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十铺镇基本情况
三十铺镇基本情况
三十铺镇位于六安市金安区以东10KM,周边分别 东桥镇、先生店乡、椿树镇接壤。境内交通便利,东距合肥市仅45KM,“312”国道、合武高铁、宁西铁路、济邝高速公路纵向穿越全境,交通及区位条件较为优越。总面积147平方公理,辖 26个行政村,人口8.5万人。2012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 9亿元,年财政收入8600 万元,农民平均纯收入 5000元。
现有林业用地 860公顷,其中有林地 600公顷,疏林地 40 公顷,灌木林地 20公顷,未成林造林地 100 公顷,无林地公顷,宜林地 50公顷,林业生产辅助用地 50公顷。
第二篇:三十铺镇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三十铺镇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的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已成必然,催生出了“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为了给特殊群体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我镇从实际出发,自2008年在全镇范围内启动了“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工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我镇一年多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三十铺镇位于六安市东大门,是六安市工业基础较强,农业经济发达的重镇。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返乡创业打工呈急速倒流趋势,留守儿童总数日趋减少。全镇中学2所,小学16所,在校学生数为6342人。现开办“留守儿童”之家6所,全镇留守儿童408人。
二、现状分析
(1)监护不能落实。隔代监护,一是心理代沟太深,祖孙难于沟通;二是祖辈过度溺爱,百依百顺;三是没有教育理念。亲戚监护,日子一长,孩子一有过失,只要批评责备,他们之间就有可能产生心理隔阂,甚至闹矛盾。没有人监护,不仅这些孩子心理没有安全感,而且很多事情就有可能因拿不准主意而失误。
(2)父母亲情淡薄。父母亲情是儿童子心理健康发展的根本元素。这种东西是任何事物都无法代替的。然而,现在的父母,由于没有教育知识和经验,有的因为生活所迫,很少关注孩子的心理,甚至连电话都不与孩子联系。这样孩子就感到没有根基没有依靠,没有自主,没有目的,如空中的落叶,时常无所适从。
(3)家务劳动繁重。本来让孩子们劳动可以培养劳动观念,但这些孩子做家务劳动都是在被动进行,大多感到厌倦。同时,有的孩子也的确由于学习时间紧,有的孩子很多家务劳动不会做,这样就给“留守儿童”带来了心理的压抑和具体的困难。
(4)老师关注太少。“留守儿童”应该是我们教师关注的重点,我们的教育工作还的确很不到位,很多“留守儿童”在学习阶段没有与老师谈过一次话。
(5)学习压力很大。本来适当的压力有利于学习,但“留守儿童”的压力来自多方面,且压力太大。这种情况,如果没有人及时为他疏导,就有可能压力变得越来越大,进而影响学习和生活。(6)休息时间无聊。双休日、节假日以及课余时间,这些孩子无事可做,大部分都是看电视,玩简单游戏。部分儿童因无聊而上网或到一些公共场所做一些无益有害的活动。
(7)心理压力太大。“留守儿童”不会做饭洗衣,遇事拿不定主意,思念父母,感到孤独、失望、烦恼,得不到理解,遭人歧视,甚至为今后的生活着急等等。显然,对同样一个十二三岁的留守儿童来说,负荷肯定是超载的。
三、对策探悉
1、健全领导负责制度。镇、校分级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制订计划,依方案组织实施。
2、完善考评奖惩机制。为了切实加强这一工作的有效性和长期性,镇中心校对各校师生的结对情况过程跟踪和结果的评比考核,学校积极研究科学考核评估的办法,加强了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建立和完善工作考评制度,定期对学校和教师进行了考评,作为奖优罚劣的重要依据。
3、宣传发动社会力量。关爱“留守儿童”仅仅依靠学校是不够的,所以该项工程实施过程中,我中心校牵头,积极联系镇村及相关部门人员、退休老师一起加入到关爱“留守儿童”行动中来,也得到了诸多爱心人士的热情支持,踊跃担当“代理家长”的角色,与孩子们一道,共同编织美好明天的蓝图。
4、发挥学校主力作用
⑴、规范“之家”建设。加强和规范“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加大投入,充分发挥已配备的“留守儿童”专用设施(电视、电话及图书)和学校其它设施的作用,让“留守儿童”进的来、留的住,玩得开心,学得愉快。
⑵、成立自立组织。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本在于引导他们建立健康、乐观的心理状态,锻炼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从而促进他们自然、顺利成长。枣树初中分班级成立“独立儿童小组”,学校成立“独立儿童”委员会,推选独立能力强的孩子担当成员,扩大他们的影响,发挥他们的辐射作用,让他们在老师、学校的引导下自己管理自己,从而保障自我锻炼。这样,既可增加心理倾述渠道,增进伙伴之间的友情,又可找到“家”的感觉,同时自己的组织便于随时请教,随时求助。⑶、建立专门档案。“留守儿童”最缺的是情感,我镇属学校无论是一个班级,还是一所学校,在教育活动中,都站在他们的角度看待,多关心他们的生活,多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班级、学校都建立留守儿童专门档案,跟踪他们的成长过程,从而保障对他们生活上的必须救助,对心理上的及时疏导。
罗管小学、枣树民族小学、四十铺小学等对所有“留守儿童”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摸清了“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了留守儿童的联系卡,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监护人的联系,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⑷、定期召开会议。“留守儿童”问题应该是当今教育的新问题,也是当今教育面临的难点问题,“留守儿童”所占比例大,涉及问题多。六所学校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留守儿童”问题,形成会议制度,通过会议形成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决议和制度。从而保证班级、学校在决策上的“政策”支持。
⑸、师生互结对子。要保证对这些儿童的关怀真正落实,镇属六校通过师生互结对子,实施帮扶。学生严格实行一对一帮扶;特殊儿童,教师实行一对一帮扶。确保每一位“留守儿童”有一位志愿者,每一位教师帮扶一位“留守儿童”。这种做法是既实际又能保证每位“留守儿童”得到最真切、最实在的关爱。
⑹、丰富关爱活动。为了“留守儿童”也能像普通孩子一样健康成长,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我镇属各校在周一至周五的午间和下午课后,由结对老师轮流值日在留守儿童之家和操场组织、安排丰富的问题活动。诸如: ※ 道德品格教育:对于进入学龄年龄阶段的“留守儿童”,各校精选优良书刊,志愿者和老师指导,罗管小学、枣树小学、枣树初中的“留守儿童”分别在图书室、其它三校在“留守儿童”之家阅读,强化了“留守儿童”的感恩心、宽恕心、忠孝心品格的培养,开慧益智,既培养了道德品格,又营养身心。
※ 健康文化熏陶:各校或分班级,或依年级组组织“留守儿童”观看经典视频资料,老师结合学校和“留守儿童”身边的现状解说。学校除了设置显性的可视文化外,还精心打造了“真、善、美”的缄默文化。枣树初中、郝家岗小学宣传橱窗里展现的是师生活动的剪影,罗管小学的“小百灵”广播站送来的是润美心灵的和煦春风。
※ 体质体能锻炼: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幼儿营养过剩、生长发育失调,再加上缺乏体育锻炼等因素,部分幼儿出现了令人忧虑的身体形变、生理机能减退等身体素质的下降。为了提高人口素质,使“留守儿童”在体、智、德、美都得到全面发展,课余时间罗管小学的短跑、俯卧撑比赛,枣树小学的篮球友谊赛,红旗小学的乒乓球比赛,四十铺小学、郝家岗小学的拔河、踢毽子、羽毛球比赛等组织多种形式的基本体质体能锻炼。
为了“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枣树初中定期为“留守儿童”安排体检,及时了解孩子的身体发育情况和健康情况,做到有病早发现,早治疗。彻底排除他们因病失学、因病至贫的隐患。其它各校也在加紧准备落实中。
※ 组织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它帮助学生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通过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参与的“留守儿童”的视野更加开阔,学习的兴趣和责任感更强,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欲望更旺盛。枣树初中组织学生踏青郊游,红旗小学、四十铺小学组织学生清理附近公共场所的垃圾等。
※ 培养独立合作能力:儿童之间的合作常常会带来积极愉快的结果,活动、学习获得成功,还在合作中增进了彼此的友谊。这对儿童巩固、强化合作行为进而产生更多的合作行为是极为重要的。各校组织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的独立和合作的机会,让“留守儿童”在过程中独立合作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 进行心理健康疏导:“留守儿童”的问题不全是共性问题,不同儿童往往其问题有着本质的不同,如果从组织的角度,以集体的活动形式去解决个性问题实际上是不现实的。枣树初中设立相应的咨询机构,一是便于作个别心理疏导;二是便于为遇事拿不定主意的孩子出谋划策;三是保证了专门途经。如:设立“学生请教处”(或者“独立儿童办公室”),成立“独立儿童热线”,确定接待时间(如课外活动),委派热心且懂心理的老师负责接待。尝试进行心理疏导,取得预设效果。
※ 亲情电话拨打:各校均制定“留守儿童”拨打亲情电话秩序表,由指导老师组织,在中午或课余安排“留守儿童”与在外地的父母等亲人电话联系。电话中孩子常常热泪盈眶、泣不成声,亲情得到提炼升华。仅拨打亲情电话一项,每月时间高的逾千分钟,费用高达300余元。
四、问题积累
1、开展集中托管存在困难,场所等硬件无法满足,管理难度大。
2、社会、学校和家庭关爱网络尚待形成。
3.专业的心理咨询教师和工作人员缺乏,致使各校心理健康疏导工作难以规范启动。
4、学生休息时间组织活动的政策依据和安全,成为志愿者最担心的问题。学生更多自由支配时间的双休日和节假日,学校和志愿者不敢放手组织校外的社会实践活动。
5、经费不足,致使很多活动开展后劲不足。
五、未来展望:
1、加强与“留守儿童”监护人的交流与沟通,开启视频聊天;
2、加强对贫困“留守儿童”的资助工作,多渠道筹备;
3、建立关爱经验交流制度。请进来,走出去;
4、不定期召开研讨会、座谈会,进行经验交流;
5、不断探索新方法、新措施;
总之,“留守儿童”是当今教育面临的新问题,新难题,我们将不断提高“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水平,为我镇所有儿童创造一个真正意义的幸福、温馨之家。
三十铺镇留守儿童之家建设领导小组 2010年11月20日
第三篇:西三十铺镇三项重点工作总结
西三十铺镇“三项重点”工作半年总结
今年来,西三十铺镇党委、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整合政法、综治等有关方面的力量,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着力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到目前为止,基本实现了“四个明显减少”、“五个明显提升”、“六个坚决不发生”,完成了阶段性工作目标,为深入推进“三个重点工作”,开了个好头,现就半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党政领导重视,高度认识“三项重点”工作的重要性
一是认真学习,传达领会市、县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的会议精神,首先在党政班子会议上认真组织学习,使每位领导干部都清楚、明白“三项重点”工作的内容、要求、目标;其次是在乡、村两级干部大会上学习传达,将“三项重点”工作的内容、要求深入每位乡村干部的头脑;再次是加强宣传、书写标语,出黑板报,使“三项重点”做到人人皆知,家喻户晓。
二是结合西三十铺镇实际,制定并下发了西三十铺镇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实施方案,并在两级干部大会上了进行学习。
三是成立了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领导小组,确保有人做事,有人管事,进一步落实了工作责任。
二、脚踏实地,严格落实“三项重点”工作各项措施
(一)社会矛盾化解工作方面。一切围绕大局和谐稳定出发,做到“三抓”。“一抓”源头预防,主要是加快民生工程建设力度,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的利益问题,本着不与民争利,少取多予的原则,提高人民群众对整个社会的感恩度。“二抓纠纷排查”,立足抓早、抓小、抓苗头,坚持日常排查和重点排查相结合,着力构建乡、村、组三级排查网络,确保排查不留死角,不留盲区。“三抓化解”:一是进一步健全“三调联动”工作机制,提高调处化解实效;二是创新人民调解方式,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参与人民调解。
(二)社会管理理创新方面
加强对特殊人群的服务管理,做到“四个强化”。进一步强化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严格落实“四帮一”工作措施,尽最大力量帮助这类人员更好更快地融入社会;进一步强化无职业青少年,农村留守儿童等青少年群体的教育管理工作,尽力解决就学,职业培训问题,进一步强化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的收治管控工作,确保落实“四管一”做到应送尽送,应收尽收,应治尽,应控尽控。
(三)公正廉洁执法方面
强化警纪警风警容教育,围绕“十要”、“十不准”开展专项对照核查,着力解决违反“五条禁令”;执法不严、不公、不作为、办人情案件、关系案、利益案等问题,加强学习,提高公正廉洁执法水平,强化执法规范要求,全面落实执法公开要求,增强执法透明度和公信力,半年来,在政法队伍中没有发生违法违纪的人和事。
第四篇:高平镇三十铺村后进整顿转化工作方案
高平镇三十铺后进村整顿转化工作方案
按照全镇“基层组织建设提升年”活动总体要求,根据三十铺村实际情况,制定本整顿工作方案。
一、基本情况
三十铺村位于高太路沿线,全村10个村民小组328户1335人,总耕地3879.7亩(山地2643亩),人均占有耕地2.9亩,村党支部现有党员72名,村常设干部4名,组干部10名。全镇确定“果、菜、畜”三大主导产业发展不明显,群众经济收入以种植业和外出务工收入为主,致富增收渠道狭窄,二、后进原因
一是村级两委班子战斗力不强。由于历史原因,村内担任过干部的人较多,素质良莠不齐,当干部受排挤力大,多是干不多久就被迫下台,现任干部受这种因素影响,工作思想压力大,直接影响到村班子的战斗力。
二是群众思想落后发展意识差。大部分群众家族观念强,思想守旧,发展意识不强,尤其是在果品产业建设方面积极性不够,长期滞后,增收能力不足。
三是党员带头作用发挥不到位。党员结构老化,知识层次较低,教育培训难度较大,致富的能力不足,党员带头模范发挥不到位,科学农业技术普及面小影响长期发展。
四是村级组织运行程序不规范。村班子班子成员之间不和,个别干部工作出勤不出力,工作意见难以统一,在推动发展的过程中被动应付,发展定位不清晰思路不明。
三、整改措施
1、快速转变干群思想。要让群众快速认识本村、本庄、本人,通过与外村、村外对比找准不足,找出差距,激励干群加快发展的斗志。
2、选准配强村级班子。加强全村党员教育培训,提高党员素质,实施党员设岗定责管理,充分发挥党员的作用。加强现任村、组干部的教育管理,对部分村、组干部进行适当调整,切实增强村、组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3、建立完善各项制度。严格执行村级组织管理十项制度规范,大力推进党务、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大力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做到有章理事,按章办事。
4、切实解决实际问题。从改善交通这一“关系民生,符合民愿”的关键入手,尽快实施村内水泥路面工程,依托“双联”行动宣传政策、疏导群众情绪、发展主导产业。
四、具体措施
1、优化全村发展规划。邀请县规划局专业人员与县委办(“联村联户、致富的能力不足”行动帮扶单位)一道研究优化村庄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2012至2016年发展规划,优化布局。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争取项目,建成宽度6米、厚度20厘米的水泥硬化道路2公里;以村庄主干道路为重点,建成绿色通道3公里,栽植油松、国槐或速生柳2000株。
3、加强村庄环境整治。积极争取,在村内复垦旧庄基85处,新增耕地200亩;对村庄环境进行综合整治,建立长效保洁机制,巩固村庄整治成果。
4、持续发展致富产业。开展农民技术培训,聘请专业人员开展养猪养鸡、务果技术培训,培训群众600人(次);组织
贫困户外出考察学习,拓宽视野,学习经验,转变观念;组织集中连片栽植果园150亩;发展肉猪养殖户20户,培育养殖大户3户。
5、配合县委办及其联户干部认真开展“双联”行动动,理清全村发展思路,引导群众增强产业信心和增收致富能力。
6、围绕重点工作,扎实开展创先争优发展难题破解、基层组织建设提升年、农村六项管理等活动,增强党员干部开展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7、以村级班子能力提升为重点,依托县、镇各类培训资源,开展党员干部培训活动6次以上,村级班子带领群众等收致富的能力切实增强,班子队伍整体素质全面提高。
五、整顿步骤
六、整改责任
第五篇:三十铺村城乡低保自查自纠工作情况汇报
三十铺村关于2012年“城乡低保规范年”活动开
展自查自纠工作情况的汇报
三十铺镇社会事务办:
通过开展“城乡低保规范年”活动,纠正人情保、关系保、政策保、维稳保等问题。为了进一步规范我村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根据三政办[2012]26号文件精神,结合我村实际,经村三委高度重视,及时制定:《三十铺村2012年“城乡低保规范年”活动实施方案》,成立组织,即:低保评议小组、监督组,严格规范操作程序,现就我村2012年“城乡低保规范年”活动开展自查自纠工作具体做法如下:
一、开展自查自纠
对全村现有享受低保户(一、二、三类)59户,组织村包组干部两人以上入户调查,认真核算低保户家庭收入,对于低保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深刻剖析,不符合条件的低保户要立即取消。上述59户通过调查、核算,并经低保评议小组民主评议,符合低保(类别:一、二、三类)条件,同意继续享受低保。
二、规范操作,阳光低保。
对全村范围内符合条件的困难户:即:单亲家庭、因残、因重病、年老体弱家庭户及时受理申请并组织入调查进行核算核实,通过民主评议,及时张榜公示。
三、规范档案管理
1、对全村范围内享受低保户(一、二、三类)进行分类建档,一户一档,材料整理规范。
2、对全村范围内符合低保条件的困难户,组织入户调查,家庭收入核算、民主评议、张榜公示,严格把关,及时受理申报。
3、对全村低保户实行动态管理,确保低保公开、公平、公正。
四、工作重点
加强领导、高度重视、认真落实、明确责任,认真对照政策,抓好落实,确保此次“城乡低保规范年”活动开展自查自纠工作取得实效。
五、对全村低保工作自查自纠不到位,不彻底方面,敬请三十铺镇社会事务办给予纠正,诚恳接受。
三十铺村民委员会
2012年4月28日