绩公布,388分,在所有报考同一所学校同一研究方向的考生中,彭梨的这一成绩排名第11,虽然进入复试已成定局,但最后结果并没有一锤定音。
“考研不同于考司法考试,背诵为主,案例少,背得人记忆力直线下降。”去年9月份,彭梨参加了司法考试,三个多月的复习时间让后来的考研变得有些吃力和健忘,“明明把一个东西放好在一个位置,转过身就忘记了。”
考研的滋味怎么形容?酸甜苦辣兼有之,彭梨说,考完研当晚,她恶补了通宵的电视剧;在没出考研成绩前,投了一份简历,当然,这些事是建立在全身心投入考研那一件事之后。
考公务员:“关系”与理想的矛盾
四年前,胡凯顺利通过了高考这一关;四年后,胡凯又成为96万参加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生中的一员。作为一个90后的理科生来说,胡凯的就业选择多于一般的文科生,但他还是看重“稳定、高福利、有保障、安全感”的公务员职务。
在交谈过程中,胡凯常常感喟现实社会中“关系”的重要性,国考对于他来说,只是地方考的“预热”,而自己把筹码压在后者身上也是建立在机关单位有熟人的基础之上,即便是目前所找到的金融类工作,也是得益于“关系”。“大学生中,尖子生系列属于少数,大部分人的能力平庸,如果有„其他资源‟相助,进入系统之内就会容易得多。”胡凯强调,他的想法在同学之中看起来过于功利,但是属于现实。
这个清明节,胡凯到杭州找两位大学同学玩,同学告诉他,做两年技术后,会因为大城市的生活压力不得不退回内地三线城市。同学对未来的这一规划加深了他对现实的认识,“反正是要回来的,何必那样子折腾,倒不如现在稳定。”
胡凯是矛盾的,强调自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现实主义者的同时,也坦承自己是一个爱玩、敢闯的理想主义青年。在高中大家拼命往“高考”这一目标奋力前进时,他却分出精力“不务正业”,组织有兴趣的同学参加各项社团活动;2010年,爱好骑行山地车的他,为了挑战自己的极限,只身从株洲骑行到广西桂林,那趟旅程花费他半个月的时间。回湖南之后,全身几乎脱了一层皮,但是至今回忆起来仍然认为那是大学生涯中一份无可替代的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